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农村民情日记(合集20篇)

月亮是多么的明亮,星星是多么的可爱呀!月亮弯弯的,好像一条明亮的小般照在在地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民情日记,欢迎参考~

浏览

1898

作文

456

2024年社区干部民情日记

全文共 4775 字

+ 加入清单

在霍城县清水河镇最艰苦偏远的地方,有一所村级小学。由于地处两条大沟之间,取名叫双沟小学。在这里有一位朴实无华的教师,他的教龄与学校同龄,他的名字叫刘俊杰。有着30年教龄的他,在今年第32个教师表彰会上,获得霍城县第二届“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1980年6月,双沟小学刚建好,学校非常简陋,没有围墙,在空荡荡的一座土坡上,盖几间房,就算是一所学校,办公桌是从外校要来的旧课桌,学生只能趴在土台搭的木板上学习。由于条件十分艰苦,学校又偏远,没有老师愿意来这里任教。刚刚高中毕业的刘俊杰,听到这一消息后,出于对教师这个崇高职业的向往和教学工作的热爱,毅然来到双沟小学当了一名代课教师。因为缺少老师,他一个人就要带好几个班的课,还要带领学生参加繁重的建校劳动,这一干就是三十三年。三十多年来,他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论任务有多重,条件有多艰苦,困难有多大,他都坚守在这里,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和学生身上,以一个人民教师的崇高精神和模范行动诠释了自己的神圣职责,得到了上级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家长师生的普遍赞誉。

条件虽然艰苦,但他感到很快乐,也许他天生性格就是勤奋朴实,吃苦耐劳。从他第一次真正站在讲台那天起,就下定决心,要在自己所钟爱的岗位上用心耕耘,无悔奉献。他一面认真教学,一面积极投入到建校劳动中。学校建设初期,百业待兴,全校师生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无论什么时候,何时何地,学校安排的劳动,他都带领学生认真超量完成,学生小,他怕累着孩子,就自己动手干,一节课干不完,他就利用下午放学或早到学校自己干,无论干什么事情,他总是干得最出色,每次教师会议上他总是受到表扬,让其他人有些嫉妒,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操心,学校校园哪里该平整,怎样规划,有啥活他都积极向校长建议。有一年八月份,教育局送来了一车煤,当时正值放假,学校没人,几天后,他看到煤有些风化了,刘俊杰就找到校长说要赶快将煤摸一层麦草泥,校长正苦于找不到人干,刘俊杰就说:“这点活,我干吧!”就这样,他从早一直干到天黑,十吨煤完全用麦草泥抹得严严实实,校长看后非常高兴,赞不绝口,而他拖着沾满泥巴和疲惫的身子悄悄地离开了校园,像这样的例子真是太多了。

几经磨难不改初衷

他在教学工作方面更是认真负责,教育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非常好学,喜欢读书,钻研业务,他所教的班每次抽考成绩在全镇都是名列前茅,他每次参加代课教师考试成绩都在前列,由于工作认真,踏实肯干,文化素质较高,教学成绩显著,1984年9月,他被清水教管会调到清水四校教初三数学并兼班主任,清水四校也是一所比较偏远的村级学校,既是民汉合校,又是中小学合校,他调到清水四校工作的几年里,是他教学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光,他所教的数学连续三年在全县中考中名列第一,他的名声也从此大振,他之所以能教出这么好的成绩,原因就是他的责任心极强,教学抓得非常严。他曾说过:“四校点名要我,上级把我调到四校教初中数学,这是对我多么大的信任和厚望,如果教不好学生,出不了成绩,我无颜面对寄我于希望的人,也无颜面对所有人,包括我自己。”有人要他介绍经验时问:你是如何教出这么好的成绩来的,他笑笑说:“其实没什么,只要方法得当,功夫下到,责任尽到就行。还有不少人向他问着同样一个问题:你当代课教师快十年了吧?干出了这么好的成绩,工资还是‘四十四’,你这么出力卖命干,究竟图个啥?刘俊杰只是笑笑说:不图啥,只要看到学生出成绩,我就满足了。他们哪里知道,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学生的成绩才是他最高的追求和心理准则。

老师教育学生,关爱学生,学生是懂得感恩的。1989年的一天上午,教育局到四校检查教学工作,听完刘俊杰的一节数学课后,这个班的学生一起找到检查组,对检查组说,刘老师工作太认真负责了,数学教得那么好,班级管理的那么好,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回家,年年都被评为先进教师,可每月的工资还是44元,为什么不给他转正或长工资?教育局领导听后感到很吃惊,学生为什么会提出这个问题?在向学生解释后,还心生疑惑,后来经过了解才得知,这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望和真切的请求,他们对当前代课老师生活处境和低微待遇深感同情,更为刘俊杰老师由于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有方而得到学生的尊敬和关心深深感动。

1989年,当了近十年代课教师的刘俊杰,终于有了一次带指标进修的机会,这个机会来的确实不易,当初和他一起代课的教师都不干了,而他却坚持了下来。这一次,他在全县300多名代课教师考试中以第三名优异成绩考上了伊犁二师范,199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清水镇一中教学,当学校将一个初三班的班主任和数学课安排给他时,有几位教师纷纷表示要将子女转入他所教的班级里,可见他教学水平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人们的肯定和信赖。镇一中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很多有大专和本科学历的人想进都进不去,而他一年后却积极响应镇党委和教管会“扎根边远学校,投身村小教育事业”的号召,毅然向镇党委和教管会提出到当时条件最艰苦的双沟小学去任教的请求,镇党委和教管会立即同意了他的意愿,将他调到了清水双沟小学任教。当时,有多少人对他这一举动都很不理解,说什么话的都有,至今还都有人提及这事,可他却不以为然。他说:“我将一辈子坚持当初的选择。村小也需教师,而且更需尽职尽责的教师,村小也有大事可做,大事可为。只有在艰苦环境中磨炼才能催人进步,才能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艰苦创业的实干家

来到双沟小学后,刘俊杰由于敬业精神强,政治思想觉悟高,1998年被镇党委任命为校长职务。他上任的那天,镇党委书记徐杰领着一班人来到学校,在全体教师会议上说:“我来清水听很多人说,在清水教育上干工作最好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刘俊杰,一个是乔世军,我说,难道这么大的清水只能是他们两个人。”双沟小学属霍城县一类艰苦边远学校,经费非常紧张,校舍都是80年代初修建的,已破烂不堪,面临着修修补补的重任。而根据”两基“达标要求,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变化,不断发展。可以说,他担任校长可谓受任与艰难之际。一些好心人劝过他:“一个小学校长有啥当头,看你成天忙的,出力不讨好。”也有人说:“你看人家调出去的老师,混的都比你好,你现在还在村里住着平房。”还有人在观望:“看他有多大本事,能干出什么名堂,不挨批评就是好事了。”刘俊杰却说:“我是一名党员,我有我的追求,既然选择了,我要尽心尽力的干好。”于是他日夜奔走于各部门,找领导找工头,出去一天没有吃饭是常事,多方筹措资金完成建设任务。

