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重阳节的作文范文(20篇)

重阳节又被我们称之为老人节,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孝敬老人,学会感恩。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重阳节的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浏览

5453

作文

1000

重阳节小学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九月九日十重阳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赏菊;登高;和放风筝等等。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与“久久”重音,它包含了天长地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位“老人节”来倡导全国人民要树立:尊老;敬老;爱老; 组老的社会风气。

重阳节里的登高可要挑来时机哦,因为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在这个季节登高在合适不过了;可以令人心旷神怡;健身祛病。

古代还有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茱萸节”,茱萸可以入药;可制酒健身养身·····

重阳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呢!如果我们还有不知道的也可以去问问家里的一些老年人来了解的更多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描写双九重阳节的四年级日记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株庾少一人。

每当重阳节的时候,大家都能想起这首诗吧!

今天天气明朗,我早早地起了床,因为我有重要的事要做。爸爸妈妈去乡下看爷爷奶奶,我给他们准备了礼物。爷爷奶奶平时在地里忙农活,双手变的很粗糙,所以我就想到送他们护手霜。洗漱完毕就“噔噔噔”地跑到书桌前拿起笔在纸上写到:“亲爱的爷爷,奶奶,重阳节快乐!这是我给你们的小礼物,记得每天都要涂哦!”我把纸条对折好赛塞在了护手霜的包装盒里,迫不及待的递给妈妈,反复地叮嘱她:“你别忘记了,一定要记得帮这带给爷爷,奶奶啊!一定要记得,千万不要忘了……”之后我想像着他们收到礼物后的心情。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一定会绽开无比欣喜的笑容。

放学了,我背着重重的书包飞快的跑回家,还来不及放下书包就赶紧跑过去问妈妈:“妈妈,你把礼物给爷爷奶奶了吗?他们收到礼物后有没有说什么啊?他们收到礼物后开心吗?”不等妈妈回答我就连珠炮似的问个不停。妈妈一边笑一边回答我:“给了,给了,爷爷奶奶收到你的礼物很开心,还说孙女长大了,懂事了,还让我跟你说谢谢呢!”听完我开心极了,蹦蹦跳跳着做作业去了。

尊老爱幼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一定要发扬和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中重阳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闪亮。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尚暖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回到宿舍,发现手机里已经有多条短信了。“当秋风吹来时,我的祝福不惜化作秋雨来滋润你;当菊花盛开时,我的祝福不惜化作花瓣飞向你;当重阳节到来时,我不惜巨款发条短信祝福你——重阳快乐,工作别太累了。”是M一贯的搞笑风格。“有人牵挂的路程不漂泊;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寂寞;有人关心的岁月不失落;别让幸福擦肩而过,别让美梦变成泡沫。愿你的快乐比所有人都多。”Z总是很贴心。……虽然这些短信大多并不是出自他们本人之手,但我知道祝福的心是真的,情是浓的。握着手机的手渐渐暖热起来,然后传遍全身,我恍如被一份份千里,万里之外的关爱所包围,而这种关爱将充溢在体内的凄冷驱散了。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王维登高远眺,面对苍穹吟出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高中重阳节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重阳节作文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城市根本没有一点关于这个节日的消息,尽管它并不是属于咱们的节,甚至作为节日它显得那么不重要,可是我还是不禁想到了在家乡这个日子的气氛。

记得我曾经为了能够在这天晚上和同学去登高而和爸爸争执,他非常生气非常武断地说,如果我敢去他就打断我的腿(这是一句他最常用的威胁语言)。也许在初中那个年纪而且没有妈妈在身边的女孩子最厌恶的就是这样的管教吧!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我叛逆的行为,尽管我明白他不让我去是担心我的安全。但是那个时候我对黑夜并不害怕,远远没有现在这种恐惧感!

