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的童年高中作文精选三篇 作文题目【通用20篇】

导语:我们即将告别母校,依依惜别前,我向着朝阳,合十双手,闭上眼睛,踮起脚尖,让光和热燃烧我内心的一份感动,对母校,老师,同学深情地道一声“珍重”。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我的童年高中作文精选三篇 作文题目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浏览

7457

作文

130

高中作文:童年的故事

全文共 2470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想写一篇关于板栗树的文章。关于一棵生长于旧瓦房后面的板栗树。那是一个关于童年关于亲人的故事

那时,童年的我和父母姐妹,还有爷爷奶奶,小凤表妹就住在这所旧瓦房里。瓦房分东西两厢。爷爷奶奶带着表妹住在西厢,我家则住东厢。瓦房后面就是记忆中的那棵板栗树。从记事起,板栗树就粗壮地生长在那里,根深叶茂,遮风挡雨。儿时的心中,板栗树就像一位不说话的勇士,无论春夏秋冬,抑或酷暑严寒,静静的守在瓦房后面,守护着瓦房中的我们。

我和姐妹们喜欢在板栗树下玩。或过家家,或捉迷藏,甚至搬来几张方凳,双膝跪在地上,做作业,画画。我们画一排排青砖瓦房,画板栗树后面不远处的座座青山,画眼里绿叶舒展,散发淡淡清香的板栗树。年龄稍大的三姐和四姐却乐意站在板栗树下用旧毛线学织手套、腰带,嘴巴里争论着学校或邻村的新鲜事儿。

最悠闲的莫过于爷爷,他躺在自制的竹椅上,叭嗒叭嗒地吸着旱烟,双眼微眯,似乎在倾听孙儿们的言论与嬉笑,又好像在漫不经心的想着自己一个古老的心事。山风吹过,板栗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也像在由衷地为我们助兴。

最高兴的时候还是秋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栗树上挂满了板栗球,圆鼓鼓的,浑身是又尖又细的刺。板栗球是青绿或淡青色的时候,包裹在壳内的板栗还没有成熟。当栗壳慢慢泛黄,板栗也就熟了。爬树摘板栗是不行的,被壳上那刺扎了,会又痒又痛。于是,我们又天天盼望多点阳光,多点儿风吹。阳光会晒得栗壳暴裂,露出粒粒暗红光洁的板栗。经风一吹,板栗就会掉下来,散落在草丛里,石缝间,我们的脚跟前。我们争着去捡跟前的板栗,也将从草丛里石缝间找到的板栗装进竹筒,铁罐中。风大的时候,只要一会儿工夫,我们就能装满自己的小罐子。

我常把板栗悄悄放进书包,带到学校分给同学们吃。妹妹则把捡来的板栗交给妈妈,风干后做板栗鸡。小凤表妹眼明手快,捡板栗最多,奶奶将它们全炒熟了吃。炒板栗吃起来粉粉的,很香很甜。

为了多捡板栗,我和妹妹常要拉上三姐、四姐一块帮着捡。一次,天才微微泛亮。爸爸叫醒我和妹妹说,昨晚好大的风,掉了不少板栗。我和妹妹便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扯起三姐、四姐,拿着电筒就往屋后冲。心想,这下好了,表妹还在做梦呢。可来到屋后,我和妹妹都傻眼了,板栗树下也亮着一盏灯,年迈的奶奶正陪着表妹捡板栗。两个姐姐忍俊不住的笑出了声。我和妹妹跟着笑了,表妹同奶奶也笑了起来。清晨的风里,轻轻洒下了我们祖孙几个欢快的笑声……

这些美好的光景直到我上中学的最后阶段。因为就在我中学毕业前夕,奶奶便永远离开了我们。奶奶的坟就在离板栗树不远的半山腰上。生前奶奶曾拄着拐杖,让表妹陪着去过那儿。奶奶说那里位置挺好,看得很远,还能看见自己住过的青砖瓦房,看见瓦房后面的板栗树,板栗树下的孩子们……

只是,自从奶奶走后,小凤表妹就随姑妈回家了。我和妹妹也先后去到远方的学校,到城里读书。从那以后我再也没见过表妹。只听说表妹早早地放弃了学业,在远方打工。我常常在吃板栗的时候会想起她,想起那些捡板栗的欢乐,那些板栗树下携手同歌舞的日子……

多年以后,身居闹市的我不知道没有了奶奶的爷爷是怎样走过他人生的最后岁月。不知道没有孩子们打闹、嬉笑的板栗树下,是否还能看见那把躺椅,躺椅上的爷爷美美地抽着他的旱烟,想着他的心事。板栗树也依如从前,静静的守侯在瓦房后面,守护着年迈、孤独的爷爷。

仅记得母亲的来信中曾经提及过。九十五岁高龄的爷爷在生前最后那段时间已经神志不清。常常独自一人站在板栗树下,或喃喃自语,或反复抚摸着板栗树粗大干裂的树身,浑浊的双眼迷茫的望着远方。我想,爷爷是在等待远方的孩子,等待归来的那声问候,那分快慰!

爷爷告别人世的时候,我和远嫁他乡的四姐都没能回去。只有三姐和长辈们送爷爷走完了人世的最后一程。因为母亲没有儿子,三姐以儿子的身份留在了家中,留在了板栗树下。

三姐无疑是勇敢的。

三姐是父母的依靠,是我们姐妹五个远行的慰藉。在远方的天空,在喧嚣的都市,我们沉于繁华,永远忙碌。甚至忘记了自己,淡忘了板栗树下的那片绿荫,还有回家的路途。三姐却默默候守在父母的身旁,在没有我们的日子里,支撑着信念中的家。

三姐曾几次让人给我捎来板栗,说是她和她的孩子一块儿捡的。又说,板栗树已经老了,不少树枝开始枯萎。看着三姐捎来的板栗,依然颗颗暗红光洁,只是颗粒已明显小了许多。心灵深处的那根琴弦,不觉中又被触动了起来。我似乎看见三姐和她的孩子在屋后的板栗树下,很认真地捡着板栗。板栗树也依如当年,静静的注视着三姐和她的孩子……只是,多了份岁月沉积的沧桑,多了份聚散无常的慨叹。

我于是想着哪一天带自己三岁的女儿回趟老家。看看年迈的双亲,看看屋后的板栗树。希望在一个有风有阳光的午后,带着女儿同三姐还有三姐的孩子在板栗树下捡板栗。

我是想寻找些什么。我也想让女儿感受一种城里没有的快乐。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梦。

然而我错了,那的确是一个残缺的梦。

因为三姐也走了,永远地走了,远了。

三姐是难产,死在妹妹医院的抢救室里。我赶到家的时候,已是暮色苍苍。没有了三姐的身影,再也不能看见三姐像往昔一样等候在路口,迎接我的归来,为我卸下沉重的行囊。我只看见苍茫夜色中,板栗树下亮着一盏灯。三姐的灵柩就摆放在板栗树下。那孤灯,那灵柩,那凄凉,刺痛了我的眼,撕裂了我的心。可我欲哭无泪,恍惚中似乎又看见我和妹妹,还有三姐、四姐,奶奶和小凤表妹,提着灯在板栗树下捡着一颗一颗的板栗……

三姐走了。她带走了父母的支撑,带走了姐妹的慰藉,也带走了我先前的那个愿望。

在那所曾经挤满了儿女,曾经充满欢笑的老屋子里,如今只有父亲只有母亲孤单相伴的身影;在那所老房子的后面,在那颗曾经粗壮的板栗树下,已没有了往昔的吵闹,往昔的快乐和甜蜜……

父亲老了,母亲老了,板栗树也确实老了。我不知道是年老的父母在陪伴着枯老的板栗树,还是枯老的板栗树在依如往昔地守护着年老的父母。只知道,青山脚下,有座旧瓦房,瓦房后边有颗板栗树,板栗树下旧瓦房里有两位老人风雨相守。还有岁月深处,我听见有人在轻轻吟唱着一首老歌,深沉,低缓,而又淡淡的忧伤……

[高中作文:童年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中长篇作文《童年》

全文共 227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小的时候,村里有了一所磨坊,矮矮的一间草屋,挨着场畔的白杨树,孤零零地待着;娘是那里的磨倌,我跟着娘,在那里也泡过了我的童年

