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小记怎么写【推荐20篇】

导语:端午节是我国比较隆重的一个节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5951

作文

954

初中学子描写端午的练习日记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有清明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家乡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端午节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据说屈原自投汨罗江后,人们哀悼他,怕他的尸体给鱼龙吃掉,每当这天都用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投鸡蛋、粽子让小鱼小虾吃。到了后来就演变成快到端午节时家家都买糯米,包粽子,插艾叶,小孩都戴荷包、系五彩线。

这一天我们家人都早早的起来,去外边踏青,到河边走走,往脸上撩一捧河水,顺便采些艾蒿有时也带回一两枝柳树的枝条回家,插在门框边,窗台上,出发前奶奶会把五种颜色的线混合搭配在一起,系在我的脖子上、手和脚上。大街上有好多人,还有卖东西的,妈妈也给我买很多好看的荷包戴。说是要到节后下第一场雨时摘下来,扔到外面,把晦气,还有身体的毛病随着雨水一起冲走,这一年就会快快乐乐,健健康康。

回来之后,我们一家人坐在桌前包粽子,有时也会提前几天就包好,到过节时就省事了。我和奶奶学着包粽子,可怎么也包不好,奶奶说要包结实了粽子才会好吃,水不会浸到里面。过了好一会,我才把粽子完全弄好了一个,用马莲草使劲捆了一圈又一圈,扎的很结实,呵呵,我终于放松了。包粽子是需要有耐心的,不是马马虎虎就能包好的,就像学习一样,要认真,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粽子煮好了,早餐开始了,同时都端上来的还有煮鸡蛋,我挑一个大的鸡蛋让妈妈也拿一个和妈妈顶,妈妈的鸡蛋被我的顶破了…。就在欢声笑语中我们结束了端午的早餐,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就是这样过的,你们那里是怎样的呢,是不是也很有特色呀,我很喜欢过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的味道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展望历史的动人画卷,感受中华的五千年风采,那些传统节日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常绕。

品味淡淡的茶香,品味又一年的端午

今年的端午和往年的一样,我照例和父亲母亲去公园游玩。还没进门就感受一股喜庆的气氛。进入园内,哇,可真是人山人海,而且有许多外国人,我心里暗自欣喜,今年的端午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来到长街上,巨大的条幅跃入眼帘“长跑庆端午,万人齐报名”,这么盛大的节目,我当然踊跃参加了,本自以为跑的很快,但结果只得了一个鼓励奖“粽子”,还蛮好吃的,端午节的粽子真香。

我们又来到了江边,一列列龙舟像将要离弦的箭,跃跃欲试,舟上有黄头发的美国人,他们露着自信的笑容,仿佛一定会胜利,其他外国人也都满意急切的盼望着比赛开始。我看到中国人正在舒展胳膊,已经胜筹在握,心里暗自为他们加油打气,随着锣鼓的响起,龙舟奔涌而出,我扯着嗓子为中国选手呐喊着,终于他们不负众望,赢得了比赛。外国人虽输掉了比赛,但依旧伸出了友谊的手,相视一握,传达出对中华文化的无限赞叹与喜爱,端午节,真自豪。

我们又来到大桥上,这里有许多人都拿着粽子向江里投去,眼里满是怀念与赞叹,我知道了他们是在怀念屈原,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演绎了一曲曲生动的爱国史诗,我拿出粽子深情的抛下,心想:屈原的精神是永垂不朽的,我们新时代的英才应当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端午节,充满回忆与追念。

最后,我们乘着车回家,在路上遇到两个俄国人,我们顺便搭他们到宾馆,下车时他们用不怎么标准的中国话说:“中国的端午节真热闹,中国人真热情,将来我们还会来中国过端午。”我听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品味端午,只那浓浓的粽子;品味端午,只那浅浅的自豪;品味端午,只那淡淡的追忆;品味端午,是中华民族举世瞩目的风采,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传承。

我坚信中华文化即将成为世界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中华民族将成为东方一头傲立的雄狮,品味端午,品味浓浓的中华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过端午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端午节前夕,下午放学了,我看见妈妈拿着一大包粽子。我好奇的问妈妈:“妈妈,今天吃粽子吗?”妈妈说:“是啊,明天是端午节呢!你想不想吃呀?”我说:“那是一定要吃的!”

回到家里,做完作业,我就跑向厨房,看见了奶奶蒸好的香喷喷的粽子。我忍不住说了一句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口水落九天!”

我拿起一个粽子,仔细“观赏”。发现它是立体三角形的,看起来像一座城堡。有几粒米冲出了绿色城堡,它们一定是想呼吸清新空气了。可不知道,它们是我最先下肚的美食。哈哈!“信号兵”被我吃了,看他们怎么守“城”!好!实行B计划,攻城!我先把护城河(绑粽子的线)给拆了,耶!攻“城”计划完成,开始大动干戈呀!手指同志们!冲啊!打败绿色城堡!

因为那些“信号兵”的缘故,粽子剥起来黏黏的,但是吃起来香香的、甜甜的。仔细瞧瞧,里面有豌豆、玉米、花生、红豆、糯米、莲子……哇,它可真好吃呀!

