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活着》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汇集20篇)

读寓言小故事要体会其寓意,并且要有自己的心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活着》读书笔记摘抄及心得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5450

作文

1000

史记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写上面那些东西的小哥一看就没读过。作为读过的人,我就告诉你我的感受吧。作为一本纪传体史书,文字确实优美,可是却没有什么中心思想,也不可能有中心思想,因为史书的作用就是如实记录发生的事情,作者不应该掺杂自己的感情。当然,史记里还是有司马迁自己的情感在里面的,就好比写数学课本读后感,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单纯一个篇章的读后感。

比如你读过屈原贾生列传,就可以为屈原列传写一篇读后感,抒发你读过的感受,对文字的理解,对屈原的思考,和你心里一些其他的想法。可是,倘若通读全篇,你就会发现,对整本史记,你不会有一个整体的读后感,史记这本书通过什么事啦,反映了什么中心啦,抒发了什么感情啦,这些不会有。会有什么呢?鄙人是理科生,不擅文辞,不会表达,您只要自己通读一遍,就会有一个自己的想法。

要是不想读,您就写一些套话,什么伟大的史学著作,什么多少本纪多少世家,什么什么不用读也知道的话。那篇例文像是小学生作品,您要是中学生或大学生,那就再加上点成熟的语言,篇幅拉成800字,找几篇介绍史记的文章看看,基本就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简爱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主要描写了简·爱与罗契斯特的爱情。简·爱的爱情观更加深化了她的个性。她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而不应取决于社会地位、财富和外貌,只有男女双方彼此真正相爱,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在追求个人幸福时,简·爱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纯真、朴实的思想感情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仆人地位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她的爱情是纯洁高尚的,她对罗契斯特的财富不屑一顾,她之所以钟情于他,就是因为他能平等待人,把她视作朋友,与她坦诚相见。对罗契斯特说来,简·爱犹如一股清新的风,使他精神为之一振。罗契斯特过去看惯了上层社会的冷酷虚伪,简·爱的纯朴、善良和独立的个性重新唤起他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而他能真诚地在简面前表达他善良的愿望和改过的决心。

在里德太太家,10岁的简面对舅母、表兄妹的歧视和虐待,己经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当她的表兄殴打她时,她勇于回击;当舅母嚷着叫自己的孩子远离她时,她高喊“他们不配和我在一起”;当她被囚禁在空房中时,想到自己所受到的虐待,从内心发出了“不公正”的呐喊。在孤儿院,简的反抗性格更为鲜明,这和她的朋友海伦·朋斯忍耐顺从的性格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海伦·朋斯虽遭迫害却信奉“爱你的仇人”,在宗教的麻痹下没有仇恨,只有逆来顺受。而简对冷酷的校长和摧残她们的教师深恶痛绝。她对海伦说:“假如她用那根条子打我,我要从她手里把它夺过来,并且当面折断它。”充分表露了她不甘屈辱和不向命运妥协的倔强性格。

简·爱同情罗契斯特的不幸命运,认为他的错误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尽管他其貌不扬,后来又破产成了残废,但她看到的是他内心的美和令人同情的不幸命运,所以最终与他结婚。小说通过罗契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批判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并始终把简·爱和罗契斯特之间的爱情描写为思想、才能、品质与精神上的完全默契。

简·爱是个不甘忍受社会压迫、勇于追求个人幸福的女性。无论是她的贫困低下的社会地位,或是她那漂泊无依的生活遭遇,都是当时英国下层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作者能够把一个来自社会下层的觉醒中的新女性摆到小说的主人公地位,并对主人公为反抗压迫和社会偏见、力争取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为追求幸福生活所作的顽强斗争加以热情歌颂,这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是难能可贵的,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整部作品以自叙形式写成。大量运用心理描写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全书构思精巧,情节波澜起伏,给读者制造出一种阴森恐怖的气氛,而又不脱离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背景。作者还以行情的笔法描写了主人公之间的真挚爱情和自然风景,感情色彩丰富而强烈。这部优美、动人并带有神秘色彩的小说,至今仍保持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弟子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上个学期,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弟子规》,我从中得到了一些收获,也悟出了许多道理。例如: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严于律己……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出必告,反必面”。意思是说:我们出去做什么事情时,要提前告知父母一声,在征求他们同意后再出去,这样以免他们担心。我们外出回家中之后,要立即通知父母一声,以免他们牵挂。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回南昌老家探亲,就发生了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的事。

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和表姐正在她家里玩,姑姑正好有事情要出去,就叮嘱我们在家里玩。我和表姐在家里玩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意思,表姐就提议说:“我们出去玩吧。”就这样我们两个人就跑到大街上去玩了。就在我们两人在外面吃着各种美味的小吃,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姑姑回到家不见了我们俩的踪影,大吃一惊,赶紧打电话到奶奶家问:我们俩人有没有去那边。我爸爸和奶奶听说我们俩人不见了,也十分着急。大家等了一会儿,见我们还没有回来,爸爸就赶到姑姑家,准备和姑姑一起出去找我们,后来在姑姑家楼下碰到我们俩回来了。爸爸和姑姑严厉地批评了我们俩人:只顾着自己出去玩得开心,一点也不考虑大人们会担心。我和表姐不得不低头认错,表示以后出去玩一定会和家里人打招呼,以免引起大家不必要的担心。