过去了一个冬天,又过去了一个冬天,我们只是待在这磨坊里。娘是经管罗面的,坐在笸篮边上,将罗儿来回筛着,面粉扬起来,雾漾漾的,她不说不笑,也不大变换姿势,眉儿眼儿就像个雪人儿一般的。我是专赶着那毛驴:它的眼睛被布蒙住了,套着磨杆,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的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石磨“呼呼噜噜”地响着,像在打雷,先还觉得有趣,慢慢就烦腻了:毛驴耷拉下耳朵,一圈比一圈走得慢了,我也走得慢了下来,歪过头去,无精打采地看那窗外的世界。

窗外五十米的地方,有着一棵白杨,是四周最高的白杨了,端端地往上长,几乎没有什么枝股,通身灰白灰白的,尤其在傍晚的时分,暮色里就白得越发显眼,像是从地里射上去的一道光柱。就在那稀稀的几根细枝的顶端,竟有了一个鸟窠,横七竖八的柴枝儿,筑个笼筐儿形似的;一对鸟夫妻住在那里,叫不上名字,是白的脑门,长的尾巴那一类的。它们一早就起飞走了,晚上才飞回来,常常落到磨坊门口,双脚跳跃着觅食;我撒一把麦粒过去,它们却“唿”地飞去了。

我觉得这些小生命可爱了,想它们一定也很寂寞,那么,来和我待在一起,它们唱歌就有我听,我说话也有它们听了,它们可以一直飞到我的磨盘上,我一定会让它们把麦粒儿吃饱呢。我便从光溜溜的树身爬上去,一直爬到树顶,那里风真大,左右摇晃,使我更觉得这里不安全,就小心翼翼地抱下那个窠来了。用绳儿系着,棍儿架着,我把鸟窠安放在磨坊的门口,想晚上鸟儿回来了,就会歇在里边,赶明日我一到磨坊,就看得见它们了。

但是,第二天我来的时候,那鸟窠里却空落落的;从窗口看那白杨树,鸟夫妻在叽叽喳喳叫着,焦躁地飞上飞下。它们是在哭啼呢,还是在咒骂?我大声地说:窠在这儿,窠在这儿!它们却并不理会。飞过一阵了,双双落在一枝树股上,母的偎着头,欲睡未睡,公的却静静地盯着远方,叽叽喳喳了一阵,便又都飞开去;很快,它们分别衔着一根柴枝儿,又在那梢端儿上,筑起新窠了。

我真有些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那么傻呢,它们飞过磨坊,难道没有看见窠在门口吗?但它们还是不停地衔柴枝儿筑窠,一根,两根,横竖交错,慢慢看出有个窠形了。我想,它们一定会疲倦的,疲倦了就会飞进这门口的窠里来的。我再也不去看它们,只是赶着我的毛驴,毛驴蒙着眼,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

一天过去了,那窠编好了底。一天又过去了,那窠编好了顶。鸟夫妻已经十分疲劳了,衔一根柴枝儿,要歇几次,才能衔上梢端;但放好一根柴枝儿,就喳喳地叫着,你一声,它一声的。

我很嫉妒它们,但终于内心惭愧了,觉得我不该移了它们的窠,苦得它们又去创业,便将那门口的鸟窠放到白杨树下,让它们不必远路去寻材料:一放下鸟窠,就立即飞跑回磨坊,害怕它们看见造孽的是我。

新窠又筑起来了,筑得比原先那个更好看呢。它们又在上边过它们的日子了,早晨依然是吵吵闹闹一阵,就双双飞了去。天总是晴朗的,有着微微的风,它们一前一后,斜着翅膀,一会儿飞得很高很高,一会儿又飞得很低很低,末了,就又一呼一应,倏尔在云天里消失了。

似乎又过了十天吧,母的不再去飞行了,它终日静静地躺在窠里,偶尔对着磨坊叫那么一声;公的时常飞回来,嘴里叼着小虫儿。我真有些奇怪,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有一次,我正赶着毛驴走,就听见那白杨树上一片喧嚣,扭头看时,那只公鸟正扑拉着翅膀,在窠边飞来飞去,挨着那窠沿儿,有了四个红红的小嘴儿。啊,它们是有了儿女了呢。

那儿女足什么模样儿,我看不清楚.我几次要爬上白杨树去捉一只下来,又觉得不忍,就这么天天看着它们:它们快活,我也快活;它们呜叫,我也呼喊。终于又过了一段时间,我看见那小鸟儿们了,它们和它们的父母一样漂亮,而且全能起飞,啪啪啪地飞到云里去了。

它们飞走了,差不多的白天里,磨坊里外再没有什么好听的了,只是那无止无休的呼呼噜噜的石磨声。毛驴拽着磨杆,走着一圈,又一圈,我跟着毛驴的屁股,也走着一圈,又一圈。我不知道这个时候,鸟儿飞到什么地方去了……毛驴渐渐耷拉下耳朵,慢下来了,我并不去用树条儿打它,只是问娘:

“娘,鸟儿为什么不住到地上来呢?”

“它们喜欢住得高高的。”

“那么高的,经常有风,它们不害怕吗?”

“不怕,它们很快活;能飞呢。”

噢,我想,它们是不是以为住在这磨坊门口了,担心被我捉住呢?它们住在那高高的树梢上,是愿意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去,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吧?哎呀,那天空全是它们的了,它们是够多快活呢!

“娘,”我又问道,“鸟儿为什么就能飞呢?”

“它们有羽毛的翅膀。”

“那人为什么没有呢?”

“人是要安分的。”

人为什么要安分呢?娘的话,我却听不懂了,想地上有山呀,房呀,湖呀,河呀的阻挡,所以鸟不住在地上吗?天上没有阻挡,空空旷旷的,但人要安分,所以才不能长出羽毛的翅膀吧?!我直想再一次上那白杨树去,住在那窠里,叫那小鸟儿做哥哥、姐姐,叫那老鸟儿做爸爸、娘娘,长一对羽毛的翅膀儿。

娘却骂我说疯话,直催我快赶驴,说再不赶紧,限天黑就不能磨完这些麦子了。(范文网 )我打起毛驴来,毛驴就又一阵紧跑,我也撵着毛驴屁股小不丢溜地跑。但是,毛驴又渐渐耷拉下耳朵

,一步一步地慢了,我也收下步来,又去看那窗外的白杨树了。鸟儿一家又飞回来,在那里吵吵叫叫地热闹,很快就又飞去了,有两根羽毛悠悠地飘下来,落在树下。

我终不能忍了,再不听娘的斥责,跑出去,在那白杨树下捡起那两根羽毛,拿回来,一根别在我的头上,一根别在毛驴的臃脖子上……

[高中长篇作文《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美好的童年回忆话题作文题目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我还有着记忆中的童年,尽管他早已离我远去。 I still have a childhood in memory, although he has long been away from me.

我的童年早已死去多年,没有重生,也没有给我希望,他所给予我的,似乎只有那股浅薄的忧伤,以及那股令我感到意外的思绪,每当我想起我的童年时,总会对我身旁的伙伴说:“瞧,那便是我的童年。”剩下伙伴一人在看着我挠头乱想。童年一旦失去就没了找回的希望,不过还好,我把它埋葬在了我记忆的最深处。至今依然是能够寻出。

依稀记得小时候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在走完从家到田里去的那段长长的路,累的气喘吁吁的时候在田里的大树下懒懒的打个盹,有时,在大树下看着爸爸妈妈在田间劳作,看着蜻蜓伴舞着蝴蝶起舞,看着知了不知疲倦的唱着本属于它的歌谣。身旁偶尔会经过几只蚂蚱,在我发现他们时,总是不知所措的跳来跳去,每当我抓住一个时,它们便如临大敌似得又飞又跳,吓得我赶忙将他们的伙伴放在地上,让他们团聚,这时,蚂蚱们便一个个不屑的带着伙伴继续向着它们那不知是哪里的目的地进发。

每天都是如此,我在大树下乘凉,爸妈在田间劳作,有时候他们累了,也会过来陪我一起歇息,但那时的我似乎并不喜欢他们来大树底下,因为我认为那是我的地盘,不应有他人的侵入,但每当我在下达驱逐的指令时,他们总是看着我笑,有时候一个人笑,有时候一大群人一起笑。我可是严肃认真的,但往往会是自己失败,于是我便躺在妈妈怀里让他给我讲故事,妈妈总会不厌其烦的讲给我听,尽管他已经非常疲惫。

但我还是不愿让出我的领地,当大人们歇息完后,我便想一名胜利者一样高举我的右手,我不想我的领地被侵犯,因为这里有我的鸟儿,有我的知了,有我的蚂蚱,还有我的蜻蜓和蝴蝶。

我爱我的童年,尽管他早已离我远去,但他在我记忆的最深处,永不磨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童年记忆作文高中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当,当当!”一阵清脆的铁块敲击声随风而至,这勾起了我对童年的想望。

卖麦芽糖的老人在我眼里依旧是那样慈祥诙谐,老人只靠一个篮筐和一副已有一定年头的伤痕累累的扁担为生。那副扁担和老人沧桑的面孔述说了许多他们曾经在的风风雨雨呀!

