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救赎解读【经典20篇】

人生要做的完美,尽量做好自己所能做的一切,不要留下遗憾。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救赎解读,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2781

作文

373

题目解读

全文共 1372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安徽课改试验区中考作文一改往年的纯话题形式,采用的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形式。而且这一话题是隐含在材料之中。这就需要我们广大考生要认真研读材料,把握材料的精髓。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发现,其实这个题目还是比较容易驾驭的,只要我们扣住"善待挫折"来写就可以了,这也是大多数学生应该能够驾驭的写作方向。我认为本题在写作中最重要得一步就是要审好题。因为审题是写作的第一步,更是中考作文取得高分的关键一环。如果审题草率,匆忙入笔,势必影响整篇文章的构建,甚至连题目中最起码的写作要求都难以完成。但是在2006年的安徽省课改试验区的中考作文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将材料所给内容简单理解为"意外的收获"或"生病=挫折、摔跤=挫折、失败=挫折"等,没有或很难理解本材料的内涵是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抓不住这则材料的关键句:"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文章东拉一句,西扯一句,全是与"挫折"无关痛痒的文字组合。在这一关键句中,有三个思考层次值得注意:①"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②"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③"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只要你抓住了任何一句来行文都能在审题上占得先机。也有一部分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很好。

阳光总在风雨后(童话)

安徽一考生

我是一只幼小的蝌蚪。

经历了从一个卵子到一只蝌蚪的过程,这其中不知有多少险阻:担心人类的破坏,害怕蛇的吞食……终于,我如愿以偿地来到了这个世界。

我的心是炎热的,是兴奋的。水--我快乐幸福的家园。我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石缝间、水草下甚至石螺洞里都是我的乐园。我的家很大很大,我家的成员很多很多。我们兄弟姐妹爸爸妈妈还有我都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每天,我和其他蝌蚪们成群地游在岸边,望着蔚蓝地天空,鱼鳞般地白云,幻想着自己赶快长大,赶快走出水中去一睹大地地风采。我等着,我等着。

可是,好景不长,我们地家--水正在一天天减少,水草似乎也将我们地领地占领,我们地活动空间在一天天减少。

幼小的我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整天只知道玩耍,嬉戏,水还在不停地下降,下降……

终于,那可怕地一天还是降临了。正午的阳光,灼热极了。炙热的阳光烘烤着我们,我的背部难受极了。我想要回到水里去,想要回到冰凉的水中。可是,现在的我正在承受着无比的痛苦,我努力地向那已经浑浊不堪的浅水里游去。可是泥泞的稀泥让我举步维艰。

时间一妙一妙地过去了,阳光也越来越毒烈。我告诉自己,我不能放弃,绝对不可以。我还没有真正地看到这个世界,还没有一睹大地的风采,我不能在没有变成青蛙之前就死去┄┄

我的背部难受极了,感觉像被针扎那样痛。我努力着,拼搏着,与时间赛跑着……

不知不觉中,我爬到了浅水沟边,我用尽全身力气跳跃去,尽管这里的水很少,但是我终于成功了。我欢呼着,尽管没有谁会听见我的声音,也尽管没有谁会分享我的成功。

好景又出现了,傍晚时分,天突然下起了暴雨,我尽情享受着雨带来的舒爽,享受着那份属于自己的快乐。

现在,水又满了,我又一次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来由去,又一次在石缝间、水草下、螺洞里嬉戏。

我是一只蝌蚪,一只快乐而又幸福地蝌蚪。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民俗专家解读清明祭祀文化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4月4日是清明节,祭奠先人的传统节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与社会发展所教授萧放从祭祀文化的角度,对当下清明节的种种现象作出了解读

民俗专家:祭祀是与先人对话 “代理扫墓”滑稽可笑

今年的清明节前夕,“代理扫墓”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商家们穿梭于各个陵园,明码标价按服务收费。有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简直无法理解”,“这些花钱雇人去扫墓的人属于忘祖”。

萧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是新出现的现象,还不清楚是不是炒作。

他认为,如果真的代理祭扫,那肯定是负面的、需要批评的、滑稽可笑的。但如果确实是因为回不了家,请人修理坟墓,也无可厚非。

历来的清明祭扫,国人有烧纸钱的习惯,还有烧各种电器等生活用品的。今年则出现了“烧纸糊iphone”的新现象。

萧放认为,祭祀时烧东西,是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无所谓迷信。“烧纸糊iphone”行为的出现,说明民俗的形式会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当然,类似“烧二奶”等,自然属于不正当的。

烧纸这种习俗,近年来一般被视为不太文明的祭扫方式。对此,萧放认为,也不能说过去传下来的祭扫习惯就是不文明的。具体到烧纸来说,可能放在一个池子之类的里面烧,就不会有火灾等问题。

在他看来,过去和现代一些祭扫习俗的变化,只是方式上的改变,不适宜用“文明与否”去衡量。

萧放表示,中华文化的传统与祭祀有很大关系。 祭祀,表达的是对历史和先人的尊敬,“我们可以利用清明节与祖先对话”。

而且,清明的祭祀,不能狭隘理解只是祭祀家族的祖先,还应该有先贤、先烈等。从这3个方面来讲,祭祀对于社会文化传承,有着很大的意义。

祭扫之外的清明节:并非只是“鬼节” 也是馋妇期盼的“美食节”

清明节是惟一的一个和节气重合的重大节日,在祭扫之外,还有踏青等多重意义。

京味儿作家崔岱远就表示,在过去,清明并不是严格和“鬼”结合在一起的。这个节日强调的是从冬到春的变化。所以人们借着祭祖活动,同时也踏青郊游,还有放风筝、荡秋千、采柳枝 等。这些户外运动,也体现了顺应时气的特点。

在他看来,清明节兼有两层意义,一个是怀旧、奠亡,一个是求新、护生。

此外,和很多传统节日一样,清明也有其独特的饮食习俗。

崔岱远介绍说,南方一带过清明会吃青团,这是北京等地所没有的。

萧放也介绍说,南方地区过清明会用春天的艾草、染色的糯米粉等做成团子、乌饭、青精饭等。北方的山西地区则会用枣泥和面,做成“面燕”,传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他还说,清明节与寒食节有很大关系。寒食节不让生火,有很多好吃的。所以,过去有“懒妇思正月,馋妇思寒食”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专家解读央行再次"双降"

全文共 1288 字

+ 加入清单

23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称,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同时,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有专家表示,央行再次启动“双降”主要还是为了释放流动性,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未来货币政策进一步采取宽松措施仍是大概率事件。

央行此次“降息”、“降准”的具体操作为: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至于此次双降的原因,中信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增长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压力,前三季度总需求的增长压力比GDP还大,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汇率太强;二是实际利率偏高,企业融资条件难言乐观。

“央行此次操作符合预期”,民生证券研究院管清友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总需求疲弱、CPI再度下行,以及PPI连续43个月负增长等诸多现状,迫切需要更为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或者说,也是为其调整提供了空间。

