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暑有什么风俗【热门20篇】

春节是有趣的,也是有着一定的风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暑有什么风俗,欢迎大家的阅读。

浏览

8403

作文

1000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家乡的民俗风情可多了,有“走大王”、“舞火捞”、“烧大炮”等等。在我的亲眼所见中,“烧大炮”是一件最让我难忘、最可喜可贺的事。

在天堂墟这一带地方烧大炮的时间是:农历正月十三。这一天,各村庄及墟镇街道可热闹了。这一风俗盛事在莲塘村和朱所村尤为特别隆重。

我们小孩子终于盼到了这一天。

烧大炮活动开始啦!有人把灯笼挂起来了,那火点在灯笼中闪烁着,仿佛在跟现场的人们说:烧大炮正式开始。

人们把现场围成一个大圈。村长把炮竹在禾地的中间,手执着火种,点燃了炮竹。顿时,四、五个小炮从炮筒里射出来 ,并飞快地升到了高空,又慢慢地从天而降……

“轰隆!”一声炮响,别紧张,现在这枚花炮才是主要的。围在现场的人立即争先恐后跟着花炮,只要捡到了花炮,就会有利是领的哟。当然,花炮也不是只有一个,还有很多在后边争着要上场呢。

烧完大炮后,会有舞狮来助兴,还有八音为人们演奏,还有趣味浓郁的曲艺表演来献给人们欣赏……总之,节目繁多,热闹非凡,令人们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家乡的烧大炮活动虽然规模不大,但人们已经是喜悦满怀,精神抖擞。这项民间风俗同时会带给大家美好的祝福,人们祈祷村子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事事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常州春节风俗作文

全文共 1011 字

+ 加入清单

浩浩的江水载着扬帆的船儿远征,然而船儿明白来时灯塔的方向是心底最 依恋的港湾;碧蓝的天空承载着鸽子飞翔的双翅,然而家的方向是如此清晰。

正如那江水中流淌着的依恋,天空中掠过的思念,当一个熟悉的名词在脑际浮 现,心中总有些悸动。

曾经是如此惊诧于叶落的壮美,感怀于那极致的美丽。枝杈与土地仅有几 米的距离,然而叶儿毅然挣脱,任风翻飞,它飞旋;任车将它压得粉碎,它依 然高歌,向着根的方向飞旋着动容的美丽。我问落叶,落叶不语,那该是由内 散发的情愫,慢慢体会。

直到那一年,阳光融融,拂过内心小小的激动,春风暖暖,却吹过心底淡 淡的苦涩,门前的柏树窸窣作响,摇曳着内心的不舍,那一天我们举家迁往城 里。远去了清晨那晶莹的露珠,远去了熏豆茶在乡土味中蒸腾出的清韵雅志, 远去了春雨下撑着伞漫步于田埂的惬意。钻进门前等候的车内,望着阳光映衬 出的古屋的倩影,记忆便尘封在这安详伫立的院落,在那渐渐远去的方向,我 落泪了,止不住地落,从心底流淌出的。

远离了家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可心中似乎是愈加想 家了。这时我仿佛能够真切得体会到落叶挣脱枝头的毅然,是家的力量,是根 的力量呀。林语堂的一篇随笔曾给予了我深深的慰藉。小时候的他住在鼓浪屿, 离海很近,他常常和父亲在海边倾听海的沉吟,他常问父亲海的那边的图景, 他向往着,终于他飞过了那道海,可海的这边依然深深地萦绕在他的心底。他 说:当我乘飞机越过这道海时,觉得其实它很小,而当我在海的那头遥望家乡 时,它是如此渺远。短短的一句话是如此意味深长,因为乡愁是人间最美的语 言。

每个生灵都有着它的根,都有着牵引着它的一根丝,流淌着人问最美丽的 情感。就在秘鲁和玻利维亚的交界处有一条的的喀喀湖,上面住着一群乌鲁人, 当日月斗转过多少个春秋他依然生活在浮岛上,当印加文明渐去,当温室效应 袭来,他依然坚持固守,他们说:那是根生长的水域,根是拔不起,移不动的。

那是多么简单却是那样动人的话语,带着那样寻找的愿望,带着按捺不住 的依恋,再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手捧一杯清绿的熏豆茶,踱步于乡问小道, 感受着那氤氲的湿气里弥漫着的泥土的芬芳,犹如泰伊的弥撒曲一般令人销魂,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被融化了。随手拔起路边的野花,我惊诧于那根系的葱茏, 是它生成了绚丽的色彩,那时我找到了一直追寻的答案。

