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8感动十大人物观后感作文(经典20篇)

导语:顾炎武,清朝统一中国后,他坚持不合作的态度,多次拒绝清政府的威胁利诱,不出来做官,致力于研究学问,多有建树。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7847

作文

955

感动中国2024年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1436 字

+ 加入清单

“秦奶奶,我给您剪剪指甲吧!”王威摘下口罩,笑着对躺在4号病床上的老人说。“好哇!快坐。”王威坐在秦奶奶床边:“奶奶,我给您讲个故事好不好?”王威笑着,边剪指甲边问:“您看我像得过重病的人吗?”“不像!你长得白白净净、气色又好,还这么漂亮,哪像得过重病的?”秦奶奶摇摇头。“我得过甲状腺癌,还是晚期!”王威说。病房里的人听后都睁大眼睛不敢相信。“是真的。”王威语气平缓,跟大家讲起自己患病13年的一幕幕——

“8岁时,我得了甲状腺癌。当时,我爸拿到诊断书,‘扑通’一下晕坐在地上。从此,我躺在病床上大把大把地吃药,一次次地打针化疗,头发都掉光了。爸妈带着我在黑龙江四处求医,花光了家里全部积蓄,但病情却急剧恶化。我脖子上的肿瘤越长越大,丑死了。肿瘤压迫气管,我呼吸困难,连睡觉都得坐着。在家人的精心照顾下,我坚持了8年。16岁时,爸妈带我来北京看病,检查的结果是:甲状腺癌晚期。当时医生说我活不过6个月,所有的医院都不愿接收我……那时,‘能够活下去’是我最大的愿望。”

王威抬起头看看秦奶奶,说:“来,您换一只手。”她接着讲:“2008年春节,听着热闹的鞭炮声,我庆幸自己又赚了一年,但我也接到了病危通知。当时,我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大口地吐血,胸膛里像火烧一样难受,似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人要走了,我能做点什么呢?我想起给《星光大道》写信,希望栏目组帮我完成最后一个心愿——我要捐献遗体。我登上《星光大道》,唱了一首《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整个录制过程中,我没有流泪,只是微笑,我要为病痛中的人加油,也想告诉拥有健康的人保持健康、珍惜生命。2011年12月19日,在家人的陪同下,我终于在同仁医院签下了遗体眼球捐献志愿书。

《星光大道》的节目播出后。我接到了一位特殊观众打来的电话,他就是煤炭总医院的王明晓院长。王院长说:‘王威,你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想着帮助别人,如果你就这么离开了,作为医生我很不甘心。哪怕只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尽全力挽救你!’很快,我住进了煤炭总医院。经各科专家会诊,检查结果是:甲状腺癌晚期,双肺弥漫性转移、淋巴转移、骨转移。医生们说手术风险非常大,我很可能就下不了手术台。手术还做么?我妈握着医生的手恳求说:‘手术你们尽管做!我把孩子交给你们了。’当天,手术进行了6个半小时,医生小心地剥离开与肿瘤纠缠在一起十几年的血管和神经,从我的脖子里取出了10个肿瘤,最大的比我的拳头还大。手术成功了!睁开眼睛的那一刻,我一个劲地傻笑,连泪水都觉得是甜的。

出院前,王院长来看我,说:‘孩子,以后有什么打算?’我说:‘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也要像你们一样,救死扶伤,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王院长推荐我上黑龙江鹤岗卫校,学校破格录取了我,还免除了我的全部学费。2012年7月,我毕业后回到了煤炭总医院,成为心脏中心的一名护士。过去,我是病人,被人照顾;现在,我是护士,照顾病人。这种转变多有意思、多令人高兴啊!”

说到这,王威甜甜一笑:“奶奶,您说是不是呀?”秦奶奶和病房里的人都说“姑娘,你太不容易了!”大家叮嘱王威:“你现在也得注意身体啊!”王威感激地点点头。

2013年初,王威进行了身体系统复检,结果很好:血液中的癌细胞没有了。医生说:“王威现在的状态是健康的。她创造了奇迹!”而坚强、乐观的妈妈说:“这场病也许是上帝给王威一个化了妆的祝福。生病那些年,女儿可遭罪了,模样连我看了都觉得丑。现在,女儿健健康康,越长越漂亮,还有一份心爱的工作,我跟女儿一样,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3283 字

+ 加入清单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堪比北朝鲜当局刚刚施行的那枚核弹,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感受悲情的时刻。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永远的痛。

王锋和妻子潘品教书的日子是平静和幸福的。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改变了王锋的命运,也改变了王锋一家人的命运。

5月18日凌晨1点刚过,正在熟睡中的潘品被丈夫推醒。“咋有股烧焦的煳味?”王锋说着打开位于一楼北侧的卧室门,此时紧挨着的一楼大厅已是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大厅内存放的10余辆电动车、摩托车正在熊熊燃烧,并传来“咚咚”的爆炸声。“失火了,快救人!快救人!”见此情景,王锋顾不上思索,也顾不上穿衣服,一边迅速打开楼房的大门,一边大声呼救。由于他们一家居住的房间离大门口最近,王锋折回身冲进火海,先将潘品与一双儿女转移到安全地带。

浓烟迅速吞噬了整栋楼。“赶紧报警!一楼还有学生!”说着王锋又冲进火海中,救出了困在一楼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此时王锋还没被大火烧伤,他完全可以保命外逃,等待外援。但人命关天、时间紧迫,随着“噼噼啪啪”的燃烧声,潘品在被惊吓得神情恍惚之中,看到丈夫毫不犹豫地第三次冲进了正在燃烧的居民楼。因为,二楼、三楼还有10多名住户啊!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的样子,王锋从火海中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此时的王锋头发已全部烧焦,全身像“黑炭”一样,神志已不清醒,嘴里一直重复喊着:“楼上有人,快来救人啊!”并且一直沿着小巷向外边跑边喊,身后留下了一串清晰的血脚印。

听到王锋的呼喊声,周围邻居纷纷起床加入到救火队伍之中。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几天之后,潘品仍然心有余悸:“由于火势太大,门口没有水源,邻居们回家端水灭火,一盆盆水泼上去,但根本没有效果。”此时被王锋呼叫醒的二楼、三楼的居民也纷纷采取自救措施,为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施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当晚1点35分,消防队员和救护车赶到现场,大火被迅速扑灭。“把王锋抬上救护车时,他还一个劲地说‘楼上有人,先救他们。’”邻居卢先生叹息道,那时王锋已处于半昏迷状,但他唯一惦记的就是先抢救别人。

从王锋所居住的居民楼到通往张衡路口的小巷里,大约50余米远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王锋带血的脚印。直到5月20日下午记者现场采访时,虽然经过了一场雨水的冲刷,还是能依稀看到那一个个奔跑救人的血印。

