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863

作文

1000

八仙有关的歇后语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八仙过海不用船 ———— 自有法度(渡)

八仙桌缺只脚 ———— 摆不平

八仙桌上摆夜壶 ———— 不是个(家)伙;不是个成就(盛酒)的家伙

八仙桌上放盏灯 ———— 明摆着

传说中的八仙 ———— 各有千秋

八仙桌子 ———— 有棱有角

八仙吹喇叭 ———— 神气十足;神气活现;不同凡响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 能行风的行风,能下雨的下雨

八仙聚会 ———— 神聊;又说又笑

八仙聚会说说唧唧 ———— 神聊

八仙上寿 ———— 老排场

八仙施法 ———— 都有上天的本领

八仙同过海 ———— 独自显神通

八仙桌 ———— 有棱有角

八仙桌打撑子 ———— 四平八稳

八仙桌打掌子 ———— 四平八稳

八仙桌当井盖 ———— 随方就圆;随得方就得圆;随得方就是圆;随得方就的圆

八仙桌儿盖井口 ———— 随方就圆

八仙桌盖井口 ———— 随得方就得圆;随得方来就得圆;随方就圆;随得方,就是圆

八仙桌浪第九位 ———— 轧勿上

八仙桌面盖井口 ———— 随方就圆

八仙桌旁的老九 ———— 坐不上正位;哪有你的位置;坐不到位置

八仙桌缺条腿 ———— 摆不平

八仙桌缺只腿 ———— 搁不平;摆不平

八仙桌上摆尿壶 ———— 不是成就的东西;不是盛酒的东西

八仙桌上打掌 ———— 四平八稳

八仙桌上的老九 ———— 挨不上号

八仙桌上第九个 ———— 轮出

八仙桌上第九位 ———— 轧勿上;轮出

八仙桌上放灯盏 ———— 明摆着

八仙桌上放痰盂 ———— 不是个摆设

八仙桌上搁夜壶 ———— 不是个盛酒的家伙;不是正经家伙;不是个东西儿

八仙桌上搁盏灯 ———— 明摆着

八仙桌上加一个 ———— 久违;九位

八仙桌子盖酒坛 ———— 大材小用;随的方,就的圆

八仙做寿 ———— 老排场

猫洞里扛八仙 ———— 拿不出门

七个弟子跳八仙 ———— 人数不够

七个兄弟跳八仙 ———— 人数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铁杵磨成针歇后语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解释】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故事】唐朝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读书。一天,乘老师不在屋,悄悄溜出门去玩儿。他来到山下小河边,见一位老婆婆,在石头上磨一根铁杵。李白很纳闷,上前问:“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总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想到自己,心中惭愧,转身跑回了书屋。从此,他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读书。最后他终于成为一名著名诗人。

【相关谚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出处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相关

出处:《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

磨针溪地址:在眉州象耳山下

主要涉及:人物世传李太白

2、释义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工夫,坚持不懈,再难的事也能够成功。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3、出处

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白怪而问之,媪曰:“欲做针。”白曰:“铁杵成针,得乎?”曰:“但需工深!”太白感其意,还而终业。媪自言姓武,今溪旁有武氏岩。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间相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还没有读完,就放弃离去了。(李白)路过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杵,李白感到奇怪便问她(为什么在磨铁杵),老婆婆回答:“我想要做针。”李太白问道:“铁杵磨成针,能行吗?”老婆婆答道:“只需功夫深!”李白被她的毅力(意志)所感动,就回到了山上完成学业。老婆婆自己说她姓武,现在磨针溪旁有武氏岩。

4、文言知识

得,在文言中除了“得到”“获得”解释外。常作“能”用。上文“得乎?”意为“能吗?”“行吗”。又“不得安宁”,即不能安宁。“安得丰衣足食”意为怎么能丰衣足食:“未得见面”即未能见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勤劳的歇后语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门背后的扫帚---专拣脏事做

开山平地---积少成多

乌龟变黄鳝---解甲归田

抹桌子的布---专拣脏事做

挑水带洗菜---两得其便

要饭的借算盘---穷有穷打算

哑巴讲话---靠手做

蚂蚁的腿---勤快

种姜养羊---本少利长

拳不离口,曲不离口---练出来的

铁匠的工具---自已打的

黄牛婆拉耙---尽力来

常用的铁具---不生锈

勤劳的蜜蜂---闲不着

劳劳碌碌的蜜蜂---甜头给了别人

瞎子打草鞋---摸也摸熟了

瞎子走路---不分日夜

瞎子弹琴---手熟

捡来的麦子打烧饼卖---没本净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生关于西游记的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小猴子戴草帽——充人