学校大大小小的维修活很多,他凭着多年的摸索实践,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技术活,他会些木工,从家中找来锯、刨、锤、钉子,自己修理,修理时一面给学生做示范,一面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他会些泥瓦工,学校修房顶修围墙,他带领男教师干,校园四周地面坑洼不平,他带领师生平整,节假日里他跑村委会,找村干部要砖,然后带领师生再拉沙铺地,教师铺,学生搬,校长当师傅,那个场面真是热火朝天,师生干劲十足,看到自己铺的砖地又平又整,一点也不比专业工人铺的差,他们脸上都笑开了花,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现在,双沟小学近1000平米的砖地都是他带着老师和学生铺的。其它如种草、种花、修树、打药、浇水、粉刷、上房泥、平整校园操场、拆房、装煤等都是自己干,为的是给学校节省资金,干些大事。另外,学校还有十五亩勤工俭学基地,说起这十五亩地,刘俊杰感人的故事真是太多了,不知从何说起,他为了这块地不知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付出了多少汗水,吃了多少苦。值班老师都说,我们什么时候在学校都能看到校长独自忙碌的影子,真是勤奋的人,但他的爱人却说:“所有的家务事他全然不顾,是家事懒,外事勤。”

他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也是出了名的,他常说:“学校经费这么困难,要搞建设,改变校园育人环境,改善办学条件,不开源节流能行吗?”所以,自己能干的不找人,自己能做的不请人,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做起。在他担任校长的十五年中,通过节约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资金达30余万元。这对一所不足百人的村级小学校来说,确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质量兴校的奋斗者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接班人和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为了这份荣誉和责任感,刘俊杰爱学生如同爱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他最不能容忍的事就是看到有些教师大声训斥学生,没有耐心,他经常教育教师说,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很不容易。孩子他们太弱小,我们要倍加爱护,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爱。在教育工作中,他注重将情感融入教学当中,以“情”字架起和学生沟通的桥梁。一直以来,他把每个学生的性格、年龄、爱好和身体状况,父母的年龄、性格、职业,甚至家里有几间房子、学生喜欢吃什么,全装在脑子里。他常对老师说:“什么是爱生,爱生就是了解孩子的一切”。以此拉近师生的距离,与学生形成亲密、和谐的关系。

2006年的秋天,三年级有一学生得了过敏性紫癜,这个学生是回族,由于家庭困难,拖了几天,结果病情加重,已危及到生命,刘俊杰校长听说后立即骑车去看望该生,劝孩子家长赶快到州友谊医院看病,并给他1000元钱。第二天刘俊杰仍不放心孩子情况,一早就打电话询问,孩子家长接到电话后感动的泣不成声,连声说谢谢,并说:“医生说了如果再晚来一天,孩子就不行了。”

不让一个孩子辍学。每到暑假开学后,经常有个别学生不来报到。刘俊杰总是同班主任一次次劝学,到家里了解情况,得知是因家庭困难,刘俊杰当即表示,孩子的一切费用由学校解决,家里只供应吃的穿的就行。使即将失学的孩子转悲为喜又回到学校。

在刘俊杰的办公室显眼处,记录着全校学生的各种信息,午休时,老师大都午睡了,刘俊杰却在校园到处转,看不回家的学生在干什么?回家的学生有没有晚回早到,滞留在校园。在上放学的路上他又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骑车走路遵守交通情况,最感人的是有一年初冬的早晨,路非常滑,三年级有一个女生在路上很吃力地推车走着,刘俊杰来到跟前,下车陪着这个学生一直走到学校,结果迟到了。后来他在会上向老师说明原由,虽然当时已告诉学生不要再骑了,迟到了不要紧,校长会给班主任说一声,但他还是不放心,生怕校长走远了,该生还会骑,当时路上不时有各种机动车来往,路又很窄,多危险啊!可见,刘俊杰对学生的爱是多细微深刻啊!

他不但是一名好教师,更是一名好校长。“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这是刘俊杰的口头禅。他经常告诫老师们,咱们的家长勒紧裤带建学校,目的是为了培养子女,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为此,学校建好了,我们只有努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培育更多更好的人才,才能回报群众。

多年来刘俊杰呕心沥血抓学校管理,明确了办学思想,规范了教学行为,提高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学校相继被评为:县级先进学校、文明单位、先进党支部。镇级“先进学校、先进党支部、平安学校、优秀体育学校”等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和三育人先进管理者、多次被评为镇级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和先进教育工作管理者。

在他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双小学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如今的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安全稳定;教师勤于工作、乐于奉献;学生有礼貌、爱学习,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每一次成功都是新的起点,每一次挫折都是过去的结束。30余年峥嵘岁月,30余年的不平凡历程。作为一名长期在艰苦边远学校工作的老教师和老校长,作为一名党员,他将继续在这块沃土上扎根下去,像一条无限延伸的直线,努力工作,顽强拼搏,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姿态,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事业大发展的热潮中,认真践行不悔的理想和选择,争取为边远学校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选编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基层干部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1118 字

+ 加入清单

1月30日,星期三。

今天到联系点商水县姚集乡大李庄村,与干部群众座谈,并看望困难户。

大李庄行政村辖5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2200多口人,2280多亩耕地,有党员32人、五保户23户、低保户79户、困难户69户,其中特困户3户。该村以农业种植为主,有几家板材加工企业,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了。该村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帮助村里理清发展思路,能引进些项目,使村民致富的路子更广一些。

当日,我们对3户困难群众进行了慰问。针对该村存在的问题,将向局里作专题汇报研究,拿出一套帮扶方案,不走过场,切实为群众办实事。

通过与该村干部群众座谈、到几户特困户家中走访慰问,使我感到当前部分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还很薄弱,一些群众还很贫穷,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必须加大力度落实。同时,应当出台更多惠民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切实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困境。

1月15日,星期四。

近期多次接访都有石槽集乡龚寨行政村群众反映该村村干部的问题,为彻底摸清情况、解决问题,今天我到该村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群众呼声。

村民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村党支部书记勾结黑恶势力打人;二是村干部垄断工程;三是公用用地补偿款发放不及时、不透明;四是行政村账目混乱,公开不到位;五是村干部未经选举产生。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方案后经集体研究形成如下意见:一是成立工作组进驻该村协调工作。二是石槽集乡党委立即召开会议研究派驻该村第一书记人选,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暂停工作,配合调查。三是工作组必须限时办结,并按法定程序移交公安、检察院等相关部门办理。

群众的事无小事,解决群众问题需要各级干部沉下身子、下到基层才能了解事情真相,只有群众满意才是我们做领导干部的工作目的。

4月26日,星期五。

今天我再次到秣陵镇西陈行政村走访,主要是看看西陈村文化广场建设情况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状况,了解群众生产生活还有哪些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经过前期工作,西陈村文化广场建设已经结束,新安装篮球架2个、乒乓球台2个,添置图书500册。当看到部分群众或在广场上打球锻炼身体、或在图书馆内看书、或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深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提高农民素质和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性。

针对西陈村从事建筑行业的传统,我与村“三委”干部酝酿,提出“成立协会、能人带动、规范发展、共同致富”的思路;针对西陈村群众民间文艺活跃的特点,要求有关部门加大文化资金、器材等投入力度,深入挖掘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群众业余生活。

通过此次调研,我深切感受到干部下基层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刻地了解群众所需,才能增进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用实际行动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受温暖,才能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乡镇干部下乡民情日记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走访,我们深切感受到党的惠农政策使农村的村容村貌、村民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各级政府为农民增收致富采取的种种有力措施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子更加扎实,愿望也更加强烈。

