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保的解释(热门20篇)

导语:九牛一毛,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故事讲得是什么吧!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自保的解释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380

作文

1000

侃侃而谈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说话。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

【汉字书写】:侃侃而谈

【汉语注音】:kǎn kǎn ér tán

【成语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不带宾语;含褒义,重在形容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谈。

【侃侃而谈的意思】:侃侃: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形容理直气壮、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地说话。

【侃侃而谈的近义词】:高谈阔论、慷慨陈辞、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娓娓而谈;

【侃侃而谈的反义词】:吞吞吐吐、理屈词穷、闭口无言、沉吟不语、默默不语、张口结舌;

【侃侃而谈的故事】

周朝时期,孔丘的地位想当于下大夫,在当时的等级制度中有上大夫和下大夫,大夫是诸侯下一个等级,又分为两个等级,高级的称卿(即上代夫),低一级的秒为下代夫。孔子当时一直在推广“仁”学说,提出以“礼”为规范维护等级次序,他的言行举动都力求符合周礼,在家与朝廷里说话都不尽相同。在与家人亲友说话时他温和恭顺像是不善言辞;在相对正式场合他谨慎善言;在朝廷中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毫无顾忌;与上大夫说话又恭谦悦色;在国君面前小心谨慎,一切以朝仪方式来做。

【侃侃而谈例句】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是以老夫侃侃而谈,使足下怏怏而别。”

伍修权《我的历程》一十:“他对反动分子能够唇刀舌剑据理驳斥,对友好人士又语重心长谆谆善诱,会议上能即 席侃侃而谈,坐下又能写一手切中时弊的好文章。”

【侃侃而谈造句】

一说起她的女儿,她总是能够长时间不知疲倦地侃侃而谈。

每一次同学们在一起聚会的时侯大家总是会凑在一起侃侃而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功亏一篑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功亏一篑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的一点点努力没有继续就把它放下了,从而未能完成。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

【汉字书写】:功亏一篑

【汉语注音】:gōng kuī yī kuì

【成语出处】:春秋.孔丘《尚书.旅獒》:“呜呼!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细行,终累不德。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事情在最后时差一点努力而失败。

【功亏一篑的意思】:功:所做的事情;亏:欠缺、缺少;篑:用来盛土的筐子。指筑一座九仞(一仞在古进约七尺或八尺)高的土山堆,只因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的一点点努力没有继续就把它放下了,从而未能完成。

【功亏一篑的近义词】:功败垂成、亏于一篑、前功尽弃、付之东流;

【功亏一篑的反义词】:大功告成、善始善终;

【功亏一篑的故事】

周朝时期,周武王是个求贤若渴的人,他善于任用有能力的人来治理国家,因此周朝在当时国富民强,周围的国家都来朝拜,还有距离周朝很远的小国家也来进贡,西戎也派出使者到周朝来拜贺,并带来了西戎特产的一种大狗进献给周武王,周武王因此兴高采烈。这时侯太保召公向周武王进谏说道:“武王这是您的圣德呀,周围的国家对您心服口服,给您进献特产,您也应该给他们赏赐以表示您的诚信。赠品无所谓贵践,有德才显得物品的贵重,圣主不应乐此不疲地沉醉在玩物当中,这样会失掉德行,丧失志气,正所谓玩物丧志。非本地的珍禽异兽养它也没有什么用,不收人家的东西人家更会臣服于你,作为德高望重的明主最重要的是能够珍爱有能力的人,这才是国家稳定的大计,大德来自于小德,好像要筑一座九仞高的山,如果最后一筐土没有加上去,就相当于这座山没有堆成。能够一直保持注意这些方面的话,才可以让国家长治久安。”周武王听了召公说的话以后,更加专心致志的治理国家朝政了。

【功亏一篑例句】

《论语.子罕》: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唐.房玄龄等《晋书.郭默传》:“惜其寡弱,功亏一篑。”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倘朝廷内外不和,动辄掣肘,必将使剿贼大事,功亏一篑。”

【功亏一篑造句】

如果我们现在半途而废把这个项目放弃了,那么我们前面所有的所有努力就功亏一篑了。

这件事情做到这个程度如果因为那么一点点小原因就功亏一篑的话那真的是让人大失所望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描写夏天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骄阳似火——酷暑难耐,烈日当空,赤日炎炎,暴风骤雨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夏雨雨人——比喻及时给人帮助。

夏炉冬扇——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夏虫语冰——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虫不可以语冰——比喻时间局限人人的见识。

冬温夏凊——凊:同"清"。冬天给父母温被,夏天给父母扇席,指对亲人无微不至。指冬暖夏凉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扇夏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裘夏葛——泛指美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表示看的成语附解释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1、看风使舵: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2、瞻前顾后:做事情前怕狼后怕虎,形容做事不果断。