谈及未来货币政策调控的走向,彭文生表示,货币政策进一步采取宽松的措施仍是大概率事件。央行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也直言,下一步,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预调微调,为经济平稳增长和转型升级继续营造松紧适度的货币条件。

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并未同步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央行表示,五年以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仍为3.25%。

此外,央行还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明确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市场条件已经成熟。”央行有关负责人认为,目前,主要商业银行对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已有充分预期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靴子”落地有利于进一步稳定预期。此外,大额存单和同业存单发行交易有序推进,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不断健全,存款保险制度顺利推出,也为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奠定了坚实基础。

对于取消利率浮动限制后可能带来的风险,上述负责人称,“取消对利率浮动的行政限制后,并不意味着央行不再对利率进行管理,只是利率调控会更加倚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从这个角度讲,利率市场化改革将进入新阶段。

在彭文生看来,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是朝着利率市场化进程迈出的重要一步。“存款利率没有下限,设置上限主要是为约束金融机构高息揽储、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但是,他也坦言,利率市场化远不止这么简单,还需要市场主体更多的发挥作用。

为保证实现货币政策调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上述负责人表示,央行还将采取综合措施,引导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定价,维护公平定价秩序。首先,在一段时期内央行将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其次,发挥好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行业自律作用;再次,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管理;最后,继续督促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练好“内功”,不断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素材解读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当下,碎片化阅读成主流,深度阅读日渐式微。尽管超过半数的人表示,非常愿意“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当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迫使人们的精力向工作倾斜,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骤减。

这未必全然归因于人们文学价值的忽视,主流媒体在阅读氛围和倡导文化价值的职能上也存在缺失。当大众的眼睛被娱乐资讯填满,自然会产生新的需求——对自我、对世界产生疑问,寻求答案。而发问、思考正是指引人们深入探寻的开始,阅读优秀的书籍也会在此时成为人们的需求。

现实的生活往往鸡零狗碎,能拿出来安静读书、读诗、写信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人们的眼睛在被满屏的娱乐节目充塞得满满之时,表情是哈哈大笑,内心却是空空的。

人间情感突显文学之美,人文情怀加深节目厚度。在书信、诗词、文章的背后,那些故事和情感,总能带给我们心灵上的共鸣。带给我们的改变往往是“润物细无声”却又能成为深厚的积淀。

电视节目带来的热度转瞬即逝,构建书香型社会才是长久的解决之道。例如,打击盗版和抄袭,保护知识产权;兴建图书馆和电子阅读机等文化设施;构建书香型校园,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别让文化之风只刮过荧屏,让她春风化雨般滋养我们心灵的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中央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精神解读

全文共 4110 字

+ 加入清单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凝聚了党心民心,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高度评价。

把握党心民心所向,担负兴党兴国重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

正视严峻复杂形势,勇担从严治党重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串起历史的瞬间,更能感知潮涌的指向。

“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

一年前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依然振聋发聩。

自1993年后,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的判断一直沿用“严峻”二字。新一届党中央见微知著、窥斑知豹,做出“严峻复杂”这一新的判断。

“加上‘复杂’二字意味深长、影响深远,体现了一种政治清醒和政治自觉。”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说,一方面腐败现象多发,另一方面反腐机制不够完善、思想防线没有筑牢,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新形势下,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风问题和腐败问题关乎人心向背,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正是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形势下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内容,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支撑。

出席中央纪委全会,专题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9次听取巡视情况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就从严治党、严明纪律,改进作风、惩治腐败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这是反腐不取胜绝不轻言收兵的政治定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面对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奇谈怪论,新一届党中央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不畏浮云遮望眼,踩着不变的步伐,把握节奏和力度,把党风廉政建设一步步引向深入。

这是敢于正视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鲜明态度——

严肃查处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严重违纪问题,点名道姓曝光“四风”问题,实施“全覆盖”式的党内监督制度……在正风反腐、严明纪律问题上,新一届党中央向全党全社会表明了零容忍的态度、猛药去疴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

这是持续推进、不断深化、标本兼治的清晰思路——

正风反腐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自上而下“打虎”“拍蝇”,由内而外追逃追赃,力度不断加大;巡视、派驻由创新汲取力量,进度不断加快;既挺纪在前,又以德治党……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大批实招硬招,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

这是必须依靠的强大力量——

抓住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紧紧依靠人民参与支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加强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建设,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全党全社会同心协力,激荡起正风反腐的蓬勃力量。

从筑牢思想防线到扎紧制度之笼,从指明高标准到划出行为底线,从注重抓早抓小到着力治病救人……

一年来,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有决心、有信心,有章法、有招法,敢担当、善作为,领导广大党员群众,不断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

新加坡《联合早报》评论,2015年中国反腐败的强度“正在进一步加大”。

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亮点纷呈

“严重违反政治纪律,干扰、妨碍巡视工作,对抗组织审查,长期搞迷信活动;严重违反组织纪律,违规选拔任用干部……”

新年伊始,新版纪律处分条例刚刚施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邓崎琳就因在党内六大纪律上全部违纪被开除党籍。

一年来,中央坚持加强纪律建设,把规矩意识深深刻印在8700多万党员心中——

除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外,去年中央同步修订了党的廉洁自律准则。前者删除原条例中70余条与现行法律法规重复的规定,抬高了纪律底线;后者以300字的精简篇幅,标明了高标准。

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

为在实践中切实把纪律挺在前面,提出要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对严重违纪的重处分、作出重大职务调整是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是极极少数。

“‘四种形态’是党内监督的创新理论成果和重要实践遵循。”中国社会科学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指出,落实“四种形态”关键在于压实“两个责任”,通过抓早抓小、层层设防,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2015年,全国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谈话函询、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数量均比上年有所增加,起到了抓早抓小、治病救人的作用。

一年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反腐、追逃、正风全面发力、驰而不息——

随着京沪“首虎”的落马,全国31个省区市“打虎”全覆盖,所谓“反腐转段”“一阵风”等论调不攻自破。

2015年,“打虎”力度不减,每个月都有中管干部接受组织调查。与此同时,反腐压力向下延伸、剑指“蝇贪”,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治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拿卡要、与民争利、侵吞国家和集体财产等典型问题快查严处。

反腐败国际合作和追逃追赃全面提速:摸清外逃党员、官员底数,清理违规出国证照,“天网”越织越密;集中公开曝光的100名已发布红色通缉令的外逃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分解到各省挂牌督办,加大追逃力度,压缩贪官生存空间。

一方面扼制腐败蔓延势头,一方面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

从具体抓起,从小处着手,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地抓,积小胜为大胜,是监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纠正“四风”的成功做法。

2015年,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继续紧盯重要节点、持之以恒抓作风,同时不断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

一年来,坚持全面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党内监督制度不断完善——

中央近日决定,中央纪委设置47家派驻纪检组,对139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实现派驻全覆盖。

