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乡镇民情日记【实用20篇】

浏览

4082

作文

435

2024春节慰问群众民情日记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天气晴朗,我和村书记、主任约好,上午下村,我们希望能多走访几家贫困户,所以早点出发了。

作为包村干部要经常开展“我和百姓拉家常”活动,通过与村民拉家常,才能深入了解村情、民情,为驻村工作扎实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走访了村里贫困户马祥林家。到他家的时候,他一家人正准备吃早饭,村里人由于常年忙于农活,已经形成了午饭早饭一起吃的习惯。他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了解到马祥林一家5口人,他今年已经65岁,自己身体也不是很好,而且妻子、长子都有残疾,次子大学毕业待业在家,家里劳力不多。老人为了一家生计依然在种那4.2亩地。听他说今年种了药材,由于没经验、投本高,今年亏损较大。当我问到老人过得好不好时,他十分感激地说:“现在比过去幸福多了,逢年过节,上级政府都来慰问,共产党的政策太好了,今年还享受到了棚户区改造项目,我家也盖了新房,改善了居住条件,如果没有共产党,我家还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呢!”听到老人的这些话,站在一旁的我感觉得出,老人的话发自内心,让我很受感动。我问村主任他家是否申报了低保户,村主任说他家是我们村自有低保以来最先享受的第一批,这让我感到很欣慰。但就他儿子的就业问题,我向老人建议让他儿子趁着年轻最好去学一门手艺,现在就业门路广泛,拥有一技之长也是一大优势,这样也可以增加家庭收入。

临别时,我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老人有什么困难或事情,可以联系我们包村干部。老人连声说谢谢,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春节慰问老党员民情日记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下午,阴雨霏霏、天色暗沉。我在副局长刘爱华带领下深入到龙潭桥镇长茂岭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走访慰问贫困户。

长茂岭村共有贫困户70户、贫困人口237人。主要存在交通闭塞落后、贫困人口较多、产业结构单一等困难。

我们先后走访了结对的5户贫困家庭,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每到一处,都仔细察看贫困户的居住环境,详细询问生产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全面了解致贫原因及现实困难,真心实意为他们想办法出主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脱贫计划。

在走访87岁老党员金xx时,了解到他身体不好,老伴身患尿毒症,因多次手术和透析,家里债台高筑,生活艰难。看着他们破败的土坯房和苍老的面庞,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坚定了要帮扶他们走出困境的决心。

我们叮嘱金xx老两口要保持良好心态,多注意身体;鼓励他树立信心、克服困难,积极争取大病互助、低保等惠农政策支持,早日摆脱脱贫致富。我们和村干部商定要定期走访看望,给予更多关心支持,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随后,在村干部引导下察看了机埠水利设施、未硬化村组公路等现场。在村部会议室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听取村支两委班子近段工作介绍,就该村基础设施建设、结对帮扶、产业发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问题进行商议,研究制定精准扶贫措施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并全面核实校对了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督促做好“四类人员”清理工作。

公路局相关负责人村里要有自立更生精神,树立信心,结合自然条件做大做强油茶特色产业;村支两委要强调团结一心,抓好工作落实,带领村民奔小康;要认真而不是敷衍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公路局和邮政储蓄银行作为联点后盾单位,一定按照县委精准扶贫有关要求,今年重点帮助该村落实新增茶林、村组公路硬化2项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双联行动民情日记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自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以来,我们单位自上而下高度重视,先后几次进村入户,与帮扶对象对接、沟通。在增进感情的同时,我们积极为联系户谋划发展思路,送去力所能及的物资帮助,使他们对省委作出的这项惠民之举、利民之策大加赞许,同时对自己脱贫致富奔小康也充满了信心。

通过前几次的座谈了解,我们深感帮扶任务责任重大,两村贫困户数较多,如果没有周密的行动计划,被动的往前推进,就难以达到此项利国利民政策的目标,我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农民脱贫致富。前几次的座谈了解后发现两村两委会办公设施简陋,日常办公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各类会议和活动无场地、无设备的状况后,我和其他班子成员初步计划为两村两委会资助办公设施设备。虽然我局自身经费状况也不是很好,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钱的地方也很多,但相比帮扶村组的情况,我们自身的困难基本属于可以坚持和克服的。经过努力,我们筹备了办公桌椅、沙发、茶几等办公设备,今天准备送到帮扶村组。一大早,土门镇、永东、新丰两村的人员就来了,我们也组合了人员帮着,抬桌子、装车。天气虽然下着小雨,但看得出,大家情绪都很高、都很高兴。能够为帮扶村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帮扶者,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后续我们将继续努力,竭尽全力做好帮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春节慰问群众民情日记

全文共 2986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响应县五民办“万名干部进农户,五民工作心连心”集中活动的号召,6月5日,我怀着忐忑的心情跟随同事们一起去鄱阳镇朱家桥村走访。由于自己是外地人,再加上没有群众工作基础和经验,心情格外紧张,很怕完成不了任务。

上午9点左右,我们来到了朱家桥村委会,向村支书表明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希望得到帮助。村干部非常热情,立即为我们联系向导。

同事老汪走访的是朱家桥村委会花咀村,由花咀村曹队长随行,他们重点走访的是占金南家。占婆婆今年78岁,目前主要靠为人家编制做虾笼的铁丝框谋生,铁丝框1分钱一个。占婆婆家有儿子、媳妇和两个读书的孙子。她的儿子曹初国和儿媳占香艳都患有脑膜炎后遗症。儿子脚残,在温州做裁缝;媳妇脑残,在温州帮人洗碗。占婆婆反应的诉求是:儿子、儿媳双双残疾,民政局发了残废证,但没有五保、没有社保,也没有低保,曾托人帮忙,但事一直没办好。老汪听了占婆婆反映的情况后,自掏腰包拿了200元慰问占婆婆。

我和同事方方、琪琪跟随朱家桥村朱队长走访的是朱家桥老村,我们拿着走访名单挨家挨户的走访,一上午走了30多户,有一大半都不在家,有的群众出外做事,家门紧锁;有的家里仅剩老人小孩,无法深入的了解情况。还好朱队长对这一带的村民非常了解,沿路正好碰到很多需要走访的群众,有正在卖西瓜的朱细荣,有骑着黄包车的张志喜,有在菜地种菜的朱永发等等。这一路,我们仨可谓眼尖脚快,只要朱队长一指哪个群众是我们名单上需要走访的,我们便立马跑过去,询问他们的个人信息、家庭情况、疑难困惑、建议意见等等,深怕错过任何一个走访户。

