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乔家大院作文(汇编19篇)

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祁县乔家堡村正中,是山西的一座独特建筑,小编收集了山西乔家大院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4352

作文

45

游山西王家大院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日是我们祖国母亲的生日。1949年的十月一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激动的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了这一天,无数先辈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美好生活。想到这些心中不觉一种感激、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也为我们祖国的美丽、富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一大早,迎着习习秋风,爸爸开车拉我们全家(爸爸、妈妈、我、妹妹、爷爷、奶奶和我亲爱的三姨奶)去山西游玩,这次山西之行我们参观了平遥古城,王家大院,晋祠公园等,感想颇多,收获也颇多,这次是我们全家第二次来山西旅游。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位于灵石县静升村北端黄土丘上的王家大院。一进院子,我就被她古朴大气、精工雕造,独具匠心的建筑的所吸引。那院落座北面南,居高临下,视野极为开阔。 据介绍王家大院有东大院、西大院、孝义祠三部分,总面积达34450平方米,相当于祁县乔家大院的4倍,王家大院不仅是一组民居建筑群,而且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

在王家大院随处都可以体会艺术的精湛。从屋檐、斗拱、照壁、兽吻到础石、神龛、石鼓、门窗,真是构思奇妙,造型逼真。从绘画、书法、诗文熔于一炉,姿态秀美,真是晋中民居中的一处奇葩。

我们游览完王家大院时夜色已深,回首遥望夜幕中的大院轮廓及那星星点点红灯笼,不禁让我思绪万千:一座古城,一座大院就能让人们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心中怎能不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游王家大院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就喜欢旅游的我早就知道我们山西是我国的旅游大省,“名城、名山、名院”是我省推出的一条精品旅游线路。名城,当然是指我们的乡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名山指介休绵山,名院自然就是指王家大院。听多了“王家归来不看院”的广告语,我决定动员爸爸妈妈带我去王家大院看一看,看看这个院子到底有什么特别。

我们的车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到了灵石,直接停在王家大院前的停车场。慕名前来的游人很多,王家大院因地布局,顺山而建,四周还有城墙守护,远观象一座城堡,出入城堡的大门上悬挂着红灯笼。

听导游介绍,王家大院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包括东大院、西大院和孝义祠,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我们全家主要观看了东大院。一进堡门,看到的就是东大院,俗称高家崖,由三个大小不同的矩形院落组成。青石板道路纵横,房屋依山势而起,颇有气势。我发现院中有院,门内有门,窑顶建窑,房上座房。导游带着我们由下往上,鱼贯而入,如果不是依靠导游,根本就不辨东西南北,有一种进入迷宫的恍惚。

导游介绍,东大院的两座三进四合院其实就是王氏两弟兄的住宅,哥居东,弟居西,大小有序。王氏两弟兄走的是典型的由农及商、由商及仕的发展道路,官及五品、四品。两座大院院门前都有高大的照壁、上马石、旗杆石、石狮、石台阶等。因主人官阶高低不同,两院在许多地方也呈现出差别。例如王家老大官及四品,拴马桩头都是雕的狮子。整个东大院房屋建筑设计巧妙,起居、教育、祭祀、防火、逃生……功能齐备;建筑装饰精美,无数的砖雕、石雕、木雕宣扬着礼智仁义孝的伦理、福禄寿喜的吉祥、竹菊梅兰的高雅。祖宗牌位、土地神龛、楹联题辞、翰墨书香……;官阶、谥号、私塾、账房,小姐绣楼、古玩摆设……

爸爸说这座宏大的建筑群内洋溢着封建社会尊卑有序的人文气息,充斥着官僚地主等级森严的统治氛围,这就是王家大院的特别的地方。可惜我不太懂,看来得以后好好学习王家大院承载的古老历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河南陇海大院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适用范围】友情;爱;集体;团结

【事迹】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节目摘录】

照顾高新海,这就是一个普通大院发生的爱的故事

邻居们包揽生活的所有琐事

邻居们每天送他去医院 为他的褥疮换药 为的就是他好好的活下去

这个大院700多人 除了不能活动的老人 几乎人人都来看他 照顾他

这是一个爱心接力

他们七天一小聚 十天一大聚 很快乐

大院有句歌”相信爱心会创造奇迹”

高新海没自暴自弃 学会了开三轮车 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带着儿时的伙伴上街兜风

三十九年 不离不弃 就这样相伴到老 只为了彼此相伴温暖

【颁奖词】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陇海大院里的邻居,给了父母不在人世、高位截瘫的高新海一个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的童工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年仅12岁的男孩,认为上学对自己是一种负担,便辍学回家了。他想当一名演员,小心翼翼地与父亲商量此事。本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没想到父亲居然同意了他的意见,但同时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当演员,先到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当童工

男孩与父亲打了赌,自己要凭真本事进入电影大院里当童工三年,三年期满后,父亲要将他送到伦敦电影学院深造,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踯躅在电影大院门口好长时间,给每位进入大院的大腕鞠躬,希望他们收留自己。他心甘情愿给电影大院打扫卫生,并且分文不取。令他失望的是,没有人愿意收留一个童工。

一周的时间过去了,依然没有结果,他坐在电影大院门口不停地哭泣。电影大院的管事人出来了,这儿可是全英国的电影中心,他们害怕负面事件会影响他们的生意。

男孩掷地有声地介绍了自己,说自己辍学在家,想到电影大院里当童工,不要报酬。

管事人犹豫了,最后决定收留他,是以徒弟的身份,而不是童工。表面上虽然如此,但他在电影大院里做的却是童工的活。

他每天的工作是帮助著名的演员收拾行李、准备饭菜,帮助他们整理道具,十分辛苦。

电影大院里有许多著名的导演,库布里克就住在东边的一排楼房里。库布里克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一个合适的时机,他起用了男孩。但问题出现了,由于他学业不精,居然看不懂台词,需要别的演员指导,库布里克对他的兴趣转为冷淡。男孩在这个触手可及的机会里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他后悔自己在上学时没有用心学习。