说远了,说回重阳节吧!在家乡,每到这天晚上都会有成群结队的人们去登南山,每个人手里会拿着一支菊花,非常热闹!小孩子会非常兴奋,老人也会在中年人的搀扶下去参加活动,给我留下非常温馨的感觉。在新鲜感觉的渐渐降温后,我看见了文化和生活的差异!我像一只被移栽的植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重阳节回家优秀作文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回了趟宁化。

堂哥知道我到宁化了,打电话让我去喝两杯,说我父亲也在。

中午办完事情,我过去,叔公和叔叔也在。堂哥硬是要我喝两杯,拒绝不掉,坐下来喝上了。

堂哥开了一瓶高度的,给叔公和叔叔的杯子里加了一点儿,大概还剩下九两,三杯五杯下去,一瓶酒都倒我这里了。

人高兴,撞上了节日,我也就放开了。长这么大,还真没在重阳节跟老人家喝过,借堂哥家的酒,也算是弥了这个缺。

傍晚,同学又打电话叫吃饭,我说不去了,他说有事找我,非得要我去一下。去了又是喝酒,架不住,又分了一瓶半斤的。

父亲在堂哥打电话问我回不回家,酒桌上一阵乒乒乓乓的,我躲到一边,说回去,我让父亲等我,我这边结束了一起回去。

和同学吃着饭,一看时间九点多了,父亲的电话又来了。这一次我拿起包,无论如何不留了,我说父亲还在外面等我。

父亲骑了摩托车,我到的时候他正在穿衣服。宁化的夜已经凉了,父亲那衣服是跟亲戚家借的。父亲看我穿着短袖,问我会不会冷。我说不会。坐在父亲身后,我又拉紧了背包,缩在一团,靠在父亲背上。

回乡下的路上没有别的车子,父亲没有骑得很快,只是风有些大,父亲在前面说话,我只能凑到他肩膀才能听清。我和父亲闲聊着,骑了半个多小时才到家。

我回到家里,母亲还没睡,她拿出来几个柿子,让我吃个。一路吹着风回来,我身上冻得发抖,我说不吃了,吃不下。

我进到厨房看了一眼,又坐到客厅里,打开电视,父亲和母亲坐不住,先去睡了,母亲又叫我早点睡,别看到夜深。我说好。我走到外面看了一眼,别人都入睡了,村子里就我们家还亮着灯。这村子就剩些老人,和我爸妈那样的,要不是我回来,父亲和母亲也早该睡着的。

我把电视声音关了,躺在沙发上,随手拉过被子盖在身上,也渐渐睡去。

许是吹了冷风着凉了,夜里醒过来,吐得难受,把母亲吵醒了。她到客厅来,看我还在吐,到厨房给我倒了一碗开水。我说没事,晚上只吃菜喝酒,胃里空的,是饿了。

喝了开水,我先躺下睡了。还是发冷,又醒来,抱着垃圾桶又吐了。这一次把父亲吵醒了,他走到客厅门口,探头进来。

我蒙蒙地看着他。

父亲说我就是喝多了,他叫我以后别再喝那么多酒了。我也不认,我说是着凉了,浑身冰冷的,可能发烧了。

父亲没再说话,走开了。我呆坐了一下,也不知道是醉了还是真的着凉引起的,一个人无助得开始害怕......

坐了好一会儿,我刚躺下,听得父亲的房门开了,我坐起来,父亲刚好进来。他抱了一床棉被,我说不要了,父亲不听,又铺到我身上,他说,以后少喝点酒。

父亲该是知道我不是醉的了,只是他不说出来。

父亲在我额头上摸了一下,转身走出客厅。我看了一下手机,又看了窗户外面,天还早,还是黑漆漆的。

[重阳节回家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写重阳节的满分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逢佳节备思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小朋友你们一定知道这首诗是写重阳节的,可是你们知道重阳节的来历吗?哈哈!不知道吧,那我今天就介绍它的来历吧。

