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超群绝伦的典故(汇集20篇)

中国成语故事有很有趣的典故,那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的典故呢?用英语如何讲好成语故事的典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超群绝伦的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2222

作文

1000

高考作文素材:30个外国典故

全文共 462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在生活、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国外的典故,如果你对国外的历史、文化、神话故事不了解的话,就可能看不懂对方想表达的意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作文素材:30个外国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希腊神话中第一个尘世女子。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给人间后,主神宙斯为惩罚人类,命令神用黏土塑成一个年轻美貌、虚伪狡诈的姑娘,取名“潘多拉”,意为“具有一切天赋的女人”。并给了她一个礼盒,然后将她许配给普罗米修斯的弟弟埃庇米修斯(意为“后知”)。埃庇米修斯不顾禁忌地接过礼盒,潘多拉趁机打开它,于是各种恶习、灾难和疾病立即从里面飞出来。

盒子里只剩下唯一美好的东西:希望。但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来,潘多拉就将盒子永远地关上了。“潘多拉的盒子”被用来比喻造成灾害的根源。

2.达摩克利斯剑:达摩克利斯是希腊神话中暴君迪奥尼修斯的宠臣,他常说帝王多福,以取悦帝王。有一次,迪奥尼修斯让他坐在帝王的宝座上,头顶上挂着一把仅用一根马鬃系着的利剑,以此告诉他,虽然身在宝座,利剑却随时可能掉下来,帝王并不多福,而是时刻存在着忧患。人们常用这一典故来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潜在危机。

3.缪斯: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4.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埃及最大的胡夫金字塔前的狮身人面怪兽就是他。他给俄狄浦斯出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俄狄浦斯回答: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他是个孩子,用两条腿和两只手爬行;到了生命的中午,他变成壮年,只用两条腿走路;到了生命的傍晚,他年老体衰,必须借助拐杖走路,所以被称为三只脚。俄狄浦斯答对了。斯芬克斯羞愧坠崖而死。“斯芬克斯之谜”常被用来比喻复杂、神秘、难以理解的问题。

5.皮格马利翁: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6.犹大的亲吻:犹大是《圣经》中耶稣基督的亲信子弟12门徒之一。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的仇恨。他们用30个银币收买了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用“犹大的亲吻”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7.诺亚方舟:出自《圣经》。上帝对人类所犯下的罪孽非常忧伤,决定用洪水消灭人类。诺亚是个正直的人,上帝吩咐他造船避灾。经过40个昼夜的洪水,除诺亚一家和部分动物外,其他生物都被洪水吞没。后被用来比喻灾难中的避难所或救星。

8.伊甸园:出自《圣经》。上帝在东方的一片富饶的平原上开辟了一个园子,里面有果树和各种飞禽走兽。上帝让亚当看守园子。为排解他的寂寞,上帝从亚当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夏娃来陪伴他。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人们用伊甸园比喻人间的乐园。

9.禁果:出自《圣经》。亚当和夏娃住在伊甸园中,上帝允许他们食用园中的果实,唯独“知善恶树”上的果实不能吃。狡猾的蛇引诱他们吃了禁果,从此他们懂得了善恶,辨别出真假,而且产生了羞耻之心。上帝因此将他们逐出伊甸园。禁果比喻被禁止得到而又渴望得到的东西。

10.多米诺骨牌,这是一种西洋游戏,将许多长方形的骨牌竖立排列成行,轻轻推倒第1张牌时,其余骨牌将依次纷纷倒下。用于比喻时,“多米诺骨牌效应”常指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11.象牙塔。出自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的书函《致维尔曼》。奥古斯丁批评同时代的法国作家维尼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象牙塔”被用来比喻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

12.滑铁卢。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随后,拿破仑以退位结束了其政治生涯。“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13.鳄鱼的眼泪。西方传说,鳄鱼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又被引申为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的阴险狡诈之徒。

14.山姆大叔。是美国的绰号,产生于1812年美英战争时期。纽约州一位诚实能干的肉类包装商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山姆大叔”。他担任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军需检验员,负责在供应军队的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人们发现该厂的牛肉桶上都盖有E.A—U.S.标记。本来,E.A是一个军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国的缩写。碰巧山姆大叔(UncleSam)的缩写与美国的缩写(U.S.)相同,人们就管美国叫“山姆大叔”。美国人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视为自己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山姆大叔”为美国的民族象征。

15.阿喀琉斯之踵(AchillesHeel),是指致命的弱点,要害。传说古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是海神之子,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他的母亲曾把他浸在冥河里使其能刀枪不入。但因冥河水流湍急,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所以脚踵是最脆弱的地方,一个致命之处。因此埋下祸根。长大后,阿喀琉斯作战英勇无比,但终于给人发现了弱点,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喀琉斯杀死了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因而惹怒了赫克托耳的保护神阿波罗,于是太阳神用毒箭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送了这位勇士的命。这就是至今流传在欧洲的谚语“阿喀琉斯之踵”的来历。任何一个强者都会有自己的致命伤,没有不死的战神。

16.乌托邦。源出希腊文ou(无)和topos(处所),意即“乌有之乡”。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在他写的《乌托邦》一书中描绘了一个他所憧憬的美好社会,那里一切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生活用品按劳分配,人人从事生产劳动,而且有充足的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和娱乐,那里没有酒店、妓院,也没有堕落和罪恶。乌托邦用于比喻无法实现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会。

17.第二十二条军规。“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源出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1961年根据自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创作的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这部小说太有影响了,以至于在当代美语中,“第二十二条军规”已作为一个独立的单词,使用频率极高,用来形容任何自相矛盾、不合逻辑的规定或条件所造成的无法摆脱的困境、难以逾越的障碍,表示人们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或者是一件事陷入了死循环,或者跌进逻辑陷阱等等。

18.奥吉亚斯的牛圈。出自希腊神话。奥吉亚斯是海神的儿子,他养了无数的牛,粪秽堆积如山。比喻累积成堆或肮脏腐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19.布利丹毛驴。出自14世纪法国哲学家布利丹的寓言。有一头饥饿毛驴站在两捆同样的干草之间,居然不知吃哪边的干草才好,结果饿死了。比喻那些优柔寡断的人。

20.酸小姐。出自俄国作家波米亚洛夫斯基的小说《小市民的幸福》。女主人公莲诺奇卡是一个目光短浅,精神空虚的“千金小姐”。由于失恋而成为忧心忡忡、痛苦悲伤的“酸小姐”。后比喻矫揉造作、装腔作势的女子。也泛指目光短浅、思想庸俗或感情脆弱、喜怒无常的人。

21.超人。出自尼采《查拉图什特拉如是说》。尼采认为“超人”是代表统治阶层的理想化的无所不能的全才人物。他说:“一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鸡毛蒜皮的人。”比喻那些自己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自命不凡的利己主义者,也指那些能力卓异、超越常人的人。

22.安泰。“安泰”是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和英雄,是海神波塞冬和地神盖娅的儿子。他的力量来源于大地母亲,只要身不离地,就力量无穷,所向无敌;如果身体离开了大地母亲,就会失去生存能力。后来,安泰被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赫拉克勒斯举在空中击毙了。因为安泰是个离开大地母亲就失去力量的巨人,所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安泰”来比喻作家、诗人以及革命政党不能脱离人民群众。

23.洗礼,出自《圣经》。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听了神蛇的话,偷吃禁果犯下了罪,这个罪从此代代相传,叫做“原罪”;各人违背上帝旨意也会犯罪,称为“本罪”。所以,凡笃信上帝的人,必须经过洗礼,洗刷原罪和本罪。洗礼时,主洗者口诵经文,受洗者注水额上或头上,也有全身浸入水中的,故洗礼也称“浸洗”。后比喻经受某种锻炼或考验。

24.泥足巨人。典出《圣经.旧约》。说的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梦见一尊巨像,其头是精金的,胸臂是银的,腰肚是铜的,腿是铁的,脚是半铁半泥的。他正观看着,忽然天外飞来一块石头击碎巨像的泥足,于是金银铜铁泥同化为粉末。后来人们常以“泥足巨人”来形容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庞然大物。

25.香格里拉。典出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名著《失去的地平线》。书中描述了在中国喜马拉雅山山脉延伸到巴基斯坦的一个小山麓里,有一处美得像童话里仙境的地方叫香格里拉。在那里男女不问世事,不知困苦,也没有疾病和暴力,如同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一样。人们常用“香格里拉”来喻指世外仙境,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

26.特洛伊的海伦。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上最漂亮的女人海伦(Helen)为起因,道出以阿伽门农及阿喀琉斯为首的希腊军进攻以帕里斯及赫克托尔为首的特洛伊城的十年攻城战。

为了争夺最美丽的女人海伦,特洛伊城被毁灭。

27.特洛伊木马。希腊联军围困特洛伊久攻不下,于是假装撤退,留下一具巨大的中空木马,特洛伊守军不知是计,把木马运进城中作为战利品。夜深人静之际,木马腹中躲藏的希腊士兵打开城门,特洛伊沦陷。后人常用“特洛伊木马”这一典故,用来比喻在敌方营垒里埋下伏兵里应外合的活动。特洛伊木马也是著名电脑木马程序的名字。

28.金羊毛,希腊神话故事中金羊毛被看作稀世珍宝,很久以来,希腊人对它传说纷纷。许多英雄和君王都想得到它。金羊毛,不仅象征着财富,还象征着冒险和不屈不挠的意志,象征着理想和对幸福的追求。

29.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理性的精神上的纯洁恋爱。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30.俄狄浦斯情结。恋母和弑父都是俄狄浦斯,他不认识自己的父母,在一场比赛中失手杀死了父亲,又娶了自己的母亲,后来知道真相了,承受不了心中痛苦,就自杀了。心理学用来比喻有恋母情结的人,有跟父亲作对以竞争母亲的倾向,同时又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而有自我毁灭以解除痛苦的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典故:负米养亲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负米养亲,是一个成语典故,选自《二十四孝》,讲述了一个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的故事。不妨看看历史典故。以下仅供参考!

