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重阳节的作文范文(汇集20篇)

重阳节又被我们称之为老人节,是一个特别有意义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孝敬老人,学会感恩。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重阳节的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浏览

5215

作文

1000

关于重阳节的优秀作文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就要到来,听说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所以我想到了我的爷爷奶奶,我要为他们做一点事。

重阳节当天我吃完早饭,来到奶奶身边说:我帮您梳头吧。奶奶说:"好吧。"我拿起梳子细心地梳起来,梳着梳着我看到了奶奶的黑发中夹杂着许多白发,我很吃惊,心想那一定是为我操心长出的白发。一不小心我用的力太重了,奶奶掉了几根头发,我和奶奶说对不起,奶奶说没事,没事,我又紧张,小心的梳了起来,直到梳完头。奶奶照着镜子,笑着对我说孙女把我打扮的变年轻了,这时我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我又帮爷爷捶背,爷爷说不要了,你去写作业吧,我说今天是重阳节也就是老人节,帮您捶捶背也是应该的,说着我就帮爷爷捶起背来,爷爷开心地哼起了小曲,我非常开心。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我以后要更加学会感恩,孝敬长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重阳节话题年级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时,便会迎来重阳节,我们都要去社区看望爷爷、奶奶,或者去敬老院陪陪那些孤独的老人。 Whenever autumn is high and refreshing, Dangui is fragrant, we will usher in the Chung Yeung Festival.elder.

我们班早早就组织好了。今天一大早,我就准时到了指定地点集合,等待全班同学到齐,准备出发。我仔细一看,发现有的同学亲手做了好吃的糕点,有的同学带了新鲜的水果,有的同学制作了贺卡……

一路上,大家纷纷讨论着要如何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爷爷奶奶们。车里面充满了欢声笑语,窗外的小鸟叽叽喳喳,好像也要加入我们似的。

到了敬老院,班长向院长说明来意,院长高兴地看着大家,亲切地说;“好孩子们,看望老人呀,可是件好事情”。大家都积极举手,想要赶紧去找爷爷奶奶。经过分组,我和其他两个同学进入了房间,里面有两位位奶奶和一位爷爷。我们三个人赶紧上前:“爷爷奶奶,你们好,我们是燎原小学四年级三班的同学,我们是特意来看望您的。”“好,好,好,真是乖孩子!

”爷爷奶奶笑眯眯地接过了我们的礼物。接着我们又表演了几个节目,爷爷奶奶乐得合不拢嘴,眉毛弯成了一座月亮桥,连声说:“太好听了!”表演完节目,我们提出想帮助爷爷奶奶打扫房间,但爷爷奶奶不舍得,说:“小朋友,谢谢你们来看我们,房间我们会打扫干净的,你们的心意我们感受到了,你陪我们说说话就好啦!”于是,我们又搀扶着爷爷奶奶来到院子里散步、聊天……

转眼间,就到了中午,我们依依不舍得告别了爷爷奶奶,看着敬老院慢慢地消失在了视线中。回去的路上,大家一致决定:只要有空,就会一起来看爷爷奶奶们,带给他们更多的欢乐!

这次的重阳节,是我过得最有意义的一次节日,祝愿老人们每天都快乐,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重阳节小学作文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早上,说:“淼腾,是重阳节佳节,一起去外婆家吃饭。”我说:“好的,好的。”我学过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的两句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心里的想外婆,恨飞到外婆家。

先去了菜市场买了一桌的菜和外婆爱吃的东西,就乘着公共汽车到外婆家去。

外婆家我先向外婆说:“节日快乐!”边说边到厨房里帮外婆烤螃蟹。我先在锅里倒点水,再把蟹锅里蒸。我仔细观察,螃蟹的脚在动。我,等螃蟹的脚完全不动了,蟹壳通红,像喝醉了酒,我才关了火。我大声叫着:“螃蟹出锅了。爸妈,外婆你们尝一尝,我做的样!”,她们各自拿了蟹脚品尝了一下。外婆笑着说:“味道不错,淼腾长大了,会蒸螃蟹了,也懂事了不少。”我听了外婆的话心里像吃了蜜甜。

开饭时,和外婆也烧了菜,一家人坐在桌前津津有味地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其乐融融,笑声。就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又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外婆回家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重阳节尊老的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罗里吧嗦!