“当,当当……卖糖喽!好吃的糖哦!”我迫不及待地跑到窗户边儿,往下探,大吼道:“我要!我要!”深怕老人听不见,走了。一溜烟,就气喘吁吁地跑到了那儿。那老人穿着一双沾满了泥土满是破洞的布鞋,他的脚趾已顶到了边上,好像又要把鞋添上个洞似的,他的鞋真的太小了。那条裤脚边儿也沾满了泥巴,显然是从泥泞的地方走过,但那张已被太阳晒得黝黑的已满是皱纹,他乐呵呵地笑着。我却心里暗暗想:这个老人好像是一个流浪者,鞋上裤上全是泥巴,必是家境不好的人吧!

我小声地叫了声:“爷爷,我想要……。”但不知为什么我不敢再出声,面红耳赤的我杵在那儿,不敢再看老人的眼了。老人蹲下来,轻轻地问道:“小朋友,你要什么糖啊?”我微微地抬起头更仔细地看了老人的脸。老人的额头上都是一颗颗晶莹的汗水,那双慈祥的眼睛好似一块空灵的水晶。我低下了头,心跳加速了,“我想要麦芽糖,但是我没有易拉罐来换……”说完后,我顿时觉得自己是一个脸皮厚的人,明知老人家境不好,还提出这么一个无理的要求。老人笑了笑,说:“那可不行,没有易拉罐就没有糖哦!”我的脸顿时红通通,不知如何是好。老人随即递给了我三块麦芽糖,温柔地说:“孩子,吃吧!”我顿时震惊了。“当,当当”老人挑起担子,驼着背,迈着缓慢的脚步远去了。

风儿抚摸着树叶,树枝摇曳着着身体,蝴蝶在旁边纷飞着……麦芽糖老人依旧在胡同里、小巷中敲击着铁块,发出“当——当——”的声音。

遥想童年,静静地坐在窗前。童年里的麦芽糖老人,那沧桑的面孔,那慈祥的笑容在眼前一遍又一遍地浮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童年高中读后感1000字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是什么样的?童年理应是一生中最无忧无虑的时光,五彩缤纷、幸福快乐。然而,对阿廖沙来说,他的童年是灰色的,苦难、悲惨;却也不乏微弱而亮丽的光芒。

阿廖沙三岁时丧父,母亲把他寄养在染坊业主外祖父家。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还有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的外祖母。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后来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

在书中,阿廖沙是不幸的,周围的人是不幸的,社会是不幸的。19世纪的俄国,底层人民麻木不仁,高等贵族贪婪腐败。即使是心地善良的人,也会在生活的苦难及社会的压迫下堕落。小茨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乐观、俏皮、活泼、善良。他是外祖父最得力的助手,连两个舅舅都对他青睐有加,外祖母和葛利高里对他的评价也很高。因此,阿廖沙和他成为了好朋友。小茨冈的出场仿佛让人眼前一亮,仿佛一缕阳光射进了那个空气污浊、争吵不休的家庭。但是后来,在小茨冈赶集归来时,阿廖沙听外祖母说,小茨冈的一大半东西都是偷来的!而面对这一现象,阿廖沙的两个舅舅不但不制止,反而大加赞扬,导致小茨冈把这种可耻的行为当做一种消遣。最后小茨冈死于非命,两个舅舅却毫无一点同情心。真是人情淡漠,令人唏嘘不已!

但阿廖沙的童年虽然如同暗淡的黑夜,可也不乏明亮的烛火。他的外祖母是个乐观开朗、心地善良的老人。她充满活力,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和唱不完的歌谣。她虔心信奉上帝,渴望去到那个光明、美丽的天堂。也就是她教会了阿廖沙在困境中充满希望。故事的最后,阿廖沙走向了人间……

阿廖沙的童年是怎样的呢?是苦难、悲惨,有时也能得到一些温暖的。“此时虽是黑夜,前方仍有光亮”,这些经历,也成就了以后的高尔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中作文题目大全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答案往往是一片迷茫以及对自己曾经的努力的唏嘘和质疑。

“更”字的频繁出现,正体现出你内心的慌乱和不坚定。

所以,很多时候不妨再想想,那些似乎更重要的事,真的重要吗?而那些更重要的事因何而来?

因为责任?那么,为什么我们没有将其归入“重要”的事?之所以如此,其实是由于我们自身人格的缺失而造成心灵道德的不健全,从而觉得这些事是等着我们去做的更重要的事。这里的“更”字,是借口,是拖延,是缺失和推卸。

或因为贪心?这似乎是大多数人的通病。所谓“这山望着那山高”,造成的结果往往是生活的紊乱以及对正在付出的努力的消费。人总是想着有更大成效的更重要的事,无限地缩小自己正努力做的事情的价值和重要性。于是“自己认为重要”被无情地打倒,换来的却是一事无成。这里的“更”字,是不满足,是不专注,是盲目的期待。

再有,因为他人?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以及一种不约而同的关于成功的价值观,似乎注定我们每个人都会被覆上他人的影子。自己认为重要的不重要,父母长辈教导的才是更重要的事。这样会让我们在不自觉中慢慢忘了自己认为重要而付出过努力的事,却在别人理想的生活道路上走向那些似乎更重要的事。这里的“更”字,是独立人格的逐渐缺失,是对他人观念的盲目服从。

人应该首先把握好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有取舍,有分辨,有自己内心简单的愿望。在确定之后就要倾尽全力去做,不要被自己的担心和他人的言辞所牵绊,也不要把自己本就应做的推向远方。

李安能拍出《少年派》,是因为做出自己喜欢的电影,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事;詹姆斯?卡梅隆能在导演的身份之外多次下潜深海,是因为他清楚什么是自己认为重要的事,并为之付诸努力……

他们从不等待更重要的事出现,也从不在自己努力的时候想着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事。

重要与否,只关乎自己的内心。只有面对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我们才会倾尽全力,而所谓更重要的事,往往不重要,甚至不应该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中作文题目大全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认为,英雄应是站在荣耀之巅,享受无上的荣光和赞美。但我认为真正的英雄应是这样的。

春秋战国,硝烟弥漫,中原各国自相残杀。国内明争暗斗,北狄、南蛮、东戎、西夷大举侵犯中国。举世皆浊有一人独清;众人皆醉,有一人独醒。

“微管仲,吾将被发左衽乎!”

管仲,于战火纷争中崛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他先前侍奉于公子纠,面对公子纠的败落,他面临一个问题:死或不死。是用死亡来表达自己的忠心赤胆,亦或是保全姓名于乱世,完成自己治世之理想?他的同僚选择了死亡:召乎死之。而管仲则选择了后者:管仲请囚。他深知,他不能死,他要为更伟大的事业而奋斗,他不拘于此小节。

“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他赢了,他赢得了齐桓公的信任,任卿相。助小白完成了北杏之盟、荆之盟,齐侯会宋公、卫候,会陈人、蔡人等一霸春秋,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不拘于小节,有伟大的抱负和理想,并有与之匹配的才华。

管仲,于民族大义中抉择,以仁为本,解救中原!

