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关于民俗的作文(最新20篇)

众所周知,咱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在渊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人们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动人的故事、五花八门的风俗习惯和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小编收集了写关于民俗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2380

作文

1000

春节民风民俗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今天是年三十,一大早,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奶奶家。坐车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我从小到大还从来没有回过我的老家---湛江呢。老家过年会是什么样子呢?有哪些习俗呢?今天,我一定要问问爷爷。

知道了我的问题后,爷爷便给我讲了起来:“在咱们老家,除夕有三件事必做:贴春联、团年饭、守岁和压岁钱。除夕是一年最后的一天,午后每家每户开始贴春联。贴春联的同时,湛江人还有贴门神、年画,倒贴“福”字的习俗。门神贴在两扇大门,传统都是历史上的一些显赫人物,威武有杀气,达辟邪挡灾,倒贴“福”字则把大大小小的福字,倒贴在墙壁、门楣、房门,表示“福气已到”。”

“除夕的“团年饭”,湛江人十分注重,也叫“吃年饭”,除合家团圆、聚天伦之乐外,也祈求一家大小平安,故多远工作的人都尽力赶回来过年。团年饭是过春节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习俗吃团年饭前先祭祖或拜神,香烛烧完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鱼、蚝豉、生菜、腐竹、蒜等以求吉利。而且,在我们老家,年夜饭还必须有这两道菜:蒜苗炒肉和白斩鸡。湛江有的地方还流行吃团年饭时,遇上远行的人未归,则桌上摆未归人的座位及碗筷,像征团聚,以示怀念。若有新婚夫妇,也多摆一副碗筷,取来年添丁吉意。团年这顿饭,一般故意多做些,吃不完,留到明年,表示丰盛有余有剩。”

“午夜12时,父母长辈叫醒小孩起床,踏新年地,穿新衣服,给压岁钱。压岁钱,湛江俗称“穿衫带”,多数称“利是”,讨压岁钱称为“逗利是”。由长者给后辈,以儿童为主,未结婚的成人与儿童同等看待,也可收取。压岁钱意在镇压邪崇,希望小孩快高长大,聪明进步。守岁在湛江的一些农村尚流行,子时一到,炮竹齐鸣。而今城市以看中央台春节联欢晚会电视取代守岁,看完联欢节目已踏入新的一年。”

听完了爷爷的讲述,我终于知道了湛江春节的习俗,也增长了许多知识,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去我的老家湛江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民风民俗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 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祭灶神

祭灶,是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传说到了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一年的善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百姓供上红烛、糖瓜,以隆重的礼节送灶神上天,祈望灶神“ 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如今,农村很多地区还沿袭这种风俗。

贴春联

贴春联这种春节期间的活动从宋代开始盛行,每到过年时家家有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俗称“门对”,又名“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过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倒贴福字

在我国,人们往往用一个“福”字来表达对福运、福气、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意味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放爆竹

中国的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燃放鞭炮是中国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爆竹是用竹竿之类的易燃品制成的火炬。因为我国南方盛产竹子,这个习俗首先是从南方流行起来的。当竹子燃烧时,竹节里空气膨胀,引起竹腔爆裂,发出了噼噼啪啪的响声,爆竹的名称也由此得来。大约到了唐代,人们把火药装在了竹筒里点燃。宋代人们已经普遍使用内装火药的纸卷代替竹筒,也就是现在的炮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桂林民风民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踏着农历12月24日零时的钟声,走入桂林的城乡。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过小年”。过小年这天,人们宰狗、杀鸭,庆贺新年来临。这天的爆竹声,带着人们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心愿噼哩啪啦地炸响,声传高宇。人们认为灶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恶功过祸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将尽,都要送灶神上天向玉帝奏明,为全家降福免灾。祭灶的仪式多由家里的长辈去办,他们将糖果放在灶头祭祀灶神,祈求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灶神,目的是让糖“粘住”灶神的嘴巴,让他甜甜的嘴巴尽说好话,不使人间遭殃。除夕夜幕降临后,再放爆竹接灶王爷下凡。这是桂林“过小年”的古俗,现在即便是鸣放鞭炮,也仅是古俗遗存的仪式罢了。

从腊月二十四到三十,人们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居室内外,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过节的传统食品种类繁多,且寓有美好的愿望:腊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荤、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年写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1852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夏日,盛开着56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民风民俗作文,欢迎阅读。 关于描写民风民俗作文一

