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祭灶节的古诗词【优秀20篇】

导语: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下面是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夏至的诗句,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浏览

4794

作文

347

古诗词的五年级

全文共 1408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对唐诗宋词的印象并不是很喜爱,甚至有一些嫌恶。因为我还在幼儿园时,连几个汉字都不认识呢。诗词在我脑海之中的印象就是我的妈妈天天逼着我朗读背诵,我在那时特别讨厌。因为我就是鹦鹉学舌,根本不理解诗人的暗含的心情。特别是在有人的时候,妈妈还让我给她的一些朋友和亲戚背诵听,妈妈看上去很高兴的样子,我却痛苦,但是在我妈妈的逼迫下,还是背了几十首诗词。由于这种方式不有趣,所以后来差不多都忘记了。

既然我对诗词的十分讨厌,后来是如何喜欢上了呢?有了三件事彻底改变我对诗词的态度。

今年寒假期间,东方小学布置了一项背诵诗词的作业,并且开学后还要考试默写。我背诵起来很困难,都想放弃了。爸爸正好放假在家,就带着我一起背诵,并且给我讲解每首诗词的意境。比如“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当你走过了重重的山峦,曲折的河水,正怀疑前面没有道路时,突然出现了一个花红柳绿的小山村。比喻永远不要放弃,也许你再努力一下就可以成功。我经常在写作业时还使用这句话激励自己,千万不要放弃,在坚持一下,就可以完成作业。爸爸还经常和我比赛背诗词,他背上一句,我就要背诵下一句。我还自己创作了一首词。

网络上的各种资料也帮助我很多。比如《了就读书》我就感觉非常有趣,因为他们使用非常幽默的方式介绍诗人的生平,和一些诗词背后有趣的小故事,每一期最后都选出一首诗人的经典作品进行详细讲解。我非常喜欢这种方式,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我又仔细阅读了《乐死人的文学史—唐诗》,《乐死人的文学史—宋词》这两本书,这本书采用漫画,超级访谈,各种八卦故事,和我们的以前的图书有很多不同。正好今年春节期间热播《中国诗词大会》,爸爸给我看了几期,我觉得这个节目非常的好,它不仅可以给我带来新的知识,还帮我练习了很多我以前背过的诗词。我发现,竟然可以回答很多他们的问题。我感觉自己很有信心,将来我也要参加诗词大会。

开学后,我们班主任张老师,特别举办了诗词演讲系列活动。我们班每位同学都在讲台前演讲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词。我特别精心准备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为了我这个演讲,我还特别看了百家讲坛《金戈铁马辛弃疾》节目。还看了《辛弃疾铁血传奇》的电影,通过这些方式,我对辛弃疾有了很深的理解和认识,当我读到“可怜白发生!”的时候,我感受了辛弃疾的无奈,他对南宋收复中原的绝望。我们班的其他同学还讲解了很多诗人和作品。比如白楚伊讲解了岳飞的《满江红》,知道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警句,何家齐讲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影响特别深刻的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韩孟成讲解的孟郊《游子吟》,背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他还落泪了。韩储赫讲解了苏轼的《水调歌头》,程石讲解的李白的《将进酒》等。通过这些演讲我知道了更多的诗人,和诗词的意境。张老师还把我们的演讲视频放在我们班级的群里,对我们每一位同学进行点评和指导,我们全班同学都变得喜欢上了诗词。

有了这些新颖有趣的读书方式,使我对唐诗宋词有了浓厚的兴趣。古诗词不再是枯燥无味的文字。现在我每当读诗词时,我感觉诗词那一份优美。并且我在写作文时,还会引用很多诗词。今年我对诗词的改变,给我很多启发。不要死读书,连最基本的含义都不理解的背诵就是死背诵,这是枯燥乏味的。古人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虽然我们不能有机会去行万里路,但是我们现代人可以使用多种方式去读书,去理解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或汪洋恣肆,或灵动轻盈,或豪壮奔放,或优雅宛转。。这就是唐诗,灵活的形体,优美的词句,寄托着古人的情愫,给今人以启迪。