青春的我正要扬帆起航,一卷书,一杯茶,蒸腾着脉脉乡情,在心底一直 有灯塔照着我来时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民族风俗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过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描写家乡风俗拜年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拜年,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它是春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我的家乡福建,拜年可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在家中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旧时要行跪拜礼,后逐渐改为作揖鞠躬,虽有鞠躬行礼者,但大多只说些“拜年”、“长寿”之类的话。长辈在接受小辈的拜年之后,要赏给红包或红桔等。

第二种是亲朋好友之间的拜年。拜年时,客人向主人作揖,祝主人万事如意,合家平安,新年发财,主人也以作揖回贺。小孩也会得到一份“压岁钱”,至少也有两个红桔。亲友互相贺年,入门要高声说“新正如意”,对方要回答“大家,大家”,以表示彼此皆如意。贺年要带二枚红桔,一些糖果之类,对方把礼品收下,红桔奉还,以表双方都吉利。不过必须先到亲属中的长辈和老师家中拜年,否则有失礼仪。但去的第一家不可是姓王、吴、桑的人家。

现在拜年之俗仍然盛行,而且增加了和电话拜年的新内容。新年钟声一响,人们便拿起电话向亲朋好友贺年,既及时,又便捷。电话拜年的习俗也流行起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过年风俗习惯的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家乡的习俗,很好玩,你想听听吗?那就跟我来吧!

过年的前几天,首先大扫除,然后杀猪、做豆腐、做红薯酒。最后上街买年货。

到了年三十那天,大家都起地很早,大人们就忙着准备年夜饭,小孩就贴年画,贴对联,然后就开始洗澡,洗完了就开始吃年夜饭了。                       到了正月初一的早上,小孩子们拿着袋子去村里拜年,到了人家家们口就大声说:“拜年啦!拜年啦!给您拜年啦!”这时候大人们会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糖果、饼干之类的好吃的零食发给小孩们。等到拜完一个村时,小孩子们就会提着满满一大袋好吃的回家。

这就是我妈妈家乡的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过年风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节日,春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其中我最喜爱的便是年夜饭。

假期里,我宣布今年由本大厨来为你们做饭,因此我学会了很多美味菜品的做法,

盼着盼着,终于到了除夕早上,我和妈妈先列了一个菜单,然后我们就去采购食材,一路上天空上的太阳开心的咧开了嘴,花儿也笑眯眯的看着我们三人,超市里人山人海,挤满了采购的人,终于,我们气喘吁吁地“逃”了出来,我和妈妈抬起一袋子东西走回了家,然后,我们就先把要腌制的,先腌制上。

五点整准时开始做,我先做了糯米丸仔,我先在盘中倒入了许多糯米均匀将它们平摊开,我再拿绞肉机将生肉和姜葱等佐料放入一起,搅成肉馅,加入了生抽等酱料,将它们用力搅拌,只见我顺时针一圈,一时针一圈一直转,终于弄好了,我累得好像有几斤的担子要压垮我一样,休息了一会儿,我拿起了手套,并带上抓了一点肉馅放在手里,并团成圆形,在装有糯米的玻璃盘中向左滚了几下,又向右滚了几下。红色的肉馅,穿上了雪白的外衣,做完几个后,我便将他们一并放入蒸锅蒸,随后我和妈妈做了辣子鸡、鲫鱼等。

晚上,我们一家吃出了美味,吃出了幸福,吃出了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小暑作文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淤极点,故名也”。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天气热的时候要多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旧时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小暑是全年降水最多的一个节气,并会出现大暴雨、雷击和冰雹。农谚:“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热,果定结;小暑不热,五谷不结。”

时当小暑之季,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养护方面,要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以符合“春夏养阳”之原则。

夏季又是消化道疾病多发季节,在饮食调养上要改变饮食不节,饮食不洁,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过年风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也不一样。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汉族过年吃饺子的风俗。

除夕那天,妈妈要包团圆饺子,要求我也参加。妈妈早早的调好饺馅,擀好面皮,每张面皮薄厚均匀,方方正正。准备工作做好后,包饺子正式开始。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啊!看看我包的不是馅多就是馅少,不是躺着就趴着。再看看妈妈包的,就像精神饱满的大将军,站在那一动不动,好像正在接受考验的士兵。我包的呢?已经两腿发软,像打了败仗似的,不敢抬头见人。