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

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重阳节日记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九重阳,前几天路路回家就说,老师说了,10月21日是重阳节,要回候爷爷奶奶。俺只记得人们喜欢重阳这天去爬山,晚上也都待在山上。早晨起来浓浓的雾,提醒了一下路路跑步时不要张着大嘴。

路路昨天很爱劳动,下午给路路买了一个大葵花和一个小葫芦,路路很认真的不厌其烦的忍着手疼,帮我剥葵花子,还会帮我消灭害怕的虫子。银角大王的紫金红葫芦他也非常喜欢。晚上穿着我的围裙,收拾碗筷有模有样,并且按照前一天我教他的程序,把垃圾清理了,地也拖了,真是超棒啊,妈妈在你这个年纪只爱看书,是非常讨厌干活的,你这点比妈妈强太多!

路路的读题能力有待加强,只要我督促他多读几遍题,他真的都会的。这几天放学都会到广场玩一会儿,作业控制在七点前完成,这样有点时间可以讲讲故事,每天讲两个,一年也六百多个哩。这学期真的比以前轻松很多,我自己回忆一年级时的抓狂都有些唏嘘。

每天放学时,路路会讲一些在学校学到的新广播操动作,以及看了动画片等的高兴事。如果我去的晚一些,他会站在那个高高的“瞭望台”上等,昨天我看到同桌师瑜安慰他,“你小心站这别乱跑,你妈一会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重阳节的怀念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是重阳节,也是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可也就在昨晚,噩耗传来。

晚上,正当我们一家欢聚一堂,有说有笑地吃着晚饭时,妈妈的手机响了,妈妈接完电话,我问妈妈是谁的电话,妈妈黯然的告诉我,住我家三楼的高祖母(舅婆的妈妈)去世了,说完,便和爸爸匆匆忙忙地出去了。这对我来说,简直犹如晴天霹雳,眼泪直往下流。我掩饰不了我的伤心,更掩饰不了我对高祖母的愧疚……

记得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家里没人,我又没带钥匙,焦急万分。我跑到三楼敲响了高祖母家的门。她开了门,见是我,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我给妈妈打了电话,才安下了心。挡高祖母颤颤巍巍地把可口的饭菜端到我的面前时,顿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

而我,而我却……却……每次高祖母去散步遇见我,我都不理不睬,连招呼都不打,就像没看见一样,可她老远就望见我了。现在,高祖母去世了,我后悔莫及,可一切太晚了,太晚了……我再也见不到她慈祥的面庞,再也感觉不到她的爱。天上的星星,请你告诉我,高祖母能听到我说话吗?她会原谅我吗?地上的小草,请你告诉我,高祖母睡得好吗?

我会永远记住昨天——重阳节。安息吧!高祖母,以后每年的重阳节,我都会来看望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重阳节活动600字话题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九月初九,称为重阳节、重九节。九这个数字,是个位数中最大的数字,称之为至数。古人特别讲究物极必反的事物规律,而其时在自然气候的征兆上,又是暑热已过,寒秋袭来;百花多数残败,树叶开始飘零;清阳之气逐渐消失,肃杀之意阵阵逼人:预示着寒冬即将来临,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所以在古人眼里,九月九日完全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此时是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之气交接,便会产生一种不正之气。为了避免邪气中身,便采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抗衡。至迟在西汉时期,重阳节就成为固定的节目了。后来在长时期的演变过程中,避邪习俗,逐步被注入了欢快的内容,形成了今天的娱乐形式。

登高,古人本要是为了避邪。唐人王维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便是这种情景的写照。茱萸,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燃薰后可以辟虫虺。古人习惯在九月佩戴以驱邪。

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乡宁县这天学校一般要放假,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登山活动。家长们往往要乘兴观看,一块攀缘。

