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保的解释【精彩20篇】

导语:九牛一毛,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故事讲得是什么吧!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自保的解释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380

作文

1000

有关老虎的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有关老虎的成语解释,欢迎阅读。

帮虎吃食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暴虎冯河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藏龙卧虎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鸱目虎吻 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初生牛犊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春冰虎尾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打马虎眼 故意装糊涂蒙骗人。

大人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大贤虎变 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调虎离山 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恶虎不食子 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饿虎饥鹰 比喻凶残贪婪。

饿虎扑食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饿虎扑羊 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饿虎之蹊 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放虎归山 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放虎自卫 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风从虎,云从龙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伏虎降龙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官虎吏狼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狐虎之威 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

狐假虎威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虎不食儿 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虎斗龙争 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

虎踞龙盘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虎口拔牙 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

虎口逃生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虎口余生 老虎嘴里幸存下来的生命。比喻逃脱极危险的境地侥幸活下来。

虎狼之势 形容极凶猛的声势。

虎入羊群 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虎生三子,必有一彪 比喻众多子女之中,一定有一个超群出众的人。

虎视眈眈 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虎体熊腰 形容身材魁梧,体格健壮。

虎头虎脑 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多指儿童)。

虎头蛇尾 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大,到后来劲头很小,有始无终。

虎头燕颔 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虎尾春冰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虎落平川 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老虎离开自己称王称霸的深山老林,落到了平地上。比喻有权有势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

虎珀拾芥 琥珀摩擦后生电,能吸引细小的东西。比喻互相感应。

虎卧龙跳 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牛开头的成语和解释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牛口之下 借指卑下的地位。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牛开头的成语解释,欢迎阅读。

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牛马襟裾 犹言衣冠禽兽。

牛毛细雨 指细而密的小雨。

牛农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牛溲马渤 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均可入药。比喻虽然微贱但�...

牛蹄之涔 涔:雨水。牛蹄印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也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境地。

牛蹄之鱼 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同“牛蹄中鱼”。

牛蹄中鱼 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牛听弹琴 比喻听不懂。

牛童马走 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牛头不对马面 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牛星织女 即牛郎织女。

牛羊勿践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牛衣病卧 形容贫病交迫。

牛衣岁月 指贫困的生活。

牛衣夜哭 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同“牛衣对泣”。

牛之一毛 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牛不喝水强按头 比喻用强迫手段使就范。

牛刀割鸡 杀只鸡用宰牛的刀。比喻大材小用。

牛刀小试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

牛鼎烹鸡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鬼蛇神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后比喻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坏人。

牛骥同皂 皂:牲口槽。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同处。

牛角挂书 比喻读书勤奋。

牛溲马勃 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

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两下不相合。

牛头马面 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牛衣对泣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牛高马大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牛黄狗宝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牛骥共牢 骥:好马。牛跟马同槽。比喻不好的人与贤人共处。

牛骥同槽 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同“牛骥同皂”。

牛骥同皁 指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亦作“牛骥同槽”。

牛角书生 比喻勤奋读书的人。

牛角之歌 后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形容时间的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2229 字

+ 加入清单

一刻千金 :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形容时间的成语解释,欢迎阅读。

1、 日出三竿 : 太阳升起来离地面已有三根竹竿那样高。约为午前八、九点钟。形容天已大亮,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2、 人生如朝露 :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3、 日短心长 : 时间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谓心愿一时难以实现。

4、 流光易逝 :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5、 不旋踵 : 来不及转身。比喻时间极短。也指不退却。

6、 席不暇暖 : 席:坐席;暇:空闲。连席子还没有来得及坐热就起来了。原指东奔西走,不得安居。后形容很忙,多坐一会儿的时间都没有。

7、 石泐海枯 : 直到石头碎裂,海水干涸。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8、 桑荫不徙 : 亦作“桑荫未移”。语本《战国策·赵策四》:“昔者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荫庇桑,荫移而授天下传。”后遂谓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9、 以日为年 : 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10、 唱对台戏 : 过去,两个戏班子为了抢生意,有时候会硐一时间演同样的戏,称为唱对台戏。比喻采取与对方相对的行动,来反对或搞垮对方。

11、 整年累月 :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12、 动如参商 : 参、商:星名。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如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

13、 久而久之 :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14、 尺壁寸阴 : 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

15、 河山带砺 :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16、 硕果仅存 : 唯一留存下来的大果子。比喻由于时间的推移,留存下来仅存的人或事物。

17、 对酒当歌 :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18、 日久月深 : 深:长久。指时间长久。

19、 兆载永劫 : 佛教语。极言时间之悠远漫长。

20、 青山不老 : 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

21、 积年累岁 : 〖解释〗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22、 岁月蹉跎 : 指无所作为地把时间荒废掉了。

