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保的解释(优秀20篇)

导语:九牛一毛,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故事讲得是什么吧!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自保的解释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512

作文

1000

引证解释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1. 亦作“ 行迳 ”,通行的小路。

①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迳,荒畴不复田。”

②唐 韩愈 《山石》诗:“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③明 高攀龙《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太平之涂辙,非艰危之行径,须是廓而大之。”

④清 刘大櫆《游黄山》诗:“壁下即溪流,峻绝无行径。”

2. 亦作“ 行迳 ”。行为;举动。

①元 睢玄明《耍孩儿·咏鼓》套曲:“乐官行径咱参破,全仗着声名过活。”

②明 沈德符 《野获编·山人·山人歌》:“ 张 以母老,至庚辰科即绝意公车。足迹不入公府,与 王 行迳迥别,故有此歌。”

③《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平日行径如此,所以 唐 仲友 也与他相好。”[2]

④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范吕二公》:“予与 介儒 生平行径臭味无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语盲人摸象的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盲人摸象故事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盲人摸象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了镜面王的高座前,广场上的人们顿时安静了下来。镜面王向盲人们问道:“你们都摸到大象了吗?”盲人们齐声回答说:“我摸到大象了!”镜面王又说:“你们每个人都讲述一下大象是什么模样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来说:“禀告圣明的国君,大象就像一只盛漆的大圆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说:“大王,大象应该像一把扫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说:“大王,大象确实像大鼓。”随后,摸到大象头部的说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说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后部的说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则说大象犹如簸箕。最后,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说:“圣明的大王,大象实在像一根粗绳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几伙,吵吵嚷嚷,争论不休,都说自己正确而别人说的不对。他们又纷纷到镜面王前争辩说:“大王!大象的模样确实像我说的那样!”这时,在场的臣民见此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

【出处】

《大般涅槃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甕,其触尾者言象如绳。”

解释

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想做出全面的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爱好旅游打一成语的谜底及解释

全文共 241 字

+ 加入清单

爱好旅游打一成语谜底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爱好旅游打一成语

【谜底】喜出望外

【释义]】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语出】 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近义]】大喜过望 喜从天降

【反义]】祸不单行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造句】 我爱冬天的雾松:冬天里,每次下霜都会让我感到喜出望外。在一次下霜的清晨,冬姑娘还没有完全睡醒,只好无奈地睁开朦胧的睡眼。我看见了外面的世界都被飞霜缀满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水深火热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水深火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与痛苦,无法生存下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水深火热

【汉语注音】:shuǐ shēn huǒ rè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指人民生活。

【水深火热的意思】:老百姓所受的灾难,象在越来越深的水中,象在越来越热的火里。比喻人民生活处境异常艰难与痛苦,无法生存下去。也作“火热水深”。

【水深火热的近义词】:民不聊生、水火之中;

【水深火热的反义词】:人寿年丰、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国富民强;

【水深火热的故事】

战国时期,燕国内部勾心斗角内战频发,导致燕国的百姓生活十分艰苦,国家陷入危如累卵的境地。齐宣王见此情景趁机派出大将匡章来攻打燕国。燕国的百姓对内战早已厌倦了,他们额手称庆用送水送饭的举动来欢迎齐军。很快齐军就占领了燕都。因为齐军军纪不严,趾高气扬的齐国士兵经常欺侮燕国百姓,燕国百姓又纷纷起来反抗齐国。齐宣王感到很不解,便向正在齐国的孟子请教道:“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人又劝我吞并燕国,你说我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孟子回答说:“如果燕国百姓高兴,就可以去吞并燕国,如果燕国百姓不高兴,就不能去。以前齐国攻占燕国时百姓积极欢迎齐军,是因为他们早就想摆脱燕国的内战带来的困苦生活,可是现在齐国又带给他们亡国耻辱的灾难,这使燕国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因此他们肯定是要起来反抗的。”沾沾自喜的齐宣王听了以后不以为然,仍然吞并了燕国,随意蹂躏燕国的百姓。最后,因为燕国老百姓的强烈反抗而使齐国最终还是撤兵了。