万荣县传统在稷王山举行庙会。赶会的人,都以登高为乐事。

晋北地区登高习俗淡薄,九月九日,年轻人常常去打兔子或山鸡,属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骑马练射的遗风。近年来,一些青年学生,逢节喜欢相邀结伴,携带佳肴,欣然出游。登高环视,天高气爽,云淡山清,枝头硕果,田园禾熟,往往陶醉忘返。

九九重阳节,今天成了象征老年人长寿的佳节。是日习惯慰问老人。老人们喜欢到门外遛达遛达,锻炼锻炼。体魄强壮者还要登上附近的高处,极目远舒,以壮暮志。

赏菊也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活动。金秋时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古人在赏菊之时,还习惯痛饮菊花酒。今天,不少人仍喜欢在这天饮菊花酒。多数是在酒中泡点干菊花。晋北一些地方,饮酒喜在门外,称为辞青,意喻告别秋天。

城市在九月九日前后,习惯举办菊花展览。万人空巷,齐睹胜景。山西民间却习惯采一朵野菊花。插在头顶或戴在胸前。

旧俗九月九日,各村由学董牵头,组织村民杀一只羊做饭菜,盛情招待先生。同时商讨本村下一年的教书事宜,或继续留聘,或另请高明。今天学校教师多为公职人员,不少农村仍然习惯在这一天宴请老师。

九月九日,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闺女,习惯回娘家过节。

九月九日吃枣糕。取意早日升高。晋东南地区及五台县等地,习惯吃寿面。晋南地区有“九月九,家家有”的民谚,意思是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改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描写快乐的重阳节的主题

全文共 1146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是一个思念的季节。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我们盼来了合家团圆的中秋节,更迎来了九月九日重阳节! autumn is a season of thought.In this beautiful season, we look forward to the Mid -Autumn Festival of the family reunion, and we have ushered in the Chongyang Festival on September 9th!

每年的这个时候,爷爷总会对着我们回忆起他的长辈,眼中泛着泪花;每年的这个时候,妈妈总会提着一袋袋礼物,带着我回她的老家看望太奶奶。今年,当我看到夜灯下等待我们归来的奶奶的身影时,心中翻腾起不一样的感觉。

趁着假期,我们一家三口驾车去了江苏常熟,回来时快深夜了。刚下车,我的耳畔便响起了熟悉的声音:“昉昉!昉昉!”是奶奶!我循声寻去,只见奶奶站在家门口的一盏路灯下,看到我后,正急急忙忙地向我走来:只见她脚步蹒跚,棕黄色的头发间夹杂着几丝银发,在路灯的照耀下散发着淡淡的光泽,脸上的那一条条深深的皱纹如同一圈圈年轮,写尽了沧桑,我才发现奶奶不知不觉间尽然这么老了……

她走到了我面前,仔细地端详了我一阵,声音因为兴奋提高了几度:“阿囡,你回来啦,常熟好玩吗?”才去了外地两天嘛,奶奶好像很久没见我似的,上下打量着,又是摸我的头,又拍拍我的肩,不一会儿,还把手伸进了包里,拿出了一个用袋子包得严严实实的东西塞到我手中:“快吃!奶奶今天去吃喜酒了,把毛蟹带来给你吃!”站在身后的妈妈马上说:“妈,我们也从江苏给你带来了很多阳澄湖大闸蟹,快,上去吧!”这时,我双手握着尚有余温的毛蟹,不禁思潮起伏。

听妈妈说,我是奶奶带大的,从三个月开始,我就成了奶奶的“小尾巴”,她到哪都带着我;等我上幼儿园了,又是奶奶不分寒暑把我来回接送;等我上学后,奶奶每天来接我时,总会变戏法一样从包里拿出精心准备的点心,有时是蛋饼,有时是黑米糕,有时是一瓶热热的红枣汤;为了照顾我,奶奶去年回家时还被车撞断了腿,到现在还经常会疼;这次我们去旅游,她还特意过来给我们管家……回想起一件件奶奶为我家的付出,我不禁为平时对她的不少抱怨而羞愧不已,奶奶!对不起!

