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保的解释【推荐20篇】

导语:九牛一毛,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故事讲得是什么吧!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自保的解释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417

作文

1000

“数”字在第三位的成语及解释如下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烛照数计] 用烛照着,按数计算。比喻料事准确。

[凿龟数策] 凿龟:钻灼龟甲,看灼开的裂纹推测吉凶;数策:数蓍草的茎,从分组计数中判断吉凶。指古人用龟甲蓍草来卜筮吉凶。

[一目数行] 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寻行数墨] 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论黄数黑]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论黄数白] ①指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简丝数米] 简择丝缕,查点米粒。比喻工作琐细。

[讳树数马] 表示居官为人忠诚谨慎。

[飞将数奇] 比喻能人而遭遇不佳。

[多言数穷]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吹毛数睫] 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详细解释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 创新 chuàngxīn

[bring forth new ideas] 创造新的;革新

在艺术上不断创新

亦作“剏新”。1.创立或创造新的。《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据《春秋》, 仲子 非 鲁惠公 元嫡,尚得考别宫。今贵妃盖天秩之崇班,理应创新。”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十二:“在语言创新方面,享有特权的诗人理应是先驱。”

(2).首先。《元典章·兵部三·铺马》:“有今后剏新归附的百姓有呵,有舖马里上来者,他每的拜见马匹沿路上依在先体例,与草料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逆水划船打一成语的谜底及解释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逆水划船打一成语谜底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逆水划船打一成语

【谜底】逆水行舟、力争上游

1、逆水行舟

【解释】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结构】偏正式。

【用法】可用在做事或学习方面;常跟“不进则退”连用。一般作谓语、宾语。

【正音】水;不能读作“suǐ”;行;不能读作“hánɡ”。

【辨形】舟;不能写作“丹”。

【近义词】知难而进、逆流而上

【反义词】知难而退、一帆风顺

【例句】(1)学习如~,不进则退。(2)这项任务的确十分艰巨,但即使是~,我们也要设法完成。

【英译】sail in the head tide

2、力争上游

【解释】上游:河的上流,比喻先进的地位。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出处】清·赵翼《瓯北诗话·五言古·闲居读书作之五》:“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结构】动宾式。

【用法】含褒义。多用在事业活动中争取先进的人。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上;不能读作“shǎnɡ”。

【辨形】游;不能写作“流”。

【近义词】奋发图强、再接再厉

【反义词】故步自封、安于现状、踌躇不前

【辨析】~和“奋勇争先”都有赶在前头争取先进的意思。但~是形象描述;一般指在工作、学习等方面争先争优;而“奋勇当先”是平实描述;它表示“鼓起勇气去争取先进”;一般用于战争、劳动、抢救等场合。

【例句】新中国的青少年,要有~、不甘人后的精神。

【英译】strive for the best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后悔得到了解释_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6 字

+ 加入清单

呼,终于到了星期五,可以放松一下了。每个星期五,老妈和老爸都会带我出去吃饭。刚好,花园城开了一家新的餐馆,赶紧去先睹为快。

当服务员彬彬有礼的拿上菜单时,老妈破天荒地的主动要求点菜(以前都是由我和老爸点)。老妈扫视了一会后,用毫不迟疑的口气说:“嗯,就是这个……我要这个——鱼冻!”等菜都端上来后,我总算看清了鱼冻的“庐山真面目”:有点貌似果冻,但是有着难看的外表,难看的颜色,难看的形状。没想到老妈和老爸都吃得津津有味。

我本来以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鱼冻,应该不会马上又见到这恶心的东西吧,不想……

星期六的中午,老妈本来说做排骨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该做了酸菜鱼。吃完后,还剩下一些汤了。但老妈洗碗时,她神秘的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妈把汤滤在一个碗里,只把剩下的碎渣丢掉。虽然我疑心重重,脑子里有很多个问号,但见老妈没什么举动,又走到到了一边。

下午了,我走过厨房时,瞄了一眼那碗鱼汤,却惊讶的发现鱼汤颜色变得透明,而且轻轻一吹,还没有水纹。老妈究竟做了什么手脚?奇怪了……

当我正准备大动干戈好好研究一番时,老妈的脚步声传入我耳中,我连忙躲到一旁。只见老妈看了看那碗鱼汤,很满意的笑了一下,拿起勺子准备尝一下。但我一看,急了:呀呀呀,我也要吃!于是,我顾不上还没有搞清那是什么东西前,一跃而出,夺过老妈的勺子,赶紧挖了一口:“唔……咦?味道怪怪的,好像是固体状态,不是汤呀……”我顿时产生了一百个疑问:这是什么?是怎么做出来的?是中午的鱼汤么?……

