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最新汉字听写大赛题目整理(合集19篇)

中考就只有一个学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考预测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4414

作文

26

听写大赛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当当当当,你猜,今天是什么好日子?哈哈,你肯定不知道吧!今天,就是四年级的读书节活动——听写大赛

同学们哼着小调,迈着欢乐的步伐,整齐地走进了报告厅,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坐了下来。而代表我们班的8位选手坐在最后面,当卢主任宣布本次听写大赛正式开始的时候,报告厅里一片沸腾。选手们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副第一名非我不可的样子。

该上场了,我们拿着凳子,走上了战场。经过几轮激烈的战争,有好几个班的选手被淘汰了。我偷瞄一眼四周,哈,哪个班的选手都没有我们班多。轮到我了,我自信满满地走上前,拿起笔,等着主持人报新的词语。“千里走单骑”啊?“单骑。”我的大脑瞬间死机了,看着周围的同学都胸有成竹,我不禁打了个冷战,手心冷汗直冒。老天啊!为什么要出这么难的题目啊!也许是老天眷顾我,听到了我内心的呼喊,使我想到了骑马的骑字,唉,不会就是这个骑吧。不管了,先写上去再说。谁知主持人宣布我是正确的。呼!我如释重负地舒了一口气,还好,没为班级丢脸。

最后,经过几轮淘汰,我们班以还剩三人的绝对优势取得好成绩,台下的观众为我们欢呼,胜利的滋味,真棒!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前所未有的听写大赛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班上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听写大赛,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可我却有点担心:万一错了怎么办?这听写是不是有“阴谋”?

听写大赛开始了,第一轮的规则是在十秒内听写一个词语。啊,这还不简单!会报什么呢?太阳、花儿、白云……突然,老师的声音打断了我那已飘到九霄云外的思绪:“开始!”我立马把精力集中,一边听着“滴滴”的倒计时,一边盯着老师。啊?我耳朵是坏啦?老师怎么不报词语?看看四周,同学们有的抓耳挠腮,有的低头沉思,还有的埋头书写……老师又报了一遍“开始!”哎呀,快来不及了!老师催我们了!猛然间,我意识到这个词语就是“开始”呀!我连忙写好,这时只剩下毫秒了。惊险过关!噢,这是老师的套路啊!

第二轮开始了,规则是用左手写字,二十秒写一句话。一听到规则,我情不自禁的“啊!”的叫出声来。倒计时开始了,老师轻声地说:“听明白了吗?”呵呵,老师,你以为还能套路我吗?不过,用左手写字还真是不容易,这次我也是在最后关头,才完成的。

第三轮又开始了,这次老师说不给你们下套了。我想:如果是真的,全对就要向我招手了。这次题目是看拼音写成语。耶!成语算什么,就算是诗我也照样可以写!拼音放出来了,屏幕上显示“hanchanglinli”。我一看,完了!100分要飞了!我无奈不会写呀!

唉,看来这场前所未有的听写大赛都是满满的的套路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趣的汉字听写比赛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太坑了!”“太开心了!”“好好呀!”……为什么这么吵呢?原来,是我们作文班的同学在玩汉字听写比赛呀!

一上课,李老师就让我们玩汉字听写比赛。规则是这样的:有三轮听写比赛,每一轮答对了都有奖励。第一轮开始了,有两个同学去黑板上听写,其余的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写。老师说:“在5秒内写出一个两字词语,开始!”我们等了半天,老师却并没有继续念词语。“听写什么呀?”我们都在问老师。但李老师只是微笑着说:“开始!”我们更糊涂了,到底听写什么词语呀?但李老师却不说话了,我们只好胡乱写了。我想:难道是只要是两字词就可以吗?我写了一个词——“人才”。其他同学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大家都写了不同的两字词语。结果,李老师说:“你们全都听写错了。”。到底是什么词语呢?我疑惑着。

李老师又给我们一次机会,我们又写了一个两字词语,结果还是全班都听写错了。最后,李老师公布了答案:“刚才我说的是‘在5秒内写出一个两字词语,开始!’所以,听写的词语就是‘开始’这个两字词呀!”啊,原来是这样呀。大家恍然大悟,纷纷说老师太坑人了。这一轮听写真是太特别了,也是我最喜欢的一轮。

第二轮听写了,李老师说:“在20秒内写出一个短句,听明白了吗?”有了上一轮的经验,我就写了一个词“短句”。结果这一轮,还是没有答对。答案竟然是“听明白了吗?”

第三轮也是最后一轮听写了,李老师说这一轮她在黑板上写拼音,我们在下面写汉字,拼音是“biechuxincai”。我写了“别出心才”,结果正确答案是“”别出心裁”,真是太可惜了,就只错了一个字!

就这样,三轮听写比赛结束了。这真是我经历过的最特别、最有趣的听写,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记一次听写大赛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校读书节听写大赛”开始啦!我和班里的参赛选手兴高采烈地赶往小学部小广场,这是一个露天的“小赛场”,场上场下许多同学已经围坐着等待开始,台下黑压压一片,真激动人心。

场上选手整齐地坐成7列3行,吉老师宣布《比赛规则》:听写大赛分三部分:第一听写词语,第二补充词语,第三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词语。马上就要开始,大家请准备好……

热血沸腾的时刻……

老师念“吞没”,全体同学立刻低头认真地在小牌上写“吞没”二字,“请举牌!”,几个老师仔细搜索,看有没有哪个写错字。如果写错马上罚下场。老师又念“沟渠”、“荡漾”,这两个词语像一团团催促选手下场的迷药,一大半人被“迷”住了,纷纷写错被淘汰出场,好紧张!接着老师念“踪迹”,我听成“工具”。我一时想不出“工具”这个词怎么写,急得手心直出汗。突然一位男老师又念“踪迹”,我才忽然醒悟,飞快地写好这个词。刚刚第一关真是有惊无险啊!第二关,老师问:“到第二部分了补充成语,妙语连……什么?”我不确定写了“春”字,结果错了。真遗憾!正确答案:妙语连珠!我被淘汰了。这时场上剩下不到十人了。我一直站在台下看完比赛。到最后是五1班获得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听写大会”我们很早就在电视中看见过了,我也很想参加这样的比赛。终于,我们迎来了学校一年一度的听写大会。