夏天的热浪将一切生物都冲到有隐蔽的地方去了,我看了看手表,这才意识到,已到中午了。匆匆谢别朱队长后,我们仨便与老汪会合。老汪在公安局工作三十多年,曾经因为写材料的关系来过朱家桥,因为对艺术的热爱,在这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才子,有挖机诗人许天侠,测字奇才王松年,还有京剧正生朱建平。许天侠一听老汪来这边走访群众,便在家盛情款待我们,我们一起在许家感受了朱家桥村民的热情好客,也领略了许诗人独特的艺术魅力。

吃着美味的农家小菜,品着淡雅的农家小酿,许诗人诗意大发,即兴作诗两首,琪琪用她温雅磁性、张弛有度的声音将许天侠的诗朗诵得沁人心脾,老汪也随即为许诗人赋上一副嵌名联。就餐中,我们慢慢地了解彼此,大感原来高手都在民间,王松年先生竟是赋学专家,对古文颇有研究,他测字的水平令人咂舌,作为古代文学专业出身的我实在是自惭形秽。更有意思的是今天在坐吃饭的朱建平同志竟是我的联系户,抓住这个机会,我马上询问他目前的基本情况,原来他还是位京剧正生。在我们的鼓舞下,朱建平现场为我们来了一段京剧表演,唱完后他激动地说:“没想到你们群众工作做得这么细致、这么认真,今天也是有缘,你们在朱家桥还有什么需要走访的用户,我下午带你们去,以后在朱家桥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随时帮忙。”此情此景甚是感动,没想到当初以为会很难的走访竟是如此温馨。

一场艺术的盛宴后,我们继续深入走访。这次是由朱建平同志带路。我们一路谈笑风生,跟随他走访各家各户,没有敷衍塞责,更多的是以唠家常的方式了解群众的情况,聆听群众的心声。朱建平说:“朱家桥村的村民大致情况都还可以,虽说不上富裕,但也算得上安稳,只是真正贫困的群众一般政府很难帮助到他们身上。”

说着说着,我们便来到了朱家桥老村占金妹家。占阿姨今年64岁,老伴已经去世,家中原有3个女儿,大女儿二女儿都已嫁出去了,小女儿小女婿前段时间刚刚去世,留下两个小孩,一个18岁,一个13岁,因为小女婿家中没有了亲人,现在两个外孙都由她独自抚养。 “占阿姨,你现在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什么呀,这么大年纪独自抚养两个外孙肯定很辛苦吧!”我问道。“哪有工作呀,我一个老人家能做什么呀,女儿女婿走了,留下两个细伢子,我累些没关系,就是苦了小孩。”阿姨接着激动地说,“目前连低保都没有,前段时间还让政府帮忙,到现在都没有影。我小女儿小女婿在洪迈大道旁边的房子前段时间刚被征,我是不同意的呀,政府硬是拆了我的房子,什么时候可以给个准信,好好解决这个问题呀?你们公安局的管不管?”“阿姨,您放心,您的情况我已经记录下来了,我会及时向领导反映的。”我微微颤抖地说。

占阿姨用期待的眼神送走我们,眼角还泛着泪花,我的心抽搐了一下,真的希望自己能够多做些事情帮助她。“小吴,没做过群众工作吧,这在农村,都是很正常的情况。”朱建平安慰道。接着他带我们来到了一家很破的低矮楼房,楼房里住的是朱文龙。“朱文龙74岁了,好像一直是一个人住,我们进去看看。”朱建平说。我们走近一看,呈现眼前的是几块现浇木板装钉成的紧闭的破旧大门,“难道朱爷爷不在家?”我暗自疑问。“朱爷爷,朱爷爷在家吗?”琪琪紧盯大门着急地问道。“谁呀?”听到陌生的喊声,一位蹒跚的老人带着疑惑打开一侧门,走出来答道。老人佝偻着身体,身后的房屋黑漆漆的。在告知朱爷爷我们此次的来意后,朱爷爷很激动,似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通过与朱爷爷的交谈得知:朱爷爷今年74岁,老伴去世后一直是自己一个人生活,生了三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也在几年前去世,还有一个儿子因为与他人发生矛盾纠纷被关押在县看守所,而大儿子家生养的子女多、家庭条件困难,均无法照看到朱爷爷的生活,无奈的他只好选择在这简陋的房子里独自生活。村里虽然给他办理了低保,但每月仅100多元的补助依然是无法满足他基本的生活需求。

“朱文龙确实可怜,为了节省电费,晚上很少点灯的。”朱建平边跟我们说便走出朱爷爷家,接着,他便带我们去他家小坐了一下。他说:“没想到现在的警察这么辛苦,确实令人佩服。”“喝点茶,乡下地方没什么喝的。”朱建平的妈妈踉踉跄跄地走到我们身边说道,“你们还有多少户没走,我跟我儿子一起带你们去。”“朱妈妈,在建平的带领下,我们就差一个重点户了,一般户估计是走不完了。”老汪笑着说。“最后一个重点户就在我家不远处,我赶紧带你们过去,不然他们家人晚上该出去散步了。”朱建平说。

喝完茶后,我们继续跟着朱建平去走访,这次我们走访的是朱福星家。走进朱福星家,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派热闹的景象,有几个工人正在狭小的院子内砌红砖做新房。我心里嘀咕:“这是重点困难户吗?”但这时一个脚跛的很厉害、身穿破旧迷彩服的瘦小大爷向我们走来。“这就是这家主人,朱福星。”朱建平说。只见方方走到他身边跟他聊天,朱大爷很忙,一边在招呼工人,一边还在回答方方的问题。离开他家的时候,方方告诉我们:“朱大爷今年63岁了,家里还有一个患有癫痫病的老伴。有两个女儿,大女儿,24岁,眼睛看不见,曾经出嫁过2次,均被婆家送回来了;小女儿今年20岁,无业在家。家中目前没有生活来源,虽然有低保,但每个月100元微薄的补助,并没有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多少帮助,朱大爷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他的小女儿能有出息。”

“他家真的是很困难,这个房子建建停停已经不知道多少年头了,周围比他家晚建的房子都一幢幢地竖起来了。”朱建平走出朱大爷家后,感慨道,“这才是政府需要帮助的人呀!”“是哦,希望领导看到我们收集的情况能有些补助。”方方说。

太阳快要落山了,我们不得不离开这个让我们感触颇深的村庄。此次走访非常感谢朱家桥村委会以及曹队长、朱队长的帮助,也应感谢我的联系户朱建平,若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很难深入的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社区走访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早晨起来,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下午,天气转晴,但路很泥泞。