走访中我们也了解到马圈村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首先是李家乡马铃薯滞销达4375吨。马圈村因离公路较近,交通相对比较便利,因此马铃薯滞销的问题不大,但对于今年马铃薯的市场行情及销路问题,村民、村干部都比较茫然。一些村民认为,去年马铃薯销售价格不好,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受到打击,种植面积会减少,今年秋后市场行情可能会好起来。其次马圈村村级道路硬化问题亟待解决。马圈村处在山梁之上,沟深山高,通村道路仍是黄土路,平时尘土飞扬,遇到雨雪天气,泥泞不堪,给村民出行及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此外马圈村因病因残致贫的问题也比较突出,我们走访中看到因病致贫的8户、因残致贫的12户,生活比较艰辛。

走访结束后,我们下乡宣讲小组同乡政府领导干部就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希望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市场信息预测通报力度,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切实做好服务工作。这也是我们宣讲小组此次下乡宣讲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开展“五送五帮五推”活动中将继续予以关注和思考的主要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双联富民”行动民情日记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3月28日 天气:扬沙

为规范有序、科学推进双联富民行动,认真贯彻省市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今天,我局局领导班子带领全体中层干部一行39人,组成9个工作对接联络小组,深入到我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联系点古浪县土门镇新丰村9个村民小组,与乡镇、村、组分别对对接座谈,进村入户向群众宣讲“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精神和惠民政策,座谈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分析贫困原因,寻找致富途径,融洽干群关系,为下一步开展帮扶工作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每到一个联系点,地税干部都与困难群众促膝相谈,在拉家常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吃、穿、住、行以及上学、就医、就业、养老和春耕生产等方面的情况,对民情民意、贫困户住房情况、耕地面积、燃料类型、饮水、收入、劳动力及贫困原因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对接之后,从方便农户的角度入手,及时将包含联系人姓名、手机号码、行动要求为内容的“民情连心卡”发放到帮扶农户手中,力求使联系沟通无极限。

通过走访座谈,帮扶小组了解到,金色大道横贯该村东西,且紧靠黄羊河农场。依托这一地理优势,群众对发展特色种植业和暖棚养殖业积极性很高,他们希望党和国家能继续制定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提供必要的、能够发展养殖、种植的资金,修建乡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村级文体活动室,在全省广大干部的帮扶下早日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群众还对村务公开、土地产权纠纷、农田灌溉缺水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初步摸清联系村和联系户的基本情况后,我们将根据联系村的需求,结合地税实际,将尽快制订出分村帮扶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驻村民情日记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4月30日 星期三 天气:晴

前几次,我们到塔湾村走访,了解到村里有不少贫困户,大部分是因病致贫。我同机关几位领导商量,到他们家看一看。村委会刘主任领着我们先到了刘敬玉家。老刘不在家,到地里揪蒜苔了。刘主任让村会计把刘敬玉找了回来。我看到刘敬玉赤脚,身穿背心、短裤,满头大汗。瞬间产生一丝同情,一丝怜悯。我说,我们是市外侨办驻村干部,来看看你。他面带感激地说:“也没啥,就是一个傻儿子把我拖累得不轻”。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到一个年轻小伙子躺在猪圈边。刘主任给我们介绍,那是敬玉的大儿子,今年29岁了,几个月大时,因煤气中毒造成脑残。村里看孩子没救,动员他把孩子扔掉算了,可他舍不得。刘敬玉的老婆是从陕西那边讨来的,智力也不是很好。近三十年来,刘敬玉一口一口把儿子喂养大,却成了家里沉重的包袱。二儿子已24岁了,在外打工,也讨不上媳妇。听着刘主任的介绍,看着那如死人一样的孩子,我感到一阵心酸和无耐。敬玉一个劲儿地说,看看政府能不能要,把他捐给政府算了。我明白敬

玉的意思,也感受到他所承受的常人无法承受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我安慰他:孩子的病时间太长,按现在的医疗水平可能无法治愈,但我很佩服你的毅力与对亲人不离不弃的精神,我们帮你想办法度过难关。我把带来的慰问品交给敬玉时,他眼含泪花……

走访刘敬玉家,我内心十分不平静,甚至感到酸楚,我脑子一直在想,我们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让他像普通人一样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乡镇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12月24日 星期一

上午,建扶工作组一行四人在市局副局长鲁毅同志带领下来到排掌村,带着100余位机关干部捐助的1.45万元助学捐款,同时也带着机关干部对联系户的爱心和牵挂,走访慰问10个困难户。这些家庭大多有2到3名在校读书的小孩,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里全靠着老人的照顾。来到村民梁高明家里的时候,只有他母亲在家正在炒菜,当鲁局长把1500元助学金送到老人家的手里,老人家还没有来得及放下菜勺的手紧紧握住了鲁局长的手,久久不肯松开,直说一定要我们尝一口她做的菜。鲁局长说请老人家保重好身体,现在你们的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了,房屋也翻新了,您帮着儿子把几个孙子带好,等他们考上大学了,有出息了,那就是您最大的幸福,也是我们高兴的事情。这动容的情境,让我们随行的每个人感动了。

回到村委,梁支书向鲁局长介绍了排掌村扶贫2年来发生的变化。一是村支两委顺利完成了换届改选工作。村里安全工作、计生工作扎实,在地市两级检查中,得到了上级好评。二是改建了160平方米二层楼的村级活动办公楼,维修改善了370平方米的村办小学教学楼,硬化了400平方米的学校操场。三是村水利建设得到大的改善。维修水渠840米,河坝一座,硬化山塘一口,修建了一条200米田间灌溉斗渠,解决了以前村民因水田放水灌溉相争斗的矛盾。四是村容村貌得到改观。硬化了龙岭、加树、中心园、太安四个小组的通组公路;建设好了村饮水工程,在石栏、龙岭、虎形弯、朝阳井修建4个高位水池,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需求;完成了村路灯亮化建设,现在村里公路的晚间照明时间能维持到晚上12点。五是发展了农业产业,形成了养猪、山羊多种养殖产业,以村民合作的形式开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梁支书特别感谢地税局两年来给予排掌村的大力扶持,工作组也对村委建设给予了指导和帮助。鲁局长希望排掌村在村委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多种经济作物,尽快形成支柱产业。同时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带领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我们地税局也会一直关注排掌村的建设,工作组更应该珍惜在建扶工作期间与村委和广大群众建立的这份情谊,就算以后这里不再是我们的扶贫点了,我们一样可以加强联系,出谋划策,为排掌村的建设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坐在回程的车上,透过高速行驶的车窗,我似乎看到排掌村未来美丽风景的画面,希望排掌村能象这高速公路一样,快速步入发展致富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基层干部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2月2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海平深入到淮安工业园区宁连路办事处小李村,清江浦区淮海街道向阳社区,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开展“三进三帮”调研活动,通过走访、座谈详细地了解村、社区及企业的发展现状,存在困难和发展对策。

在宁连路办事处小李村,王海平了解到该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只有一万元,低收入户17户。主要问题是村里道路不畅、农业设施老化、群众致富意识不强、集体创收项目匮乏等,王海平要求村两委班子一要因地制宜厘清发展思路;二要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城郊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高效农业;三要加强群众技能培训,增加务工收入;四要充分利用扶贫资金整合资源,积极发展物业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五是党员干部要强化“双带”意识,为群众做好示范表率。

