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930

作文

101

民俗文化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中秋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秋这天,我们大家都习惯吃月饼。但是日本人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而越南的人喜欢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这么做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

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上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

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那里的小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嘻闹。

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因此,越南的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内涵,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中秋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不但是因为那天可以有圆圆的月亮看和可以吃到月饼,更重要的是中秋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个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不仅仅是民族,就连每个地区的习俗都是与众不同的,傣族热闹非凡的泼水节,东北的民间艺术-大秧歌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风俗。每个风俗都代表着每个地区的民俗特色,所以我们也应该尊重这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

在我美丽的家乡,也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习俗:每当办喜事时,都要放最响亮的鞭炮。喜家会诚心诚意地给村民们递上请帖,收到请帖的村民便会准备好彩礼上门祝福。喜家还会请来许多亲朋好友共同来喝喜酒。大伙儿欢聚一堂,人们坐在结实的长板凳上,听着屋子里延续不断的笑声,心里也跟着乐开了花。人们面前放着一袋喜糖和一杯热乎的香茶。据说,这是喜家为了感谢远道而来的亲朋好友特意精心准备的,希望来喝喜酒的人家也沾沾喜气。到了最重要的环节:放鞭炮!喜家的男人提着一大摞鞭炮大步走向前,到了大门中间后,从裤袋里掏出一把打火机,将鞭炮小心翼翼地轻放在平坦的地面上。随后,男人轻松地按动着手中的打火机,火苗便快速地竖立在火机上,随着微风轻轻摇曳着,好像随时有可能熄灭。男人将跃跃欲坠的火苗逐渐对准大红色的鞭炮。顿时!“噼哩啪啦”的炮声响彻云霄,惊动了在大树上栖息着小鸟,它惊恐地飞走了。正在嬉戏的孩童们纷纷被可怖的炮声吓得魂飞魄散,个个像老鼠见了猫似的拼命冲进里屋。炮声的威力太大,地面上有时会轻轻震动,令人毛骨悚然。但是炮声越大,代表以后的日子会更加红火幸福,所以这也是一个好兆头。

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希望大家能多多体验一下这些颇有趣味的民族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承中国文化体验绿色民俗

全文共 1332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秀的民族之一,有着悠久而光辉的文明历程。自古以来传统文化就是一本集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百科全书。且不说朱子“温恤”治家、陆游“国仇”示儿、文天祥浩然正气照汗青、范仲淹心忧天下,单说林则徐虎门销烟、康有为戊戌变法、孙中山辛亥革命、鲁迅弃笔从戎等等,真是数不胜数。

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中,中华传统文化跨越长江黄河,让中国历经荣辱悲欢和兴衰成败后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之林!在磨砺中她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坚强。她展示着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国风范。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市场经济和文化多元化,人人都向“钱”看的时代。怎样传承中华文化已成为我们现如今面临的新课题。“哈韩族”“哈日族”,愚人节、情人节、圣诞节抢先过,对李敏镐、灌篮高手如家数珍,信手拈来;而问他们“王孟组合”“唐宋八大家”支吾半天都说不上来。我们该怎么做?在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中,中华传统文化跨越长江黄河,让中国历经荣辱悲欢和兴衰成败后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之林!在磨砺中她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坚强。她展示着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国风范。

我认为,虽然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千万不能迷失和放纵自己。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米兰•昆德拉曾说:“这是个物质急剧膨胀的时代。”

不错,贪婪,让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愈演愈烈。一批又一批的贪官落马、一起又一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诚信的缺失已经让社会陷入了信任危机,我们该怎么办?

还有沉默和视而不见是现在大多数人的通病。因为沉默,老人摔倒无人扶起;因为沉默,歹徒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为非作歹。可是,沉默未必是金。即使是金子,闲置久了,也会蒙尘落垢,何况人乎?心灵遭到扭曲时不能沉默;真理遭到践踏时不能沉默。过分的沉默是一种肤浅,现在社会我们正缺少的是那种“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气概。

综上所述,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情怀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作为一名中学生,倡议大家为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贡献一份力量!希望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为大而强,富而美的祖国母亲贡献力量!

当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那一刻起,就有大批海外游子涌回国内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各项发展事业献出了他们的青春和毕生所学。“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的钱学森,他以过人的胆魄,让新中国发出最强音!铸就“五载两弹成,千秋功,万古绩。丹心照日月,凭轩向高峰”的壮美诗篇。因为有了他们的加入,中国才逐步成为今天的军事大国。我们要时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

现如今生活好了,人民安居乐业了。我们更应该饮水思源。我倡议大家应该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因为它不单单只属于一个民族,他应该属于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我们应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紧紧的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周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占领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弘扬是一种美德,传承是一种境界。愿中华传统文化能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相伴在你我左右,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河南的民俗文化

全文共 2578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先后有二十几个朝代在此建都或迁都,历史文化积淀极其丰厚。千百年来,中原人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以自己淳朴的方式生活着,创造着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

