0

202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大会【通用20篇】

浏览

7298

作文

1000

法治人物颁奖礼观后感个人心得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近来看到一篇文章,是嘲笑德国人的:在德国留学的大学生见德国人做事循规蹈矩,便想去捉弄他们。于是便在两个相邻的电话亭上标上“男”“女”两字,然后观察他们,最后他们发现,德国人就像见了“男”“女”厕所一样,都往自己该去的亭子打电话。曾有一段时间,女电话亭里空无一人,男电话亭却排了一大队人,却没有一个人到女电话亭去。留学大学生们惊讶极了,想不到德国人可以“呆”到这个程度,便很好奇的去问他们,德国人只是平静地耸耸肩说:“纪律嘛,就是让人来遵守的。”

德国人的刻板可以让我们笑掉大牙,特别是让那些漠视法律,一贯无视规则的人嘲笑几天,但静下来想想,我们都已经漠视这些多久了?我们总是自以为聪明的认为,活人为什么要被规则捆住呢?

其实,有法制看守的世界才是高贵生命的圣洁花园。相反,无视法制,对抗规则的心灵是被魔鬼钳制着的不自由的心灵。

德国人的回答让我们生活在“礼仪之邦”的国都里的人感到汗颜。也许是我们背负了太多枷锁的压迫,以至于我们翻身以后也可以漠视对社会有益的原则,当被漠视后,现实问题也多了,人情,金钱,权力……一切都可以改变法制,那我们还要怎么生活呢?

我们早就该把法制牢记在心中了,不要认为法制是死的,法制不就是让人遵守的吗,否则要它干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的观后感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这么多年,发现评选出来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都有共性。

1、科学家: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忘我工作为国家;

2、医生:医术高超,人格高尚,为患者省医药费;

3、教师:为教育放弃家庭,放弃前途,坚守在贫困山区;

4、见义勇为者:很多获奖者为救别人,失去生命或者健康;

5、民间慈善贡献者:生活简朴,心系慈善公益;

6、警察或军人:坚守岗位,不顾个人安危;

7、母亲:平凡的母爱,但是很伟大;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xx颁奖典礼》终于在20xx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迹、感人的创造、感人肺腑的场面让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让我敬佩的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在亲人眼里,何玥是个爱学习、有爱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她的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08年汶川地震时,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钱。她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话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亲戚们最终同意了何玥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

我以后也要向何玥学习,学习她做一个对社会有很大作用的、有爱心的人。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动中国吴锦泉观后感_600字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在观看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结束之后,我参加了“与身边好人”见面、采访活动。见面会上,有一位看起来很普通的老人,他长着一张布满皱纹黝黑的脸、微微眯起但却炯炯有神的眼睛,特别是一双长满老茧皱裂的大手特别引人注目,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磨刀老人”吴锦泉

虽然吴爷爷已经年过八旬,是一名老党员,已有51年的党龄了。他每天走街串巷靠磨一把把刀挣来的钱过日子。当他在广播里听到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孩子们都没有学校了,就毫不犹豫地将辛辛苦苦磨刀攒的1000多元硬币捐给了灾区。可是他生活朴素到了极点,衣服鞋子也是别人穿旧了要扔掉的,捡回来,洗洗再穿!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后,吴爷爷为灾区同胞捐赠数千元磨刀所得的事迹被传为佳话,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人。当吴爷爷听到讲到这儿时,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他在接受小记者们采访时说,“因为我是党员,我要对得起我的誓言。”“我很富裕,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没钱的痛苦,所以我要尽其所能地去帮助别人。”……这些铿锵有力的话语,深深地感动了我,吴爷爷真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2011年3月,在中国文明网“中国好人榜”评选中,吴爷爷入选“助人为乐”模范典型。在得知入选的消息后,吴爷爷谦虚地说:“我做得太少,自已的能力十分有限。但是只要还磨得动刀,挣得点钱,我就要坚持做点好事,这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吴爷爷那倾其所有,乐于助人的精神让人深受感动,那坚持不懈的精神让人钦佩不已。那一个个平凡的故事,感染着千千万万的人。正是因为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像吴爷爷这样的共产党员,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我们现在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做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张老师总是笑着说:

“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

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 “ 儿童之家

”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 “ 感恩行动 ” 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再一次被“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所感动。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及颁奖盛典,总有无数国人被一次次的感动。

2007年的感动中国的人物中,有不少的人做出了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情:

陈晓兰,上海一家地段医院曾经的医生。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坚守医德;既然救死扶伤,良知远比医技重要。近十年时间里,她毅然揭露多达二十种假劣医疗器械及背后的种种伤天害理之举,历经磨难和打击而不悔。

谢延信,河南焦作一名普通矿工,他以三十三年的忠贞与孝心侍奉亡妻家人,铸就了一个大孝至爱、感天撼地的“上门女婿”。犹如一匹老马,他虽无缘驰骋千里,却一步步攀上了善良的峰顶。

