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保的解释(汇总20篇)

导语:九牛一毛,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出处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成语故事讲得是什么吧!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自保的解释优秀作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311

作文

1000

更多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148 字

+ 加入清单

1、灿若繁星:灿,灿烂。繁,众多。亮晶晶的就像天上众多的星星。比喻才能出众的人很多。

2、众星拱月:拱,聚集、环绕。像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众星攒月”或“众星捧月”。

3、大步流星:比喻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4、戴月披星:身披星星。头顶月亮。比喻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5、斗转星移: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6、换斗移星:改变星斗的位置。比喻手段高超。神通广大。

7、急如星火: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比喻非常急促紧迫。

8、皎如日星:皎:洁折光亮。像太阳。星星一样洁白光亮。比喻十分明显。

9、井中视星: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比喻眼光短浅。见识狭隘。

10、快步流星:比喻步子跨得大。走得快。

11、寥落晨星:寥,稀少;落,像。稀疏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少。

12、寥若晨星:稀少得好象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13、流星赶月:象流星追赶月亮一样。比喻行动迅速。

14、满天星斗:星斗,星的总称。布满天空的星星。比喻事情多而杂乱。后比喻文章华美。

15、披星戴月:身披星星。头戴月亮。比喻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16、气克斗牛:斗:北斗星。牛:牵牛星。斗牛泛指星空。比喻气魄很大。同“气吞牛斗”。

17、气吞牛斗: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气势能吞没星空。比喻气魄很大。

18、群星璀璨:表面指天上的繁星闪烁发光,美丽耀人,光彩夺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非常多,犹如很多星星闪耀一般。

19、屋如七星:比喻住房破漏。

20、物换星移:物换:景物变幻,星移:星辰移位。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21、星驰电走:驰:奔驰,走:跑。象星疾驰。如电急闪。比喻极其迅速。

22、星离雨散:比喻在一起的人纷纷别离了。

23、星罗棋布:罗,罗列;布,分布。像天空中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罗列分布着。比喻数量多而密集。

24、众星捧月:众星捧月意思是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25、星灭光离:比喻朋友关系不能继续。

26、星旗电戟:军旗象繁星。剑戟如闪电。比喻军容之盛。

27、星星之火: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28、星移斗转:斗:北斗星。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29、星月交辉:星星和月亮交相照耀。指星星和月亮一起照耀,格外明亮。亦作“星月皎洁”。

30、星月皎洁:星星和月亮明亮洁净。

31、一路福星: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32、一天星斗:比喻事情多而杂乱。

33、月朗星稀:皓月当空,星星稀少。

34、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比喻一种事物能把另一事物掩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详细解释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 疏忽 shūhu

[carelessness;overlook] 粗心大意

疏忽就可能造成事故

亦作“疎忽”。1.忽略;不留意。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元史》:“《元史》之成,虽不出於一时一人,而 宋 ( 宋濂 ) 王 ( 王禕 )二公与 赵君 ( 赵壎 ),亦难免於疏忽之咎矣。”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五:“他只觉得这是一个关键,却因自己的疏忽而轻轻滑过了。”

(2).轻率;随便。 清 冯桂芬 《潘母张太夫人墓志铭》:“刑官关係人命,勿恃律例熟,疏忽致貽悔。” 清 钮琇 《觚賸·观人之法》:“盖人未有意气傲慢,举动疎忽,而能成大器、享大名者也。”《红楼梦》第五五回:“众媳妇们方慢慢的安分回事,不敢如先前轻慢疏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第三个字是牛字的成语和解释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气冲牛斗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第三个字是牛字的成语解释,欢迎阅读。

屠所牛羊 比喻临近死亡的人。

蜗行牛步 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风马牛 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

马勃牛溲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马浡牛溲 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马面牛头 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气吞牛斗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鼠入牛角 比喻势力愈来愈小。

司马牛之叹 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感叹。

兔角牛翼 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之比喻不合情理之事。

犀照牛渚 比喻洞察幽微。

羞以牛后 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初生牛犊不怕虎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床下牛斗 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多如牛毛 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风马牛不相及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鸡尸牛从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茧丝牛毛 形容功夫细密。

鲸吸牛饮 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了如指掌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了如指掌形容对事物很了解,就好像在自已手上那样清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

【汉字书写】:了如指掌

【汉语注音】:liǎo rú zhǐ zhǎng

【成语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成语语法】:偏正式;作谓语;指对事物了解得非常透彻。

【了如指掌的意思】:了:清楚,明白;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对实际情况了解得就像是拿在手里的东西一样。形容对事物很了解,就好像在自已手上那样清楚。

【了如指掌的近义词】:了若指掌、一清二楚、一目了然、洞若观火;

【了如指掌的反义词】:雾里看花、一无所知、不得而知、疑团莫释;