【水深火热例句】

鲁迅 《华盖集.“公理”的把戏》:“我们国内战争,尚且常有日本浪人从中作祟,使良民愈陷于水深水热之中,更何况一校女生和几个教员之被诬蔑。”

梁斌《红旗谱》四二:“只要能把国家从水深火热里救出来,他就是至高无上的英雄。”

冯玉祥《我的生活》二四章:“他在安徽做了几年督军,安徽人民被他压迫,日在水深火热之中,真是痛苦难言。”

【水深火热造句】

正是因为有了相濡以沫的妻子的支持,否则我根本无法度过那段水深火热的日子。

旧社会工人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是毛主席、共产党披荆斩棘把我们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了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详细解释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可惜;引以为憾。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石崇 与 王愷 争豪…… 武帝 , 愷 之甥也,每助 愷 ,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 愷 ,枝柯扶疎,世罕其比。 愷 以示 崇 , 崇 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愷 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 明 陆完学 《序》:“尝谓前代骚人墨士负有当世重名,其所著譔,琳琅膾炙人口,往往散逸不传,尚论者无从窥豹,深可惋惜。” 方纪 《歌声和笛音》五:“‘你们才住一晚,就要走了。’他站在门口,似乎不知说什么好,只惋惜地握住我的手说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好词解释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一、铭感五内:比喻内心非常感激。

二、千恩万谢: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三、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四、醉酒饱德:感谢主人宴请的客气话。

五、感激不尽: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六、感恩怀德:感激别人的恩德。

七、拜恩私室:指感谢有权势的人的推荐提拔。

八、不胜感激:有对于某人或某物不尽的感动与感恩之情,对其怀有强烈友好的感情,促使人去报答恩情。

九、感激涕零: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激。

十、感遇忘身:感遇,感激恩遇;忘身,愿舍身相报。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表示忠心的套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夏天的四字词语及其解释

全文共 1492 字

+ 加入清单

夏日炎炎,这是给小编对夏天的第一印象,那么描述夏天的词语,大家能想起多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夏天的四字词语,希望你们喜欢。

1. 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2. 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骄阳似火

3. 皎阳似火: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4. 赫赫炎炎: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5. 炎炎夏日: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6. 炎阳炙人: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7. 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近义火伞高张

8. 狂风烈日: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9. 火伞高张:比喻烈日当空。如:夏日炎炎,火伞高张。近义烈日当空

10. 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11. 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12.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13. 骄阳似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形容天气炎热。

14. 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15. 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16. 暑来寒往: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17. 葛屦履霜:冬天穿着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18.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19. 挥汗如雨: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20.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m.lz.cn)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21. 大汗淋漓:淋漓:液体湿湿的淌下,即流滴的样子。形容因运动或体力劳动等导致浑身出了很多汗。

22. 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23. 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24. 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25. 集萤映雪: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26. 火伞高张: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27. 枝繁叶茂:枝叶繁密茂盛。

28. 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29. 烈日炎炎: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

30. 吴牛喘月:《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使(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意思是,吴地炎热的时候较长,水牛怕热,见月亮以为是太阳,就害怕得不断喘气。后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用以形容天气酷热。

31. 流金铄石:铄、流:熔化。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要熔化。

32. 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33. 浮瓜沉李: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亦作浮瓜避暑沉李浮瓜。

34. 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

35. 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36. 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37. 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引证解释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1).互相信赖,信任。

《谷梁传·僖公五年》:“盟者,不相信也,故谨信也。”

《史记·蒙恬列传》:“诛杀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是内使羣臣不相信而外使鬭士之意离也。”

(2).单指信任对方。

宋 叶适 《贺叶丞相启》:“盖上之相信,无枘凿之乖;故己得专行,有符节之合。”

(3).指互相信得过的人。

明 李贽 《复刘肖川书》:“盖夜静无杂事,亦无杂客,只有相信五六辈辩质到二鼓耳。”