胡鸿烈和钟期荣,一对均已八十九岁高龄的夫妇,聚财有道,本可锦衣玉食,有感于许多年轻人无钱上大学,遂兼济天下,散尽一生家财,创办香港树仁大学,培养人才数以万计。贤者伉俪胡鸿烈夫妇在投身教育事业的同时令自身成为教育界的楷模。

还有罗映珍、李剑英、李丽、孟祥斌……

感动我们,因而感动中国的,是他们或朴实无华,或艰难执著,或惊天动地,或自强自爱的生命历程;是他们对孝道、对爱情、对诚信的朴素诠释;是他们因人而异,却共同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无穷人格魅力。

在他们身上,国人又一次体会着什么叫精神力量,什么叫理想信念,什么叫道德操守,什么叫不惜牺牲,什么叫无私无畏,什么叫执著追求,什么叫甘为人梯,什么叫大爱无言。

“感动中国”的颁奖现场,观众一次次泪流满面;我们相信,收看电视转播的观众中,也一定有无数人热泪盈眶。愿“感动中国”人物评选能触动更多国人的情感,震撼更多国人的心灵,唤起更多国人做“感动”的参与者。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迫切需要修复和耕耘好自己的精神家园。

[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中国人物作文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眼里的中国作文_人物作文2200字

全文共 2096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水平远不如我国,可是为什么能产生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答案是:美国的大学教育很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学习研究的潜能,这对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每次回到国内,都会有人问起我在美国读大学的感受,让我介绍一些美国大学教育方面的情况。说句实话,我虽然读了美国大学,但并未读过中国大学,因此难以对中美大学的教育情况进行很有见地的对比分析,何况近几年来国内大学教育的改革步伐很大,对此我又知之不多。因此只能凭自己的切身感受,对美国大学教育中可供国人借鉴之处,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首先美国大学在收本科生时就很有特点。学生们考取的往往是某某大学而非某某大学的某某专业。学生们主修哪种专业,并不是在入学前就已确定下来的,而是让你在这所学校学上一年后,再来选择。这种选择完全凭学生个人的专长、兴趣、爱好和未来择业的需要,这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兴趣是入门的最好老师,只有学习你喜欢的专业,你才能找到学习上的感觉,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才肯钻研,才能出成绩。而且大学毕业后也很少有用非所学的情况发生。我之所以选择了主修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两个专业,也主要是自己对经济的兴趣和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还有一点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大学生入学后是没有固定班级的。由于学生自选专业,并按规定的学科门类和学分要求自选课程、自选授课教师,因此班级是流动式的。班级学生的组合因课程的不同而变化,在一个班级里往往既有大一的,又有大四的,每个教学班的人员构成都是不同的。我把这样的组合称之为学生常换而老师不换型。比起中国大学从大一到大四不变的班级建制,这种班级由于人员不固定,缺少相对稳定的联系,从而也缺少同学间的深入了解和相互沟通,相互间很难培养起深厚的感情。但从另一方面看,这也符合美国社会对人个性化要求,完全由学生来主宰自己的学习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能力。我感觉这种各自为战的独立式学习,虽有某些缺欠,但它给了学生们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于已经具有了自控能力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有利于个人的自由发展的。

美国大学的辅助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成龙配套。学校组织的各种类型的讨论课很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们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又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各种学生俱乐部活动内容生动活泼,刺激了个人志趣爱好的发展。各种学术讲座繁多,大都是美国学术界知名人物的报告,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美国学校的暑期比较长,一般在三个月左右。各种暑校办得十分红火,我就曾参加过日语暑校和商业暑校。暑校对申请入校学习的学生要进行考核、筛选,并不是多多益善。暑校收费昂贵,但也因人而异,像我这样的穷学生,还可以得到减免部分学费的优惠。暑校的教学和考试非常正规,在暑校学习的情况都有明确的记载,对将来个人的发展是重要的一笔。我参加日语暑校时,被评为最有成就的两名学生之一;我参加达特茅斯学院商业暑校的经历,也成为大学毕业后择业时用人单位的重要参考。

在中国人眼里,似乎美国学生不大用功,这完全是一种片面认识。应该说美国的中小学生比起中国学生来要自在得多,他们的课业负担很轻,所学的知识程度也较浅,可以说美国的基础教育远不如中国。但大学生则不同,学习压力比起中国大学生来,一点都不轻松。早就听说美国大学是入学容易毕业难,这一点我在米校四年的感受很深。一是课外作业特别多。老师讲课很精,大量的是让学生课外自己去阅读、思考、写文章,完成各类作业。而且平时学习与作业情况,老师要作为评价学生每学期总成绩的重要内容,学生们是一点也不敢怠慢的。二是考试特别多。各学科几乎每周都有考试,稍不留意,考试就会出麻烦,将影响到综合成绩的高低。在美国这几年,我感觉很苦。在中国读中学时就挨累,到美国读大学也未得闲,每天都学到后半夜一两点钟。而美国学生往往都学到凌晨四五点钟,甚至通宵。