【了如指掌的故事】

中国历代的帝王都要选址大兴土木建造始祖庙,按照等级在店里把始祖依次排序设置灵位,每到有重要节日或大型活动的时侯,帝王便到庙里祭拜祖宗以求得保佑,称为“啰”礼。很多人对“啰”礼一知半解,于是便向孔子求教,在当时孔子认为鲁国宗庙灵位的顺序和自已主张的思想并不相符,违背了周礼名分颠倒,所以他不回答来向他请教的人,只是指着他的手掌开诚相见地说:“知道啰礼的人治理国家就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他的意思是说如果治理国家的人懂得‘啰’礼的话,那肯是懂得礼的,只有知礼的人才能够把国家治理得长治久安。原文出自《论语.八佾》:“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了如指掌就是从这句话中演化出来的。

【了如指掌例句】

元.脱脱《宋史.道学传序》:“命于天而性于人者,了若指掌。”

闻一多《冬夜评论》:“只这一相形之下,美丑高低,便了如指掌了。”

【了如指掌造句】

作为一个赫赫有名的著名导游,她对福建省的整个旅游景点那可真是了如指掌啊。

那一对乐此不疲于偷情约会的男女却不知道她的丈夫对他们的所作所为都了如指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患得患失成语解释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患得患失

huàn dé huàn shī

近义词:斤斤计较、自私自利

反义词:公而忘私、大公无私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解释:患:忧患。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例子:既无“~”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鲁迅《两地书》六0)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描写雾景的词语解释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1、握拏云:驾驭云雾。意谓善于掌握戎机。

2、愁云惨雾: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3、烟消雾散:同“烟消云散”。

4、雾暗云深:迷蒙渺远。喻相距之遥远。

5、云鬟雾鬓: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6、雾惨云愁:指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氛。

7、雾涌云蒸:见“雾涌云蒸”。

8、雾鬓云鬟:头发象飘浮萦绕的云雾。形容女子发美。

9、云迷雾锁:形容天气昏暗,气氛阴森。

10、烟波钓徒:烟波:水波渺茫,看远处有如烟雾笼罩;钓:钓鱼。旧指隐逸于渔的人。

11、雾起云涌:比喻众多的事物迅速出现。

12、云开雾散:见“云消雾散”。

13、雾阁云窗:云雾笼罩的楼阁门窗。指高楼。

14、云天雾地: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15、云屯雾集:像云和雾那样聚集。形容数量多而集中。

16、吞云吐雾:原形容道士修炼养气,不吃五谷,后形容人吸烟。

17、雾锁烟迷:谓为云雾所掩蔽。

18、风言雾语:指隐约其辞的传闻。

19、云迷雾罩:见“云迷雾锁”。

20、云屯雾散:同“云屯鸟散”。

21、云蒸雾集:如云雾之蒸腾会集。形容众多。

22、腾云驾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23、五里雾中: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24、云开雾释:同“云消雾散”。

25、堕云雾中:堕:落下。落入迷茫的云雾中间。比喻迷惑不解。

26、云开见日:拔开云雾,见到太阳。比喻黑暗已经过去,光明已经到来。也比喻误会消除。

27、雾释冰融:雾气消散冰块融化。比喻疑难消除尽净。

28、握云拿雾:见“握雾拏云”。

29、雾集云合:形容众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30、雾散云披:喻变化之快。

31、云消雾散: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32、云合雾集:比喻聚集迅速。

33、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34、云窗雾槛:同“云窗雾阁”。

35、雾兴云涌:见“雾起云涌”。

36、雾鳞云爪:犹言藏头露尾,畏首畏尾。

37、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视力差,看东西模糊,后也比喻看事情不真切。

38、云雾迷蒙:迷蒙:形容模糊不清的样子。云雾笼罩,使景物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39、毒泷恶雾: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40、冲云破雾:冲破云层,突破迷雾。比喻突破重重障碍和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详细解释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1).消溶,融化。《礼记·月令》:“﹝季冬之月﹞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世说新语·轻诋》“君得 哀 家梨,当復不烝食不”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旧语, 秣陵 有 哀仲 家梨甚美,大如升,入口消释。”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妃之初瘞,以紫褥裹之。及移葬,肌肤已消释矣。” 鲁迅 《野草·雪》:“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

(2).消除;解除。《汉书·杜钦传》:“若此,则流言消释,疑惑著明。” 南唐 李煜 《悼幼子瑞保》诗:“永念难消释,孤怀痛自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乍见山光水色,洗涤心胸。正如酷暑中行,遇着清泉百道,多时病滞一旦消释。” 鲁迅 《彷徨·孤独者》:“这仇恨是历了三月之久才消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不贪为宝成语故事及其解释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 不贪为宝

【拼音】: bù tān wé bǎo

解释】: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成语故事】: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春秋时,宋国有个人在山上开凿石料的时候,发现了一块宝玉。他非常高兴,便兜着它回家,请一个玉工来加以鉴别,玉工仔细看了后,赞不绝口地说:“这块玉好极了,没有一点毛病,是个宝贝啊。不过你得小心,别在人家面前露眼,让人家把它偷了去!”

