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彝族的民风民俗优秀作文精选合集20篇

民风是指民间的风尚,风气,一般指好的方面。小编收集了民风民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652

作文

1000

中秋节传统民俗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秋节。吃过晚饭后,我和家人一起到顶楼去赏月。

夜幕降临,一轮圆月正冉冉升起,那银色的月光映着几丝羽毛般的轻云。我和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聊着家常,感觉美妙极了。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李白写的<<月下独酌>>,随口大声吟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话音刚落,掌声四起。

爷爷告诉我,中秋节是在唐代定的节日。中秋之夜,一起聊天叙旧,不亦乐乎。

十五的圆月,像一只月饼,镶嵌在墨蓝墨蓝的天空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

全文共 751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五千年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便如滔滔江水一般涌现在我眼前,中华五千年可歌可泣,不可计数的风流人物便漂浮在我脑海。仿佛有一股强大的磁力吸引着我,促使着我往下读。

当我读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时,我感到了团结合作之重要,力量之强大。

这是无可厚非的,无论是作战,还是实际生活,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无论是古代,还是当代。团结永远都是如此重要。比如就拿日本侵华事件来说,如果当年国共两党没有联合起来抗击日本,如果当年全国人民没有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我想日本的阴谋就早已得逞了,哪里还会有新中国,哪里还会有中华民族,哪里还会有现在活得如此幸福的你我,中华传统文化哪里还会得以传承?还有,蚂蚁搬食物相信大家也不以为奇了,但是大家可否有想过,如果它们没有团结起来的话,又怎能将比自己大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食物搬回洞穴了呢?

当我读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时,我明白到,道义比生命更为重要。

我国从古至今这样舍身取义的例子也不以为奇。文天祥,一个家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之所以可以这样流芳百世,也只是因为他在生命与道义面前选择了道义,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如果当年他没有舍身取义而苟且偷生,他是否还能名垂青史呢?我想,中国的历史不也随之而改变吗?他也必将遗臭万年了吧!还有2013年为救不慎溺水的游客而壮烈牺牲的郑益龙。他也在道义与生命面前选择了道义,而牺牲了生命,成为受万人敬仰的英雄。但如果他当时没有勇敢下水去救人而袖手傍观的话,那名游客的命运又将如何?

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我认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品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我品味到历代风流人物的可歌可泣,不畏牺牲,不畏艰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与经典同行,与中华传统文化相伴终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民风作文

全文共 140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人们最重要的民风民俗主要是两种,一为扫墓,二为踏青。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在我国有二千五百多年的长久历史。 “孔子曾经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斗这两件事。由此可见祭祀的主要性。”

在古代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所以在写清明的诗中常涌现“寒食”,因两节相近,民间逐步将两节合二而一,清明节承载了原寒食节吊唁介子推“割股充饥”构成扫墓祭祖的习俗,始终连续至今。

然而人们对“清明”的器重更在农事之外,能够从一些古诗词中领会到。

自20xx年国务院宣布《对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留念日放假措施〉的决议》后,清明节和端午、中秋等这些民族传统节日都被定为法定假日,可见清明节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青饼”还有“青饼”称“麻糍”之分。实在“青饼”和“麻糍”原料一样,做法也一样,只是形状有差别。做“青饼”和“麻糍”原料都是经由浸泡蒸熟的糯米,和一种叫做“青”的艾草嫩芽、叶在一起捣,充足混和后做成不同的外形,青饼为圆形小孩手掌大小,青饼因而也叫“艾饼”、“艾青饼”;“麻糍”只是把原料摊成一厘米厚的薄片后,用刀切成菱形而已,糍个别都是用糯米制作的糕点,还说得从前,而“麻”应该指芝麻,原料中不芝麻何来“麻糍”名称,想起小时候是青饼麻糍一起喊的,还有同类的青团子,青年糕的食品,我料想可能是青饼做成了麻糍样子罢了,是后来把“青饼”两字省略了。“青饼”普通没有馅,也可以有馅,而“麻糍”是没有馅的。艾草野生在山坡地上,小时候常去采摘。“艾青”存在抗菌、抗病毒和加强免疫力等保健功能,应当属于绿色保健食物。在洋溢着艾青特有幽香的制造青饼的处所,老是围着一大群孩子、白叟、妇女,热烈而温馨。

