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者》有感(精选20篇)
《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节目主持人董卿首次担当制作人,那么读《读者》有感有哪些?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读《读者》有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浏览
7229作文
253央视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昨晚首度“发声”的《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
濮存昕年少时曾患有腿疾,自尊心在小时候很强烈,他很盼望小学六年级快结束,离开这个学校,没人再叫他“濮瘸子”。没想到到了中学,“地不平”成了他的新外号。
以前濮存昕也会讲述他的这段经历,但是在《朗读者》中,他首次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人:荣国威医生。正是这位医生,帮助他扔掉了拐杖,让濮存昕拾起了自信。现在他可以骑马、打球、演戏,用更好的心态面对自己,都与和荣国威医生的遇见分不开。
柳传志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让观众深受启发。=张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的决定性因素,并分享了为人母近一年的惊喜与感动。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还特别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从头到尾弹奏《朗读者》主旋律,成为一大亮点。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经典歌曲《匆匆》,充满了意境。以朗读和访谈为核心的节目内容,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组合,《朗读者》首期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董卿当制作人的开门红。
压轴出场的是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董卿在现场与许先生娓娓互动,许渊冲道出了曾用翻译林徽因诗词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近百岁高龄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他活到老、学到老,永远用年轻人的心态努力工作,感动了观众。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朗读者节目观后感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昨晚首度“发声”的《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
濮存昕年少时曾患有腿疾,自尊心在小时候很强烈,他很盼望小学六年级快结束,离开这个学校,没人再叫他“濮瘸子”。没想到到了中学,“地不平”成了他的新外号。
以前濮存昕也会讲述他的这段经历,但是在《朗读者》中,他首次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人:荣国威医生。正是这位医生,帮助他扔掉了拐杖,让濮存昕拾起了自信。现在他可以骑马、打球、演戏,用更好的心态面对自己,都与和荣国威医生的遇见分不开。
柳传志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让观众深受启发。=张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的决定性因素,并分享了为人母近一年的惊喜与感动。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还特别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从头到尾弹奏《朗读者》主旋律,成为一大亮点。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经典歌曲《匆匆》,充满了意境。以朗读和访谈为核心的节目内容,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组合,《朗读者》首期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董卿当制作人的开门红。
压轴出场的是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董卿在现场与许先生娓娓互动,许渊冲道出了曾用翻译林徽因诗词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近百岁高龄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他活到老、学到老,永远用年轻人的心态努力工作,感动了观众。
篇2:朗读者青春主题观后感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5月6日(周六),《朗读者》即将迎来本季的最后一期节目。在这场以“青春”为主题的朗读中,邀请到中国女排总教练郎平、导演冯小刚、歌手老狼、诗人余秀华、青春偶像王源等嘉宾,将共同现身与大家一起致敬青春。
曾几何时,提起文化类综艺,总是会给人以“小众”的印象。一些节目即便质量不差也难以引发全民热潮。然而近几个月来,央视《朗读者》却凭借强势的表现颠覆了大家的想象。自2月18日开播以来,《朗读者》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全民朗读风暴,从“遇见”到“陪伴”及至“眼泪”“第一次”……十一期不同主题的朗读为观众带来了几十篇美好的文章和朗读者背后的故事,更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