在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一条河。汝河两岸年年都要发生可怕的瘟疫。每次瘟疫流行,汝南县就会死很多人。县里有个叫恒景的小伙子,他十五岁的时候,父母都染上瘟疫死了,恒景很伤心。村里人告诉恒景:“瘟疫是汝河里的瘟魔,瘟魔每年出来一次,害死很多人,但瘟魔力大无比,一般人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要想除掉他,只有到深山里找一位有本领的仙人才行。”为了替父母和乡亲们报仇,恒景立志要杀掉瘟魔,为人民除害,他决定进山拜仙人为师。恒景不知道仙人住在哪里,但是他不怕苦,不怕累。为了找到仙人的住所,他翻过七七四十九座山,跨过九九八十一条河。饿了,摘些树上的野果充饥;渴了,捧几口路边的溪水解渴。可是几个月过去了,恒景还没有找到仙人。这天,一只鸽子飞到恒景面前,不住地向他点头,像要为他指路,于是,他就跟着鸽子走,找到了仙人。恒景跟着仙人刻苦学艺,早起晚睡,勤学苦练,武艺长进很快。终于有一天,仙人对恒景说:“你可以下山为人民除害了,带上这包茱萸药,瘟魔就不敢靠近你;喝了这杯菊花酒,就不会染上瘟疫病了。”

恒景回来的这天正是九月九日,他让人们去山上躲避,自己在村子里跟瘟魔战斗。瘟魔出来了,他长得丑陋极了,恒景把瘟魔打得精疲力竭,最后,瘟魔被他打死了。

从此以后,就把九月九日这一天定为重阳节,在这一天人们插茱萸、喝菊花酒、登高。

小朋友你们知道重阳节的来历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重阳节的作文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节应该去看望老人。可不,一大清早,我就跟着爸爸妈妈到梅城去看望老太公。

我该给他什么样的惊喜呢?送点什么东西好呢?“要不我们去三都老家摘些蜜桔?”妈妈的提议,立刻得到了我们的认可。

大约四十分钟后,我们的车缓缓地停在山坡脚。只见漫山遍野桔树枝头缀满了大大小小橙黄色的桔子,有的随着微风你挤我碰,好像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有的探出头,伸长脖子,笑着欢迎你去摘呢!我一头扎进桔林,用力一拽,可是桔子一点儿也不听话,像个调皮的娃娃,左逃右躲,怎么也摘不下来。这时,妈妈走过来给我做示范,只见她用左手握住桔子,右手用剪刀轻轻一剪,桔子就摘下来了。不一会儿,我们就摘了20多斤。望着这些黄澄澄的桔子,我们开心极了!

“这么新鲜的桔子,我们赶紧给老外公送去吧!”在爸爸的提醒下,太阳公公笑眯眯地跟随着我们来到梅城老太公家。当97岁高龄的老太公看到我们带来自已摘的三都蜜桔时,就像小孩一样,呵呵地笑了起来,兴奋地拉着我的手。看着他那满脸的皱纹,一双大眼深深地陷进眼窝,他身体还是比较硬朗的,这给了我们稍许的安慰。我赶紧剥开一个桔子,送到他嘴巴里。老太公咬了一口,说:“啊,真甜!”我和爸爸妈妈祝福他身体健康,活到100岁,他又是一阵地激动,连声地说:“谢谢!谢谢!”

看着老太公开心地吃着我们亲手摘的桔子,仿佛一直甜到了我的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快乐的重阳节的中考

全文共 1232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节的喜悦还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放着心的微笑。转眼又到九月初九重阳节。自古以来,九月九就是思念的节日,古诗有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The joy of the National Day is still continuing, and the quiet mood releases a heart smile.In the blink of an eye, the Chung Yeung Festival on the ninth September.Since ancient times, September 9th has been a festival of missing. The ancient poems have clouds: Yaozhi knows his brothers ascending the heights, and one less person is inserted throughout the dogwood.