今天下午的第一节课,四年级的老师纷纷走进我们的教室。那一刻我心里又紧张又激动,当时我心里在想老师们到底会考我们什么词语呢?当时教室里非常安静,时间仿佛停止了。

第一部分进行的是认字,刘老师随机抽取了三个同学,后来熊老师也请上了余芳菲和许木子,老师们见许木子脸色苍白,走起路来都颤颤巍巍的,就选了“胆大包天”的唐朝睿,只见他走起路来都如此镇定。参赛的每个选手读词规定的时间是二十秒。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唐朝睿,他只用了十六秒的时间就完成了,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怪不得熊老师叫他“棒棒唐”呢!

在认字比赛后进行的是听写比赛。给我们报听写的是四年级的关老师,关老师报的第一个词语,我一听这个我会,赶忙写上了。紧接着是第二个词语--销量,我暗自高兴,这个词语很简单,正高兴着,第三个词语来了--拾金不昧,我的脑袋飞速旋转错把“金”当成“机”,糟糕!我写错了,这时老师已报出第四个词语了,来不及顾那么多了,我只能写下一个了。当最后一个词语结束,我勉强交了卷,心里竹篮打水一般,说不出滋味。

听写比赛结束了,听写大会也结束了。看来要想在以后的听写大会上取得名次,要努力才行,俗话说的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下次听写大会我一定会表现的更好,老师说的没错,有付出才有回报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题目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Recently, Amy Chua, or the “Tiger Mother”, aroused heated discussions both in US and in China with her book, 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The following are the ten things she lists in her book that she strictly forbids her two daughters to do:

a. Attend a sleepover (a party for children in which they stay the night at someone’s house);

b. Have a play date (in which children hang out with their friends);

c. Be in a school play;

d. Complain about not being in a school play;

e. Watch TV or play computer games;

f. Choose their own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g. Get any grade less than an A;

h. Not be the No. 1 student in every subject except gym and drama;

i. Play any instrument other than the piano or violin;

j. Not play the piano or violin. You are invited to write under either of the following two topics. The length of your writing should not exceed 300 words.

(1) Suppose you are a “tiger parent”. Write a letter to your child and explain to her/him your ideas about tiger parenting.

(2) Suppose you are a child who has tiger parents. Write a letter to your parents and explain to them your ideas about tiger parenting.

[创新英语作文大赛初赛题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创新作文大赛题目

全文共 2890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组初赛题目

一、阅读能力测试(100分)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不到5岁便夭折的儿童每年有90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产妇死亡概率为33%,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仅为0.018%。全球至少有25个国家,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或许你只想把书扔到一边,不去想世界贫穷这件大事。因为这个问题看上去太宽泛、太棘手。然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劝你不要那样做。

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会令我们无比震惊。研究人员发给每个学生5美元,让他们填写一份简短的调查表,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份传单,请他们为“拯救儿童”(全球慈善机构之一)捐款。传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是这样的:

马拉维的食品短缺影响着超过300万儿童;在赞比亚,自20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因此,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400

万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超过1 100万埃塞俄比亚人急需食品援助。

另外一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上画着一个小女孩,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罗西娅是一个来自非洲马里的7岁女孩,她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甚至面临着挨饿的危险。然而,您的经济援助将会改善她的生活。有了您以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拯救儿童”将与罗西娅的家人以及社区里的其他人一起帮助她,让她能吃饱饭,接受教育,具备基本的医疗及卫生常识。

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16美元。和第一份传单不同,第二份传单展现了一个而不是数百万人的困境,看了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

2.83美元。这样看来,学生们愿意为了罗西娅而承担一点儿责任,但在面对广泛的全球性问题时,他们就不免有些泄气了。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随机选定了一些学生,先告诉他们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不愿关注那种泛泛的信息,他们更有可能会捐钱给某一特定受害者,然后再给这些学生看那两份传单。结果显示,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

1.26美元,与事先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差不多。然而,看了第二份传单的学生在得知这种现象之后,平均每人仅捐了1.36美元,远远低于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鼓励学生们再想想反而使他们对罗西娅不那么慷慨了,但马里人民也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援助。

学生们的反应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面对贫穷等问题时的感觉。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慷慨,特别是在面对一个身陷困境的7岁小女孩时。然而,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重新考虑之后常常失去信心: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善款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这本书会让您再好好想想,如何摆脱那种“贫穷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感觉,从一系列具体问题出发,重新审视这一挑战。这些问题只要能得到恰当的定位并为人们真正理解,就能够逐一得到解决。

遗憾的是,关于贫穷的辩论往往不是这样展开的。很多侃侃而谈的专家并没有讨论怎样抗击痢疾和登革热最有效,而是专注于那些“大问题”:贫穷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场?穷人能够受益于民主制吗?外来援助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杰弗里·萨克斯是联合国顾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穷陷阱”。除非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民主制,都帮不上什么大忙。外来援助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启动一种良性循环,即辅助穷国在关键领域投资,从而提高其生产力;由

此而产生的更高收入会带来更多投资,收益将呈螺旋状上升。萨克斯在其2005年《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一书中称,如果富国在

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 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穷国,那么贫穷问题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决。

然而,还有一些侃侃而谈的人认为,萨克斯的回答是错误的。曼哈顿的威廉·埃斯特利挑战了纽约大学的萨克斯,随着其著作《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及《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的面世,他已经成为反援助人士中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丹比萨·莫约是一位曾在高盛投资公司及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她于近期出版了《援助的死亡》(Dead Aid)一书,并在书中对埃斯特利的观点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援助的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国人或自己政府的施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看待世界运转的方式上,对援助持悲观态度的人实际上表现得颇为乐观。埃斯特利认为,“贫穷陷阱”并不存在。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能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只能使问题恶化的人?这一问题无法从理论上得到解决,我们需要的是证据。然而,遗憾的是,那种常常用来解答大问题的数据并不能得到人们

的信任。引人注目的奇闻轶事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来支持任何立场。例如,卢旺达在遭受种族灭绝之后的几年里得到了大笔捐款,整个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由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开始制定政策,尽量不再接受援助。那么,我们应将这个例子看作是援助好处的证明(萨克斯的观点),还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莫约的观点),还是二者兼备?