【出处】《孔子家语·致思》。

【释义】借米以赡养父母,形容人非常孝顺。

【历史典故】

子路,春秋末年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父母去世以后,于路南游到楚国。楚王非常敬佩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石之多。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子路常常怀念双亲,感叹说:“真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孔子赞扬他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

【成长心语】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皋鱼在父母死后发出的叹息。这与子路的心态不谋而合。尽孝并不是用物质来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对父母是不是发自内心的诚敬。我们能孝敬父母、孝养父母的时间一日一日地递减。如果不能及时行孝,会徒留终身的遗憾。孝养要及时,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时候,才思亲、痛亲之不在。然而,今天的很多孩子缺乏尊重父母、尊重长辈的美德,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想想看,一个连父母都不尊重的孩子,他怎么能算一个好孩子?他怎么能算一个好学生?长大后,他怎么能尊重老人、赡养老人?怎么能担负起家庭和社会的重任?“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子路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历史典故:负米养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戏弄使臣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383 字

+ 加入清单

孙叔敖死了之后,过了四年,楚庄王死了。晋景公趁着机会,打算建立武功,就先去打齐国。

原来这时候中原的诸侯国,像郑国、陈国、宋国都归附了楚国,就连齐国和鲁国也跟楚国亲善起来了。晋景公看到这种形势,心里头着急,他听了大夫伯宗的话,打发大夫嘤克去访问齐国和鲁国,打算先把这两个国家联络起来。公元前592年,嘤克访问了鲁国之后,就要上齐国去。鲁国也想跟齐国联络联络。两年前(公元前594年,鲁宣公15年),鲁国刚实行了一个大改革,把以前的公田制改为按亩数收税的“税亩制”。这对于国君大有好处,因为公田制只是收取公田上的谷物,农民耕种公田,不能同时供应军役,遇到打仗,荒了公田,公家受了损失。现在改为税亩制,农民仍然有出官差的义务,可是庄稼好不好,公家不管,只是向有田的人按亩数收税。这么一来,国君把战争和赋税官差分为两件事,可都得由农民来负担,农民就更苦了。鲁宣公不管这些个,他还想从此富国强兵呐。这时候鲁国的大臣东门遂和叔孙得臣已经死了,大权落在季孙行父手里。鲁宣公就打发季孙行父跟着嘤克一块儿去。这两国的大夫到了齐国的边界,可巧碰见了卫国的使臣孙良夫,曹国的使臣公子首。他们也是上齐国去的。四国的使臣就一块儿到了齐国去见齐顷公[齐桓公的孙子,齐惠公元的儿子]。齐顷公见了他们差点笑出声音来。他使劲地压住了笑,办完了公事,请他们第二天上后花园宴会。

齐顷公回到宫里见了母亲萧太夫人,忍不住就笑了。太夫人问他有什么值得这么可乐的事情。齐顷公说:“今天晋、鲁、卫、曹四国的大夫一块儿来访问,本来就够巧的了。那晋国的大夫嘤克老闭着一只眼睛,只用一只眼睛看东西;鲁国的大夫季孙行父另有一种神气,永远用不着梳头,脑瓜顶又光又滑,好像个大鸡子儿;卫国的大夫孙良夫,两条腿,一条长,一条短;曹国的大夫公子首,罗锅着腰。您想一个独眼龙,一个秃葫芦,一个瘸子,一个罗锅儿,不约而同地到了这儿,真有意思。”萧太夫人说:“真有这种凑巧的事吗?明儿个我可得瞧瞧。”

齐顷公连年侵略临近的小国,一心想做东方的霸主。以前就怕西方的晋国和南方的楚国。后来晋国在?城给楚国打了个大败仗,齐国还跟楚国订了盟约,他还怕谁呐?他这回成心跟这四国的使臣开个玩笑,看他们服不服他,也算是试探试探他们对齐国的态度。

第二天,齐顷公特意挑了四个人招待这四个大夫,陪着他们上后花园来。招待一只眼嘤克的也是个一只眼,招待秃子季孙行父的一也是个秃子,招待瘸子孙良夫的也是个瘸子,招待罗锅儿公子首的也是个罗锅儿。萧太夫人在楼台上瞧见一只眼、秃子、瘸子、罗锅儿,对对成双地走过来,不由得哈哈大笑。旁边的宫女们也都跟着笑起来。嘤克他们起初瞧见那些招待的人也都带点残疾,还以为是凑巧的事,倒没十分介意。一听见楼上的笑声,才知道是齐顷公成心戏弄使臣,非常生气。

他们出来之后,一打听在楼上笑他们的还是国母萧太夫人,更冒了火儿。三国的大夫对嘤克说:“咱们好心好意地来访问,他竟成心耍弄咱们,给这些妇女们逗乐儿,真正岂有此理!”嘤克说:“咱们受了这种欺负,要是不想法儿报仇,也算不得大丈夫了。”其余三个大夫都磨拳擦掌地说:“只要贵国领头打齐国,我们一定请求国君发兵,大家伙儿听您的指挥。”当时四国大夫就对天起誓,准备报仇。嘤克回到晋国,要求晋景公去征伐齐国。士会出来反对,晋景公也不答应。嘤克只好把这件事暂时搁下了。第二年,鲁宣公死了。他的儿子鲁成公不像他父亲那样小心谨慎地服事齐国。他宁可归向晋国。齐顷公就进攻鲁国的北边,夺了一个城和临近的土地。齐国打了胜仗,就便侵略卫国。卫国的孙良夫发兵抵抗,打了个败仗。他跑到晋国去求救。鲁国也正向晋国求救呐。晋景公为了要保住中原盟主的地位,也不得不去征伐一下。

公元前589年(周定王18年,晋景公11年,齐顷公10年,鲁成公2年),晋景公拜嘤克为中军大将,带着栾书、韩厥等人率领着八百辆兵车向齐国进攻。鲁国季孙行父,卫国孙良夫,曹国公子首,也各自带领着兵车来会合,四国兵车接连着有三十多里。一个挨一个地往前跑去。

齐顷公听说四国出兵来侵犯,就挑了五百辆兵车迎了上去,一值到了鞍地[原文作“?”,就是历下,在山东省历城县]。他派国佐、高固两个大将去对付鲁、卫、曹三个小国的军队,自己带领着一队兵马去跟晋国军队交战。他吩咐士兵们拿着弓箭,只要看他的车马跑向什么地方,就一齐望那边射去。他自己带了一个“冲锋队”,照直冲到晋国阵地里去。他的车一到那边,齐国人的箭就像蝗虫似地飞了过去。这种战法倒真灵,晋国的人马叫他们射死了不少。齐顷公自己有大批的箭做掩护,没有多大的危险。晋国的解张[解扬的儿子]替中军大将嘤克赶着车。不料解张胳膊上中了两箭,他咬紧了牙,忍着疼,拼命地赶着车马。嘤克亲自擂鼓,鼓励将士们往前冲。冷不防地对面飞来了一支箭,射中了他的肩膀,他的上身、下衣和靴子全流上血,鼓声就慢慢地缓下来了。解张嚷着说:“中军的旗鼓是全军的耳目,要是将军还有一分力气,请全把它使出来呀!”嘤克就不顾死活,咬着牙,狠命地把军鼓打得震天价响。那辆兵车好像受了伤的老虎似地一直冲了过去。两旁边擂鼓的兵车也跟着一齐冲过去。鼓声打得越来越急,越急越响,真是地动山摇。晋国的大军还以为前边打了胜仗,大伙儿勇气百倍,排山倒海似地压了下去。齐国的军队抵挡不住,逃了。司马韩厥瞧见嘤克受了重伤,请他回去休息,自己替他去追赶齐顷公。齐国人给打得四处奔逃。齐顷公往华不注山[在山东省历城县东北]逃去。韩厥在后头紧紧地追着。不大一会儿,晋国士兵越来越多,把个华不注山围上了。