其实,这人请玉工来家,已经引起了邻居的注意。原来,平时极少有人上他家,这回玉工突然来,有人便不时进来张望。宋人心里不安,怕有个闪失空欢喜一场,便把宝玉秘密藏好。

尽管如此,他还是担心宝玉会被盗走。如果把它卖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价值,给别人占了便宜。他考虑来考虑去,最后决定把它赠送给一个有身份的人,这样多少还能留下些人情。过了几天,他见没人发现,便带了宝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到了都城,他去见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献上了宝玉,子罕不解地问:“你把如此贵重的宝物送给我,大概是要我帮你办什么事吧?不过,我是从来不接受别人赠送的礼物的。”

宋人慌忙摇头说:“我没什么事要您帮我办。据玉工鉴定,这块宝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献给您。”

子罕再次拒绝说:“我决不能收下这宝玉。因为如果收下了,你和我都丧失了宝。”

宋人听不懂子罕这话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着他。只听子罕继续说道:“我以不贪为宝,而你以玉为宝。你把玉给了我,当然丧失了宝,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丧失了不贪这个宝。这样,双方都丧失了宝。”

宋人见子罕说了这通不收宝玉的道理,也无可奈何,只得实告道:“小民留下宝玉不得安宁,所以特地到都城来献给您。”

子罕沉思了一会儿,叫宋人暂时留下。接着,命一位玉工为这块宝玉雕琢,把它送到市场上去卖掉,把钱交给宋人,然后派人护送他回家。

[不贪为宝成语故事及其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元白诗派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白居易】

元白诗派是指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尚通俗。

白居易的创作代表了元白诗派的最高成就。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解。这派诗人重写实、尚通俗,走了一条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清人赵翼说:“中唐诗以韩、孟、元、白为最。韩、孟尚奇警,务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瓯北诗话》)表面看来,二者似背道而驰,但实质却都是创新,取途虽殊而归趋则同。 胡马和羌兵的践踏,使得唐代社会和各种矛盾更加激化,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土地兼并,民不聊生,边患四起,战祸频仍。乱世的文人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用自己的文学创作来反映社会,汇导人情。

以元稹和白居易为代表的一批诗人,发起了轰轰烈烈的新乐府运动,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宗旨。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详细解释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 气量 qìliàng

[tolerance] 胸怀,度量

气量宏大

(1).胸怀,度量。 唐 杜甫 《最能行》:“此乡之人气量窄,悮竞南风疎北客。”《宋史·吕蒙正传》:“上退谓左右曰:‘ 蒙正 气量,我不如。’既而卒用 蒙正 所荐,果称职。” 明 宋濂 《象山王君墓铭》:“至君尤敦厚有气量,为学务达大意。”

(2).指气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 武香楼 ﹞定一定神,勉强把他头塲文稿看了一遍,不住的击节赞赏道:‘气量宏大,允称元作,这回一定恭喜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详细解释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 推却 tuīquè

(1) [refuse;decline]∶拒绝接受

推却就职

推却礼物

(2) [refute]∶拒绝承担、参与或遵守…

搜寻到英国舰队,可是它推却应战

(3) [deny]∶推辞,拒绝

亦作“ 推却 ”。1.击退。 汉 桓宽 《盐铁论·地广》:“是以圣王怀四方独苦,兴师推却 胡 越 ,远寇安灾。”

(2).拒绝;辞谢。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旟 等白 冏 :‘ 嵇侍中 善於丝竹,公可令操之。’遂送乐器。 绍 推却不受。”《水浒传》第四三回:“ 李云 推却不过,略呷了两口。”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这热诚很使我感动,但我终于说是还未熟悉本地的情形,而且已经革命,觉得无甚可以攻击之处,轻轻地推却了。”

见“ 推却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详细解释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 情趣 qíngqù

(1) [temperament and interest]∶性情志趣

我们情趣相投

(2) [interest;appeal;delight]∶情调趣味

生活情趣

(3) [affection]∶情意

有些情趣

(1).志趣,志向。《后汉书·刘陶传》:“好尚或殊,富贵不求合;情趣苟同,贫贱不易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是以搜句忌於颠倒,裁章贵於顺序,斯固情趣之指归,文笔之同致也。” 沙汀 《淘金记》十六:“在 二大爷 一方面,也多少理解他的情趣,但他认为这多半由于 龙哥 的秉性直戆。”

(2).情调趣味;兴趣。 南朝 陈 姚最 《续画品·沉粲》:“专工綺罗屏障,所图颇有情趣。” 唐 王昌龄 《山行入泾州》诗:“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志愿军的行期,仍然是一天天地迫近了。 朝鲜 父老们,他们白天做活也淡淡没有情趣,夜里也不能安静睡眠。” 秦牧 《艺海拾贝·蜜蜂的赞美》:“人们对于蜜蜂的赞美,尤其充满哲理的情趣。”

(3).情意。《西游补》第六回:“吾几番将言语试他,倒也有些情趣,今晚叫他伏侍大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描写冬天的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

全文共 135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冬天,指冬季。北半球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其他的为春、夏、秋。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2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的三个月时间,也指农历"十、十一、十二"三个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冬天的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欢迎大家阅读!