(4).认为正确或确实,不怀疑。

巴金 《灭亡》第一章:“他明知道那青年在哭,但他不相信这会是那青年底哭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形容冬天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2728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是部分地区一年四季中的第四季,由于天气转冷(赤道地区除外),在很多地区都意味着沉寂和冷清。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形容冬天词语解释,欢迎阅读。

冬:冬季。可单用。如“数九隆冬”。

残冬:冬季的末尾。例:“残冬已过,春天来到了。”

初冬:冬季的开头。

冬季:一年的第四季,我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等三个月。

冬令:冬季。注意:冬令,也指冬季的气候。

冬天:冬季。

寒冬:泛指寒冷的冬天。如“寒冬腊月”。

李冬:冬季的第三个月。

隆冬:冬天最冷的阶段。

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

严冬:冬天特别冷的时节。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

白雪皑皑:形容雪很洁白。白雪皑皑是冬天的景象。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大雪纷飞:形容雪很大。

滴水成冰:形容天气特别冷。

寒风凛冽:凛冽,刺骨的寒冷。形容十分寒冷。

十冬腊月:指农历十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天气寒冷的季节。也称为“寒冬腊月”。

数九寒天:数九,从冬至开始每九天是一个“九”,从一“九”数起,数到九“九”为止。形容特别冷的冬天。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特别冷。

北风:引作冬天的风。例:“北风呼啸,大雪纷飞。”

寒风:冬天寒冷的风。例:“寒风凛冽,侵人肌骨。”

朔风:北风,表冬天的风。多用于书面语。例:“冬天,朔风呼叫,夹着阵阵雪沙,扑打着人们的脸颊。”

寒风:寒冷的风。多指冬季的风。

冷风:寒冷的风。也比喻政治逆流a 如“吹冷风”。

逆风:迎面而来的风。

顺凤:顺着人、车、船行走方向刮的风。也用于友人启程远行时的祝辞。如“一路顺风”。

暴风:猛烈的凤。

大风:风力很强的风。

风暴: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气象。也用以比喻规模大而来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疾风:急剧猛烈的风。

狂飘:狂风。多用于书面语。

狂风:狂暴的风。

烈风:同狂风。

强凤:特大的风。例:“一场强风来临,立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路上的人们被吹得东倒西歪。”

微风:轻微的风。

小风:风力弱小的风。与“大风”相对。

飞沙走石:形容风刮得很猛烈火情景。例;“顿时狂风大作,昏天暗地,飞沙走石,路人掩面。”

描写冬天寒冷、冰雪的词语

寒:冷。一般不单用,能组成“严寒”、“酷寒”、“寒冷”等。注意:要与表示害怕、畏惧的“心寒”、“胆寒”中的“寒”,表示贫困的“贫寒”中的“寒”意义区别开。

冷:温度低。

冽:(书)寒冷。一般不单用。

凛:寒冷,不单用,能组成“凛冽”、“凛凛”等。

暴冷:形容突然间冷起来。例:“由于西伯利亚寒流的侵袭,刚一入冬,天气就暴冷起来,真叫人有点受不了。”

冰冷:很冷。例:“在腊月的早晨,手伸到水中感到冰冷刺骨。”

刺骨:如寒气侵入肌骨,形容极冷。如“寒凤刺骨”。

干冷:干燥而寒冷。例:“今年的冬天无风无雪,干冷干冷的。”

寒冷:冷。多用以形容气候。例:“寒冷的冬天被温暖的阳春取代了,万物充满了生机。”

寒峭:形容冷气逼人。多用于书面语。

酷寒:形容天气北常人。例:“大兴安岭冬天是酷寒的,几乎天天下雪,整个山岭白茫茫的一片。”

冷峭:形容冷气造人。注意:也表示为人刻薄,话语尖刻。

料峭:(书)形容微寒。常说“春寒料峭”。例:“在料峭的寒风中他显得十分惊悴。”

凛冽:寒冷。例:“北风凛冽,大雪纷飞。”

凛凛:寒冷。例:“东北的冬天,寒风凛凛,冰天雪地,十分寒冷。”注意。“威风凛凛”中的“凛凛”表示严肃、敬畏的样子。

死冷:死:很。很冷。例:“这是一个死冷死冷的冬天,刚一出屋,脸和鼻子就象用刀割的一样冻得难受。”