由于诸如卢旺达这样的个例没有最终定论,大多数研究哲学问题的人更喜欢在多个国家之间作比较。例如,针对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发展得快。这常常被认为是援助无用的依据,但实际上,这也可能意味着相反的观点。或许,援助使某些国家避免了一场灾难,没有援助的话情况会更糟。对此,我们并不了解,只是在泛泛地猜测而已。

然而,假如没有支持或反对援助的依据,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放弃穷人?这种失败主义的态度不是我们所应持有的。实际上,答案是可以找到的。这本书整体上就采用了一种答案延伸的形式——不过不是萨克斯和埃斯特利喜欢的那种泛泛的答案,它要告诉你的不是援助的好与坏,而是援助在一些特定的事例中是否带来了好处。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民主制的效力,却可以就是否应改变其组织方式谈谈感想,使其更有效地运行于印尼的农村等地。

无论如何,对于某些大问题(如外国援助是否有效)的回答是否像我们有时听到的那样重要,我们尚不明确。无论是伦敦、巴黎或华盛顿特区那些热心于帮助穷人的人,还是不那么热心于此的人,他们都认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我所知道的听写大会。只是看到的,电视上的哥哥、姐姐可厉害啦!个个都是“棒棒糖”,我也想参加。这回,我们学校也有听写大会,我可高兴啦!心里感觉有吃糖果的滋味。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听写大会开始,四年级的老师们面带微笑,从容地走了进来,此时我十分紧张,教室里也十分安静,连熊老师改作业时用红笔的声音也听得见。

听写大会第一项是认字。老师用点名器选出三位同学:陈炎泽、高筠仪和宋家淇。熊老师还挑选了两位同学:余芳菲和唐朝睿。本来是选许木子的,当老师点她的时候,看见许木子脸色苍白,走路颤颤巍巍,样子胆小如鼠,就把这位“鼠”请回了座位,把我们班的“棒棒糖”胆大包天的唐班长请了出来。

其中我最羡慕的是“余小姐”(因为太敬佩而写)别看她个子小,声音弱。但她读的真是流畅,一气呵成。用10秒时间把八个两字词读完了。全都对了。

认完字后是听写比赛,全班都要参加。先开始,我很得意,前面都是简单词。后来,我失望,一堆词我都不会,特别是“shuihuzhuan”,“shui”和“zhuan”我都会写,可“hu”字不会写,我想肯定不是“水虎传”里面又没有“水虎”。刘老师这时喊了一声“停”,把我吓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很失望,希望老师别把我的卷子收上去。

听写比赛结束了。我发现,想要在听定大会上有好成果,平时就得下功夫!下回我努力,一定可以选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汉字听写大会选拔赛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弘扬汉字的文化和美丽。中央发改委决定举行一次活动——汉字听写大会。老师非常“严厉”地在课堂上把这个过程仔细讲了一遍。谁不想出名?所以,全年级报名的那是一个多啊!但是新一轮的选拔也让我们感觉到无比的压力。

我们班报名的人数很多,但整个小学部只选出2个选手,1个替补,而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我们渐渐平静下来。报名的人渐渐产生怀疑:“我行吗”?

为了减少人数,老师决定测试一番,写错的,取消参赛资格,写对的,继续参加比赛。我手里握着笔,手心上出了汗。脑子在急速飞转着,迎接着下面的考试。

“摇曳。”老师干脆有力地说道。“简单!”我嘟囔了一句,却不知上边写不写“点”,我顿时心里就没底了,但经过一番决定之后,我艰难地划掉了那一个“点”,要和命运赌一把。

“嫩绿。”老师毫无表情地念道。“这么老土的词语老师还出啊?”我奋笔疾书,但是把“嫩”最右边写成“负”了。“怎么看着越看越不顺眼呢?”我手托着脑袋念叨着。我的大脑在飞速思考着这个问题。我突然眼前一亮,终于把这细微的错误给纠正过来了。我艰难地闯过了两个“关卡”

“秸秆。”“嗯?秸秆是什么东西?”我疑惑道。老师补充道:“我们经常说焚烧秸秆,有害环境”“哦——哦,知道怎么写了!”但我写的却是“节干”。“老师说焚烧秸秆好像就是这个”节干“,看来这回赢定了!”我暗暗地偷喜着。而我们班也有“作弊”的,他们急速地打开字典,查着“秸秆”这个词,而他们的比赛资格也被取消。

老师开始S形状轮流批改,我的心情十分的复杂,生怕有一点出错,但是我的“节干”最终还是被“枪毙”了。上边有一个大大的红叉子,我心里十分的后悔、难过。“翻开语文书的最后一页。”老师幽默地说道。几乎同时我们一起喊到:“秸秆?”“原来秸秆这样写啊!”许多人后悔道,但毫无用处,因为世上没有后悔药。

最终,有三个人“全对”,而那三个人都被成功的“录取”了。13人,现在只剩下3人了。整整10人被“枪毙”了。虽然这次我没有被“录取”上,但是经过这次测试,我也学会了许多道理。

汉字听写大会,展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且还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积累。从甲骨文到简体,其中的过程,妙不可言。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祖国的国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以前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非常好看的节目“汉字听写大会”。那里的哥哥姐姐实在是太棒了!好多我不会写的字他们都写出来了。现在,我们学校也举行了“汉字听写大会”的活动。