【春去冬来】春天过去,冬天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冬寒抱冰,夏热握火】冬天寒冷却要抱冰,夏天炎热却要握火。形容刻苦自勉。

【冬暖夏凊】凊:凉。冬天使温暖,夏天使凉爽。比喻适合时用。

【冬日黑裘】裘:皮袄。冬天穿黑皮袄。比喻仅能御寒,不尚奢华。

【冬日可爱】如同冬天里的太阳那样使人感到温暖、亲切。比喻人态度温和慈爱,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冬日之温】冬天城太阳的温暖。封建时代比喻君主的恩惠。

【冬日之阳】冬天里太阳的光和热。比喻人民所向往的仁政。

【冬山如睡】冬天的山林象睡着了一样。形容冬天山林寂静的景象。

【冬扇夏炉】冬天的扇子,夏天的火炉。比喻不合时宜。也比喻毫无用处的东西。

【冬温夏凊】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

【冬月无复衣】冬天没有第二件衣服可穿。形容家境贫寒。

【冬箑夏炉】箑:扇子。冬天搧扇子,夏天生火炉。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负暄之献】暄:温暖。原指冬天晒太阳取暖当成一种好方法献给国君。后用来谦称自己的贡献很微小。也比喻所献出的东西并不贵重难得。

【葛屦履霜】冬天穿着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呵笔寻诗】呵笔:冬天笔凉或冻结,用口吹暖气使之解冻;寻诗:寻觅诗句。用口吹暖气,使笔解冻,然后挥笔作诗。形容冬日苦吟。

【黄绵袄子】比喻冬天的太阳。

【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秋去冬来】秋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秋收东藏】秋天收获,冬天存储。泛指常规的农事活动。

【山寒水冷】冷冷清清。形容冬天的景象。

【暑来寒往】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暑往寒来】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汤风冒雪】汤:顶、当。顶着风,冒着雪。形容冬天旅途的艰辛。

【天凝地闭】形容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景。

【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同“无冬无夏”。

【温凊定省】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

【温清定省】冬天使被子温暖,夏日让室内清凉,晚间给父母安睡,早晨起来问候安好。形容对父母尽心侍奉。

【夏虫朝菌】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

【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雪兆丰年】指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燕雁代飞】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自同寒蝉】寒蝉:冬天的蝉。自己同寒天的蝉一样不鸣。比喻缄默不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然”的成语及解释

全文共 3007 字

+ 加入清单

再不其然 犹言再不然。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然”的成语解释,欢迎阅读。

正气凛然 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自然而然 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寒灰更然 比喻重获生机。然,同“燃”。

理所必然 指按道理必定如此。

悄然无声 悄然:寂静无声的样子。静悄悄的,听不到一点声音。

凄然泪下 凄然:寒凉。形容凄凉悲伤。

愀然不乐 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愀然无乐 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阒然无声 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确然不群 指坚守志操,不同流俗。

潸然泪下 潸然:流泪的样子。形容眼泪流下来。

爽然自失 形容茫无主见,无所适从。

肃然生敬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同“肃然起敬”。

索然寡味 寡:少,缺少。毫无意味或毫无兴致的样子。

不期而然 期:希望;然:如此。不希望这样,而竟然这样。表示出乎意外。

超然独处 指超出世事离群独居。

然荻读书 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然糠照薪 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学习。同“然糠自照”。

然糠自照 然:同“燃”,烧;糠:谷壳。烧糠照明。比喻勤奋好学。

超然独立 指超出世事离群独居。

超然绝俗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指远过于寻常之辈。

超然迈伦 伦:同辈。超越同辈,无人可比。

超然远举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超然远引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

超然自引 指超脱世事,自动引退。

怆然涕下 怆然:伤感的样子。伤感地涕泪流洒。

幡然悔悟 思想转变很快,彻底悔悟。

斐然乡风 翩然地闻风归向。

斐然向风 翩然地闻风归向。

废然而反 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同“废然思返”、“废...