我问妈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妈妈要我自己上网查。我搜索了有关端午节的网页,查到了端午节的由来,原来是要纪念屈原。在楚国,屈原是有名的爱国诗人,写了许多杰作。但是,屈原听到秦国已侵略到楚国时,泪流满面,写了一本《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后来,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我被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动了。

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还有几种:有纪念孝女曹娥的说法、纪念伍子胥的说法等等。

这个端午节,我既吃到了美味的粽子,又了解到了知识。今天,我过得真快乐。

[过端午作文7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端午赛龙舟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鼠年的端午节,我到棠下溪观看了“天河农信杯”龙舟赛。这场竞赛虽然规模不大,却很有中国传统的龙舟竞渡的韵味。

一来到棠下溪,只见溪的两侧,人头攒动,锣鼓喧天,红旗招展,观者如潮。参赛队伍早已准备就绪,一艘艘仿龙造型的龙舟,一字排开。每艘龙舟上有20多名划桨手,一名击鼓指挥员。舟上各插有一面帅旗,每队着装不同,色彩缤纷;队员个个精神抖擞,阵势宏大,场面极为壮观。

竞赛就要开始了。队员们屏住呼吸,跪在舟板上,全神贯注地等待出发的那一刻。随着发令员一声令下,健儿们手举浆落,奋力划桨击水,各艘龙舟如箭离弦,此时舟上的击鼓声,溪边人群的呐喊声、助威声汇成一片,群情激昂,各队龙争虎斗进入白热化。此刻,一幅具有浓浓乡情的龙舟竞渡的风俗画卷呈现在眼前。你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它的无穷魅力。

我国龙舟竞渡的起源,流传最广的是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传说屈原投汨罗江自尽后,楚人划船拯救,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却无所获。从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都到江上划龙舟。于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习俗便这样流传下来了。

由于龙舟赛具有浓厚的娱乐性和激烈的竞争性,而且也体现了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如今已成为一种体育竞技活动,流传很广。今年举办的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上,龙舟赛已经被确定为表演项目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粽子飘香话端午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端午那天,九州域内处处飘溢着粽子的清香,不少地方还有激烈的龙舟竞渡。­

朋友,当你品尝着黄澄澄,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当你观赏着精彩的,激荡人心的龙舟竞渡的时候,你一定禁不住要问:端午节源于何时?它又是因何由而起?­

端午节,也称“端午”、“端五”、“端阳节”、“龙船节”、“粽子节”等。五月五日古人又有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所以又叫“兰浴节”。“兰汤沐浴”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对端午节的由来及起源时间,历来聚讼纷纭,说法不一。光文字记载就有七种。一说远起于三代的兰浴。一说起于春秋战国越王勾践在这天操练水军。一说是纪念介子推。一说是“祭地腊”。一说是纪念楚爱国诗人、大夫屈原。屈原方正才高遭人嫉恨,为谗言所害,不为楚王任用,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自尽。楚国人对此悲愤不已,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让水中之物有食可觅而不食大夫之躯,并纷纷驾船搜捞。后来,前者演变为吃粽子,后者演变为龙舟竞渡。这种过端午的习俗在电视剧《血色湘西》中有较全面的反映。一说为纪念伍子胥。伍子胥因家仇弃楚投吴并尽忠于吴,后被吴王夫差所杀,抛尸江河,化为涛神。在民间传说中,伍子胥也死于五月五日,所以江浙一带有“迎涛神”之俗。一说是为纪念曹娥。曹娥,会稽上虞人。她的父亲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迎涛神溺死江中,不见尸首。曹娥因此缘江号哭了七昼夜,遂投江身亡。所以江浙一带又有五月五日纪念曹娥之事。除这几条之外,因地域不同,各地对端午的叫法也不相同,各本其源习俗殊异。端午节作为一个风俗活动内容十分丰富的传统节日,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又注入了新的内容。由于屈原有“可与日月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后世影响巨大而深远的楚辞,秦汉以后,端午节为纪念屈原一说,由楚国逐渐传到全国,为绝大部分地区所公认,并相传至今。­

从2008年开始,端午节与以往不同,被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国家法定的传统节日,这天全国放假。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传统文化和民间习俗的尊重,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已将“以人为本,共建和谐”的执政理念化为实际行动。­

我坚信,从今以后端午的粽子会更加香甜,龙舟竞渡会更加热闹、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的思乡情

全文共 2157 字

+ 加入清单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循着端午的香味,是众多民俗的回归,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传统文化记忆。端午节,我们赛龙舟、包粽子、挂艾草……传统佳节用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营造喜庆的氛围,维系家庭的团聚,承载美丽的乡愁。

粽子飘香,雄黄酒浓。又到一年端午,家家户户在挂菖蒲、悬艾叶,薰苍术、焚白芷,佩香囊、戴香袋,赛龙舟、跳钟馗的时候,总是免不了要联想到屈原。“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又到一年艾草香。走在故乡的大街小巷,能闻到忽远忽近的艾草香。挂艾草,不仅是故乡也是全省乃至全国不少地方的端午习俗。传说把艾草挂在门前,可消疾病、驱鬼邪、避晦气,为今后的日子带来平安和好运。因为怕被别人驱除的晦气降临到自家门头,故乡当地人往往在端午节前数天就将艾草挂在门口,有的人家甚至在农历四月下旬就挂上艾草,直到年底,防止晦气有机可乘。

目睹端午节前故乡的菜市场,不少菜摊前都摆放着一两捆新采摘的艾草,我的大姐玉玲买菜时顺便买了一把艾草。老父亲曾是一名自学的中医,从父亲那里大姐知道了艾草的药用功能。大姐亲自告诉我,她自己的孙子出世时,身体孱弱,她便在端午前后到野外采摘艾草,晒干、捣碎,为孙子缝制了几个艾叶芯的枕头,还经常用干枯的艾叶泡水给孙子洗澡。在她的护理下,过去经常咳嗽发烧的孙子身体渐渐康健起来。医书记载,艾草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可制成艾条供艾灸用。而端午为春夏之交,暑湿渐盛,百病易生。加上蛇虫也于此时繁殖生长,易咬伤人,故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为了防百病,抗蛇虫,人们纷纷在端午时节采摘一些驱虫防病的花草来预防疾病。久而久之,因其药性,艾草在民俗中渐渐被赋予了驱邪避晦的神异功能,也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平安的向往。如今,许多人并不熟悉端午挂艾草习俗背后的故事,只是将其视作一种必不可少的节日象征。这几天,除了菜市场,在故乡各大集市的许多路口也随处可见专门卖艾草的摊贩,他们采摘了大量艾草,开着小四轮到县城销售。有些超市、店铺也准备了许多艾草,以购物送艾草的促销方式来吸引顾客。

