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爱心故事名人(汇编20篇)

宽容是一个人心中的根,人们的宽容在心的深处徘徊而升华;宽容是一个人的灵魂,人们的举动因为宽容这个灵魂辗转而改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关于爱心故事名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浏览

6356

作文

1000

关于道歉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名人尊师的小故事程门立雪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用功。之后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4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齐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

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明白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

杨时这种尊敬老帅的优良品德,一向受到人们的称赞。正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之后最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四面八方来向他求教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丘索维金娜名人故事

全文共 1798 字

+ 加入清单

里约奥运会,奶奶级选手丘索维金娜又登场了。

41岁。七次参加奥运会。这在20岁就被称为“老将”的体操界,真心是个绝无仅有的神话。

丘索维金娜第一次在奥运会上拿金牌时,她如今的对手大部分都还没出生。

而她为儿子而战的故事,更是感动过全世界。

很多中国的年轻人,都是在作文素材里认识她的。他们背诵过她的传奇经历,甚至在中考或高考作文里写过她。

所以,当她鲜活地出现在今天的奥运赛场上,奔跑、腾空、旋转,无数网友都震惊了:天呐,她居然还在!

是的。她还在。而且依然强大。

丘索维金娜出生于乌兹别克斯坦。7岁开始体操训练,16岁就在世锦赛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17岁,她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了女子体操团体比赛的金牌。

乌兹别克斯坦训练条件比较滞后,几乎是体操的荒漠,大部分时间里,都是丘索维金娜一个人在支撑乌兹别克斯坦的体操门面。

虽然几乎是一个人在战斗,但丘索维金娜从1993年到2006年,为乌兹别克斯坦赢得了70块奖牌。

当年见过她的记者至今仍记得,她当年“很漂亮,很可爱。”“身材矮小,但有力,跳马尤其出色,像个弹簧一样。”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21岁的丘索维金娜曾经功成身退,结婚生子。

她老公是乌兹别克斯坦一名优秀的摔跤运动员,也参加过奥运会。

做了几年幸福小女人后,丘索维金娜的平静生活戛然而止:她三岁的儿子患上了白血病。

噩梦开始。

作为一个妈妈,她当然要竭尽全力去救儿子的命。可之前做运动员的那点积蓄,完全不足以支撑十几万美元的治疗费用。

她选择复出。因为她能赚钱的手段,只有体操。她老公则放弃了热爱的摔跤运动,在家照顾儿子。

26岁,丘索维金娜朝重回赛场,并朝着全能型发展,艰苦训练,到处比赛。

有时候,她会在一场巡回赛中参加全部女子项目的比赛,而不是专注于一两项,她说,“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

她参加所有比赛的理由,都是为了钱。对于这一点,她从不回避。她不敢生病、不敢受伤、不敢休息、不敢懈怠,不停地比赛。赢得奖金,为孩子治病,是她生活的全部。

因为儿子的病,在乌兹别克斯坦得不到很好的治疗,丘索维金娜辗转带他去了德国医院。这回治疗费用更高。夫妻俩卖掉了小公寓和汽车,四处筹钱,依然付不起。

为了拿到更多奖金,丘索维金娜加入了德国国籍,为德国征战。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丘索维金娜为德国斩获了一枚宝贵的跳马银牌。就在那一次,很多中国人认识了她。

而三个月后,她在又一次国际比赛中,不幸跟腱断裂。这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是致命的伤害。当时所有人都推测,这名33岁的老将一定是要退役了。

让人意外的是,2011年,她再次出征。并在两场国际比赛中,都获得跳马银牌。面对世人的惊叹,她平静地说:“只要儿子还没病愈,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这句“你未痊愈,我不敢老”,曾让无数人瞬间泪目。幸运的是,在这位英雄妈妈的全力以赴下,孩子的病大为好转,如今已经不必接受治疗,只需要每年去医院做个检查就好。

不必再为儿子奔命,但丘索维金娜依然没有离开体操赛场。她重新回到了乌兹别克斯坦,继续着她热爱的体操事业。

她状态依然很好。现在,她终于可以纯粹为自己而战了。

41岁的丘索维金娜站在赛场上,身边的对手,都是跟她儿子同龄的小姑娘。她显得有点另类。她不漂亮了。皮肤松弛,皱纹显露,腰肢略粗。

但是,这又怎样?她说,“我不觉得我老,我总感觉自己还是十八岁。”“年轻的对手不会给我压力,她们有压力才对,因为我有经验。”

她应该是本届奥运会上,最值得敬佩的选手。她的人生,是个大写的赞。我们给她多少掌声和敬意都不为过。

也许你跟我一样,喜欢说“我老了”。

二十岁想学钢琴,会说,我老了,手指僵硬,学不了了。

三十岁没结婚,就很焦虑,想着自己这么老,一定找不到合适的人了。

四十岁要换工作,也不敢——一把年纪了,难道要跟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一起从头开始吗?

五十岁想创业,更胆怯。心里再悸动,也还是放弃了——这么老了,还是别瞎折腾了。

因为自己设定的“老”,我们不知错过了多少美好。看看丘索维金娜,也许你会对横亘在自己心头的“老”,有一个新的认识。

其实,你未必真的老。你只是缺少一个足够强大的动力,足够盛大的热爱,足够强韧的坚持。

“我老了”,只是你对人生懈怠的借口。

或许,我们更该像丘索维金娜那样,对自己和世界说:我不服。我想再试一次。我要坚持下去。

我们的身体里,可能也藏着洪荒之力。

不给自己设限,人生必将有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米开朗琪罗撒粉改雕像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1475一1564年),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艺术家。一次,佛罗伦萨市政长官发出热情邀请:“米开朗琪罗先生,您是名震欧洲的雕塑家。我们这儿有块巨型大理石,恳望您能将它雕成一座栩栩如生的人像。我和佛罗伦萨市民们随时恭候您的光临!”一种创新的冲动,催促米开朗琪罗背上简单的行装,风尘仆仆地赶到佛罗伦萨。

