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保的解释(精品20篇)

导语:九牛一毛,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故事讲得是什么吧!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自保的解释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534

作文

1000

威武不屈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威武不屈表示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

【汉字书写】:威武不屈

【汉语注音】:wēi wǔ bù qū

【成语出处】: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人坚贞顽强。

【威武不屈的意思】:威武:权力,武力;屈:屈服。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威武不屈的近义词】:宁死不屈、坚贞不屈、坚毅不拔;

【威武不屈的反义词】:奴颜媚骨、奴颜婢膝;

【威武不屈的故事】

战国时期,各国都想称霸天下。有人提出弱国应联合抵抗强大的秦国,称为合纵。也有人提出弱国应随秦国去进攻弱国,称为连横。强国和弱国派出说客宣扬自己的主张。公孙衍和张仪是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的说客。小国见了秦国都害怕。一天,有个叫景春的人问孟子:“公孙衍和张仪应该算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吧?他们一说话弱国都点头称是;他们一发怒各国都害怕;他们一安静,则天下太平。”孟子想了想说:“这怎么可算得上大丈夫呢?大丈夫应该懂得礼仪法度,以仁义为做人的根本,这是最大的原则。当得志的时候不脱离百姓,和百姓一起前进,使百姓愿意跟从;不得志的时候也不随波逐流,阿谀逢迎。不能因富贵而迷惑,也不能因贫贱改变志向,更不能因为受到威吓屈辱了气节,做到了这三点才是大丈夫。”

【威武不屈例句】

清.顾炎武《答李紫澜书》:“然后国家无杀士之名,草泽有容身之地,真所谓威武不屈。”

清.方亨咸 《邵村杂记.武风子传》:“或曰:其有道者歟?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三月夫《吴三桂》锦州大战:“再加他饱读诗书,甚是明了一个作大丈夫“威武不屈”的准则。”

【威武不屈造句】

大家都被他威武不屈的神情震慑住了,一个个呆若木鸡地看着他,没有一个敢上下其手。

以历过大风大浪的共产党员们以威武不屈、爱憎分明的节操同敌人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斗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声东击西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130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声东击西,本是一种战术用语,声张与行动不相符,用宣传来迷惑敌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声东击西

【汉语注音】:shēng dōng jī xī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兵,北首燕路,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使諠言者东告齐,齐必从风而服,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上使敌人产生错觉的一种战术。

【声东击西的意思】:声:声张;击:打击;在东边做出姿态或口头造成声势,却在西边实施实际打击行动。本是一种战术用语,声张与行动不相符,用宣传来迷惑敌人。现可以广泛使用,如比喻一个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等等。这一计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六计。

【声东击西的近义词】:出其不意、围魏救赵、出奇制胜、虚张声势、指南打北;

【声东击西的反义词】:无的放矢、漫无目的;

【声东击西的故事】

楚汉时期,项羽的部队在彭城把刘邦的军队杀得一塌糊涂,这时归顺于刘邦的魏文豹见楚军兵强马壮,便找了个借口离开汉军投奔了项羽。刘邦气得怒发冲冠,他派韩信率兵去攻打魏文豹,魏文豹见汉军来势汹汹便命柏直为大将军,守在黄河东岸的蒲坂,将黄河渡口临晋津封锁了,以阻止汉军渡过黄河。汉军在韩信的带令下来到地势险要的蒲坂,韩信见这里有重兵把守,易守难攻,经过他的反复斟酌最终确定使用声东击西的战术。他叫部队在蒲板对岸安营扎寨,白天叫士兵们练兵练到气喘吁吁,夜里士兵们高举火把做出一副要强渡黄河的样子,暗地里将汉军的主力部队慢慢的向北面转移,计划时机成熟在夏阳偷偷的渡过黄河。汉军到达夏阳后韩信便叫士兵们做了很多木桶并连在了一起,拴着木排倒扣着便是渡筏,将士们乘着简易渡筏偷偷过了黄河。此时魏文豹在夏阳没有军队孩守,汉军渡过黄河后从魏军的后方进攻,魏文豹此时没有一丝一毫的防备,急急忙忙带着部队迎战,汉军将魏军打得落花流水,魏文豹也被韩信给活捉了。