美国的大学是分等级的。名牌大学不仅学费较高,而且学生质量也比较好。名牌大学学生的特点就是特别有志而勤奋。米校也是名牌大学,在这个学校当尖子很难,在哈佛大学就更难。美国的一般普及类大学的情况则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应该看到,美国是私有社会,它不会白白养人的。人们靠竞争生存,靠自己的能力生存。所以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培养起了什么事都靠自己的习惯,读大学也是靠自己打工、借款,很自立,他们从不依赖父母活一辈子。一次,我偶然问起一位美国男同学:“你的家在什么地方?”他说:“我没有家。”令我吃了一惊。后来我了解到,他们一旦长成大孩子,在没结婚成家之前,便认为自己没有家,这已成为一种理念。

还有一点,就是美国大学对教师水平或业绩的评估,非常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每逢期末,学生们都要为给自己授课的教师打分,如果大多数学生对教师不满意,就会直接导致教师下岗。所以,在美国大学任教是很有危机感的,如何既要讲好课,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并使学生满意,这的确是门学问。

来美国之前,我脑子里曾有个疑问:美国中小学校的基础教育那么差,为什么出了那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读过四年大学之后,我找到了答案,这便是美国的大学教育很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善于调动个人学习研究的潜能,利于人才的发展和脱颖而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动校园人物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如同春天里的第一缕阳光,温暖寒冷的心房;感动如同夏天里的一阵甘霖,润透干涸的心灵;感动如同秋天远方飘的一片火红的枫叶,勾起无限的牵挂;感动如同冬天漫天飘飞的雪花,擦亮你的双眼。

我很高兴可以写下这篇感动校园人物推荐书,在我们的校园中有很多很多乐于助人,热情开朗的学生,也有很多将自己的生活都牺牲在学生身上的老师,但今天我要讲的不是老师,是我们普通的学生。

L是我们班普通的一位男同学,但他却令我印象深刻,我们班是今年组成为的新班,同学之间都很拘谨,在一次运动会,班里要选出参赛人员,体育委员都说了很多次,但还是没有人报名,体育委员已经报了很多项了,我那是真为这个班感到丢人,是他站了出来,报名参加比赛。

他不仅报名参赛,而且全力备战,很是积极,我们也都为他加油打气。一切准备就绪,运动会开幕那天我们都很激动,没有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在卖力的喊加油,等到了他的项目,我们就更加激动,但没有想到,意外发生了,他摔倒了,他狼狈地倒在跑道上,原本拉开的差距也逐渐缩小,没有。但他并没有放弃,他努力的站起来,继续跑步一瘸一拐,就那样跑到终点,他感染到了我们,我们更加卖力的为他加油。

等到比赛结束后,我去看了他的伤,很严重,都是血,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也值得我们夸赞,谢谢你,你让我看到了什么叫坚持,我要向你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谜语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我们一家人打开电视,兴奋地观看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谜语大会

今晚是总决赛。前两天,我们本市的代表队——金山中学的三名学生,顺利晋级,从初赛中脱颖而出,参加今晚的总决赛。我真希望他们能夺得冠军,为市争光。总决赛紧张又激烈,每一道谜题都让观众绞尽脑汁,但选手们都镇定自若,赢得现场阵阵掌声。一直到第四环节的比赛,参加总决赛的四支队伍仍是不分上下,比分咬得很紧,最高分总是轮番在四个队伍出现。比赛就快接近尾声了,我们都为金山中学的同学捏了一把汗。我更是在心里默念:加油!一定能赢!果然在抢答环节,金山中学的选手节节攀升,抢到并答对得了120分。我喜出望外,不禁热烈地鼓起掌来。只剩最后一题了,我多么希望能被金山中学的选手抢中啊,如果抢中,我们就是冠军了!随着叮的一声响,居然没抢中,最后金山中学获得了银奖!(

虽然,金山中学获得了银奖,但能获得这么高规格的赛事的胜利,已经很了不起!我们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中国谜语大会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有这样一位人,他已年过八旬,却依然冒着被新冠肺炎传染的危险赶往武汉,他出生于医学世家,父亲钟世攀是著名的儿科医生,他曾在2003年“非典”疫情中冲锋陷阵,带领医疗团队研究SARS病毒……他,就是家喻户晓的钟南山院士。

南山院士于1936年出生在南京,祖籍福建,如今已经有84岁高龄,却依旧挤在赶往武汉的高铁上奔赴抗疫一线与病魔作斗争。有人拍了这样一张照片:高铁上,钟爷爷在餐厅一个窄小的座位上睡着了,满头银发的他微微蹙眉,桌上还摆放着一叠厚厚的未曾看完的文件。这让人看了既感动又心疼,泪水情不自禁溢满了眼眶。

到达武汉后,钟爷爷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病毒会“人传人”的结论,让全国人民一下子高度防备。

“想来想去,我只不过是一个医生。”

“武汉一定能挺过关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待在家里,没有特殊情况千万别去武汉!”