狄人伐邢,救亦或是不救?救,对齐有何益处?邢国远于千里之外,路途遥远,风餐露宿,将士疲敝,能不能赢先不说,光是外出花销便会拖垮齐国经济的发展。不救,狄人距齐甚是遥远,一年两年似乎也打不到这里来。救还是不救?管仲给出的回答是“救”“夷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宴安酖毒,不可怀也。”

诗曰:“‘畏此简书,且不怀归’请救邢以从简书。齐人遂救邢。”站在本国的立场考虑,自然不救为好,可是站在仁义、站在中原文化的角度来看,救,必须救,现如今礼崩乐坏,中原文化处于千钧一发之际。若不救,将使千古仁义毁于一旦,使千年的文明消失殆尽。他深谙此理,所以“纵千万人,吾往矣”。

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在大局面前,不顾及小家的利益。在历史兴衰面前,能敏锐察觉出时局的变化,做出有利于天下的决定,是的,是天下,不在一人,一家、一国,而是全天下。

真正的英雄就是像管仲一般,能于乱世之中崛起,不拘小节,真正的英雄应以仁义为本,以天下为己任,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童年读后感600字高中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这本书,我就得高尔基的童年是悲惨,他没有父亲的关爱,在他6岁的时候父亲离开他,即使这样他自己很坚强。

《童年》一书讲高尔基的父亲死后,高尔基与他的外祖母和母亲来到外祖父家里。在外祖父家里。高尔基收到外祖母的疼爱,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而吵闹及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自私与贪婪。后来,伴随着母亲的去世,高尔基走向人间。

我觉得,高尔基的家庭像一个社会,充满善与恶。高尔基的童年不是像我们一样欢乐的童年。而是充满悲伤与痛苦的童年。他在这样痛苦的童年中能够成长为一位大文豪,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正是因为他童年痛苦的生活激发他写作的灵感,才使他闻名世界。《童年》让我知道只有经历磨难才能获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的生活和高尔基一样,历经千辛万苦,但他们最终获得成功。音乐家贝多芬遭受病痛,双目失聪,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几乎是灭顶之灾,然而,正是这样的磨难让贝多芬不甘向命运低头,创作向命运挑战的《命运交响曲》。德国音乐家海顿,从生活困苦,正是在这逆境的生活中,海顿勤奋努力,成为一代“交响乐之父”。他们的成功都是源自于苦难的经历。都是不甘向命运屈服的结果。

我相信,你们要是读这一本书,可定也会像我这样喜欢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第十一届创新作文大赛高中题目

全文共 4765 字

+ 加入清单

一、阅读能力测试(100分)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进行阅读能力测试。

不到5岁便夭折的儿童每年有900万。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产妇死亡概率为33%,这一比率在发达国家仅为0.018%。全球至少有25个国家,大多数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其人口的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仅在印度一国,就有超过5000万的学龄儿童连简单的课文也看不懂。

看了上面这段文字,或许你只想把书扔到一边,不去想世界贫穷这件大事。因为这个问题看上去太宽泛、太棘手。然而,我们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劝你不要那样做。

宾夕法尼亚大学近期的一项实验表明,这一问题的重要性会令我们无比震惊。研究人员发给每个学生5美元,让他们填写一份简短的调查表,然后再给他们看一份传单,请他们为“拯救儿童”(全球慈善机构之一)捐款。传单有两种不同的类型,有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是这样的:

马拉维的食品短缺影响着超过300万儿童;在赞比亚,自2000年以来的严重干旱已导致粮食产量下降42%。因此,300万赞比亚人将面临饥饿;400万安哥拉人(占安哥拉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已被迫离开自己的家乡;超过1 100万埃塞俄比亚人急需食品援助。 另外一些学生所看到的传单上画着一个小女孩,还有这样一些文字:

罗西娅是一个来自非洲马里的7岁女孩,她过着极度贫穷的生活,甚至面临着挨饿的危险。然而,您的经济援助将会改善她的生活。有了您以及其他好心人的支持,“拯救儿童”将与罗西娅的家人以及社区里的其他人一起帮助她,让她能吃饱饭,接受教育,具备基本的医疗及卫生常识。

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1.16美元。和第一份传单不同,第二份传单展现了一个而不是数百万人的困境,看了这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了2.83美元。这样看来,学生

们愿意为了罗西娅而承担一点儿责任,但在面对广泛的全球性问题时,他们就不免有些泄气了。

接下来,研究人员又随机选定了一些学生,先告诉他们这样一个现象,即人们不愿关注那种泛泛的信息,他们更有可能会捐钱给某一特定受害者,然后再给这些学生看那两份传单。结果显示,看了第一份传单的学生平均每人捐款1.26美元,与事先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差不多。然而,看了第二份传单的学生在得知这种现象之后,平均每人仅捐了1.36美元,远远低于不知道该现象的学生所捐的钱。鼓励学生们再想想反而使他们对罗西娅不那么慷慨了,但马里人民也没有因此得到更多的援助。

学生们的反应是一个典型案例,说明了大多数人在面对贫穷等问题时的感觉。我们的本能反应是慷慨,特别是在面对一个身陷困境的7岁小女孩时。然而,正如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们一样,我们在重新考虑之后常常失去信心:我们捐的那点儿钱不过是沧海一粟,而且这些善款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这本书会让您再好好想想,如何摆脱那种“贫穷的问题难以解决”的感觉,从一系列具体问题出发,重新审视这一挑战。这些问题只要能得到恰当的定位并为人们真正理解,就能够逐一得到解决。

遗憾的是,关于贫穷的辩论往往不是这样展开的。很多侃侃而谈的专家并没有讨论怎样抗击痢疾和登革热最有效,而是专注于那些“大问题”:贫穷的最终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自由市场?穷人能够受益于民主制吗?外来援助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杰弗里萨克斯是联合国顾问、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主任,同时也是一位贫穷问题专家。他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贫穷国家之所以贫穷,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往往都气候炎热、土地贫瘠、疟疾肆虐、四周被陆地所包围。因此,如果没有大量的原始投资助其解决这些地方性问题,这些国家很难提高自己的生产力。然而,这些国家却因为贫穷,无法支付投资回报——这就是经济学家们所谓的“贫穷陷阱”。除非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无论是自由市场,还是民主制,都帮不上什么大忙。外来援助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启动一种良性循环,即辅助穷国在关键领域投资,从而提高其生产力;由此而产生的更高收入会带来更多投资,收益将呈螺旋状上升。萨克斯在其2005年《贫穷的终结》(The End of

Poverty)一书中称,如果富国在2005~2025年间每年拿出1 950亿美元的资金来援助穷国,那么贫穷问题到2025年末便可完全得到解决。

然而,还有一些侃侃而谈的人认为,萨克斯的回答是错误的。曼哈顿的威廉埃斯特利挑战了纽约大学的萨克斯,随着其著作《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The Elusive Quest for Growth)及《白人的负担》(The White Mans Burden)的面世,他已经成为反援助人士中最具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之一。丹比萨莫约是一位曾在高盛投资公司及世界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她于近期出版了《援助的死亡》(Dead Aid)一书,并在书中对埃斯特利的观点表示赞同。他们都认为,援助的弊大于利:援助使人们停止寻找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腐蚀地方机构并削弱其作用,导致一些援助机构形同虚设。对于贫穷国家来说,最好遵循一个简单的原则:只要有自由市场和恰当的奖励机制,人们就能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接受外国人或自己政府的施舍。从这个意义上讲,在看待世界运转的方式上,对援助持悲观态度的人实际上表现得颇为乐观。埃斯特利认为,“贫穷陷阱”并不存在。

我们到底应该相信谁?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能解决问题的人,还是相信那些认为援助只能使问题恶化的人?这一问题无法从理论上得到解决,我们需要的是证据。然而,遗憾的是,那种常常用来解答大问题的数据并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引人注目的奇闻轶事比比皆是,有些事件甚至可以用来支持任何立场。例如,卢旺达在遭受种族灭绝之后的几年里得到了大笔捐款,整个国家逐渐走向繁荣。由于国民经济得到了发展,卢旺达总统保罗卡加梅开始制定政策,尽量不再接受援助。那么,我们应将这个例子看作是援助好处的证明(萨克斯的观点),还是自力更生的典型代表(莫约的观点),还是二者兼备?