老妈看着我一脸的迷惑,便解释:“这是中午的鱼汤经过几个小时,受到寒冷空气的影响冻成的,味道不错吧。”我茅塞顿开,但很快就要呕了:“天哪,这竟然是恶心的鱼冻,我说怎么味道这么怪呢……”

[后悔得到了解释_作文7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写春天的四字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829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季节,也是一个美丽神奇,充满希望的季节。下面给大家分享描写春天的词语,欢迎借鉴!

1、花明柳媚:形容春天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景象。

2、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3、姹紫嫣红: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4、春暖花香: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色。

5、春意阑珊:阑珊:将尽,将衰。指春天就要过去了。

6、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7、春暖花香: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花香袭人。

8、燕语莺呼: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春天里大好的景象。也比喻女子说话声音婉转动听。

9、百草权舆:指花草萌芽,春天到来。

10、花枝招展: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11、柳暗花明:①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暗:指树荫蔽日。明:丽。②也比喻突遇到新的境界或形式。

12、春暖花开:本指春天气候宜人,景物优美。现也比喻大好时机。

13、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14、春风雨露:像春天的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15、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16、桃李争辉: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出处:元·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花也,则为你不与那繁花争媚,花也,则为你不同他桃李争辉。”

17、春色恼人: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

18、春意盎然: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19、红瘦绿肥:绿叶茂盛,红花凋谢。形容暮春景色。

20、杏雨梨云:杏花如雨,梨花似云。形容春天景色美丽。

21、花红柳绿:指花木繁茂的样子。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

22、桃红柳绿:字面意思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绚烂的春景。

23、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24、桃李争妍:桃花李花竞相开放。形容春光艳丽。

25、细雨和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26、桃李争辉:桃花和李花竞相开放。用以形容春色美丽。

27、百花争妍:妍:美、艳。形容繁华盛开,生气勃勃的景象。

28、春风得意:得意:扬扬自得的样子。

29、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像富丽多彩的锦缎。

30、柳暗花明: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31、春风和煦:形容春天阳光温暖而舒适。

32、春色满园:园内到处都是春天美丽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33、春笋怒发:春天的竹笋迅速茂盛地生长。比喻好事层出不穷地产生。

34、春深似海: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35、阳和启蛰:春天来了,过冬的虫豸都活动了。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36、春寒料峭: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37、芬芳馥郁:芬芳:指香气;馥:香气;馥郁:香气浓厚。形容香气非常浓。

38、燕语莺啼: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形容大好春光。

39、草丰林茂:丰,茂都是茂盛,意思是生机勃勃,草和树林长的都很茂盛。形容春天草木生长的非常茂盛,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

40、腊尽春回:腊:指腊月,即农历十二月。腊月过去,春天又来了。

41、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色。

42、枯木逢春:枯干的树遇到了春天,又恢复了活力。比喻垂危的病人或事物重新获得生机。

43、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

44、春意盎然:意:意味;盎然:洋溢,深厚。春天的意味正浓。

45、一阳复始:古人认为天地之间有阴阳二气,每年到冬至日,阴气尽,阳气又开始发生。指春天又到来了。

46、鸟语花香: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47、春色撩人:撩,撩拔,挑逗、招惹。春天的景色引起人们的兴致。出处: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48、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49、绿草如茵:绿油油的草好象似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

50、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孤注一掷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孤注一掷比喻在危急的紧要关头用尽所有的力量来做最后的一次冒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供参考

【汉字书写】:孤注一掷

【汉语注音】:gū zhù yī zhì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九议》:“于是乎‘为国生事’之说起焉,‘孤注一掷’之谕出焉,曰:‘吾爱君,不为利’,曰:‘守成创业不同,帝王匹夫异事。’”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形容绝望的一博。

【孤注一掷的意思】:注:赌博时所押上去的钱,即赌注;孤注:赌博的人把所有的钱一次性押出去作为赌注;掷:赌博的时侯扔骰子。赌博的人到了输急的时侯一次性把所有的钱都押上去,以决定最后的输赢。比喻在危急的紧要关头用尽所有的力量来做最后的一次冒险。