在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王海平了解到企业发展有序,节后生产顺畅,三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现急需解决企业用电的增容等事宜,当即表示尽快协调会办解决企业110KV增容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1278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3日,我们村挂包单位保山市水务局一行5人到村里进行“挂包帮”“转走访”走访、回访工作,分三组对所挂钩的贫困户进行走访。大家对扁里村的变化给予了肯定,近来加大了水利、人畜饮水安全、水泥路、路灯、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的建成,最直观的感受是村里人家日子越来越好,很多人家都在建新房和实施危房改造,户户通水通电,农忙之余有了文化广场活动场所,大学生读书也有了长期的帮扶,路灯照亮了扁里,大家对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我们首先到了张光明家走访回访,他家正在请人建盖新房,面积120平米,两层基础先盖一层,第一层基本建成,询问了他家的家庭情况、收入来源和眼前的困难,家庭主要来源与外出昆明务工的大女儿,外出6年了,每年节省1万元给家里补用,茶叶收入0.5万元,核桃收入0.3万元,买黄牛一头0.5万元,但由于建盖新房也还差点欠账,贫困户对目前自己的生活状况很有信心,时间过得最快,一聊一个小时过去了。

接下来,我们去了杨光福家,门没有上锁,主人不在家,经过几番周折打电话,电话联系上了主人在县城打工,他父亲在家采茶去了,请隔壁邻居去找贫困户的年迈80岁的老父亲,等了20多分钟,迎面走来了位瘦高的老人,看上去很精神,身后背着一箩筐新鲜茶叶,他说附近有块近一亩的茶地,他去采茶弥补家用,我们与他说明了来意,并与老人聊聊天,问问家庭生活和贫困情况。他说他家的贫困情况主要是2个孙女在上学,一个在普洱读大学明年毕业,每年费用也要1.5万元;一个在昌宁县读高一,学习很优秀。老人说很高兴与我们在一起聊聊天,由于困难,杨光福也只有外出县里打工,主要是做改木板和房屋漏水的技术活,有活做每天收入也有80-120元。老人自己读过小学,由于当时家庭原因没有继续上学,十分遗憾,现在2个孙女读书很好,他很欣慰,满足了老人家的心愿。老人说:“孙女读书就像是帮我读书一样,家里住房条件差一些,不与别人攀比,暂时没有能力盖新房,再苦再累一家人也要帮助孩子完成学业”。我们了解了他家的困难,心里很感动,我暗自敬佩起这位80岁的老人,明道理重教育懂得感恩。我们鼓励老人,明年大孙女毕业工作了,负担就减轻了,您也可以享福了。我们告诉老人:“如果小孙女在读书上有啥困难告诉我们,我们会尽力帮扶,孩子考上大学一定与我们联系,我们可以长期对孩子继续教育帮扶,今年市水务局已经教育帮扶了村里11个大学生读书长期帮扶,有困难一定打电话告诉我们”。老人激动的说:“你们是我见过的人品最好,素质最高的干部”,说着说着几次落泪,我也忍不住落泪……最后我们陪老人去附近茶叶收购站卖了6公斤鲜茶叶,每公斤2.5元,老人说:“今天的茶叶收购价已经很好了,他采摘的是一牙两叶的,很标准。”看到老人知足的笑容我们也为他高兴,也深知挣钱不容易。

回忆白天与老人的见面,难以入眠,干脆坐起来写这篇日记,我心里十分敬重这位年迈的老人,向他学习一种精神,一种家穷志不穷,在困难面前永不服输的精神,这种精神一直在我激励我前行,我会找时间多陪陪这位老人,多关注这个孩子的读书状况,尽心尽力帮扶。我一定会在扶贫的工作中越做越好,务实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慰问群众民情日记

全文共 1650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1月7日,房产管理中心主任***带着领导班子成员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乡*村的贫困户家中进行慰问。对韩保良、韩大山、韩保新、韩小勇等贫困户、留守户一一带去了食用油,方便面等生活必需品作为过节的礼物,询问了大家的生活难处,鼓励大家要努力生活。对韩有福等致富户询问了致富经验,赞扬其带头模范作用,鼓励他们带领村民走向共同富裕。

来到贫困户的住地,走进了他们的房间,看了他们室内简陋的陈设,***主任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住的感慨“不容易!”,“人们需要帮助,我们的工作做的还是不够,我们还是不够体贴……”他不断的这样自责着,我知道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忙碌,好不容易今天可以休息,但一大早就嚷嚷着要去探望他们,他说年底大家都很忙,但是群众这个时候更需要我们。我们不能懈怠。

韩大山的家里是破旧的青砖房,门口大门是两块木板经历了岁月的摩挲已经露出道道刻痕,放佛是两个老仆人,多少年风雨不改的为他的主人守护那小小的庭院。开门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张地地道道的农民的脸,憨厚,淳朴中洋溢着满脸的微笑。

“你们是政府的人?我认得你们。”

“韩大山,快过年了,准备年货了么?”

“呵呵,呵呵!”

韩大山乐呵呵的接过***送给他的生活慰问品,挥动着手让大伙进他的屋子。***仿佛发现了什么,把油从他手里拿了过来。

你的身体可又不好了啊,我来替你拿着吧。

韩大山依旧是那样乐呵的笑着,我这时才发现他走路时腿脚有些不灵便。他的身板有些佝偻,头发也白了很多,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走起路来却像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子。

屋门敞开着,虽然说是大白天,但是屋里的光线依旧很昏暗。里面的东西很少,除了两个水缸几乎看不到什么家具,更不用说什么家用电器了。但是正门口的那张八仙桌子却收拾的干干净净。韩大山坐了下来,

“还是收秋落下的毛病?”***质问他。他不好意思的低了下头,笑着点了下。

“你要照顾好孩子,有困难找党,找政府,不要再这样一个人承担了,你要是身体不好,孩子怎么办,你要多为孩子着想。”

原来韩大山的媳妇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经走了,他一个人抚养着孩子,加上自己常年病患不断,身体状况愈加的恶劣。他有两亩地,本来他这样的困难户每到农忙的时候村里都要帮忙的,***主任也多次向村里、乡里反应了他的情况。但是淳朴的他不愿意麻烦别人,一个人不声不响的就把东西收到了家里。劳动量一大,他的身体就受不了,以至于现在连

走路都有些摇晃。

这时候一个孩子跑了过来,一上来就要拆方便面,被韩大山给挥斥住了。

“呵呵,吃吧,就是买给你吃的。”***笑着把包装袋撕开递给了孩子。孩子躲在韩大山的怀里,有些胆怯的接了过来。

出去的时候***拿出了爱心卡,写上了自己的联系方式。“我们要走了,这是我的电话,记住,有什么事你就直接打给我,老韩,你的身体不好,遇到事情千万不要再一个人扛着了。”他握住了韩大山的手,韩大山有些激动,两只手都团了过去。在门口我们向韩大山挥手告别,他和他的孩子使劲挥着手,动作有些夸张,但那瞬间我看见他的眼圈有些发红。

再见!