严寒:极冷。例。“深秋已过,严寒的冬天就要到来了。”

冷冰冰:形容物体很冷。注意:一般多用于形容不热情或不温和。

冷森森:形容冷气逼人。例:“刚走进山洞,就感到冷森森的,不由自主地打了几个寒颤。”

冷丝丝:形容有点冷。例:“这屋子没生火炉,窗缝也没糊,给人冷丝丝的感觉。”

冷飕飕:形容风很冷。例:“由于身体太弱。虽然穿得很多,但我还是感到冷飓耀的。”

哑巴冷:(方)形容气候干冷。

冰天雪地:冰雪漫天盖地,形容非常寒冷。

滴水成冰:水滴一落下来就成了冰。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北方的天气十分寒冷,滴水成冰。”

冻手冻脚:形容天气寒冷。

寒风刺骨:寒冷的风冻得骨头疼。形容天气风寒。例:“北方冬天的清晨,滴水成冰,寒风刺骨。”

寒气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气。例;“数九以来,朔风吹,寒气逼人,这又是一个奇冷的冬天。”

天寒地坼:形容天气寒冷,把地都冻裂了。例:“这天寒地坼的冬季,正是伐木的黄金季节。”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十分寒冷。例:“他抡起大镐来象旋风似的,尽管是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还是满头大汗。”

透骨奇寒:冷气穿透了骨头,形容天气非常寒冷。例:“当黎明的曙色尚未到来的时刻,我感到透骨奇寒,便匆匆跑回宿舍,取件衣服披上。”

雪窖冰天:严寒的地区,含有严寒的意思。例:“汉使苏武在雪窖冰天的北国,为匈奴牧羊十九年。”

雪虐风饕:风雪交加。形容严寒。

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呈球形或圆锥形。多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也叫雪糁、雪糁子;方言中,也叫雪子。

白雪:洁白的雪。带感情色彩。例:“覆盖大地的白雪把四周的一切都映照得分外明亮。”

残雪:春天背阴处较晚融化的雪。

初雪:入冬后第一次下的雪。例:“初雪一降,冬天的气息更浓了。”

春雪:春天下的雪。如“喜降春雪”。

冬雪:冬天的雪。例:“冬雪复盖了大地。”

飞雪:在空中漂浮游动的雪。强调动态。如“飞雪迎春”。

风雪:夹杂着风的雪。如:“抬头看时,白茫茫风雪,象一团雾似的遮住了半山坡,什么也看不清。”

积雪:堆积一定时间和厚度的雪。例:“早上推开房门,只见地上的积雪已经尺把厚了。”

清雪:指细小而稀疏的雪。例:“外面飘着小清雪。”

瑞雪:应时的好雪。感情色彩浓,褒义。例:“瑞雪兆丰年。”

朔雪:北方的雪。成颗粒状,不粘连,风一吹便会扬起。例:“文章描绘了一幅气势雄伟的朔雪盈空图。”

喜雪:人们对于带来益处的降雪的呢称。北方秋末或着初降雪,对越冬小麦有利,或对春播有利,所以得到人们喜爱。

雪花:空中飘落的雪,形状象花。例:“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

雪片:雪花呈片状,故又雪片。多用比喻义,例:“各方贺电,雪片飞来。”

暴风雪:大而急的雪。如:“十二月里,暴风雪突然袭来。”

大*炮:方言里,指北方特别是北大荒的大风雪。

雪壳子:北方方言。指经过阳光照射和风吹后,表面稍融又结成冰的深厚积雪。

鹅毛大雪:形容状如鹅毛般大而轻的雪。例;“狂风过后,便下起了鹅毛大雪。”

弥天大雪:漫满天空的大雪。例:“弥天大雪狂乱地翻搅着,把天空搅成一团糟。”

残鳞败甲:古诗词里常用来指代雪。例;“战罢玉龙三百万,残鳞败甲满天飞。”〈宋代张元《咏雪》〉

碎琼乱玉:比喻雪。例:“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水浒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关春天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春风风人】