漫步在唐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它的那份清丽与优雅,让我们的心也宁静下来。

我手捧书本,念着《山居秋瞑》,在皎洁的月光下进入梦乡。

再次醒来,我已置身群山之中,雨后的山十分宁静,松针上的雨水,嘀嗒嘀嗒地掉下来。月光斜照在松树上,被松针划开了一道道细长的口子。一股清澈的泉声传了过来,远处,一条清亮的泉水潺潺地淌过石头,在我眼前晃动。一位白发老者站在泉水边,浸在那碎得满地的晶莹的月光中,口里喃喃地说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那就是诗人王维。竹林里传来了阵阵喧哗声,洗衣的妇女从河边归来,采莲的渔夫从荷塘中荡舟而归,诗人微笑着,享受在这幅美妙的秋韵图中。我上前问道:为何诗人对这山中是情有独钟?诗人笑答:尘世的喧嚣已让我厌烦,宁静的山中才是心灵的归宿,即便春天的芳华已尽,我也不愿离去。

漫步在唐诗之中,我不仅可以感受那份清幽与宁静,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在血雨腥风的那个时代,诗人所表现出来的壮志豪情。

边关塞外,太守独宁孤城,敌军来势汹涌,犹如一大片乌黑的云,向城池逼来。在这生死关头,太守选择了突围,即便不成功,他也要以死报答君主的知遇之恩。

天上的箭如同密密的细雨一样斜织着,向敌方射击。刹那间,刀剑相碰的声音、战士们的喊叫声充满了边塞,鲜血将大地染红了一片,在夕阳的照射下如同紫红的胭脂。这时,黑云中突然射出一道金光,那是我军将士们的金甲,金甲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金鳞一般,发出夺目的光彩。突围成功了,敌军退到了易水边,半卷红旗传达着他们兵败的消息。

漫游唐诗之中,我蓦然发现,古人的精神品质在当今社会中早已茫然无存。那些整日为名利、金钱生活的人们,怎不需要王维诗中的那份宁静?那些整日挥霍无度的青年们,怎不需要边关将士那一份热血情怀?

当今的人们,有多少能有古人的那份豪情壮志,又有多少能象王维那样不受诱惑,洁身自好?漫游唐诗,品味的是一份古代的情愫,叹息的是今人的庸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感受盛唐,感受那最美丽的精彩。

--题记

我爱盛唐,因为那儿有看也看不完的风景名胜;我爱唐朝,因为那儿有数也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我爱盛朝,因为那儿有说也说不完的功臣名将;我爱天朝,更因为那儿有最璀璨的文化财富--唐诗宋词。

我读李白,能读到面对怀才不遇,与敬亭山恋恋不舍的豪迈;品李白,能感悟在金陵酒肆中与友人忠贞不喻的友情;想李白,猜不透太白酒中陈酿的人间无常变化的逍遥......

李白,一位飘荡在人间的仙。

还有一位才女李清照,娓娓动人,浪漫柔情。

她像一朵开在雪中的花。纯洁高雅,还有一点点暗香浮动。"花自飘零水自流"是一缕缕忧伤扣打我的心扉。"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一阵阵悲壮响彻我的心谷。"只恐溪头蚱蜢舟,载不动,几多愁。"又是怎样一帘帘断肠徘徊我的心怀。

最爱莫于稼轩与东坡的珠联壁合!稼轩虽在官场上"醉里挑灯看剑"的失意,也有"路转溪桥忽见"的喜悦。苏轼忍受"千里共婵娟"的思念中也吟地出"日炎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妙句。异曲同工,巧夺天工。如次大气,如此其贤,今夫岂欲释之乎?

文字如风,那么诗词就是那最凉爽的清风,迅速的拨开我们心中的乌云;文字如雨,那么诗词就是那最缠绵的雨,轻轻地洗净我们蒙灰的心灵,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真谛!

当暮色渐蓝,你那里可是新月一湾?枕畔该有一段故事,一串梦幻?我们用心数着相逢的日子,听风,总像你的手,在叩打门环。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关于春分的一些古诗词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春分 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春分日》年代:唐 作者: 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癸丑春分后雪》年代:宋 作者: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祭灶”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的时候,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

这不,下午,姥姥让妹妹到楼下拔草,我问妹妹为什么拔草。他说要"喂马"。我便又问:"你家有养马吗?"妹妹答:“没呀”我又问:“那喂什么马呀?”“我也不知道”妹妹答道。我晕。她上来时给了我一些草,让我放到灶王爷的旁边。原来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到了晚上,我、姥姥和妹妹先下去给灶王爷 “钱”,等钱烧完后,要放鞭炮。姥姥妹妹和我都不敢放。就在这时,哥哥大包小提的来了,这可真是巧呀!哥哥走过来,我和妹妹掉头就跑,我本来胆子就小,而且,这鞭炮声又大,便到楼上去看。可惜的是,一等我们跑到楼上,鞭也放完了,真是不巧呀!一放完,姥姥他们也都上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祭灶王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小年这天,也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 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 了。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等到家家户户烧轿马,洒酒三杯,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 宗。

