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梁武帝做和尚的历史典故【通用20篇】

浏览

3726

作文

1000

《窦娥冤》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835 字

+ 加入清单

窦娥冤》全称《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悲剧剧情取材自“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下文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窦娥冤》是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传统剧目,是一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广泛群众基础的名剧,约八十六个剧种上演过此剧。山阴书生窦天章因无力偿还蔡婆的高x贷,把七岁的女儿窦娥送给蔡婆当童养媳来抵债。窦娥长大后与蔡婆儿子成婚,婚后两年蔡子病死。后来蔡婆向赛卢医索债,被赛卢医骗至郊外谋害,为流氓张驴儿父子撞见。赛卢医惊走后,张驴儿父子强迫蔡婆与窦娥招他父子入赘,遭到窦娥的坚决反抗。为了与窦娥成婚,张驴儿想毒死蔡婆。蔡婆有病,想吃羊肚儿汤,张驴儿把毒药倾在羊肚儿汤里,蔡婆因呕让让给张驴儿的老子吃,把他老子毒死了。张驴儿以“药死公公”为名告到官府,贪官桃杌横加迫害,屈斩窦娥。后来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舞台上常演的有《斩娥》一折。

民女窦娥,自幼死了母亲。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是个穷秀才,因要上京赶考,没有路费,借了寡妇蔡婆的高x贷二十两银子,谁知一年后竟变成了四十两,无法还债,就把窦娥半抵半送给蔡家做童养媳。十年后,窦娥长大后嫁作蔡家媳妇,不到两年,丈夫就死了。窦娥守寡在家,与婆婆同住。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

楚州有个流氓叫张驴儿,与父亲张老头一起欺负蔡家婆媳,有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张驴儿所救。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于是他设计陷害窦娥。一天,蔡寡妇生病,窦娥做羊肚汤给婆婆喝。张驴儿在汤里放了毒,想先毒死蔡寡妇,然后逼窦娥成亲。谁知蔡寡妇忽然呕吐,不想喝汤,张老头夺过碗,喝完了,不一会儿就毒性发作,倒地身亡。蔡婆为了免除灾祸,给了张驴儿十两纹银,让他买棺葬父。张驴儿却以这十两纹银为证据,讹诈蔡婆害死了自己的父亲,他买通当地县令,对蔡婆横施酷刑。窦娥怕婆婆年老体弱,经不起折磨,只得含冤忍痛自己承担,被判处死x。在窦娥被押往刑场时,一路上满腔悲愤地咒骂着天地:「地,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刽子手过来了,明晃的大刀高高扬起来。这时候,窦娥向天发出三个愿望:一是若她是冤枉的,要刀过人头时,一腔血都不往下洒,要全飞到旗的白布上,不让鲜血沾到肮脏的地面上;第二,六月天要降三尺白雪,遮住她的尸体;第三,她死后,楚州要接连三年大旱,以证明她是冤死的。

刽子手的刀砍下来,窦娥的血真的全飞到白布上;接着,六月的楚州天降大雪,遮住她的尸体;第三,她死后,楚州果然三年大旱。窦娥的愿望得到实现,证明她真的是冤死的。六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在京城应试高中,做了很大的官。窦天章奉旨去到楚州,探察民情。到楚州,他发现这里竟然三年间一滴雨水也未降,心想定有冤案。当夜,他在灯下翻窦娥的案卷,忽然见灯影一闪,窦娥出现,细说冤情,求父亲主持公道。

窦天章细审此案,为冤死的窦娥平反,宣布窦娥无罪,将张驴儿判死罪,楚州大守受罚。宣判刚完,大雨从天而降。

窦娥冤故事情节

楔子:女主角窦端云七岁时因为父亲窦天章为了考官名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而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童养媳,并改名窦娥。

六月飞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天为之下霜。”

第一折

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子俩所救。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

第二折

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张驴儿以告发企图勒死蔡婆之事威胁,向赛卢医讨来毒药),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药死公公,被判斩刑。

第三折

窦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第四折

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叙用,张驴儿斩首,窦娥冤情得以昭彰。最后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窦天章能够将亲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全剧结束。

[《窦娥冤》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投梭折齿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西晋时,有个名士叫谢琨,字幼与,他少年时就很有名气,学识高远,对《老子》、《周易》尤为爱好。他平时不修威仪,善于鼓琴,歌唱得很好,被当时人认为是个奇才。

谢琨曾在左将军王敦手下担任长史之职,因有功,封为咸亭侯。

谢琨年轻时,任性放达,邻居高氏有美女,他利用一切机会唱情歌去挑逗。一次,高氏女正在织布,谢琨又去挑逗她,引得高氏女恼怒不已,拿织布的梭子打他,结果把他的两枚牙齿打掉了。

这件事在当时士人间传为笑话,人们取笑谢琨说:“任达不已,幼与折齿。”(轻佻没个完,被人打落牙齿。)谢琨听说后,傲然长啸说:“少了两颗牙,有什么了不起?我照样能长啸高歌!”

典出《晋书·谢琨传》。

后来,“投梭折齿”这一典故,用来比喻男女之间的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范仲淹实行新政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78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范仲淹军纪严明,还注意减轻边境上百姓的负担,北宋的防守力量加强了。西夏和北宋打了几年仗,没得到什么好处,到了公元1043年,西夏国主元昊愿意称臣求和,宋朝答应每年送给西夏一批银绢、茶叶,北宋的边境局势才暂时稳定下来。

范仲淹不但是个军事家,而且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是苏州吴县人,从小死了父亲,因为家里贫穷,母亲不得不带着他另嫁到一个姓朱的人家。范仲淹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成长,他住在一个庙宇里读书,穷得连三餐饭都吃不上,天天只得熬点薄粥充饥,但是他仍旧刻苦自学。有时候,读书到深更半夜,实在倦得张不开眼,就用冷水泼在脸上,等倦意消失了,继续攻读。这样苦读了五六年,终于成为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范仲淹原来在朝廷当谏官,因为看到宰相吕夷简滥用职权,任用私人,就向仁宗大胆揭发。这件事触犯了吕夷简,吕夷简反咬一口,说范仲淹交结朋党,挑拨君臣关系。宋仁宗听信吕夷简的话,把范仲淹贬谪到南方,直到西夏战争发生以后,才把他调到陕西去。

范仲淹在宋夏战争中立下了大功,宋仁宗觉得他的确是个人才。这时候,宋王朝因为内政腐败,加上在跟辽朝和西夏战争中军费和赔款支出浩大,财政发生恐慌。宋仁宗就把范仲淹从陕西调回京城,派他担任副宰相。

范仲淹一回到京城,宋仁宗马上召见,要他提出治国的方案。范仲淹知道朝廷弊病太多,要一下子都改掉不可能,准备一步一步来。但是,禁不住宋仁宗一再催促,就提出了十条改革措施,它的主要内容是:

一、对官史一定要定期考核,按他们的政绩好坏提拔或者降职;

二、严格限制大臣子弟靠父亲的关系得官;

三、改革科举制度;

四、慎重选择任用地方长官。

还有几条是提倡农桑,减轻劳役,加强军备,严格法令等等。

宋仁宗正在改革的兴头上,看了范仲淹的方案,立刻批准在全国推行这十条改革措施。历史上把这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