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

春风:春天的和风;风:吹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夏天的雨水滋养人。比喻帮助了别人,人家也会给予回报。

【春风和气】

春天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对人态度和蔼可亲。

【春风化雨】

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春风满面】

春风:指笑容。比喻人喜悦舒畅的表情。表示和霭愉快的面容。

【春风夏雨】

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

【春风一度】

度:次,回。比喻领略一番美妙的生活情趣。亦借指男女合欢。

【春风野火】

比喻迅猛之势。

【春风雨露】

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春风沂水】

原意是大人和儿童在沂水洗个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指放情自然,旷达高尚的生活乐趣。

【春风中坐】

像置身于春风中一样。比喻良师的教诲。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

【春光明媚】

明媚:美好,可爱。表示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春光漏泄】

原指柳枝泛绿,透露了春天将至的信息。比喻秘密或男女的私情被泄漏出来。

【春光如海】

表示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春归人老】

春:春光,比喻花容月貌。指女人青春已过,人老珠黄。

【春晖寸草】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春回大地】

就像春天又回到大地。表示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春和景明】

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春寒料峭】

料峭:微寒。表示初春的寒冷。

【春花秋实】

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华秋实】

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春花秋月】

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春韭秋菘】

韭:韭菜;菘:一种阔叶蔬菜名。泛指时新蔬菜。

【春困秋乏】

困:困倦;乏:疲劳。春秋季节天气容易使人感到困倦疲乏。

【春满人间】

生机勃勃的春意溢满人间。

【春梦无痕】

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

【春梦一场】

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

【春暖花开】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比喻游览、观赏的大好时机。

【春暖花香】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春来秋去】

去:过去。春天到来,秋天过去。表示岁月流逝。

【春露秋霜】

比喻恩泽与威严。也用在怀念先人。

【春葩丽藻】

比喻美妙的言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举棋不定的成语解释及故事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jǔ qí bù dìng

【典故】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藕。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释义】拿着棋子,不知下哪一着才好。比喻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犹豫不决

【结构】连动式

【近义词】犹豫不决、优柔寡断

【反义词】斩钉截铁、当机立断

【同韵词】摸索门径、吹灰找缝、屈节辱命、十战十胜、洞中肯綮、河清云庆、珠联玉映、达观知命、打牙打令、修心养性。

【年代】古代

【灯谜】最慢落子的下棋人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卫国人宁殖将国君卫献公驱逐,另立公孙剽为国君。临终前嘱咐儿子宁喜去齐国接回卫献公。宁喜去看望了卫献公表示愿意帮他回国。大夫大叔仪事后对宁喜说:你这样举棋不定会招致大祸的。卫献公回国后就杀了宁喜。

【示例】对于“逃匿”震南村中,拒不从命的小小的胡杏,他们却是举棋不定。 欧阳山《苦斗》七十八

【成语造句】

1、那一次,由于尼克松先生有着美国西部和南部垄断资本势力的支持,由于乔治·罗姆尼州长在竞选过程中发生失误,也由于纳尔逊·洛克菲勒州长一度举棋不定,踟蹰不前,由于这种种原因,使尼克松先生得以突围成功。

2、迟大冰的喜兴劲儿一点也没有了,他望着空荡荡的马棚,不知道该进还是该退了?正在他举棋不定时,卢华朝他走了过来,他立刻决定对卢华进行摸底,因而不等卢华开口,他就忿忿地说,"你还把我迟大冰当成人吗?调动我的工作为什么事先也不打声招呼?"

3、苏先生,军长为什么还不下决心,还要这样举棋不定的今天战一下明天和一下呢?为什么不趁敌人的大军没有集合以前把敌人赶出去呢?

