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热门20篇

《终极胜利》讲述了奥运冠军李爱锐在二战期间甘愿放弃平静优越的生活,来到正遭受日本侵略的中国;他在中国结识徐牛,二人机智巧妙地对抗日本侵略者,救护了一大批被日军关押在潍县集中营里的各国战俘。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浏览

5235

作文

506

金寨与长征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启事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在四支长征的红军队伍中,红四方面军主要发源于金寨,红25军诞生在金寨,金寨为长征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大贡献。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金寨县党史工作领导组决定,由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论文、文章和金寨籍老红军的长征故事。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主题与内容

(一)主题:金寨与长征

(二)内容:

1、红四方面军、红25军长征始发地的研究;

2、金寨红军在长征中的积极作用和历史贡献;

3、长征途中金寨籍将士的积极作用和巨大贡献;

4、金寨籍老红军感人的长征故事。

(三)类型:论文、文章、故事

二、有关要求

1、内容必须与金寨红军队伍或金寨籍老红军有关;

2、征文作品须是未在公开刊物发表的原创作品,须符合学术规范,史实准确,观点无误,内容新颖;

3、论文字数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文章字数原则上不少于2000字;

4、论文格式要求规范,正文前附内容摘要及关键词。引文准确,并用页下注明。

三、组织评审

1、征文结束后,根据论文收集情况,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对论文、文章进行评审,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征文设:优秀论文6篇,一等奖一名,奖金1500元;二等奖两名,奖金各1000元;三等奖三名,奖金各800元;优秀文章6篇,按每千字150元给予奖励;老红军感人的长征故事不限字数、不限篇数,如采用,按每千字50元标准支付稿酬。

2、本次征文活动的获奖作品将整理汇编成册、公开出版发行;获奖作者将被邀请参加“金寨县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

四、投稿方式

1、征文截稿时间:2016年8月31日

2、电子投稿:将论文、文章、故事以电子稿的形式发至征文邮箱 ahjzds@163.com,邮件主题注明“‘金寨与长征’征稿”字样。

请在文末写明作者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务、职称、通讯地址、手机号码、电子邮箱等个人详细信息,以便联络。

联系人:李雨迪,电话:0564—7356011,手机:18269851360

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

金寨县红军历史研究会

2015年12月6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会议观后感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了长征的伟大意义和精神内涵,生动阐释了长征精神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接续历史,把革命前辈开创的光辉事业推向前进,需要我们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

疾风烈火,碧血丹心,长征标注了人类精神的新高度。迢遥万里的跋涉中,长征精神体现为坚如磐石的理想、正义必胜的信念,体现为救国救民的担当、无怨无悔的牺牲,体现为独立自主的勇气、实事求是的品格,体现为顾全大局的胸怀、团结一心的素养,体现为人民至上的情怀、植根群众的作风。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今天的新长征路上,发展的任务紧迫繁重,改革的攻坚艰苦卓绝。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开创性、艰巨性、复杂性,丝毫不亚于当年的万里长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那样,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我们才能克服“四种危险”、经受住“四大考验”,跨越今天的雪山草地,攻克前进道路上的“娄山关”和“腊子口”。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我们必须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95年上下求索,67年励精图治,我们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方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无论面对怎样的艰难曲折,遭遇怎样的风险挑战,我们都没有理由犹疑和动摇,因为我们追求的是真理,遵循的是规律,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我们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而矢志奋斗。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我们只有时刻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连、生死与共,才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老红军战士陈映民的长征故事

全文共 7376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党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王明,几乎无人不知,可他的亲妹妹陈映民(王营)——一位坚强的老红军战士的传奇经历,却很少有人知道。由于王明的原因,让陈映民的人生充满了太多的曲折和悲伤。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们带来老红军战士陈映民的长征故事,欢迎阅读。

老红军战士陈映民的长征故事

女红军陈映民,是金寨籍名人陈绍禹(王明)的胞妹,后在延安改名叫王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女红军,当年跟随红四方面军从大别山转战到大巴山,历经了三过草地的艰苦长征,之后又参加了西路军的苦征恶战,被俘后历尽艰辛、死里逃生。可是,由于其兄王明和张国焘问题的双重连累,她被历史的烟云尘封,至今仍然是鲜为人知。

一对同胞兄妹,人生历程却大不相同

陈绍禹和陈映民兄妹二人,出生于安徽省金寨县一户贫民家庭。父亲陈聘之幼时读过私塾,成年后当过学徒、店员,做过小本生意,还当过乡塾教师,没个固定职业,家境贫寒、生计艰难。但他望子成龙心切,数年间节衣缩食,东挪西凑,不惜一切地供养子女上学读书,尤其是供养陈绍禹上学读书。陈聘之夫妇都十分喜爱这个聪明机灵、勤奋上进、品学出众的好儿子,亲昵地呼唤他“禹子”,弟妹们也都叫他“禹子哥”。

然而,妹妹陈映民,却没有“禹子哥”这般幸运。陈映民生于1913年,与其兄年龄相差近10岁。这个小女孩出生时,她的大哥陈绍禹、大姐陈觉民、二哥陈绍伟,都一个接一个地成长起来,尽管家境很穷,但都同样受到爹妈的抚养和疼爱,并指望他们长大后改换门庭、光宗耀祖。而这降生恨晚的幺妹子,似乎成了个多余的,出生的第七天,爹妈就将她许给当地一户姓吕的农桑人家,做了这家长子吕绍文的童养媳。陈氏家境之贫苦,居然穷到把一个嗷嗷待哺的女婴给人家做了童养媳。

作为一个童养媳,陈映民后来参加红军干革命,并非是在“禹子哥”的影响和引导之下萌发、起步的,他们兄妹虽然同是共产党人,所走的道路却各自不同。陈映民所走的革命道路,是其兄陈绍禹从来就不曾经历和品味过的一条血染的道路……

陈映民在吕家做童养媳的时候,陈绍禹就已熟读儒学经典,15岁即离开家门,先后就读于河南省固始县志诚小学,六安县省立第三甲种农校,20岁考入国立武昌商科大学。1925年,陈绍禹加入共产党,同年10月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从此开始了崭露头角的革命生涯……而陈映民所许给的吕姓人家,公婆勤劳、朴实、厚道,吕绍文兄弟三人也都本分,全家人对她很好,老两口将她当作亲闺女一般看待。但因为家道贫寒,总是少吃没穿的,日子很不好过。