【声东击西例句】

唐.杜佑《通典.兵典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一回:“狄道、陇西、南安、祁山四处皆是守战之地;蜀人或声东击西,指南攻北,吾兵必须分头守把;蜀兵合为一处而来,以一分当我四分:其必出四也。”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八回:“那厮们都是死命,倘或一齐杀出来,又有庄客协助,却如何抵敌他。只好声东击西,等那厮们乱撺,便好下手。”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二十四章:“我们早已知道闯贼攻南阳不是他的真正用意,而是声东击西,用意在学迷惑我们。”

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四章:“经常要采取巧妙的方法,去欺骗、引诱和迷惑敌人,例如声东击西,忽南忽北,即打即离,夜间行动等。”

【声东击西造句】

主力机构经常利用好消息瞒天过海,少量买进却大量卖出,以此声东击西使众多的散户跟进拉抬股价。

房地产开发商将好房屯住,用声东击西的手段将差的房源先卖掉,这让买房者总是有种功败垂成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带有“冬”字的成语及其解释

全文共 736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带有“冬”字的成语及其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十冬腊月: 指阴历十月、十一、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三冬二夏: 犹言三两年。

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无冬历夏: 指一年到头。

五冬六夏: 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无间冬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秋收冬藏: 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比喻一年的农事。

寒冬腊月: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肥冬瘦年: 南宋吴地风俗多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时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见宋无名氏《豹隐纪谈》、宋范成大《吴郡志·风俗》。

冬扇夏炉: 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 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冬烘先生: 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

冬裘夏葛: 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

冬日可爱: 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温夏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烘头脑: 冬烘:迂腐,浅陋。指头脑糊涂、愚腐,不明事理的人。同“头脑冬烘”。

冬箑夏裘: 比喻不合时宜。

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残冬腊月: 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详细解释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 躲避 duǒbì

(1) [evade;go into hiding;avoid;dodge]∶隐匿避开,以免遇到某些情况

他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躲避

(2) [be away from]∶离开与己不利的事物

(1).避开;回避。《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登时闹得臭气薰天,大家躲避不及。” 毛泽东 《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你总是拣难事做,从来不躲避责任。”

(2).躲藏。《水浒传》第三二回:“这店主人吃了这一掌,打得麻了,动弹不得,自入屋后去躲避了。”《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正月十八日, 铁溪 里的神道出现,满城人家,家家都要关门躲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形容“春天”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2032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里,有许多的景色。比如在花园里、小河边、竹林里,还有门屋前后等地方,有美丽如画的景色。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形容“春天”的词语解释,希望能帮到你!

春光漏泄: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带来的信息。

春华秋实:华:古同“花”。春天盛开的花;秋天结的果。比喻文采与德行。有时也比喻学问与品德修养之间的关系。

春满人间:是指生机勃勃的春意充满人间

春秋鼎盛:春秋:年龄。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

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春风满面:春风:比喻笑容。形容情绪愉快;满脸高兴的样子。也作“满面春风”。

春风夏雨:春风与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与帮助。

春光明媚: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春寒料峭: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各自在自己开花的季节显示出秀美。比喻各擅其美;各有所长。

春梦无痕: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春暖花开: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春色满园: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也作“满园春色”。

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春雨如油: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大地回春:是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寒木春华: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腊尽春回:腊:是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枯木逢春:枯:枯萎;木:树木;逢:遇上。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

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满面春风: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与蔼热情的面容。

秋月春风:是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岁月。

秋月春花: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阳春白雪: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着手成春:一动手便有了春意。比喻诗人、画家才思高雅;也比喻医生医术高明。着:接触;挨上。

春风雨露:像春天的与风与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春花秋实:见“春华秋实”。

枯树逢春:已枯之树又重获生机。喻绝境逢生。

枯枝再春:枯死的树木又恢复了生命力。比喻历经挫折又获得生机。

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雨后春笋:春雨以后;竹笋长得又多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现蓬勃发展。

笔底春风:形容绘画、诗文生动,如春风来到笔下。

杏林春满: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

青春不再:再:两次或第二次。青春过后就不会再来。形容青春时光宝贵

春夏秋冬:是指四季或一年

春去夏来:春天过去,夏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暖花香: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

春来秋去:秋天过去,春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春归人老:归:回去。比喻女人青春已去,人老珠黄