来到佛罗伦萨。他马上赶到那块巨型大理石前,仔细观察、揣摩着,围着巨石搭好了脚手架。然后,投入了紧张的雕刻工作。

整整两年,米开朗琪罗所有的心血都浇灌在这雕像上,一座战士塑像终于矗立在佛罗伦萨市政广场上。这件艺术精品揭幕那天,佛罗伦萨市万人空巷,争睹风采。这塑像怒视前方、准备投入战斗的雄姿,使参观者赞不绝口。

市政长官也来了,他煞有介事地伫立在雕像前,仔仔细细地端详再三,突然沉下脸:“米开朗琪罗先生,那鼻子太低了。”

这话像给热情的围观者当头泼了盆冷水。

米开朗琪罗明白,对艺术一窍不通的市政长官故意在鸡蛋里挑骨头。但是他谦逊地笑笑:“先生,我立刻改变他的形像,保证您满意。”说完,他沿着脚手架爬上了雕像,在雕像的鼻子上忙碌不停。一会儿,只见米开朗琪罗手中的大理石粉纷纷扑簌簌的落下来。

这样过了好大一阵子,米开朗滇罗从雕像上爬下来,笑眯眯地拍拍双掌。

石粉末飘飘扬扬地落地。市政长官再围着石像重新审视一遍,高兴地大声称赞:“棒汲啦,你照我说的改了以后,这雕像好看多啦。”

米开朗琪罗心中暗暗发笑:自己没有改动雕像的鼻子,不过趁市政长官的眼睛盯着雕像时,偷偷抓了一把大理石粉,爬上雕像.在雕像的鼻子上揉来揉去,石粉便飘散下来,便显出了在“修改”的样子。

一些市民目睹了米开朗琪罗的“撒粉计”,都打心眼里钦佩这位艺术家的机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嫦娥名人故事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上古男女关系开放随便,传说尧要到百粤去考察,溯湟水面上,只见无数的青年男子围绕在一个溪边,溪中六七个年轻女子一丝不挂,正在洗浴,一面洗,一面与岸上的男子调笑。男子手中都拿着许多裙带,一个一个分递给她们。那些男子的头上都叠着红巾,有的二三层,有的十几层,有的约有几十层,高得不得了。尧有些不解,就去问一个男子,那男子答道:“红巾都是我情人赠的,情人越多,红巾自然越多,我的红巾有八方,我的情人就有八个,这何等体面。”尧又问:“这里的妇女,赤身裸体在溪水中洗浴,任凭你们这些男子在旁观看,不知道羞耻么?”那男子好象听到了天外来客的话,诧异道:“有什么可耻的?人的身体是天生的,给人看看,有什么可羞耻的,况且美人的美,最贵重的就是天然的曲线美,假使衣服装起来,脂粉涂起来,那就全是人为之美,不足贵重了。

寻常我们遇到女子洗浴,不要说在旁边看看不打紧,即使走过去,周身摸她一摸,也不打紧,只要不触着她的两乳,假使触到两乳,她就要生气。因为全身皮肉,都是天地生的,父母给她的,独有那两乳,是她自己生长的,所以不可触着它。但若是我们的情人,不要说触着她的两乳,就是抚摩她的两乳也不打紧。”嫦娥与后羿的结合就是在这种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嫦娥出生在渤海湾中的渔家,自幼风里来,浪里去,是帮助父兄渔捞作业的能手。长年的海上生活,锻炼成一幅健美的身材。后羿早听说了嫦娥的美丽,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在一处森林之中相识,简单的交谈之后,两人就初试了云雨情。不久后的一个月明之夜,后羿来到嫦娥家门前,扯开喉咙唱道:“狂狗吠月晤知天,想妹姻缘会发癫。妹今好比月中丹,看时容易折时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爱心故事作文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

爱,一个普遍的词,马路边,学校里,医院里,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爱心。每天早晨经过我们新村偏门时,都会看见一个满头白发,身着普通衣物,留着短胡子但声音洪亮的老爷爷站在路边,指挥着交通的正常运行。老爷爷不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空,也不顾家人的反对,每天都会手拿一面小黄旗,脖子上挂着一个小哨子来为大家疏通道路。

一日,因为睡懒觉,我起得晚了点儿,一看时间,才知道不好,连忙刷牙洗脸,抓了个面包就和爸爸一起冲出家门。刚坐上电瓶车,车子就如离弦之箭一样冲出去。这时,我明显感到了一个紧急刹车,我身子往前一冲,立刻反应过来,探头一看。嗬,好家伙,又堵车了。这时,老爷爷从暗处走了出来,站在马路边,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出去的靠右行,进来的靠左走,分两列队伍!”经过一番调整,车子又缓缓地行驶起来,我们夹在人群中,也随着人流出了新村的大门。

坐在爸爸的电瓶车上,我不时回头张望,望着老爷爷越来越模糊的身影,我心里百感交集:这是老爷爷对交通、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的表现,更是一种爱的表现,如果没有他的指挥,不知会堵到何时,说不定上学也会迟到呢!

[爱心故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微笑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加州一位六岁的小女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遇到一个陌生的路人,陌生人一下子给了她4万美圆的现款。

一个女孩突然得到这么大金额的馈赠,消息一传出,整个加州都为之疯狂骚动起来。

记者纷纷找上门,访问这个小女孩:“小妹妹,你在路上遇到的那位陌生人,你真不认识他么?他是你的一位远房亲戚吗?他为什么给 你那么多钱?4万美圆,那是一笔很大的数目啊!那位给钱给你的先生,他是不是脑子有问题......”

小女孩露出甜美的微笑,回答说:“不,我不认识他,他也不是我的什么远房亲戚,我想......他脑子应该也没有问题!为什么给我这么多钱,我也不知道啊......”尽管记者用尽一切方法追问,仍然无法探个究竟。

这位小女孩努力地想了又想,约摸过了十分钟,她若有所悟地告诉父亲:“就在那一天,我刚好在外面玩,在路上碰到那个人,当时我对他笑了笑,就只是这样啊!”

父亲接着问:“那么,对方有没有说什么话呢?”

小女孩想了想,答道:“他好象说了句‘你天使般的微笑,化解了我多年的苦闷!’爸爸,什么 是苦闷啊?”