1926年,地处豫皖边界的金家寨,以及周边的乡镇村落,都热火朝天地闹起革命来,农民协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不少地方还成立了农民自卫军,矛头直指土豪劣绅。陈映民和她的未婚夫吕绍文一起参加了农民协会,投入到农民革命运动的斗争行列。中共党员桂伯炎、袁继安等人,见她性情活泼,口才也好,就指定她担任妇女代表。从此,她就在党的领导下,到各地宣传革命道理。在党的领导下,她把妇女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妇女协作委员会,积极协同农民协会打土豪、捉劣绅。同时还把少年儿童组成童子团,配合农民自卫军站岗放哨查路条,防止坏人破坏。陈映民,当时只有十、三四岁,妇女们称呼她“小代表”,儿童团员都喊她“大团长”。陈映民的革命道路,就这样从她的故乡故土上起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奔走……

夫妻双双参加红军,危急关头抱着孩子征战

1928年,15岁的陈映民跟吕绍文结了婚。婚后,她照样从事妇女会和儿童团的工作。1929年立夏,豫皖边商(城)南举行革命暴动,她因身怀有孕以待分娩而没能参加。当时,她的大姐陈觉民参加了这次暴动,名声亦在豫皖边乡村传播开来……暴动成功后,陈觉民就被派到商城县斑竹园(今属金寨县),在朱氏祠堂举办妇女运动讲习班,并由她担任领导和教学工作。

在立夏暴动胜利的日子里,陈映民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叫吕美成。1929年5月26日,红军第三十二师首次攻占金家寨,守敌汪东阁民团溃逃而去。在婆婆的关照下,陈映民一边哺乳孩子,一边参加革命活动,发动和组织妇女为红军做军鞋,带头拥护红军队伍。同时,她还配合红军和游击队到各个民团据点了解情况。她在担任少先队指导员时,有一次和少先队队长皮定均(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外出,侦察到从金家寨逃跑的六安六区民团头子汪东阁的行踪,及时报告给红军和游击队,终于将这个反动分子以解决。

1930年,陈映民由皮定均介绍加入共青团,并担任六安六区五乡共青团支部书记。1931年春,她的孩子断奶后,交由婆婆照看抚养,她和丈夫吕绍文一起参加了红军,就近编入红四军第十二师,丈夫为战斗员,她当宣传员。同年,她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1932年10月,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四方面军主力部队由皖西经鄂东转向外线作战……

多事之秋,红军主力部队、地方游击部队,以及随军跑反逃难的苏区群众,如同潮水般由皖西涌向鄂东。当时,吕绍文和他的二弟吕绍武、三弟吕绍全,都离开了老家,随同红军队伍转移而去。陈映民二话没说,急忙抱上她三岁的儿子吕美成,跟在第十二师的队列里,随军征战……

最初在皖西境内。乘坐担架随军行动的第十二师师长陈赓,看见陈映民带着孩子行军,一路上比较辛苦,就让她跟随在师医院的队伍里,沿途也好帮助照应。沿途负责护理陈赓的医务人员,有医务主任陈保青,女护士何福祥、张茶清等人。陈映民带着孩子就跟这几位姐妹一起坚持行走。情况紧急时,陈赓就将孩子扶上他的担架,急奔猛走一阵子,以减轻陈映民的体力负担。晚上到了宿营地,大家在一起安营扎寨,吃饭休息,医护人员也帮忙照顾母子二人。

可是好景不长,红军一进入鄂东北根据地,敌情更加严重,部队也在加紧行动。由于孩子的严重拖累,红军在越过平汉铁路的月黑之夜,陈映民母子掉队了。她就尾随在后卫部队的后面,继续追赶队伍。渐渐地,又跟后卫部队拉开了距离,最后不得不跟着一群随军跑反的妇女们,不分昼夜地追赶部队。

随同“跑反队”追赶红军,途中却丢了孩子

这支最初由数百名老百姓自发形成的随军“跑反队”,由皖西北跑到鄂东北时,就剩下数十人了,沿途因饥渴和疾病掉队的不少。跨越平汉铁路时,仅剩下十七、八个人,大部分是没有什么拖累的青少年女性。名为“跑反队”,这时已完全改变了随军跑反逃难的性质,成为一支自觉地追赶红军、争当红军,一路上劝阻不住、驱赶不散,也拖不垮、累不死,并且誓与红军同生死、共存亡的女中豪杰--响当当的一群红色娘子军!

陈映民母子二人,当时就在这一群没有被编入红军序列的青年妇女中,和她们一起,一步不停地向前追赶……

路上,林月琴、刘伯兴两人,成为大家公认的义务领导者。刘伯兴身体很棒,胆子也壮,腰里别着一支驳壳枪,虽然没有子弹,却能给大伙壮胆。这个童养媳出身的女游击队员,自告奋勇充当警卫,宿营时招呼大伙睡在一起,轮流进行放哨。行军中,她叫大伙跟着她走,如果发现敌人,就叫大伙不要惊慌,看她的手势动作行动。林月琴因为有点文化,能说会道,就主动承担沿途的联络交涉工作。

林月琴、陈映民两人刚开始并不认识。林月琴曾在陈映民大姐陈觉民主持的妇女讲习班里学习过,所以她们在一起交谈时,林月琴讲到斑竹园妇女讲习班陈觉民的名字时,她们就认识了,相互间也感到特别亲热。对陈映民来说,这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沿途不仅有林月琴作伴,还能够帮助照看她的孩子。

1986年,林月琴撰文回忆说:“在我们这支跑反队伍中,还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女同志,她就是陈觉民的妹妹陈映民。我同她过去并不相识,但由于陈觉民这个关系,就感到亲热多了。当时,因为没有编入红军单位,我们还没有依靠,没有粮食供应,但大家对这个孩子都给予母亲般的关怀。行军中,我们轮流背着、抱着他。到了宿营地,便七手八脚地为他张罗奔忙,有的拾柴烧火做饭,有的帮忙照看孩子,有的去老乡家先给孩子要点吃的东西。尽管我们自己也饥肠辘辘,又渴又饿,十分疲劳,但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沿途的老乡们,看到我们这支妇女队伍还带着一个孩子,都表示惊奇和同情,有的说我们怪可怜的、挺辛苦的,有的还要我们把孩子留下。但是,孩子妈和我们都不同意。行军路上,的确十分艰苦、劳累,但我们决心依靠大家的力量,带好抚养好这个孩子。”