篇3:朗读者观后感第六期2024年
全文共 2183 字
+ 加入清单央视习惯“煽情”,《艺术人生》、《感动中国》、《等着我》无一不充满了强烈的道德感召力,再加上策划环节的悉心布局,只要情感丰富的人,跟着节目思路走下去,想不哭也难。但有时也有点用力过度,容易入戏太深沉浸其中,难免露点马脚,在坊间起着适得其反的效果。
最近几年,在各大卫视娱乐和网络综艺的夹击下,央视也在尽可能地转型,其《出彩中国人》、《中国好歌曲》等新节目都在努力地证明他们在接地气,在跟卫视和网络做正面竞争。但是可能由于根子上的血统的原因,身段始终放得不是那么自如,就算是搞笑也始终有种“就怕你不笑,所以我得想办法胳肢你”的味道,而努力打造的“一哥”、“一姐”们,跟站在前排的综艺主持人们对比,似乎还是缺点儿什么。
所以,还是索性退回去好了。《朗读者》的横空出世丝毫不会让人惊奇,习惯了一个套路的东西,在旧习惯的牵引下,很容易回到原有的轨道。而这次,不光踏对了电视节目的节奏,也踩对了移动互联网传播的鼓点。
一眼望去,《朗读者》是一档成功的节目,分析起来大抵无非以下几点:定位精准,宏观上跟对了政府推动全民阅读的政策导向,也符合教育人民群众的党媒定位;制作精良,主持人董卿多年的个人品牌积累,兼制作人的双重身份,完全给了这档节目足够的赋能,再加上华美的殿堂级陈设和社会名流的参与,足够吸睛;情感丰富,处处可见策划团队的功力,在嘉宾选择、话题设置、美文选择等流程中,既有着强烈央视风格的情感表达,也有着明星效应下的金句、爆料等适应网络传播的衍生品,比如濮存昕的往事、刘震云的初恋。
但是,这些就够了吗?于节目本身来看是足够了,广告、收视率、网络点播量都非常可观,再加上媒体公关带来的口碑,可以说各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然而,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来说,明显不够。
在我看来,《朗读者》这类节目,对情感的定位与前两年流行的爆款“暖男文”的感情支点一样不堪一击。这种节目的流行,也暗合了网络传播需要以那些似是而非的情感,来呼应一些浅显的感情表达和道德诉求。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去中心化的碎片化阅读,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消解了传统主流话语的影响,不再包裹在各种传统叙事里面,但有一利必有一弊,个人的情感诉求很容易被不断出现的同质化的东西吸进去,就如一个黑洞一般,所见所思都是自己的兴趣点。机器算法们的发明者和驱动者们也深谙此道,利用人性的这个弱点,来兜售自己的产品。《朗读者》这类节目,大体上是这几种文化形态媾和的产物,利用一种情感诉求来不断吸引人,也是把成功者的故事换个形式重新呈现出来。本质上,是一种变形的成功学崇拜。
探讨这个节目,无坚不摧的利器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里面现成的结论俯拾皆是,至于这种策划周密的节目,一句话就可以消解掉:“ 好……现在 常被用于广播和电视的新闻节目,目的在于指出我们刚刚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同我们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毫无关系。”——这句话如果是枪的话,《朗读者》就是依样画好的靶子,每期美轮美奂的节目都是由几个故事穿起来的,主持人的表达方式也类似于“好……现在”的样子。虽然节目制作方在努力寻找各种主题,如“遇见”、“陪伴”、“礼物”等等,但是你能在濮存昕的故事和柳传志的家信中找到哪些逻辑自洽、能在王学圻朗读的《平凡的世界》和柯洁朗读的《哈利·波特》中找到哪些相通之处吗?不能。假设节目组把孙少安和哈利·波特放在一起类比,哈迷们十之八九会表示不满。这种节目,本质上还是一种碎片化的表达。利用某时某刻的观点触达,制造瞬间的感动。而被电视驯化多年的观众们,也熟悉这个套路,懂得彼此配合,“看电视的时候,观众很少需要把上一时间段的思想或情绪带到下一个时间段。”
退回到节目名字,《朗读者》这个名字,最初让人想到的是同名的德国小说及其改编而成的电影《生死朗读》,这个负责而又引人思考的悲剧,讲述男孩米夏和女人汉娜之间充满激情的忘年恋,而故事的深层含义则是近代德国人对于历史、暴行与原罪的自我鞭笞式的反思,引发读者对第三帝国历史、人性、代际关系等层面的反思。而小说中对罪责和法律公正性的探讨是作者关注的焦点。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在谈及小说《朗读者》时表示:“《朗读者》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关于罪责。”
长久以来,各种各样的数据和观点都在佐证着一个观点:中国人不读书。似乎手机阅读、视频、网络文学带来的是一个让人闹心的“美丽新世界”。比不读书更加可怕的是碎片化的阅读对人思考的消磨,用书的语句来填充中国人的碎片化时间,促使中国人思考,并且培养形成感召力,让中国人养成阅读习惯。这个节目在对外的定位中,宣称“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大抵上还是板起脸来教导群氓的姿态,意思是你们得多读书啊。
听来更像是天方夜谭。且不说目前播出的五期节目里面选取的书单,大部分都在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阅读必读书目的范围之内,且所有的文本定位都在于有板有眼地展示似水柔情,而那些真正能够带来思考的书目,是不可能走进来的,比如对时代对历史的反思性文字,是电视本身拒绝的,也是节目背后的有形之手所排斥的。而这种配合着灯光、音乐、故事和美人的阅读形式,跟读书的本义也是相去甚远的。读书本是一件私事,这里面有寻找情感共鸣的需要,有思考的意义,也可以有生存的需求。大庭广众之下,即使拿着羊皮卷、宋版书,性质更多地也不是读书,只是表演。
:
篇4:小读者见面会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今天,著名的儿童文学家常新港伯伯来到我们学校,举行小读者见面会,同学们个个欣喜若狂。
