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15关于鸦片战争观后感两篇 作文怎么写(优秀20篇)

我天生的身体不好,生病也再正常不过了,生病就要吃药,这是再肯定不过的了,最近我又生病了,我要和药大战一场了!以下是开学吧给同学们推荐的2015关于鸦片战争观后感两篇 作文怎么写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6254

作文

151

我的战争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战争》讲述了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年轻人,为保家卫国毅然决然远赴他乡,在残酷的战场上经历生死考验的感人故事。影片体现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作为男主角,刘烨在片场没少被炸,对此他笑着说,“导演炸得挺开心,我们就真的很危险!”演员王龙华更自曝手曾被炸伤,血流不止。刘烨说也正是拍摄中的这种危险,让他更加佩服当年浴血奋战的英雄们,“《我的战争》的片场布置得很真实,给我一种我就在战场的错觉,那种感觉其实挺吓人的。在战场上,可能一个冷枪、一个地雷,你就牺牲了,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那时候人们的勇气,很了不起!”

虽然影片八成以上都在“打打打”,但穿插其中的战地情还是值得一说。刘烨饰演的九连连长孙北川喜欢上王珞丹饰演的文工团队长孟三夏,但他是个粗人,情话不懂说情书不会写,喝醉了酒就嚷嚷“要亲人家嘴儿”。行为虽然很糙,但感情却十分深沉。片中,他一边为压到地雷的王珞丹排雷一边说着道歉的话分散其注意力的一幕,着实令人感动;而他在最后一战前将存下的钱和老家地址交给王珞丹时,那种托付生死的感情也颇为动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甲午战争观后感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在PPTV上观看了部电影甲午海战,看完后感触颇多。

我个人认为清朝的水师失败主要有以下几点:

1、体制问题。清政府于爱新觉罗一家当权,他们更在意的是贵族利益,还有他们爱新觉罗的享受。慈禧老太婆一人说了算,一家之言太过偏激,不能代表社会声音,难怪后人掘她坟,活该。

2、腐败成形。晚清的腐败是快到极至了。电影中一个太监可以向皇上说一个鸡蛋十两银子。李中堂

知道后尽然不敢言,因为内部处处都在贪污。就像他说的,就是管了内务府,还有历部、户部、哪个部门不贪都得罪不起。修改船支炮蛋的军费也被贪污不少。

3、骄傲自满。日本在大力发展海军时,清政府官员不以为然。根本不重视日本的举国军事体制。日本在不停的搞先进战舰时,清朝大部分官员还跟慈禧在看戏。

4、谦让,错失良机。清政府水师初建时,远高于日本。去日本访问时,外籍顾问曾建议拿下日本。

谦让的清朝政府官员选择谦让。后来日本大批进攻时,慈禧还下令别先发炮,又错失良机。

5、大部分人没责任感。记得攻打旅顺时,清政府的大部分缓军半路听说沦陷都逃跑了。要不是逃跑估计也可以把日本赶回海上。

6、贵族公费巨大。慈禧因过生日,把费用放在颐和园,不愿再购船舰。北洋水师船舰速度慢,炮蛋少,炮蛋亚火,等问题,都因经费不够。为什么经费不够被清政府公费用了。

以上六点,任何一点都是日本不存在的。任何一点足以至清政府海军于死地。

不知道看完这部电影的同胞们有多少人看到了当年问题的严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最新的抗日战争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我们的生活十分美好。可你,是否想过,现在的幸福生活来的?这可是战士用自己滚烫滚烫的鲜血换来的。这个代价太大了!今天,让我们来顾过去的点点滴滴吧!

抗日战争史文章中,我看到了炮火连天、浓烟滚滚的战场。一个个满身鲜血、汗流浃背、奋力拼搏的八路军战士们。万山丛中,青纱帐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健儿到处逞英豪;雁翎队、敌后武工队、铁道游击队,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使骄狂一时的日本侵略者陷入到敌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我还看到了19路军组织的“敢死队”出发前接受长官的指示。接着,“一、二八”的战火首先在闸北燃烧。一个个19路军沉着应战。我还看到抗战1月27日午后,日军准备开火的消息使住在北四川路一带的上海居民纷纷涌向租界避难。最后,蔡延锴军长临前线指挥……

“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的忠贞奖章,“血战台儿庄”的杀敌大刀,“武汉会战”中毙敌3000余人的万家岭大捷中缴获的战利品……抗战初期,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对日军进攻进行了正面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者“速战速决”的美梦。

“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抗日救国,已成为每个同胞的神圣天职!”“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最后胜利必然是中国的。”

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抗战的号角。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努力和推动下,国共两党抛弃恩怨再次走到一起,中华民族全面神圣抗战从此以燎原之势燃烧起来。

这场在1945年9月3日赢得的战争胜利全然不同以往110年前的甲午战争,中国进行的仍是一次封建王朝战争,而日本则进行的是一次国民战。从1840年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05年间,几乎所有的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而我们惟一赢得的,就是60年前的那场胜利。那是近100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第一次在一场生死存亡的民族战争中取得胜利,这场胜利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唤醒了沉睡了几个世纪的中国。

历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国可亡,史不可灭”,因为修史“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在2005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了解这段悲壮而可歌可泣的历史,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无疑是责无旁贷,却又是一件难以承载的任务。

同学们,战士们就是这样抛头颅,洒热血,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新中国。让我们勿忘国耻,好好学习,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将来振兴中华!