林月琴等人都很尽心尽力。尽管如此,最后还是没有看管好,孩子从众姐妹的眼皮底下丢失了。孩子是怎么丢失的,陈映民的回忆只是三言两语,说是在一次激烈战斗中,她“三岁的孩子吕美成丢失了”。而林月琴的回忆却截然不同,完全是另外一种情景。林月琴回忆说:

“那是在湖北境内,一天下午,大家都疲惫不堪。把孩子背在身上,或抱在怀里,就像铁块似的沉重,大家你传我,我传她,不断倒手替换。就在这时,有个农民打扮的老汉,当着我们说:你们都走累了,我来帮你们抱抱孩子吧!说着,便从一位姐妹手里接过孩子。一路上,他走得越来越快,我们紧撵慢撵,还是没有撵上。到了宿营地,我们分头到处寻找,都没有找着,孩子还是丢失了。陈映民伤心得很,痛哭不已,我们也都难过得直抹眼泪,并劝她不要过分伤心,要保重身体,坚持到底。……”

征途上丢失了亲生骨肉,陈映民内心十分痛苦,因战事紧张,她不能留下寻找孩子,在林月琴等人的劝说下,便又打起精神追赶队伍。红军在由枣阳向豫陕边转战途中,陈映民才赶上第十二师,与其丈夫吕绍文一起并肩行进。而林月琴、刘伯兴两人,当时也被收留在第七十三师政治部宣传队,正式回归到红军队伍之中。

就任省委妇女部副部长,又不幸地失去丈夫

随军入川后,陈映民调到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妇女宣传队,与陶万荣、廖赤见等人一起工作,当时驻扎在通江县毛浴镇。不久,她又被调到中共川陕省委从事地方工作。1933年6月,陈映民当选为中共川陕省委常委,并担任省委妇女部副部长,部长是姚明善。

陈映民回忆说:“在川北,男人大都吸毒成癖,丧失了劳动能力,只有做家务;妇女是主要劳动力,而且从小就做童养媳,受尽痛苦折磨,所以她们灾难深重,强烈渴望自身的解放。因此,妇女部的任务是很重的,既要宣传教育妇女,把她们组织起来,还要带领她们参加革命。后来在工、农、妇各协会中,妇女会员达30万人;在各级工农民主政府成员中,妇女占四分之一。

“妇女部的干部由我带领,经常深入农村了解情况,帮助群众搞生产,并和群众一起劳动。还组织妇女做军鞋、送军粮,支援前线,慰问部队。省委为了加强妇女工作,培养妇女干部,于1934年成立了妇女学校,由我兼任校长。当时共有900多名学员。训练毕业后,就分配到各个工作岗位上去,大都从事妇女工作。

“1933年3月,为了配合红军粉碎敌人的三路围攻,在通江县,红四方面军组了妇女独立营。同年12月,中共川陕省委召开了第三次党代会,大会号召全力以赴,动员群众参军参战,扩大红军队伍。为了贯彻党代会精神,我们妇女部于1934年3月8日,由我和姚明善在巴中主持召开了第二次妇代会。会后,即根据省委第三次党代会决议,以原妇女独立营为基础,在旺苍坝成立了妇女独立团,至1935年2月,扩充为红四方面军独立师。这支英雄的女红军队伍,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5年3月底、4月初,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从此开始了艰苦曲折的长征。当时,随军渡江的女红军约在3000名以上。

长征中,陈映民随同省委领导机关行动,仍担任妇女部副部长。1935年5月,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的红军女将张琴秋,因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师的整编方案未能实现,遂调任中共川陕省委妇女部部长。在张琴秋的领导下,陈映民的思想更加活跃,竭尽全力地从事本职工作。西渡嘉陵江后,红军每攻占一座县城,或驻扎一处乡镇,她就带领妇女部同志开展妇女工作,在当地组织妇女协会,建立县一级妇女部。四方面军到达雅安、天全、宝兴、芦山等县,她在组建各县妇女部的同时,先后还兼任过天全、芦山两县妇女部部长。1936年春,她从基层调回省委组织部,从事党的组织工作。

长征中,陈映民和她的丈夫吕绍文,虽说同在一个方面军,但却难得见上一面。据陈映民回忆,长征到达甘肃境内时,她的丈夫吕绍文英勇牺牲了。而那两个小叔子,二弟吕绍武(时任三十一师司号连连长)、三弟吕绍全(时任特务连排长),先后都在战斗中牺牲,为革命献身。

参加西路军艰苦征战,被俘后做苦工死里逃生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第五、九、三十军及总部机关和直属团队共2.18万人,奉中革军委命令渡过黄河,组成西路军,执行打通国际路线和在河西创建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当时,随军过河的女红军,约为一千七八百名。其中,来自大别山的女同志有张琴秋、陈映民、张茶清、陈保青、何福祥、陶万荣、廖赤见、曾广澜及其女儿蔡萍迹等10多人;还有来自井冈山的女红军王泉媛、吴仲廉、吴富莲等3人。除此之外,都是来自川陕苏区的女红军。

陈映民参加了西路军的艰苦征战。长征到达会宁时,部队进行整编,有不少女同志被集中编入妇女抗日先锋团(又称妇女团),全团3个营、9个连约1300人,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陈映民当时在妇女团二营五连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兼任五连政治指导员。过河后,从一条山激战开始,经古浪、武威、永昌、山丹等地数十次大小战斗,直入河西走廊腹地。1936年12月底,董振堂率红五军先头部队占领临泽、高台,妇女团紧随其后进驻临泽县城(今蓼泉镇)。此时,马家军即以两万步骑兵围攻高台,红军与敌浴血苦战九昼夜,军长董振堂以下官兵3000人,大都壮烈牺牲、失散或被敌俘虏。接着,敌人又集中兵力围攻临泽,激战三昼夜,红军被迫实行突围。妇女团第一营在团长王泉媛带领下掩护总供给部、医院先行突围、撤退;第二营在团政治处主任华全双和营长何福祥带领下,随后向倪家营子进行转移。途中,沿着一条封冻的冰河行走,人和牲口接连不断在冰面上摔倒,在雪地里打滚,跌倒了又很难爬起,一步一滑十分艰难。陈映民回忆说,她们在冰河上走了一天一夜,饿了吃一把雪,渴了也吃一把雪。饥渴交迫之时,大家都顾不得什么了,只要能够往肚子里填的,都一概吞而食之。加之天寒地冻、漠风呼啸,一路上与敌恶战,更是苦不堪言。

