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古炮台的历史精彩20篇

《荡寇风云》观后感讲述了一代名将戚继光南征倭寇还沿海太平的传奇故事。开学吧小编整理了相关的观后感,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2981

作文

1000

走过历史的痕迹作文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独自一人,仰望着澄澈的夜空,天上的点点繁星,就如同历史一般,里我们那么近,又那么远,看那一颗流星扫过天际,那是历史的再度坠落,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般匆匆而过,而历史光盘上留下的辉煌耀人的事例,却闪耀千年。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就如同一面镜子,过去的事留在了里面,将来的事摆在它面前。当你为成功感到激动时,别忘,照一照镜子,看清你自己,继续向着成功去吧;当你为失败而感到绝望时,别忘照一照镜子,看清你自己,去寻找另一扇门吧;当你功成名就解甲归田时,再照一照镜子,回味一下自己走过得路吧。

从夏商到明清,从茹毛饮血的时代,我们一步步走了过来,从秦始皇挟剑君临天下,到辛亥年间的一声炮响,中间无数无数的光辉事迹,英雄壮歌,都在历史长河中被渐渐磨去了光泽,百年皇图霸业,如过眼云烟尔。

楚南公“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话语,带着他反秦的信念,举起了起义的大旗:曹操那“日月之间,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豪情壮志,不仅造就了他的战绩,更早就他诗歌的辉煌;李白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灿烂的笔法彰显了盛唐的繁荣与开放;

光绪帝那“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包含了多少对英雄的敬仰和多少对中国贫弱的无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它们曾经是那么的耀眼,但转瞬间就飘上了历史的天空,那么近,又那么远,似乎只是一种错觉,历史的痕迹,静静地躺在那一条河中,被冲刷,被掩埋。我们或许喜欢,或许厌恶,但没有人能改变它们。有时候回头看看从前的自己,发现它们也变成了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将记住1937年的南京城作文800字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12月13日,一阵哀婉凄厉的警钟声回荡在繁华的南京城,所有国人的记忆瞬间被再次拉回到80年前那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寒冬。南京在此刻仿佛静止了:拥挤的人群停止了喧哗,奔腾的车辆停止了行驶,热闹的街市此刻也变得宁静,只有这凄凉宏大的警钟声,笼罩在整个城市。所有人都在为80年前,那些为祖国而牺牲的同胞静静地默哀,因为这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祭日,因为这天是“南京大屠杀”30万死难者的祭日。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了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行动,实施了一系列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残酷的暴行。他们妄图用法西斯的暴行,征服我们这个贫穷的国度。在南京大屠杀中,多少无辜百姓被残忍杀害,多少无助妇女们被奸淫,多少英勇无畏的战士惨死战场……那是一个可怕的数字,30万呀!一转眼80年过去了,但当年那些残忍、血腥、变态、毫无人性的屠杀画面依旧深植在所有国人心中,这是所有中国人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是无论时间多无情也不可能被遗忘的记忆。

80年了,日本你还要装傻多久?在过去的整整80年中,我们一年又一年地缅怀当年牺牲的30万余同胞们,一次又一次地等待着日本人的一个道歉,尽管我们没有资格代替死去的30万个灵魂去选择原谅日本犯下的滔天大罪,但可笑的是我们连原谅的机会也没有。日本从来都没有选择站出来道歉,甚至开始否认当年的南京大屠杀,改掉他们的历史书,让他们的后人渐渐遗忘又或是记恨我们的“瞎编乱造”。我不知道当大量事实摆在面前了还有什么勇气去否认,我也不理解日本人的野蛮程度。只是当一年又一年的12月13日来临时,所有中国人心中只会更加牢记这件每一想起就会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历史事件。日本人想要忘记的,历史将会永远记住

在这哀婉凄厉的长鸣警钟里,我们听到了太多悲伤的声音,有妇女们惊恐的尖叫声,有儿童嘶哑的大哭声,有战士们无畏而不屈的呐喊声。我们哀悼80年前那个寒冬里被无辜杀害的百姓,我们更要铭记80年前那个寒冬里英勇奋战为国人杀出一条血路的战士。感谢有你们,有了如今的岁月静好;感谢有你们,让今日的祖国日益强大;感谢有你们,让12月13日的冬天中国是火热的!

我坚信,1937年将永远牢记;我更坚信,1937将决不会再在中国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的呼唤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种声音,来自于孩子的心声;有一种声音,来自于母亲的召引;有一种声音,来自于历史呼唤……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丞相面对元军的威逼利诱,发出了振聋发聩的铮铮誓言。只要他点头,金银珠宝、雍容华贵的生活就会立马实现。可他在生与死的抉择下,宁愿选择壮烈地死去,也不愿苟且地活在元军的“善待”下,他深知自己是大宋臣民,他绝对不能做出任何背叛大宋的事情,他身上背负的“忠诚”,是给我们后代人树立了永垂不朽的榜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这个一心一意为国的人,听着他的名字,就会令人终生难忘,他为他的国家付出了多少辛苦;屈原,这个一心一意敬国的人,念着他的名字,就会令人感慨万分,他为他的国家花费了多少心思;屈原,这个一心一意爱国的人,想着他的名字,就会令人叹惜不已,他为他的国家做出了多少贡献。但在五月初五那天,他背起一块石头,这是一块作为他的国家唯一的一块净土,背着它,抱着必死的决心,毅然跳入汨罗江。国在人在,国亡人亡,他那颗忠烈的赤诚之心,为我们后人开辟了一条英雄之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东汉末年,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刘备欲伸张大义于天下,然屡次遭受失败,危难之际,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过了一年,诸葛亮出使吴国,联吴抗曹,火烧赤壁,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往后的二十年,诸葛亮一直尽忠尽责地为蜀国效力,七擒孟获,平定南方;空城计,化险为夷。公元223年,刘备去世,托孤之孔明。公元234年,诸葛亮二次出征平定中原,病逝五丈原,享年54年,他一生不图名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后人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佳话。

我不得不承认,历史的声音一直萦绕在我的耳畔:“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在这片中国历史的土地上,不断演绎着亘古不变的人生戏剧。人们从用粗犷的方式传承着古老的香火,到先辈们粗糙的双手接过上苍的祈祷……我们不断探索先人们创造的奇迹,不断挖掘先人们遗留的文明;当我们发现了古人创造的奇迹时,就会欣喜若狂;当我们枕着古人遗留的文明时,就会自豪万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因为有你,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璀璨;因为有你,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绚烂;因为有你,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辉煌,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追随你,我们倾听你,我们更爱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寻宝随记作文800字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站在博物馆,恰似站在时间的纵轴上,向前可知晓过往,向后又可以预知未来。——题记