扫尘土

过了二十三,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遇见最美古诗词征文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看了最美古诗词的比赛,我有许多的感受,我体会到古诗词的美,也对文学多了一份崇敬。

节日是以比赛的方式进行的,每个学校的同学一登场,首先都会以说、唱、舞的方式展现一段古诗词,每当看到小演员穿着古代服装,站在台上说唱时,我都不禁连声叫好。看,那位说《江南荷采莲》的小选手,他生动的表情加上甜美的声音真的是让裁判都叹为观止。听,有人在唱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在经过现人的改变后,唱出来可真是无比的动听,一旁伴舞的小学生个个动作也十分有趣,突然,“主角”有力的声音一辆,我们不禁逗眼前一怔,当“主角”说到高潮部分时,我们所有观众都不禁为之感动,真是说得太好了。

节目的第二个部分是考验选手的知识掌握程度,由裁判提问,选手来回答,有很多问题我都没有听说过,看来,我还需要继续拓宽我的知识才行。每当一个个正确的牌子从裁判手里举出来时,我们这些观众真为某些学校的小选手捏一把汗。

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一个提示性的问答题,简单说就是给你三个提示,让你来答一个问题,有的选手回答问题的过程可谓是跌宕起伏,本来答对的改成错的,而有的将错的改成对的,有时真的是让我们这些观众都大吃一惊,心情跌宕起伏。

其实,最后的第一、第二的名次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从这次活动中收获到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赞颂梅花的古诗词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梅花通常在冬春季节开放,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国画四君子,也与松树、竹子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梅花古诗,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现代·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梅花绝句 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杂诗》之一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欹穸前,寒梅着花未。

杨柳枝词 刘禹锡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凑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新栽梅 白居易

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莫怕长洲桃李嫉,今年好为使君开。

初识梅花 卢撰

江北不如南地暖,江南好断北人肠。

胭脂桃颊梨花粉,共作寒梅一面妆。

十一月后庭花盛开之二 蔡襄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次韵中玉早梅 黄庭坚

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

罗帷翠叶深调护,已被游蜂圣得知。

梅花绝句 陆游

当年走马锦西城,曾为梅花醉似泥。

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红梅 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梅花绝句之一 陆游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红梅 王十朋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

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

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诗词的五年级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自古以来,我国就有不计其数的诗。诗的特点就是精炼,它篇幅不长,但是只要你细细品读,体会其中的意境。你就能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诗在你眼中就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生动、富有活力的了。

我最喜欢的就诗词是苏轼版的《水调歌头》了,其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令我回味无穷。诗的大意是:人有相聚也有分离,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成全。只愿家人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虽然相距千里,但也能共赏一轮圆月。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在月圆之时对故乡,家人们的思念。诗中有很多对环境的描写,使我仿佛看到了:朱红色的楼阁、雕花的窗户、美玉砌成的楼、银色的月光轻轻地洒向大地、苏轼正举着酒杯、独自一人遥望圆月……

杜甫的《春夜喜雨》我也很喜欢。它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雨描写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整首诗让人感觉意境清幽,充分的体现出了诗人对这场及时雨的喜爱,和对这场春雨来临时的喜悦之情。

诗词文化,博大精深,还需要我们去慢慢地饱览它,读懂它。我爱古诗词,爱它的高深莫测,爱它的意蕴淡雅,爱它的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1091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进化,是按美的规律,人成百灵之长;上帝造人,是按美的原则,人便体曲流畅;耶稣塑人,给予美的内涵,人便心地向善。 缪斯更青睐诗人,便给他们一双双慧眼和用之不竭的灵感。诗人们没敢辜负神灵的厚爱,将那醇如琼浆的自然美,景观美,心灵美,社会美灌注在人,事,物象之中,凝聚在审美的诗格之间。只要你漫步诗林便领略到那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古诗意象之美。