猴儿背着手走——装人相

耍猴的走了猢猕——没甚弄了

猢猕穿衣裳——像煞一个人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唐僧西天取经——九死一生;

唐僧西天取经——九九八十难;

唐僧西天取经——馋坏了妖魔鬼怪;

唐僧西天取经——孙悟空吃亏、佛祖占便宜;

唐僧西天取经——旅游考察两不误;

猪八戒摔爬子——————不侍后猴了、

孙悟空打闹天宫————翻天了

二郎神斗孙悟空 ——你变我也垄

二郎神斗孙悟空 ——以变应变

白骨精见了孙悟空 ——现原形了

孙悟空进了八卦炉 ——炼结实了

孙悟空上天 ——忘了自己从哪块石头蹦出来的

掖着个孙悟空 ——憋出个猴来

不负责任 孙悟空坐金銮殿——————毛手毛脚

敢想敢干 孙悟空赴蟠桃会——————自己闯进去

机动,灵活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

骄傲自大 孙悟空当齐天大圣——————自封为王

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猴子爬山崖——有能耐

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

猴子爬树——拿手好戏

猴子长角——出洋相

猴子耍大刀——胡砍

猴子吃辣椒——红了眼

子坐轿——不识抬举

猴子扫地——只顾眼前

猴子捡生姜——吃也不是,丢也不是

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猴子看书——假斯文

猴子的屁股——坐不住

猴子唱大戏——胡闹台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猴子放爆竹——自放自惊

毛猴子说话——不知轻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关节日的歇后语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节日歇后语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1、大年初一吃饺子 —— 随大流;年年都一样;人有我有;头一回

2、大年初一吃面条 —— 移风易俗

3、大年初一打灯笼 —— 年年都一样;年年如此

4、大年初一打拼伙 —— 穷鬼们聚到一块了

5、大年初一打平伙 —— 穷凑合

6、大年初一的袍子 —— 借不得

7、大年初一翻皇历 —— 头一回;头一遭

8、大年初一见于面 —— 尽说好话

9、大年初一借袍子 —— 不识时务;不是时候

10、大年初一没月亮 —— 年年都一样

11、大年初一生娃娃 —— 双喜临门

12、大年初一贴福字 —— 吉庆有余

13、大年初一早上见面 —— 你好我也好

14、大年初一做月子 —— 赶在节上

15、大年三十的案板 —— 家家忙

16、大年三十的烟火 —— 万紫千红

17、大年三十盼月亮 —— 痴心妄想;妄想

18、大年三十晚上熬稀饭 —— 年关难过

19、大年三十晚上卖门神 —— 再迟不过了

20、正月初一捧元宵 —— 只只好;个个好

21、正月十五才拜年 —— 晚了半月

22、正月十五打灯笼 —— 年年都一样

23、正月十五的龙灯 —— 任人耍;由人玩耍

24、正月十五的月亮 —— 光明正大

25、正月十五的走马灯 —— 反复无常

26、正月十五放烟火 —— 好景不长

27、正月十五赶庙会 —— 随大流

28、正月十五看花灯 —— 走着瞧

29、正月十五卖元宵 —— 抱成团

30、正月十五贴春联 —— 晚了半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腊月里的梅花歇后语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腊月里的梅花歇后语,欢迎大家查看。

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关于梅的歇后语】

口渴吃酸梅——对口味

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腊月天找杨梅——难得;得之不易

梅兰芳唱(霸王别姬》——拿手好戏

梅香(泛指婢女)拜把子(朋友结为异姓兄弟)——全是奴才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

梅香照镜子——一副奴才相

乞丐吃梅子——穷酸

三九天吃梅子——寒酸

腊月里的梅花——傲霜斗雪

五朵梅花开一朵——四肢(枝)无力

北冰洋的梅子——寒酸

吃着话梅讲话——一股酸味

吃着梅子问酸甜——明知故问

大风吹倒玉瓶梅——落花流水

冬天吃梅子——寒酸

丝绸绣腊梅——锦上添花

摇着脑袋吃梅子——瞧你那个酸相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猫的歇后语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金鱼喂———— 不上算;不合算

口袋里买猫 ———— 好歹不分;不分好歹

老雕变成夜猫子 ———— 越变越糟;一辈不如一辈

老虎追得猫上树 ———— 多亏留了一手

老猫犯罪狗戴枷 ———— 无辜受罪;嫁祸于人

老猫拿(捉)耗子 ———— 一物降一物

老猫上锅台 ———— 熟路;道熟

玻璃耗子琉璃猫,铁铸公鸡铜羊羔 ———— 毛不拔

布袋里买猫 ———— 不知底细

馋猫挨着锅台转 ———— 别有用心

馋猫吃耗子 ———— 生吞活剥

馋猫见了腥味 ———— 沾上了

吃饱就睡的猫 ———— 哪能捉住耗子

厨房里的馋猫 ———— 记吃不记打

厨房里的猫 ———— 总不记打(比喻一直不接受教训。)