春光如海: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粉面含春:粉面:是指女子的面庞;含:饱含,充满;春:生意,生机。比喻与颜悦色。形容女子面容与蔼

春风风人:与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与帮助

春风与气:春天与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与蔼可亲。

春回大地: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与生机又来到人间。

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触手生春:一动手就转成了春天,富有生机。形容技术高明神奇。

大地春回:见“大地回春”。

回春妙手:妙手回春。喻人医术高明,能使垂危的人恢复健康。

回春之术:回春:本指冬去春来,比喻医道高明,能治愈难治之病,挽救垂危的病人。

漏洩春光:①透露春天的信息。②指密传消息或泄露男女私情。

满袖春风:衣袖飘曳生风。形容十分得意。

杏花春雨: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九十春光:九十:90天;春光:是指春天。指整个春天

如履春冰:履:踩。好像踩着春天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青春难再:再:两次或第二次。青春过后就不会再来。形容青春时光宝贵

青春两敌:敌:相当。两个人的年龄相当,都处于青春期

春事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春色恼人:恼:撩拔,挑逗。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春秋责备贤者:春秋:孔子修订《春秋》书;贤者:是指才德兼备的人。指《春秋》书对贤者常常责备,严格要求

春祈秋报:祈:向神求祷;报:为报恩而祭祀。指春秋两季举行的祭祀

春韭秋菘:韭:韭菜;菘:一种阔叶蔬菜。泛指时新菜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形容勤劳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勤劳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形容勤劳的词语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形容勤劳的词语及解释,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葆力之士:葆力:勤劳任力。指愿意出力而勤于办事的人。

2、俭以养德: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3、勤俭持家:以勤劳节约的精神操持家务。

4、夜而忘寝:晚上忘记了睡觉。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劳辛苦。

5、夜而忘寐:寐:睡觉。晚上忘记了睡觉。形容学习或工作十分勤劳辛苦。

6、手胼足胝:胼、胝:手掌、足底的老茧。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7、力能胜贫:力:力气,引申为勤劳。勤劳肯出力气可免于贫穷。

8、朝耕暮耘:耘:锄草。早上耕种晚上锄草。形容非常勤劳。

9、日旰忘餐:旰:天色晚。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10、晨兴夜寐: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11、起早摸黑: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12、劳而不怨:劳:劳苦,劳累。虽然很辛苦、很劳累,却没有怨言。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也指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

13、坐以待旦: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办事勤劳。

14、克勤克俭: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15、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16、戴月披星: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17、黑汁白汗:形容辛勤劳动的汗水。

18、昧旦晨兴:指天不亮就起来。多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睡。昧旦,天将明未明;破晓。

1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匮:缺乏。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

20、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21、男耕妇织:男的耕田,女的织布。形容辛勤劳动或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生活。

22、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穷年:终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

23、起早挂晚: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很勤劳。

24、晨炊星饭:清晨烧早饭,入夜才吃晚饭。形容早出晚归,整日辛勤劳苦。

25、剪莽拥彗:莽:草;彗:扫帚。剪除杂草,手持扫帚。指辛勤劳动。

26、孳孳矻矻:孳孳:勤勉的;矻矻:辛勤劳作的样子。勤勉不懈的样子。

27、耕云播雨:指控制降雨,改造自然。比喻辛勤劳动。

28、胼手胝足:胼、胝:老茧。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

29、勤俭节约:勤劳而节俭。形容工作勤劳,生活节俭。

30、民生在勤: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

31、众人役役:役役:劳作不息。普通人都辛勤劳动不息。

32、承星履草: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33、克俭克勤: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34、胼胝手足:手脚上磨出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同“胼手胝足”。

35、勤则不匮:匮:不足。只要勤劳就不会缺少物资。

36、勤慎肃恭:肃:严肃;恭:谦逊。勤劳、谨慎、恭敬、谦虚。指做人的美德。

37、俛拾仰取:俛,同“俯”。指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详细解释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1).纷争;混乱。《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所贵於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 宋 苏洵 《几策·审势》:“诛锄其强梗怠惰不法之人,以定纷乱。” 王西彦 《古屋》第二部五:“他的爸爸在战争来的时候投入军队里了,妈妈在纷乱中失散了。”