由于诸如卢旺达这样的个例没有最终定论,大多数研究哲学问题的人更喜欢在多个国家之间作比较。例如,针对世界上几百个国家的数据表明,接受更多援助的国家并不比其他国家发展得快。这常常被认为是援助无用的依据,但实际上,这也可能意味着相反的观点。或许,援助使某些国家避免了一场灾难,没有援助的话情况会更糟。对此,我们并不了解,只是在泛泛地猜测而已。

然而,假如没有支持或反对援助的依据,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放弃穷人?这种失败主义的态度不是我们所应持有的。实际上,答案是可以找到的。这本书整体上就采用了一种答案延伸的形式——不过不是萨克斯和埃斯特利喜欢的那种泛泛的答案,它要告诉你的不是援助

的好与坏,而是援助在一些特定的事例中是否带来了好处。我们虽然不能断定民主制的效力,却可以就是否应改变其组织方式谈谈感想,使其更有效地运行于印尼的农村等地。

无论如何,对于某些大问题(如外国援助是否有效)的回答是否像我们有时听到的那样重要,我们尚不明确。无论是伦敦、巴黎或华盛顿特区那些热心于帮助穷人的人,还是不那么热心于此的人,他们都认为援助的作用十分突出。实际上,援助只占每年给穷人所划拨的款项的一小部分,大多数针对全球穷人的计划都由各国自身的财政部门制定。例如,印度基本上不接受援助。2004~2005年间,印度为穷人的基础教育计划投入5 000亿卢比(310亿美元)。即使是在非洲这样急需援助的地方,这一数字也只占政府2003年度全部预算的5.7%(如果我们排除尼日利亚和南非这两个几乎不接受援助的大国,那么这一比例为12%)。

更重要的是,援助的是是非非引发了无数没完没了的争论,这模糊了真正的重点——钱的去处。这就意味着政府要选择正确的资助项目——该项目对穷人有好处吗?是该给老人发养老金,还是为病人建诊所?然后,弄清楚最好的操作方式是怎样的。比如,诊所的运作及人员配备可以采取很多不同的方式。

为援助问题而争论的人基本上都同意一个前提,即我们应在力所能及时向穷人伸出援助之手。这也在情理之中。哲学家彼得辛格曾写过关于拯救陌生人的道德准则,他评论说,大多数人都愿意牺牲一件价值1 000美元的衣服,换取一个落水儿童的性命。辛格还认为,这名落水儿童就是那些每年活不到5岁的900万儿童之一。经济学家、哲学家、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的观点也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他认为,贫穷会导致令人难以容忍的人才浪费。用他的话来讲,贫穷并不仅仅意味着缺钱,它会使人丧失挖掘自身潜力的能力。一个来自非洲的贫穷小女孩即使很聪明,可能最多也只能上几年学。她很可能由于营养不足而无法成长为世界顶级运动员,而且即使她有什么做生意的好想法,也没有启动资金。

的确,对于发达国家的人来说,这种对生命的荒废可能没有什么直接影响,但对于这个非洲小女孩来说却影响很大:她可能沦落为携带艾滋病毒的性工作者,将病毒传染给一个来到非洲旅游的美国人,而这个美国人又会将病毒带回自己的国家。或者,她可能会患上一种耐抗生素的肺结核,这种病毒最终可能会传播到欧洲。如果她当初接受了足够的教育,她可能已经研制出了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良药,或者就像中国小姑娘戴满菊一样,她上学的机会来源于银行职员的一个疏忽,这可能使她最终成为雇用上千人的商业巨头。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

丽吴顿在其著作《半边天》(Half the Sky)中讲述了这个小姑娘的故事。即使她没有这样的际遇,我们又有何理由不给她一次机会呢?

我们知道帮助穷人的有效方式吗?当我们回到这个问题时,分歧便会显现。

辛格关于帮助别人的观点中隐含了一个前提,即你知道如何去做。在你不会游泳的前提下,甘愿牺牲一件衣服的道德准则便显得苍白无力。正因如此,在《你能拯救的生命》(The Life You Can Save)一书中,辛格不辞辛苦地为读者列举了很多实例,告诉他们可以在哪些地方伸出援手。在辛格的网站上,这部分内容是定期更新的,尼古拉斯克里斯托弗和舍丽吴顿也是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只谈世界上存在什么问题,而不去谈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只能导致社会瘫痪,而非进步。

因此,真正有用的方式是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空谈外来援助。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称,疟疾在2008年造成约100万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来自非洲的儿童。对此,我们认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这样就可以挽救很多条性命。研究表明,在疟疾传播严重的地区,让人们睡在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中,可以将疟疾的感染病例减少一半。那么,怎样做才能保证儿童都睡在这样的蚊帐中呢?

只要拿出约10美元,一个家庭就能得到一个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蚊帐,还会有人教他们怎样使用这种蚊帐。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是否应向家长们免费提供这种蚊帐?或者按优惠价卖给他们?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市场上按全价购买?这些问题是可以回答的,但答案却不甚明了。很多“专家”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十分强硬,却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疟疾是一种传染病,如果玛丽睡在蚊帐中,约翰就不太可能被传染——如果至少有一半人口睡在蚊帐中,另一半人口即使没睡在蚊帐中,他们被传染的概率也会大大降低。问题是,睡在蚊帐中的孩子的人数还不到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对于马里及肯尼亚的很多家庭来说,10美元的花费有些高。考虑到使用者及社区中其他人的利益,以优惠价销售蚊帐或免费赠送蚊帐似乎是个好办法。的确,免费发放蚊帐正是杰弗里萨克斯所提倡的。埃斯特利和莫约则对此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如果人们不花钱就得到了蚊帐,那么他们就不会对其加以珍惜,因而也就不会去用。即使他们用了,也可能会因此对施舍习以为常,在以后需要自己花钱购买蚊帐时便会退缩,或是在需要其他物品时也不愿自己花钱,而是等着别人免费赠送。

[创新高中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以童年往事为话题的高中作文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是一块净土,我美好的回忆都源自于那里。童年是一湖清水,我欢乐的笑声都荡漾在那里。我寻找到了一片美好的回忆,我悄悄地打开这回忆,看着……

那时个炎热的夏天,无情的太阳公公晒得大地镀上了一层金黄,热辣辣的,热得人们快变成“烤鸡”了。在家里,谁不知道爸爸是个名副其实的“铁面包公”,又有一副“铁心肠”。我娇声娇气地哀求:“爸爸!带我去游泳吧!”谁知这“包公”今天不知吃了什么药,竟兴奋地一口答应了。来到康乐中心的中池,只见这里人山人海,水花飞溅,真热闹。我戴着救生圈下了水,啊!多么清凉呀,清澈冰凉的池水迅速渗入我的心田,舒服极了。我在水中畅游,尽情嬉戏,在水池旁的爸爸,微笑着欣赏着这只在水里游泳的“小青蛙”,乐得哈哈大笑,爸爸建议我脱离救生圈去游。我想:“我虽然戴着救生圈游得不错,可是我从来没有脱离救生圈游的,万一……?”唉!我现在就像有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犹豫不定,不知怎么好。爸爸笑了,说:“怎么,哟,咱们家的潼潼没胆子哟!”我不服气地憋了爸爸一眼,说:“脱就脱,我才不怕呢!”说完,我慢吞吞地脱下救生圈,一手却紧紧地捉住扶杆,不知怎的,我刚才的骄傲自大现在竟变得胆怯,手心都出汗了。后来,我随着爸爸的鼓励,终于放开了手大胆地游了起来,溅起一朵朵晶莹的水花,我越游越起劲,像一条行动灵活的小鱼,在水花中畅游。爸爸在一旁笑得更开心了。

时间不早了,我换好衣服。爸爸露出一副“财神爷”的样子,举起大拇指说:“不错不错,刚才的表演真精彩!哈哈!”听了爸爸的一番赞赏,我心里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滋滋的,一直流入我的心田。

今天,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只要你大胆勇敢地去尝试,才会知道你的成功与失败。这个道理一直刻在我的心里,使我刻骨铭心。

我和爸爸走在回家的道路上。醉人的黄昏又来临了,金色的余辉一直撒入我幼小的心灵,并撒进我梦幻般的童年里,把我美好的童年点缀得更加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不想和童年说再见高中作文

全文共 926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就像一幅金色的画,画里描绘了童年的点点滴滴。童年就像五彩斑斓的天空,天空中倒映着欢乐,犹豫,还有数不胜数的感受。童年就像蔚蓝的大海,而我们就像一条条欢快的鱼儿,在蔚蓝的大海里自由自在的翱游。童年还像金灿灿的沙滩,童年的生活是多么的无忧无虑,所以我不想和童年说再见······

每当耳畔传来一阵阵微风吹拂世界万物的声音的时候,我的心中就会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这时我的记忆就会被情不自禁的拉回到海边。

那是一个寂静的夜晚,我光着小脚丫踩在柔软而又细腻的沙子上,感受着柔和的海风吹拂着世界万物,那一刻仿佛世界万物都苏醒过来似的,白花花的海浪汹涌地翻滚着,跳跃着,站在高处俯视着,海面翻滚起来的层层浪花就好似那老爷爷白花花的胡须,海面泛起的弧纹仿佛是那老奶奶皱巴巴的脸,我的小脚丫沉浸在凉爽而又温和的海水中,静静的感受着柔和的海风吹拂过海面时候的凉爽,轻轻合上双眼,感受着温和的海风吹抚着我的脸颊,感受着凉爽的海水滋润着我的皮肤,吸吮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细腻的沙子在我的小脚丫下仿佛变成了一张舒适而又温暖的毛毯,这时一阵温和的海风轻抚过海面,海面泛起的层层浪花仿佛是用棉花糖制作成的棉被,白花花的浪花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跳起了优美的华尔兹,轻盈的舞姿在大海的衬托下显得是那么完美无瑕,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美好,欢畅,我天真烂漫的笑声充满了整个沙滩,在沙滩边上回荡······整个沙滩都被欢乐的气氛所渲染,但是大海的海水却传来动人心魄的气味,令人不禁回首往事!