瓷公鸡,玻璃猫 ———— 一毛不拔

打死老鼠喂猫 ———— 好一个,恼一个

得胜的猫儿 ———— 欢似虎

得势的狸猫 ———— 欢似虎

丁丁猫(蜻蜒)咬尾巴 ———— 自害自

丁丁猫挖眼睛 ———— 不要脸

逗猫惹狗 ———— 无事生非

饿猫不吃死耗子 ———— 假斯文

坟地里的夜猫子 ———— 不是个好鸟儿

隔口袋买猫儿 ———— 不知是黑是白

狗逮老鼠猫看家 ———— 反常

狗叼来的肉猫吃了 ———— 坐享其成

旱鸭子追猫 ———— 紧赶

耗子逗猫 ———— 惹祸上身;没事找事

耗子给猫捋胡子 ———— 溜须不要命(比喻拼命巴结)

耗子嫁猫 ———— 送死;找死;自己找死

耗子见猫 ———— 赶快逃;逃不了就没命

耗子上吊 ———— 猫逼的

耗子生儿 ———— 喂猫的货

耗子睡猫窝 ———— 自送一口肉;送来的口食;不知死活

耗子舔猫鼻子 ———— 找死;自己找死

耗子舔猫屁股 ———— 送死

猴儿的脸,猫儿的眼 ———— 说变就变;转眼就变;变化无常

花狸猫卧房顶 ———— 活受(兽)

花猫蹲在屋脊上 ———— 惟我独尊

鸡拿耗子猫打鸣 ———— 乱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歇后语猜猜猜作文400字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卜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歇后语猜猜猜,答对一道,奖一朵红花。”

游戏开始了,卜老师先请代方正,代方正胸有成竹地说:“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白搭。”卜老师笑眯眯地说:“这个答案是错的。”代方正一听,只好摇头晃脑地坐了下去。我们又争先恐后地把小手举起来,卜老师看着我们迫不及待的样子,就请了陈渠,谁知,陈渠一站起来,却在那边抓耳挠腮,支吾了半天,不好意思地说:“我不知道。”同学们一听,哄堂大笑。我们绞尽脑汁地想不到答案,卜老师只好在“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的后面写了一个“原”字。突然李沚玥脱口而出:“白骨精遇上了孙悟空——原形毕露”。同学们恍然大悟,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代方正越挫越勇,屡败屡试,最后他说:“二三四五六七八——缺一少十。”这次,代方正终于说对了,他得到了来之不易的一朵红花,心满意足地坐了下去。

快乐的时光总是一晃而过,这次有趣的“歇后语猜猜猜”游戏在同学们的欢笑声中圆满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清明节歇后语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大伯墓前哭爹 上错了坟

盗墓贼作案 捣鬼

坟墓变庙宇 神出鬼没

坟墓里戴口罩 阴一套阳一套

坟墓里埋砒霜(pi shu ng砷的氧化物。剧毒)

坟墓里招手 把人往死路上引

秦始皇修坟墓 自作自受;找死;自己找死

豆腐渣上坟 骗鬼;哄鬼;哄列人

叫花子上坟 哭穷

萝卜上坟 骗鬼;哄死人

上坟不摆刀头肉 哄鬼;骗鬼;哄死人

上坟不带烧纸 惹祖宗生气

窝窝头上坟 哄鬼;骗鬼;哄死人

瞎子上坟 估堆

小寡妇上坟 越哭越伤心;哭得好伤心

语面 语底

从墓坑里爬上来 死里求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歇后语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西游记中猪八戒的歇后语

猪八戒扮新娘 —————— 好歹不像;其貌不扬

猪八戒背媳妇—————— 吃力不讨好;费劲不落好;上当受骗

猪八戒不成仙—————— 吃了嘴的亏;全坏在嘴上

猪八戒搽粉—————— 自以为美;遮不了丑

猪八戒吃炒肝—————— 自残骨肉

猪八戒吃大肉 —————— 忘本

猪八戒吃核桃—————— 囫囵

猪八戒吃黄莲 —————— 苦了大嘴的

猪八戒吃面条—————— 粗中有细;狼吞虎咽

猪八戒吃人参果—————— 不知贵贱;食而不知其味;全不知滋味

猪八戒卖凉粉 —————— 人丑名堂多

猪八戒娶媳妇 —————— 痴心妄想;尽想好事;想得到美

猪八戒三十六变—————— 没有一副好嘴脸

猪八戒摔镜子—————— 怕露丑

猪八戒甩耙子 —————— 不干了;不伺候(猴)