那一夜,王锋凤舞烈火,用自己的生命救出了10多条鲜活的生命,使他们全部安全脱险,而他自己却被重度烧伤。

在那栋居民楼前,是两棵又粗又高而又稍微向西倾斜的杨树,它们枝繁叶茂,青枝绿叶,在略有凉意的晚风中伫立。在那场突发的大火中,它们和邻居们一起共同见证了王锋的英勇救人行为和揪人心肠的呼喊。

爱心接力

英雄王锋用他的义举大爱感动了南阳,感动了河南,感动了中国。中央、省、市、县新闻媒体及时深入采访,跟进报道,使王锋的英雄事迹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传扬,彰显媒体人的责任担当,唤醒社会爱心救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10多天来,人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大河报、东方今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南阳电视台、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腾讯网、大河网、映象网、南阳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给予迅速集中报道,共刊发报道稿件120多篇。

南阳日报还开辟专栏,邀请南阳的作家、诗人们赋诗作文,用文学的方式歌颂王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张中坡创作的散文《生命的奔跑》就是其中之一,我们不妨抄录于后:

生命是最可宝贵的。有人对自己的生命珍惜,有人对别人的生命珍惜,有人对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无比珍惜。当你以奔跑的姿势拯救别人生命的时候,你奔跑的姿势就上升到了一座城市的高度,你的生命瞬间也就得到了升华,你的生命也就升华成为南阳的精神之光。

那个夏日的午夜,你一直在奔跑,赤身赤脚在奔跑,在烈火中三次来回奔跑,在南阳居民区的小巷里奔跑,用尽全身的力气在奔跑,用尽整个的生命在奔跑,用自己的生命去抢救别人的生命、保护别人的生命,直到居民楼上的10多名男女老少全部被救出,被烧成“炭人”的你才瘫倒在路旁。

奔跑中,你脚下蹚火,你脚下生风,你一心想的就是救人,你唯一做的就是救人,你一直大声呼喊的一句话就是:“着火了,快来救人!”当居民楼里的人们全部被安全救出,当你面目全非、被抬上救护车的那一刻,他嘴里喃喃说的却是:“先救别人!”

你与妻子和一双儿女居住在离门口最近的地方,不过几步路的距离。当你打开大门,你可以自己独自逃生,但你没有。你爱妻子、爱一双儿女,他们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不能失去他们。你第一次毫不犹豫地回头冲进了火海,救出了妻子和一双儿女。此时,你可以一家三口逃生,但你没有。你爱托教的学生、爱托教老师,他们也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你第二次毫不犹豫地回头冲进了火海,救出了两名学生和一名老师。此时,你还可以安全逃生,但面对越烧越旺的大火,你没有。你爱这些熟悉的或陌生的邻居,你们在城市的同一屋檐下简单租住、艰难讨生活,他们也被你视作了生命的一部分。你第三次毫不犹豫地回头冲进了火海,冲上了二楼,冲上了三楼,用嘶哑的声音,用激烈的敲门声,喊醒了这些午夜酣眠的邻居,留给了他们生命的希望。

小巷里那一串带血的脚印,是你奔跑时留下的脚印。它们像一个个鲜红的心字形状,烙印在夏天的水泥路上,洋溢着你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你不是“赤脚大仙”,也不是在炼丹炉炼过的孙悟空,但你却赤身赤脚在火海里决绝地穿行。火是灼热的,火也是可以摧毁一切的。我不知道火在烧烤你的肉体时,你是怎样的疼痛,但我知道,那时你是怎样的焦灼,你满心焦灼的都是别人生命的安全!你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疼痛!

你来自南阳盆地乡下一个古朴的村庄,你带着妻子和一双儿女到南阳打工讨生活。在城市里你依然像乡村的一株庄稼一样朴实无华,城市的五光十色和酒绿繁华没有侵染、影响你的品质和本色。你从不抱怨家庭的贫困,你从不抱怨命运的不公,你用爱心和生命一直在呵护、温暖着家人。关键时候,你又用爱心和生命呵护、温暖了10多条鲜活的生命。

此时,家乡大片大片金黄的小麦已在收割,而你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正在接受漫长的治疗。你火海救人的消息感动了南阳盆地、感动了大江南北,你的亲朋好友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你在南阳的左邻右舍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你的家乡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南阳全城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全国各地的无数网友、无数好心人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就连明星黄晓明也参与了救援你的行动……有这么多好心人参与救援你,在病床上的你并不孤单。这么多好心人参与救援你,本身就是对你火海救人行为的点赞、敬佩与回馈!尊重别人生命的人,必定也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人世间最至简至朴的道理!

作为老乡,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在家乡父老乡亲和天南海北无数爱心人士的热切期盼中,衷心祝愿你早日康复,重新与家人步入安宁幸福的生活。

烈火救人英雄王锋,好人一生平安!

有位读者给张中坡打电话说:“看了你写的《生命的奔跑》,让人泪流不止!写得太好了!向你致敬!更向英雄致敬!”

王锋的爱心和英雄事迹,在媒体的报道后,迅速引爆了全社会的爱心,天南海北的爱心人士纷纷到南阳南石医院看望慰问王锋及其家属,或是通过转账、微信红包、轻松筹等各种渠道为王锋捐助善款,捐助总额达240多万元。传递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至善大爱、和衷共济的正能量。

面对躺在病床上体无完肤、痛苦不堪的丈夫,王锋的妻子潘品痛彻心扉,这个老实、善良、本分、话语不多的传统女性,用她的坚强和乐观默默承受着、期盼着、感激着。这些天来,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谢谢!”见到每一位前来捐款的爱心人士,她都用那句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鞠躬表达着自己的情感。“真的觉得特别过意不去,让这么多人来帮助我们,我觉得忐忑不安,无以为报。现在王锋的捐款已经够了,请捐给更需要的人。”连日来,她婉言相拒了多笔善款,少则数百元,多则上万元。“是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为王锋带来了生命的希望,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我一定照顾好他,鼓励他争取早日康复,回报大家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感动中国2024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节目如约而至,这批入选“感动中国”的人物,同往年一样,尽管他们岗位不同、经历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的精神深深敲击着人们的心灵。他们身上呈现出的忠诚、敬业、担当、奉献、大爱等优秀品质,树立了一座座丰碑。

爱国奉献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激励人们奋进新时代的光辉旗帜。爱国是崇高的,也是具体的,体现在一世一生中,落实在一言一行里。“感动中国”人物中“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国外优厚条件,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和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为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把生命献给高原的植物学家钟扬,援藏16年,不仅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而且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把爱国之情化作不懈奋斗的动力,以报国之志书写新时代的华美篇章,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添砖加瓦。