白天,来访群众不断,几乎没有干几件事。晚上,因为要推选第五队的村民代表,我们按时赶到村支部,那里空无一人,我们静静地等待村民的到来。

等了一段时间后,才有村民赶到。突然,我们接到村支书电话,“有村民家里着火了!”我们立即赶到失火现场,大火已被扑灭,消防战士和村民们正在揭开屋顶的砖瓦清除隐藏火点。经了解,该村民家中无人,所以没有人员伤亡,但屋里生活用品、电器、家具等全部损毁。待房顶上的人员拆除完毕,我们与消防队长见面沟通了情况后,又让村干部安排好人员做好后续的防范工作,紧急赶回村支部。

这时村民仍然没来几个,或许是路太泥泞,村支书感到后又用喇叭通知了几遍。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推选会即将开始,这时来了一个的“犀利哥”,蓬头垢面,酒气熏天,话语不清,想借着酒劲向我们反映邻居数目影响车辆出行的问题,村民们见状都劝他离开。而我们处长却向前握住他的手,冷静地说:“有话您尽管说。”他毫不客气地说了一通后,处长送他时却因为给他拍了照片而误解,大发雷霆,执意要求我们将照片删除。最后,我们处长又向他道歉,众人连拖带拉将他劝走。

正当大家填写选票时,一位老大爷来到了推选现场,手里拿着《推选票》嘴里唠叨着“以前的干部喝了甜水,让老百姓吃了苦水,你们工作组可要记住了。”几位村民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向前劝说,而这位老大爷恼火了,反而又骂了起来:“五队的社员还没有浇完地呢,井能借给外处用吗?”大家好不容易将其劝走。我们处长始终十分冷静坐地地在那里,因为他心里明白。

推选票刚要统计完,有一村民按捺不住内心的情绪,高声说:“请村干部或工作组带着全村的浇地电表去校校,校完后加盖公章,想办法防止有人再在电表上偷做手脚,还老百姓一个公道!”我们处长说:“今天天不早了,明后我们随时等着你,到我们驻地说说这事,咱们一块研究个好方法。”话音刚落,又有几位村民将我们处长拉到一边,待别人走后才说:“我们五队菜地的事您得帮我们解决,租用的人想霸占为宅基地,并找各种借口不拿租金,我们架线都没有钱,我们本来准备往乡里或县里去反映呢,你们来了正好。”话还没说完,那位“犀利哥”又来到了支部,真让我们出乎意料,只好耐心地给他做思想工作,最后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才勉强离开了村支部。

我们终于明白了那句话:“百姓百姓,百人百性”,“宁带一军不领一村“。我们真正地体会到了其中内涵。然而,我们的路还很长,我们三人都感到了肩上的压力!

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走访党员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即使历史的车轮辗转到将近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仍然可以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1921年在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代表共产党成立的会议。在动荡的年代,不到百人胸怀着寻求自由民主理想,为着内忧外患的民族在摸索出路。共产主义,一个共同的信念把这些人组合在了一起,也正是这个真理带领着中华中华民族走到了今天。

今天,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批为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共产党员慢慢变老。但是他们的功绩,他们的奉献,一直被政府和人民记在了心里。七一后,花都区、镇政府就连续下文《关于认真做好2010年农村困难老党员安居工程的通知》。根据文件要求困难老党员安居工程需要在今年10月底前竣工,镇里面有8位对象被纳入到拆旧建新范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规划部门也协同国土所与村委一齐办理我镇困难老党员报建的有关手续,以确保如期完成上级任务。

早上十点左右,我们一行五人在义山村委负责同志的引导下,拐过了几个小巷来到了其中之一的困难老党员的旧房子前。老同志得知我们今天会到现场,早早地等着坐在小凳子上。我们一下车他就热情地迎了上来,招呼我们到他家里。窄窄的房子,阴湿的环境,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老人的沧桑写在了脸上,在这个陪伴他的房子里我相信更是有着一番不为人知的故事。村委的同志跟他闲聊了几句,老人显得很高兴,也许是这个孤独的老人家里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也许是上面的关心让他感到了温暖……看到老人家高兴地同时,我也莫名地感到了一丝心酸。可能是我们平时对于他们的关怀不够,老人家在这个简陋的小房子里面不知度过了多少的日日月月。

简单了解了老同志的情况后,我们就跟他讲了一些报建需要的材料,跟政府这边的一些政策。村委同志介绍,本次困难党员的安居工程区委跟镇政府总共可以拨款六万左右,老同志这边只要拿出少部分钱就可以住上新房了。老同志听完后非常高兴,嘴里也不断地感谢着我们。简单交待完程序及上面所需要的材料后,我们也跟老同志道别。从汽车后视镜上,我清晰地看见站在那里目送我们离开的那个瘦小的身影越来越小。想想即使挂职的短短一年时间,能为这些老同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

时间会慢慢地流逝,也许以后我们变老的时候,党跟政府的关心能普及到每个曾经为社会做过奉献的人。当养老、社保、教育等社会问题逐渐充斥每天新闻的时候,我也一直坚信我们党肯定可以正视这些问题,解决好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让我们也能像那位老同志一样,可以时时刻刻感受到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党员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自“三进三帮”活动开展以来,市区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深入村居调研,为村居集体经济发展、群众增收致富等补短板,强短板行动,贡献出实实在在成果,获得群众认可。

拓宽发展思路,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深入村组,了解资源状况,找准发展定位,不断拓宽发展思路,村居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市气象局和区国税局依托董墩村靠近324省道的优势,投资40余万元,建设路边大型广告2座,可为村居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此外,各帮扶单位还大力帮助村居解决各种难题。永平村街道由于没有下水管道,一到雨天道路积水很深,影响出行,群众对此意见很大。区环保局了解这一情况,投资8万元,帮助铺设下水道长600多米,解决遗留10余年难题,群众非常满意。

助推就业创业,农民增收更有盼头。帮扶单位和镇村干部在群众增收致富上,为村居联系项目,投入发展资金,让群众感到生活更有奔头。区城管局投入资金20多万元,帮助二元村新上富元电子厂项目,主要生产荧光棒,现在用工50多人,用工90%以上来自低收入家庭,月均工资1800元以上。该镇把全民创业园建设作为2017年重点工作来抓,春节期间就引进合同项目4个,投产项目2个,园区用工1500人以上。

