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写家乡的春节(优秀20篇)

每次到了冬天,我总会在呆在我们美丽的家乡,美美的享受家乡冬天带给我的乐趣。下面我们来看看作文写家乡的春节,欢迎阅读借鉴。

浏览

2201

作文

943

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宁波洞桥,过春节也是挺有意思的。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忙碌了,忙着采购许多的年货,如:春联、年画、饮料、鞭炮、鸡、鸭、鱼等,在三十这天下午,人们也就把许多的东西都买好了。

除夕晚上,人人都忙着贴春联、年画,吃年糕、汤圆。在八点钟左右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欣赏着惊心动魄的杂技,观看着有趣的小品,然后靠在沙发上,吃瓜子,春节联欢晚会一放完,到凌晨0点时,家家开始放炮。放完炮再去吃年糕、汤圆。

初一早上就忙着贴春联、年画、拜年等。初一至初五不动刀,就把事先切好的菜拿出来。到了中午吃饭时,家家又开始放炮。一大家子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真是其乐融融。下午,大人们坐在一起谈话,唠起家常。我们小孩子则到外面放炮,此后几天,天天如此。

正月十五那天,灯火通宵。家家又围坐在电视机旁看电视,看完了电视,大家出去赏月,那时,天很冷,可大伙儿一点感觉不到,仍然镇定自如,若无其事。观了一会儿月亮,大家又都感觉到累了,又回家吃起元宵,一大家坐在一起,仍是那么无休止讲话,笑声又开始在每一家里传开了。

正月十六,人们又进入了工作之中,小孩去上学了,大人去上班,人们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李钊

我的家乡在河南,是中国最中心的地方俗称“中原”。家乡的春节分外热闹。

依照河南的传统风俗习惯,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采买各种各样的食材,如米、面、蔬菜、鸡鸭鱼肉、水果…。以备春节期间所需,这些东西最晚要在春节前一周左右准备得当。节前的这一周是最忙的时候也是最不忙的时候,因为大人们还没放假一边上班一边还要准备买东西,但小孩子们却是很清闲,放寒假了大把的自由时间,有的组团出去玩耍,看电影……。

当除夕来临之际,家家几乎都要包饺子、吃饺子,但不一定要全吃饺子,有时变为“饭后甜点”也行。包饺子是除夕最开心的时刻,小孩子也会参与,他们有的会拿些面粉来玩耍,有的会学着爸妈的手法包一个奇形怪状的饺子,也有的在仔细看着父母亲包饺子,似乎在学习……到了开饭时,一道道香气扑鼻的家常菜端上了餐桌,不需要华丽的点缀,就是带着浓浓年味的家常便饭一样能深入人心。就拿红烧肉来说,白色带红皮的肥肉油光发亮,另人忍不住要多吃上几块。家乡年夜饭的重要角色——饺子上来了,这又会给年增添了几分味道,家人们有说有笑,一边聊天,一边看着春晚,一边品着饺子。除夕那夜,人们总是睡的很晚,有的甚至通宵达旦,这叫守岁。

大年初一,全国都休息了,而小朋友在这一天很是兴奋。一早要给长辈拜年,收到很多的压岁钱,好开心呀!大人们任我们疯玩,自由自在的别有一番心情。

说了那么多的快乐,春节毕竟是短暂的,但将要被唤醒的春天里,丝丝春节的韵味仍然回荡在春风中,让我们期待下一年的春节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的春节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我过了很多次春节,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2012年的春节,因为那一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而且也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马上要到春节了,我非常兴奋。晚上我睡觉时,一直都睡不着。直到十二点钟时,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外面五彩缤纷的烟火连成一片,好似一片花海,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别的地方都是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而我们家乡的习俗却不一样,我们都是除夕的早晨和初一的早晨很早就吃饭了。最早的有二、三点就吃饭了,最晚的也只到五、六点就吃饭了。你们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是因为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传说:传说古时候,我家乡那个地方很穷,为了避免那些债主上门来讨债,他们只能在过年那天很早很早的时候起床做年夜饭吃。所以,每年春节,我们这里的人们都五、六点钟就起床做饭。