在与父亲做了简短的沟通后,他保留童工的身份请假三年,进入曼彻斯特第一中学学习。三年的时光里,他几乎学完了中学的所有课程。以他的成绩可以考上一所很好的大学,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又一次辍学了,要继续去电影大院里打工。

15岁的男孩,重新回到了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他的身份依然是个童工。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碌着,闲下来时,他便躲到墙后面,观察演员们一本正经的表演,回到宿舍里,他抓紧时间练习。

终于,他与众不同的行为引起了大导演希区柯克的注意,他没想到,电影大院里居然隐藏着这样一位刻苦学习的孩子。在他的安排下,男孩出演了人生的第一部电影《百万小富翁》,这部电影的上映,将一个极具天赋的小演员推向了前台。

接下来的十年时间里,他佳作连连,从《猜火车》到《魔鬼一族》,再到《同屋三分惊》,他几乎是以势不可当的态势占据了英国各个电影排行榜的头名。

谈起自己在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的童工生涯,博伊尔感慨万分。他十分感谢这段经历,让他在艺术的氛围里耳濡目染,如果他处在另外一个场所,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环境塑造人的品质与才能,它也是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你一直待在一群火鸡中间,就很难像雄鹰一样展翅翱翔。

[曼彻斯特电影大院里的童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游王家大院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来到了山西省灵石县王大院

进了大门,首先是一座城堡,叫老宅,老宅是由王家大儿子拥有,由于他是四品官,所以门楼不是特别气派,往里走有少爷读书的地方,寝室,小姐楼,书房,会客厅等,还有一些壁画象征做官,健康代代升旺,从这点看来古代人十分聪明。

穿过一道小门便是新宅,新宅并没有老宅参观价值达,它里面展出一些板画家和国画家的作品。

再往上走,便是城墙,城墙往前走是龙亭,在龙亭上不但可以看到王家大院的全景,分别是玄武,朱雀,青龙,白虎,麒麟,象征着平安,再往前走是一个亭子,亭子下面是个很长的坡,下去后便结束了参观。

从王家大院参观可以看出古人十分聪明,建筑很有特色,木材石板十分坚固结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陇海大院爱心集体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游乔家大院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从东大门一直往西走,有一条80米长的甬道。甬道自东向西走尽头是乔家祠堂。甬道将整个大院分成南北两部分,甬道北边自东向西分别有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和花园,甬道南边自东向西有东南院、西南院和新院。

乔家大院总共占地面积是10872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是3872平方米,共有6个大院,大院内套有20个小院子,共有313个房间。

大院内随处可见精致的木雕。如老院的三门木雕为葡萄白子图,东南院正门有八骏马和福禄寿三星图等,雕刻品个个栩栩如生,有着民族寓意。

砖雕工艺品在乔家大院到处可见,题材也非常广泛。

除此外,乔家大院还有精美的石雕。

乔家大院收藏有许多珍品,其中有三件号称为“乔家三宝”。第一件是犀牛望月镜,第二件是万人球,第三件是二盏九龙灯。

院子里也有各种纪念馆。比如展示乔家主人发迹的纪念馆,也有陈列山西民间风俗习惯的纪念馆。

参观了乔家大院后,我感觉到很有趣,拍了许多照片,而且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山西乔家大院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在太原第四天,我们去乔家大院游玩。

乔家大院一个小时的车程,早上7点我们去那里。路上,我看着风景,过了一会儿就到了乔家大院。还没进去,门口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大家心里想,外面也这么多人了,里面人就多得不用说了。买好票后,我们跟着进去,我拿着照相机在打量着怎么拍,忽然一群人挤来挤去,把我挤到一边。我一看这架式,唉,找个理想的地方拍照片也不容易呐。我叹了口气,人可真多呀。看来,这里以前住的可是大户人家,可大了,每个庭院结构都挺复杂的,难怪叫大院。导游说,乔家一开始也很普通,后来乔贵发这一代磨豆腐,赚了点钱。轮到乔家最历害的乔致庸出场了,开始开钱庄,乔家因此进入了辉煌时代。

我们接下来去看乔家三宝,第一宝是九龙灯,第二宝是犀牛望月镜,第三宝是万人球。我们先去看第一宝九龙灯,是慈禧太后送的,共有九条龙刻在木板上,灯的主体是由4幅画质精美的风景画组成,点燃蜡烛,九龙灯好似九龙戏火,可以自由转动。一眼看去,九龙活灵活现的,哇,太精彩了。据说乔家花了全家三分之一的银子才把这个宝贝做出来。再去看第二宝犀牛望月镜,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古时候犀牛是天下派下来的神,来到这里守护人间的。这个镜架的木头和铁一样重,放到水里会沉,实属罕见。最后是第三宝,万人球,这个东西主要用来监视别人的。全中国就只有两个,后人不管怎么样都制作不了。

后来,我买了一个小型的犀牛望月镜,作为纪念品。乔家大院这三宝最有名,大家如果有兴趣到山西的话,无论如何都要去看一看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览王家大院的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暑假,我和我的姑姑,姑父和表妹,去了王家大院,当时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恨不得张一对翅膀立刻飞到哪里去,我们开车去王家大院,我们开了好久,才到了那里!

