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8感动十大人物观后感作文(通用20篇)

导语:顾炎武,清朝统一中国后,他坚持不合作的态度,多次拒绝清政府的威胁利诱,不出来做官,致力于研究学问,多有建树。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7901

作文

955

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这一首炙脍人心的歌曲在下午放学时再次回荡在我的耳边,不禁令我想起了在星期天晚上所播放的《感动中国》看完这一部影片后,不禁令我充满无遐的联想,在我的心中有着千丝万缕的感想与体会。

还记得获奖的人分别有:勇于救助生命的魏青刚、坚持助学的丛飞、勇于为国奉献的黄伯云、为人们健康服务的李春燕、自强自立的洪战辉、信守承诺的陈健、残疾而不自卑邰丽华、为国鞠躬尽瘁的杨业功、邮递员楷模的王顺友、为国奉献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还有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他们的事迹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展示了中华民族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

保家卫国,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杨业功让我受益匪浅,尽管他已经离开了我们,到达了遥远的天堂,但他的事迹与他那光辉英勇的形像将会永远烙印我的心中,永不遗忘,他是中国军人的最佳楷模,他为了工作废寝忘餐,为了工作日夜奔波,为了工作而劳心劳力,他对国家的心血比他的家庭重要多得很,就连在逝世的前一刻,他仍然惦记他的工作,惦记着他曾经无私奉献过的国家,他是人性中一束束光辉,令我们有这样的一个司令而自豪。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足以令我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这是一个最美好的时光,令我的心海如巨浪般澎湃,滔滔不绝,一直在我的耳边回荡着,回荡着......

在这此获奖者当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残疾艺术家邰丽华,邰丽华2岁时因高烧而成了聋哑人,失去了一个美好的童年,在我们局外人看来是很悲惨,但邰丽华却度过了这些难关,从不幸的沉渊到艺术的顶峰。她每天辛苦地练习,强迫自己去练,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十倍的努力与心血来完成自己理想,她以实际的行动与相对的能力打破了人们对她的可怜与同情,让群众对她刮目相看,向他们证明了残疾人的能力,展现了尽管有缺陷的生命的蓬勃,显示出一种高尚的品质,向我们表达出了心灵至美与震撼,让我们感受到了没有语言的美与魅力,散发出从失中刺眼,令人崇敬的光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人物传记《走近毛泽东》观后感

全文共 1076 字

+ 加入清单

近段时间以来,思修课一直在学习毛泽东思想。老师为了使课程更加生动并加深我们对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认识,给我们播放了这部纪录片。

面对纪录片开头的一幕幕现代化景象,毛泽东——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印象确实在我们的历史中渐行渐远了,对于我们这一代对毛主席的认识,也仅仅是来自政治课的学习,老一辈的诉说和部分书籍,影片。但是这部纪录片,让毛爷爷成为了我们鲜活的记忆。

毛主席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户普通人家。幼年的他在母亲的熏陶之下,就关心贫困家庭的同学。青年时,他勤奋好学,立下雄心壮志,不甘愿沉浸在落后腐朽的封建文化中,他积极接受吸收新思想,不断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壮年时,他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担当主要领导者的位置,留下了遵义会议的英明策略;领导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顾全大局促进国共合作;认真分析中国国情,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起了属于中国人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至今,仰望天安门城楼,我们仿佛仍可以依稀听见那句铿锵有力的,昭告世界的话语,“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作为中国人民的领导者和中华民族建设复兴的领袖人物,他的功绩永远不可磨灭。

毛主席是一个思想家,他将中国国情第一次与马列主义相结合,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理论。作为政治家,他深刻分析战争中的中国,人民最需要什么,所以土地革命轰轰烈烈展开。他又深切明白中国要建立怎样的政权国家,只有权力属于人民,才可以使老百姓过上安心幸福的生活,所以他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将想要一权独裁的统治者赶出了中国大陆。作为一名军事家,他领导了多次起义,指挥了无数的战争,他拥有深明大义的军事谋略,却未曾开过一枪。

中国人民领导者的他,毛主席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他的豪情壮志,他的理想希望,都流露在那篇篇诗词和苍劲有力的毛笔字中。他博览群书,他宽厚和蔼,他是我们的伟大领袖,我们歌唱《东方红》来颂扬他,来铭记他。他说我们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着希望。我们要牢记使命,学习毛主席的优秀精神品质,坚毅,勤奋,拼搏,团结,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学习中国的历史,现今的思想。用知识武装自己,充实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那抹最亮的光,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伟大使命。

走近毛泽东》记录了伟大领袖毛泽东的一生的大部经历,为了革命,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毛主席付出了心血,即使后来面临许多历史错误的决断,我们还是应肯定毛主席的成就,以及为中华民族复兴做出的伟大贡献。

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会牢记历史,牢记使命和嘱托,认真学习思想理论,为民族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颁奖盛典2024观后感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揭晓。他们中间有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这些个人和团体的事迹感人至深,紧扣2020年的焦点与热点,共同刻画出了令人引以为傲的时代精神丰碑。

历经十几载光阴,《感动中国》已经成为新春时节观众们倍感期待的“年度精神史诗”。每年获奖者来自天南海北,身处不同的职业领域,每一个站上领奖台的获奖者,都有一股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走过一条坎坷不平的奋斗之路,他们用“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轨迹,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正能量,什么叫做真善美。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使得这一年的感动人物别具意义。比如,“天坑村”的“带路人”毛相林。他在绝壁上“凿”出脱贫致富路,改变了村庄的命运。而过去的这一年,也是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一年,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样载入史册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毛相林这样面对缺乏物资与技术,敢向险境要“天路”的奋斗者。再比如,这一年的特别致敬,献给了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抗疫英雄们。每一个曾为防疫需要做出让步的普通人,都是2020年感动中国的英雄。

许许多多的人如我一样,都带着敬意,在泪水与鼓掌中看完这一个个故事。面对这些英雄,光有感动显然不够。“感动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给国人带来感动,更要有“奋斗中国”。细想之下,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都在下一个新一年的开端与大家见面。与其说它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更像是对新一年的鼓舞和呐喊。它用过去一年最触动人心、感人肺腑的人物来激励观众,为新时代奋斗者树立偶像和榜样。