4、毛泽东同志全面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认为傅作义集团举棋不定,存在着坚守平津,全部南逃,蒋系的24个师南逃,傅系的20个师西窜绥远的三种可能性。

5、这种矛盾的心理和举棋不定的思想状态影响了他的排兵布阵和技战术的组合。

6、可是这批财富却成了老马尔蒂尼的精神负担,成了他的心理障碍,成了他制定技战术时举棋不定的因素。

7、每当肖邦为稍纵即逝的灵感作最后定型而举棋不定时,乔治桑都能给予艺术上的帮助与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拓展:两字好词加解释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1、冰冷:很冷。

2、惧怕:害怕。

3、沸热:滚热。

4、溽热:湿热。

5、郁热:闷热。

6、炙热:炽热。

7、灼热:炽热。

8、悲切:非常悲痛。

9、哀愁:悲哀忧愁。

10、悲叹:悲哀叹息。

11、快乐:心意稍顺。

12、悲痛:悲伤哀痛。

13、仇恨:仇视愤恨。

14、忧虑:忧愁思虑。

15、畅快:轻松愉快。

16、悲戚:悲伤哀伤。

17、严寒:极度寒冷。

18、燥热:犹炎热。

19、冰雪:比喻清纯。

20、焦热:犹酷热。

21、愤然:愤怒的样子。

22、悲悯:哀伤而同情。

23、悲惨:悲苦凄惨。

24、哀痛:悲伤;悲痛。

25、愤恨:愤懑悔恨。

26、狂喜:极端高兴。

27、寒冬:寒冷的冬天。

28、湿热:潮湿闷热。

29、冬令:冬季的气候。

30、愉悦:欢乐,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春天的谚语及解释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关于春天谚语解释,欢迎阅读。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少

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立春晴,雨水均。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春东风,雨祖宗,夏东风,一场空:春天要是刮东风,那将是春雨绵绵;夏天要是刮东风,将雨水短缺,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

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各为十二小时。

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比较早。

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 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示六畜不安。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立春晴,雨水均。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阴晴冷暖无常。

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年收成很好。

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价便宜。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基本解释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1).凶恶。指性情、行为或状貌十分可怕。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二折:“往常你统着兵车百乘,如今却落不的折箭半茎,却甚不动刀鎗自太平。你也忒跋扈,忒狰狞。”《说岳全传》第十五回:“分明是狠金刚下降,却错认开路神狰狞。” 老舍 《四世同堂》九:“还有许多西洋人在 北平 ,东洋的武士须戴上一张面具,遮盖上狰狞的面孔。”

(2).犹凶猛。 明 李东阳 《题画鹰送罗缉熙》诗:“大鹰狰狞爪抉石,侧目空巖睨秋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详细解释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 宽广 kuānguǎng

[broad;extensive;vast] 面积或范围广大的

宽广的田野

(1).使开阔、广大、宽宏。《汉书·田千秋传》:“初, 千秋 始视事,见上连年治太子狱,诛罚尤多,羣下恐惧,思欲宽广上意,尉安众庶。” 唐 拾得 《诗》之十八:“运心常宽广,此则名为布。輟已惠於人,方可名为施。”

(2).面积大,宽阔。《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太子国必宽广,林木繁稠,平地具布黄金,树枝银钱遍满。”《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他店内房屋宽广,下的客商多。” 袁静 《伏虎记》第十回:“走热了,他把黑毡帽一摘,露出宽广的额头,雪白的头发。”

(3).谓范围广大。 沙汀 《丁跛公》:“那些对他开玩笑的人,范围是颇为宽广的。” 魏巍 《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二:“人的精神生活,有极宽广的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引证解释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耀:夸耀,炫耀;扬:传播,显露。炫耀武力,多用于贬义。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三折:“你这般耀武扬威待怎么!”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二折:“俺这 唐 兵人强马壮,耀武扬威,真箇是将勇兵骁也。”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袁术大怒,喝道:“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我赶出帐去!”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姜维在南郑城上见魏延、马岱耀武扬威蜂拥而来。”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回:“楚中军又发第二通鼓,成大心手提画戟,在阵前耀武扬威。”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徐能 此时已做了太爷,在家中耀武扬威,甚是得志。”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二回:共涛、吞珪船到岛边,耀武扬威,统兵上岸。童威、童猛谨守寨栅,不与交战。

《伟大的悲剧》(人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第21课,作者斯蒂芬·茨威格,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通盘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反义词:局部