齐国的将军逢丑父对齐顷公说:“咱们已经逃不出去了。主公赶快跟我换套衣裳、换个座位,让我扮做主公,主公扮做臣下,也许还能够有条活路。”齐顷公只好这么办了。他们刚穿好衣裳,换了座位,韩厥的人马已经赶到了。韩厥上去拉住齐侯的马,向着假装的齐侯逢丑父行个礼,说:“寡君答应了人家向贵国来责问。我只好尽我军人的责任,请君侯跟我到敝国去吧。”逢丑父用手指头指着嗓子,显出渴得不能说话,拿出一个瓢儿来,交给齐顷公,强挣扎着说了一句:“丑父,给我舀点水来。”齐顷公下了车,向韩厥行了个礼,得到了他的许可,拿着瓢儿假装去舀水,就这么给他跑了。韩厥等了一会儿,不见那舀水的回来,就把那假装齐侯的逢丑父带到兵背里去。大家伙儿听说拿住了齐侯,都高兴得了不得。没想到嘤克出来一瞧,就说:“这不是齐侯!”韩厥大怒,问他:“你是什么人?齐侯呐?”他说:“我是逢丑父。主公已经拿着瓢儿走了。”嘤克说:“你冒充齐侯瞒哄我们,还想活吗?”逢丑父说:“我这样肯替国君死的忠臣,贵国一定是不要的。”嘤克把他押了起来。

嘤克带着大军往临淄进攻,想把齐国灭了。齐顷公只好打发国佐带了礼物上晋国兵营去见韩厥,向他求和。韩厥说:“鲁国和卫国为了贵国时常去侵略他们,才请出寡君来主持公道。我们和贵国本来并没有仇恨。”国佐说:“寡君情愿把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还给他们,这样能够讲和了吧?”韩厥说:“这个我不能作主。咱们去见中军大将吧。”

国佐跟着韩厥去见嘤克。嘤克说:“要是你们真心打算求和,可得依我两件大事:第一、萧同叔子[就是萧太夫人]得上晋国做个抵押;第二、齐国田地的垄沟全都改为冲东西的。万一齐国违反了盟约,我们就把那个女人杀了,兵车顺着垄沟从西到东一直到临淄。”国佐说:“将军这个主意错了。萧太夫人是齐国的国母。列国纷争也多得很,就没有拿国母作为抵押的道理。至于田地垄沟的方向全都是依照天然的地势,哪儿能全改成一个方向呐?将军提出这两个要求,想必是不答应讲和了。”嘤克说:“就不答应,你敢怎么样?”国佐说:“将军别太把齐国小瞧了。现在打了一个败仗,也不至于就一败涂地。万一不允许讲和,我们还可以再打一回。第二回要再打了败仗,还可以来个第三回。第三回真要是再败了的话,至多是亡国,也不至于把国母当抵押,更用不着把田地垄沟改变方向。您不答应就不答应吧!”说着,他站了起来,走了。鲁大夫季孙行父,卫大夫孙良夫知道了这件事,怕这档子仇恨解不开,都劝嘤克宽容一点。嘤克是个机灵人,就顺水推舟地说:“只要两位大夫愿意,我也不便固执。可是齐国的使臣已经走了,怎么办呐?”季孙行父说:“我去追他回来。”

齐国就这么又归到晋国这边来了,还把侵占鲁国和卫国的土地退回给他们。大家伙儿订了盟约。晋国把逢丑父放回齐国,四国的军队全都撤回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萧规曹随的典故

全文共 1221 字

+ 加入清单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死后,大汉王朝就处在了风雨飘摇之中。

继承皇位的是幼小的刘盈,但真正的大权掌握在他的母亲吕后手里。这个早年善良贤惠,宽厚容忍的吕雉小姐,已经变成了心狠手辣,权欲熏心的吕太后了。她一心要除去所有刘姓诸侯和开国将帅,因为她相信这些人将来都会和惠文帝刘盈夺权。

幸而有个大管家萧何,支撑局面,平衡关系,一方面阻止吕后过分伤害刘氏政权,一方面疏导功臣对她的不满,避免强烈内争,造成皇朝崩溃。

但是萧何积劳成疾,重病不愈,不就去世了。

接替相国位置的,是曹参。刘邦死时有遗诏,萧何生前有推荐,这个位子非他莫属。

这个曹参,最早和刘邦,萧何一起闹革命,久战沙场,出生入死,身上有七十多处伤口。他资格比萧何老,战功比萧何大,却位居萧何之下,所以两个人的关系有点不对付,有点小杂音。

为了刘氏江山不变颜色,他们抛弃前嫌,完成了历史性的交接班。

奇怪的是,曹参这个猛将上任以后,没有点起“三把火”,却来个“新官上任三壶酒”,每天日夜饮杯,醉眼惺忪。上朝不是打盹就是打哈欠,官员将领们堵他的家门,他是兵来酒挡,将来也酒挡,谁来都是一句话:“请进!有酒!”扭住不放,一杯一杯地碰,一杯一杯地干。你要开口,他马上把酒递过去:“喝!喝!”不容说话,不喝个烂醉如泥,不放回去。相国府后院的小花园,成了官员们饮酒作乐的酒馆酒吧。

积压的公文堆积如山,他不看一眼,奏请的急件连篇累牍,他置之不理。他见人最常说的话就是“喝酒”。

上行下效,宫廷内外,一片豪饮之风。还有人不知好歹,密报相国府,说下面有人能饮酒误事云云,曹参亲自下去视察,到了现场,端起酒杯,就开始劝酒。大家喝得七倒八歪,他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能喝五两喝一斤,这样的同志咱放心。能喝一斤喝五两,这样的同志不培养。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同志让他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同志不能要。”必知这话是不是从那时传下来的。最后,连日夜沉醉在酒里的刘盈也看不过去了。这是哪门子相国?吊儿郎当,不务正业,是不是等着让我炒鱿鱼了?就把曹参叫来问话。

曹参反问刘盈:“陛下自认为在贤明方面,与先皇比如何?”

“朕哪敢与先皇相比!”

“那麽陛下认为我与萧相国,哪个更贤明?”

“说实在的,你差一大截子。”

“陛下讲得非常对,我们是不如他们。既然高皇帝和萧相国制定了非常完美的法令规章,臣的任务就是递守职位,按既定方针办,维持这套制度,让它化为习惯啊。”

好一个“萧规曹随”!刘盈茅塞顿开。原来曹参是有意降低政府效率,使吕后一党急于改变行政制度的种种努力被搁置,被延误,从而维持一个安定清静的政局。高,实在是高。

曹参当相国期间,无为而治,清静理国,坚守善法,以静制动,使得老百姓得以休息养生,安居乐业,在那个表面平和,实则波涛汹涌的年代,不愧是一个好的掌舵者。

可惜三年后曹参病逝。是不是死于酒精中毒,史无记载。如果是,真应该给他上报一个“因公殉职”,因为喝酒劝酒实在是他的重要工作之一。不管怎样,“萧规曹随”,以酒治国,以醉治国,留下了千古美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华而不实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华而不实意思是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也指表面上很有学问,实际腹中空空的人。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们带来华而不实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到魏国去,回来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姓赢,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悄悄对妻子说:“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来,随时留心,都没找到一个合意的。今天我看阳处父这个人不错,我决心跟他去了。”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

一路上,阳处父同店主东拉西扯,不知谈些什么。

店主一边走,一边听。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店主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了。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心中不明,问道。“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不跟他去呢?你不是决心很大吗?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我看到他长得一表人才,以为他可以信赖,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他一去,没有得到教育,反倒遭受祸害,所以打消了原来的主意。”店主说。这阳处父,在店主的心目中,就是个“华而不实”的人。所以,店主毅然地离开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典故:下车泣罪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汉代)刘向《说苑·君道》。

【释义】罪:指罪犯。下车向遇见的罪犯流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历史典故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早在尧的时代,洪水便已泛滥成灾,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禹在舜的时期受命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完成了治水的任务,帮助百姓解决了水患带来的困扰。舜见禹治水有功,又深受百姓爱戴,便把部落领袖的位置以禅让的方式传给了他。

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刚巧有个罪犯被押着从他的车前经过。禹见到了,便吩咐把车停下,问押送的人:“这个人犯了什么罪?”押送的人回答说:“他偷别人家的稻谷时,被抓住了,我们把他送去治罪。”

禹听到这里,便走下车,来到那个罪人身边,问:“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犯罪的人知道问话的是个大人物,吓得低着头不敢吭声。禹见他不说话,便尽力地规劝他,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禹身边的人见了,都十分不解。其中一个问道:“这人偷别人的东西,就应该送去受罚,大王为什么要痛哭流涕呢?”禹擦了擦眼泪,说:“我不是为这个人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尧和舜做领袖的时候,以德化人,老百姓都和他们同心同德,从来没有人作奸犯科。如今,我做了领袖,老百姓却做出这损人利己的事来,因此,犯罪的人虽是百姓,其实是由于我之不德所致,所以让我感到痛心的,不是那犯罪之人,而是我的德行不如尧、舜啊!”禹当即命人在一块龟板上刻了“百姓有罪,在于一人”八个字,然后下令把那罪犯放了。

【成长心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会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但是面对错误,每个人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有的人面对错误,寻找它产生的原因,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犯;有的人面对错误,或将它归罪于外界的客观条件,或将它归罪于别人,总是不肯自我反省;有的人面对错误,从自身寻找症结,并将别人的问题也一并归到自己身上,连别人的那一份也一起承担……这其中的差别,我们一目了然;这其中的对与错,我们也了然于胸。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其浪费时间推卸责任,不如抓紧时间,好好地反省一下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典故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中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千方百计拉拢人才。

曹操手下有两个谋士,分别是毛蚧和苟彧。一天,他们为曹操提了两条建议。其一,要利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这叫“挟天子,令诸侯”;其二,要重视耕种,开荒种田,广积粮。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这两条建议。于是,经过仔细筹划,开始实施。