正月初一为春节,旧称元旦。是日,人们早起,着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辞旧迎新。谓穿未下过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脚轻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词先开门,放炮仗于门口,称“开门炮”。开门炮一般放三个,要“带四放三”,留一个作“备炮”,宁波话“备炮”出典于此。炮仗放得越高越响,示意新年吉利。若是“吹、吹、吹”的哑炮,则示为不吉,要马上就说:“哦,吹吹响,今年会发财。”并立即补放一个。

大族、大户人家供奉祖先遗容画像于祠堂或中堂(堂前间),一般悬五代之内的祖宗像,称为“供帧子”、“供影子”、“供金紫(昔绘像皆金冠紫衣) ”,均同义。有的宗祠族规,男子l6岁才可拜祭,女子不在内。由轮着当办者分发麻饼(亦称吉饼)一双或碗两只。各家幼者依序拜尊长,称“拜岁”。除夕夜巳分“压岁钱”,用红纸包起来压在幼者枕头底下,故谓“压岁”。

是日,早上吃汤团(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有些人家全家吃素一天。这天习俗最大特点是让家里日用器物“休息”一天,也即让家庭主妇休息,不扫地、不乞火(不向别人点火、点香烟)、不杀牲、不动刀剪、不倒马桶、不洗涤衣服,也不打骂孩子、不讲不吉利的话。早晨见面忌说“早”字,谓说了要招来今岁跳“蚤”多。走路如跌跤,要马上说:“哦,元宝一跌。”此晚,未昏即眠,不点灯火,谓点灯将招来今岁蚊蝇多。睡前,放“关门炮”。晚上不出门,俗称过“太平夜”。

初二至初七八,迟的到十五,各家出门走亲戚“拜岁”,一般先至亲后远亲,少拜长以婿拜翁、甥拜舅、侄拜姑等为重,互相款待酒席,称“岁饭”、“岁酒”。 初五,为财神日,经商人家最重此日,“请财神”后才开门营业,称“开市”。信佛者,有的于初七夜走七座桥,且不走回头路,初八拜八个寺院,俗称“走七桥”、“拜八寺”。

其间,民间娱乐活动有舞龙灯、跑马灯、大头和尚等。与别地稍异者有“佯扫地”,即乞丐(此时称“发财人”)背负筐,手握缀有红球的扫帚,佯作扫地状,口唱俚歌:“撩起金丝帚,瑞格(象声)一把扫。扫到东,老板屋里有青龙,青龙盘米缸,黄龙盘谷仓;扫到南,老板屋里发大财,大元宝使箩抬,小元宝使船载。”

建国后,贺年等习俗不变,迷信色彩多已消失。机关团体举行团拜,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慰问老干部、老工人、老教师、老科技人员、敬老院老人和春节期间坚持生产、工作的职工。路上熟人相逢,拱手或握手,互祝吉祥。 关于描写民风民俗作文二

北方过年的时候,大家都会去逛庙会,今年,我来到了南方过年,这里的人每缝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去逛花街。

听说广州花街已经有了200多年的历史。这几年,花街分别在8个市属区举行,形成了花街总长几十里、几百万人在一起逛花街的壮观景象。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地人,舍弃与家人一起团圆的机会,从各地赶来,特地来目睹广州花街的气势。

今年的除夕前夜,我们也来到越秀花街来沾沾喜气。看来传闻是真的,还没走到花街入口,只见花街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来来往往的游人手上大多拿着桃花、水仙、小柑橘树、兰花。我问爸爸:“为什么游人买的都是这些花呢?”“这是人们为了寓意大吉大利、大展宏图!”爸爸摸着我的头说。

我们来到了花街的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花的海洋,有高贵典雅的兰花、有粉红动人的桃花,有千姿百态的菊花、有暗香浮动的水仙、有艳压群芳的郁金香、有红色美玉之称的玫瑰……你看,那一朵朵百合绽放出一个个笑脸,像在夜风中向你问好;一枝独秀的大花惠兰傲立在花海中,像是高傲的公主;天真无瑕的马蹄莲迎着微风翩翩起舞;蓝紫色的兰花如同一只只花蝴蝶在微风吹拂下向我们飞来。实然,我被眼前一串串金黄色的葫芦吸引住了。我问爸爸:“这是什么花?长得这么古怪?”爸爸说:“这是金葫芦,人们叫它“五代同堂”,把它放在家里象征健康长寿。”哦,原来每种植物人们都给它蕴寓了丰富的内涵,寄托着美好的愿望。

花街上不光只卖花,还有各种卖小工艺品的档口,我自己买了一个迷你五彩小风车,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陶笛,我一直吵着要买一个肉肉小植物,爸妈经不住我的纠缠,终于给我买了一盆内内小植物。这次逛花街我们真是满载而归。

