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圆梦中国德耀中华2021观后感(汇编20篇)

导语:人人都有“工匠精神”,“中国智造”、中国品质,自然就能更上一层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写作素材,欢迎查阅与学习,谢谢。

浏览

3476

作文

1000

感动中国最新观后感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看完《20xx感动中国》,看完栏目,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每次观后,总会给人以长长久久的思索与追问: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们令九州动容?走进他们,叩问自我,在感动中找寻本真。

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昨天晚上坐在电视机前静静的看完《2013感动中国》,看完栏目,心中突然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每次观后,总会给人以长长久久的思索与追问:是什么样的情怀使他们造就了如此浩瀚宏阔的精神世界?是什么样的机缘使他们令九州动容?走进他们,叩问自我,在感动中找寻本真。

然而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总是触碰你内心里最软弱的地方,但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有尊严,善良坚强的活着的时候,你,也就多了更多向前走的勇气。

其实我想,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后,我几乎可以泪流满面了,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

一个总为他人着想,又十分仔细细心、批改文件时总是一丝不苟,他对科学的热爱,他就是----朱光亚。他2011年逝世。他对以前充满遗憾,对未来充满向往。当我看到朱光亚的一幕情景之后,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直流着。

一个肝胆医生,不畏手术的风险,执意的来策划手术计划。当一个女孩生命垂危时,众多医生都不敢为她医治,而他却不管如何都要试试,进行了9个小时的手术终于结束了,女孩已经好了起来;他还常常为别人着想,为病人们摆鞋怕病人晚上下地时找不到鞋……他就是吴孟超,把病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而且他要求的手术费是十分便宜的。

刘伟对未来的向往,使他一次又一次的击破了他面前所存在的困难。他这种向往使他有了自己的天空。最后用脚弹出了一首首优美动人的钢琴曲。

这三个人物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他们是我最敬仰、最崇拜的感动人物。不论是残疾人还是四肢完好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天空。为别人所着想、为他人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是吴孟超和朱光亚。而刘伟是为了自己的信念、自己的坚持不懈闯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王锋的观后感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2月8日上午,在英雄王锋的家乡——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村部里一派忙碌,村支书姚金岭正在准备村里晚上集体收看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颁奖晚会的事宜。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对王锋的怀念。

2016年5月18日,王锋三入火海救下20余名邻居,自己却被烧成重伤,当年10月1日,不幸在北京离世。英雄虽已离去,但他舍生取义的精神感动了中原大地、感动了全中国,王锋再次为“河南好人”书写下浓重的一笔。

侠肝义胆河南人再次感动中国,“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这是“感动中国”给予救火英雄王锋的颁奖辞。晚会录制现场,王锋的遗孀潘品接过了丈夫的奖杯,并再次表达了对社会各界的感激之情。

“代替王锋站在感动中国的领奖台,我悲喜交加,但更多的是为我的丈夫感到自豪,他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是全社会对他的支持和认可。”坚强的潘品说。

尽管对王锋的事迹早已经耳熟能详,但录制现场再次播放的短片还是让在场的观众感慨不已。当潘品出现在领奖台上,观众用热烈的掌声给予她敬意。

“看到王锋烧伤的那一幕,我心里还是猛地咯噔一下。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人性中最大的善良,令人敬佩。”观众张艺藐说。

王锋此次当选,已是河南人连续四年荣登“感动中国”领奖台。自2002年“感动中国”推出以来,河南人已15次站上这个舞台,“河南好人”的品牌愈加响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最美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在舒缓婉转的传统中国音乐中(我只听出其中有一首是《阳关三叠》),伴随着森林草原、戈壁大漠、雪山圣湖、江河湖沼等优美的画面更替,种.种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纷纷登场,一个可与赵忠祥为《动物世界》的配音相媲美的男中音,用同样舒缓的口吻娓娓道来,讲述动物的故事,自然地插入中国历史、文化、人文、宗教、民族、民俗等,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幅幅画卷,引人遐思!

原来中国还有这样美的地方!对此,制片者除了惊艳,也指出了人类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但不是抱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非常理解地提到政府和人民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保护环境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与积极成效,追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挑战是巨大的,但自然也有着神奇的力量,中国的环境问题在以缓慢的速度逐步改善,“只要人类有意愿(并付诸行动),自然界总会有办法(恢复)”。这是影片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

这与西方媒体通常情况下一味炒作与渲染中国的环境问题有很大的不同。秘鲁也有很多人或出于无知,或源于偏见,往往追随西方,刻意对中国的问题横加指责。去了中国,才发现大不一样,而惊叹于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平衡各种复杂矛盾与关系的高超艺术。

所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么多的中国人不仅要生存,而且要发展,政府不仅要对本国负责,而且作为一个大国要对整个世界负责,面临的困难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有谁能真正肯定地给中国指明前进的方向?有谁敢夸口说放在那些个位上就有把握把中国的事情办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网络主题直播观后感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四十年砥砺奋进,七十年长歌未央,一百年精神永存,时至今日,在五四爱国旗帜的引领下,中国人进步图存、科学救国。中国梦以一丝微光到今日的无限光明,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传承,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之重任,科学兴国,吾辈担当。

科学兴国,是历史的启迪。那时我们沉浸于“天朝上国”的美梦而不自知,殊不知,工业革命后科技发展迅速的西方文明已逐渐将我们甩在身后。当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中国紧锁已久的大门,这片繁华千年的大地上留下了无尽的血泪与伤痕。近百年屈辱史,凝聚了中华民族无力的抗争与挣扎,终将沉睡的民族唤醒。鲁迅说:“我们将火药制成了烟花炮竹,可西方却将其制成火炮。”科学的停滞与落后,是造成我国国力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五四运动高举科学救国的旗帜,将中国唤醒。

科学兴国,是时代的感召。我们关注今日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跃居世界前列。林达曾言:“刺破水面的锐利冰封,它也许只露出一角。”我们不仅仅要看到经济增长的高速度,更要看到速度之下,能源驱动型产业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面临着人口红利衰退,增长乏力;高科技产业核心科技受制于发达国家的窘境。无论经济之花多么繁荣美丽,若没有科技作为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之梦的实现又何以为继?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时代,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在无数实践中被证明,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国之兴盛当以科学兴国、科学创新为先。

科学兴国,是吾辈之担当。挪威戏剧家易卜生说过:“社会如同一条船,每个人都要做好掌舵的准备。”而我们要做的,则是要做好接力传承中华科学兴国之使命。我们可以看到,先辈们已为我们迈出了坚实一步,从五四科学救国的大旗,到“八六三”计划,科教兴国战略,再到神舟系列飞船升天,杂交水稻亩产再度突破。我看到,从邓稼先的隐姓埋名,到屠呦呦永不放弃,再到南仁东的一生坚守,无数前辈的努力,造就了今日蓬勃发展之中国。而我辈当承其志,将中国梦以高铁般速度持续推进。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国度,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时代,领袖在新年贺词中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愿当代青年同胞们用科学力量武装自己,接力传承中华复兴之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百年潮中国梦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习主*的中国梦是什么呢?所谓中国梦就是一条道路,一条伟大的复兴之路,这条路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但他依然建立在每个中国人的心里;中国梦就是一条河,取之不竭的河水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中国梦就是一条河,取之不竭的河水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并时时刻刻提醒着国家富强,名族和谐,经济繁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就是一颗星星,这颗星星永远挂在天空上—北极星,把这璀璨的星光照耀着每一个中国人,每一各爱国者。