说起河南的民俗文化自然让人首先想到少林寺,坐落在河南嵩山脚下的少林寺是中国的武术胜地。少林功夫作为中国功夫的典型代表,但它不是单单以“打打杀杀”为目的,而是偏重于禅宗少林。它的主题是“匡扶正义、除暴安良、追求和谐”,并向大众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以及中原人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精神。该剧的佛学精神引发了不同社会体验的人们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使得《少林寺传奇》超出了简单的少林功夫的视觉效果。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走出国门,将在美国进行两年800场巡演。这也决定了河南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信仰。佛教信仰地主要以嵩山少林寺为代表。河南民间体育活动还有太极拳,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村,是一种独特的以技击、健身和养生功能为一体的民间体育活动,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它深受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太极拳爱好者前往陈家沟学习太极拳。目前“陈式太极”已经成为河南的一个著名文化品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人不得不提的还有河南的拜祖大典,河南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姓氏宗亲祖根的重要发源地,保留着大量祖祭文化遗址。如商丘的火神台、周口淮阳的太昊陵、新郑的黄帝故里等。每年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吸引着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前来这里祭拜。千秋一寸心聚合华人力“大风起兮云飞扬,吾土吾心吾欢畅,四海之内皆和谐,吾思吾梦吾向往。”不管是隔着山,隔着水,这首《黄帝颂》传达着一种力量。不管是华发满头的老人,还是尽享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这首意境深远的《黄帝颂》让他们魂牵梦萦。高扬的黄帝大旗召唤着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祭祖寻根。仰韶文化是河南民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带着淡淡苹果清香的仰韶酒不知道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怀中原民间戏剧在全国占主流地位。河南地方戏剧种类繁多,有锣戏、卷戏、梆子戏等,遍及全省各地,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甚至每个村子就有

自己的剧团,农闲时在村子的空场地搭起简陋的戏台,全村人过节一样热闹个三五天。主要剧种有豫剧、曲剧、越调、大平调、四平调、怀梆、宛梆、大弦戏、道情等。这些剧种富有地方色彩,不论是剧情内容、唱词念白、行韵甩腔均显示出鲜明的地方性,泥土的芳香会渗透在每一个细节。豫剧也称河南梆子,是河南主要剧种之一,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淋漓,大开大阖,音乐丰富多彩,表演风格朴实,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观众人数在全国所有剧种中为最多。

除了这些剧种外,河南还有丰富的曲艺形式,河南坠子、大调曲子、河洛大鼓、三弦书等在全国也有较大的影响。河南民间工艺品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古朴典雅的开封汴绣、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带有豫西风情的稚巧的民间剪纸、带有豫北风情的浚县泥塑和泥猴张,以及李天华剪纸艺术等。开封的汴绣继承了宋绣的题材和工艺特点,借鉴了苏绣、湘绣等姊妹绣艺的长处,吸收了河南民间刺绣的乡土风味,具有色彩古朴典雅、绣工精致细腻等特点。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全国著名的年画之一。带有豫西风情的民间剪纸粗犷豪放、质朴夸张,具有明显的中原文化风格。浚县的泥塑和泥猴张造型古朴、色彩艳丽、惟妙惟肖。李天华剪纸艺术在中国的剪影艺术上独树一帜,他的剪影风格劲秀、清朗、潇洒。中原地区还有很多庙会,最富盛名的有太昊陵庙会和中岳庙会。中岳庙会源于古代统治者对山岳的祭祀,宋代政道合一,中岳庙会进入鼎盛期,中岳庙会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品交易场所。中岳庙会会期长达10天,人数最多每天达20万人次。庙会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习俗,如“拴娃娃”、拜干爹、摸铁人等。庙会上还有舞狮子、旱船、高跷、火龙舞等民间艺术舞蹈表演,还可见到具有浓烈信仰色彩的各种纪念品“吉祥物”,如各种长命锁、玉如意、宝剑、葫芦、香袋、避邪剑、生肖石等。我自己村庄就有一个庙,每逢农历三月,来自四面八方的三男信女都会聚集在这里。庙会期间还会唱戏,大多是豫剧。

正月十三河南宝丰还要举行闻名远近的“马街书会”,每逢农历正月十三,来自全国各地的艺人便负鼓携琴云集马街。马街虽小,却是艺人心中的圣地。不论是曲艺名家,还是乡村艺人,到马街说唱,是一种化不开的情结。艺人们说书亮艺,以书会友,切磋技艺,争当书会状元。无论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溪畔河边,沟坎连着沟坎,戏台连着戏台,书摊挨着书摊。艺人们或脸对脸、或背靠背,打起简板,拉起胡琴,倾刻便陶醉其中了。在这神奇的乡音大舞台上,你唱你的,他唱他的,有人听时神采飞扬,无人听时自得其乐。他们以天为幕,以地为台,风刮不走,雨打不散,千余台书摊汇成一个波澜壮阔的曲艺海洋。他们说古道今,唱者如在梦里,观者如痴如醉。在千把胡琴,万双简板的颤动中,艺人们演奏着世代相传的乡音大律,尽情地释放和宣泄内心的欢悦和悲苦。

河南的小吃可谓是远近闻名。中原以面食为主。面条、馒头、窝头、饺子等,面条就有多种做法,捞面条、汤面条、浆面条、炒面、焖面、蒸面、烩面、拉面、刀削面等。享誉省内外的开封小吃夜市里的风味饮食琳琅满目,味道各异,既有松软味美的灌汤包,也有老年人爱吃的黄闷鱼和油茶,还有年轻人喜欢喝的杏仁茶和冰糖红梨等而地处豫西的九朝古都洛阳的小吃同样有名,有余香满口的浆面条。带有豫东风情的枣山年馍外表精致,味道可口。省会郑州的烩面汤香味美,口感劲道。全国知名品牌有道口烧鸡、开封灌汤包、武陟油茶、鲁山揽锅菜等,这里还要特别提到洛阳水席,相传洛阳水席起始于唐朝,历史悠久,规模较大,一般是逢大事招待宾朋才用。土特产有“芝麻之乡”驻马店的小磨香油享誉海内外。豫西西峡县的猕猴桃纯天然、无污染,清香汁多,被誉为“果中之王”省会郑州的新郑大枣个大、肉厚、汁多、味甜,驰名中外。河南民间舞蹈种类多,具有典型的中原特色。其中包括狮子舞、龙灯舞、旱船舞、小车舞、高跷舞、大头和尚、对花鼓、二鬼扳跌等。这些民间传统舞蹈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是民俗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另外洛阳更是花中之魁——牡丹的故乡。