继而经过倪家营子、三道流沟、梨园口等几番更加惨烈的苦战恶战,西路军损失惨重,仅剩下两三千人。妇女团也是死的死、伤的伤、失散的失散、被俘的被俘……建制已完全溃散。战至最后,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参谋长彭玉茹、政治处主任华全双、团特派员曾广澜及其女儿蔡萍迹、团部秘书李开芬,以及营连干部何福祥、张茶清、陈映民、陶万荣等数十名女红军,全都被敌人俘虏。

陈映民被俘后,先在张掖关押了一些日子,后来,她跟张茶清、陶万荣等人,被押解到了青海省城西宁。陶万荣被分到马家军剧团当演员。陈映民和张茶清被分配到义源被服工厂,日夜不停做苦工。这个由马步芳开办的被服工厂,当时有四、五十名红军女战俘,她们吃住都在厂内,没有行动自由,如同囚徒一般。

张茶清是在血战高台战斗中头部负伤被敌俘虏的,当时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她曾这样回忆说:“在马匪军的监督下,我们没黑没白地给他们缝军衣、做子弹袋。夜里做活看不见,我去找厂长要灯,被厂长打了两个耳光。马匪军把我们当作战利品,动不动就到被服厂来拉人,去给他们当妻小、丫环。一天,来了一队伤兵,有缺胳膊断腿的,马匪军让伤兵排成一队,我们姐妹们排成一队,谁对着谁就跟谁走。有不愿意的就往死里打……”

灵活机动而又坚决果断的陈映民,在马步芳身边的一名汽车司机的帮助下,乘军车从马家军的魔窟里奔逃出来。逃离西宁后,几经颠沛流离,历尽艰辛,最后返回到离别五年之久的故乡。据史料记载:西路军失败后,约有3000名被俘、失散、流落的红军官兵,辗转千里返回到了原籍。

抗日爆发后,陈映民由武汉到延安,改名王营

1937年末或1938年初,陈映民和她的父亲陈聘之一起,由皖西老家来到武汉,直奔她的“禹子哥”而来。

陈映民见到她的“禹子哥”时,一种幸运、高兴、振奋、激动的心情,的确难以用语言形容。哥哥早已改名叫王明。

对于陈映民的工作安排,鉴于她担任过川陕省委妇女部副部长,董必武让她留在武汉,协同孟庆树(王时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妇女委员会委员兼长江局民运部妇委会主任)从事发动和组织妇女界的抗日救亡运动。可陈映民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为由,认为自己不适合在大城市工作,因而向董必武提出让她到延安去。

1938年4月间,陈映民来到延安之日,恰是张国焘祭黄陵之后经由西安逃至武汉并发表声明脱离中共之时,革命圣地再一次掀起揭批和声讨张国焘的运动高潮。因为西路军的失败与张国焘路线紧紧捆绑在一起,原西路军回来的人,都得经过一番或几番政治审查。陈映民一进入中央党校,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参加声讨叛徒张国焘。当时,心惊胆战的陈映民,也许是急于想跟张国焘划清界限,以免遭到不必要的牵连,于是就改名换姓叫王营。

在延安,陈映民最初被分配在留守兵团经建处担任党总支组织委员,后在西北局西北总公司的一个分公司担任过保管员、出纳员、营业员。延安整风运动中,王明成了“左”、右倾错误路线的头号代表人物,追随其兄改名的陈映民,自然也受到连累。

解放战争时期,陈映民一直在后方负责保管财产,后在西北总公司担任出纳股长。1949年秋冬,随军南下到重庆,历任西南局土产公司人事科副科长,中草药材站人事科科长,重庆市江北区文化馆、剧团和剧场等三个单位的党支部书记。1983年离休时,她是重庆市水产公司人事科科长及公司党委组织委员。她的最高职务,再也没有超过中共川陕省委常委、妇女部副部长之职。

1939年,陈映民在延安与留守兵团经建处政委谢扶今结婚。“文革”期间,陈映民改名叫王营,被说成是追随王明路线的“铁证”。她一家都因王明问题受到连累,挨过批判斗争,家也被抄了。时任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副行长的谢扶今,1971年被整死。不仅如此,张国焘路线与西路军的失败,也没有放过早已划清界限并改了名字的王营。

“文革”中清理阶级队伍,陈映民因曾经被俘而成为“叛徒”、“逃兵”、“张国焘的走狗”。

“文革”结束后,她一家得以平反昭雪,儿女们都在重庆工作。更值得庆幸的是,1932年随军征战中丢失的孩子吕美成,45年后在河南被寻找到了。母子团圆,骨肉相亲,皆大欢喜。

被历史遗忘的女红军陈映民,从血与火的死尸堆里爬了出来,从数次失去亲人和改名换姓的痛苦折磨中挺了过来。回首往昔往事,她更觉今天的一切都来之不易,总以为她“这个昔日的童养媳”,晚年也很安乐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长征与遵义——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启事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在迎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为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遵义会议优良革命传统,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考察时指出的“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的指示精神,不断推进遵义市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市政府、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将在全国范围举办“长征与遵义——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活动,并在征文基础上召开“长征与遵义”理论研讨会。现特面向全国征文,启事如下:

一、征文主题

1、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继承和发扬“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革命传统,深入挖掘革命历史史实和典型案例,总结历史经验。

2、研究遵义在红军长征过程中所起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包括党和红军在遵义召开的一系列会议和进行的军事活动。

3、研究遵义人民在长征时期所作的历史贡献。

4、其他围绕长征与遵义之关系的主题研究。

二、征文要求

征文题材为理论研讨文章、调查报告、典型史实挖掘等。作品要求贴近主题,观点正确,史料翔实,行文规范。每篇文稿字数在3000字至6000字。作品须原创,内容新颖,没有在公开发行的书刊上发表过。围绕四个主题,具体论文题目自拟。本次征文一律不收任何参赛费,征文截止时间为2016年1月31日,全国各地作者均可投稿。

三、投稿方式

来稿请统一以word附件的格式发送到电子邮箱,邮件标题注明“征文”字样。参赛作者须在作品正文后注明个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详细的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邮箱地址:zydsyj@126.com