我们五年级同学有幸亲临会场,跟常伯伯面对面“亲密接触”。大家秩序井然地排好队伍,早早地走进阶梯教室等候。常伯伯在我们热烈的掌声中来到了会场,只见他穿着白衬衫和蓝色牛仔裤,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笑起来特别和蔼可亲。他亲切地说:“你们可以叫我常伯伯。”他微笑着看着我们:“你们觉得常伯伯小时候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呢?”同学们乐了,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是“好孩子”,有的说是“坏孩子”。常伯伯笑着说:“说我是好孩子的同学说明你们心地善良;说我是坏孩子的同学你们的判断是正确的。”接下来,他绘声绘色地为我们讲述他小时候是个“坏孩子”的两件事一一偷吃沙果、游泳落水,又讲了一件他亲眼看见的事一一“满地找牙”,幽默风趣的语言乐得我们前翻后仰,阶梯教室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
最让我激动的是常伯伯和同学们的互动环节,有同学问:“常伯伯你用什么方法将作文写得生动形象呢?”常伯伯很有条理地说:“这位同学问得好,写人物时,要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叙事时,要把经过写具体,你们平时只要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就一定会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我专心致志地听着,如获至宝。
这次小读者见面会,真是受益匪浅。
篇5:不做失败的读者作文600字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古人云:开卷有益。诗圣杜甫也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多读书是有利无害的。可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这涉及读书目的、范围和方法等问题。
现在,课外书种类繁多。好的能使自己增长知识,提高文笔;坏的则让人误入歧途、不明事理。君不见四川一少年原来品学兼优,就是因为看了不健康的课外书,盲目模仿书中的大侠,以致走火入魔,走上了犯罪道路。所以我们看书一定要有选择,尤其不能看地摊上那种非法的、内容不健康的书。
郑板桥也曾说过:读过万卷书,心中无适主。意思是说:书读得太多,心中失去了主见,反而有害。他的用意并非是要我们不去看书,而是告诫我们,书要读,但读过了更要思考。有的人看书如同走马观花,一本书看下来记住的知识并不多,应用时不是脑袋空空,就是人云亦云,我们决不能做这种失败的读者。要知道,看过量的书而没有真正得到知识,就好像吃饭过多但没有消化一样。这就是说,我们读书不能贪图数量多,而要讲究读书效果,根据自己的接受能力来选择,细心理解其中的内涵。
看来,课外书并非读得越多越好,而是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去读,还要学以致用。这样,才能达到阅读的目的。
篇6:关于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4月2日,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第七期“告别”主题节目,姚晨惊喜亮相。现场讲述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难忘情谊,爆料曾被收留睡木板床,分享首当妈妈时与月嫂魏姐的故事及自己写下的文章《魏姐》。姚晨还现场深情朗读了鲁迅经典《阿长与》,感恩每一次萍水相逢的遇见。
节目中,姚晨谈起了在自己生命中短暂出现却时常浮现于脑海的一些人。说到求学时的难忘岁月,她提到了在自己无处可去时,收留自己的“胖姑娘”。那时候,两人挤在一张极小的木板床上,“基本她就占了三分之二,然后我占了三分之一”,姚晨还开玩笑说自己“像个蝙蝠似的趴在墙上睡了一个月”。那种“异乡人收留异乡人”的温暖让她十分感激,谈及最后一次遇见,她难掩遗憾,“生命中好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默默地不见了”。另外,姚晨还与观众分享了自己与月嫂魏姐的故事。在第一次当妈妈的手足无措中,魏姐就像是她的战友,陪她度过了人生中最特殊的一个时期。“我发现她真的很爱孩子,她永远比我们更早发现孩子哪长了红疹,哪哪不太好”,关于魏姐细致的情感付出姚晨记忆犹新。她还特地给魏姐写了一篇文章,记录下这段时光,“希望自己也能记住她,包括将来土豆长大后看到文章也能知道有这样的一个人疼过他”。
带着自己对那些陌生人的感念,姚晨把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朗读当中。她用真挚的声音,不徐不疾地把《阿长与》中的每一个片段娓娓道来。有趣的生活细节,惊喜的《山海经》,在姚晨的朗读中显得十分生动。温情的讲述之下感情却并不平淡,结尾“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更是把所有积攒的感情瞬间喷发,把鲁迅对阿长的那份深厚情谊和哀思展现得淋漓尽致。听完姚晨的朗读,观众们纷纷表示“太感动了”“听得都入迷了”“从中听到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情感”。
“每一次遇见,就像是一场告别”,“遇见”与“告别”是人生必经之路。继首期以“遇见”作为主题词之后,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本期以“告别”作为核心主题,嘉宾在感念过去的同时,也勾起了观众深藏于心底的情愫。
篇7:小学作文再寄小读者读后感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你们读过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读者》这篇短文嘛?
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一日,北京的时候写的。信中是说二十几年来,中断了和小朋友们的通讯,不知道给“我”带来了多少的惭愧和后悔。冰心奶奶说道:小朋友,从我第一次开始给你们写通讯算起,不止十年,乃是三十多年了。这三十多年之中,我们亲爱的祖国,经过了多大的变迁!这变迁是翻天覆地的,从地狱翻上了天堂,而且一步一步地更要光明灿烂。我们都是幸福的!