“起床啦,过年啦,吃饭啦!”爷爷奶奶大声喊道。正在睡梦中而又迷迷糊糊的我还不想这么早起来吃饭,便一直赖在床上不起来,直到爸爸发令:“还不起床?”我只好硬着头皮起了床。我起床刷了牙、洗了脸,香喷喷的饭菜上桌了。

“嗯,嗯!真好吃!”爷爷奶奶看着我这样说都会心的笑了。

这个春节在团圆的气氛中度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春节习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比如陕西过年要扭秧歌、敲腰鼓,台湾、广东过年要舞龙、舞狮,北京过年要逛庙会等。

我的家乡在首都北京市顺义区,在我们这里大人们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把农民种的农作物放在锅里,熬成腊八粥,闻着可香可香了。各家的窗户上都贴上了窗花,大门上也贴着各种各样的对联和门神。看着门神那炯炯有神的双眼,别说是妖怪,就连“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对视。这时,我的家人们也都在置办年货,都为了明天除夕做准备。看见大家在忙碌的干,我也去帮忙,我的任务是陪奶奶一起摘菜。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三,我们俗称“小年儿”在这一天我们就已经里除夕更近了,大人们有的带着自己的小孩儿开始走亲戚。车站、机场人来人往,都是急急忙忙往家里赶的人,因为除夕要吃团圆饭,求个合家欢乐。这时候很多大人也开始给家里的孩子准备鞭炮,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在街上的商店里,购物的人也是人来人往,进进出出挤满了人。

最热闹的还要数大年三十,大人们戴着小朋友去和家里的长辈团圆。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过年时先请家里最年老的长辈入席,吃完饭了,大家坐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看动画春晚,大人们要给小孩发压岁钱,为的是一年都平平安安。凌晨我们还要吃团圆饺子,饺子里放一个硬币,为的来年幸运。

这几天我们小孩最高兴,因为可以和自己亲戚朋友快快乐乐的玩。压岁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攒起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大年初一,大人们提着礼物带着小孩到亲戚家里去拜年。幸运的小朋友还可以得到亲戚的礼物,真的好开心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家乡春节习俗的优秀作文精选

全文共 84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很热闹的一个小城市,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多的高楼,也没有那么多的车子,但是到了春天,宁静的村子就会有一种热闹的气氛,家乡的春节是特别重要的,春节里面除夕也是一个重头戏。

在除夕夜,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团圆,幸福美满,只有到了除夕,我才能看到经常不在家的爸爸,才能享受到一家人的亲情,等到夜色降临,家人们全部都坐在桌子前面,讲着自己的经历和一年来的收获,不时还会发生笑声,这个时候,我才体会到曾经的真正的含义,等到吃完饭以后,大人们开始了打麻将,这个也是我们加上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个时候打麻将不一定要输赢,关键的就是大家的联络感情,在这个时候,我们兄弟几个就会开始放鞭炮,各种各样的鞭炮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快乐。

家乡春节的第二个重要日子就是初一。在我的记忆中,初一是睡不成懒觉的,父母总是很早把我喊起来,穿上新衣服,吃完汤圆或面条,便开始我们的拜年之旅。初一拜年在我们家乡是一个很重要的习俗,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也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小孩子逢人就说好话,然后就等着大人的红包,大人当然不会这么容易就给红包,还故意"为难"一下你,把你弄得很急之后,再笑呵呵地把红包给你,现在看来这都是一些再美好不过的童年记忆。

家乡春节的尾声就是正月十五,这虽说是尾声,但仍可以和除夕有得一拼,吃汤圆,闹花灯就是正月十五的特色。正月十五的时候,春节将逝,人们都即将恢复忙碌的工作,自然要在这最后的放松中狂欢一次。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完美味的汤圆后,便一起出门"闹花灯"。花灯会可是热闹非凡,各式各样的花灯挂满了整个会场,人群熙熙攘攘,不时还有几个小孩拿着精致的花灯从你身边挤过。两头"狮子"在会场中央狂舞,还不时引起一阵喝彩。一家人穿梭其中,赏花灯,猜灯谜,观舞狮,那种乐趣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