四、评奖方式及奖项设置

组委会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奖并颁发证书和奖金,大赛分别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若干名,一等奖奖金每篇8000元、二等奖奖金每篇5000元、三等奖奖金每篇3000元、优秀奖奖金每篇1000元。获奖名单于2016年3月20日前后在有关媒体公布。

五、其他事项

本次征文活动的获奖文章将整理成册公开出版发行,征文活动主办方对参赛作品拥有发表权和出版权,作者对作品的出版和发表拥有署名权。联系人:李波、刘畅、黄平;联系电话:0851-28650225

“长征与遵义”征文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1272 字

+ 加入清单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差不多一个世纪。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红军长征诗词20首

全文共 1364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对于中国近代史来说,是一个奇迹,ta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坚强意志和伟大的信念。下面是相关的诗歌,快来看看吧。

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

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

横空出世入天将,绝地逢生穿铁蹄。

一曲悲歌多壮烈,千秋正气树丰碑

滚滚红流染碧空,飘飘巨练舞长虹。

千山飞越云追月,万马奔腾虎啸风。

天地低昂歌正气,江山驰骛走英雄。

梦随万里长征路,凭吊忠魂觅旧踪。

千古江山吊英雄,红流磅礴走工农。

湘江血战连天浪,泸定飞行绝地风。

走马南天人似铁,挥鞭北地气凌虹。

江山不负英雄志,遗有风流天地中。

博古先生羞博古,翻云覆雨一言行。

兵临赣水狼烟滚,苦战湘江腥雨倾。

将士阵前纵喋血,书生纸上尚谈兵。

古城遵义英雄出,力挽狂澜日月擎。

古城遵义出真龙,一代伟人毛泽东。

赤水河边遗妙笔,金沙江畔走神工。

兵胜诸葛不毛地,将越达开绝境中。

三面红旗期陕北,英雄弯弓引雕弓。

一曲悲歌天地荡,红军血雨染湘江。

惊涛骇起连天雪,烈火熊燃彻夜光。

战马长嘶偎侠骨,飞鸿凄唳俯沙场。

湘江呜咽湘君泣,今古英灵是国殇。

一代枭雄石达开,安顺兵败不胜哀。

江河横断英雄路,风雨终消霸世才。

身陷重围孤奋战,军临死地久徘徊。

风云巧遇百年后,万里长征走疾雷。

一桥飞越风云里,大渡河头兵马行。

号角齐鸣穿地裂,炮弹俱发向天倾。

满腔正气冲霄汉,千古悲歌泣鬼灵。

深褐斑斑看铁索,终为壮士血凝成。

天风浩荡天神怒,一面红旗上雪峰。

背顶寒天吹面雨,足踏冻土打头风。

漫山壮士猛如虎,动地豪情矫胜龙。

一代伟人衣雪点,风流儒雅赋苍穹。

窃国窃军张国焘,红军队里一飞枭。

朝违北上搞分裂,暮作南冠降敌曹。

狼子心肠血开口,阴阳权术暗藏刀.

奴才面目一朝现,人物风流也折腰!

十一

万里长征歇远行,茫茫草地久纵横。

兵濒死地不曾灭,祸起萧墙但又生。

同室操戈千古恨,扬镳分道五更星。

才超益德板桥上,喝退曹操万甲兵。

十二

地缘深处莽千里,天宇尽头红一边。

千曲蜿蜒过草地,三军磅礴走泥丸。

马革饥餐粮食尽,河流渴饮血拼干。

人间风雨出奇迹,正气悲歌动九天。

十三

一道鬼门腊子口,长征北上挡头行。

三军号角震深谷,万道火光封险陉。

绝壁飞梭下云脚,横空出世走神兵。

当年鏖战风云急,侠路相逢死后生。

十四

气压风云天帝惊,红军横越陕川中。

长缨共舞千年雪,赤练齐飞七彩虹。

西指昆仑王母地,东临渭水汉秦宫。

巍巍宝塔锋芒露,万丈金光映碧空。

十五

一剑丰碑刺碧空,六盘山上气如虹。

百岩峻峭履平地,万马轩昂飞巨龙。

拔地千层迎旭日,插天一线送归鸿。

行吟高处今何在?一代伟人回首中。

十六

千山飞越关前月,万马嘶鸣垄上秋。

战士欢呼将台堡,红旗漫卷会师楼。

三江云歇高原上,四海风停陇水头。

万里长征魂不死,古看铁血尽风流。

十七

西路红军开后方,全军覆没泣沧桑。

男儿纵死极边土,女子不从马匪帮。

大漠孤烟血流海,黄昏落日骨如霜。

孤兵深入穿西域,抗日烽火在北疆。

十八

走马江天人未歇,长征万里几人回?

南天烽火沉沉灭,北国狼烟滚滚来。

指点江山回世力,肩挑日月挽天才。

西安事变惊雷动,抗日风云从此开。

十九

红军万里几消磨?人困马乏三万多。

西接穹庐北近漠,南连烽火东临河。

飞行瀚海征马匪,挺进太行抗日倭。

不是张扬戳天日,又多风雨几悲歌?

廿

盘古开天一代中,千山万水走红军。

铁蹄荡漾山前月,铜号徘徊岭上云。

慷慨悲歌天地泣,轩昂遗曲古今闻。

将军自古沙场死,壮士当年岂顾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我省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温长征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团结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为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路而努力奋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晓东出席会议并讲话。

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罗清泉,省政协主席张昌尔,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宋育英,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杨松,正省级老领导王群、蒋祝平、王生铁,省领导李春明、侯长安、傅德辉、黄楚平、冯晓林、梁惠玲、于绍良、梁伟年、曹广晶,武警湖北省总队司令员周旭光、政委阮嘉明,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路钢等出席会议。

王晓东代表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向为中华民族独立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红军先烈表示深切怀念,向所有健在的老红军、老同志,向当年红军战斗过的革命老区的人民,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湖北是一块红色沃土,是红军诞生和发展壮大的摇篮,英雄的荆楚儿女以顽强的斗志、无私的付出、巨大的牺牲,在长征中创造了“了不起的奇迹”,为长征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伟大的长征孕育出伟大长征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要永远铭记、持续传承、发扬光大。

长征精神永不过时,长征永远在路上。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四个伟大远征”的时代意义,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五种精神”,按照“六个必须”的政治要求,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凝聚起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走好湖北新的长征路。要坚定理想信念,传承好红色基因,牢记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严明党的纪律,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勇于担当,全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湖北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建党95周年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一次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民族之命运的伟大创举,虽然已过去了整整七十年,但是,它依然留在人们心中,它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一座永远也掘不尽的金矿,它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发出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中国!