3、虎视眈眈:像老虎的眼镜一样看着你,是一种比较有威慑性的目光。

4、看杀卫玠:卫玠:晋人,字叔宝,风采极佳,为众人所仰慕。卫玠被人看死。比喻为群众所仰慕的人。

5、左顾右盼:为人不稳重很慌乱,左右的看东西。

6、望穿秋水:这里的秋水指的是人的眼镜,望穿秋水指的快把眼镜看穿了。

7、望洋兴叹:意思是说能看到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

8、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9、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10、白眼相看: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11、看朱成碧:将红的看成绿的。形容眼睛发花,视觉模糊。

12、看人眉眼:比喻看人脸色。

13、面面相觑:两个人相互对着观看。

14、下马看花: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15、走马观花:坐在马上看花,表示做事不认真,看事物不仔细。

16、佛眼相看: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17、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8、冷眼静看:形容从旁冷静而仔细地观察。

19、察颜观色:通过观察看别人的脸色来判断这个人的动机想法是什么。

20、袖手旁观:明明看见了却不出手相助,只是知道看热闹。

21、狗眼看人:比喻眼光势力。

22、矮人看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24、极目远眺:尽量的用自己的眼镜看到最远的地方。

25、看菜吃饭:比喻根据具体情况办事。

26、远来和尚好看经: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27、看破红尘:旧指看透人生,把生死哀乐都不放在心上的消极的生活态度。现也指受挫折后消极回避、无所作为的生活态度。

28、目不斜视:为人比较正直尊重人,一直看着一个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描写秋天的词语和解释

全文共 1572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是一首诗,秋天是一幅画,秋天是一首歌,秋天是一个美丽的梦。秋天很美,美在一份清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秋天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白商素节】:白商:按五色分秋属白,按五音分秋属商,故称秋天为白商;素节:节气。指秋天的季节。

【草木黄落】:秋天以到,因草木的叶子呈枯黄而掉落。

【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橙黄桔绿】: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来秋去】: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形容岁月流逝。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春蛙秋蝉】:春天蛙叫,秋天蝉鸣。比喻喧闹夸张、空洞无物的言谈。

【洞察秋毫】:洞察:看得很清楚;秋毫:鸟兽秋天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极其细小的事物。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

【粉白珠圆】:像粉那样白,像珠子那样圆。形容秋天月夜美景。也比喻女子的美丽。

【金风送爽】: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金风玉露】:泛指秋天的景物。

【九春三秋】:九春:春季共九十天,故称“九春”;三秋:秀季三个月,故称“三秋”。指春天和秋天的美好时光。

【利析秋毫】:析:分析;秋毫:鸟兽在秋天新长出的细毛。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临去秋波】:秋波:秋天的水波,比喻眼睛明澈。临走时的回眸一盼。形容别情依依。

【落叶知秋】:指见到落地的黄叶,知道已经是秋天快到了。

【蒲柳之质】:蒲柳:水杨,秋天凋谢早。多用来比喻身体衰弱或未老先衰。

【秋风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一扫而光,不复存在。

【秋风扫落叶】:秋天的大风把落叶一扫而光。比喻强大的力量迅速而轻易地把腐朽衰败的事物扫除光。

【秋毫之末】:秋毫:秋天鸟兽新生的绒毛。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秋菊春兰】:秋天的菊花,春天的兰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秋荼密网】:荼:茅草上的白花。秋天繁茂的茅草白花,网眼细密的鱼网。比喻刑罚繁苛。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秋月如珪】:珪:玉器。形容秋天的月亮像珪一样的皎洁、晶莹。

【人似秋鸿】:鸿:大雁。人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样。比喻朋友间守信用,就像鸿雁每年秋天按时从北方飞到南方那样。

【肃杀之气】:酷烈肃索的秋气。形容秋天草木凋零的气氛。

【天高气爽】:形容秋天天空高远明朗、气候凉爽宜人。

【望秋先零】:零:凋零。望见秋天将到就先凋零了。比喻体质弱,经不起风霜。也比喻未老先衰。

【望秋先陨】:指草木将近秋天即败落凋零。也比喻未老先衰。

【西风残照】:秋天的风,落日的光。比喻衰败没落的景象。多用来衬托国家的残破和心境的凄凉。”

【西风落叶】:形容秋天的景象。多比喻人或事物已趋衰落。

【西风斜阳】:形容秋天傍晚的景象。

【叶落知秋】:看到树叶落,便知秋天到来。比喻从细微的变化可以推测事物的发展趋向。

【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盈盈秋水】: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四大名著的成语和解释

全文共 1720 字

+ 加入清单

七步之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四大名著成语解释,欢迎阅读。

1、 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2、 斩尽杀绝:全部杀光。比喻做事不留余地。

3、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4、 自有公论: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5、 初出茅庐: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 拙口钝腮:比喻嘴笨,没有口才。