欢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已经一步一步迈入小学高段的台阶。

仰望旧事,我淡然一笑,现在的我;面对如今的变故,我无比怀念童年时候的欢乐······

童年的生活是多么的无忧无虑;童年的学习轻松而又容易;童年的知识要点屈指可数;童年的家人年轻而又健壮······

然而,时间却悄悄地进入了2018年的轨道,却仍然不停步。我逐渐成长,然而这时的时间仿佛在跟我赛跑似的,因为我离童年越来越远。

我无比怀念童年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以把学习的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只剩下天真与欢乐。

因为童年的点点滴滴都被我深刻的印在脑海之中,所以我不想和童年说再见!

[我不想和童年说再见高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的童年高中一年级作文

全文共 1822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到现在我还历历在目,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我的童年作文200字。还记得有一次.......

有一次,我和邻居家的小伙伴玩,但想不到玩什么,旁边的姐姐说:“玩过家家吧。”大家眼前一亮,异口同声的说好!因为我比较小,所以只能做宝宝。

他们捡了几个矿泉水瓶盖,几个冰糕棒,把一些土放在瓶盖里,用冰糕棒拌和,就成了一道“美味佳肴”,他们拿来给我吃,当然是假吃,可我以为是真吃,竟一口吃了下去......

我哭着跑回家,满嘴沙的样子呈现在妈妈面前,妈妈赶紧拿来水给我漱口,弄明白原因之后,妈妈就开怀大笑,我也笑了起来。

小时候的我是多么天真可爱啊!

童年的大门,我们跨进去过,一张白色封条,把我们童年的梦封锁了。然而在这扇大门里面,我们曾有过许多美好的记忆;在这里我们也曾展开过想象的翅膀,尽情遨游……

童年,是一首歌。任由我们随意歌唱,它随着我们的旋律,把我们带进一个无法想象的奇妙世界。

我的童年,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风雨”。

小学时,当我们学到《神笔马良》一课时,我不由得打开了这把想象的大锁。马良出生在一个贫穷的人家,喜欢画画,却不能实现他自己的梦想。当神仙赐他一支神笔后,他给老百姓创造了幸福,创造了美好。那时,我也极度希望自己能有一支跟他一样的神笔。,画自己想画的画,画自己想要的东西。谁叫我们的童年那么得天真,那么得无邪呢?我喜欢马良,因为那支奇特的神笔,我想拥有它,便三番两次地让妈妈给我买,妈妈不想打破我盼望以久的梦。于是,答应下来。好久好久了,妈妈还是没买。

随着这个神奇的“梦”,我又想有一支“百分笔”。作业多了,我拿它写,希望能够很快写完;考试了,我用它考,考了一百分。

然而,一次极为凑巧的事发生,我用妈妈给我买的新铅笔考数学试卷,竟然考了一个满分。我以为妈妈帮我买的新铅笔,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神笔”。于是,放学后,连蹦带跳地跑回家,告诉妈妈这个天大的喜讯,让她和我一起分享这份快乐,童年趣事作文《我的童年作文200字》。可妈妈只是笑了笑。

从此以后,凡是考试我都用“百分笔”,可一切不如人意。我很丧气地告诉了妈妈。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那支铅笔不是白分笔,成绩是靠自己努力争取的,不努力是没有收获的。”

我听不懂这样的话,哭着跑了出去。那天,我伤心至极,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只知道妈妈的话打碎了我已“实现”的梦。

晚上,我躺在床上,眼泪还不时地往下落。过了许久,我才入睡。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当科学家了,发明出了“马良牌神笔”和我的“百分笔”,我非常高兴,把它们送给一个个和我一样的小孩。

妈妈告诉我,那天晚上我笑了,笑得很可爱。因为我的梦,我相信了。

童年,就是一首歌,包含着许多酸甜苦辛,一切都让人沉醉,让人着迷。

童年,就是一支蜡烛,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而童年的幻想,在我的梦中,却又是一件不可缺少的宝物,是我的梦中的一双美丽的翅膀,给我不可数计的美丽回忆。它又带我飞过那无边无际的大海,那辽阔的草原,向尽头一直飞去。

可以说,我永远忘不了我的童年。可能我的童年比起同学们没什么差别,可是我很珍惜这段童年的时光,因为其中蕴含着我经历过的甜酸苦辣,我的成功喜悦,失败的悲伤。 童年的我疯疯颠颠的。记得我六岁那年,刚上小学一年级。那天是星期天,爸爸突然叫我过去,和蔼地对我说:“你也不小了,该学会自己独立理财了,帮我去买一包洗洁精,剩下的你自己买些零食吧!”说着给了我十元钱。 接到任务的我如出弦的箭似的,飞奔下楼梯,去了离家最近的超市。不料,“砰”地一声,怎么了?

原来是撞倒了一位老奶奶,她是位盲人,行动又不方便。于是我便送她回家。几经波折。我回到家,爸爸问我:“东西呢?”哎!忘了! 童年的我很爱哭。我开始跟爸爸下象棋。每星期我都会跟爸爸来一场象棋大战。我是新手,老是不能赢爸爸。好胜,自尊心很强的我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最后总是“咚”的一声眼泪落下来了,那样哭个不停,一整天的心情都不会很好,直到睡了一觉。第二天, 就生龙活虎了……当然,偶尔赢上一盘,会让我乐上一二天。 童年的我胆小如鼠。无论在同龄人眼中很可爱的小动物,我都怕。什么小猫,小狗,小鸡等等,所有的动物都被我拒之门外。甚至,我在路上遇到它们,都像遇到了一只很不友善的东北虎似的,我宁愿选择倒退,来避开它们。 我的童年!一个值得回味的童年。童年像一杯咖啡,品味之后,口中仍留着咖啡的味道,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淡忘……如果可能,我真想再一次享受一回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知道童年再也回不去了高中作文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年少之时,人人都是时间的富翁。但当我们最终走过童年的齿轮,面对密密麻麻的选择,我们又应该何去何从?

再也没有童年。夏日的午后,我会怀念少时吮着冰棒躺在地板上看电视的惬意,我会想象没有顾虑地在外面疯玩的自由。但我更知道,现在的我们只能做时间的守财奴,冬去春来,望着时间在怀里一点点流逝,我们能做的只有把它抓得更紧,或者自己走得更快……

再也没有童年。望着初中那似曾相似的教学楼,眼前就浮现出一个个瘦小的身影穿梭于楼道之间,清脆的笑声回荡在耳畔作文再有没有童年4篇作文再有没有童年4篇。但我更明白,年岁的增长已不允许我们毫无分寸地打闹,沉稳才是这个环境的主旋律,一个可靠的人远比一个有趣的玩伴重要得多……

再也没有童年。惨白的灯光下,我还记得用三支笔写作业时内心的小小得意,我能默下曾经花过十几分钟背诵的小诗。但我更理解,过往的已成为浮云,昔日的荣耀早已不值得一提,历史的车轮将曾经化为齑粉,迎上初升的朝阳,我们要以比它更坚定的步伐,拨开迷雾向未知进发……

对于很多人来说,童年装载了许多美好回忆:在那无忧无虑的日子里,可以和伙伴们尽情地玩耍;不用担心作业写不完;不用害怕考试不及格……但对于我来说,再也没有童年并不是件伤感的事情,而是岁月对我们的一种磨练、一种激励,我们必须懂得——珍惜时间,才能提纯生命,承受挫折,才能学会坚强!

再也没有童年,意味着我们要学会对自己做过的事负责;再也没有童年,代表儿时的幼稚已成为过去式;再也没有童年,要求我们要快速地成长起来,分担起长辈的负担;再也没有童年,我们就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态度审视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摆脱“小孩”的束缚,打造出一个更加完善的自己!