【孤注一掷的近义词】:铤而走险、破釜沉舟、垂死挣扎;

【孤注一掷的反义词】:举棋不定、稳操胜算、瞻前顾后;

【孤注一掷的故事】

宋末元初,元军大将伯颜率领元军一路快打到宋朝的汉口。宋将夏贵守在长江南岸,占据地利之势,使元军不能够渡江。伯颜故意放风说先攻下汉阳再由汉口过江,夏贵中计派兵工援汉阳的时侯,伯颜占领了沙芜口并挖开汉口大坝。元军的船进入长江向塞阳罗堡挺进。宋军将士不愿归降,他们说:“我们深受大宋的恩惠,必当舍命保全大宋,我们孤注一掷准备好要跟你们一决死战了。”伯颜见此情景下令进攻,但连攻三天也没有一点办法。于是元军谋划从南岸往宋军的后路包抄。第二天,伯颜的部将带着军队登上了南岸。宋军没有想到元军会从后面杀出来,终于挡不住元军的前后夹凹凸,全军大败,元军这才终于越过了长江天险。

【孤注一掷例句】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无如他被全台的公愤逼迫得没有回旋余地,只好挺身而出,作孤注一掷了。 ”

杨得志《大渡河畔英雄多》:“这一阵子可真激烈,敌人孤注一掷,企图组织全部火力封锁我们后续登陆部队。”

【孤注一掷造句】

很多创业者就是因为在一开始就有了孤注一掷的精神,最终才能够获得成功。

在权力和地位的竞争中就必须孤注一掷,因为机会很可能只有一次,同样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也是这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实事求是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实事求是指按事实探求事物的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供参考。

【汉字书写】:实事求是

【汉语注音】:shí shì qiú shì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事。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成语语法】:紧缩式;作定语、补语、状语;含褒义;多用于形容做事方法上。

【实事求是的意思】:事:指客观事物;是:指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其词,也不缩小事实,正确的处理问题,如实反映情况,或按实际情况办事。也指按事实探求事物的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

【实事求是的近义词】:脚踏实地、一是一二是二;

【实事求是的反义词】:徒有虚名、听风是雨、有名无实、三人成虎、弄虚作假;

【实事求是的故事】

西汉时期,汉景帝刘启跟栗姬生有一子名叫刘德,刘德从小就手不释卷,十分喜爱读书。后来他深入民间收集了很多先秦时期的著名作品,刘德对这些作品会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因此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跟他共同研究,朝廷里很多文官都十分佩服他,皇帝对他也非常认可。著名的东汉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在编写《汉书》的时侯就为刘德写了《河间献王传》,其中对刘德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给予了肯定,班固这样写道:“修学好古,实事求事。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真。”

【实事求是例句】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二》:“其所以振刷综理者,皆未尝少越于旧法之外,惟其实事求是,而不采虚声。”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要朝学者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财产清点的原则,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企业合营时全部实有财产,认真清查核实,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阿英《〈李闯王〉编演纪事》:“什么困难都不怕,想法克服,要求也很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造句】

有一些部门的领导总是习惯了道听途说,不能用实事求是态度去主持工作。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实事求是,不能随意的恶语伤人,这样才能够成为德高望重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引证解释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互相勾结干坏事。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

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清 昭梿《啸亭杂录·王述庵书》:“诸生之不平则鸣,有何足

怪?惟是时承审之员,非该令平日结纳之上司,即系狼狈为奸之寅好。”

清 夏燮《中西纪事·互市档案》:“惟十三洋行与公司交通既久,狼狈为奸,反以为不便。”奸,一本作“ 奸 ”。

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永远是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所以两种斗争永远得双管齐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栩栩词语解释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xǔ xǔ

注音:ㄒㄩˇ ㄒㄩˇ

词性:形容词

结构AA式

引证解释

1. 欢喜自得貌。《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蝴,栩栩然胡蝶也。” 成玄英 疏:“栩栩,忻畅貌也。” 宋 叶适 《翁常之挽词》:“幸能栩栩形中去,何不蘧蘧梦裡归。” 梁启超 《灭国新法论》:“一国之中,纷纷扰扰。若者为 英 日 党,若者为 俄 法 党,得附於大国,为之奴隶,则栩栩然自以为得计。”

