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后感写作方法及范文最新20篇

作文写法上可以求新,要考虑,怎样表现更智慧,更艺术,更有可读性;但更要求稳。下面小编整理的中考满分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浏览

5926

作文

903

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的方法:紧扣中心,夹叙夹议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背景下,有的同学是束手无策,甚至连800字的文章都难于完成,为此,特介绍紧扣中心,夹叙夹议的方法,让多数同学能够在考场上完成基本任务,拿到基本分。

什么叫做紧扣中心?

就是前提必需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梳理、抓住核心话题,确立文章主旨,然后,以这主旨为纲,紧紧围绕,不离不弃。

什么叫做夹叙夹议?

就是边叙边议。从材料出发,分节叙述,分别表明自己的态度,分别进行评论,阐述自己的看法或观点。如此依葫芦画瓢,若能论述得深刻到位,依旧可以写出上乘的考场习作。

【实例解析】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图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因此,杭州图书馆被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曾经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馆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

要求:你对上述事件有何看法?请就图书馆或读者一方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涵义的范围作文。

范文

阅读不分贵贱

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图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这样的举动,这样在阅读面前不分贵贱的包容意识,我举双手赞成。

公共图书馆本来就应该面对大众,当然不可拒绝弱势群体如拾荒者,要不就不叫公共了。设立图书馆的初衷也是鼓励全社会的人民热爱读书,为喜爱读书的人民提供一个好的场所,无业游民等是社会的一员,他们爱读书学习,难能可贵,更应提供好的条件。阅读本身不在乎身份地位,无论是谁,都有阅读的权利。阅读面前,人人平等。该图书馆的做法,大气、独特、具有较多的公共人文关怀,让人温暖,令人舒心。

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了,因此被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这说明,在阅读上不分贵贱这样的意识已经是普遍认可,深入人心。只有图书馆的各色工作人员,在馆内阅读的大众都认可该馆的理念,才能坚持十年之久。

曾经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他们之所以对此举无法接受,归根到底还是旧观念在作祟,认为图书馆是高雅人的活动场所,阅读是文明人的举止。正是这种高等和低劣的偏见,人为地把人类分成三六九等,把阅读误认为是特殊阶层的专利。殊不知,这种民族等级的歧视在历史上已经酿就了无数的悲剧,如二战时日本对东亚病夫的歧视,就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在这一点上,馆长的回答无疑是闪烁智慧与深得人心的:我无权拒绝他们入馆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一个您字,无不体现该馆的公共人文关怀和阅读不分贵贱的精神。

况且,在允许无业游民等入馆之初,该馆已经有一个适度的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这个要求既让人容易接受,又在不断地引导这些特殊的群体向文明迈进。随着该馆开馆时间的不断延长,我们有理由相信,文明出入,有序阅读将成为一种新的风尚。

如果拾荒者、无业游民在文明精神的熏染之下,能以文明的身姿洗个澡,换身干净的衣服进入图书馆,就更是皆大欢喜了。

不管怎样,只要带着纯净的心灵去图书馆,阅读那里的人类文化文明精华,我们都不应该拒绝,因为,阅读从来不分高低贵贱。

【点评】

本文紧抓中心阅读不分贵贱,采用极其简单的办法,就是一边分节叙述材料,一边对所叙材料作个性化的解读与评论,也写就了一篇不错的作文,值得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记叙文结尾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664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结尾是让一个文章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初中生记叙文如何写好结尾呢?小编给初中生整理了记叙文的精彩开头跟结尾,欢迎大家阅读!

与开头一样,文章的结尾也是相当重要的。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主旨。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那么,打造记叙文的结尾有哪些较好的方法呢?下面以一些优秀记叙文的结尾为主择要介绍。

一、自然结束法

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文。

二、画龙点睛法

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

有时,用来总结全文的还可以是名言、警句或诗句,这样的结尾更是言简意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抒情议论法

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四、首尾呼应法

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五、委婉含蓄,点化主题

有些记叙文的结尾,同时要提示读者注意了解文章的主题,但是作者不是用逻辑思维的方式直截了当表述出来,而是用比喻、象征等形象化的方式加以暗示,给读者留下一片想象的余地,让读者有所思,有所悟,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六、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

以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结尾,往往会在朴实中渲染一种或恬淡、或哀伤、或明丽、或迷蒙的意境,表现出一种诗情画意。

童年趣事

开头:我的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在我的童年里流淌着纯真和甜美,总会使人产生难以忘怀的回忆.

结尾:随着岁月的流逝,这已是我心中一个曾让我细细回味的音符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我总会捧腹大笑.这也是我心中布满欢乐的“日记”.

生病

开头:“病终于好了,我再也不用输液了!”因感冒刚刚病愈出院的我,望着手上被扎出的九个输液扎针眼,心中暗暗庆幸.可是,就在我出院后两三天,我身上出现了不祥的征兆:在我的全身都看见同一个东西——小痘痘.它很小,红彤彤的,痘痘的顶端还顶着一个透明的小水泡……啊!水痘!感冒刚好,又出水痘,真是祸不单行啊!

结尾:出水痘的日子里,我分外孤单.回想我度过的这噩梦般的二十一天,心里真是百感交集.出水痘的滋味太难熬了,现在想起来还刺痒、难受呢.但是,这场经历却又磨练了我的意志,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磨难来临的时候,不要怕.只要咬咬牙、忍一忍,一定能度过难关!

友谊

开头:现代人的友谊,很坚固又很脆弱.它是人间的宝藏,需我们珍爱.友谊的不可传递性,决定了它是一部孤本的书.我们可以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友谊,但我们不会和同一个人有不同的友谊.友谊是一条越掘越深的巷道,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刻骨铭心的友谊也如仇恨一样,没齿难忘.

结尾:长留史册的,不是锱铢必较的利益,而是肝胆相照的情分,和朋友坦诚的交往,会使我们留存着对真情的敏感,会使我们的眼睛抹去云翳,心境重新开朗.

团结

开头:每次听到这首歌“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我总是感慨万千,特别是在XX事情后,体会更是深刻

结尾:一滴水是微不足道的,渗入泥土,便会消失不见,可汇聚成河却是川流不息.如同我们,在许多的困难面前,一个人总是凸显着单薄,而无法作为,可当我们团结起来,却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

宽容

开头: 宽容是人类生活中至高无尚的美德.因为宽容包含着人的心灵,因为宽容可以超越一切,因为宽容需要一颗博大的心.因为宽容是人类情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情感能融化心头的冰霜.而缺乏宽容,将使个性从伟大堕落成连平凡都不如.

结尾: 生活,往往纷繁,又常常平淡.正因为宽容如水,使纷繁经过过滤变得纯净;正因为宽容似火,使平淡通过锻烧日趋鲜明;更因为有这诗般的宽容,才赋予人生以艺术,赋予生命以永恒.

谅解

开头:谅解如一杯清茶,冲淡彼此之间的误会;谅解像一缕春风,吹化人间隔膜的冰层;谅解像一只寒梅,预示心灵来春的温情;谅解是一架彩虹,让就不相逢的情感放射光彩.

结尾:逝者如斯,历史的浪花淘尽了王朝的恩怨情仇,当今既没有了一方霸主,也没有了雄风王者;我们在追求团结、奋进、和谐、平等,我们同样应该独守那份恬然与空明,用每一句话没一种表情向人们昭示谅解,协同人们用谅解交往.

把握谅解,社会便会进步;把握谅解,人类便拥有财富.

理解

开头:理解,是友谊的结晶;理解,是从信任中开出的鲜花;理解,是人与人之间关爱的光环.它能让误会变成点缀美丽的小瑕疵,于社会中,人们相互的理解,能使这个大家共有的家园更加繁荣、安定.

结尾:相信总有一天误会能变成一朵美丽的花,因为它由理解来浇灌!

分享

开头:孤寂人生,谁来聆听你心中的清音?望眼未来,谁来领略你眼中的精彩?山青青,水盈盈,弹一曲“高山流水”,震彻群山,激扬层浪.于是俞伯牙与钟子期共同欣赏这份相遇相知的情.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结尾:分享是一种博爱的心境,学会分享,就学会了生活.

分享是一种思想的深度,深思的同时,你分享了朋友的痛苦.

分享是一种生活的信念,明白了分享的同时,明白了存在的意义.

快乐的分享,痛苦的承担.在你与人分享的时候,就肩负着一份重任.让他更快乐,让痛苦全部溜走,让阳光洒满你的心灵.

集体利益

开头:集体,是什么概念?集体就是一个团队,所谓的团结,就是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回报集体,下面我就讲讲、、、、、、

结尾:正因为这样,我们一定要团结团结,因为我们是一个集体.

回报

开头:

(1)绿草如茵,那是草儿在回报春天;鲜花缤纷,那是花儿在回报阳光;白雪千里,那是雪儿在回报朔风.生活,因回报而美丽.

(2)绿叶尽情地释放自己,映衬了荷花,挤出了阴凉,虽然没有人赞赏,最后枯黄而死,但它相信,明年的夏天依旧绿意盎然. 雪,忍受深深的孤寂,用自己的躯体保护农作物,虽然最后融化成了水,但它不后悔,因为农民会因此展开笑颜.梅,迎着风雪,一枝独放,虽然不能改变周围环境的寂冷,但它坚信,第一个报春的消息,迎来万紫千红的满园春色就是它最好的回报.

(3)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匆匆忙忙的脚步中,我听到了一种声音,天使的声音,好人总有好梦,付出总有回报.

结尾:世人总是希望这个世界给自己多少回报,却忽略了自己到底为这个世界付出了多少.天地间那杆无形的大秤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诚如一首所唱: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最好……我们只有让自己付出,让自己做得最好,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感恩

开头: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滋养它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哺育它的蓝天的感恩.因为感恩才会有这个多彩的社会,因为感恩才会有真挚的友情.因为感恩才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真谛

结尾: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社会,看待父母,看待亲朋,你将会发现自己是多么快乐,放开你的胸怀,让霏霏细雨洗刷你心灵的污染.学会感恩,因为这会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实.

集体温暖

开头:雷锋叔叔曾经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结尾:“一棵小树,难经风吹雨打;百里森林,能顶呼啸狂风.”让我们主动关心集体,热心为集体做事,诚心为集体服务吧!