每年端午节前后,故乡的龙舟赛常态化举办已成定势。鄱阳湖水乡的村民们的自娱自乐,群“龙”逐浪,锣鼓震天,观者如潮,赛舟者与赏舟者,都成为故乡人们不可或缺的风景线。与龙舟赛相比,包粽子、挂艾草等则是另一项不可或缺的活动。这个多以家庭为单位的习俗,相比龙舟而言,则体现了小家与大家的呼应。民俗学者介绍,端午节食物非常讲究,尤其注重色彩。南方粽子多是肉馅,北方粽子多是红枣或豆沙馅。白里透红或是油光酱浓,无论哪种色泽,都能勾勒起人们的食欲。在南方,端午食物还有青团,用艾草汁液和面,再包上豆沙。此外,一些地方还有吃咸鸭蛋、黄鱼等“五黄”食品的习俗。糯米白、团子青、鸭蛋黄……端午食物有着如此丰富的色彩,是中秋节、春节等其他节日所没有的,民俗的魅力可见一斑。展示各地端午佳节的庆祝活动,观察多彩民俗的存续与演变,与网友共同品味中华传统佳节的韵味。

2008年,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随后在2009年,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端午入“遗”,所有华夏儿女都是它的传承人。一项祭祀活动演变成一个艺术样式,一段节气歌谣演变成一个养生理念,在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演变史中,并不鲜见。民俗学者认为,一个流传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在时代浪潮的翻涌下,逐渐找回了自己,也改变着自己,端午也不例外。人们出于移风易俗目的和提升节日文化的需要不断“改造”它。当下,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端午“新民俗”,逐渐得到大众的认同与参与;而传统节日庆祝形式上的包容性和延展性,也正是一代代老百姓生活智慧的体现。

纵观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在发生着深刻的演变。首先就是保护对象已经从社会精英层面的遗产转向大众群体的集体记忆,而传统节日是大众集体记忆的最好诠释。笔者认为,这些年来,文化遗产是否与邻国申遗项目名称重复,已不是咱们“纠结”的重点了,心态的成熟,一方面源于从官方到民间对传统文化保护的努力,另一方面源于大众对传统文化内涵越来越深刻的领悟。

为了能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承担起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角色,近年来,教育机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街道社区等主动作为,收效显著。在博物院,每当孩子们到听讲解员讲解端午起源、端午习俗的有关知识时,还将着汉服,行祭拜之礼,参加汉舞表演等。在中华传统佳节的这份集体记忆中,当然也少不了海外华人的身影。每逢佳节倍思亲,远在美国创业的好友程斌同志,微信告诉我说,端午节既能上唐人街买到粽子,看到华人社区自发组织的龙舟赛,也能欣赏到在国内并非端午专属、在海外很常见的舞龙舞狮。海外的端午节或许不那么讲究“规范”程式,却依然有着鲜明的中华印记。

尽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传统影响的式微,端午节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只是简单的吃粽子;但日历上“休”的字符还是提醒人们,这合家团聚的一天,是为了纪念一位爱国诗人而传承千年的习俗,昭示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力量源泉。当然,最固定的一个“习俗”还是与远在国内的父母互发过节的照片或视频,寄托思乡之情。古老的节日所蕴含的生命意识、家国情怀,是绵延千年的所有中国人的乡愁。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的端午节,更是为了传递这份纯洁信念,传承这份家国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骑马小记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终于,我骑上了马——那一刻,是令我朝思暮想的。

那是一匹高头大马,有着四条修长而有力的腿,一双大眼乌黑乌黑,闪烁着和善的光,那高昂的脖子,结实的脊背,无一告诉我们——它很强壮。那条银黄色的长尾巴让它显得格外阳光潇洒。它是褐色的,那整齐的鬃毛,让它更加威武。我试着想上马,可马鞍却比我还高。于是,我只好一脚踩蹬让妈妈托我一把,这才骑在马上。马上,我能感到马的体温,在马上放眼看草原,一切都生机勃勃,虽然此时的草原并不是春天,但又有哪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此时草原的无边翠绿呢?

马儿被人牵着,开始慢悠悠地散起步来,四条修长的腿轮流地迈开,长长的尾巴轻轻地扫着我的脚,痒痒的,酥酥的,好不舒服哦!几只鸟儿在头上飞过,它们俯视着这翡翠般的大地,马儿,牛儿,羊儿悠然自得地在草原上散步,它们,才是这片乐土上的真正的主人。

正当我陶醉于此美景时,突然,马儿的速度加快了——它的脖微微往下压,但一双大眼依然炯炯有神地注视着前方,开始小跑起来,风在我的耳边呼呼吹过,我真想大喊一声,来表达我此时激动的心情,但又按捺住了那小鸟出笼的心情。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抬头看着那一碧如洗的蓝天……

马儿越跑越快,最后飞驰了起来,一种从来有过的心情在我心中形成了滔天巨浪,我兴奋地伏在马背上,在马耳边说道:“小宝贝儿,加油!”

马儿似乎明白了我的话,耳朵轻轻动了动,此时此刻,我的心已不知是醉,还是醒了……

哦!骑马,你给我带来了多少梦幻般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过端午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因为端午是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所以庆祝活动也多种多样。据我所了解端午有:赛龙舟、吃粽子、佩香襄、在家门口插艾叶和菖蒲、洗中药澡和喝黄雄酒等习俗。

端午早上,我早早地随妈妈去了集市。集市可热闹了,最为壮观的是集市周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树叶”了。经过一打听才知道这些东西就是端午节所以用的草药,听一个老婆婆说今天出门采的草都能当药。于是叫妈妈也买上一把,买完菜回家后我就把艾叶、菖蒲放入一个小花蓝挂在门口的小铁勾上。这时候爸爸把香香喷喷的粽子解开了,吃着美味的粽子,我问妈妈:“仫佬族的端午是怎么过的?”妈妈想了想说:“基本相同,就是吃过晚饭后,要抬着纸船到田间赶走害虫,祝祷禾苗成长。还有给家人身上及房屋周围都喷洒些雄黄酒,传说这样可以防蜈蚣和蛇来伤害人……”