艴然不悦 非常生气。艴fú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

酣然入梦 很舒适地进入梦乡

惠然之顾 用作欢迎客人来临的客气话。同“惠然肯来”。

焕然如新 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同“焕然一新”。

混然天成 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

豁然大悟 形容彻底晓悟。

豁然顿悟 同“豁然大悟”。形容彻底晓悟。

豁然开悟 形容彻底晓悟。同“豁然大悟”。

豁然确斯 指明白透彻。

豁然省悟 形容彻底晓悟。同“豁然大悟”。

浑然自成 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同“浑然天成”。

计然之策 泛指生财致富之道。

计然之术 泛指生财致富之道。同“计然之策”。

寂然无声 寂静没有声音。

井然有条 犹言井井有条。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憬然有悟 憬然:觉悟的样子。有所觉悟。

慨然应允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溘然长逝 指死去。

了然无闻 了然;完全。完全没有听见。

茫然不解 茫然:无所知的样子。一无所知,不理解。

茫然若失 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茫然自失 茫然:失意的样子。形容心中迷惘,自感若有所失。

靡然成风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靡然顺风 指望风顺从。

靡然乡风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同“靡然向风”。

靡然向风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亦作“靡然乡风”。亦作“靡然乡风”。

靡然从风 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判然不同 判:显然的区别。区分的清清楚楚,完全不一样。

不以为然 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处之泰然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

春意盎然 春意:春天的气象。盎然:丰满、浓厚的样子。形容春天的气氛很浓。

大谬不然 谬:荒谬,错误;然:如此,这样。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大义凛然 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道貌岸然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防患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功到自然成 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故我依然 故我:旧日的我。仍旧是过去的我。指自己的境况和从前一样,没有变化。

一目了然 目:看;了然:清楚,明白。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毅然决然 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意志坚决,毫不犹豫。

足音跫然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比比皆然 比比:处处。到处都是。形容多。同“比比皆是”。

曾不惨然 竟不觉得惨痛。

大缪不然 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同“大谬不然”。

道貌凛然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道貌俨然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圭角岸然 形容风操严峻。

一见了然 犹一目了然。一眼就看得很清楚。

意兴盎然 意兴:兴致。盎然:指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形容兴致很浓的样子。

意兴索然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舆论哗然 公众大表惊讶和不满。

坦然自若 态度安详,一如常态。

陶然自得 自己觉得快意。

恬然自足 指胸中恬淡,无处不感到满足。

同然一辞 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萧然物外 物外:自身以外的一切。形容极为超脱,不为俗情杂务所烦扰。

欣然自得 心情舒适、自觉得意的样子。

轩然霞举 轩然:高高的样子。象云霞高高飘举。形容人俊美潇洒。

晏然自若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自若:不变常态。形容在紧张状态下沉静如常。

夷然自若 指神态镇定,与平常一样。

理之当然 理所当然,理应如此。

毛发悚然 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亦作“毛发耸然”。

毛发耸然 毛发竖起。极言惊骇、恐惧。同“毛发悚然”。

毛骨耸然 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

毛骨竦然 形容极度惊慌与恐惧。

怡然自乐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怡然自若 喜悦而无拘无束。

隐然敌国 敌国:相当于一国。指对国家起举足轻重作用的人。同“隐若敌国”。

卓然不群 指超出常人。

自然而然 自由发展,必然这样。指非人力干预而自然如此。

昂然而入 仰头挺胸地走进来。形容态度傲慢

黯然无神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黯然魂销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不期然而然 没有想到是这样而竟然是这样。

想当然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或应该是这样。

不轻然诺 轻:轻易;然诺:许诺。不随便许诺什么。形容处事谨慎。也形容人守信用。

神采奕然 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死灰复然 比喻失势者重新得势或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须眉皓然 胡须眉毛都白了。形容年老。

俨乎其然 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果不其然 果然如此。指事物的发展变化跟预料的一样。

浩气凛然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环堵萧然 环堵:玶着四堵墙;萧然:萧条的样子。形容室中空无所有,极为贫困。

理所当然 按道理应当这样。

毛骨悚然 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任其自然 任:听任;其:代词,他,它。听任人或事物自然发展。

听其自然 听:任凭。听任它自然发展,不去过问。

兴趣盎然 形容兴趣浓厚。

兴味索然 兴味:兴趣、趣味;索然:毫无兴致的样子。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兴致索然 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焦头烂额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焦头烂额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焦头烂额

【汉语注音】:jiāo tóu làn é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比喻狼狈窘迫的样子。

【焦头烂额的意思】:焦头:烧焦头部;烂额:灼伤额部。原指头部和额部被烧成焦烂的样子,后比喻非常狼狈窘迫,境遇恶劣,做事棘手,或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

【焦头烂额的近义词】:头破血流、内外交困、狼狈不堪;

【焦头烂额的反义词】:春风得意、万事亨通、称心如意;