我又包了一个,我把两边捏住了,可是它那饱满的肚皮却露了。我叹道:“真难呀!”我泄气了。妈妈对我说:“干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听后我点点头,妈妈教我包饺子,先拿起饺子皮平放在手心,再夹点馅在面皮上,然后两端对折按紧,弯曲挤压,就这样一个饺子就完成了。这下我的就像打我胜仗回来的将军,我开心地笑了。

年三十的饺子不仅形式上有讲究,就连摆放也有规定。首先不能乱放,俗话说:“千忙万忙,不让饺子乱行。”摆放整齐,民间叫圈福。我们汉族吃饺子的风俗从古延续至今,因为它代表着欢乐、团圆、吉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民族风俗作文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是有许多风俗习惯的,民族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它们表达的意义也不同。

就拿我们老家来说吧!每年过年,小朋友们最惦记的就属要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在发压岁钱的同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还能体现出长辈对晚辈的关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尊敬,这是一项整合家庭伦理关系的民族活动。

但是对大人来说和自己的亲人团聚在一起吃一顿年夜饭才是最重要的。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家人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可是在我们老家还有更有意思的,就是在初一早晨4,5点钟煮上一锅饺子,把其中的四个饺子里包上四枚硬币,要是谁能吃到其中的一个含硬币的饺子,就表示谁有才气,有福气。

这些风俗习惯是不是很有意义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关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不仅有很多的传统文化,还有很多的传统节日,在这些传统节日里又有很多趣味十足的传统习俗。一起来看看我的家乡——太和县的春节习俗吧。

从腊月初旬开始,家乡的人们就开始为过春节忙碌起来了。腊八这天,家家户户不仅要熬腊八粥,还会兴致勃勃地去买牛肉,买回牛肉后切成小块撒盐腌制,每天还要翻一翻。这些牛肉大概腌制十天左右就可以拿出来泡一泡,然后煮熟食用了。可以说,家制牛肉这道菜是我们春节桌上的一道必备菜,色鲜味美,老少皆宜。谁家要是少了这家制牛肉,就会觉得少了很多年味。

腊八粥没喝几天,转眼间就到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民间俗称的“小年”,这一天的重头戏就是“祭灶”。在这一天,人们从天一亮就开始对家里进行大扫除。他们不仅要把房间打扫干净,更重要的是把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全部拿出来清洗干净,然后把厨房里的东西摆放整齐。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不允许有物品损坏的现象发生,因为这里面包含着祈求新年安康的愿望。“小年”这天,家人们也会尽可能的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大家都很重视过“小年”,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期盼已久的太和的春节就真的快到了。

刚过完“小年”,大人小孩都走上街头,出入超市,为过大年做准备了。大人们会买很多鸡鸭鱼肉,买充满喜庆气氛的必备品:春联、红灯笼、窗花、花草等。小孩子会买很多美味的零食和各种玩意儿——风筝、电子花炮、魔卡等。

盼望着,盼望着,热闹的除夕到了。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上红红的春联,窗上贴着喜庆的窗花。人人穿上新衣,喜笑颜开。晚上,每户人家都围在一起吃团圆饭。这天最有趣的要属吃饺子了。大人们会把一枚硬币提前包在饺子里,大家都想吃到那个包有硬币的饺子。小孩儿吃到了,预示着学习进步、茁壮成长;大人们吃到了,预示着工作顺利,事业有成;老年人吃到了,预示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所以每个人都带着一种期待的心情去吃饺子,都希望自己是那个幸运儿。晚饭后,一家人会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享受着精彩的节目带给大家的热闹与欢乐。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了。大年初一,家家都会拜年,人人相互祝福。这一天是小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每个孩子的脸上都乐开了花,因为他们会收到很多大大的红包。

太和的春节在人们的相互祝福声中来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家家都会吃汤圆,观花灯。湿地公园的花灯花样繁多,样式新颖,惹得游人彻夜观望。

太和的春节在正月十六这天结束了。大人正常上班,小孩走进学校,大家都在快乐与祥和中向前奔跑着,美好的生活也在希望与拼搏中创造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风俗习惯作文300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春节——贴春联的习俗。

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 每当大年三十日,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章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春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如放鞭炮,扫尘,年画,拜年等。

在春节里贴春联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它能赶走邪灵,把我们带向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彝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彝族民间禁忌很多,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表现,且各地有别。

