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学国学作文(精彩20篇)

浏览

5986

作文

1000

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生。国学经典就像一双巧手,打开心窗。灿烂的中华文化之精华——《三字经》就是国学经典之一。

《三字经》可谓是家喻户晓。它是国学经典中最耐人寻味的一本书。它每一句只有三个字,却包含了一段历史,一些知识,一个道理。三字经简单明了,直接点明中心。这样高的水平实在令人佩服。三字经可真是国学经典中的精华。

三字经告诉我许多东西,让我受益匪浅。那里有寓意深刻的历史故事,让人发现古人的伟大。他们没有优越的条件,一切的一切都是靠他们自己的智慧与双手所得到。那里有简单明了的明智道理,让人明白人生的真谛,给人确定前进的目标,指引人面向理想不断前行。那里有包罗万象的天文地理,让人真正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去领略大千世界的无穷变化。小小一本三字经包含那么多国学知识,真不愧是国学经典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是三字经中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一句话。它向我们讲述的是孟母三迁和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并告诉我们学习时一定要有好的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时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孟母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惜迁居三次,从墓地旁搬到肉摊边,再迁至学校附近,孟子终于喜爱读书,举止优雅了。孟子出门求学,拜大思想家子思为师,过了一段时间,孟子变得懒散起来,竟逃学回家。这时孟母正在织布,看到儿子逃学,便毫不犹豫地剪断快织好的布,教育孟子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就前功尽弃。这才造就了一代伟人——孟子。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和孟母一样的父母。他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是想尽办法为我们这些孩子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指导最佳的学习方法。而我们常常因为自己的任性、贪玩,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读了三字经,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母的用心良苦,才真正明白“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内涵。我们要不任性、不贪玩,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发愤图强,努力读书,就像孟子一样。

三字经令我受益无穷,国学经典更是让我发愤图强。同学们,最美不过少年时。我们不能浪费这大好时光,让我们行动起来,在这美好时光中细细品读国学经典。让国学经典,伴我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国学诵读作文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经典传承着悠悠古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记载了神州大地上下五千年的知识精髓,它为炎黄子孙书写出最为骄傲的一笔。在我还对周围一切都懵懂无知的`时候,妈妈就常在我耳边经常诵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稍懂事时,妈妈又给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从此以后我便深深地爱上了国学经典。

先前我是个慢性子的小女孩,每次做作业时不紧不慢的,甚至边做边玩,妈妈的唠叨声和爷爷的教诲声不绝于耳,成为我学习、做作业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那时的我不但没有改进,反而觉得非常反感。自从暑假妈妈陪我重温了《论语》、《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错得多么的厉害。

《论语》里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的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而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现在我做作业时,刚想偷懒,就会想起《论语》的这句话,马上收起了玩心,专心做作业,它为我敲响学习的警钟,时刻萦绕在我耳边伴我成长。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尽可能的帮父母做点我力所能及的家务。放学后,我会给辛苦了一天的妈妈捶背……《三字经》里不是说过“香九岭,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吗!何况自从我得了“过敏性咳嗽”以来,妈妈每天晚上没睡几个小时,还怕咳嗽耽误了我的学习,每天晚上抽出时间给我辅导功课,并鼓励我注意身体和学习两不误,妈妈还要上班,虽然累,却没有一丝怨言。我的生命、智慧……都是父母给予的,难道我不应该孝顺他们吗助人为乐、尊师爱教、爱护公物、勤俭节约都是好的优良品德。作为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更要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从身边的一些所谓“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良好的习惯。

国学经典,不但给我学习、生活带来了帮助,还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是我生命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来的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国学经典对联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我们青少年要承担起弘扬国学的重任。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国学经典对联,希望对你有帮助。

上联:读书好种地好学好便好,

下联: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

上联: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下联:心似平原跑马易放难收。

学贵有恒切莫半途而废,

下联:才需积累休忘一篑之功。

开卷有益知识就是力量,

下联:自强不息光阴贵于黄金。

上联:诲海无涯良师堪为舟楫,

下联:学无止境勤奋胜似风帆。

上联:三尺书案连接五洲四海,

下联:两寸粉笔贯通万代千秋。

上联:有办法有决心埋头苦干,

下联:不说谎木夸大笃志力行。

上联:尽心尽力未能十分尽职,

下联:任劳任怨不敢半点任功。

上联:劝人休藐视书生一院春风真事业

下联:诸公已大偿宿愿万间广厦亦经纶

上联:胸怀祖国育英才汗水催成千树绿

下联:放眼乾坤为志士甘霖浇灌万花红

上联:寒柳初芽看阵阵和风吹发枝枝桃李

下联:白驹过隙愿莘莘学子珍惜寸寸光阴

上联:几杆教鞭巧绘人情物理千张画

下联:一堂学子苦攻中外古今万卷书

上联:天下事不难为且登玉峰巅打开新世界

下联:人之大莫如耻要从诗书里做个好男儿

上联:我由辛苦中来忆当年灯影机声莫忘慈母

下联:人以贫穷发愤期此后乘风破浪便是佳儿

上联:亮节领风骚,品尊三友,名列四君,引高朋笑傲林泉,六逸七贤齐拱手;

下联:清流招毁誉,杜恨万竿,郑思一叶,任墨客激扬文字,千评百说只摇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品国学经典走智慧人生之路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国学,最让人难以忘却的人乃中国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大家都说,要学有所成,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孔子先生的这三句话: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使我懂得要把学习当作一种快乐,以乐观向上的态度去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教会了我在学习的生涯中,要虚心求教,不懂就问,学习别人优秀的方面,并了解别人的缺点对照自身进行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先生望着滔滔江水飞奔而去,于是警告世人——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也如这江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而去。