杜牧在《清明》首句 即刻画了春雨绵延的清明时令特色,衬托回乡祭扫逝去先祖、亲人的行人纷纷压制的心情,接着直言行人祭祀怀念亲人的心境,“欲断魂”寥寥三字,扫墓人对故去亲人的哀痛愁绪跃然纸面。“何以解愁,唯有杜康”,行人想到借酒浇愁,于是呈现行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趣的一幕,平添无穷识诗趣和遐思。

南宋后期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另一面:“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为不辜负梨花清风,“惜春长怕花开早”(辛弃疾《摸鱼儿》)。所以人们尤其年青人趁着清明时节春景明媚倾城结伴远足踏青,纵情消遣游乐,“日暮笙歌收拾去”才舍得让“万株杨柳属流莺”。

在咱们故乡――浙江东部沿海一带,清明节除跟各地一样要扫墓、踏青外,还有一些奇特的风俗。

清明节这一天,过去家门口也插枝柳条,但不知为什么。有人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神农氏;有人说企求吉利,因为柳枝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用它挥拂清水播福四方的吉祥物;最有可能和已经湮逝的“寒食节”有关,是纪念介子推的。唐代大诗人杜牧在他的千古绝唱《清明》诗中写道:

清明季节雨纷纭,路上行人欲销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由于“青”谐了“亲”的音,祭祀,扫墓都在思念逝去的亲人,所以“青饼”或“麻糍”,无论是清明祭奠俗称清明羹饭,仍是外出扫墓都是必备的供品。扫墓俗称上坟,扫墓时要为祖坟坟头插上白色长条纸钱让它在风中飘曳,不是烧的一种,而后焚香、扫除、除草,培土,这一天是可以动土的,平时日子“太岁头上不能动土”。传下来打扫完了还在坟头撒一些拌了米饭的螺丝,当初想起来,可能有向先人期求五谷丰收的意思,也是用“螺”谐“箩”,意思是箩装米饭,吃用不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们的民俗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近些年来,对压岁钱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其一,压岁钱数量不断攀升,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其二,孩子们常常不能把压岁钱用到正道上。其三,压岁钱有时成为一种变相的送礼、贿赂。这些批评很对,但是,如果因此倡导移风易俗、取消压岁钱,却也未必是正确的选择。

压岁钱是一种民俗,它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积淀下来,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分析,一种习俗之所以存在,肯定是因其承担着某种社会功能。

压岁钱承担了什么社会功能?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生活为基本模式的传统社会里,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家长们平时都很威严。只是到了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们给长辈们行磕头礼,表示对尊长的敬重与祝福,长辈们则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压岁钱的施与取,像是一出热热闹闹的戏,既表达了共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意思,也体现了“父慈子孝”、“尊尊亲亲”的传统伦理,是对家族血缘关系的确认和对传统伦理的强调。

压岁钱的民俗世代留传,不管是豪门大户还是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借此民俗长幼同乐,现在有什么理由让这种民俗消亡呢?每个民族都有如何对待传统民俗的问题。美国的历史只有几百年,所以他们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自己的历史传统,如他们最重要的节日――感恩节。日本人一年里要过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日本的大多数孩子都要行隆重的成年礼。这些节日、礼俗大多数都是由中国传过去的,可是在它们的发源地却早已不存在了。

传统民俗中的大多数都是好的,我们应该珍惜,因为它们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一旦失去,就难于恢复。像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市民多半是外来的移民,所以当地的老风俗几乎已经荡然无存了。在北京,过春节跟平时没有两样,腊八节、端午节、重阳节很少有人想得起来。可以说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而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的状态,很少有什么传统的、公众的习俗让我们产生一种与历史、与民族文化血脉相联的感觉了。传统风俗、礼仪的丧失,背后潜藏的是传统的人情、伦理的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觉察到,我们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淡漠、社会纽带逐渐松弛。想想看,为什么韩剧会在中国风靡一时?难道不是因为其中浓浓的人情味打动了我们?韩剧中的家长威风、磕头礼等并不好,但我们社会本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优良的伦理秩序,却是我们万万不能舍弃的。