饮食禁忌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因这些动物与人类同源出于雪;是雪的子孙;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忌肉食露天进屋,否则鬼魂会附其上;禁过年七天内推磨,会使家境贫困;禁平日反向推磨,会给家庭带来灾难;忌推磨时磨心突断,俗信是鬼在作怪,磨出的粉不能食用;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等等。诸上种种禁忌涉及到食物品类、饮食方式、食品制作、饮食主体,这些饮食禁忌习俗直接影响到彝族饮食文化结构。

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更不能从男子身上,头上跨过。忌讳女客上楼。妇女不能上房顶。忌讳触摸男子的天菩萨,犯忌者要宰牲,打酒谢罪赔礼;解放前等级低下的犯忌者,还有被断臂、处死的危险。如果被妇女抓摸了天菩萨,此男子将终身不吉,事后天菩萨必须剃尽,否则死后不能鬼归祖界。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衣物给别人,俗信认为妇女的生育魂格非最爱附在这些物件上,若送与别人,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日常生活中,忌舀汤时反手用木勺,忌和燕麦面时顺时针方向搅动,忌人出远门便扫地,因为这些都是丧葬时的习俗。忌讳言死,而称老了。忌讳影子被人踩踏,被踩者一定会为此报复。禁止在放置祖筒的祖灵箐附近鸣枪行猎,或砍树烧荒。禁止在焚场或墓地打猪草、放牧。参加祈雨仪式时,禁止男子戴帽、女子打包头。禁止跨越火塘或踩踏锅庄石。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最大。祭龙选在二、三、四月中的一个龙日,以村寨为单位每人自带一碗米、一小块盐,由老人备香火,在龙树下集体祭祀;云南彝族则选择正月的第一个龙日进行祭龙,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长幼,饭自带,肉共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

过去流行多神崇拜,祭祀祖先。一些与汉人长期杂居的彝族人,也信佛教。19世纪末,信基督教、天主教的先后传入,但信者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家的风俗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办丧事

在我们的老家,如果有人去世了,就得在他的房间铺上白床单,套上白枕头套,还必须吧床单铺得很平很平,然后把逝者平放在上面。听妈妈说,这样做是为了让故去的亲人在到了另一个世界之后,还能再次重游自己熟悉的地方。

我们那个偏僻的山区还是棺葬。安葬的那天,逝者入棺以后,全村的人都来送行。棺材被抬上一辆卡车,全家人便围着棺材坐着,车开一边前行上山,人们一边敲锣打鼓。听说这样是为了守灵。

车开到了一个大山里面,在山体上挖进一个大洞,人们把棺材抬进去之后,每个亲人都必须看着棺材下葬。妈妈说,如果不这样就是对死者不敬,死者在死之后就会阴魂不散。看到棺材下葬之后,为死者送行的人才返回到家里,打开死者的房间,就会发现床单皱了。

3月3日拜祖

在我们的老家,3月3日可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

那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一件事——拜祖。到了黄昏的时候,我们每个人就拿着早已准备好的“钱”去烧。我们燃香、烧“钱”、磕头,还要把所有菜里最好吃的部分挑出来放在碗里去孝敬逝去的先辈。在我们烧完香之后,我们必须马上回家,一个晚上都不能踏出家门一步。听说这天先人们要出来捡钱,如果撞上鬼了,第二天就会生病。

相传在3月3日那天,谁家烧的“钱”最多,谁家的儿子就是最孝敬的。

因此,在我们村里,办丧事和拜祖这两件事弄得比过年还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春节风俗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到春节的习俗,那我明白的可就多啦!比如放鞭炮啦,走亲访友啦,贴春联啦,吃饺子啦,简直是多的数不胜数。但是对于我这个美食爱好者来说,最最期盼和喜爱的,当然还是吃汤圆咯!

汤圆味儿好,做法很重要!这不,今年的春节,我们家又要准备吃汤圆了,我也不时会在厨房中打打下手。

其实汤圆的做法也很简单。这第一步,当然就是和面了。面和好以后,就能够取下一块,或大或小都能够,然后将它捏成一个厚度中等的小饼子,再将原有的汤圆馅儿放一些在小饼子的中央,之后将小饼子慢慢地团起来,先团成碗状,最后团成球状。而第二步,就能够将这些做好的汤圆放在有着开水的锅中煮,直到煮熟为止。