加大综合派驻力度是这次改革的一大亮点。47家派驻机构中的27家为综合派驻,“吃一家的饭,管几家的事”,负责监督119家单位,地位相对超脱,有利于增强监督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真正做到了精简高效。

在新版巡视条例指导下,同样依靠创新,巡视“利剑”更准、更快、更灵活。

2015年第一轮中央巡视首次实行“一托二”——一个组巡视两个单位;到第三轮巡视时,巡视组数量增加到15个,并试点“一托三”模式,进一步增强了巡视组多管齐下、密集出击的能力,巡视单位数量比上年多出一倍多。

打铁还需自身硬。

为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用”。同时,中央出台旨在加强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领导的三个提名考察办法,为纪检干部硬起腰杆、板起脸来开展监督执纪问责提供了制度保障。

回应群众期盼,巩固执政之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回应了人民群众期盼,巩固了党的执政之基。

回眸历史,数字往往是最好的注脚:

——“打虎”,2015年,30多名中管干部被立案审查,40多名中管干部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件数、处分人数均多于前两年;

——“拍蝇”,2015年全国共查处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8万多起,处理9万多人,近2万人被点名道姓通报曝光;

——“猎狐”,截至2015年11月,“天网”行动共追逃863人,追赃12亿元,首次实现追回人数超过新增外逃人数;

——查违纪,2015年前11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万多起,处理4万多人,给予党政纪处分近3万人,其中包括8名省部级干部;

——抓巡视,2015年,中央一级完成任务84个,实现对央企、金融单位全覆盖,半数以上中管干部问题线索来自巡视,省一级也完成任务2512个;

……

一组组数字,向世人证明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纠正错误,勇于从严治党、捍卫党纪,善于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决心和能力。

一件件事实,凝聚了党心民心,坚定了立场方向,树立了必胜信念,在全社会营造出风清气正、遵规向善的良好氛围。

日前,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主办的“汉语盘点2015”活动揭晓,“廉”当选年度国内字。

一个“廉”字,延续和深化了上年榜首词“反腐”的热度,既是全社会对201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的充分肯定,也反映出公众对未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净化社会环境、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持续期待。

相对于人民群众的殷殷期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果仅仅是阶段性的,而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看,区域性腐败和领域性腐败交织,用人腐败和用权腐败交织,官商勾结和上下勾连交织,“四风”问题转入“地下”,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当严重。

种种现象背后,既有党内监督制度不完善“牛栏关猫”的问题,也有“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等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既反映出纪律意识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心中还没有立起来,也反映出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还没有压下去。

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斗争,也注定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

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召开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研究部署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未来指明了方向:

——“力度不减、节奏不变,形成持续威慑,坚决把腐败蔓延势头遏制住”;

——“坚持不懈、一抓到底,决不能让‘四风’反弹回潮”;

——“坚决把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压下去,加大问责力度,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

——“全面加强纪律建设,党员要受到严格的纪律约束,党的领导干部职位越高要求越要严格”;

……

目标已经明确,号角即将吹响。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即将作出新的工作安排,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共同努力,人民群众参与支持,纪检监察干部奋发有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必将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人民币加入SDR的好处解读

全文共 128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人民银行就人民币纳入SDR举行吹风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人民币加入SDR后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要从短期和长期来看。在短期内,这些影响不能一下就显现出来,但将来会越发体现出人民币纳入SDR的深远意义,给老百姓带来好处

人民币加入SDR对普通人意味着什么,有什么好处呢?

宏观:减少你我钱袋缩水的担忧

专家表示,人民币入篮SDR对我国百姓具有积极效应。

尽管人民币加入SDR后不能马上改变国际储备格局,但国际机构将有意愿持有更多人民币资产,在短期之内,可以增加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同和信心,减轻人民币面临的贬值压力,尤其是在美元加息预期强烈的背景下,有助于我国百姓手中的人民币更加坚挺,减少对自己钱袋缩水的担忧。

消费:出国可以直接花人民币

由于人民币计价功能的扩大,许多大宗商品采用人民币计价,将规避汇率波动风险,降低购买成本。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随着人民币加入SDR,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人民币,愿意接收人民币,或者用人民币来广泛地开展各种交易,这样未来出国旅游会更加方便。

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旅游点,人民币与外币的兑换将变得更加便利,国人不需要兑换外汇,带上人民币就可以出国旅游。购物环节,由于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将不再有以往银行间外汇结算时由于汇率变化带来的烦恼。

储蓄:人民币币值更坚挺

SDR篮子货币通常被视为避险货币,获得此地位无疑将增加国际范围内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对人民币的使用。

随着国际市场对人民币需求的不断上升,人民币汇率在未来保持基本稳定甚至坚挺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

投资:能到国外买房炒股

在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前提下,人民币保持一个稳定的态势的话,将有利于投资者在全球进行资产配置和交易。

今后中国人可更方便地配置海外资产,到国外去投资不动产、股票和债券,直接拿着人民币到国外买房将不再是梦想。

交易:跨境交易收购更便捷

由于国际市场上对人民币需求的逐步上升,未来人民币汇率会得到支撑,也有利于企业跨境投资、交易、收购、兼并,购买资源、劳务、技术等。中国企业消除自身的汇率风险的同时,还可能会获得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好处。

人民币加入SDR占比超日元

SDR是特别提款权的简称,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69年创立。特别提款权并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储备货币,就是和黄金美元差不多,可作为一国的外汇储备。

一国货币如果成为特别提款权构成货币,那么将被认为是世界货币,具备世界范围的储藏功能。加入,相当于国际社会给人民币打了个“3A”。

这就意味着人民币被IMF确认为硬通货,这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通行证意义”。各国央行,以及很多外汇投资机构、基金,也会根据SDR的配方,被动配置资产。这样,会带来巨大的人民币的买盘,有利于抵消人民币贬值压力。

而根据国际货币组织(IMF)的文件信息显示,人民币在SDR中权重占比为10.92%,美元占比为41.73%,欧元占比为30.93%,日元占比为8.33%,英镑占比为8.09%。人民币在SDR中的占比超过日元和英镑,仅次于美元和欧元。成功纳入SDR的货币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上的里程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权威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

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新华社昨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下文简称《建议》),这个《建议》对于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建议》透露了未来五年很多方面的政策大方向,蕴藏许多亮点,一起先睹为快吧!