时间过得诚真快,春节就这样过去了,我在心里面又期待另一个春节的到来,家乡的春节带给我温馨带给我团圆,不仅仅是鞭炮响起时的惊讶,不是收到红包的喜悦,而是它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团圆气氛,不一样的亲情,他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底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都等着、盼着过春节。因为那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

早晨,早早的起床,穿上妈妈早给准备好的新衣服、新鞋子。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到了晚上,大人们都开始忙着包饺子。那时我们小孩子便拿着好多的烟花出去。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各式各样的。我最喜欢的是摇花,拿上几根,点上火。那花便飞洒起来,我前后的摇,转圈的摇,那火花随着我的摇摆闪闪亮亮。像一串串小星星围在我的身旁,我仿佛是飞到了天上与他们一起玩耍。接着就是要点燃烟花了。我躲在爸爸的身后看着,砰、砰,每一声响都开出一朵美丽的花,有红的、绿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吃完了饺子,就要睡觉了,我真的希望时间快点过,我期盼着过年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的春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春节,很多风俗与外地一样。

腊月二十七,是年集,村子里的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挎着小篮子去集市上买些东西,备着过年用。而这时,孩子在集上看中了什么,大人一定给买,否则是不吉利的。集市年年办的都很热闹,最显眼的是卖红灯笼和中国结的,听说以前还有卖香囊的,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到了年三十的中午就要忙活起来了,奶奶蒸一锅香喷喷的大馒头,一掀锅盖,从门前经过都能闻到香气;爸爸准备一条木棍放在门口,迈过这木棍就象征着走向一个新起点,拜托了过去一年里所有的不愉快、不如意;爷爷在门上贴春联,我就帮忙贴倒喜字。

除夕夜里,吃过丰盛的团圆饭,一家人围在一起聊天、看春晚。到了午夜十二点,就要放鞭,爷爷把一长串鞭挂在晒衣绳上,由爸爸点,我就在屋里,趴在窗前,捂着耳朵,看鞭炮和天上的烟花。放完鞭,奶奶要盛两碗饭,每碗饭上都插上筷子:一碗饭摆在桌台上,供灶王爷;另一碗则要在院儿里摆上桌,放水果,酒菜等,以供祖宗。这种仪式,女人似乎是不适合参与的,每年都是爸爸和爷爷在院子里烧纸、磕头。夜里还要守岁,枕头下面要塞上红包。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先要向长辈行礼,然后就能收到压岁钱,这种时候,我是很主动的。早饭吃饺子,谁吃到枣,明年一定交好运。吃完饭要去亲戚家串门,几乎要把整个村子走个遍。每去一家,主人都会塞糖给孩子,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家乡的春节一年比一年热闹,可是越来越多的人随着工作的日益繁忙而淡忘了这些——最初的、最美好的心灵慰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春节的习俗_其他话题

全文共 2085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春节习俗作文(一)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老百姓心中的头等大节日。中华民族这个具有传统色彩的民族,过着头等大日子的传统习俗可是规规矩矩的、一点也不能少。

贴春联。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上写着对新一年的祝福。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门中还有一个福字。我们通常会将福字贴倒,意为福到了。这看似简单的习俗。放鞭炮。我们会在大年三十放鞭炮,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生性异常凶残,每年冬春之交就会出来伤害人畜。比较聪明勇敢的人就想到一个妙计:在院中摆放“年”爱吃的东西,当“年”来时,大家就放鞭炮、敲锣鼓,是“年”落荒而逃。从此,放鞭炮的习俗也就保存了下来。压岁钱。这个习俗是孩子们的最爱,这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吃团圆饭。我最爱的还有团圆饭,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我最爱吃饺子,而在北方的团圆饭中饺子又必不可少。饺子可以包很多馅,样子也各异,是最具传统色彩的家常便饭了。