晚照昏鸦,空山落叶,柳堤断桥,悲情系于其中。 飞泉含响,菊花冷艳,黄鹂鸣翠,美情寄于其里。 高山断雾,谗岩摩天,大江东去,惊涛拍岸……何其壮美!以其雄浑,旷阔而激荡人心。 绿村环村,红杏出墙,春草幽生,渔舟莲动……何其隽秀!以其端丽,纤婉而怡人之情。 古诗意象之美,可谓美不胜收;意象之多,可谓不胜枚举。那林林种种,琳琅满目,五彩缤纷的古诗意象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当你展开诗卷,涉足诗林,你犹如步入一片美的山野,一所美的园林,一列美的画廊,一条美的街巷……触及那纷呈的美学现象,便能触摸诗人的内心,探索往昔的生活,翱翔在想象和幻想的浩渺世界。

这由自然界和人类心灵构筑的世界,愉悦人心,陶情怡性,令人兴喜万分。 二、艺海拾贝 1.明月古今有,常照诗词间 ——谈古诗中明月意象 明月因其有皎洁、圆满、旷远、神秘等特性。贴近人们的心灵,诗人们便以含情脉脉的审美眼光观照蝉娟,从这冰冷的自然之物中发现了温情的诗意。固此中国古代咏月的诗篇可谓是积累盈箱,汗牛充。

最早写月的要数《诗经•阵风•月出》 月出皎兮,使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诗人思念他的亲人,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月开始的,因为月儿总是孤独地悬在无垠的夜空,普照一切,笼盖一切,可谓是“隔千里兮共明月”。这便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旷远或是迷离,怅惘的感受。这种感受正与人们的相思之情相吻合的,因此诗人们常借月抒情,并能翻古为新,悠悠托出绵绵情思,如张九龄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诗人由望月而怀远,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长夜漫漫,怨情顿生,怨谁呢?怨烛光而灭之,披衣出门那姣好圆满的明月又是如此地撩人心绪,更让人难以入睡。相思赠物吧,只有满月光,它饱含我满腔心意可又无以传送,只好借梦欢聚。全诗围月而写,情由月生、由月而深,构思奇妙,意境幽清,情深意厚。 借月寄相思,李白就有佳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杜甫的《月夜》中写道:今夜鹿 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更是望月思家的千古传诵的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最美古诗词征文450字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天空中,因为诗歌让我多了一片宽容的云彩。

读了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何等宽容的胸怀。在官场的排斥下,被贬到千里之外时,心中的悲愤。若换了我,只会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他却有如此的达观。

从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我学会了宽容。

在这天空中,因为诗歌让我多了一片自信的云彩。

诗歌让我学会了李白那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学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信,学会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自信。

在这天空中,因为诗歌又让我多了一片感恩的云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进你的时候,我原想拥有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这是对生活的感恩。“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要有一颗感恩的信,那我今天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与诗歌作伴,它让我懂得了很多。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他许身社稷的誓言,也是他作为两朝辅臣忠心报国的见证。( 文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诗词魅力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告别了以往的沉闷和烦躁,今天的下课时间尤为开心,让我们个个都来了精神,这其中最大的功臣,还属魅力四射的古诗词

下课,周梓帆提出了玩游戏——游戏规则是说诗句中带“雨”字的诗,看谁说的多。大家十分赞同,就这样,如火如荼的“战争”开始了。参赛人员是:徐梦雅、周梓帆、崔璨、虞雪扬。

我抢先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周梓帆反应极快,立刻拿下讲话权:“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接下来轮到徐梦雅,她想了好一会儿,也没吐出半个字,只能首先出局。崔璨灵机一动,一拍桌子,大声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到了虞雪扬,他翻了好长时间的白眼,总算想出一个:“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很快,又到我了,可越到后面越难,我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好不容易说出半句:“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半夜什么?”哎,到最后,我也淘汰了。

经过一番角逐,只剩下崔璨与周梓帆了,他们俩棋逢对手,不分上下,总是在最危急时刻想出古诗,让我们观众的心一起一伏。到了最后,有“雨”的古诗是越来越少,就如一条满是鱼儿的河,如今,已经捞得只剩一汪清水了。当我们的比赛正要分出胜负时,上课铃声打断了我们,只好到此为止了。

通过这次的游戏,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古诗的魅力,更让我爱上了古诗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祭灶]

全文共 1868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曰为:上天言好事。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此说法流传的比较广泛。

同时,在某些地方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不过笔者对此却持怀疑态度,因为,古代男子在家中几乎是不下橱的,灶王爷天天在看着女士们下橱做饭,男士们几乎也见不到,上天后又怎么言男人的好呢?因此,此是否是特指饭店之类的场所呢?