他首先打听到汉献帝的下落,然后亲自去朝见皇帝,把皇帝接到许昌,他自封为大将军,开始了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一条措施实施了,曹操心中很是高兴,士兵的士气也很高涨。曹操开始实施第二条措施,解决粮食的问题。他派人起草并颁布了“屯田令”,同时,命令军队也要大量开荒地,实行军屯。并严令士兵保护庄稼,不准践踏禾苗,若违犯,就按军法处治。

一次,正是麦熟时节,曹操带兵出征,任务紧急,队伍行军急速。老百姓都躲得远远的,不敢收割庄稼。曹操得知后,就传下军令,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不要害怕。士兵们都小心翼翼地走过麦田,曹操骑着马,麦田里突然飞出一只鸟,这只鸟正从曹操骑的马头上掠过。战马受惊,一边嘶叫一边四蹄奋起窜进旁边的麦田。当曹操用力将马 住停下来时,低头一看,踩倒了一大片麦子。于是,曹操赶紧跳下马,对主管法令的官说:“我的马将麦子踩坏,违犯了禁令,请求按军法议罪。”主管法令的官说:“将军是一军的主帅,怎能议罪?”曹操又说:“我自己制定的法令,我违犯了不治罪,怎么能够服众?”主管法令的官又说:“对尊贵的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您是一军的主帅,何况踏坏麦田又不是存心违法,而是出于意外,我看就不必议罪了。”曹操听了,略略沉思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暂且免去死罪吧,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说完,他脱下帽子,用剑把自己的头发割下一绺来,用力掷在地上说道:“姑且用割发代替砍头。”曹操割发严守军令的事,很快在全军传开了。全军上下,个个敬畏,人人遵守军令,无一敢违犯。当时,在曹操的屯田基地——许昌,军民共同发展农业,保护庄稼,这样,使被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与发展起来。这为曹操打败群雄,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下车泣罪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学习历史典故,让孩子读懂半部中国史!下面是由小编为你精心编辑的下车泣罪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出处】

(汉代)刘向《说苑·君道》。

【释义】

罪:指罪犯。下车向遇见的罪犯流泪。旧时称君主对人民表示关切。

【历史典故】

禹,通常被尊称为大禹,与尧、舜并为传说中的古圣王,又相传为夏王朝的开国君主。早在尧的时代,洪水便已泛滥成灾,给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禹在舜的时期受命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完成了治水的任务,帮助百姓解决了水患带来的困扰。舜见禹治水有功,又深受百姓爱戴,便把部落领袖的位置以禅让的方式传给了他。

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刚巧有个罪犯被押着从他的车前经过。禹见到了,便吩咐把车停下,问押送的人:“这个人犯了什么罪?”押送的人回答说:“他偷别人家的稻谷时,被抓住了,我们把他送去治罪。”

禹听到这里,便走下车,来到那个罪人身边,问:“你为什么要去偷别人家的稻谷呢?”犯罪的人知道问话的是个大人物,吓得低着头不敢吭声。禹见他不说话,便尽力地规劝他,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下来了。

禹身边的人见了,都十分不解。其中一个问道:“这人偷别人的东西,就应该送去受罚,大王为什么要痛哭流涕呢?”禹擦了擦眼泪,说:“我不是为这个人流泪,而是为自己流泪。尧和舜做领袖的时候,以德化人,老百姓都和他们同心同德,从来没有人作奸犯科。如今,我做了领袖,老百姓却做出这损人利己的事来,因此,犯罪的人虽是百姓,其实是由于我之不德所致,所以让我感到痛心的,不是那犯罪之人,而是我的德行不如尧、舜啊!”禹当即命人在一块龟板上刻了“百姓有罪,在于一人”八个字,然后下令把那罪犯放了。

【成长心语】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会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但是面对错误,每个人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有的人面对错误,寻找它产生的原因,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犯;有的人面对错误,或将它归罪于外界的客观条件,或将它归罪于别人,总是不肯自我反省;有的人面对错误,从自身寻找症结,并将别人的问题也一并归到自己身上,连别人的那一份也一起承担……这其中的差别,我们一目了然;这其中的对与错,我们也了然于胸。孔子曾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与其浪费时间推卸责任,不如抓紧时间,好好地反省一下自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潘郎掷果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典源出处《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注引晋·裴启《语林》曰:“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晋书·潘岳传》:“岳美姿仪,……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释义用法潘岳 (字安仁) 年少貌美,他出游时,妇女见了都很喜爱他,争着往他的车里掷果子,车上都盛满了。后用此典表示男子受妇女喜爱或借指美男子。

用典形式

【掷果】 唐·李白:“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宋·柳永:“檀郎幸有,凌云词赋,掷果风标。”

【掷赠】 唐·白居易:“唯君堪掷赠,面白似潘郎。”

【潘果】 南朝梁·简文帝:“玉车争晚入,潘果溢高箱。”

【潘郎】 唐·韦庄:“缓揭绣衾抽皓腕、移凤枕,枕潘郎。”宋·周邦彦:“秾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春艳。”

【掷安仁】 唐·白居易:“偷须防曼倩,惜莫掷安仁。”

【潘令舆】 明·陈子龙:“梦入平原宅,春留潘令舆。”

【潘岳果】 唐·李商隐:“必投潘岳果,谁掺祢衡挝?”

【潘郎车】 南朝陈·徐陵:“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掷果河阳】 唐·骆宾王:“掷果河阳君有分,贳酒成都妾亦然。”

【潘仁载果】 南朝陈·王瑳:“曹王斗鸡返,潘仁载果来。”

【潘郎挟弹】 唐·刘禹锡:“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潘郎掷果】 宋·杨亿:“应知韩掾偷香夜,犹记潘郎掷果年。”

【乱果掷行车】 北周·庾信:“连杯劝上马,乱果掷行车。”

【果掷潘河阳】 北周·庾信:“歌撩李都尉,果掷潘河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纸上谈兵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59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 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狼外婆的传说典故

全文共 2575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有个山村住着一个老嬷嬷,她有三个闺女,大闺女叫大门环儿,二闺女叫二门鼻儿,三闺女叫笤帚疙瘩儿。

有一天,老嬷嬷赶集买了点心、烧饼和香油果子,装进一个篮子里头,去走娘家,临走时嘱咐孩子们说:

“今天我去看外婆,明天才能回来。晚上早吃饭早睡觉,不是娘回来,谁来叫门也别开。”娘叮嘱了一遍又一遍,才挎着篮子出门走了。

老嬷嬷走到半路里遇到一个蒙着灰头巾的老婆子,老婆子说:

“你上哪村去呀?”

老嬷嬷说:“我到东村去走娘家。”

“走累了吧?咱坐在地头上歇歇吧!”

“歇歇就歇歇吧!”

两个人坐在地头上说起闲话来了。

“你家有几口人呀?”

“我家有四口人,我有三个闺女。”

“她们都叫什么名字呀?”

“大的叫大门环儿,二的叫二门鼻儿,三的叫笤帚疙瘩儿。”

“你住在哪个村呀?”

“我家住在西村庄南头,院子里有棵老枣树的就是。”

老婆子说:“哎,我看你头上有虱子,我给你捉捉吧!”

老嬷嬷说:“好吧!”

原来这个老婆子是个妖精变的,它说:“捉虱子,你别嫌疼。”说着就用指甲掐一块头皮放在嘴里嚼嚼吃了。

老嬷嬷说:“俺不让你捉了,疼死俺了!”

“哎,忍忍疼,捉得净!”说着又掐了一块头皮放在嘴里嚼吃了。

“俺可不叫你捉了,你怎么掐我的头皮吃呢?”

“好,不捉了,不捉了!”

“那你篮子里是什么东西呀?”

“是点心、烧饼和香油果子。”

“你给我一个吃吧!”

“这是看俺娘的礼物,那可不能吃。”

“你不给我吃,我就把你吃了!”

老嬷嬷吓了一跳,抬头仔细一看,知道它是个狼妖精,就把篮子里的点心给它吃,那狼妖精“呱哒”一个、“呱哒”一个,狼吞虎咽地吃开了。

老嬷嬷心想,逃命要紧,撒腿就往回跑开了。

狼妖精吃完了篮子里的东西,就去撵老嬷嬷,一霎儿的工夫就撵上老嬷嬷了,它一下子把她扑倒,拉到高粱地里就吃了。

狼妖精等天黑了,就装扮成大门环儿的外婆,去准备吃她们姊妹仨。

狼外婆走到村头,看见一家院子里有棵老枣树,就敲门喊开了:

“大门环儿,二门鼻儿,笤帚疙瘩开屋门儿!”

姊妹仨听见叫门,便问道:

“你是谁呀?”

“我是你外婆呀!”

大门环儿说:“俺娘不是去看你了吗!你怎么来了呢?”

“你娘病倒了,头疼得天旋地转,叫我来和你们做伴。”

大门环儿一听声音不像外婆,就说:“你不是外婆,你怎么说话嗡嗡哝哝?”

狼外婆说:“昨儿伤风,鼻子不通,说起话来才嗡嗡哝哝。”

二门鼻儿借着月光从门缝里一瞧,瞧见手上有毛,就说:“你不是外婆,你手上怎么有毛?”