猪八戒投胎 —————— 走错了门

猪八戒西天取经 —————— 三心二意

猪八戒相亲—————— 怕露嘴脸

猪八戒吃西瓜—————— 独吞

猪八戒充英雄 —————— 只是嘴皮子拱得欢

猪八戒吹牛—————— 嘴大说大话

猪八戒打蚱蜢—————— 笨手笨脚

猪八戒戴花—————— 自我欣赏;不知自丑

猪八戒戴眼镜—————— 冒充斯文;假斯文

猪八戒的嘴 —————— 贪吃贪喝

猪八戒调戏白骨精——————自上圈套

猪八戒掉进泔水桶——————大吃大喝

猪八戒读诗文 —————— 冒充圣人

猪八戒拱帘子—————— 嘴先进

猪八戒逛公园—————— 不够格

猪八戒喝恶水(泔水)—————— 各有各的口味

猪八戒喝磨刀水 —————— 内秀(锈);秀(锈)气在内

猪八戒结亲—————— 一个喜来一个忧;喜的喜,忧的忧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 —————— 看花了眼;神魂颠倒;不想走了

猪八戒进屠场—————— 自己贡献自己

猪八戒啃地梨 —————— 什么仙人吃什么果

猪八戒啃猪蹄 —————— 忘了自个儿姓名

猪八戒挎腰刀—————— 邋遢

招亲找来猪八戒 —————— 自找难看;自讨难看

猪八戒败阵 —————— 倒打一耙

猪八戒笑孙猴—————— 不知自丑

属猪八戒的—————— 好吃懒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谐音的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1357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谐音歇后语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根灯草点灯——无二心(芯)

一辈子做寡妇——老手(守),(网上的“终身寡妇”都有些谁?)

二十五两——半疯(封)

二三四五——缺衣(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缺衣(一)少食

二两棉花四张弓——细谈(弹)

二姑娘梳头——不必(蓖)

二胡琴——扯扯谈谈(弹弹),(就象网上的“国共”、“统独”大战)

十二个时辰占三个字——身(申)子虚(戌)

十八岁的宫娥——正享福(想夫)

十文钱掉了一文——久闻(九文)

十五的月光——大量(亮)

十月里的桑叶——谁来睬(采)你,(对付硝烟诱饵的最好办法)

八十岁的老太打哈欠——一望无涯(牙)

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仁)

八百个铜钱穿一串——不成调(吊)

孔夫子搬家——尽输(书)

大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咸菜煎豆腐——有言(盐)在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嘴上抹石灰——白说(刷)

精装茅台——好久(酒) 猪八戒拍照——自找难堪(看)

怀里揣小拢子——舒(梳)心 小苏他爹——老输(苏)

三月的杨柳——分外青(亲)

三更半夜出世——害死(亥时)人

大车拉煎饼——贪(摊)的多

大麦掉在乱麻里——忙(芒)无头绪

土地堂里填窟窿——不妙(补庙)

土地爷坐秤盘——志诚(自称)

土地爷坐班房——劳(牢)神了

土地爷洗脸——失(湿)面子

土地爷掉井——劳(捞)不起大驾

土地老爷的内脏——实(石)心实(石)肠

土地老爷穿素——白跑(袍)

土杏儿——苦孩(核)子

土蚕钻进花生壳——假充好人(仁)

下雨天不打伞——吝啬(淋湿)

下雨天出太阳——假情(晴)

下雨天不戴帽——临(淋)到头上

丈二宽的褂子——大摇(腰)大摆

上鸡窝摔筋头——笨(奔)蛋

山上滚石头——实(石)打实(石)

山头上吹喇叭——名(鸣)声远扬

山西的胡桃——瞒人(满仁)

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千年的枯庙——没声(僧),(据说这里观庙的多,念经的少?)

门神里卷灶神——话(画)里有话(画)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梁山泊军师——无(吴)用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最不喜欢人只念到七!)

一丈二加八尺——仰仗(两丈)

一个墨斗弹出两条线——思(丝)路不对

一斤面粉摊张饼——落后(烙厚)

一头栽到炭堆里——霉(煤)到顶

一百斤面蒸一个寿桃——废(费)物点心

一层布做的夹袄——反正都是理(里),(谁最有权穿这袄?)

一条腿的裤子——成了群(裙)

九月初八问重阳——不久(九)

刀子切元宵——不愿(圆)

三九天穿单衣——威(畏)风

三十年的纺织娘——老油(蚰)嘴,(评评粘网的老蚰蚰如何?)