就是古代人在重阳节思念之情,在古代重阳是团圆的日子,因为不能团圆,在外的诗人心中思念家中的兄弟亲人,写下了传世的诗歌。

思念之心,字字显露真情。现在我们国家给重阳节赋于新的寓义,这一天定为老年节,我国同世界上的好多国家一样,慢慢步入老年社会,关爱老年人,关心长辈,已成为整个社会的责任。让每个人献出一点受,这世界就会变得更美丽。有一天你我也会老,看看老年的亲人,一晃几十年下去,那也许就是每个人的写照。

老年人也曾经年轻过,有过美丽的青春,有过追求,有着对社会的贡献,当你面对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翻阅年轻时的照片,你心中可有感动!

美丽的容颜在时光的海中被描绘成苍白和皱纹,每一纹,也有深深地爱呀,当你看到晨中相扶的老人在风景中轻轻走过,笑容绽放在慈祥的脸,心中那份感动不能自己;还有那一对年约六旬的老人身着大红的运动服在那奔跑的身影,让人羡慕;当然也有流浪在街头的老人,一脸人生的苦涩,和那渴望相助的眼,让人受不了,受不了。

人生最美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没有人会永远年轻,老年人拥有的是智慧和经验,别说老年人爱啰嗦,每一句话里有真情,每一个字也是渴望,多陪老人说说话,会有好处,明理和涵养在时光之海已浸入到内里,没有浮华,没有虚假,只有渴望,想与子孙辈多点相处的时间,多一些相聚的时刻,可以知道孩子们的生活,为孩子的幸福开心,为每一个亲人祈福。只要孩子们过的好,老人心中就无所牵挂了。

这是老人,让人尊敬的老人。

而年轻人一般不能发现这一点,生活的压力好大,工作的压力和竞争,让人累和疲惫,可以认为有理由不回家,不想念老人,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思想,当你已经长大的时候,父母可能在一天天衰老,思念和担忧的心时常动在心头,一句话,一句问候,不能回家,打个电话也好。

那是给你整个世界的人呀!不可以不记得。只要有时间,就要陪陪老人,给干点活也好,陪妈妈吃饭,陪爸爸看电视,看父母的的笑颜,心中也是欣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九月九重阳节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一天,小红一家正吃饱饭在看新闻。小红问:“母亲,今天新闻怎么讲的都是老人,不讲别的。”母亲边织毛衣边说:“重阳节,当然讲老人了。”小红疑惑不解:“那讲老人,为啥没看见奶奶在电视上。”母亲和父亲都笑了,“哎,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上电视,只有一部分。”小红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新闻看完了,父亲母亲催着小红去写作业,父亲则抓起旁边的报纸,津津有味地看着。奶奶坐在椅子上,捶打着腿:“哎,人老不中用。这腿越来越不好使了。”父亲又捧起报纸:“妈,不会啦,您还不老呢。”“是呀,您走路还那么有劲。”“想想五年前,家里这盆花还是我从山上挖来送给你们搬家大吉大利的,现在花这么大了,我的腿却再也爬不上那高高的山顶了。”小红听了,赶快过来帮奶奶捶捶背,按摩按摩双腿。忽然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跑向厨房里。

厨房里的小红一边抹汗水,一边切着“柚”人芳香的熟柚子,她将装着柚子的盘子端到客厅来,嘴里却不停地咽着口水,她眼睛盯着柚子,端到奶奶面前:“奶奶,吃片柚子吧!”“不用,你自己吃吧!”“奶奶,您就吃一片吧!我好报答您多年的照顾啊!您生下了父亲,才有了我呀!而且您做事尽心尽力,不疏忽,导致您长了这么多白头发!难道我不能孝顺您吗?”奶奶顿时热泪盈眶,“乖孙女,我的乖孙女!”奶奶伸出手来拿柚子,奶奶和小红相视一笑,小红甜滋滋地说了句: “奶奶,重阳节快乐!”