职业孕育事业,事业高于职业,只有把职业当事业来对待,才会激发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热情、充满感情、怀有激情。“感动中国”人物中守岛卫国的民兵夫妇王继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坚持以海岛为家,与孤独相伴,在没水没电、植物都难以存活的孤岛上默默坚守,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坚守三尺讲台的乡村教师张玉滚,大学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教,一干就是17年,把青春奉献给大山里的孩子们。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始终把职业当成一种事业,把辛苦当成一种幸福,把爱岗敬业当成一种责任担当,尽职尽责,实干苦干,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急关头豁得出来,是一种担当本色,也是一种责任自觉,体现出一种为党分忧、为国解难、为民帮困的境界。“感动中国”人物中不畏牺牲的排雷战士杜富国、勇斗歹徒的退伍军人吕保民、危急时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机长刘传健,他们当国家利益和群众生命财产受到损害的紧要关头,都是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无畏,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毫不犹豫地为党和人民奉献一切,竭尽全力维护和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进新时代,就要像“感动中国”人物那样,面对大事难事勇于负责、敢于担当,面对艰难险阻不屈不挠、敢于斗争,做到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迎难而上、生死关头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当先锋、打头阵、做标兵。

奋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展示新作为,要从“感动中国”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营养、激发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做新时代的追梦人,奋力奔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观后感

全文共 3110 字

+ 加入清单

王定国,“延安五老”之一谢觉哉的夫人,生于1913年,是健在的年龄最大的女红军。她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新中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党委办公室副主任,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委员。2009年9月,被评为双百人物之一。

“我清楚地记得在漆黑的夜晚,在蜿蜒曲折的路上,我们点燃了火把,长长的队伍像火龙一样,把天地照得通红……我一直在寻找这生命的火种。”王定国这样回忆。

这是一个忠贞追随者的人生写照。

百多年风雨,从黑暗到光明;两世纪奋斗,唯初心从未变。

蜕变:从童养媳到女红军

王定国的原名叫王乙香,1913年2月出生在四川省营山县的一个佃户家庭。困苦的生活迫使她早早地挑起了重担,六七岁的她,就要到卖担担面的面食馆推磨挣钱。

那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王家也难逃噩运。由于没有粮食,她的妹妹被活活饿死了,父亲也因过重的压力病故了。无奈的母亲卖掉了她三岁半的二弟,才安葬了她的父亲。为了活下来,只好把她给了邻村的李家当童养媳。

川东地下党中心县委委员杨克明以布客身份来山区开展工作。王乙香简陋的家,成了农会活动的秘密联络点。她从退婚、剪长发、解放小脚开始了闹翻身、求解放的征途。

获得自由的王乙香改名王定国,配合农民协会四处宣传放脚、剪发、男女平等三件事,让妇女劝男人不吸鸦片,动员妇女参加农民协会。

1933年10月,许世友率红九军解放营山,王定国参加了红军,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县苏维埃政权内务委员会主席、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营长、川陕苏区保卫局妇女连连长,为红军送弹药、清剿土匪,拿过枪、上过战场……

至今,王定国清楚地记得走上革命道路的那些细节:

“1932年,我跟着王维舟的川东游击队走南闯北。他有一个侄子叫王波,当时在91师,要我跟着他们走,我就跟着他们打游击去了。”“1933年12月,营山县委在消水河地区召开党代表大会期间,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记得那天晚上,县苏维埃组织部领导找到我,宣布我为中共正式党员,无候补期。他们和我谈了话,鼓励我在今后的斗争中要更加坚强。入党令我心绪万千,心情激动,我感到自己终于有了依靠,有了人生的奋斗目标。”

如果说一个人从平凡到伟大有一个起点,入党就是王定国的起点:“从那天起,我就只有一个想法,跟党走,不掉队!”

长征:五过雪山三过草地

1935年3月,王定国调入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前进剧团,自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

长征,一个震撼世界的艰难征程。在王老记忆中,牺牲与战斗永不磨灭:“草地我走了3遍,翻了5座大雪山,我们文工团要做宣传鼓动工作,行军途中跑前跑后,走的路远不止二万五千里,应该是一倍以上。”王老在雪山上还冻掉一个脚趾头,“用手一拨,趾头就掉了,也不疼也不流血。”

王老记得:“百丈关战斗,当时敌人把路全都堵住了,不让我们走,牺牲了很多人。剧团的人也参战,我们枪很少,大家都背着乐器赶路,手里有扁担之类的棍棒。也不是空手打仗,用棍棍棒棒打。”

艰苦卓绝这四个字,对长征中的女红军来说,考验更大。王老说:“过草地很艰苦,仗打得也很苦。敌人多,我们人少,打得好就赢了,打得不好,人就没了。”

革命路上有艰险,有时更会身临绝境。“我们想的,就是打开一条路,唯一目的就是和其他部队会合。男女没有什么区别,打仗时不是说女的留下男的打,而是大家一起打。”王老如此坚定。

过若尔盖草地时,王老的体重仅剩下50多斤,“要是胖的话,哪里过得来啊!踩到泥潭里就要陷下了。”除了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雪山草地的严酷环境,饥饿、疾病、疲劳也是大敌。历经艰辛,王定国最终还是走出来了。

让王老铭记的,是和毛泽东主席一起过草地,“毛主席和战士们一起行军,也不骑马,徒步前行,还一路用浓重的湘潭口音给大家鼓劲儿。”

王定国的这条路走得心里踏实,步履坚定。

战斗:在危难中鼓舞士气

从长征开始,王定国的战斗方式就是一手拿着枪、一手拿着剧本。

王定国身材瘦小,平时就爱唱爱跳,还担任过地方革命负责人,随中央红军长征后,被抽调到剧团做宣传工作。

今天的人们,已经很难想象那个时代的战地宣传是怎样的情景,又意味着什么。

王老曾这样回忆,“山高路险,道不好走,剧团走前面,当拉拉队,大家看了我们唱歌、跳舞,忘了疲劳和艰苦,就走得快了。”

一边要长征,一边要作战,一边还要创作、编演、做宣传。部队行军时,剧团必须在队伍前头赶路;休息时,演员们还得回过头来进行慰问演出,从队头一直演到队尾。有人说:宣传队员所走的长征路,有时甚至超过一般部队的一倍。

仓德山是红军战士们翻越的第四座雪山。在那之前,战士们已经翻过了夹金山、梦笔山、长板山。雪山上空气稀薄,气候变化无常。上山时,还是阳光明媚,爬到半山腰就云遮雾罩,寒气袭人。等爬到山顶时,气温更是急转直下。爬上来时刚出了一身大汗,紧接着被冷风一吹,顿觉腰背冰凉。战士们的双手被冻得僵直,几乎抓不住木棍,耳朵也仿佛是要被冻掉一般。

就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王定国和剧团的战友们仍然坚持着为同志们鼓劲,他们用自己的歌声和呼喊唤起同志们的斗志:“打了胜仗以后,剧团要去慰问我们的战士,我们去唱唱歌,跳跳舞,欢迎归来的战士,他们就不想战斗的事了,忘记战斗的苦了。”