一句句平凡的话语仍然在耳边久久回荡。谦虚、敢正视真理、为民着想……种.种精神都在钟爷爷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当然,最让我难忘的要属钟爷爷积极乐观、永不服老的态度。

在一次盛大的颁奖典礼上,钟爷爷看到别人用“耄耋”这个词语来形容他时,爽朗地笑道:“耄耋?我还没这么老吧?希望国庆80周年时我还能站在这儿和大家说话!”是的,钟爷爷每天都忙于救死扶伤,医治病人,虽然据他的妻子李少芬说他每天的休息时间极少,但他依旧热爱运动、乐观向上,更拥有一颗懂得追求的爱国之心。

或许我将来不会学医,但我依旧要学他那不骄不傲、永远追求的精神,或许只是当一个平凡的教师,一名公司职员,一位管理人员,但我一定会勤奋努力,刻苦向上,为祖国开辟出一片绚丽多彩的新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颁奖观后感

全文共 1480 字

+ 加入清单

王定国,“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生于1913年的她,是目前仍然在世为数不多的长征老红军。她以百岁的壮丽人生,见证大国的崛起,并为伟大的时代讴歌!

如今,百岁高龄的她,脚步依然忙碌,还时常外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作了人们认为在这个年龄不可能做到的事。新年伊始,记者来到王定国位于北京北四环附近的家中,看望并采访了这位值得至深崇敬的百岁老人。

见到王定国老人时,她正在家中和子女打麻将。王老打牌,干净利落,落牌之声,清脆有力。闲时,王老爱打麻将,身边的人说,她只要一上麻将桌,立马精神百倍,“大杀四方”。记者不禁好奇百岁老人为何有如此之好的身体和精神,王老的小儿子谢亚旭道出“秘诀”:“我们老太太是一个活在精神世界的人,她对吃穿住这些物质上的东西看得开,没有任何要求,有时出门回家饿了,就吃包方便面,还不用水泡,就干啃。老太太常说,两万五千里长征都走过来了,还有什么挺不过来的。”

90多岁高龄,重走长征路

1933年12月,王定国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出任四川营山妇女独立营营长、川陕苏区保卫局妇女连连长,为红军送弹药、清剿土匪,拿过枪、上过战场……1935年3月,王定国调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前进剧团,自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回忆长征路上的艰辛磨难,王老出奇地平静,“草地我走了3遍,翻了5座大雪山,我们文工团要做宣传鼓动工作,行军途中跑前跑后,走的路远不止2万5千里,应该是一倍以上。”王老在雪山上还冻掉一个脚趾头,“就是用手一拨,趾头就掉了,也不疼也不流血。”过往的艰苦岁月,王老不愿多谈,但长征在王老的记忆中永不磨灭。

“母亲一直想去当年走过的地方看一看,看看革命老区,看看当年的乡亲。我们知道母亲心底有重走长征路的心愿”,谢亚旭对记者说,2004年,王定国91岁,恰逢纪念红军开始长征70周年,谢亚旭跟母亲商定了重走长征路的计划,“那段时间,母亲情绪非常好,很兴奋。但考虑她年事已高,不可能沿原来的线路再走一遍,我们就挑选了一些关键点,比如她参加红军的地方、入党的地方、第一次打仗的地方……并打算用几年的时间来完成她的心愿。”

2004年,91岁的长征老战士,重新踏上了长征路。

王老重走长征路的第一站选在了甘孜藏族自治州管辖的泸定县,红军长征时期著名的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战役就在这里发生。“到达泸定县,我们稍作休息就走上了铁索桥,那天的江水特别湍急,站在桥面往下看就直头晕。但母亲非常兴奋,站在铁索桥上不用人搀扶走了一个来回。站在泸定桥上,母亲把我们招呼过去,对我们说,‘长征中我走的不是这条路,但你们父亲是从这条铁索桥上过去的,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我这次带你们到这里来就是让你们感受父亲他们当年的不容易’”。当时王老的三个儿子谢烈、谢云、谢亚旭陪在她身边,一起重走长征路,“像这样的话,母亲一路上说过多次,在江西瑞金中华苏维埃政府父亲当年住过的房前,母亲也说过,并且要求我们做儿女的,要带自己的孩子到这里来看看他们的爷爷,让他们不要忘记过去、忘记历史。”

“弹指一挥七十年,血染山河马列坚。立新革旧非常业,星火燎原乾坤传。七十年后又进川,心潮难平语万千。”这是王老200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而作的诗。几十年来,她最喜欢穿的衣服是红军的灰军装、八角帽,最喜欢写的字是“红军万岁”,她还曾写道,“70年前,我和我的战友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万里长征。雪山、草地,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战火硝烟中,无数英勇先烈为了理想信念而奋斗,最后成就了伟大的胜利。从红军长征到今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理想和信念矢志不渝地奋斗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一)

王锋,男,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

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已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王锋的事迹报道后,全国各地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至5月底捐款达250余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因多脏器衰竭离开了人世。

(二)