革命战士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系列活动中,丝竹园社区党委组织社区居民党支部、非公经济党支部党员50人,于6月18日参观了位于延庆的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

参观前,党员们来到“平北抗日战争烈士纪念碑”前,举行祭奠仪式。祭奠仪式由党委书记王义徽同志主持,创业大厦商务楼宇服务站常务副站长武裕安同志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整个活动庄严肃穆,表达了同志们对英烈的缅怀之情;告慰先烈先贤,我们党的队伍不断壮大,党的事业成就辉煌,我们党正引领全国人民为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厅,由“日军侵占冀热察边”、“创建平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反蚕食反‘无人区’斗争”和“平北英烈名垂千古”等八部分内容组成。展厅里陈列的文物及平北军民使用的武器等,再现了抗日军民与敌人英勇战斗的场面。

退休的老党员同志们表示,我们要“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色”。青年党员们表示,要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沿着先辈们开辟的道路,踏着他们的足迹继续前进,为科学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参观鸦片战争博物馆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从广州坐车出发,约一小时就到了虎门,踏进博物馆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林则徐纪念碑。林则徐是福建人,清朝时的一个大人物,著名的“虎门销烟”就是他组织和指挥的。是我们的民族英雄。离开林则徐纪念碑往左走,就到了销烟池,销烟池有两个,呈方形,比游泳池小一些,池子旁边有一涵洞,通向大海。爸爸说,别看池子不起眼,一百多年前,林则徐就在这两个池子里销毁了二万多箱鸦 片,也就是著名的虎门销烟。我问爸爸为什么要销毁呢?爸爸说,鸦 片是毒 品,是英国侵略者用来毒害中国人的,人吸食鸦 片后就会上瘾,骨瘦如柴,什么事都干不了,弄得家破人亡,害国害民。我心想:这些外国人怎么那么坏,林则徐真是太伟大了,鸦 片烧得太好了。

离开了销烟池,再往前走就到了一幢三层楼的门前,上面写着“鸦 片战争博物馆”,走进大厅,陈列柜里摆了很多东西,有鸦 片烟具、大炮、火药缸、大刀、长矛,还有洋枪洋炮等等。有一样东西,特别引人注目,它黑黑的、圆圆的,大小有的象乒乓球,有的象铅球。讲解员阿姨说,这就是鸦 片,它是从婴粟这种植物里提练出来的,当时主要在印度种植,提练好后英国人把它运到中国来,毒害中国人。阿姨说,虎门销烟后,英国人不服输,发动了鸦 片战争,英国人用大船大炮打败了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把香港给抢去了。

走出博物馆,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国家不强大,就会有人来欺负我们,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甲午战争观后感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是星期六,而我却在家里看了一部名叫《甲午战争》的电影。那里面有一位革命烈士,他就是邓世昌。邓世昌出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1868年去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而1871年被派到“建威”练船,才正式入军,当上了深海兵船大副。一次邓世昌乘“致远号”去打仗,那天是和日本人的一场激烈战争,日本输了,而大清的舰队获得了胜利。从这之后邓世昌就是致远号的舰长了。有一位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女子,给他们带来了一艘又快又强大的战舰图纸。邓世昌说我们一定要把这艘战舰给买下来,因为我已经有好些年没有添置新的军舰了,一旦和别人打起战来肯定会吃亏的。当他们向上面汇报时,清政府却拿不出钱来,因为钱都被慈禧老佛爷拿去修圆明园了。此时邓世昌却火冒三丈,正当他生气的时候受到了一个令人更生气的消息,这艘先进的战舰被日本人买走了,这时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那名女同学临走时送给了邓世昌一只狗,叫太阳。

那一次邓世昌和致远号去海上指挥战斗了,而敌人恰巧是买了先进军舰的日本人。在那次海战中致远号被击沉了,大型快艇来救他们,太阳获救了,而邓世昌还在水里,这时太阳不顾一切跳进海里去救邓世昌,最终他和太阳一起都牺牲了。那一次中国败了,而日本却胜利了。而那个慈禧什么也不管,每天都吃喝玩乐,结果中国却大败,好多的壮士都牺牲了,而且清政府还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不但赔了很多钱还割让土地给他们。在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邓世昌是一个英勇无畏的人,他大公无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所以我要向邓世昌一样,做一个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让人。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并不可怕,总结经验,不断改正缺点,总有一天你就会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战争片观后感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八月》这部影片记叙了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五月、八月这对姐妹俩在亲人相继逝去的情况下背井离乡,独立生活,经历重重困难,得到了磨炼。

在战火中成长的五月过早地变得成熟,担起照顾妹妹的责任,年龄尚小的八月也懂事了不少。

战争中的儿女是坚强的。影片中有一个令我深受震撼。1937年12月,惨无人道的日本军队在南京肆无忌惮地扫荡,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五月的爸爸出门以后惨遭杀害,于是五月的妈妈把生活用品搬上阁楼,打毁了楼梯。一天,日军又来扫荡了,妈妈与奶奶顾不上逃命,让姐妹俩爬上阁楼,自个儿留在了楼下。日军一冲进来,就把奶奶杀害了。妈妈也被--了。五月、八月眼睁睁看着奶奶妈妈遭到日军的毒手,心痛不已,恨不得冲下去保护妈妈。但五月知道,妈妈宁可受屈辱也不愿姐妹俩受到伤害,只要一发出声音,妈妈的苦心就白费了。五月强忍着心痛和眼泪,咬紧了牙关,连一滴眼泪都没流下来。八月年龄小,呼之欲出,五月马上就捂住了八月的嘴。看,五月多么坚强啊!她不会被一点儿困难吓倒,仍然镇定地思考,为大局着想。她的这种坚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战火中磨炼出来的。

这使我想到了我在报纸看到的一件事。黑龙江省的一个小男孩从小就生活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与爸爸妈妈的百般呵护中,经不起一点儿打骂。他在家里,要什么就有什么,就像一个小皇帝似的。再加上他的爸爸妈妈是干部,家里有的是钱,更使他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娇生惯养的他靠着爸爸妈妈的关系当上了个中队长,无论什么事都是由爸爸妈妈替她安排好的。有一次,他向他的哥哥要糖吃,哥哥告诉他:“这是要留给爸爸妈妈吃的,你不能吃!”那孩子听了,还是不肯罢休。他一气之下,竟用红领巾上吊自杀了。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这一个孩子就是因为没有经过磨炼,从小在要风就风,要雨就雨的环境中成长,才会经不起一丁点磨炼。他和五月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五月、八月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她们永远是我的好榜样。我相信,我也会在生活中不断磨练自己,成为真实生活的五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鸦片战争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296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鸦片战争,我想每一位中国人都不陌生。而谈到鸦片战争,就不免让人想到林则徐这位民族英雄。的确,虎门硝烟,那是多么伟大的壮举啊!但 岁月的烟尘还是掩埋了太多的鲜活人物,模糊了太多的生动故事,谢导的 《鸦片战争》再现了 这场让人百年后仍然为之痛心的历史。