1936年1月中旬,剧团翻过夹金山到大炮山慰问红五军三十七团,那里人烟稀少,野兽很多,经过艰苦行军,走了整整两天两夜才赶到大炮山脚下的牦牛村。“三十七团指战员听说我们冒着风雪,长途跋涉来前沿阵地演出,高兴极了,提前为战友做饭、烧水,并派人前往迎接。演出时,风像刀子一样刮着战士们的脸,而脸部肌肉冻僵了,手脚冻麻了,可这喧闹的锣鼓声却振奋着每个战士的心。”王定国回忆。

无悔:生死追随不改初心

在王定国的一生中,更严峻的考验是在参加西路军作战那一时期。

1936年11月,西路军向河西走廊挺进。王定国所在的剧团改称为“红西路军前进剧团”,过黄河后剧团跟总部行动。

“战斗中,我右腿被流弹击伤,剧团从士门到凉州时,我右腿又挨一枪,腿完全麻木了,天冷血流出来也冻成了冰,也不知道痛,包扎了一下照样行军。”王定国回忆说。

1936年12月5日,剧社奉命慰问从古浪突围出来的红九军,不料与马步芳部队遭遇。终因弹尽粮绝、寡不敌众,剧社余下的30多人被敌人抓入了牢房。

“白天,不见太阳;夜晚,不见月亮。房阴森森,人孤零零,只有豺狼把牢房。”多年后回忆起被俘的境况,王定国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不叛变、不泄密、不出卖组织,千方百计营救战友,是王定国那个时期的全部信念。

1937年8月,党中央在兰州成立八路军办事处,全力营救被俘的西路军官兵,王定国和战友们被救出。当时担任八路军办事处党代表的是谢觉哉。

等见到营救回来的红军官兵时,谢觉哉一下子认出了王定国。谢觉哉日记中曾记载,王定国就是在长征途中替自己缝过羊毛衣的姑娘。经过“同志们关心,组织上安排”,1937年10月,两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在兰州“八办”简陋狭小的平房里,幸福地结成了革命家庭。

从此,从兰州、延安到北京,王定国几乎一直在谢觉哉身边工作。

从此,不识字的王定国有了一个不知疲倦的“识字教师”。

从此,王定国先后生育了7个子女,并全都抚养成才。

1971年6月15日,谢觉哉与世长辞。王定国在谢老走后的6年里,先后整理、撰写、出版了大量谢觉哉文献,总文字量多达500万字。

岁月易逝人易老,但革命者王定国心随党走不觉老。

1983年,从工作岗位退下来的王定国开始了新忙碌。她参与筹建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她还关注林业发展,提出了我国造纸业应走林、浆、纸一体化等建议。2009年4月王定国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中国生态贡献奖“特别奖”,2011年又被授予 “终身生态贡献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265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王培焱

首先登场的是卢永根,他19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在外国不论什么他就是要回中国。最后他和妻子把终身的积蓄捐出去一共是880万多元。他和妻子还是遗体捐献者,一位水稻学家成就了人生。他们真伟大!而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啊!

接着是登场的是一位姐妹从他们的父亲遗传,他们开始放牧,他们1961年才知道了自己的国家叫中国。她们说这里是他们的家,玉麦那里人不多,在别人都搬走了,他们最后又搬回了玉麦。她的妈妈在这冰山雪地里出了意外,妹妹也被冻死了。她不懂她阿爸为什么要坚持守在玉麦不走。后来她才知道守护玉麦就是守护国家,在视频中我看到在玉麦又有了九户人,32人她们都要守护玉麦,守护国家。她们就叫卓嘎和央宗。啊!他们是我的榜样,我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爱国,友善,不忘家乡的好少年。

第三个登场的是刘锐,他们正开着战斗机他们是被封为战神的战队。敌军的飞机来了,危险重重。在战友的眼里刘锐是“超大胆”。刘锐不愿意半途而废,便迎着敌机去飞机。他开始尝试穿云层。避开一个个巨大的猛撞。他向世界认证中国不可摧毁,这是我们的家,由我们军人来守护。他的梦想就是遨游在蓝天上,驾驶最新轰炸机去守护国家。刘叔叔真厉害!在遇到敌机还要完成任务,不半途而废,他这种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下面登场的是他,有人这样评价他,他就生活在童话里,他叫黄大年。他五十岁时要回国,拒绝了美国科技学院的挽留,他要回国给国家制造,建设。黄大年回国后,他要负责深地探索的制作机构攻克,“地壳一号”“无人机探索系统”……都成功,科技强国,他在验收前一天的时候,突然晕了,同事来了,他说他包里有急救速心丸。他被送入医院后被查为“管癌症”。四十天后年近58岁的黄大年离开了。黄爷爷把生命献给了祖国,我想对黄爷爷说:“黄爷爷,您真是中国的荣耀。”

她叫卢丽安,她是台湾人,有些人问她:“你是台湾人还是中国人二选一。”这让她很难选择。她有一次发现,台湾教师收到了困难。她始终念念不忘自己的一个心愿,她还创建了英才杯。这是让台湾和上海的同胞一起学习英语,以台湾的女儿为荣,以祖国是中国为荣这就是卢丽安。

说到小草我们会想到了一首歌:“平凡”那兰小草是谁呢?他们要寻找兰小草,因为在银行中来了两个神秘人扔下了一个包裹,上面写着每年捐款两万元。——兰小草他的真实身份是王珏,他认为岛上有很多老人需要他帮助。在他生命快完的时候还在想着捐款。王珏在天气不便,王珏就背着老人回家。王子震大学时间向他父亲王珏要生活费他父亲只给了他200元。王子震也学着父亲把好人奖金5万元捐了出去。兰小草走了,但他的种子还在播撒。他所表达的善意去传播。还设定11月17日是兰小草传播日。

有人说愚公移山,黄大发是移水的。他带领着全村人去开凿,去开发36年才完成。刚开始时要挖一条300米长的洞可后来没有水,全村人都很失望。但黄大发没有放弃。依然带着全村人去寻找水源,最后找到了。

有人说:“没有树会怎么样,没有水会怎么样。”塞哈巴林场建造者把塞哈巴建设的越来越熬密了。

人生中有许多大树也有许多小树,感动中国也正在中下树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盛会观后感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请记得: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

李万君作为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的杰出代表,先后参与了我国高速动车组、铁路客车、城铁客车、特种车辆的转向架构架焊接工作,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其中取得国家专利21项。

李万君见证了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历程,是当代中国技能型、知识型产业工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制造业工人的典范,被誉为“大国工匠”。

李万君先后获得长春市特等劳动模范、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好人、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等荣誉称号。

感动中国”评选活动启动15年来,为心灵塑像,与好人相约,记录了中国的道德高度,成为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被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800字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昙花一现,虽短暂,可她毕竟绽放过;鸟儿在天空中没有留下痕迹,可他毕竟飞翔过;烟花,虽然终究烟消无踪,可它毕竟绚烂过……我们虽不认识您,但您给我们带来的太多太多。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1林俊德,您虽然走了,但我们永远怀念您。