远远地就看到了占据半个山坡的王家大院。进了大院,才体悟到什么叫“侯门深似海”。一进进的庭院一重重的门,我们跟着导游转了1个半小时,才看了个大概。

王家大院总面积15万平方米,相当于12个足球场,几乎是一座小型的皇宫,从康熙年间开工,历经雍正、乾垄嘉庆四位皇帝,差不多建了90年才完工。王家以商发家,以商买官,以官护商,成就了山西商人一番辉煌事业。据说王家一共建了6个城堡,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高家崖(视履堡)和红门堡两处。高家崖建筑群两主院均为三进式四合院。大小院落既珠联壁合,又独立成章;或隐或现,各种各样的门户,给人造成了院内有院,门里套门的迷宫式感觉。红门堡依山而建,主体建筑呈中轴对称型,院内套院,门内有门,堡墙高筑,四门俱全,由四道封闭圈组成,形成一个“王”字。

中华文化的繁复精深和中国古典建筑美学在王家大院表现得淋漓尽致,砖雕、木刻、彩绘,到处可见。“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不听姑父讲解根本弄不清楚。比如:大门上一对木刻的柿子,意为“事事如意”;镂空的石壁上五只蝙蝠围着一个“寿”字,寓意五福捧寿;学堂的台阶共分三层,每层三级,名为“连升三级”。如此种种,不胜枚举。

供奉王氏祖先的阁楼上刻有楹联,内容很能反映王家的治家格言:“受荫祖先须善言善行善德,造福子孙在勤学勤俭勤劳”。然而这终究只是祖先的一相情愿。王家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建成高家涯后,两人的四子四孙,都因吸毒而家败人亡,王家后代则辗转去了四川。只留下这座气势恢宏的城堡,不知王家的子孙看了作何感受?

在王家大院游览,不时能听到游人的啧啧称赞。看雪只恨生自己不逢时,不能住进这样的大宅门。我忽然想起巴金笔下的《家春秋》,描述的大概也就是这样的大家族了。在觉民、觉新眼里枷锁般的大家族现在却让我们艳羡不已。世事轮回,凡事都没有一个定数。

看完了王家大院,我们回到了家里,我被古时候那些人的无与伦比的创造力所震撼了,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真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河南陇海大院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适用范围】友情;爱;集体;团结

事迹

陇海大院精神被发现有些偶然。2008年,一位下基层采访的记者无意中得知高新海的故事,在挖掘这个故事时,陇海大院的爱心事迹方为外人所知。

陇海大院原本称作陇海院。据《郑县(注,郑州以前叫郑县)志》记载,陇海院建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是为了分段修筑陇海铁路而筹建的办公大院。

院内环境优美,青砖铺设的一条条甬道通向一座座小楼,每幢楼房周围都种植有整齐的冬青和常青的松柏、翠竹。幢幢典雅的楼房全是西式的,木质结构和红砖、红瓦或红灰相间的砖瓦搭配,相得益彰。

解放后,陇海院被改为铁路老干部宿舍,之后成为陇海院社区、陇海宾馆所在地和铁路职工集中居住的楼房大院。

一位老人回忆多年前的陇海大院,“夏季,陇海院内培植的花木争奇斗艳,特别是满院里到处都是一片片、一丛丛的丁香花木。”

就是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陇海大院,近年来以另一个传奇—“陇海大院精神”再次引起关注。

2014年5月16日,电影《好好的活着》在郑州市奥斯卡升龙国际影城举行了首映式。

影片就是以陇海大院的大量真实故事改编,再现了获得“感动中原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好人榜”的“陇海大院爱心集体”数十年接力照顾高位截瘫者高新海的感人事迹。

著名编剧孟宪明谈电影剧本创作时感慨,他在陇海大院看到了中国传统美德的影子,他要以这部片子向陇海大院致敬。

陇海大院精神是什么?“邻里互助、扶残助残、扶危济困。”

节目摘录

照顾高新海,这就是一个普通大院发生的爱的故事

邻居们包揽生活的所有琐事

邻居们每天送他去医院 为他的褥疮换药 为的就是他好好的活下去

这个大院700多人 除了不能活动的老人 几乎人人都来看他 照顾他

这是一个爱心接力

他们七天一小聚 十天一大聚 很快乐

大院有句歌”相信爱心会创造奇迹”

高新海没自暴自弃 学会了开三轮车 他最喜欢的事就是带着儿时的伙伴上街兜风

三十九年 不离不弃 就这样相伴到老 只为了彼此相伴温暖

颁奖词

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陇海大院里的邻居,给了父母不在人世、高位截瘫的高新海一个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童年大院的回忆的作文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的确,给别人起绰号从一方面来讲的确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在我们院里,却发生了与同学们所说截然相反的事。

我们院里的朋友如同一个大家庭一般和睦、不娇气。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外号,外号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专利。这儿的外号都是和食品挂钩的,大到热狗火腿肠,小到冰激凌圣代,还有什么海参、牡蛎、汽水、蛋糕……明明白白一个餐厅。但是,我们都很喜欢它。

这些外号在我们叫来是愉快的,是打心底的喜悦,除了欢乐,不掺杂任何感情色彩,更没有所谓的嘲讽、讥笑和歧视。这是属于我们的独特“习俗”。因此我们这里真名一般是不叫的。正因为这样,朋友之间没有隔阂。