时代的巨浪终究由一朵朵浪花汇聚而成,每年的获奖者有限,但历史的奋斗者无穷。已经到来的牛年,更注定是奋斗的一年。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起步之年,前方还有许多关卡要闯过去,有许多挑战要勇敢直面。身为这个时代中的一份子,我们或许永远没有机会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但精神的奖杯却在所有人中传递,“奋斗中国”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能用担当、奉献、热情,演绎出自己的精彩。

感动过了,那就抓紧动起来吧。春天的步伐已经到来,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完《感动中国》后,很多我都被感动了,其中我最感动的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何玥。

她是一个很棒的女孩,上次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何玥把她所有的零用钱都捐出去了。而且她还得了超级多的奖状。她快毕业的时候,被查出得了脑瘤,已经治不好了,她听见了这个消息,在临终前她决定捐献器官。她走了以后,救了三个人。

何玥真伟大,真善良,他妈妈爸爸也很善良,因为何玥提出要捐献器官,他父母也很想救人,所以同意了何玥的遗愿。

我也要学习他们一样,伟大善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新型冠状病毒如同猛兽般来势汹汹,吞噬了喧嚣的闹市与灯火通明的大街,原本欢乐祥和的年也躲藏了起来。新型冠状病毒由武汉随着返乡人潮蔓延全国,这场无声无息的战役就这样打响了。紧张慌乱、惶恐不安也随之传播开。抗击疫情进入紧急状态,全国高度警戒,村村户户严把病毒预防关。但在疫情面前,依旧有许许多多的白衣战士挺身而出,站在疫情前线,无怨无悔地坚守着。

84岁的钟南山爷爷,在2003的SARS病毒感染时铤而走险,站出来说:“来,到我这里来看病。”而现如今,他本应该在家安度晚年,但是依然在人民最需要时,站在疫情最前沿。

钟南山站了出来,全国的医护工作者也随即冲向了最前线,汇聚成一堵牢固的墙,共同抵抗最强劲的浪潮!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这个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当疫情爆发时,普通的逆行者就是冲锋陷阵的战士,是博爱仁厚的英雄!拉响警报的李文亮医生在与危险病魔的抗击中离开,你毅然决然的样子最美;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因连续奋斗重症感染而逝世,你坚守的样子最美;那些舍下子女去一线抗疫的双医家庭,你们舍小家顾大家的样子最美;那些为了方便工作而剃去漂亮长发的女护士们,你们光头的样子最美!正是有了这些“最美逆行者”的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生忘死,才有了我们平安稳定的生活。

让我们致敬那些“最美逆行者”,敬畏自然,守护生命。让我们众志成城,一起战胜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期待那些白衣战士早日归来阖家团圆。白衣战士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中国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再说政府干嘛去了?

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淡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2017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一个普通的维吾尔族大叔

他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

他是肩扛正义秉公执法的铁案法官

他是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候选人

他用半个世纪的坚守诠释家国大爱

我们身边有这么一个人

他默默无闻却一直奉献

他当农民时,不怕苦不怕累,即使双手磨出血泡也咬牙坚持;

他当工人时,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再一次帮助他在最苦最累最险的岗位上坚持到底;

他当检察官时,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在检察院和法院的31年里,阿布列林办理了许多案件,都做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批捕、起诉以及刑事裁判正确率均达到了100%,件件都是经得起检验的铁案。可他即使手握权力也从不徇私,他这清廉如水的一生,每个人说起来都会竖大拇指。

不管在什么岗位,他都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工作,像一颗螺丝钉,拧到哪儿都不会松扣。

这是我们哈密的骄傲

这是我们新疆的骄傲

他用五十年的家国大爱温暖着你,感动着我

如果你也被他的这种家国大爱所打动

请你动动手指

为他投上一票

让他的事迹传唱到每一个人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感动中国2024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医术高超的专家比比皆是,梁益建凭什么入选?

今天,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梁益建时,他是这样回答的:“遇到别人不愿意收的病人,我愿意收,遇到能够帮的病人我愿意帮一把。”就像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网页上对梁益建的介绍“四川爱心医生”,这就是他的上榜理由。

在我国,脊柱侧弯发病率为2%至3%,而在成都三医院的脊柱畸形患者中,75%以上都是脊柱侧弯超过130度以上,也就是重度和极重度患者。很多患者都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求医无望后,找到了梁益建。

超过一定角度的脊柱重度畸形的矫治,曾经是医学上的禁区。为了那些信任他的患者,梁益建开始了向“禁区”的出发和挑战。

梁益建说不是因为我胆子大,是因为这些病人确实需要治病,很多病人是带着呼吸机来的,你想呼吸机一取是什么情况,他都会立即死亡,所以这些病人来了,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想到起能不能把他救下来。

当患者以生命相托之时,医疗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梁益建从一例例手术做起,逐渐攻克了国际公认的极重度脊柱畸形手术禁区。今年21岁的瘫痪女孩吴佩,怎么也没想到,经过梁医生不到一年的治疗,她就可以下地走路了。

不仅是吴佩,从2008年到现在,在梁益建的主刀下,1000多名脊柱重度畸形患者重新站“直”了。照理说,医生的工作就是治病,但梁益建却愿意做得更多。对于脊柱重度畸形患者,一年的治疗费至少得10多万,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患者,梁益建又是联系公益组织,又是向亲朋好友募捐。

目前,梁益建已为近200位患者争取到500万左右的资助。得知自己成为2016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的20名候选人之一,梁益建说很意外,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医生,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手术成功率向100%的成功率靠拢,让更多的脊柱重度畸形患者获得新生。

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投票将持续到明年1月5日,评选结果将在春节后公布。让我们一起为梁医生加油,他是四川医生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2月8日晚,在“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副主委、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作为量子通讯的领跑者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评价潘建伟:“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

喜讯在安徽九三学社社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社员们纷纷表示,以潘建伟为榜样,大力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从我做起,勇攀高峰,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在社务工作中勇挑重担,为实践科技创新的“顶天立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2024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带给我们一次感动的饕餮盛宴。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转发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张超同志先进事迹,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和军委重要决策指示,踊跃投身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伟大实践,高标准做好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