林俊德是最令我感动的一个人。他1952年入伍,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的任务。但在20xx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5月26日,因病情突然恶化,他被送进重症监护室。醒来后,他强烈要求转回普通病房,他说:“我是搞核试验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现在最需要的是时间。”

林俊德住院期间,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多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5小时后,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这位军人,完成了生命中最后的冲锋,但是他还没有完成他的遗愿……

他带给我们的,我想,是忠于职责。现在的社会上官员贪污、以公徇私的现象很普遍。他是一个普通人,但他却默默无闻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是真正的战士,他为的是国家、是人民的利益,他用50年默默坚守信念,让我们永远记住他,记住他那可贵的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才是我们中国更加强大起来。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要献出微不足道的小力量,就能感动中国。用心去看世界,浮沉过后,去发现细节的感动!每一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触动了我们心灵深处那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传递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郭小平观后感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艾滋病毒已经不像过去那么厉害了,而依然有一种 病毒 在我们身边肆虐,那就是 歧视 ,但是总要有人去面对它,要带领我们消灭它,让我们一起结识这样一位校长。”1月14日,“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录制现场,伴随着主持人白岩松深情的介绍,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郭小平的事迹在舞台的大屏幕上播出。

2004年,当时在临汾市第三人民医院担任院长的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后来,在这里上学的艾滋病患儿越来越多。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郭小平建立了“红丝带学校”,为这些失去亲人、曾受社会歧视的无辜儿童重新建起了一个家,让他们可以安心治疗和学习。2011年12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纳入国民教育系列。临汾红丝带学校是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目前共有学生33人。作为国内唯一一所艾滋病患儿学校的校长,郭小平十几年来把全部的爱都放在这些一出生就遭遇不幸的孩子们身上。他和这些孩子的故事让现场很多观众流下了眼泪。视频播放结束,郭小平胸前贴着红丝带出现在颁奖舞台上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主持人敬一丹现场采访郭小平,询问了红丝带的象征意义以及他在办学校过程中遇到过的困难等问题。当敬一丹问郭小平十几年和孩子一起生活的感悟时,郭小平回答:“刚开始办学校的时候,觉得自己承担了社会责任,甚至觉得自己挺伟大,现在对孩子们的感情越深,这种想法越淡了,他们就是我的孩子。现在我和孩子之间就是个 情 字。”

采访结束,白岩松饱含深情地宣读了“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郭小平的颁奖词:“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同时,“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也给予郭小平高度评价。“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雨露这样评价郭小平:“从医治人的身体,转向救助人的心灵,他投入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1293 字

+ 加入清单

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仅感动中国,更为中国添了彩,所以不要忘记他们的每一个举动的代表着国家的荣誉都是全中国的骄傲!

在第二届东盟10+3村官交流项目会议上,一位80后的中国小村官用流利的英语向东盟9个国家的同仁分享在农村基层工作的经验,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他就是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村官秦玥飞。

2005年,20岁的秦玥飞取得美国耶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成为重庆第一个被世界一流名校直接录取的学生。2011年,秦玥飞在耶鲁大学取得了经济学和政治学双学士学位,然而,他并没有选择在美国从事高级白领工作而选择来到中国湖南衡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基层村官,走上了实干的道路,用他的所学所长帮助那里的老百姓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中国早期留学生的相关资料显示,在100多年前,咱们国家最早的留学生们,像詹天佑,像经济学家马寅初他们在毕业之后绝大多数都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帮助国家发展,帮助老百姓改善生活。这些对我们感触非常大,让我们也考虑向他们学习,毕业之后回到自己的国家,帮助国家建设、发展,帮助普通的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秦玥飞说,刚来到贺家乡贺家山村的时候是担任村主任助理,第一年就帮助村民引进80万元现金,建起了新敬老院等多个公共项目。三年间,他带领着村民修了水渠,硬化了村路,建起了敬老院,引进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在2012年的基层人大选举中,他以85%的得票率当选了县人大代表,村民都亲切地称呼他“耶鲁哥”。

“年轻人都想成功,但是成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发生,它必须是要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地去做才能够做到,很多人都问我,你是耶鲁大学毕业的,到农村去当村官是不是大材小用。其实,我自己并不是一个‘大材’,就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本科毕业生,至多是一个‘小材’,这样的小材到基层去,放在农村这样一个广阔的天地下面,能够做的事情非常多,在这样一个非常大的平台上作为一个‘小材’大用。”

三年来,秦玥飞住的是简陋的乡村宿舍,干的是粗杂的农活,惦记的是整个选区农民百姓的生活,每个月不到1500的工资,锐减的体重和勤劳的付出,换来的是他和村民们紧紧相连的心。

“追求的可能就是一种成就感,就是农民的一种认可,这种认可实际上给你的能量非常大。我经常出远门,我的村民有的时候就会送给我一双鞋垫,左脚上写着‘平安’,因为村民希望我在外边给村民跑项目的时候可以平安,右脚上写着“幸福”,就会让我觉得很温暖。”

此次参加第二届东盟10+3村官交流项目会议,秦玥飞向东盟国家的村官们介绍他在中国农村工作的经验,分享他三年来在农村创业、推动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建立农村信息化平台的经历和感悟,他也希望自己这些年在基层经历能够让东盟及世界各国的农村工作者有所共鸣。

如今,他与湖南衡山的三年合约眼看就要到期,许多村民都担心“耶鲁哥”会离开村子,去追求更高的梦想。秦玥飞表示他不会离开农村,他的梦想,是和这片山区,和中国的农村紧紧相连的。

“我会留下来的,我希望我自己能够在公共服务这条道路上走下去,将来在更大的平台上帮助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我希望我自己可以跟国家的进步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176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眼泪湿了眼眶,作为一名支教结束已经返校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深知基层工作的不易,她的故事更是基层工作者的一个缩影,我们都应该向文秀同志学习,学习她对党忠诚、信念坚定,学习她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学习她胸怀大爱、无私奉献,学习她立足平凡、追求崇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拼搏奋进。文秀走了,千千万万个文秀还在,每一个青年学子都要承担起光荣的历史使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时代的洪流中,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限度将自己投入到祖国伟大建设当中去。

通过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的事迹,让我明白了基层是艰苦的,只有心怀信仰,才能成芳华。努力、阳光、热情、真诚、有追求,是黄文秀留给所有人的印象,她用赤诚的初心,质朴的奉献融入贫困群众,担当起脱贫攻坚重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学习“第一书记”黄文秀不畏艰苦,奋勇向前的精神。只有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把一脉相承的信仰,奉献与牺牲的信念,化作迎难而上、登高行远的力量,铸成共产党人无私奉献、不负人民的魂。