范仲淹为了推行新政,先跟韩琦、富弼(音bì)等大臣审查分派到各路(路是宋朝行政区划的名称)担任监司(监察官)的人选。有一次,范仲淹在官署里审查一份监司的名单,发现有贪赃枉法行为的人员,就提起笔来把名字勾去,准备撤换。在他旁边的富弼看了心里不忍,就对范仲淹说:“范公呀,你这笔一勾,可害得一家子哭鼻子呢。”

范仲淹严肃地说:“要不让一家子哭,那就害了一路(路是北宋政区名称)的百姓都要哭了。”

富弼听了这话,心里顿时亮堂了,佩服范仲淹的见识高明。

范仲淹的新政刚一推行,就像捅了马蜂窝一样。一些皇亲国戚,权贵大臣,贪官污吏,纷纷闹了起来,散布谣言,攻击新政。有些原来就对范仲淹不满的大臣,天天在宋仁宗面前说坏话,说范仲淹一些人交结朋党,滥用职权。

宋仁宗看到反对的人多,就动摇起来。范仲淹被逼得在京城呆不下去,就自动要求回到陕西防守边境,宋仁宗就把他打发走了。

范仲淹一走,宋仁宗就下命令把新政全部废止。

范仲淹为了改革政治,受了很大打击,但是他并不因为个人的遭遇感到懊恼。隔了一年,他的一位在岳州(治所在今湖南岳阳)做官的老朋友滕宗谅,修建当地的名胜岳阳楼,请范仲淹写篇纪念文章。范仲淹挥笔写下了《岳阳楼记》。在那篇著名的文章里,范仲淹提到,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他的思想感情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这两句名言一直被后来的人传诵,而岳阳楼也由于范仲淹的文章而更加出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孟母择邻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孟母择邻告诉了我们,父母是我们成长路上的强大支持与后盾。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孟母择邻的典故,一起来看一下吧。

【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

【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以防他学坏。形容慈母严格要求子女,教育有方。

历史典故】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但是,孟子小时候,也和一般孩子一样,很顽皮,很贪玩,不愿学习,整天和小朋友打打闹闹。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花了很多的心血。

一开始孟子一家居住在墓地附近,儿时的孟子还不明事,不知什么是该学的,什么是不该学的。看到邻居们都以替人办丧事谋生,他也觉得新鲜,每日和一群小孩子在一起,嬉戏玩闹,也学着吹吹打打,打幡送丧,挖坑埋棺。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不能责怪邻里,他们就以此为生,但如果长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孩子学到的也只有这些,长大了又能有什么作为呢?她深深地感到,这里绝非是自己想让儿子增长知识的地方,于是就搬家住到一个集市旁边。

集市之中每天都很热闹,各种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孟子又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玩沿街叫卖游戏。孟母又开始心急如焚了。她深知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能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在这种地方成长。她叹息道:“这里也不是我理想中要让孩子成长的地方。”于是她又一次带着孟子搬了家。这一次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住了下来,孟子则学着大人的样子,模仿效法各种礼仪,孟母这才长舒了口气,觉得这次的选择是正确的,从此在这里居住下来,并对孟子倾心教诲,终使其成才。

【成长心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说明良好的人文环境对人成长和生活的重要性。孟母明白这个道理,为了给孟子创造最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三次搬家。父母是你的第一任老师。在父母的熏陶感染下,你的乐趣、潜能、才华才有可能被激发,你的人格也可能得到很好的塑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贺龙和林彪结怨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088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贺龙与共和国元帅》,叙述了贺龙南征北战的戎马一生,再现了贺龙与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刘伯承、聂荣臻、彭德怀等共和国元帅共同革命、并肩战斗的一些经历,展现了他们的高风亮节。同时也披露了贺龙与林彪结怨的一些内情。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贺龙和林彪结怨的历史典故,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贺龙和林彪结怨的历史典故

1942年初,贺龙到延安不久,因感情不和,与骞先任离婚了。许多热心的老同志对他的生活很关心,纷纷给他当红娘。有一天,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联防军的几位领导在一起开会议事完毕后,大家一起聊家常,有人谈到了林彪同女子大学的叶群谈恋爱的事。贺龙对林彪与叶群谈恋爱的事早有耳闻,还听说叶群把林彪写给她表达爱情的信给别人看,以抬高自己的身份。贺龙很为林彪打抱不平,认为叶群这样做,有损林彪的威信和声誉。现在又听到大家议论此事,就很不高兴地说:“这些小知识分子不像话,轻浮,用损害别人的威信和声誉来抬高自己,应该好好地训她一顿!”

西北局组织部长陈正人是个热心人,有意要为贺龙当月老。于是,他就灵机一动,趁机向贺龙介绍说:“老总啊!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她认识叶群。此人叫薛明,河北霸县人,天津的女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开始后,一直从事抗日群众工作。她带了一支青年女子抗日宣传队,从北平、天津经山东、南京,一路作抗日宣传工作到江西。1938年,经新四军江西办事处介绍来到延安,先后在中央党校和女子大学学习,后来去清涧工作,成绩突出,曾被选为县参议员,后调到中共延安县任组织部部长,是咱们西北局重点培养的妇女干部,据说她对叶群比较熟悉和了解,老总是不是和她见一见?”

贺龙听他们一说,想了想,认为能动员薛明去批评批评叶群,帮林彪一把也是件好事,于是就默认了。

1942年春的一个星期天,贺龙在高岗和延安县委书记王丕年的陪同下,来到薛明的住地。王丕年说:“贺龙司令员来看望我们来了!”高岗趁机向贺龙介绍说:“这就是薛明同志。”

薛明不明白贺龙的来意,有点拘束,轻声地叫了一声“贺司令员!”贺龙点点头与薛明握手,说道:“今天是星期天,我同高书记到这儿来转转,问点情况。”

高岗说:“薛明,贺老总问什么情况,你就如实汇报!”

贺龙问:“听说你和叶群是朋友?”薛明点头答道:“是朋友,但现在来往不多了!”

贺龙从薛明回答中证实了她与叶群“是朋友”,便提高声音说:“要是真正的朋友,你就应该拿出做朋友的样子来。”薛明不知原由,便疑惑地问:“怎么了?”贺龙说:“林彪喜欢叶群,给叶群写信,这本来是正常的吆。”“叶群的态度可是不好啊!她把林彪的信拿去给同学、同事们看,还这么一散,说我不在乎,你们看吧!这是林彪给我写的情书,你说这样做对不对?”薛明肯定地说:“不对!”贺龙接着说:“那么你是不是可以去告诉她,喜欢林彪,就和林彪结婚,不喜欢就不要写信,不要张扬,明确表态拒绝。你告诉她,这是我说的。老革命,南征北战,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想讨个老婆,又遭取笑戏弄,不道德么!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好就是好,不好就拉倒,你认为怎么样?”

薛明很认真地说:“我同意贺老总的意见,这件事我可以办。”

贺龙笑着说:“我要说的就这么多。我知道你在清涧工作做得不错。”

高岗接过话茬说:“这里的工作也搞得不错么。薛明,把你的工作汇报汇报。”于是,薛明汇报了延安的组织工作和妇女工作。王丕年招待大家吃了午饭。临别时,贺龙对薛明说:“听说你是天津人?”薛明答道:“离天津很近,霸县胜坊镇人,在天津上学。”

贺龙说:“我有个厨师,会做天津狗不理包子,你可以去尝尝,看像不像!以后有空到我那儿去玩。”高岗语带双关地对薛明说:“熟悉了,以后可以常去老总那里看看吆!”