有幸能在近代史老师的安排下看了一遍 《鸦片战争》 带给我的不单单是曾经懵懂的爱国冲动,更是发自内心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当我翻开这一页历史,心情是沉重的。 我自以为有双舞文弄墨的手,可是在历史面前,我却没有办法让文字华丽起来。

《鸦片战争》把我们带回到 19 世纪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的英国,把大量的鸦片输入中国,毒害中国人民。 鸦片,在严重威胁着中国大地。为此,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命湖广总督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正是有了道光信誓旦旦的承诺,才有了后来林则徐视死如归的决心。

林则徐一到广州,立即处死了一批烟贩,将何敬容关进监狱,这使以颠地为首的英商大肆惊慌。林则徐派兵围住了洋商馆,英商们以绝食抗议,拒不交出贩运到中国的鸦片。

英驻华商务总监义律来到商馆,英商们以为救星已到,热烈欢呼。但义律却诱骗既而强迫英国商人们交出所有鸦片,以暂缓林则徐和英商们的僵局,一面策划回英国四处游说,要求英政府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开战。 人的私欲尽如此可怕,仿佛能吞噬整颗星球。硝烟弥漫,似乎自人诞生便不曾停止。

无奈之下,英商们向大清国政府交出了两万多箱鸦片, 林则徐把收缴到的 230 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上统统销毁。 熊熊烈火烧掉了给人们带来灾难的鸦片,也烧掉了英国商人的嚣张气焰,看得老百姓拍手称快,林则徐那高大的身影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然而就在禁毒活动将近成功之时,由于贪官的诬陷, 道光皇帝的摇摆不定, 林则徐被撤职查办,这场轰轰烈烈的禁烟活动就这样夭折了。

英国人以着虎门硝烟为借口,无耻地向大清朝发动了战争。虽有关天培等人的誓死保卫,无奈夜郎自大、腐败不堪的大清国的武器装备太落后了,大炮根本打不到英国的舰船。只过了十个小时,有金锁铜关的虎门炮台失守,全军覆没。 古老的华夏文明竟然顶不过西方新兴文明的炮击,居然一败涂地。这个问题是否值得我们深思呢???

我想,如果真要追究鸦片战争的责任的话,道光应该也是难辞其咎的吧! 作为一个旧封建皇朝中培养出来的君王他只看到自己强盛的过去,坐井观天、闭目塞听,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一无所知。是他茫目骄矜,下谕停止与英国的一切贸易,才使英国得以借口保护自己对华贸易利益发动了鸦片战争。也正是他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所表现的软弱无能才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人民从此遭受了一百多年的苦难历程。而他我是顾念江南数百万生灵。一经开仗,百姓安危难保。既然臣属们认为应权宜应允英国人,我也应该以民为重 却在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签订后还恬不知耻地为自己辩解说: “ 。 ”

这部影片在唤醒我们痛苦的记忆时,也像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的视角无法看见的东西。也许这只是一孔之见,但是这是值得任何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思考的东西。虽然 历史是没有办法改写的,但我们何不以此为鉴,激发斗志,为中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向前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反法西斯战争观后感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这是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也不该忘记的一个日子。说不忘记,并不是说我们要永远沉浸在对战争创痛的回忆之中,而是要从这场战争中中华民族所表现出来的誓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以求得民族独立的英雄气概中,从中华民族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团结奋战的不屈意志中,不断汲取我们今天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所需要的精神养料。

中国抗日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程度之激烈、过程之艰难、波及面之广、影响之深远,在中华民族发展也是少有的。站在正义一方的中国人民,在国际力量的支持下,不屈不挠、英勇奋战、万众团结、不怕牺牲,与侵略者血战十四年,最终把他们赶出了自己的领土,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精神。今天,在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斗中,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保守外国侵略者欺凌的漫长岁月中,无数仁人志士就在艰苦探寻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找到了一条真正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领导中国取得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才为我们实现这一目标奠定了现实的基础。与历任何一个时候相比,我们今天都是离这个目标最近的时候,“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但是,要真正完全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仍然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在我们面前还有很多不平坦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艰苦的工作要做。实现“四个全面”,贯彻“五大理念”推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其任务之繁复、艰巨,与目标之伟大、前程之辉煌是成正比的。和抗战相比,我们面临的虽然不是那种非常残酷的流血的战争,但其所需要的广大人民的爱国情怀、团结精神、大局观念、顽强意志、开拓品格、必胜信念仍然是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的战争观后感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我要说的也不是影片反映的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中学毕业后就不再概括中心思想了。我也不懂电影艺术,看电影纯属消闲,本文纯属瞎扯。

一部视觉战争大片

这是一部视觉战争大片,战争场面虽然不能跟二十多年前的《雷霆救兵》恢宏与惨烈相比,但四场战斗也是挺残酷的,气势与拍摄手法绝非充斥荧屏的脑残抗日神剧可比。毫无疑问,无论演员阵容,还是战争场面的声、光、影,本片完全够得上国产大片的水准。我看的是IMAX,很爽!