看完黄文秀的视频,我感慨万分,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短暂的一生,为老百姓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践行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铿锵誓言犹在耳,壮志未酬泪满巾。文秀走了,带着百坭村的扶贫重任和群众的脱贫愿望、带着她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群众的无限深情,匆匆离去。在她短暂的生命里,用青春书写韶华印记,以信仰铺设脚下芬芳。虽然她走了,但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她用生命照亮的扶贫路,也将激励着千千万万扶贫干部不懈奋斗,继续前行!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黄文秀的精神永远值得我学习。在今后的支教之路上我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祖国奉献自我的青春力量。

黄文秀同志勇挑重担,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本色,我们要学习她身上可贵的精神,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懈奋斗,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外国语学院刘明晟同学表示,今天学习了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极为感动且备受鼓舞。在此向扶贫先锋致敬,向第一书记致敬。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投身西部热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的地方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理想和愿望。愿加入西部计划,同志愿者们携手共进,以前仆后继、一往无前的毅力和决心,助力党和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服务社会,报效祖国,扎根西部,融入基层,深入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初心不改,努力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做好扶贫工作,让国家放心、人民幸福,是所有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追求和目标。我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脚踏实地,虚心学习,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和扎实的工作能力贡献青春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过年的祥和。它如一头野兽,疯狂地摧残着病人的身体,它们还一直在寻找我们,同时,也一直在向地球发起进攻。

但是,在这一期间,中国人并没有退缩。钟南山爷爷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虽然钟南山爷爷一直告诫我们不要去武汉,但他却连夜赶往武汉。

17年前,钟南山爷爷也曾带着医治人员奔赴一线,他还曾说过:“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病人的生命”。因为这句话,让所有看到他的病人都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而十七年后的今天,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又一次站了出来。从他的身上能感受到一股蓬勃的气息,他成了我心中最美的抗疫榜样。

没错!在疫情面前,像钟南山爷爷这样的人涌现出了很多。如:身穿红马甲,每天站在小区大门前的志愿者;不顾自己安危,每天守在马路中央的交警……

我的爷爷以前当过兵,这一次,他首当其冲报名成为了小区的志愿者,每天都要去小区门口站岗。因此,我十分担心爷爷的身体,曾劝爷爷不要去了。而爷爷严肃地对我说:“在这期间,我们都是国家的一份子,都应该贡献一份力量,我曾经当过兵,身体素质很好,所以,我应该尽责任。”听完,我向爷爷竖起大拇指:“爷爷,你也是我的榜样!”

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定能打败这病毒,到时候迎接我们的是鸟语花香的季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播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秦玥飞。

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

2011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2013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立个人一等功一次。2014年服务期满,秦玥飞认为“输血”并非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放弃提拔机会,转至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官,用“造血”建设乡村。他带领村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通过创业创新为当地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今年,近30名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人大、中国社科院等院校的“乡村创客”在15所村庄开展产业扶贫与创业创新,得到当地政府与村民好评。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秦玥飞的颁奖词是: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我看完后,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以及对这些伟大人物的敬佩。如果没有这些默默为社会奉献的人,如果没有这些舍己为人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不求自身幸福,只求他人幸福的人,我们的社会将没有了生机,没有了希望。这些伟大的人,我敬佩你们!我要学习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动中国人物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的第二节课,我们观看了《感动中国》栏目。

在这些感动人物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朱敏才和他的妻子孙丽娜。朱敏才以前是赫赫有名、大名鼎鼎的外交官,退休后,人们认为他们夫妇俩会回北京安享度日,但他们没这么做,他们去了贵州山区去教那里的小朋友。朱敏才和孙丽娜在那里教书十年,山里很贫穷。孙丽娜睡觉的小屋连着学校的厕所,一开后窗户,臭味就从后窗户里飘出来,臭的晚上孙丽娜带两个口罩还睡不着。

他们最快乐的时光是和山区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光,可是这十年里他们却没有和自己的亲生女儿吃过一顿团圆饭。虽然山里什么都没有,但朱敏才和孙丽娜还是去那里教书。他们没有到北京去安安心心的养老,而是跑到贵州山区里去教书。

读了朱敏才和孙丽娜的故事,我很感动。比起我自己,我差的很远:我不愿意到山区那里,因为那里很穷,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玩具、没有卫生所……那里有可能吃不上蔬菜、那里的孩子脏……但朱敏才爷爷和孙丽娜奶奶却跑到那里主动教书,不畏条件恶劣(因为山里没有蔬菜,所以孙丽娜奶奶患上了眼疾,朱敏才爷爷因为不适气候患了很严重的病。朱敏才爷爷说过,即使退休了,也要对社会做一些有益的事,这使我很佩服,我要好像朱敏才爷爷和孙丽娜奶奶一样,不嫌弃山区的小朋友,还要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不管是老人还是青年。

我要向他们一样,对社会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全文共 2771 字

+ 加入清单

【颁奖词】誓言无声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推选委员评价】

阎 肃:试问大海碧波,何谓以身许国?青丝化作白发,依旧铁马冰河。磊落平生无限爱,尽付无言高歌!

胡占凡:抛家舍业,隐姓埋名,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却把名利看的淡如水。黄旭华,以及许许多多像黄旭华这样的人,是中国知识分子中最优秀的一群。

孙 伟:中华民族从没有像今天一样需要海洋,而在走向海洋的过程中,更需要一份走向海洋的刚强。

【事迹】

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4感动中国人物第二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刘盛兰

【颁奖词】崇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推选委员评价】

陈雨露:走过古稀,走过耄耋,老人没有更多的言语,独以无声的行动,有力诠释着一个伟大民族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吴孟超:一位普通的老人,靠拾荒资助贫困学生,人届九旬仍不间断。正是这份爱心,这份执着,感动着身边的人。

【事迹】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

……

二、2015高考作文素材:两会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精彩语句

3月13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胜利闭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以下是记者为网友整理的关于总理在答记者问中的部分精彩语句。

“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

——李克强谈简政放权

“让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让政府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

——李克强谈简政放权

“古人说‘吾道一以贯之’,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假以时日,必有成效。”

——李克强谈改革

“腐败是人民政府的天敌,我们要用法治的思维,用制度来管权、管钱。”

——李克强谈反腐

“对于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我们实行的是‘零容忍’。中国是法治国家,不论是谁,不论职位高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是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依法依纪严肃查处、惩治。”

——李克强谈反腐

“几百个人一个旱厕,特别是北方,到了冬天居民入睡要带着棉帽、穿着棉衣,这可以说是政府心头之痛。”“我认为干一寸胜过说一尺。”

——李克强谈住房保障

“许多人早晨一起2.5的数值,这已经成为重大的民生问题。”

——李克强谈雾霾天气

“我们说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可不是说向老天爷宣战,而是要向我们自身粗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来宣战。”“不能等风盼雨,还是要主动出击。”

——李克强谈雾霾治理

“凡事不患难,但患无备。所谓磨好了斧子才能劈开柴。我想只要我们正视困难、直面挑战、趋利避害,就是遇事克难的成功之道。”

——李克强谈中国经济

“不能把今天的垫脚石变成明天的绊脚石。”

——李克强谈金融风险

“将心比心啊,政府工作人员应该以百姓之心为心。”

——李克强谈社会救助

“所谓智者求同,愚者求异,变是向有利于中美双方、有利于两国关系稳定的方向去走,还是要择宽处行,谋长久之利。”

——李克强谈中美关系

“现在我们也在急切地盼来有消息,哪怕是一丁点好消息。”“对于中国的航班安全工作,我们一直不敢放松,人命关天啊!”