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对社会融资结构带来了持续改善。今年前8个月,我国直接融资占社会总融资比重达到18.7%,比5年前上升6.7个百分点,但同发达市场国家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

在此基础上,“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目前,《证券法》修订草案正在等待二读,注册制改革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证券法》修订并实施后,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将具备法律基础。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表示,实施注册制是股票、债券发行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对于拓展直接融资市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吴证券高级分析师黄琳提到,“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包括了发行制度改革和交易制度改革两部分。股、债发行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市场效率,让更多企业进过市场化选择上市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而交易制度改革则须兼顾国际通行做法、市场稳定发展等方面,“今年二季度市场出现异常波动,一部分原因就是高频交易等交易方式出了问题”。

对于“降低杠杆率”这一提法,市场人士认为,这主要是针对今年股票市场资金杠杆无序放大进而引发股指异常波动而提出的措施,其目的在于防范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林采宜说,降低杠杆率的提法实际上有着决策部门对资本市场过度投机行为进行约束的考虑。“纵观历史上每一次股市的急挫,包括海外在内,都与杠杆有关,加杠杆的时候就会有泡沫,拆杠杆的时候就会引发市场震荡,杠杆本身能放大市场波动性。”她认为,降低杠杆率的题中之义既包括降低市场波动性,也包括抑制过度投机。

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

“十三五”规划建议还提出,“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专家分析,其目的在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创业、创新。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服务范围扩至全国后,市场规模呈几何式增长。截至昨日,新三板市场已有挂牌公司3918家,总股本2138.42亿股。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新三板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新三板市场快速发展。可以预期,以快速发展的新三板市场、规范发展的区域性市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场外市场,仍然是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生力军。

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轨道之上,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进程,也将随整个金融业双向开放进程的提速而不断加快。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

“十二五”时期,我国推出RQFII制度,进一步完善了QFII、QDII制度,推出了沪港通试点。2011年至2015年6月底,证监会累计新批准185家QFII和165家RQFII,外汇局新批准QFII额度558亿美元、RQFII额度3909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上半年,内地投资者开通港股通交易权限的账户近70万户;沪港通和港股通交易金额分别达到10052.99亿元和4139.86亿元人民币。

未来五年,境内外投资“定额”的局面有望打破。

在此基础上,林采宜进一步提出,除QFII、QDII制度,以及沪港通和未来可能推出的深港通试点以外,更本质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应该是允许境内企业到境外融资的同时,也允许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股票,以实现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素材解读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86天,两破吉尼斯、超4亿点击量、35个国家iTunes MV榜单排行榜冠军……此时此刻的地球另一边,一位其貌不扬、曾被经纪公司建议整容的韩国34岁胖大叔PSY(鸟叔)正以病毒般肆虐的疯狂速度、凭一连串令人咋舌的数据,轻松蹦上美国Billboard单曲榜亚军,成功将贾斯汀·比伯、阿黛尔等当红欧美歌手甩在后面,自己则彻彻底底红个烂透,一场亚洲“土肥圆”大叔逆袭的励志故事神奇上演。这场看似纯属偶然的MV全球爆红现象背后,却是市场对韩国演艺界多年海外文化输出的一次成果检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解读寓言故事

全文共 1083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环境恶化,再加上竞争及生存压力,往往使我们的生活品质很难真正有所改善,但我想我们可以开始一个“新的革命”——在读完以下几则寓言以后。

寓言一:绿洲里的老先生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问老人家为何前后说法不一致呢?老者说:“你要寻找什么?你就会找到什么!”

寓意:当你以欣赏的态度去看一件事,你便会看到许多优点,以批评的态度,你便会看到无数缺点。

寓言二:青蛙的故事记得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在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直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寓意:

1、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才不至于太迟。

2、太舒适的环境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很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就是你最危险的生活方式。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都有再改善的地方。3、要能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由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寓言三:一个“聪明”的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说:“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说:“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说:“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1、凡事皆不是举手可得的,需付出时间及代价。

2、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有投资的观念,甚至需要投资毅力、耐心。

寓言四:割草男孩的故事

一个替人割草打工的男孩打电话给一位陈太太说:“您需不需要割草?”“陈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有了割草工。“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陈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也做了。“男孩又说:”我会帮您把草与走道的四周割齐。“陈太太说:”我请的那人也已做了,谢谢你,我不需要新的割草工人。“男孩便挂了电话,此时男孩的室友问他说:”你不是就在陈太太那割草打工吗?为什么还要打这电话?“男孩说:”我只是想知道我做得有多好!“

寓意:只有不断地探询客户的评价,你才有可能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要萧规曹随,凡事想想清楚事出何因,多问几个“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解读四:寒门贵子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前有北大才子杀猪,今有博士送快递遭疏远。“高学历低就业”似乎很能容易引起人们的争议。在就业压力愈发明晰的年代,关于毕业生前途和现实的讨论,已经不再是从前的理想化状态。相反,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选择一些看似不如意的职业时,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因为,这就是“寒门出贵子”在现代社会的最新诠释。“寒门出贵子”,其实正是这种直面社会压力,敢于打破“下沉螺旋”的勇气。不仅如此,“知识改变命运”也已经不再是一句口号,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虽然知识有高阶低阶之分,但职业无贵贱,利用自身学识丰富社会经验,也不失为改变命运。

▅ 运用片段

贫寒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上,就面临着压力和缺失,不仅是物质的匮乏,还有别人眼中的尊严。体面而富裕的生活,是他们的最大心愿,超越贫穷,活得体面,是他们奋斗的动力,这种动力可以产生巨大的张力,会让人在困难,挑战,和机遇面前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他们把吃苦,奋斗,付出,看作是生存的必然,所以当困难和挫折来临的时候,他们从来不叫苦,不叫累,也不怨天尤人。以积极的心态和顽强的耐力去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人生的解读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聆听这支歌一直是我的最爱。过去我喜欢它,是因为这歌是由成龙、周华健等偶像明星演唱的。如今我已经上中学,随着阅历的逐渐增长,我再来欣赏这支歌,不仅听出了歌中的恢宏大气,更重要的是它还能令我心生感叹:“真是人生艰难哪!”

可是每当听到我这样的感叹,爸爸妈妈就会担忧:你这孩子,小小年纪,知道什么艰难不艰难。还说我的这种思想令我显得老气横秋。而我却固执地认为:这就是我的人生经验,这就是我的人生感悟!是的,人的一生绝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挫折与磨难。

就拿我来说吧,读小学时就喜欢演讲。三年级时,就开始参加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经历了多次的失败与成功后,满以为自己的演讲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老师也认为我还不错。到了六年级的一天,我终于有了走出校外去展示自己的机会,心中的愉悦自不必说。当我信心百倍地代表学校去镇上参加演比赛时,却由于我的过于自信而失败了。我犹如跌入了万丈深渊,心情糟透了。同时,我也想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行,别人比你更行。“人生艰难”的思想由此而生。

尽管我年龄不大,可像这样的成功—失败—成功,也经历了不少。就这样风风雨雨地过了十三年。有时,就连我自己也会为我的深沉而吃惊。但当我读了许多真正的成功人士的故事以后,我更坚信我的慨叹是有根据的。

看看19世纪法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吧。当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接连被15家出版社退稿时,他既痛苦又气愤,打算将稿子付之一炬。他的家人夺过书稿,给他以鼓励,于是他尝试着走进第16家出版社。经理赫哲尔读完小说后,当即表示同意出版。这以后,他连续出版了104部科幻小说,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广泛欢迎。在经受了一系列的打击以后,儒勒?凡尔纳最终还是成功了……