说起国学,在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最具代表的事物非优美的诗歌莫属,那一阙阙美丽生动的诗句,无时不刻萦绕在我的耳畔。我背的第一首古诗便是诗仙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这句诗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但那时的我一直不解月光为何洒在地上,难道大诗人李白将床搬到房子外面睡觉?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原来李白说的“床”是指“井边的围栏”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诗人借助皎洁的月亮来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而苏东坡先生的宋词《水调歌头》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千古名句流传至今,更是表达了众多远离家乡,漂泊在海外游子对家乡、对亲人的眷念之情。

上小学时,每逢寒暑假,语文老师必会发一张古诗单让我们背诵,如今上初中了,发现现在所学的一些古诗词我在小学已经背会了,象什么《钱塘湖春行》、《黄鹤楼》、《渡荆门送别》等等。但我最难以忘怀的是岳飞将军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使我体会到了岳将军的豪情壮志,每念到这句诗词,我都有种振奋的感觉。从“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两句诗词里,我读懂了先生悲惨黯淡的一生以及他宁死不屈的爱国情怀。

遨游在诗词的海洋中,领略文人佳句的道理和意义;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去细细品味她的精髓,在我成长的人生路上留下一路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征文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我看了国学名士,他们的表现都是超出我们的想象,特别的优秀。

我专注于每一个节目的表演,我深深地被这一段段国学经典所吸引。唐诗、宋词、弟子规、论语、百家姓······一段段脍炙人口的国学经典,让我们领略了诗人、作者的一腔热情,也激发了我们的爱国之情。看着小朋友们一个个神采飞扬的诵读,伴随着美妙的音乐,不知不觉我也跟着诵读起来。

天地之性,人为贵。意思是: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都一样的得到天地成形,禀天地之道成性。但只有人最为尊贵。这句话说得多么好呀。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特长,只是有很多人自己很多人自己没有发挥出来罢了。

诵读古诗可以使我们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书香四溢、书富五车,诵读古诗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变得丰富,精神上拥有巨大而宝贵的财富。诗对于我就像鱼儿离不开河水,花儿离不开阳光根离不开土地,鸟儿离不开天空,诗歌是我呼吸的氧气,是我生命里温暖的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品国学经典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这些都是国学的精华,我们从小到大都与国学在一起,他们无不每时每刻影响着我们。孔子的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他影响着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我们也把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如果说文学是一个华丽的王冠,那么国学就是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明珠也要久远的时间才形成,国学也是有悠久的历史。从《诗经》到《楚辞》;从乐府诗到唐诗;从宋词到元曲到明清小说,证明了国学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只不过发展到今朝,变成了现代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

国学这颗明珠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在牙牙学语时,就已经开始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这些唐诗宋词。上学了,《弟子规》、《三字经》也时刻教育着我们做个好孩子。大一些了,四大名著就成为我们爱不释手的读物。我们同诸葛亮一起与曹操斗智斗勇;我们与齐天大圣一起去西天取经;我们去经历贾宝玉与林黛玉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我们和一百零八将结为兄弟……

国学经典的背后也有不一样的故事。就拿《红楼梦》来说吧。大家都知道,《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者曹雪芹,但大家都不知道它还有个作者。这个人就是《长生殿》的作者——洪昇。它死去钱把草稿留在曹寅那里。后来曹家也出了一系列的事,曹寅便没有时间把这本书付印。后来也许曹雪芹在自己祖父的遗物中翻到了那部手稿,和他的身世很像,便“批阅十次,增删五次”而不是写了十载。不过,后四十回出自他手。洪昇因为《长生殿》一事,便不在书稿上署名,后事辗转相传,便以为曹雪芹是真正的作者。也许你不一定接受,但书中那么多江湖之事,在京城出生的曹雪芹哪里见过?他是曹家独子,那里来那么多姐姐妹妹?当时正开始文字狱,他哪里敢写这么反清复明的东西?

国学就是这样,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文学王冠上的明珠。而这颗明珠需要我们呵护,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对国学的理解作文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国学是传统文化之魂,弘扬传统文化必然离不开国学。著名红学家,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冯其庸对国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倡导大概念国学,这对深刻理解国学甚至中华文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我个人所理解的国学,是大概念的国学,也就是中国学术的简称,它应该是包罗宏富的,其中,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学,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学和诸子学,以屈宋为代表的楚辞学,以左迁为代表的史学,以韩柳欧苏为代表的文章学,以《诗经》、乐府、李杜韩白苏辛周姜为代表的诗词学,以周程张朱为代表的理学,以关王白马高孔洪为代表的曲学,以《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为代表的小说学,还有其余相关的如古文字、音韵、训诂学、目录版本学等诸种学问,应该是国学的主要内涵。但是,我们现在的国学教学,只能循序渐进,择要取精,不可能同时全面并举。

我还认为国学并不是凝固的、僵化的,国学随着历史的进展在不断丰富发展,唐代的国学总比秦汉要丰富,而后代又胜于前代,国学经典著作的解读,也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有所深化、有所革新,国学的典籍、文献资料也有所扩展增添。近百年来,大量甲骨文的发现,青铜铭文的发现,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简牍、古籍的发现,敦煌宝藏大量经卷典籍的发现,西部大量古文书简帛的发现(已大量被外国人劫掠),不是使我们的国学、我们的传统文化大大地丰富了吗?我们的国家是伟大的多民族团结融合的国家,我们不能把国学局限于某一局部,这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国学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思想、民族意志的共同载体,是我们伟大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是我们伟大民族顶天立地的思想根基、力量根基,也是我们不可被战胜的强大自信力量的源泉。(向原摘自《年度国学》,冯其庸文)