薛明遵照贺龙的意见,专门找叶群谈了一次,转达了贺龙的看法。

贺龙同薛明认识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和了解,8月1日正式结婚。任弼时、林伯渠、高岗、陈正人、张帮英等中共中央和西北局的领导,以及王震、李井泉等老部下前来祝贺。几天后,毛泽东在贺龙的陪同下,来到贺龙驻地接见“战斗篮球队”队员时,也向贺龙和薛明表示热烈祝贺。

1942年2月中国共产党开始开展“整风运动”。在运动期间,薛明和叶群发生了矛盾与激烈的冲突。

叶群,原名叫叶敬宜,后改名叶瑾,福建省福州市人。与薛明是天津市三八女中的同学。抗日战争爆发后,跟随天津第二批南下学生来到南京,经亲戚介绍,到了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当播音员;后来参加青年战地服务训练班,与青训班的国民党军官关系暧昧;她还参加了“三青团”举办的“一个党、一个领袖、一个主义”的讲演比赛,并不断向国民党CC系特务组织办的名为“战斗”的壁报投稿等等。因此,党组织派薛明同叶群作了一次谈话,对她上述表现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在薛明和其他同志的帮助下,1938年她们一起从江西南昌来到延安。到延安后,叶瑾改名为叶群。1942年与从苏联养病回延安的林彪相识,他们就谈起了恋爱。

林彪原先有两次婚姻:1927年,由父母包办娶了一房妻室,举行婚礼后的第三天,林彪就离家了;林彪在长征到延安后,出任抗日军政大学校长时,认识一个女学员叫刘新民(后改名刘梅),他们结婚后,1938年冬林彪去苏联养病,刘梅陪同前往,他们生有一女叫林小琳。后来因感情不和离婚了。林彪1942年初从苏联回到延安,认识了当时在延安女子大学的叶群,同年7月1日两人结婚,这是林彪的第三次婚姻。

1943年春,延安整风运动进入对照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阶段。薛明因对叶群比较了解,她出于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有一天,把叶群约到家中,诚恳地对她说:“我是共产党员,你也是共产党员,现在正是整风的审干时期,我希望你主动地把履行没有履行入党手续,介绍人是谁,在南京时的种种表现,以及同国民党教官和丰城县县长等人的关系,如实地向组织讲清楚……”

叶群一听,立即翻了脸,尖声大叫道:“你要干什么?你们趁林彪不在家,你们把我打死好了!”接着又哭又闹,甚至满地打滚撒泼。

薛明本来想好好劝说叶群主动把自己的历史问题向组织讲清楚,一看她这个样子,也就来了气,说道:“好,你不愿意谈,那就跟你到组织部谈,党员对党组织该谈吧!”于是,就把叶群拉到了中组部,王鹤寿出来接待。

叶群一见王鹤寿,装得更伤心,哭得更厉害了,大声嚷道:“她说我好多坏话,造谣。”

薛明理直气壮地说:“不是造谣,我这里写了揭发材料,都有哪些问题,请组织上看。”说罢把材料交给了王鹤寿。

由于叶群是林彪的妻子,王鹤寿不便轻易表态。他接过信,慎重地对薛明说:“我看过信后,还要向上级报告,你先回去吧!”

这件事惊动了贺龙和林彪。贺龙从前线匆匆赶回,冲着薛明发火道:“你搞什么名堂?谁叫你抓了叶群?”薛明很冷静,向贺龙详细地汇报了叶群历史上的问题。过了一会儿,贺龙的气也消了,对薛明说:“这么大的运动,有怀疑,揭发出来也是对的。已经这样了,光明正大,没啥大不了的,让组织去调查吧!”

林彪对这件事则看得很重,十分恼火,也从前方急忙赶回延安。叶群一见林彪,装得非常委屈,添枝加叶地向他哭诉了一番。一贯内向的林彪也动了肝火,高声骂道:“他妈的,老子在前线流血打仗,你们在后方搞我的老婆……”他把这件事迁怒于贺龙,与老婆叶群记下了贺龙和薛明这笔账。

此外,贺龙到延安出任联防军司令员后,毛泽东曾同他谈起林彪历史上的一些事,包括抗战初期不愿意留兵延安的事,林彪在洛阳蒋介石接见时的表现等。这件事,后来不知怎样被林彪知道了,成了他的一块去不掉的心病。从此,林彪与贺龙两家结下了解不开的疙瘩。这也成了林彪后来利用“文化大革命”运动,要把贺龙置于死地的主要历史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典故大全:请君入瓮

全文共 177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请君入瓮,中国成语,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中文名】 请君入瓮

【汉语拼音】 qǐng jūn rù wèng

【成语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以毒攻毒、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歇后语】来俊臣的高招 ——请君入瓮

历史典故大全:请君入瓮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

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辟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地方官吏遇到有人告密,不许自己查问,一定要替告密的人备好车马,供给上等伙食,派人护送到太后行宫,由武则天亲自召见。如果告密的材料属实,告密人可以马上做官;查下来不符事实,也不追究诬告。

这样一来,四面八方告密的人当然越来越多了。

武则天收到许多告密材料,总得有人替她审问。有一个胡族将军索元礼,就是靠告密起家的。武则天派他专门办谋反的案件。索元礼是一个极端残忍的家伙,审问案件,不管有没有证据,先用刑罚逼犯人供出同谋。犯人受不住刑,就胡乱招了一些假口供,这样,他审问一个人就会牵连到几十个几百个人。株连越广,案情就越大。索元礼向太后一汇报,太后直夸他办事能干。

有些官吏看到索元礼得到太后赏识,就学起索元礼的样儿来。其中最残酷的是周兴和来俊臣。他们每人手下养了几百个流氓,专门干告密的事。只要他们认为谁有谋反嫌疑,就派人同时在几个地方告密,捏造了许多证据。更奇怪的是,来俊臣还专门编了一本《告密罗织经》,传授怎样罗织罪状的手段。

周兴、来俊臣办起案来,比索元礼还要残忍。他们想出各种各样惨无人道的刑罚,名目繁多,花样百出。他们抓到人,先把各种刑具在“犯人”面前一放,“犯人”一看,就被迫招认了。

周兴、索元礼前前后后一共杀了几千人,来俊臣毁了一千多家,他们的残酷就出了名。

有个正直的大臣对太后说:“现在下面告发的谋反案件,多数是冤案、假案,也许有人阴谋离间陛下和大臣之间的关系,陛下可不能不慎重啊!”

可是,武则天不愿听这种劝告。告密的风气越来越盛,连她的亲信、掌管禁军的大将军丘神勣,也被人告发谋反,被武则天下令杀了。

有一天,太后接到告密信,说周兴跟已经处死的丘神勣同谋。太后一听,大吃一惊,立刻下密旨给来俊臣,叫他负责审理这个案件。

说巧也巧。太监把太后的密旨送到来俊臣家,来俊臣正跟周兴在一起,边喝酒,边议论案件。来俊臣看完武则天密旨,不动声色,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仍旧回过头来跟周兴谈话。

来俊臣说:“最近抓了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实招供,您看该怎么办?”

周兴捻着胡须,微微笑着说:“这还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个新办法,拿一个大瓮(音wèng)放在炭火上。谁不肯招认,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还怕他不招?”