诚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有时迫不得已要告别一些风俗习惯,比如说在大城市里禁放烟花炮竹,那是因为在拥挤的城市里这种民俗确实存在危险性。可是压岁钱不同于炮竹,压岁钱本身并没有危害性。有的人借压岁钱显示财大气粗,有的家长对孩子用压岁钱不加引导,大人们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压岁钱攀比,这是一些人把这种传统习俗用歪了,违背了这种风俗本来的意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民风民俗作文250字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铜陵市,那儿的习俗可多了,就先说说春节和清明节的习俗吧。

春节早上,要先洗澡,洗完澡后全身换上新衣服。

快到中午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烧年夜饭。

不一会儿就散发出了,浓浓的香味。

一会儿我们全家老少团团圆圆就座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年夜饭,非常热闹,开心。

吃完年夜饭,可以去外面玩一会儿。

到了晚上就可以痛痛快快的玩一个通宵了,我们这儿叫守岁。

也就是所谓的过年了,也叫春节。

每当清明节到来时,我们都会烧宣纸和冥币来思念已经去世的人,这时我还会想起一首古诗,它的名字叫《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我的家乡习俗还是挺有趣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山西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普天之下,总不乏奇人异事.在我们身边就有这类人存在,那一天我见到拉一个身坏绝技的刀削面师傅。

那一天,我路过一家拉面馆,拉面师傅正在拉面的动作震住了.不知是店里的那位客人点了刀削面.师傅正在削面,那动作之快.令人震惊。削出来的面,更是薄如纸。

不知是做久了,熟练了,还是别的什么。只见拉面师傅神色从容,动作敏捷。他手里的削刀,被他运用的极为灵活.不得不佩服的是,一快简单的削刀,一堆面粉,在他的手里,居然可以削出一片片大小差不多,却有薄的如纸蝉翼般的面鱼来.师傅左手抓着面团,右手拿着削刀.不停地削着,右手在面团上一划,出来的面鱼小巧可人,落在高汤里,活像畅游在水中的小鱼。也许,这就是它被称为"面鱼"的原因吧。消出来的面鱼,两头尖尖,中间则宽宽的,一点也不失谐调.乍眼一看,锅里已经有满满一锅的面鱼了。令人胃口大开,真想赶紧品尝这美味,呵.没一会儿功夫,一碗刀削面便出锅了。远远的,就已经闻到了刀削面的味道。我想,这碗刀削面一定不矢为一碗美味。

看了山西刀削面的做法,不禁对拉面师傅佩服至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影响力最大的,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泼水节又叫“浴佛节”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四月中旬;

一般持续三至七天,第一天用傣语叫做“麦日”于农历除夕相似;第二日叫做“恼日”(空日);第三天叫做“叭网玛”竟为守岁。人们把“叭网玛”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水去佛像前浴佛,然后就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古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四处飞溅,在这一天谁身上的水最多,谁今年就更幸福,更美满!每到泼水节,傣族人民就去山上采集一些鲜花和树叶,到了节日这一天傣族男女老少到佛寺浴佛是,拿着采集的花叶沾水,开始互相泼水,一朵朵水花在天空胜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青年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还象征着甜蜜的爱情,大家互相泼呀泼。

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赞歌,水的祝福,朵朵水花、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幸福的世界。欢声笑语在耳边回荡,一支支舞蹈在眼前浮现。笑声朗朗、全身湿透、兴致弥高。入夜、村寨鼓乐想闻,人们纵情歌舞、热闹非凡。整个节日期间有赛龙舟、放高升、放孔明灯、泼水丢包……水花象征——吉祥;水花象征——健康;水花象征——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描写新疆队民风民俗的1200字作文