父亲母亲看了,笑得眼泪都眯成了一条线,不停地夸:“你今晚可真懂事!你真孝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重阳节拜访老人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的时候,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带着一箱大闸蟹去拜访爷爷奶奶,一到奶奶家我立刻拉起奶奶的手亲切地说:“祝爷爷奶奶您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爷爷奶奶异口同声地说:“好,好,好,快去吃饭吧,饭会凉了的。”

大家围坐在餐桌前,我润了润喉咙说:“爷爷奶奶您们从小就关心我,这回该到我们照顾您们了!”我夹起两块红烧肉,分别放在了他们碗里,爷爷奶奶咧开嘴笑了,奶奶说:“你长身体,红烧肉你多吃点,”我又说:您平时辛苦做家务,干农活,您再喝点鸭汤补补身子吧。“我连忙端起奶奶的碗,帮奶奶盛了一碗鸭汤,我还给爷爷也盛了一碗,整个房间涌动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和满满的爱意,我真希望他们健康长寿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重阳节的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早晨起来,我决定要为父母做些家务。

起床了,妈妈已经做好了饭,看着这些食物,我饿意大升,马上开吃,贪婪地吃完后,忽然想起今早的决定。于是端起碗走向厨房。妈妈看着我的所作所为又惊讶又开心。

我撩起袖子,开始洗第一个碗。我先把碗拿起来,开开水,用洗洁精把碗搓呀搓,一会滑下来,一会滑下来,像一个顽皮的小泥鳅,想要逃过我的手掌。我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左手拿碗,右手冲洗,把碗洗得干干净净,给妈妈看,妈妈说我洗得很好,我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我看见地板有点花了,于是,就拿起拖把,浸湿了水,开始拖地。拖了一会儿,我看见地板水淋淋的,还有很多脚印。我为难了,我坐在沙发上休息。我想到爸爸妈妈每次拖地时,先把鞋子洗干净,然后,再拖地。我明白了脚印是怎么来的了。我就把鞋子用刷子刷干净。再拿起拖把由前往后拖。这时,拖过的地方就干净许多了。就这样,我一直拖着,中途,我还洗了几次拖把。第一遍终于拖完了,我又开始拖第二遍。不一会儿,我汗流满面,气喘吁吁。可我还是没有休息,仍然坚持拖地。又过了一会儿,我把整个屋子拖得干干净净,亮亮堂堂。我低头一看,地板把自身的影子也印得出来呢!我坐在沙发上,看见自身拖的地,享受着自身的劳动成果,特别有成就感!

重阳节的这些事,使我懂得了不仅是节日,在平时我们也应该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次的经历使我一生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14年优秀重阳节学生日记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到了,我想送些礼物给年过花甲的奶奶,但送些什么呢?送个大蛋糕?我可没打么多钱;送张贺卡?太普通了,得。我就帮奶奶做件事吧。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也能体现我的一份孝心啊。

我走进厨房,看见奶奶忙里忙外的,满是沟壑的脸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奶奶一见我进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东西,走过来,摸着我的头:“”芸芸你怎么进来了,这里热得很,你快出去吧,饭烧好后我叫你来吃。”“奶奶,今天啊,我来烧一次饭,您呢,就坐在一边指导我就可以了。”“那怎么行?你还小啦,等着吃就好了。别等会儿烫伤了什么的。”奶奶有点儿生气了。“没关系,没关系,有您在一边指导我呢。”我大步走到灶前,坐了下来——开始啦。我拿出一些柴,把柴扎紧,让奶奶用火柴点燃,再放入灶中,在放入一些柴,火立刻就窜了起来,红红的火苗还会伸到灶口,吓得我直冒冷汗,还哇哇直叫。这火的热气把我的脸烤得火辣辣的,头上不停地冒出豆大的汗珠。想想看,往日我常常享受着现成的饭菜,没想到烧一次饭就这么累,半途而废。不对,这不是我的性格。我咬咬牙,忍着烈火的炙烤,一把一把的把柴塞进灶口……让它们在灶中熊熊燃烧着,望着灶中的火焰,我不禁傻笑起来,难道这仅仅是火吗?不,这是我孝敬奶奶的热情啊。我正实施着一项孝心工程啊。过了一会儿,盖边冒出了腾腾热气,奶奶拍拍我的肩:“再过两分钟就可以了,这小鬼,没想到竟然让你做成了。”几分之过后,奶奶摸摸盖子,笑着说:“烧好了,烧好了,大功告成了。”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看着奶奶脸上欣慰的笑容,我心里也滋滋的。没想到,孝敬长辈竟是那么简单的事,只要你是个有心人,总会找到孝敬长辈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重阳节登高主题作文怎样写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诗人王维的这一千古佳句,令我在这特别的日子—重阳节,更加想念您—我慈爱的外婆。