来俊臣听了,连连称赞说:“好办法,好办法。”他一面说,一面就叫公差去搬一只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里来,把瓮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烤得整个厅堂的人禁不住流汗。

周兴正在奇怪,来俊臣站起来,拉长了脸说:“接太后密旨,有人告发周兄谋反。你如果不老实招供,只好请你进这个瓮了。”

周兴一听,吓得魂飞天外。来俊臣的手段,他是最清楚的。他连忙跪在地上,像捣蒜一样磕响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来俊臣根据周兴的口供,定了他死罪,上报太后。

武则天想,周兴毕竟为她干了不少事;再说,周兴是不是真的谋反,她也有点怀疑,就赦免了周兴的死罪,把他革职流放到岭南(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去。

周兴干的坏事多,冤家也多,到了半路上,就被人暗杀了。后来,武则天发现索元礼害人太多,民愤很大,就借个因头,把他杀了。

留下的一个来俊臣,仍旧得到武则天的信任,继续干了五、六年诬陷杀人的事,前前后后不知道杀害了多少官吏百姓,连宰相狄仁杰也曾经被他诬告谋反,关进牢监,差一点被他整死。

来俊臣的胃口越来越大,他想独掌朝廷大权,嫌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和女儿太平公主势力大,索性告到他们身上去了。这些人当然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先发制人,把来俊臣平时诬陷好人、滥施刑罚的老底全都揭了出来,并且把来俊臣抓起来,判他死罪。武则天还想庇护他,一看反对来俊臣的人不少,只好批准把他处死。

来俊臣被处死刑那天,人人称快。大家互相祝贺,说:

“从现在起,夜里可以安心睡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典故:照葫芦画瓢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zhào hú lu huà piáo

【成语故事】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典故】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

【释义】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模仿

【近义词】依样画葫芦、照猫画虎

【成语造句】

◎ 他最擅长照葫芦画瓢了。

◎ 这是因为原经字小模糊,伪造者照葫芦画瓢地临摹,虽力图作到形似,但笔画已距真迹甚远。

[历史典故:照葫芦画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历史典故成语故事6:孟母三迁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zhǎng)氏守节。孟子家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他就学了些丧葬之类的事。孟母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就学了些做买卖和屠宰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典故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程颢人称明道先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他们为人正直做事严谨,到他们门下求学的人特别多,杨时和游酢便是其中的两位。

杨时自幼聪明好学,反应灵敏,口齿伶俐。成年后,他虽然考取了进士,却淡泊名利,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程颢死后,他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陽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游酢是杨时的好朋友,他们二人志同道合,经常就一些问题秉烛夜谈。他听说杨时要去拜程颐为师,便也不辞辛苦,与杨时结伴而行。他们到了程家,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程颐见了感动不已,于是将自己的学问倾囊相授。杨时和游酢也不负众望,都成了饱学之士,杨时更独创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典故:孟母择邻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孟母为教育好幼小的孟子,曾为选择环境搬家三次,终于把孟子培养成为一代大儒。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孟母择邻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

【释义】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以防他学坏。形容慈母严格要求子女,教育有方。

孟母择邻【历史典故】

孟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但是,孟子小时候,也和一般孩子一样,很顽皮,很贪玩,不愿学习,整天和小朋友打打闹闹。他的母亲为了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花了很多的心血。

一开始孟子一家居住在墓地附近,儿时的孟子还不明事,不知什么是该学的,什么是不该学的。看到邻居们都以替人办丧事谋生,他也觉得新鲜,每日和一群小孩子在一起,嬉戏玩闹,也学着吹吹打打,打幡送丧,挖坑埋棺。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不能责怪邻里,他们就以此为生,但如果长久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孩子学到的也只有这些,长大了又能有什么作为呢?她深深地感到,这里绝非是自己想让儿子增长知识的地方,于是就搬家住到一个集市旁边。

集市之中每天都很热闹,各种叫卖之声不绝于耳,孟子又开始学着大人的样子玩沿街叫卖游戏。孟母又开始心急如焚了。她深知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不能让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在这种地方成长。她叹息道:“这里也不是我理想中要让孩子成长的地方。”于是她又一次带着孟子搬了家。这一次搬到了一所学校旁边住了下来,孟子则学着大人的样子,模仿效法各种礼仪,孟母这才长舒了口气,觉得这次的选择是正确的,从此在这里居住下来,并对孟子倾心教诲,终使其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典故:破釜沉舟之计

全文共 150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项梁听了谋士范增的建议,整顿起义队伍,并把原楚怀王的孙子孙心找来立为楚王,并仍然称作楚怀王。

再说项梁连续打了几个胜仗,杀得章邯落花流水。项梁于是骄傲了,不把秦军放在眼里。谁知,章邯卷土重来,向项梁发起猛烈反扑。项梁猝不及防,战死了,项羽、刘邦也被迫撤退到彭城。

章邯乘胜前进,指挥秦军北上,一口气打下了赵国(不是战国时代的赵国,而是新建立的一个政权)都城邯鄣。赵王歇慌忙逃到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连连派人去向楚怀王搬救兵。

楚怀王便召见将士,想进攻京城咸阳。他说:“谁先打进咸阳,就封谁为王。”

项羽、刘邦都愿意去。楚怀王让刘邦去打咸阳;叫项羽往北方去打章邯,围困巨鹿的三十万秦军。项羽急着要替叔父项梁报仇,正想跟章邯拼个死活。楚怀王怕项羽势力太大,不容易管束,就拜宋义为上将军;拜项羽为副将,封他为鲁公;范增为末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往巨鹿去打章邯。

公元前207年,宋义率领楚军,到了安阳(今河南安阳西南)停了十多天,急得项羽跑到宋义跟前,多次央告进军。宋义害怕秦军太强,按兵不动。到第四十六天时,项羽再次要求进军。宋义拍着案桌,怒气冲冲地说:“你反了吗?怎么敢不服从我的命令!”项羽大怒,趁势拔出宝剑来把他杀了。

项羽出来对将士们说:“宋义违背大王的命令,按兵不动。我奉了大王的密令,已经把他治死了。”

将士们就公推项羽代理上将军。项羽打发人向楚怀王报告,楚怀王只好立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派英布和蒲将军带领两万人马渡过漳河。一交锋秦军就吃了败仗。项羽率领所有的军队都渡过河去,等到全军都渡过了漳河,他吩咐士兵,各人带上三天干粮,把军队里做饭的锅都砸了,把船都凿沉了。成语“破釜沉舟”就是这样来的。他对将士们说:“这一仗,只准进,不准退;三天里头一定把秦兵打败!”