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们从第四展厅·大唐遗宝开始了今天的寻宝之旅。这个展馆里的藏品都是出自陕西何家村窖藏,它们千年来一直存放在两只大缸里,直到被考古学者发现才重见天日。

“白玛瑙”带銙

茫茫人海中,我第一个看见的展品是“白玛瑙”带銙。它是一件白玉制品,我正寻思它是否是一件头饰,就听讲解员姐姐说,带銙在古代等同于今天的腰带,真是奢华得让我瞠目结舌。

货币的芳华

货币最早可以追溯春秋时期,“节墨之法化”铜刀币非常大,像一把刀一样。到了战国时期,“京一新”“半两”就明显精致多了,但还是非常大。自汉朝开始,大多数钱币都是圆形,中间有一个方形的小孔,小巧而方便携带。唐代“开元通宝”在这里珍藏尤多,金的银的、单面有字、双面有字,丰富多样,看得我眼花缭乱,从繁杂的钱币中不难看出一个时代的繁华。

咦,这是金饼?也是皇宫贵族装饰用的吗?这时,讲解员姐姐说道,金饼是皇帝赐给大臣的,或是做大规模交易时使用的货币。呵,古人真是奢华。

俑的记忆

秦始皇兵马俑按照1:1的比例仿真人铸造。他们神态各异,动作不一,却同样威武刚毅,给人一种威震天下的感觉。我猜想,一个兵马俑就对应一个真实的士兵吧,他们都是武艺高强的勇士吧,他们都曾横刀立马笑傲沙场吧,秦朝的军队一定十分厉害吧……

前面就是汉代陶俑。汉代陶俑属于迷你版,包括素衣式俑和着衣式俑。每个陶俑都很相似,素衣式俑的衣服是铸造人俑时一起铸造的,最后涂抹上色彩;而着衣式俑是先做人俑,再给人俑穿上锦衣。千年风霜过去,锦衣早已腐朽,未能见到美丽的锦衣,我有些失望。着衣式俑的两侧手臂上都有一个小孔,原来着衣式俑的胳膊是可以活动的!可惜展示柜里的人俑的胳膊都已遗失。

转过弯,来的唐代人俑展厅,唐代人俑以唐三彩最为闻名。唐代的俑丰富多样、精致细腻。唐三彩三花马栩栩如生,那马的眼睛炯炯有神,目视前方;马的头饰美轮美奂,细致的簪花棱角分明;马尾扬起,仿佛正在原野上奔驰……唐人以胖为美的特点在人俑上也有体现。仕女俑身着五彩缤纷的衣裙,她们的发型也是各式各样,云鬓、螺鬓、反绾鬓,装饰着婴儿肥的脸蛋,显得十分可爱。

在馆内寻宝,却发现到处是宝。置身博物馆,只觉得才疏学浅。世界那么大,历史那么长,我们不懂的太多太多。幸好,可以游学,幸好,还有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典故:割发代首

全文共 1069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七回。

【释义】割掉头发代替头颅。比喻以身作则,讲诚信。

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为了统一中原,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招兵买马,积草囤粮,千方百计拉拢人才。

曹操手下有两个谋士,分别是毛蚧和苟彧。一天,他们为曹操提了两条建议。其一,要利用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这叫“挟天子,令诸侯”;其二,要重视耕种,开荒种田,广积粮。曹操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这两条建议。于是,经过仔细筹划,开始实施。

他首先打听到汉献帝的下落,然后亲自去朝见皇帝,把皇帝接到许昌,他自封为大将军,开始了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第一条措施实施了,曹操心中很是高兴,士兵的士气也很高涨。曹操开始实施第二条措施,解决粮食的问题。他派人起草并颁布了“屯田令”,同时,命令军队也要大量开荒地,实行军屯。并严令士兵保护庄稼,不准践踏禾苗,若违犯,就按军法处治。

一次,正是麦熟时节,曹操带兵出征,任务紧急,队伍行军急速。老百姓都躲得远远的,不敢收割庄稼。曹操得知后,就传下军令,士兵如有践踏麦田的,立即斩首示众,请父老乡亲不要害怕。士兵们都小心翼翼地走过麦田,曹操骑着马,麦田里突然飞出一只鸟,这只鸟正从曹操骑的马头上掠过。战马受惊,一边嘶叫一边四蹄奋起窜进旁边的麦田。当曹操用力将马即刻勒住停下来时,低头一看,踩倒了一大片麦子。于是,曹操赶紧跳下马,对主管法令的官说:“我的马将麦子踩坏,违犯了禁令,请求按军法议罪。”主管法令的官说:“将军是一军的主帅,怎能议罪?”曹操又说:“我自己制定的法令,我违犯了不治罪,怎么能够服众?”主管法令的官又说:“对尊贵的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您是一军的主帅,何况踏坏麦田又不是存心违法,而是出于意外,我看就不必议罪了。”曹操听了,略略沉思一会儿,说道:“既然这样,那就暂且免去死罪吧,但是,我犯了错误也应该受罚!”说完,他脱下帽子,用剑把自己的头发割下一绺来,用力掷在地上说道:“姑且用割发代替砍头。”曹操割发严守军令的事,很快在全军传开了。全军上下,个个敬畏,人人遵守军令,无一敢违犯。当时,在曹操的屯田基地——许昌,军民共同发展农业,保护庄稼,这样,使被战乱破坏的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与发展起来。这为曹操打败群雄,统一北方,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成长心语】

古人认为,头发是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随便割掉不仅大逆不道,而且还是不孝的表现。曹操作为封建社会的政治家,能够割发代首,以身作则,实属难能可贵。我们现代的青少年,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的小事上,都应该有从自己做起的意识,以身作则,这样,你就会成为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曹髦的雄心历史典故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还在世的时候,曾梦见三马同槽吃草。曹操怀疑这马是指马腾父子。但是,马腾已经死了。曹操找来自己的谋士贾诩,让他解梦。

贾诩很不负责的说:“禄马,吉兆也。禄马归于曹,王上何必疑乎?”之后,曹操就不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了。然而,让曹操没想到的是,他死之后,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夺取的魏国的大权,这距离曹丕称帝也不过三十来年。