河南的民俗文化多的说也说不完,欢迎到我的家乡河南来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满分作文:中国正统文化之根保留在台湾?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好像在中国有这种社会现象:很多人说中国正统文化之根保留台湾。真的是这样吗?别人不说,就说一下中国台湾二个所谓的大师级文化人。

第一个是陈安之,说实话劳资从来不看中囯台湾人陈安之的心灵鸡汤和鸭汤。他就是个写书的教你做生意和成功不是很可笑的吗?他开过工厂、做过贸易、经营过房地产、投资过金融和高科技及互联网吗?李嘉诚、王石、马云、任正菲、等中国排名前500名的富豪肯定不知道陈安之是那个鸟。

第二个是中国台湾人南怀谨,装神弄鬼,写了上百本书肯定没有时间好好修行。天天写书挣钱,肯定一本佛经也未读透和读懂。哈哈哈,真正修行的高人老子李耳一辈子也就写一本书,才五千二百八十四个字。

大概二十年前大陆人民就开始在积极阅读陈安之和南怀谨的垃圾了。但现在也没有见一个人因他们的书成为巨富或者修行成功。醒醒吧,一们!说你是一你就是一。说你不是一你也是一,因为你的身边全是一。最可怜的一就是你永远不知道其实你是个一!

我不否认台湾有大师级的人物,但一定比大陆少也达不到大陆许多真大师的水平。大陆的大气才能出真正大师。小小鸟岛上能出几个大师?不要认为外来和尚会念经!台湾有三毛和席幕容。大陆如三毛和席慕容的才女何此千千万万?

中国大陆有:钟钟书、余秋雨、路遥、贾平凹、蒋子龙、刘心武、高晓声、刘绍棠、王蒙、张贤亮、韩少功、王朔、苏哓康、一...等上百位好作家。台湾就二个作家:柏杨和李敖。好像他们也没有写过什么。主要是骂大陆人吧?

[2017满分作文:中国正统文化之根保留在台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走进身边的民俗文化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它反映了民族的精神和族人的性格。关注民俗,就是关注生活,也是关注文化

去年,正月初一,我们一家四口回家乡去看望年迈的爷爷奶奶,顺便去拜访亲朋好友。这是家乡的习俗。

我们去拜访爸爸的好朋友——韩忠扬叔叔家。来到韩叔叔家的院子里,映入眼帘的是:院子的周围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这使我感受到了家乡人热爱土地的程度之深。韩叔叔微笑着和爸爸握了握手,接着带领我们进入了客厅,虽然客厅不是很胸有成竹,但即充满着温馨的气氛。韩阿姨为我们倒了杯茶,就连忙回厨房赶做“美味佳肴。”

一想到美味佳肴,就不禁想入非非了。我怀着好奇的心去厨房“一探究竟”。只见厨台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食材。韩阿姨似乎在忙着什么,我把头探过去看了看。只见韩阿姨把面团压成小圆片,将小葱、肉沫放在圆片中,把它包起来,用手在周围捏起一些皱动,再用刀均匀的切成小条状,然后把这些小条向外翻,一朵“菊花”绽开了。最后把做好的“菊花”放进蒸锅里蒸一会儿,再用盘子盛出来。凑过头去嗅嗅,一股夹杂着鲜葱味的肉香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想咬一口。这可是招呼客人的必备之品,家家户户都会做,家乡人还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菊花包子”。

这时,另一种食品吸引了我的眼球。说特别也不特别,说普通也不普通,它就是——粥。不过这粥看起来很有特色。里面放了海带、小葱、花生、肉沫和白菜。闻一闻,那种清香让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这股味道,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

不一会儿的功夫,桌子上已经摆满了美味佳肴。大家一起围坐着桌子,吃着美味的食品,聊着有趣的事情。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

因为爸爸工作的地方比较远,又因为马上要开工了,所以爸爸要连夜赶回去。我们一家人一起回遵义。

我依依不舍地告别家乡。坐在爸爸的车子里,回想着在家乡的一切。这一次回家乡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热爱土地的程度之深,热情好客的性格和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潍坊的民俗文化

全文共 2961 字

+ 加入清单

潍坊,古称“潍县”,又名“鸢都”,位于山东半岛的中部,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与青岛、日照、淄博、烟台、临沂等地相邻。地扼山东内陆腹地通往半岛地区的咽喉,胶济铁路横贯市境东西,是半岛城市群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经济区的重要交汇处。中国新二线城市,是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和发展活力的新兴经济强市。今天,语文迷小编收集了一篇潍坊的民俗文化,欢迎阅读!