耳边听着喜庆的新年歌声,鼻子闻着醉人的花香,眼睛看着千姿百态的花草、工艺品,我不由得唱起妈妈教我的广州童谣《行花街》。“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晒……”

[2017年写民风民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台州春节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各地过年的风俗各式各样,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年俗。我的外婆家台州春节风俗非常隆重和有趣。

在腊月二十三那天,大家就开始忙碌了,家家户户要进行大扫除,连最角落里的一小颗灰尘都不放过。搞好卫生后,接下来的几天大人们就忙着准备过年吃的东西,杀鸡买肉,做冻米糖、做年糕、磨豆腐到了二十九,就算是正式过年了,在那一天,每人都要吃大圆子,表示团团圆圆。大圆子和包子很像,不过外皮是糯米粉做的,上面还开了一个口子,便于蒸熟得快一点。除夕那天,一吃过中饭,各家各户就忙着祭祀了,先摆好台子,放上猪头、整只的褪好毛的公鸡、年糕、碗筷,酒倒得满满的,两边还点上红蜡烛。首先谢年、祭天,感恩能平安健康地过完一年。再烧一大桌菜,祭祀祖先,对他们表示怀念和感谢。吃过晚饭以后,全家人坐在一起吃零食看春节联欢晚会,小孩子还可以拿到压岁钱。

第二天,就是新的一年了,天还没亮,鞭炮声就响得让人睡不着觉。大家先放开门炮,又摆起台子,摆放上清水、米饭、水果,点上香和蜡烛,进行新年祝福、祈祷。小孩子们穿上新衣服,跑来跑去互相串门,热闹极了。

台州的年俗真是隆重有趣!同学们,大家都来说说,你们老家的春节风俗是怎么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陕西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我和妈妈去了一趟陕西,那里的民俗可不少呢!

剪纸、陕北民歌……无一不体现陕西的文化民俗之奇特,我最喜欢的,还是“陕西十大怪”。

第一怪:帕帕头上戴,原意是男女将手帕戴在头上。男人的帕帕用粗布做成长长的宽布条,可保暖,放些烟草,钱物,必要时还可用来捆东西、背孩子、当腰带。女人习惯把手帕戴在头上,即防尘,防雨,防晒,也可擦汗,擦手,包东西,用处可多呢。

第二怪:房子半边盖,陕西的房子多为单檐斜坡房,单面门窗,背靠高墙,冬可取暖,夏可遮阳。

第三怪:辣子一道菜,关中人可以不吃菜,可以不吃鸡鸭鱼肉,但绝对不能没有辣子。陕西的辣椒,又细又长,颜色鲜红,俗称“秦椒”。

第四怪:面条像腰带,陕西的扯面,又叫“油泼辣子面”,一根宽度可达七公分,长度在一米以上,极似牛皮腰带。

第五怪:石头枕起来,陕西人有些习惯让人匪夷所思,他们睡觉不用软枕头,而是喜欢找块砖头枕上,才能酣然入睡。

第六怪:不坐蹲起来,陕西人的蹲功,在全国可谓数一数二,盛夏傍晚,二三十个人蹲在村口闲聊,少则一个多小时,多在三五个小时不起来。

第七怪:烙馍像锅盖,陕西的饼叫锅盔,又大又厚,由于吃时要张大嘴,会不自觉地睁大眼睛,又称“瞪眼锅盔”。

第八怪:碗盆分不开,陕西人用的碗特别大,最大的直径一尺有余。

第九怪:姑娘不对外,关中平原,姑娘出嫁,都不愿远嫁他乡,希望嫁得越近越好,又能照顾双亲。

第十怪:唱戏吼起来,秦腔是一种古老的戏曲,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其声山摇地动,震耳欲聋。

陕西十大怪可真是怪,快去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秋节的民俗小学生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我们照例回奶奶家过节。

晚上吃过饭大家坐在一起聊家常、看电视。我把蓄谋已久的计划讲给妹妹听:“僖僖,你们四年级《经典诵读》要考网络联想,我提起教教你吧?就是先说一句诗,接的下一句诗中要有上一句诗中的一个字,或者说的每一句诗都带有相同的字。今天是中秋节,咱们就说带‘月’的诗句吧。”“啊?”妹妹瞪着眼,张着嘴,一副疑惑不解的样子。“哎呀,我给你示范一下,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由‘月’想到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知道了,知道了,快开始吧。”妹妹急不可耐地蹦着说。我一马当先来了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妹妹不甘示弱接了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不假思索跟了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妹妹一时接不下去了,急得像只猴子,拍着沙发“那个,那个······”婶婶边剥着石榴边帮妹妹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妹妹的脸霎时又乐成了一朵花“对对对。”我装作生气地说:“赖皮!看我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时爸爸也被吸引过来了,放下手机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妈妈从厨房探出头来说:“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奶奶虽然接不上来,却也乐在其中,一个劲地夸我们:“中,中,没白学。”屋中热闹非凡,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家在开联欢会呢。这时我抬头一看七点半了,忘看月亮了。我慌忙对大家说:“以前都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今年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快去看呀!”