我们学习《弟子规》,不仅仅要会背诵,而且还要深入理解,贯彻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里,这样我们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骆驼祥子读书笔记及感悟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在读完《骆驼祥子》这部老舍笔下具有杯具色彩的名著之后,我的第一感觉是梦想与现实的不相符。祥子一生梦寐以求的洋车终在无数次巅簸坎坷中碎了,散了的确,梦想与现实的不相符造就了无数的遗憾。多少莘莘学子由于家境原因不能升入梦想的大学;多少各方面的人才由于内外在的原因不能进入各自专长的领域。光靠幻想,梦是不可能成真的,即使像祥子那样不知疲倦地追求,梦想最终还是破灭了。

能够说,这是一个杯具。同时,祥子最终的堕落与社会之堕落是分割不开的。有些人因出身贫寒,所以为自我的将来而努力奋斗,却无果。这是什么造成的,是残酷的社会。现实社会中,钱似乎能代表一切,什么知识大于金钱,根本是个“假命题”。所以,若想在现实社会中立足,充分的知识、良好的生活背景必不可少。

相比之下,后者因素比例更大,所以制造了那么多的遗憾,甚至于杯具。现实社会中的机遇也决定着梦想的实现与否。法拉第小时候家境贫寒,偶然的机遇使皇家学院院长哈维认识了这个聪明好学的孩童,最终使法拉第成为了的电磁学家。日本商业家松下幸之助刚刚创业曾一度破产,但也是偶然的机遇使他认识了世界公司,使他走向了富裕之路。可是这样的人毕竟只占少数。梦想和现实并存才能实现突破,创造历史。

与此同时,作者经过祥子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格改变的问题,也给我很深的印象。祥子迫于生活的压力一步一步堕落为社会垃圾,如果环境不是这样恶劣,那么祥子必须不会是这样的。可是事实是这种事情即使是在此刻的社会也在不断发生,每一天都有很多人为生活所逼,失去了一开始的品格,成为和祥子一样的行尸走肉。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祥子生活在此刻的社会里,那么情景必须就不一样了吧?可是事实告诉我,那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即使是在此刻的社会里,依然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去思考,很多事情就象鱼和熊掌那样,不可兼得。而这种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和祥子一样,为了生活抛弃品格。当人们惊醒时会发现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仅有硬着头皮走下去。所以说,祥子变成之后的样貌不是一个偶然,而是一个必然。

其实祥子一开始也在努力地与生活斗争,只是他失败了。而他的失败就败在没有坚持,如果他坚持了,那么事情就不会是这样。可是,事情是没有如果的,当生活开始的那天起就没有了如果,所以我们没有退路,所以我们不能退缩,所以我们只能向前,所以我们要让自我永不后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虎妞的死使祥子被迫卖掉了车。祥子是一个车夫,卖车相当于把生活的根本都卖了出去。不得不说此时的祥子仍是一个正直的人,没有被生活打倒。也没有一走了事,没有抛下虎妞的遗事不管。他还是一个有责任的人。

但是生活还在继续,祥子被迫卖掉了车,他在城里几年的打拼、几年的努力全都落了空。祥子也要搬出大院子了。邻居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来看他,表示愿意跟他过日子。于是,祥子要强的心再次发作。他狠心的许下承诺:等着吧!等我混好了,我一定来娶你。于是祥子走了。在生活的夹缝中,在绝境的时候总会有一个未被发现的出路在等你发现。祥子终于又有了工作,有了生活的希望。

祥子开始有了新的生活、新的希望、新的目标。但是在黑暗腐朽的旧社会这些是多么的可笑……在年轻的夏太太的引诱下。祥子染上了淋病。这是一个不小的厄运。祥子是靠身体吃饭的车夫。但是现在他的身体“背叛”了他,于是他的生活又一次崩塌了。他陷入了黑暗。染病的祥子又染上了抽烟、喝酒、打架的陋习。在警察的眼中,祥子是头等的刺头。

祥子成了旧社会的牺牲品,她的遭遇和命运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现在的社会稳定,经济也在不断发展。一座座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疾病也不那么可怕,中国也再不是“东亚病夫”,奥运会上的冠军,不论是什么项目,都能看见中国健儿的身影,我国还成功的举办了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等,2014年的青奥会也将在南京举办。让外国都能刮目相看,赞叹不已!作为青少年,有书读,而且到处都有人呵护着、鼓励着。所以,我们不能辜负社会对我们的期望,至少我们要学习骆驼祥子奋发向上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读《活着》心得感悟300字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人总是不能从心底接纳无常。目睹他人兴盛时,轻谑以对,自诩看破世事;自己繁华时,却痴想世事永恒,人事亘古。我们总是洞悉了别人的无常,又蔑视了自身的幻灭。福贵,是你让我繁复的心激不起杂乱的涟漪,是你让我不再控诉人世的不公、命途的不平,是你让我开始学会简单地为自己活着

福贵,我不禁幻想你在破屋前逝去的模样,你的内心深处一定会被曾经霸道地占据,曾经的荒谬莞尔后倏然长逝,弥漫心田的是不可磨灭的华生枯寂的苦难,那是你一生最宝贵、最真实的记忆。包含一生历经的晶莹泪滴滑眶而出,随即被尘世的无常所淹没。满带笑容的你阖目而去,任由我凭吊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边城读书笔记之好句摘抄

全文共 3101 字

+ 加入清单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

1、 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 ——沈从文 《边城》

2、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 明天 回来 ——沈从文 《边城》"

3、 “照理说:炒菜要人吃,唱歌要人听。可是人家为你唱,是要你懂他歌里的意思!” “爷爷,懂歌里什么意思?” “自然是他那颗想同你要好的真心!不懂那点心事,不是同听竹雀唱歌一样了吗?” ——沈从文 《边城》