每个人的童年都只有一次,童年已逝,与其沉浸在对过去的缅怀感伤之中,我们更应该从内而外的改变自己,踏实地。有一句话说得好:“活在当下。”是的,如今我们是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我们将与过去挥手告别,迎来崭新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童年的记忆高中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对童年一定都有深刻的记忆,有的人是灰暗的记忆,有的人是快乐的记忆,有的人是忧伤的记忆,当然也有美好的记忆

即将升入初中的我、即将告别母校的我,那一天,打开了那流不走的记忆并能将童年保护好的记忆宝箱——相册。从零岁到三岁,从三岁到七岁,从七岁到十一岁,那一张张活泼开朗的笑脸;一次次“非同一般”的记忆;一个个美好的童年瞬间;都被我们记录到了相册里。一回回游玩经历;一片片开心的笑容;一粒粒童年的种子;都埋藏在我们的心理。

而如今,那一张张活泼开朗的笑脸、一次次深刻的记忆;一个个美好的童年瞬间早已被忘到了脑后,已被换为一堆堆压力、一天天堆积如山的作业和每一个人对我的期待。

一回回游玩经历、一片片开心的笑容与一粒粒童年的种子早没了踪影,已被化为一回回令人发愁的考试、一次次令人紧张的成绩与每一天对卷子、作业和成绩的埋怨、同学们的苦诉。

想起上幼儿园时,爸爸、妈妈每个周末都会带我们去室外玩,而现在呢?一到周末,除了复习就是预习,另外就是那堆积如山的作业。

童年,我要以前那美好,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童年!想着,想着,我发现时间的流失,生命正在一点点消逝,我也一点点变成一个大孩子了。但是,我不会忘记我的童年。爸爸,妈妈,我要我自己的童年,给我一些属于我自己的时间吧!我知道在那成堆的压力中你们得我的爱,但在快乐并紧张的小学生活中,我只剩下半年了!

那一张张照片成为了我美好的记忆——荡秋千、堆雪人、过生日……

我的童年被分成了好几段,第一段是快乐的,第二段是紧张的,第三段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在这一次追寻童年的痕迹中,我又变回了以前那个活泼、自由的我!

童年,相册,我永远的记忆!生命的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中作文题目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莫欺少年穷。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就写过一篇《少年中国说》,批判暮气沉沉的封建社会,呼吁改革创新,发愤图强。

当下社会,年轻人的世界和成年人的世界,也存在不少的差异。

年轻人爱想象,爱冒险;而成年人却告诉你安全第一,不要胡思乱想。

年轻人觉得成年人虚伪,成年人却说年轻人幼稚。

这种现象,叫做代沟,也叫做代际差异。

古往今来,有循规蹈矩,遵守家庭和社会教导的“继承者”;却也更多离经叛道,甚至离家出走的年轻人。

在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中我们看到,听从封建教条的白嘉轩和白继文,最后一个孤独终老,一个成了汉奸卖国贼和反动派;而听从革命召唤的鹿兆鹏和百灵,最终与家庭和国民党反动统治决裂,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可见,大人不一定都正确,年轻人也不一定都不靠谱。

要想让年轻人和大人,年轻人和社会亦步亦趋,融为一体,关键是大家都能与时俱进,不断进步。

一个优秀的家庭,和一个优秀的社会,应当足以鼓励和扶持优秀的年轻人。年轻人无非是会试错,不试又怎么会知道是非对错;而大人和社会,毫无疑问应当容纳这种试错。

谁的人生,是一直步步正确的呢?

小时候,老师和家长会让我们整理错题集,以便于知道自己是怎么错的,可以引以为鉴,下不为例;

那么在生活中,家长和社会给我们准备了“错题集”了吗?

矛盾来自于双方,矛盾也从来不会单方面消除。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的观念冲突,创新冲突,大人和社会的错误,同样比比皆是,若不是,媒体怎么会每天有那么多的爆料呢?

韩愈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大人和社会要赢得年轻人真正的尊重,不是靠权威,而是靠以理服人;同样,年轻人要获得大人和社会的支持,也要靠换位思考,彼此尊重。

正如林觉民所说: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取得一致,是和谐少年和大人,年轻人和社会的唯一正确途径。

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有比尔盖茨,也有马斯克;他们的家庭,都没有束缚他们一定要循规蹈矩;这是个人的成功,更是观念的成功。

但是在中国,这样的事例太少了,所谓年少成名的,大都是一些娱乐童星。这不值得大人和社会好好思考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高中作文题目大全

全文共 1031 字

+ 加入清单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而老师这样的人最让我尊敬!

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就像阳光雨露一样,无声无息的滋润着我们;对我们的关心爱护,就像《荷叶·母亲》中莲叶为荷花遮风挡雨;对我们的批评教育,就像一盏明灯在茫茫大海为我们指引方向......

我们的语文老师——郭老师,她的个子不高,一头乌黑的秀发,一双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仿佛望穿秋水,令人捉摸不透。眉毛浓而长;鼻子不大不小,下面有一双樱桃小嘴,妙语连珠,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舌灿莲花。

她为学生甘为人梯,无私奉献,细心呵护,循循善诱。课上,她总能绘声绘色地带我们融入到课文中去,让我们听的津津有味,仿佛身临其境,脑海里不断浮现画面,令大家全神贯注。课下,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十分啰嗦:气温下下降,多穿的衣服;

每天必须吃早餐,不吃早餐不进教室;课间文明玩耍,不制造安全隐患;书要认认真真读,字要工工整整写,饭要好好吃......也正因为她那繁琐的唠叨才能体现出她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所以,无情的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一丝又一丝的痕迹,头上也增添了一根又一根雪白的银丝。这便是她爱我们,为我们默默付出的明证!

但,慈祥的郭老师也有严厉的一面......

花开花灭,岁月轮替。转眼间,离期末只有7天,可经过一天的车马劳顿,我早已疲惫不堪,可作业还没碰,怎么办呢?“有了!”我灵机一动,一肚子坏水涌了上来,我是课代表,敷衍了事一下没事的,应该没人知道。

“初生牛犊不怕虎。”我竟说干就干......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果然“冤家路窄”,郭老师竟亲自检查我的作业。我忐忑不安,不好,大事不妙,要露馅了,‘凉’了‘凉’了!果不其然,郭老师脸上洋溢的笑容逐渐僵住,眉毛拧成了一条线,大发雷霆:“去打电话,把你家长叫来!”

妈妈来了,我极不情愿的走进了办公室,步履艰难,好像身上背了什么东西似的,十分沉重。窗外的狂风叱诧,枯枝敲打着窗棂,落叶颤颤巍巍倾诉着对它的不舍,鸟儿叽喳乱叫,好像都在嘲笑我似的。我愤愤不平: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要请家长吗,真是小题大做!在办公室站了一会后,

我按耐不住内心的情绪,抽噎了起来。这时,郭老师突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你很聪明,但老师希望你不要自甘堕落,要脚踏实地,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听了这番话后,我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更悟出了一个道理:“严师出高徒”郭老师是多么的伟大!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像郭老师这样的人让我无比尊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中作文题目习惯的作文

全文共 1579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习惯”:①指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如习惯成自然/对这里的生活还不习惯;②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

显然①是对动词“习惯”的解释,其近义词是适应(tobeusedtogetusedto);②则是对名词“习惯”的解释,英文对应的词汇是aacustom。

我们大约可以这样界定:个人的“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谓之习惯(ahabit);群体的习惯就是风俗acustom,或者习俗、风尚。

下边重点讨论一下个人习惯,即个人“长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方式。

习惯,是一个人惯常的行为方式。按照习惯行事,就感觉自然,感觉理所当然,感觉天经地义,感觉到没感觉。而违拗一个人的习惯,让他或强迫他去做某事,他必然感觉不爽,因为他不习惯这样做,这样做不符合他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都生活在自己的习惯中,都是习惯的产物。小至生活起居,大至国际交往,莫不如此。

个人的习惯,很大一部分是社会风俗和风尚影响、熏染的产物;另一部分则是在身边个体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就前者而言,个人的习惯又融入到社会风尚和风俗中,进而影响和熏染同代他人或者下一代人的习惯。就后者而言,个人的习惯,直接影响他身边影响力低于他的个体,比如其子女或者下属。

习惯虽然是个人的事,他人一般是无权干预的——比如你习惯做百灵鸟,早睡早起,我习惯做猫头鹰,昼伏夜出,甚至彻夜不眠,大家互不干预——但是,对习惯的评价,很多情况下还是有客观标准的。个人习惯被容忍的底线,是当你依习惯行事的时候,不影响别人的合法权益。否则你的习惯,便难以被道德甚至法律所许可。再进一步,对个人身体健康或者事业成功有益的习惯,会被认为是好习惯;反之就是坏习惯。坏习惯如果不损害别人的合法权益,也会被容忍,但是很难被认同,比如某人喜欢闭门抽烟写作的习惯等。