本片由香港人彭顺执导,与动作片大师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相比,虽然有几个镜头依稀能看到徐克的影子,但显然不是徐克潇洒飘逸的武侠美学风格。相对而言,我更喜欢《智》剧的风格。

国产片仍然不擅长讲故事

国产大片从《英雄》、《十面埋伏》、《夜宴》和《无极》等开始,摄影技巧、场景设计达到了国际大片的高度,但故事情节却苍白无力,更不必说思想深度了。

本片编剧是大名鼎鼎的刘恒,但故事也讲得不算好,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之间前后脱节,故事性不强。

军列入朝后在大桥上遭遇美军空袭,美机轮番投弹、扫射,旁边悬崖上暗堡里的机关枪又响了起来,士兵们像割草一样被放倒,还没走上战场就挨了一闷棍。我脑中马上出现《兵临城下》中新入伍的苏军士兵在码头上遭遇德军突袭的惨景,当然了,《兵》剧的场面要血腥、残酷得多。

部分细节经不起推敲

军列入朝遭遇空袭很正常,美军确实掌握了朝鲜战争的制空权,但大桥旁边的悬崖上出现联合国军暗堡就太了。一次战役是我军秘密入朝后突袭联合国军,二次战役后联合国军已退回三八线附近,美军可以空袭我军后方和补给线,但怎么可能在火车畅通的我军后方铁路线筑起暗堡伏击我军列呢?

第三场战斗是孙北川率领九连进占联合国军撤退后的小镇中伏被围,但不可思议的是孟三夏的文工队居然与九连一起进入该镇。虽然我不了解志愿军的建制,不清楚哪一级别的部队才有文工队,但文工队不属战斗序列,怎么可能跟着尖刀连进入最前线呢?为了表现孙北川英雄救美帮孟三夏排雷这一情节,连常识也不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抗日战争的观后感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抗日战争》共分三卷,每卷均有60多万字,第一卷于6月底出版,其余两卷将于其后陆续上市。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120种重点选题中,王树增的《抗日战争》位列其中。

《抗日战争》是一部宏大的历史非虚构作品,它站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高度,用国际眼光审视中国抗日战争的发生、发展及结局。作者立足于全民族抗战的全局,客观、全面、科学地评价了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地位作用,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战场的中流砥柱作用,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各阶级、各政党、人民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团结一致,共赴国难,浴血奋战,不屈不挠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

从史料收集和研读开始,《抗日战争》写作长达六年之久。由于战场广阔,参战人数众多,抗日战争亲历者遍布各地。尽管如此,王树增还是尽可能地查阅文献、踏勘战场、走访战争的亲历者,采集、比对、甄别,力求真实。经过海量阅读和精心酝酿,最后完成总计180万字的巨著。

这部作品以波澜壮阔的文学叙述向最广大的读者解读中日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持久的战争。对于这场残酷的战争所揭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于广大读者认识战争的本质,在实践民族复兴伟业的今日中国,都有着巨大的认知意义和价值。首次全景式反映全民族抗日战争历史

彰显中华民族“不屈服”的民族精神。

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在讲抗日战争历史的时候,国共两党的矛盾成为影响客观呈现的重要因素。王树增在《抗日战争》中,摆脱了这一思想的束缚和限制,他站在全民族抗战的角度,从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立场出发,全面反映了中华民族为反抗外敌侵略,团结起来一致抗日的伟大历史。“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整个中华民族表现出的“不屈服”精神值得我们深深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血战湘江》战争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大火的《血战钢锯岭》,确实是近年来战争题材中的优秀作品,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反转、善与恶的交织、生与死的洗礼……观众们随着影片仿佛穿越时空隧道,重回到二战的主战场,重温冲绳战场的惨烈一役。而正在全国影院热映的《血战湘江》,从战争的惨烈程度上来看,并不亚于《血战钢锯岭》,偏写实的风格、硬碰硬的对战模式、全程无尿点的战争场景,把炮火带进了影院,把硝烟带出了银幕,真实残酷的呈现了红军在生死存亡之际的关键一战。

不同于一般的国产战争题材,影片不仅注重真实的展现战争场景,更注重刻画人物内心的同时。从张一山夸张的表情、从保剑锋满脸是泥的表情中,看得出战争的残酷。电影还刻画了四种不同形式的战争场面,有硝烟弥漫的阵地战、惨烈无比的肉搏战,还有意志比拼的牵制战、紧张激烈的遭遇战等,喜爱军事题材的影迷们绝对感觉够硬。

《血战湘江》真实再现“湘江战役”中的新圩之战、界首之战、觉山之战等,所以可能会显得有些主旋律。但是全片节奏简单、明快,战争场景从始至终贯穿全片,无论是开场的炮火纷飞、尸横遍野的惨烈场面,还是悲情的界首阻击战,其他在敌人的包围圈中奋力突围、冒死度江等场景,几场大战联系紧密,毫不拖泥带水反而是一气呵成,带给观众的是血往上涌、热血沸腾的直观感受,把主旋律拍出了新花样。不少影迷,走出电影院不禁说到,我军还有这种操作,够硬,够爽!

为真实还原国共两军对垒时短兵相接、紧张刺激的战斗场景,本片导演陈力掘弃了当下战争片普遍采用的三维制作、绿幕抠像等表现手法,而是全部采用真枪实弹,炸药用了2吨,从而将写实风格原汁原味的加以呈现,更真实的表现了战争的现场感、紧张感、窒息感、压迫感。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俨然如同战士进入战场一样,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受。电影画面很良心,拍摄实打实,不抠图,不玩特技,实打实的拍,没有花架子,只有真英雄,货真价实的东西总会被人看好。

这部制作、投入都堪称是大手笔的影片中,对演员的演技和体能要求无疑更高。好在有年轻的老干部张一山坐阵,加上保剑锋、王大治等一众的拼命演出,所有演员不靠颜值哗众取宠,靠的是实打实的演技,才有如此过硬的品质。影片的音响效果爆棚,轰炸机的低空飞行、炸弹在战场爆炸、坦克强势行进,以及各种枪炮声纷繁复杂交织在一起,带给观众一次难得的视听体验。