4、 时候变了,一切也自然不同了,皇帝已不再坐江山,平常人还消说!杨马兵想起自己年青作马夫时,牵了马匹到碧溪岨来对翠翠母亲唱歌,翠翠母亲不理会,到如今这自己却成为这孤雏的唯一靠山唯一信托人,不由得不苦笑。 ——沈从文 《边城》

5、 他们生活虽那么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生活里时,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相似,全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若有多少不同处,不过是这些人更真切一点,也更近于糊涂一点罢了。 ——沈从文 《边城》

6、 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 ——沈从文 《边城》

7、 翠翠每天皆到白塔下背太阳的一面去午睡,高处既极凉快,两山竹篁里叫得使人发松的竹雀和其它鸟类又如此之多,致使她在睡梦里尽为山鸟歌声所浮着,做的梦也便常是顶荒唐的梦。 ——沈从文 《边城》

8、 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沈从文 《边城》

9、 翠翠依傍祖父坐着,问祖父: “爷爷,谁是第一个做这个小管子的人?” “一定是个最快乐的人,因为他分给人的也是许多快乐;可又象是个最不快乐的人作的,因为他同时也可以引起人不快乐!” ——沈从文 《边城》

10、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 ——沈从文 《边城》

11、 日子平平的过了一个月,一切人心上的病痛,似乎皆在那份长长的白日下医治好了。 ——沈从文 《边城》

12、 人事就是这样子,自己造囚笼,关着自己。自己也做上帝,自己来崇拜。生存真是一种可怜的事情。 ——沈从文 《边城》

13、 水是各处可流的,火是各处可烧的,月亮是各处可照的,爱情是各处可到的。 ——沈从文 《边城》

14、 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沈从文 《边城》

15、 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 ——沈从文 《边城》

16、 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 ——沈从文 《边城》

17、 一个人记得事情太多真不幸,知道事情太多也不幸,体会到太多事情也不幸。 ——沈从文 《边城》

18、 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 ——沈从文 《边城》

19、 照规矩,一到家里就会嗅到锅中所焖瓜菜的味道,且可见到翠翠安排晚饭在灯光下跑来跑去的影子。 ——沈从文 《边城》

20、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小溪既为川湘来往孔道,水常有涨落,限于财力不能搭桥,就安排了一只方头渡船。 ——沈从文 《边城》

21、 一切充满了善,然而到处是不凑巧。既然是不凑巧,因之素朴的善终难免产生悲剧。 ——沈从文 《边城》

22、 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黒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切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 ——沈从文 《边城》

23、 翠翠问:“后来怎么样?” 祖父说:“后来的事长的很,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首歌唱出了你。” ——沈从文 《边城》

24、 要自己作主,站到对溪高崖竹林里为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是马路——你若欢喜走马路,我相信人家会为你在日头下唱热情的歌,在月光下唱温柔的歌,一直唱到吐血喉咙烂! ——沈从文 《边城》

25、 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 ——沈从文 《边城》

26、 大老何尝不想在车路上失败时走马路;但他一听到二老的坦白陈述后,他就知道马路只二老有分,自己的事不能提了。 ——沈从文 《边城》

27、 该笑的时候没有快乐。该哭泣的时候没有眼泪。该相信的时候没有诺言 ——沈从文 《边城》

28、 有些人是可以用时间轻易抹去的,犹如尘土。 ——沈从文 《边城》

29、 白河下游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躲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 ——沈从文 《边城》

30、 黄昏时天气十分郁闷,溪面各处飞着红蜻蜓。天上已起了云,热风把两山竹篁吹得声音极大,看样子到晚上必落大雨。 ——沈从文 《边城》

31、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 ——沈从文 《边城》

32、 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 ——沈从文 《边城》

33、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沈从文 《边城》

34、 学贸易,学应酬,学习到一个新地方去生活,且学习用刀保护身体同名誉,教育的目的,似乎在使两个孩子学得做人的勇气与正义。 ——沈从文 《边城》

35、 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 ——沈从文 《边城》

36、 这办法决定后,老马兵以为二老不久必可回来的,就依然把马匹托营上人照料,在碧溪岨为翠翠作伴,把一个一个日子过下去。 ——沈从文 《边城》

37、 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 ——沈从文 《边城》

38、 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沈从文 《边城》

39、 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许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方配活到这块土地上 ——沈从文 《边城》

40、 这并不是人的罪过。诗人们会在一件小事上写出整本整部的诗,雕刻家在一块石头上雕得出骨血如生的人像,画家一撇儿绿,一撇儿红,一撇儿灰,画得出一幅一幅带有魔力的彩画,谁不是为了惦着一个微笑的影子,或是一个皱眉的记号,方弄出那么些古怪成绩?翠翠不能用文字,不能用石头,不能用颜色把那点心头上的爱憎移到别一件东西上去,却只让她的心,在一切顶荒唐事情上驰骋。她从这分稳秘里,常常得到又惊又喜的兴奋。一点儿不可知的未来,摇撼她的情感极厉害,她无从完全把那种痴处不让祖父知道。 ——沈从文 《边城》

41、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沈从文 《边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教海漫记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2924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书店里,找到了于永正老师著的《教海漫记》真是让我喜出望外。记得几个月前,他到我们学校来给我们做指导,还有幸作为东道主陪着他游览了孔圣园。到现在,他谦逊、平易的待人之道,朴实、精彩课堂教学还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他机智、幽默的教学语言,还常常回响在我的耳边。他是我最崇拜的名师。如今,居然找到他的著作,我真是如获至宝。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爱不释手了,大有一发而不可收拾之势。我一边读,一边圈圈点点,一些精彩的地方还把它抄下来,反复品味。