汤圆一出锅,顿时就香气四溢,让人闻了就垂涎三尺。

最后能够吃汤圆啦!此时的我,情绪可真的是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这天的汤圆。过了一会儿,餐桌旁的人都到齐了,汤圆也一碗一碗地端了出来。我手里拿着筷子,看着碗里那又鼓又热的汤圆,心里总是热乎乎的。——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我从碗中夹起一只汤圆,然后留意翼翼地咬了一口。哇塞!这味道简直是美不可言哪!那软软的面皮,还有那又香又甜的馅儿,直朝我的喉咙奔去。这滋味,可真是给人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汤圆,在某些地方又叫团子,让人有一种在新的一年中能够团团圆圆的完美期盼。

怎样样?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对我喜欢的这个春节风俗有种一种期盼的感觉呢?心动不如行动,此刻就开始做汤圆吧!期望今年的春节,你也能吃到美味的汤圆。在新的一年中,你也能和你的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白族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2215 字

+ 加入清单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有本民族语言,汉文自古以来一直为白族群众通用。信仰佛教。

白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创世纪》、《火烧松明楼》、《望夫云》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不少被编入戏剧上演。

白族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大理雪梨、宾川桔柑都是驰名中外的特产。 白族家庭里,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

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待候。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

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白族维系一夫一妻婚姻制,同姓同族不通婚。订婚要测算生辰八字,财礼较厚重。新娘到了男方家门,要"退喜神",即由两人持火把在新娘周身晃过,也称"退马车"。新郎新娘在堂前拜礼,新娘要依次先后敬苦茶、甜茶、泡酒,蕴含人生苦尽甘来的意味。次日新婚夫妇回门,女方父母送以家畜家禽。当天要返回男方家。

白族的家庭组织基本上是小家庭制。儿子婚后多与父母分居,也有少数"四代同堂"的大家庭。白族社会内部存在看家法制度,家族和家庭成员间的辈份很严,平辈兄弟姐妹间,也以"长支为大",亲属称谓上,哥哥或姐姐的子女不论年龄大小,均一律称兄、姊。家族内部有族长,族内士切事务和纠纷必由他仲裁方为有效。 白族除同姓同宗不婚外,不论本民族内部或与其他民族之间

都可通婚。碧江白族堂兄弟姐妹之间也可以婚赌。大理海东、剑川一带行姑舅表优先婚。

婚姻多为父母包办、媒人说合。订婚要测"八字",送厚礼。剑川与大理海东地区的自强少在订婚后,凡逢年过节(主要在端午节、中秋节和冬至节),男方必须向女方按时送礼,直至结婚为止。中间若男方停止送礼,或女方拒而不受,就表示解除婚约。

大理中心地区婚前除再次过大礼外(俗称"催嫁银子"),还必须送一只绵羊祭女方的"本主"(村寨守护神)。结婚当天,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用花轿抬至男家大门,再由新娘的兄弟一人炔步背入新房,途中有许多围观小孩向新娘撤米花,还一边争着掐捏新娘子周身,表示"祝福"和"取吉利"的意思。待新娘一进洞房,陷郎们又将辣子撤入火盆,使满屋发出呛人的气味,新娘新郎相对大咳;在喜酒肉中,也加了很浓的辣子面和花椒面,使新娘新郎汗流满面,无法下咽,逗得人们笑仰不止。因为白语中的"亲热"与"辣"同读音,"亲"酥麻味读音"构"的意义相近,所以借用撤辣面和花椒面作为闹喜节目,确是想的巧妙,灰谐有趣。

洱源罗乎山区白族还保留有原始群婚残余的婚姻制度。即女子结婚前可以有自由的性关系,婚后也可以保持这种关系,或婚后男家有外客(男子)时,多以妻子作陪,负责招待客人,认为这是对客人的最大尊敬。"把节"中还有这样一种风俗:刚生婴孩的家庭,要在大火把下请乡亲们喝"喜酒",祝贺母-子平安。

剑川石宝山每年夏历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三日还有"八月会",届时男女老少,盛装朝拜山神。青年男女则野营山赞,昼夜弹唱,结对比赛,声震苍窜,兴尽始散。

洱海一带的白族男方看中某一女子后,便请媒人到女方家来说亲。媒人第一次到女方家主要任务是转达男方家求亲的意图,夸赞准备联婚的男女双方,促使女家同意允婚。女方许婚后,媒人便按约定日期把姑娘的生辰八字取回由男方请人合八字,如八字相合,媒人即带礼物聘金等到女方家回话。给女方家回话时,男方家还要在男方的八字帖上一副对联的上联,交给女方对下联。女方接到回话及礼物聘金以后,在男方送来的八字帖上对好下联,然后送回男方家由男方收藏。至此,定亲一事即告完成。