张超于2004年9月入伍,牺牲前为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战斗机团中队长。他矢志强军报国,倾力精武强能,勇于攻坚克难,坚守高尚品德,在每个岗位都拔尖过硬,先后29次参加和完成演习演练等重大任务。加入舰载机飞行员行列后,他以只争朝夕的劲头苦练精飞。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歼—15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因飞机突发故障,不幸壮烈牺牲,是我军献身航母事业的第一人。

通知指出,张超同志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征程上涌现的先进典型,是忠诚践行强军目标的时代楷模,是“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反映了当代青年官兵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哺育下茁壮成长的崭新风貌,体现了全军部队练兵备战、全面提升战斗力的昂扬斗志,展示了广大官兵凝心聚气、奋力前行的生动局面。学习宣传张超这个先进典型,对于激励全军官兵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强调,各级要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和军委重要决策指示,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把张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学习他爱党报国、矢志强军的坚定信念,苦练打赢、争创一流的责任担当,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坚守崇高、向上向善的优秀品质,争当“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要引导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引导官兵苦练能打仗打胜仗本领,立足本职追求卓越,不断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的素质能力;引导官兵砥砺军人血性胆气,树牢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核心的战斗精神,自觉传承大无畏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引导官兵坚守立身做人的高尚品德,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良好形象。要把组织官兵学习张超与学习其他先进典型结合起来,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结合起来,与完成战备、训练、执勤等重大任务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官兵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

2004年,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

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多年来,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在社会上也受到不少争议,郭小平一直在艰难中努力坚持。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

2014年,彭丽媛向红丝带学校写信,并在采访中说:“我希望这些受艾滋病影响的孩子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获“十大责任公民”

责任就是力量,责任改变中国。在1月15日举行的“责任中国——人民网2013年度评选”颁奖中,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当评为人民网2013年度“十大责任公民”。

郭小平目前担任临汾市红丝带学校校长,这个学校之所以特殊,是因为所有的学生都是艾滋病感染者。从2004年的“爱心小课堂”发展到现在社会大力关注并给予关爱的红丝带学校,那些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2006年,为了解决艾滋病患者中学龄儿童的上学问题,临汾第三人民医院在“绿色港湾”创办了“红丝带小学”,为艾滋病患儿提供免费的义务教育。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11年12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学校取得合法办学资格,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

多年来,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在社会上也受到不少争议,也曾有人对红丝带学校提出质疑,认为建一个专门的艾滋病儿童学校,本身是一种隔离政策,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可郭小平一直在艰难中努力坚持。“建立专门的艾滋病儿童学校确实不是最好的办法,可如果没有这个学校,孩子们很可能就没有学上。这就是现实。”郭小平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郭小平曾不止一次在公众场合表态,他希望有朝一日,不再需要有红丝带这样的学校。 对于社会责任感,郭小平曾不止一次面对媒体解释,字里行间显得低调却充满着暖暖的真情。“别人说我有社会责任感,其实啥社会责任呀,我和孩子们在一起9年了,他们就是我的孩子。你养活自己的孩子,那能叫社会责任感?说实话那也就是个‘情’字。”正因为对学生们有浓浓的感情和亲情,郭小平认为自己说什么也得坚持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22 字

+ 加入清单

与往年一样,感动中国总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这些感动人物中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名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对感动中国中是教师职业的感动人物也会有更多的感触。莫振高就是一位打心眼里佩服和尊敬的人物。他是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最后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他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师用生命谱写出了人民教师的关荣与伟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中,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我们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在一个个感动人物的事迹中,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动中国2024年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5872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

“工匠精神”是一种坚韧不拔、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如今,中国的发展已开始转型升级,从“中国制造”升至“中国创造”,因此我们的 时代需要“工匠精神”。为此,千龙网从2016年4月起发掘寻找“中国工匠”,推出行业精英的 系列报道。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他生活在新疆哈密,他是一位普通的维吾尔族大叔,他是肩扛正义的铁案法官,他是新疆的焦裕禄,他是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他一家四代人,50年来学习践行焦裕禄的故事感动着你,温暖着他……

家住哈密市惠康园社区的低保户梁英,这几天的心情就像过山车,经历了剧烈的情感变化。今年九月中旬,哈密一建筑工地想找一做饭的临时工。她听说后就把自己远在四川内江山区的一个会做饭的亲戚介绍给工地老板,老板当场答应以每月三千元的报酬录用。

亲戚坐了两天一夜的火车风尘仆仆从成都来到了哈密,就在梁英满心喜悦地准备带着亲戚到工地见老板时,介绍人传来的却是老板不予录用的口信。理由是工 地甘肃民工多,喜欢北方的面食。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这位憨厚朴实的山村妇女,尽管极度惊愕,却没有提出任何异议,她无奈地给梁英说,既然没活可干,那就 回去吧。本来想给亲戚办好事的梁英,此时除了难堪和尴尬一时找不到什么解决的办法。怎么办?她想到了社区法律义务宣讲员阿布列 林·阿不列孜在社区法律大讲堂上讲的,口头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解决民事法律纠纷,不一定非到法院起诉,只要双方当事人同意和平解决,也同样具有法律效应 等法律知识。梁英便通过介绍人向工地老板反复交涉,最终老板同意拿出600元钱作为补偿,梁英这才如释重负地接过钱,将其转交到自己亲戚手上,并送她踏上 了返乡的列车。

像梁英这样通过听阿布列林的法律普及课,而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惠康园社区居民不在少数。

成立于2010年4月的惠康园社区,居住着2415户,6038口人,是哈密市较大的社区之一。有维、汉、回、哈、蒙等五个民族的居民在社区居住, 贫富差距较大,有住别墅的、有住商品房的、有住廉租房的、有住自建房的,社区人口成分复杂,少数民族多,弱势群体多,拆迁户多,居民的法律意识淡薄,在社 区成立之初的几年里,社区邻里之间矛盾较多,曾因停水停电出现过一次集体上访。

为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退休后的阿布列林应社区领导的邀请,当起了惠康园社区的义务法律宣讲员,并于2013年3月开始,在社区定期为各族群众义务进行法律宣讲。