战争题材一直都是外国片的天下,《野战排》、《拯救大兵瑞恩》《父辈的旗帜》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一部《血战湘江》尽管还不能达到好莱坞工厂的整体水准,但还是带来了太多惊喜,总算是扬眉吐气了一把。八十多年前的一段战争历史,经过当代电影的表现手法跃然银幕,看起来还是那样的历历在目和令人揪心,尽管早已知晓了影片的结局,但伴随着影片的进程,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种感觉依然很神奇。影片《血战湘江》在展现战争残酷的基础上,融入了战友情、父子情、兄弟情,既催人泪下又发人深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集结号》观后感——战争中的兄弟情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我从来没有对任何一部影片中的兄弟情,有如此强烈的内心震撼过,可《集结号》却让我惊心动魄。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命令,要打阻击战掩护大部队撤离,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整个连队快打光了,也没听到集结号响起,谷子地被炮火轰晕在死人堆里得以生还。之后漫长岁月里,他一直在努力寻找原来的队伍,一是想找到团长报告说完成了任务,但全连战士阵亡;二是想知道团长到底有没有吹响集结号……

很多观众都说,这部影片开头比结尾要好,可我并不这样认为。是的,影片的开头的确场景宏伟,炮火连天,使人斗志昂扬。但结尾更加让人感动,尤其是排长焦大鹏在牺牲前告诉谷子地:我听到集结号了。他是想给九连留个“活种”。

进入和平年代后,这47名牺牲的战士被定为“失踪”,谷子地的后半生就是在寻找47具战友遗骸,为追溯他们烈士的称号度过的。

其实,我最恨团长,谷子地在砸团长墓时,我也曾为他呐喊助威,集结号根本没有吹响,他明知这个连是去送死,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与自己交情最好的朋友谷子地去带队。

看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战场上的一幕幕出现在我眼前:焦大鹏挥舞火把,烧掉坦克,结果却把自己烧成灰烬;本来胆小怕事的王金存坚毅地为了保全弟兄们的遗体而炸毁窑洞,自己身险其中;姜茂财的兄弟让敌人打死,为了报仇,他不惜牺牲生命,点燃炸药包……

战场情,兄弟情,他们虽不是亲兄弟,却比亲兄弟还亲。集结号在片尾终于响了,兄弟们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用自己壮丽的生命掩护了大部队,书写了中国军人、中华民族光辉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甲午战争观后感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影片笔者在小时候曾经看过数遍,片中的爱国人物邓世昌的英勇行为一直激荡着笔者的爱国之心,今日特地让笔者的儿子也在网上看了这部影片。

片中描述了中日在甲午海战中中方英勇反击的光荣事迹,但所有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最后甲午海战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我方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后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进一步拉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为以后中日之间再次发生战争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甲午海战以我们失败而告终,笔者认为并不是简单的北洋水师队形的排列错误,更不是北洋水师的坚船利炮不够先进,恰恰相反,当时的北洋水师拥有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舰船,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不一定武器的先进是必要因素!

更重要的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机制的原因,但看看当时腐败的清政府,一切都处于混乱和飘摇之中,对外政策总是希望英美列强的调停来实现避免战争的目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法国在世界大战中沉醉在坚固的马其诺防线上,结果是被德国绕过攻击,英国也希望和德国和谈,放纵波兰被吞噬,苏联赶快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结果呢?英国,法国,苏联全部和德国出现了大规模的战争,古往今来,说明一个道理,和敌人通过谈判解决问题,试图通过不战而屈人之兵,从根本上不过是个美好的幻想而已!

事物的发展一旦形成趋势,是很难改变其发展的进程的,试图通过谈判,等待,只会让事情更加复杂化难以处理!

甲午海战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面对外敌,不要抱任何的幻想,逃避解决不了问题!期待和平最终的结果是加速战争的到来!

笔者也希望众多家长让孩子多看看这样经典的影片,早日让他们接受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孩子的世界观的培养有较大的益处。

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曾经的东亚病夫了,不论任何国家,敢于挑衅我们,相信在英明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都叫他有来无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战争的意义《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Hacksaw Ridge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二战军医道斯拒绝携带任何武器上战场,最后在冲绳岛战役一人救出七十五人生命获得最高国会荣誉,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在战场上拒绝杀戮的医疗兵。

导演老吉通过信仰与它敌面的现实冲突塑造了一非典型英雄人物。厌倦了伊利亚德荷马史诗中生来伟岸的战士后,战争片将重点逐渐放到刻画小人物甚至看似弱势群体上的史诗般斗争。电影有着久违的工整宏大战场的格局,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还有不令人生厌的美式主旋律。这个不带一发子弹看似天真愚蠢的理想主义者在首战部队撤退后,独自一人在成堆的尸体中寻找幸存的战友,双手被他用来运送受伤战友下悬崖的粗绳磨得鲜血淋漓,指甲里全是污垢,他弯着腰背着卫生包穿梭在冒着硝烟的高低战壕,口中念叨让我再救一个再救一个吧。这时你除了只能蹦出英雄一词后哑口无言。

有个印象很深的片段,首战第一晚他与战友两人坐在战壕里,战友开了一个罐头问他怎么不吃。满脸黑漆漆战灰的道斯笑着摆了摆手说:我不吃肉。我突然觉得多么可敬的人啊,他的信仰无法改变战争,而战争却拿他看似最普通的信仰也无可奈何。

想到影评中回忆录受访的日本兵说总看到那个作死的卫生兵在前线救人,想打他时枪弹却总是卡壳。可能当真正信仰者出现时,上帝真的站在他这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战争的作文: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会观后感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鬼子的残暴行径是肆虐的,激起了部署中华儿女对他们的深刻的憎恨。他们是和平世界里的捣乱者,是战斗世界里的活跃着,来到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简直丧失了人性。

幸好我们没有生存在那个年代里,否则会让我们更加惨不忍睹。可是又后悔我们没有生存在那个年代里,那样,我们就可以为抗日战争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

英雄烈士们,他们的功绩是不可忽视的,更是十分伟大的。没有他们那时的英勇作战,哪里还有我们这群青春的后生和中华的崛起啊!