师生情

开头:有一种职业最美丽,那就是教师;有一道风景最隽永,那就是师魂;有一种情感最动人,那就是师生情.我们拥有同一颗炽热的太阳,我们拥有同一片广阔的天空,在同一片天空下,我们用爱播撒着希望……

结尾:老师是无私的,他不求得到学生的回报;老师是“好面子”的,他希望自己的学生成才.作为学生,我们难道不应该真诚敬献满腔的热情、无限温暖和一颗赤诚的心吗?

奉献

开头:奉献是秋天的白云川点缀了蓝天,也诗化了自己;奉献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既壮阔了大海,也提升了自我.

结尾:“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告诉我什么是奉献;“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什么是豁达……走近诗人,与诗人同行,让诗句提升我的思想,慰藉我的感情,净化我的心灵.

贡献

开头: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总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孔繁森将自己的一生奉献于阿里.他们以无私的奉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世人称颂.其实还有更多的人是在默默地奉献,献出自己的力量

结尾: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笼、繁茂.

给予

开头:花叶摇摆,当给别人送一片绿:花朵盛开,当给别人捧一阵香,因为,当你把生命放进了别人心里,关怀他们一些,帮助他们一些,你的生命之花便会在别人心中常开不败,溢满心香.

结尾: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关爱

开头: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结尾:是呀!正如歌中所唱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的家园才会更加温馨美好

诚实

开头: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结尾: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型;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

责任

开头:责任感是诸葛孔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责任感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责任感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命运交响曲》.

结尾: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

鼓励

开头: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鼓励,因此在我的生活中也受到过长辈的鼓励,那次的事情,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结尾:鼓励自己,我们充满斗志,迎接新的挑战;鼓励自己,我们会看到阳光,收获希望;鼓励自己,将为自己缔造新的辉煌.

信任

开头:信任亲友是人的天性,而信任他人则是一种美德,在信任的过程中,快乐而全面地,认知这个看似复杂的世界.

结尾:信任是一种力量,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欣赏

开头: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沟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 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 可以使人扬长避短, 更健康的成长和进步.

结尾: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学会欣赏是一种爱, 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 世界才能充满爱!

虚心

开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就是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一个人只有谦虚,才会让别人尊重.

结尾:“满招损,谦受益.”让我们养成谦虚的美德,做一个高尚的人吧!

谦虚

开头:谦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明智之举,因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谦虚使人进步,因为只有熟悉到自己的不足才会去想办法弥补它.

结尾:成熟的谷穗低着头,成熟的苹果红着脸,它们启示我们:成功来自谦虚

集体力量

开头:“一根筷子容易折,十根筷子抱成团”.这话不错,在巨大的困难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而许许多多个人汇集成集体,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最终赢得胜利.

结尾:雷锋叔叔曾说过: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能永不干涸.是啊!一个人就像一滴水一样,如果离开了集体这个大海,就将一事无成.集体的力量是伟大的!

助人为乐

开头:助人为快乐之本,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结尾:帮助人,让我们亲密地走在了一起,让我们变得像一家人一样.我愿意继续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七彩的阳光!

珍惜

开头:朱自清先生在文章中写道“吃饭时,时间从碗边流走;喝水时,时间从随水流走;睡觉时,时间又从脚边流走.这摸不着,抓不住的时间呵,它无声地来又匆匆地远走”.懂得珍惜,人生便是一种永恒.

结尾:我们常常感动,是因为懂得、珍惜.懂得珍惜,阳光将洒遍心灵,懂得珍惜,晚风将拂过心灵,让我们的心灵那么温暖,那么安宁.珍惜吧,珍惜所拥有的以及还没有拥有的,心灵的土壤既使长不出参天大树,我们也可以拥有对蓝天的向往.

心胸宽广

开头:雨果说:“比陆地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结尾: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胸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诚信

开头:天使的翅膀碎了,落到人间,成了我们的忧伤;诚信的背囊抛了,散到世上,成了撒旦的魔杖.

结尾:朋友们,让我们身披一袭灿烂,心系一份执著,带着诚信上路,必将踏出一路风光.

幸福

开头:打开窗户,伸出手去,一片,两片……雪花轻轻地落在手心,悄无声息融化成一滴水,凉凉的,晶莹着双眼,瞬间,命运就做了一次完全不同的蜕变,结束了一次完美的旅程.

结尾:幸福原来就是时光的伴侣,一直在身边静静流淌……

风景

开头:鸟在空中飞,天空是飞行旅途中最熟悉不过的风景;鱼在海底游,海便是它征途中最熟悉不过的风景;蜗牛在地上爬,壳是它形影不离的家,也是它最熟悉不过的风景.

结尾:其实,只要你是个真正懂得赏景的人,哪一刻不能赏到美景?别上演一场到陌生地寻美景却失去了最熟悉的风景的悲剧!“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并不是我们所希望所追求的.岂知,平平淡淡才是真,心中有景,赏景用心,哪一处不是景!

战胜

开头:苦难是金,苦难是成功,苦难也是一种唤醒内在灵魂的方式,还是一种使人变得心胸豁达,性情温和的灵药.每一位杰出的人,在它们生命旅途中总会留下苦难的身影,也总会有着战胜它的脚印……

结尾: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吗?那无疑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一张小红脸体会辛苦所留下来的东西!苦难的过去就是甘美的到来……

奉献

开头:现代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达,但人们往往主重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设.我觉得两种文明的发展都源于无私的奉献.因此,奉献在兼顾个人利益的同时已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

结尾: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革命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笼、繁茂.

理解

开头:在我的人生里,已经跋涉了×个春秋,猛然回首,身后那一串串或清晰,或模糊,或歪歪扭扭的脚印,投入我的眼帘,使我平静的脑海泛起一阵微波……

结尾:你究竟还为我做了多少事,让我了解你更多一些吧!

宽容

开头:哲学家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优雅的康德大概是不会有暴风骤雨的,心情永远是天朗气清.别人犯错了,我们为此雷霆万钧,那犯错的该是我们自己了.

开头: “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了这样一句能够启人心智的话.

结尾:你要宽容别人的龃龉、排挤甚至诬陷.因为你知道,正是你的力量让对手恐慌.你更要知道,石缝里长出的草最能经受风雨.风凉话,正可以给你发热的头脑“冷敷”;给你穿的小鞋,或许能让你在舞台上跳出漫妙的“芭蕾舞”;给你的打击,仿佛运动员手上的杠铃,必将会增加你的爆发力.

记住这一刻

开头:在我的记忆里,曾经有一颗颗美丽的明珠浮现于其中.每一颗里都蕴涵着一副副美好的画面.然而,在它们之中,却有这么一颗明珠格外闪耀,令我不禁透过它看了起来……

结尾:通过了这次的比赛,令我更加勇于挑战困难了.其实在生活中,看起来困难的事情,不一定难.如果你坦然地面对它,就一定能够完成它

美好

开头:美,美不过草原;阔,阔不过蓝天;深,深不过大海.我的朋友呀,你的胸怀,就像草原一样美丽,像蓝天一样宽阔,像大海一样深邃.

结尾: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乐观的精神面对一生,多一分自信,少一分失望;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多一分感激,少一分抱怨;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用顽强的意志面对困难和挫折,多一分勇气,少一分怯懦;用美好的心灵看世界,总是寻找别人最好的东西,多一分肯定,少一分挑剔……

发现

开头:夕阳的一缕余辉斜射在墙上,一切看上去是那么恬静,雪白的墙壁映出点点淡红,真美!

结尾:夕阳无限好,尽管近黄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班主任工作计划具体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1525 字

+ 加入清单

班主任工作计划是每一名班主任教师在每一个学期开始之前都要完成的工作,班主任工作计划也是教学大纲中要求班主任必须要做好的功课。不过班主任工作计划分为不同形式,并不是要求写的意义,班主任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写出不同格式的工作计划。不过在我总结了很多的情况后,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分学期具体工作计划和工作计划两种。

1、具体工作计划的写法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不必像制订学期工作计划那样详尽。其基本结构有如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标题

第二层次:内容,即计划的正文

具体计划的正文,不必像制订学期工作计划正文那样详尽,一般地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教育活动内容。可用一句话表述。

(2)教育目的

(3)时间安排

(4)活动准备和要求。涉及较多人参加准备时,应列出负责人姓名。

第三层次:计划制订人姓名与制订日期

具体工作计划要简明扼要,可以提纲挈领地写。具体工作计划,既可用文字表达,也可以列表表述。列表形式内容:活动内容、教育目的、时间安排、活动准备与要求、完成情况、备注。

2、学期工作计划的写法:

学期工作计划没有严格,固定的格式,一般地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次:标题 即计划的名称

标题要写在第一行正中,标题中要把班级的名称、计划的主要内容、计划的时限准确地概括进去。如:《xx年xx班200x-200x学年度x学期班级工作计划》。

第二层次:内容 即计划的正文。

计划的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前言

简述计划制订的依据,交代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本学期教育计划要求,概括、准确地提出制订本班工作计划的指导思想。前言的文字要简明、扼要。

(2)本班的基本情况与分析

本班的基本情况包括:本班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本班学生的特点及倾向性问题;学生家长情况及社会影响情况等。

本班情况分析主要包括:抓住全班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正反两方面,对反面的主要倾向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的分析。做好分析工作的关键在于:深入地调查研究,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善于透过现象抓本质,分清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情况分析要求准确、简明。

(3)本学期工作目标

目标的提出,以准确的基本情况分析为依据,针对本班目前带有共性的、倾向性问题及发展要求提出目标。

工作目标要突出重点。一学期要抓的工作很多,不能件件平均使用力量,要抓主要矛盾,抓主要问题,以求举纲带目。

(4)主要措施

措施,即实现目标的具体活动安排。措施要具体;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要生动活泼、形式多样,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要注重教育效果,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措施定了就要执行,不能执行的就不要写进计划。

(5)时间安排

为保证计划的切实落实,对具体的活动要安排具体时间,标明周次及起止月日,时间安排要注意与学校教育活动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衔接。时间安排要注意科学性,一周内不能活动太多,要考虑学生的负担。时间要有预见性,如要在五月开运动会,班级前两周安排相应的活动为校运动会做准备。时间安排既可用文字表达,也可以列表表述。表内容包括:周次、起止日期、教育活动内容、具体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备注。

第三层次:计划制订人姓名与制订日期。依次分行写在正文下方。

制订计划要留有余地。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工作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调整、变更工作计划要经学校领导批准。

工作计划完成后,应一式两份抄清,一份交学校领导做检查、督促、指导工作用,一份留自己实施。

班主任工作计划对班主任教师来说,写出来只是一种形式,一种可以让人看的形式主义。班主任要做好的事情,就是按照工作计划中所写,认真努力的工作,帮助学生尽快的走出阴霾,让整个班级充满了学习上进的最好气氛,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知识的海洋吸取更多的知识,这是最起码的,相信这样可以做的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议论散文写作的开头方法

全文共 2076 字

+ 加入清单

议论性的散文应该怎么开头才能吸引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议论散文写作的开头方法,欢迎参考阅读!