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已经七十岁了,所以他也就掌权了两年,就去世了。若是司马懿在地下能遇到曹操,可能会为他揭开三马同槽的谜底。不过,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曹操无法再为曹魏做出什么了。

司马懿去世后,司马懿的大儿子司马师当了大将军,二儿子司马昭当了骠骑大将军。司马师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把已经长大的曹芳给废除了,同时立了曹丕的孙子曹髦为帝。

当时,曹髦才13岁,司马师想的很好,曹髦年幼,只能任由他摆布,一定没能力反抗自己的。但是,司马师看走眼了,这也不怪他,谁让他一直有眼疾呢?曹髦虽然年龄小,但很有野心,他并不甘心当司马家的傀儡。

四年后,司马师因眼疾去世了,司马昭接替了大哥的大将军之位。司马师千叮咛,万嘱咐,要让司马昭管好手里的帅印。司马昭掌握了大权之后,自封高督公,允许佩戴兵器,穿着革履上大殿,就差称帝了。百官们也都是见风使舵的主,于是纷纷奏请司马昭代魏称帝。不过,司马昭给拒绝了,因为他铁了心要学曹操。

曹髦见此心中非常不安,他不想跟曹芳一样,被废除遭受侮辱,于是,决定拼死一搏。曹髦召集百官商量对策,准备先发制人,罢黜了司马昭。

中间有两个大臣却跟司马昭一心的,他质问曹髦:司马公为曹魏立下大功,陛下,你为何造反?曹髦心中难受极了,到底谁是皇帝,到底谁要造反?于是,曹髦怒气腾腾的回了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髦说完,就带人杀向了司马昭的府邸。不过,才走到半路,曹髦等人就被司马昭的心腹贾充给拦了下来。之后,曹髦就去见曹家的历代祖先去了。

曹髦的雄心壮志没有实现,但是他临死前喊出的那句话,却成了流传千年的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也是学校作文800字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曾想过,那一场世上所有人共同的梦,屹立在东方地平线上那一场晨曦中的梦到底是何样。只可惜现今只留下一地残骸去缅怀。面对着眼前精致华美依旧的罗马石柱,它硬生生地断裂,摔下,心中似乎也有什么东西一同坠落。

孩童极不和谐的笑声猛地撞入耳膜,将此地历史的厚重感一并击得粉碎。一群衣着鲜艳的孩子闯入视线,互相追逐,嬉闹,扔着石子。紧接着,游客们的到来使这里更加喧闹,我不得不让开。他们站在残破落败的罗马石柱前,开心地露出牙齿,一齐冲着镜头喊:“茄子!”

我睁大眼睛,呆呆地望着他们,大脑一片空白。恍惚间,我听到了什么人的哭泣声,断断续续,随记忆漂流到几年前。

那年冬天,我站在长城高大的烽火台上,眺望脚下严冬中的森林。远处依稀望见长城蜿蜒的身躯,如一条沉睡着的巨龙卧在山脉之上。那一瞬,年幼的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威严。在这个无一丝阳光的阴云天下,那一个在此处蛰伏了千年的奇迹便是。

正当我感叹着雄伟的古迹时,几道不和谐的划痕,明晃晃的,刺进我的眼睛。我伸出冻僵的手试图抹去这几道疤痕,终是无济于事。寒风一刀刀地刮着,割得脸上生疼,眼睛也开始发酸。于是我狠狠地闭上眼离去,不愿回头再看。那一瞬,我似乎听见了长城的悲鸣,至今仍回荡在耳边……

忽然想起了曹老师。她也曾这样,用些许悲伤的眼神与声音,为我们讲述一段段遥远的故事。她也曾在讲台上踱步,站定,合上手中的课本,长叹:“历史若不被人们所铭记,又还留存着什么意义呢?可现在又有多少人,明知这一段历史,却不曾重视呢?”这一段话,同那一段段历史,深深铭刻在我心中,不断激励我,不要忘却了历史,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在这一片土地上。

或许眼前这一片残垣断壁,便是为此而存在的吧。可眼前这一些人,又如何懂得它的价值与意义呢?阴沉的天空中,飘起零星小雨,渐渐聚集成泪珠大小的水滴,打在人们身上。游客们一哄而散,我望着雨中的圆明园,似乎看见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女人,坐在雨中哭泣着……

圆明园在哭泣,长城在悲鸣,许许多多的历史也被人们淡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是遗忘了历史,也便遗忘了前行的目的——不要再使那一段黑暗混沌的时代重临。

历史会教会我们许多事情,但它教给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不要忘却了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12月12日早晨,我校少队部在升旗仪式结束后,组织开展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勇于担当——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主题活动。下午,各班也开展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队会活动。我们六年级十几名《百色早报》的小记者在黄桃令、赵彩颜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百色市右江区“青少年辅导站”赵祯爷爷的家里看望赵爷爷,并听赵爷爷讲述抗战时期的故事。

从赵爷爷讲述的故事中我了解到,赵爷爷是东北人,5岁的时候,日本关东军来到了赵爷爷所在的屯里,把屯里的东西都抢光了。日本关东军还用刀刺向了赵爷爷的大腿,赵爷爷指着伤疤向我们说着。1942年7月31日,可恶的日本侵略者把新研发的毒药投入河中,屯里只有一条河,人们都靠着这条河的水生活,赵爷爷的奶奶和哥哥就是因为喝了有毒的水而死的。对于日本侵略者,赵爷爷心中怀着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仇恨,更是民族的仇恨!

1945年8月15日,小日本终于投降了,赵爷爷所在的屯里炸开了锅,群众欢呼着,簇拥着。村民们的好日子终于来了!