知道这段历史的人不禁要问:为什么势单力薄的红军,冲过了被视为天险的障碍,靠着两条腿,踏遍了半个中国的山山水水,行程两万五千余里,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是一种信念!为了自己的革命理想,他们手拉着手,跨过了无数艰难险阻,他们啃食着草根,顽强地战斗着,为了胜利的那一天,他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付出了鲜血和生命……付出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四万万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吗?,他们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是我们永远的财富。

长征,是一个人类超越自身极限的过程。这其中的艰难自是我们这些和平年代出生的人难以想像的,前途漫长,布满了荆棘,后有国民党的追兵。环境险恶,粮食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退缩、绝望,而我们的红军战士却穿着草鞋,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红军战士在九死一生的环境中,为了美好的理想,为了追求真理,他们浴血奋战,换来了今天的太平盛世。

长征是播种机,它把星星之火洒向了正处黑暗的旧中国。播洒出去的种子渐渐地发了芽,长出了粗壮的枝干,枝叶繁茂,而后开花结果,让星星之火得以燎原,从而燃起了熊熊的革命之火,烧尽了一切黑暗制度,照亮了黑暗世界里的每一个角落。

每当五星红旗同初升的太阳一起冉冉升起,耳边响起那激昂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总能让我想起当年红军战士的壮举,是他们,保留下了革命的火种,正是有了他们,我们才得以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正是他们的努力,中华民族才得以复兴,放眼现在的和平生活,我们幸福无比,回首过去的战争岁月,我们感动万分。

长征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不畏远征难,坚定理想和信念。信念、信仰、宗旨、理想,这是共产党人的灵魂。所以,我们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带领工农红军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路,面对敌人围追堵截、面对恶劣的地质环境,经受住了多次反反复复的冲击,这样一些考验,这样一些挑战,这样一些冲击的面前,共产党人没有倒下,我们的工农红军没有倒下,我们这支队伍也没有散掉。首要原因是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基本保障。所以在我们90多年的历史中,为了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基本宗旨,历代的共产党人一代又一代的人持续努力,一代又一代的人做出奉献,是为了实现我们理想信念,真正完成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

不畏远征难,清正廉洁公为先。党员干部保持高尚的情操,以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和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尊严与人格力量,带动和影响社会风气。注重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小节着眼,以反面的典型警示自己,以肩负的责任鞭策自己,紧把“关口”,坚守“底线”,堂堂正正做人。当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种习惯;当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成为一种自然的时候,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才算取得了根本性胜利。要把党性修养、道德修养和纪律教育、纪律约束结合起来,在各种考验、诱惑面前,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修养,自觉从善,遵守法制

不畏远征难,吃苦耐劳乐奉献。讲奉献是中国共产党讲奉献是党的宗旨的根本体现。大家知道,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讲服务,就意味着奉献。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为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无私奉献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出生入死、不怕牺牲,贺龙一家有名有姓的宗亲烈士就有2050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坚持“人生在世,奉献二字”,坚持做官不谋私利、一心只为老百姓,始终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忠于职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着共产党人的誓言,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成就,正是因为我们有一批能打硬仗、敢打胜仗、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

自改革开放后,我们的国家一天天的繁荣富强起来了。我们一部分共产党人开始变得自足起来,逐渐动摇了自己的初心。开始贪图享乐,把前辈的无私奉献、廉洁奉公抛诸脑后。这样是严重的错误!我辈应当继承发扬先辈的精神,把建设中国为己任,把人民的信任时刻存于心。我辈当不畏远征难继续向前。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0月21日上午10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远大理想,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朝着这个伟大理想前行。党和红军几经挫折而不断奋起,历尽苦难而淬火成钢,归根到底在于心中的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回顾历史,树立信仰

红军长征的那个年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境地,社会危机四伏,日寇野蛮侵略,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向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大规模“围剿”,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到了危急关头,中国革命到了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到了危急关头。面对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从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新的伟大进军。我们每一个共产党人应该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学习红军战士的坚韧不拔,将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水平的精神营养。习近平强调,要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

践行长征精神

回顾长征,习总书记说:“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党员干部不仅要学习长征精神,更要践行长征精神,就是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人心向背,决定存亡。长征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是军民鱼水的胜利,是党领导人民的胜利。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新时期,党员干部要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主动联系群众、自觉尊重群众、真情关怀群众、诚心依靠群众,牢记宗旨,修身律己,凝聚民心,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责任烙在心里,真正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难。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红军吗?今天,我们就要去红军长征路过的地方——泸定。

我们开着车前往泸定走,这次走的路可和前几天的不一样,不是往山上,而是往山下走。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热。我们沿着康定河行驶一段路,就来到了大渡河边。大渡河的河面比康定河的河面要宽很多,大概有380多米,而且河水全是黄的,陈伯伯告诉我这是因为河里面有很多泥沙。

不久,我们就到了第一个景点——泸定桥。在这里发生了一次著名的革命事件——飞夺泸定桥。当时红军战士们手拿冲锋枪,背挂马刀,腰插手榴弹,渡过了有重兵把守的泸定桥。我一踏上泸定桥,桥就剧烈摇摆起来,再看看波涛凶涌的大渡河,我心里不禁感到一丝丝寒意。试想,当时红军战士们要渡过这座桥,空中有国民党的飞机袭击,后面有国民党的追兵,前面还有国民党的部队拦截,真是难上加难啊!