1.比喻入题,直接扣题 。

“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及情感有关。”《天平和七弦琴》解说:将理智和情感比作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首句入题,就形象地点出了情感与理智的内在关系——情感与理智对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这样的开头,入题迅速,闪烁着思辨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2.拟人入题,激发想像 。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然而在蝶眼中,蜂不过是埋头苦干的笨蛋,在蜂眼中,蝶不过是游戏花间的浪子。” 《学会历史的旁观》)解说:文章开头赋予蝶、蜂、花以人的性情,连物都会带着情感的眼光来评价、认知事物,更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将话题的内在含义巧妙点出,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相关联想,更体现了作者的睿智。

3.设问入题,启人深思 。

“人有七情,自有喜好与厌恶之情,然而,当这种好恶之情掺入对真理的认识时,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勿以好恶论断之》)解说:一起笔就紧扣情感与认知,以一种假设将读者的思维引向对本质问题的思索,文章的立意显得十分深刻。这样的入题方式,将设问的修辞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简洁,却分量十足。

4.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

“你会因喜爱北国的皑皑白雪,而对南国的椰树海风不屑一顾吗?你会因沉迷于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瓦白墙,而否定西北‘大漠孤烟’的美吗?你会介意林黛玉‘使性子’,而不看经典名著《红楼梦》吗?你会钟情流行音乐,而厌烦‘沉闷乏味’的古典音乐吗?——古希腊哲人曾说,人是感情的动物。因此,面对大千世界,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喜好憎恶往往会影响到对人对事的看法。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架天平,有个自己的标准,用来衡量周遭的一切。”(《心中的天平》)解说:优雅的语言、和谐的音节、丰富的形象还不足以触动你的情感吗?还不足以让你在美的品味中恍然大悟“原来对美的感知,对人对事的看法,都是要受到心中那架天平的影响”吗?

5.抒情议论入题,入情入理 。

“ 常常是一位亲人的生命如流星般陨落,我们才悲哀于死神的无情;常常是一位朋友在与疾病殊死斗争,我们才诅咒病魔的猖獗横行;常常是我们自己的利益受到了侵犯,我们才正视社会上的毒瘤......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高考优秀作文《放下感情的叶片》)解说:这样的语言是不是很容易唤起你的共鸣?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我们触摸到了这样的本质——“感情的叶片时常遮挡住我们理智的目光”。

6.名言警句入题,彰显底蕴 。

“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有了‘感时花溅泪’的悲戚。(《怎一个“情”字了得》解说:文章开头即紧扣住一个“情”字,在三句话中嵌入了三句有关情感的名句,显示出了考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和文学底蕴。

7.对比入题,表明立场 。

“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里也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轻轻挥下也觉得伤痕累累。”(《真情诚可贵 理智价更高》)解说:感情既是能化苦涩为甘润的“善变的药”,又是可以带来累累伤痕的“双刃剑”。精致的比喻将情感的两重性揭示出来,构成巧妙的对比,非常形象地点出了文章的中心: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

8.假设情景入题,埋下伏笔 。

“如果你正赶时间,可是走到路口却被人告诉前面过不去。如果这个人是你认识的人,你会怎么办?如果这个人是陌生人,你又会怎么办?”《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解说:是啊,假如遇到这种情景,我们该怎么办?是从感情亲疏的角度出发,对所认识的人相信多一点,对所不认识的人相信少一点,还是反过来?假如其他类似的情景,又该怎么办?很自然地,我们便顺着作者的思路追寻下去,去看看作者预设的答案到底是什么。

9.品评时事入题,追踪本质 。

ApEC让全世界刮起了‘唐装热’。看着那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着一身相同的唐装时,我不禁呐喊,我爱唐装!曾经,这样的传统服装让国人排斥,单调乏味,不及洋装轻便舒适,人们抱怨过,人们责难过,穿着这样的衣服甚至让他们羞愧,我不禁要问:一件衣服,有那么多过错吗?我看是感情在作祟吧!”(《我爱唐装》解说:直接以ApEC会议引起的“唐装热”入题,联系对唐装前后情感态度的不同,引出了对本质的追问——衣服自然不会有对错,错的是人们的情感和认知。假如能在入题时用时事材料来紧扣话题,通过品评时事来追踪本质,你的作文的开头就也能带着几分新鲜,闪烁着几缕智性的光芒。

从以上的例子就可以看出,这些精巧的开头并非只是简单套用某种入题的技巧才显示出新意来,而是结合了几种或多种技巧,并且,从优秀考场作文的开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这些考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文素养,这才是他们获高分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实用写作方法

全文共 4704 字

+ 加入清单

实用写作遵循着一切文章共同的写作规律,但在采集——运思——行文——修改的基本写作过程中,小编收集了实用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一、需要与动机的转换

写作动机是写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和动

力,写作动机分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一般来说内部动机支持的写作是一种自主的写作,外部动机引发的写作则属于受命的写作,实用写作多数情况应视为受命写作。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虽仍为“需要”所激发,但这种写作“需要”是外力施加的,并非写作行为中写作主体自发的缺乏状态。

实用写作的外部动机主要表现为受“他人意志”支配和为“功利目的”驱使这两种形态。受他人意志支配包括接受领导布置任务、师长规定要求、朋友委托求助等等。凡出于他人意愿的写作动机下发生的写作行为都是受命写作,广义的公文就是最典型的领导或领导机关意志的产物。而奉命进行某个课题研究,最后撰写科研报告,这种写作“需要”也是外力施加的,但是由于受命者和授命者的固有关系,写作者原先的非写作的“需要”都转变成了写作动机。为功利目的驱使的写作动机也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文章被作为特殊商品或特殊评价依据(如评价学术水平的依据)后带来的客观现象。

虽然实用写作就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实用写作目的的功利化实际上就是实用写作的“实用化”,但是,发起并支持主体写作行为的心理因素并不是外部动机,而是写作主体的内部动机。于是实用写作面临着一个主体动机转换的问题,即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如领导布置的、工作需要的、同事委托的等等,这些外在的原因都要转换成写作主体内在的一种需要,也就是主体内心有一个“别人要我写”到“我自己要写”的转变过程。只有真正完成了这种动机的转换,属于写作内部动机的特有心理品质才有可能在实用写作的行为过程中出现,如写作冲动、写作欲望、写作激情、写作心境乃至持久维持写作行为的写作热情等等。由此可见写作动机的转换,是实用写作心理的内在规律,是维持写作行为并为其不断增力,确保实用写作质量的需要。

二、材料的采集与验证

由于标准和角度不同,因而对写作材料的基本类型有着多种认识。从材料的来源看,有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之分;从材料的性质看,有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之别;从材料的存在空间看,有历史材料与现实材料之异;从材料的存在形态看,有个别材料与综合材料之辨。然而从实用写作对材料特征把握的需要看,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和情报资料这3类是最常见的。

“事实材料”即客观存在的具体事实,在实用写作中人名、地点、事件、数字等都是常用的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就是观念性材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经验证的观点,如科学的原理、定义、定律,生活中流传的警句、格言、俗语等等。在实用写作中最为常用的理论材料,一是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精神;二是相关的时政动态、思想见解和学术观点。“情报资料”是有关工作人员根据事实、数据而编制的信息资料,它包括报表、统计资料、简报、文摘、索引等,这些也是实用写作不可或缺的写作材料。

获取材料的办法多种多样,实用写作采集材料的主要手段是调查,不同的调查方式与方法又是实用写作区别于文学写作聚材、选材的基本途径。调查的方式主要有:典型调查、专题调查、系列调查、追踪调查、随机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等;调查的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座谈调查法、实验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文献调查法等。

既然材料有直接与间接、正面与反面、历史与现实、个别与综合之别,那么材料就有一个真与伪、虚与实之分。生活中的材料或者素材,是需要经过核实、鉴别等验证才能写入文章的,只有鉴别验证确认的材料,才能成为文章中证明和支撑观点的材料。

核实、鉴别材料时须验证的主要内容是:一是辨真伪,指文章使用的材料不但要准确无误,而且要贴切恰当,经得起推敲核查;二是查缺漏,指文章该使用的材料应完整,决不能遗漏,要利用一切机会弥补并完善;三是求典型,指文章应使用有代表性的材料,能体现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力求个性与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要发掘和利用材料在文章中该起到的作用,实现材料对体现写作意图的意义。

三、思维的类化与序化

实用文章写作中多数文本以条款格式为主,标序及分条分款的文章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是文章内在逻辑关系及作者思维逻辑层次的外化。在一篇文章中,文章内在逻辑关系及作者的思维是通过材料组合排列体现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材料的类化与序化是思维类化与序化的必然。

“类化”是写作主体对材料归类、归项的思维过程,它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人类思维的“类化”功能使作者能够从容地面对纷繁复杂的写作材料,经过条分缕析的梳理之后,材料才分门别类出现在文章的各个部位,并按照预期的写作意图,表达观点、阐述意见、传递信息,以实现写作目的。所以“类化”是写作材料逻辑化的过程,也是作者思维条理化的过程,更是为文章化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思维类化直接作

用于材料类化,材料类化表现在文章里就形成了章节——层次——段落等成网络状结构的各种形式。材料类化的结果,不管单元多小,其位置处于材料网络系统的末端,但它都是相对独立的逻辑单位,担负着相应的表意责任。

归类和归项是类化的两种重要形式。归类是根据事物的属性,把具象的事物从一个大类分解为若干个小类,或是将若干个小类归纳为一个大类的梳理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归项则是把抽象的事物从一个整体分解成几个不同方面,或是从几个不同方面归纳出一个整体的梳理和认识事物的方法。