2. 生动,活泼。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心史载文天祥事与宋元史不符》:“今日之今,霍霍栩栩,少焉瞩之,已化为古。” 郭沫若 《落叶·第四信》:“你那复杂的青苍的面色,静脉突露的清癯的身体,栩栩地现在我的眼前。”

3. 徐徐、微动貌。 唐 唐彦谦 《咏葡萄》:“天风颼颼叶栩栩,蝴蝶声乾作晴雨。” 宋 姜夔 《越九歌·曹娥蜀侧调》词:“黄头兮呼风,旗尾兮栩栩。” 明 黄周星 《垂虹桥新涨歌》:“是时羲轮正卓午,满座荷香风栩栩。” 陈衍 《元诗纪事·贡奎》:“予时病脾踰月,偶读数过,不觉栩栩然去体,乃知檄愈头风,古诚有是事哉。”

栩栩相关词语

栩栩如生、栩栩欲活、栩栩园、称栩

栩栩相关成语:

栩栩如生、栩栩欲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详细解释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 博识 bóshí

[knowledgeable] 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1).学识广博。《子华子·晏子》:“昔先大夫 随武子 之在位也,明睿以博识, 晋国 之雋老也。”《南史·裴松之传》:“时人服其博识。”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海上渔人得一鐸,击之声如霹靂,问博识者云, 始皇 驱山鐸也。” 鲁迅 《野草·雪》:“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2).指学识渊博的人。 宋 岳珂 《愧郯录·先庙后郊》:“折衷古今,以俟博识。”

(3).通晓。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 胡先生 原是南菁书院的高材生,不但深研旧学,并且博识前朝掌故的。”

(4).增广见识。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在赏玩者却只以为世间有这一类人物,聊资博识,或满足好奇心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详细解释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 溶解 róngjiě

(1) [dissolve]∶溶质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的过程

糖溶解于水中

(2) [cut]∶使浓度、粘度或韧度降低

(1).溶质均匀地分散于溶剂中,成为均匀的溶液的过程。如食盐溶解于水而成为盐水。

(2).溶化;溶合。 老舍 《我怎样写》:“我写信给他,说我这是把文言溶解在白话里,以提高白话,使白话成为雅俗共赏的东西。”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蛊惑》:“大街上,商店门前作广告的电灯很耀眼地照耀着,溶解在夜色里。” 浩然 《艳阳天》第一二二章:“场房里投出柔和的灯光,好像水银在那光净的场板上溶解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详细解释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 干枯 gānkū

(1) [shrivelled;wizened;dried]

(2) 草木衰亡,失去水分

地上落满了干枯的树叶

(3) 皮肤干燥且皱缩

(4) 无水,枯竭

干枯的古井

(1).失去水分而枯槁。 唐 杜甫 《大麦行》:“大麦乾枯小麦黄,妇女行泣夫走藏。”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一:“贫儿二亩地,乾枯十树桑。” 张天翼 《脊背与奶子》:“他觉得一切的景物都可爱起来。那些干枯的瘦树仿佛很苗条。”

(2).干燥。《法苑珠林》卷十二:“脣口乾枯,喉舌燥涩。”

(3).干瘪;瘦瘠。 唐 窦臮 《述书赋》下:“虽则筋骨乾枯,终是精神嶮峭。”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八·素足女》:“今妇人缠足……其体质乾枯,腥秽特甚。” 张天翼 《儿女们》:“脖子有点痠疼--似乎撑不起这干枯的脑袋。”

(4).比喻枯燥乏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作诗圆熟》:“圆熟多失之平易,老硬多失之乾枯,能不失二者之间,则可与古作者并驱矣。” 朱光潜 《谈文学·文学与人生》:“一个对于文艺有修养的人决不感觉到世界的干枯或人生的苦闷。”

(5).枯竭;罄尽。 萧红 《桥》:“她的歌词渐渐的干枯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成语解释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悔:悔恨;过:过失;错误;自新:使自己成为新人。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成语出处:《新唐书 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成语繁体:悔過自新

成语简拼:HGZX

成语注音:ㄏㄨㄟˇ ㄍㄨㄛˋ ˋ ㄒ一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悔过自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悔,不能读作“huì”。