月亮已经挂在东北方的天空,果然如明镜一般又圆又亮。看,嫦娥和玉兔在向大家祝福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纳西族民俗风情介绍作文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你们知道纳西族民俗风情吗?

纳西族原来信仰东巴教、喇嘛教木及天、地、山、水等自然神,以农历记年。不少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均与当地汉族大致相同,其中春节是最大的传统节日,并且伴有许多祭祀活动。

届时家家都要宰杀年猪,制作酸肝,酿制米酒,除夕之夜要杀鸡、炖猪头祭灶君和祖先。就餐时,如家里有人外出,在餐桌上也要摆上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

初一早餐禁荤食,初二开始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请客吃饭和互赠红糖、红饼、点心等礼物。

最为隆重的是“纳西祭天大”,祭天大一般都选在正月上、中旬,届时要选好祭天场,由东巴教掌教人(无掌教人的村寨,推选德高望重的老人)任祭司,每一程式都要由东巴诵唱相应的祭天经诗,合起来多达近万行,构成了洋洋大观的祭天长歌。并宰杀轮流喂养的祭天猪,各家各户都要捐大麦、小麦用来酿酒,做饵块。

祭前要清扫场地,搭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民俗风情

全文共 151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同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对于大同人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奶奶家来说更是认真对待的,大姑二姑三姑统统都不能来,该回婆家的回婆家,该在自己家的就在自己家。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爷爷把阳台的灯打亮了。拿了个大托盘,里面放着月饼,葡萄,梨,桃,香蕉,西瓜,苹果等等,果爸给搬到阳台上,放好,问爷爷:“放这儿月亮看的到吧”,爷爷满意的点点头。奶奶负责给包饺子,爷爷非要给包个硬币,还非要在桌子上摆上五副碗筷,说是有大孙子的。饺子熟了每个碗里放三个饺子,果爸把果果碗里的饺子夹开,嘎嘎,果然看到硬币啦,嘿嘿,都说这小子有福,嘎嘎,妈妈真高兴,比自己吃到硬币还高兴。

果果出生,爷爷就托人给算命了,据说很不错,出生的时辰真是不错,妈妈也在网上用称骨算法帮果果算过命,很好,比妈妈的命还好,嘿嘿,这些都是大家的一种心情,无非是希望自己的宝贝儿幸福,妈妈比起你瓜子仁儿阿姨,可差远了,你澎澎哥哥的名字,可是他们冒雨跑到雍和宫找人起的,嘿嘿。

话说远了,改天,妈妈好好把给你起名字的前前后后都记录一下,将来你上学了,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老师肯定会让大家讲讲自己名字的来历,到时候你就按妈妈给你写的说,嘿嘿,虽然有点儿迷信,但不乏智慧阿。

大同中秋节,还有很多放鞭炮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亮着阳台的灯,很有家的温馨。

[大同民风民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明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来了,十字路口出现了行人们开始为自己已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但是,我认为我们应该换一种方式去祭奠我们逝去的亲人——用鲜花代替纸钱;用烧香代替炮竹。之所以我这麽说是因为燃烧东西时会产生二氧化碳,这在无形之中对环境又造成一次伤害。我家今年的祭祀活动就进行了一次“改革”。

清早一起床我们带着妈妈准备的鲜花去祭奠我敬爱的爷爷。一路上,我看到许多像我爸爸一样身处异乡工作的叔叔、阿姨们,都会来祭奠自己的亲人。经过一段时间的跋涉,我们终于来到了爷爷的坟前。看着爷爷的坟头,我想起了与爷爷相处的一幅幅画面,我的眼睛慢慢的湿润了,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强忍着不让它流下来。我想爷爷也不希望我流眼泪吧,大家也不希望我掉眼泪吧。吃过午饭后,我们从老家往回走。一路上我看到许多行人都愁眉苦脸的,好像一个个被霜打了的茄子一样,哀思绵绵。我想这就是唐代诗人杜牧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要表达的意思吧。

在这个悲伤的节日里,整个城市都显示出一个悲伤的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山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大家对高山族不是很了解,因为我之前有去那边游玩过一次,所以对那边的民俗有点了解。

