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保的解释经典20篇

导语:九牛一毛,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故事讲得是什么吧!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自保的解释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512

作文

1000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桑荫不徙: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桑荫未移: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同“桑荫不徙”。

偷安旦夕: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五日京兆: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朝种暮获: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人生如朝露: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片刻:极短的时间;一会儿。

短暂:(时间)短。

片刻:极短的时间;一会儿。

瞬间:一眨眼之间。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不可离|~之间,雨过天晴。

霎那:极短时间:一声巨响,~天空中出现了千万朵美丽的火花。也说霎时。

眨眼间:比喻极短的时刻;瞬间:小燕儿在空中飞过,一~就不见了。

一刹那: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光阴似剑: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一转瞬间:一转眼间。

弹指一挥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白驹过隙: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转瞬即逝:转眼:~间,来这儿已有十几天了|国庆节~就要到了。

间不容发: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间不容瞬:指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短促。

人命危浅: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势如破竹词语解释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中文】:势如破竹

【读音】:shì rú pò zhú

【正音】:势;不能读成“sì”。

【辨形】:破;不能写成“坡”。

【势如破竹的意思】:势:气势,威力;破竹:劈竹子时劈开头上几节,就可顺着刀势直劈到底。形势像劈竹子一样。多指节节胜利,毫无阻碍或气势不可阻挡。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军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近义词】:锐不可当、势不可当、长驱直入

【反义词】:望风披靡、寸步难行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势如破竹造句】

1、那夜她父亲一路势如破竹,血洗皇宫,直取金銮殿。早已败絮其内的大瑜王朝在一夜之间,摧枯拉朽般谢幕。——鱼十青《凤倾天下》

2、我军势如破竹地攻下了敌军多个要塞。

3、中国女排势如破竹,一举击败了各支强队,夺得了冠军。

4、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如破竹,祖国大地一片繁荣

5、一天上课我们都要认真听课,这样我们考试时,才可以势如破竹,考的好成绩。

6、人生就是这样,一步错下去,就势如破竹的一碎到底,连补偿的机会都没有。——《我的后青春时代》

7、我大楚曾有人用兵多多益善,势如破竹,七十二大小战役,无一败绩,心神往之。 ——烽火戏诸侯《雪中悍刀行》

8、当你有了动力,设定了目标并势如破竹般地为此而奋斗,人生便有了意义。——(莱斯?布朗)

9、如果自己难以抵挡势如破竹的自我崩解,就骗自己说那不过是一场小小的发热,去睡一觉吧。

10、身体里有一种我完全陌生的力量,如果它喷发出来,就会势如破竹地毁了一切。——严歌苓《少女小渔》

11、一段感情若势如破竹,最后也往往兵败如山倒。

12、我只想要势如破竹的一见钟情,不要如饥似渴的滥竽充数。

13、后来,你也走了我也散了,我们还是无法抗拒时间的势如破竹。

14、颜面和身材是男人的名片,如果一递出去就震惊四座,那以后的事情就乘风破浪,势如破竹了。

15、高考结束,有些事情就疯狂了,原本被藏着掖着压抑着的小感情如同雨后春笋,不停地冒出来,势如破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详细解释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1).收藏。《荀子·王制》:“兵革器械者,彼将日日暴露毁折之中原,我今将脩饰之,拊循之,掩盖之於府库。”

(2).隐瞒。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三主崩没,臣子掩盖,日不移晷,旋受大祸,此天下之至忌,不可之至甚者也。”

(3).遮盖。 明 李贽 《复焦弱侯书》:“此一等人,心身俱泰,手足轻安,既无两头照顾之患,又无掩盖表扬之丑,故可称也。”《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再看牙牀之上,两扇窗槅,掩盖着个不言不动,无知无觉的 齐桓公 。”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妙在四行树接叶交柯,把 苏堤 笼成一条绿荫掩盖的巷子。”

(4).掩埋。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一二日后必復来,去土开棺,諦视其尸,重为掩盖。”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语怪》:“见棺槨之暴露者,必为掩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描写人物品质四字词语解释

全文共 1114 字

+ 加入清单

1、冰魂素魄:形容清白纯洁的品质

2、龙生九子:古代传说,龙生有九子,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3、薮中荆曲:比喻品质不好的人,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会变得更坏。

4、真金烈火: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5、岁寒知松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6、信守不渝:坚守信用不变。

7、偷工减料: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8、一字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9、德才兼备: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10、不磷不缁: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