晚上我们就用买来的艾叶、菖蒲、千里光、柚子叶等中药煮的水来洗澡,妈妈说:“这时候正是中草药生长茂盛、成熟时期,作用比较好,能起到健肤防菌的作用。”洗完澡后我们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起各端午节的由来。爸爸说:“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很多:有纪念屈原的说法,有纪念伍子胥的说法,有纪念曹娥的说法等等……”让我对端午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个端午,过得非常开心。因为我不但了解了我们仫佬族过端午的一些习俗,最开心的是妈妈还答应明年带我回老家去过端午节,让亲自观看我们仫佬族端午节的过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端午的粽子小学作文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纪念古代忠臣屈原的节日,那是楚襄王九年,屈原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尽的。许多人不舍得屈原先生于是驾船追至洞庭湖归来;还有许多人唯恐河里的鱼虾伤害屈原先生的躯体,就把糯米装竹筒煮熟扔入江中。从此,便有了赛龙舟比赛,而竹筒里装糯米便成了现在我们用糯叶包的粽子了。

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的,还是纪念吴国的伍子胥的节日。吴国伐越国之时,伍子胥助夫差一臂之力,一举灭越,那时吴国士气高昂,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于是越王求和,吴王夫差答应了。越王又派他的宰相去说伍子胥的坏话,让吴王痛恨伍子胥。果然不出所料,吴王大怒,要杀伍子胥,伍子胥知道后要邻居挖下他的双眼,挂在城门上,要让他的双眼看到越国侵入吴国。这句话更让吴王火上加油,即刻处死他。结果这位忠国忠君的忠臣被人害死!

端午节还有许多的来历呢!要你们自己去了解,在此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端午的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来临,我们全家团圆,品尝粽子。青青的粽叶、香甜可口的糯米、诱人美味的肉馅,空气中弥漫着棕香味,也弥漫着端午的气息。

盘中的粽子经过机器的精心加工包装,看起来十分可爱诱人,入口也很美味,可我的心中总是空落落的,望着桌旁空着的座位,口中的粽子便似嚼蜡一般,我的思绪便飘向故乡,飘向儿时姥姥亲手给我包的粽子,飘向远在故乡病床上的姥姥。

从我有记忆起,家中就有一个习俗,每至端午节便全家团圆,由姥姥亲自当主厨给我们包香喷喷的粽子吃,而其他人便给姥姥打下手。姥姥包的粽子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反而在我认为还没有外面买的粽子包的精细好看,可就是这样,不知为何,我只喜爱姥姥包的粽子,并觉得买的粽子总比姥姥自己包的少些什么,只是知道爱吃,便要缠着姥姥多包些。

姥姥总是很宠我,无论我提什么要求,她总是由着我,尽自己的一切努力做到。那时的我是那样的任性与天真,我不爱吃包有枣子或者肉的粽子,觉得那样太腻,却惟独偏爱那晶莹可口的糯米,于是我便求着姥姥给我端午节包只有糯米的粽子,姥姥有些为难的答应了,可年幼无知的我并不知道这只有糯米的粽子有多么难包,因为没馅或枣子在粽子底部挡着,糯米很容易漏出来。终于端午节来临了,在我期盼的眼神中,姥姥端出了一盘独属于我的白糯米粽子,我急切的剥开粽叶,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姥姥连忙劝止道:“慢点吃、慢点吃,别烫着了!”在我吃粽子的时候,我感到姥姥的目光一直注视着我,是那样的温暖、慈祥。待我吃完后满意的说道:“真好吃!”姥姥脸上的笑容就更加浓郁了,她竟像孩子一般高兴地说“喜欢就好,我下次再给你包”,这时,姥姥发髻间渗出的小水珠终于汇集成大滴的汗珠流了下来,她不在意地擦了擦,此时我的心中却只有感动。

时光荏苒,我与父母搬到了北京,可姥姥还是独自一人呆在老家,渐渐地,我们回家团圆的时间越来越少,我也再没有与姥姥在端午节一同包过粽子。就这样一年年过去,岁月在姥姥脸上留下一道道不可消除的痕迹,我长大了,可是姥姥却一天天老去,身体一点一点不如从前,直到如今,卧在了病床上,回到家乡,看到儿时那一直健康慈祥的姥姥,如今变的如此消瘦苍老,我心中的酸涩便蔓延开来,眼泪夺眶而出。这时,长大的我已经懂得了姥姥包的粽子的奇特之处---那里满含着姥姥对家人的爱与祝福。

一阵铃声响起,将我思绪拉回到了现实中,我接起电话,原来是姥姥,我们祖孙俩聊了起来,聊到了粽子、端午、故乡,也聊到了那儿时美好的回忆……

在这里愿姥姥可以早日康复,您的孙女在端午节最诚挚的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二年级作文情寄端午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汨罗江畔,一位散发披肩的老者蹒跚的来回踱步。

他口中吟唱着《离骚》,眼神中充满了悲伤失望。

慢慢地,坐在一块大石上,他两眼呆呆的望着东去的江水,又抬眼望望耸立的高山。自问:高山与流水,那个才是正直的哪?

“大王,”他的耳边响起了子兰和靳尚的谗言,“屈原在背后经常说您的坏话,说您昏庸至极,楚国的最后一个国君就是您。”唉!小人得志,全靠奸诈,油滑与灵动,顺从君主的意愿,如那蜿蜒的流水一般;而君子正直,以理服人,沉稳与坚定,似大山般巍峨。

“这不是屈大官人吗?”一位渔夫飘然而至,“您怎么在这里呀?”