归类、归项的材料类化过程必须遵循通常的逻辑规则,这就是分解或归纳都必须按照同一标准进行,不能使用双重标准。同时还要做到:各类、各项在分解之后应是自成单元的逻辑单位,相互间性质必须互不包容,内容也不能重叠交*;各类、各项在归纳后小类或分项应具有大类或整体的属性,它们与大类或整体间应具有明确的种属、种差的从属关系。

在实用文章写作中,写作主体对材料归类、归项的类化过程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它可能是反复的、双向的、循环的,因为思维总是要在反复比较、试误中才能逐步清晰起来,直到最后定型的。思维类化的过程是复杂的,并且是在大脑的“黑箱”里进行,但其最终结果要外化为文章的表现形式,成为“可视”的精神产品。于是就牵涉到了文章的表述,即如何将思维类化的成果通过思维的序化,有条理地写出来,成为具体的文章,层次分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以下要讨论的话题。

思维的类化为实用文章写作中将写作内容作分类、分项表述提供了前提,因为惟有思路、材料梳理清晰了,大小间的关系及主次间的位置明确了,文章才能顺利布局,才能条理分明,文章各个方面的展开才能有张有弛。因此思维的序化必须建立在思维的类化基础之上,有合理的归类分类,才有恰当的编序排序。

将写作内容作分类、分项表述是实用文章写作中极为常用的方式,法规文书中“章下有条,条下有款,款下有项,项下有目”的列序及“章断条连”、“条连款不连”、“条贯到底”等等术语,正是这种表述方式的集中反映。在实用文章写作中,主要采用或基本采用条款式列序写法的文体除法规文书、契约文书以外,多数的计划类文种,如规划、方案、要点、安排、意见、设想等都采用了此法。像其他的事务文书或行政公文、经济文书、诉讼文书等,虽不一定全用条款列序形式,但根据内容的分类、分项,以大小标题统领全篇的方式,也比比皆是。

从思维的序化到材料的序化,再到文章列条列款的序化,这应该是“序化”的标准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有了约定俗成的对于结构层次序数的“规定”:第一级为“一、”,第二级为“(一)”,第三级为“1?郾”,第四级为“(1)”。当然在同一“级”里也常见更为简明的标序方法,如:“第一、第二、第三……”,“首先、其次、再次……”等等。

序号排列的内在机制是思维的序化功能,然而序化不仅仅是一个标序的问题,分章列条、序数排列只是文章条理化外在形式的一种。实用文章写作中,大小标题的设置,主次概念的使用,各种材料的分布,实质都包含着一个思维序化的问题。所以要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必须让作者的思维缜密完整、合乎逻辑。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调查研究、正确认识事物上下功夫。因为写作主体正确的思维序化是文章内在因素作用和事物内在联系的必然,所谓的文气相通、文脉相联,也正是思维序化合乎认识规律而带来的文通句顺的结果。

四、规律的抽象与概括

尽管需要陈述事实、交待背景,但实用文章写作最终指向的总是结论、意见、措施、办法、规定、要求等抽象性、根据性的思想成果。因此实用文章中有相当的文种是以归纳要点、抽象本质、概括规律为最高追求的。其中较典型的文种就有总结,总结的内容是回顾、检查以往的实践工作;总结的目的是通过对实践活动的分析、评价来找出规律性认识,以指导今后的实践。虽说总结要对已完成工作做全面系统的回顾,但并非具体详尽地回顾了过去的工作情况就是一篇好的总结。总结三分式结构内容就说明了仅仅回顾基本情况和介绍主要成绩与做法是远远不够的,总结还要对基本经验或教训作出概括,要总结出带规律性的理性认识,最后的结尾中还要写上存在的问题或今后努力的方向等。

对调研报告也有同样的写作要求。调研报告是对客观事物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后写成的、反映所获信息、情况和结论,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书面报告。各种类型调研报告的规范或主体内容几乎都被要求回答“结论、建议、本质、规律”等。如“反映基本情况的调研报告”中的“对策”;“提供典型经验的调研报告”中的“推广经验的建议”;“揭露问题的调研报告”中的“处理的意见和建议”;“研究问题与预测趋势的调研报告”中的“建议或设想”等等。

总结与调研报告是这般的情形,对法规文书、行政公文、诉讼文书、经济文书等也同样有这样的要求。可以说实用写作所生成的这些文书或文件,不仅仅是秩序与管理的需要,更是经验与教训的集成,是现阶段个人、单位、机关、团体、国家机器对社会、对现实的一种规律性认识。

从以上文体倾向可知,实用文章写作的表达方式看重的是分析与综合。在具体的写作中,分析就是把材料和写作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过程,并分别加以梳理和研究,使其成为提示文章主旨,表达作者观点的思维方法。

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从纵向的角度看,就是探究事物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将对象分成若干现象,逐阶段进行考察的分析方法。如渊源分析法(原因——现状);预测分析法(过去——现在——将来);进程分析法(低级——中级——高级);动态分析法(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等。从横向角度看,则是通过事物的内外联系,分析对象各个方面及它在整体中的比重,来把握事物特点的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对现象与本质、部分与整体、正面与反面、内容与形式、个别与一般、主流与支流等所作的辩证分析。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则是最常用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是一种揭示事物规定性的分析法,在奖惩类决定等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诉讼文书中,经常涉及给事物定性,甚至文章本身就有专门的“定性”段落。定量分析是根据数据统计,把握量变与质变关系的分析方法。当下在追求“惟一性”的“科学化、标准化、数据化”的社会思维时尚下,定量分析的科学因素也越来越多地为实用文章写作所应用。

有分析必有综合,综合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把写作对象的各个部分和方面及各种因果关系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思维方法。就综合的类型或方式来说,感性认识从感觉到知觉的过程就有知觉的综合。写作中归类、归项的思维过程及对主题、概念的归纳,则属于形式逻辑的简单综合;辩证逻辑层面的综合,则表现为对事物、对写作对象的本质抽象和规律概括,而这几乎是所有实用文章写作的根本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科幻类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科幻的定义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尺度差异极大。比较接近的是: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影响。以下是科幻类作文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一、文章的本质就是虚构

从广义上讲,古今中外的文章,就算写的是真实事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虚构。历史真实无法还原,任何对历史的陈述,都是不准确的,都带着作者的主观意愿、想象和改造,无法得到所有历史参与者的认同。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件事,如果由不同人写出来,总会有或大或小的出入与争议。既然虚构是一种无法改变的事实,我们就没有必要反对学生在写作文时存在虚构。

二、写作文是一种想象的训练

我个人认为,在中小学教学中要求学生写作文,是因为写作文本身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想象训练,写作文的这一功能,恐怕比培养学生的文字功底和语言陈述能力更加重要。一般来说,人的年龄越小,对世界的认知越模糊,想象力就越发达。对于小学生来说,如果写作时虚构的成份越多,对于保存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效果就越好。所以,我认为老师们在教学时,应当鼓励学生们无拘想象、大胆虚构。

三、真实的生活是有限度的生活

任何人的生活,都是狭碍的、有限度的生活——即便是走遍世界的旅行家,他所接受的信息量和产生的生活体验也许比普通人丰富,但是,他的生活同样是受局限的,不可能做到对世间万物全知全觉。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成人少得多,他们可写的生活素材因此受到极大限制。如果不允许他们在写作文时进行虚构,就容易导致无事无物可写的现象出现。而虚构,可以开拓他们的创作视野,和作家创作一样,进入他们也许并未亲身体验过的生活。

四、虚构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技巧

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比虚构更加锻炼写作者的写作技巧的。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在写作文时,只许将曾经真的看到了的或者听到了的原原本本地写下来,不许有一点虚构,那么,他的写作就会受到极大的局限,叙述事件时会捉襟见肘。而如果我们允许他们去虚构人物在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活动、动作细节、对话表情等等,那么,他写起来就会有各种各样的素材和佐料,行文时就能做到下笔如有神。

写科幻作文,同学们要做好以下三个“点”:

一、确定角色,这是科幻作文的基础环节

所谓角色,就是科幻作文中所涉及的人或物,他们是这个故事的扮演者,也是缔造者。

二、设定情节,这是科幻作文的重要环节

情节是指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它贯穿科幻作文的始终,是故事的生命线。它和角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选好材料后就可以设定情节了:

1.开端。可采用开门见山、点明题意的方法,也可以用表示声音的词或几个奇怪的问题、现象来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2.发展。

1.要有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

2.要了解一定的知识,不能胡编乱造嘛!

3.写的事情要有根据,让人觉得你写的这个事情是有必要的。

4.建议读一些科幻小说,对写作应该有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提高小朋友写作技巧的方法

全文共 1479 字

+ 加入清单

提高朋友写作技巧,这好象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众多的同学、老师和家长。大家都觉得,要提高写作的能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国外的小朋友一样有这方面的困扰,不少小朋友也苦于不会写作。针对这个问题,教育专家詹妮弗-李提出了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给小朋友准备一个恬静、亲切的环境,作为写作的专用区域。当然这里面要具备一些必要的设备:书桌、字典、笔、一些纸,假如可能的话还可以准备一台电脑。这些准备不只是必要的,同时还可以由此告诉你的小朋友,你认为写作是一件有意义的、特别的活动。

小朋友需要机会去尝试写各种各样类型的文章,而不是只盯着一种文体来练习。

你可以让小朋友给他的好朋友写一封友好的信,给玩具公司写一封信提出自身的一点要求,或写一封邀请亲戚来吃饭的信。这样小朋友可以看到自身写作真的取得了效果,就会对写作发生好感。

另外一个鼓励小朋友写作的好方法,就是让他写日记。这种方法可以协助小朋友形成写作的个人风格。但你和小朋友要约定好,别的家庭成员是否可以读他的日记。假如你答应小朋友不看他的日记,那么就一定要维护他的隐私。

还有一个可以协助提高小朋友写作技巧的方法——电脑软件。现在有很多出色的软件,里面提供故事的开头、想象画以和段落结构的建议等内容,这些都可以激发小朋友自身写作的愿望和灵感。

许多小朋友都经历过写作的瓶颈状态——即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好的情况。比方小朋友被要求写一个有发明性的故事,但他不能想出有什么有趣的东西可写。这时家长就可以协助小朋友了。可以给小朋友一本笔记本,记下平时突然发生的奇特想法,家人开的玩笑,或者是描述一幅以前的具有纪念价值的相片。也可以让小朋友从杂志中获得有用的点子。