风依旧很大,路面的水坑已经结了冰。嘴边的哈气让眼前感觉雾气蒙蒙。***和班子成员已经离开,这时我回过头看了一下,韩大山和他的孩子在站立在风中,不住的挥着手,那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像两尊雕像一样伫立在风中,他佝偻的身体在远处看来更加微小了。

再见!再见,我们还会回来的……

贫困户中,韩和平媳妇常年卧床,儿媳妇走失,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自己一个人照顾痴呆的孙子。

韩保新离异,自己轻微脑瘫。家中无劳动力。

韩平定六十二岁,儿子常年在外务工,家中无劳动力。 万秀花,男人早逝,自己在外务工,七十多岁公公在家照顾孩子……

此一行一共对二十户贫困户、留守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进行了慰问,其中对突出的韩小永,韩保新等人进行了座谈。目前,我们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发展中阶段,还有很多人需要党、需要政府的关怀,我们也会不懈努力,竭我们所能的尽自己的一份力,也希望社会各个方面都伸出援助之手,尽我们所能,共同去关怀这个大家庭中落后的人们,让我们共同携手,发展社会主义,奔向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学生下基层当村官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01 字

+ 加入清单

4月26日至30日,我在陕西省团校参加了由省农工部和团省委主办的“第六期全省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能力及电商创业培训班”,并在“我的中国梦——奋斗的青春最美丽”陕西乡村好青年故事分享会中代表渭南市发言。参加培训的还有来自陕西省各县(市、区)的优秀大学生村官代表150名,以及3名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大学生村官。

5天的培训围绕农村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村官成长、农产品电子商务及创业相关知识、基层工作能力培训等专题开展,并赴武功县进行“一村一品”产业示范园建设与发展的现场教学。

这次培训最大的亮点:首次将大学生村官电子商务培训纳入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能力培训班,以此提高大学生村官通过互联网拓宽促农增收渠道、帮助农民脱贫创业增收致富的能力。

让我感受颇深的两节课:省农工部魏延安部长给我们讲授的《农村共青团工作与大学生村官成长》,他讲到,青年人在基层工作要做到:脑子要想事,敢于下狠心,保持学习力。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寇胜茂处长为我们讲授了《大学生村官政策解读》一课,“怀揣梦想,伸开双翅,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土地上飞翔。”这是寇处长对我们所有大学生村官的寄语。

最震撼我心灵的三个人:第一位是宝鸡凤县的大学生村官汪树萍,她向我们讲了一个秦岭花谷里农家女孩的梦想,一个大山里的土蜂蜜如何走出秦岭山区的故事,一个如何用微博、微信代言宣传家乡土特产的故事。

第二位是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才旺加参,阿里是游牧民族,才旺经常要走几十里路给小孩们上课,及时遇到暴风雪,也不会阻挡他。“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才旺加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当初的承诺,用青春激活了一方热土。

第三位是蓝田县巨一村的“草莓村官”宋博,他牵头在村里成立了润农种植专业合作社,2013年又创办了“大学生村官草莓园”。村民可以得到劳动收入、土地租金、股份红利3份收益。现在的他已经是蓝田县巨一村的党支部书记。

五天的培训虽然短暂,但提高了认识,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启迪了思维。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大学生村官,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怀着一颗为民服务的心,怀着一颗负责任的心,全身心投身到农村工作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和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习近平总书记说: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很庆幸,在人生最美的年华里我们选择了到农村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联村联户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1538 字

+ 加入清单

一、探访五号村民韩某家

3月16日下午,曹副秘书长带领贺副科长和傻丫头深入联系户韩某家中,刚进院子便看出这个家庭的贫困,只有七八十平米左右的砖混结构房屋,家中简单地摆了几件家具,未烧取暖炉子。曹副秘书长亲切地与韩某的妻子李某交谈,得知韩某已经70岁,李某58岁,儿子韩小某在市政府办公室工作,女儿正在读大学,韩某患有哮喘、心脏病及其他并发症,拄着拐杖艰难地行走,脸色发黑,说话吃力。

通过了解,得知韩某家中收入情况分为两块,目前养23只羊和1头牛,养殖收入每年5000元左右,种16亩地,其中12亩种粮食作物,4亩经济作物,年收入3万元左右,每年政府赠送一吨煤炭用来取暖做饭。

每年家庭支出大约需要3万元,主要用于生产、教育和医疗,每年购买化肥种子、田地浇水大约需要1万元,女儿上大学每年至少需要1万元,韩某患病治疗费除了新农合报销的费用,每年自己需要付5000元左右,人情礼节支出每年大约2000元。

家中电器就是一台闭路电视,机动车辆有一台农用拖拉机。

李某说政府考虑周到,每年赠送一吨煤炭用来取暖做饭,村委干部给与关怀和慰问,她十分感谢政府的关心;现在最关心的是田地如何耕种能收获更多的粮食增加收入;家里喂养一头牛,老人家听说村里有人买了铡草机,想知道购买铡草机是否有补贴,她也想购买一台,粉碎玉米杆用来喂养牲畜;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老年人无事可做,如果有老年活动室,老年人空闲时可以打牌、健身消遣;当问及她对干部思想作风有什么要求时,她说给田地浇水时,村组长不按照交钱的顺序给大家浇水,而是依据关系亲疏决定浇水的顺序,她希望村里多考虑老年人的困难,按照规矩办事。

细细算来,这一家三口人,除去必要的生产、教育、医疗支出,已经所剩无几了,韩某的疾患已经相当严重,曹副秘书长叮嘱老人多休息,按时服药,并问清铡草机的型号、价位,他个人愿意出资帮助老人购买。曹副秘书长详细询问了春耕计划、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留下民情连心卡,说他会经常来看望,知道韩某家缺少劳动力,他表示农忙时抽时间来帮忙一起收割庄稼,减轻体力劳动的负担。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购买一台铡草机。

二、探访八号村民王某家

从韩某家中出来已经下午四点十分,走进8号村民王某家中,王某去草滩上放羊了,其妻接待了我们,砖混结构住房150平左右,外贴瓷砖,院落干净整洁,通过交谈得知王某61岁,妻子58岁,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家,大儿子另立门户,小儿子三口和他们一起居住,儿子在市里务工,儿媳妇照料孙子。家庭收入主要有四部分组成,养殖70只羊,去年卖羊赚了8000元,种植十几亩田地,每年能收入3万元,儿子打工每年能赚2万元,自己交养老保险,每月老两口能够领取500多元养老金,一年下来也有六千多元。

每年家庭支出大约需要2万元,主要用于生产、教育和医疗,每年购买化肥种子、浇水大约需要1万元,孙子上幼儿园每年需要2000元,王某的妻子患风湿病,医疗支出每年大约2000—3000元,人情礼节支出每年大约2000元。

家里种植八亩粮食作物,还种三四亩蔬菜,有30米长的日光温室,养殖70只羊,太阳能、闭路电视、固定电话和手机、摩托车、拖拉机都有。

她还领我们到后院去看自家羊圈,后院占地比较大,但是比较凌乱,玉米杆、羊粪散落一地,曹副秘书长仔细查看后提出仔细规划羊圈,科学养羊,提高绵羊的产绒量。

当问及有没有特别满意的事情,她说国家现在富裕了,实现新农合,看病的负担减轻了许多,她还希望村里发展养殖业,实现大家共同富裕,自家也希望通过多养羊的方式增加收入。

曹副秘书长详细询问了春耕计划、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留下民情连心卡,说他会经常来看望你们,与你们一起想办法,一起努力,共同寻找致富的门路,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重修羊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双联行动民情日记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5月23日 星期四 晴