潘建伟,46岁,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2016年8月16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将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潘建伟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十大感动人物的观后感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分别是吴锦泉、张宝艳、秦艳友、郎平、屠呦呦、阎肃、徐立平、莫振高、官东、买买提江·吾买尔、王宽等。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这些人物衬托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放飞追逐着我们的中国梦。感动中国,感动我们的心灵。中国梦,凝聚中华儿女的百年期盼,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烘托我们美好的中国梦,支撑我们美好的中国梦。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国梦,感染我们视觉,给我们心灵上的洗涤,精华我们的心灵。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我们实现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动中国,感动你我,感动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3283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堪比北朝鲜当局刚刚施行的那枚核弹,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感受悲情的时刻。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永远的痛。

王锋和妻子潘品教书的日子是平静和幸福的。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改变了王锋的命运,也改变了王锋一家人的命运。

5月18日凌晨1点刚过,正在熟睡中的潘品被丈夫推醒。“咋有股烧焦的煳味?”王锋说着打开位于一楼北侧的卧室门,此时紧挨着的一楼大厅已是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大厅内存放的10余辆电动车、摩托车正在熊熊燃烧,并传来“咚咚”的爆炸声。“失火了,快救人!快救人!”见此情景,王锋顾不上思索,也顾不上穿衣服,一边迅速打开楼房的大门,一边大声呼救。由于他们一家居住的房间离大门口最近,王锋折回身冲进火海,先将潘品与一双儿女转移到安全地带。

浓烟迅速吞噬了整栋楼。“赶紧报警!一楼还有学生!”说着王锋又冲进火海中,救出了困在一楼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此时王锋还没被大火烧伤,他完全可以保命外逃,等待外援。但人命关天、时间紧迫,随着“噼噼啪啪”的燃烧声,潘品在被惊吓得神情恍惚之中,看到丈夫毫不犹豫地第三次冲进了正在燃烧的居民楼。因为,二楼、三楼还有10多名住户啊!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的样子,王锋从火海中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此时的王锋头发已全部烧焦,全身像“黑炭”一样,神志已不清醒,嘴里一直重复喊着:“楼上有人,快来救人啊!”并且一直沿着小巷向外边跑边喊,身后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血脚印。

听到王锋的呼喊声,周围邻居纷纷起床加入到救火队伍之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几天之后,潘品仍然心有余悸:“由于火势太大,门口没有水源,邻居们回家端水灭火,一盆盆水泼上去,但根本没有效果。”此时被王锋呼叫醒的二楼、三楼的居民也纷纷采取自救措施,为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施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当晚1点35分,消防队员和救护车赶到现场,大火被迅速扑灭。“把王锋抬上救护车时,他还一个劲地说‘楼上有人,先救他们。’”邻居卢先生叹息道,那时王锋已处于半昏迷状,但他唯一惦记的就是先抢救别人。

从王锋所居住的居民楼到通往张衡路口的小巷里,大约50余米远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王锋带血的脚印。直到5月20日下午记者现场采访时,虽然经过了一场雨水的冲刷,还是能依稀看到那一个个奔跑救人的血印。

那一夜,王锋凤舞烈火,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10多条鲜活的生命,使他们全部安全脱险,而他自己却被重度烧伤。

在那栋居民楼前,是两棵又粗又高而又稍微向西倾斜的杨树,它们枝繁叶茂,青枝绿叶,在略有凉意的晚风中伫立。在那场突发的大火中,它们和邻居们一起共同见证了王锋的英勇救人行为和揪人心肠的呼喊。

爱心接力

英雄王锋用他的义举大爱感动了南阳,感动了河南,感动了中国。中央、省、市、县新闻媒体及时深入采访,跟进报道,使王锋的英雄事迹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传扬,彰显媒体人的责任担当,唤醒社会爱心救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10多天来,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大河报、东方今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南阳电视台、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腾讯网、大河网、映象网、南阳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给予迅速集中报道,共刊发报道稿件120多篇。

南阳日报还开辟专栏,邀请南阳的作家、诗人们赋诗作文,用文学的方式歌颂王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张中坡创作的散文《生命的奔跑》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不妨抄录于后:

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有人对自己的生命珍惜,有人对别人的生命珍惜,有人对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无比珍惜。当你以奔跑的姿势拯救别人生命的时候,你奔跑的姿势就上升到了一座城市的高度,你的生命瞬间也就得到了升华,你的生命也就升华成为南阳的精神之光。

那个夏日的午夜,你一直在奔跑,赤身赤脚在奔跑,在烈火中三次来回奔跑,在南阳居民区的小巷里奔跑,用尽全身的力气在奔跑,用尽整个的生命在奔跑,用自己的生命去抢救别人的生命、保护别人的生命,直到居民楼上的10多名男女老少全部被救出,被烧成“炭人”的你才瘫倒在路旁。

奔跑中,你脚下蹚火,你脚下生风,你一心想的就是救人,你唯一做的就是救人,你一直大声呼喊的一句话就是:“着火了,快来救人!”当居民楼里的人们全部被安全救出,当你面目全非、被抬上救护车的那一刻,他嘴里喃喃说的却是:“先救别人!”