高山族分为阿美、排湾、泰雅、布农、赛复、曹族和雅美、卑南、鲁凯、平埔等部分人,因而服饰各具特色。泰雅、赛夏及部分阿美人,不论男女都穿着麻布裁制的无袖胴衣。购农有长有短,长到膝头的叫"鲁靠斯",短到肚脐的叫"拉当"。以白衣为底的盛装上,还在胸背织有精巧的几何图形花纹。市农族和曹族男子多数用兽皮做外背心,胸前挂有方形斜折胸袋,既是装饰又很实用。排湾和阿美人则喜欢在衣服的袖、领、下摆镶上细条的衬色花边,腰部系半源裙,用黑布或鹿角做为头冠。高山族男女都喜欢赤足,爱佩戴各种多姿多彩的头饰、耳饰、手镯、脚环和项链等,排湾人的男子头冠比女子头冠更为复杂和美观。

高山族的饮食以谷类和根茎类为主,一般以粟、稻、薯、芋为常吃食物,配以杂粮、野菜、猎物。山区以粟、旱稻为主粮、平原以水稻为主粮。平埔人还特产香米、喜食“百草膏”(鹿肠内草浆伴上盐即是)。昔日饮食皆蹲踞生食,现在饮食、烹饪、享用十分考究。高山族嗜烟酒、食嚼槟榔。

高山族过去是依山傍水,巢居穴处,或辟竹编茅,架木为屋。现在住宅类型有木屋、竹屋、茅屋、板岩石屋、草顶地下房屋等,但十分讲究造型和实用相结合。大都呈长方形或四方形,有门无窗。

高山族还有黥面、文身、凿齿、涅齿、穿耳、除毛、束腹等身体装饰习俗、身体装饰一般出于成年、美观、联姻、纪功、尊贵等目的。

高山族的婚姻行一夫一妻制,禁止近亲结婚。男女大多自由恋爱结合,如泰雅人以吹口哨表示爱情,有的阿美妇女到男方家赠物表示相思。丧葬形式,泰雅人、布农人、曹人多行屋内葬,埋尸于死者床下。排湾人、雅美人行野外墓葬,阿美人将死者埋葬在屋前后空地,对恶死者,一律就地埋葬。

高山族在古代以裸为美。仅以幅布遮阴,毛皮围腰。但接触汉文化以后,逐步形成男穿长衫女着裙,讲究服饰美。衣服除兽皮、树皮外,多用自织麻布并加彩纹装饰。男子衣饰类型,北部常见无袖胴衣、披衣、胸衣、腰带;中部常见鹿皮背心、胸袋、腰袋、胸衣、黑布裙;南部常见对襟长袖上衣、腰裙、套裤、黑头巾等。女子衣饰类型包括短衣长裙和长衣短裳。雅美人服饰简单,男子以丁字布遮下身,上穿背心;女子通常上穿背心,下着筒裙,冬天以方布裹身。

高山族的民俗还有很多,比如排湾人的婚礼,跑步迎新娘,在这就不一一跟大家说了。

[高山族的民风民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游深圳民俗文化村作文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你到过深圳吗?你到过深圳就一定知道民俗文化村是深圳十大景点之一,今天我有幸到民俗文化村游览了一番。

走近民俗村,就看到一个大招牌“中国民俗文化村”七个大字一目了然地耸立在那里。

一进大门,看到了漫画阁,茶楼……,各有乾坤,我们边走边欣赏着这仿古建筑,好像有回到了从前的小镇。

正走着就听见好热闹的喧哗声,把我的目光吸引了过去,一看原来是一群人在玩抛绣球,那可不是真抛绣球,是一块得分板,一个球,一根绳子,组合成的绣球,只要轻轻地甩着绳子一松手,球就飞向对面得分板。看谁得分最多,我也参加了一份,我的运气可没有这么好,抛了八个球只有两个打中得分板。可算是“倒霉”的了。

玩完抛绣球,在往前走一匹白色的马进入了我的视线,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可是一个“马迷”一看见马我就想遛一圈,无奈爸爸只好淘腰包了,我迫不及待地跨上马背,感觉可真好。可等我遛玩一圈回来就已吓个半死,真是后悔莫及。

我们边走边聊,看见了苗寨,布依寨……,还有乐器,草鞋,蓑衣等等,每一个寨子都有自己的特色,看得我眼花缭乱。

最吸引我的还是“激流勇进”这个项目,我们穿上雨衣,座在象船一样的飘浮物,缓缓地向前开走了,一路上,看着两边的风景,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动物模型,想象着动物模型是用来干嘛的?正想着,感觉有水喷到了我的脸上,这水从那来的?原来是从动物嘴里来的,真相大白。我们慢慢地漂着,有水帘,有浪花,我们都提心吊胆地向前漂着,还是防不胜防,喷了一身的水,他们用各式各样的法子来“整”我们。好不容易要上岸了,又被水枪射了两下。结果下来整一个“落汤鸡”的模样。