听了赵爷爷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南京大屠杀、731部队、杀人竞赛……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作为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牢记12月13日这一天,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日子,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从今天开始,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好好做人,长大后成为祖国的栋梁,为振兴中华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触摸历史作文600字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那个春季我伫立于桃树下触摸那一枝

桃花,指尖轻轻一触,思绪一闪,仿佛那遥远的历史便现在了我的眼前。

触摸着桃花,凝视着它可爱迷人的模样,我的嘴角微微上扬,轻吟一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那是大诗人崔护与绛娘的桃花缘,他们与桃花相遇,见证了那份美好。喏,就如同这桃花一样,其间花瓣微粉,花蕊更似绛娘的脸颊的一抹胭脂落在小灯须上,娇而不艳,煞是美丽。触摸这段历史让我开始遥想当年那段罗曼蒂克了。

在崔护眼中,风姿绰约的绛娘早已融在了当时漫天散花的里面了,只是最终绛娘也真的似这飘落的桃花一般香消玉殒了。空剩下满树相思,一世牵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我渐渐明白那美好背后原来还有如此一段悲苦的结局,留给我们后人空叹。

听,是哪位女子在呜咽?那声音断断续续,凄凄惨惨,越过历史长河。我仿佛听到了一句,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原来是那黛玉扛着锄头款款而来。她是清末曹雪芹笔下的女子。这桃花架起了历史文人墨客多少愁情,勾起了历史迁客多少才思啊。

桃花却也是爱寻乐的,它的栽培历史悠久,生性喜阳且耐寒,任何时候都是小脸上红扑扑的,圆润着呢,难怪有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一说,那是一种全新的历史触摸感蔓延了我的身心。多愁相思暂且搁置一边,转而追求一种活泼可爱欢喜生机的清新格调。桃花的另一面便呈现出来,历史上早有“画楼春早,亦舒桃花笑。”足见古人对桃花之喜闻乐见和诗人当时的人逢喜事精神爽之畅快了。更有甚者描绘出了“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之良辰美景了。依稀间,我似乎瞧见了历史风流人物一一流连于桃花树下。

触摸桃花,触摸着和桃花有关的历史,原来是那样的诗意/

一阵微风拂过,我才惊觉已是夕阳西下,而那昔日活在历史中的人们呐,是否也和我此刻一样,欣赏着这灼灼桃花而久久不愿离去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绽放在历史的微笑高三作文

全文共 1211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以为,物质的充实和精神的欢愉,就是快乐的全部内涵。家财万贯,呼风唤雨,就是幸福的全部真谛。然而,是谁?偏要抛开世俗的观念,在历史的风烟里,以傲岸高洁的铮铮风骨,赋予了快乐涣然一新的诠释?

陶渊明——溪水潺潺,蛩鸣声声,谁家的菊花在这幽幽的山林里吐露芬芳,引来蝴蝶的翩翩起舞?谁家的方宅十余亩,高大的榆柳荫盖了后檐,鲜美的桃李陈列在罗堂前?是你,东晋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在那个喧闹的京城,你把背影留给同流合污的官场,头也不回地来到这幽山中,开荒南野。当第一缕朝霞氤氲天际,你的双手已忙碌在南山下的豆苗田里,清晨小草上的露珠沾湿了你的青衫;夕阳西下,你扛着锄头,披着月光,走在回家的路上。

你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自然才是你的故乡。你说:少无适俗韵,恬淡才是你的本性。当我们回望东晋,记忆中缭绕的仍是你的桃花源,仍幻想与你在山中同醉,品味你复得返自然的快乐。

王昭君——茫茫戈壁,驼铃声声,此去万里,归期遥遥。是谁家的姑娘,怀抱琵琶,琴声凄凄似断肠?又是谁,哭红了双眼,欲语还休,空留一声亘古的叹息?是你,沉鱼落燕的王昭君。

今夜的你,最后一次站在中原的大地上,望向远处的万仞高山,那儿,即将是你今后的家园。你有怨,怨那个势利的画师,糊涂的一笔就葬送了你的幸福。你有思,思念着家里双鬓斑白的双亲,岁月的痕迹是否在他们的额前留下一道道皱纹?

身边的丫鬟在催促:“小姐,上轿吧,匈奴的人们在等着你。“你的眼睛突然就明亮起来了,心中燃起了希望。你想到那里将有为你遮风挡雨的夫君,你不再独守空房。你想到此行之后,汉匈两地的战火将会熄灭,人民将永世安康。生为汗家女,也能撑起一片天。

后来,你站在历史的夹缝里,看着人们赞颂你通国安邦的伟大壮举,嘴边挂着倾国的微笑……

虞姬

楚霸王在案前踱步,是谁的眼神,带着浓浓的幽思紧随他的步伐?又是谁的身影,一直在他身侧,走过风走过雨,不离不弃?是你,痴情的虞姬。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此刻在你眼里,像只迷途的羔羊。四面八方

的楚歌在飒飒的寒风中是如此的刺耳,你无心去追求所谓的天荒地老,也无力去责怪命运的铁石心肠。你只是暗暗地握紧了手中的剑。

你清凉的歌声在空气中漂浮,撕扯着霸王的心。那首柔肠哀曲还没来得及收尾,就夭折在你泛血的项颈里。在霸王怀里,你像一朵嬴弱的玫瑰,慢慢凋零。你对着他笑,你说:大王,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

那一刻,你在霸王怀里含笑离开。你把生命,献给了爱情。

这些不朽的故事,仍被人们传唱,他们让我明白了快乐更深更广的含义。

快乐,是陶渊明看到满院菊花盛开时唇边的微笑,是在芸芸众生中,能保持自己个性的洒脱;快乐,是昭君出使匈奴,带去文明与幸福时唇边的微笑。是有价值的付出;快乐,是虞姬生命凋零前唇边的微笑,是能为所爱的人保留心底最真挚最纯洁的感情时,内心的满足,父母,亲人,恋人和朋友。

历史的风烟还未散去,向世人揭开了快乐的面纱。如果你想一睹快乐的芳容,请去看看,那绽放在历史里的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历史上的宽容故事宽容是做人的美德

全文共 1691 字

+ 加入清单

(1)战国时赵国的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一忍再忍廉颇的寻衅羞辱,他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大境界,终使廉颇幡然醒悟,从而给世人留下“将相和”的千古美谈。

(2)三国时,诸葛亮初出茅庐,刘备称之为“如鱼得水”,而关、张兄弟却未然。在曹兵突然来犯时,兄弟俩便“鱼”呀“水”呀地对诸葛亮冷嘲热讽,诸葛亮胸怀全局,毫不在意,仍然重用他们。结果新野一战大获全

胜,使关、张兄弟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诸葛亮当初跟他们一般见识,争论纠缠,势必造成将帅不和,人心分离,哪能有新野一战和以后更多的胜利呢?(3)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4)唐朝谏议大夫魏征,常常犯颜苦谏,屡逆龙鳞,可唐太宗站得高,以宽容为怀,把魏征看作是照见自己得失的“镜子”,终于开创了史称“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5)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6)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着没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不允,说:“若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的好。”吕蒙正后来终于成为北宋的宰相。