上午,市水务局组织邦联干部到庆城县太白梁乡巴山村开展双联帮扶活动。此行的目的是奖励双联积极户,深入帮扶对象家中了解收入情况,发放补助资金,查看分发的绒山羊生长情况。

上午九点从市局出发了。大家的积极性都高涨,车子行驶在桐川乡盘山公路上,一个弯接着一个弯,车内空气清新,气氛热烈。车刚停在村委会门口,村委会主任和村文书便急忙赶出来,握住赵局长的双手,“欢迎,欢迎!快请,快请……”赵局长说:“我们此行,是想奖励双联活动中成绩突出的农民,尽快了解到村民们的岁收情况,更加深入地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和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体人员下车后,没有休息片刻,便在村部召开双联户和水务局干部会议,按照局党组的安排迅速开张工作,检查年初帮扶计划的落实情况。随后到各自邦联对象家中实地他看帮扶对象的生活、生产等情况。我跟与赵局长、村支书一起来到帮扶对象刘乾刚家中。

刘乾刚的家坐落在半山腰,是一个窑洞和瓦房组成的院落,院子和房间收拾的干净利落,家具基本齐全。房外是一间羊舍,饲养的是我们单位去年分发的小尾寒羊,由于他们的细心照料,小尾寒羊长势喜人。刘乾刚的父亲介绍小尾寒羊可在进入进入发情期生产羊羔。

刘乾刚是个有手艺的人,妻子在家里忙前忙后,刘乾刚平时开着一辆三轮摩托车和微型面包车揽生意,由于夫妻俩热心肠,人品好,日子虽不富裕,但也不缺吃穿,并且日益走向富足,一家人过得和和美美,去年也盖起了砖瓦房。

随后“双联”工作干部与村委会各位负责人结合具体情况,共同分析探讨,商量脱贫致富对策。赵局长最后表示:一定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协调联动,结合村情民情,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大量种植地膜玉米,另一方面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多开展技术培训,多提供技术指导,多引进项目支持,多帮助劳务输出,共同寻找致富门路。

离村的路上,无声的细雨打湿泥土,车内无比安静。我们忘不了他们的困难,忘不了他们的处境,更忘不了孩子们渴望和期盼的眼神。每一个人都深刻地感受到现实的严峻与责任的艰巨。每一个人都深切地体会到帮扶道路的艰辛与帮扶过程的漫长。每一个人都清醒地认识到,“联村联户、为民富民”,不能只是个形式,不能只是个口号,一定要真真切切、踏踏实实地帮助,扶持,才能使更多的人真真正正、实实在在挣脱贫困的枷锁,走向致富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民情日记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社区社保养老金认证今年五一过后就开始认证了。我想起了我负责的网格楼栋里72栋122号的陆春芬老人。老人今年85岁了,身体不好,走路不方便,又是高龄独居老人。上月入户跟老人聊天时老人问我什么时候开始养老金认证,我告诉她快了。因前阵子老人心脏不好住院了,这才刚出院身体很虚弱,不能来社区认证,于是我便到她家拿了她的认证本带到社区帮她认证了。给老人送回认证本时老人高兴地说:“谢谢!谢谢啦!”为居民送去方便,我心里也很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双挂双联民情日记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201* 年4 月13 日 农历3 月23 日天气:晴

在办公室学习”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行动工作制度,这是院上为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活动取得实效而制定的,感觉不错,特抄录学习:1 、联村干部要遵守群众工作制度,尊重群众意愿,帮忙不添乱;2 、联户干部每年入户不少于4 次,累计时间不少于7 天,坚持做到”三走进,三下沉,三主动“,即走进村里、走进家里、走进地里,沉下心思谈心交心、沉下身子排忧解难暖民心、沉下力气帮扶安民心,主动访民情、主动交朋友、主动帮民富,以实际行动展示新时期干部新形象;3 、联村干部严格遵守纪律规定,做到”三必到,三必访,十不准“,即做到村里有重要活动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重要会议必到;生活有困难必访,邻里有纠纷必访,生病住院必访;不准向基层提任何不合理要求,不准接受基层任何请吃和报销开支,不准接受基层馈赠的土特产品,不准参与公款娱乐消费,不准包办替代村里的正常工作,不准影响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不准做违背群众意愿的事情,不准利用工作便利优亲厚友,不准参加酗酒、赌博等有损党员干部形象的活动,不准要求村社支付派车费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走访困难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1976 字

+ 加入清单

腊月二十,年关将近。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工作组今天走访慰问何桥、瓜圻、大庙、石竹4个驻点村的困难户。我们带了2万元现金和20套被褥,将要走访40个贫困户,每个村10户左右。

阴冷的寒风中,石竹村的石书记已在村头迎接我们。石书记是个办事极认真的人,慰问名单是村委会专门开会定下来的,困难户所在的村民小组组长也都到场陪同慰问。我们对石书记的办事作风感叹不已。

我们来到9组熊大爷家里。熊大爷刚过花甲之年,但家庭不幸,长子残疾,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次子车祸去世,留下两个孩子,一个3岁多,一个10多岁。家庭生活基本靠低保。屋内昏暗,家徒四壁,大家眼圈立刻红了,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不忍多待。

离开熊大爷家,我们来到4组汪只春家。说是家,其实就汪一人。汪前些年外出打工受伤,现已双目失明。身体倒还结实,可以自理起居,但无法劳动。我问石书记,五保户每月能补贴多少钱?石书记说,现在农村低保分三类,一类对象相当于过去的五保户,补贴最高,每月150元左右。

走完石竹村困难户,已经快11点了。我们立即驱车赶往大庙村。大庙村走访了10家困难户,其中残疾和患有重病的7户,高龄孤老3人。村支书胡麦佑告诉我们,因病致贫的,是村里困难户的主要部分。我们关切地询问农村医保情况,胡书记介绍说,鄂州实行城乡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险,分三个档,其中最低的第三档相当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每年缴费30元,政府补贴120元,可享受4万元医保报销。当然也可购买二档三档医疗保险,因为缴费高了很多,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第三档。一般小病,费用够用,大病看不起。困难户们希望政府能再多补贴一些,能到第二档,除特大疾病外,都可以保障了。

草草地吃完午饭,我们直奔瓜圻村。瓜圻村是我们驻点的4个村最大的村,18个村民小组,798户近3000人。这次“挖万塘”活动,他们行动最快,19口塘,保质保量完工,在蒲团乡名列前茅,受到区、乡两级政府表彰。“三万”活动开始不久,湖北日报主要领导带队,一行几十人就是到这个村召开座谈会,并参加修塘劳动的。村支书陈国安快人快语,一边带路,一边介绍情况。

在13组梵正明家,其贫困现状令人震撼。梵与妻子住在村民捐建的靠在路边的两间简易房中,农具、柴火都堆在外屋,一张简易木床和锅碗瓢盆散乱地铺满里间,全部家当加起来值不了几百元钱。我们先是送了500元钱,但走出不远,大家心里总觉得堵得慌,一起又返回去,送了一套被褥。这套被褥可能是他们家最好的生活用品了。