狼外婆说:“那不是毛,那是新做的皮手套。”

笤帚疙瘩从门缝里一瞧,瞧见腿上没有带子,就说:“你不像外婆,外婆扎腿带子,你腿上怎么没扎带子呢?”

狼外婆就赶紧念咒:“东风刮,西风刮,刮两个高粱叶来把腿扎。”

果然飞来两片高粱叶,狼外婆赶紧用高粱叶把腿扎上,就说:“你看腿上不是扎着腿带子吗?好孩子赶快把门儿开开!”

笤帚疙瘩儿又从门缝里一看,真看见扎着腿带,就说:“外婆真有腿带,我来把门儿开开。”说着,“哗啦”就把门开了。

狼外婆赶紧进了家。

大门环儿说:“外婆,我点上灯吧!”

狼外婆说:“千万别点灯,点灯妨公公!”

二门鼻儿说:“我打着火吧!”

狼外婆说:“千万别打火,打火妨婆婆!”

笤帚疙瘩儿说:“摸黑睡觉吓得慌!”

狼外婆说:“摸黑睡觉睡得香,一觉睡到大天亮。外婆搂着你睡,还怕吓得慌!”

狼外婆真的搂着笤帚疙瘩儿睡,和大门环儿、二门鼻儿蹬腿睡。

刚刚睡下,大闺女和二闺女都觉着外婆有个毛疹疹的大尾巴,她们齐声问:

“外婆,外婆,你怎么还有一条大尾巴呢?”

“别胡说,那不是大尾巴,那是我带来的一匹麻!”

这时,狼外婆就悄悄把三闺女笤帚疙瘩儿掐死吃起来了。

二闺女听见外婆“咯吱咯吱”地吃东西,就问:

“外婆外婆,你吃的什么?”

“我不是伤风了吗?我吃个胡萝卜压压咳嗽。”

大闺女说:“给我一块吃吧!”

二闺女也说:“给我一块吃吧!”

狼外婆说:“死丫头片子,看把你们馋的,给你们一块!”说着扔给大闺女一块。

大闺女一摸粘糊糊的,仔细一摸,知道是小妹妹的脚指头哩!她悄悄告诉二妹妹说:“不好了,她不是外婆,是个狼妖精!她把妹妹吃了,赶快逃到院子里去。”

大门环儿说:“外婆外婆,我拉屎。”

“到床底下拉去!”

“不行,床底下有床神。”

“到门后头拉去!”

“不行,门后头有门神。”

“你到院子里拉去吧!”

大门环儿急忙跑出去了。

二门鼻儿也说:“外婆外婆,我也拉屎。”

“床底下拉去!”

“床底下有床神。”

“门后头拉去!”

“门后头有门神。”

“那你也到院子里拉去吧!”

大门环儿和二门鼻儿悄悄地说:“这是个狼妖精,一定是它把咱娘吃了,又装扮成外婆来吃咱姊妹仨的。现在它先把小妹吃了,我们一定要为娘和小妹报仇,你别害怕。”

二门鼻儿哭着说:“我不怕,我要为娘和妹妹报仇。”

她姊妹俩带着油桶和井绳,急忙爬到枣树上去,她俩坐在老枣树柯杈上,把一桶油倒在枣树下半身上,防备狼外婆爬树。

狼外婆在床上等啊、等啊,也没把姊妹俩等回来。它等急了,就喊开了:

“大门环儿、二门鼻儿,你们两个死丫头片子,你们干什么呢,怎么还不回屋来?”

正巧,这时有一家娶媳妇的路过村头。

大门环儿说:“我们在这里看娶媳妇的哪,你也快来瞧吧!你听,唢呐吹,锣鼓敲,呜哒呜哒好热闹。”

狼外婆听到了唢呐声和锣鼓声,又惦记着吃她姊妹俩,就来到院子里。它一看姊妹俩在枣树上,它就往树上爬,树干上倒了油,它一爬一出溜,一爬一出溜,树皮把爪子磨疼了,还是上不去。它说:“大门环儿、二门鼻儿,外婆怎么上不去呢?树为什么这样滑呀?”

大门环儿说:“你到针线簸篮里去拿裹针来,把针一根根地插在树上,树就不滑了。”

狼外婆到屋里摸着针线簸篮,拿出一裹针来,把针一根根地插在树上,然后它又往树上爬,爬来爬去,那针把它的脚掌也扎疼了。

二门鼻儿说:“外婆,我这里有井绳,我把绳子放下去,你用绳子捆住腰,我把你拔上来吧!”

狼外婆说:“好吧!”它用绳子捆住自己的腰,说:“捆好了,你拔吧!”

二门鼻儿用劲往上拔,拔到半空中,她猛一松绳子,“呱唧”把狼外婆摔了个仰八叉,摔得它鬼哭狼嚎:“哎哟,摔死我了,你这个死丫头片子,我非吃了你不可!”

大门环儿说:“外婆外婆别生气,我比妹妹有力气。我来拔你,定能顺心合意。”

狼外婆说:“那好吧,你若是摔疼我,非吃了你不可!”

大门环儿抓紧绳子往上拔,快拔到树柯杈了,大门环儿猛地一松手,“噗通”一声,把狼妖精摔得七窍流血,死在地上了。

大门环儿和二门鼻儿凭着聪明和勇敢,终于为娘和小妹妹报了仇,雪了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国古代四大神兽的神话典故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就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了。青龙为东方之神;白虎为西方之神;朱雀为南方之神;玄武为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故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王者制宫阙殿阁取法焉。”。

在上古时代,古人把天分为东西南北四宫,分别以青龙(苍龙)、白虎、朱雀、玄武(一种龟形之神)为名。实际上是把天空分为四部,以每部分中的七个主要星宿连线成形,以其形状命名。

东方的角、亢、氏、房、心、尾、箕形状如龙,所以称东宫为青龙;

西方七星奎、娄、胃、昂、毕、角、参形状如虎,称西宫为白虎;

南方的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称朱雀;

北方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其形如龟,称玄武。

于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成为镇守天官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四神之中,青龙与白虎因为体相勇武,主要地被人们当作镇邪的神灵,其形象多出现在宫阙、殿门、城门或墓葬建筑及其器物上,在最后一种场合里,龙已不是助墓主升天,而是镇慑邪魔,保卫墓主的灵魂安宁。

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四灵圣兽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虽然在欧美奇幻中很少出现,但是在中国和日本的神话传说中,它们却以尊贵无比的四圣兽身份出现。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而在西方神话里,龙更像是长翅膀的蜥蜴。

白虎,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之神。形体似虎,白色,凶猛无比,因此成为尊贵的象征。同时白虎也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朱雀,亦称“朱鸟”,形体似凤凰,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因其形似鸟状,位在南方,火属性,所以在游戏中经常以凤凰的形状出现。但其实朱雀和凤凰是两种不同的生物,凤凰是百鸟之王,而朱雀却是天之灵兽,比凤凰更稀有尊贵,破坏力也更强。在日本的漫画和游戏里,朱雀都是作为强力召唤兽或者妖兽出现的,比如漫画《幽游白书》和根据漫画改编的同名游戏。

玄武,也叫“真武”,俗称“真武大帝”,是道教所奉的神。相传古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当山修炼,经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但宋朝忌讳玄字,因而改称真武。玄武又相传本身是北海一只大龟,此龟曾经被当作柱子支撑整个蓬莱仙山,因其灵性深觉,历经多年的听道闻道,终于修得正果。所以帝王陵寝多有驮碑之龟,正是以此暗寓玄武。另外玄武又叫玄冥,故又称北冥,听到这个名字估计不少读者又联想起北冥归海,还有金庸老先生笔下人物逍遥子的《北冥归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经典故事英语作文:小马过河

全文共 1585 字

+ 加入清单

One day, a colt carried a bag of wheat to the mill.

As he was running with the bag on his back, he came to a small river. Water went gurgling on. The colt could not decide whether he could cross it. Looking around, he saw a cow grazing nearby. He asked, "Uncle Cow, could you tell me if I can cross the river?" the cow told him that he could and that the river was not very deep, just to his knees.

The colt was crossing the river when a squirrel jumped down a tree and stopped him. The squirrel shouted, "Colt, stop! Youll be drowned! One of my friends was drowned yesterday just in the river." Not knowing what to do, the colt went home to consult his mom.

He told his mom his experience on the way. His mother said, "My child, dont always listen to others. Youd better go and try yourself. Then youll know what to do."

Just at the river, the squirrel stopped the colt again. "Little horse, its too dangerous!" "No, I want to have a try by myself", answered the colt. Then he crossed the river carefully.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the colt realized that the river was neither as shallow as the cow said nor as as deep as the squirrel told him.

The fable tells us a truth: real knowledge comes from practices.