想到这,我马上迈开了步子,走进了家门。我把奶奶拉到了花园的摇椅上,一边把从常熟带来的食品拿出来,放到她手里,一边和她谈起了这次旅游路上的所见所闻,奶奶津津有味地吃着,听着,妈妈在园中打扫着卫生,也时不时地插上几句话,爸爸喂完了鱼儿,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说到有趣的地方时,全家都乐翻了!

这时,厨房里正蒸着大闸蟹,热气腾腾;花园里,皎洁的月光照着三世同堂的一家,其乐融融。

九九重阳节,浓浓家人情,爱就在我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二年级写作文题目是重阳节600字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金菊飘香的季节,九九重阳节如期而至。“九九”谐音“久久”,寓意长寿健康,也传播着“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美德。 In the season of Jinju Fragrant, the Ninety -nine Chongyang Festival arrives as scheduled."Nine -nine" homophonic "for a long time" means longevity and health, and it also spreads the virtue of "respecting the elderly, respecting the elderly, loving the elderly, and helping the elderly."

放学的路上,我一边走一边想,该为爷爷、奶奶做点什么呢?东想想,西想想,可还是想不出来……

快到家门口时,我一拍脑门想起来了,粗心的我只记得是重阳节,却忘记了奶奶的生日正巧也是这一天。两节一起过,去给奶奶买个蛋糕,再写个祝福心愿卡吧!这虽然不是一个新颖的主意,但也能代表我这个做孙女的心意。

我把想法和妈妈说了,妈妈立刻在家附近饭店订了一个包间,并且还通知了家里的其他亲人到场隆重庆贺。

我去麦菓蛋糕店选购了一个“甜心花园”蛋糕,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回家,找来两张颜色鲜艳、代表年轻活力的卡纸,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五个大字——重阳节快乐,分别想送给爷爷、奶奶各一张。我将两张卡纸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里,提着蛋糕,和妈妈一起去饭店给奶奶欢庆生日喽。

家里亲人陆陆续续到齐了,奶奶、爷爷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把贺卡分别捧到奶奶、爷爷面前,只见二老对视了一下,我的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爷爷唏嘘了一口气,问道“贺卡是你做的?字写得好棒哦,爷爷、奶奶很高兴,谢谢小孙女!”听到夸奖,我高兴得蹦了起来。

“但是,爷爷、奶奶喜欢实际朴实一点的东西,比如你的学习成绩啊!还有爷爷、奶奶更希望我们的儿女、孙子们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工作、生活、学习和成长啊!”此时,我由衷地感受到了一种浓浓的亲情味道,感悟到了长辈对儿孙们的那份至真疼爱。

“甜心花园”蛋糕蜡烛点燃了,我默默地祈祷,祝我的爷爷、奶奶长寿安康,也祝天下所有如爷爷、奶奶这般年纪的老年人们合家快乐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重阳节满分400字作文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今天是重阳节?哈哈!我早忘了!”一提到重阳节,我就想起王维的诗《一个人在异乡的陌生人,每逢佳节,思乡。我知道哥哥们往哪里爬,少了一个人。”为了这首诗。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第112个老人节。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尊老祭祖,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诗意而温暖的节日。但在浮躁而仓促的经济市场生活和工作中,重阳节的高潮随着金秋的流逝而慢慢退去。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也是纪念祖先的家庭成员。在我的家乡,虽然重阳节没有山珍海味,但是插吴茱萸吃年糕还是很常见的。我只记得每年重阳节的时候,奶奶都会宰杀自己的鸡鸭,通知所有的阿姨叔叔都来享用。其实每个人都有反哺的感觉。但是又有多少人能理解父母宰杀动物,把孩子聚在一起享受的真实意图呢?当我再次看到这一对老男女坐在家乐福门口时,他们手拉着手,看起来很亲密。他们对重阳节有这种深厚的感情,孩子整天忙于工作,只有两个字“懂”。今天买点好东西,晚上等他们回来给团员们吃个饭。很多人不知道父亲节,忘记了母亲节。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忘记了今天的重阳节,一个老年人的节日。一个问候,一个简短的电话,他们都会开怀大笑。