每天晚上,只要天幕中有闪亮的星星,我都会望着最亮的那一颗,因为妈妈告诉我,那是您在看着我们呢。

亲爱的外婆,您最疼爱的宝贝小小已经11岁了。您离开我们时,妈妈只是告诉我您睡着了。我怎么也没想到您会睡了这么久啊。我那时还不懂得失去生命的真正含义,不懂得与亲人的离别是那样地令人心碎。

我更不懂得与你的离别,就是再也见不到您慈祥的笑容;再也不能躺在您的怀里嬉闹撒娇;放学回家后再也吃不到您做的美味佳肴;午休时再也听不到你娓娓动听的故事;妈妈吵我时再也没有人保护我安慰我;我领回一张张奖状时您再也不能给我发红包;我拉琴时家里再也没有您这样不提意见只为我喝彩的听众;闲暇时再也不能和您在一个跳棋盘上厮杀;出去旅行时再也没有像您一样陪我玩耍的老顽童;再也不能和您一起快乐地猜脑筋急转弯;再也不能跟在您后面学打太极拳;再也不能欣赏您精彩的台球球技……外婆,如果我懂,我将会多么珍惜与您在一起时的分分秒秒啊!

我慈祥的外婆,您的睿智豁达、乐观坚毅,给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您给予我的无尽的爱和关怀,我会终生铭记。虽然您离开了我们,但您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眼前浮现,您对儿孙那浓浓的爱依然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正因为有您永恒的爱,让我们觉得您一直与我们同在!

亲爱的外婆,您是人间不落的天使,在天堂佑护着我们,愿我无尽的思念化作那重阳节美丽的秋风,飘向那美丽的天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二年级写重阳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10月25日,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这可是天下所有老年人的节日,正好我今天在外婆家,我可得好好表现一下,让他们高兴! Today is October 25th, the ninth day of September of the lunar calendar.Chongyang Festival.This is the festival of all elderly people in the world. I just am in my grandmothers house today. I have to show it well and make them happy!

吃晚饭后,我迅速地把碗筷收好,勤奋地洗起碗来。外婆看见了我在洗碗,连忙跑过来说:“哎哟!怎么不去看电视了?放着我来洗。”我的外婆说:“外婆,不能再这么宠着我了,从今天起,我要好好地孝敬您和外公。”在客厅的外公听到了我说的话,“咯咯”的笑了起来。耶!他们笑了。

洗完碗了,我悄悄地在外公的洗脚盆里加了水,由于外公是老人,所以我特别小心,就连加水的时候也不敢马虎,当我把水温调好,让外公把脚放入水中的时候,外公的眼眶红了,但却带着笑容。看到从来不流泪的外公哭了,我的身体不知不觉的抖了一下。在一旁的外婆说:“你外孙女给你洗脚,你享福了。”

说干就干,我帮外公把脚放进水里。小心翼翼地给外公按脚,但是我发现,外公的脚十分粗糙,而且外公的脚趾甲很硬,有个脚趾上只有半边趾甲,外婆见我一脸疑惑,便告诉我,外公小时候调皮,把脚趾甲弄断了……