原来那个路人是一个富豪,一个不是很快乐的有钱人。他脸上的表情一直是非常冷酷而严肃的,整个小镇跟本没有人敢对他笑。他偶然遇到这个小女孩,对他露出了真诚的微笑,使他心中不自觉地温暖了起来,让他尘封了不知多少年的心扉打开了。

于是,富豪决定给予小女孩4万美圆,这是他对那时侯他所拥有的那种感觉定出的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4则

全文共 2157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一:苏洵发愤

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感悟从古至今,年老发奋学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用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坚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二:八十二岁的状元

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

感悟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人称颂和学习。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不在于年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你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三:匡衡凿壁借光读书

匡衡是西汉著名的经学家。他从小喜欢学习,刻苦勤奋,可是家里却买不起灯油,无法在夜间学习。一天夜里,他正躺在床上默诵白天读过的《诗经》时,发觉邻居家灯火通明。匡衡羡慕在灯光下读书的人,他灵机一动,把邻居家的灯火借过来就可以读书了。

匡衡正在思索着该如何借到光看书,灯光把巨大的人影投身到墙上,酷似一个个怪物,怪模怪样地在墙上晃来晃去。小匡衡灵机一动:我如果在这边偷偷凿个洞,隔壁灯光就能穿墙而过,照射到我这小屋里来,我不就可以借着这点亮光读书了吗?

他高兴地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找来一把凿子,在墙壁下方偏僻处凿了个小小的窟窿。顷刻间,灯光照亮了一小块儿地方。匡衡连忙从床头翻出《诗经》,凑到那一小块儿宝贵的光亮处,专心致志地苦读起来。匡衡的父母看到匡衡如此刻苦,都感到特别欣慰,同时又倍感酸楚。

从此以后,匡衡白天帮大人忙田里的农活,夜晚借着那一小束从隔壁人家借来的灯光,孜孜不倦地读书,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成为一代学者。

感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外界条件不是制约我们成功的决定因素,自己的努力才是成功的关键。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事。但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要有吃苦的精神,培养自己的学习毅力。

名人刻苦读书的小故事四:鲁迅在“三味书屋”

鲁迅小时候非常淘气。一天,镇里的戏台正在排戏,鲁迅听到外面的锣鼓声,便在家里坐不住了,趁着父亲不注意,他一溜烟儿地跑到戏台前看热闹。这时,戏台周围已经挤满了人。突然,热闹的锣鼓声停了,从后台走出一个人,对台下一拱手说:“哪位小兄弟愿意上台?我们让他客串阎王殿里的小鬼。”那些平时非常调皮的孩子这会儿却你推我、我推你地谦让起来。

名人读书的励志小故事“我来!”小鲁迅走上台去,让戏班的人画了个花脸,然后拿起一把钢叉就舞起来,戏台下马上响起叫好声。他得意极了,舞得更得劲儿了,小伙伴们都非常佩服他的勇气。

鲁迅12岁那年,被父亲送进了一所叫“三味书屋”的私塾就读。初入学时,鲁迅对百草园中的那些小精灵非常感兴趣。他在园中想起古人东方朔说过有一种虫叫“怪哉”,用酒一浇,便会消失不见。鲁迅非常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便悄悄地问私塾的先生:“先生,这‘怪哉’虫是怎么一回事呢?”

先生却板着脸,很不高兴地回答:“不知道!”

后来,鲁迅慢慢体会到学生应该读书,先生不喜欢学生问各种古怪的问题。于是,鲁迅开始刻苦读书。起初十分严厉的先生也开始喜欢鲁迅的聪明刻苦,态度渐渐和蔼起来。鲁迅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制作了一张小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文背出来了。后来,同学们也都向鲁迅学习,纷纷制作“读书三到”的书签。

感悟学习要讲究方法,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真正会学习的人,要善于取舍,要选择正确的,精通专业的,熟悉相关的,了解必需的。同时,学习需要思考。有些人虽勤于学习,但不过只是泛泛的阅读,任何理论观点都只在脑海里一晃而过,是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三到”是鲁迅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不断地总结学习方法,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去攻读,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名人莱布尼兹的故事

全文共 3144 字

+ 加入清单

莱布尼兹(1646-1716)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生平事迹

莱布尼兹出生于德国东部莱比锡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母亲出生在一个教授家庭。莱布尼兹的父亲在他年仅6岁时便去世了,给他留下了丰富的藏书。莱布尼兹因此得以广泛接触古希腊罗马文化,阅读了许多着名学者的着作,由此而获得了坚实的文化功底和明确的学术目标。15岁时,他进了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一进校便跟上了大学二年级标准的人文学科的课程,还广泛阅读了培根、开普勒、伽利略、等人的着作,并对他们的着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价。在听了教授讲授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课程后,莱布尼兹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岁时他在耶拿大学学习了短时期的数学,并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

20岁时,莱布尼兹转入阿尔特道夫大学。这一年,他发表了第一篇数学论文《论组合的艺术》。这是一篇关于数理逻辑的文章,其基本思想是出于想把理论的真理性论证归结于一种计算的结果。这篇论文虽不够成熟,但却闪耀着创新的智慧和数学才华。莱布尼兹在阿尔特道夫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便投身外交界。从1671年开始,他利用外交活动开拓了与外界的广泛联系,尤以通信作为他获取外界信息、与人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主要方式。在出访巴黎时,莱布尼兹深受帕斯卡事迹的鼓舞,决心钻研高等数学,并研究了笛卡儿、费尔马、帕斯卡等人的着作。1673年,莱布尼兹被推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此时,他的兴趣已明显地朝向了数学和自然科学,开始了对无穷小算法的研究,独立地创立了微积分的基本概念与算法,和牛顿并蒂双辉共同奠定了微积分学。1676年,他到汉诺威公爵府担任法律顾问兼图书馆馆长。1700年被选为巴黎科学院院士,促成建立了柏林科学院并任首任院长。