如今的一切都是宝贵的,珍惜的,来之不易的,是烈士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的,我们只有把国家发展的更加壮大,他们才能在土里安心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战争电影《南京梦魇》的观后感

全文共 1819 字

+ 加入清单

他是Rhawn Joseph,一个心脑科医学博士。他在25年前就开始关注这段在西方鲜为人知的历史,花了十年的时间搜集资料,采集当事人的口述,自己筹集经费,完成了这部历史大片的拍摄。

从头到尾,几乎都是黑白的影像资料,配以中国和日本的民乐,中文版的影片是由一位中国留学生吴海燕做解说的。没有任何的渲染,也没有任何花哨的电影手法,吴海燕也尽量不带民族感情的平稳自己的语调。可是不管是谁,所有可以在华丽场景、曲折情节前哈欠连天的观众,在观看这部影片都不可能会不震动,不流泪。

那是血淋淋的历史,曾经在这时空中鲜活的存在过。可是就是这历史,真实到令人无法相信,是虚构和想象都达不到的残忍变态。遍地都是尸体,血流成河,看不下去的国际组织要求帮助处理这些尸体,却遭到了拒绝。那个连研究了多年精神病学的人都不能理解的民族,要每天在尸体上穿行,要每天在血河里徜徉,要每天看到高高悬挂的人头,才会感到快乐和满足。在那些日子里,对他们来说,杀人和强暴不是满足快感,不是如吸毒般成瘾,也不是一种娱乐或消遣,而是他们每天生活的意义,是他们的工作,是他们证明自身价值的方式,是他们再正常不过的本来面目!他们不是全体疯狂了,不是魔鬼附身了,也不是精神错乱了,那是压抑在他们心中几百几千年的民族本性,是他们真实的心态,他们从来都渴望那样的生活!历史上一个城市被占领的例子很多很多,血洗屠城的史实也数不胜数,可是能做到像这个民族一样,杀人者杀人越多,手段越变态,越荣耀,越受到民族的追捧的,哪有第二个?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拍摄这部影片的工作人员,在寻访当年的杀人者时,得到的唯一一句后悔的话居然是:“进入南京的那天太热了,我没有带足水。”

我们在看影片的时候会时不时的看不下去,那一排排的人头,被折磨致死的尸体,堆积成山的短命婴孩,仅仅是不清楚的影像都足以令我们产生窒息和恶心的感觉。而他们,在蔓延着血腥味的城市里生活居住了几个月,居然连噩梦都不会做,连不适的感觉都没有,或许他们会认为,那是他们人生中最畅快最得意的日子,人的生命掌握在他们手中,猫狗不如,整个世界都仿佛臣服在他们脚下,多么的惬意!

刺杀,扫射,火烧,活埋……达到人类想象极致的杀人方式全都被他们一一示范,连你穷其所思也无法想象的各种将人慢慢折磨致死的方式他们也都做过试验。中国古代的种种酷刑,在他们的创意面前黯然失色。连臭名昭著的纳粹分子,都成为无助的南京居民的保护者。他们也被惊呆了,这是怎样的一群生物啊?禽兽在他们面前都是充满了良知和善意!

连续不断的杀人比赛,汽油浇到人头上然后点火看他惨叫着满街跑,把人头穿在一起炫耀战绩,10岁到80岁的女人都被拉来施暴,几十个军士轮奸一个女子直至她不堪忍受死去,割掉女子的乳房,把铁丝插进女子的私处,让母亲们看着自己的孩子被慢慢折磨致死,……你想都想不出的恶行,一一在黑白照片和录像里呈现,都是历史!都是历史!!

南京,这个阴云笼罩的城市,承载了多少冤魂七十年不曾间断的哭泣!又何止是南京,南京大屠杀的30万人只不过因为其时间和空间上的密集而受到关注,其它城市又何尝不曾受过创伤。上海,仅松江就被屠杀十万人;东北,黑太阳731的到现在还令人谈之变色;山东,江苏,浙江……这些倭奴留下令多少中国大地难以愈合的伤口,令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疼痛!罪恶之深,罪行之重,何止擢发难数!何止罄竹难书!

这个民族义愤填膺的说:“这些都是不真实的,是被篡改的历史!”

安倍晋三不耐烦的说:“我们已经正式道歉不下二十次了,中国不要得理不饶人!”

留守南京的纳粹分子约翰拉贝留下了《拉贝日记》,日本青木书店出版了《东史郎日记》,美籍华裔著名作家张纯如因为写《南京暴行》患上抑郁症自杀,Rhawn Joseph拍摄“Rape of Nanking”……中国人从来没有淡忘过,第三方也终于因为正义和良知而站出来,将这段历史传播给全世界。我们不要被迫的道歉,不要廉价的怜悯,曾经那血色的恩怨,怎么可能因为几句对不起就一笔勾销?我们杀你日本几十万人,再说句对不起,你们同不同意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呢?如今连承认都不肯,把罪人当成神明,这就是道歉和知错的态度吗?

越来越多人知道,越来越多人承认,越来越多人付出努力,我们感激,我们铭记,却绝不能放弃。凶手不低头,不忏悔,继续在法外逍遥,再多的同情和努力都是徒劳。

时间可以带走一切,除了历史。伤口在慢慢愈合,痛感在渐渐减轻,可留下的那触目惊心的伤痕,永远无法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战争巨制大片《拉贝日记》观后感

全文共 1709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影片与《南京,南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通过血腥恐怖的死亡场面与日本人近乎变态的行为,对观众的视觉产生冲击,使观众身仿佛身临其境,最大限度地感受到了那真实历史的残酷。而后者则用相对平缓的手段,没有过多地去打造那个惨绝人寰的人间地狱,而是通过对人物多方面的描绘,使观众切身感受到日本军人的残暴。