“哎,我编撰楚辞却引来小人嫉妒,”他的面前出现了他们进谗言时奸笑的脸,“小人的谗言,使我失去了官职;君主的不明,使我我多次被流放呀。”他削瘦、苍苍的脸上涕泗流。

“那为什么不学学他们哪?学学他们的灵活、多变。”

“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世人皆醉,唯我独醒。”他无奈,悲伤地但坚定地说。

望着远处巍巍青山,深邃的天空,他想起了自己忠心耿耿而被流放,心像被刀剜了似德在流血。当怀王因不明而成为异国孤魂,当楚国破灭的消息相继传来,他的心已随风而碎了。

日升日落,斗转星移。几年的光阴忽地弹指而过。

但他执著的忠心,他以死报君思想,用生命对抗像流水一样腐朽的黑暗势力的决心象山一样屹立。

“既然流水已成江河,小人终成祸害,我便做那沉稳,踏实,不畏腐朽的大山!”他毅然抱起一块大石,投身于汨罗江中————

风呼雨啸,草木含悲。

一代爱国者,化作不朽的高山震撼了天地,屹立于混浊腐朽的流水中央,令他们胆寒,屹立了千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知端午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一说到这两句诗,大家马上会想到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就是我们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的传统节日—端午,我知端午。

公元前229年,战国时代楚秦夺霸权,诗人屈原列右大夫,很受楚国器重。后来,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他们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昌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襄王即位不久,秦王又能派兵攻打楚国,顷襄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郢都攻破的噩耗后,万念惧灰,仰天长吧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同时拿来粽子、鸡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5月初的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从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端午节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午”也就如称“初五”;“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五。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大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怕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为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尽管端午年年都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一是纪念屈原说;二是迎涛神说;三是龙的节日说;四是恶月恶日京;五是夏至说。由于屈原的格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所以端午节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是家家户户口团圆、是最幸福的时候,到了这一天早上天不亮的时候,爸爸妈妈在门上挂上艾叶、香囊,妈妈会为我系上五彩线,保平安。我会和哥哥、妹妹、小弟一起玩耍,做游戏。吃饭的时候到了,我来到饭桌前给大家都分上一个粽子,自己最后拿一个,把绳子解开,剥开叶子,就可以吃到里面香香、软软的粽子了。大家有说有笑,非常开心。

这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我知端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集体过端午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端一盘粽子,呈一枝艾叶,与你一起过端午。这不,我和老师同学们在学校度过了一个特殊的端午。

午后,微风徐来,端午节踏着跫音赴我魂梦之约。一缕叶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倒抽了一口气,感觉得到血管里的血液流动在加快。

“预备开始,准备合拢”!张老师的命令重如泰山,如山谷中的洪钟传来,掷地有声,我们像打了强心针似的,迫不及待地推开桌子,嘈杂的碰撞之音似乎成了一曲桌椅交响乐。

很快芦叶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湿漉漉的,抚摸过我们手部的每一寸肌肤,我笨手笨脚的学着家长们包粽子的样子,谁知,我反而成了东施效颦,样子很是狼狈。只好请四处奔走的同学朱子琪赐教。“这个嘛,小菜一碟!”她娴熟地手指勾住芦叶,巧妙地一弯,一个圆锥形的扎粽出现在我的眼前,简直是化拙为巧。

闻着糯米的香味,偷偷嚼着带来的香甜枣子,我恨不得马上就品尝自己的粽子!伙伴王怡卓用勺子从盆里挖出许多糯米,一把塞进弯曲的芦苇叶里头,一边高喊:“陆筱寒,看我的杰作,反正老师说不掉米就行了!”她自豪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趾高气扬,似乎完成了人生一件大作品。

朱子琪精益求精,离开我们小组又去其他小组求高人指点,而我呢,如同一颗闲棋冷子,说来就是“慢摇动弄心悄逝,事事相融也无事”。我朽木脑袋一会儿就忘记刚才的方法,拿起三四根剑形的芦苇叶,胡乱地包扎一圈,用一根绳子打了一个结。我正准备让我的‘外星生物’亮亮相,老师招呼我们上讲台合影留念啦!

时光荏苒,愿世界在此搁浅。钟表忘记了时光,我们忘记了流年。这次的包粽子活动是多么有意义啊!让我们踩着记忆的流星,寻找爱的落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救鸟小记作文500字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天气非常好,我很早就起床了。这时,我看到自己 家里的那只猫 不知道拖着一样什么东西在向屋子的一个角落跑去。出于好奇,我悄悄地跟过去想看一个清楚。原来那只猫正在吃一只小。我看见了,马上转身去关了房门,防止那只猫拖着小鸟逃走。然后,我迅速冲过去想从猫嘴里救下那只小鸟。那只猫看见我冲过去,叼住小鸟就跑。可是,那扇房门已经被我关了起来。它无路可逃。我拿起一根棒往猫的头上打去。那只猫被我打中了头,痛得“喵喵”乱叫。那只小鸟从猫嘴里落到了地上。我再举棒装作要打猫。那猫吃过苦头,吓得逃跑了。我趁机拾起那只小鸟,仔细观察起来。我看到那只小鸟已经被猫咬伤了。于是我想自己当一位医生来给小鸟治病。

我去拿来了一些药品,先用棉签蘸了一些双氧水 给小鸟的伤口清洗,然后再往伤口处涂了一些红药水,最后我拿了一些纱布给小鸟把伤口包扎。一切工作都做好了,我又去拿来了水给小鸟喝。它喝了一点水,叫了一声,好像在向我表示感谢。接着,我为小鸟做了一个舒适的窝,把小鸟放进窝里。我还用手抚摸了一下小鸟。小鸟受伤了,当然不会躲。我摸着小鸟的身子觉得特别舒服。小鸟也平和了一些。我觉得它好了一些。

经过两天的经心照料,小鸟的伤口已经差不多好了。我看到小鸟想飞的样子。决定还小鸟一个自由。我想小鸟回到大自然 ,一定会更加快活,对于它的伤口来说一定会有好处的。

傍晚,我打开窗户把小鸟放在窗台上。小鸟飞起来了。它虽然飞得不稳,但还是飞了起来,飞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日爬山小记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听爸爸说爵溪有座山不错,趁着周末好天气,我和妈妈决定前去一探“庐山真面目”。

开车大概十几分钟,便到了山脚。我们沿着山路,拾级而上。一路上,淡淡的花香伴着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妈妈说这是春天的味道!不时传来的潺潺溪水,叮咚作响,仿佛钢琴弹奏的美丽乐章,妈妈说这是春天的声音!树枝上一个个即将绽放的嫩芽,透着崭新的绿色,妈妈说这是春天的颜色!