(2).扰乱。《史记·楚元王世家》:“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二》:“ 莽 篡政纷乱,郡亦弃废。”《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四年》:“上议以 贾谊 任公卿之位,大臣多短之曰:‘ 洛阳 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3).杂乱;错乱。《汉书·叙传下》:“六学既登,遭世罔弘,羣言纷乱,诸子相腾。”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见一沙弥讽诵佛经,章句错谬,文字纷乱。” 瞿秋白 《饿乡纪程》四:“隔着纱窗看晓雾,社会主义流派,社会主义意义都是纷乱,不十分清晰的。”

(4).形容心情烦乱。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诗:“归来殞涕揜关卧,心之纷乱谁能删?”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八:“一连串纷乱的思绪从我脑际浮涌而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详细解释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 节省 jiéshěng

[economize;save;spare] 把可以不耗费的减省下来

节省图书费

节约;节俭。《后汉书·何敞传》:“奏王侯就国,除苑囿之禁,节省浮费,賑卹穷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彭尚书奏折》:“查此款需费无多,可否於节省铁路巨款之中,分十分之一。” 浩然 《艳阳天》第九章:“这女人能算计,会节省,妇女群里百里难挑一。”

造句

一、节省开支不如合理开支,勤奋工作不如提高效率。

二、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三、一切节省,回根到底都回结为时间的节省。

四、如果你不能节省和储蓄金钱,你身上就没有成功的种子。

五、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六、法拉第中年以后,为了节省时间,把整个身心都用在科学创造上,严格控制自己,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甚至辞去皇家学院主席的职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有关清明节的词语和解释

全文共 1676 字

+ 加入清单

椎理穿掘 杀人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有关清明节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委委佗佗 雍容自得貌。《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毛传:“委委者,行可委曲踪迹也;佗佗者,德平易也。”朱熹集传:“雍容自得之貌。”明宋濂《梅府君墓志铭》:“命也奈何,芝生岩阿;既采且歌,委委佗佗。”清钱谦益《御史族兄汝瞻画像赞》:“委委佗佗,开

悬门抉目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以“悬门抉目”为烈士殉国的典故。

赢金一经 谓留下满筐的金银,不如传授一经。赢,通“籝”。典出《汉书·韦贤传》:“贤四子;长子方山为高寝令,早终;次子弘,至东海太守;次子舜,留鲁守坟墓;少子玄成,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颜师古注:“今书本籝字或作盈,又是盈满之

椎理穿掘 杀人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

椎牛发冢 亦作“椎牛发冢”。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墓木拱矣 〖解释〗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

一掊土 〖解释〗抔:用手捧东西。一捧黄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椎埋穿掘 〖解释〗杀人埋尸,发冢盗墓。泛指行凶作恶。

九原可作 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在九原,因称墓地;作:起,兴起。设想死者再生。

墓木已拱 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意思是你快要死了。这是骂人的话。后指人死了很久。

一抔黄土 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冢中枯骨 冢:坟墓。坟墓里的枯骨。比喻没有力量的人。

自掘坟墓 掘:挖。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象在替自己挖掘坟墓一样。比喻自寻死路。

柴毁灭性 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唐·赵儋《右拾遗陈公旌德碑》:“文林卒,公至性纯孝,遂庐墓侧,杖而徐起,柴毁灭性,天下之人,莫不伤叹。”参见“哀毁骨立”、“柴毁骨立”

充栋汗牛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地负海涵 谓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奋发踔厉 奋发有为,意气昂扬。语本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

惠子知我 惠子指惠施,战国宋人,在先秦诸子中属名家,为庄周契友。惠死后,庄周过其墓,曾借匠石斫垩的寓言,感慨“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见《庄子·徐无鬼》。后因以“惠子知我”喻朋友相知之深。

三迁之教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扫墓望丧 扫除墓地,以待人死入葬。谓酷吏必当有恶报,指日可待。语本《汉书·酷吏传·严延年》:严延年迁河南太守,其母从东海来,欲从延年腊,到洛阳,适见奏报引决囚人。母大惊,谓延年曰:“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行矣!去女东归,扫除墓地耳!”后岁余,延年果败。

杀衣缩食 “杀”念shài。犹节衣缩食。明·宁濂《故丽水叶府君墓铭》:“家虽贫,杀衣缩食,葬宗党十余。”