——李克强谈马航失联

“(中国企业)你们可是要尽力啊,我们对中国装备质量等做了承诺,可不要让这个承诺落空啊。”

——李克强谈中国装备时向中国企业喊话

三、2015新作文素材

张艺谋交超生款与打工女丢血汗钱

(我们无法拒绝钞票,但我无法拒绝良心和爱心)

从重庆到福州打工的熊大姐在一栋大厦8楼擦玻璃时,系在腰间的钱袋子松了,辛苦攒了一年的6000元血汗钱被风吹走,飘到楼下。等熊大姐跑到一楼,钱早被人捡走了,最终只找回300元。(重庆日报)

丢钱的熊大姐确实不太走运,而因超生必须交巨额罚款的张艺谋,也一定很窝火。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日前做了微调,对单独夫妇生育二孩有限度地放开。而在此大背景下,名人张艺谋却要为非婚生育三个子女承担社会责任,根据初步测算,需要对张艺谋依法征收计划外生育费及社会抚养费共计748万余元。

张艺谋不仅是名人,而且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收入定然不菲。难怪网友质疑,他申报的某年收入仅几千元纯属天方夜谭。尽管申报缩水,张艺谋仍需缴纳七八百万罚款,我想,这笔钱对于大导演张艺谋也许不过是小菜一碟。听说,张艺谋对处罚提出申辩,事情进展尚需观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张艺谋超生违法,而且交罚款并非主动。

张艺谋非婚生育,而且孩子三个,确有不对之处。金无足赤,名人也不是完人。名人尚且如此,那些普通人呢?前文中,辛苦

……

四、2015新作文素材:TVB荣誉主席邵逸夫

向今天早晨去世的邵逸夫107岁的一生致敬!百度地图上的逸夫楼,密密麻麻,近3万座。它们比任何文字都更有力量!

中新网1月7日电据香港电台报道,香港特首梁振英对TVB荣誉主席邵逸夫离世表示哀悼,他赞扬邵逸夫长期大力推动演艺发展,又在香港及内地作出公益事业,十分值得尊重。

香港无线电视官网今天(7日)发布消息称,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又称为无线电视,即TVB)荣誉主席邵逸夫爵士今晨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

邵逸夫,出生于1907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感动中国2024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116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质。

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途程中,虽无需董存瑞那样再去舍身炸碉堡,但却需要那些勇立潮头、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英雄,需要那些立足岗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英雄,需要那些缉毒、反恐、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狼”式英雄,需要那些戍边卫国、献身国防、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英雄……

和平年代的英雄,多是从平凡里走出来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存活在教科书里的。不管是祖辈还是父辈,或是90后甚至00后,总有一批英雄为祖国、为民族挺身而出。

在奋进新时代的新征程中,英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央视播出的“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种得桃李满天下的卢永根,省吃俭用,把一辈子的积蓄880万元捐献给了教育扶贫事业;被称为“人民的樵夫”的廖俊波,以“背石头上山”的艰苦工作,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的卓嘎和央宗,半个多世纪来,她们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他们看似平平常常,但他们的事迹却感人至深。

近几天,川航3U8633机长刘传健“史诗级”备降事件刷爆了朋友圈,也成为关注的热点。风挡玻璃突然爆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到零下40度,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每个惊魂细节,都意味着这是一次足以载入航空史的奇迹;被惊魂细节和英雄意志感动的网友们热情地为机长刘传健点赞,称他是“英雄”、“中国版萨利机长”。

现实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令人感奋的变化,现代化实践中到处都涌现出令人敬佩的英雄。可见,英雄梦不是睡到自然醒就能实现的,英雄壮举那惊天动地的一瞬间,其实是无数个平凡的日日夜夜的辛苦劳作成就,是心灵的千锤百炼铸就。

设想一下,一个整天懒懒散散、无所事事的人会成为英雄吗?一个极端自私、漠视人民生命财产的人会成为英雄吗?一个玩世不恭、没有国家责任担当的人会成为英雄吗?

心怀英雄情结,坚守平凡岗位。英雄壮举蕴含于平凡的工作之中。把复杂的事情做出条理性,把简单的劳动做出熟练性,把单调的工作做出极致性,用扎扎实实的劳动构筑英雄的阶梯。“爆炸性释压”是飞行员日常训练的科目之一。严格的日常训练,让刘传健机长在关键时刻作出了正确判断,也拯救了128条性命。

而把英雄情结和家国担当融合在一块,英雄才有深厚的精神沃土滋生,才有丰沛的精神追求凝聚。那些默默无闻的夜班编辑,那些凌晨早起的马路保洁工,那些坚守于工作岗位的工人、农民、教师、士兵、科技工作者,他们中的模范人物,心灵深处总有一丝报国情怀在躁动,只是默默地等待时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历史是人民书写的,英雄是人民的优秀代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英雄辈出。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奉献,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994 字

+ 加入清单

“逆行者”这个词最近悄然火了起来,那么到底什么是逆行者?逆行者就是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在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撤离时,那些把生命置之度外,向着危险的地方去拯救更多生命的人……

谁都知道武汉是疫情重灾区,可是仍然有太多人选择逆行而上。他们与病毒作斗争,他们与死神抢夺生命,他们用火热的中国心书写着大爱的文字,他们不断地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使命”。奋斗在一线的医生,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坚持前方报道的记者,许多滞留武汉的异乡人,甚至还在上学的学生……千千万万人的命运,都在这个新年对彼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关注着手机上的最新消息,一条条来自一线报道,一串串令人揪心的数字,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这场巨大漩涡。让人欣慰的是,更有越来越多的人请战、报名,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不管是抗击一线还是支援后方,他们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勇敢负责的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

奔跑着,在死神的世间与时间赛跑;穿梭着,在阳世和阴间抢救生命;坚守着,病毒不退前进的步伐不停;也逆行着,不怕困难病毒不消决不退缩!哪怕前方是万丈悬崖,也要义无反顾往下跳;哪怕背后死神在挥着镰刀,也要从容不迫向前跑。责任,他们的肩头,承载的是全国人民对他们的信任。他们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却也是最伟大的逆行者!