“小年”送灶王,大年三十的晚上接灶王回人间过年,因而,年三十哪天先“接灶”、“接神”的仪式后,才能轮到祭拜祖宗。

灶王爷的由来:据一些史料记叙,在我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此有着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淮南子》说,黄帝、炎帝“死作灶神”,职司人间善恶。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

据说灶君本人是炎帝、祝融的化身,后来我国道教的《经说》上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

山西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首歌谣,一是:二十三 ,打发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蒸团子;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日,门神、对联一齐贴。

其二是: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五子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乐。

晋北地区流传的歌谣是:腊月二十三 、灶君爷爷您上天 ,嘴里吃了糖饧板,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

北京地区的歌谣则是: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人们认为灶王爷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几句,便会给家里带来幸福,可保佑来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腊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吉利话。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

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使它不能乱说话;有的用酒糟涂抹灶门,这叫“醉司令”,醉得灶神不能乱说话。

灶神受到人们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短”,当然就不好讲坏话了,这实际上是民间一种伦理道德的自律。

7天之后,也就是在除夕夜,还要把“灶神”再接回来。因为,年三十的晚上,灶王爷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按一般地方的风俗,接送灶王爷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参加,古时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送走“灶神”以后,便轮到祭拜祖宗,民间称“挂影”。天津市民俗专家林希介绍说,小年这天要把祖宗的画像或照片挂在墙上,备好酒水、贡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为了除旧迎新,我国民间还有在小年“扫尘”的习俗。林希介绍说,扫尘主要是将所有的房间彻底清扫一遍,老百姓称之为“扫尘”“掸尘”。主妇们通常先把屋里的家具用被单等遮盖起来,用头巾或毛巾将头包好,然后用扫帚将墙壁上下扫干净。扫完之后,擦洗桌椅、冲洗地面,用干净、整洁、亮堂来迎接新年的到来。

过小年除祭灶习俗外,还有扫尘、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伴着清脆的铃声,一位似曾谋面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眼尖的同学立马小声问:“这人是谁呀?”“他是干什么的?”……

随后,大家一个个从书堆里探出头来,用“四只眼”莫名其妙地看着他。

他扫视全场,环顾四周,把书放在讲桌上,然后发话了。

“你们语文老师有事外出,我来代课。”略作停顿,“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诗——《蜀道难》。”

下面传来一阵阵议论声:“好像在某本杂志上看见过这位老师的光辉形象。”“不管谁上,古诗课,都没劲!”“还是去会会周公吧!”……

他在黑板上写下“蜀道难”3个字,字写得很大,很有劲,跟他说话的声音一样厚实沉稳,使人精神为之一震,睡意跑了1/3。

“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5页,大家先来读一下。”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拖泥带水,有气无力,好像都是饿着肚子来上学的。读到“飞湍瀑流争喧……”时全班60余人,居然“凝绝不动声暂歇”,卡壳了,原来“逈”是个生僻字,大家预习得不细,哪会读啊!

“在正式鉴赏这首诗之前,我们先‘知人’,了解一下李白。李白,我们是很熟悉的,小学甚至幼儿园时有的同学就会背诵他的《静夜思》了。大家知道,唐朝是诗的时代,诗人是很吃香的,像李白这样的大诗人,走到哪里都可能受到热烈欢迎。他的崇拜者,也可能像现在的追星族见了小沈阳大喊‘阳仔,我爱你’一样,见了李白就大喊‘白哥,我想你’、‘白哥,再来一首’!”

“哈哈哈……”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有的伏到了桌上,手揉着肚子……老师这简短而难得的段子让我们的睡意荡然无存。

他却板着面孔,没有丝毫绽放的神态。等大家笑完,他便拉亮嗓门。

“‘噫吁口戏’,这是一个惊叹词,相当于现在新新人类使用的前卫词语‘哇噻’……”