我总算赶上了这个时代,而最幸福的还是你们,有多少美好的日子等着你们来过,更有多少伟大的事业等着你们去作呵!我在枕上的心境,和这位诗人是迥不相同的!虽然也有满窗的明月,而窗外吹拂的却是和煦的东风。
一会儿朝阳就要升起,祖国方圆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要有六亿人民满怀愉快和信心,开始着和平的劳动。小朋友们也许觉得这是日常生活,但是在三十年前,这种的日常生活,是我所不能想象的!我鼻子里有点发辣,眼睛里有点发酸,但我决不是难过。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心理是深深的愧疚,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美好,人们过得多么幸福。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来报答以前为祖国做出贡献的英雄们!
篇8:朗读者第八期江一燕观后感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朗读者》上演以“勇气”为核心主题的朗读。董卿将与热衷公益支教的演员江一燕,养育了一对自闭症孩子的秋爸秋妈,“敦煌女儿”樊锦诗,“体操王子”李宁,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以及著名演员汪明荃、罗家英夫妇一同在朗读中分享那些和勇气有关的故事。
每个孩子,在成长时都会收获很多勇气,这些勇气支撑着我们面对长大后的各种困苦。大众眼中的江一燕,热情且充满活力,除了做演员,她还有许多不同身份:拍照拿过《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奖,做公益支教入选过《感动中国》候选人,此外她还写书、拍电影,生活丰富多彩得令人羡慕。但在《朗读者》的现场,江一燕却坦言:“我小时候是一个很孤独的孩子,不知道跟谁交流。”
这种孤独的改变起始于一位名叫章燕的舞蹈老师,江一燕坦言,这位名字中也有一个“燕”字的“燕子老师”给了她许多勇气,几乎重塑了她的生命,她说:“突然有一天有这样一个老师出现在你的生命里,她又像你的大姐姐又像你最亲密的朋友,我觉得完全改变了我。”
在江一燕的记忆中,最幸福时刻之一就是燕子老师骑车送她回家的时候,“在一个孩子很孤独的阶段,她让我觉得很温暖。”甚至现在江一燕坚持的公益支教的事业,也或多或少受到了燕子老师的影响
篇9:第八期朗读者李宁观后感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宁28年前,今日国内新闻大事件他从获得世界金牌最多的“二十世纪最佳运动员”转型成为了一名商人,从熟悉的赛场了未知的商场。28年来,李宁公司走过了风雨和剧变,每次巨大的都需要“东方不亮亮”的乐观和超越的勇敢才能重新站起来。一起“卿”听朗读者讲述他与“李宁”的故事。
李宁在自己的微博中自嘲了自己的普通话水平,也重申是勇气在自己敢于面对一切低谷和挑战:“如果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回到28年前,我还是会选择做一名战士,真的战士,是敢于直面质疑,挑战自我,就像我,操着负分水平的普通话,就敢登上央视朗读者的演讲台,这就叫一切皆有可能。”
1.
篇10:朗读者第十二期观后感
全文共 709 字
+ 加入清单我非常认同董卿创办这个节目的初衷,我很微小的做过《言情录》这个节目,当时的目的,也是希望倡议“诗意的说人话”。至于董卿,相信她经过了央视这么多年的沉淀,以她一姐的地位,很难有让她心动的尝试。正如同崔永元,辞职,公益,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未必,会取到早年的节目成绩。但是于内心,他一定是满足的。正如同罗永浩说过:“做锤子科技的四年半,虽然是他遭遇最大的商业危机,却是他最快乐的四年半”。比起朱军的安逸和央视现在一些不知所云水准的青年主持人,董卿的这种尝试,是极为了不起的挑战。
青春的时候,你依靠的努力,得到了一些社会地位和认可,当你名气在身,你就应该思考,如何去为新的青年,和小到行业,大到时代和国家做些什么。
这才是一个有为青年的血性和灵魂,这才是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里的少年。
与此来说,董卿,也算得上是一个灵魂有趣的人。
只是我仍然想说,节目的创意是好的。但是在内容,还是需要很多的改良。比如董卿本身,在主持的腔调上,要更为放下她曾经主播的状态。我曾经说过大不敬的话,就是播音专业的学生,会在积累专业技巧的同时,剥夺自然的情感表达感觉。这是中国播音学最大的病灶。我并不反对播音练习的技巧,和口齿清晰。但是情感的真实,自然,始终是说话,最好的方式。比较而言,濮存昕作为老一辈的话剧名家,以他岁月的沉淀,和对人生的领悟,在朗读时,就多出更多长辈在身边读书的感觉。
至于那些素人,虽然有很多励志和社会辐射效应,但是朗读水准实在太低,这是很矛盾的一件事情。
你选择了社会新闻性,就会失去专业性。如果不考究这个问题,节目的人文影响力,就会大过节目本身的质量。比起《见字如面》明星效应的朗读,《朗读者》目前的尝试,仍然属于稚嫩的。