为什么;“中国梦”一经提出,就迅速被接纳并成为巨大的精神导向?因为它是人们内心的欲望,所谓渴望的。在更深远的层面,他是中华名族的一声叹息,它是一种期待,它是一种呼唤,它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它是中华名族千年来不衰的了力量源泉。

为了实现“中国梦”一代又一代的人曾付出了太多的艰难和努力。早在1840年,无数中国人为了它而进行了不写的抗争。然后,又留下了林则徐,孙中山等追梦的意志和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也没有停下追梦的脚步。也正是因为这些英雄的前赴后继,“中国梦”才得以还生。

中国的百年强梦走到及其幸苦,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牺牲了无数生命之后才有了今天的中国啊!今天的中国人的梦想是更加富裕,全面奔向小康。在前进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历史,回忆以往的经历,铭记历史,激励自己,未来的路才会走的更顺畅。

梦是春天的花蕾,有梦就有未来。我们想起了《寻梦者》中的一句话,“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艳的花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中国2024年度十大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次观看《感动中国》,感动都会在霎那间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无限的力量,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灵,冲击着我的每一根神经,直到感动的泪水潸然而下。

目前,王锋同志先后被中共南阳市委授予“雷锋式好青年”,被南阳市综治委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被团省委、团市委、团县委分别授予省、市、县“见义勇为好青年”,被全国雷锋文化联盟组委会授予学雷锋“爱心推广之星”,被评为由新华社主办的“中国网事·感动2016”第二季度网络人物,入选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主办的2016年7月份“中国好人榜”,被南阳市人民政府追记为二等功。

王锋的烈士称号和时代楷模荣誉正在申报之中。

10月16日上午10点35分,载着王锋骨灰的航班缓缓降落在南阳姜营机场。三入火海救人的英雄终于回家了,南阳市和方城县万余名群众夹道迎送。

2016年5月18日,面对无情大火,南阳方城青年王锋三度勇闯火海,先后救出6人,及时呼叫楼上10多名住户脱险,除自己烧伤外无一人伤亡,英雄王锋10月1日下午因感染,病情迅速恶化加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于4点34分去世。

10月4日,在北京八宝山举行了英雄遗体告别仪式。 随着机舱门徐徐打开,王锋的妻子潘品在亲属的陪同下手捧骨灰盒走下舷梯。在宽阔的停机坪前,南阳市和方城县主要领导与潘品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向她和家人表示慰问。 10点51分,在4名礼兵的引导和护送下,王锋的骨灰被送回方城县,沿途来自南阳市区的五千余名群众胸佩绢花,垂首肃立来送英雄最后一程。 11点50分,灵车驶入方城县全民健身广场,在这里,王锋的家乡人为他举办了骨灰返乡仪式,方城县党员干部群众和部分青年学生共5000余人参加仪式。 潘品手捧骨灰盒,在4名礼兵的护送下,缓缓地走向仪式会场中间,将王锋同志的骨灰盒小心翼翼地放置到方桌正中央。挽幛丛立,哀乐低回,菊花簇拥的灵台上,潘品诉说了对丈夫最深的眷恋和不舍,表达了对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深深的感谢。方城县青年代表也表达了社会各界对王锋最高的敬意。

仪式结束后,王锋的骨灰被护送到方城县十里庙公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爱我国家圆梦中华我们的节日观后感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一个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端午文化,宣威市双河乡一中于端午在学校大会议室组织全校教职工观看“爱我国家圆梦中华”主题文艺展演。本次展演以“爱我国家·圆梦中华”为主题,共分为《寻梦汨罗》、《诗画田园》、《风润农家》、《大美中华》4个篇章共11个节目。除了富有湖湘文化和端午节特色的节目外,此次展演还呈现了陕西华阴老腔、四川北川羌族舞蹈等富有地域特色的节目。文艺展演最后在《我们的中国梦》欢快的旋律中落下帷幕。

全校教职工观看得津津有味,观看结束后,大家对这次文艺展演做出了高度的评价。双河乡一中教职工一致认为,本次文艺展演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文化。例如《世界有条汨罗江》这是上下求索和团结拼搏精神的完美诠释,是汨罗江源远流长端午文化的最佳表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楼兰艺术团跳起了欢乐的民族歌舞《若羌赛乃姆》,用楼兰文化民间史诗,展示若羌人从古到今动人的爱情故事、丰收欢乐和英勇无畏的坚强精神,将现场气氛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现场观众的呐喊叫好声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是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精彩呈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给观众们带来的精神食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梦祖国颂2024国庆特别节目个人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祖国妈妈__岁的生日。看了国庆__周年的大阅兵,作为一名21世纪的小学生,祖国今天的强大和繁荣昌盛使我感到深深的骄傲和自豪,我由衷地说声:“我爱您,祖国”!

我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她有960万平方公里广袤无垠的疆土;她有上下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她有饮誉世界的四大发明;她有三山五岳的秀美江川。千百条悠悠流贯的河川是她飘散的长发;绵延的山脉是她硬朗而精神的脊背;洞庭湖的水、西湖的波是她明亮的眼睛……当然,她也有黑暗、痛苦和屈辱的过去,但是历代中华儿女的努力和奋斗,使她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祖国母亲踏上了新的征程。经过血与火洗礼过的祖国伟大而坚强,面对灾难,她坚定不挠,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和冬天的雪灾,体现出祖国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昨天是一页翻过的历史,今天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弹指一挥间,__年过去。今天,我们的经济高速发展;我们的科技硕果累累;我们的教育日新月异;我们的体育突飞猛进;我们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创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辉煌。__周年国庆大阅兵的壮观场面,创造了新中国的神奇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颁奖盛典2024观后感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揭晓。他们中间有身患绝症坚守抗疫一线的“人民英雄”张定宇、为救援群众牺牲在洪水中的消防员陈陆、改变山区女童命运的公益校长张桂梅……这些个人和团体的事迹感人至深,紧扣2020年的焦点与热点,共同刻画出了令人引以为傲的时代精神丰碑。

历经十几载光阴,《感动中国》已经成为新春时节观众们倍感期待的“年度精神史诗”。每年获奖者来自天南海北,身处不同的职业领域,每一个站上领奖台的获奖者,都有一股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走过一条坎坷不平的奋斗之路,他们用“远近高低各不同”的人生轨迹,让我们明白什么才是正能量,什么叫做真善美。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也使得这一年的感动人物别具意义。比如,“天坑村”的“带路人”毛相林。他在绝壁上“凿”出脱贫致富路,改变了村庄的命运。而过去的这一年,也是中国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一年,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样载入史册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毛相林这样面对缺乏物资与技术,敢向险境要“天路”的奋斗者。再比如,这一年的特别致敬,献给了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抗疫英雄们。每一个曾为防疫需要做出让步的普通人,都是2020年感动中国的英雄。

许许多多的人如我一样,都带着敬意,在泪水与鼓掌中看完这一个个故事。面对这些英雄,光有感动显然不够。“感动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给国人带来感动,更要有“奋斗中国”。细想之下,每年的感动中国人物都在下一个新一年的开端与大家见面。与其说它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更像是对新一年的鼓舞和呐喊。它用过去一年最触动人心、感人肺腑的人物来激励观众,为新时代奋斗者树立偶像和榜样。