今天下午的第一节课刚开始,一群组织比赛的老师们就面带微笑的走进了我们班的教室。那时,我真是太紧张了,心都“扑通、扑通”的跳了起来。教室里安静的连呼吸声都听得到。

听写大会首先第一项是认字。主持老师刘老师用点名器点出了是三个人,后来熊老师又点了两个人,他们分别是余芳菲和许木子。许木子上台后吓得脸色苍白,熊老师十分体谅,就让她回到座位,改换出我们班“胆大包天”的唐朝睿来参加比赛。

每个人的读词时间只有20秒。有的读得多,有的读的少。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余芳菲。她个子虽然小,但是她把10个词在20秒内全读出来了。不仅刘老师给了她掌声,我们全班同学也给了她热烈的掌声。

认字比赛结束后就是听写比赛了,四年级的关老师报了10个词,首先,她报了一个“馈赠”,我开心极了,突然她又报了一个“水浒传”,我想:完了,这个词我不会写啊,怎么办啊?只见刘老师说:“时间到,请同学们停笔。”唉,关老师报了10个词,我只写了5个,真是糟糕呀!

听写比赛结束了,听写大会也就结束了。如果我平时能更加积极的进行听写准备,把玩和看课外书的时间多用一些在复习生字的方面,那我一定会比现在考得更好,会更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汉字大赛观后感

全文共 1388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电视台、国家语委共同举办的大型电视活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终于落幕了。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很新鲜;仔细一想,有不少问题。我们都不会写的字,要孩子们死记硬背;孩子们记忆了这些几乎没有用的字,长大成人后再抛弃,这不是折腾吗。

还 有一些文言文的词,现在根本不用,都是一些中国人民早已抛弃的糟粕,也拿出来考学生,这不是折磨孩子吗。孩子们被逼的背《现代汉语词典》, 这不仅是扼杀孩子们的思想,也是扼杀中国的未来。

现在很多孔乙己在鼓吹,每个汉字背后都有文化的积淀;可是他们忘记了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我们写的是白话文。白话文汉字只是一个声音符号;白话文汉字里面什么也没有。

例如这次比赛中的一些词:蹚水、趟水;桑葚、桑椹;筢子、耙子;酆都、丰都。字不一样,都正确;这就说明白话文汉字只是一个声音符号,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积淀。还 有主考官们读的那些文言文,根本不是人说的话;别说听的人不懂,读的人也不懂装懂。例如:主考官郎永淳先生读,圩顶xuding时,北京大学钱文忠教授点评说,这是一个多音字,读weiding;随后裁判孟蓬生博导指出,正确读法是yuding,而且只有一个读法。需要用白话反复解释才能懂的文言文,历史再悠久,再登大雅之堂,也是落后的工具。

社会上一些所谓的中华文化大师,不懂语言学,因为语言学是科学。他们把已经淘汰的,古人的文字学捧上天。这些人和李一道长,王林大师没有本质的区别,对社会的危害可能更大。作为符号,拼音字母简单;一笔、两笔就可以完成。汉字的形状太复杂;需要几笔,十几笔,甚至几十笔,效率低下。作为声音符号,拉丁字母只要26个;汉字的数量太多,有近万个,远远超过我们说话声音的种类。字浮于事,害的我们常常写别字。

作为代表意义的最小单位,白话文汉字又太少,只有一万个;英文的最小单位数十万,而且还 在不断地发展。单音节汉字由于受说话音节数量的限制,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文字。使用竹简的古代,文人都会刻字。蔡伦造纸后,我估计曾经也有人叫嚣过,雕刻的文明传递;进入电脑时代,有人呼吁,书写的文明传递,不足为奇。

雕刻现在只是一种艺术;书法的下场,将和雕刻一样。你会雕刻吗?不会;那么我们今后可以不会写字,但是一定要会电脑输入。这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汉字难;学习汉字浪费了全国人民大量的时间。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象形文字,历史最悠久。画个圆圈代表太阳,绘个半圆意味月亮;这种古老的方法已经过时。现在全世界都使用声音符号,也就是拼音文字,因为人人都会说话,说话声音已经代表意义,只要用简单的符号代表说话的声音,就大功告成。声音符号的效率远远超过表意符号。

中国至今还 不能正式使用先进的拼音文字,国家语委难辞其咎,语委的专家学者们尸位素餐。《现代汉语词典》里仅有的几百个拼音文字,也就是字母词,绝大多数还 是老外制造。

中国至今没有正式使用先进的拼音文字,恶果就是中国的科学技术继续落后,因为语言和文字是我们思维的工具。很多人以为中国的科学进步很快,那是比中国的过去;在世界上,中国的科学仍然落后。一百年来,中国的进步很快,那是跟在别人后面前进;跟在别人后面进步再快,仍然是落后。

中文必须改革;如果不使用拼音文字,中国的科学永远落后。现在还 把落后的汉字当作图腾,是愚昧的表现;现在还 不正式使用拼音文字,是中国的耻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听到“听写大会”四个字,我们就会想到那风趣好玩的节目,里面的哥哥姐姐都很厉害,不仅电视上有听写大会,我们学校也有“听写大会”的活动,为了这场大会,熊老师每周四都会针对我们做一场听写大会的训练。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四年级的老师纷纷来到了教室,老师们都面带着笑容。但我们都非常紧张,我们的心都“砰砰砰,砰砰砰”地跳。时间仿佛都停了下来,就算一根针掉在了地上,都可以发出非常清脆无比的声音。

“听写大会”的第一个题目是认字,刘老师利用点名器点出了三名同学,然后,熊老师也点了余芳菲与许木子,老师看到许木子脸色苍白,就请许木子上位了,就请了胆大包天的唐朝睿。

每个人读词语都有20秒的时间,他们五个人有的对的多,而有的呢,却对的少。但我最关注的却是余芳菲,因为她读的全部都正确,并且只用了10秒,站在一旁的刘老师忍不住给余芳菲了掌声,我们也情不自禁地给了她热烈的掌声。

认字比拼后就是听写大会。报听写的是四年级的关老师,关老师报的第一个词,哈哈,我会写,但报到了第二个词《水浒传》,这个“浒”怎么写呀,我家里还有这本书呀,怎么就想不起来了呢,哎,真困难。最后,十个词已报完,刘老师说:“停止。”那时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我只写了三个而已啊!