又笑倒了一大片,我摸摸自己的嘴巴,感觉有点疼,平时锻炼得太少了。

几分钟工夫,同学们对这首诗来了兴趣,个个竖起耳朵,握住笔杆儿,专心致志起来。过去一天到晚都趴在“城墙”(书堆)下面的瞌睡虫也大眼圆睁,饶有兴趣地点头,摇头。

……

这老师能耐不小,读诗的声音,洪亮而且有“磁”性,很有“味道”,高亢低回,抑扬顿挫,我们一个个都跟着在底下轻轻地念,静静地回味,默默地想象……

“丁零——”下课铃响了。走出教室,我意犹未尽,感觉这节课太短了,好像还没有到45分钟,便又摇头晃脑起来:“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哇噻!我居然背出了2/3的内容。与同学们一起交流,他们都说这节课太有趣了,效率挺高的,课后再花点工夫,这首诗就能默写出来了。

蜀道难,李白仕途难,我们上古诗课不打瞌睡难,可如今,老李的这首诗在我们班却早已是“大道如青天,个个背得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留在心底的风景_古诗词感怀800字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夜深了,月光夜空洒下,浸透窗棂,一地的菊花在未央的夜下读懂了月光的柔和,我在残落的菊花上读懂了一幅又一幅镌刻在心底风景……

孤独残影,流浪诗魂

一只孤傲的靴子,至今落在羞愤的高力士手中。雄伟堂皇的宫庭潜得下帝王包举海内,吞并八方的雄心,却容纳不下一个毫放不羁的灵魂。酒入豪肠,三分啸成剑气,七分化作月亮,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在一片萧条荒凉之中,谪仙在残霞枯枝败叶断木崎路上走着,一路饮酒,一路捡拾山的雄浑,装下江河的奔腾,收藏风的耳语,掬撷余霞的残光。集成册,谱上一句句诗词,留给后人一遍遍的心潮澎湃。谪仙牵马慢慢消失在天涯路尽头,余下阵阵酒香,撒下一只只长影。你的模样已泛黄,你的影子剪不断。那是因为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的孤傲不羁,已成为留在我心底的记恒的风景。

缥缈鸿影,沙洲之冷

缺月挂在疏桐,漏尽夜深人声已静。一只孤鸿在天空掠过,被惨白的月儿弯弯固住,漫长的夜化成一缕霜,寒意袭人,鸿雁不禁瑟瑟。回头望去四顾寻觅,它不禁失望,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没有谁能够理解自己的花落肠断。它心怀幽恨,蔑视流俗,在寒枝间飞来飞去,不肯就此将就,毅然独居荒漠沙洲,独饮寂寞寒冷之苦。你的泪光坚定中带伤,在我心中静静淌,是因为你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高自许,蔑视流俗,不愿随波逐流。

孤菊漫烧,怒放生命

雨轻轻叹着朱红色的窗,我在阁楼上冰冷的望,菊花在秋风萧瑟中乱也微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在秋季凋敝萧条之中,惟有菊花在灿烂地烧。富贵牡丹,早已乌有;高洁白莲,已然神伤;坚韧红梅,也未尝萧条。百花之杰,舍汝其谁!“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让我手摸独樵愁心折两半,在湖面忘却神伤的。是你的孤傲勇敢,不畏萧条。

太白的孤傲不羁,苏轼的孤高自许,陶渊明的不畏萧条在远方化成一缕香,随风飘散的模样铸我心间成为永恒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宋词风光旖旎,在我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光影……

唐宋是我们诗词文化最鼎盛的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高峰。孟浩然、王维的宁静淡泊,岑参、高适的边塞长吟,李白的浪漫奔放,杜甫的乱世悲歌……星光灿烂的诗坛是唐代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誓言给我鼓励;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让我向往;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乡愁让我心酸;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哲理给我启迪……

宋代词人们高奏过悲壮威武的慷慨悲歌,低吟过委婉动人的缠绵情话,悲叹过心疲气短的穷途末路……

我渴望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悲叹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向往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我感慨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唐诗短而精炼,掷地有声;宋词长而有韵,回味无穷。

迷人皎洁的汉宫秋月令我心驰神往,倾国倾城的燕瘦环肥使我魂牵梦绕……

唐诗宋词那或雄壮或惆怅的意境是否让你身临其境?唐诗宋词那或勉励或警示的言语是否让你有所感悟?