7、 钟鼎之家:富贵宦达之家。

8、 断头将军: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9、 真才实学:真正的才能和学识。

10、 眼不见,心不烦:比喻只要没有看见或不在眼前,也就不会为这操心或烦恼。

11、 压肩迭背:迭:重迭。形容观看的人极多。

12、 如嚼鸡肋:比喻很乏味。

13、 作恶多端:做了许多坏事。指罪恶累累。

14、 坐视不救:坐视:坐着看。见别人遇到困难或危险,坐在一旁看着不去援救。

15、 作小服低:指与人作妾或顺从比己低下者。形容谦退温顺。

16、 三顾茅庐: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17、 后患无穷: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18、 自寻短见:短见:本指见识短浅,引申为自杀。自己认为无法活下去而寻死。

19、 如鱼得水: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20、 做神做鬼:指鬼鬼祟祟;使用欺骗的手段。

21、 招兵买马:旧时指组织或扩充武装力量。后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22、 众虎同心: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23、 龇牙咧嘴: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样子。

24、 老牛舐犊: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5、 做好做恶:假装做好人或恶人,以事应付。

26、 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27、 一身是胆:形容胆量极大。

28、 张灯结彩:挂上灯笼,系上彩绸。形容节日或有喜庆事情的景象。

29、 才占八斗: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30、 鞠躬尽瘁: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31、 择主而事: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32、 大器晚成: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33、 虎踞龙盘: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34、 一面之词:争执的双方中一方所说的话。

35、 真人不露相:指得道的人不以形相现于人前。借喻不在人前露脸或暴露身分。

36、 整旧如新:修整陈旧的、破损的东西,使之如同新的一样。

37、 走为上策:指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

38、 髀肉复生: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39、 兵贵神速: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40、 主情造意:指为首的、主谋的人。

41、 巢毁卵破: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42、 钻天入地:形容神通广大,很有办法。

43、 出言不逊: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44、 坐卧不安: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45、 顾曲周郎: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46、 车载斗量: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47、 置之不顾:置:放着;之:代词;顾:照管。放在那儿不管。

48、 走花溜冰:比喻吹牛,说大话。

49、 乐不思蜀:比喻乐而忘本。

50、 吴下阿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51、 集思广益: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52、 坚壁清野: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53、 真赃真贼:赃物、罪犯都确凿无疑。指犯罪的证据确凿。

54、 指手画脚: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说话时放肆或得意忘形。

55、 七步之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56、 啧啧称赞:啧啧:咂嘴声,表示赞叹。啧啧连声地表示羡慕。

57、 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58、 养家活口: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59、 超群绝伦: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60、 势如破竹: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61、 赞不绝口:不住口地称赞。

62、 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63、 自出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64、 瞻情顾意:因有交情而互相照应或通融。

65、 走头无路:绝路。比喻陷入绝境,没有出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临危不惧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中文】:临危不惧

【读音】:lín wēi bù jù

【正音】:临;不能读成“líng”。

【辨形】:惧;不能写成“俱”。

【临危不惧的意思】:临:遭遇,碰到;惧:畏惧。遇到危难毫不畏惧。形容勇敢无畏。

【出处】:《庄子·秋水》:“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近义词】:无所畏惧、履险如夷

【反义词】:惊慌失措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临危不惧造句】

1、面对歹徒的行凶,小明临危不惧,解救了人质的安全。

2、企业目前面临很严重的困难,小王临危不惧,接受了最艰难的任务。

3、汶川地震的时候,解放军战士临危不惧,奔赴前线灾区,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4、临危不惧,宠辱不惊,卓尔不群,此谓之成熟。

5、所谓的临危不惧,在大多数时候不过都是有恃无恐罢了

6、不同的高度视野不同,见识越多的人越能临危不惧,你可以不住在高山上,但你要爬上去看看日出。——常叁思《设计师》

7、我们吐槽需谨慎,不一定今天你不遗余力诋毁的,就是明天你临危不惧也要赞美的。

8、真正的强者可以在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面前临危不惧,在悲伤和痛苦之中理智沉稳,之后还是要踏上征途。

9、在考试的时候,就算时间所剩无几,我们也要做到临危不惧,认真答题。

10、面对突发火灾,消防员们临危不惧,配合得有条不紊。

11、面对手持枪械的匪徒,他临危不惧,坚定沉着,一边指挥警员行动,一边劝降歹徒。

12、警察叔叔面对数名劫匪临危不惧,最后成功的救出了人质。

13、面对即将倒塌的楼房,他临危不惧,引导大家向外跑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常见的四字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1975 字

+ 加入清单

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积重难返 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济济一堂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枉过正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久假不归 长期借去,不归还

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临渊羡鱼 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门可罗雀 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门庭若市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面目全非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沐猴而冠 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暮鼓晨钟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南辕北辙 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泥沙俱下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期期艾艾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