23、 命在旦夕 : 旦夕:早晚之间,形容极短的时间。生命垂危,很快会死去。

24、 时移世异 : 那个时间已经过去,世情或处境也都发生了变化。

25、 一来二去 : 指一回又一回,经过一段时间。表示逐渐的意思。

26、 昙花一现 : 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27、 只争旦夕 : 亦作“只争朝夕”。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达到目的。

28、 猖獗一时 : 猖獗:凶猛而放肆。形容坏人或反动势力一时间显得特别凶猛放肆。

29、 积重难返 : 重:程度深;返:回转。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30、 时过境迁 : 迁:变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发生变化。

31、 视日如年 : 谓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

32、 缓兵之计 :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33、 似水流年 : 流年:光阴。形容时间一去不复返。

34、 咄嗟立办 :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35、 积重不返 : 〖解释〗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36、 祸在旦夕 : 灾难在很短时间内就要降临。形容处境非常危险。

37、 亡不旋踵 : 谓迅速灭亡。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形容时间极短。

38、 万古千秋 : 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39、 日上三竿 :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40、 与日俱增 : 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41、 五日京兆 : 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42、 咄嗟便办 : 咄嗟:一呼一诺之间,形容时间短。比喻马上就办到。

43、 地老天荒 :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44、 酒余茶后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45、 十年窗下 : 科举时代,读书人要取得功名,终年埋头在书本里。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

46、 积日累久 : 指经过的时间长。

47、 苦心积虑 : 积虑:长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费尽心思长时间的思考问题。

48、 一刻千金 :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49、 一年半载 : 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时间。

50、 日积月累 : 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不断积累。指长时间不断地积累。

51、 旦夕之间 : 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52、 匪朝伊夕 : ①不止一日。②非晨即夕。极言时间之短。

53、 酒馀茶后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54、 日不我与 : 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55、 兼程并进 : 兼:一倍;并:加倍。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平常多走一倍的路

56、 年深日久 : 形容时间久远。

57、 祸不旋踵 : 旋踵:旋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祸害不久就将到来。

58、 与时消息 : 〖解释〗指事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59、 遥遥无期 : 形容时间还远得很,不知道哪一天。

60、 只争朝夕 : 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基本解释

全文共 224 字

+ 加入清单

◎ 拥护 yōnghù

(1) [protect]∶扶助;保护

拥护百姓

(2) [cluster round]∶簇拥

花荣等拥护着宋江

(3) [support]∶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

拥护改革

(4) [take care of]∶照料;护理

鲁惠分付楚娘好生拥护。——《八洞天》

(5) [bodyguard]∶卫士;侍从

我和你只做得个拥护,保得他身在命在,替不得这些苦恼,也取不得经来。——《西游记》

同义词

附和、赞同、赞成、称赞、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详细解释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1)叙述。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

(2)描写。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记叙文,特别是文学创作中的主要表达方式之一。在一般的抒情、议论、说明文中,有时也把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描写的手法运用得好,能逼真传神、生动形象,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3)抒情。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是抒情文体中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的文学作品和记叙文中,也常常把它作为重要的辅助表达手段。

(4)议论。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的作用在于使文章鲜明、深刻,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在议论文中,它是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说明文或文学作品中,也常被当作辅助表达手段。

(5)说明。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有的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建筑、器物等;有的是抽象的道理,如思想、意识、修养、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

----------------------------------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等;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表现手法的分析是一种很泛的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题目的答题要求,要简洁准确地答题,对有些题目如欣赏写作技巧的题,应结合上下文语境、文章题材与体裁风格等来准确把握,选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小说塑造人物的种种手法,如散文抒发情感的种种手法等,尽量抓到得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形容开心的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1452 字

+ 加入清单

欢喜若狂:欢喜:高兴的样子。高举得象发狂一样。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形容开心成语解释,欢迎阅读。

1、 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2、 笑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3、 开眉展眼:高兴愉快的样子。

4、 欢呼雀跃:高兴得象麻雀一样跳跃。形容非常欢乐。

5、 满脸春色:比喻满脸充满喜悦的笑容。

6、 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7、 快快活活:指人感觉高兴快乐。

8、 乐而忘返: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9、 抚掌大笑:抚:拍。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10、 悦人耳目:悦:高兴。使人看了、听了感到快乐。

11、 悦目娱心: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12、 怡然理顺:怡然:快乐的样子。使人心悦又能把道理阐述得很清楚。

13、 陶情适性: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14、 喜不自胜: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15、 怡然自得: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16、 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欢呼雀跃高兴得像麻雀那样跳跃起来。形容十分欢乐的情景。