一天, 老让小马驮着半口袋麦子到磨坊去磨面。

小马驮着口袋朝着磨坊跑去。忽然,一天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为难了,怎么办呢?它向四周望了望,看见一头老牛在河边吃草。小马问道:“牛伯伯,请您告诉我,这条河我能趟过去吗?”老牛说:“能。谁很浅,刚没小腿。”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正准备过河,突然丛树上跳下一只松鼠,拦住它大叫道:“小马,别过河!河水会把你淹死的。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到这条河里淹死的!”小马不知如何是好,决定回家问妈妈。

小马把路上的经历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孩子,光听别人说是不行的,你自己亲自去试一试,就知道答案了。”

小马回到河边,刚要下水,松鼠又大叫起来:“小马,你不要命啦?”小马说:“让我试试吧。”它一面回答一面下了河,小心地趟了过去。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百花仙子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444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天上有很多神仙,他们各司其职,有专管人间婚配姻缘的月老,专理人间财富的财神爷,还有专门为人间添福增寿的寿星老等。而在这些神仙当中,有个专门掌管天上人间所有与花相关事务的神仙,那就是百花仙子

说起百花仙子的来历,还要从一个妖怪说起。百花仙子原本只是天庭百花园里一个专为百花浇水施肥的侍女。她勤劳踏实,每天都兢兢业业、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百花园里所有的花,众花仙也都很喜欢她。那时天上的众多花仙并无统领者,因此她们有什么需要就都找这位侍女解决。

有一次,侍女刚为所有的花都浇了水,正微笑着站在一朵盛开的玉兰前看两只蝴蝶跳舞,突然一阵狂风袭来,然后就见一个满口喷火的妖怪出现在百花园中。侍女连忙上前问道:“何方来客?竟敢在我百花园里放肆!”

“一个小小的宫女也想阻止我?我看你是活得不耐烦了!”妖怪狂怒地喷了一口火大叫道。

侍女连忙用身体挡住了那火焰,她生怕那怪物喷出的三昧真火伤到园子里的花。“你到底想干什么?”侍女着急地问他。

“你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百花园里的花根以天水灌溉,集天地之灵气,吃了可以提高百年的法力,我来此就是这个目的!”妖怪大叫道。

“你如此无非是为了提高法力而已,我的道行虽不高,却也有近300年了,只要你放过这些花,我甘愿将自己的仙丹给你!”侍女连忙说道。

“果真如此甚好,倒省得我嚼那又苦又难吃的花根了!既如此快快拿……”妖怪的话还没有说完,便被闻讯赶来的太上老君收服了。而侍女舍身护百花的事也早已被太上老君看在眼中。于是他便将此事禀报给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罢便让人请王母娘娘和众仙都到凌霄宝殿相聚。

等众仙都到齐了,玉皇大帝才缓缓地说道:“当日百花园创建者天帝曾留下启示:‘百花虽无主,为难可相知。’是说,若百花园遭劫时便可确定百花之主,今日这一启示已应验,请各位来就是要向大家宣布封百花园侍女为百花仙子的事。”众仙听了这个消息,都笑着点头赞叹着。即刻,侍女便被传上凌霄宝殿受礼加封了。

做了百花仙子后,这位侍女对百花的呵护更加细致周全了,百花园的花也都开得越发美丽绚烂了。

有一年,王母娘娘过寿,五界的所有神仙都来朝贺。为了讨王母娘娘欢心,显示仙界的兴盛和繁华,百鸟仙子率百鸟起舞助兴,百兽仙子也招来百兽献礼,一时间天庭里奇鸟异兽聚集一堂,热闹非凡。

嫦娥仙子见状,也忙向王母娘娘献殷勤道:“今日普天同庆,百花仙子该令百花齐放,增添喜色,以祝王母娘娘千秋。”

“百花盛开各有时节,若随意违时开放不仅有违天道,而且也难免让人以为王母娘娘不以身作则遵守天命,嫦娥仙子此言实在不该。”刚正不阿的百花仙子不但没有听从嫦娥的建议,还义正词严地说了一番道理。这让一向自命清高的嫦娥仙子觉得自己在众仙人面前失尽了颜面。虽然在王母面前不好发作,不过早已将这笔账深深地记在了心里,打算找机会报复。

嫦娥仙子本是人间后羿的妻子,因为偷吃了神药所以才来到天上,由于长期独居广寒宫,她的性格很孤僻,很少与其他仙人来往,但百花仙子开朗活泼,深得众仙的喜爱。因此在王母寿宴结束之后,嫦娥越发看重这件事,以至于每每同其他仙人偶遇时,她也常觉得对方在嘲弄自己。

一个偶然的机会,嫦娥仙子的玉兔走失了,她急得不知如何是好时,天魔心月狐却将玉兔送回来了。因为心怀感激,嫦娥仙子便时常和天魔心月狐来往,一来二去她们竟成了朋友。

后来,恰逢天魔心月狐的住所被天火所烧,一时难以修好,嫦娥便奏明玉帝和王母,将天魔心月狐接到了自己的广寒宫居住。众仙都为她的这一举动吃了一惊,因为通常别说住进广寒宫,就是别人在那儿多停留一会儿都会惹得嫦娥不快。

此时人间正值隋末唐初,李渊刚刚平定天下不久,长安城大明宫内就发生了诛兄的玄武门兵变,这件事让天地五界均甚为愤怒。于是玉皇大帝便决定派遣天魔心月狐下凡扰乱李氏江山,并命令所有神仙听命于她,以助其成事。

因为长居月宫,天魔心月狐和嫦娥仙子变得十分亲近,她听嫦娥仙子讲了自己因百花仙子受辱的事后非常生气,便对嫦娥仙子说道:“你放心,只要有机会,我一定会帮你报这个仇的。”不久,天魔心月狐就投胎下凡了,不过她始终惦记着为嫦娥报仇的事。

到了凡间的天魔心月狐就转世成为了唐高宗李治的皇后武则天。她不仅扰乱了李氏的江山,还在公元690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再说,身居月宫的嫦娥仙子自从被百花仙子拒绝之后一直怀恨在心,时常暗中观察,打算伺机寻仇。有一次,她得到消息,百花仙子和麻姑离开洞府闭关修炼去了,便觉得逮到了寻仇的机会。她左思右想良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寻仇的办法。于是,她托梦给已成为女皇的天魔心月狐,如此这般嘱咐了一番,便回月宫等着看好戏了。

此时人间正是寒冬腊月,醉酒醒来的武则天惦记着梦中嫦娥的嘱托,这才想起了下凡前的承诺,于是立即传百官前往上林苑赏花,并下令百花立时齐放助兴。此时正值腊梅花期,听了天魔心月狐的命令,腊梅仙子连忙回到仙界向众花仙传达。

此时,百花仙子正闭关修炼,众花仙一时没了主意,再加上玉帝曾下令众仙需听命于天魔心月狐,因此只好前往上林苑应旨开放。只有牡丹花知道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天魔心月狐是在为嫦娥仙子报仇故意刁难百花仙子,因此便没有奉旨。武则天见百花齐放独有牡丹拒绝不开,大怒,便下令将长安城所有的牡丹连根铲除,一把火烧掉并永世贬谪洛阳充军。

百花违时开放的消息立即传遍了天庭,玉帝听说这个消息极度愤怒,下令将海棠、芍药、玉兰、杜鹃、水仙、桂、菊等十二位私自开放的花仙打入凡间受轮回之苦,并要求严惩百花仙子。于是,百花仙子和十二位花仙就转世投胎到了人间。

因为是天仙下凡,投胎后的她们个个都是德才兼备、貌美如花,虽生在人间,然而过得却也都是锦衣玉食的日子,比在天庭自由多了。不过,因为玉帝下令百花仙子需严惩,所以她在人间的经历颇为坎坷。

托生在秀才唐敖家并被父亲取名为唐小山的百花仙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寄养在了亲戚家里。她小小年纪就要看人脸色、遭人训斥,可谓受尽了委屈。后来,在跟随舅父林之洋寻父的过程中也是吃尽了苦头。百花仙子在历经千难万险后才得以集齐其他姐妹回归仙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七步之才的典故是什么

全文共 169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七步之才形容人非常有才气;文思敏捷,历史故事的主人公是曹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步之才的典故,欢迎大家参考!

【基本信息】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成语】七步之才

【注音】qī bù zhī cái

【解释】有七步成诗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比喻人才思敏捷。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文不加点、倚马可待、信手拈来

【反义词】呆头呆脑、胸无点墨

【同韵词】批红判白、襟怀坦白、否去泰来、置予于怀、章往考来、深切著白、神往神来、数往知来、日月入怀、蜂拥而来

【典故】

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魏文帝曹丕的同母弟弟。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有非凡的文学才华。曹操曾几次打算把他立为魏世子,继承自己的事业。

曹操第二个儿子曹丕一心想当魏世子,一些拥护他的人一再在曹操面前说他的好话,最后终于促使曹操改变主意,立曹丕为魏世子。

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曹丕想尽方法使曹操对曹植反感。曹植生性随便,不注意遵守禁令,几次遭到曹操处罚,从而没有机会使曹 操改变对他的看法。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因病去世,曹丕继任丞相。 就在这一年,曹丕废献帝自立为帝(即魏文帝)。

曹丕称帝后,借口曹植在父丧期间礼仪不当,把他拿下问罪。这罪犯得很重,当时要被处死。在审问的时候,曹丕指责他仗自己有才学,故意蔑视礼法,接着说:“父亲在世时,常夸你的诗文,我一直怀疑有人为你代笔。今天限你七步成诗一首,如若不成,休怪我问你死罪!”

曹植点点头,说:“请皇上赐题。”

“就以兄弟为题,但不许出现兄弟二字。”

曹植略一思付,便迈开脚步,走一步吟一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要煮豆子作豆鼓,抱来豆梗当柴烧。豆梗在锅下呼呼燃烧,豆子在锅里被煮得又哭又叫:“咱俩都是一条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狠心地煮我不轻饶?”