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对簿公堂:在公堂受审。

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熟能详:听得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

耳提面命 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

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多指处罚过重。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繁文缛节:比喻其他烦琐多余的事项,也说繁文缛礼。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

方枘圆凿 形容格格不入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一时不会终止。

沸反盈天:形容喧哗吵闹,乱成一团。

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工作。

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比喻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意)

风驰电掣:形容像刮风和闪电那样迅速。

奉为圭臬 把某些言论或事物当作准则

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失了。

高谈阔论: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隔靴搔痒 比喻说话作文等不中肯,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

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

耿耿于怀:对某些事总记在心里,形容心存怨恨。(一般指自己对某些事不满)

功败垂成:在快要成功的时候遭到失败。(多含惋惜意)

狗尾续貂:泛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多指文艺作品。

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子投做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险。

瓜田李下 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挂一漏万:形容列举不全,遗漏很多。

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鬼斧神工:形容技艺的精巧,似非人工之能为。(形容人工技艺的精巧)

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汗牛,牛累得出了汗。充栋,堆满了屋子

皓首穷经:皓首,白头,钻研经典到老

厚积薄发:长期积累,突然暴发。

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通盘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反义词:局部

局部 júbù[part] 整体的一部分,不是全体

近义词:统统、全盘、全体、全数、全部

统统 tǒngtǒng[wholly;completely;entirely] 全,都你的意思我统统明白了

全盘 quánpán[overall;comprehensive;wholesale] 总体,全部;全面全盘考虑全盘否定

全体 quántǐ(1) [entire body]∶整个身体全体炙之(2) [all;entire;whole]∶指事物的全部全体工作人员全体演员(3) [whole person]∶指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影响全体

全数 quánshù[whole amount] 全部[可以计数的东西];彻底钱款全数付讫

全部 quánbù[whole;comple;total;all] 整个部类;不缺少任何部分、部件或成分的数目、集合或总体全部文学创作全部 quánbù[wholly] 完全全部迁走

通盘词典解释

词语拼音:tōng pán

词语解释:

通盘 tōngpán

(1) [overall]∶全部地

通盘地看,这张图片的质量是很好的

(2) [all-round;comprehensive]∶不局限在一个区域或一个方面;全面地,多方面地,从各成员、单位、部分或阶段来看

如果从通盘来看,他是我们最好的运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形容老师的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1979 字

+ 加入清单

尊师重道 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研桑心计 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一字师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学无常师 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无师自通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桃李之教 指老师的教诲。

师道尊严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师严道尊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青出于蓝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青蓝冰水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

青过于蓝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良师益友 能给人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诤友 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老师宿儒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减师半德 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

教无常师 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百世之师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名师益友】:指有学问,能给自己以教化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3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

【严师畏友】:严:严格。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

【严师益友】:严:严格;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一瓣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瓣之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wWWbb.net)当做爸爸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一炷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字师】: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就可以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一字之师】:改正1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1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谘师访友】:谘:询问,商量。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教无常师:凡有长处者,皆可为师。

良师益友:能给人以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师道尊严:本谓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或道理才能得到尊重。后多用以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庄严。亦作“师严道尊”。

研桑心计:谓人有理财的本领。

一字之师:借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句中不妥当的老师。

尊师重道:泛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诲。亦作“尊师贵道”。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亦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谆谆教诲。

呕心沥血:比喻穷思苦索、费尽心血。

良工心苦:泛指优良之制作,都由苦心经营而成。

门墙桃李: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竭尽全力去效劳,一直到死为止。

默默无闻:不出名,没人知道。亦作“没没无闻”。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诲人不倦:教导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

废寝忘食:极言对某一件事专心一意,以致睡觉和吃饭都顾不上了。今多用以形容工作或学习专心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详细解释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 安抚 ānfǔ

[appease; pacify] 安息、抚慰发怒或焦虑的人

(1).安顿抚慰。《东观汉记·鲍永传》:“拜僕射,行将军事,将兵安抚 河东 。” 唐 李德裕 《赐回鹘可汗书》:“朕念其无主可归,且令安抚。”《花月痕》第四回:“於是合兵一处,搜杀城中番、 回 各匪,救灭烟火,安抚良民。” 周而复 《白求恩大夫》七:“招呼伤员的人,象慈母一样的安抚每一个伤员。”

(2).指安抚使。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帅幕》:“安抚之权,可以便宜行事,如俗谓先施行后奏之类也。”《宣和遗事》后集:“ 师师 道:‘恰去的那箇人,也不是制置并安抚,也不是御史与平章,那人眉势教大!’”《三国志平话》卷中:“可加三江大都督兼 豫州 牧水军都元帅, 江 下十三郡安抚,食邑万户,又赐紫金鱼袋一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过五关斩六将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过五关斩六将比喻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难关,终于达到目的或立下了英雄业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过五关斩六将