【焦头烂额的故事】

有一个路过主人家的客人发现他家的灶是直的烟囱,灶旁边还堆积着很多柴草。于是他苦口婆心地建议主人把烟囱改为弯的,并把柴草搬远一点;不然很容易发生火灾。但是主人却不理不睬没有说话。没过多久主人家里真的发生火灾,周围的人都来救火,还好火被熄灭了。主人杀牛置办酒席,感谢来帮助救火的邻居们,却没有邀请建议他改烟囱的那位客人。这时有邻居实事求是地对主人说:“如果你听了那位客人建议的话,现在也不用花费这些牛和酒,家里也不会发生火灾。现在根据功劳宴请宾客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给你提好建议的人没有功劳,焦头烂额的人却是座上客耶?”主人这时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道理,马上去请了那个客人。

这个故事出自《汉书.霍光传》,故事中原形容因救火而被烧伤的人的样子,今用以比喻境遇恶劣,做事棘手,十分窘迫难堪的情况。

【焦头烂额例句】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五回:“那些火箭,火炬,都向南边贼阵里飞将来,却似千万条金蛇火龙,烈焰腾腾的向贼兵飞扑将来。贼兵躲避不迭,都烧得焦头烂额。”

清溪道人《禅真后史》第三十一回:“卞刺史将铜锡熔化成汁,从城上浇下,番军焦头烂额,伤者甚众。哈云撒密大怒,急造飞楼数十间。”

邹韬奋《读苏联宪法草案》:“其他国家对于人民失业的问题,想尽办法,都弄得焦头烂额,走投无路。”

【焦头烂额造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被都这几件突如其来的破事搞得焦头烂额甚至还有些力不从心了。

刑事司法系统被这些案子搞得焦头烂额早已是屡见不鲜的事情,监狱里面也已经人满为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表示心情的成语以及解释

全文共 3725 字

+ 加入清单

表示心情成语

1、久旱逢甘雨:干旱了很久,忽然遇到一场好雨。形容盼望已久终于如愿的欣喜心情。

2、闲情逸致:逸:安闲;致:情趣。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3、惊魂未定:指受惊后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

4、心神不宁:定:安定。形容心情不平静。

5、满脸春风: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6、搔首踟蹰: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7、黯然魂销: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8、饮冰茹檗: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9、澹泊寡欲:澹泊:恬淡;寡:少;欲:欲望。形容心情恬淡,不图名利。

10、满腹牢骚: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11、灭此朝食:让我先把敌人消灭掉再吃早饭。形容急于消灭敌人的心情和必胜的信心。

12、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13、抑郁寡欢: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14、语重心沉:言辞恳切,心情沉重。

15、心广体胖:广:宽广,坦率;胖:安泰舒适。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16、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17、满面红光: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18、夺眶而出: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

19、泣血稽颡:稽颡:古代一种跪拜礼仪,屈膝下跪,以额触地。指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前来致哀的宾客哭拜并致以谢忱。

20、槁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一切事情无动于衷。

21、黯然神伤: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22、若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23、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24、望云之情:比喻思念父母的心情。

25、挂肚牵心: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26、凤狂龙躁: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27、屏气敛息: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28、娱心悦目:娱、悦:使愉快。使心情愉快,耳目舒畅。

29、面如死灰:死灰:冷却的灰烬。形容因心情沮丧或受惊吓而脸色灰白。

30、欣然自得:心情舒适、自觉得意貌。

31、捏一把汗: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32、怡情悦性: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33、悦目赏心: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34、近乡情怯: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35、迫不及待: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36、巴巴劫劫:指心情急切的样子。

37、悠然自得: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38、无可奈何花落去:对春花的凋落感到没有办法。形容留恋春景而又无法挽留的心情。后来泛指怀念已经消逝了的事物的惆怅心情。

39、痛快淋漓:淋漓:心情舒畅。形容非常痛快。

40、莼羹鲈脍: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41、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42、急杵捣心:形容惊异不安的心情。

43、陶情适性: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44、新亭对泣:新亭:古地名,故址在今南京市的南面;泣:小声哭。表示痛心国难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45、屏气慑息:暂时止住了呼吸。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

46、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47、挖耳当招:人家用手挖耳朵,却以为是在招唤自己。比喻希望达到目的的心情非常迫切。

48、归心似箭: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回家心切。

49、悲喜交集: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50、安心乐意:指心情安定,满意,很愿意如此。

5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52、平心定气: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53、愁多夜长:因心情愁闷而夜不成寐,感到时光悠长难遣。

54、低回不已: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55、孜孜汲汲: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56、七拱八翘: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57、归心如箭: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58、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59、百感交集: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60、不紧不慢:形容心情平静,行动从容。

61、柳泣花啼:形容风雨中暗淡的心情。

62、万念俱灰: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

63、掀拳裸袖: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64、感激不尽: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65、惘然若失:惘然:失意的样子。心情不舒畅,好象丢掉了什么东西似的。

66、坐而待旦: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67、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68、人莫予毒: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69、求贤如渴:慕求贤人,如渴思饮。形容求贤心情十分迫切。

70、意懒心慵:懒、慵:怠倦,消沉。心情怠倦消沉。亦作“意慵心懒”。

71、面若死灰: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72、心焦如焚:心里焦躁,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焦灼难忍。