[我对国学的理解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暑假优秀作文:我与国学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总是觉得国学就是没用的,古人写的话,我们还需要背,每次老师教给我们时,我总是会让思想开一会小差,现在呢,长大了,我现在体会到了,国学那种独特的美,它就如茶,只要细细地品味,就会品尝出它的奇妙之处。而这种奇妙之处也正是其他没有的。

国学是我国古人博大精深的见证,古人把自己的智慧全部利用书,传授了下来。来到中国,不得不看看长城,体会它的雄伟壮丽,我认为,也不得不读一读国学,国学,是我国所固有的学术,里面包含着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这不是如长城一样吗,正是中国独一无二的见证。

当然,国学的文章有时是几句话,有时是一片文章记得读课外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着,古人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

国学的道理清晰,透彻,充满哲理,真令人十分佩服,当然,国学的道理不仅实用于古代,也实用于现代,我相信,国学的道理一定会永远的都实用的。

国学,适用的范围十分大,比如在写作文上,在结尾上写上几句国学,一下子就令文章充满诗意,令整篇文章充满生机,说话时说上几句国学,既可以清晰的表达意思,还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从书包里拿出国学这本书,静静地打开,看着古人智慧的结晶,一丝骄傲涌上心头,不禁,拿起了国学这本书,一边摇头晃脑,有声有调地读开了国学。一种轻松的感觉充满了全身,脑子里越来越充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优美国学

全文共 1597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旅行,希望去看看乌镇的夕阳西照、渔舟唱晚,去看看李白坟前千秋沧桑的凄凉,去看看北京胡同千转百回的茶水人家。坐在火车上,按捺不住地激动和兴奋,我向往着前方,向往着离我很远的一片古老文明。

可是越往前走,心中越觉不畅,我为什么要远行?无锡为什么没有这种古老的气质?为什么在无锡看不到沧桑厚重的古老文化?

不久前的一堂国学课令我吃惊不已。

校本课程“围学基础”第一堂课上,张克中老师提到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无锡的围专吗?”我们茫然地看着他,对此一无所知。

“无锡国专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国学大师,在五四运动时期,北有清华国学院,南有无锡国专。是它们,为中国传统文化撑起了一片天。你们知道钱穆吗?不知道。那你总该知道钱锺书吧?”紧接着张老师又报了一大批无锡的文化名人,除了少数几个同学之外,大家的反应出奇地一致:除了钱锤书,听到其他的名字,都是摇头。

这个问题瞬间将我震撼。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岁月的沧桑,一种古老的文明,令我惊讶的是,无锡这块土地上走出过那么多文化名人!文化断层时,是秀弱的江南小镇给了传统一片天空,而我却从来没有好好了解过自己的家乡,更没有意识到这片土地是如此地丰饶。

一直以为故乡的文化对我来说是一种失血的装饰,16年我无文化地度过。我曾好好看过我的桂花树,抓一把它脚下的土,却不知道它原来竟有这么深厚的文化积淀。我知道“吴文化”这个空泛的概念,但从不为它自豪,我没有深入了解过这片土地的精魂。

“现在的无锡有什么?”张老师继续刚才的话题,“现在说起无锡,不是让人想起太湖美,而是想起太湖蓝藻!无锡渐渐成为商业城市,它追逐商业的脚步,文化已被埋没,要想重新树立起文化的旗帜,无锡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要更久。这就要靠你们这一代了,开国学课,也是想让你们去发现、去探索你们脚下的传统文化!”

是无锡国专力挽国学于狂澜,拯救了中国传统文化吗?在那个文化断层的年代,是无锡拨开了坚同防线的一条细缝吗?是的,但都是曾经的无锡,无锡人的曾经,曾经的无锡人懂得用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来装饰城镇,现在的无锡人甚至不知道用文化来装饰自己,甚至忘了,我们还有一种文化叫“吴文化”。

我一直在追寻传统文化,却不曾发现它就在我脚下,已经被商业深深埋在了土中。也许是我们亲手埋葬了它,却不曾想要发现它。

回想起以前去惠山看天下第二泉,旁边有人装成阿炳的样子,拉着破旧的二胡,弦下流泻出《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应该是怎样的一种悲怆呢?我却感觉不到,认为二泉比起周庄的古韵来还是逊色。现在想来,不是因为吴文化缺少底蕴,恰恰是我们没有内涵,我们没有用心去感悟,更没有想着去光大。周庄很好地将文化底蕴和商业气息结合在一起,无锡却没有做到。

我想要用一段白纸黑字来记载吴文化的点点滴滴,可是我浅薄的胸襟了无内容,甚至,我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无锡。遗憾,我们缺失了内涵。

城市周边的围墙上.有水墨画描绘的古镇形象。如果不说,没有人会知道这是在画无锡。即使知道,也想不起这曾是无锡真实的灵魂。江南水乡氤氲的水气,没有人想起。现在的无锡高楼密布,墙上的标语写着:文化无锡。越是倡导什么,我们就越缺少什么,越需要什么。遗憾啊,我们丢了传统文化。

其实,并不是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没有人能真正为它做些什么。我们现在在追求一种文化、经济文化。(范文网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追求一种快节奏的生活,很少有人再捧起羊皮书,面朝窗外,读春暖花开。我们紧跟经济文化的步伐,渐渐也就习惯了,以为商业就是无锡的本质。没有人记起曾经的无锡文化。更可悲的是,很多人渐渐不愿记起它了。因为他们怕一旦记起,自己的脚步就会比别人慢,自己就会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无立足之地。逐渐地,我们不止忘了我们的根,也忘了找寻。

我们遗忘了我们的文化,这是一种缺憾。

而我们竟忘了要去找寻这遗失的文化,这更是一种悲哀!