唐诗宋词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段历程,更是一个传奇!它所代表的是一个个永远令人陶醉的王朝。

每次读到唐诗宋词,我都会有一种全部占有的冲动,这,也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唐诗宋词,是你,在我心头激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乞巧节的古诗词精选

全文共 2008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节即将来临,我们在这样美丽甜蜜的日子欣赏着诗歌的美,别有一番诗意。

七夕词

(唐)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长信深阴夜转幽,瑶阶金阁数萤流。

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

秋夕

(唐)杜牧

红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七夕

(唐)白居易烟霄微月澹长空,

银汉秋期万古同。

几许欢情与离恨,

年年并在此宵中。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东

(明)汤显祖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韩庄闸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

七夕

(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牵牛织女

(唐)杜甫

牵牛出河西,织女出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

(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

(唐)宋之问

传道仙星媛,年年会水隅。

停梭借蟋蟀,留巧付蜘蛛。

去昼从云请,归轮伫日输。

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他乡七夕

(唐)孟浩然

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

绪风初减热,新月始临秋。

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

辛未七夕

(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归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古诗十九首之一 (汉)佚名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七夕(唐)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七夕赋咏成篇(唐)何仲宣

日日思归勤理鬓,朝朝伫望懒调梭。

凌风宝扇遥临月,映水仙车远渡河。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七夕(唐)李贺

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

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

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唐)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同赋山居七夕(唐)李峤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七夕歌(唐)刘言史

星寥寥兮月细轮,佳期可想兮不可亲。

云衣香薄妆态新,彩輧悠悠度天津。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七夕(唐)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七夕偶题(唐)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花果香千户,笙竽滥四邻。明朝晒犊鼻,方信阮家贫。

壬申七夕(唐)李商隐

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风轻惟响佩,日薄不嫣花。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

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七夕寄张氏兄弟(唐)李郢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好与檀郎寄花朵,莫教清晓羡蛛丝。

七夕(唐)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七夕(唐)刘威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云收喜气星楼晓,香拂轻尘玉殿空。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七夕二首(唐)刘禹锡

河鼓灵旗动,嫦娥破镜斜。满空天是幕,徐转斗为车。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七夕诗(唐)卢纶

凉风吹玉露,河汉有幽期。星彩光仍隐,云容掩复离。

良宵惊曙早,闰岁怨秋迟。何事金闺子,空传得网丝。

七夕诗(唐)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铅华潜警曙,机杼暗传秋。回想敛馀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唐)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七夕(唐)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七夕(唐)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七夕(唐)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云作渡河桥。

映水金冠动,当风玉佩摇。惟愁更漏促,离别在明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大唐气象万千,诗意幽深。两宋金戈铁马,词风各异。唐诗宋词宛如一个无比瑰丽的大花坛,沉浸其中则流连忘返。朵朵花儿争芳斗艳,你我能不好好采撷一番吗?

有一朵花,花苞洁白,傲视群芳。他醉心于美酒,于是有了“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的传奇。他闻名于奇想,于是有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佳作。他性情极高傲,于是有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语。他历尽祖国山河,四海为家,吟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他的诗雄奇飘逸,他号称“诗仙”。这朵白花便是李白。

有一朵花,黯淡神伤,露出几丝悲哀。他经历了安史之乱,为国悲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他极为敬仰孔明,于是作下“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他对仕途丑恶极为厌恶,“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他晚年多病,不禁感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他漂泊不定,仕途绝望,便有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他的诗沉郁顿挫,有誉“诗圣”。这朵花便是杜甫。

花坛的一处,土地荒芜,分明还有连年战祸留下的残迹。在那上面,盛开着凄美、激昂的花。

那是一朵怎样清新淡雅的花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她的婉约窈窕;“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她的豪迈不屈;“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她的委婉含蓄。她是离世之乱中的一位女词人——李清照。

那是一朵怎样豪迈奔放的花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他的雄浑壮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他的报国壮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他的豪迈。他是“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苏轼。

又见远处还有更多美丽的花朵: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还有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或悲凉,或慷慨,或含蓄,或催进,应有尽有。于是,我忍不住沉醉其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遇见最美古诗词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盛唐,因为那儿有看也看不完的风景名胜;我爱唐朝,因为那儿有数也数不尽的奇珍异宝;我爱盛朝,因为那儿有说也说不完的功臣名将;我爱天朝,更因为那儿有最璀璨的文化财富——唐诗。我可以从这里,读出诗人的喜怒哀乐,离别,愁苦与励志。

离别,自古从今都是一个伤感的话题,不论是朋友,亲人,都令人舍不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对好友的离别感到伤感,请友人再尽一杯,以免西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像他这样的好朋友了。又或是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出王勃对朋友的劝勉;只要有知己,在遥远都好似在你我身边。

山水,是游玩时必赏的风景,无论是因景而发的快乐还是触景生情的怨念,都在诗人笔下淋漓尽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边从杜牧游山村时脱口而出。可见,一副美景可以令人多么开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伤感风景伤感情,塞外送别,军中送客之情便由岑参留给了后人。

家乡,一个美好的字眼。父亲的责骂,母亲的呵护,同游的伙伴。实在令人向往,但是,常年在外,回不去家乡,思乡之情便从心而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自己孤身一人漂泊在外,着实令人心疼。孟浩然看到孤帆从天边划过,便心生返乡之念“乡中泪客尽,孤帆天际看。”若你真的思乡,便归去看望吧!