7.丘吉尔的风度(宽容是一种人生境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全民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他是个名扬四海的政治家,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胜利的英雄。对于他来说,落选当然是件极狼狈的事,但他坦然对待。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这时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你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却爽然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祝贺?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真佩服丘吉尔,那么从容,那么理智,只一句话,就成功地再现了一种极豁达大度宽容的大政治家的风范!还有一次,在一次酒会上,一个女政敌高举酒杯走向丘吉尔,并指了指丘吉尔的酒杯,说:“我恨您,如果我是您的夫人,我一定会在您的酒里投毒!”显然,这是一句满怀仇恨的挑衅。但丘吉尔笑了笑,挺友好地说:“您放心,如果我是您的先生,我一定把它一饮而尽!”妙!果然是从容不迫,不是吗?既然您的那句话是假定,我也就不妨再来个假定。是的,这就是宽容!一种大智慧!一种大聪明!8.国马与骏马的故事

有人骑一匹国马(指平时养于民间,战时由国家征用的马),另一人骑一匹骏马,两人一路同行。骏马咬伤了国马的脖颈,国马血流如注,但若无其事,行走自如。后来骏马回到家中,草不吃,水不饮,浑身颤抖。国马的主人说:“它大概是为咬了国马而羞愧,我把国马牵来,劝劝它就好了。”国马奔来后,用鼻子亲近骏马,和骏马同槽共食,不到一个时辰,骏马就恢复如初了。故事虽小,却揭示了天地间动人的品德,那便是宽容。宽容,即原谅他人一时的过错,不锱铢必较,不耿耿于怀。9.宽容是无声的教育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仙崖禅师门下有一位学僧晚上经常爬出院墙外出游乐。这一天,禅师夜里巡寮,发现墙角有一张高脚凳,知道了有这回事,就把凳子移开,自己站在原先放凳子的地方等候学僧归来。深夜,学僧游罢归来。他不知道凳子已经被移走,一跨脚就踩在了禅师的头上,下地后看清是禅师,惊慌得深深低下头去。禅师像没那回事似的,反而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着凉,快回去休息吧!”这件事悄悄发生,悄悄结束,禅师也没有提起,但全寺一百多个学僧从此再也没有夜游的了。禅师宽容了他的弟子。他知道,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优美语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喜欢的中国历史典故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我就看过不少历史典故,其中一个我最喜欢,印象最深刻的典故就是《曹冲称象》。

曹冲很小的时候就善于观察,人人都很喜欢他。有一天,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见那头巨象身强体壮,四肢粗壮,十分罕见。为了想知道这头巨象的重量,曹操特地聚集了众大臣一起来商议,大臣们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拿个称来称一下。”有的就说:“这要造个多大的称,还是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吧”。当大家都在绞尽脑汁,争执不下的时候,曹冲走了过来。他弯腰低头靠近曹操的耳朵,轻声细语地说了一通。只见曹操听了点头称是,连连叫好。

曹操按照曹冲说的方法,叫家丁们准备好一条船,把巨象带到了河边,赶上船,当船下沉稳定后在船舷齐水面的地方划上一条线。然后宰把巨象赶下船,再往船上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那条线的位置才停止,最后用称称出船上石头的重量,这样巨象的重量就测算出来了。

曹冲的这个办法不仅不用宰大象,而且还很轻松的量出它的体重。这个办法“啧啧”让大家称赞,众人们立刻竖起大拇指直夸曹冲的聪明。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历史典故,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冷静地分析,多动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周朝的历史典故故事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武王灭商两年后去世,年幼的成王即位,不能理政,周公代成王摄政,当时天下很不平静,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不服,阴谋作乱;商后裔武庚图谋反叛复国。

周公在内忧外患的情势下摄政,对内勤政仁治,对外镇压叛乱,夙夜操劳,食不甘味,礼贤下士,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周公为了国家兴旺,十分珍惜人才,热心接待来宾,甚至到了“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程度。“握发吐哺”后指贤相勤政爱民,为国殚尽竭虑,废寝忘食,公而忘私,忠心耿耿。曹操在《短歌行》一诗中借用这个典故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是小小历史迷作文900字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迷,是痴迷,是探索,是追寻,是崇拜,是……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迷,什么音乐迷,动物迷,电脑迷,足球迷……而我,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历史迷。

还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去朋友家里,那是我还只上二年级,玩着玩着我就累了,从朋友的小书架上随便抽了一本书来看,是一本名字叫《楚汉英雄传》的历史知识漫画,那是我生平第一次接触历史,那恢宏的场面,皇权的威严,千军万马拼搏沙场,霸王别姬满伤情……我震惊了,世上居然还会有这样深奥、精妙、神秘的文学!从此我便深深地爱上了历史。

从那次与历史的美丽邂逅开始,历史,就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而我也从那时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历史迷。

历史让我沉醉其中,漫游在无边无际的历史长河中,让我俯视群雄,游走在官臣中,观察皇帝的言行,亲临那个鹿逐中原的天下。历史让我难舍难分,同时又让我无何奈何。

那是一个晴朗的下午,妈妈出去之前,让我完成作业再看书,我嘴上胡乱应着,手中拿着笔装模作样地写着,心中漫不经心,妈妈终于出去了,我立刻扔了手中的笔,抽出藏在一旁的《历史不忍细看》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汉武帝的巫蛊案让我惋惜不已;霸王项羽江边自刎又令我长叹不已……。时间“嘀嗒、嘀嗒”地过去了,我沉浸在书中,无暇顾及作业,可偏在这时,妈妈回来了,“咔”一声,门被推开,是妈妈!我大吃一惊,以光速把书丢到一边,拎起一片空白的试卷做着,心里有个小人一边不停地大喊,一边惊慌失措,如热锅上的蚂蚁,妈妈笑眯眯地走过来,想检查我的作业,“完了、完了”我无知所错,只好低下头,舔舔发干的舌头,准备迎接“暴风雨”,妈妈拿起卷子,看了一分钟,那一分钟好像是过了几个世纪,连时钟都不转了,一滴滴冷汗从我背上冒出,面庞上的肌肉绷的紧紧的,我大口大口地吸着气,怕一会儿会被骂的连大气也不敢喘,“啪!”地一声,试卷被狠狠地摔在了桌面,“怎么回事?”我抬起头,小心翼翼地看了妈妈一眼,妈妈的脸色阴沉得可怕,像一头凶猛的母狮子,她扫了一眼,抽出那本历史书,沉默了一会,让我多写了一张试卷,并把历史书没收了,我心里不断哀嚎着,历史书啊历史书,你可把我害惨了!可我怎么都无法对它产生恨意,反而越喜欢它了呢?为什么?