17组王灯堂家则是另外一种情况。王自己是残疾,老伴、儿子都去世了,儿媳改嫁,3岁孙子与老人相依为命。老小两人基本靠低保生活。离开时,老人不停作揖,连连感谢政府。

瓜圻的几个村我们来过多次了,但在村里穿行中,我们突然觉得和前些日子大不相同,悟了好一阵子,才发现原来村里人多了起来,而且多是年轻人。原来,春节将近,外出打工的人已经陆续返乡。这些年轻人在村前村后嬉戏打闹,凭添了许多生气,我们的心情也马上变得轻松愉快。陈书记说,他们村是个穷村,低保户就有177户。村里没有像样的集体经济和赚钱项目。困难户大多是老弱病残家庭,如果家中有人在外打工,家里的日子就会好很多。

最后,我们来到何桥村。何桥村是我们工作队“下榻”的地方,村委会的几间办公室腾出来让我们住宿和办公。村支部书记老吴年届60,已连任几届书记,村里情况烂熟。老吴憨厚中透着机警,工作作风扎实。修整塘堰他启动的慢,叫苦叫难也多,但任务一旦确定,他立刻行动,也后来居上。当时我们去10组现场看塘,10组提出他们最急迫的是要修泵站,吴极力支持,还给我们工作组打了报告。我们赞成他们实事求是的想法,并调整资金给予帮助。

12组的蔡正国家祸不单行,家里几个人患有精神病,唯有他好一些,是家里的顶梁柱,但遭遇严重车祸,长期卧床。我们到他家时,他卧在里屋床上。我们将500元钱递给他,他执意要下床,被我们拦住。吴书记说,这500块钱,可以管他们家半年生活。

我们来到1组范米兰家慰问。范夫妻二人均为智障,这我们倒是不大奇怪,因为健康人与智障人结婚毕竟是少数。但一家三五口人都是智障,肯定是遗传造成的。遗传性疾病,这在城里大多就不再生育了,但农村似乎很难控制。这是我们在农村走访时经常碰到一家一家都是智障人的重要原因。范夫妻二人的病不是很严重,生活自理没有问题。我们说了一些宽松的话,他们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离开最后一家困难户,天已经大黑,丝丝细雨在天空飘洒。一天跑下来八九个小时,我们身体已疲惫不堪,但心情更沉重。据统计,我们走访的4个村的低保户数,占整个户数的五分之一还要多一点。

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惠农政策日渐丰厚,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脱贫。我们深深感到,要解决农民的贫困,主要要靠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联村联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3月1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第一次来到文廷海家。老文全家5口人,耕地面积5亩,主要以种植玉米为主;经济作物土地面积3亩,主要种植果树等树苗。由于耕地面积少,农作物收入很少。2009年借款、贷款1.5万元在街道建起一间小卖部。天有不测风云,2011年10月,其小女儿经医院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异常,这月初,他们自筹4万元在兰州323医院为女儿做了心脏病矫正手术,花去诊断检查、手术费3.8万元。最近,两间土木结构房屋因年久失修加上春季阴雨连绵导致倒塌,无经济能力进行修缮。长女和儿子均读高中,其学费和生活费来源严重不足。这一连串的打击,无疑给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使夫妇俩陷入了极度苦恼之中。

看到其凄凉的家境和朴实憨厚的一家人,我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我暗暗下决心:认定这门“亲戚”,尽自己的所能,全力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经过入户走访,在了解其家庭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我向他们讲解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政策,赠送了“连心卡”和“联村联户”宣传资料,把500现金塞到了老文的手里,老文推托着说不能要你的钱,我说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帮你们度一下眼前的难关,并把带来的衣物和给他上高中的儿子买的一双运动鞋,一并送给老文。

48岁的文廷海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朴实憨厚、待人诚实,是农家活道的行家里手,特别对果树和树苗种植很在行。虽然他们的生活不富裕,但是心态却非常乐观,把我当成了诉说家常的知心人。通过倾心交谈,我们把家庭发展做了轮廓计划。眼下,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燃眉之急:一是立即想方设法报销小女儿手术费3.8万元;二是近期完成危房改造;三是种植2亩白皮松18万株,种植1亩樟子松10万株;四是申请有关单位免费提供柴油抽水机或玉米脱粒机一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1772 字

+ 加入清单

海选理事会

3月19日 星期一 晴朗

新庄畈是江西省湖口县文桥乡新庄村2007年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村。春节过后,村理事会的人选迟迟未定下来。

为了尽快落实理事会的班子,上午,我和村支部的同志经过商量,决定采取海选的办法产生理事会,并确定晚上开群众大会。

傍晚,群众陆陆续续地来到了会场。等人都到齐了,村支部书记宣布会议开始,他首先介绍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关要求,重点就海选理事会的工作作了具体说明,随后把选票分户发了下去。一时间,群众有的窃窃私语,有的高谈阔论,有的陷入了沉思,但都没有急于动笔。好一阵喧闹之后,才有人开始写票。有几个老大妈把村支书拉到一旁轻声细语地交待,委托他来填写。

很快,结果出来了,夏兴生28票,夏先明26票,夏丙水26票,夏正平25票,夏春喜11票,后面的就更少了。看到票数比较集中,支书高兴地对我说:“要不然就定前五位,正好赶个奇数的班子。”我再看了看得票情况对他说:“群众要的是实数。我们就不管什么奇数、偶数了,前四位是真正的民意,四位就四位,公布吧”。于是,新庄畈理事会在群众的一片掌声中产生了。

人群散尽的时候,村支书神秘地对我说:“我还有一个发现,4位理事会成员中有3位是共产党员。”村支书的发现使我有了几份意外收获的感觉。透过今天群众的选举过程,我更深深地体会到:党相信群众,群众才会相信党,相信组织。

理事长的重大决定

4月22日 星期日 阴天

今天上午,理事长夏兴生突然找到我,说今天晚上要开群众大会落实两件事:一是宣布一项个人决定;二是通过“户户通”方案。夏理事长为人正直,性格直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要说宣布个人决定我还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一说到“户户通”的事,说实在的,这些天来还真难为他们理事会的几位同志。为了拿出一条相对公平、合理的路线,他们在村子里跑上跑下,方案是一改再改,伤透了脑筋。尤其是这些年来,农村建房疏于管理,不少村庄的房屋建得零乱,现在要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把“户户通”工程摆得户户都满意,真是一件很难的事,谁不想把硬化路通到自家的房前屋后呢?难怪理事长上次告诉我,方案未定就有几个村民找上门来闹事。但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考虑到现在是农忙,我们同意把会议定在晚上开。

吃过晚饭,我早早来到了会场。人基本到齐了,理事长开始发言,他几乎用沙哑和颤抖的声音说:“户户通的事已经搁了好多天,事情再难也得解决,我反复揣摩,为了节约村里的资金,为让全村人尽快走上平坦路,我家门前20米的硬化路由我自己承担,不占集体指标。说句真心话,就新庄畈的现状,户户通这碗水我们难端平,请大家支持理事会的工作。”理事长突如其来的决定,无不让在场的人感到惊呀和不解,会场上有人劝阻,有人感叹,也有人沉默,此时群众的议论、争论也达到了白热化。我思索了片刻,明白了理事长的良苦用心,于是站起来,激动地对群众说“乡亲们,理事长作为一名老党员,他的决定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去理解他。如果我们都能顾全大局,在新庄畈建设新农村还有解决不了的困难么”。群众频频点头,好象一下子领悟了其中的道理。