闻名世界的音乐家贝多芬,在他的耳朵聋了之后,他不仅没有心灰意冷,放弃著作,并且还坚持弹琴,坚持创作,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终体现了他生命的价值,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神圣而又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享誉世界的文学家霍金,在他身患重病后,坚持创作,最终他也体现了人生的价值……

这一切的一切,不是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要勇于面对、敢于跳找吗?俗话说:“好事多磨”。这些名人的故事不也证明了这一点吗?人生道路上艰难的事的确很多,关键是看你如何面对,懂得知难而进的人,不管经历多少失败,他终究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你知难而退,那么他将一事无成。我觉得爸爸妈妈的担忧是多余的:我小小年纪有了“人生艰难”的感叹,只能说明我较早地认识到了人生的真谛,可我并不会因此而沉沦。相反,我会把那些名人故事作为我人生的“座右铭”。这些故事会使我在面对失败即将气馁时,让它成为指引我前进的方向,把它化作我前进的动力,这样,我的人生将大放异彩!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人生艰难,在艰难的人生道路上,我们更应坚持不懈,最终体现我们人生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最新2024年高考改革分析解读大全

全文共 3685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以往,高考考试大纲是在年末的12月份或年初2月、3月份下发,这份“修订内容的通知”虽然不是大纲的全部内容,但其点明了2017年高考大纲中各科的重要变化,因此对正在备考的考生来说十分重要。新的大纲科目修改内容涵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其中,多个学科考试内容有删减或增加。

大纲三大调整

调整1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

《通知》中明确,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目、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调整2

完善考核目标补充试题样例

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调整3

调整考试内容

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数学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物理将模块3-5列为必考,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

修订内容

语文

阅读量增加“文本阅读”

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

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一道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

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数学

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

1.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详细说明。

2.在现行考试大纲3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物理

部分选修内容有调整

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教研员说

阅读应进行有针对性的限时训练

沈阳市教研院高中语文教研员 徐丹

首先,最大的变化是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都作为必考内容。在以往高考语文中,绝大多数考生会选择后者,因为相比小说而言,人物传记更好读,更好答,也更容易得分。教师教学中也会相对淡化文学类文本的比重,因而这种选考模式的弊端也日渐凸显。如今,对考生而言,阅读文体增多,备考范围也随之扩大很多。如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包括小说、散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中包括人物传记、科普文章、访谈、新闻等,这些在复习中都要涉猎。

其次,古代文化常识、古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在2015、2016两年的全国新课标卷中已出现,现在只是明确地写到考纲中而已。需要注意的是,古诗词鉴赏,以往主要考查手法、情感等更多“套路”性的题目,以后就很可能注重考查鉴赏评价能力了。

所以,如果说2015、2016两年高考变化最大的是作文,那么2017年变化最大的是阅读。

注重传统数学文化与教材知识结合

沈阳市教研院高中数学教研员

王孝宇

此次修订的大纲删去了“几何证明选讲”选考模块,这对学生来说影响也不会很大。

对于数学文化,其实在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中已经有所体现,只是今年新修订的大纲更加强调了。我国古代数学里有大量的实际问题,可以结合函数、数列、立体几何、算法等内容。

考试范围增加了一本书

沈阳市教研院高中物理教研员 吴坚

物理大纲修订中,进一步细化了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此外,变化较大的是选考模块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两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也就是说选考模块从四选一变为二选一。

而将选修3-5列为必考,顺应了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一方面,考试范围增加了一本书,知识体系相对更完善;另一方面,选修3-5中涉及了原子物理、动量和动能问题,对今后的学习发展帮助很大,也更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但对考生来说,难度和考验都有所增加。

首先,选考模块中,选修3-3涉及固液气和热学,选修3-4涉及机械振动、机械波和光学,内容基础性更强。相比之下,选修3-5无疑是难度最大的。如果在高考中,将动量与机械能或电磁感应结合,都很有可能成为物理学科的压轴题。

化学

删去两个模块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要求学生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一个模块作答。

生物

删去选修1中内容

1.对能力要求的一些表述进行了调整。

2.在考试大纲中删去选修1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内容,考试说明选修1中增加“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以及“微生物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选修3中“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调整成“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含PCR)”。

地理

删去一个模块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历史

删去3个选考模块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6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政治

补充试题样例

对学科“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

教研员说

流程图考查形式仍需关注

沈阳市教研院高中化学教研员黄南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的修订对化学学科而言,在内容上变化不大,只是将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改为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是在 “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而选择“化学与技术”的考生比例很低,并且学校通常会开设2个选修模块,因此对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的影响不大。

紧跟时事热点

沈阳市教研院高中生物教研员 万佩华

高考命题所用材料信息往往紧跟时事热点,如近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的成就、流行病、生态环境变化等新闻事件。这些热点问题可以丰富题干内容,考查学生能力。需要学生结合题干内容落实到最基础的知识上。

修订后选考模块更有现实意义

沈阳市教研院高中地理政治教研员 张庆军

相比 “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考的都是实用性问题,“旅游地理”中旅游资源价值、评价、可持续开发等更贴近生活,是小康社会大众经常进行的活动;而“环境保护”与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人地协调观”关系密切,所以说考查“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这两个模块更有价值和现实意义。

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沈阳市教研院高中历史教研员

王磊

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修订后的大纲在表述上强调核心素养的考查,这就意味着更加注重考查能力。同时,修订后的大纲还强调“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考查,这些都需要学生们重视起来,在平时的训练做题中有所选择,抓住重点。

“政治生活”内容要重点理解

沈阳市教研院高中政治教研员 高敏

对于大纲的修订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强调了“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学生们在复习和选择做题时都要揣摩这一新的要求的用意。比如在教材中“政治生活”这部分内容就要重点理解和把握一下。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创新作文教学之我见解读

全文共 2110 字

+ 加入清单

《北史·祖莹传》中有这样一段话:“作文须自出机杼,或一家风骨,何能共人同生活也。”大意是说写文章无论是命题还是构思都要独特新颖,与众不同,不能人云亦云。这和我们现在作文教学提倡学生写作文要有创新意识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21世纪的通行证。教育家叶圣陶也曾强调作文贵有新意。有新意的文章能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尤其是考场作文有新意更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创新作文教学时,如果注重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就能诱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就能写出富有创意的佳作。

一、在构思上着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想别人所未想

东施效颦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比喻盲目模仿,效果很坏,东施也就成为后人讥讽他人盲目模仿的代名词。然而笔者在学生的一次自由命题习作中,却发现一篇题为《东施效颦勇气可嘉》的文章。这位同学认为,东施敢于向西施学习,说明她有自知之明,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她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善自我,这可笑吗?她比社会上一些毫无自知之明的人千方百计来掩饰自己的缺陷强多了。还有的人看到比自己强的人不是想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缩小与别人之间的差距,而是不择手段地去打击,去破坏,他比得上东施吗?这篇文章正是打破常规运用逆向思维构思而达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惊人效果,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东施。