时代的巨浪终究由一朵朵浪花汇聚而成,每年的获奖者有限,但历史的奋斗者无穷。已经到来的牛年,更注定是奋斗的一年。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起步之年,前方还有许多关卡要闯过去,有许多挑战要勇敢直面。身为这个时代中的一份子,我们或许永远没有机会登上“感动中国”的舞台,但精神的奖杯却在所有人中传递,“奋斗中国”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能用担当、奉献、热情,演绎出自己的精彩。

感动过了,那就抓紧动起来吧。春天的步伐已经到来,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调成泛黄色调,温火热煮青葱岁月,《中国合伙人》里有旧时代热血青春;三个青年从一无所有到身家万贯,这是一部励志大片;横跨几个年代,里面有时代的断截面;还有始乱终弃的爱情,有始至终的友情……陈可辛想说的东西很多,但什么都没讲彻底。或许,其实是这样,他并不想说这么多,他只是觉得要堆砌这么多,因为这些对票房可能有益。经过《武侠》和《血滴子》(监制)或小或大的失败教训,他对失败产生前所未有的恐惧,迫不及待想找个机会消除挫败感。

陈可辛擅长刻画情感,以及更大一点的群体情怀,他所有的电影都在围着情感打转,即便在尝试拍摄中国式大片时,类型电影的框架也压制不住他对情感的突出关注。这是陈可辛最大的优点,他懂得人性的复杂,情感的美好与哀愁。可惜在《中国合伙人》里,他并没发挥出上好状态,成冬青、孟晓骏和王阳三人的性格和关系变化,包括他们各自的爱情,除了偶现的动人妙笔,几乎全靠旁白帮忙。在讲述方式上,我没见过这么笨、这么匆忙的陈可辛,旁白多得令人厌烦,简直退化到早期作品《双城故事》的地步,旁白甚至比之更泛滥。设想一下,假如抽掉三人相互交叉的旁白,仅借助于画面和情节,他们三人的性格和情谊差不多会坍塌。过于依赖旁白,就像强行灌输的评述,生硬地为观者构建对主角们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129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说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颗凡星,那你就不该甘于躲在云层之后,而是应该用你的光亮与璀璨去照亮别人乃至整个世界。

我是擦着眼泪陪孩子看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这本是学校留给孩子的家庭作业,但是却给我这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对中国工程院院士__同志一生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的崇高赞誉。__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在癌症晚期,生命的最后一刻,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最后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完成了他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一次冲锋……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这是中国海军南海守礁战士__的真实写照,__21岁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一守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在2021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人还有很多,有__;有__;有__;有__……。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如果说学雷锋离你太过遥远,那你不妨学学他们。放下内心的浮沉与躁动,去感受这些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而却不平凡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不再冰冷。其实我们无需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关爱之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其实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过的过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感动中国2024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116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英雄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质。

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的途程中,虽无需董存瑞那样再去舍身炸碉堡,但却需要那些勇立潮头、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英雄,需要那些立足岗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英雄,需要那些缉毒、反恐、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狼”式英雄,需要那些戍边卫国、献身国防、舍小家为大家的军人英雄……

和平年代的英雄,多是从平凡里走出来的,不是高高在上的,不是存活在教科书里的。不管是祖辈还是父辈,或是90后甚至00后,总有一批英雄为祖国、为民族挺身而出。

在奋进新时代的新征程中,英雄人物就在我们身边。央视播出的“_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种得桃李满天下的卢永根,省吃俭用,把一辈子的积蓄880万元捐献给了教育扶贫事业;被称为“人民的樵夫”的廖俊波,以“背石头上山”的艰苦工作,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守护土地,就是守护国家”的卓嘎和央宗,半个多世纪来,她们以放牧为生,守护着祖国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他们看似平平常常,但他们的事迹却感人至深。

近几天,川航3U8633机长刘传健“史诗级”备降事件刷爆了朋友圈,也成为关注的热点。风挡玻璃突然爆裂,驾驶舱瞬间失压,气温降到零下40度,大量机载自动化设备失灵,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吸”了出去。每个惊魂细节,都意味着这是一次足以载入航空史的奇迹;被惊魂细节和英雄意志感动的网友们热情地为机长刘传健点赞,称他是“英雄”、“中国版萨利机长”。

现实生活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令人感奋的变化,现代化实践中到处都涌现出令人敬佩的英雄。可见,英雄梦不是睡到自然醒就能实现的,英雄壮举那惊天动地的一瞬间,其实是无数个平凡的日日夜夜的辛苦劳作成就,是心灵的千锤百炼铸就。

设想一下,一个整天懒懒散散、无所事事的人会成为英雄吗?一个极端自私、漠视人民生命财产的人会成为英雄吗?一个玩世不恭、没有国家责任担当的人会成为英雄吗?

心怀英雄情结,坚守平凡岗位。英雄壮举蕴含于平凡的工作之中。把复杂的事情做出条理性,把简单的劳动做出熟练性,把单调的工作做出极致性,用扎扎实实的劳动构筑英雄的阶梯。“爆炸性释压”是飞行员日常训练的科目之一。严格的日常训练,让刘传健机长在关键时刻作出了正确判断,也拯救了128条性命。

而把英雄情结和家国担当融合在一块,英雄才有深厚的精神沃土滋生,才有丰沛的精神追求凝聚。那些默默无闻的夜班编辑,那些凌晨早起的马路保洁工,那些坚守于工作岗位的工人、农民、教师、士兵、科技工作者,他们中的模范人物,心灵深处总有一丝报国情怀在躁动,只是默默地等待时机。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历史是人民书写的,英雄是人民的优秀代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英雄辈出。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奉献,我们也会在不经意间成为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的观后感怎么写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落下了帷幕。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让我们感动,令我们震撼,一个个感人的事迹敲击着我们心灵最深和最柔软处,发出动人的感动之声。

获得殊荣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没有人是为了今天的奖台而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举动,只是因为忠于自己的内心,缘于爱。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爱需要传承。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诗人曾经说过:看一眼鸟儿的飞翔,就可以减轻心灵的重压,能激活潜藏在内心的某种渴望。感动,是我们内心被打开时的那一道优美的弧线。

看到那些人面对信仰和追求的义无反顾和淳朴,或许对今天习惯于功利也擅长于钻营的我们大多数来说,他们很傻。的确,他们傻的让我们为他们价值观的单一感到不可思议(尤其文化多元的当下),因为在追逐个人名利与权势时,他们却在为改善这个世界而努力,不单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了将来的那些熟悉的和陌生的你我他,哪怕力量微小,但仍在坚守真正的高兴,唯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才给得起,接受和付出都是喜悦的来源,但付出后的喜悦更持久。我们要相信那些美好,相信它们,你和我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对身边的人而言,远离现实和功利的我们会带给他们更多阳光的生活态度。如果我们还

没有那样博大的胸襟,也没有高尚的奉献精神,也不要气馁,并不是每个人都要那么高尚,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高尚,但是,在积极的道德和消极的道德里面,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和精力践行积极的道德,那么我们可以先从消极的道德开始,选择不伤害、不破坏、不贱踏。所以,我们要做个温暖的人,你我温暖,身边的人就温暖,世界也会有温暖!

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们疲于张开发现美的眼睛。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眼前,处处都有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献、踏实严谨的老前辈,也有积极进娶钻研努力的年轻人,有关怀体恤员工的领导、也有相互关爱的同事,都闪耀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在一点一滴中都流淌着感动,撞击着我们的心灵。张开眼睛,去发现身边小细节中隐藏的,被忽略的感动吧!