楚军与秦军一交战,项羽咬牙切齿地直奔章邯。章邯本打算假装打败,把项羽引进来,哪儿知道楚兵一个人抵得上秦兵十个,十个就抵上一百。项羽的那支画戟更是神出鬼没,七上八下地一来,就戳倒了无数人马。他骑的那匹乌骓像飞一样地追赶着逃兵。章邯的军队争先恐后地乱跑乱窜,反倒把后面几路接应的军队都冲乱了。章邯自己也逃了。

秦兵死伤一半。这么着,各路诸侯就公推项羽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的军队全由他统领。项羽准备去追赶章邯,谋士范增拦住他说:“章邯还有一二十万人马,一时不容易消灭。赵高这么专横,二世这么昏庸,章邯打了败仗,他们一定不会轻易把他放过去的。我们不如把军队驻扎下来,等他们内部争吵起来,我们直打过去,准能大获全胜。”

果然不出范增所料。章邯把秦军打败仗的情况报告上去,请二世再派兵来。赵高就说章邯无能,请二世查办败将。章邯手下的将军们一个个气得要命,司马欣劝章邯向项羽投降。章邯只好派司马欣到楚营去向项羽求和。范增劝项羽不要计较过去的仇恨,项羽同意了,还跟章邯订立盟约,封他为雍王,立司马欣为秦军上将军,叫他带着二十万投降的秦兵走在头里,项羽自己带着章邯,率领着各路诸侯,浩浩荡荡地往西打过去。

章邯投降的消息传到了咸阳,谁都着慌了,可是赵高并不着慌。他早有打算:把一切过错都推在二世身上,把二世杀了,然后投降项羽。他怕大臣不服,就牵着一头鹿到朝堂上,在大臣们面前指着这头鹿对二世说:“这是一匹好马。”

二世笑着说:“丞相别说笑话了,这是一头鹿。”

赵高把脸一绷,说:“怎么不是马?请众位大臣说吧。”大臣中不少人说:“是马!”

但是,说是鹿的大臣,有暗地里给赵高杀了的,也有借个罪名治死了的。宫内宫外大小官员谁敢反对赵高?连二世都怕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典故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善于吹竽的乐师便有三百个。齐宣王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都会让这三百个人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吹嘘说:“大王,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我愿意成为大王众多乐师中的一员。”齐宣王听了很高兴,毫不怀疑地收下了他,将他编进三百人的吹竽队伍中。从此以后,南郭先生就和众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享受同样优厚的待遇。

其实南郭先生压根儿就不会吹竽,他跟齐宣王说的那番话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弥天大谎。每逢演奏的时候,他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就跟着摇晃,人家摆头,他也跟着摆,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就这样,南郭先生混过了一天又一天。

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但他和齐宣王不一样,他觉得独奏更悠扬、更逍遥。于是齐湣王下令,要这三百个吹竽的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一个个轮流吹竽给他欣赏。其他乐师们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吓得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杏林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 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十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董奉曾长期隐居在江西庐山南麓,热忱为山民诊病疗疾。

他在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颗杏树;看好一个轻病,只须栽一颗杏树。所以四乡闻讯前来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为医酬。几年之后,庐山一带的杏林多达十万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将杏子变卖成粮食用来贩济庐山贫’苦百姓和南来北往的饥民,一年之中救助的百姓多达二万余人。后来还说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想吃杏者只能以米谷换取,而董奉则把换来的谷米来救济贫民,故又有虎守杏林之正是由于董奉行医济世的高尚品德,赢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庐山一带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设坛祭祀这位仁慈的道医。

后来人们又在董奉隐居处修建了杏坛、真人坛、报仙坛,以纪念董奉。如此一来,杏林一词便渐渐成为医家的专用名词,人们喜用“杏林春暖”、“誉满杏林”这类的话语来赞美象童奉一样具有高尚医风的苍生大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致命的书法大赛历史典故

全文共 2504 字

+ 加入清单

北宋徽宗年间,右丞相曾布与左丞相韩忠彦在朝中明争暗斗,互不相让。为了得到皇上的赏识,两人常常暗暗较劲。这不,眼看皇上的生日就快到了,两人想尽办法四处搜罗礼物。

这天上午,曾布得到了大书法家钟繇的真迹,他不禁暗自高兴,这礼物总算有着落了,皇上酷爱书法,除了特别珍稀的书法真迹外,还真没什么能打动他。

曾布正高兴呢,墨缘阁的掌柜来了,带来一个重要的消息,有人去他那里卖王羲之的书法真迹,要价千金,他实在辨不出真假,故来找曾丞相定夺。

这墨缘阁的幕后掌柜其实就是曾布,他打开卷轴,细细鉴赏一番后,不由暗暗心惊,这到底是不是真迹,他也不能确定,看来要请蔡京出马了。这蔡京表面上是韩忠彦的人,但背地里跟曾布勾结在一起。曾布立刻修书一封,让家丁偷偷去传蔡京。

很快,蔡京就来了,他只看了一眼曾布手中的卷轴,便摇头说是假的。曾布疑惑地问道:“卷轴都没打开,你如何知道是假的?”

蔡京捻须含笑道:“曾相爷有所不知,这幅墨宝正是出自下官之手。”

见曾布有些不相信,蔡京故作神秘地说道:“曾相爷有所不知,最近韩忠彦派人四下搜罗墨宝真迹,虽然没找到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却找到东晋时期两张空白的锦帛和古墨,他嘱咐我摹写王羲之的字,然后交给装裱店进行仿古处理,不知底细的人很难发现是赝品。原来我以为韩忠彦病急乱投医,想用赝品糊弄皇上,没想到他竟然让人来蒙骗相爷,真要是中了计,问题就严重了。”

曾布听后,脊梁骨不禁直冒凉气:这天杀的韩忠彦,什么法子都能想出来!他暗下决心,斗不倒韩忠彦誓不为人。

曾布正发着愣,蔡京突然开了口:“曾相爷,韩忠彦如此设计,真是歹毒之至,下官突然想到一个好办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知相爷意下如何?”

曾布一听,求之不得,他急忙问蔡京有何办法。蔡京故意卖起了关子:“相爷,如果这次打倒了韩忠彦,这左丞相之职,希望相爷能在皇上面前多美言两句。”

蔡京喜欢见风使舵,曾布心知肚明,不过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只要大权在握,他就会紧紧依附自己,于是便点了点头。蔡京面露喜色,胸有成竹地说:“相爷派一心腹去韩忠彦经营的书画店鉴赏那幅钟繇真迹,他们见后肯定想买,你让人起价千金,以韩忠彦贪财的个性,肯定不愿花这么多钱,便会指派手下跟踪抢夺,他一旦得手,咱们的计划就成功了。”

曾布听后,不以为然,抢夺钟繇真迹算不上什么大罪,他完全可以把责任推给下人,不就白白浪费了一番心思?蔡京见曾布还不明白他的意思,急忙嘀嘀咕咕耳语一番。

曾布听完,不由得为蔡京的计策拍案叫好,只不过他还有些舍不得辛辛苦苦得到的钟繇真迹。蔡京见曾布有些犹豫,便劝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只要我们手中有权,就算王羲之的真迹墨宝也能得到。”曾布心悦诚服,决定按照蔡京的计策行事。

两天后,曾布派出去的人伤痕累累地回来禀报,事情已经办妥,一切都在计划之中。

三天之后,在皇上的生日宴上,韩忠彦果然拿出了钟繇真迹,进献给皇上。皇上两眼放光,爱不释手,不停地夸赞韩忠彦。曾布看在眼里,乐在心头,他故意问韩忠彦:“韩丞相真是劳苦功高,慧眼识珠,不知这幅钟繇真迹是从哪儿得到的?”

韩忠彦洋洋自得道:“承蒙曾丞相夸赞,这幅钟繇真迹是本相半年前向一外地人买的,一直奉若至宝,珍藏在府中,今天皇上寿辰,就忍痛割爱,送与皇上欣赏。”

曾布见他中招,心中大喜,不露声色地继续问道:“不知韩丞相当时花了多少银子购得这一价值连城的墨宝?”