“山顶又会是怎样一幅美景呢?”我像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似的,迫不及待地向山顶进发。妈妈在后面一边追一边气喘吁吁地喊:“慢一点!慢一点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果然,妈妈带着我穿过一条小路,我们发现了一个绝佳的观景平台。站在那里向远处眺望,大海茫茫,船儿点点,让人心旷神怡。继续前行,我们还在路边的草丛中发现了一种长着锯齿般叶子的植物,妈妈告诉我它叫“铁芒萁”,是酸性土壤的“代言人”。

远处不时传来欢快的鸟鸣声,原来不知不觉中我们已到了山顶。原来真如妈妈所说的美景需要慢慢欣赏,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过端午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5月5日端午节,家家都在包粽子,准备过节日,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

准备工作都好了,妈妈也开始包了,只见妈妈拿起一片叶子,做了个茶杯形状,然后把材料依次放进去,只见米、豆子、蜜枣争先恐后地跳进了叶子中,然后用丝线把粽孑缠起来,最后把这一些粽子进蒸炉里就好了,过了一会儿,香喷喷的粽子就好了,我便拿起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好了,不多说了,我要写第二个习俗了。

第二个习俗就是赛龙舟,记得上一次比赛就是在涟水河举行的,十分热闹。比赛的船大概有五六条船吧,十八个人两排坐着,哦,对了,前面还有一个打鼓的,总共十九个人。

裁判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所有的船就像断了弦似的,像一条龙飞奔了出去,每一个人手拿着船浆向前划动,十分整齐,他们整齐划一地向前划动,前面打鼓的敲一下仿佛在为他们加油,每一个人默契的喊:〝嘿呦,嘿呦,〞每一个队都划得很快,不相上下,仿佛每一个队都装了马达似的,很怏,马上就要到终点了,他们更加卖力的划着,岸上的人也在为他们加油、鼓励着,但是冠军还是被1号船夺了,虽然对其它参赛的选手来说很可惜,但是每一个人都十分开心!

端午我过得十分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的历史典故:三闾大夫屈原的传说

全文共 376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有一个和端午节紧紧连在一起的名字。当您闻到粽叶的清香,当您听到龙舟竞渡的鼓角,也许您都会想起他,一个峨冠博带,在江畔行吟的背影。他就是三闾大夫屈原,一个让无数中国人敬重的爱国诗人。

我国人民为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过端午节,这个风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国。

屈原,生活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年轻时就胸怀远大抱负,表现出惊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怀王信任,官至“左徒”,据司马迁《史记》记载,他内“与王图议国事”,外“接遇宾客,应付诸侯”,是掌管内政、外交的大臣。

战国本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争霸的混乱时期,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常对六国发动进攻。当时只有楚国和齐国能与之抗衡。鉴于当时形势,屈原主张改良内政,对外主张联齐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层统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国贿赂的楚怀王的宠姬郑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挤和陷害。

糊涂的怀王听信谗言,疏远屈原,把他放逐到汉北,结果楚怀王被秦国骗去当了三年阶下囚,死在异国。

屈原看到这一切,极端气愤。他坚决反对向秦国屈辱投降,这遭到政敌们更严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亲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汉北更偏僻的地方。

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屈原没有屈服。他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决不随波逐流。拿起笔抒写自己对祖国的热爱,指斥“群小”误国,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篇。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最伟大、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他的作品为“楚辞”。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屈原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七百七十七个字,诗中叙述了诗人为实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所遭受的打击和迫害,深刻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对人民和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感情。

屈原在长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所受的摧残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个打渔的隐者,隐者见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劝他“不要拘泥”、“随和一些”,和权贵们同流合污。屈原道:“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意思是:我宁肯跳进江水中去,葬身在鱼肚里,哪能使自己洁白的品质蒙受世俗的灰尘?)

公元二七八年,楚国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诗人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打击,眼看国破之难,却又无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忧心如焚,在极端失望和痛苦中,诗人来到了长江东边的汨罗江,抱石自沉。他死时大约六十二岁,正是农历五月初五。

对于屈原的死,我们或许会惋惜,难道诗人只能用死亡去回报他的故国?他不能象张良那般忍辱负重,伺机为楚复仇吗,他不能归隐山林,著书立说,为楚国留下永久的记忆吗?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他只能以死亡的方式恪尽自己的忠诚呢?

探讨屈原自杀的三大原因

换做现在,道不同不相为谋,君主不接受劝告,国家是他一个人的,让他自食恶果好了,何必自杀?他是战国时期的人,战国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一个知识分子也许昨天是宋国人,今天就为齐国的国君效劳,齐国混不下去了,明天再去秦国也简单得很。别看这些国家整天打来打去,其实国境开放,基本是免签证。既然这样,屈原为甚么要投水自尽呢?

首先,他是楚国的贵族。先秦采用分封采邑制,周天子是天下共主,有血缘关系的亲戚就亲疏有别地分封到不同地方当诸侯,诸侯又按照同样的方式把国家分给不同的大夫。楚国和其它诸侯国有点不同,国君和周天子并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其它诸侯只能称“公”、“侯”时,楚国国君就能自称为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王”的称号。楚国的君臣同样有这种关系,屈原和楚王同姓,所以他对楚王和楚国,不仅有一份大臣对国家的忠诚,也有一份难以割断的血脉亲情。

屈原著名的诗歌《离骚》,开篇就骄傲地自述了自己的身世: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帝高阳,指的是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颛顼帝高阳氏。屈原说,自己的世系可以上溯至上古的颛顼帝,这和楚国的世系是一样的。他诞生在贵族之家,父亲伯庸抱着对他美好的期望,给他取名“正则”,字“灵均”。“原”也是他的字。因为原的意思包含平正开阔的大地的意思,和名“正则”互为表里。