回家看看!哪怕是一瞥,是偶遇,也要看你的父母,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爱你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重阳节小学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九月九日十重阳节;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赏菊;登高;和放风筝等等。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重阳因与“久久”重音,它包含了天长地久;健康长寿的寓意,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地方把夏历九月初九定位“老人节”来倡导全国人民要树立:尊老;敬老;爱老; 组老的社会风气。

重阳节里的登高可要挑来时机哦,因为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在这个季节登高在合适不过了;可以令人心旷神怡;健身祛病。

古代还有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茱萸节”,茱萸可以入药;可制酒健身养身·····

重阳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呢!如果我们还有不知道的也可以去问问家里的一些老年人来了解的更多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庆贺重阳节的对联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黄花宴;

红叶诗。

三三令节;

九九芳辰。

凤岭设赏;

龙山落冠。

愁闻风雨;

讌会湖山。

登高赋诗;

含饴弄孙。

三三迎节令;

九九乐芳辰。

东篱开寿菊;

南陌献嘉禾。

有人来送酒;

容我去题糕。

冒雨先寻菊;

迎晴便插萸。

临风乌帽落;

送酒白衣香。

院闭青霞入;

松高老鹤寻。

黄花开正好;

秋雨落宜时。

黄花如有约;

秋雨即时开。

秋奉椿萱茂;

菊同兰桂馨。

敬老成时尚;

举贤传德风。

拈菊欣忆旧;

抚幼励承先。

观菊来瑞鹤;

绕膝戏玄孙。

题糕惊僻字;

飞屐发豪情。

避恶茱萸囊;

延年菊花酒。

鼓琴仙度曲;

种杏客传书。

熟是题糕手;

徒夸赐菊荣。

一片秋香世界;

几层凉雨阑干。

菊花金秋傲霜;

梅花隆冬斗雪。

三径归时秋菊在;

满城近日雨风多。

三径归时岁月在;

满城近时风雨多。

三径就荒菊绽蕊;

一堂大喜雁来宾。

小雨酿寒侵白纻;

西风怜醉避乌纱。

劝君一醉重阳酒;

邀月同观敬老花。

乌台好仿黄花宴;

凤笛催成红叶诗。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重九胜春光。

步步登高开视野;

年年有度喜重阳。

夏至酉逢三伏热;

重阳戊遇一冬晴。

靖节排冠归隐去;

孟生落帽快登临。

孟参军龙山落帽;

陶居士三径衔杯。

何处题糕酬锦句;

有人送酒对黄花。

黄菊绮风村酒熟;

紫门临水稻花香。

年高喜赏登高节;

秋老还添不老春。

话旧他乡曾作客;

登高佳节倍思亲。

登高喜度老年节;

赏秋畅饮菊花酒。

乌帽凌风,参军举止;

白衣送酒,处士风流。

败兴无端,满城风雨;

登高何处,插鬓茱萸。

高阁滕王,何人赋就;

曲江学士,此日齐来。

习射谈经,天高地爽;

佩萸插菊,人寿花香。

双庆临门,家庆欣逢国庆;

三阳播彩,小阳喜叠重阳。

九九芳辰,幸未遇满城风雨;

三三佳节,好共登附郭云山。

孟参军举止偏闲,九日快登高,眺望龙山,何虑狂飚吹落帽;

陶处士风流不朽,三秋赋归隐,栖迟栗里,正逢佳节乐衔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八年级优秀重阳节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枫叶正红时,是重阳节

重阳节就在农历初九,又名重九。故有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节,是老人们的节日,在去年重阳节我做了一件意义非凡的事。

重阳之际,妈妈爸爸带我来到康乐佳园养老服务中心,看望老人。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美丽的敬老院。一进门,这里宁静而又安恬。一位有八十高龄的老人正在散步。虽然法令纹和鱼尾纹已经在老爷爷脸上刻下岁月的痕迹,但他们生活得很悠闲,身体也很硬朗。我悄悄走过去,小声说:“老爷爷,您好。”老爷爷笑眯眯的,回答了我:”你好,小朋友。”这是我在敬老院见到的第一个老人,我很激动。