韩忠彦不知是计,大声答道:“卖画人狮子大开口,一千两银子,少一钱都不卖!”

几天之后,宫中传出皇上患病的消息,曾布知道火候已到,急忙进宫面圣。在他的暗示下,太医发现这钟繇真迹被特殊的药水浸泡过,这种药有一丝淡淡的墨香,不仔细闻根本发现不了。如果站在画前时间较长,人会在不知不觉中中毒,轻则茶不思饭不想,重则呕吐不止,神经错乱,变成疯子。

面对皇上的审讯,韩忠彦始终没敢把抢夺画作的事说出来,可怜的管家做了他的替死鬼。最终,皇上没有杀他,把他贬出了京城。

扳倒对手后,曾布没有食言,推荐蔡京做了左丞相。蔡京虽在职位上与曾布平起平坐,但对他言听计从。

一天上午,蔡京来访,向曾布进献一个点子,就是在京城举办一次书法临摹大赛,把皇上的字作为范本,以讨皇上开心。皇上精于书法,一手瘦金体字写得出神入化,如果举办这样的比赛,就可以让更多的人欣赏皇上的书法。曾布觉得这主意不错,当即拍了板。

随后,曾布把这个想法禀报给皇上,皇上大喜,让曾布从中评选出十佳作品,他不仅要亲自给这些人嘉奖,还要作为特殊人才委以官职。几天之后,书法临摹大赛的告示贴满了大街小巷,参加比赛的人趋之若鹜。

这可是进入官场的好机会,一些人开始投机钻营,因为最后的决定权在曾布手中,走后门送礼者络绎不绝。这敛财的好机会曾布岂能错过,十个最佳人选他早已内定,全部是他的亲戚和关系户。

决赛那天,曾布本想请蔡京当主持兼评委,不料蔡京突然派人传话说身体不适,抱恙家中,他只好亲自大张旗鼓地主持。比赛正进行时,皇上突然到访,让曾布始料未及,不过皇上并没有干涉评选,只是在考场内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赛后,曾布把十佳作品名单呈给皇上,皇上召见了十名入选人员,并让他们当众书写。看过之后,皇上面露不悦,问曾布比赛评选是否公正。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曾布哪敢说明真相,他一口咬定评选公平公正。

皇上十分生气,让蔡京点评十幅临摹作品。蔡京细细看过之后,语气刻薄地说:“圣上,此十幅书法,跟皇上的字相比,无论是笔法和神韵,都相差甚远,算不上好作品。”

曾布见蔡京突然反目,倒吸一口凉气,赶紧应声道:“圣上的书法造诣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几个凡夫俗子写的字哪能与圣上相提并论呢?”

皇上冷冷地笑了笑,厉声质问道:“既然曾爱卿认为朕写的字好,那为什么朕亲笔写的字连前十都进不了呢?你在此次大赛中贪赃枉法,胡作非为,就交给蔡丞相去审查吧!”

很快,曾布收受贿赂、任人唯亲的罪行被曝了光,好在皇上并没有太为难他,只是让他告老还乡。直到离开京城的那一刻,他才明白自己是着了蔡京的道。原来,蔡京事先买通太监怂恿皇上参赛,比赛当日皇上去现场查看,其实是把写好的字偷偷交给事先安排好的人。

就这样,左右宰相先后被罢官,蔡京从此独揽大权,祸害大宋好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睚眦必报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睚眦必报,汉语成语,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指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其狭窄。

范雎,字叔,战国时期魏国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范雎提醒昭王,秦国的王权太弱,需要加强王权。秦昭王遂于前266年废太后(即宣太后芈八子),并将国内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外,拜范雎为相。

《正字通》睚眦,谓忤眂也。什么叫“忤眂”呢,忤是不正、不顺从、违反的意思;眂是视的同音同意字。忤眂就是不正视,用眼角看。从睚眦的眦也可以看到,眦是眼角的意思,中医对内眼角称为内眦、外眼角称为外眦。 推论:通常这种成语睚眦两个字应该是并列或相似的两个名词。睚眦也许分别是内外眼角的意思,古人对于这种人体器官是应该有不同的称谓的,只是我无法分清哪个是内眼角;哪个是外眼角。但睚、眦为眼睛的不同部位的名称是没错的。当然也许睚是眼中间、眦是眼角,不过根据《正字通》的解释这样的推论不是十分准确。 结论:“睚眦必报”的本意不是通常解释的“别人对他瞪眼,比喻极小的仇恨。极小的仇恨也一定要报复。形容人心胸狭窄”,而应该是“对于别人轻蔑的用眼角看他一眼这样的小事,也一定要报复回去。形容人心胸狭窄”更准确。

龙生九子,其一子名睚眦,性凶残。睚眦,名。

《列子·汤问·纪昌学射》: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眦,眼眶。

典故

战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中大夫,名叫范雎,因事在国内不能立足,被逐出国境,范雎很有口才,他被逐出魏国之后,仍运用能言善辩的天才,跑到秦国去,向秦昭王游说。

范雎恐怕让人知道他是被魏国逐出,所以改名换姓,自称是张禄,向秦昭王建议远交近攻的政策,秦昭王认为范雎的政策很妥善,于是把范雎留在秦国拜为上卿。

后来,范雎能够时常接近秦王,而且所建议的政策,秦王都认为可行,在实施之后又得到良好的效果,于是就封范雎为秦国的丞相。

范雎因为在秦国得意,便成为有财有势的大人物,认为也应该清算旧账;凡从前对他有恩惠的人,虽然所施的恩惠,只是给他吃一顿饭,范雎也重重酬谢,对于从前对他有嫌怨的人,虽然嫌怨的程度,只是张目忤视一下,他也不放过,便要实行报复。

示例编辑

1.瓒恃其才力,不恤百姓,记过忘善,睚眦必报。《后汉书·公孙瓒传》。

2.宋·苏辙《论吕惠卿》:“盖其凶悍猜忍如蝮蝎;万一复用;睚眦必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完璧归赵历史典故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典源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wei) 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赵)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释义用法蔺相如奉和氏璧出使秦国,有勇有谋,据理力争,终于挫败秦王的诡计,使和氏璧安然返归赵国。这是一个有名的历史故事。后用此典或表示事物完好归回; 或表现大义凛然的气概,机智果敢的精神; 或以此璧形容贵重难得的宝物。

用典形式

【头碎柱】 金 ·元好问:“壮志相如头碎柱,赤心嵇绍血沾衣。”

【回赵璧】 宋·张元干:“睨柱倘触回赵璧,思鲈安用过吴侬?”

【全赵璧】 宋·文天祥:“不是谋归全赵璧,东南那个是男儿!”

【冲冠发】 明 ·吴易:“到而今,薪胆向谁论,冲冠发。”

【连城贵】 唐 ·元稹:“在楚裂地封,入赵连城贵。”

【连城璧】 明 ·陈子龙:“时清自弃连城璧,遇险终须万斛舟。”

【抱璧还】 清·王夫之:“绛节生须抱璧还,降笺谁捧尺封闲?”