我们这一代,有责任为这方热土的古老文明做点儿什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收录了十八首古诗和六则千字文,其中古诗有六种类型:采莲、清溪、劳者、边塞、气概、沧桑。我喜欢采莲这类古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它描写了夏秋之际江南水乡采莲的时节,采莲姑娘们劳动时欢快的心情,让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感受到生机勃勃的景象。

书中收录的千字文均为四字句,读上去朗朗上口,而又字字深奥。它从开天辟地到各种自然现象,从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到百家学子,从社会历史到礼乐文化,都在有限的篇幅中向我们娓娓道来。虽然这本书中作品的创作时间离现在很远,但是在诵读它的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远流长,既让我增长了许多知识,又明白了许多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国学经典伴我成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儒家文化融合百家而为国学,中国文化海纳百川而成经典。《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菜根潭》……这些都是国学,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国学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国学是要读的,读懂了,自然就理解了。

在我还对周围一切都懵懂无知的时候,妈妈就常在我耳边经常读:“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稍稍懂事时,妈妈又给我逐字逐句地教我:“人之初,性本善……”,从此以后我便深深地迷上了国学经典。

上了初中后,我每次做作业都很不认真,甚至是边做边玩。妈妈很生气,在暑假时和我温习了之前学过的《论语》,论语中有一句“学而不知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深深触动了我。它告诉我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仅靠认真,学习不会有多大的进步;只掌握思考方法,却不认真,成绩也不会好。只有两样具备,才能取得好成绩。每当我做作业时,思想准备又“开小差”时,我都会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果然,在新的学期,我的成绩越变越好,妈妈也把这一切看在眼里,心里很高兴

我上初三时开始叛逆起来,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玩,也不喜欢喜欢学习,看谁都像欠我钱一样。于是,爸爸买了一本《弟子规》给我读。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几句时,我一下子恍然大悟,对之前的所作所为后悔。

国学经典诵读,您不但给我学习、生活带来了帮助,还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您是我生命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未来的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我爱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作文:国学伴我成长

全文共 896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荏苒,记忆在风中飘落,为我们唱着过去的点滴。那些琐碎的记忆在脑海中定格成了一个个片段,一段段回放在脑海中。

那时,只有5岁。“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些稚嫩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那时的我是懵懂的,完全不知其含义,朗朗书声中,渐渐把字句熟稔于心。

那时,已经7岁,上了小学。“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仍然会读这几句。但和当初,已经不一样。因为,我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它的意思就是:人在刚出生时,本性就很善良,性情也就有了差异。

那时,我又长大了,9岁了。背的还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那时,我又有了不同的见解,它的真正含义在于人的向善之心,人有善的欲望和力量,人性的趋势永远都是向善的。

现在,我们不再学《三字经》、《弟子规》了,我们“更上一层楼”,开始学习《论语》。听老师说,还要参加那个国学知识竞赛。一听见“竞赛”我就来劲。心shu,非把它做好不可! 从那天起,我们就天天早晨背《论语》。“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不语怪,力,乱,神。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教室里,书声琅琅,没有一个人不拿着一本《论语》摇头晃脑地背诵着。

《论语》是一本深奥的书。《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仿佛穿越到了千年之前,与孔子对话。在书里,我读懂了更多的人生哲理。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是教育我们要把”学“和”思“结合起来,勤勉治学,这才能学有所成。就如后世程子对其的解释;“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孔子为了学习,可以三个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只有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受世人敬仰了。他的好学是方方面面的:‘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乐观……他的学习精神是超越常人思维的。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包容世间万物,这是我们常人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国学,从儿时到现在,一直伴随着我成长,使我悟出了更多的人生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周六早上十点,我准时收看了济南少儿频道的《国学名士》总决赛,开场是一段舞蹈弟子规,让我有了浓厚的兴趣接着看下去。刚开始,选手们用一句含有自己名字的诗句介绍了一下自己,他们一个一个都自信满满,我满怀着期待。

比赛一共有三项,积分制,前五名晋级,选手们都认真思考着。

第一项是博览群诗,一共是两小轮,第一小轮的题目是“东、西、南、北”,“大江东去浪淘尽”“滚滚长江东逝水”“东风无力百花残”“西宫南内多秋草”“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等等选手们一句一句的说着,僵持了几十轮,终于有人出错了,慢慢地,选手们的心情紧张起来,2号5号1号4号相继下台,第一小轮3号胜出了。

第二小轮的题目是“风、花、雪、月”,“桃花坞里桃花庵”“胡天八月即飞雪”“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明月何时照我还”“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等等选手们不停地说着诗句,看似很淡定的9号选手竟然出了错误,第二小轮结束了,6号胜出了。

第二项学富五车,一共14小题,选手们进行抢答,14个题答案五花八门,有猜人的,有猜诗句的,有猜成语的,还有猜书名的,又考验反应速度又考验脑力,我真是为他们捏一把汗啊!我也跟着他们答起题来,但是我的能力不如他们高,答到第五个题,我就决定放弃,就说第四题吧,“这是一个景点,蛇不见,蛙不鸣;久雨不涨,久旱不涸”然而我并不知道这是大明湖,可见我的阅历一点儿也不高啊!这些选手,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其实嘞,第八题我一猜就猜出来了,这呢,和我的兴趣爱好有关,所以我能猜出来。