虽然是楚国的大臣,但屈原也是楚国王族世系中的一分子,所以其它人可以离开,他却在感情上无法抛弃楚国,当祖国亡于秦人之手,他选择了以身相殉。

第二个原因,是楚国人对于个人生死和荣誉之间的独特观念。后来在楚汉相争中败给刘邦的项羽,也在乌江边自刎了。项羽当时也并非全无退路。史书上说: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有人说过:项羽的兵败自刎,其实也是楚人风气使然。如果他不自刎,反倒得不到楚人的心仪。据《左传》桓公十一年载,楚国莫敖屈瑕曾率兵讨伐罗国,因骄傲轻敌而败北,结果他自缢于荒谷,而随从他的群帅们则将自己囚禁于冶父以听从楚王的刑罚。屈瑕曾多次为楚国立功,结果一次兵败就不能不自缢以谢国人。再如《左传》庄公十九年载,楚文王与巴人作战不利,回国时,掌管都城城门的鬻拳却不让文王入城。文王不得已,整顿人马去讨伐黄国,仗是打胜了,可惜回来的路上病死了。鬻拳安葬文王后,也自杀相殉。可见在楚国,即使君主丧师辱国也是不可以原谅的。又如战国时代的楚怀王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君主。他曾被秦昭王骗到秦国,要他割地称臣。怀王至死不从,最后病亡于秦。据司马迁《楚世家》说,楚怀王死后,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也因此都看不起秦国而同情楚怀王。

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楚国人把荣誉看得比生死更为重要,自尊心很强,所以也才会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信念。楚国的灭亡虽然不是屈原的责任,但屈原断不会以楚国贵族的身份做秦国的的降臣。

第三个原因,是屈原自己对于“美”的喜爱。《离骚》中,他用满目鲜花和香草来比喻美好的事物。他形容自己的外表是“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意思是“披上了江蓠和系结起的白芷,又编织起秋兰佩戴在身”。又如“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就是说“裁剪荷叶制成绿色的上衣,缝缀荷花再把它制成下裳。没有人了解我也毫不在乎,只要我内心情感确实芬芳。让我的切云冠高高耸起,让我的佩饰长长垂地。内在芳香与外表光泽糅合,只有我光明的质量没有毁弃。”

品德的光辉和外表的鲜美一一相扣,不单是拿鲜花香草比喻品格,而且那些充满意象的生命力也确实渗透到了人格中,让后者更形象更直接的被把握到。

香草美人,是屈原在《离骚》中创造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新的风格。用香草比喻品格,用美人比喻身为人臣的身份。这里就要说到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了。像上文中提到的,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和楚王有血缘联系。他对楚怀王的感情很复杂,一面对他有源于内心的忠诚和希望,一面又对他的昏昧有深沉的不满和惋惜。他说:“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就是埋怨楚怀王偏听小人的谗言,不信任屈原的一番良苦用心。但他又不愿抛弃处境越来越危险的怀王,“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眼看就可以离开混乱的楚国,前往平安的乐土,却在最后一回眸间,感到悲伤和犹豫。

这是屈原在《离骚》中坦露的对于楚国和楚怀王充满悲剧性的内心历程。当时楚国只是危险,却还没有亡国,等到他写《哀郢》时,楚怀王已经在秦国的羁留中死去,继位的楚顷襄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没多久秦国大将白起就率军攻陷了楚国都城郢。诗人久放的痛苦和对祖国危亡的忧虑,在这首诗中得到异常深刻的反映。“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说的就是:天道不专反复无常啊,为何使老百姓在动乱中遭殃?人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啊,正当仲春二月迁往东方。

屈原的壮志与古国的山河一起破碎了,他的生命也随着礼魂的调子远去了。是什么将他逼上了绝路,是什么让他只能选择死亡?也许,我们能猜测出一些原因。可一切,都只能是我们的臆测,我们只能知道,他最终选择了死亡,让故国的江水成为他永远的归宿。悲愤的屈原应该不知道,在汨罗的涛声中,他的那颗赤胆忠心已伴着端午这个特殊的日子给了无数人心灵的洗礼。

屈原在江南的流放地听到国家灭亡的消息后,选择了怀沙投江,以身殉国,他的《怀沙》一辞可说是绝笔:

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

怀质抱情,独无匹兮。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所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浑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眼前浩瀚缥缈的江河让他感到孤独和绝望,虽然世界混浊,没人理解,但还有死亡可以安慰自己。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就此他下定了一死的决心。

两千多年的岁月,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能算短短的一瞬了,可是尽管大江东去,暮往朝来,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端午节那天,人们仍要在江河里划龙舟,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可见诗人的作品和精神是永存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过端午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戴诗琦

今天下午我们班里组织大家包粽子。

林宥辰奶奶和很多家长下午来我们班帮忙,教我们包粽子。

宥辰奶奶告诉了我们很多过端午的习俗。讲完了要包粽子了,我们和小伙伴跑到洗手间洗手,洗好了就迫不及待地跑回班级,桌上摆满了包粽子的材料。大家都开始忙碌起来,我在一旁跃跃欲试,可是那一张张绿绿的粽叶似乎不听我的话,怎么也包不好,倒是把糯米弄得到处都是。后来,我在宥辰奶奶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我的粽子,虽然它歪歪扭扭的,一点儿也不像粽子,可是看久了,还是挺可爱的!