篇11:朗读者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在老师的强烈要求下,我迫于无奈地观看了一档我毫无兴趣的节目——《朗读者》。
作为一个宁可躺着无所事事,也绝不愿意在课外手沾书籍的“厌学者”,我本实在不懂得,一档只有朗读的节目,会有什么精彩的看点,哪些地方,会惹人眼球。而当我真正走入它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我彻底被它吸引了。
正是朗读者,将书籍的底蕴与魅力放在了一个聚光点上,让那些书籍中难以言会的一切都像蜡烛般在骤时间明亮起来。本期朗读者来请来了一位我十分喜爱的明星嘉宾。TFBOYS-王源。作为一个年少成名的高一学生,年纪轻轻便走出了世界,享受舞台的灯光和无数粉丝的追捧。这又是多少少男少女梦寐以求而不能及的呢。然而节目中的他却表明,一切的一切,都绝不是这样。一个人的能力与名声越大,他所承受光鲜的同时,也决然少不了质疑和否定。一个16岁正值意气风发的少年,却承受着同龄人绝不能及的关注,也许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非是一件十全十美的好事。那些不堪入目的文字和那些刺人入骨的言语,无异于是一座山的压力。然而他,16岁的王源,并没有泄气或停滞不前。面对那些糟心的种种,他选择了坦然。正如他的朗读里: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清楚别人该怎么过活,而对自己却一无所知。在他去联合国发言时,他看见自己座位前的名牌上竖立着“China”,脸上露出阳光般的笑容。那种真实,灿烂,洒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在这个和我同龄的人气偶像身上,在他的朗读里,在他温柔灵动的声音中,我看到了他一颗红彤彤,赤裸裸的心。那种能让冰雪融化的力量。
或许这就是朗读者的魅力,在朗读里,温柔而又透彻的剖析每一个我们所熟识的明星,或者说是偶像。在某些灵魂清澈的池里,他们或许和我们一样,并不因为自己备受瞩目,而忘记了生活,在他们身上,依然能透过《朗读者》,找到人性的光辉,拾取我们都不舍得丢弃的最初的美好。
篇12: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勇气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当前大众的这种文化消费心理,可以称之为文化消费的审美需求。从社会层面来说,大众文化消费心理与社会文化心理总体趋势密切相关。当前社会文化思潮日趋多元化,尤其是随着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类文化思潮和价值观扑面而来,带来众多选项的同时,也对人的文化思想带来了一些困惑,如何把握自身文化定位成为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而回归传统文化,从传统中汲取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从个人层面来说,这与观众的文化情感需求也有关系。不难想象,观众在各类真人秀、选秀、网络综艺等娱乐节目的狂轰滥炸之下,感受到越来越多的浮躁和喧嚣,在这种情形下,一档回归初心的文化情感类节目可谓雪中送炭、正逢其时。
艺术存在“通感”之说,文化亦如此。对观众来说,《朗读者》不仅仅是一段“朗读”,更多的是对“遇见”“陪伴”“选择”等人生主题的感触和共鸣。中国是一个具有“文以载道”和“寓情于景”传统的国家,我们的诗、书、画无不寄托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因此,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优势就在于通过文化载体传达给观众深层次的感动和思考,这不同于浅层次的娱乐享受或者单纯的视听欣赏,而是上升到了审美的层次,是把节目作为作品来看待和感受,具有更加长久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篇13:2024年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一位镁光灯下的明星,很难把她跟山区女教师的形象联系起来。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低调地在广西山区支教,至今已坚持九年,每年都至少待一个月。
娱乐圈向来是是非之地,浮躁之气盛行,人人都想着如何成名,如何捞金。在这样的圈子,常常会迷失,身处其中的江一燕学会了一直抽离。
明星愿意把时间用到山区的贫困孩子身上,实属难能可贵;而一年年地回去支教,坚持近十年,可以说是“做着伟大的事情了”!
出爱者爱返,福往者福归。在奉献爱的同时,她也收获了孩子们满满的爱的回馈,成为孩子们最爱的“小江老师”。
在最近一期的《朗读者》节目中,江一燕朗读了《晶莹的泪珠》,感人至深!