还是认真看着他们回答问题吧,6号选手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是在这一轮却比其他人领先,成绩为90高分,真是佩服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三项名师高徒,现场来了三位文学大咖:王维,李白,杜甫,分别为10分,20分和30分,选手们可以选择答对了加上相应的分数,打错了扣去相应的分数,选手们都谨慎的选择,3号选择30分,但是回答缺不完整,其实我也回答的不完整,“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鬼:李贺”剩下的两个就不知道了,“诗豪和诗家天子”,3号也没有答上来,被扣掉了30分,很遗憾,6号选手领先别人,选择了10分,他说这样即使减分了,也可以晋级,继续参加比赛,结果回答很正确,分数达到了100分,9号减掉了30分,成了最低分,非常可惜。三轮比赛结束,6号是第一名,第二名是2号,第三名是1号,选手们发挥特别好。

通过他们的比赛,看来国学很重要,我也要提高自己的水平,多背一些古文。学好国学是中国人的传统,才不妄为中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看了《国学名士》,我受益匪浅,《经典诵读》是我们每个学生必背的,可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因为不懂意思而死记硬背,从而失去了背诵的真正意义。

伴随着一句句名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腹有诗书气自华",选手们闪亮登场了,第一环节的‘爱记诗词’便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一环节是根据显示的字、词,来说出带有这些字词的诗词。背诵不下来的选手将会被淘汰。记得有一期主持人让选手们说出刑岬"日"的诗句,选手们个个张口就来,真是令人佩服,看着他们"刀光剑影",我也在大脑里努力地搜索着关于这方面的诗句,然而,我想出来的却寥寥无几,听着他们的作答使我感到惭愧——为什么年龄跟他们相仿,自己却听着他们的作答一脸迷茫。所以,我觉得自己应该多多阅读书籍还有报纸等可以使自己增长知识的东西。我想,如果是我站在上面,也许连一轮都站不下来就吓出一身汗了,而他们却神情如常,令我十分钦佩。

在《国学小名士》上有评委说:“松,在古人笔下是一个备受赞扬的一种植物,出了他的本意外还有——高直,坚强,正直等很多美的象征在他身上。另外还暗含着坚持不懈,认真对待事物的精神。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当然,还有很多会告诉颐堑览淼氖洌纾鹤釉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要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自身的素质就是一个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兴趣之后,学的自然就会比别人好。而国学小名士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让我们在观看节目的同时了解诗词还有成语典故的意思,从而对他们产生兴许而积极背诵。

看完后我有了深刻的醒悟:应未雨绸缪——提醒我无论做何事都要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经典诵读是对我们这些中小学生进行爱国和民族传统教育的最佳教材,是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5000多年以来的悠久的灿烂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国学经典讲座观后感

全文共 231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在看翟鸿荣主讲的国学文化,觉得挺受益。中国古文化的确博大精深,经翟教授的讲解,更觉有值得领悟的地方。国学的范畴庞大繁杂,国学的典籍汗牛充栋。它永远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醒世名言和精神支柱,是国学精华中的精华!

中国的古文化,特别讲究领悟,要悟道。“悟”,就像是羚羊挂角,踪迹若隐若现,需要用心去慢慢体会,然后在某一天,突然有顿悟,从而有豁然开朗之感。“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能量是修出来的,智慧是悟出来的”。翟教授特别讲道:人,一定要抓紧时间…好人就是没时间做坏事的人。最笨的人就是出色的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去做的事。人,一定要有信心: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即使再优秀也只能是个汉奸。人,一定要有好心态:不要气愤,永远不要做气氛和情绪的污染者。强者会让行为控制情绪,弱者才会让情绪控制行为,善战者不怒。

我听了他讲“三和经”、“弟子规”和“沟通”颇有感触,孝于亲,在东汉时,九岁的黄香就知道在冬天时用自己的身体给父母暖床;夏天时又用扇子把床扇凉再给父母睡。他这种孝敬双亲的行为是我们每个做儿女的都要向他学习,不能反过来让父母帮你做。有“融四岁,能让梨。兄于长,宜先知”。孔融四岁就知要上让哥哥,下让弟弟,自己吃最小的。他这种尊敬兄弟的美德,也是我们从小便该知道的。小小年纪的孔融都知道手足情深,懂得了谦让之礼。还有“弟子规”的“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如果自己的身心何等受到伤害,就会使父母担扰;如果我们道德品质不好,则会让父母蒙受羞辱。所以说,想孝敬父母,先要做好自己。

孔子“人之初,性本善”的哲学思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人处世等传统美德;第一个要感恩:感恩父母,我们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像孙悟空那样从石头里冒出来的,我们的生命本体发乎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我们的血肉之躯是父母的精华赐予的,不是任何元素所能造成的。是父母把我们养大,虽然父母有可能没有给我们金钱、地位、豪宅或者美丽的容颜,但他们给了我们世界上谁也无法代替的生命。感恩师长,“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中国尊师的良好传统仍值得我们继续发扬。没有他们持续的辛勤,我们仍处于蒙昧无知的原始时代;没有他们无私地指引,我们会在生活中迷失方向。是他们,开启了我们智慧的闸门,使我们看得更清,想得更深,懂得更多,走得更远。感恩单位,因为他们的“有限”造就了我们的“无限”。感恩领导,社会是由组织构成的,有组织就必需要有秩序,有秩序就必需有维护秩序、主持公道的人。这些维护秩序和主持公道的人,就是领导。没有领导,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就像是无头的苍蝇不知所终。没有领导的世界,是没有秩序的世界;没有领导的组织,是松松垮垮的人群;没有领导的部队,是一群乌合之众;感恩领导,因为没有头的身躯,即便再庞大,也会顷刻倒下。