11、金玉其质:质:本质,品质。指人的品质高洁。

12、龙生九子:比喻同胞兄弟品质、爱好各不相同。

13、新人新事:具有新的道德品质的人和体现新的高尚社会风尚的事。

14、以容取人:只凭容貌来衡量人的品质和才能。

15、卑陋龌龊: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

16、心口如一: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17、造谣中伤:中伤:攻击和陷害别人。制造谣言,陷害别人。

18、蕙心纨质:心灵如蕙草芬芳,品质似纨素洁白。比喻品行高洁。

19、聪明正直:头脑聪明,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20、以貌取人: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21、良金美玉:比喻文章十分完美。也比喻人道德品质极好。

22、卑鄙无耻: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23、狐鼠之徒:比喻品质低下的人。

24、刚毅木讷: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25、先人后己: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26、遇人不淑:淑:善,美。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27、琨玉秋霜:比喻坚贞劲烈的品质。

28、浑金璞玉: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29、卑鄙龌龊: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

30、璞玉浑金:比喻天然美质,未加修饰。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淳朴善良。

31、冰魂雪魄: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32、淑质英才:淑:善良;英:非凡。善良的品质,非凡的才能。

33、材德兼备: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34、苍松翠柏: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35、金相玉质: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36、卑鄙无耻:卑鄙:指品质行为恶劣。品行恶劣,不顾羞耻。

37、真金不怕火炼: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38、矢志不移:发誓立志,决不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4:aabc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aabc的词语解释

泛泛而谈 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泛泛之交 交情不深的朋友。

泛泛之谈 泛泛:浮浅不深入。一般化地泛泛地谈谈

沸沸扬扬 象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形容人声喧闹。

纷纷扬扬 形容雪花飘落。

愤愤不平 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风风火火 形容急急忙忙,冒冒失失的样子。

哀哀父母 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

哀哀欲绝 哀哀:悲伤不止;绝:气绝。悲痛得要气绝,指异常悲痛

安安稳稳 形容十分稳当可靠

昂昂自若 昂昂:气概昂扬,大模大样;自若:象平常一样。形容无所顾虑,从容自如。

嗷嗷待哺 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白白朱朱 朱:正红色。白的白,红的红。指色彩各异的花木

班班可考 班班:明显的样子;考:考查。指文字记录十分明显,可以考查

比比皆是 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彬彬有礼 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病病歪歪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步步登高 步步:表示距离很短;登:上。一步一步地向高处登

步步高升 步步:表示距离很短;高升:往上升。指职位不断上升

步步莲花 原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后常比喻渐入佳境。

步步为营 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草草了事 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草草收兵 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察察为明 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

超超玄箸 超超:高超;玄:微妙;箸:通“著”,明显。指言论文辞高妙又明切

朝朝暮暮 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陈陈相因 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

侈侈不休 侈:夸大,过分;休:停止。说话没完没了;唠叨

抽抽搭搭 形容抵声哭泣。

抽抽噎噎 形容低声哭泣

楚楚动人 楚楚:洒脱出众的样子。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

楚楚可怜 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楚楚可人 楚楚:整齐纤弱;可人:使人满意。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吹吹打打 指各种乐器的合奏。形容故意渲染,吸引别人注意

蠢蠢欲动 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绰绰有余 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绰绰有裕 绰绰:宽裕舒缓的样子;裕:宽绰,宽缓。形容态度从容,不慌不忙的样子

刺刺不休 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蹙蹙靡骋 蹙蹙:局促不舒展;靡:无;骋:纵马奔驰。指局促,无法舒展

代代相传 一代一代相继传授、流传

眈眈逐逐 贪婪注视,急于攫取的样子

旦旦而伐 多比喻天天损害或斫丧。

喋喋不休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鼎鼎大名 形容名气很大。

鼎鼎有名 鼎鼎:盛大的样子。非常有名

多多益善 越多越好。

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咄咄怪事 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噩噩浑浑 指质朴忠厚的样子。指上古之世

恩恩相报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成语解释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读 音】:tāo tāo bù jié

【词 性】: 中性词(及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语义)

【用 法】: 偏正式;作状语、定语;形容说话多 。

【解 释】:滔滔:①形容大水滚滚;②形容连续不断。 竭:衰竭,竭尽。形容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多比喻人说话连续不 断,十分健谈。也作"滔滔不绝"。

成语典故

【出 自】:《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十二·积善歌》:"饮福受胙,舞降歌迎,滔滔不竭,洪惟水行。"