成语辨形:悔,不能写作“诲”。

近义词:改过自新、迷途知返、痛改前非

反义词:怙恶不悛、至死不悟、死不改悔

成语例子:只要你真能悔过自新,本部堂可以饶你的活命。(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

英语翻译:repent and make a fresh start

日语翻译:過(あやま)ちを悔い再出発(さいしゅっぱつ)る

俄语翻译:раскáяться и испрáвиться

其他翻译:seinen Fehler bereuen und ein neues Leben anfange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春雨的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来了,春天是一个经常下雨的季节。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描写春雨成语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1、春风雨露:像春天的和风和雨滴露水那样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旧常用以比喻恩泽。

2、细雨斜风:细雨:小雨;斜风:旁侧吹来的小风。形容小的风雨。

3、柔风甘雨:柔:温和。和煦的春风和及时的春雨。

4、雨丝风片:形容春天的微风细雨。

5、春风化雨:本意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6、和风细雨:和风:指春天的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

7、春雨如油:春雨贵如油。形容春雨可贵。

8、杏花春雨:初春杏花遍地、细雨润泽的景象。

9、毛毛细雨:毛:小,细碎。形容雨下得很细。

10、细雨和风:细雨:小雨;和风:春天的微风。温和的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详细解释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 舒展 shūzhǎn

(1) [unfold;extend]∶伸展;不卷缩

山鸡和野雉在路旁的深草中扑噜扑噜地舒展翅膀。——姚雪垠《李自成》

(2) [comfortable]∶舒畅;舒适

这样气势最开阔,肢体最舒展。——《记一辆纺车》

(1).伸展;展开。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十日一放,令其陆梁舒展,令马硬实也。” 唐 杜牧 《上河阳李尚书书》:“復使儒生舒展胸臆,得以诲导壮健不学之徒。” 闻捷 《海燕》:“将军的眉头舒展了,他微笑着说……”

(2).宽敞。 元 成廷珪 《寄谢高德进寄来杨友直书居竹轩三大字》诗:“三字封来墨未乾,堂轩舒展对琅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多了几个钱,要住舒展些的房子,本来也是人情。”

(3).放松自然;舒适。《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三来自知假货,终是怀着个鬼胎,意气不甚舒展。” 曹禺 《雷雨》第二幕:“ 侍萍 和 四凤 见 鲁贵 走后,都舒展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三字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安乐窝: 宋·邵雍自号安乐先生,隐居苏门山,名其居为“安乐窝”。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傲霜枝: 傲:傲慢,蔑视。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为严寒所屈。

白费蜡: 白白浪费。

白日梦: 白日做梦。比喻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

百里才: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百世师: 指品德学问可以做为世代表率的人。

摆架子: 指自高自大,装腔作势。

败家子: 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或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拜把子: 朋友结为异姓兄弟。

半吊子: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半瓶醋: 比喻稍有一点知识而知识并不丰富,略有一点本领而本领并不高强的人。

绊脚石: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帮倒忙: 指主观上想帮忙,实际上却起了反作用。

饱眼福: 看到想看而又难以看到的东西,并看个充分。

保护伞: 比喻赖以不受伤害的资本。

抱不平: 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帮助弱小的一方。

抱佛脚: 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暴发户: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爆冷门: 指比赛中弱者出人意料的取得了好成绩或指不被人注意的领域里出了引人注目的人或事。

杯中物: 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背黑锅: 比喻代人受过。泛指受冤屈。

比翼鸟: 传说中的一种雌雄在一起飞的鸟。比喻恩爱夫妻。

闭门羹: 羹:五味调和的浓汤。指拒绝客人进门。

壁上观: 壁:营垒。比喻坐观胜负而不帮助任何一方。

避风港: 一种无装卸设备、在暴风雨时使船只得到掩护的港口。比喻一块可以躲避危险的地方。

表面光: 表面上光洁,形容虚有其表。

并蒂莲: 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

并头莲: 蒂:花或瓜果跟茎连接的部分。并排地长在同一茎上的两朵莲花。比喻恩爱的夫妻。

不成器: 器:器皿,引申为人才。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比喻人不经过磨炼,不能成为有用之才。

不倒翁: 本是一种玩具。比喻善于应付环境而能长期保持自己权位的人。

不二门: 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

步后尘: 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擦边球: 擦过边缘的球。比喻刚刚满足条件的事物。