我就是这样一个小小历史书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康有为曾是炒房高手

中国传统文人,通常羞言金钱,以“铜臭味”鄙视之。故不少优秀的文人墨客,都不事生产,不谙经营之道。但也有例外,既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又具备超人的经济头脑,懂得理财。康有为就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对房地产有着敏锐的判断力,好几次牛刀小试,便获利不菲。其点子之准,下手之稳,就算现在的炒房高手,也自愧不如。

康有为流亡海外多年,其间得到了许多爱国华侨的慷慨资助,这是他得以周游列国的重要经济保障。但他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赚了不少钱,特别是在房地产上屡有斩获。

比如1906年春节期间,他访问墨西哥,受到当地隆重接待。当时墨西哥城正在筹款修筑有轨电车,他敏锐地意识到电车轨道经过的地方,必将成为人气旺盛的商业圈,地价必定随之飙升,这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赚钱的机会,便大量购置电车轨道经过之处的地产。没过多少日子,这些地价果然上扬了好几倍,他轻轻松松获得了10多万银元的赢利。

应该说梁启超也是赚钱的好手,早在1898年就以“保皇会”的名义,用入股的方式向海外华侨集资,在上海创办“广智书局”和“新民丛报社”。他凭借自己的知识资源,占有三分之一的股份,一年收益上万银元。当时康有为因逃避清政府追杀而避居印度吉大岭,经济陷于窘境,他得知后马上汇出1800银元,资助康有为。

有道是“此一时,彼一时”,当康有为在墨西哥的房地产上狠赚了一笔之时,梁启超的“广智书局”却陷入亏损的窘境,康有为得知后马上写信询问梁启超需要多少钱?梁启超回信说:“每年费用3000银元。”康有为立即汇出5000银元:给梁启超本人3000银元,给梁启超在澳门的家属1000银元,给梁启超的兄弟学费1000银元。出手之阔绰,堪与当今那些房地产老板媲美。“康梁”在政治上结为同盟早已美名远扬,在经济上互相施以援手,也传为佳话。

康有为晚年经济状况非常富裕。1913年康有为55岁那年结束流亡生涯回国,广东政府发还了被清朝政府抄没的康氏家产,并加发官产作为对康有为流亡15年的赔偿。资本贵在积累与增长,康有为非常清楚这一点,通过炒房地产来获利,依然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于1914年6月定居上海,租赁上海新闸路16号辛家花园,每月租金120银元,一住8年。这期间他看到上海房地产的升值潜力巨大,便马上变卖了广东的房产,在上海买入地皮。没过多久,上海的地皮飞涨,康有为又大赚了一笔。接着他又投资交通干线附近的房产,同样获利颇丰。

1921年,康有为在愚园路自购地皮10亩,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住宅,取名“游存庐”,十分豪华。晚年时他还在别处修建、购买了3座别墅,分别为杭州西湖的“一天园”、上海杨树浦的“莹园”和青岛的“天游园”。“一天园”占地30余亩,历时4年才建成。“莹园”建成后转让给别人,属于短线投资项目。青岛的“天游园”原来是总督楼,康有为购买后加以改扩建,他的生命最后终结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的历史老师

全文共 1604 字

+ 加入清单

在初中,一位历史老师以他渊博的常识曾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这一帮毛头小子,想来离现在应也有十几年的时光了。他姓黄,我们都称他为黄老师。

大家都说黄老师有点特别,其实就是有些“神经过敏”似的一个人,他不喜欢与人相处,总是特立独行。上完课夹起书就会骑上他的那辆早已是叮当作响的“宝马”,一转眼不见人影。但就在这样一个让他同事觉得“神经质”的人却很是受学生的欢迎。

历史课对于我们来说是让人提不起兴趣的一门课程,可在黄老师上来,我们个个却听得津津有味。他不会照本读书,而是每讲到一个章节或是一个历史事件时,他总能旁征博引,甚至把书本放在一边,把那个历史事件的精彩场面给我们讲述得绘声绘色,常常让我们如临其境。不知道是否由于黄老师的课,从那时起我到现在还对历史充满着好奇。

有时在课堂上,他还会语出惊人地评判起当时社会种种的不是,这在当时我们是很少能够从其他老师口中听到这些我们无法懂得的时事。有时听着听着大家会笑成一团,现在想想我们根本无法懂得什么是政治时事,只是笑笑。

而他的课,总让我们喜欢,不管怎么不爱读书的学生此时总也是两耳竖起。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不但是教历史同时还会给我们传授地理知识。他做为一位历史老师竟对中国、世界的地理情况也是那么了如指掌。常常在历史课堂上他会结合着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给我们讲述着那里的地理、风土人情。一样,世界各地的地理情况他同样如数家珍。记得他曾给我们讲农村的“风水”,他说这“风水”简单来说说是要有风还要有水,这样的地方就是好地方……你们谁要看“风水”的,可以请他去,他保管给你看的“风水”一定是好风水。

当时我们好多人不明白,一位历史老师怎有这样深厚的地理知识?难道他也是学地理的,但他又为何教授历史?这常常是我们争论的话题……

但有时他也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记得一次教授中国现代史中的“文革”章节时,他却不再神采飞扬,一脸的暗淡,似乎还有些伤怀。有时讲着讲着他又会语出惊人,说些(对于当时的我们)有些奇怪和难以理解的话来。说到激动处,能记得他眼角的泪光。当时我们不知所以。

他还曾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农民教师,即做教师又做农民。他曾在课上给我们说,他能做各种各样农活,农民们能做的他也都能出色地完成。有时他竟还会教我们什么样的田地要种什么植物,怎样的田地需要下什么肥料……他还说他也曾上山去偷砍树木来换些油盐……听着他讲的这些故事,我们大伙儿是大笑一番,而他却依然侃侃而谈。此时我们不觉得他是历史老师,更像是一个老农在给我们讲他的经历……

随着年级的升高从各方面有了对黄老师的了解。原来黄老师是一所地质大学的高材生,他的理想就是能够走遍中国的山山水水。但历史有时会跟你开个小小的玩笑的,后来遇到了那一个让他总想不明白的特殊的历史时期——文革。