粽子都包完了,一个个可爱的小粽子堆放在一起,大家在享受了劳动成果之后更加开心地玩耍起来。今天真是难忘的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小学生端午粽子香作文100字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到来了,在我放学回家的路上,看着家家户户都忙着包粽子

回到家里,奶奶也正在忙着包粽子,我放下书包,就去问奶奶怎么包粽子呢?奶奶说:“你先拿来两片粽叶,做成漏斗形,再把米放到两片叶子里去。然后把一点肉放进去包好,最后,把粽子放在锅上,过了一会儿,就熟了,吃起来又香又甜。”我照着奶奶的话做了起来,我做了一个又一个。该放在锅上煮了,过了一会儿,粽子果然煮熟了。吃起来很香很甜。

我明年端午节还包粽子,更想吃到比这次更香的粽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情浓粽飘香作文

全文共 1178 字

+ 加入清单

常听大人提起“四时八节”,端午就是八节之一。端午节令人翘首期盼,在于可以吃到平日里难得的美味。或许是外婆厨艺高超,对于童年的我来说,端午就意味着美食。

记得那时,端午节还没到,我就催着外婆准备,外婆称我是“端午积极分子”。几天后,我便会惊异地发现桌上多了好些东西,有粽叶、赤豆、绿豆、红枣、雄黄豆、蒜头、菖蒲、茴香八角之类,聚在一起散发香气。我也不认识,随手抓起一片菖蒲,裹着一个八角,就往嘴里塞,大嚼特嚼,结果后来一进厨房闻着香气就浑身起鸡皮疙瘩。

到了端午那天,天还蒙蒙亮,我和外婆都已起来。我是出于兴奋,外婆则是起来干活了。外婆先把粽叶装在脸盆里,放水浸没,干枯、卷皱的粽叶经水浸泡后,慢慢舒展开来,颜色也渐渐变为深绿色。然后,外婆用抹布把每张粽叶细细地擦一遍,再冲洗干净,这时候的粽叶看上去有一种翠玉般的润滑光泽。洗毕,粽叶放入大锅,用水浸没,开大火烧至沸腾。我很奇怪,外婆说,这是消毒,粽叶都是从野外采来的,“蛇虫百脚”爬过,只有洗过、煮过,才能把灰尘、细菌都清除了。

待锅里水凉之后,外婆把粽叶捞出来,沥干,然后就开始端午重头戏——裹粽子。裹粽子看似简单,其实要裹好也不容易。我很想学会裹粽子,无奈裹到最后总是功亏一篑,粽叶散开,粽米泄漏,弄得桌上一片狼藉。这时候,外婆往往会微笑着对我轻声责备一句:算了,别裹了,以后再学吧!

外婆是包粽子的高手,裹的每一只粽子都很好看,外形尖尖的,呈锥形,大小适中,软糯可口,清香四溢。外婆告诉我,粽子米不能放太多,更不能裹太紧,如果米被挤得太实,煮熟后会有夹生的可能,影响口感;也不能裹太松,否则下锅时会散叶、漏米,就算勉强成形,粽子也是软塌塌的如泡饭,粽叶的清香也无法渗透其中,吃起来终究不香。裹粽子的手法轻重、松紧要适度,粽子自然就裹得好,味道也差不到哪儿去。

可我总学不会,外婆干脆就说,裹粽子又不很重要的事情,以后长大了总归学得会的。可当我渐渐长大,发现自己离外婆越来越远了,一年里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看望她,根本赶不上端午节。我终究还是没有学会裹粽子,以后恐怕也再无机会了。

端午节的日子里外婆很忙,裹粽子的同时,茶叶蛋早已炖上。外婆还要做很多香袋,里面填上艾草、佩兰、丁香等香料,分给家里的孩子们戴上。那时,茶叶蛋慢慢熟透的温香与粽子、香袋的清香交融,在小小的厨间里弥漫着……

端午节当天的晚餐,餐桌上也必定有“五黄”,一般会有黄鱼、黄鳝、梅干菜扣肉加上苋菜之类的时令蔬菜,以及用一种植物叶片烧熟的饭,满满一大桌,色香味俱全。这时候,大人们总会来上几杯黄酒,算是对自己的犒劳。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端午节真是有意思!外婆不辞辛劳,起早贪黑地劳作几天,不仅仅是为了让家人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更多的是对传统习俗的执着与虔诚。这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啊。或许,我如今怀念的不是美食本身,而是记忆里那种淡淡的文化的味道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情怀作文600字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你腰佩长剑,手持素扇,饮酒赋诗,“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遻兮,孰知余之从容……”吟罢,怀抱沙石投入江中,希冀以自身肉体的死亡来震撼民心。于是,便有了如今的端午

端午习俗多,不信你瞧——

一、吃粽子

在古代,粽子是扔进河里的,乞求鱼虾不要食用屈原的尸体,而现在,粽子已渐渐被人所食。我最喜欢吃蜜钱馅的,拨开密密的,散着缕缕清香的棕叶,便看到一胖胖的三角形糯米团,密密的米挤挤攘攘,轻咬一口,满嘴喷香,既甜糯又好吃,丝丝扣住你的心弦,仿佛空气也变得甜滋滋。

二、撞蛋

最有趣的就是撞鸭蛋,我和妈妈围坐餐桌前,我拿起一个块头大的熟鸭蛋与不懂“撞蛋史”的妈妈比起了赛。

妈妈手中的蛋急速冲来,我也毫不示弱地迎了上去,“呯!”两人的蛋竟毫发未损,第一回合平手。

“看来妈妈的蛋挺硬的。”我忖思着,随即找了一个没有蛋白的地方,狠狠地冲了过去……

“呯!”妈妈的蛋碎成了几块,“我赢了!”我高兴得又蹦又跳。妈妈说:“宝贝,你赢了,比我自己赢还开心!”

端午撞蛋,撞出了一片柔柔的亲情。

三、赛龙舟

“嘟……”裁判吹响了哨子。

我站在塘河的桥上,四周都是拥挤的人群,一瞬间,擂鼓声,呐喊声,不绝于耳。龙舟一齐出动,舟上的人穿着与龙舟相应的服装,举着舟浆,动作整齐划一,江水随着浆动溅起了一阵阵雪白的波浪。我喜欢跑在前头的大黄龙舟,一路追随着,瞧,它那清澈的眼睛好像在和我说话,它修长挺拔的龙身金光闪闪,仿佛双脚踩着祥云,准备腾云驾雾,飞上天宫。舟上的鼓手“咚咚”擂鼓,锣手“当当”敲着锣,越划越起劲,把紧跟的几条龙舟远远地甩在后面,冲破了终点线!

在船尾泛起的波浪中,我看到了无比激动和快乐!

端午,是甜滋滋的;端午,是充满亲情的;端午,是无比快乐的!端午情怀,是那么多姿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