17、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18、 引以为乐:把任何活动都视为一种快乐。

19、 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20、 喜怒哀乐: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21、 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22、 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指笑容。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23、 赏心乐事: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24、 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25、 知鱼之乐:了解鱼的快乐。比喻善于体会物情。

26、 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形容高兴而振奋。

27、 眉花眼笑: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28、 喜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形容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29、 欢欣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30、 和颜悦色:颜:面容;悦:愉快;色:脸色。脸色和霭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31、 惊喜欲狂: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32、 怡然自若:喜悦而无拘束貌。

33、 眉飞色舞:色:脸色。形容人得意兴奋的样子。

34、 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35、 足蹈手舞:犹言手舞足蹈。形容喜悦到极点时的样子。

36、 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37、 悦目娱心: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形容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38、 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39、 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40、 屐齿之折:形容内心喜悦之甚。

41、 喜形于色: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42、 喜跃抃舞: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

43、 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44、 欢喜若狂:欢喜:高兴的样子。高举得象发狂一样。

45、 喜眉笑眼:喜在眉梢,笑在眼里。形容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形容性格的词语和解释

全文共 2162 字

+ 加入清单

1、爱憎分明: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2、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形容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3、不甘示弱: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4、不咎既往: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5、不平则鸣:鸣:发出声音,形容有所抒发或表示。形容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6、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形容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7、吊民伐罪:吊:慰问;伐:讨伐。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统治者。

8、扶危济困:扶:帮助;济: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

9、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10、公正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11、光明正大:原形容明白不偏邪。现多形容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12、浩然之气:浩:盛大、刚直的样子;气:形容精神。形容浩大刚正的精神。

13、毁家纾难: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14、急公好义:急:急于。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15、疾恶如仇:疾:憎恨;恶:形容坏人坏事。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

16、坚持不渝:渝:改变。坚守约章或诺言,决不改变。

17、揭竿而起:揭:高举;竿:竹竿,代旗帜。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形容人民起义。

18、劫富济贫:劫:强取;济:救济。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19、解囊相助:囊:口袋。拿出财物帮助别人。

20、襟怀坦白:襟怀:胸怀;坦白:正直无私。形容心地纯洁,光明正大。

21、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22、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23、聚精会神:会:集中。原形容君臣协力,集思广益。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24、苦心孤诣:形容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形容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25、宽大为怀:对人抱着宽大的胸怀。

26、宽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27、良工心苦: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28、临危不惧: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29、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形容英勇牺牲在战场。

30、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形容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31、排难解纷:原形容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今形容调停双方争执。

32、披荆斩棘: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形容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33、全神贯注: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34、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35、人一己百: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形容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36、仁人志士:原形容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形容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37、仁至义尽: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形容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38、锐不可当: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39、赏罚分明: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40、舍己救人: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

41、舍生忘死: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42、十年读书:形容长期努力于学业。

43、始终不懈:自始自终一直不松懈。

44、视死如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45、探赜索隐:探:寻求,探测;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探究深奥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46、堂堂正正:堂堂:盛大的样子;正正:整齐的样子。原形容强大整齐的样子,现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仪表出众。

47、铁杵成针:形容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48、投袂而起:投袂:挥动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

49、网开一面:把捕禽的网撤去三面,只留一面。形容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

50、温柔敦厚:温柔:温和柔顺;敦厚:厚道。原形容态度温和,朴实厚道。后也泛形容待人温和宽厚。

51、先难后获: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形容不坐享其成。

52、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53、一马当先:原形容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形容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54、一视同仁:原形容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55、一往无前:一往:一直向前;无前:前面什么也挡不住。一直往前,无所阻挡。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

56、一往直前: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同“一往无前”。

57、一心一意: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58、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59、与人为善:与:赞许,赞助;为:做;善:好事。形容赞成人学好。现形容善意帮助人。

60、仗义疏财:仗义:讲义气;疏财:分散家财。旧形容讲义气,拿出自己的钱财来帮助别人。

61、中流砥柱:形容坚强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同“中流砥柱”。

62、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形容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63、自告奋勇:告:称说,表示。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详细解释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 杰出 jiéchū

[outstanding] 有出众的才能、成就(杰出的战士)

(1).才能、成就出众。《后汉书·徐稺传》:“至於 稺 者,爰自江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唐 司空图 《与王驾评诗书》:“国初,主上好文雅,风流特盛。 沉 、 宋 始兴之后,杰出於 江寧 ,宏肆於 李 、 杜 ,极矣!”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三官保》:“虽然,京师之大如海,岂无杰出之士?惜我辈未遇。” 瞿秋白 《乱弹·谈谈‘三人行’》:“ 茅盾 在现在的一般作家之中,不能够不说是杰出的。”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七章:“不识字的人民群众里,有多少杰出人物啊!”