【示 例】: 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如下阪走丸也。◎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叶紫《山村一夜》:"两线珍珠一般大的眼泪,便~地滚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狡兔三窟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112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狡兔三窟比喻事先做好防患末然的工作,免得事到临头不知如何是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

【汉字书写】:狡兔三窟

【汉语注音】:jiǎo tù sān kū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狡兔三窟的意思】:窟:窝,洞穴;指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藏身的地方有很多,以方便自已躲避灾祸。比喻事先做好防患末然的工作,免得事到临头不知如何是好。

【狡兔三窟的近义词】:移花接木、掩人耳目;

【狡兔三窟的反义词】:瓮中之鳖、坐以待毙;

【狡兔三窟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的一些达官贵人们喜欢结交三教九流的人做他的“门客”,给他出谋划策,并借此提高自己的声望,维持和巩固自己的地位。齐国国相孟尝君也结交了许多门客,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可是投靠他的门客也越来越多,靠他的收入已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他想到薛地还有笔债已经很久没收上利息了,就想到了有位名叫冯谖的食客,此人足智多谋,聪明善辩,派他前往薛地收债是最佳人选。冯谖出发前问孟尝君需要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孟尝君想了想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吧!”冯谖到了薛地,见大部分欠债者都是贫苦农户,少数有钱的还了利息,没钱都躲得无影无踪了,就以孟尝君的名义宣布还不起钱的,债款一笔勾消,还将各户的债务契约全部烧掉了,百姓们都对孟尝君感激涕零,到处颂扬他的美名。冯谖返回后,孟尝君问他买了什么。冯谖开诚相见地说:“您嘱咐我带你家缺少的东西,我看你财宝马匹美女应有尽有,就替您买了‘仁义’回来。”当孟尝君知道冯谖以他的名义免除了薛地的债务,虽然非常生气,却也是哑巴吃黄莲也无可奈何了。但从此冷淡了冯谖。事隔不久,齐王听信谗言罢免了孟尝君,孟尝君只好退居薛地。薛地百姓听说孟尝君来了,扶老携幼夹道欢迎。孟尝君这才恍然大悟,明白冯谖的苦心,连连向冯谖道谢。冯谖推心置腹地说:“狡猾的兔子尚且有好几个窝,您只有一个,怎么够呢?”后来,冯谖又用计,使得齐王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

【狡兔三窟例句】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八回:“他们能够侵吞款项,预先在香港置产业,好比狡兔三窟,预为之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九娘》:“见柴曰:“汝狡兔三窟,何归为?””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八章:“这班富户狡兔三窟,富裕亲戚朋友众多,你就是把他们的粮食搜光,也饿不掉他们一颗大牙。”

【狡兔三窟造句】

有些老鼠只给自已打了一个洞,没有学会狡兔三窟,很容易就被一鼓作气消灭掉了。

俗话说得好,狡兔三窟,我们也要举一反三在生活中学会给自已留几条路以备不时之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改进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改进

拼音gǎi jìn

注音ㄍㄞˇ ㄐㄧㄣˋ

词性动词

基本解释

◎ 改进 gǎijìn

(1) [improve;better]

(2) 改变原有状况,使得到提高

不断改进这种电子蛙眼,并把它用到雷达系统中,就可以准确地把预定要搜索的目标同其他物体分开。——《眼睛与仿生学》

(3) 提高价值或质量使之更有利可图、更优良、更受人欢迎

改进展品的布置

引证解释

改变旧有情况,使有所进步。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平流并进,递演递嬗,即法即理,即理即法,而后突发之革命可免,日新之改进可图。” 袁鹰 《篝火之歌·小姑娘养猪》:“访得好经验,改进猪食堂。”

改进相关词语

进行、进入、改变、改革、进一步、修改、先进、促进、进口、推进、进来、改善、进去、改造、进步、进程、引进、进攻、前进、进展、更改、进出口、改为、整改、进度、进军、进而、改编、改装、改成、改正、进取、改制、改版、进门、进化、体制改革、进修、增进、进出、进城、进货、改良、改动、与时俱进、进驻、跟进、迈进、进食、行进、闯进、进阶、改建、进屋、进场、改写、篡改、技术改造、新进、上进