因为这些外号,我们之间的联络永远是通畅的。我们之间相互打电话时,第一句话不是“喂”,而是“汉堡,在吗”“杨梅,在吗”……这样一来,只要开头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是我们院的朋友。即使是家长接了电话也没关系,这对他们来说已是司空见惯,只要听到这句话,他们会自觉地交给在电话旁边“等候多时”的朋友。因为有这些外号,我们曾经和已经搬走五年的朋友“甜心芋”取得了联系,还坐着“汉堡”父亲的车去爬过山,而且,我们已经和一个现在正在潍坊学院(具体什么学院我们也不过问)上大一的哥哥“咖啡”(我们认识的时候“咖啡”刚上初二)约定暑假去富华游乐园好好疯一疯……

我们都需要这些外号,但我们不要那些变了味的外号。有一次,“阿胶枣”笑话“火腿肠”:“哈哈,火腿肠,太搞笑了,长得和那火腿肠似的……呵呵……”虽然只是玩笑,但他实在是触犯了我们的规则底线。于是“火腿肠”哭了,我和“圣代”安慰了她好半天……最终我们和“阿胶枣”绝交了。直到现在,他依旧独来独往,每当看到我们结伴而行,他的脸上流露出来的那种复杂的表情实在是难以言喻的。

如今,我们都进入到了紧张的学习中,也许只有等到寒假才能重温我们怀念已久的历史(虽然只有一个学期,但度日如年就另当别论了):怀念“热狗”吹的萨克斯,怀念“火腿肠”拉的二胡,怀念“海蛎”唱的歌,怀念“汉堡”那个快要漏气的足球;怀念我们一起生火烤的栗子,怀念我们为那所有去世的麻雀举行的葬礼……

[关于童年大院回忆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游览王家大院的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里,我去了山西平遥的王家大院。在去王家大院的前一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关于王家大院的纪录片。从中我了解到:以前,山西很穷苦,大部分成年男人去西部地区干活,去的男人通常一去不归,这叫“走西口”。可是有一回,几个人居然回来了。其中一个就是静升王氏,他的车上装满了金银宝物,他想:“要是有一座大豪宅多好啊!”说干就干,他盖起了王家大院……

了解完这些知识,我就等明天去王家大院啦!第二天中午,我已经站在了王家大院的门口了。哇!好一座大宅院呦!

大门是一个半圆形的样子,红色的漆油亮亮的,庄严的立在那儿,门的两侧有整齐的方砖和团花装饰,十分漂亮!我还画了一张王家大院的画呢!

王家大院不愧是大家族的宅院,一座小楼挨着一座小楼,每两排楼之间就隔着一条街道,街道两侧都是用来让公子们读书学习的;教育妇女、女儿的;书房……

我用了大约两个小时才到达最顶上,这是一条长长的走廊,样子和如今的长城差不多,我从城墙上向下俯视,刚才我看见的街道形成了一个标志似得王字,好神奇呀!我感叹道。

其实神奇的地方多着呢,让你数也数不清!王家大院真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童年记忆----奶奶家的大院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慢慢地流走,岁月的年轮辗过了我的对奶奶深深的思念。每当我回想起小的时候住在奶奶家的日子,我便会陷入那美好的童年回忆之中而流连忘返……

三、四岁时,身体不太好的我被送到奶奶身边,奶奶住在新疆呼图壁的一个村子里,村子土地广袤,棉花田一望无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的味道。

奶奶家是一处四四方方的大院,院中是错落有致的土平房。有四间屋子,门全部朝南,一间客房,一间厨房,一间卧室和一间杂物间。客房有一张大铁床,房间里摆着电视、冰箱、沙发、餐桌。卧室靠墙垒了一个占了半个屋子,能够睡八、九个人的大土坑,坑上整齐地叠放着棉被。土坑边有一个漆成荷叶绿的小窗户,窗框是木制的,我最爱在坑上那一层层的被子间无拘无束地翻滚,用被子玩“盖房子”的游戏。夜晚,柔美的银色月光顺着窗子洒下,流泻着,伴随着我进入梦乡。而那杂物间好似总有一种神秘的气息,总让我害怕,那间屋子与其他屋子不一样,窗子上落满灰尘,布满了蜘蛛网,奶奶也从不去打扫,这在我的记忆中一直是个谜。

奶奶的院子边上有个鸡棚,鸡棚旁边是一小片菜园。菜园在七、八月份始终是郁郁葱葱。种着各种各样的菜,萝卜、黄瓜、油卖菜、茄子、香菜、西红柿……需要时,奶奶经常在做饭起火后,快步走到旁边菜园顺手揪下几撮菜,顺手在水里漂洗一下就下锅了,菜十分新鲜,带着原始的美味。

在菜园的四周围了一些花,五颜六色的争相开放,奶奶种的都是一些好养的花。颜色丰富多彩,红的、紫的、米黄的、天蓝的……,奶奶有时就像个艺术家,把多种多样的色彩组合起来,既不娇艳,也不会显得单调。

记得在院子不起眼的角落,有一棵默默无闻的大树。那棵树只是把枝叶伸得长长的,正午之时,便留下一片星星点点的阴凉,奶奶常在树下,捋着包谷粒给我讲神仙鬼怪的故事。

奶奶虽然已经故去了,可她和她的大院依然清晰地我的记忆中,永永远远地留在了我那难忘的童年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院野猫的自述作文

全文共 2386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大院里的人类越来越少,猫类越来越多,好事的大院人还给我们起了一个风雅的名字,叫做“野猫”。