潍坊市,古属齐鲁之邦,这里民风民俗淳朴敦厚,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潍坊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繁衍生息、生存发展、追求幸福、祈求平安,按照自己的心愿,创造并传承了潍坊地区的乡风民俗。跟随风俗民情的历史延沿,伴生了潍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及其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

潍坊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远在新石器时代,“东夷人”就在这里创造了古老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据考古发现,境内有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建筑和石刻等1800余处。考古证明:早在5000年以前,这里就有氏族部落居住。潍坊境内久远的建置、邦国的更替,促使这里形成“十里不同俗”的丰富风俗民情。

潍坊自古以来,文事昌盛,辈出的历史文化名人使得潍坊的民族民俗文化,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史载,生于潍坊市域或曾活动于潍坊市域的高层次文化名人就有百人之多。辈出的名人,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在潍坊地区这块充满齐鲁风范的大地上,催生、造就、传承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多彩多姿的潍坊民情风俗。使潍坊这块美丽富饶的大地,继承了内容丰富、独具魅力和特色的民间艺术。

民俗文化,属于区域性民族文化,它的发展受到地理、经济、政治和学术及民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千百年来,民俗文化及其民间艺术品萌芽于劳动人民之中,又经劳动人民传承、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潍坊地区的独具风采的民俗文化,有的已成为潍坊地区民俗风情的标志物。从民俗上讲,潍坊地区广大人民历史地注重五大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因此,民间的许多习俗风情都与几大节日有关。不少的民间艺术都是因节日而兴,借助节日而促进了传承和发展。如:全国三大画市之一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高密的朴灰年画、民间剪纸和泥彩塑,堪称民俗艺术中的“三绝”;驰名中外的潍坊风筝兴于明代,盛于清代,极盛于现代。它扎工精巧,画工考究,造型优美,形象逼真,起飞高稳。已通过20多届潍坊国际风筝会,飞出了国界,成为友谊的使者,促进了潍坊经济的腾飞。精湛的潍坊嵌金银漆器、仿古青铜器更是匠心独运,领标艺林;传统的民间剌绣、核雕、灯彩、泥布玩具,各具特色。这众多的民俗艺术品,制作精细,构思巧妙,风格古朴,雅俗共赏。既可实用,又可观赏;它们与潍坊人民的生活习俗相伴而生,满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信息,散溢着浓郁的泥土芳香,闪耀着劳动人民的才华与智慧。

另外,在许多前人的诗作里,也时有对潍坊民间习俗风尚的反映。如,清明节自古就是民间崇尚的重大节日,在历代的乡土诗作里多有描绘。《潍坊志稿》中记载:“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奇巧百出。”任潍县县令七年的郑板桥,在他那《怀潍县》诗作中,曾形象地描绘了清明时节潍县的民俗风情:“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历史上,潍城诗人郭麋的《潍县竹技词》写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记下了潍城一地群众在风和日丽、草木竞发的清明时节,争相到白浪河两岸春游的热闹场面。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清末潍城文人梁文灿作的《潍阳鼓子词》中的《蝶恋花·中秋》词,反映了当时潍县中秋节夜晚的乡风民俗情景:“八月中秋分一半,枣饼层层,面镂千花瓣。枣上插香香不断,小儿对月声声念。亭亭火树蒿打转,灯烬归来,忙底分神馔。雪藕冰梨堆满案,一家男女团圆宴。”另外,中秋节还有“祭月”、“赏月”、“念月”等习俗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使人们普天同庆、举家欢愉,无不沉浸在快乐的生活之中。

民风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定区域的风尚民情的总称。民风民情又多源于民间节日或生产、生活习俗。比如,潍坊境内的寒亭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的朴灰年画、临朐的手绘年画等,不论哪种,均植根于年俗上;它们都是依年为本,年画进而又丰富宣染了年节习俗的气氛。随着民间年俗的延续,老百姓过年就要买年画,年画一挂,“年”味就格外浓重,更增加了节日情趣。木版年画是乡土艺术之花,几百年来,它按照当地农民的思想要求、风俗信仰、审美观点、生活情趣逐步发展完善,从而形成了自己古朴稚拙、简明鲜艳的风格。它植根于民间,装饰于节日,长期以来起着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反映人民美好愿望,美化人民节日环境的作用。正因如此,年画流传既久又广,至今长生不灭。

概括地说,因潍坊地区民间习俗而形成的民间艺术品,可归纳为:一是能够美化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的,如年画、剪纸、刺绣、挂饰、石雕、砖雕、木雕等;二是与节令风俗民情密切相关的,像除夕贴对联、贴过门笺,正月十五闹花灯、清明踏青放风筝、清明时节打秋千,中秋佳节赏明月吃月饼等等;三是与农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体现广大人民群众审美情趣的生活用品,如昌邑的麦杆草编、临朐西南山区的家具彩绘;四是用于婚丧嫁娶和表达情谊的,如绣花鞋垫、绣荷包、美化新房顶棚、鼓手班子吹吹打打等;五是供人们闲暇娱乐的,民歌、民谣、民间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杂耍等。上述这众多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俗民间艺术,充分标志着潍坊的人民群众自身的创造精神,体现着他们朴实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各种作品无不打着民风民俗的鲜明标记。如年画中的钱满柜、粮满仓、子孙满堂、多福多寿多吉祥等,其题材就来源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冀。民风民俗都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潍坊地区春节门上贴“门神”,除了使春节增加新年色彩外,还有企求“门神”的庇护,驱凶避邪之意。再如把福字倒贴起来,寓意“福到”。还有人们贴了几百年的《灶王爷》年画,它既有迷信色彩,但更有曲折反映人们某些方面的心理追求,盼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宅保平安”,使人畜兴旺、五谷丰登、财源茂盛、和睦安康。这正是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农民对小康生活的希望与写照。由于年画题材源于人民群众之中,于是《连年有余(鱼)》、《开市大吉》、《金玉满堂》、《摇钱树》等年画就应运而生。年画是这样,其他如风筝、剪纸、民绣、泥玩具、布玩具也都充分表达着人民美好的愿望与追求。比如,许多孩子儿提时候都要戴“虎头”帽,穿割花“虎头”鞋,希望小孩能像小老虎一样,长大虎虎有生气。淳朴敦厚的潍坊民风民俗植根在民间沃土中,无不反映着人民的生活和劳动情况,它产生在人民中,在广大人民中流传,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和地方特色,更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风俗、民情织锦着潍坊,特别是建市近60年来,这里民风更淳,民情更浓;经过20多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世界风筝都——潍坊,已遐迩闻名,潍坊,从远古文明走来,以其淳朴敦厚的民风民俗,而今她充满希望地描绘着自己光辉灿烂的前景。