包饺子是一门学问,别看家中长辈手十分灵巧,包饺子迅速而美观。其实,饺子的厚薄、饺子馅的多少、煮饺子的时间···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许少了或没有做好哪个环节,饺子就没有那么美味了。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饺子有馅,便有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进去,以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想过春节不只是吃饺子之美味,更是享受传统节日的风俗带来的欢乐。

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二)

春节,是这一年中最最重要、热闹的日子,也是一年中最传统的节日,快来看看我们家乡的春节习俗吧!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初就开始了,俗话说一进腊月就是年,腊八这一天早晨家家户户都在熬八宝粥,腊八粥是用各种豆子、各种米和各种干果熬成的。这只是过年的开始。

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的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每到这一天,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对联,屋里贴上了神话。除夕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全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谈天说地聊家常,观看精彩节目,不时传来阵阵笑声,好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除了很小的孩子,几乎每人都要守岁,老人守岁是表示珍惜时间,孩子守岁是为父母祈祷,祈祷父母长命百岁。

大年初一早晨,我噼噼啪啪、接二连三的鞭炮声从梦中惊醒,我赶紧换上新衣,来到到街上一看,男女老少、三五成群的结队去拜年,无法掩饰心中的喜悦心情,看着彼此的笑脸,有说不尽的话语,无限的思念和牵挂,家家户户欢声笑语,洋溢着欢乐。

元宵上市,又一个高潮来了。正月十五又叫灯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汤圆代表团团圆圆。我和姐姐吃完饭,飞快的向街上跑去,处处张灯结彩,红火而美丽,家家户户都挂上了灯,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宫灯、有的是玻璃灯、有的是走马灯、有的是纸灯。来到广场,广场里人山人海,空中飞舞着各种各样的孔明灯,远远看去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各式各样的烟花,让我们看的眼花缭乱。美丽的烟花等打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太阳花,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点点滴滴汇成了花的海洋,他们像对我们致谢,多么快乐、多么活波啊!我和姐姐玩的开心极了,广场上的人陆陆续续快走完了,我和姐姐才恋恋不舍的回家了。

春节已经过去,我们的心也该收回来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从今天起,坚持自己的长处,改掉自己的不足。

家乡春节的习俗作文(三)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不断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发展形成了一些习俗,流传至今。

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小年,从这天开始,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买芝麻糖祭灶神。家家户户都开始办年货了,如:买对联、买糖果……

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团圆。到了晚上,鞭炮声彻夜不绝,人们还要看每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守岁,最重要的是还能收压岁钱。听老人说守岁表示珍惜时间,孩子守岁是为父母祈祷,祈祷父母长命百岁。

大年初一,我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收拾的整整齐齐,就和爸爸妈妈出去走亲访友去拜年,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同族人挨家挨户地去拜年。

大年初五俗称“破五”,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必须吃饺子、放鞭炮,鞭炮还得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表示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出去。

元宵这天,人们都要吃汤圆,汤圆代表团团圆圆,这可忙了孩子们,吃饱了晚饭就迫不及待的跑到街上去,展示自己绚丽的烟花。大街小巷里,烟花声、鞭炮声、欢呼声响成一片,各式各样的烟花,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当美丽的烟花打上天空,有的像流星,有的像大红花,有的像五彩花,点点滴滴,汇成花的海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家乡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大家都很熟悉。在不同的地方,人们过春节的习俗也略有不同。

家乡的春节,大约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小年,其实是大年的彩排,人们都慌神似的抢购过年必备的物品,如,蔬菜、水果、鲜肉等。

到了除夕,春节的高潮便到了。街上忽然涌现了许多“小卖部”,专门赚小孩子的钱,他们有的卖玩具枪,卖棉花糖,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再我们这儿,这些都是新年的“特产”。