73、吐气扬眉:形容受压抑的心情得以舒展而感到快意。

74、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75、茶饭无心: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76、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77、爽心悦目:谓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78、熏风解愠:熏风:和风;愠:恼怒怨恨。温和的风可以消除心中的烦恼,使人心情舒畅。

79、朽木死灰:枯干的树木和火灭后的冷灰。比喻心情极端消沉,对任何事情无动于衷。

80、心宽体胖: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81、赏心乐事: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82、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83、赏心悦目:悦目:看了舒服。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84、开怀畅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85、如释重负:释:放下;重负:重担子。象放下重担那样轻松。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86、鹤怨猿惊: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87、徒乱人意:意:心情。只会扰乱人的心情,起不到别的作用。

88、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89、春风得意: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90、以日为年: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91、倚门倚闾:闾:古代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迫切心情。

92、废然而反:废然:沮丧失望的样子。反:返回。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亦作“废然思返”、“废然而返”。

93、人逢喜事精神爽: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畅。

94、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95、闷闷不乐: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96、坐立不安:坐着也不是,站着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

97、笑傲风月:犹言吟风弄月。形容心情悠闲自在。

98、心焦如火:内心焦躁得如着火一般。形容焦灼难忍的心情,亦作“心焦如焚”。

99、平心静气: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100、碧海青天: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101、黯然无神: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102、迁延观望:谓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103、襟怀洒落:襟怀:胸怀;洒落:洒脱。心情坦率,光明正大。

104、平心而论:平心:心情平和,不动感情;论:评论。平心静气地给予客观评价。

105、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106、寒毛卓竖:汗毛都竖立起来。形容非常恐怖,或心情特别紧张害怕。

107、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108、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109、神清气爽: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词语淋漓尽致的解释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淋漓尽致lín lí jìn zhì

[释义] 淋漓:尽情;畅快;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把事物的一切情态充分地刻画、表现了出来。

[语出] 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

[正音] 致;不能读作“zì”;尽;不能读作“jǐn”。

[辨形] 淋漓;不能写作“琳璃”;致;不能写作“至”。

[近义] 酣畅淋漓 痛快淋漓

[反义] 理屈词穷

[用法] 含褒义。多用于对事物状态的充分表现或对本质的充分暴露。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

[结构] 联合式。[例句] 鲁迅以笔做刀枪;~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英译] most incisive与“淋漓尽致”

相关的成语:

酣畅淋漓   慷慨淋漓   痛快淋漓   狗血淋头   酣嬉淋漓   酣痛淋漓   头破血淋  兴致淋漓

酣畅淋漓   慷慨淋漓   痛快淋漓   餔糟啜漓   餔糟歠漓   酣嬉淋漓   兴致淋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直言不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直言不讳表示直率地提出不成熟的意见。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该词的成语故事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直言不讳

【汉语注音】:zhí yán bù huì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列传第三十九.刘魄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警,直言无讳。”

【成语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定语、状语;含褒义;是一种自谦之词,表示直率地提出不成熟的意见。

【直言不讳的意思】:直:直爽,坦率;讳:隐讳,避忌。有话直说,说话坦率,毫无顾忌。

【直言不讳的近义词】:正言不讳、心直口快、直言骨鳗、直抒己见、单刀直入、直言无隐;

【直言不讳的反义词】:支吾其辞、转弯抹角、旁敲侧击、隐约其辞、隐晦曲折、拐弯抹角;

【直言不讳的故事】

公元379年,前秦皇帝苻坚派苻丕率领十七万军队进攻东晋襄阳,襄阳守将朱序凭险固守,形势危如累卵。急报传到朝廷,孝武帝派赫赫有名的冠军将军刘波率八千人马驰救襄阳。刘波率军赶到离襄阳五十里处安营扎寨,军探报告前秦的兵力有十七万,他权衡对比认为无法救援,于是不再前进。朝廷认为刘波救援不力免去了他的冠军将军。

公元383年,东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将前秦军打得溃不成军。孝武帝命令刘波坐镇北方,这时刘波已经病入膏肓,接到诏书后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他想自己不久于人世,决定上一道奏疏。他在奏疏中开诚布公地写道:“我想起本朝开国历史,联想起如今的国事,所以不顾自己的肆无忌惮,毫不忌讳地把话说出来。接着,刘波建议孝武帝怎样治理国家、使用人才等。奏疏写好不久,他就去世了。

【直言不讳例句】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人日:‘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径,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说着,说着,他越发提起前情,直言不讳,一味自怨自悔。”

梁斌《红旗谱》第五十二回:“这倒不必多心,我是个无党无派的人,才敢这样直言不讳。”