实际上,我们无所谓是“野的”还是“家”的,离开人类,我们的生活照样充满阳光。不像狗,一旦被人类抛弃,就成了“丧家犬”,从未有人把我们说成是“丧家猫”。我们猫类原本生活在沙漠之上,被人类捉住驯养,至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了。自以为是的人类自作聪明地认为我们与狗一样已经被完全驯化,实际上我们从来都未被人类完全驯服过,始终都保持着独立的个性,即使生活在人类的家中,我们也追求与人类保持平等,从未像狗那样对人类死心塌地。人类的语言中有“狗腿子”的说法而没有“猫腿子”一说,这就是明证。有时我们对人类抛个媚眼,撒个小娇,人类就会上当,给我们好多好吃的东西。看来,人类是很容易哄骗的愚蠢动物,尽管他们自以为很聪明。

我们天生就是狩猎者,是超级猎手。有人说我们像小老虎,这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是老虎的老师,老虎那点本事,都是我们教的。否则怎么不把我们叫做“虎科动物”呢?倒是老虎,别看它块头大,那也得叫“猫科动物”。我们教会了它包括狩猎在内的很多本事,但有些核心能力,我们并没有教给它们。比如如何用肢体语言或表情哄骗人类等。俗话说得好,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也是人类教给我们的唯一有用的经验。

有人说我们是“懒猫”,说轻一点,这是对我们的误解,说重一点,这是对我们“猫格”的侮辱(你们人类有人格,我们猫类也有猫格)。的确,我们一天当中有14~15小时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个别猫甚至要睡20小时以上。由于我们猫类是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睡觉也是工作需要,不像人类,尽管是白天活动的动物,但一到上课或者开会,如果不玩手机,就会昏昏欲睡。我们的睡觉实际上是闭目养神,如果不信,你从我们身边走走试试,一些微小的动静,都会让我们腾地一下子醒来。由于我们脚底有脂肪质肉垫,所以在行走时绝对不会发出声响,不要说人类,就连我们的天敌老鼠也发现不了,所以我们捕鼠很容易,自诩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有本事你们不用工具抓只老鼠试试?

我们猫类的平衡感极好,可以在高墙上若无其事地轻松行走,轻盈跳跃,我们只需轻微地改变尾巴的位置和高度就可取得身体的平衡,人类大多有恐高症,站到高处就打哆嗦,甚至尿裤子。当然个别受过特殊训练的杂技演员,可以做到在高空表演走钢丝,但她们手中需要拿个竹竿来保持平衡,不用说,这是跟我们猫类学的。

我们谈恋爱时声音有些大,有点像人类小孩的哭闹声。这点颇有点让人类受不了,对我们这点特别烦。这个声音我们是向人类学的,只不过由于我们猫类好奇心强,爱走神,学习时溜号了,错把小孩的哭声当成那个声音了。哎,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我们猫类是特别讲究卫生的动物,我们经常清理自己的毛发,不像有些人类,多少天都不洗头。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了00后的小女生们开始学习我们猫类的优长了,虽然在家蓬头垢面,但只要是出门,特别是去约会,必然先洗洗头,做做表面文章。我们猫类讲卫生那可是动真格的。每次吃完饭都要用前爪擦擦胡子,被人类抱过之后,也要用用舌头舔舔毛,去去异味。

就连拉屎撒尿,都要找个僻静的地方,完事之后还要掩埋起来。听说人类中的印度人,不管男女,只要内急,不分场所,就连在大街上也能宽衣解带,一泻为快,甚为不雅。不过人类中也有特别讲卫生的,日本人就比较像我们猫类,听说他们那里的垃圾箱中白天是绝对看不到垃圾的,垃圾只有在夜间才能看到,天一亮就拉走,是不是找个地方“掩埋”起来,我们猫类不知道,但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们是偷学我们的。

我们确实有些任性,我行我素,喜欢独行,保持独立性。我们即使被人类豢[huàn]养,也不像狗一样对主人唯命是从,只要不高兴,不管人类怎么叫,我们就是不理不睬。如果他们动粗,我们就用利爪挠他们,在他们的身上留下道道血痕。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我们拥有独立的觅食能力,虽然每月实行供给制,但作为我们饮食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荤菜老鼠,不是人类提供的,而是通过我们的捕猎活动自行获得的。人类中一些面容姣好的女子,不出去工作,呆在家里当什么“家庭主妇”,真是太傻了,我们才不会去当什么“家庭主猫”。一旦回到野外,我们依然是超级猎手。大院中有个无名湖,有好事之人在里面养了不少鱼,这为我们捕猎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场所。我们也经常发挥“轻手轻脚”的天生特点,干点“偷盗”的营生,湖边驿馆从市场上买回的鱼,有时没有及时搬进厨房,只放在门口,只要有机会,我们也会顺走几条。我们经常在无名湖畔漫步,有些人类说我们是在找水喝,还有些天真地认为我们这些野猫有人喂,已经进化成不吃鱼的猫了。真是笑话,这世上哪有猫不吃腥的?除了老鼠和鱼之外,我们时常也猎捕一下野兔,但得手的时候比较少,因为这家伙太狡猾,跑得又快,拥有三套房子,而且还不申报。

我们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生育能力强,一般一胎能生3、5只,最多能生12只。这个本事我们也没有教给老虎,所以老虎下崽,一般只能一胎一个。因为这个世上老虎多了,那就真没有我们猫类的活路了。

但是最近,这个优点也给我们大院的野猫带来麻烦了。由于大院自然环境日益转好,加之居住在大院的野猫们没有像人类那样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致使院中野猫数量激增,一下子成为大院中数量最多的野生动物。加之给我们投食的部分人员素质不高,把食物投放在水泥地上,使人类认为我们不讲卫生,极大地败坏了我们的名誉。

种种问题引起了大院院务部门的高度重视,计划掀起新一轮的针对野猫的扫荡作战。在控制猫类数量方面,听说北京的一个大院拥有比较成功的经验,那就是由人医(真残忍,连兽医都不请)给野猫做绝育手术。听到这些,就不禁不寒而栗。一旦做了手术,我们还当什么野猫?岂不只能进宫成为娘娘身边的猫了?另外,听说还要引进部分广东籍的人才来院工作,通过增加猫类天敌的数量来保持生态平衡,看来猫不聊生的日子快要到来了!