婚事定下以后,结婚之前一二个月,男方家要请媒人带着礼物到女方家,与女方家协商结婚日期,谈妥彩礼数目。根据女方家的意愿,男方家或者把彩金如数送到女方家,由女方家备办嫁妆,或者按女方家的要求把嫁妆如数备办以后送女方家,然后才最后确定新娘出嫁的日期。

迎亲前后共需四天时间。第一天是贺新人和搭喜棚。新娘的女友和母亲一边将新娘的陪嫁衣服花鞋等装进衣箱,一面向新娘祝福叮咛,当晚还需要一位女童来"暖被"。男方家则忙着搭喜棚布置新房等等,晚上也要请一位父母双全的一对男童来"压床"。第二天为嫁日,由男方家备花轿组织迎亲队伍到女方家把新娘接回来。新郎新娘进洞房后,人们给他们献上意为先苦后甜的苦茶和甜茶。第三天新郎新娘双双到堂前三拜祖宗父母,向亲戚长辈敬茶敬酒。第四天新郎与新娘回门,拜见岳父岳母,认识亲戚长辈。

兰坪一带自称"那马"的白族,家里的女孩长到十五六岁以后,家长大多要在住宅旁为她建盖一间小房让她居祝晚上,小伙子们便结伴到姑娘的小房里去拜访姑娘,在小房里,他们或弹口弦唱调子,或低声细语,互诉衷情。夜阑人静,双双困倦时,便和衣相儇,进入梦乡。金鸡啼鸣,小伙子才与姑娘依依惜别。如两情相投,即可私订终身,父母一般不予干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客家轿下酒风俗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客家地区,农家的妹子到了婚嫁年龄,在与男方确定了婚期后,在出嫁的前一日,女方家要宴请亲朋好友,这一天就叫“轿下酒”。

轿下酒这天,出嫁妹子家的屋大门上贴上对联:爱女出阁,佳婿乘龙,横批:喜庆盈门。这对联表达了妹子的父母对出嫁女儿的关爱和呵护,对未来女婿的赞赏!这天,亲朋好友欢聚一堂,一阵阵欢笑,一声声祝福,非常热闹。另外,参加喜宴的亲朋好友,要为出嫁妹子送上红包,对出嫁妹子讲吉利话,以表示关爱和祝福。

轿下酒后的次日(一般都是在轿下酒后的第二天),男方家的迎亲小汽车来到女方的家门口,出嫁妹子动身出门前,手里撑着雨伞,妹子的父亲先拿一杯茶泼到雨伞上,口中念:“茶香酒香,子孙满堂。”再拿一杯酒泼到雨伞上,口中念:“百年好合,五代同堂。”出嫁妹子坐进迎亲小汽车里。迎亲车队向着男方家进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

全文共 1030 字

+ 加入清单

年的脚步一天天近了,春的气息一天天浓了,年前年后的一个多月里的日子里,几乎浓缩了家乡风俗

在我的家乡,一进腊月人们就充满了迎春的热情。第一个节日当是过腊八,每年的这一天早晨,各家的主妇们就早早地起床,忙着洗糯米、捡各色豆类、选各种干果,备齐各种佐料,用文火慢慢熬制腊八粥,等到热气腾腾,香味弥漫整个房间的时候,腊八粥就熬好了,那份精致,那份温暖,是商店里买来的八宝粥是无法媲美的,在寒冷的冬日早晨,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浑身热乎乎的,好像年一下子就窜到了眼前,就连行走时的脚步也加快了几分。接下来的日子就匆匆忙忙起来,腊八过后,接着就是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有一个很传统的仪式,就是“祭灶”,送灶王爷上天,各家各户点上香烛,摆上贡品,在香案前念念有词:“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时有一种食品必不可少,那就是全家人都要吃的麻糖,其用意是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和玉皇大帝打小报告,说家里的坏事。沿袭了几千年的风俗,在现代化的今天也赋予了其新的含义,因为每年从这一天开始,在外奔波的亲人们无论身在何方,都会加快回家的步伐,于是“祭灶”也就演变成“聚灶”,送灶王上天变成了迎接在外游子的回家。紧接着便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了,打扫卫生,准备年货,家里要收拾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厨房里备足鸡鸭鱼肉各色水果,按照老规矩要吃上七天,这就叫夹年饭,预示着丰衣足食,年年有余。除夕之夜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剪窗花,贴对联,挂灯笼,包饺子,穿新衣,放鞭炮…在一派热闹非凡、忙乱有序的气氛中迎接年的到来。一家人边看电视边聊天,细数一年中的收获,分享一年里的快乐,这是全家人一年中最难得的相聚时刻,等到午夜时分砰砰啪啪的爆竹声响起时,人们怀着不舍的心情,带着幸福的期盼,在除夕之夜守岁,按当地的风俗,除夕之夜睡得越晚就会越健康长寿,有的甚至守岁到凌晨,一夜无眠。