改进相关成语

倍道兼进、翻然改图、改恶从善、改邪归正、进本退末、进德修业、进退无路、加官进禄、兼程并进、拒虎进狼、屡教不改、面不改色、齐头并进、百尺竿头,更进一、不进则退、不知进退、朝过夕改、朝令夕改、得步进步、得寸进尺、翻然改进、风雨不改、改过自新、改弦易辙、改辕易辙、改朝换代、改名换姓、改弦更张、改恶向善、改天换地、改换家门、竿头日进、高歌猛进、更进一竿、改头换面、急流勇进、加官进爵、积习难改、兼程前进、江山好改,秉性难、进退两难、进退无门、进退维谷、进退存亡、里出外进、累教不改、痛改前非、死不悔改、突飞猛进、烟不出火不进、一改故辙、勇猛精进、有进无退、以退为进、知过必改、知难而进、循序渐进、白刀子进,红刀子、变风改俗、改恶行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表示孝心的词语及其解释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表示孝心词语及其解释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移孝为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2、彩衣娱亲: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3、孝悌力田: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4、入孝出悌: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亦作‘入孝出弟’。

5、子孝父慈: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6、母慈子孝: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7、移孝作忠: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8、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

9、孝子顺孙: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10、乌鸟私情:乌鸟:古时传说,小乌能反哺老乌。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

11、孝思不匮:匮:缺乏。指对父母行孝道的心思时刻不忘。

12、父慈子孝: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13、孝子慈孙: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14、王祥卧冰: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15、孝悌忠信: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16、慈乌返哺:慈:奉养。返哺:乌雏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子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亦作“慈乌反哺”。

17、乌鸟之情:古时传说,乌鸦有反哺之情。因以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18、入孝出悌: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19、伯俞泣杖: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20、薄养厚葬:指子女在父母生前不尽心供养,父母死后却大办丧事,借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与孝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详细解释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 策略 cèlüè

[strategy] 计策;谋略

亦作“ 策畧 ”。1.谋略;计谋。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接识》:“术谋之人以思謨为度,故能成策畧之奇,而不识遵法之良。” 唐 杜甫 《送灵州李判官》诗:“将军专策畧,幕府盛才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诸生有何策畧,就此披宣。” 清 孙枝蔚 《赠安肃梁明府木天》诗:“怀古诗篇进,忧时策畧新。”

(2).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法。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 艾思奇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十三章:“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才能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出正确的方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把斗争引向胜利。”

(3).有斗争艺术,能注意方式方法。如:你做这件事时要注意策略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详细解释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 交往 jiāowǎng

[association] 互相走动、拜访、来往

交往密切

互相来往。《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我女大圣,死经二十三年,犹能与生人交往。” 宋 苏轼 《答孙志康书》:“ 李太伯 虽前辈,不相交往。” 曹禺 《王昭君》第五幕:“几十年来, 汉 人与他的交往,朝廷对他的信义和帮助,使他看清了 长安 对 匈奴 和好的不变之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不可多得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不可多得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

【汉字书写】:不可多得

【汉语注音】:bù kě duō dé

【成语出处】:汉.孔融《荐祢衡表》:“钧天广乐,必有奇丽之观;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才或稀有物品;强调其难于达到。

【不可多得的意思】:得:得到。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不可多得的近义词】:屈指可数、寥寥无几;

【不可多得的反义词】:不可胜数、比比皆是、多如牛毛、车载斗量;

【不可多得的故事】

东汉末年,赫赫有名的文学家祢衡善于辩论,只是因为学富五车而趾高气扬。名士孔融欣赏他,把他推荐给汉献帝,荐表中有“不可多得”之语。汉献帝让曹操做主。祢衡瞧不起曹操,在言语之间得罪了曹操。曹操气得怒发冲冠,便让祢衡当鼓吏,在宴宾的时候让他击鼓当众侮辱他。不料祢衡利用这机会,边击鼓边骂曹操,结果受辱的反倒是曹操。曹操想杀祢衡只是担心留下坏名声,便派他去荆州劝刘表投降,企图借刀杀人让刘表处理他。不料刘表把他奉为座上宾。但时间长了刘表对他的骄傲忍无可忍,便派他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当书记。黄祖的长子黄射也是个达官贵人,一次黄射宴宾时有人献给他一只鹦鹉。黄射兴高采烈,请祢衡作一篇关于鹦鹉的赋。祢衡举笔疾书,这就是他的代表作《鹦鹉赋》。

尽管祢衡才高八斗,但他一直保持着妄自尊大的状态。一次黄祖宴宾时他出言不逊。黄祖数说了他几句,他却破口大骂黄祖。黄祖盛怒之下命人将他处死。过了一会儿,黄祖觉得自己这样做操之过急,赶忙去救,但已为时过晚,当时祢衡只有二十五岁。