[ 大院野猫的自述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宅门大院里的读书声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会背唐诗。有一次家里来了不少亲戚朋友,大人就让我给客人背诗。背的是什么诗我都不记得了,但大人们还记得,说是背了李白的《长干行》:“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大家都高兴地听着,后来背到“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的时候,大家就笑了,说:“你才几岁,就知道坐愁红颜老了?”

我那时当然不知道。小孩子是不了解诗意的,但根本没有关系,就像唱歌一样。不管懂不懂,背就是了。

这是符合小孩子这个阶段成长的生理规律的,因为小孩子的理解能力差,而记忆力是很强的。利用小孩子记忆力强的优势,多背诵一些经典,等他理解力发达了自然会懂得,将使他受益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游山西王家大院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雕梁画栋,层台累榭······· ”位于山西省灵石县的王家大院,有着“天上取材人间造,雕艺精湛世上绝”的美誉。走进它,便是走进了几千年前的莺歌燕舞,走进它,便是走进了中国古代雕刻的鬼斧神工······

古朴清新的住所一直是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今年暑假,我便跟随着爸爸妈妈,推开了王家大院那沧桑古老的大门。

刚一迈进大门,迎面而来的便是一种威严感禁锢于心。深院的宁静,墙上的斑痕,似是一位老者在对后辈絮絮而谈,看到这样一幅情景,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又对接下来的一切充满了无尽的好奇。

怀着好奇,怀着严肃。我迈步向前走去。厚重的脚步在墙壁间来回碰撞、摩擦。撞击出错落有致的脚步声。古巷在唱一首歌,一首永不疲倦的歌。

穿过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跨过门槛,我们来到凝瑞阁前。抬头一看,房前的两个柱子上刻着这样一幅楹联:

仰云汉俯后土东南西北游目骋怀常中意 沐烟霞披彩虹春夏秋冬抚今追昔总生情

压韵的语调,美好的寓意,无一不显示着当时王氏对美好生活的赞颂和眷恋。让当代人们也品味出那一份淡然,一份清雅。

愈往上爬,爬到最顶端时,俯身望去,心中便有了一种隐隐的豁达。山是清的,水是明的,风是滑的,云是梦的。四面阙如,八方无碍,斗拱迭出。东可望绵山日出,西可观苏溪月夜。这如水墨般的风景,倘若被李后主看到了,我想,他也一定不会再感慨“春花秋月何时了”而是品一口龙井,赏一轮明月了吧。那叠落有致的院落,虽然不知名,但是却有“花不知名分外娇”的感觉。再次俯视,我仿佛忘却了红尘世俗的烦恼,心也飘到那凌云之上了。

从楼顶上下来,再沿着古道往里走。我发现,几乎每个楼上都有一块匾额。它们诗书气华,虽字数寥寥,但却意境悠远,引人深思。比如这块“为善最乐”,为善最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这便是王氏老祖宗教会我们的道理啊。它们那或奋发,或告诫,或启示的字体,将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长,将永远萦绕在我们的心啊。

参观完王家大院,已经是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的时候了。也是时候回家了。

一副溢彩的画卷,一厥清丽的诗词,一曲从琴弦流淌出来的乐曲。这就是王家大院,最真实的王家大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独特的乔家大院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前不久,我游览了著名的山西祁县乔家大院。虽然出发前对乔家大院作了些了解,但真走进那里还是让我惊叹不已。

乔家大院真大呀!一进门就是一条用石头铺成的长长的、笔直的甬道,比学校的跑道还长。这里大院套小院,小院连大院,虽然知道乔家大院有六个大院、二十多个小院,可是我早就没办法记清进过多少门,走过多少院了。每个院子都是青砖青瓦、高高的围墙。每个院子都挂着大红的灯笼。我突然想为什么叫“乔家大院”呢,叫“乔家城堡”才更准确些吧。

乔家大院的雕刻真多呀!门上、墙上、屋檐上、窗户上随处可见,不但精细,还各不相同,真称得上是雕梁画栋、巧夺天工了。我刚说出我的感受,就有人补充:“不止这些,你还没注意到房顶上的百十个烟囱也都不一样呢!”

乔家大院还有两个地方让我更吃惊:一个是房顶上有路!原来这是护院家丁巡逻用的。这里还有许多恐怖的刑具:斩头刀、攒心钉、铁鞭、烙铁……看得我心里直哆嗦,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些东西。

欣赏着独特的建筑,听着乔家的传奇故事,我越来越能体会到为什么把乔家大院等祁县民居和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相提并论了。

不知不觉离开的时间到了。我越参观越觉得原来知道的太少了,也越来越佩服当年的设计师和建筑者,真希望能再游览一遍乔家大院。

[初一优秀作文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陇海大院:爱意满园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郑州市二七社区有个和谐的老院落,陇海大院。二七区陇海大院居民高新海,1976年突患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导致高位截瘫,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当不幸笼罩这个家庭的时候,大院里的邻居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一个自发形成的爱心群体自觉承担起照顾他的义务——洗澡、理发、上车、下床……生病时,大家不分昼夜轮流在床前守候,至今38年从没间断。