迎春纳百福,过年求吉祥。正月初一,是最热闹的最幸福的日子,大人小孩三五成群,结伴团拜,小辈要给长辈行拜年礼,长辈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在一片寒喧声中,互致祝福。夜幕降落,各家各户红烛摇曳,大街小巷彩灯高挂,兴奋了一天的人们进入了甜甜的梦想,讲究个“早晨起得早,晚上睡得好”,预示着一年的平平安安。接踵而至的便是走亲戚访朋友马不停蹄,直至红红火火闹完元宵,随着年的脚步款款前行,年的感觉越走越远,越来越淡了…

家乡的风俗还有很多,希望各位来我的家乡旅游,体验民间风情。

[家乡的风俗8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藏族雪顿节的风俗作文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顿节。在藏语中,“雪”是酸xx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xx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节日活动的中心在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这里从前是西藏地方政教首领xxx的夏日园林。节日来临,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便会涌现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热闹繁华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都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器在树影里传播,这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民间相传,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条,最忌讳的是杀生害命。由于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待着,关门静静地修炼,称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

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风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万里不同俗。”每一个地方的风俗都不同,我们这里的中秋节过得可特别了。

八月十五,这一天是我们小孩最期盼的日子,嘴馋的小孩在这一天都要去偷瓜和吃月饼的。我常听大人们说:八月十五偷了瓜吃,身上就不会长一些怪异的奇痒无比的红点。我听起来可怕了,连最心爱的月饼都不吃就去找小伙伴商量着晚上该怎么偷瓜。

爸爸妈妈可不懂我的心情,愣是不让我大晚上出门,我着急的跺着脚,嘟着嘴对爸爸妈妈说:“可是我约好了朋友的,可不能失信啊!”妈妈想了想:“那好吧,不过要小心哦。”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已经蹦蹦跳跳地哼着小曲跑了出去。伙伴们都在等着我呢。“我们出发吧!”我兴高采烈地说。大伙可跑得快了,一溜烟就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中。

我们小心翼翼地来到了田野里,每个人背上都背着一个小竹篓,每个人总是垫起脚,因为我们总怕主人家发现我们,他们总会埋伏在房子的周围,所以我们可得小心了。主人出来了逮到我们,我们可要倒霉了,要拿竹条抽我们,但我们已经熟练了。土地上的冬瓜、南瓜……尽情地拿,一个个身披绿色毛衣的冬瓜我们也不怕他,装在背篓里就走。一轮明亮的圆月挂在天空,我们行走在田野上,一个个满载而归。偷瓜是一个重要环节,而煮瓜又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情。

我们煮瓜不是在家里,也不需要大人们帮忙,而是架着锅子在野外自己动手,点火、架锅、切瓜、加佐料,都是我们自己决定,水沸腾了,咕噜咕噜说着话:快把瓜放进来吧!一切就绪以后,我们就坐在草地上,看着明晃晃的月亮,述说着心里最快乐的事情。不一会儿瓜就熟了,端着热汤,沐浴着月光,小伙伴们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从呱呱落地,我就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一年级家乡的风俗伊议论文

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年三十,我们家的习俗是要吃饺子。妈妈一大早买来了饺子皮和馅,她把饺子皮放在了案板上,把馅倒在了盆子里。妈妈顺手拿起一张饺子皮儿放在了左手掌心上,用勺子舀了馅放在饺子皮上,慢慢用勺子把它们归拢在一起,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往里面轻轻一推,饺子像小船的船头一样做好了,她又如法炮制,船尾也做好了。接着妈妈的拇指和食指配合得像马达,又像一个缝纫机一样,边走边把饺子皮儿的开口缝上了,一只漂亮的小白船就做好了。小白船立在妈妈的手心儿里,仿佛真能航行。我看着妈妈那娴熟的动作,也想尝试一番。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有模有样的把饺子皮放在手心上,五指弯曲,又舀了一大勺馅放在饺子皮上,我三下五除二就把小白船的船头和船尾做好了,就剩下一个开口了,我像妈妈一样捏紧,可总有一些馅儿像在外面贪玩的孩子一样不肯回家,我只好用手把它们塞回去,塞了这边那边又跑出来,就这样来来回回好几遍,我只好把饺子拆开,把多余的馅儿倒出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饺子才被我包好。唉,包饺子难,难于上青天!我把饺子放在案板上,可我的饺子像肚子里揣了个大皮球似的圆鼓鼓的,真难看!失败乃成功之母,我再包一次,我就不信我包不出来个小白船。