【相如璧】 元 ·王逢:“连城不换相如璧,百结何妨子夏衣。”

【重连城】 宋·辛弃疾:“商量诗价重连城,相如老,汉殿旧知名。”

【秦璧归】 宋·范成大:“莫嫌憔悴沈腰瘦,且喜间关秦璧归。”

【酬赵璧】 清·王士禛:“十五名城酬赵璧,何如谈笑请咸阳。”

【璧终全】 宋·罗绮:“齐好无移竿尚在,秦酬有爽璧终全。”

【入贡全璧】 宋·汪元量:“入贡能全璧,怀归不献图。”

【完璧归赵】 清·黄景仁:“脱囊生赠吴三尺,完璧全归赵百城。”

【赵璧犹全】 宋·范成大:“郑环信美非吾宝,赵璧犹全任汝归。”

【指图睨柱】 宋·苏轼:“君不见秦赵城易璧,指图睨柱相矜夸。”

【怒发冲冠】 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能回赵璧】 宋·黄庭坚:“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

【睨柱吞嬴】 宋·文天祥:“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

【先生令赵重】 宋·范成大:“正倚先生令赵重,宁容骄子诧胡 强。”

【恨不逢相如】 金·元好问:“割城恨不逢相如,佐酒恨不逢朱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最早见于民国初年梁启超为《中华新武术棍术科》一书所作的序。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王世充霸占洛阳后,自立皇位,定国号为郑,封其侄儿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这叔侄二人终日东杀西战,民不聊生。那时候,洛阳城郊十五里的柏谷庄,有少林寺千亩田地,住着十三个有武艺的和尚,专管种田护园。一日,饲养牲口的和尚智守,听见有人在谷草垛后嘀嘀咕咕说,原来他们是青泥沱人,听说唐王那里年景好,在闯潼关逃荒要饭时,拾到上书秦王之印玉印一个。丢印的是一个被抓的郎中。智守听完以后,把这夫妇带进庄院,让他俩把经过又说了一遍。寺主僧志操,留下玉印,打发逃荒夫妇走后,十三武僧议论起来,说郎中可能是李世民。都说唐王李渊父子办事顺天理和人情,关内五谷丰登,军队秋毫无犯。王世充自称皇帝,祸国殃民,实属蟊贼,要设法搭救那个郎中才是。最后上座僧善护决定,搭救李世民立即奔洛阳,十三人扮成挑柴汉子,混在人群里。

来到禁地洛阳监狱那里,在距监狱门口不远的地方,正好碰上一个巡逻禁卒走来。普胜来个猛虎跳涧势,飞上去卡住了禁卒的喉咙,象提小鸡一样,毫无声息的将那个禁卒提到僻静之处,昙宗得到钥匙,又将那总管捆了手脚,嘴里填上东西,推到墙角暗处,昙宗开了监门,背起李世民跑出内监,智守、普胜紧紧跟上,三人一起离开了禁地。他们当即拿定主意: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兵分两路,一路护送李世民出城,到洛阳桥头相等;一路去捉贼子王仁则。在善护带领下,昙宗、明嵩、善护等五人,穿过伊洛街口,见星光下三四个郑兵在一座高楼前游荡,便抓住其中一个让他领到王仁则院前,又想办法打开了房门。屋内的王仁则正奸淫一女子,忽见有人进屋,劈头就是一剑,昙宗来个镏金沙飞掌,拨过来剑,闪进屋中,两人就在屋内相斗起来。几个回合,昙宗伸手抓起一泡菜缸上的石磨照着王仁则砸去,只听啊呀一声,王仁则倒在地上。昙宗一脚踏在王仁则身上,让姑娘开门、点灯。明嵩进到屋里,用绳子将王仁则一绑,昙宗象扛粮食袋子似的,往肩头一放,五个僧人一同赶往洛阳桥。再说志操他们,在官马棚牵了十四匹战马,把李世民扶上马,破门来到洛阳桥头等候。昙宗扛着王仁则来到桥头,翻身上马,用胳膊夹着王仁则,十四匹战马直向西而去。不远遇见了李世民的唐营兵将,十三个少林和尚,把俘虏到的郑将王仁则和那块玉印,一并交给了李世民,便得胜回柏谷庄去了。唐王李世民当了大唐皇帝之后,便封昙宗为大将军,其他十二个和尚因不愿做官,各自云游四方去了。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鲁班造伞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鲁班从小就跟着爸爸学木工。他很聪明,又很用功,学了几年,就会造房子了,还会造桥。造桥,造房子,都是露天的活儿。他想:我们做工,难免雨淋日晒,那出门赶路的人,就更苦了。要是能做个东西,又遮太阳又挡雨,那才好呢。鲁班开始动起脑筋。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个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接着,他们隔一段路造一个亭子,造了许多亭子。这样,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来了,躲一躲,太阳晒得难受了,歇一歇,喘口气儿。

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鲁班自己挺不满意。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们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吧。

还得再想办法!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可是得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非常轻巧呢?为了这个事儿,他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一天,天气热极了,他一边做工,一边抹汗。忽然看见许多小孩子扑通扑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过了一会儿,他们上岸来,都摘了一张荷叶,倒过来顶在小脑袋上。

鲁班觉得挺好玩,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鲁班师傅,您瞧,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仔细瞧了一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一丝丝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式样,扎了个架子;又找了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得叫了起来:“这玩意儿挡雨遮太阳,轻轻巧巧。”

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出什么事了?”

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他妻子说:“不错,不错。不过,雨停了,太阳下山了,还顶着这个玩意儿走路,可就不方便啦。要是能把它收起来,那才好呢。”

“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于是他跟妻子一起动手,把这玩意改成一个可以活动的东西,用着它,就把再它撑开;用不着,就再把它收拢起来。这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今天人们所用的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典故:辽东豕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liáo dōng shǐ

【成语故事】

东汉大将彭宠跟随刘秀打天下,并没有得到重用,他不服幽州长官朱浮的调遣想起兵反叛,朱浮写信给他,说有个辽河农夫因为生了一头白头猪就想去进献给皇帝,可走到辽东一带发现那里都是白头猪就只好打道回府,你就像那个农夫一样。

【出处】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朱浮传》

【解释】比喻知识浅薄,少见多怪。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少见多怪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井底之蛙、蜀犬吠日

【押韵词】将门无犬子、犁牛之子、不得其死、朱唇榴齿、不入兽穴,安得兽子、珠沉玉磒、忘生舍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原来如此、迷金醉纸、......

【年代】古代

【示例】如井底蛙,如辽东豕,如夜郎之不知汉大,如匈奴之自谓天骄。 清·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

[历史典故:辽东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曾子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曾子要出门,他的夫人也要出门买菜,家中无人照看孩子,但是孩子吵着闹着要跟母亲一起去集市。曾子夫人想了一个办法,她哄孩子,说道,你要是乖乖在家听话,等我们回来,我就给你杀猪做猪肉吃。

于是孩子很听话的坐在家里等,小朋友叫她出去玩都没有去,就坐在村口一直盼着,然后对小伙伴说:“我妈妈今天回来给我杀猪做猪肉吃。”傍晚的时候,母亲回来了,他赶紧迎接上去,喊着:“快点做猪肉,我快饿死了,杀猪杀猪。”

曾子的老婆笑着说:“咱家就这一头猪,还要长膘呢,他抵得上咱家两个月的口粮了,怎么能随便杀了呢?”曾子的儿子一听哇哇大哭起来。曾子出来之后看见孩子在哭,于是问出了什么事,曾子老婆就把事情说了一遍,曾子听完后默默的回到家里,到厨房拿了一把刀直奔猪圈而去。

妻子不解,你干嘛要去猪圈,于是跑过去。没想到曾子正要杀猪,曾子老婆傻眼了:“不年不节的,你杀猪了,日子怎么过。”

曾子严肃地说:“言而有信不仅仅是对别人说的,对自己更要这样,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曾子老婆惭愧的低下头,两人把猪杀了,宴请了乡邻。

曾子衣敝衣以耕的典故

曾子的品行和名声在外被人广为流传 ,当时处于乱世时期,很多君主都有招揽人才的心思,于是鲁国君主便请人前去请曾子到鲁国。

曾子家境清贫,经常穿着麻布旧衣服,自己在田里耕地,鲁国国君知道之后就派人对他说:“你所居住的附近区域就当做你的封地吧,然后你在这里收租金,就可以买好点的衣服,过好一点的生活了。”曾子没有接受,鲁国国君不放弃,又派人去了好几次。国君派出的特使劝他:“这不是你自己求来的,这是国君赠予你的,你为什么不愿意接受呢?”