发展高效农业,土地产出效益倍增。该镇耕地较多,主要依靠传统稻麦种植模式,种植效益比较低。在高效农业发展上,采取外出观摩取经、农业专家现场授课等方法,不断解放思想,拓宽农业发展新路子。董墩村通过干群反复商量、农业专家授课等方式,准备前期试种金银花80亩,但资金短缺,帮扶单位区国税局了解后主动援助6万元,为村里解决了燃眉之急。金银花收获后,主要销往山东等地,每亩收益可达4500元以上。此外,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区农开局为长兴村争取农开项目,项目总投资800万元,受益耕地5000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双联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个周末,这周末我一改往日睡懒觉的习惯,起了个大早,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坐上了去三三村的轿车。这次我给老刘送去200元慰问金和一点水果,然后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对他和盘托出,老刘听后非常感动,他表示,不会因为眼前的这些困难而退缩,他一定要努力把日子过好,他的这种乐观、知足、热情和正直,他的不伸手不唯钱的质朴,洗涤着、感动着我使我汗颜。

当我们每天准点上班、准点下班,当我们每天开着电扇、享受安逸,当我们每月按时领着工资津贴……还要抱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要找这个理由、那个理由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想到刘怀爱这样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和成万上亿的刘怀爱们。的确,他们中的许多人面临着生活的重压和各种困难,需要我们帮扶,但他们很知足,哪怕你一句不经意的问候,哪怕你一个善意的眼神,哪怕你递上去的一杯热茶,甚至你转身离去的一个挥手,也可能让他们记住你。然而,我们心灵里的那些不为人知的脆弱、肮脏、悲观和私欲,不是更需要他们帮扶,来一个彻头彻尾的清扫呢?从这一点来说,我们,食国之奉禄、民之膏脂的我们,难道不更需要帮扶呢?那,就让我们更多地关注农民,记住农民,尊重农民,亲近农民吧。

别忘了,我们祖宗十三代都是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双挂双联民情日记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全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会议刚刚结束,在办公室的我有点坐不住了,双联行动方案虽然已经出台,但具体工作从何着手,一定要再入户看看,尽可能多的掌握一些实际情况,才能理出思路。可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大雪,也好,环境恶劣有些问题才能显露出来,叫上张组长,马上出发。

我们驱车径直来到土门镇永东村北城组的一户人家,几间80年代的土坯房里住着一家四口,户主叫朱光林,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妻子郁海棠身体不好,只能做做家务,照顾照顾孩子,只有朱光林一人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家庭收入也基本来自10亩地的几千元种植收入,由于供养负担重,常常是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看着这位比我年长不了几岁,但被生活的担子压得显得有点苍老的一家之主,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离开了朱光林家,我们又来到永东村车院组的一户农家,穿过泥泞的小院,来到了堂屋,大炕上躺着一位年逾花甲、重病在身的老人,老人由儿子王奋仁夫妇照顾,一儿一女两个孩子正在镇上的小学上课,一家五口人住在几间年久失修、已成危房的土坯房里,每年来自10亩地的一点收入,除了家庭正常开支、给母亲看病、供孩子上学外所剩无几,靠享受政府低保勉强维持生计。

又走访了郭林等几户人家,情况基本大同小异,带着纷繁的思绪回到办公室已是下午六点多了,一天的摸底走访,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贫困村、贫困户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省委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重大意义,作为一名联村联户的干部,我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作为全市地税系统“双联富民”领导小组的组长,我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我相信,通过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找到出路、想出对策,早日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最终奔向美好的的小康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扶贫工作队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98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11月16日星期三多云见阴

起床闹钟把我叫醒了,窗外透出光亮,这是我们第六组在桑植县瑞塔铺镇鸟儿岭村“进村入户”的第二天。

站在户主刘老师的院子里,享受着乡村早晨的宁静。从这里可以看到整个村落,蜿蜒的水泥路伸展到各家各户,村民大都住上了楼房,院前的一幢新房已经建好了第一层,这是刘老师的女儿女婿用打工赚来的钱修建的,计划修建三层,两个刚成年的儿子一人一半,他们建好房子以后,继续回福建打工。回想起昨晚刘老师说十年前修房子时,建筑材料全靠马队驮运,使我对“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有了更深切的认识。

今天,村干部将陪同我们访问贫困户,我有些疑惑:“这里条件很好呀,怎么也有贫困户呢?”陈支书告诉我,村里有几户孤寡老人,因为家里没有劳动力,还是很贫穷的。我们步行到了今天访问的第一户,这是一栋原来六、七十时代的老木房子,木质窗格镂空着“卐”字格,窗格中央位置是一颗五角星,木房子一排四间,彰显着当年的些许辉煌,而如今,它趴在一片砖瓦洋房中却显得格外寒酸。房檐下,杂乱堆放着几只南瓜、一堆红薯,还有一架许久未用了的石磨,悬挂着的竹竿上晾晒着几件已经洗得褪了色的衣服。交谈中,我们了解到,户主张奶奶已经82岁了,有精神方面的疾病,丈夫早年去世,与至今尚未成家的弱智儿子相依为

命,现在主要生活来源是家里不多的田地,自己的农村社保和来自各方面的救济。了解到情况后,几位同学纷纷慷慨解囊,为老人捐了几百元钱,让老人家添点御寒衣被,买些生活日用品。对于我们送上的慰问金,户主的儿子一直不好意思接,村支书才把慰问金放到了他的手里。

第二户贫困户是82岁的王奶奶,儿子早逝,王奶奶身体倒还健朗,耳聪目明,生活基本能够处理。交谈的过程中,一直向我们道谢,念叨着我们的到来,让她感到了后辈的温情。当我们和王奶奶合影的时候,王奶奶说她的旧帽子不好看,坚持要摘下帽子才和我们一起照相,好可爱的一位老奶奶!陆续又去了两家贫困户,都是因为年老无子、身体残障方面的原因致贫,我们为贫困户都送上了慰问金,钱不多,希望能表达我们的一份心意,体现社会的温情。

整个走访花了近三个小时,一路上,我们谈到现在的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留守老人越来越多,很多老人面临着负担重、收入低、精神生活单调、家庭氛围缺失、医疗保障不足、安全隐患多等等问题。

在鸟儿岭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可以领到55元的农村养老保险,可以享受乡镇医院住院全免费的农村合作医疗,镇里也正在修建敬老院,这些举措,让我们看到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正

在慢慢解决,我相信,通过我们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实现农村留守老人安度晚年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干部走访群众民情日记

全文共 1353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基层党委书记,对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拘泥于安排部署的多,督办检查的多。真正走近群众、直面群众的机会并不多。有时深入村组农户时,又总会被各种繁锁之事打扰,被一些无端应酬冲断,在内心深处总感觉自已与广大群众接触的时间少了,与普通百姓的距离拉远了。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机,我特地给自己安排了一些时间,深入村落、企业、农户中走访征求意见,了解群众对我们的期盼,征求群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建议。