我又拿起一个饺子皮儿,舀了指甲盖一样大的馅包在了饺子里,很快一只饺子做好了,可它根本就不是个小船,像个枯树叶一样,又像一个吃不饱的穷人一样有气无力,怎么也立不起来,没办法,我只好让它靠在妈妈包的小白船上。这时,爸爸提醒妈妈:“别忘了洗两枚干净的硬币包在里面。”“为什么要放硬币呀?万一吃到肚子里怎么办?”我疑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硬币是好运的象征,能吃到的人寓意来年一年都会有好的运气。”我立马把硬币洗干净拿来。妈妈把两枚硬币包在了饺子里。我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那两个饺子,就像两枚剑插在了那里。不一会儿,饺子包完了,我趁妈妈去厨房烧开水的功夫,用指甲在那两个饺子上面狠狠地掐了一下做记号,这样我就能吃到硬币啦!我可太聪明了!

过了二十分钟,妈妈喊开饭了。我一马当先冲到了锅边,我拿着勺子在里面扒拉了几下,饺子可真多呀,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它们一个个在锅里面泡着温泉,哪一个饺子里有硬币呢?看的眼花缭乱。我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妈妈不耐烦的催着:“你去那边调水去,我来舀饺子。”哎,真是众里寻你千百度,你却不知在何处。妈妈把饺子端到餐桌上,饺子呀饺子,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在餐桌前,你在盘子里,可我却不知道哪一个是真正的你,你是孙悟空还是克隆机器?能变出这么多替身!我开始发起猛攻,因为我吃到的饺子越多,越能吃到硬币。我一连吃了十个,可还是没有吃到。难道硬币在锅里?不行!我得去看看。我用大勺子在锅里翻了几下,还是没有。爸爸突然大声欢呼:“哈哈,我吃到硬币了……”我跟妈妈对视了一眼,目光中滋出了火花,现在可是三抢一了,我得多吃几个。我的嘴巴一连能塞下五个饺子,我一口气又吃了六七个,可还是没吃到,我的肚子已经撑得溜圆。算了,为了来年的好运连连,这点牺牲不算啥,大不了去运动一下。眼看盘中的饺子越来越少,我的肚皮像个定时炸弹一样快要爆炸了,在最后一刻,我的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唉呦,好疼啊。”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幸运女神终于降临了,我恨不得把硬币狠狠地亲上两口……

这就是我们家过年吃饺子的习俗,你们过年也会吃饺子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清明节的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因为它不仅代表着我们可以在这一天,祭奠我们已经过世的亲人,替他们扫墓。也代表着我们可以出游踏青了。

在我的家乡快到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做清明果了。说到清明果,在不同的地方也分很多种,有的地方的清明果是圆形的也叫“青团”。像我们这里的清明果是饺子形的,我们都叫它清明果。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我们除了吃清明果祭拜祖先外,还有着很多特别的意义。

正如诗中所说:清明雨纷纷,此时清明节还未到,便雷雨阵阵了,此不为“清明雨上”吗?

清明果这东西大部分中国人都吃过,大部分的清明果形如饺子,外皮大多数用清明草(鼠鞠草)做成,据说清明果是祭奠祖辈的,制作清明果时还隐隐有一些清香,令人陶醉!说到制作清明果,那讲究可多着呢。先用清明草、糯米、大米捻成粉后再做成皮,之后再加以装饰,再包裹进去各种各样的馅。

扫墓这个节日习俗,可谓充满了悲欢离合,也充满了对祖先的敬佩之情。扫墓,顾名思义,便是去祖辈的坟上祭拜老祖宗或亲朋好友,这扫墓的经历,我也有一次呢!这是几年前的清明节,学习放假,便于老爸同行去老家去扫墓。回到老家,雨,也是纷纷地下着。带上香、白纸、雨伞,便上路了。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树木的存活率也高,这,正是老天赐予人类补偿的机会,一个植树的机会。组织起来,带上几棵树苗,铁铲,水桶等材料,便可去植树了,植树方法也要学习对的那种。

清明,令人意味深长的名风名俗并不止这些,期待,今年“雨上的清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