你与妻子和一双儿女居住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不过几步路的距离。当你打开大门,你可以自己独自逃生,但你没有。你爱妻子、爱一双儿女,他们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不能失去他们。你第一次毫不犹豫地回头冲进了火海,救出了妻子和一双儿女。此时,你可以一家三口逃生,但你没有。你爱托教的学生、爱托教老师,他们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第二次毫不犹豫地回头冲进了火海,救出了两名学生和一名老师。此时,你还可以安全逃生,但面对越烧越旺的大火,你没有。你爱这些熟悉的或陌生的邻居,你们在城市的同一屋檐下简单租住、艰难讨生活,他们也被你视作了生命的一部分。你第三次毫不犹豫地回头冲进了火海,冲上了二楼,冲上了三楼,用嘶哑的声音,用激烈的敲门声,喊醒了这些午夜酣眠的邻居,留给了他们生命的希望。

小巷里那一串带血的脚印,是你奔跑时留下的脚印。它们像一个个鲜红的心字形状,烙印在夏天的水泥路上,洋溢着你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你不是“赤脚大仙”,也不是在炼丹炉炼过的孙悟空,但你却赤身赤脚在火海里决绝地穿行。火是灼热的,火也是可以摧毁一切的。我不知道火在烧烤你的肉体时,你是怎样的疼痛,但我知道,那时你是怎样的焦灼,你满心焦灼的都是别人生命的安全!你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疼痛!

你来自南阳盆地乡下一个古朴的村庄,你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到南阳打工讨生活。在城市里你依然像乡村的一株庄稼一样朴实无华,城市的五光十色和酒绿繁华没有侵染、影响你的品质和本色。你从不抱怨家庭的贫困,你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你用爱心和生命一直在呵护、温暖着家人。关键时候,你又用爱心和生命呵护、温暖了10多条鲜活的生命。

此时,家乡大片大片金黄的小麦已在收割,而你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正在接受漫长的治疗。你火海救人的消息感动了南阳盆地、感动了大江南北,你的亲朋好友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你在南阳的左邻右舍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你的家乡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南阳全城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全国各地的无数网友、无数好心人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就连明星黄晓明也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有这么多好心人参与救援你,在病床上的你并不孤单。这么多好心人参与救援你,本身就是对你火海救人行为的点赞、敬佩与回馈!尊重别人生命的人,必定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人世间最至简至朴的道理!

作为老乡,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在家乡父老乡亲和天南海北无数爱心人士的热切期盼中,衷心祝愿你早日康复,重新与家人步入安宁幸福的生活。

烈火救人英雄王锋,好人一生平安!

有位读者给张中坡打电话说:“看了你写的《生命的奔跑》,让人泪流不止!写得太好了!向你致敬!更向英雄致敬!”

王锋的爱心和英雄事迹,在媒体的报道后,迅速引爆了全社会的爱心,天南海北的爱心人士纷纷到南阳南石医院看望慰问王锋及其家属,或是通过转账、微信红包、轻松筹等各种渠道为王锋捐助善款,捐助总额达240多万元。传递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至善大爱、和衷共济的正能量。

面对躺在病床上体无完肤、痛苦不堪的丈夫,王锋的妻子潘品痛彻心扉,这个老实、善良、本分、话语不多的传统女性,用她的坚强和乐观默默承受着、期盼着、感激着。这些天来,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见到每一位前来捐款的爱心人士,她都用那句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鞠躬表达着自己的情感。“真的觉得特别过意不去,让这么多人来帮助我们,我觉得忐忑不安,无以为报。现在王锋的捐款已经够了,请捐给更需要的人。”连日来,她婉言相拒了多笔善款,少则数百元,多则上万元。“是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为王锋带来了生命的希望,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我一定照顾好他,鼓励他争取早日康复,回报大家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个少不更事的孩子,我曾对某些人的行为感到诧异不已:地震、洪水、火灾等种种灾难来临时,人类的灵魂工程师——老师为什么能做到用自己的生命去架起学生青春的桥梁?

我曾对某些人敬佩不已:在自己的生母或养母生了病,能不顾一切的去养育、照料她们。这种孝子是靠着什么力量去支撑起母亲的脊梁?

我曾被某些人的行为感动不已:当生命之花即将凋零,我们能否选择出“捐献器官”这样伟大的抉择?

《感动中国》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疑惑。

全中国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校车失控撞过来时义无返顾的推开了四个毫不知情的孩子,但她却被校车压在了车轮下……当她清醒过来,面对的孩子们健康平安,而她,却将终生与轮椅为伴。《感动中国》告诉那些深爱着“丽莉姐”的孩子们:

“别哭,孩子,那是你们人生最美的一课。你们的老师,她失去了双腿,却给自己插上了翅膀;她大你们不多,却让我们学会了许多。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可即便再面对那一刻,这也是她不变的选择。”

是的,老师的岗位或许永不调换,成就却在世界的四面八方!她/他陪伴着我们走过暖春,走过炎夏,走过金秋,也走过了寒冬。一日师情,永生难忘!正是那沾满粉笔灰的手,支起了我们一代人的脊梁!