【不可多得例句】

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时玩》:“盖北宋以睢漆擅名,今已不可多得。”

清.李宝嘉《中国现在记》第九回:“职道素来晓得郑令是办事认真,而且视国事如家事,如此做官,实为东省牧令中不可多得。”

【不可多得造句】

在我的眼中,这两位婀娜多姿的女子都是不可多得的,她们的气质给人带来心旷神怡的感觉。

许多场景都是用生动的口语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极为动听,是图文并茂、不可多得的一个好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通盘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反义词:局部

局部 júbù[part] 整体的一部分,不是全体

近义词:统统、全盘、全体、全数、全部

统统 tǒngtǒng[wholly;completely;entirely] 全,都你的意思我统统明白了

全盘 quánpán[overall;comprehensive;wholesale] 总体,全部;全面全盘考虑全盘否定

全体 quántǐ(1) [entire body]∶整个身体全体炙之(2) [all;entire;whole]∶指事物的全部全体工作人员全体演员(3) [whole person]∶指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影响全体

全数 quánshù[whole amount] 全部[可以计数的东西];彻底钱款全数付讫

全部 quánbù[whole;comple;total;all] 整个部类;不缺少任何部分、部件或成分的数目、集合或总体全部文学创作全部 quánbù[wholly] 完全全部迁走

通盘词典解释

词语拼音:tōng pán

词语解释:

通盘 tōngpán

(1) [overall]∶全部地

通盘地看,这张图片的质量是很好的

(2) [all-round;comprehensive]∶不局限在一个区域或一个方面;全面地,多方面地,从各成员、单位、部分或阶段来看

如果从通盘来看,他是我们最好的运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形容春天的词语及其解释

全文共 2224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描写春天词语的内容,欢迎查看!

1.春游:春日郊游。

2.酣春:春色正盛。例“劳劳胡燕怨酣春”。

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4.春光明媚: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5.孟春:四季节令中的第一个月。春天开头的第一个月。

6.早春:初春。如“早春二月”。

7.沂水春风:沂水:河水名,在山东省曲阜县境内,孔子出生地。春风:春天和暖的风,比喻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来自沂水的春风。比喻深受孔学的教育与熏陶。

8.春风宜人:春天的和风使人感到舒适温暖。形容春天可爱。例:“春风宜人,鸟语花香,正是旅游的好季节。”

9.春意盎然:春天的气氛浓厚。例:“鸟啭莺啼,花红柳绿,到处春意盎然。”

10.青阳:春天阳光温和明媚,因而又有“青阳”之美称。如:陈子昂诗云:“白日美不归,青阳时暮矣”。

11.嫩草:初生而柔弱的草。例:“嫩草油油,充满生机。”

12.双柑斗酒: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13.春暖花香: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出处:明·无名氏《打韩通》头折:“春暖花香,和风淡荡。我则见东郊上,男女成行,处处闲游赏。”

14.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15.春生秋杀:春天万物萌生,秋天万物凋零。

16.有脚阳春: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17.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18.芳春:春天气温渐暖,百草萌发,万木滋长,奇花异草斗芳菲,于是春天又有“芳春”的美称。如:陆机的笔下有“烈心厉劲秋,丽服鲜芳春”之句。

19.和风:春天的温和的风。一般只用于指温和的风,含有宜人的情味。如“和风拂拂”;“和风吹拂,杨柳依依”。

20.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

21.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22.春风:开春后吹的风。如“春风解绿江南树”。

23.春耕:春季的耕种。如“春耕时节”。也作“春事”。

24.三春:古时,以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简称为“三春”。如孟郊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

25.韶光:美丽的春光。例,“韶光染色如蛾翠,绿湿红鲜水容媚”。也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26.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27.春:春季;一年的第一季。如“四季如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可组成“春景”、“春光”、“温暖如春”等。

28.小草:指生长得小的草。例:“刚下过春雨,小草怯生生地探出头来。”

29.惠风:和风。书面语。例:“惠风和畅,拂人脸颊,使人感到无限舒服。”

30.韶晖:明媚的景色。例,“织恨凝愁映鸟飞,半旬飘洒掩韶晖”。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例,“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

31.春天:春季。例:“明媚的春天,万物充满了生机。”

32.满园春色: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33.芳草:香而鲜的草。例:“春回大地,芳草天涯。”

34.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

35.新春: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泛称新春。如“新春佳节”、“恭贺新春”。

36.柳绿花红: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37.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38.花明柳暗: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9.浅草:长得不深的草。