全文共 127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新疆的葡萄,新疆的歌谣,新疆美丽的菇凉,新疆的乐器...啊美丽的新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篇关于描写新疆队民风民俗的1200字作文。供大家参考阅读。希望喜欢。

关于描写新疆队民风民俗的作文

新疆特产:葡萄

西域种植葡萄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张骞出使西域时,就发现这里已广种葡萄。目前,吐鲁番葡萄的种植面积和总产占全国的20%左右,全疆的50%左右。由于环境适宜,这里所产葡萄的品质远远超过它的原产地地中海沿岸地区。吐鲁番葡萄品种资源丰富有600多个。最著名的是以制干为主的无核白,以鲜食为主的马奶子、红葡萄,以及药用的索索葡萄,据《大明会典》记载,索索葡萄的价值比驼皮和獭皮还高。

“无核白”不仅皮薄肉脆,汗多而得,还能晾干制成碧绿的葡萄干。盛夏的季节走进绿洲,家家户户的葡萄架不但会带给你阴凉,好客的主人还会采来晶莹的鲜葡萄给你消暑解渴;即使是隆冬,在塔里木盆地一带的集市上,仍然可以尝到保存得较好的葡萄。

传统节日:古尔邦节

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古尔邦节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尔德。古尔邦”,也称“尔德。艾祖哈”。“尔德”的意思是节日,“古尔邦”和“艾祖哈”都含有“宰牲、献牲”之意。因此通常把这一节日的名称汉译为“宰牲节”,即宰牲献祭的节日。在我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其音译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定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过节前,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要沐浴馨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去参加会礼。新疆的维吾尔族在古尔邦节时,无论是城市或农村的广场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另有一番景象: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账、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食品小吃。。在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孜别克等民族,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旅游圣地:火焰山

火焰山本身具有独特的地貌,再加上《西游记》里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闻名天下。

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中部,当地人称“克孜勒塔格”,意即“红山”。它是一条东西长约100千米,南北宽约7—10千米,平均高度500米左右的年轻褶皱低山,最高峰位于胜金口附近,海拔也只有851米。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白垩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山体雄浑曲折,主要受古代水流的冲刷,山坡上不满道道冲沟。山上寸草不生,基岩裸露,且常受风化沙层覆盖。盛夏,在灼热阳光照射下,红色山岩热浪滚滚,绛红色烟云蒸腾缭绕,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唐朝边塞大诗人岑参有诗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又诗云:“火山流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与火焰山荒山秃岭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那一条条穿过山体的沟谷,沟底大多清泉淙淙、绿树成荫,形成条条狭长绿洲。其中最著名的河谷当数葡萄沟,此外,还有木头沟、胜金口沟、苏巴什沟、连木沁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梧州市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梧州。它座落在西江边上,是西江上的一颗闪亮的绿色明珠。它的山是绿色的,它的水是绿色,连它的特产也是绿色的。

梧州的山苍翠欲滴。它有着这三座远近闻名的山,它们是珠山、北山和白云山。其中最美要数白云山了。它是梧州市最高山峰,山上树木参天,晨雾迷漫,属于一座森林公园,它被由松树、桉树和榕树等绿色植物覆盖,从远处看它是绿色的海洋,从近处看,它像绿色的城堡。最奇特的是它在下雨后会出现“云岭晴岚“奇观。在白云山脚下你还可以观赏到世界E级濒危野生动物,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叶猴,它们非常可爱。

梧州的水是碧绿碧绿的。梧州有一条江叫桂江,它在“山水甲天下”桂林漓江的下游。它的水总是那么青,就像一条碧绿的丝带围绕着梧州;它的水总是那么绿,就像一块碧绿的宝石。夏天的时候,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运动就是到桂江去游泳。投入到桂江的怀抱,你会觉得柔柔的凉凉的桂江水在轻轻抚摸着你,让你觉得非常舒服,忘记了这是炎热的夏天。