一位孝子,他的名字叫陈斌强。当他的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当他发现母亲因记忆流失,而走出家门无法归家时,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措:时刻将母亲带在身边!

他翻出了藏在床下多年的纽带,小时候,是母亲用这根带子将他们背大,现在,轮到他背她了!

他家在县城,可他是一名教师。每天,他用那纽带将母亲与自己系在一起,骑着摩托车赶往学校。

我看到了他的作息表,上面记得多么详细:凌晨数点为母亲如厕;数点为母亲穿戴;数点为母亲削水果;数点为母亲喂饭……

古有孟宗哭竹生笋,今有陈斌强细侍老母!

《感动中国》赞扬他,也告诉我们: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是的,学着去孝顺父母吧!一句暖暖的问候,一个端水、拿鞋的动作,都会让父母感动不已。莫要等至,父母老了,病了,再去孝顺。那时,就只有背对父母默默拭泪了。百善孝为先!

一个爱国努力的小姑娘,她生命的结尾唱出的是“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她的奖状贴满了整个墙壁!

一个纯真善良的小姑娘,她生命的遗愿是捐赠器官!

她,叫何玥。

她年仅十二岁,正值豆蔻年华的她,家中贴满奖状,年年赢得奖学金!当5。12地震组织捐款时,她不但捐出自己的全部零花钱,还鼓动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资。

可谁又能想到,死神竟把手伸向了这样一个小姑娘!

她即将毕业,却被查出得了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当她无意中听到自己的生命仅剩三个月时,她对爸爸说,爸爸,我想捐出自己的器官。

终于,在何玥百般恳求下,家人终于悲痛的同意了。

2012年11月17日凌晨零点时分,何玥脑死亡。

按她的意愿,她捐出了两肾一肝,分别唤醒了三个生命!

我们同《感动中国》向她致敬: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

张丽莉老师,让我感受到了师德,更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陈斌强先生,让我反省了自己,懂得了真正的孝;何玥妹妹,让我明白,爱,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年龄!

每个人奉献一点,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与众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感动中国候选人王兰兰创办爱心食堂的故事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王兰兰,女,50岁,昆明爱心食堂创办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幸福家园小区“爱心食堂”负责人。

十年前,王兰兰女儿因病去世,她一度在悲痛中不能自拔,但发现女儿“我要成为一名慈善家”的遗愿后,她化悲痛为力量,从此她投身到社会公益事业中。王兰兰下岗后靠政府低保补助和打零工为生,但她相信慈善不仅仅是富人的事。

2012年,王兰兰发现身边小区内有很多独居老人,吃饭是一大难题,有了开办爱心食堂的想法。爱心食堂每天向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每餐3元,有的老人连这个价格也承受不了,他们就免费。

三年来,爱心食堂为60岁以上的孤寡老人提供中餐和晚餐,每餐有一荤两素一汤,每餐收3元钱,按当地物价,实际每餐成本5.5元,差额部分均来源于社会资助。2015年,爱心食堂运转困难,这个小区的8位大姐也加入到爱心食堂的义工队伍,她们没有工资,和王兰兰一起免费为老人们做饭、洗衣、陪护。周边学校、部分公益组织也会定期组织志愿者前来食堂帮忙,为食堂义工减轻部分工作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罗嘉琪

今天我观看了令人感动的感动中国

在其中有一位叫卢水根的老先生,他和他的老伴去医院查出卢水根有癌症,所以卢水根决定把他们一生的积蓄捐给了一个大学了,他们一次又一次的签字输入银行卡密码把一生的800多万元全都捐赠了出去。

在很多人之中有一位温州的医生,他的真名并不叫兰小草,但是他却在温州一个小镇中给非常多的孤寡老人看病,还背着那些老人回去,他还给一个报社每年都捐款2万元,从没断过,又一次他妻子的弟弟说要不今年先不捐那2万块钱了吧,可是兰小草却非常的坚决,还说人不能失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黄大发是一个在一个非常缺水的地方,他们的村子只有一口井,那口井的水难以下咽。他们开始了饮水工程准备把对面山的一条河用水渠引过来,他们用钉子一寸一寸的凿开可是好不容易那弄好了可是水却一点也不通过来。时隔30年他们再次行动,那其中有悬崖峭壁施工队都望而止步可是黄大发却勇敢的套上了绳子在悬崖峭壁上凿开那用生命砸通的隧道。用了好几年的时间翻越了3座高山终于把那生命的源泉弄通了。这位英雄黄大发让他们整个村都喝上了甘甜的河水。

他们这些英雄有的为了国家有的为了人民,黄大发就是一个为了一个村子的人喝上甘甜的水,清澈的水而不怕危险在悬崖峭壁上凿通隧道得人。

我也希望在我长大后也和他一样可以为人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校园人物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感之以心,动之以情。感动的点滴进入我们的生活,滋润我们的心灵;感动的瞬间让我们的心灵潸然泪下,见贤思齐。