这本书分为“教育篇”、“教学篇”、“修养篇”、“其他篇”四大部分。于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地讲述了他对教育,尤其是对语文教育的感悟。语言流畅,生动幽默,处处折射出过人的教学魅力。读完这本书,我感慨良多。现在众多的语文课上,学生被动地抄词,组装句子,还有无的放矢的改错啦,判断啦,弄得学生晕头转向。教师在课堂上枯燥无味地分析课文内容,讲了不少正确的废话;学生在教室里没精打采地听,听得如坠云雾。语文课堂,缺少生气,缺乏魅力。而在于老师的语文教学中,我们看到地却是另一番景象: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言语生动,琅琅书声不绝于耳。教学中,语言训练扎实、到位,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课堂上时而还发出阵阵笑声。此情此景,我惊叹,我深思:为什么于老师的语文课达到这样高的境界?我从如下三点谈自己的体会。

一、“吃透学生”

记得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大声疾呼:要面向儿童的个性。的确,学生的可塑性大,他们丰富多彩、变化不定的内心世界更是难以揣摩。但从书中内容看,于老师在教学中最具深度,最具特色,最有成效的研究,就是对儿童的研究。他认为,在课堂中,教师应将百分之八十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身上,要“目中有人”。于老师眼里的学生,不仅有共性,而且有鲜明的个性。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就某一个学生而言,在教学活动中和每个阶段的心理特点都是不尽相同的。有时会高兴,有时会焦虑,有时又会莫名地感到困惑,有时又会有所顿悟。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伺机诱导,巧妙点拨。当学生思维堵塞时,耐心疏导他,当他心理有困惑时,春风化雨地开导他,当他精神倦怠时,用催人奋进的话语激励他。上课时,对学生或者注目,或者点头,或者微笑,或者抚摸学生的头,又或者给学生讲悄悄话……总之,言语的、非言语的、明示的、暗示的,都给学生注入“兴奋”。这一点,于老师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想想自己,虽然也能做到“目中有生”,但是却未能做到时时刻刻关注学生,更不能适时地给学生注入“兴奋”,原因就是自己对学生的心理了解得不够深入,还未能吃透每一个学生。虽然于老师讲的这些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却让我好好地反思了自己。在“吃透学生”这一点上,与于老师相比,我真是差远了。看来我还得多下点功夫,努力地“吃透学生”,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用好教材

在“用教材教”和“教教材”这个篇章里,于老师用他的一个教学实例让我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教教材”,怎样才是“用教材教”。“它是以教材为凭借,在尊重教材和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学生教活,教聪明。”“举个例子吧,指导让学生用文中的‘究竟’造句,如果只是教教材,那简单多了,仿一个就是了,再不然老师造几个句子,抄抄背背也不是不行。但,这样做,它的训练价值就小得多了,‘用教材教’,就是尽可能地让教学‘增值’。” 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于老师做得最多的也是最有成效的,就是读写结合。在他的课堂教学中,很多写的练习,教材上是没有规定的,都是于老师根据教材,根据学生能力训练的需要加上去的。于老师的这一做法大大地启发了我,让我彻底反思以往“教教材”的低效的课堂教学,也激发了我“学而致用”的冲动。于是,在新学期开学后,我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也实实在在地尝试起来,例如:教完《走遍天下书为侣》,我让学生也来一篇《走遍天下电脑为侣》,让他们说说以电脑为侣的理由;读了古诗《秋思》后,我则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首诗改编成故事;《梅花魂》一文,首尾呼应,《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摇桂花的乐趣。我就让学生运用首尾呼应的写法,写一写童年生活中的一件乐事。教材是个好例子,教材用得好,才能让学生确确实实地提高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现在,我尝到了用好教材,让教学“增值”的甜头。

三、善于思考

“业精于勤,荒于嬉。”读完这本书,回过头来细细想想于老师的成长历程,他之所以成为名师,与他善于思考不无关系。“我看见水壶开了,高兴得像孩子似的叫起来;马歇尔也看见壶开了,却悄悄地坐下来,造了一部蒸汽机。”记得很早以前,我就在某一杂志上读过这句话,但没有引起我的思考。于老师就是从这句话获得了启示,从而爱上了思考。读了于老师的一个个教育教学的故事,我也对这句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的确,凡人和不平凡的人的区别就在于——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则善于思考。这说明思考是多么重要。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者不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可惜,自己很多时候都让时间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中,却没有用来思考,以至于思维水平、教学能力总是在一个水平上徘徊,成了那种忙而少思的勤奋者。还清楚地记得我教《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让学生读读课文,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这本是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可是,我缺乏耐性,第一个学生没说对,又换了第二个人;第二个人也没说对,我就沉不住气了,顺手从讲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截爬山虎的茎让同学们看。这么好的一项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机会,就这样白白地轻而易举地失去了。因为我没有作认真思考:阅读教学不是单单为了理解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是引导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还是听老师讲懂,还是看实物或者通过电教手段帮助学生搞懂?当然是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读懂,否则阅读教学就失去了意义。因为从教学论的观点看,教学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的认识过程。正常的教学应该展示这一过程而不是展示一个结果。而且,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语感形成的过程,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如果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便当是便当了,但是一切的能力训练都不存在了。“不要再做忙而不思的勤奋者。”我常对自己说。现在,每逢上课前,上完课,我都不忘思考。思考什么?思考怎么上才能上得更好,思考成功,也思考失败。纵然是跌倒了,也要回过头来想想是怎么跌倒的,以免今后再重蹈覆辙。思,可以使失误也变成财富。人,都是在思考中走向成熟的,教学也是在思考中日臻完善的。我想,我不但要学会思考,还要善于思考,像于老师一样,做一个思考型的教师。

《教海漫记》是于老师数十年教育实践的经验集粹,是于老师教学生涯的记录,也是于老师内心情感的真实坦露,是名副其实的教育经典。读他的书,就好像和一位智者说话。读了这本书,真有点想见恨晚的感觉。“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于老师的教育、教学、个人艺术修养,点点滴滴,都值得我永远记取,好好学习。现在,我越来越清楚要怎样当老师,怎样教学生学语文。今后,我还会反复品读,好好领悟,把书中的精华进行内化。有它作引领,我相信我会不断努力,不停向前,把教学工作做得出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木偶奇遇记》读书笔记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了《木偶奇遇记》,我给大家讲讲吧!