40.阳春:我国江南一带,人们给春天以“阳春”或“阳春三月”的美称。李白诗“阳春召我以烟景”是对春天绝妙的写照。在我国民间,人们根据节气、农事等又分别正月称“早春”,二月称“酣春”,三月称“晚春”、“暮春”与“末春”。

41.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42.残春:余春。

43.大地回春:冬去春来。例:“大地回春,阳光普照,山河无限美好。”

44.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45.余春:犹暮春,晚春。

46.阳春:泛指春天而言。例:“阳春三月好风光。”

47.万古长春: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48.晚春:春之末。

49.春季: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正、二、三”三个月。

50.春光:春天的景色。如“大好春光”。

51.春去秋来:春天过去,秋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52.春光融融:春天的景色使人感到温暖、舒畅。例:“春光融融,杨柳依依,情意绵绵。”

53.春雨:开春下的雨。如“春雨绵绵”。

54.春意盎然: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55.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56.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57.暮春:晚春。如“暮春三月”。

58.初春:春季开头的时节。例:“初春之风仍有凉意。”

59.枯木逢春: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60.柔风:春风。例“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

61.韶景:美好的景色。如“滇春好,韶景媚游人”。

62.虎尾春冰: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63.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64.东风:春风。例“孟春之月,东风解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形容老师的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1979 字

+ 加入清单

尊师重道 尊:尊敬;重:重视;道:道理。尊敬师长,重视应该遵循的道理。

研桑心计 研:计研,一名计然,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善经商;桑:桑弘羊,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长于理财。形容善于经商致富。

一字之师 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一字师 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学无常师 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即凡有点长处、学问的人都是老师。

无师自通 没有老师的传授就能通晓。

桃李之教 指老师的教诲。

师道尊严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师严道尊 为师之道要尊贵、庄严。《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宋·韩淲《涧泉日记》:“郑康成事马融,三年不得见,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汉之师道尊严如此。”

青出于蓝 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青蓝冰水 “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

青过于蓝 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能者为师 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良师益友 能给人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诤友 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老师宿儒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减师半德 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

教无常师 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百世之师 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冰寒于水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名师益友】:指有学问,能给自己以教化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青蓝冰水】:"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的略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3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圣人无常师】:圣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常:永久的。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比喻无论是谁,只要有长处,就向他学习。

【桃李之教】:指老师的教诲。

【严师畏友】:严:严格。要求严格的老师和朋友。

【严师益友】:严:严格;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老师和朋友。

【一瓣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瓣之香】:一瓣:即一炷香。用点燃的一炷香表达心中的虔诚。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wWWbb.net)当做爸爸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一炷心香】:心香:旧时称中心虔诚,就能感通佛道,同焚香一样。比喻十分真诚的心意。多用来表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一字师】: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就可以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一字之师】:改正1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1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谘师访友】:谘:询问,商量。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教无常师:凡有长处者,皆可为师。

良师益友:能给人以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师道尊严:本谓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技能或道理才能得到尊重。后多用以指为师之道的尊贵、庄严。亦作“师严道尊”。

研桑心计:谓人有理财的本领。

一字之师:借指能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句中不妥当的老师。

尊师重道:泛指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诲。亦作“尊师贵道”。

春风化雨: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与深入。亦用以称颂师长潜移默化的谆谆教诲。

呕心沥血:比喻穷思苦索、费尽心血。

良工心苦:泛指优良之制作,都由苦心经营而成。

门墙桃李:比喻他人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小心谨慎,竭尽全力去效劳,一直到死为止。

默默无闻:不出名,没人知道。亦作“没没无闻”。

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诲人不倦:教导人时耐心而不知疲倦。

废寝忘食:极言对某一件事专心一意,以致睡觉和吃饭都顾不上了。今多用以形容工作或学习专心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详细解释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1).遭杀害。《后汉书·袁绍传》:“时 进 既被害,师徒丧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泗水》:“ 初平 四年, 曹操 攻 徐州 ,破之,拔取 虑 、 睢陵 、 夏丘 等县,以其父避难,被害於此,屠其男女十万, 泗水 为之不流。”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隔膜》:“最起劲的是‘南社’里的有几个人,为被害者辑印遗集。”

(2).遭受灾害。《汉书·西南夷传》:“如以先帝所立累世之功不可堕坏,亦宜因其萌牙,早断絶之,及已成形然后战师,则万姓被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怒发冲冠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怒发冲冠形容愤怒到了极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怒发冲冠