都说中国梦,中国梦其实源于每个人普通的梦,关键在于有爱,在于坚持爱、传承爱。感动不只是一场晚会的激情,一次刹那间心灵的温暖,它需要落实到具体行动。每个人都行动起来,我们的明天会截然不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感动中国2024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__颁奖典礼》终于在__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从__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就开始制作《感动中国》了。看了这么多年,发现评选出来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都有共性。

1、科学家: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忘我工作为国家;

2、医生:医术高超,人格高尚,为患者省医药费;

3、教师:为教育放弃家庭,放弃前途,坚守在贫困山区;

4、见义勇为者:很多获奖者为救别人,失去生命或者健康;

5、民间慈善贡献者:生活简朴,心系慈善公益;

6、警察或军人:坚守岗位,不顾个人安危;

7、母亲:平凡的母爱,但是很伟大;

不说了,虽然每一期的感动都大同小异,但是这仍然是一档传播正能量的好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5495 字

+ 加入清单

怀着陪陪孩子,看看萌宠的心理,周日去看了这部为誉为今年暑假中国电影的“清流”之作——《我们诞生在中国》。不想,75分钟的电影却是一场视听盛宴,让人时而忍俊不经、时而悄然涕下,这是一部值得去细细咂摸的好片。

如果用一句话概述这部电影,即由世界上最好的野生动物摄影师们耗时三年跟踪拍摄,记录了雪豹、大熊猫、金丝猴、藏羚羊和丹顶鹤等动物的生存故事,并经由陆川之手剪辑,最终呈现了一部迪士尼合家欢版的可可西里。

但是我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中华大地无与伦比的壮美河山,生发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由衷敬畏,接收到的是生生不息爱的力量。它不仅仅是关于动物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时间流转和生命轮回的寓言。

自然之美,心醉沉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影的每一帧画面都是光影杰作。

巴蜀盆地的修林茂竹、苍翠欲滴,青藏高原的壁立千仞、千里冰封,可可西里的天高地阔、苍茫无垠。神农架的奇山异水、原始神秘。

片中有两处镜头让我印象深刻,一是朝阳中展翅高飞的丹顶鹤。沐浴着万道霞光,鹤群舒展修长的勃颈,扇动轻盈的羽翼,优雅圣洁到不可方物,果真是通灵的鸟儿,“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还有一处是飘落于山涧溪水的落叶。山谷叠翠,溪水泻玉流珠,清澈如镜,一枚银杏叶随水流转。叶灿黄,水莹碧,寂无声。一颗心只愿如那枚叶子,“质本洁来还洁去”,静美安宁,归于尘土。

电影大量运用了延时摄影的方式,用动态的方式,向我们呈现了平时肉眼无法捕捉到的自然美景。

苍茫群山间,须臾,云海急速聚合,遮天蔽日,浩浩汤汤,如大军压境,气象万千,时而云收雾散,睛空万里,恢复一派春和景明。

春日降临,雨后春笋破土而出,节节拔高,竞相生长。各色花朵蓓蕾摇曳,砰然绽放,自然的生命力扑面而来。

面对如此瑰丽奇观,怎不让人心生感慨?于是,史无前例的,在电影开场后三分钟,当看到洪荒壮美的青藏高原,我忽然湿了眼睛。这,就是我的国家,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土地,相对于它的天荒地老,我何其渺小,投入它广博深邃,我何其幸运。忽然非常遗憾刚刚过去的八月,没能跟随心灵导师去到藏区,看藏羚羊千里迁徙,听澜沧江奔腾怒吼。时也命也,未能成行也许是上天看到我并未准备好。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去往世界屋脊,与群山作一场等待已久的心灵对话。

感谢电影的摄像师们,爬冰卧雪,栉风沐雨,耗时18个月的跟踪守候,拍摄了350个小时的素材,其中摄影团队足足跟了3个月才终于拍到雪豹“达娃”的踪迹,甚至趁着它们出外溜达,冒着生命危险将摄像头贴到雪豹之家的墙上,由此拍摄到它们完整的生活图景,为观众带来弥足珍贵的镜头。

片尾彩蛋中,一位摄影师面对多变的天气,说“等待下去,一切都会改变”。是的,生活需要等待,生命需要等待。静待花开,静待改变,静待未来的精彩呈现。

音乐之魅 浑然天成

观影中,对音乐敏感的我,耳朵不时有惊艳之感。在网上一查,果然,作曲是英国人Barnaby Taylor, 是之前BBC纪录片Wild China的配乐作曲家。

第一曲《Song of Life Instrumental 》是本片的主题旋律,贯穿全片,大气雄浑,与广袤壮阔的高原大湖,原野险峰相映衬,为全篇奠定了史诗般的气质。聆听它,颇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沧海桑田之感。

在群猴们开心玩着折树枝的游戏时,配以的音乐名为《Tau Tau Troop 》,这段乐曲非常特别,借鉴了京剧的曲调,运用了中国的传统的打击乐,轻松明快,诙谐有趣的旋律,烘托了猴子们活泼好动、古灵精怪的游戏场面。让我立刻想起了多年前那部国产动画片神作《大闹天宫》,齐天大圣大战天兵天将的配乐就是大量运用了京剧。说不定,作曲家就是瘦了这动画片的启示呢?哎呀,说其《大闹天宫》。是不是暴露年龄啦。

还有,春回大地时,一曲《Life Force》强而有力,行云流水的音乐体现出生命的蓬勃生机,让人心花绽放,跃跃欲试。讲述仙鹤与灵魂的传说时,《The Cycle of Life》用竖琴固定音型循环为音乐脊骨,强调生命的轮回,引人无限遐思。

如果说,电影的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是一颗颗珍珠,那么这一曲曲音乐就像一根彩色的丝线,将珍珠连缀成串。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音乐在剧中起到了极大的诠释、烘托、渲染和升华的作用,如果没有了这些天籁之音,影片将黯然失色。

可惜,电影的原声大碟要等到明年全球公映时才能上市,只有静候了。

说完了对镜头和音乐的总体感受,具体来讲讲电音讲述的三个故事。

金丝猴的故事——叛逆的背后是爱的渴盼

金丝猴淘淘的故事,活脱脱就是一个青春期男孩从叛逆走向成熟的成长史。这个小伙子不明白为什么在妹妹出生后,父母就不再对自己的嘘寒问暖,极度渴望家庭温暖的它加入了流浪候的队伍,嬉闹打架的“非主流”生活让他暂时获得了快乐。可是,随着寒冬降临,面对苍鹰的死亡威胁,小伙子忽然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想象那样精彩。于是,他走上了回家之路,并勇敢地从苍鹰的利爪下就下了妹妹,终于,这个叛逆的男孩终于回归到家庭的温暖怀抱。

摄影师用镜头“捕捉”到猴群的芸芸众生像。淘淘的桀骜不驯,父亲的一脸严肃,独眼流浪猴老大的世故精明,简直就是“讲述老百性身边的故事”。影片还向我们展示了一道“奇景”,大雪天猴子们直立行走,人模猴样地让人忍俊不禁。