一旦小朋友决定了一个文章的主题,就应该让小朋友先写一下草稿或是打一下腹稿。这样可以保证所有要写的重要细节都包括到文章里去了,并且可以调整文章的结构,你还可以就草稿跟小朋友一起谈论,寻找最好的写法。在学校里,老师也用各种方法,协助小朋友在开始写文章之前,先组织好要写的内容。

家长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朗读不同文体的好作品,比方诗歌、小说、新闻故事甚至是一封有趣的信,只要是小朋友会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无论是大人还是小朋友,在阅读了大量的好的作品之后,都会在写作上学到很多东西。

通过阅读,家长可以问小朋友:“你喜欢什么样的作品?不喜欢什么样的作品?”“文章的作者能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吗?”“你觉得这个题目有意思吗?”这样可以提高小朋友的兴趣。鼓励小朋友认识到写作是一个不时发展的过程,写作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努力不时提高的。告诉小朋友可以从对已有作品的改写、缩写、扩写中,开始自身的写作。

小朋友需要在完成自身文章之后的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以后,再回头看看。这样做可以让小朋友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自身的作品,发现其中的错误和被遗漏的细节。

一个作家在写作时要考虑,自身写的内容是否切题?所有的细节都包括进去了吗?描写太多会不会显得罗嗦?小朋友虽然不是专业作家,但这些问题也需要想一想。

让小朋友把自身完成的文章大声地读一遍,假如他自身不能发现其中的明显错误,那么就需要有人为他再读一遍,好让他自身意识到错在哪里。还要注意小朋友在文章中有没有错别字。

爸爸妈妈还要为坚持小朋友的写作积极性做一些努力。比方在小朋友犯错误的时候给他一些口头上的批评,但注意重点在为小朋友指出错误,而不是教训他。还可以把小朋友的好作品贴在墙上,让每一个来家里的人都能看见,这对小朋友是一种奖励。这样小朋友很快就可以体会到写作的重要和乐趣了。那么他的写作水平就自然会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须知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方法的区别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写作手法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技巧,掌握了能更好的有利于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我们更要知道与其相近的“修辞方法”的区别,小面跟小编一起看卡他们的区别吧~

写作手法和修辞方法在一般的语文教学中是相同的,他包括:象征、借物抒情、借物喻人、以动衬静、先抑后扬、烘托等各种方法。

比喻、拟人等属于修辞手法。初中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八种:拟人、比喻、排比、反问、设问、反复、对偶、对比。

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统称为表达方式。

在中考中,这三者要求明确的区分开来。题目在表述时,会明显地提出。

详细分解: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侧面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借景抒情等。 表达方式就是常见的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其实也属于艺术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语文中主要修辞手法有以下:对偶、比喻、拟人、借代、夸张、排比、反复、比拟、象征比拟、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真等。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又名强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又名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合说,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拈连,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须真(又名联珠),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踏,拈连(又称:顺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小学生叙事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叙事作文是最常见的作文类型之一,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小学生叙事作文写作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在会写记叙文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怎么去记叙好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情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交代这六个方面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不可的,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

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二、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情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

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在写记叙文的时候,我们要有条理性,先要想好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好记叙的顺序,不然就会头绪杂乱,条理不清。那么我们要怎么写才能让文章条理清楚呢?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大多是以时间为顺序和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

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讫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引用式标题的拟题方法作文写作技巧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主要是指引用名人名言、名家名句作为文章的标题,如:《谦受益 满招损》

从古至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不知流传了多少年代,它之所以流 至今,是因为它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三国时代的关羽可谓是蜀国一员虎将,从桃园三结义到建立蜀国这一时期内,他骁勇善战, 足智多谋,无人能敌,可是他晚年时却骄横自大,以至于大意失荆州,走麦城,最后兵败被 俘,引来杀身之祸。同时代魏国的杨修才华横溢,但恃才狂放,以至被曹操 忌恨所杀。古代的例子很多 很多,他们都因为自己的骄傲自满而挫败,甚至送掉了性命。外国的例子也不少:如拿破仑 、波斯帝国皇帝、恺撒大帝等,都是因为一个“满”字而成为失败者。

的确,骄傲自满是人精神上最忌讳的东西。相反,只有谦虚才能令你拥有世界上最崇高 最可爱的品格。

人们对待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许有的人是对的,有的人是错的,但 彼此互相勾通的最好办法就是谦虚。无论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有谦虚的态度对待和处理,就 会得到别人的支持、信赖与同情,彼此思想才会勾通。

福楼拜是法国作家,他为人正直,品德高尚,因此有很多好朋友如莫泊桑、屠格涅夫、都德 、左拉等,当有什么问题时,他都谦虚地听取别人的意见,然后,总结起来成为自己的观点 。

对于牛顿,大家并不会陌生,他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使他成为科学史上的巨人,但他始终 谦虚谨慎,不断地求索攻坚,攻克了不少数学、物理学上的难题。在钻研时他始终保持着清 醒头脑,从不骄傲自大。他曾经说过:“如果我普经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 膀上。”这么一个伟人能说出如此谦虚的话,可见他应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谦虚是一种美德,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保持谦虚谨慎更是必不可少的品格,让我们永远记住 “谦受益,满招损”。

这篇作文以名言“谦受益,满招损”为题目和论点并通过历史事实证明这个观点,有理有据 ,条理清晰,最后紧扣文题,说明作者对这句名言有较好的理解。

例文的不足之处是语言不够流畅,影响了文章的感召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邀请函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会用口头或者电话方式邀请别人做客,但是如果遇到比较正式的场合,例如商业聚会、正式晚餐或婚礼等场合,就需要我们发送正式的书面邀请函了。

无论您要举行什么样的正式聚会,在书写邀请函时应注意包含以下几点:

names of party hosts or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聚会主人或主办单位

type of event (birthday party, business networking meeting, etc.). 聚会活动

place. 地点

date. 日期

time. 时间

rsvp date and phone number. 回复日期及联系电话

any special dress requirements from black-tie to bathing suits. 聚会着装要求

邀请函样本

尊敬的_______先生(女士)

我公司主要生产____ ____ ____等产品,现特邀请您到我公司生产车间及总部参观洽谈业务,望您在百忙之中抽空给予指导,我公司全体员工竭诚欢迎您的到来!

此致

敬礼!

_______公司 呈上

邀请函范文

同学聚会邀请函范文:

亲爱的老同学:

你们好!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从xx中学认识已是二十三年。

二十三年后的今天,我们已不再是豆蔻年华,不再青春年少。二十三年的梦里醒来,才惊觉:最难以忘怀和割舍不掉的依旧是那份同学情,这份情谊如同一坛老酒,越久就越香越浓,悠远而回味无穷;社中三年发生的故事,沉淀二十来年,依然让人感动,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回忆、去收藏。

亲爱的同学们,来吧!让我们暂时抛开一切,远离尘世的喧嚣,相聚我们可爱的家乡——xx,共饮这坛收藏了二十年的美酒,忘却忧虑让心栖息;来吧!让我们一起重温青春的梦想,回归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找回我们渐行渐远的青春!相聚二十年,我们共期盼!记住,开心不是唯一的主题,同学情深,千万别忘了。

我们想:这样难得的欢聚,会因你的缺席而黯然失色,更令我们黯然神伤。盼望您早作安排,如期赴约。并请尽快给予回复。

祝您及全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并祝同学聚会圆满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英语六级图画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一、描述图画

图画作文对图画的描述应在第一段进行,且最好在首句即开始。此类作文大部分是一幅图,也会有两幅图出现的情况。如果出现两幅图,则很有可能是突显对比的情况。

图画上可能没有任何文字,也可能在上面出现了一句话,也可以单个人物说话或两个人物对话,也可能在图画外写了总结性的一句话。大家注意,这一句话或两句话一般是非常重要的,应予译出。

一般说来,对图画的描写不必过长,应以简练、准确为标准。

二、图画类作文结构分析

我们想象中的最典型最理想的图画题提纲应该是下面这样:

1. 描述图画

2. 推导绘画者的意图

3. 做出评论

对于这一提纲我们来做具体分析,其中第三点更要细致研究。首先由图画引出一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在推导绘画者的意图时多是展开说此现象或问题的表现,以证明其引人注目。还有一种可能性是说此现象或问题产生的原因,提纲可直接列出,或还用上述提纲。这时可把简单意图推导直接放到第一段描述图画之后,而在第二段中说原因。

第三段做出评论,有可能只是简单评论、深化主题就结束,但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了。这一部分很可能说的是办法,不好的事情就是如何解决的办法,好的事情就是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方法

通过上述列表,我们可以看出,多年以来,真实的提纲是怎样一步步地向我们想象中的理想模式靠近的。对于提纲里面出现的变化和规律,我们来分析一下。

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历年考研真题基本上都呈现"现象或问题——原因解释——解决办法"这样的模式,但变化非常多。因为我们谈论的既可以是一件值得弘扬的好事,也可能是一个令人忧心忡忡的社会问题;针对后者我们极有可能需要提出做法;而对于前者,可能解释一下就结束了,也可能要写出相应的做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比起图表作文来,图画作文要更灵活,更富于变化。我们一定要多练习,以达到一看到图画(含图中和图边文字)和提纲(有时有文章标题)就能有效地审题解题,构造出合理的具体段落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在写作中,小说人物典型化的具体方法有两种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种,以生活中的某一个原型为主,加以概括、想象和虚构,从而创造出典型人物。 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原型是他的一个表兄弟。鲁迅结合平时对黑暗社会的 多方见闻,改造了这个疯人形象的内容,赋予人物以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塑造出了狂人这 个艺术典型。

第二种,在广泛地集中、概括众多人物的基础上塑造出典型人物。这就是鲁迅说的"杂 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方法。巴尔扎克在谈人物塑造时指出:"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 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个模特儿的脚,取这个的胸,取那个的骨。艺术家的使命就是 把生命灌注到所塑造的人体里去把描给变成现实。如果他只是想去临摹一个现实的女人,那 么他的作品就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读者干脆就会把这未加修饰的真实扔到一边去。"

鲁迅笔下的人物大多是这样的。他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 但决不全用这一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 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 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有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作品,其中的人物都是指不出生活原型的。这种作品中的典型人 物形象的塑造,可以说比用某一原型塑造人物形象更为困难,然而,一个真正的小说作者是 必须掌握这种塑造典型人物形象的方法的。 以上两种塑造人物的典型化方法,有时可以在一个作品中同时运用,即可以用一种方法塑造 某一人物形象,而用另一种方法塑造另外的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新闻消息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2814 字