梧州的特产食品也是绿色的,有龟菱膏、冰泉豆浆和蜜枣。为什么说它们是绿色的食品呢?是因为它们的制作原料取自大自然不受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我主要介绍一下龟菱膏吧,因为它最出名了。它主要以龟和茯苓为原料,再配生地、蒲公英等药物精制而成。老人吃了滋阴补肾,小孩吃了清热去湿,年轻人吃了去暗疮、养颜提神。在梧州它可是最受欢迎的小吃,因为它药性温和,不凉不燥,老少皆宜,倍受人们喜爱,并畅销海外。它的味道的点苦,所以最常见的是吃法是加点蜂蜜,这是原味龟苓膏。龟苓膏有很多种吃法,可以吃原味的,也可以加冰萁淋、西米、红豆或者水果等,如果把龟苓膏冰冻后再吃口味更好。小朋友是不是有点流口水了?那赶快来梧州尝尝吧。

梧州真是一个好地方,有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食物,欢迎五洲四海的朋友来梧州做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北京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一个多名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个名族是一家……”每一个地区都各自具有特色的风俗。提到风俗,我想起了我们的首都—北京。逛庙会、熬腊八粥已经是他们的“家常便饭”。还想知道吗?那就让我来带领大家去观赏这一有趣的风俗。

在每年的农历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是旧时北京的三大节日,尤其是春节最为隆重热闹。在众多大小节日中,流传着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如农历腊月三十晚,全家人欢聚一堂,吃“更岁饺子”,“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辞旧迎新”“百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财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不准扫地,不新做食物,以示“年年有余”。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观花灯,逛庙会。正月十九,为白云道教祖师邱处机逝世纪念日的“燕九节”接着是清明节的扫墓、踏青。

四月初八“浴佛节”。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船,以纪念楚国大诗人屈原。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这天要祭神、上坟、放荷花灯、船灯以起渡鬼神。八月十五中秋节,人们喜爱当晚赏月、吃月饼、又有团圆节之称。

这一些民风民俗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快乐,即添加了节日浓郁的欢乐气氛,又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风民俗是多么好玩呀!让我们继续去探索、去发现这一个有趣的民俗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民俗日记500字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民俗民风的作文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华夏,悠久的历史令人沉醉,古老的饮食文化也拨动着每一位炎黄子孙的心弦。

嘉兴,一座古朴而美丽的江南小城,尤以粽子、南湖菱等特产闻名。嘉兴的粽子极具特色,有咸有甜,软糯适中,有着江南特有的玲珑之态。嘉兴的农村常在端午前后包粽子,农妇们先洗净粽叶,包出一个类似小三角状的形状,然后在里面加上糯米和馅儿,最后再把粽子用线缠住,当裹粽线打成结的那一刻,也是美食之旅启程的一刻。接下来的时间,便只需耐心等待,烹煮的沸腾声,醉人的粽香,牵动着每一个期待美食之人的心。

绍兴,与嘉兴相隔不远,但在饮食上却有着明显的区别。绍兴人不像嘉兴人那么喜甜,他们更爱霉”物。绍兴一面是高山,一面是平地,因为气候和湿度的关系,绍兴人的生活中便多了许多霉”物:如霉干菜,霉豆腐等。其中还有一种我认为和霉干菜相似的食物,称作霉笋干。当地人先把煮好的笋切成条,然后放在大竹匾里进行照晒。霉笋干做成后,密封储存就可以了。霉笋干可以做汤,做菜,也可以做配料等等,可谓百搭之物。

无论是嘉兴的玲珑精致,还是绍兴的因地制宜,我都将细细品味,它们都是我的家乡,都承载着我浓浓的乡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民风民俗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农历的 三月初三,我的家乡湖南便有一个习俗,就是用地菜煮鸡蛋吃。

其实“地菜”这种野生小草,其真正的学名叫“荠菜”。这荠菜在田边、地头、沟坑、丛林哪儿都长,它虽是野菜,但是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具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

那么,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资料告诉我:“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菜,叮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痛即痊愈。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鸡蛋便成了习俗。