穷人杰佩托造了一个木偶,叫匹诺曹,想不到匹诺曹竟然会说话!杰佩托看匹诺曹会说话,想让他读书上学,就把自己的外衣买了卖书,并让匹诺曹去上学。匹诺曹上学的时候,为了看戏不惜卖掉课本,回家的路上,由于贪心,上了狐狸和猫的当,差点被它们吊死。匹诺曹还误入了监狱,出狱后被迫当了看家狗,夜里它帮主人抓住了黄鼠狼而重获自由。它一心想成为用功读书的好孩子,可总经不起诱惑,在坏同学的强迫下,逃学去看鲨鱼。后来它又在朋友的哄骗下到玩具国享乐,不幸变成了一头驴子,最后它在鲨鱼的肚子里与父亲意外重逢,并设法逃了出来。从此,匹诺曹为了养活爸爸,发奋努力,勤工俭学,不但成为了好孩子,还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小男孩。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只有克服自己的缺点,压制种.种诱惑,才能够一步步走向成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三字经》读书笔记600字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三字经》这代历史书,相信大家都看过吧,《三字经》但是一本悠久的古代书啊!它的每一个字,都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读完三字经后,还要透彻理解它们的意思,这样才能做到十全十美哦!

三字经的每一个,每一行字,都在讲述着一个个人生的哲理。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那样,意思就是不能浪费光阴,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白,百而千,千而万”的意思,就是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来。三字经历史悠久,是由一件件民间传说融入到一个个字中的。别看这小小的一个字,它里面可有一个个故事呢!像“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那样,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在以前,有一个女神。一天,她的儿子被冥王抓走了,冥王对她说,只要她的儿子不吃地狱里的东西,他就还给她,但是,他的儿子只是吃了一个果子。从此,冥王只能让他一年回去俩次,回去的时候,万物复苏,而没回去的时候,将寒冷无比。所以,导致出了春,夏,秋,冬,这四季。瞧,这个故事是多么搞笑啊!《三字经》还有许多故事呢!如盖房子,孟子妈妈三次搬家……这些故事都是多么搞笑啊!而且,故事的精华都包含在这几个小小的字里。这几个小小的字,却蕴含着这么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是好啊!

《三字经》不但要背,还要背里面的故事和意思,透彻理解它,才能懂得新知识,为我们的祖国做一份贡献。《三字经》真的是一本好书,曾是古代四大好书之一呢!为了对我们的祖国做一份贡献,为了我们的将来,为了能够弘扬国学,倡导礼貌,让我们一齐,来理解这本独一无二的古代畅销书——《三字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拇指姑娘》读书笔记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姐姐一起看了《拇指姑娘》这本书,内容非常精彩。

这本书主要讲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有一个女人,她想要一个袖珍姑娘,她就向女巫要了一粒特别的种子,这个种子可以种出你想要的东西。她把种子种在花盆里,花开了,里面坐着一个拇指般大小的姑娘,人们叫她拇指姑娘。

森林里的小动物都非常喜欢她,有一次青蛙看见漂亮的拇指姑娘,想把拇指姑娘嫁给它的儿子,青蛙怕拇指姑娘跑走了,把她放在了荷叶上,小鱼看见拇指姑娘不想嫁给青蛙,便使劲把荷叶的根咬断了。金龟子看见了,把拇指姑娘带到了田鼠家,鼹鼠来田鼠家做客,看到了拇指姑娘,也想和她结婚。一只燕子来到了田鼠家,拇指姑娘对燕子说她不想和鼹鼠结婚,想让燕子把她带到花丛里,在花丛中,她看到了一个花王子,拇指姑娘对花王子说:“原来你就是我的意中人啊!”花王子答应了拇指姑娘。 他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拇指姑娘现在就是花皇后了。

看完《拇指姑娘》我有很多感想,我看到拇指姑娘有很多朋友帮助她,我觉得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重要,我也要帮助我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简爱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一次的寒假读书计划书单中,我选择了《简爱》这本书。打开书架,取出爸爸送给我的那本《简爱》翻了起来。在朦朦胧胧的迷雾中,出现了一个弱小的身影,慢慢地走近了。

简爱的第一个身份是里德太太的侄女。她自幼失去父母,唯一爱她并领养她的舅舅又过早地弃她而逝。她从小受尽两个表姐和表哥的欺负,总是待人受过。而且“无论怎么讨别人的欢心,都有人从早到晚地骂我淘气、阴暗、讨厌、鬼头鬼脑”。这种强烈的不公终于在简的心中激起了她的反抗。她鼓起勇气教训了约翰,并且冲破了长期以来一直束缚着她的那个服从长辈的观念。她勇敢的站起来,诉说心中的不公平,控诉以恩人自居的舅妈的罪行。她一针见血地骂她是伪善的女人,把她斥责得抬不起头。面对强权,她开始反抗,也开始走向成熟。她学会了独立。