听写比拼结束了,那也就是听写大会结束了,如果平时不努力的话,就不会拿到好结果。这些都是要在课外,抽时间来完成的,哪怕是那最后的一分钟或那一秒钟也可以拿来练习。

我们都可以听到那根针的声音。

今后我一定要把词语好好练习,争取下回拿一百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亲历听写大赛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623 字

+ 加入清单

“写方方正正中国字,做堂堂正正中国人”自从学校提出这一口号之后,争做“汉字英雄”便成了我们的目标。在词海字波里披荆斩棘了好一阵子,终于迎来了学校首届《听写大赛》。很荣幸,我也成了班级10名代表之一。无论结果如何,我彼珍惜这份荣耀。

下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阶梯教室,虽然这个教室挺宽敞的,但现在已经熙熙攘攘地坐了许多同学。比赛还未开始,大家都在激烈的讨论着今天会出哪些题目,有的则在“临阵磨枪”,再多记一些参考材料中的字词拼音,也有的在不断的整理思绪,使自己的状态达到最佳……我也不由自主地用手指开始在桌子上比划着那些字,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那颗狂跳的心稍微平静一些。

主持老师讲了一段开场白后,《听写大赛》也就正式开始了。第一轮是“火眼金睛辨错字”,每班要淘汰5人。改错虽说是我的强项,但我却仍是提心吊胆的,总担心自己会得淘汰掉。“开始!”,容不得我多想,比赛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了。大家也都以手中的笔作为武器,打响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千均一发”,一开始就遇到了这个成语,当中的“均”应该是这个“钧”,我信心满满地填了上去,毕竟也是做了好几回的成语了。“一泄千里”,这个词应该是对的吧?但却怎么看都觉着变扭,“泄”似乎错了,却又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代替。算了,空着吧!7分钟的短暂时间可容不得我对这道题过多地关注。我就这么写着想着,不确定的就立即跳过,虽说跳过的有很多,但对填过的我都有极大的把握。满满的一张A4纸词语,却只有7分钟时间。尽管已经用了最快的速度,但却仍是空了好多。答卷上交后,一对答案,那才叫一个懊悔啊,最令我郁闷的是“一惆莫展”的“惆”,明明早上才做错后订正过,却仍是没记住,居然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没写,懊恼死了!

当我对自己不抱希望时,老师开始报起了晋级名单,我那叫一个忐忑,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章嘉怡、林涵,李琪璐!”什么,居然还有我,开始的惊讶过后,转眼便被喜悦所充斥,没有被淘汰,真是个令人为之一振的消息!

第二关是听写,由老师报出十个成语,我们默在白纸上,每个年级段都要淘汰八人。比赛说开始也就开始了。报的词语大都在参考材料中出现过,但可悲的是,那一类,因为是属于生僻词,老师没有针对性强化训练,我们也没有过多的关注,基本上没怎么好好记过。前几个词语还好,当写到了“阴霾”的“霾”时,我彻底卡住了,我只记得它是“雨”字头,下面是一个“貌”的左半部分,哪右半部分呢?这么紧张的时候,脑子更是堵死了。猛地想起第一次见到这个词,因为它的下半部分读成了“li”,对了,就是“里”,总算是想了起来,我更是毫不犹豫的写了下去。而最后一个“户枢不蠹”,我就是完全没有印象了。刚听时,我就彻底傻住了,半天才回过神来,开始从脑海中调取信息,却是少之又少,模模糊糊只记得前三个字,至于那“du”却只有一个影子了。于是这个词,我也就没写出来。最终,我还是进入了第三轮,尽管排名很后面。

第三轮是车轮大战写词语,这时我们班也只有两人晋级,压力也是骤然增大。我是第二组的,第一个抽到的词语是“荏苒”,我可是对这词一点印象都没有,只是依稀听过,结果失败了。幸亏其余二人也都卡了壳,我方才得以继续下一轮。第二个词是“秤砣”我默出来了,是我留到了第三回合,也有一人淘汰了。最后的一词“tanta”这词有印象,却极其模糊,于是写成了如此“坦塌”,结果,自然是淘汰了。当看到正确答案时,后悔莫及,却已经无法挽回了。

随着一个个人的淘汰,比赛也进入了最后一轮——“一字千金定乾坤”,也就是看拼音拼字量。我们只有一名同学孤军奋战了。二班的单雨行,不得不令人叹服,当他写到一个“付”字时,下面有人提醒说写过了,他急中生智,加了个双耳旁,变成了“附”,避免了淘汰。最后他以“夫”字,一字定乾坤,取得了胜利,而我们也值得甘拜下风。

这次《听写大赛》,只不过是在汉字的浅海中试试脚,但它仍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汉字的博大精深,使我领略到汉字独一无二的魅力。我爱你,汉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第八届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题目高中组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组总决赛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几个渔人从海底捞起一个瓶子。里面有一小片纸,上面写着:“谁啊,救我!大海把我抛掷到荒岛。我正在岸上等候救助。赶快。我在这里!”