曹植吟完,正好走了七步。曹丕听了,羞愧难当,免去了他的死罪,将他贬为安乡侯,曹植七步成诗的事很快传开,人们也因此而称赞他有“七步之才”。

希望对你有帮助:醇醪即美酒。本来意思是:老将程普曾说,与周瑜交往,如同品饮甘醇的美酒,自己不知不觉地就被感染陶醉了。

七步之才造句

1) 七孔归一头,七律七绝七步之才只一人;七情七夕,七字乃六加一后所得,祝七一快乐!

2) 上联:三尺讲台四年师恩五方授业六十高龄七步之才八斗学士九州皆桃李桃李满天下,下联:九天之外八方齐聚七年不见六星饭店五味俱全四处欢歌三杯满水酒水酒敬师恩。横批:师恩难忘!

3) 小暑七月七,祝你拥有几个七,七步之才就是你,七情六欲不伤你,七十二行都有你,七项全能唯算你。七七小暑快乐。

4) 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5) 一个孩子,二人拥有,三口之家,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步之才,八方进财,九九相盼,十分满意。恭喜你喜得贵子,祝宝宝健康可爱!

6) 发一发,愿你一本万利事业起,名利双收展魄力,三阳开泰拢财气,四通八达财运聚,五福临门得金币,六六大顺满珠玉,七步之才招宝器,八面玲珑生意经,祝发财日,发发发。

7)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寒暑,五更鸡啼,六艺兼修,七步之才,八方桃李,九州子弟,十分可敬。老师,教师节到了,祝您节日快乐!

8) 七月初七是七夕,七夕送你七个七,七星高照事如意,七彩生活甜如蜜,七仙容貌真美丽,七色心情乐无敌,七步之才无人比,七十二变最神气,七(妻)贤子孝天伦齐。祝:七夕快乐!

9) 一句祝福话,两份友谊情,三翻五次愿,四季关怀心,五谷丰登喜,六六大顺乐,七步之才赞,八面威风过,九九重阳节,祝你永快乐!

10) 他很有文学才华,上中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11) 她文思敏捷,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12) 我虽无七步之才,但写点杂感还是得心应手的。

13) 他长于写作,有七步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历史典故:照葫芦画瓢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zhào hú lu huà piáo

【成语故事】宋朝初年,翰林学士陶谷自以为文笔高超、才能出众,想好好表现一下升职,他劝宋太祖重视文字工作。赵匡胤以为他的工作只是抄写而已,说是依样画葫芦。陶谷的目的没有达到,就在住处墙上题诗:“堪笑翰林陶学士,年年依样画葫芦”。

典故】太祖笑曰:‘颇闻翰林草制,皆检前人旧本,改换词语,此乃俗所谓‘依样画葫芦’耳,何宣力之有?’ 宋·魏泰《东轩笔录》第一卷

【释义】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模仿

【近义词】依样画葫芦、照猫画虎

【成语造句】

◎ 他最擅长照葫芦画瓢了。

◎ 这是因为原经字小模糊,伪造者照葫芦画瓢地临摹,虽力图作到形似,但笔画已距真迹甚远。

[历史典故:照葫芦画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典故:老当益壮的将军

全文共 156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汉光武帝靠武力夺取了天下,他手下有批出身豪强地主的大将谋臣,都是帮光武帝打天下立过功的,其中功劳最大的有二十八个。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汉光武帝靠武力夺取了天下,他手下有批出身豪强地主的大将谋臣,都是帮光武帝打天下立过功的,其中功劳最大的有二十八个。汉光武帝死后,他的儿子汉明帝刘庄把二十八人的肖像画在南宫的云台上,称为“云台二十八将”。

但是在二十八将之外,还有一名大将,他的名字虽然没有留在云台上,在历史上却很有名气。他就是老当益壮的马援。

马援在王莽统治的时候,做过扶风郡(治所在今陕西兴平东南)的督邮。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半路上,他看犯人哭得挺伤心,就把他们放走了,自己也只好丢了官,逃亡到北地郡躲起来。后来在那边搞起畜牧业和农业来。

不到几年工夫,马援成了一个大畜牧主和地主,有了牛羊几千头,还积蓄了几万斛粮食。

但是他并不想一直留在那里过富裕生活。他把自己积贮的财产牛羊,分送给他的兄弟朋友。他说:“一个人做个守财奴,太没有出息了。”

他还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远大志向。越穷越坚强,越老越健壮。”(文言叫做“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王莽失败后,马援投奔汉光武帝,立了很多战功。

公元44年秋天,马援从外面打仗回来,有人劝他说:

“您已经够辛苦的了。还是在家里休养休养吧。”

马援豪迈地说:“不行,现在匈奴和乌桓还在骚乱,我正要向皇上请求保卫北方。男子汉大丈夫,死应该死在边疆上,让别人用马革裹着尸首送回来埋葬。怎么能老呆在家里跟妻子儿女过日子呢。”

不久,匈奴和乌桓果然接连侵犯北方。汉光武帝派他去守襄国(今河北邢台西南)。匈奴和乌桓跟汉兵接触了一下,就逃走了。

北方平定下来不久,南边五溪(在今湖南、贵州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部族,打到了临沅县,汉光武帝两次派兵征讨,都被五溪部族打败。

汉光武帝为了这件事很担忧。那时候马援已经六十二岁了,但还是请求让他带兵去打仗。

汉光武帝瞧了瞧马援,见他的胡子都白了,说:“将军老了,还是别去吧!”

可是马援不服老,就在殿前穿上铠甲,跨上战马,雄赳赳地来回跑了一转。

汉光武帝不禁赞叹说:“好硬朗的老人家!”就派他带领马武、耿舒两名将军和四万人马去攻打五溪。

马援的军队到了五溪,因为不适应南方的气候,有好些兵士中暑死去,马援自己也得了病。有人向汉光武帝挑拨是非,说是马援指挥错误。汉光武帝就派中郎将梁松去责问马援,并且去监督马援的军队。

梁松是汉光武帝的女婿,一向骄横自大。梁松的父亲原来是马援的朋友。马援看不惯梁松那股骄横劲儿,曾经批评过他,梁松从此记下了恨。

梁松到了五溪,马援已经害病死了。但是梁松还不肯罢休,向汉光武帝告了一状,说马援不但指挥作战犯了错误,而且上次在南方的时候,私下里搜刮了大批珍珠。跟马援一起的马武也跟着一起诬陷,说马援回家时确实装了整整一车珍珠。

这一下,汉光武帝真的相信了,下令革了马援的爵位(马援本来封新息侯),还要追查马援的罪。

赶到马援的棺材运到家里,他妻子马夫人不敢报丧,偷偷地把棺材埋在城外,连以前跟马援要好的朋友和宾客也不敢上马家吊丧。

马夫人亲自到宫里向汉光武帝去请罪,汉光武帝怒气冲冲地把梁松的奏章扔给她。马夫人一看到奏章,才知道她丈夫受了天大的冤屈。

原来马援在南方的时候,害了风湿症。有人告诉他,当地出产的薏苡(音yì-yǐ,又叫米仁)可以治风湿。马援吃了一点,果然见效,回家的时候,叫人买了一批颗粒大的薏苡,用车装了带回来。

梁松、马武偷眼看到过这些东西,就捕风捉影,把薏苡说成珍珠,告了马援一状,害得马援革了爵位,坏了名誉。

马夫人一连六次向汉光武帝上奏章申诉。还有一个名叫朱勃的人,听到马援的冤屈,也大胆地上了奏章替马援申冤。

汉光武帝看了马夫人和朱勃的奏章,才准许马家把马援安葬,也不再追查马援的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望梅止渴的成语典故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军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军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典故:五十步笑百步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典故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成语或者短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典故:五十步笑百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梁惠王好驱使百姓与邻国打仗。有一次梁惠王召见孟子,问道:“我在位,对于国家的治理,可以说是尽心尽意的了。河内(今河南省黄河北岸)常年发生灾荒,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一部分老百姓迁移到收成较好的河东去,并把收成较好的河东地区的一部分粮食运到河内来,让河内发生灾荒地区的老百姓不致于饿死。有时河东遇上灾年,粮食歉收,我也是这样,把其他地方的粮食调运到河东来,解决老百姓的无米之炊。我也看到邻国当政者的作法,没有哪一个像我这样尽心尽意替自己的老百姓着想的。然而,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而我的百姓也没有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来打个比方吧。战场上,两军对垒,战斗一打响,战鼓擂得咚咚地响,作战双方短兵相接,各自向对方奋勇刺杀。经过一场激烈拼杀后,胜方向前穷追猛杀,败方就有人丢盔弃甲,拖着兵器逃跑。那逃跑的士兵中有的跑得快,跑了一百步停下来了;有的跑得慢,跑了五十步停下来了。这时,跑得慢的士兵却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就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士兵是胆小表,您认为这种嘲笑是对的吗?”

梁惠王说:“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是这也是临阵脱逃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那么就无须再希望您的国家的老百姓比邻国多了。”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看事物应当看到事物的本质与全局,不能只看表面和局部。邻国国君不管灾荒年间老百姓的生活,是不爱百姓的国君。梁惠王常调动百姓去打仗,致使民不聊生,仍然是不爱百姓的国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红拂夜奔

全文共 2443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典故红拂奔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呢,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就来了解一下吧!