通过几年来阿布列林尽心尽力普及法律知识,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2014年至今,惠康园社区一起上访事件也没有发生过。2015年5月,惠康园社区被中共新疆自治区委员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

办案近千件 件件是铁案

在哈密市司法系统有个闻名遐迩的铁案法官阿布列林·阿不列孜。他在哈密市检察院、法院工作了31年,办理了近千件案件,他在检察院批捕起诉的案件,件件是有罪判决(铁案);他在法院审判的一审案件和二审案件,没发生过一次改判、发回重审、提起再审,全部维持原判(铁案)。

31年里,阿布列林把依法办案,准确定性,当作天职。1993年9月,哈密市检察院受理玉某某奸淫幼女案。法院一审以“被告人认罪态度好,积极赔偿 被害人损失”为由,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8年。阿布列林在仔细审查这个案件后,认为量刑畸轻,应该罚当其罪,并以充分的事实和证据提出抗诉。法院二审认为, 市检察院抗诉有理,撤销一审判决,改判被告人有期徒刑10年,维护了法律的公正。

31年里,阿布列林从不办亲情案。1990年,阿布列林表姐的儿子因涉嫌盗窃团伙案被拘留,案件移送检察院。表姐想两家是亲戚,关系好,哭天喊地找 上门来,要阿布列林救救她的儿子。阿布列林热情接待,耐心讲解法律,就是不接如何救她儿子的话茬,表姐见打亲情牌无用,哭闹无效,气哼哼地走了。表姐的儿 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两年零六个月。从此,表姐多年没登阿布列林的家门。

31年里,阿布列林从不办金钱案。2010年,阿布列林处理一起重大毒品案。一天,主犯的母亲来求情,被阿布列林当场拒绝。临走时,她悄悄将1000元钱塞进报纸里。阿布列林发现后立即上缴法院纪委,最终主犯被判无期徒刑。

2005年,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审理了一起杀人案件。

2005年2月的一个晚上,哈密市(现伊州区)青年路的一家煤场,被告司马义·库尔班进来小便,正在值班的河南籍外来务工人员陈某见状制止,两人发生口角。被告司马义·库尔班拿出刀子,向陈某连捅9刀,陈某当场死亡。

哈密市(现伊州区)检察院以故意杀人罪向哈密市法院提起公诉。

当知道负责审判这个案件的审判员,是阿布列林·阿不列孜时,被告的亲朋友好们既高兴又害怕。高兴地是,他们和阿布列林的关系都很熟。害怕的是,阿布列林铁面无私的名声人尽皆知。

被告人的亲朋好友,发动各种关系,打起感情牌,找到阿布列林,希望阿布列林在审判中能够网开一面,保住被告一命。可是,不管谁来,阿布列林只有一句话:保住他的命,没有任何可能。

“第一,他是累犯。第二,被害人被连捅9刀,当场死亡,犯罪情节特别严重,按照法律规定,被告理应被判处死刑。我帮不了你们的忙。”阿布列林斩钉截铁的说。

这些前来游说的人反复哀求后,看到阿布列林如此坚决,又转而去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找人求情。

自治区高级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人被执行死刑。法律的尊严得到维护,公平正义的根基更加牢固。

可是,没多久,阿布列林的生活中,却多了一些忿恨的眼光。面对这些眼光,他很坦然。

“我根本不会怕他们,我是按照法律规定来办案。”阿布列林从来都是这样简短的回答,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字字千斤。

为了把每一个案件办成铁案,阿布列林不仅不拿案件当事人一分钱,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核桃也不占。1992年秋天,一个犯罪嫌疑人的母亲掂着白糖、核 桃、馕等礼品来到阿布列林家,为犯罪的儿子说情。看到核桃,阿布列林不满4岁的女儿上前拿了一个,阿布列林重重的一巴掌打在女儿的脸上,女儿的脸顿时又红 又肿,嚎啕大哭。看到丈夫为了一个核桃竟出如此重手,一向坚定支持阿布列林工作的妻子火了:“你太没良心了。不就是一个核桃嘛,她还是一个孩子呀。这日子 没法过了,咱们离婚!”说完,抱起女儿回了娘家。见此情景,犯罪嫌疑人的母亲也气嘟嘟地说:“拿一个核桃有什么?”多年后回想想这件事,阿布列林说,这是 他第一次打女儿,也是唯一的一次。

阿布列林为何有坚如磐石的意志,在31年的时间里,把接手的近千件案件件件办成铁案?因为,阿布列林心中有个偶像-—焦裕禄。像焦裕禄那样做人做事,做焦裕禄的好学生,是他一生的追求。

心中有信仰 行动有力量

1966年2月,正在读高一的阿布列林在学校的阅报栏里看到穆青等人撰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口气读完后,他被深深地震撼,回到家, 他向父亲说起了焦裕禄的事迹,父亲告诉阿布列林,焦裕禄是个好书记,是所有党员干部的榜样,应该像他那样做人当官。听了父亲的话,又连续几天反复学习、认 真研读,阿布列林被焦裕禄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深深地折服。焦裕禄成了他心中仰慕的英雄,顶礼膜拜的偶像。像焦裕禄那样做人做事在他的心中萌发。

阿布列林说,“当时全国流行《焦裕禄,毛主席的好学生》这首歌。在那个年代,‘毛主席的好学生’是个了不起的称号,也是一个极高的荣誉。我虽然做不了毛主席的好学生,但可以努力做焦裕禄的好学生。”

做焦裕禄的好学生,就要到焦裕禄生前工作过的地方看一看,亲身感受伟大的焦裕禄精神。经过两年悉心准备,阿布列林和其他五位同学终于乘火车来到了他魂牵梦绕的圣地——兰考。

在兰考,他们遇上马车坐马车,遇上拖拉机坐拖拉机,亲眼目睹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盐碱、战风沙、防风口、驱内涝给兰考带来的变化。他们还找到焦裕禄的家,和焦裕禄的母亲、妻子及儿女照了一张合影。

从兰考回来,阿布列林把这张合影恭恭敬敬地挂在客厅最醒目的位置。因为,在他的心中,这张合影就象征着焦裕禄精神,这张合影可以时时提醒他、激励他,像焦裕禄那样做人做事。