3月20日一清早,我便驱车前往最边远、偏僻的八道关村。汽车在平坦的水泥小路上行驶一段距离后,就来到了水泥断头路。这里路面狭窄,坑坑洼洼,好在最近天气好,但仍依晰可见雨天时留下的深沟浅壑。我们一行下车开始徙步前进,沿着高低不平、曲曲折折的土路,行走近3公里,来到了原双河村严家铺大院。这里目前还居住着二十余户70多位老百姓,因为交通恶劣,出行不便,群众很难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甚至购买日常消费品都得走很远的路到村口小店才买得到。

今天我们是非常幸运的,大多数群众都在家附近忙农活儿。听说有镇领导干部来了,村民们个个儿喜出望外,奔走相告。不一会儿,院落附近的十几多位老百姓自发的来到我们身边,个个儿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我感到老百姓是多么朴实真挚、可亲可爱呀。当得知我们是专程来看望大家,来了解大家在生产生活方面有什么困难及对镇村干部在“四风”方面有什么问题时,他们的话匣子一个子就打开了。

“如今党的政策好啊,我们老百姓就托党的福啵。我们这儿现在最期盼的是能把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就好了”,严家铺院的村民杨龙宝拉着我的手,满怀期盼的对我说道。

“今天我已经看到并感受到了,这里的交通确实让你们受了不少苦,这是我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我一定会想办法改善交通条件,解决你们出行难的问题”,面对老百姓的期盼,我没有理由不这样去说,并按照自己的承诺去做。

村民周贤荣说:“我是双女户,大女英年早逝;二女远嫁江苏。丈夫快近六十岁的人了,最近几年三病两痛,光一年看病的钱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家庭现已面临困难,希望能够得到照顾。”

“等你年满60岁即可享受双女户奖励了;至于家庭因病困难,一是要自力更生;二是可以向村上递交救助申请,经村民代表评议同意后上报到镇政府,由镇上再上报县相关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享受。”听着村民的诉求,得知他们还有很多困难时,我内心充满了愧疚和不安,而些时我唯有细心的解答着他们的疑问,心里才稍有所安。

“镇、村两级有没有干部在给你们办事过程中,有吃拿卡要的行为吗?”、“有没有干部在工作过程中作风粗暴、官腔官调、只说不做的现象?”、“镇、村干部到你们这里来的多不多?”.....,为不虚此行,能更多的了解一些关于我们干部在群众工作中的态度和作风情况。不时地,我也给前来的群众抛出一些问题,希望能听到他们最真的声音。

村民席实林告诉我,现在镇村干部对老百姓有求必应,服务态度非常不错。只是他们因工作量大,工作繁忙,主动到像他们这样偏远的地方来的更少了,希望他们多来些,哪怕不带工作任务,只和他们说说话,唠唠嗑也行。席实林的这一席话深深触动着我。是啊,如今我们这些离群众直线距离最近的镇村干部,却被各种理由和借口远离了群众,甚至脱离了群众,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干部的脚步本应在群众间行走,现在却本末倒置,这是我们工作的缺失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基层干部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早早起床,吃完早餐后,我和镇干部肖磊来到东丽村二组村民周秀琴、周艳红姊妹俩家。一到达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十几名村民正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碌采摘一串串黑木耳。见到周秀琴、周艳红姊妹俩以后,我说:“你们姐妹俩地栽黑木耳产业做的很出色,我们是慕名而来学习取经地”。周秀琴却幽默地说:“这几天,正值三夏农忙,全村人整天忙碌在田间地头。我们全家人也不能闲着呀!不然我们吃啥、穿啥?饿着了、冻着了那还不要紧,要是让全村人说我们好逸恶劳那可就糟了呦”。我开玩笑说:“我们接到群众举报,指责你们不好好种粮食,却栽种袋料黑木耳,1亩地年收入达好几万元,让他们看着眼红。我们就为此事,专门来走访调查的”。一番幽默的简短对话,顿时让全场人开怀大笑。

我们和周家姐妹姊妹深入交流、攀谈,了解到她们姊妹俩于2014年就外出学习地栽黑木耳技术。学业归来后,她们自己就开始做实验,学种植,完全掌握栽种技术之后,她们于去年种植了24000袋地栽黑木耳,纯利润达4万余元。于是,今年就扩大规模,栽种了6万袋,预计纯利润能达12万余元。介绍到这里,她们专门把我们带领到2楼的阳台上,指着不远处黑木耳栽种区域对我们说:“这几天,正逢下了几场大雨,6万黑木耳菌袋全部结出了菌耳,从这个角度看去,那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然后我们又详细询问了地栽黑木耳生产过程及市场销路情况。

25岁的周艳红很腼腆地回答道:“经过这几年的经验积累,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地栽黑木耳生产技术,成活率达95%以上。我们已和汉中、广元等地的客商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我们在销路上一点都不发愁。我来为大家算一笔账:种植1亩地粮食,就拿最好的年景计算,全年纯收入不超过3000元,但栽种1亩地黑木耳,纯利润达2万余元,是种植粮食的6倍多。在我们这个地方,非常适应地栽黑木耳生长,这个产业的的确确是一项发家致富的好项目。从庙子岭搬到东丽新村后,我和姐姐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在我们的带动下,能有更多的父老乡亲加入栽种黑木耳行列,我们愿意为他们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和父老乡亲一起发家致富”。周艳红一番朴实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在场人的心。

返回途中,我被周家姐妹的思想和认识所感染。驻村入户走访的这些日子,也更深刻的认识到科学指导、科学发展对农村经济提升的帮助。所谓“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在今后基层工作中,我要俯下身子,成为群众中的一员,将日日琐碎的工作长期的坚持下去,更加热爱基层,真正架好群众和干部的连心桥,也让自己的青春在基层中闪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民情日记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来到范家咀村六社贫困户马三羊家,主要了解他家近期生产、生活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进门,他就拉着我参观他家的新房,他家的住房是今年享受棚户区改造政策补助新建的,马三羊说:“今年多亏了有这样的好政策,让我家住了多年的土坯房换成了现在宽敞明亮的大砖房,总算是了了我的一块心病”。我鼓励他明年多种点当归、黄芪等中药材,效益一定会很好;他说;“我也是这样打算的,我现在干劲足的很。”看到他脸上高兴、满意的表情,我感到很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民情日记:为群众修一条好路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8月8日 星期三 多云

令人头疼的 “沼泽路”

在两个来月的走访过程中,感触最深的就是程卞韩社区的路坑坑洼洼的太难走了,尤其是韩家村组,现在还没有修公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里人都戏称它为 “沼泽路”。每年秋收时节,赶上阴雨天,庄稼都运不出村,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这不,好几天前下的大雨,依然让程卞韩社区的老百姓难以出村。