当走出舅妈的家时,简爱的心情是阴暗的。因为她从种种蛛丝马迹中已经领悟到第二个住所——劳渥德慈善学校对她不可能会轻松。果然,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伤害了她的自尊心。但她并没有下决心与全世界作战。她对谭波尔小姐和好朋友海伦彭斯都有极大的热心和热爱。在劳渥德,她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区别对待。这给她的反抗蒙上了一层是非和正义。她以别人对待她的方式对待别人,她成熟了。随着成长,简爱的反抗精神真正的散发出光芒。

简爱一生的转折发生之处便是桑菲尔德府。她来到这里,做了一名家庭女教师。而18岁的她,渐渐地与主人罗切斯特产生了爱情。罗切斯特家召开宴会,简爱以不卑不亢的态度与贵族的小姐太太们相处,为自己赢得了尊严。她对罗切斯特的爱情是炙热的,也是强烈的。但她决不会因此失去原则。当她误认为主人要娶一位贵族小姐,又要同时把她留在身边,使她成为无足轻重的人时,她愤怒地反驳了罗切斯特。在这个时候,她的愤怒的斥责,正是使我们感到敬佩的。

而命运似乎还要考验简。在她与罗切斯特的婚礼上,她才发现罗切斯特早已娶妻。她不顾内心的反抗,情感的痛苦毅然出走。她用法律的条款约束自己,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光明的天堂。她是自立而独立的。她为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华彩的乐章!

命运是公正的。简最后与罗切斯特获得了幸福的结局。而她的精神也如经久不衰的珍宝,永不褪色。

最后,伦敦的迷雾又加深了。那个瘦小但坚强的身影远去了。我合上书。19世纪的英国渐渐如一艘航船从思绪的海洋中退去。

简爱的一生,从幼稚到成熟;从柔弱到坚强;从懵懂到智慧,她改变了许多,成长了许多。而我们,也在成长,也在从幼稚变成熟,从懵懂变智慧。

简爱的一生,不变的是她的反抗,她的精神。而我们,让我们保留一点不变的精神,总有一天,它会像金子一般发出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父与子读书笔记 王立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我读了好几本书,有《海底两万里》、《笑猫日记之云朵上的学校》、《父与子》等,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父与子》,它的作者是埃。奥。卜劳恩,是一位闻名世界的漫画巨匠。

这本书以漫画的方式给我们介绍了一位父亲和儿子的故事。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叫《天降烤鸭》。故事讲的是有一天,父子俩顶着大风去买烤鸭,回家的时候烤鸭被大风刮跑了。这只烤鸭落到了一户穷人家里,这户人家每天只能吃炒豆维持生活。当烤鸭从他们家烟囱里掉下来的时候,他们一家高兴极了!父子俩看到这家人高兴的样子,比自己吃了烤鸭还要开心,他们和这家人一起品尝烤鸭的美味。

从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帮助别人,能使自己快乐、幸福,我也要像这对父子一样,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好玩的故事,有的令人啼笑皆非,有的却发人深省,有兴趣的同学也来读读这本书吧,相信你也会从中收获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爱丽丝梦游仙境》读书笔记心得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近读了《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本书,它是刘易斯·卡罗尔写的。书里的故事主要描写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姑娘在她离奇的梦境中,为了追赶一只怀揣着怀表、会说话的白兔,掉进了一个兔子洞,由此坠入了神奇的地下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吃一块蛋糕又会变成巨人,似乎所有吃的东西都有古怪,吃了都会有奇怪的事情发生。她还遇到了许许多多不同的人和动物,有:渡渡鸟、蜥蜴比尔、柴郡猫、疯帽匠、睡鼠、素甲鱼、鹰头狮、还有丑陋的公爵夫人。兔子洞里还另有乾坤。爱丽丝在这样一个奇怪的世界里仍然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斗智斗勇。我觉得爱丽丝是一个坚强乐观的姑娘,他的勇敢善良感染了我。我希望自己也能像爱丽丝一样成为一个勇敢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水浒传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1、林冲望后一退,洪教头赶入一步,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林冲看他脚步已乱了,便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柴进大喜,叫快将酒来把盏。众人一齐大笑。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赏析:这段话是动作描写,叙述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场面,体现了我们的主人公胜得精彩漂亮,而且光明磊落。

2、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走了一直,酒力发作,焦热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的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原来但凡世上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武松见了,叫声:“阿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哨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赏析: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闪”突出武松动作之快。

3、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 下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赏析:写得极为传神,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4、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挡着一个锦皮袋。

赏析:几经搏斗,老虎威风渐减,最后如何被武松按住,如何挣扎,如何被武松打死,写得活灵活现,十分逼真。

5、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涛观察;又损害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

赏析:这段心理活动中传递出两个信息:第一,宋江作为一个朝廷懂法的人,知道晁盖所犯的一串串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诛九族的罪,虽然前面是事非得已,可是到了现在已经是不能够回头了;第二,宋江担心晁盖等人,怕他们出了疏忽和闪失,心中有种隐隐的操心。这是一对矛盾,从理上讲,晁盖等人于法度上饶不得,从情上讲,却不愿他们出现闪失。这是宋江很真实的心理,也是宋江复杂人格的外在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西游记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西游记》是一部众所周知、老少皆宜的作品,它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趣味,还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孙悟空,许多儿童的偶像,他乐观,聪明,勇敢,充满了斗争精神;然而与孙悟空相应成趣的是他的师弟猪八戒,他身上有许多的小毛病,却也有许多的优秀的品质;和孙悟空,猪八戒这一猴一猪比起来,第三为土地沙和尚就成了不可缺少的配角;唐僧虽说是取经的领导人,却总是太慈悲,不分清红皂白地训斥孙悟空,不明不白地就掉进了妖怪的陷阱。