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具眼识穷途,尸居馀气杨公墓,岂得羁縻女丈夫

美女识英雄,自古被人们传为佳话,唐初就有美人红拂女独具慧眼,在芸芸众生中,辨识了两位英雄人物,一位是她的夫君李靖,另一位是她的结拜兄长虬髯客,三人结为莫逆之交,一同在风尘乱世中施展才华,被人们敬传为“风尘三侠”。

红拂女姓张,原本是江南人氏,由于南朝战乱,随父母流落长安,迫于生计,卖入司空杨素府中成为歌妓,因喜手执红色拂尘,故称作红拂女。

杨素是北朝和隋朝政坛上的一个通天人物,更是一个兴风作浪的高手。早年曾协助北周武帝击灭北齐;后与北周丞相兼外戚杨坚配合,迫使北周静帝禅位给杨坚。二十四年后又帮助太子杨广弑父弑兄而为隋炀帝。隋炀帝即位以后,拜杨素为司空,封越国公,把一切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他处理,自己则专心致志地躲在东都洛阳的西苑中,醇酒美人,声色犬马,享受人间的奢华快乐;杨素留守西京长安,几乎成了实质的政治领导中心。

杨素权高位尊,必然讲究生活的享受,府中金银堆积如山,仆役侍女如云,每次接见宾客,总是大模大样地坐在躺椅上,由一群侍女抬着出厅,两旁还排列着许多美艳的侍女,负责薰香、打扇、捶腿及驱赶蚊蝇等工作。这种豪奢尊贵的排场,许多人都叹为观止,羡慕不已,但后来看在李靖眼里,却嗤之以鼻。

李靖是三原地方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生得身材魁梧,仪表堂堂,饱读诗书,通晓天下治乱兴国之道,还练就一身好武艺,精于天文地理与兵法韬略,心怀大志却一直苦于英雄无用武之地。后来隋朝稳定下来,他决定从家乡投身长安,以图施展抱负,为国效命。

奔经长安路途中,在风陵渡口李靖遇到了刘文静,刘文静身为北朝官宦之后,见解不凡却在隋庭无法施展,准备前往太原投奔李渊父子。两人交谈之下,大有惺惺相惜之感,于是结为挚友,约定日后一旦谁有发展必定提挈另一方。分手后,一人往太原,一人奔长安。

李靖到了长安,由于国政大权基本掌握在杨素手中,于是他准备先投到杨素门下。好不容易进入司空府拜见了杨素,杨素却半躺在椅中,眯缝着眼睛,一付根本不把来客放在心上的神态。李靖心想:这样的排场,这样的待客之道,岂不令天下英雄寒心,怎能收贤纳士,振兴国道!于是他不悦地直言道:“当今天下大乱,英雄竟起。明公为朝庭之重臣,而不收罗豪杰,扶济艰危,而专以踞傲示天下士,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杨素一听这话大感吃惊,心想:这等无名之辈,竟敢在这里口出狂言,真是放肆!他想发火,但转念想到自己的身份,若与眼前这位初生牛犊计较,实在是失于大度,于是反而转怒为喜,起身夸赞李靖的胆识,并请他落座,宾主畅谈天下大事。

李靖侃侃而谈,从天下时势谈到治国安邦之道,见解精辟,头头是道;杨素听了频频点头称是,然而最后结论却说:“老夫来日不多,多承指教,然时不我予,奈何?”

这话仿佛给李靖的满腔热情浇上了一瓢冷水,让他失望之极。

这天,红拂女正侍立在杨素身旁,目睹李靖英爽之气溢于眉宇之间,又谈议风生,见解出众,不同凡响,心中大为倾慕,不由得闪动着一双聪慧的大眼睛,不断地瞟向李靖。待李靖告辞出门时,她不露声色地暗中嘱托侍立廊下的小童代为询问李靖的住址;小童问得结果,回报红拂女,红拂女默默记在心里,望着李靖大踏步出门远去的背影,有一种奇妙的牵挂之感升在心中。

当天夜里,李靖独坐客栈,面对孤灯,想起白天在司空府的情形,暗叹:不可一世的司空杨素毕竟是老了,守业尚嫌精力不足,根本谈不上有所发展了,自己看来还得另谋途径。这时他又想起司空府中那位手持红拂尘的美丽侍女,她那一对写满睿智又充满柔情的大眼睛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在杨素身后一大群侍女中一眼就发现了她,总觉她有些什么与众不同,引得自己心神荡漾。

夜深了,万籁俱静,李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成眠。突然耳旁响起一阵轻轻的叩门声,李靖披衣起身,点亮了灯。拉开门闩,只见门外站着一个头戴阔边风帽,身披紫色大氅,肩背绣花布囊的年轻人。

李靖不料在这人生地不熟的长安,竟有客人深夜来访。正在狐疑之际,来客自动解释说:“妾乃杨司空家红拂女,今夜特来相投!”烛影摇动中,红拂女卸下了绣花布囊,摘下阔边风帽,脱去紫色大氅,变成一个秀发蓬松,明眸皓齿,如三春水蜜桃似的鲜灵的一个女孩。李靖对红拂女的来意仍有些不解,红拂女也看出了他的心思,不待他询问,就盈盈下拜,并轻声说道:“妾侍杨司空多年,看到的人物不计其数,但从来不曾见过象李公子这样英伟绝伦的人;妾似丝箩不能独生,一心依托于参天大树,以了平生之愿,因而前来投奔,请公子不要推辞!”

李靖既惊又喜,他对红拂女早已有好感,这时又见她如此理解自己,且有这般自作主张的胆识,甚是爱怜。但转念又忧虑道:“杨司空权重京师,你私自逃去,他必定追寻,那怎么逃得他的手心?”红拂女胸有成竹地说:"杨司空现在不过是苟延残喘,行将就木,不足畏也!他府中姬妾时常有人溜走,他也无心过于追究,何况司空府中侍女多如牛毛,少妾一人不会在意,所以大胆前来,请公子不要担心!”

李靖仔细打量红拂女,见她肌肤细嫩,面带红晕,仪态从容,嘘气如兰,羞怯中不失果敢之气,李靖心中甚喜,但又想到自己孓然一身,飘泊不定,那能给她一个安定的家,深觉愧对红颜,委屈她的一片真情。

红拂女见他欲言又止,似乎明白了他的犹疑,于是坦然陈述自己的心意:“既然来投公子,就已深思熟虑,今后天涯海角,妾愿患难相随,一片诚心,苍天可证!”

话已说得十分明白,李靖也不必再有什么顾虑了。这夜,一对患难之交同入罗帐,没有父母之命,没有媒妁之言,但有的是相知相慕,便由他们自作主张,成为一对恩爱夫妻。

司空府中不见了红拂女,也曾派人出来追寻,但数日之后就不了了之,这对他们来说算不了什么。待风声过后,李靖打算前往太原,投奔招揽四方豪杰、待成大业的李渊父子。红拂女理解夫君的志向,她不声不响地从绣花布囊中拿出一些金银,委托店家买来了两匹俊马和一些衣物干粮。一切准备停当,两人装扮成行商模样,趁着天色微明之际,悄悄离开了隋都长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及第粥的由来典故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广州西关是老广州的城市中心,自唐代以来就是外埠商人集居地,商品的集散地,商业贸易相当活跃,各地饮食风尚和烹饪方法促进了西关饮食业的发展。文献记载:“广州西关,肉林酒海,无寒暑,无昼夜。”在这里产生了一大批极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其中“及第粥”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及第粥是三元及第粥的简称。相传,清朝时,广东林召棠中状元回乡拜祖,他每天都喜欢用猪肝、猪腰子和猪肚子煮粥而食。

有一天,一位退居广州的御史前来探访林召棠,刚巧林状元正在吃粥,林便连忙招呼老御史同吃。御史嗅到一股诱人的香味儿,便问他吃的是什么粥。林状元知道老御史常常盼望他儿子能科场高中,因此指着那粥恭敬地回答:及第粥。老御史闻之满心喜欢,也不讲客气,便与状无同食。粥白如凝脂,似醴酪,鲜香无比,味道很美,很受用。在科举取仕时代,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林如棠便用猪肝、猪腰子、猪肚子三种猪内脏比作三及第。御史吃过及第粥后,回到家里便命厨人依法炮制,精心熬制及第粥给儿子吃。他的儿子果然高中状无。老御史大喜过望,逢人便讲及第粥的好处。因此,及第粥便广为流传开来。

如令,在广州吃及第粥依然是时尚。在西关当数伍湛记的及第粥最为有名。据说,伍湛记及第粥已有40多年的历史了,创始人为顺德人伍湛。他在文昌南路横街开了一家父子店。由于当时广州四大著名酒家之一的“文园”酒家就座落在文昌横街,伍湛记恰恰就在街口,去“文园”酒家的食客经过伍湛记的时候,都被香气扑鼻的及第粥所吸引,纷纷进去一品味道。伍湛记的及第粥色香味独具,食客趋之若鹜。十分有趣的是莘莘学子吃及第粥,高考前后更是络绎不绝,多为讨个吉利。还有为数不少的父母买及第粥拿回家中给子女吃,充满着无限爱心,寄托着“望子成龙”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