防控疫情,他们是“最美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带领一流技术团队,在前线努力工作;无数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而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筑牢基层防疫第一防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也正凸显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我们在努力,我们再努力。

这本是一场毫无温度的灾祸,但逆行者却让灾区的人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2003年的非典,我们挺过来了,2013年的H7N9,我们也战胜了,2020年的肺炎,肯定也会在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最终胜利!

武汉封城,封锁住的是病毒的扩散,而锁不住的,是武汉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全国人民对武汉的祝福。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全国人民都在等待着,等待着病情过去,等待着武汉重新焕发生机,等待着……再去武汉吃一碗热干面,再等一场樱花盛开。

这世上本就没有岁月静好,我们所谓的安逸,其实只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替我们负重前行。逆行者,是“伟大”的代名词,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在他们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宋思雨

今天上午,我们观看了感动人心的节目:感动中国,以往看这个节目的时候我总是泪流满面,非常感动,看完以后,只要想起来了,我的鼻子都会变的酸酸的。那么这次的感动中国又是怎么样的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出现在感动中国的,并让我流泪的第一位是:卢永根老先生。这位老先生是坚持为祖国做贡献的,他从中国飞到美国后,有探访的名义在美国留学2年。家人都劝他留在美国,但他坚持要回国。还为身在美国的女婿写了一段话:“作为一名科学家,必须是一位爱国忠义者,他人的实验室即使再好,但也是为他人干活。”这句话促进了许多在外国的有作为的科学家回国了。我认为他是一位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第二位感动中国人物的名字叫做:王珏。他是一名医生,他宁愿拖着自己的病体去为别人治病。也不愿意花大价钱,去大医院治病。他在为一位老人治病的时候,看见老人的屋子很破旧,就亲自花钱给老人装修房子,如果很晚才治完病的话,就会亲自把老人背回家。每次过年,他都会回小岛上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给老人发红包。还一直坚持为敬老院捐款,每年都会捐两万元。从来都不会变!

第三位是一位老人,叫做黄大发,老人这一辈子的誓言就有一个,就是让村民全部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他和村民奋斗了将近4、5年的时间里,终于让大家合上了干净的水。在干活的时候遇到了悬崖峭壁,他都不会畏惧,自己第一个下去,然后在一起一点一点的挖掘水渠,让水能够六到各个村子里面,能让很多的村民吃上大米饭,有干净的水喝,有果子吃。他的一生,一直在为建造水渠而奋斗,现在已经83岁了!

这以上三位全是让我感动,泪流满面的前辈,他们都为不认识的人,有困难的人,还有学校,很多的地方捐出自己的积蓄,拿自己的生命帮助别人,做出了很多普通的人都坚持不到的事情。他们全部都愿意付出一切帮助他人。而我们却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生活里,他们的生活很简朴,从来不会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很多,因为他们更多的生活是为他们建造,为他人的幸福而奋斗。但我们并没有生活在那种环境下,就在这么好的环境下的我们依然在家对每天吃什么饭,每天穿什么好看,帅气的衣服都有很多的要求。

比如,有一次,我和妈妈出去玩,因为有点累,就想喝些东西,然后妈妈买了一瓶水给我,我平常可是最不爱喝水的了,于是斩钉截铁地说道:“不喝,我不要。”后来妈妈拗不过我就只好买了饮料。

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人,生活条件可没有这么好,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所以让我们一起和这些老前辈们奋斗,让我们一起争取不要再对生活有那么多的要求!

感动中国结束了,这就是今年的感动事迹。让我们期待明年的感动中国节目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2024观后感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我最敬佩朱敏才和孙丽娜老师。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这些年,夫妇俩行了上万公里,支教了5所乡村小学,不仅为学校新开设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还募集善款350多万元。我的眼眶里有许许多多泪珠在滚动,因为太感动了!

“感动中国”不仅感动了中国,还感动了全世界。我要向朱敏才、孙丽娜老师学习。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中国人物作文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却又内涵丰富舞台上,闪闪发光不是那些耀眼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普通人。

在201*年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时候,老伴去世,他成孤寡老人。为让自己老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人,他开始助学。这是老人初衷。但后来,他助学规模远远超出自己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他就将自己微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孩子们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光,苍老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身躯,高贵心灵,他在九旬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崇仁厚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内心仿佛受到神圣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更多是内心中无法言喻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用发现美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内心能为之震撼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感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感动中国人物作文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201*颁奖典礼》终于在201*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阿姨,您别下床了,卫生间我去收拾!”“谢谢!谢谢!太不好意思了……”

在火神山医院的病房里,洗消护士吴昊步履匆匆,像这样与年老体弱患者的对话,连她自己都不知道说了多少遍了。

吴昊负责清洗消毒的病区,是火神山医院收治患者的首个病区。当时为了尽快让病区达到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要求,吴昊和战友们夜以继日,全力配合施工单位和设备调试人员,收拾各种建筑垃圾和设备器材的外包装。作为洗消护士,她毫不犹豫当起了病区保洁员,一个病房接一个病房捡拾垃圾,一袋接一袋往病房外扛垃圾。

首次“突击”,吴昊一干就是一天多,手磨破了,眼熬红了,但她依然坚持战斗。因为她知道,首批新冠肺炎患者接收之前,她必须按标准把整个病区打扫干净、消毒完毕。那一夜,她几乎通宵达旦,直到首批患者住进病房,她才松了一口气。

腰酸背痛的她,晚上乘公交车返回宾馆的时候,歪着头靠着车窗睡着了,公交车驶到宾馆,战友们发现她没下车,返回车上一看,她还没睡醒。“她可能太累了,让她再睡一会儿吧。”公交车司机说。

这些日子,她出现好几次这样睡着的事,但从来没有叫一声苦、说一句累。一天晚上11点多,几天没给家打电话的吴昊,突然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问她在火神山医院的情况。

“就跟以前一样,就是照顾患者,一点都不累!”她忍着全身酸痛这样告诉家人,说完“美丽的谎言”,吴昊的眼泪不由流了下来。

抗疫当前,战斗在火神山的吴昊和战友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忘我战斗着。50多岁的护士长陈红,白天往污染区搬运了x床新被褥;每天去病房为患者输液的护士姐妹们,透过满是雾水的护目镜,为患者输液;下夜班的姐妹们,脸上被口罩和护目镜长期挤压留下深深的压痕……

每天,吴昊都要进入污染区打扫病房卫生,为每一个房间喷洒消毒剂、扫地、拖地、收拾垃圾,一个病房至少需要10分钟,整个病区收拾消毒完,需要两三个小时不停歇。往往还没有忙完,吴昊已是汗流浃背。

病房的患者看着吴昊每天去打扫房间、收拾卫生间,都很心疼她。不少患者称赞她是“天使保洁员”。“小吴,等我好了,希望能留下来做义工帮你分担点儿,你太辛苦了!”一名患者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