“没有日期。现在去一定太晚了。瓶子可能已经在海上漂流很久了。”第一个渔人说。

“而且没有标明地方。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哪一片海。”第二个渔人说。 “既不会太晚也不会太远。这个名叫‘这里’的岛屿无处不在。”第三个渔人说。

他们都感到不安。寂静落下。

为什么几个渔人都感到不安?这段文字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2 0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

1. 取譬适当,杜绝虚假;

2. 行文畅达,说理明晰;

3. 感情真挚,戒用套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汉字大赛观后感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观赏。

——《赞汉字》【汪竹柏】

汉字, 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个节目最近正在CCTV-10科教频道热播着。对汉字情有独钟的我,当然不会错过这积累词语的好机会——每周五晚上,我都会准时收看这个唤醒我们提笔写字的节目。

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要举办这个节目?很简单,在电脑时代,我们经常提笔忘字,只记得键盘,却将笔杆忘怀。可能,我们是找到了一个代替笔的替代品——键盘。手指轻轻一敲键盘,汉字便一下子蹦出来,那里还 用得着提笔写字?这样,轻松,方便,快捷。可是,在我们使用替代品的同时,你是否注意到,你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退化?你是否已经开始提笔忘字?一连准时收看了3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有几个词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第一个词语是“日冕”。可能会有许多同学也和我一样没有注意到——“冕”的上半部分不是“日”,而是一个“冒字头”。要知道,这个字我写了无数遍了,却一直都在书写着一个错字。那时候,我下决心:以后写字一定要注意细节!第二个词语便是“妖孽”。很佩服书写这个词语的同学,那么复杂的“孽”字都能完全正确地书写出来:上面一个“薛”,下面一个“子”。看来,要想写好字,日常积累也是必要的。第三个词语是“蝉蜕”。 当主考官说出这个词语时,我脑中一片空白,因为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词语,可当主考官将这个词语的意思解释出来以后,我就正确的书写了出来。由此可见,借助释义,我们就可以想象,就可以正确书写陌生的词语。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与听写大会同步写字的时候,我真不忍心将这一个个快活的精灵框在田字格中,我想让他们去舒展自己的身体;无拘无束在地去享受自己的欢乐;自由自在地去玩耍。汉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力量,它带着我,翱翔于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汉字听写大会的作文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每天,我们在电视上都会看到一个电视节目——听写大会。许许多多个哥哥姐姐都在这里比赛。我们前一个星期就知道了今天要参加比赛。我兴奋不已。于是,熊老师每天星期四都给我们报听写,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终于,到了我们“一展身手”的时候了。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几位四年级的老师面带微笑,从容地走进教室。教室里突然变得鸦雀无声,我们紧张得不敢张开嘴巴。这时时间仿佛静止,就连心跳声都可以听到。此时的我显得格外紧张,生怕写错字。

汉字听写大会第一项比赛是认字。为了公平起见,刘老师用点名器随机点了三位同学。熊老师再点了两位同学。胆小如鼠的许木子紧张得脸色苍白,一看就是不敢去。于是,熊老师又点了胆大包天的唐朝睿,只见他昂首挺胸地走上台,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

参加的人每个人认读十个词,时间只有二十秒。有的读得很多,有的读得很少,还有的同学没有读完就淘汰下去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余芳菲了。轮到她时,她一点儿也不紧张,非常淡定,居然一个词也没有读错。赢得了我们热烈的掌声。

认字大赛过后就是听写比赛。四年级的关老师报了第一个词。听了后,我想:完了,“吟”字忘了怎么写。还没等我想起来,老师就报了下一个词。唉!时间不等人!只听见刘老师斩钉截铁地说:“停!”就要求我们必须交上去了。当时,我想:完蛋了,这次好多字不会写,又要考低分啦。

听写比赛结束了,汉字听写大会也完美落幕了。如果平时我勤奋看书,我就不会在这次比赛中输得如此惨烈了。唉,真是可惜啊!如果我多看看书,那我今天会不会没有不会写的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汉字何以沦落到听写的地步高三作文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首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拉开帷幕,内容涉猎之广令人汗颜。从生活用语到成语典故,再至方言俚语,可谓五花八门,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但在我看来,令我震惊的却并不是它的内容,而是它使我思考汉字何以沦落到公开听写的地步

古往今来,中华汉字的源远流长有目共睹,是中国古老传统文明中最耀眼的明珠。从最早的甲骨文开始,中国人便发明了自己的文字,而文字也成为了交流与文化传承的基本载体。中华上下五千年,繁华厚重的文化积淀便都通过史书流传下来,成为历史见证。而汉字的逐渐演化,也彰显出一朝一代不同的文化形式。

正因如此,文人墨客开始出现。他们通过文字或抒情或写意,或感慨世事或讽刺今朝。饮酒作诗便成为当时的时尚,而我们也因此领略到陶潜的出世豁达,李白的兴意洒脱,杜甫的忧国忧民,辛弃疾的愤懑难平……故此,汉字的创意形式便由诗转为词再到令,而汉字本身也成为书法为人们所研习。可见,我国的汉字文化不可谓不博大精深。

但反观现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充斥着中国人的生活。手机,电脑,ipad多种多样,人们用电子产品发出的电波代替了交流,而这种形式不得不说它方便快捷,但要是因此不愿写汉字,不愿动笔,岂不是对中华文化的轻视与践踏!所以,错别字日趋泛滥,火星文日渐膨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笔忘字,有话说不出,追本溯源,则是文化素养的缺失。

这种缺失不仅使人丧失精神涵养,更使其失去文化神美,同时也加重了文化偏差思想,过分崇洋媚外,忘记本根。但是,中华的一个日常用语却透露着生活文化,一恶搞成语典故透露着历史文化,一个方言俚语透露着地方文化,身在这样的灿烂文明之乡,中国人你们为什么不陶醉在其中,不愿解开电子的枷锁而过分依赖呢?

曾经波涛汹涌的黄河长江孕育了中国文化,它经历历史的轮回,时间的沉淀而越发璀璨。而汉字也演变为世上最美的文字。一次,听外国友人说:"中国汉字是画出来的。"我说不错。但现在,就连外国人都能发掘汉字之美,而身为中国人却不会看不会"画",难道不觉得羞耻吗?庆幸的是,这次听写大会点醒了一些沉迷的中国人,他们开始将输入法改为手写,开始动笔作文作稿,我想这种文化反思虽才刚刚开始,但必会让每个人都有猛醒和精神收获,不再困顿于外界的牢笼。

汉字听写,实属无奈之举。只因汉字不该沦落这般地步。听写大会所代理啊的巨大讽刺,让我们感到中国人有些忘了根,忘了文化,而它的关注我也愿它并不是三分钟热度,而给予世人以警示,重新关注到千年的文化心血上来。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遗失了文字,那么其文化也必然断流,而其根基也离倒塌不远矣!