第二个要勤奋学习:“三字经”的“如襄莹,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晋朝的车胤把萤火虫装在网兜里当灯照明看书;孙康借着雪光学习。他们虽然家庭贫穷,但从不间断求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第三个要学到做人:“弟子规”,“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向别人借东西时,一定要当面请求,如果没有事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就拿来用,那就是偷窃。借来的东西要爱惜使用,一定要按时归还;别人向你借东西,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借给人家,不要小气。还有“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接巧。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说话最要紧的是诚信,答应他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不能对人撒谎或欺骗。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尖酸刻薄的言语和下流肮脏的话一定不要去讲,做一个文明的人。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乐观的面对,把它看作是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在与人沟通时,保持自信、谦虚、友善的态度。与人有分歧时,尊重他人意见。别人伤害自己时,学会包容他人。自己要有修身修养,相由心生,改变内在,才能改变面容。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远的话;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感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有恩才有德,有德才有福,这就是古人说的“厚德载物”。人的一生就是体道,悟道,最后得道的过程。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同流等于合流,合流等于合心,合心等于交心。沟通就是高品质的沟通,应把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而不是情绪上,沟通从心开始。沟通有3个要素:文字语言、声音语言、肢体语言。文字语言传达信息,声音语言传达感觉,肢体语言传达态度。影响沟通效果有3个要素:场合、气氛和情绪。沟通的3个特征:行为的主动性,过程的互动性,对象的多样性。沟通的5个基本步骤:点头、微笑、倾听、回应、做笔记。沟通的5个心: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沟通是情绪的转移信息的转移感情的互动。沟通没有对错,只有立场。人际沟通最忌讳的就是一脸死相。要学习《亮剑》中李云龙的笑。笑能改变自己,笑能给人以力量,笑能创造良好气氛,笑带给他人愉悦,笑是成功的阶梯。在家多与父母长辈交流,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学会关心他们,在单位多与同事沟通,多帮助他们,做他们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知己。

翟鸿荣教授讲到,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是能坐的住的人。释迦摩尼一坐9年,毛泽东在岳麓书院闭关,一坐3个月…所以啊,修身为本。翟教授他心怀古道、古德,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他身系诸子百家,将史学、史识、史才、史德古为今用,他的讲座观后可以使人在震惊和觉悟过后获得思想、行为以及心态上的突破,感叹自然科学伟大的同时,也为我们国学的伟大而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齐鲁电视台少儿频道的《国学名士》的比赛!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参加了比赛!他们首先做了自我介绍,然后进入第一个环节《我爱记诗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花”!里面有些我会的!大部分我都不会!大哥哥大姐姐都很厉害!第二个环节是“东”和“西”,这些诗词对他们来说好像一点儿也不难! 平时我觉得我自己背的古诗就挺多的啦,可是一看到电视上大哥哥大姐姐们,才知道我背的古诗才到哪呀!他们背诵的比我多多了!我一定要加油!超越大哥哥大姐姐!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里“规矩”的含义——规,是圆规,矩是矩尺!还有一个大哥哥把“乾坤”这两个字的含义理解的完全正确,并且还加了20分呢!我又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要读多读书,多诵读经典,掌握丰富的知识!我一定要比他们还厉害!从这里面,我知道了读书要用心,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我以后要继续努力,也去参加这样的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作文素材之国学名句

全文共 1594 字

+ 加入清单

1、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1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宣公二年)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1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8、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

1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

20、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2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2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2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2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2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2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29、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3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3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史记·报任少卿书)

37、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 列传)

38、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3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4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4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后汉书·王霸传)

4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43、夜场论坛,金石为开。 (我们正在努力)

44、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4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

46、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南朝·萧铎)

4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48、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新唐书·元行冲传)

49、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唐太宗·赠萧禹)

5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5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5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唐·李白·论诗)

5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唐·李白·上李邕)

5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

5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

5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元·高明·琵琶记)

58、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元·高明·琵琶记)

59、常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元·杨显之)

6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元·李开先·宝剑记)

[中考作文素材国学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山东省第二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279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国学更是我们的文化精髓。下面是关于《国学小名士观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一

由于没有从一开始看《国学小名士·青少年经典诵读大赛》,我便从网上搜找出来了,便开始看了起来。

首先是主持人宋磊介绍莅临本次大赛的几位重量级评审——石玲、刘悦坦、魏新、杨波、董姝。紧接着,选手们个个登场:一号选手王梦忆、二号选手孙荣忆、三号选手任家豪、四号选手周子靖、五号选手于皓凡。他们的介绍各不相同,都富有诗意。而且,他们的形象也是彬彬有礼、不拘小节。

进行第一轮比赛:我爱记诗词。规则为:根据大屏幕显示的关键词,选手依次背诵包含关键词的古典诗词、名句。每次答题限时五秒,答错即出局,依照出局顺序,5位选手分别得到5分、10分、15分、20分、25分,本环节共两回合。关键词为“风雨”,选手们滚瓜烂熟、倒背如流的好记性呈现在我眼前。可不幸出现了,一号选手王梦亿因重复了而没有及时作答,Out。紧接着,三号选手任家豪也因为这个原因Out。剩下的3位选手出拼搏着。然而,五号选手暂时想不出来,也被out。只剩下2位选手了,二号选手差一点没有答上,但还是作答了,但4号选手重复作答,out了。第一轮坚持到最后的是——二号选手孙荣忆!