从兰考回来后,他当过知青、当过工人,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或先进工作者。到检察院工作后,他白天努力熟悉办案程序,晚上如饥似渴地研读、背诵法律条文,仅仅两个月,他就被任命为助理检察员,完成了从工人到独立办案的检察官的角色转换。

岗位当阵地 斧头何所俱

把依法办案当作践行焦裕禄精神的阿布列林,公正执法,刚直不阿,为百姓伸张正义,自然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他们以各种方式感谢阿布列林,都被阿布列 林婉言谢绝。而在一些不法之徒眼里,阿布列林的公正执法,让他们受到法律的惩处,他们当然怀恨在心,并以各种形式报复阿布列林。

1988年9月的一个晚上,阿布列林骑车带着已有3个月身孕的妻子,到岳母家吃晚饭,在上坡的时候,从路东边扔来几块石头,其中一块击中了自行车。阿布列林急忙停车,扶妻子下车,然后拔枪追赶歹徒,只见两个黑影消失在树林里。

1990年肉孜节前夕,阿布列林两口晚上参加同事小孩的割礼,回来开门时,感到地上烫脚,一看,是柴草刚刚烧过的灰烬。打开门,发现窗户玻璃全被砸碎,过节准备的几十个碗、盘子被摔得稀巴烂。

在暗处扔黑砖,趁无人砸玻璃,起码说明歹徒有心虚的一面。而1996年5月底发生在阿布列林家的一幕,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面对面较量。

那是一个星期天下午的6点左右,刚刚搬到位于老宅新建的房子,阿布列林在院子里忙着平整地面,妻子在悉心准备晚饭,上学前班的女儿在做作业。忽然 “阿布列林你给我出来,你说我犯流氓罪,情节恶劣,社会影响严重,从重处罚。给我判了8年,我终于回来了,我今天就是来找你算账的!”一声声吼叫从外面传 来。阿布列林放下铁锨朝外看,只见8年前他审判的一个罪犯,手持明亮锋利的斧头,嚎叫着让阿布列林出来。见此阵势,阿布列林也很紧张,心想,今天非出大事 不可。紧张并不惧怕,更没慌乱。他先把女儿锁进一个小房间里,然后找出单位配给他的六四手枪,到大门口迎击歹徒。而同时,妻子也作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从 院子的西墙翻出去,沿着农田一路小跑,向距离将近两公里的市检察院奔去(当时家里没有配电话,也没有手机)。

大门口,疯狂的歹徒用斧头在地上、墙上乱砍,阿布列林手持六四手枪警告歹徒,“你敢进来,我就开枪”。歹徒在监狱可能学过一点法律,不敢跨进大门, 只是一个劲地激阿布列林出去。因为他懂得一旦跨进大门,阿布列林向他开枪就属于正当防卫。就这样,双方怒目圆睁,紧张对峙了大约十来分钟,急促的警笛声由 远而近,检察院的警车未到,歹徒已落荒而逃。

凡是公家钱 一分不能占

在阿布列林的记事本里有这样两张收据:2000年5月31日,父亲生病使用单位车辆,交费150元;2001年8月10日,父亲去世使用单位车辆,交费100元。

作为哈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法院院长,阿布列林把焦裕禄“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作为座右铭,对公家的钱一分不占,做到两袖清风,一心为公。

1988年,年迈的父亲提出,想在生前把老宅地上的房子建起来。建房子对当时月工资只有120元的阿布列林来说,难题是资金匮乏。但阿布列林是孝 子,为了把父亲的愿望变成现实,他采取蚂蚁啃骨头的办法,一点一点进行。这时有人提醒阿布列林,张张嘴就会有人送的。阿布列林告诉他:“清清白白做人,吃 饭才吃得香,睡觉才睡得踏实。”

阿布列林不仅自己廉洁自律,对亲属的要求也极为严格、有时近乎苛刻。

阿布列林有一个妹妹叫吾尔也提,1991年从新疆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到哈密市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工作。当1998年年初阿布列林被任命为哈密市法 院院长时,吾尔也提已在法院工作了将近8年。哥哥来当院长,吾尔也提自然喜不自禁。但渐渐地她发现,哥哥除对她要求比别人更加严格外,并没有给她任何额外 的照顾。1999年法院从普通干警中提拔了27名正、副科级干部,提拔的名单中仍然找不到吾尔也提。想想自己从资历到能力,从敬业精神到办案业绩,哪一条 都符合要求,吾尔也提满腹委屈地找到阿布列林,哭着问他:“我是不是你的亲妹妹?!你是不是我的亲哥哥?!”面对妹妹的质问,阿布列林语重心长地说:“正 因为你是我的亲妹妹,所以提拔你不合适。”看着妹妹哭得红肿的眼睛,阿布列林也感到有点对不住她。但一想到焦裕禄连孩子看场白戏都要补票时,阿布列林的心 也就坦然了。

在阿布列林离开市法院的第二年,吾尔也提被提拔为行政庭副庭长。

奉献是本分 火中救俩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

人们常说,瞬间彰显伟大,本能体现本质。1990年8月的一个中午,气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吃过午饭刚刚躺下休息的阿布列林,忽然听到“起火啦!救命啊!”的呼叫声。

阿布列林翻身下床,迎着呼叫声跑去。只见邻居阿皮孜·尕依提家浓烟滚滚,大火熊熊。呼喊救命的是阿皮孜的儿子,他哭叫着说,他患有腿疾的妈妈和一个邻家的小孩还在屋内。

说话声中,阿布列林已经冲到阿皮孜家的大门,但火势很猛,进不去。他迅疾绕道后墙,用砖头将后墙通风窗的窗棂砸断。这时阿皮孜也从外面赶回,在阿皮 孜的帮助下,阿布列林从通风窗跳进屋内,将被大火吓得嗷嗷乱叫的大约3岁的小孩,一把拉到怀里,然后双手举起,将小孩送给在通风窗接应的阿皮孜。救出小 孩,阿布列林又转身抱起阿皮孜瘫痪的妻子,但阿皮孜的妻子太重,阿布列林能抱起来,却举不起来。情急之中,阿布列林机智地拉过来一个装衣服的箱子,站在箱 子上,将阿皮孜的妻子抱起,使出浑身的气力将其推到窗口,阿皮孜就势将妻子从窗口拉了出去。