2006年,因为拍一部文艺片,江一燕来到了特别贫困的广西山区。虽有思想准备,但当她到达实地后,还是傻眼了。每天爬山拍戏,大巴车开在悬崖一样的山路上。也正是这次经历,让她整个人突然被打开了,在这里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能量,“他们就像石头缝里的小草一样,一出生就要自己学会努力地去寻找阳光,而不是别人给予他”。
在大山里,她不施粉黛、素衣素颜,和留守的孩子们一起上课、游戏、洗漱、抱着吉他歌唱。
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自己有洁癖。可当她和山区的孩子们在一起时,却仿佛忘了一切,细心体贴地照顾着他们的日常生活。
篇14:朗读者第六期主题“眼泪”观后感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在《朗读者》里,倪萍讲述了这段苦难,泪眼婆娑。那10年为了孩子,她债台高筑,迅速衰老,拍杨亚洲的《雪花那个飘》,零下十几度,脚放在冰河里泡太久受了大寒落下的病根,她现在腰不能久坐,腿不能久站。但她说感谢有这份苦难,让她变得更加坚强。
如今,森快考大学了,倪萍有空就会去陪儿子。母子俩有时候也会聊聊未来,“我还是说你放松,你自己去选择考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专业。应该说我们这些年的经历锻炼了我,更锻炼了他,他很坚强。这一点我挺欣慰的。”
如今儿子是倪萍的全部,她对名誉、金钱已不再有任何欲望。未来,她有两个心愿,“一是写长篇,写一个清冷的母亲。写我们姥姥,妈妈,我这一代,以她们为引子吧。我着重写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感受,亲情和血缘的感受。还有一个,是希望儿子身体健康,等以后让我可以帮他带带孙子……”
在一次电视访问中,倪萍曾说:“我下辈子不想要父母,不想要孩子,不想要爱情,我就自己一个人过。像苏小明一样,舒舒服服泡上一次玫瑰浴,点一支香烟,倒一杯红酒。”
篇15:2024年寻找南国书香节“最美读者”活动启事
全文共 1553 字
+ 加入清单从1993到2015,从第一届到第十二届,南国书香节已经走过22个春秋。22年的时光会让孩童长成青年,南国书香节亦如一个孩童一般,在过去的22年里不断成长,走过最初的轰动,熬过十年的停办,重新续火,探索借鉴,正着力打造两岸四地最具影响力的华文书展。22载岁月如歌,您是否对南国书香节有铭刻于心的情感,对书香节有无法割舍的眷恋?“闲云潭影日悠悠,物转星移几度秋”,让我们共同回首一起走过的日子。说一说,那些年你与南国书香节的故事;聊一聊,这些年您与南国书香节刻骨铭心的心路历程;分享一下您与南国书香节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激情燃烧,还是温情如水,都是我们的故事。
诚邀您参加由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办公室主办的寻找“最美读者”活动,有关事项具体如下:
一、承办单位
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办公室、羊城晚报
二、活动主题
以“我与南国书香节的情意结”为主题,图文并茂讲述读者与南国书香节一同成长,对南国书香节的特殊感情、曾经发生的故事及留下的美好记忆。
三、活动要求
1.紧扣主题,图文并茂抒发作者与南国书香节一同成长,对南国书香节的特殊感情,体现浓厚的书香节情结及认同感,激发崇尚读书、热爱阅读、推动阅读的正能量。
2.主题突出、感情真挚、层次清晰、文字通达,避免内容空泛。作品须为原创,严禁抄袭。
3.即日起至4月30日前收集读者报名表,对符合主题的读者进行联系,邀请撰写1000-1500字征文,将有机会在羊城晚报、部分新闻媒体、南国书香节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及“书香节出版刊物”进行刊登。
四、读者简介表格
寻找南国书香节“最美读者”报名表
基本信息
姓 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年龄
证件类型
证件号码
院校/单位
通讯地址
手机
邮箱
我与南国书香节的情意结
注:
1.以“我与南国书香节的情意结”为主题,图文并茂讲述读者与南国书香节一同成长,对南国书香节的特殊感情、曾经发生的故事及留下的美好记忆。
2.提供图片、物品数量控制在10件以内,提供物品内容为历届书香节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照片或能较好印证当年书香节的图书(有纪念章或纪念饰物)或纪念品等。
3.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4.以上信息请提供电子文件。
注:
1.以“我与南国书香节的情意结”为主题,图文并茂讲述读者与南国书香节一同成长,对南国书香节的特殊感情、曾经发生的故事及留下的美好记忆。
2.提供图片、物品数量控制在10件以内,提供物品内容为历届书香节有历史纪念意义的照片或能较好印证当年书香节的图书(有纪念章或纪念饰物)或纪念品等。
3.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4.以上信息请提供电子文件。
五、截稿时间
活动报名截止时间为2015年4月30日。
邀请撰写活动征文时间2015年5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六、奖项设置
南国书香节组委会将邀请专家组成评审小组,对所有报名表及作品进行评选,给予奖励。具体奖项设置如下:
1.从寻找“最美读者”报名表格中,选出符合主题的读者,奖励2015南国书香节一线名家活动门票3张,现场领取一件神秘礼物。
2.符合活动主题的报名读者将邀请撰写“我与南国书香节的情意结”征文,从中评选出若干名优秀读者作品,获奖作品将在羊城晚报、部分新闻媒体、南国书香节官方网站、微信、微博及“书香节出版刊物”刊登,并有可能入选即将出版的全民阅读专著书香节版块内容,奖励书香节一线名家签名图书若干本及颁发荣誉证书(证书加盖南国书香节及羊城晚报奖章),还有机会成为南国书香节特约通讯员或南国书香节志愿者。
七、相关事项
所有稿件一律不退回,请自行做好保留,稿件一经采用,所有权即归南国书香节组委会所有。
请将报名表于4月30日前以WORD文档的形式发送电子邮件到ngsx_ban@163.com,邮件命名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及“寻找南国书香节‘最美读者’”字样。
活动联系人:***
联系电话:020-*****
篇16:央视一套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朗读者》是一档全新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它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用文学和艺术的感染力满足观众的情感诉求。富有经历的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和不期而遇的平凡素人相互交织,描绘中国人具有时代特征的生活画卷。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同时为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与践行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正如央视资产管理中心主任任学安说:“《朗读者》的出现绝对不是孤立的,中国的电视节目太需要一档有文化价值的节目来滋润我们的心田。《朗读者》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来朗诵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朗读者》制作人和主持人董卿表示,朗读帮我们开启了认识世界的大门,每一个孩子都要出发去看看这个世界,而朗读就是脚下最好的道路。所以希望朗读亭能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更多渴望朗读的孩子能够满足愿望。
篇17:做大自然的读者作文450字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曾几何时,我站在山顶,俯瞰着大地,那青山秀水让我流连忘返。曾思索过,如果大自然是一本书,那我我们每一人都是读者。这本书中蕴藏万物,世间万物之神秘都集于一书。可又有谁真正读懂了大自然之书?