大年初一,小孩和老人都会起得很早,小孩是起床磕头挣压岁钱,老人呢,负责发放压岁钱,可忙坏了!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了,蛮热闹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乡的春节的好词好句

全文共 1190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的村庄,空气中有一种气韵在流转和飘散着,看不见,摸不着,却惹得人心里快乐,这些日子,即便是晚上做梦,梦中也涟漪般荡漾着愉悦和舒心。

过年也是团圆,顺势将亲情、友情绾在一起打一个如意结,再拉拉紧。

以前是天天盼过年,现在是天天过年;以前是嘴馋,吃啥啥香,现在是嘴刁,吃啥啥腻。

怀着亢奋的心情期待过年,好像一棵嫩绿的青草等待着开花,然后是放假了,一颗心野到天边去,接着是围炉的温暖,鞭炮的响亮,厚厚的一叠压岁钱,和兄弟们吆喝聚赌的喧哗。然而最快乐的是,眼明明的看见自己长大了一岁,那种心情像眼看着自己是就要出巢的乳燕。

过年两个字,在父母眼中就是儿女、孙子、外甥,就是团圆,就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儿女们的心中,过年则是家中的老父老母,就是散发着浓烈烟尘味的热炕头,就是自己吃了千遍也不厌倦的山药饼、小米饭,就是过年时浓浓的乡里乡情。

在这个少雪且日渐温暖的季节里,春节不知不觉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扑来。看着墙上新买的挂历,数着本世纪最后一个春节临近的日子,不禁感叹岁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个平静而忙碌的一年。

春节的记忆有许多许多,有的年代久远,有的就在眼前。一串串记忆都包含着浓浓的亲情,散发着浓郁的节日气息;一串串记忆,把一个个闪光的片断穿起,汇成美丽的生活画卷。

我们全家人都认真看着节目,演员们唱起了好听的歌曲,跳起了欢乐的舞,赵建国大兵讲小品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俏花旦杂技表演精彩刺激,大姐姐们个个都大显身手,身怀绝技叫人难以忘怀。

过年,那红彤彤的对联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家门前红彤彤,对联市场红彤彤,大街小巷也红彤彤。那火红的对联,鲜艳的中国红,红出了红红火火的日子,红出了一个幸福美满的社会。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终于近了。

除夕晚上刚吃完水饺,全家人便迫不及待的等待晚会的开始,尽管每年都有晚会,但每次晚会同样能够被小品、相声逗得捧腹大笑,时而陶醉于美妙的歌声中,时而惊叹于神气的魔术……

是啊,又要过年了,甚至能看到被大雪压弯的树枝也在抖动着春的喜悦。

除夕也叫年三十,家家张灯结彩,人人喜气洋洋。在那个年月,恐怕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看到大伙的脸上洋溢的笑容。除夕一大早,我就被鞭炮声从睡梦中惊醒。父亲也会在我们的耳边说,快起床吧,过年了,早点放鞭炮。我们便一咕噜地爬起来,穿好新衣服、新鞋,跑到外面放鞭炮。然后等待我们的便是饭桌上香喷喷的饺子了。

三十的晚上是要吃年夜饭的。全家人坐在一起,团团圆圆地吃着饭,说说话,其乐融融。

除夕来临,红火火的灯笼,簇新的对联,花花绿绿的新衣服把年装扮得喜气而祥和。

当新年钟声敲响,鞭炮齐鸣的时候,整个山村就沸腾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彻山谷,焰火礼花盛开在山村上空,映照着欢腾的农家院落和孩子们灿烂如花的笑脸。村子的大街小巷到处流动着挨家挨户拜年的大人小孩,家家户户灯火通明,迎来送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近乎夸张的笑容,互致着新年的问候与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春节的家乡优秀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家乡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冬至就开始了。

冬至前后,人们便把鸡、鸭和鹅关到笼子里,以减少他们的活动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养,到了过年时,家禽们就长得又大又肥。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这天,人们要把灶台打扫的干干净净,杀鸡宰鹅来祭“灶神”。