经过千辛万苦,我这精彩的一天结束了,我不但让外公外婆高兴了,自己还得到了知识。

做了这几件小事,竟让我有了很深的体会,这还得感谢这次重阳节啊!但愿人间天天都是重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陪爷爷奶奶过重阳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又名“老人节”, 是农历九月初九。今年的重阳节我过得特别有意义,因为我是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的重阳节。

我把精心准备的祝福蛋糕送给了爷爷奶奶,而且还对爷爷奶奶说了祝福的话:“祝爷爷奶奶老当益壮,身体健康!”爷爷奶奶听了十分开心。我还和奶奶聊天,给她按摩,听她讲故事。虽然讲的是些老掉牙的故事,但我仍然耐心地听,让奶奶乐呵呵的心情很舒畅。

奶奶一个劲地夸我懂事孝顺,我说:“说起这事还要感谢我们学校的感恩墙呢。”

奶奶不解地望着我,我接着说,“我是从感恩墙上的二十四孝故事里受到启发,我以后长大了会更加孝顺爷爷奶奶的。”奶奶听了我的话,一把把我搂在怀里,嘴里不停地叫“我的好孙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九九重阳节的经典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重阳节,早上我们学校进行了重阳节的专题广播,广播里介绍了重阳节的习俗,来历等等,有趣极了。

一天的学习很快过去了。放学时,我在楼梯上看见了黄老师,心想,今天是个节日,那得有礼貌地祝福老师。于是,我连忙说:“黄老师,节日快乐!”我心里想黄老师一定会说“谢谢”。

谁知道,黄老师奇怪地看着我。她怎么没像往常一样说谢谢呢?我有些纳闷。正在这时,黄老师笑呵呵地说:“我又不老,跟我说节日快乐干什么?”到底怎么回事呢?我感到非常不解。

回到了家,我连忙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奶奶,问奶奶是怎么一回事。奶奶哈哈大笑,说:“重阳节也是老人节,难道黄老师老吗?”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了。原本,我以为凡是遇到节日总要相互道“快乐”的呀!却忘了今天是个特殊的节日,都怪我听广播不仔细,闹出个“张冠李戴”的大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七年级九九重阳节满分作文

全文共 765 字

+ 加入清单

秋高气爽,菊花飘香,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又到了。

这一天,我们在马老师的带领下,带着香甜的重阳糕和亲切的问候,来到了老年公寓看望这里的老人们。刚走到大门口,就听到一阵清脆响亮的歌声,原来老奶奶们在练习唱歌。她们专注地唱着,唱到动情处,神采飞扬,容光焕发,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似乎年轻了好几岁。我们站在原地听得入了神。

歌声渐止,我们微笑着迫不及待地走过去,争先恐后地拥向这些怡然自得的老人们。我看到一个满头银丝的老奶奶正准备拎起水壶,便快步走上前去,接过来倒好水递给了她。老奶奶爱抚着我的头,说:”好孩子。“我边帮她理着床铺,边陪她聊起了天:”老奶奶,你在这儿还习惯吗?“老奶奶满面春风地点点头:”我在这里很幸福啊!因为我们这儿有音乐室、健身室、电影室等活动室,社区对我们很照顾,还有你们这些孩子们经常来看望我们,能不快乐吗?“”您年轻的时候是做什么工作的?“她一脸遗憾地说,”我以前一直希望自己能当上一名教师,可是学习不好,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我一生的遗憾。“这时,另一位老奶奶回过头来,笑意盈盈地说:”孩子,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人。“我听了连连点头,拿出准备好的重阳糕,对老奶奶说:”奶奶,送给您,祝您健康长寿!“老奶奶高兴地把我搂进怀里,我甜甜地笑了……

随后,我们和老人们一同来到音乐活动室,为他们表演了精心准备的节目,有异域风情的拉丁,悠扬抒情的电子琴独奏,活泼欢快的小合唱……爷爷奶奶们边看边和着音乐拍手,看到他们露出开心的笑容,我们心里很温暖。