水佩风裳 以水作佩饰,以风为衣裳。语本唐李贺《苏小小墓》诗:“风为裳,水为佩”。本写美人的妆饰。后用以形容荷叶荷花之状貌。

投阱下石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人言可畏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86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人言可畏指人们的流言蜚语会伤害到他人,因此使人感到害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人言可畏

【汉语注音】:rén yán kě wèi

【成语出处】:春秋.佚名《诗经.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分句、宾语;含贬义。

【人言可畏的意思】:言:语言评论,指流言蜚语;畏:害怕。人们的流言蜚语会伤害到他人,因此使人感到害怕。

【人言可畏的近义词】:积毁销骨、众品铄金、流言蜚语、三人成虎、人言藉藉、曾参杀人、飞短流长;

【人言可畏的反义词】:有口皆碑、春风风人、口碑载道、金玉良言、苦口婆心;

【人言可畏的故事】

《诗经.郑风.将仲子》是一道情歌,歌的最后写首道:“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这里的意思是:请求仲子别爬到我家的园子里去,别折坏我种的檀,我并不是因为如此爱惜檀木,是因为我害怕闲人说我的闲话。我的心里一直怀念着仲子,只是闲人们的闲话却是如此让人害怕。成语“人言可畏”就是从这首名为《将仲子》的情歌里产生而来的,歌词共有三节,主要是描写一位姑娘一直在怀念着她的情人仲子,但是她很害怕被别人发现了会说她的闲话。诗歌的写法用的是姑娘的口气,目的是为了唱出姑娘心里怀念并着害怕的矛盾心理。

【人言可畏例句】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二十九回:“秀英心中也喜白相,只为人言可畏,踌躇道:‘勿用。’”

清.李宝嘉《活地狱》第三十回:“但是人言可畏,必定也要明明心;就是你不怕什么,难道我们老大死了,还当王八么? ”

萧乾《梦之谷》一十四:“许多同事在背后议论我跟本校一个女同事的要好,甚至说我们去汕头开过房间。你是知道的,我夜夜都睡在这里。然而,人言可畏啊!”

【人言可畏造句】

初学者哪怕一窍不通都应该坚定自已的信念,虽然人言可畏但也不要受到他人的影响。

中国人做点事情要看身边人的看法似乎是天经地义,因为人言可畏,如果行事不当会遭到他人的流言蜚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词语解释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líng lóng tī tòu

玲珑剔透(玲瓏剔透)

(1).形容精工制造、结构奇巧、内部镂空的手工艺品。亦以形容供玩赏的太湖石之类。《西游记》第六十回:“忽见一座玲瓏剔透的牌楼,楼下拴着那箇避水金睛兽。”

(2).形容俊俏,漂亮。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惜玉怜香天生就,另一种可喜风流。淹润惯熟,玲瓏剔透,软欵温柔。” 明 金白屿 《梧桐树·过吴七泉山居》套曲:“不争你玲瓏剔透疎狂态,雪月风花锦綉排,无处买。”《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及至见了 褚大娘子 ,又是一对玲瓏剔透的新媳妇。”

(3).形容聪明灵活,心里明白。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 牡丹 ,你玲瓏剔透今何在?俊俏聪明莫谩夸。”《醒世姻缘传》第二三回:“説到种地做庄稼,那心里便玲瓏剔透的,一説到书上边去,就如使二十斤牛皮胶把那心窍都胶住了的一般。”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九:“她的这个暗里的盘算,连 亭面胡 也一起瞒了。只有玲珑剔透的 盛清明 略略猜着了她的用心。”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玲珑剔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词语解释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1).像虫豸一样蠕蠕爬动。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金山竞渡》:“ 金山 上人团簇,隔江望之,螘附蜂屯,蠢蠢欲动。”

(2).谓准备扰动为乱。 黄远庸 《政界内形记》二:“自借款不成之消息传布后,不特土匪蠢蠢欲动,而废官任意造謡,穷兵日日思乱,若内务部不以精神整理,则 北京 危矣。”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二:“人人自危,都有蠢蠢欲动的形势。可是,搜捕的还是乱哄哄地到处在搜捕。” 叶君健 《自由》八:“各地不法之徒,一有机会,仍然想混水摸鱼,蠢蠢欲动,有的甚至拦路抢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觥筹交错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觥筹交错形容众人聚饮场面喧杂和热闹的情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觥筹交错