腊月二十五前后,人们选择吉日把家里的灰尘打扫的一尘不染,然后包粽子,爆米花,备年货,忙的不亦乐乎。

除夕更是热闹非凡。外出打工的人也必定会在这一天赶回来。家家户户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飘香,男女老少都穿着新衣,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有的人家还会挂上大大的红灯笼。除此之外,大家还会在房间门口贴上“利市”,就是把钱放在红色封套里做的小礼物。而且每一家都通宵灯火,看着每年必不可少的春晚,等待午夜钟声敲响,也就是所说的守岁。

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这天人们杜绝杀生,早上要互相讲吉利的话,大人们要给长辈们拜年,给小朋友们压岁钱。

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走亲访友互相串门,初三一起床便要把之前燃放的炮仗纸烧掉。“人日”“人胜节”“七元节”都指这一天——正月初七,传说这一天是女娲造人的日子。

汤圆一上市,春节便接近尾声。正月十五古称“上元节”,这天晚上,到处张灯结彩,猜谜踏歌,突出一个“闹”字。这一天,人们还要吃汤圆,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快乐。过了这天,春节也就过完了。农民开始准备春耕,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

除夕那天,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欢天喜地地和伙伴们一起玩耍,大人们也忙里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荣景!。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时候。妈妈的厨艺在我们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尝她为我们准备的丰盛晚餐啦!面对着一桌子香喷喷的饭菜,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们一群小朋友,手里拿着鞭炮,在大人们的带领下放鞭炮,在天上炸开时,一朵朵七色花钻出来,像彩虹一样,五彩缤纷;又像仙女撒花,送给人们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妈妈去看春节晚会。家家灯火通明,热闹极了。

在第二天,天没亮,妈妈就催促我快点起床,我起了,爷爷奶奶他们都起了。妈妈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盘子里,我们有说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会,天亮了,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去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去了。我们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妈妈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显得更英俊潇洒,妈妈变得更年轻美丽!“噼里啪啦”,阵阵鞭炮声迎来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们拜年。走着走着,我们来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见老奶奶就想跪下给老奶奶磕头,可是被老奶奶拦住了!“唉,你说你磕什么头呀!来快吃点瓜子,抽根烟!”“不用不用,我不抽烟!”。拜完老奶奶家,我们又去给大妈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们终于给各家各户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奶奶家在农村,今年就到她家过。至此到农村过年,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她家的房子装修的非常漂亮,比我们金华的房子大的多,里头的家具都焕然一新,就在村上的一条小溪前。

今天是2月13日,农历30,是春节。一早就准备好了年货,为夜晚铺垫。可是天公不作美,不停的下着雨。过年了,气奋也不同。和城市里不一样白的就是农村里有伴许多,我就找到了乐趣。

中午,一个人呆在家里无聊,出来走走。不时有鞭炮的响声,我想:是谁在这时玩耍呢?因为,在城市里,中午只有“睡觉”和“做作业”两种选择。于是我去看个究竟,原来是几个乡巴佬在玩“摔炮”啊!见他们越玩越起劲,就对他们说:“嘿!你们可真垃圾,玩摔炮,不用胆子都可以玩;见没见过这?”说着,拿出名为“大炮”的鞭炮,摆出连环阵。“嘶——”随着轻烟飘过,“啪——啪啪”

“哦,你可真厉害啊!”其中一人说道。“我们和你交个朋友吧!”领头的小鬼说道,看样子,是他们的老大。于是我们便玩闹了一通。

晚上,我们看了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中赵本山的演出另我笑掉大牙;小虎队的出现另我惊讶不已。乡下过年就在春节钟声敲响那刻节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春节家乡里一片热闹的景象。