(2).指同类中出色的物品。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饮馔》:“菜类甚多,其杰出者则数黄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词语解释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1、宋:宋国。

2、富人;富裕的人。

3、雨(yù):下雨,名词作动词。。

4、坏:毁坏,损坏。

5、筑:修补。

6、盗:小偷,在这里动词活用为名词。

7、父(fǔ):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这里译为"老人",指邻居家的老人。

8、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

9、暮:晚上。

10、而:表修饰。[3]

11、果:果然。

12、亡:丢失。

13、家:指这家人。

14、甚:很,非常。

15、智其子:意动用法,以······为智。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智 认为…聪明。[3]

16、而(疑邻人之父):表示转折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基本解释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直观感觉;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

不能凭直觉判断一个人。

直觉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直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贯穿于日常常见的文字,报纸,杂志,图像和预感(做梦)存在于日常生活,事业和科学研究领域。

对直觉的理解有的是人类的第六感觉直觉。直觉类似大自然中的空气当你想捉到它的时候它会消失得无影无综,当你不在意的时候,它会像神来之笔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直觉突现于人类的大脑右半球逻辑思维方式它能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识别、敏锐而深入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简言之,直觉就是一种人类的本能知觉之一。

所谓“直觉”,不过是由脑中若干记忆碎片,与五感接收到的信息,综合在一起,跳过逻辑层次,直接将这些信息中和的结果,反射到思维之中,其结果的准确程度,在很大方面取决于一个人的判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鱼目混珠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鱼目混珠比喻以假乱真,以假货冒充真品。教育我们做生意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本文就来分享一篇鱼目混珠的成语故事解释,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汉字书写】:鱼目混珠

【汉语注音】:yú mù hùn zhū

【成语出处】:东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为珠,蓬高不成檟林。”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用假的冒充真的。

【鱼目混珠的意思】:鱼目:即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珠:珍珠。用鱼的眼睛假充珍珠。比喻以假乱真,以假货冒充真品。

【鱼目混珠的近义词】:冒名顶替、滥竽充数、名不符实、以假乱真、掩人耳目、偷梁换柱;

【鱼目混珠的反义词】:泾渭分明、货真价实、黑白分明、名副其实、是非分明;

【鱼目混珠的故事】

满愿和寿量是隔壁邻居,有一次满愿买到了一颗直径大约一寸的大珍珠,这颗珍珠洁白无瑕,他把它装在精致的盒子里,非常珍爱地收藏起来,也从不给别人看。寿量因此很羡慕满愿,可是他又看不到那颗珍珠。有一次寿量得到一颗很大很精致的鱼眼睛,他也把它当作珍珠收藏起来,还跟村里人说:“满愿有珍珠没什么得意的,我也有一颗呢!”过了一段时间,满愿和寿量得了同一种病一起去看医生,医生看了以后告诉他们如果要治他们的病的话需要用珍珠粉来做药引,两人听了以后都回到家里取自已的珍珠。医生看了满愿的珍珠以后满脸称赞道:“这真是一颗难得的好珍珠啊!”随后医生看到寿量的那颗“珍珠”,情不自禁的大笑起来说道:“你这一颗又是哪里的珍珠,这分明是鱼的眼睛啊,你这玩的真叫‘鱼目混珠’啊。”寿量站在医生旁边羞得满脸通红。

【鱼目混珠例句】

宋.司马光《稷下赋》:“珷玞乱玉,鱼目间珠,泥沙涨者其泉慁,莨莠茂者其穀芜。”

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一十七回:“痴珠他道你是鱼目混珠,你该罚他一盅酒。”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可是这些卖国的老爷们不是也在鱼目混珠,也在自称为爱国忧民的志士吗? ”

【鱼目混珠造句】

现在的市场商品品质参差不齐,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商品大量存在着。

人们现在经常说的山寨所指的就是那些鱼目混珠的假冒伪劣仿制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纰漏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pīlu

【释义】:一般指做事过程因疏忽而产生的错误,失误,疏漏或事故。也可单独用于指错误、失误等。

【出处】: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宋·孔平仲《续世说》两书均有《纰漏》篇,记谬误不合之事。

【示例】: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一章:“如果不是小杨作风严厉,很可能还会出一点小小的纰漏。”

【英语】:carelessmistake;smallaccident;

纰漏的近义词

疏忽 漏洞 闪失 错误 失误 忽略 忽视 过失 差池

纰漏的反义词

严密 仔细 完美 谨慎 慎重 小心 正确

纰漏造句

这件事情不容许有任何纰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是个心思缜密的人,总能在一些细微的事物中找出一些纰漏。