中国民俗文化村真是太好玩了,我在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朋友,如果你有机会就自己来游览一番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蒙古族民俗风情

全文共 913 字

+ 加入清单

饮食

蒙古族人民大多居住在辽阔得大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奶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得饮料食品和招待客人时用得“美味佳肴”。辽宁辽西得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得传统食俗,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得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所谓得全羊汤,就是将新鲜得羊肉加上羊得心、肝、肺、肚、肠等下水,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很受人们得喜爱,全羊汤是蒙古族人民得特色饮食。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得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得羊,就地宰杀,将皮剥去后放入锅中,放入调料,进行蒸煮,可谓色香味俱全,是蒙古族待客得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来吃,所以叫做手把肉。

蒙古族得饮食是我们生活在城市得孩子没有品尝过得,令我们感到很新奇!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得4个主要部分。蒙古袍很受蒙古族男女老幼得喜爱,是在长期得游牧生活中形成得独特衣着装饰。

蒙古族妇女头上得装饰品,用宝石、金银等制成,大多在节庆宴会上或探亲访友时使用,平时则用彩色长绸缠绕。蒙古袍两袖长而宽大,下面左右不分衩,领子很高;领口、袖口、衣边常用花边作为装饰。男袍大多为蓝色、棕色;女袍大多为红色、绿色、紫色。穿蒙古袍必备腰带和马靴,这样得着装使男子汉显得强悍潇洒;女子则显得身材苗条、矫健。蒙古靴有布靴、皮靴两种。布靴:美观别致、柔软轻便;皮靴:挺括光洁,结实耐穿。

蒙古族得服饰是我们生活在城市得孩子没有尝试过得,令我们很向往!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得称呼。

蒙古包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搬运轻便,十分适合蒙古族人们得生活。蒙古包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空气流通,光线也很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辽宁得蒙古族人现在大多数居住在与汉族或满族人相似得砖木结构得房屋,但是在室内得装饰上却有着明显得民族特色。

蒙古族得居住习惯和地方是我们生活在城市得孩子没有居住过得,我对蒙古族得民居得风格有着一种很强烈得喜爱!

这就是蒙古族人们日常生活得风俗习惯,因为我是蒙古族得,所以我对自己得民族有着独特得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春节民俗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传说之三: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与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是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2531 字

+ 加入清单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丰富多彩民风民俗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作文篇一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作文篇二

“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晒……”从小,我就会唱这首童谣《行花街》。广州的迎春花市繁花似锦,人海如潮,热闹非凡,早就名扬五洲,饮誉四海,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

现在,广州花市的规模越来越大,都有十大花街了。每个花市在主要街道搭棚架摊档售花,这些花架一层层沿街伸展,摆成几条长廊。花市的出入口处,都搭起迎春花市牌坊,绚丽辉煌,雄伟壮观,各有特色。腊月二十八日花市正式开始,十里花街就张灯结彩,“香街十里一城春,笑语喧声入彩门。疑是层峦采蜜使,幻成百万赏花人”,整个广州融在一片浓浓的节日喜庆气氛中。

除夕夜,也许祖国其他地方的人们正在收看春节晚会,而我们却会去逛花市。吃完年夜饭,爸爸妈妈都会带上我,有时去天河花市,有时去越秀花市……无论哪个花市,都是人山人海,喜气洋洋的。人们脸上都带着欢乐的笑容,仿佛把一年的开心与幸福都写到了脸上。大家手中拿着刚选到的“心水”花,一边逛着,一边与同伴闲聊。花市长街上那五颜六色的花儿,也仿佛和人们一样开心,在诉说着一年的收获与幸福,期望着美丽的憧憬!我最感兴趣的是每个花市的牌坊,雄伟壮观,每一年都有不同的主题,如亚运、科技、西关文化等,设计都很妙。

这就是广州的花市,朋友们,你喜欢吗?欢迎你也来广州逛花街! 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作文篇三

我的家乡在浦城,这是个很小的县城,但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着中华的传统民俗,这表示着大家对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从春节开始说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点多就开始吃年夜饭,“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颜色是金黄色的,象征着家家年年都繁荣,儿女能够孝敬长辈。吃完晚饭后,我们是从不出门的,听奶奶说:“若出了门会把大家的好运给带走的。”虽然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不能出门,但是在家中,我们依然能够玩的有声有色。大人们在家中打牌打个通宵,孩子们放烟火放得起劲!这表示大家的好运年年,财运年年……