【汉语注音】:gōng chóu jiāo cuò

【成语出处】: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中性成语;用于描写酒宴。

【觥筹交错的意思】:觥:盛酒的器具;筹:行酒令时使用的码子。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地摆放着。形容众人聚饮场面喧杂和热闹的情景。

【觥筹交错的近义词】:走斝飞觥、杯盘狼藉、传杯弄盏、杯觥交错;

【觥筹交错的反义词】:自斟自饮;

【觥筹交错的故事】

著名诗人欧阳修自称为“醉翁”,他在担任滁州太守的时侯经常去地处滁州西南处的琅琊山玩,琅琊山上有个叫做酿泉的地方,酿泉上有一个小亭子,欧阳修给这个亭子取了个名字叫作“醉翁亭”。欧阳修经常带着朋友们到这个亭子来喝酒聚会,他还写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名字叫作《醉翁亭记》。在《醉翁亭记》里对来玩的客人们在亭子里玩乐的情景这样描述道:“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觥筹交错”跟“杯盘狼籍”所表现的意思是差不多的。

【觥筹交错例句】

先秦.无名氏《诗经.小雅.楚茨》:“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一回:“当下桂卿姐儿两个,唱了一套,席上觥筹交错饮酒。”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却説那个长姐儿看着两位奶奶合大爷这番觥筹交错,心里明知‘神仙不是凡人作’,却又不能没个‘梦到神仙梦也甜’的非非想。”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余大先生抬头看尊经阁上绣衣朱履,觥筹交错。”

茅盾《锻炼》三:“而在入席以后,觥筹交错之际,酒多话多,从社会琐闻谈到国家大事的当儿,严伯谦带着五分酒意,发表了两次卓见。”

【觥筹交错造句】

租客经常兴高采烈的在客厅里觥筹交错吃喝玩乐,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新时代的土豪们早已经不再满足杯盘上的觥筹交错,他们更期待有精彩的男欢女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详细解释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 包括 bāokuò

[include;consist of;comprise;incorporate] 包含;总括

把小费包括在他开支中

寻求一个能包括一切的公式

整个宗教都包括在一本书里

包含,总括。 汉 蔡邕 《释诲》:“包括无外,综析无形。” 唐 刘知几 《史通·列传》:“如二人行事,首尾相随,则有一传兼书,包括令尽。” 老舍 《骆驼祥子》九:“在这无可抵御的压迫下,他觉出一个车夫的终身的气运是包括在两个字里--倒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十分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中文发音:十分[shí fēn]