1716年11月14日,莱布尼兹在汉诺威逝世,终年70岁。

二、始创微积分

17世纪下半叶,欧洲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各方面的迫切需要,经各国科学家的努力与历史的积累,建立在函数与极限概念基础上的微积分理论应运而生了。微积分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希腊由阿基米德等人提出的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1665年牛顿创始了微积分,莱布尼兹在1673~1676年间也发表了微积分思想的论着。以前,微分和积分作为两种数学运算、两类数学问题,是分别的加以研究的。卡瓦列里、巴罗、沃利斯等人得到了一系列求面积(积分)、求切线斜率(导数)的重要结果,但这些结果都是孤立的,不连贯的。只有莱布尼兹和牛顿将积分和微分真正沟通起来,明确地找到了两者内在的直接联系:微分和积分是互逆的两种运算。而这是微积分建立的关键所在。只有确立了这一基本关系,才能在此基础上构建系统的微积分学。并从对各种函数的微分和求积公式中,总结出共同的算法程序,使微积分方法普遍化,发展成用符号表示的微积分运算法则。因此,微积分“是牛顿和莱布尼兹大体上完成的,但不是由他们发明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然而关于微积分创立的优先权,数学上曾掀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实际上,牛顿在微积分方面的研究虽早于莱布尼兹,但莱布尼兹成果的发表则早于牛顿。莱布尼兹在1684年10月发表的《教师学报》上的论文,“一种求极大极小的奇妙类型的计算”,在数学史上被认为是最早发表的微积分文献。牛顿在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也写道:“十年前在我和最杰出的几何学家G、W莱布尼兹的通信中,我表明我已经知道确定极大值和极小值的方法、作切线的方法以及类似的方法,但我在交换的信件中隐瞒了这方法,……这位最卓越的科学家在回信中写道,他也发现了一种同样的方法。他并诉述了他的方法,它与我的方法几乎没有什么不同,除了他的措词和符号而外。”(但在第三版及以后再版时,这段话被删掉了。)因此,后来人们公认牛顿和莱布尼兹是各自独立地创建微积分的。牛顿从物理学出发,运用集合方法研究微积分,其应用上更多地结合了运动学,造诣高于莱布尼兹。莱布尼兹则从几何问题出发,运用分析学方法引进微积分概念、得出运算法则,其数学的严密性与系统性是牛顿所不及的。莱布尼兹认识到好的数学符号能节省思维劳动,运用符号的技巧是数学成功的关键之一。因此,他发明了一套适用的符号系统,如,引入dx表示x的微分,∫表示积分,dnx表示n阶微分等等。这些符号进一步促进了微积分学的发展。1713年,莱布尼兹发表了《微积分的历史和起源》一文,总结了自己创立微积分学的思路,说明了自己成就的独立性。

三、高等数学上的众多成就

莱布尼兹在数学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他的研究及成果渗透到高等数学的许多领域。他的一系列重要数学理论的提出,为后来的数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莱布尼兹曾讨论过负数和复数的性质,得出复数的对数并不存在,共扼复数的和是实数的结论。在后来的研究中,莱布尼兹证明了自己结论是正确的。他还对线性方程组进行研究,对消元法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首先引入了行列式的概念,提出行列式的某些理论。此外,莱布尼兹还创立了符号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发明了能够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计算机和二进制,为计算机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丰硕的物理学成果

莱布尼兹的物理学成就也是非凡的。他发表了《物理学新假说》,提出了具体运动原理和抽象运动原理,认为运动着的物体,不论多么渺小,他将带着处于完全静止状态的物体的部分一起运动。他还对笛卡儿提出的动量守恒原理进行了认真的探讨,提出了能量守恒原理的雏型,并在《教师学报》上发表了“关于笛卡儿和其他人在自然定律方面的显着错误的简短证明”,提出了运动的量的问题,证明了动量不能作为运动的度量单位,并引入动能概念,第一次认为动能守恒是一个普通的物理原理。他又充分地证明了“永动机是不可能”的观点。他也反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没有物质也就没有空见,空间本身不是绝对的实在性”,“空间和物质的区别就象时间和运动的区别一样,可是这些东西虽有区别,却是不可分离的”。在光学方面,莱布尼兹也有所建树,他利用微积分中的求极值方法,推导出了折射定律,并尝试用求极值的方法解释光学基本定律。可以说莱布尼兹的物理学研究一直是朝着为物理学建立一个类似欧氏几何的公理系统的目标前进的。

五、中西文化交流之倡导者

莱布尼兹对中国、的科学、文化和哲学思想十分关注,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他向耶酥会来华传教士格里马尔迪了解到了许多有关中国的情况,包括养蚕纺织、造纸印染、冶金矿产、天文地理、数学文字等等,并将这些资料编辑成册出版。他认为中西相互之间应建立一种交流认识的新型关系。在《中国近况》一书的绪论中,莱布尼兹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相比,面积相当,但人口数量则已超过。”“在日常生活以及经验地应付自然的技能方面,我们是不分伯仲的。我们双方各自都具备通过相互交流使对方受益的技能。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辩方面,显然我们要略胜一筹”,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拙了。”在这里,莱布尼兹不仅显示出了不带“欧洲中心论”色彩的虚心好学精神,而且为中西文化双向交流描绘了宏伟的蓝图,极力推动这种交流向纵深发展,是东西方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繁荣进步。

莱布尼兹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毕生的努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的虚心好学、对中国文化平等相待,不含“欧洲中心论”偏见的精神尤为难能可贵,值得后世永远敬仰、效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读名人故事书《爱迪生》有感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一本散发着墨香的语文书放在我的面前,我好奇地拿起来翻阅着。呵,一篇篇文章多么生动、优美!特别是爱迪生这篇课文更深深地吸引了我。

爱迪生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饥饿、流浪的痛苦,有数不清的令人沮丧的失败,可他一心热爱科学,凭借信心和执着踏踏实实地前进。每次试验,爱迪生几乎废寝忘食。肚子饿了,忘食。肚子饿了,就胡乱吃点东西,眼皮重得撑不起来了,就在桌子上打个盹儿,是呀,山是一步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我从中悟出了这个深深的道理,而我,虽然有过美好的理想,远大的志向,但惰性大于了我的斗志,学习上遇到难题,我从不刻苦钻研,有时拿同学们的作业抄袭,以敷衍了事。我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牢固掌握,考试成绩总不理想。我曾有过苦恼,掉过眼泪,但是始终找不出真正落差的原因。此时此刻,我才深深的体会到,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更深深地懂得汗水是把愿望变为事实的条件,不付出血汗,就不会有智慧和灵感,也不会产生天才。