【汉语注音】: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七回:关公所历关隘五处,斩将六员。后人有诗叹曰:“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过五关斩六将的意思】:源于三国时关于的重大战功。比喻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难关,终于达到目的或立下了英雄业绩。

【过五关斩六将的近义词】:过关斩将;

【过五关斩六将的反义词】:;

【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

三国时期,刘备被曹操打败后投靠到袁绍,关羽为了保护二位夫人只好留在了曹操营里,在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关羽护送二位夫人去寻找刘备。关羽没有曹操的通行证因此一路上都有曹兵围追堵截。东岭关守将孔秀向关羽索要通行证否则要将其它人作为人质,被关羽挥刀斩杀;洛阳太守韩福带着千余人马堵截关羽的时侯牙将孟坦跟关羽只战了三个回合便被关羽砍成两段。躲在门后的韩福借机暗箭伤人射中关羽左臂,关羽血流如注,飞马将韩福头颅砍了下来;到达汜水关的时侯,镇国寺里卞喜埋伏了两百多名刀斧手,所幸镇国寺僧人普净向关羽通风报信,卞喜被关羽先下手为强劈成了两半;荥阳的太守王植跟韩福是亲家,他表面上对关羽必恭必敬,暗地里叫手下胡班集结了千余士兵准备夜半三更放火焚烧。后来胡班被关羽的德行感动便跟关羽说了王植的阴谋诡计,关羽大惊失色连夜赶路,追上来的王植被关羽砍为一刀两断;关羽一路爬山越岭到了滑州地界,守将刘延借口不肯借船渡河,关羽只好到黄河渡口自寻出路,碰到秦琪向他索要通行证,关羽又是恼羞成怒,关羽手起刀落将秦琪斩杀了。在曹操的辖区里关羽历尽千辛万苦过五处关隘,斩杀六员大将,经历了九死一生最后终于跟刘备团聚了。

【过五关斩六将例句】

明.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十六回:“这如今万世之下,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

王岭群《黑网下的星光》第一十一回:“常言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这比过五关斩六将都难。”

刘流《烈火金钢》第二十八回:谁也没有注意,他好象是自言自语:‘嗯,卖瓜的多会儿也不说瓜苦!关公就老说过五关斩六将,没有听他说过夜走麦城。八路军这行那行,可是这一次五一大‘扫荡’怎么样啊?’”

【过五关斩六将造句】

在职场的道路上她孜孜不倦的不断努力学习,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坐上了部门主管的位置。

这位人力资源部经理三顾茅庐请出山的人才在公司面试中过五关斩六将,果然在最终脱颖而出被录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退避三舍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以避免双方冲突或比喻自已不敢跟人家相比作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

【汉字书写】:退避三舍

【汉语注音】:tuì bì sān shè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王在接待他时问他将来怎样报答。重耳说如果晋楚两国打伏的话,便让晋军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之战时,重耳果然让晋军退军九十里(即三舍),实现了自已的诺言。”

【成语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退避三舍的意思】:退:退却;避:回避难所;舍:古时侯行军三十里称为一舍。原意指跟对方战斗时部队向后撤退一定的距离,斗智不退让。后来也比喻对人让步,以避免双方冲突或比喻自已不敢跟人家相比作对。

【退避三舍的近义词】:委曲求全;

【退避三舍的反义词】:锋芒毕露、针锋相对;

【退避三舍的故事】

晋国公子重耳在春秋时期发生内乱的时侯流亡到了国外,经过一番千辛万苦到了楚国。楚成王对重耳如上宾般相待,因为他认为重耳以后会有更大的成就和作为。有一次楚成王款待重耳的时侯开诚布公地问他:“如果有一天你重新当上晋国的国王,你会不会报答我呢?”重耳想了想实事求是地说:“成王身边美女如云,宝贝无数,有什么东西还会让您觉得稀奇呢?如果像你所说我真的能当君主的话,我当与贵国成为友国邻邦,但如果晋楚间真的会暴发战争的话,我会让军队先退避三舍(三舍相当于三十里地),这样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的话我才会再跟您交战的。”重耳在四年后果真重新当上了晋国的君主,即晋文公。晋国在晋文公的管理下发展得繁荣昌盛。公元前六三三年,楚晋两国果然在战场上相遇了,晋文公命令部队退后九十里地在城濮安营扎寨,实现了当时对楚成王的诺言。晋军的退后让楚军觉得对方是因为害怕了,所以继续对晋军穷追不舍,最终晋军集中所有兵力将楚军打得狼狈不堪,最终取得了城濮战斗的胜利。

【退避三舍例句】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十回:“两公子将此书略翻了几页,称赞道:‘贤侄少年如此大才,我等俱要退避三舍。’”

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回:“这叫做群仙领袖,天子门生,一种富贵聪明,那苏东坡、李太白,还要退避三舍,何况英国的培根,法国的卢梭呢?”