除夕过后,换来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欢迎哦!早晨起来,洗漱完毕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这是我们孩子的最爱,味道甜甜的,香香的……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过的红红火火,甜甜美美……

吃完饭后就给长辈们拜年,长辈们就要包压岁钱,孩子们得到压岁钱后可开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乱花钱的,这又代表着大人们在这一年里很难很难挣到钱,运气也不太好……给长辈们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帮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随大人们去各自的亲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过的十分开心。

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庙里去烧香,给菩萨请安,让菩萨保佑子孙满堂,儿女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过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复正常了,大人们工作的就继续工作,孩子们该去复习功课,迎接新学期的到来了,这个春节是令人难忘的。 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作文篇四

泱泱夏日,盛开着56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那是个有趣的地方。每逢除夕早上,店铺早早的开了门,并放着喜庆的乐曲,人们也早早地出门逛街。但最有趣的还是我们这的集会,老师说我们这的集会原来叫做庙会,集会开3天。

在农历三月十七,集会前一天。小贩们在家就把自己的商品放在车上,开到自己的指定位置,然后在空地上搭个棚,把商品摆在棚里,再把棚的四周用布围上,这时准备工作就做好了。集会前一天就在人们迫不及待的心情中过去了。

农历三月十八,集会第一天,早上7点,小贩把棚上的布拉开,准备开张。半小时后,一些老人家就来了,他们都在给自己的子女买什么。八点半了,人渐渐多了起来,那叫个人山人海啊!我最喜欢逛集会,为的是有机会买到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从北往南,最北边是卖各个地方的食物—香气扑鼻!往南一点,是小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游戏,再往南走,就是卖日常用品和衣服的了,最南边是卖杯子、碗的。十一点人还是那么多,原来5分钟走的路,现在15分钟也走不完!小贩们在摊位上吆喝:“看一看了,我的锅炒菜不冒烟、不粘锅、不费油,买一个吧!”另一边就是买主和卖主为了价钱在争吵着什么。

农历十九、二十,人就没有第一天那么多了,可还是很热闹,每逢这3天,如果是假日的话,我就会在这呆一整天,我真希望每一天都有集会。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民族文化的独特特色。

[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作文四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六年级:民风民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曾经说过:“如果只是这种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那么学生只能学到总量百分之四十的知识。如果在老师讲的基础上学生还能互相交流合作,那么能学到百分之六十的知识。究竟怎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呢?就是让学生先自己学会再教其他人,这样能吸收百分之八十的知识。”为了学会更多东西,我们全班举行了一次民俗风情的主题研究活动。

老师并没有直接教我们这次研究的重点知识,而是教会我们学习方法。这好比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教会了我们方法,接下来,我们就要一起在无边无际的大海里抓捕智慧的鱼儿。其实我们整个研究的过程都非常简单,虽然遇到过不少困难,但收获颇丰。

我学会了感恩。

我感谢我的组员在集合的时候等待迟到的我;我感谢我的组员在排练时就算一次次重来也从来没有抱怨;我感谢我的组员就算得知结果差强人意也尽可能的安慰我;我感谢我的组员在修改幻灯片时给的一次次建议;我感谢我的组员与我分享成功时的喜悦。

我学会了探索。

刚开始的我们就犹如雏鸟一般懵懂,对药王节一无所知。直到后来,我们知道了它是壮族人所通晓的节日;知道了它是一年一度举办于四月二十八日节日;知道了它是为了纪念药王所创办的;知道了它对于壮族人有着特殊的意义;知道了······

通过这次活动,我主要学会的就是两点,感恩和探索。在这个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危险和谜团,所以我要感谢那些在困难时曾经帮我一把的人,尽管有的熟悉,有的只是打过一个照面的陌生人。我还要探索那些谜团,在探索出结果时,我会突然发现收获的不仅仅是成功的喜悦,还有自身能力的提升与一种境界的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厦门岁次民俗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厦门民俗很多,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变化极大。为了入乡随俗,特介绍如下:

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正月初三,为丧家清新愁(即烧新床)之日。凡在初一、二未到过之友家,是日应勿往访,访即为不敬。有谚语曰“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甲饱”,意思是初三日无客登门,晚起无妨。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占领厦门外岛浯屿。一年除夕夜晚,官兵忙于过年而疏于守备,大股倭寇乘机攻城,军民奋起抵抗敌人,激战二日三夜,倭寇才败退,但城内军民伤亡极重。初三日,百姓各自收埋亲友,吊丧亡灵,哭声震天,无暇到别家登门拜年。第二年初三日,厦门居民把此日作为忌日,久而久之,成为惯例。