一次,他为了给他的同事说上两句公道话,他在参加地质勘测人作两年后,被带上一顶“帽子”后,被撤职返回老家开始另一种对地球的“勘测”工作——回家种田。他曾感到不平,但当时能向谁说去呢?我们许多同学当时也是无法读懂那段历史的,不明白为什么会让一个高材生回家“修理地球”。从一位高材生又到起点(对当时的人来说)总让人有些不知所措。

但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在文革结束后他曾带着的“帽子”也摘掉了,他满以为他又可以去实现他曾经的理想。但历史又再一次和他开了一次玩笑,安排他到自己家乡一所中学任历史老师。我不知他当时是否有过抗争,或者他也害怕了这种抗争。他或许在不情愿中走上了教书育人的岗位,或者他心甘情愿地接受了国家的安排,不然他为何能把历史还有地理讲得让他的学生们在许多年后仍记着他讲的课。他也许用另一种方式在实现着他的理想。

从农家小子到大学的高材生再到农民,最后又成了一位历史老师。对他来说,历史给他开一次玩笑,但历史又给了他另一种机会。在这样的机会中,我们有幸成为他的学生,我们能在他种种“奇怪”收获着“历史”,似乎他就是一部“历史”一个和国家历史相连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歇后语的典故及历史

全文共 1255 字

+ 加入清单

歇后语典故历史

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4.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6.诸葛亮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典故】

1.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三国时蜀主。赵云在长坂坡救了刘备的儿子阿斗,来见他时,他故意将阿斗摔在地上,说,为了救你,差点伤了我一员大将。事出《三国演义》。此语用来指那些虚假的笼络人心的行动。成语:虚情假意。

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徐庶北上归曹以后,心中仍十分依恋故主刘备和好友诸葛亮。尽管他有出众的谋略和才华,但不愿为曹操出谋划策,与刘备、诸葛亮为敌。因此,徐庶在曹魏历时数十年,却从未在政治军事上有所作为,几乎湮没无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建安十五年,刘备陪妻回家省亲,到江东见孙权时,提出让东吴让出江陵,孙权当时未正面答复。刘备回荆州后,鉴于江陵为荆州咽喉,势在必得,便有武装夺取的打算。不久,周瑜病死,鲁肃为巩固联盟,建议将江陵“借”给刘备。孙权亲攻合肥虽已失败,但此时仍视曹操为主敌,仍需孙刘联盟,特别是鉴于若刘备从上游攻江陵,便不好防守这一事实,便将江陵借给了刘备,这就是“刘备借荆州”的历史事实。

4.诸葛亮吊丧——装模作样

话说诸葛亮三气周瑜之后,周瑜长叹“既生瑜,何生亮”(既然生了周瑜,又何必要生诸葛亮呢?)而亡。孙权知道周瑜死后,非常伤心,并照周瑜遗书命鲁肃为都督,总领兵马。诸葛亮得知此事后,与赵云引五百军乘船去巴丘吊丧。途中,诸葛亮知周瑜灵柩已到柴桑,便率部前往。当诸葛亮一行来到柴桑后,周瑜部将想杀诸葛亮,但见赵云在其身旁便不敢下手。诸葛亮读了祭文后,伏地大哭,连鲁肃都很受感动。其实,诸葛亮并不是因为周瑜的死而伤心,他是哭给周瑜的部下看的,真正目的是消除东吴的敌意,维持孙刘联合。

5.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赤壁之战时,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对抗曹操。为了让使曹操上当,周瑜和黄盖决定使用苦肉计。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不逊。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斩首,众将苦苦求情,周瑜便将黄盖处于杖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这正是做给诈降周瑜的蔡中蔡和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中蔡和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就相信了黄盖,之后赤壁之战爆发,诈降的黄盖开船来投降曹操,不料曹操中计,曹操的船团被黄盖的火船击中而着火,加上庞统的连环计和诸葛亮招来的东风,曹操军溃不成军,经过周瑜的奇袭后几乎全军覆没,甚至到了差点要被关羽所杀的地步。之后曹操惧怕周瑜,一直不敢南下。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6.诸葛亮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话说生于公元一九○年,死于公元二二九年,马良之弟,蜀国将领。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省宜城)人。

司马懿派兵来夺街亭,马谡因为纸上谈兵,自以为是,导致街亭失守。之前马谡曾立下军令状,诸葛亮虽不忍心,但为顾全大局,也只能处斩马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将记住那段血腥作文

全文共 1203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原谅,但不能忘记,忘记意味着背叛。

——题记

回望历史,战争多于和平,眼前浮现出的总是战火熊熊,硝烟滚滚,枪炮轰鸣,尸横遍野。刺眼的鲜红,毁坏的城市,坍塌的建筑……一幕幕惨烈的场景,都让人目不忍视,不寒而栗。世界呼唤着和平!

2017年12月13日,国家在南京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沉痛悼念80年前,惨死于日军屠刀下的中国三十万无辜民众。

历史追溯至1937年12月,在上海失守后,南京也随之沦陷。日军的铁蹄肆意践踏南京城,疯狂屠杀城内手无寸铁的百姓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随处可见的是断壁残垣,血流成河,堆积如山的尸骸。

先前战争失利的怒火,与中国人的软弱,激起了日军心中的征服欲望。这种欲望更激发了他们的兽性,使他们成为了毫无人性可言的杀戮机器。

在街上,成群的日军,肆意射杀中国军民。他们冲进居民家中,打死主人,抢走值钱的东西。突然,他们发现了一个待产的孕妇,他们冲了过去。

孕妇惊恐万分,急忙向后退,那无助的眼神,使日军更加兴奋,那乌鸦般邪恶的笑声响彻上空。“欣赏”够了,一个日本士兵端起闪着寒光的刺刀,直冲过去,对着孕妇肚子猛地一刺。孕妇在惨痛中死去,浓郁的血腥味弥漫在空气中。孕妇闭不上眼,她的眼里充满的是对胎儿的不舍与对这杀人魔鬼的诅咒。

日本士兵如此,那军官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把俘虏集合起来,绑在柱子上,用作给下属练习刺杀的活靶,或是让狼狗练习撕咬。中国人凄厉的惨叫声与日本人歇斯底里的笑声交织一起,在夜空中荡漾。

日本侵略者还不过瘾,居然开展了“杀人比赛”。这种惨无人道的行为在日本国内大肆宣扬,把他们称为“勇士”。这是多么丧心病狂!