我要向爱迪生学习。记得爱迪生说过,天才是99%的血汗,加上1%的灵感,我将把它铭记在心,它将激励着我下定决心、克服困难,用勤奋创造成功,这,就是我的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名人四字成语故事1:望梅止渴的故事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曹操带兵去攻打张绣,一路行军,走得非常辛苦。时值盛夏,太阳火辣辣地挂在空中,散发着巨大的热量,大地都快被烤焦了。曹操的j队已经走了很多天了,十分疲乏。这一路上又都是荒山秃岭,没有人烟,方圆数十里都没有水源。将士们想尽了办法,始终都弄不到一滴水喝。头顶烈日,战士们一个个被晒得头昏眼花,大汗淋淋,可是又找不到水喝,大家都口干舌燥,感觉喉咙里好像着了火,许多人的嘴唇都干裂得不成样子,鲜血直淌。每走几里路,就有人倒下中暑死去,就是身体强壮的士兵,也渐渐地快支持不住了。

曹操目睹这样的情景,心里非常焦急。他策马奔向旁边一个山岗,在山岗上极目远眺,想找个有水的地方。可是他失望地发现,龟裂的土地一望无际,干旱的地区大得很。再回头看看士兵,一个个东倒西歪,早就渴得受不了,看上去怕是难得再走多远了。

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他在心里盘算道:这一下可糟糕了,找不到水,这么耗下去,不但会贻误战机,还会有不少的人马要损失在这里,想个什么办法来鼓舞士气,激励大家走出干旱地带呢?

曹操想了又想,突然灵机一动,脑子里蹦出个好点子。他就在山岗上,抽出令旗指向前方,大声喊道:“前面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结满了又大又酸又甜的梅子,大家再坚持一下,走到那里吃到梅子就能解渴了!”

战士们听了曹操的话,想起梅子的酸味,就好像真的吃到了梅子一样,口里顿时生出了不少口水,精神也振作起来,鼓足力气加紧向前赶去。就这样,曹操终于率领j队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曹操利用人们对梅子酸味的条件反射,成功地克服了干渴的困难。可见人们在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畏惧不前,应该时时用对成功的渴望来激励自己,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战胜困难,到达成功的彼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哲理励志的名人故事:总对自己“吼一嗓子”

全文共 1331 字

+ 加入清单

单田芳很早就出名了。那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他年纪轻轻的,就住上了小洋楼,骑上了凤凰牌自行车——这车可不亚于当今的小汽车,平日也总是趾高气扬的。这很遭人嫉妒。“文革”一来,他可就倒了大霉,他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下放到农村被管制劳动。

一天,单田芳来到村前的小河边,他向着河水对自己“吼了一嗓子”:“单田芳,你有今天,活该!”这一吼,似乎让他吼上了瘾。

1979年,单田芳被平反,时年44岁的他重新回到了阔别10年的三尺书台。很快,单田芳坐进了鞍山市广播电台的录音棚。接着,他从东北拥书入关,接二连三地推出了长篇评书《明英烈》《三国演义》《白眉大侠》《水浒传》《三侠五义》等,可以说当时整个中国无不为他嬉笑怒骂的东北方言所折服。当时他还是单位的一位负责人。

他想自己可以吃上一碗安稳饭了。就在他又有些洋洋得意时,单田芳对自己又“吼了一嗓子”:“不可安于现状,要砸烂自己的‘铁饭碗’,去做一名文化个体户!”

这年单田芳50岁,他办了提前退休手续,开始挑旗单干。此时,单田芳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三侠剑》等评书作品后,于1993年,他的近代历史评书《百年风云》又在各个电台热播。这种钱也没有少挣,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爱干啥就干啥的日子让他感到无比惬意。

正在他心满意得之际,单田芳又对自己“吼了一嗓子”:“你不要总想着待在鞍山老家自在,要移师北京,去干一番更大的事业!”

在一次活动中,正好有供职于《北京青年报》的肖建陆对他说:“单老,您老的书迷数以亿计,不如我们合作成立一家文化艺术传播公司,包装您的评书作品,绝对市场广阔!”肖建陆的话正合单田芳的心意。1995年夏天,北京市单田芳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营业。

老天爷大约总喜欢考验人,他们公司的第一单生意就做砸了。公司投资录制的单田芳的评书盒带鲜有人问津。投入了一定资金的北京广播学院视听中心觉得公司前景堪忧,于是立即撤股。

单田芳对也入了股份的肖建陆说:“公司就剩我俩了,还有啥突围的好办法吗?”肖建陆似乎早就考虑好了:“单老,可以将您的传统评书改编成电视剧。”

这可是一种很有前途然而风险也更大的尝试。单田芳负责剧本,肖建陆张罗资金。剧本好办,单田芳的脑子里有的是东西,可资金难求,因为这种投资不是一个小数目。终于有一位是单田芳的“粉丝”的房地产公司的老板愿意投资300万元。

他们常常日以继夜地连轴转,通过一年多的苦干,先后拍摄出了《风尘豪客》《山河泪》两部电视连续剧。初涉影视圈的他们终究只是门外汉,因“行业壁垒”,片子的销售一时竟成了“老大难”,公司入不敷出。

可单田芳并没有退缩之意。通过苦苦摸索,两三年后,他们的公司终于有了转机。5年后,他们找到了既适合自身也适应市场的经营模式。从2000年开始,公司每年上缴利税多达100多万元。

如今,年逾70的单田芳俨然成了一位财大气粗的阔老板。可他并不满足,他说,在前进的道路上,总不要忘记对自己“吼一嗓子”,要回归自己的评书事业,要在评书上为中国人民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对自己“吼一嗓子”,是对自己的一种解剖,是对“昨日之非”的一种坚定的告别,展示出的是勇于进取、敢于开拓的精神与风范。

一个总能对自己“吼一嗓子”的人,那种清脆而又激越的吼声会让他青春永驻、前途宽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奥斯特洛夫斯基咬唇写书名人故事

全文共 769 字

+ 加入清单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本著作。

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就是一块钢铁。

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贫苦的工人家庭。他从小丧父,十岁给地主放牛,继而当童工。生活的苦水洗亮了他的眼睛,在老布尔什维克的影响、教育下,他加入了共青团,参加了红军。

在部队,他是一位勇敢的战士。由于头部、腹部受伤,他不得不退役,参加到经济建设战线上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无论来到哪里,都是拚命工作。修铁路、防洪抢险,他都不顾已经受伤的身体,以致全身瘫痪。接着,又一次严重的打击发生了:二十四岁的时候,他的双眼失明!