社区支部书记王瑞忠告诉我: “村里也想修路,但是一直没有能力办这件事。”我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面貌,为社区修一条公路,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8月10日 星期五 多云

关于修路的争议

我今天召集了韩家村两委成员开会,商量怎么来解决道路出行难的问题。会上,大体出现了三种观点:一是保持现状,可以避免纠纷,免得费力不讨好;二是可以修砂石路,费用较少,村集体也不至于背负更多的债务;三是修公路,使用年限长,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但是费用每公里5万元,这还不包括土方,村里负担不起。

我坚持认为,不修路,肯定是不行的,道路是惠及全体社区群众的大事、好事,一定要修。具体是修砂石路还是修公路呢?与会代表各执一词,如果修成公路,花费初步预算就在8万元左右,这些钱哪里来,又有谁来协调,都是问题。

会后,村两委就修路一事征求全体群众的意见,同时动员群众自发组织成立修路理事会,而我则向局领导汇报,争取局领导的支持。村民程建河找到我说: “我们都盼着修路呢,这可是大好事啊,我们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定支持修路这项工作。”他的话让我很受感动,也更加坚定了我修路的信心:我不但要修路,还要修一条好路,彻底改变现在的面貌。

8月13日 星期一 阴

资金问题解决了

很高兴,我今天向局领导汇报社区修路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后,局领导当场同意协调4万元资金用于程卞韩社区公路的修建工作,同时协调交通局给予大力支持。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的时候,大家紧锁的眉头都舒展开来了。

我们对下一步工作大体进行了分工,村 “两委”负责修路的筹备和土方工作;修路理事会负责募集资金,积极发动群众集资捐款,同时对资金的用途进行监督;我负责和局里沟通,一起到交通局协调各项优惠政策,争取早日完成社区公路的修建工作。

分工明确后,大家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去,看到大家昂扬的干劲儿,我心里很受触动,群众是如此的淳朴,群众满意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

9月26日 星期三 晴

开工喽!

“开工喽,开工喽!”伴随着孩子们愉快的呼喊声,程卞韩社区公路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有努力、有彷徨,但是今天,当我听到设备轰隆隆的声音,看到群众脸上满意的笑容时,我知道自己的努力是值得的,能够为群众办一件实事真好。

王瑞忠笑着对我说: “老刘,你这一个月瘦了很多啊。”我笑了笑,回答他说:“但是心里踏实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慰问群众民情日记

全文共 1650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1月7日,房产管理中心主任***带着领导班子成员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乡*村的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对韩保良、韩大山、韩保新、韩小勇等贫困户、留守户一一带去了食用油,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作为过节的礼物,询问了大家的生活难处,鼓励大家要努力生活。对韩有福等致富户询问了致富经验,赞扬其带头模范作用,鼓励他们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来到贫困户的住地,走进了他们的房间,看了他们室内简陋的陈设,***主任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住的感慨“不容易!”,“人们需要帮助,我们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我们还是不够体贴……”他不断的这样自责着,我知道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碌,好不容易今天可以休息,但一大早就嚷嚷着要去探望他们,他说年底大家都很忙,但是群众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我们不能懈怠。

韩大山的家里是破旧的青砖房,门口大门是两块木板经历了岁月的摩挲已经露出道道刻痕,放佛是两个老仆人,多少年风雨不改的为他的主人守护那小小的庭院。开门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地地道道的农民的脸,憨厚,淳朴中洋溢着满脸的微笑。

“你们是政府的人?我认得你们。”

“韩大山,快过年了,准备年货了么?”

“呵呵,呵呵!”

韩大山乐呵呵的接过***送给他的生活慰问品,挥动着手让大伙进他的屋子。***仿佛发现了什么,把油从他手里拿了过来。

你的身体可又不好了啊,我来替你拿着吧。

韩大山依旧是那样乐呵的笑着,我这时才发现他走路时腿脚有些不灵便。他的身板有些佝偻,头发也白了很多,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起路来却像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

屋门敞开着,虽然说是大白天,但是屋里的光线依旧很昏暗。里面的东西很少,除了两个水缸几乎看不到什么家具,更不用说什么家用电器了。但是正门口的那张八仙桌子却收拾的干干净净。韩大山坐了下来,

“还是收秋落下的毛病?”***质问他。他不好意思的低了下头,笑着点了下。

“你要照顾好孩子,有困难找党,找政府,不要再这样一个人承担了,你要是身体不好,孩子怎么办,你要多为孩子着想。”

原来韩大山的媳妇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走了,他一个人抚养着孩子,加上自己常年病患不断,身体状况愈加的恶劣。他有两亩地,本来他这样的困难户每到农忙的时候村里都要帮忙的,***主任也多次向村里、乡里反应了他的情况。但是淳朴的他不愿意麻烦别人,一个人不声不响的就把东西收到了家里。劳动量一大,他的身体就受不了,以至于现在连

走路都有些摇晃。

这时候一个孩子跑了过来,一上来就要拆方便面,被韩大山给挥斥住了。

“呵呵,吃吧,就是买给你吃的。”***笑着把包装袋撕开递给了孩子。孩子躲在韩大山的怀里,有些胆怯的接了过来。

出去的时候***拿出了爱心卡,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们要走了,这是我的电话,记住,有什么事你就直接打给我,老韩,你的身体不好,遇到事情千万不要再一个人扛着了。”他握住了韩大山的手,韩大山有些激动,两只手都团了过去。在门口我们向韩大山挥手告别,他和他的孩子使劲挥着手,动作有些夸张,但那瞬间我看见他的眼圈有些发红。

再见!

风依旧很大,路面的水坑已经结了冰。嘴边的哈气让眼前感觉雾气蒙蒙。***和班子成员已经离开,这时我回过头看了一下,韩大山和他的孩子在站立在风中,不住的挥着手,那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像两尊雕像一样伫立在风中,他佝偻的身体在远处看来更加微小了。

再见!再见,我们还会回来的……

贫困户中,韩和平媳妇常年卧床,儿媳妇走失,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自己一个人照顾痴呆的孙子。

韩保新离异,自己轻微脑瘫。家中无劳动力。

韩平定六十二岁,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家中无劳动力。 万秀花,男人早逝,自己在外务工,七十多岁公公在家照顾孩子……