这个方案有几处纰漏,需要再修改完善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黔驴之技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黔驴之技比喻有限的微不足道的一点拙劣本领已经使过,再也没有什么更大的本事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

【汉字书写】:黔驴之技

【汉语注音】:qián lǘ zhī jì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驴一鸣,虎大骇…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成语语法】:作主语、宾语;重在比喻拙劣的伎俩、有限的本领。

【黔驴之技的意思】:黔:今贵州省一带;黔驴:放在贵州的驴,它只会叫吓人;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微不足道的一点拙劣本领已经使过,再也没有什么更大的本事了。

【黔驴之技的近义词】:无计可施、束手无策、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的反义词】:神通广大、力大无穷;

【黔驴之技的故事】

传说贵州以前没有驴子,有人从外地运来一头毛驴,放牧在山脚下。老虎发现了毛驴,看见这个庞然大物,心里有些害怕,只能躲在树林中偷偷瞧着它。过了好一阵子,老虎见毛驴没有动静,就走出树林接近毛驴,小心翼翼地打量它,但还是没看出来它是个什么东西。有一天,毛驴忽然大叫一声,老虎吓得像惊弓之鸟,逃得远远的。后来毛驴的叫声老虎也听惯了。于是它向毛驴靠近,在它前后转来转去,再后来老虎便肆无忌惮地往毛驴身上连碰带挤,故意冒犯它。毛驴气得怒发冲冠,于是用蹄子去踢老虎,这样一来,老虎心中想道:“原来你就这点本事呀!”于是猛扑过去,咬断了毛驴的喉咙,美餐了一顿。

【黔驴之技例句】

宋.李曾伯《代襄闻回陈总领贺转官》:“虽长蛇之势若粗雄,而黔驴之技已尽展。”

北宋.欧阳修《毫州乞致仕第三表》:“昔而少健,黔驴之技已殚;今也病衰,弩马之疲难强。”

毛泽东《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柳宗元曾经描写的黔驴之技,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训。”

【黔驴之技造句】

你看他每天都是得意忘形的样子,其实只不过是有一点黔驴之技罢了,也用不着那么趾高气扬的。

不是谁都能够在千变万化的股市赚到钱,如果就靠一点黔驴之技就想获取暴利,那不过是痴人说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详细解释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 舒展 shūzhǎn

(1) [unfold;extend]∶伸展;不卷缩

山鸡和野雉在路旁的深草中扑噜扑噜地舒展翅膀。——姚雪垠《李自成》

(2) [comfortable]∶舒畅;舒适

这样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记一辆纺车》

(1).伸展;展开。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十日一放,令其陆梁舒展,令马硬实也。” 唐 杜牧 《上河阳李尚书书》:“復使儒生舒展胸臆,得以诲导壮健不学之徒。” 闻捷 《海燕》:“将军的眉头舒展了,他微笑着说……”

(2).宽敞。 元 成廷珪 《寄谢高德进寄来杨友直书居竹轩三大字》诗:“三字封来墨未乾,堂轩舒展对琅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多了几个钱,要住舒展些的房子,本来也是人情。”

(3).放松自然;舒适。《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三来自知假货,终是怀着个鬼胎,意气不甚舒展。” 曹禺 《雷雨》第二幕:“ 侍萍 和 四凤 见 鲁贵 走后,都舒展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死不瞑目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死不瞑目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

【汉字书写】:死不瞑目

【汉语注音】:sǐ bù míng mù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孙坚传》:“卓逆无天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悬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

【成语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强调死也不甘心,可活用作“死不闭目”。

【死不瞑目的意思】:瞑目:闭上眼睛。人死了也不闭眼睛。原指人死的时候心里还有放不下的事。现多用来形容没有达到目的死也不甘心。

【死不瞑目的近义词】:死不闭目、抱恨终天;

【死不瞑目的反义词】:心甘情愿、含笑九泉、何乐不为、死而无怨;

【死不瞑目的故事】

公元189年,凉州豪强军阀董卓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并纵火焚烧洛阳周围数百里,百姓过不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激起了人民的愤怒和反抗。孙坚是东汉末年人,为郡县吏,后因军功被提拔为长沙太守。孙坚与袁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并大骂董卓恶贯满盈、大逆不道,誓与他不共戴天,表示如不灭董卓三族,便把他的头砍下来悬示全国,死不瞑目。

【死不瞑目例句】

东汉.王充《论衡.死伪》:“必以目不瞑者为有所恨,夫天下之人,死皆不瞑也。”

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我觉得倘不将这药认作‘戒烟药水’,他大概是死不瞑目的。”

茅盾《致张帆》:“因为他不死在总攻时的炮火下而死在敌人假投降的诈谋中。正如昔年小女沈霞为鲁莽之医生所误,同样的死不膜目吧?”