正月初四,奉佛人必焚纸帛与马,接神,系迎接十二月二十四日的送神。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香案敬神。惟丧家要停祭两年。

正月初十,地诞。是日不砍柴、不掘土。并以普通物品祭敬。

正月十三,关圣帝君诞辰,商家均有祭敬。

正月十五,上元或日元宵,即三官大帝诞辰,闹花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元宵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到了,民间有三个习俗:一、吃元宵;二、看花灯;三、放烟花,今天我就在这儿说一说。

元宵有很多种口味:黑芝麻、蓝莓、巧克力等等,其中我最爱吃黑芝麻的了,外皮滑溜溜的(呵呵,听起来怎么那么像肥皂?)咬一口馅就出来了,不是那么甜得发腻,也没有那么淡。好吃!嘻……

我们也去看了花灯。刚入广场大门,可以看到两只高抬着头的凤凰,下面整齐地站着卖荧光棒的小贩,嘴里不停喊着:"走过路过别错过!""走一走,看一看!"走到中间,看见一个大碗,釉色清晰明朗,真像明代的青花瓷!上面有一个个元宵,诱人啊……碗的下面还有还有"配餐":大葱、辣椒、彩椒、西红柿。大碗的前面是一个小舞台,舞台后有八只张牙舞爪的长龙,威风凛凛。大碗的后面是三座冰雕,全是具有古典风格的房屋,还插了一个牌子:小心有电!大碗的左面是十二生肖有牛、虎、羊……咦?这是老鼠还是松鼠?我一下看见了兔子,我指着喊"妈妈!"(我妈咪属兔的)妈妈笑着说:"小坏蛋!"大碗的右面也是小动物造型的灯。

晚上,我们看了烟花。呵!从铁人广场一直排出两、三千米,这也验证了一个谜语:世界上最长的车是什么车?答:堵车。我不耐烦了,和妈咪下车看。烟花有红色、橙色、金黄色、绿色、紫色,那最好看的烟花也是最大的:砰,砰,砰,三个金黄色的烟花,形成了一个金黄色的树,漂亮极了。还有"黄金瀑布"、"变色花"……

今年,我们欢欢喜喜的闹了元宵节。

[元宵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写民风民俗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们收集了很多资料,但是最让我感兴趣的就是春节了。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的春节。在中国的所有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对于中国人来说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新年的时候会全家人聚在一起,十分热闹。

中国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人们就开始过年了。在这个时间里,家家户户都会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放鞭炮、写春联,做好各种食品及工作,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晚上的时候,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起吃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

过了除夕自然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就要走亲戚、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的时候要说一些健康的吉祥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新春佳节民风民俗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新春佳节都许多传统的新春佳节习俗,比如贴春联,吃年夜饭,拜年给压岁钱……而每年最难忘的新春佳节习俗应该就是扫尘了,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新春佳节来临,每家每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这次,我和老爸“光荣”地领到了擦玻璃的任务。我们家住在4楼,我一站上窗台,立刻吓得浑身哆嗦,我看了看下面,一派“万丈深渊”的景象。但事情总是要干的,我连忙和老爸商量了一下,他来擦“风险极大”的外面,而我,则擦我力所能及的里面。

开始擦了,我先用沾过洗洁精的抹布擦窗户的内侧,但由于一年没擦了,窗户的边边角角已经积了一层灰尘,我先用手指尖套着抹布,从窗户的四周边缘用力地抠了一圈,紧接着,我把那块布洗干净,再沾上一点洗洁精,开始对窗户“发起进攻”。

我用那块湿布轻轻地擦着窗户,等到窗子上有了一点洗洁精痕迹时,我拿来一块干净的干布,一小块一小块慢慢地擦拭着窗户上的污点,但是,一块又一块的污点向我“俯首称臣”了,唯独这几块污垢还是在窗户上,做起了“山大王”,仿佛在对我说:“哼!就你这个小孩,还想来拿下我,没门!”我不服气了,又抹上了一些洗洁精水,再用干布用力地擦,但这么几块顽固的污点就是不下来,我急坏了,这时,爸爸走了过来,对我说:“不要这么费力,这时,爸爸窗户上抹了一些洗洁精水,再用指甲轻轻一刮,那些顽固的污垢个个“举手投降”了。

后面,在我和爸爸的共同努力下,一面面窗户又干净得类似新的一样。这时,妈妈在屋子里的卫生也打扫完了,旧的也“辞”完了。望着焕然一新的房子,我仿佛看到了明年,我们每个人的运势都写着“胜利”。

新春佳节习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新春佳节重要性的标志,让我们的新春佳节过得更加有趣,让我们一起传承这些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