擦屁股: 比喻收拾烂摊子。

拆烂污: 做事苟且马虎,不负责任,致使事情糟到难以收拾。

长舌妇: 好进谗言的妇人。

唱反调: 发表完全对立的言论;采取对立的举措。

唱高调: 发表似乎高明但脱离实际的论调或说得很好听而不实际去做。

炒冷饭: 比喻说话、做事全是重复过去的,没有新的内容。

炒鱿鱼: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详细解释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 谋生 móushēng

[earn (make) a (ones) living;support oneself;seek a livehood] 讨生活,营求生计

靠土地谋生

我们两个各自谋生

设法寻求维持生活的门路。 唐 刘长卿 《落第赠杨侍御兼拜员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范阳》诗:“念旧追连茹,谋生任转蓬。”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丘真人》:“ 处机 自念,谋生太拙,学道无成,辛苦万端,老而不死。”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留着你爹,好好谋生,可以养家活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描写心情的词语带解释

全文共 1621 字

+ 加入清单

1、眉飞色舞:色:脸色。表达人得意兴奋的样子。

2、神采飞扬:表达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3、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表达高兴愉快的样子。

4、欢声雷动:欢笑的声音象雷一样响着。表达热烈欢乎的动人场面。

5、沾沾自喜:表达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

6、心悦诚服:悦:愉快,高兴;诚:硬实。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形容真心地服气或服从。

7、欢呼雀跃:高兴得象麻雀一样跳跃。表达非常欢乐。

8、兴高采烈:兴:原形容志趣,后形容兴致;采:原形容神采,后形容精神;烈:旺盛。原形容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表达兴致高,精神饱满。

9、喜出望外:形容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10、喜气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充满了欢喜的神色或气氛。

11、扬眉吐气:扬起眉头,吐出怨气。表达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12、喜形于色:形:表现;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表达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13、受宠若惊: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14、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表达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15、酒酣耳热:酒酣:酒喝得很痛快。表达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

16、怡情悦性: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17、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表达高兴而满足。

18、喜出望外: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19、得意忘形:形:形态。表达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20、乐极生悲: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21、乐乐陶陶:心情十分高兴的样子。

22、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表达高兴到了极点。

23、大喜若狂:高兴得几乎发狂。

24、喜笑颜开:颜开:脸面舒开,形容笑容。表达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25、欢欣鼓舞:欢欣:欣喜;鼓舞:振奋。表达高兴而振奋。

26、乐不可支:支:撑住。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表达欣喜到极点。

27、冁然而笑:冁然:笑的样子。高兴地笑起来。

28、喜眉笑眼:喜在眉梢,笑在眼里。表达面带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29、惊喜若狂:表达又惊又喜,难以自持。

30、喜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表达十分喜悦,满脸笑容。

31、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32、闻过则喜:过:过失;则:就。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

33、笑逐颜开: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表达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34、心旷神怡:旷:开阔;怡:愉快。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35、欢喜若狂:欢喜:高兴的样子。高兴得像发狂一样。

36、春风满面:春风:形容笑容。表达人喜悦舒畅的表情。表达和霭愉快的面容。

37、幸灾乐祸:幸:高兴。形容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

38、抚掌大笑:抚:拍。拍手大笑。表达非常高兴。

39、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表达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40、含笑九泉:九泉:地下深处,旧形容人死之后埋葬的地方。也作:“黄泉”。在九泉之下满含笑容。表示死后也感到欣慰和高兴。

41、其乐融融:表达十分欢乐、和睦。

42、大喜过望: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43、鼓舞欢忻:表达高兴而振奋。

44、心满意足:足:满足、满意。做了某事或得到什么事物等,自己心情很愉悦高兴,让自己觉得满意。

45、心痒难耐:形容心中有某种意念或情绪起伏不定,无法克制。表达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

46、皆大欢喜:皆:都。人人都高兴满意。

47、悦目娱心:使眼睛高兴,使心里快乐。表达使人感到美好快乐。

48、喜不自禁: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表达极其高兴。

49、喜不自胜: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表达非常高兴。

50、抓耳搔腮:表达焦急、苦闷,生气时想不出办法的样子。也表达高兴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样子。

51、心花怒放:怒放:盛开。心里高兴得象花儿盛开一样。表达极其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形容春天二字词语带解释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初春:春季开头的时节。例:“初春之风仍有凉意。”