此一行一共对二十户贫困户、留守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进行了慰问,其中对突出的韩小永,韩保新等人进行了座谈。目前,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发展中阶段,还有很多人需要党、需要政府的关怀,我们也会不懈努力,竭我们所能的尽自己的一份力,也希望社会各个方面都伸出援助之手,尽我们所能,共同去关怀这个大家庭中落后的人们,让我们共同携手,发展社会主义,奔向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双联双创走访民情日记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我们一行6人迎着朝霞,踏着晨露前往办公厅帮扶点之一的火家台村开展驻村帮扶活动。在赶往联系点的路上,领导向大家明确了本次行动的主要任务:搞调研、出主意、进村入户宣传政策、鼓励群众参与自来水管道铺设等惠民工程。并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群众利益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宣传“双联”政策,积极鼓励群众参与自来水管道铺设工程,争取把工作做到实处。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武胜驿镇火家台村委会的驻村点上,短期的休整之后我们就来到村上原先最贫困的人家进行入户。由于村中道路已经铺设整改完毕,并不难走,不一会儿功夫就到了“困难户”李师傅家门口。一进大门就发现院中一座新盖的房屋展现在眼前,窗明几净,院落宽敞,原先的两间土房子变成了水泥浇筑的敞亮新房了。主人热情的一边领我们进屋,一边诉说的自己惊天的变化,让我深深的感受到双联活动带给群众的实惠。让我对通过“双联”活动使群众富起来的信心更强了几分。

我们走访第二家是一个留守老人,家中唯一的儿子外出打工,自己一个人带着孙子,虽然政府帮忙翻修了新房,并在生活上给予一些补助,但是因为缺少劳力的情况下,老人的日子依然过的很辛苦。

通过对几个富起来的贫困户走访,我了解到双联活动带给群

众实实在在的好处,但是扶贫是个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就双联前景来说,还有很多已知或未知的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大量工作需要我们积极努力。如火家台村民用水问题。一直以来火家台村民生活用水是个大问题,村上几年前铺设的自来水管道因各种因素已近无法使用,村名习惯了饮用河沟里的水,用饮用水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改变这一现状,单位筹集款项,组织施工队进行自来水管道铺设工程,但因工程量大,所需资金部分需由村民自筹,多数村民积极响应这一政策,并缴纳工程款,但是仍有部分村民对铺设自来水管道的热情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拒不缴纳自来水入户款。晚饭过后,我们一行人在社长的带领下对个别“钉子户”入户,讲解安全、卫生用水的好处,了解到安全用水的重要性,使得大家对安全用水的重要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并承诺按时缴纳自来水入户费用。

通过这次进村入户,我了解到双联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好处,改善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但是双联仍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在双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很多,这需要我们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得兢兢业业,坚持不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双联行动民情日记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天气已经很冷了,外出必须要加上棉衣。想起王伟一家的情况,我决定去探望一下。 我买了冬季御寒的棉被,打电话联系她,她还是很怕麻烦我,一个劲的表示感谢。

到她家后,一家人对我十分热情,满怀感激的接受了我给她们的棉被,她女儿还没有去上课,很快就给我泡好了茶。我一边闲聊一边了解她们家的情况,她告诉我,经过上次医院的检查和治疗,她爱人闫全胜的病情有所缓解,她再次向我表示谢意。我为她们一家感到高兴。

她的女儿也与我聊了一会,她告诉我她现在一边学习美术一边学习文化课程,时间有些紧张,但她觉得还是能坚持的,她希望可以通过这个加些分,争取考个好成绩。我鼓励她要坚持下去,又给她讲了一些我以前学习的经历,希望可以帮到她。

听到这些,我感觉很欣慰,虽然我的帮助对她而言远远不够,但对她一家还是有所帮助的。同时我也更加体会到像她们这样的家庭生活的艰辛和不易,对我的工作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希望能有更好的政策可以帮到她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双联活动民情日记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7月6日,汪川镇棉虎村人山人海,一条由秦州区民政局帮扶兴建的乡村巷道硬化工程的完工仪式在该村举行。秦州区民政局党政主要领导、汪川镇分管领导以及棉虎村村干部及广大群众参加了此次活动

汪川镇棉虎村是秦州区民政局联村联户帮扶村。该村地处汪川镇东部,周围群山环绕,植被覆盖率高。全村有933人,人均纯收入2300元。“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开展以来,该局通过详实调研了解,发现行路难的问题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一条瓶颈。为了确保双联活动取得实效,切实履行民政工作宗旨,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积极帮扶村民发家致富,6月以来,该局积极组织村民认真开展道路修缮工作。通过2个月的努力,目前,一条长1900米、宽2米的乡村硬化巷道已全面完成,彻底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问题,也成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致富路,有力开创了秦州区民政系统双联工作的新局面。

秦州区民政局“双联”活动取得实效

为了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确保联系村实现脱贫、贫困户致富。双联活动开展以来,我局组织70余名工作人员,分2次及时深入帮扶村汪川镇棉虎村、糜川村开展调研活动,通过详实调查,决定为联系村理清一个好思路、制定一个好规划、建设一个好班子、发展一个好产业、帮扶一个好项目,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为联系户找到一条致富路、提供一项好技术、解决一件困难事,从根子上彻底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并通过与村委会协商后,一致决定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共同帮助全村落实以下几件实事:一、硬化乡村巷道。二、新架桥梁一座。三、开发养殖种植业。这些项目的倾情实施要尽快打破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了进一步落实工作任务,尽快帮助村民脱贫致富,6月以来,局机关全体干部充分发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做好各项民政业务工作的同时,全面深入定点帮扶村,为贫困村村民出主意、想办法,跑项目,充分利用民政工作优势,帮助困难群众扶危济困,全面开展帮扶对接活动。截至目前,该局已组织村民完成长1900米、宽2米的乡村巷道硬化工程;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目前正在兴建全长30米的棉虎村人行桥;正在开工实施全长1.25公里,宽4米的通村水泥路,在全局上下掀起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热潮,赢得了群众好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扶贫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15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抽调我们工作组下乡的第一天。因为从今天起自己要到xx县xx庄乡的xx村,开展为期两年的蹲点下乡。为此,昨夜辗转反侧,到大半夜才强行入睡。