这部名著给了我很多其实,那就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愿望,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必须艰苦奋战,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敌人,不可知难而退.我们只要踏出了第一步,那么就要去走第二步,第三步……记得我参加过一个演讲比赛,知道老师不是说我这演讲的不要了,就是那出错了,气急败坏之下,我做出了一个过后让自己后悔的决定,那就是退出比赛.想想《西游记》里的四个人,再看看自己,多大点困难,我就不够勇敢地去克服,去战胜,怎么可能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摘抄精选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1、置身于这个绿色花园里,真是心旷神恰。这里有爬在地上的卷须藤和低垂的茉莉,还有一种叫做蝴蝶荷的十分罕见的花。因为它那容易掉落的花瓣很像蝴蝶的翅膀,所以名叫蝴蝶荷,这种花发出一阵阵甜丝丝的气味。但最美丽的还是那些蔷薇花。在北方的花房里,很少能够见到我南方家里的这种爬藤蔷薇。它到处攀爬,一长串一长串地倒挂在阳台上,散发着芳香,丝毫没有尘土之气。每当清晨,它身上朝露未干,摸上去是何等柔软、何等高洁,使人陶醉不已。我不由得时常想,上帝御花园里的曝光兰,也不过如此吧!

2、童年的记忆都是片断零碎的,一想起那段没有光,没有声音的黑暗世界,这些影像就会更清晰地在我心头浮现。

3、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惟恐意外发生。在未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非常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正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4、在温暖的阳光照耀下,含羞树的花朵在阳光下飞舞,开满花朵的树枝几乎垂到青草上。那些美丽的花儿,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纷纷掉落。我穿过落英缤纷的花瓣,走近大树,站在那里愣了片刻,然后,我把脚伸到枝桠的空处,两手抓住枝干往上爬。树干很粗,抓不牢,我的手又被树皮擦破了,但我有一种美妙的感觉:我正在做一件奇妙的事。因此我不断往上爬,直到爬上一个舒适的座位。

5、聋人和盲人很难领会谈话中的细微之处。那些既聋又盲的人遇到的困难又会大多少倍啊!他们无法辨别人们说话的语调,没有别人的帮助,领会不了语气的变化所包含的意思。他们也看不见说话者的神色,而神色是心灵的自然流露。

6、现在的人们该是多么快乐啊!阳光普照大地,百花争芳吐艳,田野中回荡着我那匹小马悦耳的蹄声。

7、穿过积雪,跃过洼地,径直向下面的湖泊冲去,一下子穿过闪闪发光的湖面,滑到了湖的对岸。真是好玩极了!多么有趣的游戏!在那风驰电掣的一刹那,我们似乎与世界脱了节,御风而驰,飘飘欲仙。

8、从童话故事和玩具迈到了对现实世界中的真实而平凡事物的热爱。

9、第一天,将会是忙碌的一天。我将把我所有亲爱的朋友都叫来,长久地望着他们的脸,把他们内在美的外部迹像铭刻在我的心中。我也将会把目光停留在一个婴儿的脸上,以便能够捕捉到在生活冲突所致的个人意识尚未建立之前的那种渴望的、天真无邪的美。

10、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我将怀着敬畏之心,仰望壮丽的曙光全景,与此同时,太阳唤醒了沉睡的大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谈美书简》摘抄及读书笔记

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

谈美书简摘抄读书笔记摘抄通篇读来,其中具有开创性的观点比比皆是,现在简要归纳辑录如下: “人是审美的主体,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时也改造了人本身,人在审美中具有最高的意义,美离不开人。”“学习美学的方法应是:在应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同时,应多结合其他流派的观点考察美学。”“艺术也是一种生产劳动,在审美中,人有意识的依据美的规律来创造美和发现美,所以,美也是一种生产劳动。”“美是有阶级性的,但同时,美更本质的性质是人性,阶级性是人性中的一部分。这及时的更正了人们关于美的错误意识。”“美与生理状态的内在联系,并认为美的文艺作品中应有思想性的渗透,但不是直接,而是间接从作品中表现出来。”“现实主义从客观出发,而浪漫主义从主观出发,并据此认为我们不能容忍一个人因一点小过错而失败,从而产生出悲剧感,惊恐和哀怜是悲剧的情感基础,悲剧更为本质,好的喜剧作品中一定有悲剧性。”“崇高是我们由压抑而产生的,它是由恐惧转为振奋的,并在其中体会到一种自尊或愉悦。崇高侧重于对立和冲突,而秀美侧重于平衡和和谐。”读书笔记〈一〉美的本质。从柏拉图开始许多的哲学家、美学家以及文艺理论家都进行了不懈的探讨和研究。但最终的回答仍然莫衷一是;可见美的问题本身有着不可测度的奥秘。这同样也告诉我们:美学是一种概念。美学之路,自然就艰难远久。 朱光潜先生却强调:“美的研究,一定要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捕捉美的本源。”即人类对美的追求源于日常生活和经验。学美学,首先应知道什么,了解什么。或者必备什么认知呢?朱光潜先生回答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理解起来似乎就是:各人资凛不同,环境不同。学美的性质自然也不相同。美源于一点;自然最终也会归就于一点。在探讨和研究的道路上。尽管途径各不相同。其结果却都一样。〈二〉谈美与审美。最直观的就是人。因为无论是对人的批评还是欣赏。都源于美的界定和价值。对美的判断力并非人类诞生时就存在。而是随着我们人类的进化而逐步完善所成为的一种情感意识。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各种能力的有机统一体。它会将自然中的一些单一性适当融合。正是由于这种融合,才促使美体现在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中。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美学的基本;但也并非学懂了马克思主义就能学通美学。如果一个人学懂了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并不具备认真刻苦、勇猛前进的时代精神;那么,他也不会在坎坷的学美之路上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三〉个人精神的结合产生了情感。人与人的结合产生了社会。当人们心中具备某些东西后;他们就会开始宣释自己内心的美的感受。这其中自然就会要劳动。用劳动将自己的内心展现在这个社会。展现的内容,可能是单一的,也可能是繁复的。这其中不禁要包括许多的学术限界。即不要因为不超越学术界限而宣扬单一的美学。这样不禁使美学空洞和抽象了。艺术体现美,反映了现实中的自然。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创造,是一种劳动产物,所以艺术又被称为“第二自然”。艺术叙述了人们心中的情感,思维和梦想。通过艺术,也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思维高度和精神生活。艺术源于生活。生活通过修辞转化成艺术。艺术也就无形式。尽管在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主义思想。”但艺术的终端。我想也会回归于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三国演义读书笔记摘抄300字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1、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22、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23、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24、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25、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26、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27、出言不逊(张郃):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28、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0、乐不思蜀(刘禅):比喻乐而忘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皇帝的新装读书笔记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星期我读了安徒生童话,我觉得里面《皇帝新装》很好笑。故事是说:有两个骗子,来跟国王说自己能织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衣服:如果是傻子,就看不到这件衣服,聪明的人才看得见这件衣服。皇帝便给他们很多