+ 加入清单

消息即狭义的新闻,它是对新近发生的有社会意义并引起公众兴趣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小编收集了关于新闻消息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一)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采访不仅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题和基础。要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首先要求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这就要求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善于获取新闻线索,掌握基本的采访方式、方法,有熟练的采访技巧。要求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巧问详听,勤记细想,在有限的时间地进行成功的采访,为消息写作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采访和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看起来是先有采访、后有写作,前者是认识实际的过程,后者是反映实际的过程,而实际上,采访能力强自然有助于写作效率的提高,而写作能力强,则可做到在采访中心中有数、心里有底、针对性强,从而提高采访的效率。

(二)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通常指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式。

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

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最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不重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性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它的主要特点是:

(1)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间特征上,往往呈现以下公式:

首先是“总体性倒叙”。即将最后结果或后发生的却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

其次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中的顺叙”)。即在局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如何,后来又如何”。

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现在正在如何,进一步又如何”。

(2)它按重要性程度来安排材料,决定段落层次的顺序。常呈现为“重要”、“次重要”、“次要”、“更次要”、“补充”、“进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顺序。

(3)它的导语常是直叙型的部分要素导语,它包含了最重要的事实,又往往具有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

(4)对事件过程的叙述往往较简略,每段文字都很简要。

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受众迅速掌握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取最新消息之需求;便于记者迅速报道新闻,将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最先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但它也易于造成程式化、单一化的毛病,而且,它比较适宜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强的新闻,就不太适合。

例如:

中新社北京九月五日电 中国中青年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从今年开始进行评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记者从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凡在评选年度不超过55岁的中青年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评选范围包括正式批准登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新闻时事类刊物和新闻电影等单位的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包括节目主持人)以及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专业人员。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最多评选采编人员10名,是否设提名奖待定。评选结果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公布。

据悉,海外新闻工作者参加评选的办法另行拟定。

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主席、新华社社长穆青任评选委员会主任。评选委员会由新闻界专家和知名人士组成。

2、时间顺序式结构

此结构形式又叫编年体结构。也有的称其为金字塔式结构,其实并不准确。时间顺序式结构通常不一定有单独的导语,往往按时间顺序来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叙事条理清晰,现场感强,且很适合写那些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适合写现场目击记。其缺点是开头平淡,难以一下子吸引受众;消息的精华也可能淹没在长篇的叙述之中。

例如:冻死的孩子重新复活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名叫麦肯罗的孩子,今年只有二岁半。一月十九日,在家里人没有注意的情况下,他穿着一身睡衣,只身来到零下二十九度严寒的室外。家里人发觉后把他抱回屋里时,麦肯罗的一部分血液已经‘冻结’,手脚也都僵硬了。当他被送往医院时,体温已下降到十五点五度。但是,在经过了包括使用心肺泵等先进设备抢救以后,麦肯罗竟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像这样处于低温状态下的人能够死而复生,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就是参加抢救麦肯罗的医生也对此感到惊叹不已。

现在,除了他的左手可能会留下由于冻伤后遗症引起的轻度肌肉障碍以外,其它恢复都很正常,估计三、四周内,即可恢复健康。

3、对比式结构

此种结构重在通过对比,揭示差异,从而突出新闻主题。如《人民日报》1982年7月18日关于顺义啤酒厂和青岛啤酒厂的报道就用的这种结构。此则消息首先用的是对比性的标题。

两个厂为什么建设一快一慢?

权力下放争主动�d�d顺义啤酒厂一年建成投产

婆婆太多难办事�d�d青岛啤酒厂扩建扯皮两年

然后是对比性的导语,在对比性的导语下,又用了两个对比性的小标题:

“顺义厂:地方有主动权,领导重视,各方配合”。

“青岛厂:婆婆太多,公文旅行,相互掣肘”。

最后,又有一个对比性的结尾:

“两个厂情况如此悬殊,发人深省。”

4、提要式结构

此结构通常把新闻中最重要的事实概括到导语中,然后将多项需并列出示的内容以提要形式,用数字程序一一分列出来。有时也可不用数字标示,而用“�d�d”引出各个要点。

5、问答式结构

此结构多用于记者招待会的报道。记者应善于组织问题,报道内容应忠于原意,行文时,也应注意内容的连贯和层次的明晰。

6、积累兴趣式结构

此结构通常在开始设置悬念,使受众逐渐增加对事件的兴趣,最后形成高潮。因其材料的趣味性从导语至结尾递增,故名积累兴趣式。又因其要求设置悬念,故又有人称之为悬念式结构。它尤其强调将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消息结尾。如:

婚礼唁电 新娘寻死觅活

春节前夕,解放军某部三连战士肖建军,收到“父病故速归”加急电报,匆匆赶回山西省临汾老家。

跨进门,却见室内张灯结彩,墙上贴着大红“喜”字,小肖一下愣住了。母亲将他拉在一边说:为能使你参加大哥的婚礼,我瞒着家里人发了封假电报,你可要保密。母亲的一片“苦心”,使小肖只好撒谎骗父亲和家里人说自己出差顺路回家。

2月8日哥哥结婚。婚礼程序完毕。亲朋好友正在推杯换盏,频频敬酒时,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小肖父亲接过连忙展开,只见上写:“闻建军父不幸病故,三连全体官兵致电表示沉痛哀悼。”其父气得浑身颤抖,遂质问儿子。在坐的新娘弄清原委,“哇”的一声大哭冲出门去,头撞墙寻死,多亏众人相劝事态才未扩大。其母悔恨地说:“都怪我荒唐行事,闯下大祸”。

2、散文式结构

就是吸收散文在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特点,材料和层次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如郭玲春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即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叙事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叙事作文也是常考的作文类型,因此,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叙事作文写作方法,希望能帮到您!

叙述是文章的表达方式之一。叙述在表达上首先要做到要把写的人和事件交代明白,使文章线索清晰。叙述在记叙类文章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叙述一件事会有很多种手法,但是最常用的大体只有两种:顺叙和倒叙。

按照顺叙的写法一般是把人物的经历或事件发生、发展顺序进行一个排序来叙述。读者在读这样的顺叙的文章时便会轻而易举的把握住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H版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课文《弹琴的姑娘》,说的是一个姑娘勤奋练琴的故事。文章叙述“我”不管是在一天中早上也好晚上也罢,都会在胡同里经常听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这样的声音一年四季皆是如此,从未断过。春去秋来、冬白夏绿,小姑娘的琴声从未断过。这篇文章利用时间这个线把所有的事都串了起来,从而说明弹琴姑娘练琴时的执着与坚持,同时融入“我”对琴声的感受和对姑娘的美好感情。由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顺叙的写法,故事情节显得清晰自然。

在运用顺叙的方式时,要注意用好表示时间或表示事件发生先后顺序的词语。另外,要避免平铺直叙,面面俱到。为此,要注意材料的取舍与详略。

倒叙不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而是将后发生的情况先写,然后再回转来交代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这种写法不仅能使文章曲折有致,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便于突出重点,吸引读者,增强艺术效果。

回忆性的文章,一般采用倒叙的记叙顺序,也就是从时间上来说,先写现在,再写过去。

倒叙法并不是把所有的内容都倒过来写,只是先叙后面发生的事情,再讲它的由来罢了。这样,就要注意处理好由倒叙转向顺叙时的文字衔接问题。要有一个很好的过渡,才不会给人以过于突然或是前后割裂的感觉。一般可用“事情的起因是……”“原来是……”或者用问句“为什么会……?”把结果与事情的起因衔接起来。

总之,叙述方式的选用,要从表达内容的需要出发。尤其是倒叙方式的运用,不要故弄玄虚,为倒叙而倒叙,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英语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8391 字

+ 加入清单

就“说明对象”而言,英语说明文可分为对“客观具体事物”的说明和对“主观抽象观念”的说明两大类,比如:对“LASER(激光)”、“Computer Problem of Year XX(计算机XX年问题)”等等的说明都是对客观或者具体事物的说明,而“The Successful Interview(谈成功的面试)”、“How to Write Good English Composition(如何才能写好英语作文)” 等是对主观抽象观念的说明。对我们中学生朋友来说,在汉语说明文的教学中似乎比较侧重前者,即解释客观具体事物的说明文。但在英语说明文中,阐述和说明 “主观抽象观念”的说明文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有些类似汉语中的议论文。但是无论是对“客观具体事物”的说明还是对“主观抽象观念”的阐述,英语说明文从结构上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一般是文章的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说,文章想要阐述、说明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由若干个段落组成,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展开说明;第三部分是结尾段,对文章的主题作归纳总结。从英语说明文的结构可以看出,要写好英语说明文的关键在于第二部分如何对文章主题进行展开说明。在英语中,常见的用来展开文章主题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1.罗列法(listing)

在文章开始时提出需要说明的东西和观点,然后常用first,second,…and finally加以罗列说明。罗列法广泛地使用于各类指导性的说明文之中,下面这篇学生作文就是用罗列法写成的:

Early Rising

Early rising (早起) is helpful in more than one way. First, it helps to keep us fit (健康)。 We all need fresh air. But air is never so fresh as early in the morning. Besides, we can do good to our health from doing morning exercise (做早操)。

Secondly, early rising helps us in our studies. We learn more quickly in the morning, and find it easier to remember what we learn in the morning.

Thirdly, early rising enables (使能够) us to plan the work of the day. We cannot work well without a good plan. Just as the plan for the year should be made in the spring, so the plan for the day should be made in the morning.

Fourthly, early rising gives us enough time to get ready for our work, such as to wash our faces and hands and eat our breakfast properly.