【颁奖辞】:一场爱的马拉松,长跑三十九年,没有终点。一座爱的大院,满是善良的人,温暖的手,真诚的心。春去春回的接力,不离不弃的深情。鸽子飞走了还会回来,人们聚在一起,就不再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参观王家大院的作文

全文共 2932 字

+ 加入清单

王是一个姓,姓是半个国;家是一个院,院是半座城。

只看了它一眼,我就被震撼了,知道了什么叫豪门巨宅!濡染了灵石的灵、灵石的妙、灵石的秀、灵石的美与灵石的韵,起伏于凤鸣塬之巅,亭台楼阁密密匝匝。那徐徐贯顶的天风,冉冉升腾的地气,犹如喜鹊送来的警世梵音,这九沟八堡十八巷的琅寰福地,不似江南胜似江南……

我像是山野村夫走进了官宦人家的大宅院,满目惊奇,不知该迈左脚,还是迈右脚?

大红灯笼,挂在高高的门楼上,竭力炫耀着过往的热闹和繁华,只是风吹日晒,有些褪色泛白。门前那两个傲然的石狮,忠实地履行着职责,守护着当年王氏家族的显赫地位。

游人并不多,也许大家都去游山玩水了。没有了喧嚣,大院似乎很安静,在暖暖的阳光里,像是刚刚睡着了。春日人往往容易犯困,大院或许也概莫例外,经历了岁月的负重,也该喘口气歇歇了,让那份红火稍事淡下来。

向往这座大院已经许久,说不清为什么?抬高脚,轻迈步,走近的那一瞬间,我甚至害怕突然的造访,打扰了它难得的安宁。

推开厚重的大门,依稀间,一驾木质的马车,吱吱忸忸地从大院深处驶来。赶马车的小伙子,不正是王家的始祖——卖豆腐的王实吗?“卖豆腐嘞,卖豆腐嘞……”吆喝声,马蹄声,由远及近,是那么朴实亲切,是那样童叟无欺,唤醒了尚在梦呓中的大街小巷,豆腐的醇香在晨风中弥漫开来……

早年间的那个“豆腐发家”的故事,我是听祖辈们讲过的。王家从太原迁来,从小本生意起,慢慢弃农经商……铜板变成了银票,豆腐担变成了票号,窑洞变成了城堡。嘉庆年间,王家大院,在灵石静升村终成。 层层叠叠的院落,让世世代代的王家人为其耗尽了终生。 我喜欢这样的故事,诚信经营,勤俭致富,天道酬勤,即使住在这大宅子里,晚上睡觉也是踏实的。至少,王家的钱来得干净,是他们走南闯北,一分一厘积攒起来的。

在跨进高高的门槛一刹那,我分明看见了王谦受、王谦和兄弟俩领着驼队从内蒙古回来了,他们的脸上都挂着笑容,笑得自信,笑得智慧,笑得洒脱。他们的生意经就是在各地穿梭中走出来的,他们的创业史就是在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中完成的,王家大院就是在他们的谈笑风生中刻在了大地上。就是这哥俩,倾毕生心血,融大智大慧,雕琢了一座典意丰厚的大观园:红门堡居中为“龙”,高家崖居东为“凤”,西堡子居西为“虎”,东南堡为“龟”,下南堡为“麟”。将才情尽情地挥洒,尽情地书写。想象浓缩在了层楼叠院中,愿景挤压在了灰砖青瓦中。那飞扬高挑的屋檐,放飞的是志气,是抱负,是雄心!这气度,这胸怀,岂是“自一山川”就可了之?

站在王家大院北门的城楼上,任凭风儿吹过,放眼望去,只有一种被震撼的感觉。那所谓的卧龙道,街是龙身,巷是龙爪,河漂石是龙鳞,老槐树是龙尾,井是龙眼。两眼水井中的水,一苦一甜,这似乎也应着人生哲理:苦中有甜或甜从苦中来。而那一条蟠龙里,却暗藏着王中套王的格局。一个大大的“王”字永远烙印在晋中大地!是有意?还是无意?王,这是家族的姓氏,这是家族的气度,这是家族的名片,这更是家族生生不息的血脉!

沉浸在王家的故事里,呼吸着豆腐的味道,眺望那些年代久远的亭台楼阁,抚摸那些精雕细刻的门窗家俱,还有那些饱经岁月风霜的字画,回想着当年的生活情景,虽然时空久远,但仍是这样的熟悉,仿佛这个大宅子里,这一家子的人,都还在,他们刚刚,还在这里走动、说笑、谈论呢;你也许还可以看得见他们渐渐远去的背影;或者,有一个淡施脂粉的小妇人,正花窗下招呼着孩儿们玩耍、嬉戏,她的脸上,是亲和善意的微笑;而一位老奶奶,则颤巍巍地拄杖而立,眼望着一辈辈儿孙繁衍成长,沧桑里,满溢着甜蜜……

王家归来不看院。诚哉斯言!并非浪得虚名!

也许王家大院,不似江南园林轻巧灵秀,绿意盎然,建筑色彩单调了些,于是王家人就用心雕,用情描,以自然山水为画、以珍禽异兽为画,以历史掌故为画,以传说风物为画,让呆板的木头石头砖头热闹起来、灵动起来。且不说雕琢的手法,当看表现的内容已然令人眼花缭乱了:岁寒三友、四季花卉、琴棋书画、莲生贵子、二十四孝、吴牛喘月、麒麟送子、飞马流云、一路连科、佛家八宝……真可谓尺木皆画,片瓦有致,寸石生情。如一幅幅渐次展开的画卷,如一曲曲情韵绵长的民谣,一声声温和亲切的叮咛,靓丽在你的眼目,轻响在你的耳畔,烙印在你的记忆;而你,则会于那些有关相夫教子、孝敬公婆,家和万事兴的完美和谐的氛围中品出些许责任的分量…… 难道这只是为了印证自身的富有?炫耀家族的智慧?标榜王氏的杰出吗?