十分的词语解释:很;甚;非常;极其,达到极端的程度

十分的近义词:非常、极度、万分、相当、极端、至极、特别

用十分造句

1、公园门口贴着一张十分醒目的招聘公告。

2、他们两人底感情十分好。

3、我十分认真地写作业。

4、小红在考试的时候十分认真。

5、公鸡叫得十分响亮。

6、如果他没有十分的把握是不敢答应这件事的。

7、期末考试了,小明十分认真的复习功课

8、那蝴蝶结编制的十分精致。

9、我的闹钟叫得十分响。

10、雪停了,新踩出的脚印十分清晰。

11、长颈鹿的脖子十分长。

12、狮子跑得十分快。

13、这件事十分紧急,你一定要抓紧办。

14、大象的鼻子十分长。

15、张老师对小明逃课的事十分恼火。

16、虽然形势十分严峻,但他却非常镇静。

17、我写作业的时候十分认真。

18、妈妈做的饭十分好吃。

19、妈妈今天穿了一件红色的裙子,十分漂亮。

20、爸爸写的字十分好看。

21、我十分认真地写日记。

22、小白兔的尾巴十分红短。

用十分的近义词造句

非常:在这个非常时期,还是不出门比较安全。

极度:深夜里一声狼吼让二人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

万分:听到这个消息,他惊恐万分。

相当:他的数学学得相当到家,再多的难题都难不倒他。

极端:我们办事不能走极端,要全盘考虑。

至极:今天和隔壁班打了一场篮球赛,输了30几分,真是狼狈至极。

特别:我向往大自然,特别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知足常乐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译文:“天下有道,退马还田以耕种。天下无道,兵马驰骋于郊。祸患没有比不懂用兵之道更大的了,过失没比中敌人利诱之计更大的了。所以知识充足之足,才是恒常之足”。孙子曰:“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详细解释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1).使在精神或肉体上受打击,受痛苦。 唐 白居易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多中更被愁牵引,少里兼招病折磨。”《儒林外史》第五四回:“我贪图些甚么?受这些折磨!” 秦牧 《长河浪花集·深情注视壁上人》:“﹝她﹞受着穷困和胃溃疡的折磨,但仍然一心一意要写成这本书。”

(2).犹消磨。 明 孟称舜 《桃花人面》第二出:“无端花月成淹滞,有限韶光空折磨,俺衷肠您知么?” 谢觉哉 《书同文,语同音》:“还要死记背诵。这样,折磨了我好几年的光阴,却一点用处也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斑羚飞渡》重点词语解释_600字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娴熟】

熟练。

【迥然不同】

形容差别很大。

【稚气未脱】

形容年龄小,孩子气十足。

【对峙】

相对而立。

【逞能】

显示自己能干(含贬义)。

【湛蓝】

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苍穹】

(书)天空。也说穹苍。

【斑斓】

(书)灿烂多彩。

【进退维谷】

进退两难(谷:比喻困难的境地)。

【参差不齐】

长短、高低、大小不齐。

【眼花缭乱】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过乱。

【秩序井然】

有条理、不混乱的情况。

【狩猎】

打猎。

【蹿跃】

向前跳跃。

【略胜一筹】

稍微强一些。筹,筹码,计数的工具。

【心甘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常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愿意。

【深渊】

很深的水

【从容】

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目瞪口呆】

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

【惊讶】

感到很奇怪、惊异。

【奇数】

单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

【绚丽】

灿烂美丽。

【山涧】

山间的水沟。

【蹿跳】

向上或向前蹦跳。

【哀咩】

拟声词,形容羊叫的声音、凄楚、哀惋。

【坠落】

下落。

【飘渺】

同“缥缈”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甜腻】

甜得发腻,这里指声音过分柔和。

【媚态】

讨好别人的姿态;妩媚的姿态。

【沉郁】

低沉郁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形容笑的词语附解释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浅浅的笑,淡淡的念,在季节的罅隙间流窜,在白色的高光下,折射出纷错的词语。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关于形容笑的词语附解释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1、苦笑:心情不愉快而勉强做出的笑容。

2、惨笑:内心痛苦、烦恼而勉强作出笑容。

3、失笑:不自主地发笑。

4、干笑:不想笑而勉强装着笑。

5、笑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非常高兴的样子。

6、讪笑:讥笑。

7、笑里藏刀: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却阴险毒辣。

8、皮笑肉不笑: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9、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10、笑容可掬:掬:双手捧取。形容笑容满面。

11、奸笑:阴险地笑。

12、莞尔一笑:形容微笑。

13、讥笑:讥讽和嘲笑。

14、巧笑:美好的笑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5、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16、狞笑:凶恶地笑。

17、嘻嘻哈哈:形容嬉笑欢乐的样子。

18、呵呵大笑:呵呵象声词,形容笑声。

19、嘲笑:用言辞笑话对方。

20、冷笑:含有讽刺、不满意、无可奈何、不屑于、不以为然等心情或怒意的笑。

21、微笑:1、略带笑容。2、不显着的、不出声的笑。

22、笑嘻嘻:形容微笑的样子:他脸上总是笑嘻嘻的。

23、笑哈哈:内心感到喜悦总是有说有笑!