她那独具风采的民俗文化早已随风筝这一友谊的使者,飞向了世界各地,向海内外朋友敞开博大的情怀,发出盛情而美好的呼唤与邀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民俗文化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晋江,我的第二故乡,素有“泉南佛国”“海滨邹鲁”的美誉。晋江有很多传统民俗,比如嗦啰嗹、抓鸭子等都让人沉迷其中,流连忘返。

就拿普渡来说吧。普渡是泉州沿海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听爸爸讲,它是融合农历七月十五的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而晋江的普渡尤其盛名。

每年农历七月,到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很多人摆开酒席、大宴宾客。轮到哪个地方举办普渡,那个地方必定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烟花璀璨,鞭炮轰鸣。马路两边经常停满了车辆,而流水席上尽是生猛海鲜、八珍玉食。晋江人又特别热情好客,往往是觥筹交错、杯盘狼藉后才能结束。

然而,听爸爸讲,以前每一年的普渡,不管富裕还是贫穷的家庭,家家户户都要花好多钱,有些人家甚至还大搞攀比之风,以客多为荣、客少为耻,形成奢侈糜烂之风。而宴席结束后,又经常因酒驾发生交通事故,伤害自己的同时又伤害了其他无辜的人。更不要说摆酒席造成的交通堵塞、放烟花造成的环境污染了。

然而这些都是传说,现在我所看到的普渡,好像跟这些没有多大的关系。报纸或者新闻经常报道有人把钱捐出来,或者赞助贫困人员,或者举办各类文体活动,或者为村里修建活动中心,或者成立基金会来奖励认真学习的好孩子。看来,曾经大操大办、酒驾醉驾的普渡早已经“黄鹤一去不复返”了。爸爸说这些都是晋江市政府移风易俗禁普渡带来的好处。我想,普渡日简直已经变成了“文体活动日”“志愿服务日”“公益活动日”“扶贫济困日”“环境卫生整治日”了。

“在一起,更出彩”,世中运明年将要在晋江举办,让我们一起热爱晋江、美化晋江,为移风易俗、推陈出新、昂首前行的晋江喝彩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读本》主要讲了中国一些值得我们铭记与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本书中,我犹如走进了历史,看到了一个个鲜活而有血肉的人物,让我第一次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去感受历史,令我心潮澎湃。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是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时的一句话,它,不仅仅深深地激励了清华学子,也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刚健宽厚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我想,这句话不仅仅是精髓,不仅仅是清华大学多年来奉行的校训,更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的标杆和风向标。当我在完成某项任务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瞬间有过放弃的想法,猛然想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句话,使我幡然醒悟,遇事不能知难而退,而应不屈不挠,永不放弃,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及时纠正错误,最终顺利完成任务。

“古代书法,笔下春风”,可算是让我开眼界了。书法有楷、行、草、隶、篆体,有许多杰出的书法家,书圣王羲之,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北宋书法家苏轼,他们的字龙飞凤舞,抑扬顿挫,将中国汉字诠释的多姿多彩,五彩斑斓,让我在敬佩这些书法家的同时,又十分的自豪。老师常说,字写的好与坏,代表着这个人的能力高低。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练习,从记笔记、写作业开始,认认真真的写好每个字,传承我们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我们一直在不断探索,不断发现,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完全了解这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有更多的年轻学子传承着令人振奋的中国文化。

而我,现在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学生,但沐浴在中国优秀灿烂的历史文化长河中,肩上的担子仍然沉甸甸的。做为炎黄子孙,我为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而骄傲,更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的今天而自豪。做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要更加勤奋刻苦的努力学习,长大后接过建设祖国的接力棒,让祖国更强大,让中国文化永放异彩!

简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阅读,小作者不但更深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国文化,更树立了为让中国文化永放异彩而努力学习的志向。语言流畅,内容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民俗文化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中秋这天,我们大家都习惯吃月饼。但是日本人与中国人在中秋节的时候吃月饼不同,日本人在赏月的时候吃江米团子,称为“月见团子”。