看到淘淘最后和家人幸福依偎在一起,由衷为他感到高兴。曾经走过花季雨季的我们,也曾经历“成长的烦恼”。自卑又自傲,真诚又敏感,悲观亦开朗。内心认为自己已经是成熟的大人,可又不能独自面对现实的风雨;对父母老师关上“心门”,却又渴求知音,将心中的秘密写进日记本里。

其实,每一个叛逆的孩子的冰山下,奔突的都是希望被看到、被听到、被认同的岩浆。没有所谓的“坏”孩子,只有缺爱的孩子。所以,当我们如今也做了父母,是否应该给青春期的“淘淘”们更多尊重、更多理解,不粗暴,不越界,真正和孩子平等相待,这才是爱发生的基础。

另外,脑洞大开的我要多说一句,淘淘的故事让我想起了最近热门的“二胎”话题。当父母剃头挑子一头热地想为孩子添个伴儿,是否应该先征求一下老大的意见。就像“失意”的淘淘那样,家里的大孩子不明白为什么有了弟妹后,自己就不再是父母的宠儿了,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满是爱被夺走的焦虑。父母如果不重视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伤害,甚至出现如同淘淘一般负气出走的过激行为。所以,生之前充分沟通,生之后公平对待,大宝二宝亲密相处才能成为现实。

熊猫的故事——父母的爱指向别离

熊猫篇说的是熊猫妈妈丫丫和女儿美美的故事。刚出生的美美脆弱无依,娇软的叫声让人怜爱。妈妈精心照料,温柔呵护。渐渐地,孩子长大了,她急切地想要去探寻外面的世界,一不留神,叽里咕噜滚下山坡,熊猫妈妈急忙赶来帮忙,轻轻衔起,舔犊情深。但是,孩子终将羽翼丰满,离开温暖的家。经过一次次弃而不舍地尝试后,女儿美美终于凭借一己之力爬上数丈高的树顶,宣告着与母亲的别离正式到来。

那一刻,树下的母亲仰望着女儿越爬越高,直至消失在枝叶繁茂的树顶,她亮晶晶的眼睛里,有鼓励、有担忧、有不舍、有希望。我不禁想起龙应台那段著名的话:“所谓的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人到中年,许是拥有了很多,但蓦然发现,父母已渐渐老去、儿女只一心要挣脱自己的保护去远行、朋友们于曲终之际渐渐散去、默默“目送”。有没有在这里找到你的影子,这里的“我”又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这一生,我们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会目送着我们的孩子蹦跳着离开。但是我们很少回头张望,只因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但是,以为永远都不会来到的那一天真的会来,再也不会有人为你守候,为你挂牵,为你等待,哪怕你已经转弯仍舍不得收回目光。

所有的爱都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别离。身为子女,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要多看看他们的眼睛,而不是让他们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我们不可能代替孩子去体验、去生活、去获得的幸福。所以,我们不能用爱的名义去过度保护他,这其实是一种剥夺,他总要自己去穿越孤独、分离、伤痛,才能获得免疫力,才能成为他自己。才能成为他自己世界的主人。上天赐予我们成为母子(女)缘分已是最大的恩赐,陪伴他,看到他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就应感恩。

雪豹的故事——自然的最终法则是公平

雪豹达娃是雪山的女王,高冷凶悍的她其实有一颗慈母心,她的每次一捕猎都是为了养育自己的两个幼崽。“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了孩子,她勇敢地迎战彪悍的闯入者;为了孩子,她全力捕猎伤了爪子;为了孩子,明知会九死一生,她仍拖着病体攻击牦牛群,折戟而归。春风又绿了群山时,达娃永远长眠于高原的冻土里。

许多人说雪豹的故事赞颂的是伟大的母爱。我承认母爱的伟大,但我从中看到的是自然的公平。因为公平,面对凶猛的捕食者,羚羊们只有拼命奔跑才能逃脱屠杀,因为公平,即使处于食物链顶端的雪豹,也会因势单力薄被驱逐,因伤病而挨饿受冻直至死亡。当看到雪豹和牦牛生死搏斗时,我的内心是纠结的,两位都是母亲,都是为了自己孩子的生存在厮杀,哪一方落败都让我深深叹息。但是正如摄影师不能出手相助,我们,也不能去偏袒任何一方,否则,就会破坏自然铁的定律。

小时候看影视剧,我们总是会着急地问大人:“谁是坏人、谁是好人?”如今,我们已经明白,这是世界原本就不是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二元对立。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和不易。自然,自始至终依照着自己的规律运转。不帮好人,也不帮坏人。或者说既帮好人,也帮坏人,这是公平,因为无私。作为一个成熟的人,我们应该不再热衷做一个评判者,而是更多地去接纳、去宽容,去接纳万事万物,去宽容别人和自己,这就是最大的慈悲。同时,守好我们自己的本心,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这也是我们自己的“道”吧。

在雪豹妈妈故事的开头,看到她一个人守护两个孩子。五岁的小兔不停问我:“他们的爸爸呢,去哪里了?”大大的眼睛里蓄着泪水。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固执地认为一个家有爸爸妈妈和宝宝才是完整的吧。我耐心地对她说,雪豹的家庭就是妈妈独自抚养宝宝的。

那一刻我不禁想到,在动物世界,单亲妈妈是自然规律。而在中国社会,“缺位”的父亲则很让人无奈。“爸爸去哪儿啦?”爸爸通常不在家,在办公室,在饭局里。爸爸在家时,也常常是形同虚设的,在朋友圈中,在游戏里。所以,中国的妈妈们大多是辛劳的,是愤怒的。于是,“缺失的爸爸”+“焦虑的妈妈”+“崩溃的孩子”=中国式家庭。缺位的父亲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陈道明说过一句话:“男人最大的时尚就是多在家待一待。其实把所有该回家的人都召回家,这个社会就会安定许多。现在有多少不回家的人,不是因为事业,而是在酒桌上,歌厅里。如果晚上每个家庭的灯都亮了,也是一种时尚”。父亲们从所谓的忙碌中抽出身,从浮华的微信里抬起头,让自己的内心的那个小男孩真正成长为一个承担责任的男子汉,多给孩子一些高质量的陪伴。给妻子多一些体贴关怀,这个社会真的会很安定很多。

向死而生 爱的轮回

电影的结尾,金丝猴淘淘带着妹妹愉快玩耍,熊猫妈妈丫丫又添了一个小宝宝,雪豹达娃的两个孩子开始自己捕猎,藏羚羊依旧往返于可可西里和卓乃湖之间……春华秋实,年复一年,新的生命诞生、成长,旧的生命衰老、死去。看得出来,影片很想和观众探讨一番生死的意义所在,所以,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都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丹顶鹤这一“神鸟”,“当一个生命走到了尽头,仙鹤会背负着它的灵魂飞向另一个美好的地方,那里有生命的轮回”。

中国人一向对于死亡讳莫如深。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但我想说,其实我们应有“不知死,焉知生”的智慧。死亡,可能是这时间唯一公平的事情,“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尽管我们都明白,我们出生后的每一天都在接近死亡,不能逆转、无法改变,但因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我们仍很难做到对死亡的释怀和坦然。