看小草,读坚持不懈
当花儿们争先恐后地露出笑脸,人们总是眼花缭乱,使得心里增添许多烦恼,一丝连着一丝,“剪不断,理还乱”。但小草的点缀为人们心中带来一丝宁静,一份淡雅,一缕清新。生命总有始终,但小草对生命的渴求让它每年依旧冒芽。正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给人以深思。看小草,我读到了坚持不懈的崇高境界。
看落叶,读默默奉献
落叶是秋季的标志。当看到“秋风扫落叶”的场景时,谁都不免一一叹惋,这就是所谓的“自古逢秋悲寂寥”。落叶是一种生命的衰落,竟还被秋风无情地扫尽。但谁曾知晓,“落红不是无情物”,它在凋落、被人遗弃的同时,还默默地“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我言秋日胜春朝”。看落叶,我读到了默默奉献的崇高境界。
看腊梅,读傲雪欺霜
冬季是粉妆玉砌的世界,似乎很单调。但仔细找寻,便能发现“墙角数支梅”正在鹅毛大雪中傲然屹立。它不畏风雪,它挫而不折,它享受在逆境中磨砺自己的坚强意志。霜雪打在它身上,他只想“凌寒独自开”。它不俱雪,因为“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其他生命在凛冽中退去时,它愤然前进。看腊梅,我读到了傲雪欺霜的崇高境界。
做大自然的读者,我读到了万物之品质。在黑暗中,它们为我驱走阴霾;在风雨里,它们为我涂抹彩虹;在迷津时,它们为我指明方向。品读大自然之书,让我终身受益匪浅。
篇18: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继春节期间央视刚刚播毕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引爆全国观众对于中国诗词的热情后,2月18日晚,央视一套三套联合播出了董卿主特并兼制作人的又一文化综艺新作《朗读者》。
此间一众娱乐综艺节目热闹上演之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综艺均刮起一股清新之风,其中,《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更是一举夺得实时收视冠军。此番,董卿以制作人、主持人双重身份推出的《朗读者》,在“热身”阶段便引发关注。董卿曾介绍称,《朗读者》不是朗诵节目,不是语言节目,而是人生节目和情感节目,这里不仅有在各领域推动社会进步的人,而且有很多普通人。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邀请了知名演员濮存昕、知名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著名翻译大家许渊冲等嘉宾,在节目中,濮存昕第一个亮相,他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童年时竟被同学起绰号“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节选《宗月大师》致谢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恩人,濮存昕感谢了一位医生,改变了他的命运。柳传志畅谈因拙成巧的人生轨迹,高三时为何与成为百里挑一的飞行员的机会失之交臂。节目现场柳传志重现“父亲的演讲”,朗读儿子婚礼上的家信,“柳式家训”让观众深受启发。=张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举夺魁,当选世界小姐的决定性因素,并分享了为人母近一年的惊喜与感动。
在第一期节目中,还特别邀请了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著名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从头到尾弹奏《朗读者》主旋律,成为一大亮点。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弹唱经典歌曲《匆匆》,充满了意境。以朗读和访谈为核心的节目内容,加上经典音乐艺术的组合,《朗读者》首期获得了巨大成功,实现了董卿当制作人的开门红。
压轴出场的是曾翻译《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牡丹亭》,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董卿在现场与许先生娓娓互动,许渊冲道出了曾用翻译林徽因诗词追求女同学的独家趣闻。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杰出贡献的许渊冲老人,近百岁高龄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他活到老、学到老,永远用年轻人的心态努力工作,感动了观众。
篇19:朗读者董卿经典台词观后感
全文共 1410 字
+ 加入清单晚上,我打开电视频道中央1套,正好遇见了董卿首次担当独立制作人的转型之作《朗读者》节目。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朗读者董卿经典台词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01
节目第一位出场的朗读者是濮存昕,他是中国话剧和电影演员。我喜爱他的话剧及影视扮相,他是我心目中颜值比较高的男神偶像。然而,好久不见,他今天的外貌形象着实令我吓了一跳,头发花白,一脸的大胡须,昔日帅气、儒雅、睿智的他哪里去了?