【直言不讳造句】

新调来的领导一说起话来便眉飞色舞,直言不讳,做起事来也是保持不拘一格的独特风格。

他跟推心置腹的好朋友在一起侃侃而谈的时侯,从来不隐瞒自己的观点,说起话来更是直言不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形容心情抑郁的词语及解释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1)   劳心苦思:费尽心机,苦思焦虑。

2)   无情无彩:犹无精打彩。形容不高兴,提不起劲儿。

3)   闷海愁山:忧愁如山,苦闷似海。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象海一样深,无法排遣。

4)   新愁旧恨:愁:忧烦苦闷;恨:遗憾悔恨。新增添的忧烦苦闷和旧有的遗憾悔恨。形容思虑现状,回忆往事而无限忧伤、怨恨的情绪。

5)   无情无绪:没有心思,苦闷无聊。

6)   黯然伤神:沮丧的样子。情绪低沉,心神忧伤。

7)   忽忽不乐:忽忽:心中空虚恍惚的情态。形容若有所失而不高兴的样子。

8)   乐极则忧:好乐过度而不止,必生忧伤。

9)   忧劳成疾:由于过度忧伤劳累而引起疾病。

10) 回肠寸断:形容极端悲苦、忧伤。

11) 悒悒不乐:悒悒:忧愁不安的样子。心里郁闷,感到不快。

12) 忧喜交集:忧伤和喜悦一齐涌上心头。

13) 劳心焦思: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14) 哭丧着脸:心里不愉快,脸上显出不高兴的样子。

15) 郁郁不得志:郁郁:忧伤、愁闷的样子。因自己的抱负志向不能施展而忧郁苦闷。

16) 郁郁不乐:郁郁:心里苦闷。闷闷不乐。

17)抑郁寡欢: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18) 惨然不乐:表情凄楚的样子。

19) 郁郁寡欢:郁郁:发愁的样子;寡:少。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

20) 怏怏不乐:怏怏:形容不满意的神情。心中郁闷,很不快活。

21) 疾痛惨怛:惨怛:忧伤,悲苦。因病痛而感到忧伤,悲苦。

22) 鞅鞅不乐:因不满意而很不快乐。鞅,通“怏”。

23) 愁云惨雾:形容暗淡无光的景象。多比喻令人忧愁苦闷的局面。

24) 柔肠寸断: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25) 旧恨新愁:新的愁苦和以前未排解的苦闷。

26) 如有所失:好像丢失了什么似的。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

27) 气断声吞:气出不来,话说不出。形容极度忧伤失望。

28) 以泪洗面:拿眼泪来洗脸。形容极度忧伤悲痛,终日流泪。

29) 愁肠百结:愁肠:忧愁的心肠。百结:极多的结头。忧愁苦闷的心肠好象凝结成了许多的疙瘩。形容愁绪郁结,难于排遣。

30) 封蛏算玻封颍河巧说难子;伤悴:悲愁。形容非常忧伤、悲愁。

31) 无涯之戚:无尽的忧伤。涯:边际。戚:忧伤。

32) 无病呻吟: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33) 茫然若失:茫然:失意的样子;若失:好像失去了东西。形容精神不集中,恍惚,若有所失的样子。

34) 忧喜交并:交并:一起出现。忧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35) 愀然不乐:愀然:忧愁的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36) 茶饭无心:没有心怀喝茶吃饭。形容心情苦闷。

37) 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38) 柔肠百结:柔和的心肠打了无数的结;形容心中郁结着许多愁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详细解释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做。 汉 荀悦 《汉记·武帝纪四》:“诸方士后皆无验,上益厌倦,然犹羈縻不絶,冀望其真。”《南史·齐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萧子良 ﹞劝人为善,未尝厌倦,以此终致盛名。” 宋 苏洵 《答二任》诗:“古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 宋 陈亮 《类次文中子引》:“此书类次无条目,故读者多厌倦。”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秦淮 名妓 叶素华 ,……厌倦风尘,嫁 刘 某为妾。”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对于连年的混乱,他确实是十分厌倦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引证解释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1. 亦作“ 行迳 ”,通行的小路。

①三国 魏 曹植 《送应氏》诗之一:“侧足无行迳,荒畴不复田。”

②唐 韩愈 《山石》诗:“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③明 高攀龙《答袁节寰(袁可立)中丞》:“太平之涂辙,非艰危之行径,须是廓而大之。”

④清 刘大櫆《游黄山》诗:“壁下即溪流,峻绝无行径。”

2. 亦作“ 行迳 ”。行为;举动。

①元 睢玄明《耍孩儿·咏鼓》套曲:“乐官行径咱参破,全仗着声名过活。”

②明 沈德符 《野获编·山人·山人歌》:“ 张 以母老,至庚辰科即绝意公车。足迹不入公府,与 王 行迳迥别,故有此歌。”

③《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平日行径如此,所以 唐 仲友 也与他相好。”[2]

④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三·范吕二公》:“予与 介儒 生平行径臭味无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