我跑到妈妈那,拿出我用零花钱买的一双老人鞋。又回到老爷爷身边:“送给您。”

老爷爷收下了,道了谢,那安详的神情显得十分幸福快乐。老爷爷邀请我在往里走,我笑着答应了。

走进敬老院的院子,看见里面有许多老人,有的脸色红润,有的手持拐杖。老爷爷转过头,对我轻声说道:“走,去我房间看看。”说着扬扬手,示意让我跟来。来到老爷爷房间后,我看见房间是四室一厅,客厅里还有一台电视机,房间里的东西样样齐全,床上的被褥叠得整整齐齐。围墙旁有一条门,是通向一口池塘的,池塘里可能有很多鱼吧,只见几个老人静静地坐在池塘旁全神贯注地钓鱼。

我和老爷爷聊了聊天,聊一些家里的事情,他是多么怀念家的味道啊!多么想念自己的儿女啊!多么想念自己的亲人啊!我还知道了老爷爷有些时候会肩痛。我便毛遂自荐,给老爷爷按摩。我站起来,双手放在肩上,前四指用力向下按,大指姆也随着向前推。”舒服吗,老爷爷。”老爷爷说:”舒服。”他脸上露出慈祥的微笑。

我反复给老爷爷做着按摩,看到老爷爷很舒服,我也很快乐。之后,我又双手握拳轻轻地在老爷爷肩上锤。

“别锤了,你也累了”老爷爷用疼爱的语气对我说。

“那,我给您跳支舞吧!”我说道。

老爷爷说:“好。”随着点了点头。

我像蝴蝶一般翩翩起舞,达到忘我的境界。

跳完舞,时间不早了,我就已经走在返程的路上了。

岁月的痕迹悄悄爬上老人那曾经青春的容颜,这位老爷爷虽然生活环境很好,但缺少亲人的关怀。同学们,有时间多看看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吧!多关爱他们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一重阳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在那连绵不绝的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一个个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化作无数晶莹的浪花,翻滚而来,其中李东阳的一句“万古干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见证了重阳佳节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众所周知,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

从古至今,重阳节在人们心中早已生根。孟浩然的“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的豪爽,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念,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伤,如此名篇数不胜数。今天,我们吃重阳糕,登最高峰,赏菊花,放纸鸢,敬老人,献爱心,体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积极向上的精神接力。

在那金色的秋日里,天高气爽,万里无云,人们结伴而行,攀登生命高峰。一步步的艰难攀行,一次次的勇往直前,重阳节给了亿万炎黄子孙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立于山顶,俯瞰脚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金色的果实是农人一年劳作的汗水结晶,金色的落叶装点了群山大地,诠释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无上的人生价值。瞧,远处的孩子们正在放飞他们“亲手制作”的纸鸢。五彩缤纷的纸鸢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这是孩子们金色的笑脸,金色的理想,金色的心。

金色的秋风带来丝丝凉意,凌霜不屈的菊花也在悄悄的绽放。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俗的组成部分。菊花是寒秋之魂,自古以来被看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与梅、兰、竹并称为“四君子”。唐代诗人元稹的《菊花》一诗“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就精辟地道出菊花神韵清奇的特点。菊花有的形神一体,风流潇洒;有的群芳簇拥,体态婆娑;有的玲珑俊秀,生动传奇。重阳节给我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欣赏,还是精神上的升华。“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吟出了南宋诗人郑思肖对菊花那种坚持正义、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之情。菊花还是长寿的象征,让我们在这重阳佳节里向长者们献上金色的菊花,道出自己金色的祝愿。

金色的秋天也给老人们带来了长寿与活力。每逢重阳佳节,敬老院里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也有幸能身临其境。那天清晨,往常静谧的小巷一改常态,脚步声、欢笑声在院子里荡漾起伏。原来是重阳佳节热心的人们都来看望这些孤寡老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我也赶去四宜糕团店买重阳糕以赠老人。门口大红的灯笼,里面朱红的雕梁画栋,张显这节日的喜气,这是老人们的金色假日。