接着,我们又去了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在那里,我才知道红军的真正故事。原来,红军在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攻失败后,人员减半,被迫长征。在长征途中经过泸定桥,后面有国民党的追兵,他们必须与泸定桥对面的红军汇合。可是,他们的所在地离泸定桥还有320里。为了让红军战士们按时与对面的红军汇合,毛泽东向红军一军团第24团下了在两天之内赶到泸定桥并占领它的死命令。于是,第24团以第一天走80里、第二天走240里的神速赶到泸定桥。可是国民党部队把桥上的木板全都拆掉了,只剰下3根铁索。于是,23名勇士冒着枪林弹雨沿着铁索往前爬,最终攻占了泸定桥,创造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纪录。

红军为了我们的祖国而献生!同学们,在红军长征80周年到来之际,让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观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有感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伟大旗帜,是战胜困难、赢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我们一定要用伟大的长征精神涵养理想、固基浚源、补钙铸魂、厚植信念,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淬炼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铸就忠诚纯洁的坚强党性,发扬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展现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在新的征程上续写新时代的崭新篇章。

红军长征这部壮丽史诗,青海也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有理由为此感到光荣、骄傲和自豪。我们要大力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把伟大长征精神作为攻坚克难、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进一步开创青海各项工作新局面。要坚定革命理想信仰,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大地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要坚决维护党的统一领导,自觉践行“四个意识”。保持听党话跟党走的革命信念,持续锤炼红心向党的忠诚品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筑牢青海精神高地。努力传承红色基因,不断把在高原大地上培育形成的“两弹一星”精神、“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发扬光大,自觉担负起打造青海精神高地的使命,把青海各项工作做得更好,让全省人民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得更加富裕幸福。要围绕“四个扎扎实实”,推动具体举措落地见效。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努力把伟大的长征精神转化为前进的强大动力,不断开拓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2398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长征永远在路上。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进行长征。红军翻越高山,跨过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长征虽然结束了,但长征精神却留存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在新的长征路上,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信念坚定是每一个共产党员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我们共产党人从长征一路走来,就是坚守这种“是党的人,就要听党的话。”的血脉和灵魂。“官帽可以丢,党性不能丢”,是每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铮铮风骨。“党员的崇高信仰永远不能丢”,才能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用一辈子的坚守和行动,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才能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人生最高之理想,在于求达于真理”,党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对理想信念坚贞不渝的最好佐证。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奇伟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曾经,需要理想信念的引领;今天,依然需要理想信念的指引;未来,更需要理想信念的支撑。“有超常的勤奋,必然就会有超常的成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持续付出艰辛的努力。

在新的长征路上,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的精髓。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员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不断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一心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个基本出发点,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党的领导干部,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时时处处为民着想,为民排忧解难,这样才能赢得民心,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戴。为人民服务,是我党不变的宗旨,是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中国共产党从南湖一叶扁舟,到今天的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就是紧紧依靠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可以这样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群众路线实践史。党员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收集意见和问题,真正了解基层情况,按照群众思维思考和办事,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切行动就是要听民意、顺民意、解民意;一切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的明天生活更美好;就是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坚持把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放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上,倾听群众的呼声,掌握群众的需求,解决群众的困难。

在新的长征路上,必须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具体措施,我们全党上下,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为从严治党作出贡献。中国共产党从南湖一叶扁舟驶出,走过95年的风风雨雨,历经战火的洗礼,从50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与从严治党紧密相连。从严治党,才能铸就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善打硬仗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夺取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从严治党的具体措施,从严加强思想理论武装;从严加强作风建设;从严把好选人用人关;从严管理监督干部;从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从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严加强制度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在新的长征路上,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开始了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和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源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产物。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百折不饶、不遗余力去追求、探索。前进的道路上,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照搬照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条道路,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走越宽;我们要密切关注国际形势发展变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把握主动、赢得发展;我们要紧紧依靠群众,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和真理性,才能开创新局面,交出合格答卷。

要走好新长征,就要不怕艰难、不惜牺牲;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急群众所盼,思群众所想。脚踏实地前进、真抓实干前行,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实绩。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是践行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我们要把长征精神贯穿到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中去,要始终坚守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释放出时代新光芒。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全文共 1308 字

+ 加入清单

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次改变中国命运的征程已在人们的评说中过去了大半个世纪。爱思范文23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征文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征文

回首风雨来时路,漫漫征程,说不完的艰难困苦,道不尽的严峻险阻。冰封的皑皑雪山、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峡谷急流、有乌江天险、有弯弯赤水、有大渡激流……加之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粮食的严重短缺,每一条都足以让人恐惧、绝望。可长征中的人,却利用自己的两只脚,长驱直至两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他们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二万五千里血与汗的洗礼。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着红军战士的不散热血?哪里没有谱写着一曲动人的壮歌?长征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才是英雄好汉。他们排除万难,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战斗,战胜了任何人都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他们在一条布满荆棘和鲜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地走来,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那,是什么让长征中的人们明知征途有艰险,却毫无畏惧、万死无辞,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是什么让他们突破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万水千山,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革命篇章?是坚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挠的求素、无所畏惧的前行、向着理想勇敢奋斗的精神。是老人们口中述说的长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埋藏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的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精神。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狼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时值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已经成为历史,但是,长征精神却具有永恒不变的历史价值和光照千秋的缤纷异彩。那烙印在中华儿女灵魂深处的“长征精神”,与我们党和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创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奥运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神和延续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时代创造。长征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意志与品格的注脚;成为中华民族追求光明与理想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发奋图强、坚忍不拔、战胜一切困难的支柱。

现在,党中央领导集体正在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进行着新的长征。我们仍然需要在21世纪里,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腾飞这一现代历史主题。为此我们相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实践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长征那英勇的足迹镌刻在为人类追求解放的历史中,始终为中国人民铭记;长征那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夺取成功的基础,始终激励着中国人民朝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辉煌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我听着这首歌,想起了红军在过草地、爬雪山的过程中,不因为自然的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

长征,不光是靠自己的双脚从漫漫征途中走过来的老一辈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它不仅载入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史册,在世界史中,它同样也是永远不可忘记的重要一笔。

长征的开始,是被国民政府逼迫的。国民政府以各种各样的袭击,使我们的红军伤亡惨重。红军在长征的途中,一路上要面对自然环境变化的考验,更要防备国民党和日本侵略者,使红军有了许多作战经验。特别是在面对着国民党一次又一次的“围剿”,红军立刻掉头,于1935年3月21日至22日晨,神速地再次东渡赤水河。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他们强渡大渡河,粉碎反革命前后夹击合围的阴谋;飞夺泸定桥,实现胜利的第一天。

最后红军长征于1935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结束。红军长征的历史事件,将会在中国历史永远保留着,中国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二万五千里长征。它那传奇式的牺牲和坚韧不拔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赖以成功的基础,它激励着一个有13亿人口的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壮举,它像一条永远铭刻在地球上的红飘带,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

为了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正因为这心中永存的信念,红军才有了“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英雄气概!

此时,我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我感谢那些长征中的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坚持到底,永恒的长征精神!