这时,已经救了两个人、体力严重不支的阿布列林双手怎么也抓不到窗棂,窗口外面的阿皮孜迅速找来一块木头垫在自己所站的椅子上,将手伸进窗内,阿布列林使尽全身的力气向上一跳,拉住阿皮孜的手,一个拼命向外爬,一个全力往外拉,阿布列林才从窗口爬出来。

大火被驾驶消防车迅速赶来的消防官兵扑灭。

而从窗口爬出来的阿布列林,双膝被磨烂,两只胳膊被磨出道道血痕。

阿布列林在兄弟姐妹的危难关头,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第一个冲向大火,这种本能的反应,就是一心为民的本质的反应,就像焦裕禄“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感动人物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守在电视机前等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播放。当看到一位小女孩的故事时,让我们深深地感动。

她五岁那年,父亲因车祸去世,她的母亲把她送给了别人领养,在新的生活里,她不但没有获得到幸福,反而让她的生活变的更加辛苦,她的养母卧病在床,养父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一走了之,母女只能相依为命。她弱小的肩膀不得不支撑起这个家庭,担当起重任。

当别人家的孩子在撒娇,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早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那时的她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未喊过疼,听着孟佩杰养母含着泪感激地回忆,我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一个柔弱的小女孩站在板凳上,顶着脚尖吃力地拿起锅铲翻炒的情景,心里不由得阵阵酸痛。孟佩杰每天起早贪黑,帮养母穿衣、洗漱、换尿布、喂早饭,然后才安心地一路小跑着上学。晚上回家后,一大堆家务活等着她,服侍养母睡后,她才开始学习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就这样,孟佩杰在艰苦的生活中勤奋学习,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

由于放心不下养母,她竟下定决心:带着养母上大学! 命运对待孟佩杰是残忍的,无情的,而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以灿烂如花的微笑回报这个世界。

她面对逆境,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她的存在,成为养母生存的勇气。当人们对她惊叹不已时,她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而现在的我,有时还跟妈妈顶嘴,跟妈妈对着干,做作业时,还跟妈妈吵架,和孟佩杰比起来,我实在是太惭愧了。父母从小就为我做过许多事,在我生病的时候,是父母一直在我身边照顾我,是我的疾病快速康复;在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是父母和我一起攻克难题,带领我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日常生活中,是父母从小一直给我做饭,洗衣,是我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变成现在的高大阳光少年。

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我暗下决心:要向这位小女孩学习,在生活中要孝敬父母,感激父母,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十大感动人物的观后感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20xx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吴锦泉。

20xx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20xx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xx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1576 字

+ 加入清单

20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如果不是在姥姥家看了会电视,我还不知道今天就演感动中国。

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当有真的感触的时候,这些词句就不是空话和口号,不空洞也不高大。98岁的胡佩兰奶奶一生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格桑吉德教书的那个地方,拍的那个小孩子,穿的那么脏,那么破,我们随便给他们一点也是好的,既然如此,我们怎么好意思浪费,怎么好意思随便把衣服什么的丢掉,应该捐出去。还有捡破烂资助孩子上学的刘盛兰爷爷,他活的那样勤劳;还有为孩子凑学费在生命的最后抢时间为孩子们绣制清明上河图的母亲姚厚芝,时间对她来说多么宝贵,我想她每天都会企盼哀求上天能多给他一点时间,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你所浪费的今日,是昨日殒身之人所期盼的明日。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闲,会觉得不知干什么好,好像找不到意义所在,而现在,在刚看完感动中国人物之后的强烈感情下,我觉得,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以后忙完自己份内的事也不会觉得闲得慌,那就是:慈善。有时候我也会想,有什么好捐助的啊,他们有那么穷吗,再说政府干嘛去了?

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同情困难人群的感情基础,我没有见过那种场面,或者通过媒体看过几眼已经被岁月冲淡了,但是一旦把那个画面放到我眼前,我会被震撼,然后内心柔软的说不出话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成长环境艰苦的孩子长大了会更加惦念自己当初那种穷乡僻壤,会更加懂得同情困难的孩子,不是说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心硬,而是他们没见过,没有那个触动。所以说,让所谓温室里的花朵去“体验生活”,体验苦,生活的苦,真的是有意义的。

真的是有很苦的地方呐,真的是有需要捐助的地方(不过还是建议有可能的话少通过红十字会神马的中间途径)。还看到因为急着救孩子跳水导致高位截瘫的方俊明,很欣慰他工作的工厂很够义气,他的母校也很好,会有孩子们组成专门的义工团去陪伴他,其实这就是他们学校的一个精神楷模。还有自己捡破烂省吃俭用的刘盛兰老爷爷,在他家里的墙上贴着义工团的孩子们去陪伴他的照片,他说这让他很温暖,我当时就想,原来义工团的工作真的是有意义的,有舍友发说说表示做义工很有意义因为老人们很开心,我当时还想她太傻太天真,你们去哪儿说一些不用不痒的话能有什么用呢,真的能帮到什么呢,但也许义工活动真的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转念一想,做义工也要有好的心理准备,因为毕竟很多需要义工帮忙的老人居住条件也不是很好,做好吃点苦头的心理准备再去。

今天晚上含着眼泪看完央视播出的,201*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感受颇深!我被他们的杰出事迹感动着!一个捡破烂为生的古稀老人,能省吃俭用数年来捐出十几万元钱,资助那些上不起学的学生。一个身患绝症的村官,能把自己的百万家产,都用到了村里的公益事业。自己到最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她叫唐爱兰,她说的一句话更让我感动!那就是你对大家付出了真诚,大家就会对你付出真诚!

绝对真理!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将军夫人,放弃安逸,回到艰苦的农村生活,用他一生的付出实现了自己的崇高理想!还有身患绝症的母亲用几年的时间绣出清明上河图,用生命诠释伟大的母爱!还有为了救人落下终身残疾,笑对人生无怨无悔的见义勇为的英雄!还有义字当先为牺牲的战友守墓三十年的守墓人。还有为了孩子们上好学舍弃小家的好老师!还有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航天英雄们!等等!他们的事迹使我非常感动!