钱,让他们给自己做这件衣服。

我觉得这里面的国王又傻又笨,脑子一点也不会想,就轻易相信骗子,还亏了这么多钱。而且,这位皇帝还穿着这件独一无二的衣服去参加游行,结果被人给嘲笑了。

小朋友们,我们可不能像这位皇帝一样轻易的相信别人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中读书笔记摘抄格式

全文共 1346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爱读余秋雨的书,尤其是《文化苦旅》,读的时候觉得美得无可言说,至今这本书仍然是我最爱读的书目之一。余秋雨的文字,美妙,又让人感觉深邃,他常常把历史与文学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番厚重的文化之感。因此,读他的文章,除了是文学的享受之外,更是对史学的补充与思考。

暑假期间,闲来无事到书店逛,看到余秋雨的书《山居笔记》,很是喜欢这个名字,觉得颇符合我所向往的山居之风,随手翻了几页,便买回家中。那次共买了四本书,这本书当时只是翻看几页之后,觉得似乎有些艰涩,便搁置在案头,一晃就是几个月。

我几个月后,买的书也读完了,也没有找到新的阅读方向,我就拿来这本书,细细品读起来。这一读不要紧,我又深深现在余秋雨的文字里,徜徉在文学与历史所交替兼容的世界里,随着他的文字,游走在各地,游走在各朝各代,游走在各个名人名士身边。

看那余秋雨,我走进了清朝的历史,那破败王朝的背影,看到历代流放者那凄凉落寞的生活,感慨人生无常,谁又能抵挡的了那些事故变迁呢?苏东坡的突围,让我感慨哪个朝代对于大师的埋没,想到历代大师都经历的摧残,想到我们国人嫉妒品质的劣迹其实由来已久,其实根深蒂固,早已化为血液里一丝我们不远承认的遗传。

《愧抱山西》则描述了一代晋商的发家成名史,让我对山西有了一番新的认识,敬佩山西晋商的精名能干,敬佩他们的审时度势,敬佩他们的种种。正是这些优秀品质,使得一代晋商在异乡的土地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遍地的分号,无不诉说着这个人群的智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一切都发生变化之后,山西晋商似乎一夜蒸发。他们的颓然落幕,是战争纷乱的影响,也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但是,他们留下的在山西的总票号,却还在向世人昭示着这里昔日的繁华,即便是见惯世面的人们,也会为这里的富贵大气所震撼。相必,若是山西晋商的风范尚存,山西晋商的经商之道尚存,我国商业文化,必然又是一番新天地。当然,当今的温、浙、广的商人已经遍布全国,支撑着经济的繁荣,但他们比起山西晋商,缺少了厚道,更缺少了长远的眼光。

余秋雨带我们到他的家乡余姚走了一番,那个不甚出名的地方,是他心疼永远的记忆,也是永远的痛。“少小离家”,却“老不能回”,即便回去,也未踏进家乡的土地,也没有迎接的亲朋好友了,回去也是一片寂然,除非顶着名人的称号,官员的接洽显得热闹些罢了。落叶归根的观念,怕是难以实现。越是难以实现,越成为心底里那柔软的痛,越是思恋。

让我感触真的很深,还有《十万进士》。余秋雨这个人的眼光,实在比一般人深邃,当代人们除了怒斥科举制度的残害人,却并不想它曾经为我们挑选人才时带来的好处,也不去探究在哪个环节致使这一妙策变质,成为众多书生枷锁。而余秋雨的分析,则是犀利深刻,却有委婉絮叨,这观点,怕是用在当今高考也适用吧。

我的最爱是《遥远的绝响》。原因有二,其一,这主人公阮籍和嵇康,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美男子,大文豪,其中嵇康更是通宵音律,为人潇洒,不拘礼节,是如我般凡夫俗子所向往而又不能企及的。这些哀叹,也只能心里想想,合上书,天亮还要回到这规范的框架里生活。我注定不能做到那般潇洒,权且在这羡慕他们吧。

我想不到的是,余秋雨在书的结尾,提到的却是小人。小人的确构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历史的一部分,小人做不得,小人不得不防。这是大师给予的忠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