Late risers may find it very difficult to form the habit of early rising. They ought to make special efforts to do so. As the English proverb says,“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罗列法经常用下列句式展开段落,我们可以注意模仿学习:

There are several good reasons why we should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First of all, …Secondly, …And finally, …

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plant more trees for several good reasons First of all, …Secondly, …And finally,

必须指出的是,有时罗列法并不一定有明确的first, second…等词,但文章还是以罗列论据展开的。

2.举例法(examples)

举例法是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我们要表达的意思,常用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still another example is…等词语引出。下面这篇学生作文就是用举例法写成的:

Recreation

It is impossible to keep in good health unless we take enough recreation (娱乐)。 The mind, too, needs change to make it fresh and vigorous (有活力的) There is much truth in the old saying,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There are many games which boys and girls can play after their school work is done, for instance, football, tennis, and kite-flying. Other examples of recreation are boating, fishing, gardening, cycling, walking, chess-playing, and reading. Persons who sit much at their business should take a kind of recreation that will supply their muscles (肌肉) with exercise. Those who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in the open air and do manual work (体力活) should adopt (采纳) reading or some other quiet form of recreation.

Cycling is said to be an important means of recreation, but many persons foolishly tire out themselves by cycling too much. The same may be said in regard to football. Tennis is a pleasant form of recreation. Many persons take great delight in boating. Fishing requires much patience, and there is much danger of taking cold by sitting still on a cold day too long. A good brisk (轻松) walk is one of the finest forms of exercise. For persons engaged in outdoor labor, chess-playing is another excellent form of recreation.

可以看出,举例法和罗列法有时可以结合使用:即用罗列法来列出例子,用例子充实罗列的说明。

3.比较法(comparison and contrast)

比较法是对两个对象进行比较,从而进行说明的写作手法。比较法又可细分为比较相同点(comparison)和比较不同点(contrast)两种方法,比如:

From Paragraph to Essay

Although they are different in length (长度), the paragraph and the essay are quite similar in structure (结构)。 For example, the paragraph starts with either a topic sentence (主题句) or a topic introducer followed by a topic sentence. In the essay, the first paragraph sets up the topic focus (主题所在) Next, the sentences in the body of a paragraph develop the topic sentence. Similarly, the body of an essay consists of a number of paragraphs that discuss and support the ideas given in the introductory (引导的) paragraph. Finally, a concluding sentence (结束句) ——whether a restatement, conclusion, or observation——ends the paragraph. The essay, too, has a concluding paragraph which ends the essay logically and satisfactorily.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exceptions (例外), most well written expository (说明文的) paragraphs and essays are similar in structure.

可以看出,在比较相同点的时候,常用到similarly,also,too,in the same case,in spite of the difference等这样的词语。

European Football and American Football

Although European football is the parent of American football, the two games show several major differences. European football, sometimes called association football or soccer, is played in 80 countries, making it the most widely played sport in the world. American football, on the other hand, is popular only in North America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Soccer is played by eleven players with a round ball. Football, also played by eleven players in somewhat different positions (位置) on the field, is played with an elongated (拉长的) round ball. Soccer has little body contact (接触) between players and therefore needs no special protective equipment. Football, in which players make the greatest use of body contact to stop a running ball-carrier and his teammates, needs special protective equipment. In soccer, the ball is advanced toward the goal by kicking it or by butting (顶) it with the head. In American football, on the other hand, the ball is passed from hand to hand or carried in the hands across the opponents (对手) goal. These are just a few of the features which distinguish (区别) association and American football.

这是一篇用比较不同点的手法写的说明文。从文章中可以看出:however,on the other hand,in contrast,but,nevertheless等表示转折的词语常用来引导对不同点的比较。

4.定义法(definition)

定义法也是英语说明文中常用的写作手法,特别是在对具体事物概念进行说明时经常使用。定义法的基本要素是定义句。英语中常见定义句的模式是:

被定义对象is所属类别+限制性定语

可以看出,定义句中限制性定语越详细,定义就越精确,比如:

A bat is a small mouse-like animal that flies at night and feeds on(以……为食品)fruit and insects but is not a bird.

其实,在英—英词典中,对英语单词的英文解释就是定义法的典型例子。比如,看看Longman词典对student和teacher的定义是很有意思的:A student is a person who is studying at a place of education or training. A teacher is a person who gives knowledge or skill to sb. as a profession (专业)。

5.顺序法(sequence of time, space and process)

顺序法是指按时间、空间或过程的顺序进行说明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一个科学家的生平,用空间顺序阐述逐渐开发西部的重要意义,用过程顺序法解释葡萄酒的生产过程等等。

下面这篇学生作文就是用顺序法写成的:

Coal

Coal underwent (经受) many changes before it became the bright, brittle (脆的), black substance which we now use. During ancient times (在上古时代), when the earth enjoyed a very warm and wet climate, the land was covered with large forests and big plants. As time went on, the ground changed and began to sink (下沉) a little. These very large numbers of trees and vegetables received a deposit (沉淀) of sand and clay. This layer of sand and clay pressed upon the layer beneath and prevented it from contact with air. These trees and plants received the pres sure and changed its appearance.

Generations after generations (几世纪后), as the ground kept gradually sinking, another layer of sand and clay was again deposited (积聚) above the layers already formed. A great pressure was thus exerted (作用) and the peat (泥煤) was changed into the black and brittle substance which is known as coal.

Coal is a kind of mineral which is formed by nature as above stated. It is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material and is chiefly used as fuel. It is very valuable in the industrial world. The place where coal deposit is called a coal mine (煤矿)。 In China, coal mines are largely found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the country. Shanxi is a famous province for producing coal. It has the most coal of China.

6.分类法(classification)

分类法是将写作对象进行分类说明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在其脍炙人口的《谈读书》(Of Studies)一文中就用到了分类法:

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digested, that is, some books are to be read only in parts, others to be read, but not curiously, and some few to be read wholly, and with diligence and attention. Some books also may be read by deputy, and extracts made of them by others; but that would be only in the less important arguments, and the meaner sort of books…

参考译文: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

——转摘自《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等)

可见,如果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写作手法,就可为文章增添无穷的魅力。

除了上述提到的6种展开英语说明文主题的写作方法之外,还有因果法、归纳法等其他方法。但相比之下,对于中学生来说,上述6种方法是首先值得掌握的。另外必须指出的是:在一篇文章中往往是以一种写作手法为主,同时辅以其他写作手法。有时,甚至会几种写作手法混用而不分主次。因此,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展开主题的写作手法,才能写出优秀的英语说明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写作的方法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是一个令学生头疼的东西,他似乎比数学题更具威慑力,令学生“闻风丧胆”。我的同桌曾问我:“你写作有什么技巧吗?”我当时就说:“写作的方法其实可有很多种,不同的人方法不同,感悟不同,文笔也就不同。所以,我告诉你了,我的写作方法放在你身上也不一定有用。”其实,我当时那么说太过于绝对了,也可能有文笔相似的人,也可能有方法相同的人。所以,现在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首先,一篇文章如果要想写得好,要做到六出色,就是众所周知的题目、结构、选材、语言、立意、书写这六大方面。我写作文,也是基本按照它的要求来的。我写作文,从来不定题目叫做“我”或“难忘的一件事”,除非是命题作文,但是现在基本都是老师给一个要求,然后我们就自拟题目,再加自己写作。如果你的题目起得不好,你就已经被扣分了。我写作文,一向讲究结构严明,例如写一件事,你大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三段,足够了。起因、经过、结果和感悟,正好三段。我写作文,选材一向是慎重的,我个人认为,选材一定要新颖,要有创造感。我一贯的做法是:阅读三遍要求再开始动笔写作,而且我一般是取材于课文,取材于教材,我一般不写古代文学家、伟人;我一般都是写当代的作家、散文家,如鲁迅、巴金、朱自清、冰心等等。我觉得一个人的文笔,从他的作文语言就可以看出。我认为,一篇文章中,至少要出现两三句名言,它们读起来朗朗上口,你为什么不试着写下来呢?这样会让老师们感到很欣慰。最后,我认为立意也是很重要的,还是那句话,就是要与众不同,别人写“刘邦起兵反对秦朝”,你偏写“再识秦始皇”、“千古大帝”,这不行吗?老师看了,也会产生好奇感,自然就高分了。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写作方法,你觉得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学校毕业实习工作计划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实践教学是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而毕业实习更是培养、训练学生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以及学生将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学习过程,也是毕业班学生走向社会,寻找工作和就业不可或缺的训练步骤。

通过实习要求同学们了解、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初步掌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各项基础工作和各项职能实践;了解公共管理和社会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巩固和完善学校里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安排

(一)实习动员阶段(本学期结束前)

1、主要是实习联系期间,主要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生意愿,到各地市教育系统征求实习意向,取得支持和帮助。

2、召开实习动员和出征仪式,主要请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各专业系主任进行实习的动员工作,并对实习期间的具体工作提出相关的希望和要求。

(二)实习阶段(下学期开学后第1至7周 )

1、实习地点:由学生根据就近(指原籍)、相关(指专业)和安全的原则自己选择地点和单位。

2、实习方式:基地实习、分散实习、岗前培训实习、过境外实习、校内实训实习和自主创新实习。

(三)实习总结阶段(实习结束后2周内)

1、做好实习总结,认真填写好实习总结表。

2、组织座谈、交流心得、体会、经验。

三、组织领导

1、成立公共管理学院实习领导小组,由学院院长(任组长)、党总支书记、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有毕业生的各专业系主任、学院办公室主任、学院教学秘书、各毕业班辅导员组成,负责整个实习过程的领导工作。

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毕业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方法,审定毕业实习计划,审核毕业实习成绩和优秀毕业实习学生名单。

2、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毕业生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原则上为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即导师不仅要指导毕业论文,同时还要指导和管理学生的毕业实习工作。指导教师必须定期与学生进行双向沟通,指导与督促学生按计划进行实习,帮助学生解决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

3、要求实习单位指定一位有实践经验的同志担任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对实习生进行思想上、业务上的指导与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自我鉴定写作方法精选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鉴定的特点

篇幅短小,语言概括、简洁、扼要,具有评语和结论性质。

自我鉴定的作用(1)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学习,展望未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指导今后工作。

(2)帮助领导、组织、评委了解自己,作好入党、入团、职称评定、晋升的依据材料准备工作。

(3)重要的自我鉴定将成为个人历史生活中一个阶段的小结,具有史料价值,被收入个人档案。

自我签定的格式与写法

自我鉴定的结构由标题、正文和落款三部分构成。

(1)标题。自我签定的标题有两种形式:

1)性质内容加文种构成,如《学年教学工作自我鉴定》。

2)用文种“自我鉴定”作标题。如果是填写自我鉴定表格,不写标题。

(2)正文。正文由前言、优点、缺点、今后打算四部分构成。

1)前言。概括全文,常用“本学年个人优缺点如下:”“本期业务培训结束了,为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以利今后工作学习,特自我鉴定如下:”等习惯用语引出正文主要内容。