用他们的话说,做一件好事容易,一辈子做好事就不那么容易了!那需要毅力,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善良,正直,乐于助人,坚强,奉献,吃苦耐劳!我要净化自己的灵魂,向他们学习!在有生之年,为大家,为社会多做好事,作善事,做一辈子的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她并不富裕,多年前下岗后靠政府低保补助和打零工为生;她并不贫穷,多年来为爱付出收获了美好的幸福时光。她,就是昆明好人王兰兰,十年如一日用爱温暖着孤寡老人和贫困孩子们。她为爱奔走的奉献和付出感动了很多人,也带动了很多人。

今年50岁的王兰兰,性格开朗,笑容亲切,话语幽默。曾经历经坎坷的她,女儿因病去世,丈夫也无情地离开了她,这些生活阴影已经逐渐淡出。眼下,保证100多位孤寡贫困的空巢老人,定时吃上热饭热菜,是她生活的重心,也是她幸福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武汉时代楷模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16年度人物先进事迹电视专题报告会,伴随着《不忘初心》的歌舞,拉开大武汉的绚丽篇章。

他们中有医生、警察、退休干部、环卫工人、城市建设者.......他们都是来自基层一线,立足于本职,兢兢业业,从事着普通而平凡的工作。他们心怀赤子之情,回报着社会,坚定着跟着共产党走的信仰,时刻牢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楷模先进事迹散发出的每一份光和热,都温暖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句普通话语,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彰显出时代精神,要的就是全心全意,要的就是武汉精神“每天不一样”,为我们建设着美丽和谐的家园,我们为此无不动容,无不感慨。

作为地产人、党员,有幸看到集团“东湖绿道”、“中山大道开街”专班成员喜获时代楷模的荣誉。看着他们加班加点赶工期,撸起袖子干的热火朝天,还有那家人目送渐行渐远的背影,是他们开启复兴大武汉新的征程。“东湖绿道”、“中山大道开街”工程如期交付,在城市建设上其水平之高绝无仅有,民生品质得到了提高,大武汉的亮相因此更加出彩。

春意盎然,绿道漫漫。大道徐徐,品质时尚。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感恩当下美好的生活,有什么理由可以去辜负当下,埋汰初心,这个伟大时代精神,要我辈去承载、去斗量、去奋斗。用汗水,用智慧,打磨出我们的追求---明天会更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不忘初心,勇往前行,担当着公司的担当,工作松不得,责任推不得、时间拖不得,埋下勤劳的种子,收获丰硕的果实,让地产人建设出美好的城市家园,是你我的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记感动校园人物作文1000字

全文共 2464 字

+ 加入清单

娜娜教得了学生,做得了良母;当得了领导,做得了贤妻;做得了报告,烧得了饭菜。她是我的良师益友,我的后天亲人,给我太多的温暖和感动。她是学校教务主任,在前行的路上,给他人指导、关爱;她是学生的好老师,给中考失利的他们信心和希望。

娜样女子,真的是亦师亦友,感动来自最深的心底,想要化为文字流淌于指尖时,才发现竟然不知从何说起。相识20载,已经是心有灵犀,或许过于熟悉,有些事已成平常。

娜样良师

我是典型的理工女,大学学的是计算机应用专业,那时,根本是一头雾水。凭着对考试特有的感觉,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工作后,英语老师的梦没有破灭,自考英语教育专业,如愿做了一名英语老师。这样的背景下,专业知识肯定有所欠缺。英语科班出身的娜娜,成了我的良师。

听她的课,看她神采飞扬,听她标准的口语,对课堂完美的掌控,真的是一种享受。向她请教,受益匪浅。她听我的课,从单词的发音到语调,从课堂的安排到对学生的反馈,她都提出中肯的意见。娜娜很懂得照顾我的感受,总是先说我的闪光点,再婉转地建议,让我在舒服的状态下提高自己。

说实话,那几年,我最怕接她的班,担心学生拿我和她比较。又是她,告诉我每个人都有自己风格,有自己优缺点,她接我的班,起初也会被学生抵触,我信了。事实也如此,孩子们喜欢我讲课的方式,我也认真地学习,做好本职,成了一个真正的英语老师。

学校近几年新老师多,作为教务主任,娜娜指导她们成长,听课、评课,就如当年教我一般,尤其是英语学科。在她的带动下,这些姑娘成长迅速,为学校注入活力。同时,她关心新老师生活,让这些离家的大孩子感受到温暖。

娜样良师,我们的榜样,给大家前行的力量。

娜样责任

前些年,由于生源质量受限,学生的学习能力弱,尤其是英语和数学。但娜娜从不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而是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大胆改变教学内容,删减得当,补充初中的知识,从音标讲起,从零开始,让孩子们重拾信心。

很多次,中午吃饭不见她的人,不用问,有学生缠着解决学习问题,或者在“逼”那些聪明却对英语胆怯的男孩背书。娜娜对学生说,每天哪怕你背会三个单词就是突破。这个任务不难完成,但坚持不易。她做到了,很多孩子也做到了。

周末,孩子着急回家,娜娜抓住他们的心理,不完成任务不准走,她也陪着。孩子毕竟是孩子,有这样的“压迫”,怎么可能不认真对待?偶尔,帮她改作业,看她的评语,看她端正的字迹,让我汗颜,甚至有些不好意思写字。

“要做一定做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娜样真实心声,她做到了。在与兄弟学校的联考中,她所带班的成绩是骄人的!所带的学生是世事的,对她的喜欢和爱是写在脸上的。

遇到娜娜这样的老师,对很多学生来讲是温暖幸福的。娜样责任,给孩子们是成长的希望,是前进的方向。她教过的学生,见到她时打招呼时总是快乐的,发自内心的喜悦。

娜样领导

娜娜长着一副女领导的模样:一米六七的个头儿,体态匀称,脸庞符合排场的标准,戴着眼睛。能把百十块的衣服穿出名牌的感觉,很有领导派头,却独独没有一点领导架子,以我看,就是长着领导的脸,处在领导的位儿,却愿意做亲力亲为。