如何能破解生死的迷局?我想尝试着这样回答。那就是向死而生,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我们便没有时间去纠结、去后悔、去蹉跎、去哀怨。我们要像太阳那样去发光发热,像大河一样去日夜奔流,像羚羊一样去驰骋奔跑,像花朵一样去绽放美好。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努力活在当下,雪豹只会在乎眼前的这一次捕猎,孩子只会陶醉此刻嬉戏的快乐,我们要向动物、向孩子学习,每一次呼吸都深沉饱满,每一次事情都全然临在,每一分每一秒都和自己的心在一起,我们就能越来越踏实、从容、坚定、勇敢,不念过往、不惧将来、不留遗憾,我们就能明白,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体验,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体验。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轮回的意义。我们每一个人其实和自然是一体的,我们在她的怀抱里,被天地孕育滋养,我们是万物,万物也是我们。今天,我们作为羚羊死去,躯体融入泥土,明年,我们以野草的形式,在草原上蓬勃生长,秋天,我们作为一枚秋叶沉入水底,春天,我们以鱼的身姿在湖水中自在游弋……死亡,绝不是决绝,消亡,更应该是另一种形式的重生。

参详生死的意义,是为了更加珍惜生命,更有知觉地前行。这一世,我们选择出生在这个星球、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做父母的儿女,做爱人的伴侣,做孩子的父母,已经是最大的幸运,因为作为是万物之灵,我们远比动植物更能体会到丰富的情感,付出和收获到更多的爱。爱,流经我们、滋养我们、爱,唤醒我们,升华我们。

我们诞生在这里,我们诞生在爱里。

我们的灵魂在爱里生生不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我看了之后,心里深受感动。

在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秦玥飞。

秦玥飞,耶鲁大学毕业,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for·China)联合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

2011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2013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立个人一等功一次。2014年服务期满,秦玥飞认为“输血”并非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放弃提拔机会,转至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官,用“造血”建设乡村。他带领村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通过创业创新为当地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今年,近30名来自清华、北大、复旦、人大、中国社科院等院校的“乡村创客”在15所村庄开展产业扶贫与创业创新,得到当地政府与村民好评。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秦玥飞的颁奖词是: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感动中国》,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迹、感人的创造、感人肺腑的场面让我心潮澎湃、热泪盈眶。

让我敬佩的是一个12岁的小女孩。何玥即将小学毕业,却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住院进行了第一次手术。9月初,病情突然复发二次入院,肿瘤已扩散至脑部组织。当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她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11月17日,小何玥脑死亡,父亲根据她的遗愿将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捐给了三个人。

在亲人眼里,何玥是个爱学习、有爱心的孩子。今年4月,做完手术第三天,她就回到学校上课了。她的家里满满一面墙都贴着她的“三好学生”之类的荣誉奖状。08年汶川地震时,她硬逼着父母捐出了一个月的工钱。她被查出脑瘤后,学校为她捐钱,她要父亲捐给更需要的人。

9月中旬,爸爸从广东打工回来,她第一句话就说:“爸爸,我想把自己的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她说,她只剩下三个月的生命,她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给别人生的希望。由于是何玥最后的心愿,亲戚们最终同意了何玥的想法,决定帮助她完成遗愿。

我以后也要向何玥学习,学习她做一个对社会有很大作用的、有爱心的人。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诗词大会的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收视率最高的不是乱七八糟的综艺节目,而是颇有文化品位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多少人家都是一家老小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竞猜。

最让我喜欢的是本季年龄最小的高中生武亦姝。虽然只有16岁,还在读高中,诗词储备量却相当的惊人。一位喜欢陆游,每天带着苏轼的词的女孩。

她的美是内外兼修的,身高180,一张巴掌脸既端正又上镜,是一种天然的没有斧凿的,再加上满腹诗书的气质。满足了人们对古典美女的全部标准。

我说她是三高美女:才气高、颜值高、个子高。

她像玩一样来参加这次诗词大会。

每个环节都那么从容淡定。“飞花令”环节是最让人紧张的,那么短的时间要说出有规定字的那些诗,还不能重复。在“月”令中,她出现了重复,马上在规定时间予以更正。

在总决赛的“酒”令中,一口气说了四句带“酒”的诗,直接让对手乱了阵脚。

在与北大博士生陈更的对擂中,她毫不怯场,率先拿到5分,攻擂成功!被武亦姝击败之后,陈更说了一联诗: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昨天的总决赛又与强手陈更,眼看差11分就要被陈更追上,仿佛神助,让陈更的竞赛止步在一道简单选择题上。

最后的攻擂,她的淡定又让多期擂主彭敏频频失误。

最终让这位才气高、颜值高、个子高的江南美女登上了“中国诗词大会”冠军的宝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CCTV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全文共 5943 字

+ 加入清单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播出了,看完感动中国,我真心觉得,闲着是罪恶的,浪费钱也是罪恶的。闲着,其实就是浪费时间,那么概括起来,浪费是罪恶的,应该怎么办?应该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金钱,珍惜资源。

郭小平心里,更看重的不是院长头衔,而是红丝带小学校长的身份,与此相关的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动容的名词“艾滋病”。

2008年11月15日晚,郭小平带队,红丝带小学的3位老师和12名艾滋病儿童一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12·1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晚会的现场录制,与他们一起排演这个节目的还有两位防艾大使:我国著名歌唱家彭丽媛老师和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老师,濮存昕老师还是这所特殊学校的名誉校长。节目录制前,他刚刚跟孩子们同桌吃了晚饭。

晚会现场,主持人把话筒给孩子们,让每个人说出自己的心愿时,孩子们的眼睛都是湿的。其中一个小女孩叫翠翠,上台后一直在流泪,声音哽咽地说以后想做一名护士;胖胖的高个姑娘叫盼盼,说自己想当一名舞蹈家;小男孩文慧则神情坚定地说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医学家,攻克艾滋病!

孩子们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唤出全场所有人的眼泪,嘉宾哭了,主持人哭了,现场观众哭了,摄像师、灯光师的眼中也闪着泪花。我坐在观众席上,尽管上午刚采访了这些孩子,但还是忍不住再次为他们的命运流泪。郭小平说,想当医学家的小男孩特别聪明,特别爱读书。

想当舞蹈家的盼盼还为现场观众跳了一小段新疆舞,脸上绽放着羞涩的笑容。我在想,是什么让这些特殊的无辜的孩子,还能有梦想,有笑容?

台上,红丝带小学的名誉校长濮存昕正在把郭小平隆重介绍给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聚光灯下,郭小平穿着一件不入流的普通外套,有点风尘仆仆的感觉,看上去不像院长,倒更像一个父亲、一个乡村教师的形象。

医院里办小学,解决两代艾滋病人受教育问题的有效尝试在中国,所谓二代艾滋病人,主要是指通过母婴传播的艾滋儿童,这些儿童的父母是艾滋病人、或者仅一方是,这些孩子的艾滋身份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注定。

2008年10月30日,一项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支持的调查对外发布消息,在中国6个城市的成年人中,存在着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严重歧视。30%的受访者认为感染艾滋病的儿童不应该被允许和其他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将近65%的受访者不愿意和艾滋病感染者住在同一所房子里;48%的受访者不愿意与感染者一同用餐。

尽管这种歧视在中国是被禁止的,但是歧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艾滋病感染者的生活,并对艾滋病预防十分有害。

此次北京采访中记者看到,郭小平和他的助手李学军(临汾传染病医院院长助理)、刘美婷(红丝带小学音乐老师)、张新平(红丝带小学文化课老师),还有刘倩(红丝带小学生活老师),吃住行都与这些孩子们在一起。而刘倩本人既是志愿者,也是一名不幸的艾滋病毒感染者。郭小平对这些孩子的称呼是“我的娃们”。