南京大屠杀的确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最血淋淋的一段历史,当时由于中国军队的弱小与国民政府的懦弱,日军的铁蹄很快就横扫中国,并步步逼近原本作为全国首都的南京。蒋介石的政治集团早在日军兵临城下之前就闻风而逃,只留下一些部队驻守南京。但是,这些装备落后的军队显然无法跟日本的现代化部队相提并论,日军兵临城下后,虽然那些血性军人誓死守卫南京城,但终归还是不敌日军,坚守数日后便被日军攻城而入。日军作为轴心国的一员,公然无视国际法的规定,没有采取优待俘虏的政策,而是残忍地将这些战俘尽数杀害。而且杀人还很讲究,不是单一的砍头,而是采取一种叫“鹤立”的杀人手法,将一个中国人从头到脚劈成两半,还拿烈士的心脏当下酒菜,其残忍变态令人发指。攻城之后,他们的屠刀又指向了无辜的老百姓,每天都有无数的中国公民被日军用各种各样的奇异而残忍的手段杀害,下至七八岁的小女孩,上至古稀的老妇人,都被兽性大发的日本军人奸污,甚至有不少怀孕已久的妇女,被日本人剖开腹部,将婴儿从子宫里用刺刀挑出来,摇着刺刀上的婴儿大笑。由于许多宝贵资料都被日方销毁,所以现在据粗略统计,南京大屠杀的军民死伤人数大概有三十万之多。现在的南京城,只所以没有多少本地南京人,都是因为在南京大屠杀当中被杀光了。

就在这黑太阳照耀的古城废墟上,拉贝这个德国人勇敢地担起了庇护中国百姓的重任,他与其它几位德国好友共同创立了南京城内的安全区,收容了为数二十万的难民,利用自己德国纳粹党员的身份与日方多次交涉,终于为安全区争取到了日方的承认。但是虚伪的日本人依然多次骚扰安全区,甚至还枪杀了安全区医院内的两名医生与三名护士,将战俘杀害后尸体堆在安全门口,对拉贝等人实行的人道主义救援百般阻扰,运大米进入安全区都要交一万元的关税。但是以拉贝为首的德国人民面对日方的淫威却毫不屈服,多次与日方斗智斗勇,最终终于坚持到了国际官方的到来,为安全区争取了国际公认的合法权利。

拉贝先生一直是中国公民的大恩人,但是,这位曾经拯救了二十万中国难民的伟大人物。回到德国后要求开除纳粹党党籍却遭到拒绝,还因为与中国勾结而遭到惩罚,还被勒令不得讲出在南京的所见所闻,他的日记等一些珍贵的照片资料在几十年后才被得以公开。(www.lz13.cn)拉贝先生晚年穷困潦倒,最终在1950年,孤独而贫穷地在柏林死去。

拉贝日记》成功地展示了拉贝先生的心路历程,也让观众触摸到了那段令人不堪回首,但却无法忘记的历史。电影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善良认真的拉贝,耿直不讳的威尔逊医生,坚强慈爱的杜普雷小姐与帅气年轻的罗曼博士,更是成功刻画了一个个令人生厌的日本军官,使观众深入其中,有身临其境之感。

如今,距离日军侵华这一段悲惨而壮烈的历史已经有六十多个年头了。时间并没有使中国人民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最近因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中国人民反日的情绪更是无比高涨。尽管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了过去的回忆,一个惨痛的教训。但是日本右翼势力还在试图掩埋历史,坚持南京大屠杀是二十世纪最大的谎言。相反的,同样作为二战主犯国的德国,早在1974年,他们的总理就在访问华沙时,在二战纪念碑前深深一跪,向全世界谢罪,所以德国现在得到了世界的尊重。而日本却依然为自己的罪行进行无耻的狡辩,我相信他们终将得到应有的惩罚。

《拉贝日记》通过展示历史,也让中国人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不变哲学。泱泱中华当初之所以被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岛国侵略,就是因为国家的无能与国家的落后,导致我们起初在他们的暴行面前毫无还手之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仅仅完成了百分之三十,虽然,我们已经站立在了世界的东方,但要做到真正的强大,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最后,让我们深深缅怀拉贝先生,他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英雄,更是全人类的英雄,是人道主义的杰出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的战争观后感

全文共 1436 字

+ 加入清单

反映朝鲜战争的中国影视作品,近几十年较少,但在今年出了三八线,我的战争等数部作品。9月15日上映了电影《我的战争》,网络上据说口碑上一片叫好,票房也一片飘红。怀着对先烈的景仰和对朝鲜战争的憧憬,我赶了下时髦,看了这部电影。我 写了这篇影评,以飨大家。

从小我是个军事迷,大约男孩子们都有这个兴趣。这次由香港导演彭顺首次执导这部国产大片。在心目中有种想像应该是与有着以前不同的风格。中国老一辈导演秉承前苏联的导演方法,或多或少都有些模仿的痕迹。很典型的是着重反映领导在战争中的中心地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个人崇拜多多少少

都会在电影中表现出来。这些电影很多人都看过。

时间跨进到了现今,欧美战争电影的进口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们的中心人物总是普通士兵在战场中的艰辛牺牲,而他们上级却又常常表现出在某种程度上的无能。区别太大了。

朝鲜战争爆发的背景在这里不赘述了。这部电影只是讲述了一支志愿军部队在朝鲜战场的作战情况。以笔者个人喜好,看战争大片不愿有过多的情感戏,战争就是战争。而这部电影恰恰就把文戏作为了一个重点,占了几乎一半的篇幅。类似于《狂怒》的糖葫芦结构,也许是为了吸引女性注意力。但显得不

伦不类。这一点我相信大多数战争片爱好者不会苟同。

战争片的好看就于情节和细节的处理。难度和残酷是一波接一波的高潮,战斗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而要因地制宜,处理不同的困难,电影中的志愿军战士却是一味的冲锋,一成不变的打法,当了敌人的活靶子。可能导演要突出志愿军战士的勇猛和坚强,坚韧不拔,勇于牺牲,但这与二战时太平洋战场上的日军全体玉碎,自杀性冲锋有何两样。另外有个细节值得玩味,根据史料,由于美军的火力和空中优势,志愿军的武器与美军差距巨大。志愿军的进攻往往会选择在夜晚,避免与美军在白天战斗,这样美军的空中优势无法发挥,而且美军不擅长夜间战斗,会大大削弱美军的战斗能力。电影《我的战争》却把最后一场攻坚战选择在白天,这是违反当时的战争常识的。还有一点战士投掷手榴弹,手榴弹只要一出手,就会骤然爆炸,没有一点延迟时间。可见导演和编剧并没有认真的去请教军事专家。也没有认真去研究敌方的战斗状况,电影的可信度是很低的。作为一个主旋律电影细节的探讨应该是严肃认真的,但