【死不瞑目造句】

贪生怕死的他已经尝到了痛不欲生的滋味,如果还是信口开河的话,何最后可能会死不瞑目。

我输了但是没什么可抱怨的,成王败寇,但我死不瞑目,因为对于找出幕后黑手我也是无可奈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详细解释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见“ 痕迹 ”。

亦作“ 痕跡 ”。亦作“ 痕蹟 ”。事物留下的迹象。 唐 寒山 《诗》之二○二:“我家本住在寒山,石巖栖息离烦缘。泯时万象无痕跡,舒处周流徧大千。”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海叙不遇》:“ 赵牧 不知何许人, 大中 、 咸通 中,斅 李长吉 为短歌,可谓蹙金结绣而无痕蹟。”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四:“古语云:‘大匠不示人以璞。’盖恐人见其斧凿痕迹。”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古文模仿》:“古人作文,摹倣痕迹未化,虽 韩 柳 不免。”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眼睛干巴巴的闭不上,他呆呆的看着那有些雨漏痕迹的顶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表示心情的四字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3815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表示心情的四字词语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坐立不安] 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满腹牢骚] 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心潮澎湃] 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满面红光]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迫不可待] 形容心情急切。同“迫不及待”。

[屏气慑息] 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朽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槁木死灰] 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唾壶敲缺] 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同“唾壶击缺”。

[黯然魂销]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搔首踟蹰] 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面如死灰] 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面若死灰] 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求贤如渴] 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如释重负] 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若释重负] 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同“如释重负”。

[如饥如渴] 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

[坐而待旦]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迫不及待] 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茶饭无心] 没有心怀喝茶吃饭。形容心情苦闷。

[心神不宁] 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心焦如焚] 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笑傲风月] 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澹泊寡欲] 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凤狂龙躁] 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不紧不慢] 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满脸春风] 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唾壶击缺] 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如渴如饥] 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同“如饥如渴”。

[吐气扬眉] 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莼鲈之思]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望云之情] 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莼羹鲈脍]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低回不已] 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挂肚牵心] 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急杵捣心] 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捏一把汗]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百感交集]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心焦如火] 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饮冰茹檗] 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七拱八翘] 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寒毛卓竖] 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神清气爽]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暢。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万念俱灰] 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挖耳当招] 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灭此朝食] 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近乡情怯]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春风得意] 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巴巴劫劫] 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平心定气] 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迁延观望] 指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迁延顾望] 指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同“迁延观望”。

[安心乐意] 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闲情逸致] 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惊魂未定] 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闲情逸志] 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同“闲情逸致”。

[闲情逸趣] 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同“闲情逸致”。

[闲情别致] 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同“闲情逸致”。

[痛定思痛] 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爽心悦目] 指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泣血稽颡] 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赏心悦目] 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人莫予毒] 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久旱逢甘雨] 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倚门倚闾] 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鹤怨猿惊] 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 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人琴俱亡] 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人琴两亡] 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人琴俱逝] 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同“人琴俱亡”。

[心广体胖] 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心宽体胖]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悲欢离合] 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碧海青天]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春晖寸草]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平心静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孳孳汲汲] 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孜孜汲汲] 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欣然自得]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的样子。

[平心易气]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同“平心静气”。

[愁多夜长] 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

[抑郁寡欢] 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徒乱人意] 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喜上眉梢] 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黯然无神]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赏心乐事] 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平心而论] 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称心快意] 遇事如意,心情舒畅。称心:恰合心愿。快意:心情爽快舒适。

[悲喜交集]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欣欣自得] 犹言欣然自得。心情舒适、自觉得意的样子。

[人逢喜事精神爽] 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

[娱心悦目] 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惘然若失] 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掀拳裸袖] 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襟怀洒落] 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陶情适性] 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怡情悦性] 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谢天谢地] 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观望不前] 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熏风解愠] 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新亭对泣] 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感激不尽] 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痛快淋漓] 淋漓:心情舒畅。形容非常痛快。

[归心似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归心如箭] 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开怀畅饮] 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肃然起敬] 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闷闷不乐] 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体贴入微] 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废然而反] 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同“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战争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2061 字

+ 加入清单

1、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同“兵连祸结”。

2、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3、刀枪入库:没有战争,不用武备;和平麻痹,解除武装,不作戒备。

4、洗兵不用:兵:兵器。洗净兵器。收藏起来,不再使用。比喻停止战争。

5、龙战鱼骇:比喻战争激烈。

6、黩武穷兵:黩:随便,任意;穷:竭尽。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7、息兵罢战:停止或结束战争。