到底佳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大戏《绝命后卫师》观后感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日起,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别制作的献礼剧《绝命后卫师》即将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在12日的首播发布会上,总制片人芶鹏、导演董亚春携主演张桐、李卓远、李强、郭广平等亮相。现场,张桐提前爆料李卓远所饰演的角色“候胜飙”是国军和共产党中间的“叛徒”,而李卓远却对自己所饰演的角色有着不同见解,他表示:“候胜飙只是有着自己的信念,信念驱使着他活着最重要。”

《绝命后卫师》从从长征路上普通红军指战员出发,刻画小人物在长征路上遭遇的艰难险阻与无所畏惧。 导演董亚春被这段史实深深打动,他表示,由于现实中的原型全师将士几乎全部阵亡,找资料很难。连师长陈树湘也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只有一张画像是根据唯一活下来的100团团长韩伟口述画的。陈树湘受伤被俘后,用手扯断自己的肠子自尽,让人动容。

李卓远扮演《绝命后卫师》中的候胜飙,曾是国军中的主力分子不被重用,投诚至红三十四师后发现他们个个对于死亡无所畏惧,觉得这与自己的信念背道而驰,觉得人首先应当爱护自己的生命。

李卓远表示,虽然自己饰演的角色可能会被认为是“反派”,但拍摄时仍然处处深受感动。“我既是国军的一份子,也是三十四师的一份子,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再想到这就是真真实实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心情就会更加沉重,希望观众能够了解这段无可匹敌的英雄史诗。”

剧中34师师长陈树湘由演员张桐饰演。张桐说,不同于以往《亮剑》中的魏和尚等角色,陈树湘是一个有诗人气质的师长,他不仅善于作战,更有人文情怀,最后他英勇就义的场景,将给人们带来震撼和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回顾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我们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少年,更是感触颇深。我的家乡——古蔺县太平渡,到处传颂着当年红军的故事,因为她是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红军曾从这里几次渡过赤水河。

在每天每人吃三两毛粮的艰苦长征中;天险激流与雪山草地的恶劣环境下;在前截后追的强大敌人面前,凭着坚强的信念,无畏的精神,无比的辛劳,战胜了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死考验。如果说,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次关键举措,那么,四渡赤水则是长征中关键的关键。没有长征北上抗日,中国革命的胜利就要推迟。同样,没有四渡赤水调动了敌人,长征的胜利也不是那么的容易。

四渡赤水是毛主席战略战术上的得意之笔,是古今中外战争史上调动敌人,牵制敌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可说是绝无仅有。古蔺是一块光荣的红土地,80年前,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举行了千古壮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赤水河畔谱写了“四渡赤水”的英雄史诗。“四渡赤水”期间,红军三次转战古蔺,途经太平、二郎、双沙等66个乡、38个场镇,历时54天。在太平渡和二郎滩等渡口进行了二渡和四渡赤水,在双沙召开了遵义会议后第一次由毛泽东主持的政治局会议,作文发布了《告全体红色战士书》,在二郎镇开仓分盐,救助劳苦百姓……赤水船工摇橹撑船。太平、二郎百姓下门扛木帮助红军渡河,纯朴的山民冒着生命危险救护红军伤员,张二婆收养了贺子珍在双沙生下的孩子,二郎滩人用郎酒劳军,全县有八百热血男儿随军北上,为共和国的诞生立下了不朽功勋。红军业绩千古流芳,古蔺人民永志不忘。

事实上,长征它体现出一种精神,向我们昭示,古蔺80万人民将发扬红军光荣传统,以红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向贫困宣战。“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二十一世纪,我们深信,古蔺人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古蔺这块红军走过的热土,建设得繁荣富强,赤水河一写会再度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宜宾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启事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宜宾市兴文县、珙县、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等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和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战斗过的地方,为动员鼓舞全市干部群众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宜宾,特开展“宜宾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活动,欢迎广大作者积极投稿。

征文要求:

1、内容结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植根宜宾的历史与现实,深入领悟长征精神,缅怀革命先烈,挖掘长征记忆,探寻长征精神启迪宜宾绿色发展的路径。

2、体裁不限,提倡短文,字数原则控制在5000字以内,图文并茂。来稿请注明“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并附300字以内的作者简介。尊重他人著作权,侵权责任作者自负。

3、截稿时间为10月20日。投稿形式以纸质或电子文稿均可。

4、征文活动组委会将组织专家学者对来稿进行评选,对具有新观点、新论据或新的思维方式的优秀稿件进行表彰并汇集出版,颁发入选证书。

投送地点:宜宾市翠屏区都长街市委大院中共宜宾市委党史研究室地情信息科

联系人:刘刚

联系电话:0831-8213177 13990976726

投稿邮箱:851470376@qq.com

“宜宾市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活动组委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长征精神征文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弘扬长征精神,让年轻一代在长征精神的鼓舞下建设美好家园。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长律长征》时,我眼前都会浮现出红军战士那英勇无畏的身影、竖毅执着的脚步、顽强拼搏的精神。七十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他们,征服了千难万险,他们,创造了人间神话。

今天,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在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的喜悦之中,我们又该用怎样的行动来弘扬长征精神,继续新的长征?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现在不用爬雪山、过草地,也没有机枪的威胁,匪徒的追赶,我们没有必要走长征、学长征。

是的,现在我们生活是多么幸福呀!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有家长的关心,老师的教导,社会的关爱,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可是,亲爱的同学们,你可曾看过,在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站立不到一节课就支持不住;在教室里,有的同学的家长正弯腰在帮自己的孩子扫地;在学习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我们,缺乏的不正是红军战士那种面对困难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吗?长征途中,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步入新世纪的我们,最急需的正是这种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向上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是我们成功的动力,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现代社会不需要娇滴滴的小姐,更不需要不能自理、自立的庸才

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在求实、创新的新长征途中,我们肩上负载着全新的理想,历史的重担。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观后感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奋斗;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伟大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使之成为我们党、我们国家、我们人民、我们军队、我们民族不断走向未来的强大精神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笔者认为:80年前伟大长征精神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意义。80年前有党领导红军,浴血奋战,冲出包围,不怕艰险,北上抗日的长征,80年后的今天有党带领全国人民,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伟大复兴的长征,因此我们要继承弘扬长征精神,听党指挥,坚持“两学一做”,不忘初心,不畏艰险,勇于拼搏。我相信在当的领导下,我国一定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