郭小平:“对艾滋病宣传初期,见诸于媒体上的报道往往与道德、伦理的沦陷相关,从而造成人们的误解。实际上艾滋病患者被传染的渠道有三种:一是母婴,二是血液,还有就是性传播。在山西,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很少,多数艾滋病人是通过卖血和输血途径所传染。艾滋病患者首先是病人,应该给他们以起码的同情。但是媒体和社会往往忽略了这点。所以我认为,对艾滋病患者要做的不仅是治疗,更多的是关怀,这才是最主要的。比如这些艾滋病孤儿,还在母亲肚子里时,就染上了艾滋病病毒,成为血液传播的第二代受害者,这是一群命运坎坷,备受病痛折磨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怀,需要我们的正视,需要像健康孩子一样上课、游戏、生活。否则,一旦他们在冷眼和歧视中长大成人,将会对社会构成很大威胁,那时再想教育就晚了。”

采访中获悉,那个晚会上想当护士的小姑娘翠翠,刚来医院时患有强迫症,舌头伸出来总也收不回去。翠翠只在小学念了一年书,当时身边的同学都指着她说她有艾滋病,远远地躲着她,翠翠长时间被这种环境包围,所以性格很孤僻,不爱见生人。到病区几个月后,翠翠就不再吐舌头了,胆子也大起来。去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我去红丝带小学采访时还看到了翠翠表演的舞蹈。

有数字显示,全球1/6的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和1/7的新发感染HIV是15岁以下的儿童。而在我国,据统计感染艾滋病的儿童大概有7万人。多么让人震惊的数字。相较之下,临汾红丝带小学的十几个孩子毫无疑问,当属这个群体中的幸运儿。他们成了医院的孩子,医院不仅为他们看病,还建了一所充满欢声笑语的小学。2006年,郭小平亲自领着他的“娃们”去看了北京天安门;2008年初,这些“娃们”在郭小平的张罗下,又飞到海南岛,圆了“看海梦”;今年的北京之行,郭小平去之前就想好了,要让娃们走进“鸟巢”和“水立方”。

郭小平:“关爱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群体。我们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要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到我为止,不再传给别人的理念’。这些孩子很快就步入青春期了,他们要扰乱社会后果难料,所以现在必须接受教育,而且是特殊教育,要让他们知道将来如何生存。所以这些孩子的教育重点在道德,然后才是技能教育。如果我们不重视艾滋病第二代的教育,势必会出现第三代、第四代……非常可怕。在无疫苗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视道德教育。

对艾滋病人的关心,不能心血来潮,哪怕一天只做一件事,就是花十来块钱买几根铅笔,几个面包,或是帮患者洗澡,都是关心他们的表现。像濮存昕老师,他对这些孩子的关心就非常真实,每年他都会给红丝带小学五万块钱,用于给孩子买衣服、或生活补助。只要有时间,他还会来临汾看看这些孩子,和他们一起吃顿饭,不是作秀,而是就坐在一个餐桌上同吃一盘菜。

艾滋防控这块必须有这样一批人努力的去做,才能让人类在最快的几十年或是几百年内控制艾滋病,否则的话,艾滋病一但爆发将完全不可收拾。”

绿色港湾模式,让艾滋病患者在“生产自救”的同时进行“心灵自救”

自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到今天,23年过去了,官方数字报告的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增长到约70万人。2007年,约有5万新发感染和2万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预计有12万到15万艾滋病感染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而目前仅有4万人接受该项治疗。这4万人中,就包括了先后在山西“绿色港湾”艾滋病区接受救治的1000多名艾滋病患者。

这是一篇北京媒体《新京报》的报道——

2004年6月,临汾传染病医院“绿色港湾”艾滋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涌入丁师傅爱人的病房。那天是他爱人的生日,医护人员专程买了一个大蛋糕,买了鲜花,还点上了生日蜡烛。

在“绿色港湾”,丁师傅的爱人第一次听到别人祝福她“生日快乐”。她特别开心,还唱了几首歌答谢大家。生日过后,丁师傅爱人的病情有所好转,心情也开朗多了。发现自己成了艾滋病毒感染者后,她还从来没笑过。“她有勇气活下去了。”丁师傅说。

大年三十的时候,丁师傅的爱人,还收到了郭小平送的100元红包。正月初一,几位患者及家属还吃到了医护人员包的饺子。

小患者苗苗最喜欢护士周亚琴,每次她下班回家的时候,苗苗都要拉住她的手,让她带好吃的。她每次上班,苗苗都会在大门口等她。周亚琴说,“苗苗把我当成他的亲人了。”

在患者眼里,院长郭小平从不穿白大褂,不戴口罩和手套。他平均一周来“绿色港湾”一次,每次都要坐到患者床前问寒问暖。“一点也不像领导,没有架子,很随和,就像熟人见面一样。”一个患者的母亲说。

为什么要给患者发红包呢?我把这个问题抛向郭小平。

郭小平:“我们要让患者感觉这里像一个家,所以取名为‘绿色港湾’。绿色寓意着生命,港湾就是家。得了这个病的患者思想压力都非常大,必须让他们乐观一点,鼓起生活的勇气,这样对治疗才有好处。从一开始,我们就非常重视艾滋病人的心理治疗。我们倡导医护人员和患者‘结对子’,医院其它病区的医护人员也会轮流到‘绿色港湾’值日,我们还号召医护人员在节假日和周末把艾滋病孤儿带回家,让这些娃们也能感受到家庭温暖。不少患者在‘绿色港湾’治疗后可以出院,却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

听上去,这个“绿色港湾”好像是艾滋病患者的世外桃园,但是据了解,“绿色港湾”模式一经媒体报道,就引起了争论,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对艾滋病人采取隔离措施。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它的创建人郭小平又是怎么想的呢?

郭小平:“是患者的贫困、心理压力和传染病医院的客观情况,构成了病区搬迁的理由。临汾市传染病医院是山西省4家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之一,原来的艾滋病病区设在医院本部,艾滋病病人不敢出门活动,担心遇到熟人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加之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在传染病医院易与其他传染病患者发生交叉感染。一旦交叉感染,艾滋病患者就很危险。很多患者过早死亡是因为并发症死亡,并不是因为艾滋病毒。

2004年7月,我们自筹150万元将以前的SARS隔离区改建成‘绿色港湾”将艾滋病患者全部转了过去。从2004年7月24日建成至今,该病区共收治艾滋病患者120多人次。该病区的艾滋病患者只需要负担生活费用,住宿、治疗都免费,患者可以自愿入院,来去自由。”

记者去过一次“绿色港湾”,在开满芍药花的田野上,离临汾市区大概十公里的车程。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形容成一个风光旖旎的田园式病区。一个患者告诉我:“在市里,别人都躲着我们,弄得我们都不敢出门。在这里,大家都是这个病,没有谁躲着我们走。我们还可以互相交流,有空还可以玩一玩。”来自病区的一份资料表明,来此地就诊的患者中,95%都是农民,每天的生活费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市内住院,他们每天都要到街上买饭吃。而在这里,院方盖了四个灶台,他们可以自己做饭。

2004年7月是“绿色港湾”开诊的日子,这里也被称之为“艾滋病人生产自救区”,患者在这里可以获得免费治疗,得到家庭般的看护,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他们的家属还可以通过为病区打工来维持生活。