毕竟是一部电影。这些细节只要剧情处理的好,,我想观众都是可以容忍的。

而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大量使用手持摄影机,近距离拍摄,镜头晃来晃去。第一视角在玩战争游戏时,可以做到玩家深入其境,大呼过瘾,但作为一部电影,这将严重导致观众在看战斗场面时发生眩晕,头昏眼花,天旋地转。无法集中注意力。大大打击了观众的观影积极性。完全破坏了暴力美学,惨不忍睹。唯一感到欣慰的只有音响效果一流,战争戏完全没有拍好。也许是导演想拿出一个完全不同的摄影方法,让观众有一个全新的感受。但这对观众的要求相当苛刻。观赏性和娱乐性消耗殆尽。

当然这部电影也有优点,有些部分特别打动人,例如战士飞身去救连长。连长中弹后倒地,好象睡着了,观众都希望连长能活着回国,他却没有能回来。还有战士上战场与女友,护士的告别等等。就不多说了。真不知道网上评价如此之好的文章是从何而来,作者到底看了这部电影没有?或许是一种宣传手段。

从演员来看刘烨的表演也是大失水准,作为第九连的连长,只空喊了几句口号,激励战士奋勇杀敌。并没有表现出一个基层指挥应有的丰富战斗经验,足智多谋的策划。与“三八线”电视剧中的连长无法相比,相反文戏,感情戏却很出彩。总体来看《我的战争》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战争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有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当代,这段革命历史所蕴含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正成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力量重要源泉。近日,我观看了革命影片《地道战》,

这部影片讲述了1942-1944年间,日本鬼子在冀中平原上进行“大扫荡”,冀中平原人民团结一心,利用结合了冀中人民智慧与力量的地道战来消灭日本侵略军的故事。他们毫不畏惧,利用百里长的地道和冀中人民的智慧、勇敢和力量,把鬼子打得惊慌逃窜、片甲不留。通过学习观看抗日战争时期影片,折射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浓厚的群众基础,冀中平原人民倾其所有的奉献智慧和胆量,真正体现了革命根据地的团结一心的民族魂、爱国情,深刻诠释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

一是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党员干部要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作风。必须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研究解决问题和矛盾的途径和办法。而工作是否“深入”,主要看问题抓准了没有,实质性问题解决了没有,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了没有。

二是密切联系群众,就必须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为群众谋利益。树立群众观点,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具体表现。要以群众是否答应、是否高兴、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和衡量是否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的重要标准。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日本战争剧情影片《春妇传》观后感

全文共 1104 字

+ 加入清单

1963年拍出《野兽の青春》,1964年拍出《肉体之门》的铃木清顺,以其现代性的思维和手法,早于大岛渚、吉田喜重和筱田正浩,昭示了日本新浪潮的到来。但这似乎也注定了铃木清顺的命运,无法如新浪潮猛将那般颠覆一切,却也回不到传统中来。

到了1965年,铃木清顺改回黑白,拍摄了战争题材的《春妇传》,在我看来,这部影片神奇地完成了先锋与传统的转承与平衡,因而从他此前和此后的众多杰作中脱颖而出。

《春妇传》的思维向度,在传统的反战思潮中加入了女性主义的现代命题。一方面,电影的反战主题与优秀的日本战争片异曲同工,既对引发战争的军国邪恶进行批判,又对传统的愚忠报国进行反思。这一对矛盾体构成了日本战争片的核心题旨,《春妇传》并无特别之处。但《春妇传》借助一个因情堕落,自愿成为慰安妇的女主角琴美(野川由美子饰)来表述,却凸显了现代性的特质。黑泽明的《我对青春无悔》,虽然也以女主角的思想转化完成对战争的控诉,但黑泽的态度明显是上扬的,他不惜以原节子的理想主义的虚假形象来反衬战争的彻底的恶,也是传统电影观念摆脱不了的思想局限。而琴美不是这样,她自甘堕落,享受男人,对贞操无所谓,却是个痴情种。她认准了三上(川地民夫饰),便以不容置疑的言行来否定情人的愚忠,逃跑、做俘虏也在所不惜。在此铃木清顺明确地表达出“只知道死,是懦夫的举动,活着才是最艰难的”(结尾处的对白)这第一层主旨,又通过琴美随三上一同自杀表现了琴美(作为女性)比三上更深刻、更值得钦佩的人性价值。堕落引向真实,真实成就伟大,似乎正是铃木清顺女性主义的逻辑。

《春妇传》的影像也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前提是不要拿新浪潮中某些纯粹的影像实验做比较。铃木清顺一直以来被冠以“异色”之名,却并非如神代辰巳、武铁智二等纯以情色取胜,倒更像是“奇异之色”。比如电影中常被提及的一幕:琴美幻想副官成田见到她与三上缠绵时的情形,定格的成田如照片被撕碎。既表达出琴美内心的怨恨之情,又暗含了铃木清顺乖戾的影像风格,他最乐意在电影陷入传统情绪的瞬间,插入“戏作”作为抽离。又比如面对琴美一次又一次的“真情”嘶嚎,铃木的影像竟然让人感觉到女主角的惺惺作态和厌烦。《春妇传》细节上的现代化影像还有很多,如定格正反打、曝光过度、声画分离等手法,早已被新浪潮的导演们用烂。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原本就少之又少且不厚道的剪辑下,电影中的情色镜头非常漂亮,一方面,借助局部肢体(尤其是手)的特写来表现性爱的烈度;另一方面,几帧接近静止的半裸画面,透过神奇的打光(加之野川完美的肌肤),营造出美轮美奂的效果,丝毫不见猥琐。此外,琴美穿行夜战中炮火纷飞的一幕,黑白的影像竟然让我想起了《现代启示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