既然这样,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何不醒悟,重拾文化的根,不再做"拇指族","键盘手"的奴隶,好好提笔感受下泱泱华夏的汉字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激烈的汉字听写大赛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这周,我们六年级所有班级举行了一场激烈的校园汉字听写大赛。作为观众,我们也要尽自己的责任来为选手们助威。但是这一场比赛优秀的人才也必不可少,于是我们号召的五位精英一一上阵:洪千然、卓志轩、叶渊博、吴依冕、陈曦。

激烈的比赛开始了,首先是叶渊博“大将”上场。“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魄使我们六(10)班同学坚信他这一轮一定能胜。“叶渊博——加油!” “叶渊博——加油!”在大家的欢呼声、呐喊声中第一轮比赛全员通过,可是第二轮我们班就没有那么顺利了,赛场上越来越紧张。只听“主考官”一报:“浮云蔽日”之时,赛场上的几位同学目光开始犹疑不决。同学们发现卓志轩显出一脸茫然,而其它队员则依然神态自若。卓志轩还是被请下来台,我们班少了一员大将,大家都感到“兵少粮缺”。“噢耶,现在场上的胜败全部掌控在我们手中。”六(11)班和六(9)班的同学们举起了一面面鲜艳的彩旗,上面写着他们班胜利的口号,给它们场上的队员们增强了士气。

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比赛,最后只剩下两组——(11)班和(9)班。在场的人都屏息凝视,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两组上。首先是“雾霾”,这个词我们平时都写过,我暗笑。在我声旁的李钊毅也说考题没“深度”。没想到(11)班参赛的那个同学竟然写错了。(11)班的同学们感到些许不悦。在一片唏嘘声中赛点来了,在我看来最后两个人才算是真正的“势均力敌”……PK开始了,“缫丝”,两者轻松晋级;“姗姗来迟”,这么简单的词怎么能难得住两位大师级别的高人?“彝器”,不好了,(11)班的那位女同学不偏不斜地卡在这个字上。结果,(9)班夺冠了!六(9)班的同学们将她围在中心,大声欢呼:“我们赢了,我们赢了!”在欢呼声中把冠军送进教室。而我们班呢,只获得全段倒数第二名,大家沮丧地回到教室,心里感到非常羞愧。

这次汉字听写大赛虽然结束了,可是我们倒数第二名的成绩却一直留在我心底。我希望老师以后多举办这些比赛,让我们更好地传承中国汉字这个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将中国特有的传统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汉字听写大赛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于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和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播出。

节目邀请国内语言文化专家担任裁判和解说,央视著名播音员轮番担任读词主考官,从32支参赛代表队中,决出一名年度汉字听写冠军。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笔忘字”现象越发严重的今天,该节目寓意唤醒更多的人对文字基本功的掌握和对汉字文化的学习。正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介绍——“这不是一个秀场,呈现出来的状态可能非常单纯、简朴,但却可以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

本电视节目形态设计研发者的关正文说:“为孩子们举办汉字听写竞赛活动的想法产生于在美国有英语的全国拼字比赛,从1925年延续至今,一代代孩子参加,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第十一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题目

全文共 4765 字

+ 加入清单

一、阅读能力测试(100分)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不到5岁便夭折的儿童每年有90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产妇死亡概率为33%,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仅为0.018%。全球至少有25个国家,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或许你只想把书扔到一边,不去想世界贫穷这件大事。因为这个问题看上去太宽泛、太棘手。然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劝你不要那样做。

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会令我们无比震惊。研究人员发给每个学生5美元,让他们填写一份简短的调查表,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份传单,请他们为“拯救儿童”(全球慈善机构之一)捐款。传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是这样的:

马拉维的食品短缺影响着超过300万儿童;在赞比亚,自20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因此,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400万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超过1 100万埃塞俄比亚人急需食品援助。 另外一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上画着一个小女孩,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罗西娅是一个来自非洲马里的7岁女孩,她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甚至面临着挨饿的危险。然而,您的经济援助将会改善她的生活。有了您以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拯救儿童”将与罗西娅的家人以及社区里的其他人一起帮助她,让她能吃饱饭,接受教育,具备基本的医疗及卫生常识。

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16美元。和第一份传单不同,第二份传单展现了一个而不是数百万人的困境,看了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2.83美元。这样看来,学生

们愿意为了罗西娅而承担一点儿责任,但在面对广泛的全球性问题时,他们就不免有些泄气了。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随机选定了一些学生,先告诉他们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不愿关注那种泛泛的信息,他们更有可能会捐钱给某一特定受害者,然后再给这些学生看那两份传单。结果显示,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1.26美元,与事先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差不多。然而,看了第二份传单的学生在得知这种现象之后,平均每人仅捐了1.36美元,远远低于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鼓励学生们再想想反而使他们对罗西娅不那么慷慨了,但马里人民也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援助。

学生们的反应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面对贫穷等问题时的感觉。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慷慨,特别是在面对一个身陷困境的7岁小女孩时。然而,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重新考虑之后常常失去信心: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善款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这本书会让您再好好想想,如何摆脱那种“贫穷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感觉,从一系列具体问题出发,重新审视这一挑战。这些问题只要能得到恰当的定位并为人们真正理解,就能够逐一得到解决。

遗憾的是,关于贫穷的辩论往往不是这样展开的。很多侃侃而谈的专家并没有讨论怎样抗击痢疾和登革热最有效,而是专注于那些“大问题”:贫穷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场?穷人能够受益于民主制吗?外来援助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杰弗里萨克斯是联合国顾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穷陷阱”。除非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民主制,都帮不上什么大忙。外来援助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启动一种良性循环,即辅助穷国在关键领域投资,从而提高其生产力;由此而产生的更高收入会带来更多投资,收益将呈螺旋状上升。萨克斯在其2005年《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一书中称,如果富国在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 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穷国,那么贫穷问题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决。