按照家乡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就开始了。

腊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腊八粥可好喝了,它里面有桂圆、苡米、麦片、糯米、绿豆、红豆、芸豆、花生。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酒肉的香味在天空中久久地回荡着,大人们在门外贴对联,家中贴漂亮的年画,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在外上班或打工的人,一定得赶回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得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可是不一样。人们都会出去拜年,一般是年少的给长辈拜年,孩子们会得到特别多的压岁钱,有的孩子会买玩具,也有的会把钱存起来,将来再买学习用品,这是小孩子最开心的事了。

到了元宵节,超市就特别热闹,人们买元宵回家煮着吃,为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春节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到了,这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也是合家团圆的节日。

除夕这天,每个人都早早起床,就连小孩都起来了。第一件事是人们拿着鲜花拜祭祖先。吃过早饭,大人和孩子忙着贴门联和福字,打扫院子。

准备工作做完后,又忙着准备午饭,有鸡、鸭、鱼、肉,还有红烧排骨,可丰盛了。吃饭时,大人们举杯斟酒,谈笑风生,那高兴劲就别提了。

最热闹的还是晚上,五颜六色的礼花被人们送上天空,把夜晚的天空装点得格外迷人,充满了节日的气氛,这些礼花有的像月亮、有点像小船、有的像菊花、有点像玉树,真是千奇百怪,形态万千,美丽极了。爆竹声中,人们欢呼雀跃,好一派节日的景象啊!随着子夜钟声的敲响,我们迎来了兔年,也迎来了人们新的希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广西北流,按照咱们的家乡的习俗。过春节从腊月十二的年夜就开始了。

小年夜这天,人们要包粽子,还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买鞭炮和玩具,贴近除夕就去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挂年画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和烟花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更热闹。一早,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时,风景区。游乐园。网吧等也更热闹了。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纱灯。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人们还会吃汤圆,汤圆有用红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还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饭,人们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往常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乡的春节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不仅是对汉族人民,还有少数民族、海外侨胞来说,春节是中国人最热爱、最重视的节日,因为在这一个月里,一家人其乐融融,尽享欢聚之乐!

腊月的大门敞开,也就离年关更近一步。腊八这天一大早,一家人就忙了起来。我们的腊八粥不是五谷杂粮熬的甜粥,而是萝卜、青菜、番茄、白菜做的菜汤,虽然不是美味佳肴,但吃上一口,也能让全身充满温暖和活力!

过了腊八,孩子们就盼望着进入年关,好大饱口福,因此,腊月又成了“美食月”,有句俗语叫“小孩小孩你别缠,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不,腊月下旬,家家户户就储备年货,蒸馒头、蒸包子、炸鱼。让小孩们最乐的莫过于买鞭炮,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尽在眼前,让人眼花缭乱,买“窜天猴”,买……

除夕夜,家家户户夜不闭户,围在饭桌前倾诉一年来的思念之情以及收获成果,耳边的爆竹声不绝于耳。晚上八点,一家人坐在电视机前,满怀喜悦之情,春节联欢晚会在掌声与欢笑声中拉开帷幕,兴奋、激动的浪花拍打着夜晚心境的沙滩,令人睡意全无。直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新年才正式开始!“3……2,1……”让我们一起恭贺新春!

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亲朋好友礼尚往来,互相问候,互相祝福。小孩子祝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福如东海水,寿比南山松”,祝姑、叔、姨、舅“事业有成,平平安安”,大人们乐得脸上笑开了花,掏出红包,给孩子们发压岁钱。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天空中“星光”闪闪,绽放的烟花如千万条丝带,又如天女散花,像天空炸开了一道道口子,五颜六色的蜜糖流了出来。孔明灯寄托着人们的心愿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春节渐渐远了,年味渐渐淡了,但那些风俗习惯、亲情思念却永远刻在人们心中,这是每个中国人值得传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春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一的上午,我们一家三口吃完了饺子,在家看电视。突然传来阵阵锣鼓声,淹没了远远近近的爆竹声。妈妈说可能是玩乡会的来了,要出去看看。我当然不甘落后,抬腿就跟着妈妈出了门。