【汉语注音】:nù fà chōng guān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褒义词,形容极端愤怒,往往是激于义愤。

【怒发冲冠的意思】: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直竖起,把帽子都顶起来。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怒发冲冠的近义词】:大发雷霆、咬牙切齿、怒形于色、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火满腔;

【怒发冲冠的反义词】:喜不自胜、欢天喜地、欣喜若狂、兴高采烈、喜形于色、眉开眼笑;

【怒发冲冠的故事】

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罕见的和氏壁,秦王听说以后想用十五座城池来换这块玉。赵王与大臣们都认为秦王并不是真的有心要换和氏壁,但不换的话又怕秦王乘机派兵来进犯,于是赵王派蔺相如出使秦国交换城池。蔺相如到了秦国后开诚相见向秦王献出和氏壁,秦王爱不释手非常高兴,让大臣妃子一起来观赏美玉。蔺相如见秦王并没有换城的意思,于是走上前对秦王说:“和氏壁其实有一些瑕疵,我来指给大王看。”蔺相如拿到和氏壁后便退后身子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地说:“我奉命来秦国换壁,可秦王却只看而绝口不提换城之事,所以我拿回和氏壁,秦王如要逼迫于我,我便将与壁一起撞在这柱上。”秦王怕他真的这样做便叫人来画出了十五座城池出来。蔺相如知道秦王并不是真心实意的想换壁,便对秦王说道:“和氏壁是极品宝物,要想收纳它秦王需要戒斋五天并举行隆重的仪式,这样我才能献壁。”秦王无奈只好答应了。蔺相如后来派随从把壁秘密的送回了赵国。秦王后来知道后怒火中烧,蔺相如请求秦王处死他,但秦王想了想还是没有这样做,并且他还在朝堂上客客气气地接见了蔺相如并把他放回了赵国。“怒发冲冠”就是后来人们把蔺相如当时愤怒的表现总结出来的。

【怒发冲冠例句】

宋.岳飞《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穷乡僻壤,有这样读书君子,却被守钱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发冲冠!”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章:“我李自成听到这消息不由得怒发冲冠,恨不能率领手下将士与清兵决一死战,为国家出一口气。”

【怒发冲冠造句】

只要一想到他的妻子常常朝三暮四与他人私下约会他马上就会气得怒发冲冠。

世间有多少男人的“怒发冲冠为红颜”是真正的因为爱这个女子而不是以貌取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详细解释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 批判 pīpàn

(1) [make comments and judge]∶批示审断

批判案件

(2) [comment on;judge]∶评论;对于是非的判断

批判罪恶

(3) [criticize]∶对被认为是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

批判错误言行

(1).批示判断。 宋 司马光 《进呈上官均奏乞尚书省札子》:“所有都省常程文字,并只委左右丞一面批判,指挥施行。”《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吏皆纷然賫抱案卷上厅,诉讼被告人等,环跪阶下。 统 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孽海花》第三五回:“读过你 范水 判牘的,遇到关着姦情案件的批判,你格外来得风趣横生,这是为着甚么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恶贯满盈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恶贯满盈形容罪大恶极,罪恶已经作够,末日就要来临,到了快要受到惩罚的时候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恶贯满盈

【汉语注音】:è guàn mǎn yíng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孔颖达疏:“纣之为恶,如物在绳索之贯,一以贯之,其恶贯已满矣。”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通常用来形容人很坏行为很恶毒。常与“天怒神怨”连用。

【恶贯满盈的意思】:贯:以前穿铜钱用的绳子;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般已穿满一根绳子。形容罪大恶极,罪恶已经作够,末日就要来临,到了快要受到惩罚的时候了。

【恶贯满盈的近义词】:罪大恶极、罪恶滔天、罄竹难书、罪不容诛;

【恶贯满盈的反义词】:丰功伟绩、乐善好施、功标青史、汗马功劳、功德无量;

【恶贯满盈的故事】

《泰誓》是当时周武王在讨伐商纣王的时侯,他的部队通过黄河在往京都朝歌逼近时,当时战争的胜利在望,于是在这里发布了誓师宣言。商纣王是古代传说中赫赫有名的一个暴君,《尚书.泰誓》里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是指商纣王为非作歹,作恶多端,所做的坏事一件又一件,可以穿成一贯铜钱了,也是说商纣王因为做恶太多他的的末日已经到了。

【恶贯满盈例句】

元.无名氏《硃砂担》第四折:“你今日恶贯满盈,有何理说。”

宋.孔平仲《续世说.黜免》:“李义府作相,罪恶贯盈。”