在长达6周的杀戮中,日军共残忍杀害三十万同胞。这惨绝人寰的血腥暴行,令人发指!

一个勇于认错,敢于承担责任的民族,才能得到宽容与谅解,任彼此间放下仇恨,铭记战争的伤痛;让那段血腥历史不再上演。

然而,80年过去了,日本历史书仍不承认这段侵华罪行,有人甚至还为侵略者涂脂抹粉。但历史怎会忘记?战争给世界人民带去了毁灭性的浩劫啊!

安倍政府自上任以来,一直想抹杀二战的侵略历史:不仅有篡改教科书事件,更有一直倍受争议的公然参拜靖国神社事件,慰安妇事件。安倍政府一意孤行,受到了国际的舆论谴责,也让中国人民难以原谅。

同为二战法西斯的德国,1970年,德国总理曾跪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馆前,向600万犹太亡灵真诚忏悔,赢得了“宿敌”的宽容。德国为日本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我认为:历史已经发生,现在能做的就是向曾被自己伤害的国家与人民道歉,去征得他们原谅,而不是选择逃避,公道自在人心,逃避是没有用的。

在纪念南京大屠杀殉难者80周年的日子里,我们要正告安倍政府:正视历史,向中国真诚道歉去求得原谅,而不要一意孤行。对于某些妄图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战争狂人,别打错了算盘,不要想着再侵略中国;今日之中国不再是昔日的中国,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铭记历史,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这是每个人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以历史为作文600字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我还没有出生,爷爷奶奶就死了。所以我爸还在十一、二岁时,就不像其他家庭一样由父母来干的。承担家庭大多数的农活,我爸承担了家庭里三分之一的农活。

因为我没有爷爷奶奶,也没有外婆,所以我只能从外公口中得到那仅有的关于他所知道最早的从抗日战争开始故事。

听着外公那带着愤怒的语气,我可想而知当时的日本有多阴险毒辣。听他怒气冲冲地说日本人的阴险,他以南京大屠杀为例,告诉我那些惨不忍睹的景象。一个刚出生才几个月的婴儿,就直接被抛在空中,然后用刀刺去,活生生的婴儿就这样被杀死。当时南京屠杀是一片血肉模糊。他告诉我,日本没有打到我们的村庄,因为我们的村庄是山区,他们只打到了我们那个县城。

到后来,外公还提起了新中国成立,听着外公那种敬佩的语气,当时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极为严重。外公一直在说毛主席有多伟大,有多好。外公提起了土改,说土改好了很多。外公说他以前家都是贫农,自己没地,要帮地主干活。租地主的地,还要交两、三担谷给地主。因为家里的人又比较多,谷又比较少,所以连那些谷皮都混在饭里,一锅饭,几乎大部分都是番薯和谷皮。谁的饭里有那么几粒米,都会高兴很久。但土改以后,家庭的温饱有了很大改善。后来外公和我说了很多,一些合作社,也使生活过得好了些。后来外公说到公社化时,听到语气有一丝悲凉和一丝愤怒。他说一些搞得好的,就能够温饱。一些不好的,最后就只能挨饿。在公社里,有些人好吃懒做,只吃不干活。

在说到毛主席的同时,外公也说起蒋介石,说以前打日本,蒋介石不打,而是毛主席来带领打日本的。我也明白,外公对毛主席的个人崇拜很严重。讲起,外公更是把毛主席说得龙飞凤舞,他没有说毛主席的错误,而一味地说和,说毛主席死后,想做女主席,也讲起了刘少奇被软禁而死。说起了的动乱。

后来,我们讲到了邓小平时代。外公说,邓小平改革开放后,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土地。虽然外公不知道这个叫什么,但我知道应该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吧。外公说我们当时要缴税,毕竟土地是国家分给每家每户的。现在说不用了,讲到这,外公欣喜若狂,说现在政府对他们很好,老人每个月还可以领到55元。

我又问爸爸:“当时土地分到每家每户是在1978年吧?”爸爸说:“不,我们是在1982年才分到的。”我疑惑不解,爸爸看透了我的心思,说当时我们那边在山区,改革比较慢。爸爸还说改革之前,那些谷皮现在是用来喂鸡的。当时却是作为粮食,生活很艰苦。爸爸说,当时我们家一直都是贫农,分土地,虽然分得差不多,但却比以前好多了。但每天都要辛苦地干活,因为我爸毕竟没有爸妈,家庭承担要重些。

听了那么多,对比现在我们的生活,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拥有在以前那些年代的人所梦寐以求的东西。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打造以后更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倾听历史的声音初一作文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公元前202年,垓下的夜晚,四面楚歌,八面寒风,星光惨淡,月色苍白。他来回踱步,最后的夜空夹着一丝缠绵,如水,如沙,似前尘,如旧影。

刘邦就快攻来了,项羽愁眉紧锁,他弄不明白自己怎会输给那一个泼皮无赖,队伍都散了,唯独他不能散;队伍都降了,唯独他不能降。

终于他退到了宿命地,一个历史永远铭记的地方。他茫然地盯着江的对岸,隔着滔滔江水,他依稀看到了与他一起起兵的八千江东子弟。昔日的辉煌历历在目,破釜沉舟,九战九捷,所向披靡。而如今一切都快结束了,八千子弟兵战死沙场,虞姬自刎,唯一陪伴在身边的是跟他南征北战的乌骓马,不时发出一声声悲鸣。他轻轻抚摸着乌骓的鬃毛,默默地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霸王,快上船,跟我去江东吧,那是您的根据地,我们还可卷土重来跟刘邦争夺天下!”竟然还有人称自己霸王,他定睛细看,原来是江东亭长撑着船在江边等他。“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他脱下铠甲,仰天长笑。又是一阵静默,“你把乌骓带走吧!”语气与刚刚判若两人。

猛然,他持剑一挥,在空中划开一道孤痕,他看到了那红,那血,那旭日,轰然倒地。

人们不信力能扛鼎的项羽会输,杜甫也不信,如若项羽再回江东,还有可能与刘邦再来一次逐鹿中原。或许李清照的诗是更好的写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历史的声音含蓄而厚重,它用将星陨落的悲剧向后世诠释,一个经不起失败的人注定成为历史的悲剧,人一定要战胜自我。

[倾听历史的声音初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