由于这个时期正值各种作物的收获季节,为了对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谢,日本人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虽然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废除了农历,改用阳历,但是现在日本各地仍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习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节还要举办专门的赏月会。而越南的人喜欢随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临近,商家之间展开的“月饼大战”、“玩具大战”,这么做使越南各地的节日气氛尤显浓烈。与中国的中秋节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节是儿童唱主角。市场上口味各异的各式月饼、千姿百态的花灯、五颜六色的儿童玩具等节日食品、玩具应有尽有,孩子们的脸上溢满了对节日渴望。中秋节,首都河内的大小街道沿街摆卖月饼的店铺披红挂绿,上书“月饼”字样的大红灯笼高悬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种品牌的月饼摆满了货架。每年中秋节期间,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优胜者将获得奖励。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节日期间组织舞狮,常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两晚进行。当地人过节时或全家围坐阳台上、院子里,或举家外出到野外,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边赏月、边品尝美味的月饼。那里的小孩子们则提着各种灯笼,成群结队地尽情嘻闹。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习俗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因此,越南的中秋节除了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内涵,逐渐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中秋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不但是因为那天可以有圆圆的月亮看和可以吃到月饼,更重要的是中秋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民俗专家解读清明祭祀文化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4月4日是清明节,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所教授萧放从祭祀文化的角度,对当下清明节的种种现象作出了解读

民俗专家:祭祀是与先人对话 “代理扫墓”滑稽可笑

今年的清明节前夕,“代理扫墓”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商家们穿梭于各个陵园,明码标价按服务收费。有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简直无法理解”,“这些花钱雇人去扫墓的人属于忘祖”。

萧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是新出现的现象,还不清楚是不是炒作。

他认为,如果真的代理祭扫,那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批评的、滑稽可笑的。但如果确实是因为回不了家,请人修理坟墓,也无可厚非。

历来的清明祭扫,国人有烧纸钱的习惯,还有烧各种电器等生活用品的。今年则出现了“烧纸糊iphone”的新现象。

萧放认为,祭祀时烧东西,是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无所谓迷信。“烧纸糊iphone”行为的出现,说明民俗的形式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当然,类似“烧二奶”等,自然属于不正当的。

烧纸这种习俗,近年来一般被视为不太文明的祭扫方式。对此,萧放认为,也不能说过去传下来的祭扫习惯就是不文明的。具体到烧纸来说,可能放在一个池子之类的里面烧,就不会有火灾等问题。

在他看来,过去和现代一些祭扫习俗的变化,只是方式上的改变,不适宜用“文明与否”去衡量。

萧放表示,中华文化的传统与祭祀有很大关系。 祭祀,表达的是对历史和先人的尊敬,“我们可以利用清明节与祖先对话”。

而且,清明的祭祀,不能狭隘理解只是祭祀家族的祖先,还应该有先贤、先烈等。从这3个方面来讲,祭祀对于社会文化传承,有着很大的意义。

祭扫之外的清明节:并非只是“鬼节” 也是馋妇期盼的“美食节”

清明节是惟一的一个和节气重合的重大节日,在祭扫之外,还有踏青等多重意义。

京味儿作家崔岱远就表示,在过去,清明并不是严格和“鬼”结合在一起的。这个节日强调的是从冬到春的变化。所以人们借着祭祖活动,同时也踏青郊游,还有放风筝、荡秋千、采柳枝 等。这些户外运动,也体现了顺应时气的特点。

在他看来,清明节兼有两层意义,一个是怀旧、奠亡,一个是求新、护生。

此外,和很多传统节日一样,清明也有其独特的饮食习俗。

崔岱远介绍说,南方一带过清明会吃青团,这是北京等地所没有的。

萧放也介绍说,南方地区过清明会用春天的艾草、染色的糯米粉等做成团子、乌饭、青精饭等。北方的山西地区则会用枣泥和面,做成“面燕”,传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他还说,清明节与寒食节有很大关系。寒食节不让生火,有很多好吃的。所以,过去有“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深圳民俗文化村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来到了深圳民俗文化村,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国文化主题公园。

文化村很大很大,里面汇集了各民族的风土人情。我们先参观了各个民族的村寨,还观看了各民族的精彩的表演,我和妹妹还和新疆族的姐姐哥哥一起跳新疆舞呢。

接着我们坐上了观光小火车,去参观祖国的名胜古迹。这里有龙门石窟、大理三塔、黄果树瀑布、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泰山、长城……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虽然这些都是缩影,但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看到这些名胜古迹,我真自豪,中国真大呀!我们的祖先真伟大呀!

在民俗文化村里,最让人兴奋的就是演出了。我们看了大型马术表演《金戈王朝》,回顾了历史,欣赏了激动人心的马术;看了《印象中国年》大型演出,欣赏了抬花轿、扭秧歌、踩高翘、舞龙狮、二鬼摔跤、歌舞等民间艺术;看了《东方霓裳》,欣赏了中国各式各样的服饰;看了火龙表演和车展,让人回味无穷!……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龙凤舞中华》,它从远古开始,讲述着中国的历史传奇:刚开始,春暖花开,鸟语花香,一片繁荣的景像。忽然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出现了天灾人祸,巫师出来超度亡灵。接着中国各个朝代出现了,民间杂技和民间风俗开始上演了……最后一只银色的凤凰从天而降,十二位花神出来过生日,百花皇后也来了,她们的衣服都闪闪发光,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通过这次游民俗文化村,我看到了我们中国有宠大的身躯、惊人的智慧、浪漫的风土人情。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了把我们祖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民俗文化英文

全文共 2952 字

+ 加入清单

The Culture of China is home to one of the worlds oldest and most complex civilizations. China boasts a history rich in over 5,000 years of artistic, philosophical, political, and scientific advancement. Though regional differences provide a sense of diversity, commonalities in language and religion connect a culture distinguished by such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such as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Confucianism was the official philosophy throughout most of Imperial Chinas history and strongly influenced other countries in East Asia. Mastery of Confucian texts provided the primary criterion for entry into the imperial bureaucracy.