每到三月三,家中的长辈便会用地菜煮鸡蛋给家里吃,它那清甜的滋味时常让我回味,这虽然只是家乡的一种习俗,但是俨然已经成为我心中最温暖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中国是一个大家庭,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少数民族的泼水节、火把节,热热闹闹的春节等等。当然在我的第二家乡:茂名也有自己的节日和风俗,那是茂名的节日,渔民的节日,也是大海的节日——开渔节。

茂名市,广东省辖地级市,地处广东省西南部,鉴江中游,东毗阳江,西临湛江,北连云浮,南临南海。由于靠着南海,许多人都靠打鱼为生。但是,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捕鱼。这样做,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就叫“休渔期”。每年各海区的休渔期时间长短不定。

现在国家实行“休渔期”。“休渔”结束为“开渔”。博贺的政府和旅游部将原来民间的祭海活动组织成节庆活动,称之为:“开渔节”。在开渔节前一天,庆祝活动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在码头舞台上表演。而且,所有的船都会被停放的很整齐,每条船上都会装上彩灯和大红灯笼。码头也会好好布置一番。

在开渔节当天,上午会有隆重的游行和祭海活动。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的一种仪式。在下午,渔民们会在码头摆开酒席,其实是老板请家人和员工们吃饭,为的是让员工们在开渔后好好工作。

开渔节时候,原本风平浪静的海面瞬间成为汽笛长鸣的活跃场景。送别的码头人头涌动,鼓乐喧天,大家都希望渔船能平安归来。晚上,爆竹齐鸣,烟花怒放,一派壮观的景象!

啊!这是多么隆重的盛典,多么壮观的景象啊!相信你也很想亲身体验一下。我爱我的家乡,我爱我家乡的这个独一无二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民风民俗的高中作文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地方都有民风民俗,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我国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

比如:德昂族,原来叫“崩龙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这个习俗有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心中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伺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他们的习俗也有很多,比如,德昂族人大部分信奉佛教,其宗教信仰及生活习俗受傣族影响较大。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

这只是德昂族习俗的一部分,当然还有许多地方的民风民俗,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有兴趣大家可以了解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国庆节民俗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送走了中秋节, 转眼间,我们又迎来了国庆的七天小长假。在这个假期里,最适合外出游玩了。而我们去了——由由嘉园。

那里风景优美,气温凉爽,可真是游玩的好去处。可不是,我们还没到,就看见路边停满了车,由由嘉园里可真是人多啊。那儿有好多的游乐项目:划船、滑草、独木桥、骑马……一进里面,我便奔向划船的地方,呀,湖上可真美!柔软的柳枝拂过水面,蝴蝶和蜻蜓在花丛中嬉戏着,船儿划过古色古香的石桥,石板路上游人三三两两地缓步走着,真的是人在岸上走,船在水中游……不一会儿,便到中午了。吃过午饭,我和哥哥在外面转,偶然发现这里居然有真人CS,哥哥见了,可兴奋了,拉着我一起过去报了名。虽说CS是男生玩的人多,但是不少女生也是很感兴趣的,你看,队里10人里就有3人是女生。我们分成两组,每组5人。

我一开始还担心自己不会打怎么办,可是听了教练的讲解,心里顿时有底了。我们每人有三条命,被打中的话感应器就会响……战斗开始了,我们先是防守队,于是,我们随着教练先行上山隐藏。等了好久,还没见到敌人上来,我们不禁有点不耐烦了。这时,我们的侦察员回来了,说:“快点准备,敌人上山来了!”我们赶紧藏好,等到敌人到了目标范围,我们先各个击破,打游击战,等到差不多的时候,队长喊道:“冲呀!消灭敌人!”于是我们便上去和他们拼了个“你死我活”……好景不长,我们正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了,我们只好下山去。我们回到营地,教练公布了我们的战绩,报到我时,我都不敢相信,我是我们队里唯一存活的人!