那么究竟什么是逆向思维呢?逆向思维即从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看似荒唐,实际上是一种打破常规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法。如果我们的创新作文教学能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方法,学生写出的文章就会有独创性。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打破传统的、常规的思维束缚,大胆地反弹琵琶,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地进行探索和挖掘,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下全无的文章。比如说飞蛾扑火这个成语,比喻自取灭亡。如果我们从它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扑向光明这一点出发,可以确立“飞蛾扑火壮哉”这个与它的本意完全相反的主题。此外,班门弄斧、不想当将军的士兵未必不是好士兵、开卷未必有益等都是采用逆向思维方式确立的主题。

二、在构思上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文体的能力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乔奇说:“发明和发现的区别在于:在看到人人都看到的东西的同时,想到从没人想到过的东西之中。”作文也是如此。通常情况下一篇文章所用的文体是相对固定的,比如要发表对某个观点的看法多采用议论文的形式,要说明某一事物的特征多采用说明文的形式。如果我们写作文,能突破常规局限,大胆地采用新的文体,同样能写出新意,能写出生命个体的独特感受。我今年带高一,作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通常会在每天课前让一位同学上讲台作自我介绍,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增进同学间的了解。有一次,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博得了满堂彩,她把她的自我介绍用产品说明书的形式来表现,产品名称是她的名字,生产日期是她的生日,产地是她的出生地,产品制造商是她的父母,产品的性能功用与她的性格特长相对应,语言幽默诙谐。这位同学正是在文体上有所创新才达到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人教版高中第一册语文课本书中有一篇题为《〈宽容〉序言》的课文,从标题上看它是一篇序言,而序言大多是说明性文字,这篇文章却出人意料地运用寓言故事的形式来表现《宽容》一书的主旨,化枯燥为生动浅显,因而使它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

三、在材料的运用上培养学生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宋朝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有这样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个不同。是的,同一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所呈现的姿态就会不一样。同样,即使是那些陈旧的题材,只要能变换视角观察,同样能写出具有新意的作文来。比如《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大家很熟悉的故事——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狐狸用花言巧语骗走了乌鸦嘴里叼着的一块肉。笔者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篇题为《乌鸦为什么又上当了》的文章,说的是乌鸦又得了一块肉,站在枝头正准备开始享受美味的时候,它的邻居狐狸从家里出来了,狐狸抬头看见乌鸦嘴里的肉后一开始又想故技重施,拼命夸乌鸦的歌声悦耳动听,乌鸦冷笑一声说:“哼,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上次已经被你骗了一块肉,这次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了,任凭你夸破了嘴我也不张口。”狐狸听后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不再夸乌鸦了,转而开始破口大骂,骂得要多难听就有多难听,乌鸦越听越生气,最后实在听不下去了,刚张嘴想回击,嘴里的肉又掉了,树下的狐狸叼起地上的肉就跑。

看完之后我就在想,这篇文章的新意就在于材料的翻新。现在的中学生接触面有限,在材料的选择上受到限制,如果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运用材料上变换角度,另辟蹊径,同样能写出吸引教师眼球的好文章。比如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她的美貌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从她为了越国的东山再起,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和爱情,并随时准备为国家牺牲的角度出发,可以提炼出“高尚的心灵”这一主题。

教育家陶行之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创新作文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写作不受传统约束,勇于创新,相信学生能写出不同凡响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多维解读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长假本来是休闲时光,有些人却因为车祸永远改变了人生。面对交通事故一直居高不下的现状,我们必须进行反思,找出我国交通事故数量多、死亡率高的真正原因。

1.折射生命意识。一桩桩交通事故,失去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命,让我们看到车祸的无情,感受到生命的脆弱。生命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懂得生命的宝贵,但尊重和珍视生命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更需要有珍爱生命的意识并把这种意识付诸行动。酒驾、飙车、闯红灯、超员、疲劳驾驶等,均是导致严重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这些恶习陋习折射出的是一些人对自身和他人生命的漠视。

2.呼唤社会素质。很多人习惯把交通事故看成飞来横祸,似乎这样就可以熨平心灵的创伤,然而透过一次次交通事故,不难发现所谓的飞来横祸其实大多是人为所致。除驾乘人员不遵守交通规则外,一些路人闯红灯、跨护栏、横穿马路、占用车道等不良行为,也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提升人们的素质,使每个人都成为交通规则的自动维护者,才能从根本上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

3.拷问道德良知。一些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在于事故发生后,受伤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因而失去了生还的机会。肇事者如果连“撞了人不要跑”“撞了人救一救”的基本道德都失却的话,那是人性最大的泯灭。肇事逃逸给受害者带来无尽痛苦,在社会上影响恶劣,它逃避的是责任和惩罚,泯灭的是道德和良知,体现出社会公德和正义良知的缺失。

4.强化监管力度。惨痛的教训总是惊人的相似,更发人深省。面对“夺命客车”肆虐,我们的监管与问责机制能否经得住生命的追问?文明出行,减少隐患,需要个体强化交通安全意识,也离不开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交通安全的根本在管理上,建立科学有效的法律制度,加大交通规范管理的力度,才能“防患于未然”。

5.营造文明秩序。伴随着汽车大量进入家庭,交通安全问题成了摆在社会各界人士面前的一大难题。在汽车逐渐普及的今天,要打造一个文明有序的汽车社会,不仅需要政府部门因势利导,深化交通安全教育,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整体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更需要政府提升硬件建设,在交通道路和科学管理方面加大投资,创建良好的行车环境。

6.提升安全性能。交通事故除了人为因素外,还有交通工具本身的因素。反观一些造成死伤惨重的交通事故,暴露出了汽车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一些汽车制造厂商为迎合

大众需求,致使汽车安全性能存在很大差别。为减轻事故危害,厂家应本着对消费者负责、对生命负责的态度,重视车辆安全性能设计,不能只为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安全性能。消费者在购买汽车产品时也应当充分考虑这一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解读得分点

全文共 282 字

+ 加入清单

这样的故事,在生活中可谓司空见惯,可考生调动思维的大笔,在情节上安排上大做文章。下笔在景物描写中引出,继而在讨厌的情感中展开,最后在一个出人意料的画面中引出高潮并自然收束,情节逼真,让人有宛如亲历之感。作为一考场篇文章,能够将故事讲得曲折生动,已属出彩。可考生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针对“乞丐是社会的毒瘤”这一看法,结合自身的经历与感受,发出了“瘤,可也是长在城市上的肉”这样的独到看法。这种思想上的认识,在当今这个时代,显得极为宝贵。尤其是结尾时将老人视为考验世人的“一尊佛”,说他“吐着唤醒良心的梵音”,寥寥几句话,让全文有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解读项羽作文