8、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9、罢战息兵:停止或结束战争。

10、轻动干戈:轻:轻率;干戈:古代兵器。轻率地动武挑起战争。

11、赤地千里: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12、兵革之祸: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13、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14、刀痕箭瘢:刀砍箭击的伤口治愈后留下的疤痕。形容战争留下的创伤。

15、伐罪吊民:伐:讨伐。吊:慰问。讨伐有罪,拯救百姓。常用以作为发动战争的口号。

16、金革之声:金革:兵器和铠甲。兵器与铠甲相撞击的声音。指战争。

17、铸甲销戈:销熔铁甲兵器。借指结束战争,实现和平。

18、启羞兴戎:启:开;戎:战争。因说话不谨慎而招致羞辱挑起事端。

19、龙战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20、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21、倒戢干戈: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同“倒载干戈”。

22、休兵罢战:休、罢:停止。停止或结束战争。

23、兵戎相见: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24、止戈散马:停用兵戈,放还战马,意指结束战争。

25、偃武櫜兵: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26、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27、连天峰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28、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29、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

30、风尘之警:指战争或骚乱的警报。

31、锋镝之苦:锋:刀或剑的尖端;镝:箭头。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战争的苦难。

32、金戈铁骑: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33、偃武息戈: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34、金戈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同“金戈铁马”。

35、非战之罪:不是战争本身的罪过。一般用来作为战争失败开脱罪责之辞。

36、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37、兵革互兴: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38、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39、偃甲息兵:甲:古代作战时穿的护身服。兵:兵器。停止战争。

40、穷兵极武:穷:竭尽;极:用尽。极力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41、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

42、流血浮丘: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比喻战争中死伤的人极多。

43、宿将旧卒:指久经战争的将领和士兵。

44、有事之秋:指战争或多事故的年头。

45、休养生息: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46、兵连祸深:兵:指战争。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

47、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48、风尘之变:风尘:比喻战乱。指战争的灾乱。

49、偃武休兵:停息武备,不事战争。同“偃武息戈”。

50、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形容战火烧遍各地。

51、久经沙场:指长期经历战争的考验。

52、甘为戎首:甘:情愿,甘愿;为:做;戎:军事,征伐;戎首:挑起战争的人。甘愿当战争的主谋。

53、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54、偃革倒戈: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55、大动干戈: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56、手中败将:在战争中被自己打败或在竞赛中输给自己的人。

57、磨盾之暇:暇:闲暇,余暇。指在战争的余暇。

58、诉诸武力:诉:诉讼。武力:军事力量。指用战争来解决冲突。

59、首唱义兵:唱:通“倡”,带头;兵:战斗。首先发动正义的战争。

60、来好息师:招致和好,停止战争。

61、止戈兴仁: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战争,施行仁政。

62、倒载干戈:倒:把锋刃向里倒插着;载:陈设,放置;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泛指武器。把武器倒着放起来,比喻没有战争,天下太平。

63、勤兵黩武:黩:轻率。滥用武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64、白骨露野:露:暴露。死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

65、以战养战: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建安风骨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建安风骨又是什么意思呢?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建安”是东汉末年献帝的年号,习惯上把这个时期及后来魏若干年的文学创作称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三曹”、“七子”。

建安时期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或“魏晋风骨”。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俊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楚楚相关词语解释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chǔ chǔ

注音:ㄨˇ ㄨˇ

词性:形容词

结构:AA式

基本解释

◎ 楚楚 chǔchǔ

(1) [tuft]∶草木丛生的样子

(2) [clear;tidy;neat]∶整洁鲜明的样子

衣冠楚楚

(3) [lovely and delicate]∶娇柔纤弱的样子

楚楚可怜

门前垂柳,楚楚可人

(4) 凄苦的样子

引证解释:

1. 鲜明貌。《诗·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毛 传:“楚楚,鲜明貌。” 唐 白居易 《早朝》诗:“翩翩稳鞍马,楚楚健衣裳。”

2. 谓清晰。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九:“﹝道士﹞则取席上诸拌盂盌盎之类,十五累之,举而大嚼,如嚼冰雪,齿声楚楚可听也。”

3. 蕃茂貌。《诗·小雅·楚茨》:“楚楚者茨,言抽其棘。” 朱熹 集传:“楚楚,盛密貌。” 清 赵翼 《园居》诗之三:“微雨过林端,楚楚出新碧。”

4. 排列整齐貌。 清 王韬 《淞滨琐语·李延庚》:“亭中棐几湘帘,笔牀砚匣,位置楚楚。”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祝培之画》:“箱笼二十,楚楚排列。”