With the rise of Western economic and military power beginning in the mid-19th century, Western systems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organization gained adherents in China. Some of these would-be reformers rejected Chinas cultural legacy, while others sought to combine the strength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China is a unified nation consisting of many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Fifty-six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make up the great Chinese national family. Because the Han people accounts for more than ninety percent of Chinas population, the remaining fifty-five groups are generally referred to as "ethnic minorities." Next to the majority Han, the Mongolian, Hui, Tibetan, and Uygur peoples comprise the largest ethnic groups. Although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do not account for a large portion of the population, they are distributed over a vast area, residing in every corner of China.

Particularly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inas opening and reform polic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minority areas and accelerated their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is has resulted in an upsur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se areas. Each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y groups possesses a distinctive cultur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respects minority customs, and works to preserve, study, and collate the cultural artifacts of Chinas ethnic minority groups. The government vigorously supports the development of minority culture and the training of minority cultural workers, and fosters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medicine.

The relation among Chinas ethnic groups can be described as "overall integration, local concentration, mutual interaction." Concentrations of ethnic minorities reside within predominantly Han areas, and the Han people also reside in minority areas, indicating that there has been extensive exchanges among Chinas ethnic groups since ancient tim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economy, interaction among ethnic groups has become even more active in the areas of government, economics, culture, daily life, and marriage. Linked by interdependence, mutual assistance, and joint development, their common goals and interests creating a deep sense of solidarity, Chinas ethnic groups resemble a great national family, together build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的民风民俗作文400字_文化作文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我相信,这个词语大家都不陌生。来,咱们废话少说,接下来就让我讲一讲咱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吧!

你知道咱们的传统节日春节都要有那些东西呢?嘿嘿,没错,春节咱们要准备:鱼、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买鞭炮、对联和福字。下面,就让我讲讲我这一次过年的经历吧!

早上(当然,不是过年的那天早上),妈妈带我出去买鞭炮、对联和福字去了,大街上早就摆满了买年货的摊子。我对妈妈说:妈妈,咱们先期买鞭炮吧!妈妈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走进了一家买鞭炮的店铺,我相中了几盒小鞭,我对妈妈说:妈妈,我要这些。没问题。妈妈爽快的说妈妈也买了些挂鞭。

买完鞭炮,妈妈又带我走进了卖福字合买对联的地方买了一些福字、对联等回到家贴在窗上、门上和墙上。

买完了东西,我们回到了家,把福子和对联堆在了门上和墙上。

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妈妈每年货的经历(以前都在爷爷家玩,没空去),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民俗文化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长期的历时性发展(时间维度上的)和地域性的演变(空间维度上的),火把节所呈现出的民俗文化内涵不可能还是早期那种单一形态,而是复合形态,含括了传统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包容着宗教、信仰、伦理、歌舞、技艺、民间审美等丰富的内涵。民间广泛流传的“火把节传说”,就提供了分析和研究的可能性。

彝族地区素有“火之故乡”的美誉,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秉持着先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音乐舞蹈传统和口头艺术,在火把节习俗形成的歌调、传说乃至史诗表演等也当属“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宗重要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普遍能接受的定义,是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人一直以来就有着争议。早在二三十年代,主张全盘西化的是胡适之先生,主张中华文化优越论的是梁漱溟先生,各有一众拥趸,彼此互不买账。即使到了如今,有了兼容并包的觉悟,却仍未有很好融合。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的“国学热”和“文化自信”的宣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认识到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开始有意识地培育大众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兴趣,比如在非遗、诗词、民乐、昆曲等方面引导。而另一方面,人们又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显得有些急功近利,尤其是对于年轻父母,为了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3岁就开始学英语,4岁开始弹钢琴,5岁开始刷奥数,而对于国学的启蒙,则不知道要晚多少。或因其无用,而浅尝辄止。

张岱年先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强调“人”;《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认为人是天地思维器官,人表现了天地的自我认识;孟子辨析“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强调了“良贵”观念,即人有道德自觉心。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与有神论相比,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中国哲学特别重视和谐,强调“以和为贵”。所谓“和”,是创新的源泉,指多样性的统一。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指人与人的团结合作。国与国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经常相互矛盾斗争,把利益和力量之争看得很重要。而现在的世界更需要“和”,而不是“争”。“和”才是持续发展的准则。

“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体现了祖先的智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贡献,也是适合现代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的思想要素。历史的发展往往是螺旋式上升,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在历史的传承中吐故纳新,才能有所开拓创新。因此,“弘扬我们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创造中国文化的新形态,是我们当代人的庄严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生活中的民俗文化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民俗文化有丰富的内涵和底蕴。中国的民俗有多种,例如: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腊八节、清明节、春节等。但我最喜欢的还要属一年中最重要的春节了,过春节可以贴对联、穿新衣服、包饺子等。当然在春节里还有两个美妙的故事,下面我就讲给大家听听把!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住在大海深处,每到除夕节的那天都会出来祸害人们,它长着长长的触角,大大的头颅,有着庞大的身躯样子十分吓人,因此大家都害怕它,有一次在除夕夜晚他来到了一个老人的家里,但是那老人的门上贴着大红色的对联,那个叫“年”的怪兽看了后浑身发抖,正当它走出门时,听见了鞭炮的响声之后更加害怕了,于是就仓皇的逃走了,后来,人们知道了那个叫“年”的怪兽害怕大红色和鞭炮的响声后,每当过年时大家都贴上大红色的对联,并放鞭炮以防止那个叫“年”的怪兽再次回来。这就是春节的来历,也是我们俗称的“过年”这也是第一个故事。