【退避三舍造句】

每次我们见到趾高气扬的他,只要有可能,他那锋芒毕露的机智总是让我们退避三舍。

如果周围的人对你都是退避三舍、甚至如临大敌,那么你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都是寸步难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详细解释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亦作“ 飘盪 ”。1.在空中随风摆动。 南朝 梁 吴均 《梅花落》诗:“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杨白花》:“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闥,杨花飘荡落南家。” 巴金 《秋》四:“但是那温柔的,比任何琴弦所能发出的还更温柔的声音至今还在他的耳边飘荡。” 柳青 《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从 北京 广播电台发出的音乐,就在暮色苍茫中悠扬嘹亮地飘荡开来。”

(2).在水面上随波浮动。《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

(3).指被水冲走。《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 智伯 ﹞回视本营,波涛滚滚,营垒俱陷,军粮器械,飘荡一空。”

(4).飘泊无定;流浪。 唐 杜甫 《羌村》诗之一:“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宋 苏轼 《龟山》诗:“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 龟山 岁五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牛成章》:“途中遇寇,资斧丧尽,飘荡不能归。”

(5).形容感情不平静或欲念冲动。 唐 骆宾王 《赋得春云处处生》:“非将 吴会 远,飘荡帝乡情。” 明 高濂 《玉簪记·寄弄》:“莫非春心飘荡,尘念顿起。”《再生缘》第六四回:“看到心中飘盪处,疯魔了,蓝巾彩袖二裙釵。”

见“ 飘荡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变文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变文的名称虽早见于文献记载,但变文实物则19世纪末才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如敦煌石窟里发现的《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伍子胥变文》等。在诗歌发展取得辉煌成就,散文文体文风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的同时,唐代在其他文体的发展上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小说出现了新的体式唐传奇。唐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以了成熟的阶段。它的发展与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大致同步,中唐达于极盛,至晚唐而稍衰。除唐传奇之外,此时还出现了通俗文体俗讲和变文。俗讲和变文,不仅扩大了文学的传播与影响,而且在文学渐渐由雅而俗的发展过程中,有其不容忽视的意义。

变文的体制不完全一致,有说散体,如《刘家太子变》;有六言赋体,如《舜子至孝变文》,而更多的则是散韵并陈、说唱相间,如《破魔变》、《汉将王陵变》。变文既演说佛教故事,又演唱历史故事,还可以演讲当代时事,如《张义潮变文》。说唱变文者称为转变(转同啭,即唱),可以是僧人,也可以是俗家歌女。

变文的名称虽早见于文献记载,但变文实物则19世纪末才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近代学者多用变文的名称概举俗讲经文及俗赋、词文、话本等说唱文学,如《敦煌变文集》就收入了多种文体的通俗文学作品。近年来有一些研究者陆续提出疑议,认为变文应以原题有“变”字的文体作为标准。无论从广义或狭义理解 , 变文实质上都是通俗的叙事文学,并以说唱相间为其主要艺术特征,应当视为戏曲和通俗小说的重要渊源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详细解释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亦作“ 糟穅 ”。1.酒滓、谷皮等粗劣食物,贫者以之充饥。《荀子·荣辱》:“今使人生而未尝睹芻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史记·伯夷列传》:“ 仲尼 独荐 颜渊 为好学,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 司马贞 索隐:“厌,言飫也,谓不飫饱也。”《汉书·食货志上》:“庶人之富者累鉅万,而贫者食糟糠。” 宋 王安石 《再上龚舍人书》:“其术不过发常平,歛富民,为糟糠之养,出糟糠之餘,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

(2).《后汉书·宋弘传》:“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意谓贫困时与之共食糟糠的妻子不可遗弃。后因以“糟糠”称曾共患难的妻子。 宋 苏轼 《东坡志林·梁贾说》:“居富贵者不易糟糠。” 明 无名氏 《鸣凤记·鹤楼起义》:“把我旧时糟糠弃土苴。”

(3).比喻废弃无用之物。《魏书·释老志》:“乃 释氏 之糟糠,法中之社鼠,内戒所不容,王典所应弃。” 郭沫若 《巨炮之教训》:“他们只知道译读我的糟糠,不知道率循我的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形容安静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632 字

+ 加入清单

1、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2、悄然无声: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3、沉声静气:指声调低沉,态度平和。

4、恭默守静:默:沉默;守:遵守,保持。恭恭敬敬地沉默,不讲话,保持肃静。

5、静观默察:不动声色,仔细观察。

6、阒无人声:指静寂得没有一点人声。

7、寂若无人:寂:寂静。寂静得就像没有人一样。

8、清清静静:安安静静,不嘈杂。

9、安闲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10、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11、寂然无声:寂静没有声音。

12、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13、静影沉璧:平静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块玉。