提着糕团,我快步走到敬老院,里面早已是人山人海。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带着自己最真挚的祝福,与老人们共度佳节。我急忙献上热乎乎的重阳糕,软软的甜糕是爱的传递。老人们那些饱经风霜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正如窗台上那株迎风怒放的黄菊。

金色的重阳,带给我们金色的希望,奋斗的`汗水,浇灌祖国壮丽的河山。让我们将爱传递下去,让爱之芳香沁满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重阳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是古代诗人王维在重阳节时远在他乡所写的一首诗。

重阳节,最重要的一件事莫过于登高了。小时候,我经常问爸爸:“重阳节为什么要登高啊?”爸爸告诉我:“登高远眺,怀念亲人。”那时候我还不怎么懂。

至于重阳节的由来:传说有个人叫桓温,有一天,他的朋友费长寿告诉他,在九月初九那一天你家必有火灾,桓温听了,赶紧带上干粮等东西逃到了山上去。在九月初九过后,家里的家禽果然都得了瘟疫死了……后来人们就把九月初九叫做重阳节。

又是一年的重阳节,我和爸爸去登山祭拜。大概是因为我经常锻炼,几百米的山一下子就上去了。这时候,我突然觉得心旷神怡。我看到了那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上的鸟儿欢快的唱着歌。看着那一座座山峰,我想起了诗人杜甫的一句诗:“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多么豪情壮志,多么的沁人心碑啊!

家乡的重阳节,是多么的令人神往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重阳节的满分作文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重阳节,我和妈妈爸爸在回奶奶家的路上看到许多结婚的花车。我问妈妈为什么有这么多花车呢?妈妈说因为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是个好日子。爸爸说其实今天也叫做老年节,所有我们今天回奶奶家陪爷爷奶奶过节。中午我们一起到外面吃饭,爷爷还叫爸爸去接了老太和老爷。我们一家人一起开开心心的吃了午饭,我们都祝福老太和老爷节日快乐。在饭店的侧门,我和姐姐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地方,好像是一个楼顶花园,里面有秋千和一些工具,还有一个小喷泉。

因为晚上我还要上课,所有我和爸爸妈妈很早就回家了,我还想和姐姐多玩一会儿呢,只能期待下个星期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重阳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代表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老年人节日,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应尽的责任。

去年重阳节,我亲手做了面条给爷爷、奶奶、姥姥和姥爷吃。先把菠菜榨成汁,用纱布把汁和菜渣过滤一下,分开,一杯墨绿的菠菜汁犹如翡翠般美丽、鲜亮,然后把面粉和菠菜汁拌好,就可以去面条机里做面条了,做好的面条长长的、细细的。我端着面条来到厨房,开始往锅里舀水。水开后,我就把面条放入锅里,搅一搅,再煮一会儿就出锅了,根据家人们的口味放入调味品,就好了!我把面条分成了四份,端到了爷爷、奶奶、姥姥和姥爷的桌上,他们直说:“好吃,好吃!”

最后,祝愿我家的老人们身体健康,晚年幸福。开开心心地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生写重阳节的优秀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不觉中又一年的重阳节到了,九九重阳,代表着天长地久,也代表着尊老、敬老、爱老。现在的人们,也越来越看重这个中国的老人节了,因为重阳不光是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把关爱老人之风传向全国各地,让他们都来尊老、敬老、爱老。然而正值年少的我们,又能为身边的老人么做些什么呢?