哲理,作为人们吸取教训所生出的感叹与经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便常常教导着我:当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但你还有窗,就算不相信,也至少过去推推看,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唐诗,透漏的感情,无论是离别,快乐,忧愁,思乡还是哲理,常常令我如痴如醉,沉浸其中,世上优秀的唐诗灿若繁星,星罗棋布,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篇篇词,一首首诗,向我展现了一幕又一幕的激动人心的画面。“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使我看到杜甫笔下泰山的雄伟壮阔,也更深刻地体会了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让我看到李清照醉归的愉悦,,“日晚倦梳头”更让我明白她的疲惫与悲痛,国破家亡的悲哀使她的“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时局动荡是她的忧虑,却也是无奈。

读唐诗宋词,我跨越了时间与空间,与诗人对话,在短小精简的语句中读出了人生的理想与追求,唐诗宋词,是一段段情,它美;唐诗宋词,是一幅幅画,她美。她的美,吸引了我。

读辛弃疾“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我仿佛置身古代战场,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激烈和将士们在疆场挥洒热血的豪情万丈;读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仿佛进入诗人的梦想王国,他一心想要报效国家,为国杀敌的爱国思想深深感染了我;读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诗人的豪情壮志的体现,诗人渴望驰骋疆场,老当益壮的情怀使我精神振奋。

读唐诗宋词,我走过了历史,在现在和平的年代里,我也感受到战争的激烈和诗人们想要在疆场的愿望,唐诗宋词,记录着历史,也连接着现在。

在诗人们心中,月亮总带表着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是那皎洁的月光就勾起了诗人无限遐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虽然与亲人共享一轮明月,但思念之情却也更加浓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诗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那明月,寄托了多少人的期盼与思念,也不知道现在的月亮还能听得到那些声音吗?

读唐诗宋词,我有过沉思,月亮转过了千年,依然不变,思念延续到今天,依然不变,唐诗宋词,带给我亲人离别的辛酸,却让我更感受到月圆团员的美好与珍贵。

唐诗宋词,带我走过了历史,给了我理想与追求,让我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也让我读懂了历史。读唐诗宋词,我陶冶了情操,学会了用心看世界。她带给我的,是另一种深沉,另一种清新,另一种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我爱独自坐在窗前,泡一杯清茶,捧着一本诗词集,在橘黄色的灯光下,独享古诗词带给我的无尽欢乐。

那一首首传颂千古的诗词,饱含了我多少向往啊!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受着苏轼的旷达;李白的豪爽,领略着李清照的婉约,陆路的悲壮,陶醉在王维的田园情怀,辛弃疾的浪漫狂想中......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如痴如醉。在阳光灿烂的春日,在荷香四溢的夏季,在月白日清的秋夜,在银装素裹的严冬,我用心品味着,用情感受着诗词带给我的另一种境界,另一种思想。

如涓涓流水,如淡淡云烟,那些清丽雅致的小诗,总会穿过我的心灵,在我的脑海里萦绕不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我陶醉在早春的清新之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陶醉在夏日的绚丽之中,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我陶醉在秋夜的温婉之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陶醉在冬雪的烂漫之中。

一唱三叹的琴声,荡气回肠,壮怀激烈的号角,铿锵有力,那些苍凉悲壮,富有哲理的诗词总会震撼着我的灵魂,在我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我读出封建大夫的苍凉与悲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我又读出了前人豁达的胸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被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感动着,“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被游子的思乡情感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良师益友的劝勉,鼓励着我更加勤奋地去拼搏,去创造......

一曲又一曲,一首又一首,如神奇的音符如可爱的精灵,给我超凡脱俗的享受,主我无法摆脱对它们的钟爱,啊,陶醉在诗词中无尽的情思、情趣、情理之中,感觉真的挺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