有人这样形容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差的主人。前者显然是指好的习惯,你可以驾驭他,使之为你服务;后者是坏习惯,你被他驾驭,他让你的状况越来越糟糕。

习惯既然是“长期逐渐养成的”,那多半是后天的产物。没有人天生是有条不紊的;也很难有人天生是乱糟糟的。但因为个人诸多的习惯中,很大一部分是社会习俗和风尚熏染的产物,而社会习俗和风尚的形成,必然有其客观性;故这些习惯,便不是你想怎么培养和改变就能怎样培养和改变了的。比如要让一个人养成日暮而作、日出而息的习惯,估计也难,甚至完全做不到。

关于习惯的养成,有一段妙譬:它有如纺纱,一开始只是一条细细的丝线,随着我们不断地重复相同的行为,就好像在原来那条丝线上不断缠上一条又一条丝线,最后它便成了一条粗绳,把我们的思想和行为给缠得死死的。可见习惯一旦养成之后,它就像在模型中硬化了的水泥块——很难打破了。

但俗话所说的“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前者毋庸置疑——好的习惯,实难短时间养成;后者倒也未必。比如对一个信仰坚定的成年“好”人(如方志敏烈士),要让他学坏,甚至根本办不到,哪怕给你三年乃至一辈子时间去教养或者怂恿他。可见习惯一旦养成,其顽韧和巨大的力量,不容小觑。这也正是教育存在的必要所在。

恶习并非不能改变,虽然这改变是很难的。因为人毕竟是理性的动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改变之以方法,再假以时日,一个人就有可能成为新人。

有人说要除掉旧习惯,最好的方法是培养新习惯、开辟新的心灵道路,并在上面行走及旅行。作者对此颇(极、深)为认同,但这显然亦非一日之功也。

人们往往将事业成败的因素,归结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中的意志。习惯却往往被轻视甚至被忽视。事实上,让良好的习惯推助成功,会更加轻松而有效。如果你渴望成功,就尽快养成好的习惯吧。而好习惯的养成,从自身方面说,贵在重复和坚持。寄语重视成功的读者每天一问:今天,我重复和坚持了吗?

[高中作文题目习惯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中童年趣事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童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但童年有趣的往事,却永远也忘记不了。

记得我7岁时候的一天下午,我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看书,在《小魔术》这本书里我看到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用削尖了的肥皂条,可以在镜子上画出“裂纹”。我也想试验一下,吓唬吓唬爸爸妈妈。

于是,我拿了一块洗衣服剩下的肥皂头,切下一条,刷刷几刀,就把肥皂条削成小蜡笔的样子了。妈妈在小房间收拾,我悄悄来到大房间,站在衣柜的镜子前,忍住笑,大显身手,“刷刷”两下,两条又细又长的“裂纹”果真出现在镜面上了。随后,我悄悄地走出大房间,回到客厅,继续看我的《小魔术》去了。妈妈从小房间出来了,我立刻装出一副着急的样子,说到:“妈妈,大房间里衣柜上的玻璃不知怎么碎了?”妈妈进屋一看,急了,冲着我嚷嚷起来:“婷婷,是不是你打碎的?”并用审问的眼光望着我。“我根本不知道,我也是才发现的。”我强忍着笑极力辩解着。

“这么说,是镜子自己把自己打碎了的?”妈妈更加生气了。“有可能。”我一边回答,一边心里偷笑起来。

这时,爸爸回来了。他听妈妈说完后,仔细地看着镜子,一会儿朝前,一会儿退后,然后哈哈大笑起来。“您在笑什么?”我问到。“你这个小淘气,鬼点子还真不少,把你的妈妈都给骗了。”爸爸说道。我见事已败露,只好老实“交代”了。妈妈听着听着也笑了,轻轻地拧了一下我的脸颊,说我真淘气。我问爸爸:“你是怎样看出真相的。”爸爸说:“你只知道用肥皂画的线条很像裂痕,可你并不知道如果镜子真破了,照出来的人像是错开的,我照了几次镜子,人像都是正常的。记住这个原理,以后不要再调皮了。”

小时候我真是太调皮了,现在长大了,每当想起这件事情,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笑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中新颖的期末作文题目大全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期末考试,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新颖的期末作文题目,欢迎阅读。

1.《跨越》《人生加减法》。请参赛者任选一题,并据之拟出自己的作文题。

2.择善”和“痕迹”。任选一题并由此展开,自选题目,800字左右。

3、有位书法家对一位用报纸练字的人说:“如果你用最好的纸来写,你可能会会写得更好。”那很奇怪地问原因,书法家笑而不答,只写了一个“逼”字,那人立即领悟,这是让他惜纸逼迫自己写好字。 还记得有这样一则谚语:“如果你想翻墙,请先把帽子扔过去。”因为你的帽子在那边,你已经别无选择,要想方设法翻过去。正是有了这逼迫,才会尽力发挥自己。 根据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4、人生征途中有着太多的负担压得我们难以承受,而征途的前面又有许多美好的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因此,我们首先应当学会的是:放弃。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5、古人说:百善孝放先,对“孝”非常看重,“孝”成为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如今“孝”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请以《谈“孝”》为题写一篇文章。

6、根据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苏步青在东京帝国大学数学系读书时,有一次,遇到一道几何难题解不出来,便去身洼田教授求教。教授建议苏步青先去看沙尔门·菲德拉的解析几何作品,然后再去找他。苏步青找到这本书时发现它是厚厚的三大本德文原版书,而当时苏步青并不懂德语。尽管当时他怀疑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可他还是一面抓紧时间学德语,一面啃那三本几何书。一个学期下来,啃完了这套书,并在“啃”的过程中解出了原来的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中作文题目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的学习生活,可以说是有苦有累无声无色,为什么这么说呢,单凭我们想法,假期应该是个娱乐的时间,可以尽情的欢乐一下,让生活变得更加精彩一些,但现实会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的。

假期本来是让我们休息的时间,但是为了学习的需要,为了能够弥补在学校学习中的弱科和不足,家长们想了很多办法,让自己的孩子上补习班,请家庭教师单独补课,目的是让自己的孩子将学的不足的地方补习一下,在将来的考试中能够考出好的成绩。

但是家长们的想法往往错误,过度强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导致了错误的做法,假期学习的效果一般不会很理想,经科学验证,人的持续工作时间是有限度的,

人总是有劳累需要休息的时间,假期应该就是休息放松的时间,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将来的学习。有专家分析说:“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也变傻。”这就是我们日常中见到的学习非常认真,假期补习班不断,但是学习成绩却越来越不理想。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人长时间的学习工作会损伤大脑神经元,损伤之后,是无法恢复的,导致人的思维能力下降,从而导致学习越来越差。

把假期还给我们,让我们在这个极其需要的时间里去休息一会儿吧,我们不是机器,我们的会劳累,我们需要休息,我们需要一个健康充实的青春生活,把这段仅有的短暂假期还给我们吧,我相信,

没有人会心甘情愿的坐在教室里补习功课的,我们都希望在这个人生最美好的时刻里,一起欢呼,或许这样,我们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有关童年的珍贵回忆高中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星期六,我翻看了许多小时候的照片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的脸上一定少不了招牌似的笑容。无论是我自己要求拍照留念,还是某个可爱的动作被“偷拍”,我的嘴角一定翘得比眉毛都要高。

但是,我发现有一张照片与众不同。小时候的我嘟着嘴,整个身子被一条宽宽的睡裤套着,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明显是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看了让人觉得十分忍俊不禁。这一张照片是老妈拍的,虽然有些取景匆忙,精度也不高,我的样子却能很快得分辨出来。我好奇地问老妈:“老妈,你为什么要给我拍这张照片呢?”老妈笑着回答:“这张照片是你在宁波小姨家,要和姥姥比高矮。那时候你还小,猜到姥姥的腰那么高,我就觉得你穿上姥姥的睡裤一定很有趣。所以,我就拍下了这张照片。”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嘟着嘴,好像被人欺负了的样子。

这张照片使我回忆起了许多的童年趣事:小时候想象月亮是一个玉盘;把西瓜籽吃进肚子里,等西瓜在肚子里长出来;收集食品袋里的卡;滥用广告词……现在我觉得自己长大了,比小时候成熟了。可是,在生活中的趣事还有很多很多,但他们似乎都没有小时候更经典。我既对时间飞逝感到不可思议,又庆幸自己有那么多珍贵的小时候的照片。我要记录下我走过的痕迹。

每个人的童年只能经历一次,但是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可以是无限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