14、少安无躁:稍稍安静,不要急躁。

15、静极思动:指生活平静到了极点,就希望有所改变。亦指事物的静止状态达到极点,便会向动的方向转化。

16、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17、针落有声: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声音。形容非常寂静,没有声音。

18、偷闲躲静:摆脱杂务,得个清静。

19、平易逊顺:性情温和安静,待人谦逊礼让。

20、悄无声息:悄:安静;息:气息,代指声音。没有一点声音、动静,不被人所察觉。比喻做事毫无声音。

21、清静无为:道家语。春秋时期道家的一种哲学思想和治术。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22、买静求安:指息事宁人,以图安逸。

23、佛性禅心: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静寂定之心性。

24、安适如常:安静而舒适,象往常一样。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使人感到舒适。

25、更深夜静:更: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个小时。夜已很深,没有一点声响。形容夜深处于一片寂静之中。

26、安闲自在:安静清闲,自由自在。形容清闲无事。

27、恬淡寡欲:恬淡:安静闲适,不求名利;寡:少;欲:欲望。心境清静淡泊,没有世俗的欲望。

28、娟好静秀: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29、四海波静:比喻天下太平。

30、万赖无声: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31、安安静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32、鸦默雀静: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没有一点声息。

33、家无二主: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34、风静浪平:静:安静;平:安定。风已平息,浪已安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35、万赖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36、息迹静处: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37、寂然o:寂o]有音。

38、动静有常:常:常规,法则。行动和静止都有一定常规。指行动合乎规范。

39、鸡犬桑麻: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40、六根清静: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41、神闲气定:指神气悠闲安静。

42、心猿意马:心意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43、无声无息: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44、海内澹然:海内:四海之内;澹然:安静从容的样子。形容国家安定,生活秩序正常。

45、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叫声都没有。泛指什么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人们默不作声。

46、宁静致远: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树立(实现)远大的目标。

47、嚣风遂行:嚣风:喧闹的风气。指不安静,不遵守纪律的风气逐渐兴盛起来。

48、夜深人静: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49、安详恭敬:安静、细心、谦恭、敬重,古时儿童教育的要领。

50、仪静体闲:形容女子态度文静,体貌素雅。

51、夜阑人静:夜阑:夜将尽。夜深人静的时候。

52、沉静寡言: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53、沉心静气:犹言心平气和。

54、平风静浪:风平浪静。多以喻平静无事。

55、沉烽静柝:烽火熄灭,柝声寂静。比喻边疆无战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新鲜的解释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1、清洁美好;清新鲜洁。

《文子·上仁》:“不敢清明者,处浊辱而不敢新鲜也。” 汉 扬雄 《太玄·务》:“次二,新鲜自求,珍絜,精其芳,君子攸行。” 范望 注:“新鲜,清絜之貌也。” 宋 朱淑真 《中春书事》诗:“乍暖还寒二月天,酿红醖緑鬭新鲜。” 清 曹寅 《看西廊秋叶》诗之二:“狡獪逢青女,新鲜割絳霞。” 杨朔 《三千里江山》头:“秋令风露大,天天早晨,那花瓣上挂满露水珠,顺着花须往下滴,新鲜透了。”

2、新颖的;新出现的。

鲁迅 《朝花夕拾·藤野先生》:“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 范乃仲 《小技术战胜神仙手》:“别以为你是老把式,技术高,就你那一套管用,对新鲜事物看不上眼。”

3、希罕的;新奇的。

《红楼梦》第二六回:“ 薛蟠 道:‘可是呢,你明儿来拜寿,打算送甚么新鲜物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我不过道听涂説罢了,倘使他们局里的人説起来,只怕新鲜笑话多着呢。” 林淡秋 《马逢伯》:“候差,在 马逢伯 真是家常便饭,没有给他一点新鲜的感觉。”

4、谓觉得希罕;觉得新颖。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真是乡下孩子进城,什么都新鲜。”

5、崭新华美。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三折:“你如今做甚么活计,穿的衣服,这等新鲜,全然不像个没饭吃的。”《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贾似道 ﹞在典铺里赁件新鲜衣服穿了,折一顶新头巾,大模大样,摇摆在 刘八太尉 府中去。”

6、鲜明光亮。

明 无名氏 《齐天大圣》第三折:“红日暎鎧甲新鲜,彩霞生袍锦光辉。”

7、清爽,洁净。

郭沫若 《恢复·得了安息》:“我的精神是这样的新鲜,如像那窗外的蔚蓝的宇宙。”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九:“他有大半年不来这里了,趁这次机会来走走,呼吸点新鲜空气,也很好。” 柯岩 《奇异的书简·船长》:“海风迎面扑来,新鲜而又湿润。”