其实,群众就是直来直去,他们需要我们用先进的人和事去点拨他、引导他、感化他,真的让群众把道理弄懂了,困难再大也能化解。

留守老人

4月25日 星期三 阴天

下午我想早点回去,快出村口时发现有户人家的厨房里在冒烟,便好奇地进去看看,进屋后看见一位老大妈正蹲在火炉边煮饭。只见她上穿蓝色对肩褂,下穿黑色裤,脚穿一双布鞋,她头发花发,古铜色的脸上写满了皱纹。因为已是下午4点多,我忍不住问:“老人家,你是做中饭还是做晚饭?” 她抬起头望了望,见是县里派到村里的指导员,连忙起身倒茶,搬来凳子让我坐,显得很热熟,她叹了一口气说:“唉,一天到晚不晓得饿,现在就中饭当晚饭了。”见老大妈心事沉重的样子,我便坐下来和她拉点家常:“大妈,过得怎么样?” “谢干部,象我这样上了年纪的人吃穿都无所谓,就是孩子们一年到头不在一起,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整天守着三间屋打转转,心里闷得荒啊。”慢慢地我了解到老人叫柳桂花,今年68岁,十多年前老伴就出世了,儿孙长年在外打工,每年要到春节的时候才回家过上几天。

像柳桂花这样的留守老人占到全村的三分之一。打工大潮既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带来财富,也为这些留守老人带来孤独与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个人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雨季的到来,笼罩在人们心头的酷热气氛得到了消减,连日的阴雨天气似乎重新焕发了大地的生机,成片的香蕉林又换上了嫩绿的新衣。驱车前往田头小组的路上,透过车窗,看着窗外环绕群山的茫茫白雾,感受着微风吹动枝条的动静之美,空气是那样的清新凉爽,人也感觉特别的轻松。

目前,瑶山乡太阳寨村委会田头小组正在实施异地搬迁项目,房屋地基已经平整完毕,尽管连续的阴雨天气阻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但群众的热情和积极性并没有随天气变化而递减。随着工程施工的开展,田头小组的村民已经搬到村子附近临时搭建的地棚中居住,一头头透着灵气的“扶贫猪”也跟着换了“新家”。通过上周系统的治疗,加上农户精心的喂养,总算是颇有成效了。

在王荣刚队长的带领下,工作队员黄健能、郑红锐三人多次深入田头小组农户家中,走访查看猪崽的病情恢复情况,由于道路阻断,农户临时居住点又相对分散,走访耗时较长。截止目前,除个别还需继续治疗外,生病的猪崽已经全部恢复健康。王荣刚队长在查看了猪崽的饲料、喂食以及猪圈的卫生环境后,与农户进行深入交谈,就猪崽的喂养、管理和生病时的治疗等方面交流经验。王荣刚说,一是从饲料上保障,选用新鲜、干净,不生虫霉变的饲料,防止猪崽中毒或引起不良反应;二是在喂食上要细化、要合理搭配,充分保障喂食的时间和数量,根据猪崽的吃食情况,合理搭配饲料,必要时可以把饲料煮熟后再喂;三是要保持猪圈内的环境卫生,经常打扫清理猪粪、猪尿,天气炎热时可以适当冲洗猪圈地面,保持猪圈通风,提高猪崽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领导干部扶贫帮扶民情日记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我参加下基层帮扶活动的第一天,说实在的,对于这项工作心里还是比较模糊的。

到达目的地后,发现眼前的景象的确可以用破败、萧条来形容。几辆接送职工的大客车安静地趴在路边,车身上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厂房的大门紧锁,窗户上的玻璃几乎全部破损,四面透风。办公楼的楼梯上有些水泥已经脱落,钢筋裸露在外面,就像是历经沧桑的古代栈道。楼道里的地面坑坑洼洼,几盏钨丝灯散发着昏黄的灯光。会议室里的墙面斑驳,桌椅陈旧。这和我之前所想象的国有大型企业完全是天壤之别,看来要想帮扶这样一家企业走出困境可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在了解完该厂的详细情况后,发现要想彻底改变兰棉厂的面貌,让这个曾经的棉纺织龙头企业气死回生,扭亏为盈,仅仅给予资金上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政策上的扶持以及进行体制上的改革。

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这也许才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村干部民情日记

全文共 99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家家户户沉浸在合家欢乐的节日气氛里。那么,山里的老百姓大年过得怎么样?我想去看一看。

下午,我约了县委副书记**、县委办主任**,一起到七里坪镇去看一看。

来到**村,路边有一家正在放鞭炮,我们径直走进一个小院,来到一户人家,一起围坐在院子里,聊了起来。

交谈中,得知主人家名叫陈国和,家里还有老伴、儿子,一家三口。

陈国和高兴地说:“我和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在广州做建筑工,1个月能挣上5000元左右,虽然苦点,但高兴。家里老伴种粮收板栗,还有补贴,1年收入七、八万,我家房子就是靠打工挣钱,在20**年建成的。”

坐了一会儿,陈国和的儿子陈勇从舅舅家拜年骑车回来。小伙子憨厚中透出精明,我跟他聊了起来。

“今年多大了?结婚了吗?”“25岁了,还没有结婚呢。”小伙子腼腆地回答。

“在哪儿打工?1个月能挣多少呢?”“在深圳电子厂打工。1个月能挣3500块钱左右,除去房租和生活费,落个2000块钱左右。”

“你有回来工作的想法吗?县新型产业园,有100多家企业,需要很多人做事。那里月工资两三千块的员工很多,多的能够达到八千多元。园区还配备了学校、医院、生活公寓,开通了县城至觅儿的专线客车,基础设施正逐步完善,县里正在开展‘春风行动’,你可以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事做。”

“我回来就听说园区招工的事了,正准备去看看呢。说实话,不想往外跑,费用太大,又不方便。我已经约好了几个一起打工的,过两天就去,如果找到合适的事做,今年就不出去了。”

**村党支部书记陈均儒闻讯赶来。我问陈书记:“你们村外出务工是个什么情况啊?”

陈均儒回答说:“我们村有1633人,有400多人在外打工,其中在本县打工的大约有200人,有200多人在外打工,打工收入基本上要占到每家收入的一半以上。”

我对方思意和陈敦学说:“全县要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到千家万户,开展民情大调查,摸清外出务工人员、创业成功人士底数,将这些情况和园区招工工作对接起来,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既方便群众,又服务园区,是富民强县的好路子。”

在回来的路上,我拨通了七里坪镇党委书记潘新华的电话,要求乡镇将“三万”活动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农户开展大调查,及时发布创业就业信息,为农民群众包括外出务工人员创业就业服好务,既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又有利于推动园区发展。这是乡镇今年要抓的一件大事,必须牢牢抓在手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乡镇干部双联民情日记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记录人:沙溪镇 张卫琪

时间:2009年3月27日

事由:中午,中学李校长来镇办事,反映饮用水问题。沙溪镇居民现在的饮用水是由溪水中直接抽取,经简单沉淀后直供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雨天更是浑浊不堪。这个问题是历届人代会代表必提的问题,历届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但因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彻底解决。

要求:希望政府解决学生及居民的饮用水问题。

结果:经过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决定把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列入今年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具体由王爵凌副镇长和廖鹏委员共同负责,联合大**矿,统筹解决镇区和矿区居民饮水问题。

后续跟踪落实情况:经多次与大**矿主要领导协商,现已就共建饮水工程问题达成协议。5月份,我镇与承建商和大**矿分别签订建设供水工程和用水合同。6月份该工程已进入征地阶段,年底前可动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