春季:一年的第一季,我国习惯是指立春到立夏的三个月时间,也是指农历“正、二、三”三个月。

春令:春季。例:“严冬已过,春令已到。”注意:春令,也表示春季的气候。如“冬行春令”。

春天:春季。例:“明媚的春天,万物充满了生机。”

季春:是指春季的末一个月。

开春:春初(一般是指农历正月或立春前后)。例:“开春农村又将是一番繁忙的景象。”

孟春:四季节令中的第一个月。春天开头的第一个月。

暮春:晚春。如“暮春三月”。

晚春:春之末。

新春:春节过后的一二十天泛称新春。如“新春佳节”、“恭贺新春”。

阳春:泛是指春天而言。例:“阳春三月好风光。”

仲春:孟春之后阴历二月为仲春。

早春:初春。如“早春二月”。

余春:犹暮春,晚春。

残春:余春。

酣春:春色正盛。例“劳劳胡燕怨酣春”。

熙春:和煦的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详细解释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亦作“ 依坿 ”。1.依靠;依赖。《诗·小雅·鸿雁》“爰及矜人,哀此鰥寡” 汉 郑玄 笺:“鰥寡则哀之,其孤独者收敛之,使有所依附。” 晋 陶潜 《神释》诗:“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她现在依附寡孀的女儿过活。”

(2).归属;投靠。《后汉书·西羌传》:“ 月氏 来降,与 汉 人错居。虽依附县官,而首施两端。”《隋书·长孙览传》:“可汗何不依附天子,连结达头,相合为强,此万全之计。”《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此人虽係皇叔,今正依附 曹操 ,安肯行此事耶?” 清 周中孚 《郑堂札记》卷五:“愚谓当 项羽 起事时,尚不肯依坿 殷通 ,竟杀之以佩其印,奚必于 陈胜 死后,復立 楚怀王 孙 心 ?”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三:“他在依附着 陈诚 。但也摇摆不定。”

(3).依随,取决于。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旧於 会稽 得一石碑,论海潮依附阴阳时刻,极有理。”

(4).紧贴;附著。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二:“凡鬼皆依附墙壁而行,不能破空,疫鬼亦然。” 管桦 《白马山》:“只有一条鱼背一样狭长的山脊,驮着一条小路,依附着悬崖通到后面大山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发愤图强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发愤图强指在长期的学习中所持有的一种精神,有奋发向上的意思,并能通过努力有所成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供参考,谢谢。

【汉字书写】:发愤图强

【汉语注音】:fā fèn tú qiáng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一十五章:“上下一心,日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发愤图强,又常想着如何为百姓兴利除弊,纵然力量小,颠沛流离,也不可轻视。自古豪杰起事,哪一个不是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发愤图强的意思】:发愤:下定决心努力;图强:谋求强盛。因受激励而下定决心努力奋斗,谋求富强。指在长期的学习中所持有的一种精神,有奋发向上的意思,并能通过努力有所成就。

【发愤图强的近义词】:奋发图强、力争上游、励精图治;

【发愤图强的反义词】:无所作为、胸无大志、妄自菲薄、苟且偷生、自暴自弃、得过且过;

【发愤图强的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到处去讲学,来到楚国叶邑,叶公沈诸梁热情的接待了他,但是他对孔子还不怎么了解,于就他悄悄地问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路,子路当时没有多想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后来孔子知道这件事以后便告诉子路,以后如果还有人这么问你,你就实事求是地跟他们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意思是说他这个人平日里就知道努力的学习,有时侯甚至连吃饭都忘记了,他平时都过得快乐,几乎都是无忧无虑的,每天都很开心,不会对年岁的增长而烦恼。古代人常常用“发愤”来形容孜孜不倦地努力学习,到了近代才把“发愤”跟“图强”结合起来使用,清末康有为上书光绪皇帝时曾经就有用过这个词。

【发愤图强例句】

老舍《鼓书艺人》十七:“你越是发愤图强,遇到的困难就越多。你得下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否则就一事无成。”

郭小川《他们下山开会去了》诗:“怎样向战友介绍十三年来牧工的发愤图强?”

何香凝《我的回忆》:“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发愤图强,彻底革命。”

【发愤图强造句】

有这样的一种人是完全靠发愤图强得来成功的,我可以很轻易的看出他们废寝忘食的精神。

一旦我知道了他喜欢我,我就会专心致志的改变自已,发愤图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女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