在这里打扫卫生的、烧锅炉的、维修房屋的、种菜养猪的,都是患者家属。

丁师傅的妻子1997年5月在做一次手术时因输血感染艾滋病,6年后开始发病,住进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当时传染病医院还没有向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住院一周,就花费1,000余元,只好出院。“我当时都绝望了。”丁师傅抹了抹眼角的泪。

2004年5月12日,丁师傅接到院长郭小平亲自打来的电话,说传染病医院现在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免费治疗,希望他们能尽快到医院就治。

“我永远记得这一天。”丁师傅说,当时,他就挑上一些小麦,带了500元钱,带着妻子赶到了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并随后到了“绿色港湾”,丁师傅还获得一份兼职工作————洗床单被罩、打扫卫生。天气变冷后,他又干上烧锅炉的活,每月 600元。此外,丁师傅还带领五六个病人在病区内的土地上种药材,院里也给每个人发放了相应的劳务费。

“绿色港湾”占地面积90亩,除1,500平方米的建筑及院落外,其余均是可耕地。去年,他们收获了3万余斤玉米,大部分都分给了医院的工作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大白菜也收获了不少,除当福利分发,留下自用部分外,其余的都卖掉了。丁师傅一家人吃的蔬菜,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救区自产,都是免费的。

“绿色港湾”病区主任乔吉平说:“种植蔬菜和中药材,都是缓解经济压力的手段之一。去年,院方购买了150吨煤,用于烧锅炉取暖,医院的开支很大。而且医院不收患者一分钱,除国家免费提供的药物外,国家规定要收的床位费,医院也免了。”

我看到,这里共有36间病房,每间病房两个床位,带有独立的卫生间。此外还设立了治疗护理区、行政后勤区和被誉为全中国最有爱心的学校————红丝带小学。治疗护理区内除病房外,还为患者及其家属设有活动场所,如VCD娱乐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馆等,用于丰富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生活。

实践中的困惑

郭小平:“最大的困惑是经费问题。“绿色港湾”虽然只是我们临汾传染病医院的一个病区,但却承担着全省差不多90%的艾滋病人救治工作。国家对艾滋病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中,有一条是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也就是说,政府及国际基金组织所给予的援助多数用于艾滋病人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而山西的艾滋病人几乎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本身就面临着温饱问题。比如红丝带小学的孩子,不少是孤儿,还是艾滋孤儿,他们的生活谁来负担?医院每年要往绿色港湾这个病区投100多万元,才能保证这里的正常开诊。在这里生活、工作和接受治疗的医护人员、病人和红丝带小学的孩子们眼前就面临着严峻的冬季取暖问题。建筑是当时搬迁时医院自筹资金建的临时过渡房,一直想盖新的住院部但是到现在资金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现在锅炉又坏了,要想解决又得一笔开支。大家都知道,艾滋病人最怕感冒,这么冷的天气,取暖问题解决不了,对他们的身体最不利。医院很困难,确实很困难。

对艾滋病人的诊断问题我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国家把诊断的权利交给疾控中心,医院没权利诊断艾滋病。但是我觉得诊断和治疗也应该是医院的事情,而不应只由疾控中心来做,因为疾控中心没有行医权。今年我们医院就发生了一件事:一个病人在2005年通过疾控中心的血液化验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艾滋病患者,今年在我们医院要做一个胆囊手术,令人尴尬的是手术中发现,他体内的HIV为阴性!这下我们都着急了,一个标准复查两遍,最后送到本地疾控中心,结果都是阴性。现在这个检验已经通过省里送往北京,到现在还没有结果。病人很焦急,每天都要问我有没有结果,问自己到底是不是艾滋病患者。因此我觉得,关于艾滋病,现在存在检查、治疗和预防不衔接的问题。

再就是艾滋病的防治资金中,“防”大于“治”,治疗资金严重不足。国家每年的艾滋病防治资金大都用于预防。我们病区到目前为止已经接收艾滋病患者1,000多人,各项开支非常多,每年需要几百万元,但从建立至今,卫生部和省里提供的资金较少,我们的医护人员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经验的机会也很少,很难及时掌握艾滋病治疗和管理的前沿信息。我虽然管理着这个病区,却从来没有机会参加学术交流,更不要说其他医务人员了。

艾滋病人动手术难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今年,山西一个艾滋病患者因患子宫肌瘤要动手术,竟然没有医院敢接收她,后来还是在媒体的帮助下才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艾滋病人隐瞒病情,悄悄去综合性医院做手术,这样无疑会增加艾滋病在综合性医院的传染几率。如果国家能形成一套关怀、治疗、疏导病人的办法来规范艾滋病治疗,就为艾滋病治疗医院提供了指导。”

采访结束,郭小平忧心仲仲的表情,还一直在眼前闪动。他所创立的“绿色港湾”发端于医院工作人员的善良之心,很多工作靠每个人的主动奉献,这样的人文关怀具有多少可持续性?郭小平的艾滋救治实践是否还有创新空间?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感恩中国高中生观后感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感动中国之后,那些“平凡”的英雄的伟大举动深深地的感动了我。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却做出了常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情。

最让我感动的是张玉滚教师,张玉滚教师大学毕业后,老校长邀请他来教书,于是他放弃在城市工作机会,回到家乡,从一名每月拿30元钱补助、年底再分100斤粮食的民办教师干起,这一干就是17年。我简直不敢想象这17年,他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看着张玉滚教师那沧桑的面庞,想着他为学生一扁担一扁担挑着学习、生活用品。并且他一人就担起了所有教师该教的功课,最重要的是不用扁担挑后,他就用摩托车拉动西。并且张玉滚教师,九个月大的女儿因为妻子带着去给学校食堂买菜,而遭遇车祸去世。骑摩托车到镇中心校开会时,因摩托车刹车失灵,撞上一块大石头,张玉滚教师摔晕过去,差点掉下悬崖。在医院住了没几天,他就急着回学校,在妻子的搀扶下站上讲台。

为了学生能够走出大山,去看看外面丰富多彩的世界。他17年来坚守在自我的岗位,放弃自我能够在城市里工作的机会,走回家乡,帮忙家乡的孩子们走出大山。

张玉滚教师的颁奖词是:

扁担窄窄挑起山乡的未来,板凳宽宽稳住孩子们的心,前一秒劈柴生火,下一秒执鞭上课,艰难斑驳了岁月,风霜刻深了皱纹,有人看到你的沧桑,更多人看到你年轻的心

是啊,张玉滚教师不但教会学生们书本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自我身体力行教诲的是孩子们做人的道理。

其实此刻像张玉滚这样的教师在中国不计其数,就如我的教师们,为了给我们备课,您在办公室里费了多少心血。为了让我们能够好好学习,您不知面冷心热的说了多少责备我们的话,您站在三尺讲台上,讲了多少遍重复的知识,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对这个知识点有更深刻的理解,尤其是在冬天,教室里那么寒冷,你却紧握着粉笔不停的在黑板上书写,不肯坐下烤火,在夏天外面烈日炎炎,教室也像个大蒸笼,您汗流浃背,却不肯停下来歇息,喝一口水,只为了让我们能够多学那么一点知识。

感动中国给张玉滚教师的颁奖词,诉说的不仅仅是张玉滚教师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天下千千万万个教师共同的故事。正是因为有教师你们,才能教育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祖国需要的人才,在那里我向天下所有的教师说一声,多谢,教师,您们辛苦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