学校女老师多,准妈妈和年轻妈妈当然就多了,单单是教务上,就有两个老师的二孩儿不足一岁。所以,写材料这类活儿娜娜都亲力亲为,加班加点已是常态。就连给分发课本,也是她的活儿。好多次,知道她累的腰酸背痛时,我问:“为什么不能找人干?”她微笑:“她们几个也忙,孩子小,我能多干点就多干点,大家都不容易。”我无语,她总是这样,从不会把活儿往外推,永远替他人着想。

作为领导,娜娜很细心。每次外派监考,她总是对着老师名单看,细细比较老师情况,尽量把老师派到方便的监考点,年纪大些或身体弱些,做视频监考;监考有困难的老师不考虑,或是到单位值班,让值班老师监考。学年初,分配教学工作亦如此,全盘考虑,尽可能照顾老师。她知道,只有先解除老师的后顾之忧,才可能搞好教学。有时候,她想老师之所想,比老师本人考虑得还周到呢。

就在前天,娜娜说她很内疚,本来考虑到W孩子小,不让她改一测卷,结果正赶上学业水平测试,没有多余的老师,只能让W去监考,三天啊。我安慰她,她知道你的好。还好,后来终于调开了。

17年新分的老师L,想外出听优质课,可她没有公务卡。娜娜说,没事,你自管去吧,没法报销我给你出钱。这就是娜样领导,不会说好听话,却很动人,让人很踏实,老师们愿意和她分享心事,她乐意用自己经验帮助大家。

娜样认真

娜娜无论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单看她的字,工工整整,如小学般乖。字如其人,一点不假,有次开玩笑,她说:“生病吃药,我都认认真真吃完。”

批改作业不用说,每个孩子的一点儿变化都被她写在纸上。备课也不用说,她从来不会准备去上课,即使她有20年教龄,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问题。写计划、总结,不会找人代笔,更不会从网上“借签”,必须很符合学校情况,要有价值。考试分析,针对性更强,绝不是凭空想像,漫天发散思维。听课,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只为认真带年轻老师成长。

那日看她在俄语课堂上记的笔记,认真到让我惭愧。她跟学生一样写作业,记单词,找老师解决难题,没有丝毫的应付。我知道,她是认真学习的。

吃饭穿衣上,娜娜也不敷衍。衣服的搭配,大方得体,出现在校园的她,总是生机勃勃的形象。闲暇,她晒出的美食,让人联想到她认真的模样,没有辜负周末时光。

娜样认真,深深影响到学生和老师。

娜样友爱

说娜娜是个热心肠,估计老师和家长都不会有异议。

暑假招生,总会有家庭困难的学生。她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们。那一年,有个孩子分数不够,妈妈来学校求情。娜娜得知她怀里的小儿是脑瘫时,眼泪差点落下,哽咽着向校长讲明情况,收下了那个孩子。有时候,她甚至为给困难的学生垫付费用。她经常会接到学生家长的电话,问学生的情况,她也能记住那么多的孩子。

这样的例子,很多,遇到她的孩子,很幸运。

当然,对于老师,她更有爱。哪怕曾经对她有意见的老师,如果需要她的帮助,不管是精神还是物质,工作还是生活,只要在她的能力范围内,她绝不会推托,也绝不会要回报。

有娜样的爱,学校一片和谐和温暖。

亦师亦友,真是娜样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张桂梅同志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勤奋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张老师总是笑着说: “

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

。她,没有生育自己的儿女,却有着世界上最伟大的母爱。那些失去父母的贫苦孩子在她的身上感受到了母爱,分享着人间最美好的亲情。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 真爱

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 “ 儿童之家 ”

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向传递真爱的使者张桂梅学习为主题的 “ 感恩行动 ” 在迅速掀起,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动力。

通过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以后,我们要更加热爱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接班人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甘为园丁,做到教育安心和专心,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热爱本职,踏实工作,不追逐名利。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应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及时更新知识,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与能力。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认真听取他们的教诲。讲好普通话,使用规范字,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上好每堂课。绝不得过且过和放任迁就学生,而要以又红又专的高标准要求学生,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循循善诱,管教管导,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深入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为学生多办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共和国勋章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1月23日本该是全国人民欢欢喜喜迎新年的时刻,然而却传来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正式封城的消息,禁止一切出入,全国人民惊呆了,同情的目光望着武汉,为他们担心,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正是这个时刻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开始了。

面对疫情,全国人民都放假了,但只有医护人员他们没有丝毫犹豫,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不顾个人安危,奔赴在抗疫第一线,因为他们知道,时间就是生命,他们在争分夺秒挽救每一个生命,人们称他们为白衣天使。听妈妈讲,武汉医院的一位护士长阿姨说:“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像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罢了。”

他们身着纯白色的隔离防护服,头戴硕大的护目镜,虽显得笨拙沉重却阻挡不了他们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他们为了减少感染机率,忍心剪掉自己喜欢的长发,甚至剃光头,他们怕上厕所浪费防护服,工作时间不敢吃,不敢喝,不敢上厕所,甚至戴着纸尿裤,一连工作十几几十个小时,甚至被累到在病房,有的甚至被感染,但他们从未退缩,一直坚守岗位。当他们下班脱下防护服时,整个人就像在水里泡过一样,全身衣服已被湿透,手指被浸泡的快要烂开,脸上更是深深的护目镜压痕,但他们却相互看看对方露出甜美的微笑,因为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别人,在信念的驱动下他们就像永不会倒下的巨人。至今屡屡报道好多医护人员永远离开我们的消息,心中无比的难受,他们也是爹妈养的,也有自己的家庭,然而为了救治患者,自己却倒下了,但是他们为全国人民的健康安全,不畏艰险,与新型肺炎殊死搏斗的精神,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你们是我心中的英雄,正是由于你们的这种精神,我相信,疫情会早日结束,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白衣天使加油。

做为小学生的我,经历这次疫情战,看到医护人员的辛苦付出,虽然这次我不能做什么,只能听老师的话,不出门,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在此我也默默下决心,期待早日开学,好好学习,长大要像终南山爷爷一样,甚至超越他老人家,不管将来发生什么疫情,我都能够第一时间研究出治疗药物,减少悲欢离合的场面。在此我要向全国的医务人员深鞠一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你们是我最敬佩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