局部 júbù[part] 整体的一部分,不是全体

近义词:统统、全盘、全体、全数、全部

统统 tǒngtǒng[wholly;completely;entirely] 全,都你的意思我统统明白了

全盘 quánpán[overall;comprehensive;wholesale] 总体,全部;全面全盘考虑全盘否定

全体 quántǐ(1) [entire body]∶整个身体全体炙之(2) [all;entire;whole]∶指事物的全部全体工作人员全体演员(3) [whole person]∶指某一集体中的全部人员影响全体

全数 quánshù[whole amount] 全部[可以计数的东西];彻底钱款全数付讫

全部 quánbù[whole;comple;total;all] 整个部类;不缺少任何部分、部件或成分的数目、集合或总体全部文学创作全部 quánbù[wholly] 完全全部迁走

通盘词典解释

词语拼音:tōng pán

词语解释:

通盘 tōngpán

(1) [overall]∶全部地

通盘地看,这张图片的质量是很好的

(2) [all-round;comprehensive]∶不局限在一个区域或一个方面;全面地,多方面地,从各成员、单位、部分或阶段来看

如果从通盘来看,他是我们最好的运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详细解释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1).有勇气,有胆量。《庄子·徐无鬼》:“筋力之士矜难,勇敢之士奋患。”《史记·刺客列传》:“至 齐 , 齐 人或言 聂政 勇敢士也,避仇隐於屠者之閒。” 清 魏源 《陶文毅公神道碑铭》:“天子震悼,詔以公任事勇敢,不避嫌怨,堪式百辟。” 沉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乡全不缺少勇敢忠诚适于理想的兵士,与温柔耐劳适于家庭的妇女。”

(2).指勇敢的人。《汉书·赵敬肃王彭祖传》:“ 彭祖 上书冤讼 丹 ,愿从国中勇敢击 匈奴 ,赎 丹 罪。”《周书·侯植传》:“ 植 乃散家财,率募勇敢,讨贼。”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募勇敢,练乡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词语解释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jiàn jī xíng shì

见机行事(見機行事)

谓看清适当时机灵活地处理事情。《说岳全传》第五六回:“元帅发令着 曹寧 出营,吩咐道:‘须要见机行事,劝你父亲早早归 宋 ,决有恩封。’” 巴金 《家》二三:“不过话又说回来,不能忘记‘明哲保身’的古训啊。还是见机行事的好。”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五章:“虽说基本宗旨是由他决定的,但 宗敏 见机行事,把死宗旨变成活的。”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见机行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患得患失成语解释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近义词: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反义词:公而忘私、大公无私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解释: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例子:既无“~”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鲁迅《两地书》六0)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成语解释造句

全文共 2086 字

+ 加入清单

1、气喘如牛:比喻气喘得很厉害。造句:他刚跑完400米,就气喘如牛的问:「我是第一名吧?」

2、响彻云霄:声响透过云层,形容声音非常响亮。造句:我们的歌声响彻云霄。

3、形同陌路:看情形好像是路上不认识的人。造句:他们曾经是最好的朋友,却因为一个小小的误会,变得形同陌路。

4、按部就班:比喻做事按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造句:他做事总是按部就班,一丝不苟。

5、感慨万千: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造句: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奶奶每次看《白毛女》话剧都感慨万千。

6、饱读诗书:读了很多诗书。造句:王老师饱读诗书,知识渊博,同学们都很尊重他。

7、狂吠不已:狗不停地叫。造句:狗见到陌生人时,往往会狂吠不已。

8、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造句:事隔二年,他的坏习惯不但没有改,反而变本加厉。

9、寸草不生:连小草也不能生长的地方,比喻荒凉贫瘠之地。造句:我们要把寸草不生的大沙漠改造成造福人民的绿洲。

10、众说纷纭:各种各样的说法很多。造句:这件事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

11、反败为胜:从失败转为胜利。造句:下午的篮球赛,有了亮亮的上场,才反败为胜。

12、活力十足:形容旺盛的生命力。造句:看到小明嘻嘻哈哈、活力十足的样子,我心中的不快立刻一扫而空。

13、指手画脚: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形容放肆或得意忘形。造句:大家都在埋头苦干,就他一个人在指手画脚的放空炮。