躺在床上,什么都看不见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并没有丧失前进的信心,生活的信心,和献身革命的信心。他决定:要拿起新的武器—笔,继续投入战斗,“藉此把我送回全线进攻的无产阶级的队伍里去。”

一九三O年,《钢快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开始写作了。身体瘫痪、双日失明的人,怎样动笔?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奥斯特洛夫斯墓躺在病床上,首先构思整部书的轮廓,并把每一章的每一细节想好。为了写好人物对话的句子,常常边背诵,边思索,好象自己同自己交谈一样。

有时,他口授,让人代写,因为他的手臂只有肘以下这一段能活动。有时,他白己写,办法是,先用纸皮做一个框子,然后用手摸着框子,在里面写,这样就能防止把两行字重叠在一起。框子是垫在一叠二三十页的自纸上的,这叠白纸用一个夹子夹着。

入夜了。被书中情节所激动的心潮还平静不下来,奥斯特洛夫斯基就接连写下去。他一页又一页地写着,写好一页,左手从夹子上抽下这一页,到天亮,他的爱人一看,已经落了满地的稿纸,她连忙收拾起来。这时,她看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嘴唇有一层淡淡的血痕。显然,这是为了抵抗病魔的折磨,他忍痛而咬出的。他就是这样度过许多个不眠之夜。

一九三四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正式出版了。这部以整个生命写成的书,鼓舞了好几代的青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名人故事之克洛克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克洛克的家境并不富裕,下课的时候在一家快餐店打工。起初老板安排他专门擦桌子,他毫无干劲儿,当天就溜回了家。

克洛克向父亲诉苦:我的理想是做老板,不是擦桌子。父亲没有反驳他,而是叫他先把自家的餐桌擦干净。克洛克拿来毛巾,在桌子上随意擦了一遍,然后看着父亲,等他验收。父亲拿来一块崭新的白毛巾,在桌面上轻轻擦拭了一下,洁白的毛巾立即脏了,分外刺眼。父亲指着桌子说:孩子,擦桌子是很简单的活儿。可是你连桌子都擦不干净,还能做好什么,凭什么做老板?克洛克羞愧难当。

克洛克回到了快餐店,他谨记父亲的教诲,每次擦桌子都要准备5条毛巾,依次擦s遍,而且每次都顺着同一个方向擦,为的是不让毛巾重复污染桌面。

最终,克洛克得到老板赏识留了下来,并接管了那家快餐店,做了老板。10年后,他创立了自己的餐饮公司——麦当劳。

有人向克洛克讨教成功秘诀,他总是自豪地说:因为我有一个伟大的父亲,他教会了我怎样才能把桌子擦得最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名人的成功小故事二:无法掩藏的自信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姑娘凯奇林从生下来那一刻就显得与众不同,因为她的脸上有一块大得出奇的胎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块胎记逐渐变大,颜色也不断加深,胎记上还附着一些让人厌恶的毛发。很多人劝她去医院将胎记去掉,但都被凯奇林回绝了。虽然这块看起来让人生厌的胎记给凯奇林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她自己对此却毫不介意,反而把这块胎记当作与众不同的独特标签,因此每天生活得阳光自信。一路下来,凯奇林不仅实现了作为一名专业舞蹈演员的梦想,还找到一个兼具才气与长相的男朋友。

凯奇林的父母都是佛罗里达州的普通教师,她有一个比她大两岁的哥哥,当她的母亲怀她的时候,全家人都十分高兴。很快,凯奇林在一家州立医院出生了,样貌很可爱,不过她脸上一块非常大的胎记让父母倍感焦虑。随着小凯奇林慢慢长大,她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考虑到她脸上的胎记,建议先陪她去医院去掉胎记,然后再去上学。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小凯奇林拒绝去掉这块胎记,因为她不认为自己脸上的胎记有什么可丢脸的。

像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第一天去上学的时候,小凯奇林在父母的帮助下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穿着刚买的新衣服和新鞋在父母的陪同下去了学校。当她走进校门的时候,很多小朋友盯着她看,有的议论纷纷,有些还捂着小脸偷偷地笑;不过小凯奇林毫不介意他们的看法,气势汹汹地走向了自己的教室。走到教室门口,别过父母后,小凯奇林在父母疼爱又有几分担忧的眼神中走进了教室。这次,她同样受到了很多小朋友惊异的目光和嘲笑,不过她依然自信十足地走向了自己的座位。看到自己的女儿并没有因为其他人的看法而垂头丧气,原本有些担心的父母放心地回去了。

去学校的头一个月里,班上老是有些调皮的小男孩故意逗弄小凯奇林,不过性格活泼开朗的凯奇林很快便征服了班上的同学,连那些以前逗弄她的小男孩都愿意和她成为好朋友。就这样,小凯奇林愉快地度过了整个小学时代。当她去读中学的时候,同样的问题又出现在她面前,这次很多人还是劝她去医院把脸上的胎记去掉,不过凯奇林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脸上的胎记不会给她丢脸,反而是她人生中不可多得的闪光点。凭借自己开朗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凯奇林又一次赢得了同学们的好感,在学校生活得顺风顺水。

由于成绩优异,凯奇林成功考取了自己心仪的大学——美国戏剧学院。在整个大学期间,凯奇林认真刻苦地学习舞蹈和表演。一晃,几年的大学时光悄然流逝,凯奇林自信满满地去找工作。这一次她同样因为脸上巨大胎记的缘故而备受挫折,很多公司给她开出的条件就是必须去做整容,将胎记去掉,否则他们拒绝录用她。不过她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几番努力后,凯奇林的执着和坚持最终打动了她现在的老板,成功地当上一名专业舞蹈演员。