三个钱买个牛肚子——尽吵(草),(这牛屎铺里肚子不好的大有人在)

三个菩萨堂——妙妙妙(庙庙庙)

三尺长的梯子——搭不上言(檐),(对许多话题深有此感)

三毛加一毛——时髦(四毛)

门神老爷吃甘蔗——指教(纸嚼)

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

弓起腰杆淋大雨——背时(湿)

小豆做干饭——总闷(焖)着

小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打)光明,(这网上需要提倡这种打法)

小炉灶翻身——倒霉(煤)

小炉匠戴眼镜——找咱(碴),(这网上不少专业近视小炉匠)

小姑娘梳头——自便(辫),(这好象是网规的最好注解!)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小碗吃饭——靠天(添)

飞机上挂暖瓶——高水平(瓶),(尤其是一些诗作)

飞机上吹喇叭——空想(响)

飞机上放鞭炮——想(响)得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有关桥的歇后语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半夜过独木桥——步步小心

白娘子哭断桥——想起旧情来

背媳妇过独木桥——又惊又喜

笨驴子过桥——步步难

踩着高跷过独木桥——艺高人胆大

踩着银桥上金桥——越走越亮堂

曹操八十万兵马过独木桥——没完没了

船到桥头——不顺也得顺

灯草搭浮桥——走不得

顶大风过独木桥——担风险

独木桥——难过

独木桥上踩车——别拐弯

独木桥上唱猴戏——不要命或玩命干

独木桥上钉木板——故意让人过不去

独木桥上散步——走险

独木桥上睡觉——翻不了身

独木桥上走骆驼——担风险的事

短板子搭桥——不顶用或不顶事

短木搭桥——难到岸

扶着桥栏杆过河——生怕掉进去

扶着桥栏过河——生怕掉在水里

扶着醉汉过破桥——上晃下摇

鹊桥相会——一年一度

过河拆桥——不留后路

湖面上的九曲桥——穹穹多

火柴棍搭桥——难过

近视眼过独木桥——放不开步子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枯木搭桥——存心害人

癞皮狗上桥——招摇撞骗

烂板搭桥——不顶事

烂板子搭桥——白搭或难过

烂柱子塔桥——不牢靠

老太太走独木桥——难过

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麻秆搭桥——把人跌闪得好苦

麻秆搭桥——难过或担当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三国的歇后语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曹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阿斗的江山—————白送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转胎—————疑心重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 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黄忠叫阵—————不服老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睡觉—————不闭眼

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刘备编草鞋—————内行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不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曹

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阿斗的江山—————白送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转胎—————疑心重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

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黄忠叫阵—————不服老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睡觉—————不闭眼

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刘备编草鞋—————内行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冬瓜的歇后语锦集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冬瓜缠在茄盆里 ———— 搭不牢