曾子摇摇头:“接受别人的馈赠但是又没有什么回报,如果不接受又会对不起人家一番好心,让别人觉得傲慢,虽然你们真心相邀,但是我仍然感觉亏欠。”来使心悦诚服的离开了。孔子后来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很是敬佩,觉得曾子保全了气节。

这件事情体现出曾子无功不受禄,他要靠自己的实力吃饭。鲁国君主给了他一片封地,虽然是为了帮助他修饰仪容,但是如此丰厚的馈赠,让曾子不敢接受。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馈赠都会有亏欠之心,过分的拒绝也会让亲友之间的感情受损伤,如果接受了,又会让自己的品行有损伤。不过亲友之间多是情谊,这和君主对自己的馈赠是完全不一样的,自己接受亲友馈赠还有可能不谈报答,但是用城镇想赠送,真的没有办法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徐福东渡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012 字

+ 加入清单

徐福东渡传说起源于秦汉时期。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史记》。秦始皇于公元前210年第五次东巡,曾到浙东,并命徐福等方士出海求长生不老之药,徐福出海后,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并在平原广泽上住了下来,自称为王。后在《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典籍中均有记述。晋代陆机在《陆士龙集》中,也有秦始皇到浙东宁波一带的记录。

自此以后,有关徐福东渡的传说和故事散见于各类诗词作品之中。自宋代有方志体例的专门书籍问世后,徐福东渡的故事则载入了志书。如南宋宝庆《四明志》、元延祐《四明志》、明嘉靖《宁波府志》、明天启《慈溪县志》等,记述尤为详备。

徐福东渡传说主要流传于慈溪市龙山镇一带。该镇南部有座山,原名香山,因秦始皇曾到过这里,且又能从此出发到达蓬莱仙境,故改名为达蓬山。在这座山上,至今仍留有与徐福东渡有关的遗迹十余处。

在山岗上有跑马岗,平坦而宽敞,是传说中秦始皇车马行驶之道;十八磨坊,是徐福东渡前屯粮加工之处;埋马山,又称马坟,是秦始皇驾骑倒毙后埋葬之地;千人坛,是徐福东渡前举行祭天祭海仪式的场所;秦渡庵,是后人为纪念徐福而专门建造的庙宇;佛迹洞,为一天然石洞,内有摩崖题刻三方和大足印一个,使古今游人慕名而至;小休洞,据传是秦始皇休憩之处;石刻画像,为宋代作品,其内容反映了徐福东渡场景,及在海外定居后的田园生活。在达蓬山下凤浦湖边,有徐福村和徐福庙。在山腰间望火塘和旗盘石,均与徐福东渡传说有关。

“东尽观沧海,往事一概然。浪中鼓万叠,鲸背血千年。何物始秦皇,于此求神仙。”这是明末史学家黄宗羲登上达蓬山后的一首诗,反映了此时徐福东渡传说已十分盛行。有关徐福东渡传说大致可分为景物类传说、风物类传说和人物类传说三大部分。

景物类传说以达蓬山上下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为依托,讲述这些景观的来历及徐福东渡前后的变化,到目前为止所搜集的此类传说约40余篇。风物类传说是反映徐福东渡与当地风俗之变迁,也有讲述当地特产及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徐福最后选定在此出海东渡的种种原由。目前已经搜集的此类传说约20余篇。

人物类传说除了秦始皇和徐福这两个主要人物,另有与此传说有关的人物也丰富多彩,如徐福拜师的传说,打虎将军黄天琼等,目前已搜集到的约20篇。这些传说故事短小精悍,内容生动,情节复杂,朗朗上口,在民间流传十分广泛,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喜闻乐见,才使这些传说故事得以生生不息,流传至今。

徐福东渡的传说既有史书的记载,也有民间的流传,地域广阔,内容丰富。搜集整理徐福东渡传说的意义有三。

一是可以弥补史料不足。在历代史志中,虽然有徐福东渡传说的零星记载,但均语焉不详,通过民间传说,可以让我们更为详尽地了解当年徐福东渡的历史背景和某些场面。

二是通过当年徐福东渡的路线勾勒,使徐福东渡的文化空间得到极大扩充,从而使徐福的起航地、途径地和登陆地连成一线,有利于文化交流的深入。

三是搜集徐福东渡的各类传说,让我们看到了徐福坚韧顽强的性格和一往无前的精神。

为研究研讨徐福东渡的历史真相,整理发掘徐福东渡的各种传说,1995年11月,成立了慈溪市徐福研究会。自成立至今,多次参加中国徐福会、日本徐福会、韩国徐福会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均有论文发表。编辑出版传说故事集和研究文集9种。2009年9月,在慈溪举办了徐福文化国际论坛,慈溪市徐福研究会专门编辑出版了故事集和论文集各一册。故事集内共收录徐福东渡故事76篇,约18万字。《达蓬山徐福传说故事集》的出版,是一项抢救性的保护工作,使这些一直以口耳相传的民间传说用书面的形式得以系统整理和保存。

徐福东渡的遗址和传说在国内外有着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自1984年以来,来自江苏、北京、山东、河北、江西、广东等地的徐福研究学者和徐福研究的学术机构约千余人曾来慈溪考察和交流。日本、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徐福研究组织和研究人员也对徐福传说和达蓬山遗址产生极大兴趣,每年均有访问团来慈溪参观考察。2007年,以徐福为纽带,慈溪市与日本佐贺市结为友好城市。

虽然,徐福东渡距今已有两千多年,达蓬山上的某些遗迹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但徐福的聪明智慧和敢为人先的胆略和魄力至今仍是慈溪人民仿效的榜样。人们纪念徐福,崇拜徐福,除了心灵上的慰藉外,尤为重要的是学习和继承徐福不畏艰险的开拓精神,并使之成为今天拼搏、创新的精神动力。

经调查,徐福东渡传说是以历史文献记载为依据,以历代诗词类作品为衍化,以达蓬山众多遗迹为依托,在民间以口耳相传的形式来传承。在龙山镇一带,有十几位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至今仍能讲述这类故事。为不使徐福东渡传说在民间失传,2008年专门指定了两位传承人黄月华和黄知言。如今,这两位传承人经常利用各种机会,给小朋友和各类人群讲述徐福东渡的故事。2007年,徐福东渡传说被分别列入为慈溪市、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8年,被分别列入为浙江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