走在这精致华美的大观园里,不知怎么,倒使我揣度起早在多少年前,生活在这方天地里的人们,特别是稚气未褪的孩童的生活。孩童必须是要读书的,尤其是这样的大户人家。也不知道他们读着那些之乎者也时,快乐与否?是不是挨过先生们的戒尺了?也许,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如兄弟姐妹一般,唱着歌,或吟着诗,或诵着文,一起玩耍,过家家,捉迷藏,天黑了,然后,道个别,各回各家……在这九曲连环的宅院,我有迷路的感觉,生怕找不到出口了!这里最宜的肯定是捉迷藏,一旦隐匿,要想寻着,必定是很费功夫的。孩子们一定玩过捉迷藏!我是愿意这样的,愿意所有的孩子们,自由自在地成长着。

当我踏上通往绣楼的石阶时,心底是有些痛楚的,这十三个台阶,原来是有说法的:十三盘头十四嫁!那个时候的女儿,小小年纪就要为她们说媒提亲、打理嫁妆。如今十三岁的女孩们,正是天真活泼烂漫无邪的时候,哪里会烦恼着要嫁出去呢?我触摸着空中飘曳的一盏盏红灯笼,它们犹如一个个深闺小姐的长叹,在向人们婉转轻诉着什么。

庭院深深深几许?站在小姐绣楼上,疑惑地想:“三年不下楼,这些小姐会长得多胖?”这个滑稽的问题后面,有深深的同情。 三年都呆在一个只有两间屋子的楼上,她们做什么?想什么? 若是我,就奔逃下楼去,有多远跑多远,尽管梯柱上的十二生肖们正在轮流监视着她们的一举一动。

苦心去经营的东西,其实也只是瞬间偶得的喜悦。同任何名门望族一样,有鹏飞凤起的兴旺腾达,也有后辈人的退化矮化异化。 高墙大院,封闭了梦想,却阻挡不住奢豪之欲。王家后人,苟且着,狭隘着,自我满足着,无暇谈论天下情怀。光绪十七年,王家的继承人王梦鹏染上毒瘾,于是,王家大院便呻吟在鸦片的云遮雾绕之中了!坐吃山空,这座宅子,最终以964两白银的价格转让他人,而当年王氏宗祠里的一座戏楼,就花费银两3200两。大院在高潮中戛然而止,留给世人几多浩叹?恢弘一时的王家大院,从此换了主人。曾经的辉煌,名噪一时,富甲一方的一个神话式的家园,一段文明破散了,流亡成为一个历史的注脚。不知道王家先辈们上天有灵,会不会因而气绝眩晕过去……

风云流散,数声叹息。我感受到一种压力,一种强烈的孤独感,一种无法超越的宿命性悲剧感……我把手轻轻放在那些纤细繁密的各种雕刻上,渴望读懂当年造屋人的良苦用心。

繁华不在,初衷与设想,统统交付给这土地载体之上的院落。他们的用心,终究有人懂得的,未必是王家的子孙,也未必是我,未必是你,而是更多的有灵性来访者。因为穷,我们义无反顾地走西口,有了辉煌的大院;因为富,我们厮守于这片黄土地上,却重新走向贫穷……王家大院,何尝不是一种警示,一种教训。坐在大院里,我们除了喝着老陈醋,酸溜溜地回想着“那些曾经阔过的日子”外,是不是还应该做些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乔家大院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在太原第四天,我们全家一起去乔家大院游玩。

乔家大院一个小时的车程,早上7点我们去那里。路上,我看着风景,过了一会儿就到了乔家大院。

还没进去,门口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大家心里想,外面也这么多人了,里面人就多得不用说了。买好票后,我们跟着进去,我拿着照相机在打量着怎么拍,忽然一群人挤来挤去,把我挤到一边。

我一看这架式,唉,找个理想的地方拍照片也不容易呐。我叹了口气,人可真多呀。看来,这里以前住的可是大户人家,可大了,每个庭院结构都挺复杂的,难怪叫大院。导游说,乔家一开始也很普通,后来乔贵发这一代磨豆腐,赚了点钱。轮到乔家最历害的乔致庸出场了,开始开钱庄,乔家因此进入了辉煌时代。

我们接下来去看乔家三宝,第一宝是九龙灯,第二宝是犀牛望月镜,第三宝是万人球。我们先去看第一宝九龙灯,是慈禧太后送的,共有九条龙刻在木板上,灯的主体是由4幅画质精美的风景画组成,点燃蜡烛,九龙灯好似九龙戏火,可以自由转动。一眼看去,九龙活灵活现的,哇,太精彩了。

听说乔家花了全家三分之一的银子才把这个宝贝做出来。再去看第二宝犀牛望月镜,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古时候犀牛是天下派下来的神,来到这里守护人间的。这个镜架的木头和铁一样重,放到水里会沉,实属罕见。最后是第三宝,万人球,这个东西主要用来监视别人的。全中国就只有两个,后人不管怎么样都制作不了。

后来,我买了一个小型的犀牛望月镜,作为纪念品。乔家大院这三宝最有名,大家如果有兴趣到山西的话,无论如何都要去看一看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