出去一看,果然是玩乡会的来了。

乡会表演真精彩,你看,那几只活灵活现的“狮子”,随着举“珠”人的上下翻滚忽上忽下: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摆尾,一会儿弯腰,一会儿拱背,两个“眼皮”还不停地眨呀眨的,真好看。被围在中间的那个举“珠”人,跟我年龄差不多。他一会儿翻筋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腾起,翻滚自如。别看他年纪小,功夫还真好。他们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声。一位老伯伯还拿着相机不停地给他们拍照呢。=

后来又是跑早船,他们的表演时而优雅,时而滑稽,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再后来,就是最精彩的各村拔河比赛了。因为差不多每个参赛队都有许多乡亲在现场观看,所以比赛的气氛格外热烈,“加油!加油!”的喊声震天动地。最有趣的是,我为我家所在的小街村队喊“加油”,妈妈却为姥姥家马集村队喊“加油”,我们谁也不让谁,连嗓子都喊哑了。那场面可真是热闹哇!

精彩的乡会表演给五彩缤纷的春节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看,表演都结束了,人们还久久不愿散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春节250字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的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在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的。

除夕晚上,我们一起吃团圆饭,一起放烟花,我把烟花“太空人”带到了乡下,“太空人”放起来五颜六色好漂亮呀!还有小荧光棒-喷射荧光棒,喷射的颜色五彩缤纷的很漂亮,“小型地雷”旋转着爆炸了,“响旋花”旋转着喷出绿色的光芒,好好看呀!我放完烟花和爸爸、妈妈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那个“打电话”节目很搞笑我很喜欢,还有魔术表演很精彩。

大年初一早上我吃了果子和糖,出去拜年,拜年的时候我交到了许多好朋友。我们一起玩了许多的游戏。

这个春节我好开心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春节作文200字

全文共 30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山东高青,这里的春节有一番特色!

每当到了大年三十,五彩缤纷的烟花升上天空,好看极了!有的像一座座瀑布山,有的像一颗颗小星星在天空中闪耀,还有的像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还要挂上红彤彤的灯笼、对联。

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脸上洋溢着笑容。有的小孩子在院子里放鞭炮,有的小孩子在大人们旁边蹦蹦跳跳。大人们就坐在一起闲聊。

大年初一早上,大人们带着小孩子去拜年,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长辈会给晚辈压岁钱。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春节,各具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春节的风俗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当我吟诵起《元日》,就不禁想起家乡春节来。

我的家乡在文成,那里的春节热闹非凡。在除夕的前一、两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准备新年的物品:衣服、春联、小零食……当然,做年夜饭的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还买了灯笼挂在门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进行大扫除,用干净的环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数不胜数,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则是过年的一大“重头戏”。还没等到天黑,炮声早已“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长辈们顾不上看风景,手忙脚乱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妈妈则跟姑姑、阿姨们一起精心准备年夜饭。天空变得更加漆黑了,远处烟火的光芒却没有减弱。孩子们趁着这个时间从屋内跑出来玩。女孩子们聚在一起,互相述说着自己对新年的期望。而男孩子们,总是爱调皮捣蛋。玩火、扔石头、放危险的鞭炮,他们哪一样没做过?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家长们忙完后会把孩子们老老实实地关在屋里,不让出门。

春节联欢晚会大约在七、八点就开始播出了。这时,年夜饭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长辈们允许吃饭后,才能动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团聚在一起,吃着丰盛的年夜饭,看着欢乐的春晚,整个县城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吃完饭后不能睡觉,要守岁。这时,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时不时能听到几句表示赞叹的家乡话。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个县城的街道上空荡荡的,全县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争先恐后地去亲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们这样的小孩子,都要说祝长辈们万事如意、寿比南山之类的话,才能拿到压岁钱。不过,拜年的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能够更好地生活。

元宵节到了,家家做汤圆,到处都能闻到汤圆甜美的味道。

过了元宵节,春节差不多结出了。春节悄悄地到来,又随着我们的欢笑声悄悄溜走。春节,承载着我们的期望与欢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