冬瓜搭到茄门上 ———— 走错了人家

冬瓜大的茄子 ———— 不嫩;不论;不能

冬瓜戴礼帽 ———— 白脸大胖子

冬瓜倒了瓤 ———— 没心

冬瓜发软 ———— 坏了心

冬瓜结到茄子地 ———— 走错了人家

冬瓜烂囊 ———— 里面烂出

冬瓜里生蛆 ———— 肚里烂;一副坏心肠

冬瓜爬到葫芦上 ———— 乱缠

冬瓜爬到茄地里 ———— 乱攀

冬瓜爬到茄子地 ———— 东攀西攀

冬瓜爬在葫芦上 ———— 胡搅蛮缠;乱缠

冬瓜皮当帽子 ———— 霉上了顶

冬瓜皮往里卷 ———— 自顾自

冬瓜皮作帽子 ———— 霉上了顶

冬瓜皮做衣领 ———— 霉登顶;霉登项了

冬瓜皮做甑子 ———— 不蒸气;不争气

冬瓜牵豆棚 ———— 纠缠不清

冬瓜敲木钟 ———— 没多大响声

冬瓜瓤里生蛆 ———— 肚里烂;肚里烂出

冬瓜烧茄子 ———— 烂搭烂

冬瓜藤缠到茄地里 ———— 东攀西牵;搅七搅八;搅上搅下;东攀西附;拉拉扯扯

冬瓜藤缠在茄地里 ———— 搅七搅八

冬瓜藤长在茄树田里 ———— 瞎串

冬瓜藤牵到豆棚上 ———— 纠缠不清;胡搅蛮缠

冬瓜藤牵牛 ———— 纠缠不清

冬瓜藤牵牛棚 ———— 纠缠不清

冬瓜藤牵在茄子田里 ———— 瞎缠

冬瓜秧爬到茄子地 ———— 东攀西扯

冬瓜秧爬上葡萄架 ———— 难解难分;难分难解

冬瓜撞木鱼 ———— 响也不响

冬瓜撞木钟 ———— 响也不响;想也不想;响也不响了;想也不想了;一声不响

白水煮冬瓜 ———— 没啥滋味

穿心的烂冬瓜 ———— 坏透/

倒瓤的冬瓜 ———— 一肚子坏水

吊起的冬瓜 ———— 头重脚轻

冬瓜熬清汤 ———— 乏味

冬瓜肚里生蛆 ———— 一副坏心肠

冬瓜皮做帽子 ———— 滑头;滑头滑脑

冬瓜皮做甑子(zeng zi蒸米饭等的用具) ———— 不争(蒸)气

冬瓜钱算在葫芦上 ———— 混账

冬瓜上霜 ———— 两头光

冬瓜淌水 ———— 坏透了

冬瓜藤缠到茄子地 ———— 拉拉扯扯

冬瓜下山 ———— 滚了

房顶上的冬瓜 ———— 两边滚

霉烂的冬瓜 ———— 一肚子坏水

奈何不得冬瓜,只把茄子磨 ———— 欺软怕硬

牛踏臭冬瓜 ———— 浑身冒坏水

数冬瓜道茄子 ———— 唠唠叨叨

蘸雪吃冬瓜 ———— 淡而无味

矮仔冬瓜爬楼梯 ———— 步步高升

穿心烂冬瓜 ———— 坏透了

倒囊冬瓜 ———— 好睇唔好食

地里的冬瓜 ———— 滚来滚去

吊起来的冬瓜 ———— 头重脚轻

冬瓜缠到茄门里 ———— 搅七搅八

冬瓜缠到茄田里 ———— 东攀西攀

冬瓜缠拉茄门里 ———— 张冠李戴,千差万错

冬瓜缠勒茄门里 ———— 缠错门了

冬瓜缠勒茄子里 ———— 搭不上

冬瓜缠在茄门里 ———— 勿搭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闽南话的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1346 字

+ 加入清单

1,和尚撞上当兵的——硬碰硬

2,裤头插剑——假砍兰

3,裤头插香——兰神

4,没钱娶老某——将就

5,允公抱查某孙——没卵倘捏

6,鸡仔飞上树——假鸟(嘲讽装模作样和喜欢多嘴的人)

7,蚊咬卵葩-----难拍

8,草包金——土富(意思:外表不善张扬而腰缠万贯者)

9,裤头插洞箫——笨兰

10,屎学(厕坑)里的石——又臭又硬

11,裤咔插斧头——砍兰

12,盐馆秤锤——咸带涩

13,脱裤放屁——多工(注解:多此一举)

14,无米加润月—(歇后语)坏渡

15,老姆攉狗屎——苦无人屎(巴不得有这样的好事)

16,飞机上错大树-----空砍

17,散鼻敷难──假精

18,台锅甲秋硅--存暖(意思是做事到了一半不能停,只能拼搏了)

19,裤头插刀仔——刷兰

20,东岳山放炮----惊死人

21,稳龟(驼背)顶石板———着力不好看(意思:做力不从心的事,不仅辛苦而且可能事与原违)

22,无底棺材——老板(漏板)

23,南鼓楼的熟雀仔——三声鸟枪勿会振翅(形容反应慢……)

24,尿盆起火——烧之(大晴天)

25,脚川火营----郑青(装腔作势)

26,拾猪屎的——干挣

27,尿素布——抬曳(骄傲自大的意思)

28,屎到连时开粪坑

29,龟笑鳖无毛

30,清朝兵——勇(夸人身体好,说的时候一般还伴9着竖大拇指。清朝的兵和勇应该是两回事,可能是“勇”背后贴的贴的有“勇”字,而老百姓们一概当作是兵了)

31,永春白鱼———土想(意思:粗拙的想法)

32,棺材头放贡枪——惊死人

33,无底棺材——害死人

34,户神(苍蝇的闽南语读法)戴龙眼干壳——勘(盖)头勘(盖)面(应该是不要脸的意思吧)

35,,惠安童生——个个猛

36,益狗(哑巴)去蜂插——有苦不晓说

37,剃头店关门----无理发(无你法)

38,佛公嘴———真圣(意思:预见准确)

39,剃头担———壹头热(意思:厚此簿彼)

40,去五里路吃一碗芋---拨工

41,风吹断了线——家伙去一半。(形容损失惨重的意思)

42,烂绳牵猪———慢慢来(意思:耐心引道)

43,红柿好吃———蒂从何来(意思:做人要知恩图报,不要有了结果就忽略了过程)