我想到的,大多数人都会想到:无非给老人们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帮着干点家务,除了这些,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会再让我们干些什么了。平常,老人们总=是最疼我们。有好吃的自己舍不得吃就留给我们;有好喝的自己舍不得喝就留给我们;我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经常给自己添件新衣,却拿来儿女穿旧了的衣服穿;也从没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很挥霍的买许多贵重的东西从来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却把剩下的钱给我们买零食;更没见过爷爷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学误了点,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着,不让我们在校门口干着急。

说到这儿,我不免有想到了一些不好的情景。秋天天气转冷,奶奶总是问我:“穿那么少,冷不冷?”这时我便会不耐烦地转过头去,烦躁的说上一句:“不冷不冷。”心里还不住的埋怨奶奶太隆A偕涎埃苁嵌V鲆痪洌骸奥飞闲⌒目闯担鸸馔娑!”往往我来不及听爷爷说完这句话,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就觉得整天听着一句话,耳朵都快听出茧子来了。

不知我的这些表现是不是刺痛了您的心,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请原谅我这个孙女的不孝和不懂事。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个老人不想得到晚辈的重视与尊重呢?虽然我们不可能有太多的资金与精力去给全体老年人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园,但我们可以从身边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点一滴的爱去感动他们。最后,祝全社会所有老年人,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儿孙满堂,安享晚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重阳节优秀作文400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在这一天,我们的先贤登高、赏菊、插茱萸,今天我虽不能走出去登高远望,但在室内品一品这菊花香茶还是很棒的。

菊花茶是用干菊花泡的。干菊花的花瓣是金黄色的,花蕊是金灿灿的,花托是浅绿色的。整朵花呈圆形,花瓣细小而纤长,干巴巴的失去了菊花自己原本的样子。整朵花摸着的时候感觉非常的粗糙,在整朵花上面摘下一片花瓣,摸着既柔软又非常的轻薄。菊花的味道闻起来有点呛鼻,有一股小小的中药味。

泡菊花茶的时间到了,我把菊花放了进去,有的菊花在杯子底下,好像在和同伴们玩捉迷藏;有的看着上面,好像想飞上天空;有的背对着我,好像在气我把它放在杯子里;有的趴在“地”上,好像是懒洋洋的小男孩儿在那里睡大觉呢!开始倒水了。菊花们争先恐后地涌上了水面。过了几分钟,菊花如满脸皱纹的老奶奶变成了美丽的小姑娘,真是不可思议!现在水变成黄色的了,把杯子放在阳光下,就像一瓶金子闪耀着金光。喝了一口,就感觉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味,让人想到在花园里,一只小蜜蜂飞了过来,说了一声:“哇,这菊花茶可真香啊!”

菊花茶不仅好喝,还可以清热解暑,治感冒,解毒,消炎呢!菊花茶有这么多的功效,我回去一定要给长辈们泡杯暖暖的菊花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重阳节作文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金黄的枯叶离开了树梢,在空中如蝴蝶 样飞舞,最后以悠柔的弧度悄无声息地降落在地上,一片片的金黄,为冷寂的街道作了最美的点缀,渐渐的,秋的韵味浓了起来。秋天,来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枫叶正红时,又是重阳佳节到。我登上了故乡的山。往日,崎岖的乱石小路,如今还十分亲切,路旁的景物依旧,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因为,睹物思人,而物事人非。是的,重阳节,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一切,更难免让人触景伤情。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亲爱的大伯。往日与大伯的欢声笑语,又在我难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浓烈。

去年的重阳节,过去了不久但又似乎非常漫长。那时,大伯还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非常活泼可爱的老人,因为他有一颗常青的新,又宽厚的胸怀。他的笑,是那么的爽朗,清澈又慈祥,不禁让我想起“绝类弥勒”。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边的日呢。

可是,生老病死??这一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终究让大伯从此成为过去,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片片回忆,簌簌的落下,沉甸甸的压在我们心头。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长大了,明白到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到何谓亲情,明白到在世的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切。

如今的重阳节,我站在山上,习习秋风,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又值重阳,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那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滑到了山间,像一个泛黄的大石榴。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心里默念着,踏向了归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重阳节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的传说农历9月初9的重阳节快到了,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重阳的传说吧:农历9月初9,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老人们在这一日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重阳这一日,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9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写的《9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后人广泛流传,现在在中国几乎是全部人家都会庆祝重阳节,登高、探亲、赏菊,是一种民俗的享受。

希望这种传统的节日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