凯奇林的自信是由内向外的,她并没有因为自己脸上的瑕疵而逃避和悲观,她甚至没有将自己脸上的胎记当作瑕疵,所以她生活得开开心心而又自信满满。有些时候,你或许认为上帝给了你一副烂牌,但只要你认真经营,或许会打出不一样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贝多芬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1770——1827)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人类音乐界的巨星。他不仅是个音乐家,而且为人类确立了一个伟大的人格形象,他是不甘平庸而自强不息的孤独者。他把温情、欢乐留给了世人,但他自己却一直是个感情上的不幸者,尤其在情场上,他是一个屡屡败北的失意者。

1795年,26岁的贝多芬开始熬受病魔的折磨,他的耳朵渐渐变聋了。与此同时,贝多芬经历了第一次热恋,也是一次全然惨败的热恋。已经被残疾折磨得日益虚弱的心灵,经受不了这狂乱情绪的冲击,在这苦闷绝望的边缘,他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他终于没有自杀,勇敢地面对了命运。

六年之后,又一次更为炽烈的恋情在贝多芬心中产生,但又是一次更深切的伤痛。耳聋也越来越严重,贝多芬已变得益发狂傲,不修边幅,举止粗暴。

1801年,贝多芬认识了朱丽叶?琪察尔第女伯爵,这位年轻的姑娘曾给贝多芬带来短暂的欢乐。但她轻浮、浅薄、自私的本性,又常使贝多芬苦恼,他在与她的交往中格外感到自己的伤残,心中充满了痛苦。最后,朱丽叶还是背弃了他,嫁给了有钱的伽伦堡伯爵。贝多芬曾在热恋中写下了《月光奏鸣曲》,题赠给朱丽叶。朱丽叶本是一位平庸的女子,却因贝多芬与《月光奏鸣曲》的流传而得以知名于世。

1806年5月,幸福再次向贝多芬显现,他与泰丽莎˙勃仑施维克订了婚。泰丽莎是朱丽叶的表妹,贝多芬1796年认识了勃仑施维克一家,他也曾钟情于泰丽莎的姐姐约瑟芬。1806年5月的一个晚上,贝多芬在勃仑施维克家作客,他弹奏了巴赫的一支情歌,泰丽莎被他的歌与月光渗透了,感到了生命的丰满。第二天,他们相爱了,并在泰丽莎哥哥的同意下订了婚。他们的婚约维持了四年,贝多芬享受了少有的温情与欢乐,他曾谱写了《热情奏鸣曲》献给她。但神秘的命运却以莫测的力量拆散了这一对深深相爱的恋人。命运注定要将他压伤,使他痛苦。她比贝多芬多活了34年,至死仍爱着他;他也在晚年时时以她的画像作为安慰,当我想到她时,我的心跳仍和初次见到她时一样剧烈。然而,贝多芬还是没有得到她。

贝多芬再也没有如此疯狂地爱过。1811年到1812年,贝多芬曾和柏林的一位青年女歌唱家之间有过非常温存的友情,并因此影响了第七、第八交响乐的创作,但这段情谊也只是昙花一现,再也没有结果。1816年后,贝多芬只和玛丽亚˙爱尔杜第保持着友谊,她也患着不治之症。从此,他没有朋友,孤零零地在世界上。

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他患了肝脏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29日的下葬非常隆重,有两万多人自动跟随灵柩出殡,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名人故事:4分钟有多长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飞机起飞后没多久,迎面突然碰到一群鸟,发动机立刻出现了怪声。

飞行员一面向地面报告“碰上了鸟群”,一面继续操作飞机向上爬高,但很快,飞机的两个发动机都停止了工作,已经不能再进行动力飞行了,只好靠惯性向地面滑行。从发现飞机没有动力到决定迫降,机长只用了几秒钟时间。从决定迫降,到成功迫降到水面,整个过程用了4分钟的时间。

4分钟有多长?一支烟的时间而已。机长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也不可能跟别人去商量,只能自己立即作出决定:通知地面指挥台要紧急降落,通知乘务员和乘客作好迫降前的保护准备,自己马上寻找可以迫降的地面条件。最后这点最难,因为在纽约要找到一个开阔地非常不容易。很快,机长选择了水面降落。

水面降落要求角度非常严格:如果飞机降落的时候机翼不是水平面的话,任何一个先倾斜入水的机翼都很有可能承受不了重力被折断,飞机就可能侧翻跟头。如果飞机降落的时候仰角太高的话,飞机机身后半部容易被折断,然后机舱马上会进水,零下好几度的水温,很快就会淹死或冻死部分乘客。此外,迫降以前必须要给舱内加压,这样机舱内的高压可以让飞机机身在水面不会被外部水的压力冲破,保障了机舱内乘客的安全。

人类民航史上第一次水面成功迫降创造了个纪录:机上全体人员共155人全都成功获救。为此,美国时任总统和新当选总统以及纽约市市长都对机长表示了感谢,因为他个人的智慧创出了这样一个世界纪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个经验,那就是在危急情况下,在短短的4分钟内,如何保持冷静的头脑,作出一个正确的决策。

听说这位机长57岁了,有40年的飞行经验。是不是不到这个年龄、没有这么多飞行经验的人也能作出这样的决策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品质顽强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564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激励大师约翰.库提斯刚出生时,身体严重畸形,只有一只矿泉水瓶大。医生看着他罕见的微小样子,断定他不会活过当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矿泉水瓶男孩"却活了下来,并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一天天成长起来。

如今的他,不仅让当年一再为他的生命设限的医生瞠目结舌,还成功地养活了自己,在精神方面变得无比强悍。他受到过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接见,并且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同台演讲过。他的业余生活十分丰富,他喜欢驾车、钓鱼、看球赛,还做过残疾人游泳、跳水、橄榄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教练。

因为残疾和病痛,1970年出生的约翰.库提斯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他自己也说不清。他记得上小学时,有一次,一群孩子用胶布封上他的嘴,把他绑起来扔进了垃圾桶,然后点上火企图把他烧死。为了活命,他在垃圾桶里拼命扭动,直到把身边的火苗扑灭、被人发现。17岁那年,由于下肢病情恶化,他不得不从腰部截肢,剩下的身高不足1米。从此,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仅有上半身的矮人。悲惨的命运总是喜欢拿他开玩笑,29岁那年,他又患上了癌症。