临别的时候,老奶奶们迈着蹒跚的脚步把我们送出好远好远,她们恋恋不舍地说:”孩子们常来呀,我们会想你们的!“

敬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语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我们一起关爱身边的老人。”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爱,会让世界变得更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重阳节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重阳节已经过去了,但与此有关的一条新闻却仍发人深省。重阳当日,解放日报进行了一次随机性的街头调查。结果显示,多数被访的年轻人不知道当天是重阳节,有的知道重阳节,但不晓得重阳节与尊长敬老之间的关系。

重阳节在当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传统文化对年轻一代影响的日渐式微。年轻人可以用学习压力大、工作竞争激烈等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的这种忘却,但无法回避的另一个事实是,在传统节日被淡忘的同时,西方节日却在不少年轻人中风光无限。如今许多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却对中国传统“七夕”节不屑一顾,就是一例。

事实上大多数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积淀形式,是传统伦理观、价值观的特定反映形态。然而我们不少年轻人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重阳节登高、赏菊,更无法体会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伦理内涵。在此次调查中,90%的年轻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从未想到在重阳节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这种对重阳节“有名无实”的认识,反映了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在不少年轻人观念中的某种弱化。

当然这种弱化需要辩证地看待。对于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这种弱化无疑有益。但是对于那些类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之类优秀的东西,这种弱化就不应该了。因为,恰恰是孕育于后者之中的伦理规范与价值观念,成为构筑现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阳节被一些年轻人逐渐淡忘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这种淡漠已经引起社会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学把诵读四书五经的部分内容列入课程表。在全国估计已有100万孩子开始把诵读古诗文作为日常学习的必修课。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们背了多少古诗,而是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自己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并在这种优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为“知书达理、尚礼重义”的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重阳节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重阳节,我还像平常那样早早的起床,走去“小桔灯”培训中心。

到了“小桔灯”培训中心,同学疑惑的问我:“???,重阳节是什么呀?”我耐心地说:“重阳节的来历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人们登高望远,思念亲人。正如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那么重阳节是怎么来的呢?原来,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怎么样?没先到重阳节还有这样的故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过重阳节的习俗小学作文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据《晋书》中《孟嘉传》载,九月重阳这天,晋朝大司马桓温及参军大将孟嘉等人登上龙山(今湖北江陵县西北的一座山),孟嘉观赏山景,连帽被风吹走也不知道。桓温叫人作文笑他,他也不示弱,作文答辩,一时传为佳话。

南朝时,梁人吴均在《续齐谐记》中记载一个神异的故事: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游学,费长房要他在重阳这天让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系臂,并登高,饮菊花酒,才可免祸。桓景照办了,才逃脱灾祸。这个故事,生动地反映出重阳时人们的避邪除灾心理。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明清时,北京地区登高颇盛,《燕京岁时记》云:“京师谓重阳为九月九。每届九月九日则都人提壶携楹,出都登高。南则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北则蓟门烟树、清净化域等处,远则西山八处。赋诗饮酒,烤肉分糕,询一时之快乐也。”不论文人百姓,都喜欢登高后在山上野餐、烤肉食用。有些贵戚富家则带上幕帐、烤具、车马、乐器,登高台、土坡,架起幕帐、桌椅,大吃爆烤羊肉或涮羊肉,并唱戏奏乐,听歌看舞。如清末慈禧太后,每年重阳于北海东的桃花山登高、野餐、烤肉,并架蓝布围障,防止闲人偷看。在玉渊潭等处,也集中了不少登高之客。故宫御花园里也有登高之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重阳节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的传说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快到了,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重阳的传说吧: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日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重阳这一日,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朝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后人广泛流传,现在在中国几乎是全部人家都会庆祝重阳节,登高、探亲、赏菊,是一种民俗的享受。

希望这种传统的节日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