唉,先不关心这个了。回头百度一下电脑,看看他是不是因为某一个角色而蓄意留的胡须。
听听他的朗读吧!老舍先生的散文《宗月大师》,他读这个散文是来告白命运中给他人生带来转折的荣医生,是他让濮存昕从“濮瘸子”转变过为正常人的。他的朗读依然那么有魅力,声音充满磁性,情感充沛丰富。作为他粉丝的我,听着他低沉而饱含感情地朗读,再联想到他苍老的外形,我不由得心酸至极,热泪盈眶,竟然有点想哭的感觉。岁月真的是一把无情的杀猪刀!
0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节目里安排了一对夫妻撩动心弦的遇见,让人非常的感动。先听听老夫老妻的谈话:“我们俩一直在谈恋爱,二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延续着一个游戏,就是相互给对方写一些文字啊,或者写一首小打油诗啊.,他是一个很浪漫的男人。所以,我觉得我就是一个特别幸福的小女人.....”,“她是我心中永远的梦中情人”!
他们朗诵的是《朱生豪的情书》。两个人,一段文字,一场难以言说的相遇!听着志趣相投、相亲相爱的周小林、殷杰夫妇的朗诵,想着那片金色的鲜花山谷、那温柔的语言、那美妙的情诗、那永恒的爱情......真的是令人嫉妒羡慕恨......
恨不得去偷一个那样的灵魂伴侣,每天睁开眼睛都会有一篇写给自己的情真意切的情书,然后再浓情厚意地读给自己。如此美妙、诗一般的神仙生活谁不想拥有?
“我遇见了你,就像找到了我真的自己”。“相爱一生,还是太短”。
03
许渊冲,一位96岁的老先生,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 。
老人的出现,令在场观众肃然起敬,不约而同的起立鼓掌。他讲述自己当年为了追求女同学,而去翻译林薇因写给徐志摩的情诗时,老泪瞬间纵横。那一刻,我真为他的痴情和怀旧而撼动。他一个百岁之人,谈起当年的爱情故事,依然有一颗激情澎湃,永远年轻的心。
对待爱情,他能够如此,对待工作,他更是执着无比。许老已于10多年前,就被诊断出直肠癌,且已为中外文化传输做出过杰出贡献,单论高寿,也理应该安享晚年。然而,他至今每天依然坚持工作到凌晨3、4点钟,他并且开朗乐观、风趣幽默地说:
“我要每天偷出夜晚的几个小时时间,去补充白天该做的工作,该学的习。”
他那种活到老、学到老,永远用年轻人的心态努力工作的可贵精神,感动了观众,感动了我。
04
节目中,还有来自商界的大亨柳传志总裁,朗读了自己给儿子柳林结婚典礼上的致辞《致儿子的信》,言辞中那浓浓的父爱很让人感染,独到的“柳式家训”备让人称赞!还有来自援外的妇产科医生、世界小姐张梓琳等等的朗读都富有超强的爱之吸引力。
他们每一位朗读者都用真情在读、用真心在与观众交流,他们的感人故事都来自于生活中,来自于自己的亲身经历!
今晚,又一次遇见了最美的董卿,遇见了董卿唯美的人生作品!
喜欢董卿,喜欢董卿的《朗读者》。请走起!请走起!请走起!重要的话一定要说三遍。
篇20: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孩子是上天送给父母的礼物。第一位朗读者李亚鹏朗读的是朱自清的《背影》,并谨以此篇文章,献给自己的父亲。
创业是社会价值送给商业价值的礼物。第二位朗读者,共享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朗读的是苏童的《自行车之歌》。
长者是命运送给子女的礼物。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第三位朗读者,胜了自己命运的多戕倪萍战,朗读的自己写的《姥姥语录》中的篇章。
故宫是历史送给国家的礼物。第四位朗读者是故宫的看门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单霁翔朗读的是《至大无外》。
荣耀是坚持送给苦难的礼物。第五位朗读者是赵蕊蕊,顺利地完成了从排球运动员到作家的华丽转身。她朗读的文章是毕淑敏的《握紧你的右手》。
感谢是受助送给仁爱的礼物。第六位朗读者,本应是座上宾的赵家和教授,却在5年前去世。但他的仁爱依然留存世间。曾接受过赵家和教授资助的学生为他献上了汪国真的《让我怎样感谢你》。
无论是朗读还是阅读,都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最好的自己”也是自己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