2)优点。一般习惯按政治思想表现、业务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内容逐一写出自己成绩长处。

3)缺点。一般习惯从主要缺点写到次要问题或只写主要的,次要一笔带过。

4)今后打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概括今后的打算,表明态度,如“今后我一定×××,争取进步”等。

自我鉴定的正方行文,可用一段式,也可用多段式。要实事求是,条理清晰,用语准确。

(3)落款。

在右下方署明鉴定人姓名;并在下面注明年、月、日期。

个人自我鉴定例文

<范文>

自我鉴定

本人近一年以来,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成绩优良;班委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有一定奉献精神。

不足是学习成绩需进一步提高。今后我一定发扬成绩,克服不足,争取更大进步。

吴××

20××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方法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话题作文就是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进行选材而写出的文章。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解题指津】

话题作文就是以所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进行选材而写出的文章。这类作文内容上不予限制,形式上往往也是体裁不限,给考生留下了更大的写作空间。近年来,话题作文的比重呈下降趋势。不过,有的地方没有对话题作文作简单的否定和放弃,而是“退中求变”,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比如适当缩小开放范围,设计能激发考生兴趣的个性化提示语,界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等,这些都是新的命题形式的有益尝试。下面来看看话题作文的几种常见类型:

一是词语型。如“味道”“珍惜”“较劲” 等。这些词语有动词也有名词,有抽象的也有具体的,还有的具有比喻和象征意义,审题时应该注意其内涵和外延。而且,此种题型和命题作文联系密切,来年可能会以命题形式重新出现。

二是短语型。如“这样的衣着”“感悟美好”等。

三是句子型。这种作文命题是一个句子,富有诗意,含意隽永,对于这类题目在审题时主要是抓住主谓部分的中心词或字。如 “分享是美丽的”等。

一、巧拟标题 展示个性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在考场上,一个亮丽夺目的文题能迅速激发阅卷老师的好奇心,也能为作者行文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所以,要闯过中考作文关,拟题好坏举足轻重。总的说来,话题作文拟题要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出发,做到准确、醒目、新颖、富有诗意。一个好的标题,有这样几点要求:

1.揭示主旨

标题是文章的主要组成部分,必须概括内容,做到“题括文章,文切题旨”。例如作文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想倾诉的话.给妈妈的、给老师的,喜悦的、烦恼的,关于个人的,关于社会的……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一直深埋在心里。现在,请拿起你的笔,我们在倾听……请以“心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求略)

2.新颖别致

题目一定要给人一种别致的感觉,这会使你的文章顿生光彩。尤其是话题作文,如果题目平淡,则会直接影响到文章的魅力。如中考作文题目:结合阅读理解(一)中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给你的启示,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有的同学将题目定作《妈妈也在成长》,还有的同学拟题为《我的成长我做主》《成长五味》等,这些题目在众多的考卷中显得别开生面,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巧妙切入 准确立意

1.大小转化

有些话题的范围比较大,能表现多个主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化大为小”:把宽泛的话题转换成若干个“小话题”,转化成具体的人、事、物、理,然后从中进行筛选,选取自己最熟悉的、最得心应手的去写。如中考话题作文“渴望”,内涵非常丰富。如果我们能从小处人手,就可以把话题切割成“渴望放假”“渴望长大”“渴望善良”“渴望尊严”等,写作时只要选取其中一个方面,谈深谈透即可。当然,有的话题作文范围很小,学生思维难以发散,此时就应该放开手脚,从大处着眼,小中见大,以拓开思路。

2.反弹琵琶

有些作文题目,如果按照通常的做法正向审题立意,可能容易落入俗套,毫无新意可言。这时如果舍弃正面,改为反面切入,往往很快就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让阅卷老师在千人一面的作文中眼前一亮。如中考话题作文“磨炼”一题,题引材料是孟子的话,启示我们,人必须先经受艰难困苦的磨炼,然后才能做大事,成大业。

这样立意当然比较稳妥,但不易出新出巧。如果从反面切人,从小我们要学会避免挫折和艰难困苦,但困难面前要学会面对,磨炼自己的坚强意志立论,这样就更有启发意义,更有新意。需要注意的是,反面切入得出的见解往往不是“常理”,因而不能广泛应用于所有命题。

三、围绕中心 精心选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的方法

全文共 2304 字

+ 加入清单

写作能力,本质上是一种书面语言的组织能力,跟口头语言的原理是差不多的。

我们知道,孩子说话会有沉默期,写作能力也有沉默期。

沉默期的孩子其实也在不停息的进行学习,但是这种学习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

最近心理学界有个热门词汇“内隐学习”、“内隐记忆”,就是说的这种现象。

内隐学习对应的是外显学习,外显学习我们容易理解,就是师傅教徒弟,你一句我一句这样。

或者给一道题目,想办法做出来。

内隐学习是无意识的学习,婴幼儿学语言是最典型的内隐学习。其实这种现象古人也意识到了。古人说“厚积薄发”,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可以看做内隐学习的一种表达。

就写作能力而言,这种能力的形成也是很大程度来自内隐学习的。

着名语言学家克拉申曾经就写作能力做过很严谨的调查,他发现,建立在大量的,有兴趣基础上的阅读(也包括听读),对于提升作文能力最有帮助。

首先要保证量,也就是厚积,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没法薄发的。这个积累过程可能就是沉默期的由来。同时要有兴趣。兴趣不仅仅是好玩,有趣,更重要的是能保证这种阅读是可理解性输入。因为没有人能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感兴趣,特别感兴趣的东西肯定是自己的能力能够很好驾驭的。用兴趣这个指标,可以保证孩子自主选择那些保证他能可理解性输入的内容。

这比老师或者家长随便扔给他一本书要强得多。

为了保证可理解性输入的效果,克拉申又提出了窄读(narrowreading)的概念。就是阅读的题材要相对集中,比如围绕一个作家来读,围绕某个系列读,这样就不会遇到很多生词或者减少因不熟悉背景而造成的理解困难。

很多家长由于缺乏这些教育常识,往往发现孩子作文能力不佳就到社会上寻找作文辅导班来帮助。大多辅导班只追求短期效应,教给孩子一些糊弄老师的方法

糊弄老师,实际上就是糊弄自己。

正确的做法是,孩子的作文写不好,不要着急。相信孩子仍处于沉默期。与此同时,让孩子加大阅读量,听读量(听读就是听广播,评书,故事,小说,广义上也包括看语言类的电视),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兴趣。

卡通片虽然也让孩子感兴趣。不过要看是不是有丰富语言与故事的。如果多是动作与打斗,对语言能力的提升意义不大。

玩电子游戏,则更多是刺激孩子的原始能力脑区:如攻击与防御,对于孩子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提升不大。甚至有种说法,过于沉迷游戏会造成认知能力的下降(也就是智商降低)。

现在孩子写作文越来越早。应该说,多练笔不是什么坏事。起码可以巩固现有的成果,也可以帮助家长评价目前孩子所处的水平。

但是,不要以多写作来代替阅读。更不要因为孩子写作文不好而加大写作量,这样做是不会提升作文水平的,只能原地踏步。

写作练习要适度,输入量要加大。

而且,孩子写作的每篇作文都要存档。让孩子形成作品意识,系统意识,创作意识。这种归档的方法,甚至打印成册的做法,能够帮孩子树立一种成就感。因为家长重视他的劳动成果。不仅仅孩子,成人也是如此,比如大家给我投票后,我的写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因为感到自己的努力受到了重视。

在国外,写作文还承载着一些“学术”功能。比如实验报告,讨论提纲,调查报告,小论文等等。这个过程,其实是在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素材搜集能力。有时候,这个搜集材料的过程比作文的结果更加锻炼人。

我的沉默期比较久,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开始才写了一些小日记。一共坚持了一周,水平还不如现在许多一年级的孩子。但是到了五年级,仅仅一年时间,水平就开始爆发。到了六年级得了市级作文竞赛的一等奖。

这个沉默期里,我一直没有停止过有兴趣的阅读。因为是自主阅读,我都是真读,真读就是读或者收听那些自己真正能懂的东西,而假读,有时候是糊弄老师和家长,装模作样的读。我看到一些家长时不时扔给孩子世界文学名着来读就觉得担心。比如《好老师不如好妈妈》这本书中提到,不许孩子读缩微的世界名着,只能读那些原版名着。

这种做法很可能是违背可理解性输入这个原则的。这种阅读往往是一种假读。世界文学名着,因为翻译的时候是用比较欧化的语言,阅读起来,语感上就很吃力。而且文学名着可不是故事书,人物众多,含义深刻,看《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书,光人物关系就能把人搞晕。

所以,阅读要真读,要理解阅读的真谛,要理解阅读与写作能力的真正联系。要真正做到可理解性输入。我大量的听各种广播节目。那个时候家里也没电视,广播是很好的伙伴。然后,阅读量很大。少年百科丛书出一本我就买一本,中国历史故事,中国革命历史故事,自然地理入门,成语故事,来自西方的故事,少年文艺,儿童文学,以及一些优秀作文选,对这类书爱不释手。后来对于历史故事饥渴到要拿来初中教材阅读。

每个人最终都能学会说话,大多数人都能学会游泳,骑自行车,作文能力实际上不是一种多么高深的能力。原则上,只要坚持可理解性输入,大部分人都能写好作文,有一个比较好的文笔。

至于中学时写的说服性文字,如议论文,则需要专门的思维训练,那就是另外一套学习方法了。但是无疑,小学时打下的文字基础,会对议论文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儿童时期的真读(有效阅读,可理解性阅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一时期可以为一生奠定基础。我在高中时候学习历史,地理非常省力,因为小学时候的基础这个时候竟然还起作用。我小学时候奠定的写作基础,让我在高一,高二分别获得全市作文竞赛一、三等奖。这种成功让我萌发了成为一名作家的理想,并在此激励下,考入北大中文系。就我而言,一生的发展路线图,在小学时便已经奠定了。

其实想一想也不奇怪,小学六年,中学六年,一样长的时间,可中学有那么多学科,那么多习题,往往疲于奔命,哪里还有什么时间让我们去凭着兴趣真读?所以,小学时候这宝贵的阅读时光错过了,到了中学就比较难以弥补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