在美丽的校园里,有很多触动人心的人或事。它们化作一簇簇小火苗,然后由每一处感动凝聚成火堆,燃烧在我们心中,使感动一直传递。

就在前一段时间,由于学校人太多,买饭窗口太少,所以学校制订了订饭的方案。方案实施后,很多同学到大课间就会拿着饭盒跑到食堂。当然我也包括在内。学校的香菇面一直是同学们的最爱,很是受欢迎。所以我也毫不例外的订了香菇面。

到中午放学,我挨着饥肠辘辘的肚子跑到食堂找到领香菇面的地方,在桌子上环视了几圈都没有找到我的饭盒,于是我坐下来等,没过一会,食堂阿姨推着车子过来了,我满脸期待看着小推车上的饭,像刚才一样可是结果让我失望的重新坐回去。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三十分钟过去了,食堂的人都陆陆续续的往外走,又过了一段时间,食堂的人基本走完了,我的肚子一直在咕咕乱叫个不停,我跑到窗口发现我的饭盒终于放在了小推车上,感动的眼泪在眼睛里不停的打转。

前几个星期,我去订饭,订的还是香菇面。去领饭的时候我依旧没有看到我的饭盒,当时我心里感觉慌慌的,预感告诉我今天又要等很久。果然不出我所料,又像上次一样,人走的几乎差不多了,我的饭还没有好。我耐着性子继续等,可是,食堂阿姨都准备收摊了我的饭居然还没有好。她一脸迷惑的说所有的饭都已经做完了啊,我坚定的告诉她我的饭真的没有。食堂阿姨满餐厅的找,最后在一堆塑料袋下找到我的饭盒。我忍着肚子里的怒气和眼睛里的泪水看着她,她满脸歉意嘴里还一直说着对不起,想想也不是这个阿姨的错,使我本想说出的一些不文明的话收了回去,等食堂阿姨把饭端给我的时候,量比以前多了很多,还多了几种别人都吃不到的菜,我瞬间破涕为笑。

感动是春风吹拂下冰封已久的慢慢融化的小河;感动是白茫茫的雪地里一株傲然挺立、暗香浮动的红梅;感动是浓密的丛林中汩汩流淌的一泓清泉;感动是无边的暗夜里那一轮如钩的月亮;感动是什么?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

人与人之间多一点感动,世界就会多一点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期待以久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活动,共有11人获奖,其中有老人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我怀惴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电视。

第一位获奖者叫黄旭华,三十多年来,黄旭华没回过几次家,家里人都埋怨他。但他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工作是保密的。后来,人们亲切的称他为“核潜艇之父”。他那时心里肯定很纠结也很无奈。

最让我感动的是91岁的老人刘盛兰,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一刻开始,73岁的他就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了出去,有时候,他竟然同时损助了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他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出去捡废品。这么多年,他唯一珍藏的就是一个蓝布袋,里面装满了给学生的汇款单和学生的回信……老人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即使住进了医院,还不忘给同学们汇款,怕他们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一对父子,35年如一日,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一开始,乡亲们都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对于这些嘲笑,沈克泉并没有气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了吃油难的问题。后来,沈克泉叫来了儿子沈昌建带着买车钱与他一起改良油菜品种。沈克泉去世前说他最不放心就是新的油菜。经过父子俩35年的努力,培育出的油菜品种都获得了认可。父子俩的心灵就像油菜花一样美丽。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好人我没发现,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1003 字

+ 加入清单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转发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张超同志先进事迹,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和军委重要决策指示,踊跃投身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伟大实践,高标准做好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

张超于2004年9月入伍,牺牲前为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战斗机团中队长。他矢志强军报国,倾力精武强能,勇于攻坚克难,坚守高尚品德,在每个岗位都拔尖过硬,先后29次参加和完成演习演练等重大任务。加入舰载机飞行员行列后,他以只争朝夕的劲头苦练精飞。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歼—15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因飞机突发故障,不幸壮烈牺牲,是我军献身航母事业的第一人。

通知指出,张超同志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征程上涌现的先进典型,是忠诚践行强军目标的时代楷模,是“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反映了当代青年官兵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哺育下茁壮成长的崭新风貌,体现了全军部队练兵备战、全面提升战斗力的昂扬斗志,展示了广大官兵凝心聚气、奋力前行的生动局面。学习宣传张超这个先进典型,对于激励全军官兵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强调,各级要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和军委重要决策指示,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把张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学习他爱党报国、矢志强军的坚定信念,苦练打赢、争创一流的责任担当,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坚守崇高、向上向善的优秀品质,争当“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要引导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引导官兵苦练能打仗打胜仗本领,立足本职追求卓越,不断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的素质能力;引导官兵砥砺军人血性胆气,树牢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核心的战斗精神,自觉传承大无畏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引导官兵坚守立身做人的高尚品德,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良好形象。要把组织官兵学习张超与学习其他先进典型结合起来,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结合起来,与完成战备、训练、执勤等重大任务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官兵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