5. 姣美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双灯》:“ 魏 细瞻女郎,楚楚若仙,心甚悦之。”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王大姑》:“女名 大姑 ,貌楚楚,性敏慧。”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如余所见 潮州 之 竹姑 , 兴寧 之 贞娘 ……皆眉黛楚楚,一笑嫣然。”

6. 形容杰出,出众。《魏书·祖莹传》:“ 莹 与 陈郡 袁翻 齐名秀出,时人为之语曰:‘京师楚楚, 袁 与 祖 ; 洛 中翩翩, 祖 与 袁 。’” 宋 张孝祥 《鹧鸪天·平国弟生日》词:“楚楚吾家千里驹,老人心事正关渠。”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四折:“你道是济济衣冠,楚楚人才。” 清 周亮工 《又与张瑶星》:“先生所钞一则,笔墨楚楚,是此公不多见之笔。”

7. 形容严肃,端庄。 宋 叶适 《故大理正知袁州罗公墓志铭》:“执政惮其楚楚,不敢狎,而亦不能亲也。” 明 丘汝成 《端正好·上太师》套曲:“贯胸襟虎略龙韜,威仪楚楚全忠厚。”

8. 形容忧戚,凄苦。《魏书·高宗纪论》:“既而国衅时艰,朝野楚楚。” 唐 元稹 《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诗:“后人写出《乌啼引》, 吴 调哀弦声楚楚。” 元 刘伯亨 《朝元乐》套曲:“懨懨白昼长,楚楚黄昏细。” 清 龚自珍 《洞仙歌》:“平生有恨,自酸酸楚楚,十五年来梦中绪。”

楚楚相关词语

清楚、痛楚、清清楚楚、楚天、一清二楚、酸楚、楚楚可怜、苦楚、楚王、四面楚歌、凄楚、翘楚、荆楚、楚云、楚辞、西楚、楚歌、楚霸王、朝秦暮楚、楚子、织楚成门、众楚群咻、诱秦诓楚、越凫楚乙、衣冠楚楚、一齐众楚、吴头楚尾、巫云楚雨、事齐事楚、北辕适楚、晨秦暮楚、楚越之急、楚雨巫云、楚云湘雨、楚楚不凡、楚歌之计、楚腰蛴领、楚璧隋珍、楚楚谡谡、楚歌四合、楚弓复得、楚材晋用、楚楚可爱、楚囚相对、楚囊之情、楚梦云雨、楚囚对泣、楚弓楚得、楚才晋用、楚馆秦楼、楚舞吴歌、楚楚作态、楚得楚弓、楚管蛮弦、楚腰卫鬓、楚弓遗影、楚腰纤细、楚歌四起、楚水吴山、楚界汉河

楚楚相关成语:

楚楚动人、楚楚可人、晋用楚材、朝秦暮楚、楚楚可怜、楚材晋用、楚界汉河、衣冠楚楚、四面楚歌、楚楚不凡、秦楼楚馆、一清二楚、清清楚楚、凄凄楚楚、楚棺秦楼、楚腰纤细、晨秦暮楚、楚璧隋珍、楚才晋用、楚楚可爱、楚楚有致、楚楚作态、楚得楚弓、楚歌之计、楚弓复得、楚舞吴歌、楚腰卫鬓、楚雨巫云、楚越之急、楚云湘雨、暮楚朝秦、凄风楚雨、青楼楚馆、巫云楚雨、诱秦诓楚、衣裳楚楚、纤腰楚楚、秦树楚天、秦女楚珠、楚馆秦楼、楚天云雨、另楚寒巫、北辕适楚、楚弓楚得、楚囚对泣、楚尾吴头、肝胆楚越、南冠楚囚、天低吴楚,眼空无、事齐事楚、吴头楚尾、织楚成门、越凫楚乙、楚歌四面、楚楚谡谡、楚歌四合、楚歌四起、楚弓遗影、楚管蛮弦、楚梦云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王孟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为“王孟”。 两人均为盛唐时期杰出的田园山水派诗人。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王维,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他的诗歌以山水诗居多,或写游历所见各地山水景色,或写家乡自然风光。其中往往在抒写孤高的情怀中夹杂着失意的情绪,在以景自娱中融入了旅愁乡思的情怀。如《宿建德江》、《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江上思归》等。他的田园诗主要是写隐居生活的高雅情怀和闲情逸致。如《过故人庄》、《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等。特点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平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语淡而味浓,,他的诗歌善于运用平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诗歌情致韵味。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如《渭川田家》、《山居秋暝》、《终南山》、《鸟鸣涧》、《鹿柴》、《竹里馆》、《辛夷坞》等,或写田园生活的恬静闲逸,或写自然景物的清幽秀美。特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平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