8、形容食物保持鲜美状态没有变质,有时亦指未经加工。

唐 李咸用 《谢僧寄茶》诗:“倾筐短甑蒸新鲜,白紵眼细匀於研。”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 白大嫂子 ﹞摘满一篮嫩豆角,她心机一动,寻思工作队长这么好,该送些去给他尝一个新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破天荒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破天荒,指发生了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人和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破天荒

【汉语注音】:pò tiān huāng

【成语出处】: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宋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

【成语语法】:动宾式;作宾语、定语;指从未出现过的事。

【破天荒的意思】:天荒:从没有开垦过的原始状态。原指打破未开发的荒良状态,后来用作比喻前所未有的创举或第一次出现的新鲜事情。也指发生了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人和事。

【破天荒的近义词】:前所未有、开天辟地、亘古未有、绝无仅有;

【破天荒的反义词】:司空见惯、史不绝书、屡见不鲜、不足为奇;

【破天荒的故事】

《北梦琐言》卷四:“唐荆州衣冠薮泽,每岁解宋举人,多不成名,号日‘天荒解’。刘蜕舍人以荆解及第,号为‘破天荒’。”《北梦琐言》中记载:唐朝时期,在荆南(现属湖北地区)虽然有很多的文人书生,但是在那个时期,大约有四五十年,去京城考举人的书生却没有一个中过进士的。因为这个荆南地区被人们称为“天荒”。唐宜宗大中四年,荆南有一个书生名叫刘蜕,他在送考的举人中考中了进士,这样终于是破了“天荒”。荆南当时是魏国公崔弦在镇守,他要为“破天荒”同送七十万银两给刘蜕,但刘蜕却分文不收,他说:“五十年来,自是人废,一千里外,岂曰天荒。”

【破天荒例句】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东坡责儋耳,与琼人姜唐佐游,喜其好学,与一联诗云:‘沧海何尝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宋.楼钥《朱季公寄诗有怀真率之集次韵》:“诗境几成破天荒,徐为续貂未须忙。”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四回:“这局子里向来的总办都是道班,这一位是破天荒的。”

清王夫之《〈刘孝尼诗〉序》:“友人刘孝尼著《山书》者,余知之七年矣。南诸侯未登进之絃歌俎豆之侧,江蘺吟晚,破荒无钱,復愚(刘孝尼)所谓歌则其时者,今古一揆,想当悽断。”

【破天荒造句】

2013年股市下跌一泻千里,但管理层却破天荒的提出不救市继续开放IPO的消息。

奥巴马在2008年正式担任美国总统,黑人当选总统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猪的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猪的成语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1、牧猪奴戏:赌博或奕棋。

2、杀猪教子:比喻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从小培养孩子诚实的品德。

3、猪狗不如:比喻下等。

4、一龙一猪:比喻人的贤与不肖,相去悬殊。

5、猪朋狗友:比喻好吃懒做、不务正业的坏朋友。

6、老虎借猪,相公借书: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7、豚蹄穰田:比喻以小牺牲而希望得到大报酬。

8、扮猪吃老虎:比喻用心机耍诈。

9、猪狗不如:骂人连牲畜都不如的话。

10、辽东之猪:表示少见多怪,或因见识浅薄而羞惭。

11、猪突豨勇:豨:野猪。指拼命向前冲,不怕死的人(含贬义)。

12、指猪骂狗:拐弯抹角的骂人。

13、豕突狼奔:比喻急遽奔跑的景象,通常用以形容两军对阵,败军奔逃流窜的情状。

14、肥猪拱门:谓自己送物上门﹐使人意外得财。

15、一龙一猪: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16、泥猪瓦狗:比喻无用之物。

17、钱到公事办,火到猪头烂:比喻条件成熟了,才好办事。

18、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形容钱能通神,不管办什么事,都必须用金钱打点贿赂才能办成。

19、猪突豨勇:比喻冲突锐利勇猛。

20、狗猪不食其余: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21、猪羊变色:比喻扭转并彻底改变局面。

22、猪朋狗友:比喻损友。

23、肥猪拱门:比喻送上门来的利益。

24、猪朋狗友:形容只能玩乐,不能共患难的朋友。

25、猪卑狗险:比喻卑鄙阴险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词语解释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mǎ bù tíng tí ㄇㄚˇ

马不停蹄(馬不停蹄)

◎ 马不停蹄 mǎbùtíngtí

[continuous;hurried journey without a stop] 奔波忙碌,不得休息。比喻时刻不停顿地前进

词语解释

mǎ bù tíng tí ㄇㄚˇ ㄅㄨˋ ㄊㄧㄥˊ ㄊㄧˊ

马不停蹄(馬不停蹄)

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三折:“今日箇将遇敌头,直杀的他马不停蹄。”《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爹若这等纔好,休放他在家里,使的他马不停蹄纔好。” 老舍 《二马》第三段三:“ 亚历山大 把果碟子递给他,马不停蹄的往下说。”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马不停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