为了自强自立,更为了用他的拼搏精神和不甘向命运低头的意志去激励别人,约翰.库提斯在向命运和自身残疾挑战的同时,喜欢上了演讲事业。在8年多的激情演讲中,他"走"过190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闻名各国的传奇人物,并被誉为世界激励大师。在"走"向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演讲征程中,他经常会用一只胳膊支撑着身体,腾出另一只手推动滑轮,驱动不到1米高的躯体在地面上快速前行。无论"走"到哪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他的头始终高昂着,神情中甚至有几分骄傲。当有人对他如此"卖力"和不珍惜自已的身体有些不解时,他总是充满自信地说:"我这样做的唯一原因就是为了激励别人,证明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

约翰.库提斯在演讲中曾不止一次地讲述过他早年申请驾照时的一段趣闻。当时他坐在椅子上,接待他的人坐在柜台里,只能看见他的上半身,便问他有没有残疾。"怎么跟你形容呢?"约翰.库提斯煞有介事地说。然后,他双手撑住柜台猛地跳了起来:"这算不算残疾?"吓得那名接待员几乎晕了过去。在对人介绍自己时,他说:"你们看到的我没有双腿,但我却能做很多的事情;而有的人四肢健全却什么也做不成,整天抱怨:为什么我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在一些地方演讲时,他不止一次地对听众说:"现在我来到这里,就是想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激励别人--无论你现在的状况有多差,要永远相信明天可以更美好。我现在每天都很忙,在世界各国演讲。我是在激励别人,也是在激励自己。别对自己说“不可能”,这是我这样一个高度残疾人永恒的信念。但愿我的演讲激励会成为许多身体健全者的信念。"

"他好像拥有永不枯竭的斗志。"众多听过他演讲的人常常会这样评价他。近年来,因为演讲,约翰.库提斯到过中国若干座城市,让很多中国人见证了他的励志传奇。7年前,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时,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中国助理成为他的第一位汉语老师。经过不停的学习,现在,约翰.库提斯能够准确地说一些汉语了。

2012年6月,约翰.库提斯再一次来到中国。在山东济南进行演讲时,他对记者说:"在中国,我经常听见朋友们说“我今天过得很不开心”。但什么是不好的一天呢?对我而言,很少。就像自己的命运,不管你觉得多么不幸,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人比你更加不幸。我当然也会有伤心和沮丧的时候,因为我是正常的人。但这只是人生的起起伏伏。有起伏、有高低,人生才会继续下去。"

是啊,无论坎坷,还是平坦,只要能像约翰.库提斯那样高昂着头坚持走下去,就会摘取成功的果实,品尝美好生活的滋味。像约翰.库提斯这样高度残疾的人,之所以能够在挑战命运中取得成功,不仅因为他是一个不对自己说不可能的强者,而且,他的心灵像花朵一样温柔、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博大。唯有拥有这些,你才能成为人生竞技场上的胜利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启功的问与不问名人故事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书法大师启功面对求字的人几乎有求必应,很少拒绝。但启功在题字时有两件事一直非常慎重,不敢马虎。

一件事是在给别人题字时,他总要先问一下对方:“你要简体还是繁体字?”直到对方确定了才下笔书写,写好后并让对方也检查一下有无疏漏。有人不明白,于是问启功:“启先生,你想写简体就写简体,你想写繁体就写繁体,何必麻烦呢?”启功说:“写别人喜欢的才让别人更喜欢,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第二件事是求字之人要启功题写书刊或牌匾时,启功必定不问对方“你要简体还是繁体字”的征求意见,直接写简体字。对方想让启功写“繁体字”,启功也不写。有人不理解,问他:“启先生,你是不是爱写简体字?简体字好看?”启功一本正经地说:“这不是爱写不爱写、好看不好看的问题,汉字规范化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法律规定的我就得执行。”

问与不问,体现了启功先生为人处世的态度和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国王与线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一位愚蠢的国王,经常在那些外国使者和哲人面前胡言乱语,使周围的那些丞相和官员时常感到窘迫和难堪。他们为了摆脱这种窘态,把阿凡提请到王宫,请求他给国王当顾问。

“当顾问可以,可我有上个条件。”阿凡提听了国王对他的要求后说:“我要从您坐的垫褥底下秘密地穿一根线,一头系在您的脚上,一头摄在我的手里。如果您说的活没错,我就不动,假如说错了话我就拉一下线,请您就立刻停口。”

国王同意了阿凡提的条件,一天,从国外又来了三位使者,国王迫不急待地向他们提问:“贵国的猫、狗之类都很肥壮吗?”

阿凡提一听,赶紧把线拉了一下,国王立即住口不言语了。然后,阿凡提对使者们解释说:“我们国王的问话寓意深刻,他说的猫、狗肥壮是指贵国人民安居乐业、牛羊肥壮之意”

使者们一听,都信服了这位国王。可国王却对阿凡提喊道:“阿凡提,你是一个愚蠢的顾问,我说出了这么寓意深刻的话,你为什么还拉线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雷锋名人小故事1:参加人民解放军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参军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初,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已经开始。雷锋心急如焚要求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但鉴于焦化厂的征兵名额有限,但是雷锋在工地的表现十分突出,领导都舍不得放他走,就不同意他报名。这可急坏了雷锋,他跑了几十里路,来到辽阳市人民武装部向余政委讲起自己的经历,表明他参军的志愿和决心。

就在武装部的余政委和工程兵派来的接兵的领导专门研究了雷锋的入伍问题的时候,认为他是苦孩子出身,经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政治素质好,入伍动机明确,虽然身高1.54米,体重不足55公斤,身体条件差些,但他在农场开过拖拉机,在工厂开过推土机,多次被评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和先进工作者。但是相信他入伍会成长得更快,最后勉为其难决定批准雷锋入伍。

一九六零年一月八日,雷锋领到了入伍通知书,随新兵一同由辽阳来到驻地营口市。他做为新兵代表在欢迎战友入伍大会上讲话。

雷锋所在团是有着光荣战争历史的部队,他决心以实际行动发扬优良传统。开饭时,他主动给大伙读报,宣传党的政策:休息时,他教大家唱歌,雷锋在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无此的温暖,由于他身小臂力弱,开始练投手榴弹时不合格,他天不亮就消消地出去练习,十几天后,他终于和其他同志一样,在实弹学习中得到了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