你知道过年时为什么要吃饺子吗?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吃饺子这一个民俗是从东汉时期传下来的,传说在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张仲景的神医,不管什么病,只要到他手就是药到病除,因此,当地的居民都叫他“医圣”,原本他是在县城做官,但因年事已高就告老还乡了。他在还乡的路上,看到那些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的人冒着寒风和雪花飘飘的天气在外奔波,他看见那些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因此看了很心疼,便叫他的弟子找了一片空地搭起了小棚子,把羊肉和辣椒等一些药材放在锅里煮,等煮熟后再捞上来剁碎,用面皮包成一个个像耳朵的东西,每到严冬时开张把煮熟的像耳朵的东西分发给那些因寒冷而冻伤的人吃,那些人吃了之后便感到身体发暖,之后冻伤也好了。张仲景把那些一个个像耳朵的东西称为“祛寒饺耳”也称“夹饺”俗称“饺子”不料在一个严冬里张仲景逝世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所以每到严冬都会包饺子来纪念他,这就是饺子的来历。

一个民族,一个风俗文化,不同的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民俗文化,以上所说的就是我们这里的风俗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民风民俗四年级作文_文化作文500字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特别是在农村里,杀猪后会请村里人大吃一顿。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雄鸡,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 ,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 ,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 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无奈极了。

……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为中国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方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环宝岛8日游之西子湾与台湾文化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欧耶!”太好了,明天我要和姐姐一起去台湾旅游了,我顿时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台湾,那个美丽的小岛,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

8月5日凌晨4点,我和姐姐早早地就起床了。虽然昨晚与姐姐激动地一夜没睡着,但还是很准时地起床。虽然是8点的飞机,但我们觉得时间好快,转眼,就上了飞机。

2个小时的飞机不长,但我却十分“煎熬”,在飞机上,我一秒都待不了,恨不得马上就到台湾。经过漫长的旅程,我们终于到了高雄。吃完午饭后,就开始了第一站——西子湾。

听说“西子湾”这个名字是蒋介石取的。是他有一天因为战争思乡来到这里,借景抒情,吟起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从此之后,这里就叫西子湾。

西子湾也是海,只是海水不是蓝的,是土黄色,平静的她,看起来安静而美丽,阳光洒在海面上,泛起点点金光,有股说不出的诗情画意,真的像美女西施一样美丽动人。但有时,这平静的海也会变成“疯海”,“疯狗浪”(台湾称气势强大的海浪叫疯狗浪)足足十几米高,可以扑到岸边几十米的地方,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时,是不是发飙的西施呢?哈哈,人们对她是既爱又怕啊!

回来的路上,犹豫去宾馆的路程有些远,导游就给我们讲起高雄名称的来历。高雄以前的名字叫“打狗”,是因为国民党来着时问当地居民这里的名字时,当地居民说叫“dagou”(读音:打够),有一天,有人在国民党地图上高雄的位置上写下“打狗”,从此以后,这里就叫“打狗”。但之后为什么改成高雄呢?是因为后来,日军来这里,问这里叫什么名字,老一辈的人还叫这里“dagou”,日军听了非常高兴,原来“dagou”在日语里叫做“高雄”,所以从那天开始高雄就一直没换过,从此,台湾有一个高雄,日本也有一个高雄。

之后导游又讲了一些台湾的文化,现任台湾领导人马英九还有以前的xx······但我最感兴趣的是台湾人民,台南台东是郊区,人不多。

过了一会到了宾馆,放完行李,我们就去了台湾的宁夏夜市,自行解决晚饭。导游建议我们去尝尝鲁肉饭。原来是一块五花肉拌饭,不过味道很特别,台湾风味。吃完后,回味无穷。

愉快的一天,就这样结束了,今晚好好睡一觉准备明天的旅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民俗文化英文

全文共 2149 字

+ 加入清单

A folk culture is a small isolated, cohesive, conservative, nearly self-sufficient group that is homogeneous in custom and race with a strong family or clan structure and highly developed rituals. Order is maintained through sanctions based in the religion or famil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re strong. Tradition is paramount, and change comes infrequently and slowly. There is relatively little division of labor into specialized duties. Rather, each person is expected to perform a great variety of tasks, though duties may differ between the sexes. Most goods are handmade and subsistence economy prevails. Individualism is weakly developed in folk cultures as are social classes. Unaltered folk cultures no longer exist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Perhaps the nearest modern equivalent in Anglo America is the Amish, a German American farming sect that largely renounces the products and labor saving devices of the industrial age. In Amish areas, horse drawn buggies still serve as a local transportation device and the faithful are not permitted to own automobiles. The Amish's central religious concept of Demut "humility", clearly reflects the weakness of individualism and social class so typical of folk cultures and there is a corresponding strength of Amish group identity. Rarely do the Amish marry outside their sect. The religion, a variety of the Mennonite faith, provides the principal mechanism for maintaining order.

By contrast a popular culture is a large heterogeneous group often highly individualistic and a pronounced many specialized professions. Secular institutions of control such as the police and army take the place of religion and family in maintaining order, and a money-based economy prevails. Because of these contrasts, "popular" may be viewed as clearly different from "folk". The popular is replacing the folk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and in many developing nations. Folk-made objects give way to their popular equivalent, usually because the popular item is more quickly or cheaply produced, is easier or time saving to use or leads more prestige to the owner.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