44,东岳山洪金淹水-激骨(东岳山存放遗骨的坛子淹水-激骨,形容一个人的个性有点拽常用的歇后语)

45,六月的挂(芥)菜——假有心

46,六月天孩子面———说变就变(意思:风云突变)

47,上元丸包铁仔----勿会浮(无出头希望)

48,鸭仔落水身着浮—免惊(意思:遵循自然规律的东西其结果是肯定的,不必要惊慌失措)

49,老岁仔吃豆腐----陷陷(过得去)

50,臭头搔痒----六六(六十六)

51,海中落雨----歹僻(坏脾气)

52,青瞑读书----捏字(二十二)

53,落陈埭———担蛏(意思:目标清楚)

54,黑瓶子装酱油----看不出来(应该是说深藏不露的意思吧)

55,担衫笼的——勿会主得意的

56,听某啐,大富贵。---听老婆话就会大富大贵

57,摸蛤仔兼洗裤 ----就是一边在河里洗裤子,一边抓蛤仔(一举两得 )

58,东岳嘉礼——输输战啊赢

59,螺阳状元——人人嫌

60,借荆州----带朝(拒绝退还)

61,,睛瞑恶人秦钟震

62,师公糊纸———叹吃相瓦(意思:互相依赖)

63,石狮甜糕——Q又大块(形容一个人又臭又硬的样子)

64,老猴爬竹竿——步步登高

65,死水鸡——一腹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擀面杖吹火的歇后语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歇后语是在民间形成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歇后语吗,请大家观赏!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天下馒头 —— 还得张嘴

走路拾馒头 —— 尽想好事;想得倒美

无夕馒头 —— 白大

新出笼的馒头 —— 热气腾腾

馒头不起 —— 欠火候

脚馒头浪打瞌目充 —— 自靠自

秤锤裹馒头 —— 铁心

死面蒸馒头 —— 一个眼也没有;一个眼儿也没有

一口吞了三个馒头 —— 吃不消

不吃馒头 —— 争口气;蒸口气

吃个馒头就饱 —— 没肚量

作梦吃馒头 —— 梦里见面

有了馒头想肉吃 —— 得寸进尺

刚上蒸笼的馒头 —— 面生

扔下馒头吃黄连 —— 自找苦吃;自找苦

馒头里面包豆渣 —— 人家不夸自己夸

半生的馒头 —— 入不得笼

馒头顶锅盖 —— 出息到分了

肉馒头掷狗 —— 有去无回

刚出笼的热馒头 —— 热气腾腾

空腹蒸馒头 —— 早就等不及了

刚刚出笼的小笼馒头 —— 热气腾腾

吃了馒头打嗝 —— 霉气

脚馒头上打瞌穴 —— 自靠自

石板上烙馒头 —— 面生

戗面馒头送闺女 —— 实心实意

有了馒头想肉吃;侵略者的逻辑 —— 得寸进尺

一嘴吞三个馒头查看答案

天落馒头 —— 狗造化

矮子不吃馒头 —— 想高(糕)

包子馒头做一笼 —— 大家都争气

斗大的馒头 —— 无处下口;难开口

豆腐渣蒸馒头 —— 散了

发面馒头送闺女 —— 实心实意

刚出笼的馒头烤着吃 —— 欠火

隔年的馒头 —— 早发的

皇帝做馒头 —— 御驾亲征(蒸)

老面蒸馒头 —— 发得快

笼屉上抓馒头 —— 稳拿

卖馒头的搀石灰 —— 面不改色

馒头里包豆渣 —— 人家不夸自己夸

馒头做枕头 —— 不愁吃

泥蒸的馒头 —— 土腥味

破蒸笼蒸馒头 —— 浑身是气;气不打一处来

谁蒸下馒头等着你 —— 怕冷了不成

铁打的馒头 —— 难啃;啃不动

新娘子咬生馒头 —— 人生面不熟

一口吃了九个馒头 —— 贪欲太大

一嘴吞下仨馒头 —— 吃不消;贪多嚼不烂

早餐啃馒头 —— 一口一口地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歇后语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从前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叫王小邻的老太婆,是村里鼎鼎有名的“神嘴王婆”。

夏天来了,可是王婆家的西瓜大都长势不好,小小的,也不是熟透的,这下可把她急得团团转,突然她脑子里冒出了个灯泡,心想:把可食用色素和水注到里面不就大功告成了吗。说干就干,过了好一会儿,王婆弄好了,她把不甜的几十个瓜放车下面,推到了别的小镇上。

到了集市上,她停好车,拿起大喇叭喊道:“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王婆牌西瓜又大又甜又好吃,不甜送两个甜瓜!”一个年轻小伙子,刚下班,听到这吆喝声走了过来问:“这瓜几块钱一斤?”“五块钱一斤。”王婆说,“才上市嘛,贵一些。”小伙子说:“给我两个大西瓜。”王婆边说好,边称,小伙子付完了10块走了。