全文共 1193 字

+ 加入清单

项羽--一代英豪,天之骄子。他出生将门,年幼便胸怀大志,本可以成就千秋万代功业,奈何却刚愎自用,缺乏远见,难以赏识、重用人才,最后竟落得个‘自刎乌江’的悲壮下场。

我哀叹他,我敬仰他,我惋惜他。他的一生,宛若一曲高亢嘹亮的军歌般如雷贯耳。可曲终人散,再美妙的音符也会有休止停歇的时候。

他是世人难忘的西楚霸王,他有他的宏伟抱负,他有他的意气风发,他有他的传奇人生……

一次,他与他的叔父一同去观看秦始皇出游巡视的场面时,面对天子的尊容,他竟敢大放豪言,说出‘彼可取而代也’的惊人之语,如此年纪轻轻便有此等傲骨豪气、不甘低于人下的一面,注定了他日后必定是个不平凡的人物。

不仅志向远大,他还格外地骁勇善战。他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者,他是‘身长八尺,力能扛鼎’的壮汉,他是‘所向披靡,气概浩翰’的战神,他值得人们敬畏。巨鹿之战中,他用兵布阵神奇,如有神助。冲锋陷阵,也毫不畏惧。或许正是他气概凛凛的性情,使得他敢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最后大破秦军,九战九捷,取得巨大的胜利。他真不愧为勇猛的战将!

不过我赞赏项羽,不仅因为他志向远大、骁勇善战,我还痴醉于他的侠骨柔情。

垓下之围中,项羽身陷四面楚歌的危境,内心不免感到一丝惶恐。面对心爱之人虞姬及他的乌骓马,他不禁一时感慨悲歌,发出‘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呼之声。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在心爱之人面前也甘愿化作绕指柔,真情相待。

大起之后即大落,大喜之后乃大悲。项羽虽才优过人,性格上却也有所不足。他攻破秦军后,便暴露了他自身的性格缺陷。是的,他自矜功伐,面对刘邦毫无警惕之心,根本未把他当作真正的对手来看待。他做事优柔寡断,鸿门宴中,他本有无数个大好时机除去刘邦这一强敌,可却为了所谓的‘仁义’动了恻隐之心。他认为这样做胜之不武,是不道义的。再且而言,他自认为刘邦不足为惧,不能与他的兵马对衡。就是这样的想法,所以他在宴席上的‘默然不应’,使得刘邦最后逃离鸿门,为他的将来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或许一个成功的君王他可以没有卓越的才干,但他至少要学会重用、善用人才。我想,项羽之所以失天下,其原因可能真如刘邦所言那般: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项羽出生贵族,便看不起无赖出身的韩信与出身寒门的穷书生陈平。其实如果他可以谦逊一点,或许也不会落得个如此悲凉的下场。不能任用人才,是他兵败的致命之失。

我哀叹项羽,为他的铮铮铁骨而折服,为他的顶天立地所敬佩,为他的勇猛难挡所震慑。或许他是一个失败的英雄,可也难以掩盖他的光华。在涓涓细流的历史长河中,他就如一粒明珠般耀眼,为世人所惊叹。

男儿本色楚霸王,叱咤风云拼战场。

奈何一朝星辰陨,千人哀思万世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解读]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选用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和国外时代名人的经历来揭示文章的主题——丢,有时候也是一种获得!语言简练,概括准确,庄子、堂吉诃德、乔布斯等人的事例典 型,明确表达了自己的主张要学会丢弃。阅卷教师在读故事的同时,也和作者一起思考人生的哲理。故事的叙述语言很简明,故事蕴含的道理浅而易见,故事的选择 也和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很吻合。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娓娓叙述,让读者在作者的理性思考中受到感染,得到提升。每个片段结束后,都有该考生精彩的 抒情和议论,这样的行文思路很清晰明了。该考生对人生的感悟有一定的深度和张力,能够从每个故事中挖掘比较深刻的内涵,让阅卷老师欣喜看到该考生正确的价 值观和人生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专家解读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而言,大量新生儿降生将增加未来年轻劳动力人口,也将催生源源不断的需求,更有利于未来的经济发展。

根据艾瑞咨询曾统计,2014年中国配方奶粉市场规模约为682.7亿元,如果不考虑配方奶粉价格以及喂养率的变化,那么“全面二孩”所带来的新生儿增量可以让配方奶粉市场扩容240亿元左右。

世界上可能很少有东西能比得上生命带给人的愉悦。虽然生养孩子十分辛劳,但拥有两个孩子,会给很多家庭带来无限欢乐,也会让孩子在手足之情的浸染中人格更加丰满,人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小学四年级作文推荐:解读父爱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解读父爱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只要一听到这首歌,我总是想把它唱成“世上只有爸爸好,有爸的孩子像块宝……”因为……

我的爸爸是个爱贪便宜的人,哪里看得出呢?一般过年不是要吃团圆饭吗?他就天天去他的朋友、同学家趁饭。不过也因为这样,我们全家都喜欢过年。

除此之外,每到星期六和星期日的时候,他就会早早的起床,走进他的书房,拿出一大摞书,一本一本地“吃”起来。

不过,爸爸对我的爱那也算得上比山高,比海深。有一次,我发烧到了三十九度,那天正好停电,电梯算是坐不成了,只能爬楼梯。我被烧的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爸爸毫不迟疑背起我,摸黑走下楼去。我家住在二十二楼,爸爸背着我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楼道里摸索前行。走着走着,突然,爸爸闪了一下腰,可是他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似的继续往前赶……到了医院,我定眼一看,发现爸爸的脚正在流血——一定下楼时擦的。我忍不住问爸爸:“你痛吗?”“不痛,这点儿小伤没事,儿子,你身体要紧。”爸爸轻松地说。后来我的病好了,但是爸爸的腿上却多了一块疤。

和爸爸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我越来越感觉到爸爸的爱是那么的浓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十三五规划全文解读

全文共 92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建议稿起草过程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建议,阐明党和国家战略意图,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好未来5年国家发展蓝图,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事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为此,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十三五”规划建议,成立由我担任组长,李克强同志、张高丽同志担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的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承担建议稿起草工作。

1月28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和建议。2月10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建议稿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从各方面反馈的意见看,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问题并提出建议,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大家普遍希望,通过制定建议明确“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特别是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提出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文件起草组在起草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真吸收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文件起草组成立9个多月来,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修改。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7月底,建议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审议建议稿。

从反馈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对建议稿给予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建议稿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建议稿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建议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和重要举措,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议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更加深入和更具前瞻性的分析概括。二是建议进一步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指标。三是建议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将优势资源集聚到重点领域,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四是建议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五是建议重视促进内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六是建议更加注重通过改善二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举措,把更多公共资源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中央责成文件起草组认真研究和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全面汇总、逐条分析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吸收。