24、狂笑:纵情大笑。

25、嫣然一笑:嫣然:笑得很美的样子(指女性)。形容女子笑得很美。

26、痴笑:傻笑。

27、满脸堆笑:满脸高兴的样子。

28、破涕为笑:涕:眼泪。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转悲为喜。

29、前仰后合: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30、仰天长笑:仰头朝天而大声地笑。多就对某件事不以为然而采取旁若无人的态度而言。

31、嬉皮笑脸: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32、偷笑:形容人不出声的笑,多是不怀好意的笑。

33、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极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34、谄笑:强装笑脸以讨好人。

35、哄堂大笑: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36、怪笑:1、惊怪,嗤笑。2、奇特的笑声。

37、笑眯眯:形容微笑时眼皮微微合拢的样子。

38、窃笑:1、暗中讥笑2、轻轻地或压抑地笑。

39、解颐:开颜而笑。

40、欢笑:快活地笑。

【延伸阅读】描写笑的好词

银铃般、笑嘻嘻、连珠般、笑哈哈、笑眯眯

嫣然一笑、微微一笑、心里暗笑、眼里含笑、不觉失笑、前仰后合、直不起腰、笑口常开、笑破肚皮、畅怀大笑、掩口欲小、咧着嘴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秋天的好词解释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1、秋风萧瑟:形容秋风吹树木的声音。

2、果实累累:果实累累,此处读léi。累累:连续成串。

3、五谷丰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4、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5、枫林如火:形容秋天时枫树叶子变红了,像火一样的颜色。

6、仓箱可期:仓箱:盛粮食的工具。粮仓有望装满。比喻丰收大有希望。

7、年丰时稔:稔:庄稼成熟。年成好,庄稼大丰收。

8、丰收在望:丰收的景象看得见。丰收:大多指农产品丰收。在:马上。望:预料、希望。

9、时和年丰:和:和平;年:年成;丰:盛,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0、麦穗两歧: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11、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12、秋风习习:习习,形容风声。形容秋天吹风的样子。

13、穰穰满家:穰穰:丰盛。形容获得丰收,粮食满仓。

14、黄澄澄:具有金子般颜色的。如:黄澄澄的麦穗。

15、秋雨绵绵:我国南方秋季时常下很久的小雨,也称梅雨。

16、一丛金黄:描写秋天果稻谷成熟了。

17、丰收季节:秋天粮食等都成熟了,因此陈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18、盈车嘉穗:盈:满。稻重长得茁壮,一棵就能装满一车。形容粮食丰收。

19、硕果累累:累累:连续成串。秋天果实成熟了,一串一串的。

20、秋色宜人:秋天的景色非常美丽,让人看了心旷神怡。

21、秋兰飘香:秋天时兰花盛开,香飘数里。

22、五谷飘香:五谷指粮食,五谷即稻、黍、稷、麦、豆。秋天粮食成熟了,飘着香味。

23、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24、春种秋收:春天播种,秋天收获。

25、秋风过耳:像秋风吹过一样,形容说的话没有引起注意或留下印象。

26、丰收在望:丰收的景象看得见丰收:大多指农产品丰收。

27、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28、秋雨绵绵:指金秋时节的雨,预示着丰收与喜悦。

29、金色的麦田:秋天麦子成熟了,看上去一片金黄色。所以称为金色的麦田。

30、秋意深浓:秋天的意味很深,形容已经到了深秋。

31、硕果累累:硕果,大的果实。累累,形容积累很多。指结的大的果实特别多。也比喻取得的优异成绩相当多。

32、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33、稻谷飘香:秋天稻谷成熟了,飘着阵阵香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智圆行方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中文】:智圆行方

【读音】:zhì yuán xíng fāng

【正音】:行;不能读成“xín”。

【辨形】:圆;不能写成“园”。

【智圆行方的意思】:圆:灵活;方:方正。考虑问题要通达,做事要端正,不苟且。

【出处】:明·张居正《襄毅杨公墓志铭》“维公之德,智圆行方,忠不近名,言不泥常。”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褒义。

【智圆行方造句】

1、智圆行方,厚积薄发。——《临沂一中校训》

2、路虽艰远,持之以恒则必达;事有磨难,智圆行方则定成。

3、他智圆行方,做事端正。

4、我也想智圆行方,可是却总是事事不顺。

5、他智圆行方,终于完成了这项研究。

6、只要能够智圆行方,相信未来一定会取得成就的。

7、他做事智圆行方,会成为你很好的帮手。

8、或许只有智圆行方的人,才能成为我的心腹。

9、小王智圆行方受到领导的器重,步步高升。

10、学习就应该智圆行方,一丝不苟。

11、倘若你做不到智圆行方,就请离开吧。

12、我的座右铭就是:智圆行方。

13、思维要变通,考虑问题要通达,智圆行方才能成就大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