然而,还有一些侃侃而谈的人认为,萨克斯的回答是错误的。曼哈顿的威廉埃斯特利挑战了纽约大学的萨克斯,随着其著作《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及《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的面世,他已经成为反援助人士中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丹比萨莫约是一位曾在高盛投资公司及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她于近期出版了《援助的死亡》(Dead Aid)一书,并在书中对埃斯特利的观点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援助的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国人或自己政府的施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看待世界运转的方式上,对援助持悲观态度的人实际上表现得颇为乐观。埃斯特利认为,“贫穷陷阱”并不存在。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能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只能使问题恶化的人?这一问题无法从理论上得到解决,我们需要的是证据。然而,遗憾的是,那种常常用来解答大问题的数据并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引人注目的奇闻轶事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来支持任何立场。例如,卢旺达在遭受种族灭绝之后的几年里得到了大笔捐款,整个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由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开始制定政策,尽量不再接受援助。那么,我们应将这个例子看作是援助好处的证明(萨克斯的观点),还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莫约的观点),还是二者兼备?

由于诸如卢旺达这样的个例没有最终定论,大多数研究哲学问题的人更喜欢在多个国家之间作比较。例如,针对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发展得快。这常常被认为是援助无用的依据,但实际上,这也可能意味着相反的观点。或许,援助使某些国家避免了一场灾难,没有援助的话情况会更糟。对此,我们并不了解,只是在泛泛地猜测而已。

然而,假如没有支持或反对援助的依据,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放弃穷人?这种失败主义的态度不是我们所应持有的。实际上,答案是可以找到的。这本书整体上就采用了一种答案延伸的形式——不过不是萨克斯和埃斯特利喜欢的那种泛泛的答案,它要告诉你的不是援助

的好与坏,而是援助在一些特定的事例中是否带来了好处。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民主制的效力,却可以就是否应改变其组织方式谈谈感想,使其更有效地运行于印尼的农村等地。

无论如何,对于某些大问题(如外国援助是否有效)的回答是否像我们有时听到的那样重要,我们尚不明确。无论是伦敦、巴黎或华盛顿特区那些热心于帮助穷人的人,还是不那么热心于此的人,他们都认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出。实际上,援助只占每年给穷人所划拨的款项的一小部分,大多数针对全球穷人的计划都由各国自身的财政部门制定。例如,印度基本上不接受援助。2004~2005年间,印度为穷人的基础教育计划投入5 000亿卢比(310亿美元)。即使是在非洲这样急需援助的地方,这一数字也只占政府2003年度全部预算的5.7%(如果我们排除尼日利亚和南非这两个几乎不接受援助的大国,那么这一比例为12%)。

更重要的是,援助的是是非非引发了无数没完没了的争论,这模糊了真正的重点——钱的去处。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选择正确的资助项目——该项目对穷人有好处吗?是该给老人发养老金,还是为病人建诊所?然后,弄清楚最好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比如,诊所的运作及人员配备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

为援助问题而争论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一个前提,即我们应在力所能及时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在情理之中。哲学家彼得辛格曾写过关于拯救陌生人的道德准则,他评论说,大多数人都愿意牺牲一件价值1 000美元的衣服,换取一个落水儿童的性命。辛格还认为,这名落水儿童就是那些每年活不到5岁的900万儿童之一。经济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他认为,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用他的话来讲,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一个来自非洲的贫穷小女孩即使很聪明,可能最多也只能上几年学。她很可能由于营养不足而无法成长为世界顶级运动员,而且即使她有什么做生意的好想法,也没有启动资金。

的确,对于发达国家的人来说,这种对生命的荒废可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对于这个非洲小女孩来说却影响很大:她可能沦落为携带艾滋病毒的性工作者,将病毒传染给一个来到非洲旅游的美国人,而这个美国人又会将病毒带回自己的国家。或者,她可能会患上一种耐抗生素的肺结核,这种病毒最终可能会传播到欧洲。如果她当初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她可能已经研制出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良药,或者就像中国小姑娘戴满菊一样,她上学的机会来源于银行职员的一个疏忽,这可能使她最终成为雇用上千人的商业巨头。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

丽吴顿在其著作《半边天》(Half the Sky)中讲述了这个小姑娘的故事。即使她没有这样的际遇,我们又有何理由不给她一次机会呢?

我们知道帮助穷人的有效方式吗?当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时,分歧便会显现。

辛格关于帮助别人的观点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你知道如何去做。在你不会游泳的前提下,甘愿牺牲一件衣服的道德准则便显得苍白无力。正因如此,在《你能拯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一书中,辛格不辞辛苦地为读者列举了很多实例,告诉他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伸出援手。在辛格的网站上,这部分内容是定期更新的,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也是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因此,真正有用的方式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空谈外来援助。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称,疟疾在2008年造成约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非洲的儿童。对此,我们认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这样就可以挽救很多条性命。研究表明,在疟疾传播严重的地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可以将疟疾的感染病例减少一半。那么,怎样做才能保证儿童都睡在这样的蚊帐中呢?

只要拿出约10美元,一个家庭就能得到一个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还会有人教他们怎样使用这种蚊帐。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是否应向家长们免费提供这种蚊帐?或者按优惠价卖给他们?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市场上按全价购买?这些问题是可以回答的,但答案却不甚明了。很多“专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十分强硬,却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如果玛丽睡在蚊帐中,约翰就不太可能被传染——如果至少有一半人口睡在蚊帐中,另一半人口即使没睡在蚊帐中,他们被传染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问题是,睡在蚊帐中的孩子的人数还不到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对于马里及肯尼亚的很多家庭来说,10美元的花费有些高。考虑到使用者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利益,以优惠价销售蚊帐或免费赠送蚊帐似乎是个好办法。的确,免费发放蚊帐正是杰弗里萨克斯所提倡的。埃斯特利和莫约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人们不花钱就得到了蚊帐,那么他们就不会对其加以珍惜,因而也就不会去用。即使他们用了,也可能会因此对施舍习以为常,在以后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蚊帐时便会退缩,或是在需要其他物品时也不愿自己花钱,而是等着别人免费赠送。

[创新高中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