虽说下雨了,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兴奋的心情,一路上,我们滔滔不绝地讨论着战术,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由由嘉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傣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傣族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它的魅力吸引了每一个人。

走进傣族人的生活,可以看到傣族人最具特色的挂包“筒帕”。傣族人生产的筒帕历史悠久,制作精美。从前筒帕用麻、棉纺织而成,现在用丝、手和棉混纺,筒帕式样美观,制作精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筒帕上有许多彩色的条纹,交错在布包上,错落有致。一条银色的铃铛挂在布包上,有时还发出异常清脆的响声,十分悦耳。精致美观的筒帕搭配上有民族风味的傣族服装,更是别具一格。傣族的筒帕不仅漂亮,,对傣族的姑娘小伙来说,筒帕还是表达爱慕之情的信物。

傣族除了有精致美观的服饰,还有热闹的泼水节,泼水节在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着盛装,挑着清水,互相泼水,祝福对方能吉祥、幸福、健康。在水花四溅的空地里,人们一起翩翩起舞,热闹非凡!傣族人用泼水的形式祝福每一个人,在泼水节里,喜悦洋溢在人们的脸上。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虽是少数民族,但是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幸福美满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白族的民风民俗_400字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也许大家对白族这个少数民族了解的比较少,所以今天我就来跟大家说说白族的民风民俗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饰,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还有那头饰,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白族的语言跟我们截然不同,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而男士则为“阿鹏哥。”

有一次,我去云南大理玩,导游带我们家一大伙到一家茶馆品茶。到了包厢,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开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说。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这三道茶也是我们白族待客的礼物,代表我们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这就是白族,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汉族的多,但他们的热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介绍民俗活动的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是我的故乡,xx年和今年我们都在这里过年的,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南京一些特别的过年习俗吧!

南京人对过春节是极重视的,尤其“老南京”人。

老南京过春节可以概括为三句话、九个字:图吉利、讨头彩、盼来年。除夕那天,老南京人要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等。守岁时,要吃一种甜羹,又叫福寿汤。这汤由红枣、莲子、荸荠等熬制而成,取“增福添寿”的意思。初一吃饺子不是南京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就是茶叶蛋),客人来了,一定要吃一个。另外,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把糯米粉蒸熟以后晒干,搓成一团),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

腊月二十四就开始忙年了。炸萝卜圆子、豆腐圆子,做年糕、蒸馒头、准备各种菜肴,一直忙到年三十。年三十中午开始,家家清扫门窗,贴春联、窗花。然后是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

还有一些老南京人过年必吃的,除夕那天,老南京人要祭祖、守岁、吃年夜饭等等。守岁时,要吃一种甜羹,又叫福寿汤。这汤由红枣、莲子、荸荠等熬制而成,取“增福添寿”的意思。初一吃饺子不是南京人的传统,而是吃“元宝蛋”(就是茶叶蛋),客人来了,一定要吃一个。另外,要给客人端一碗糖水,里面放上一个“欢喜团”(把糯米粉蒸熟以后晒干,搓成一团),寓意甜甜蜜蜜、欢欢喜喜。

三十晚上要烧两条鲫鱼两条鲢子鱼。烧好的鱼放到家里的箱几上,等到过了小年(元宵节)才能吃。此外,每家至少还要买8条活鲫鱼养起来,以此寓意年年有鱼(余)。年三十中午开始,家家清扫门窗,贴春联、窗花。然后是祭祖、放鞭炮、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

南京人过去历来有烧素什锦的习俗。现在不少饭店都有现成的卖,小夫妻不会费那么多事,一件一件地买来,择好洗净,只到超市便可称到现成的熟什锦了。但城南有老人的家庭依旧在炒,且十分讲究,什么荠菜、黄豆芽、藕、针菇、金针、木耳、芹菜、菠菜、胡萝卜丝……有十几种之多,炒是一样一样地炒,然后汇总搅拌。黄豆芽像“如意”,“荠菜”与“聚财”谐音,所以是必不可少的。大致就这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北京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各种各样的民风民俗,如长阳的巴山舞,蒙古族的赛马……但我最感兴趣的要数北京的了。