早晨起床,探头望望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中有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扪心自问。前两天还为自己有幸抽调下乡,欣喜不已。因为自从离开乡镇调入市县机关整整十年来,每次抽调干部下乡驻村,自己从未选中。不是因为个人工作能力不行,也不是自己不熟悉农村工作,而是自己承担的工作职责相对重要,也算是单位的骨干,所以自己总是在领导们的眼中“落选”。那时候,自己真的太羡慕那些能抽调下乡的同事们了!说句心里话,许多同志不喜欢下乡驻村或害怕下乡,而我偏偏喜欢,其原因不是害怕单位布置安排的工作,而是自己从小出身农村,对农村有着太深太深的感情。参加工作后,自己分配到化隆县最为偏远的卡力岗山区的阿什努乡,工作了整整三年。三年来较为艰苦的基层工作和生活,使我学到了许许多多在机关单位难以学到的东西,也和当地的村社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所有这些,也是我直到今天深爱农村、喜欢农村群众的缘由了。自从调到机关工作后,除节假日回老家农村住上三两天,或跟随单位领导下乡到农村匆匆忙忙转转外,静下心来深入农村学习、工作、生活的机会很少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怀念对农村童年时的生活、少年时的上学、青年时的工作。这次,机会终于来了,单位选派我和四名领导及同事参加省、市统一组织开展的机关干部入乡驻村活动,常委会秦主任前两日还亲自嘱托我们要在村内认真锻炼,扎实工作。昨夜,想起主任交待的话语,我在欣喜之余暗自担心不能完全胜任这项工作。因为,我清楚地知道这次选派干部入乡驻村是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转变工作作风的具体体现,绝不同于以往。如果自己在这次活动中不能做出点应有的成绩,特别是不办成一两件群众看得见的实事,恐怕难以向组织、单位领导和当地群众交待。这也许就是今天早晨莫名忧心的原因吧!

十点多钟到单位告别领导后,单位统一派车送我们去xx下乡驻村、驻社区的三名干部。两名同事基本上没在乡村工作过,所以我们在路上商议今天大家统一行动,先到我下乡的地方报道,然后我陪她们去报到。我们的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驶,进入了xx庄乡政府。下车进入乡政办公楼,乡党委马书记和乡人大吴主席热情地迎了出来。进入马书记办公室刚倒上茶水,xx村的马书记也到了。乡党委、政府领导提前听说市里要选派干部进驻xx村,但不知道详情,所以我向他们简单的说明了来意。党委马书记也向我介绍了村里的基本情况。让人感动的是,他们听说我要从今天起带行李住到xx村,他们说村上没有村级活动室,非要我住乡政府,而且要安排宿舍。经我几番解释,他们只好同意我的请求,决定让我住在村委会马主任家。热心的马书记还交代乡驻村干部谢永强和村支部马书记安排好我的食宿,尽量照顾好我。

下午四点多,我和乡驻村干部谢永强开始进村。我们的车经过大约六七公里的行驶,拐上了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山路较陡,车行至半山腰时因水箱温度过高,我们还下车休息了一会儿。我们乘车继续行进十几分钟后,终于进入了xx村,但是看见的农户不多,听谢干事介绍后才知道那只是“冰山”一角。原来xx村有四个社,社与社很分散,也算是四个自然村落。村内条件差,所以很多农户自发搬迁至县城附近,现在长期居住在村里的不到200户。

到了村委会马主任家门口,家里没人。谢干事打电话一联系,原来他们上山挖洋芋去了。不一会,马主任夫妇俩拉着半拖拉机洋芋回来了。马主任大概四十来岁,看上去很干练。在他们的帮忙下,我们三下五除二将我的行李及一袋米、一桶菜籽油搬进了他家。看房屋和家具,马主任家条件相对较好,但不富裕。我们倒上茶后,开始闲聊。边聊我边想,这个村比起我刚参加工作的阿什努乡的大部分农村,条件还不错,我也有信心住下来、干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联村联户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一大早起来,天灰蒙蒙的,有些冷,好像要下雪的感觉。可是我们办公室的一帮同事都忙的热火朝天,因为我们今天要去所联系的村里面去联系帮扶对象。

因为之前没有来过,一路上我们走走停停,为了不打扰镇政府的工作,也就没有找镇干部带路,但好在一些热心路人的指引,我们也就顺利地到达了。

之前准备的时候,已经大致地了解了一下这个村子的基本情况:距离城区26公里,平均海拔2400米,年平均降雨430毫米,沟壑纵横,土地瘠薄,自然条件很差,贫困面较大,交通不便等等等等……

对于26公里,起初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概念,但真实的在路上的时候却感觉恐怕实际要比26公里多得多。在接近当地镇政府的地方有条小路,过沟,上坡,下坡,过铁路隧道……其实,这才是艰难道路的开始,从过了隧道不久就是六七十度的上山路,大约二十来分钟后才上去,之后就一直在山顶上起起伏伏地向目的地进发,而上山之后鹅毛大雪同时也飘了起来,感觉那些云彩好像就在自己的眉毛边上一样。

终于,在风雪中大家都赶到了一起,已经有村干部在那里等着我们,大家到齐之后就在村干部热情的指引下与自己结上的亲戚相认,然后帮大家将我们自己掏钱买的化肥送到了农户手里。

在将化肥分发下去后,我们就按社分组自行往农户家里出发。 一户、两户、三户……因为工作忙而今天没有来的同事的帮扶户

我们也都一家家地进行了拜访。并且逐户将家庭详细信息都记录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以便日后能够按照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帮助他们大家。凡是去到的亲戚们对我们都相当热情,虽然需要帮扶,但是热茶、便饭都会摆上桌,言辞中不时地透露出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也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大家对我们的期盼和感谢。

一路翻山过沟,爬上爬下,虽然很累,很渴,但是看着亲戚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和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我们顿时也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于是又鼓足了劲向着下一家进发……

晚上快六点的时候,终于将我们组的每家每户都拜访到了,大家才拖着疲惫的脚步,相互搀扶着往今天的集合点出发准备返回,在路上大家热烈地讨论着该怎样怎样帮助张家,又怎样去帮助王家等等,不知不觉中就回到了家里。

顾不上休息,倒杯水赶紧整理下今天记录的信息,完了还要好好联系这些亲戚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村干部民情日记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2月14日 星期一 天气 多云

上午9点,和湖洋村委主任李东华一同走访上屋组返乡农民工李马连。

李马连20xx年因犯抢劫罪入狱,20xx年2月刑满释放后,到福建一家工厂打工,年前回到湖洋。李马连谈了他自己的想法:?以前由于年轻好胜,误入歧途,释放后外出务工,一两年下来挣了点钱但也不多。这次回来,看到家乡的变化真是巨大,心里很高兴,但觉得自己没有为家乡的发展做什么贡献,有些惭愧。现在想回家来搞规模种养,可找不到路子。?我和东华主任听了他的想法后,对他进行了安慰,同时向他介绍了湖洋近几年的经济建设情况,宣传了当前党和政府的大好政策,支持和鼓励他返乡创业。李马连听后非常感动,决定不再外出,留在家乡重新创业,与家乡人民一起发展经济建设。

下午3点,李马连打来电话说,现在正在看一口面积20余亩的山塘,准备租赁下来搞渔业养殖,如果价格合适就马上签订合同。听到这一情况后工作组成员非常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