之后,石玲老师给五位选手解释了“风雨”的意思,评委董姝非常欣赏二号选手,因为她在差一点点就被Out的时刻中回答了,她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好。

下一组关键词:江湖。先Out的是三号选手任家豪,然后是一号选手王梦忆out,再然后是五号选手out,又剩下两个人了。最后,四号选手失败,二号选手获胜。

第二轮:名家对对碰。

一号选手开始作答,然后答对了。接着,三号选手也答对了,可是五号选手却不幸的out了,四、二号选手也不幸out。

第三轮:美德大考验。

“汉宝”哥哥介绍完之后,五名小选手与导演一块吃饭,在这个房间里有不少“眼线”,究竟哪个小选手会礼让出自己的那一份食物呢?

考研开始,还没入座,周子靖、孙荣忆就表现出互相谦让的举动。然后,于皓凡子大家都坐定以后,主动给每一个同学倒上一杯水。大虾端上来后,王梦忆发现只有五只大虾,而有六个人。周子靖与孙荣忆相后谦让,之后大家都开始谦让了。之后,开始分鸡蛋,五个人开始谦让,侯磊导演表扬了他们。吃饭结束后,每个人的碗里都有剩菜。最终,大家总结了一下今天的表现,自己要努力去改正缺点。

《国学小名士》给了我很多道理,比如我们要节约粮食、要注意餐桌上的礼仪、懂得谦让......而且,我们要多记一些古诗词、名言名句等等,要遵守着中华传统美德,不能只说,要去做,继承着中华的传统美德,做一个美德好少年!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二

河蚌柔嫩的身躯只有被沙砾千万次打磨,珍珠的色彩才会如此耀眼。山东国学小名士观后感650字3篇山东国学小名士观后感650字3篇。当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砾,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中华文化才熠熠生辉。可如今这光需要我们发扬传承。

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明办、山东省教育厅、山东广播电视台主办,山东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承办的传统美德教育活动—国学小名士中,设置了“我爱记诗词”环节,通过轮流背诵古诗词中常见的某个字词来进行接龙,这既是考察选手对古诗词的背诵及运用程度,又是通过关键词传递中华文化的一种方式。

选手们的回答大多是课本上的诗句,可电视机前的自己却没想到,由此看来学习知识一定要活学活用。

在比赛的第三个环节中,导演会给选手们设置不同障碍,观察选手们是否在生活能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在复赛中,诚实而不幸的四号选手郑元帅很遗憾没有通过考验。在自辩时,他说#:“我来自农村,父母是背朝黄土面朝天的农民,我是父母全部的希望,我注重的就是那个分。所以考试我只能全力以赴,心无旁骛。但这都不能算作原因,只能说我在独木桥上做得太远了,然而我只能走下去—农村的孩子别无他路。”

其真诚的言语,感动了很多人。是的,善的本质将决定事的为之,或许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承担起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传承中华文化。在语文学习中,触摸历史,感悟美好,让悠悠墨香伴随我们成长。

滚滚长江东是水,浪花淘尽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青铜器早已锈迹斑斑,在书写在其中的中华文化依旧辉煌。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三

最近,我在电视上看完了这一期的《国学小名士》,选手们有的紧张,有的放松,有的焦虑,有的无忧。在“我爱记诗词”、“名家对对碰”、“美德大考验”这三关中,我认为“美德大考验”是最难的。考验选手是否能传承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道德与品质。在选手们的身上,他们拼搏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在一次“名家对对碰”中,大家毫不相让,纷纷选择分值最高的“李白”。

有一些选手反应比较慢一些,却能在关键的五秒钟倒计时的时候急中生智,化险为夷。

当然了,在这种高手云集的地方也不缺囧人囧事。

有一位大哥哥,口才很好,话也很多,见解更是独特。据他的同学说有一次老师说全班每一个同学都得准备一份ppt(多媒体课件),上课的时候每一个同学都得展示,结果他因为有事没有做完ppt,上课的时候就很紧张;等到该他展示的时候,他站起来,并没有说:“老师,我没做完。”而是说:“在我之前展示的那位同学,我可以问你几个问题吗?”那位同学的回答是:“当然可以。”于是“一个、两个、三个......一连问了三十多个,还没等他问完,就已经下课了,嘻嘻......

国学小名士告诉我要多积累传统文化,并且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四

国学,这个词对于我们,可能并不陌生,但这名不表明你是否熟悉它,看过这个比赛,让我真正了解了国学的博大精深。这个周末,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的总决赛。里面的哥哥姐姐都十分厉害,个个都熟读经诗,你说上句,他们立刻就能说出下句。

第一个环节,初露锋芒,以国、家二字为主题,诗句中必须有国、家二字。他们都坚持了二十多轮,要是我,恐怕连第一关都过不去。第二组,以亲情为主题,句子中须有亲情二字。他们同样很优秀,也坚持了二十多轮。

第二个环节舞文弄墨,几个提示后,几位哥哥按下抢答器开始抢答,这些让我根本听不懂的题目,对他们却是小菜一碟,令我十分佩服。

第三个环节,棋逢对手,回答成功一个题,即可下一次棋,题与棋可谓是双重考验,想赢得这场比赛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可这两位姐姐却能从中脱颖而出,足以说明他们的实力。