想必去过北京的人肯定都吃过北京烤鸭吧!“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烤鸭真遗憾。”北京烤鸭有“天下第一美食”之称,又有外国人的“到北京,两件事,游长城,吃烤鸭”之说,可见北京烤鸭是举世闻名的。吃烤鸭的最佳去处是王井府的“全聚德烤鸭店。”这家店创于130年前。北京城还有一个大店子,便是位于崇文门外的便宜坊。便宜坊开业于1885年,比全聚德还早9年。全聚德烤鸭店以挂炉烤鸭闻名,便宜坊以焖炉烤鸭闻名。尽管两者风味大不一样,但是都在“烤”字上下功夫,所以被叫做北京烤鸭。

北京还有一个风俗,那便是满汉全席。夏天的北海公园里,35价中外游者身着皇、后、妃和朝臣的服装,依次进入彷膳饭庄。他们是这家御膳馆成立70年来的第五批品尝满汉全席的客人。重礼仪,讲排场的皇家气氛在身边缭绕。摆上桌面的共有130道,客人们分三个晚宴和一个午宴才能吃完。满汉全席最多可以达到134道热菜和34道冷荤,分六次才能吃完。满汉全席取材之广泛可谓是登峰造极。具体包括“山八珍”、“水八珍”、“陆八珍”三种。“山八珍”是熊掌、猴头、罕达堪、飞龙、虎肾、麋鹿、人参等;“陆八珍”为什蟆、驼峰、口蘑、玉皇蘑、凤爪蘑、玉米珍、沙丰鸡、松鸡等;“海八珍”即鲨鱼翅、刺参、鲜贝、紫鲍、乌鱼蛋、鳖肚、鱼皮等。从材料上来看,不仅广泛,而且珍贵,其中许多在今天已经成为保护动物,永远也吃不到了。满汉全席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上可谓是独一无二的了。当然,除了满汉全席之外,仿膳也是宫廷菜肴。

春节是中国的头等重要的节日。被称为“中国人的圣诞节”,一般在每年的公历一、二月份左右。如同圣诞节一样热闹。在北京,商店张灯结彩,延长营业时间,供应大量年货。最具代表性的是彩灯和各种食品。1993年,为了保障安全,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规,使放爆竹这一传统习俗成为历史。

我真想去一次北京,去吃吃那里的北京烤鸭,在那里过一个快乐的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闽南春节民俗作文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个春节来到我们身边。

除夕这天下午,全村人都穿上了红似火的新衣。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了新的对联和年画、

奶奶买回了甘蔗,贴上了红纸,放在门口。她说,这叫做“门蔗”。方言中,“蔗”同“佳”。贴上红纸是希望来年家里的孩子如甘蔗一样生长,预祝来年家和万事兴过得甜甜蜜蜜。

到了除夕的晚上,家族的人都会来家中吃饭。一楼二楼,个摆上十几桌。桌上的菜各式各样:有一块有一块的白斩鸡,有一大锅的粉丝;又新鲜的鱼汤。不过,必备的食品——就是碗糕。

万高非常想红馒头,但是比红馒头更甜,每一块万高上都有一个红点,大概是祝来年喜气洋洋。而且碗糕吃起来松松蓬蓬,非常有嚼劲,令人喜欢。

吃完团圆饭,大家都会坐在一起聊天。大人们在这时会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包上压岁钱,然后互相祝福。

到了深夜,几乎没有人睡觉,大家都要守岁。每到这个时候,孩子们都是站着也可以立刻入眠的状态。而大人们一个劲儿帮孩子们转移注意力。

十二点准时一到,家家户户都点燃了鞭炮。雷鸣般的鞭炮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火花好似一句有一句的祝福,飞向各地。

每当这时,就有一朵又一朵的烟花点亮黑暗,有的如同一朵朵展开的菊花,有的好像星星点缀夜空,还有得好死丝绸从天而降,五彩缤纷、各色各样。

接着人们会在家门口摆上桌子,桌子上有香、三牲、果合、清茶等,这是要迎接灶神下凡。家中每一个人都必须去拜。到了正月初一还要去祠堂,和全村人再一次迎接灶神,这叫做“团拜”,男女老少,缺一不可。

闽南的春节真是令人难以忘怀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