二、建议稿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建议稿的起草,充分考虑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第一,“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制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

第二,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古人说:“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为此,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对建议稿进行谋篇布局。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第三,“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此外,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另外,考虑到建议通过后,还要根据建议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两个文件之间要有合理分工。所以,建议在内容上重点是确立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思路、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而一些具体的工作部署则留给纲要去规定,以更好体现和发挥建议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

在建议稿起草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二是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三是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既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又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四是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既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做到虚实结合。

在结构上,建议稿分三大板块、八个部分。导语和第一、第二部分构成第一板块,属于总论。第一部分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总结“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二部分讲“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提出并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三至第七部分构成第二板块,属于分论,分别就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进行阐述和部署。第三部分讲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7个方面展开。第四部分讲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4个方面展开。第五部分讲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6个方面展开。第六部分讲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6个方面展开。第七部分讲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8个方面展开。

第八部分和结束语构成第三板块。第八部分讲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从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6个方面展开。结束语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三、需要重点说明的几个问题

建议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要求和重大举措。这里,就其中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建议稿提出今后5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主要考虑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至少也要达到6.5%。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难度不小。考虑到正向引导市场预期和留有一定余地,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建议稿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年均经济潜在增长率为6%-7%。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今后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但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比较多。这是因为,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将持续乏力,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形成新的市场空间需要一个过程。在经济结构、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的条件下,资源安全供给、环境质量、温室气体减排等约束强化,将压缩经济增长空间。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风险,如杠杆率高企、经济风险上升等,都对经济增长形成了制约。同时,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

第二,关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按2013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5.9%计算,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需转户1600多万人。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带来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

建议稿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是要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这1亿人主要指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

实现1亿人在城镇落户意义重大。从供给看,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成本、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看,对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这个目标,既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措施落实力度,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这一目标实现。

第三,关于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现价计算的标准。据测算,若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今后,脱贫标准所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大致能够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基本水平,可以继续采用。

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011年至2014年,每年农村脱贫人口分别为4329万、2339万、1650万、1232万。因此,通过采取过硬的、管用的举措,今后每年减贫1000万人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具体讲,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第四,关于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这既有利于我国在战略必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更有利于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8月,我们确定要抓紧实施已有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已经部署的项目和新部署的项目要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国家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诸如美国阿贡、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伯克利等国家实验室和德国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等,均是围绕国家使命,依靠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急需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优化配置人财物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新格局。主要考虑在一些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第五,关于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健康发展。现代金融发展呈现出机构种类多、综合经营规模大、产品结构复杂、交易频率高、跨境流动快、风险传递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国家均加大了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力度,核心是提高监管标准、形成互为补充的监管合力和风险处置能力。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形成了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综合经营趋势明显。这对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重大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加强金融监管提出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的改革任务。近来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说明,现行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也再次提醒我们必须通过改革保障金融安全,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主要经济体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做法是统筹监管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尤其是负责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审慎管理;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重要的支付系统、清算机构、金融资产登记托管机构等,维护金融基础设施稳健高效运行;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通过金融业全覆盖的数据收集,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第六,关于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就是一项硬措施。这就是说,既要控制总量,也要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的强度。这项工作做好了,既能节约能源和水土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也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现在看,这样做既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根据当前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在继续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双控的基础上,水资源和建设用地也要实施总量和强度双控,作为约束性指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合理分解落实。要研究建立双控的市场化机制,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更多用市场手段实现双控目标。

第七,关于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当前,国内粮食库存增加较多,仓储补贴负担较重。同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走低,国内外市场粮价倒挂明显。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开展这项试点,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同时,要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耕地轮作休耕情况复杂,要先探索进行试点。

第八,关于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现行以块为主的地方环保管理体制,使一些地方重发展轻环保、干预环保监测监察执法,使环保责任难以落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大量存在。综合起来,现行环保体制存在4个突出问题:一是难以落实对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二是难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三是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四是难以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建设。

建议稿提出的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主要指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县的监测监察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市(地)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局不再单设而是作为市(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这是对我国环保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这项改革要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力争“十三五”时期完成改革任务。

第九,关于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现在的生育主体是80后、90后,他们的生育观念变化了,养育孩子的成本也增加了,同时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了,养儿防老的社会观念明显弱化,少生优生已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一方面,据调查,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来,全国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有1100多万对。截至今年8月底,提出生育二孩申请的只有169万对,占比为15.4%。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201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这些都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通过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是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卫计委等部门经过认真测算,认为实施这项政策是可行的。

同志们!讨论、修改、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是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指导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要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建议稿提出的目标、理念、任务、举措,认真思考,深入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建议稿更加完善。最后,让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把这次全会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解读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反腐风暴已持续两年多,“打虎拍蝇”提速升级,标本兼治力度不减。时至今日,本届中央纪委的工作接近半程,特殊的时间节点赋予了此次全会更多承前启后的意义。中央高层如何总结判断当前反腐形势,如何规划部署反腐任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层始终把反腐败工作放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来谋划和推进。“不管是落实责任、正风肃纪,还是‘打虎拍蝇’、深化改革,中央都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上,打一场‘持久战、攻坚战’。而此次会议强调的强化纪律刚性约束,正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保障与手段。”

在多位受访专家看来,十八大以来的反腐败成效表明,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扫除“拦路猛虎”,才能为全面从严治党和政治新生态作出清正表率,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党中央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层面,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压和深入态势。

一方面,严格正风肃纪、坚决“打虎拍蝇”。2014年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3085起,处理7174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646人;以铁的纪律打造纪检监察队伍,查处违纪违法纪检监察干部1575人,其中厅局级34人、县处级229人;数十名省部级官员因各种腐败问题“落马”,周永康、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申维辰等涉嫌犯罪人员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此外还通过以“猎狐2014”为代表的国际追逃追赃行动,追逃500多人,追赃30多亿元,有效开辟反腐“第二战场”。

另一方面,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制度积弊。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深入落实,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党的纪检工作双重领导体制迅速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得以贯彻;不到两年时间,已完成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常规巡视,2014年还对19个部门和中央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项巡视,并在巡视中发现山西严重腐败问题和白恩培、万庆良、武长顺、杨卫泽等人的违纪违法线索;去年底还在中央办公厅、全国人大机关等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设7家派驻机构,结束了此前没有向党的工作部门和人大、政协机关派驻过纪检组的历史,并向派驻机构全覆盖迈出坚定步伐。

“只有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才能不断实现我们的反腐目标。”李成言说,不去查案就不可能有效地解决腐败的严峻复杂形势,这点中央已经三令五申。而在深化党的纪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将改革推向一个纵深的实质层面,“这也是反腐治本的重要举措”。

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守纪律讲规矩”。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三次全会上,分别强调了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重要性。2014年12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把党的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纪律刚性约束,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内决不容忍搞团团伙伙、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多次提到“规矩”一词。他强调,要加强纪律建设,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也是重要的党内规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