14、奇形怪状:形状奇特怪异。造句:这里的石头奇形怪状,很有观赏价值。

15、灵魂人物:关键人物。造句:赵强是飞龙队的灵魂人物。

16、30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造句:春天到了,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17、兵戎相见——以武器和军队相见意为开战。造句:这两个诸侯国为了边界的事,经常兵戎相见。

18、绿意盎然:绿间浓厚的样子。造句:花园内绿意盎然。春光明媚。

19、贫富贵贱:贫穷、富有、高贵、卑贱。造句:无论贫富贵贱,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20、一扫而空:全部扫除干净。造句:这个好消息,把我心中的烦恼一扫而空。

21、生生不息:不停地繁衍生息。造句: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就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22、移山填谷:搬动大山来填平山谷。造句:这是一项移山填谷的巨大工程,我们必须全力以赴。

23、蓬勃兴旺:繁荣旺盛折样子。造句:我们要为这个世界创造出一片蓬勃兴旺的气象。

24、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像真的一样。造句:这件木雕雕刻的孔雀开屏的作品栩栩如生,让人叹为观止。

25、怵目惊心:眼睛一看,就会引起内心震动。造句:目睹了那场怵目惊心的车祸,我一夜不能成眠。

26、呼朋引伴:招呼朋友,吸引伙伴。造句:鸟儿们在和煦的春风中呼朋引伴,唱出宛转的曲子。

27、多彩多姿:形容事物丰富多彩。造句:我要让我的生活多采多姿。

28、汗流浃背:形容出汗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造句:哥哥打完篮球,回家时总是汗流浃背的。

29、能跑善钻:形容动作灵活。造句:小强的动作很敏捷,能跑善钻,这次比赛应该是稳操胜券。

30、五花八门: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造句:这次趣味运动会的项目五花八门,妙趣横生,太棒了。

31、荒郊野外:在荒凉的郊区野外。造句:夏天,你在荒郊野外要预防被毒蛇咬伤。

32、大打出手: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造句:他们原本是好朋友,想不到竟为了一件小事而大打出手。

33、欣欣向荣:草木生机旺盛的样子,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造句:我们的祖国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新气象。

34、开花结果:比喻有了好的收成,或事情有了好的结果。造句:我种的桃树终於顺利的开花结果了。

35、信心满怀:即满怀信心。说明有充足的信心。造句:他信心满怀地说:“放心!我一定会成功”。

36、提高警觉:要有敏锐的感觉。造句:在陌生的地方,夜间外出要提高警觉,尽量结伴而行。以策安全,

37、锦上添花:比喻美上加美,好上加好。造句:家里已经有了电视机,现在又买了电脑,真是锦上添花。

38、风吹草动: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动。()造句:敌人吃了败仗后,成了惊弓之鸟,一有风吹草动就惊惶逃窜

39、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巨大。造句:爷爷常常慨叹沧海桑田,世事无常。

40、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造句:天上的云,会随着气候的改变而千变万化,人们看云往往可以识天气。

41、谈笑风生:形容谈话十分生动有趣。造句:他看起来非常严肃,实际上很随和,聊起天来谈笑风生,令人如沐春风。

42、连根拔起:比喻彻底铲除干净。造句:爸爸把花园里的杂草连根拔起。

43、意犹未尽:意兴还没有尽。造句:他打了半天乒乓球居然意犹未尽,还约定下午继续呢。

44、孜孜不倦:勤勉不知疲倦。造句:他孜孜不倦的钻研学问。

45、断垣残壁: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的景象。造句:地震之后,灾区到处都是断垣残壁,惨不忍睹。

46、历历在目:清清楚楚地出现一眼前。造句:童年往事历历在目,令人回味无穷。

47、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不松懈。造句:他努力工作,坚持不懈,深受老板器重

48、出人头地:指高人一等。造句:只要努力不懈,你总有一天会出人头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