【恶贯满盈造句】

他年轻时跟黑社会狼狈为奸通过恶贯满盈的非常规手段洗钱,后来用钱买官成为达官贵人。

对付那些趁火打劫的暴徒,不需要计较手段正不正当,这是他们恶贯满盈的报应,自作自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掉以轻心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118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掉以轻心表示轻率地放过去或者漫不经心的态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掉以轻心

【汉语注音】:diào yǐ qīng xīn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惧其剽而不留也;未尝敢以怠心易之,惧其弛而不严也;未尝敢以昏气出之,惧其昧没而杂也;未尝敢以矜气作之,惧其偃蹇而骄也。”

【成语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含贬义,用于否定句;“以轻心掉之”的倒装,略去宾语“之”;偏重于指不重视、不经意。

【掉以轻心的意思】:掉:摆弄的意思;轻心:轻率不在意。表示轻率地放过去或者漫不经心的态度。

【掉以轻心的近义词】:漫不经心、视同儿戏、不屑一顾、麻痹大意、等闲视之、淡然处之;

【掉以轻心的反义词】:小心翼翼、一丝不苟、专心致志、刮目相看、郑重其事、全力以赴;

【掉以轻心的故事】

唐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柳宗元曾经被贬到永州去担任司马一职。永州有一位刺史的孙子名叫韦中立,他给柳宗元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已想要拜柳宗元为师的意思。柳宗元看了韦中立的信后十分感动并回了一封信,便是著名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信中柳宗元这样写道:“拜师求学的风气已经很久没有盛行了,现在如果还有人收学生会受到人们的攻击,还有可能会被各种诬蔑,人言可畏,这种少见多怪的事情经常都会发生。”之后柳宗元举了一个例子说明了这种情况,并接着说道:“在这样的风气之下,你还能这样孜孜不倦地想要拜师学习,你的精神使我倍受感动,因此我愿意把我的写作体会告诉你。我曾经也年少轻狂,以为有一定的文辞就可以写出好文章,到了后来才知道文章不是单纯的写作,而是要表达出某种思想或道理,从那以后我就不敢掉以轻心一味的追求单纯的形式美了,而是力求像诗那样永恒;像书那样朴实;像礼那样合理;像易那样富有变化;像春秋那样是非分明。这就是我现在写文章的标准。”这个成语便是从柳宗元的这封回信中得来的。

【掉以轻心例句】

《清史稿.本纪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谕曰:‘临事而惧,古有明训。切勿掉以轻心,致他日言行不相顾。’以旅顺失守,责李鸿章调度乖方,褫职留任。”

蔡东藩《民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二回:“再查此案我国正拟提出万国联盟申诉,去年盛传日使向北京政府直接交涉,当即电询,旋准尊处电复:‘青岛问题,关系至重,断不敢掉以轻心,现在并无直接交涉之事’等语。”

秦牧《语林采英.“语言大街”上的一块绊脚石--艰涩》:“有些人对于提高自已的语文程度,掉以轻心,以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稀松平常,简单得很。”

秦牧《两只青蛙》:“由于这样,好些人就对于文学作品中另一方面的道理—装饰的美掉以轻心了。”

【掉以轻心造句】

青春期的表现是千变万化的,一旦发现孩子有异常的行为和举动切不可掉以轻心。

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是政府工作的基础,维护和谐社会安定团结是不可掉以轻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详细解释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 公开 gōngkāi

(1) [make public]

(2) 将事情的内容暴露于大众

公开内幕

公开地下党员的身分

(3) 把秘密公布出来

公开他的住址

公开审判

◎ 公开 gōngkāi

(1) [overt;open]

(2) 不限定参加者、特属某集团或某范畴

公开性

(3) 业余的和专业的竞争者都可以加入

网球公开赛

(4) 不同级别的竞争者都可以参加

公开拍卖

(5) 完全不隐蔽

公开的全面战争

(1).面向大家,不加隐蔽。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七:“ 小二黑 也知道这事是合理合法的了,索性就跟 小芹 公开商量起来。” 沙汀 《闯关》五:“‘你要知道,我们是公开住的呢。’来客提醒着他。”

(2).把秘密公布出来。 丁玲 《韦护》第三章:“ 仲清 竟到学生前也说起他的坏话,公开他的住址,这本来是不公开的。” 沙汀 《困兽记》第三章:“‘哎呀,你们是在打哑谜啦?’ 章桐 忽然做嘴做脸的叫了,‘公开出来好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