第四个环节,也是冠军与亚军之间的对决,但谁是冠军,谁是亚军就要从这场比赛知晓了。由评委说出上联,两位姐姐对出下联,这上联对出下联可是十分困难,正如评委所说,对好则天衣无缝,对不好,那就只能出局了。经过激烈的争斗,最后刘康宁姐姐以优异的成绩夺得冠军。

看了这次比赛,我意识到与优秀选手之间的差距,每天读一篇好文章,背诵一首诗歌。从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为了国家的明天与希望,一起努力吧。

更多热门文章分享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第三届“国学小名士”观后感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国学是经典的、伟大的,它像我们求知路上的一盏明灯,照亮前方的路。最近,我观看了山东少儿频道的"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学习到了丰富的国学知识,同时领略到了国学小名士们的风采。

有一场大赛让我印象深刻,大赛第一关是“初露锋芒”,进入决赛的12名选手要根据关键字轮流说出含有此字的诗词。答题开始了,小选手们个个旗鼓相当,难分伯仲,在连续说了一百多句诗词后,才分出胜负。这哪里是初露锋芒,这简直是锋芒毕露!第二关是“火眼金睛”,晋级的6名选手需要根据关键词和相关问题进行抢答。答题开始了,选手们个个胸有成竹,纷纷按下抢答器,最后有3名选手出类拔萃,晋级到了最终环节。这个环节选手们机智灵活、眼疾手快,我真是佩服他们呀!第三关是“妙笔生花”,同时也是终极之战!晋级的3名选手需要根据关键词在十分钟内即兴创作一首五言绝句,并用毛笔写出来,这真是难上加难呀!可选手们好像早有准备,个个拿着笔的手蓄势待发,裁判一说开始,选手们就在纸上奋笔疾书起来。最终一位小选手脱颖而出,获得了大赛的冠军!

参赛选手们这么小的年纪就懂得这么多国学知识,真是让我佩服!观看"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不仅让我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喜欢上了国学。我今后要多学习国学知识,多了解传统文化,并努力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用在自己的行为礼仪中,做一个新时代的好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们班国学课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着一部军事经典着作。

孙武生卒年月现已不可考。他本是齐国人,后移居吴国,因擅长兵法,被吴国大臣伍子胥推荐给吴王阖庐。孙武将其所撰兵法13篇献给吴王,阖庐遂以孙武为将,出兵西破强楚,北威齐晋,扬名诸侯之间。孙武最后终老于吴国,葬在吴都巫门外。

《孙子兵法》主要思想和内容出自孙武。但后人因《汉书·艺文志》着录《吴孙子兵法》有82篇,图9卷,而多认为13篇是曹操削除繁冗,取其精粹而成。又有人因《汉书·艺文志》着录《齐孙子》,即《孙膑兵法》久已失佚,后世流传只有一部《孙子兵法》,而认为13篇出自孙膑之手。不过,在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了一部《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残简,以及记载孙武言行70余枚竹简后,学者们已多倾向于13篇应出自孙武之手,82篇则是孙武后学所着,是用以补充和解释13篇。

《孙子兵法》共有13篇,各篇均有其主题思想,但又构成一完整思想体系。

《计》篇论述是能否进行战争问题。孙武指出,战争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大事。“道”、“天”、“地”、“将”和“法”是决定战争胜负五项基本要素。“道”指使人民与统治者同心同德;“天”指昼夜、晴雨、寒暑等气候时节和天命、人事、道义;“地”指土地和地势、地形高下、险要、平坦、距离远近,攻守进退利弊;“将”指将帅智谋、赏罚必信、爱抚士卒、英勇果断和军纪严明;“法”则指组织编制、将吏职责划分和管理,以及军需物资供应、管理。孙子认为,从这五要素出发,根据国君是否贤明,将帅有无才能,“天”、“地”二方面条件如何,法令能否贯彻实行,兵力强弱与否,是不是训练有素,和赏罚是否分明,可以预知战争胜负,从而采取适当对策和相应行动。

《作战》篇主要阐述是如何进行战争。孙子认为,战争消耗和战费开支是十分庞大,战争旷日持久势必危及国家存亡。所以,他主张速胜。此外,为弥补己方消耗和削弱敌国,他又主张“因粮于敌”,“胜敌而益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弘扬国学经典的作文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迫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在新时期新阶段,世界其它国家开始加强对东方文化特别是华夏文化的研究,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一有利的契机,积极的融入到世界文化的主流中去,积极的倡导华夏文化特别是经典国学的继承和创新,进一步加大对中华文化的研究,把中华文明推向新的高度。

国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经典文化,也是自先秦诸子百家文化争鸣以来开始蓬勃发展的文化实体,经过历史的沉淀和洗练,国学这一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精髓便散发出它特有的价值和光芒。

在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不断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战略决策,各级领导和相关的部分也日益加强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和领导,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把文化建设提到这样高的地位,可以看出我们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在世界各国间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重提文化建设的战略决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理所应当的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复兴征程中的重要的支撑。

在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山城重庆,成立一家专门研究和传播经典国学的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国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具有全局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是推动重庆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决策部署。

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秉承悠久的历史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国学,弘扬国学经典。加强对国学的研究,普及公民的国学知识教育和培训,不断推进重庆乃至全国的国学研究教育工程,同时不断加强与世界上主流文化的联系和交融,在弘扬中华文化的基础之上,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在此,忠心的祝愿重庆华夏国学研究院顺利开坛,成为中国国学研究教育的新的重要基地。

弘扬经典国学,传承中华文化。

国学,品悟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国学经典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