一位高贵又时尚的女老板走了过来,她挥金如土地说:“我要十个瓜。”王婆听了,两眼直冒金光,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女士付了1000块将瓜装进车开走了。

一对老伴儿走在路上,看着又大又甜的西瓜说:“我有糖尿病,不能吃这瓜。”王婆听了马上改词:“这瓜不甜,可预防糖尿病。”他俩马上商量起来决定买,王婆二话不说,马上给他们尝了一下,真不甜,王婆还说:“你们看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小跑,功劳全是这瓜。”他们买了三个小瓜。

路边的一个孩子又拉又拽着妈妈,闹着吃冰棒,王婆眼珠子一转说:“这瓜又大又甜,小孩子吃了无公害,西瓜会提高智商,成绩变好,还可以做冰棒!”孩子妈妈听了说:“我要尝。”王婆给她尝了一块,果然,她把剩下的全都买走。王婆看着满车的瓜全都卖出去,边数钱边唱:“今天发了,今天赚了,这下钱就不用愁了。”

当她看见城管来了,马上上车,踩下油门,“嗖”的一声开的无影无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与红楼梦有关的歇后语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回 焦大)

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回 王熙凤)

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回 王熙凤)

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回 王熙凤)

站干岸——-不沾事(湿)(第回 王熙凤)

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回 王熙凤)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回 彩霞)

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回 红玉)

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回 李嬷嬷 )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回 王熙凤)

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回 金钏)

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回 鸳鸯)

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回 鸳鸯)

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回 鸳鸯)

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回 贾珍)

聋子放炮仗——散了(第回 王熙凤)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回 芳官)

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回 柳氏)

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回 尤三姐)

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回 尤三姐)

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回 王熙凤)

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回 王熙凤)

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回 王熙凤)

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回 王夫人)

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回 鸳鸯)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回 贾母)

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回 王熙凤)

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回 众人 )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节的歇后语锦集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拜年---------不是时候

端午节包粽子------有棱有角

端午节吃饺子------与众不同

端午节吃粽子-------皆大欢喜

端午节的黄鱼-------在盛市上

端午节后布谷叫-----过时啦(比喻迟了。)

端午节划龙舟--------载歌载舞

端午节卖历书--------过时货

【龙船装狗屎】—— 又臭又长

【河里划龙船】—— 同心协力

【端午节划龙舟】—— 载歌载舞

【三月龙舟逆水去】—— 力争上游;个个出力

【玩龙船的攀了个打花鼓的】—— 穷对穷;一对穷

【端午节拜年】—— 不是时候

【端午节包粽子】—— 有棱有角

【端午节吃饺子】—— 与众不同

【端午节吃粽子】—— 皆大欢喜

【端午节后布谷叫】—— 过时啦

【端午节卖历书】—— 过时货

【过端午的龙头】—— 光耍嘴

【癞蛤蟆躲端午】——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八月十五吃粽子】—— 不是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水浒传》的歇后语

全文共 4476 字

+ 加入清单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武大郎打虎——没生成那个拳头

武大郎的扁担——长不了

武大郎放风筝——起手不高

武大郎开店——不容大个儿

武大郎开豆腐店——人软货不硬

西门庆请武大郎——没安好心

宋江的绰号——及时雨

一、关于全书

1.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2.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二、有关梁山人物

1.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

2.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3.梁山兄弟——越打越亲

三、林冲

1.林冲买宝刀——哪知是计

2.林冲误入白虎堂——上当受骗

3.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

4.林冲误入白虎堂——有口难辩

5.林冲棒打洪教头——看破绽下手

6.林教头发配沧州—— 一路风险

7.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四、鲁智深

1.三拳打死镇关西——痛快

2.鲁智深醉打山门——个个都怕

3.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好大的力气

4.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够义气

五、武松

1.景阳冈上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2.恶狗服粗棍,猛虎怕武松

3.老虎扑食——三股劲

4.武松斗杀西门庆——扔他出去

六、李逵

1.李逵的板斧——逢人就砍

2.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3.李逵断案——强者有理

4.李逵开铁匠铺——人强货硬

5.李逵卖煤炭——黑对黑;黑上加黑

6.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7.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

七、潘金莲

1.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2.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水浒传歇后语》1

1.(王伦)当寨主——不能容人。 2.(高俅)当太尉——一步登天。

3.(母夜叉)撒泼——惹不起。 4.(武大郎)看戏——人云亦云。

5.解珍、解宝)坐班房——难兄难弟。 6.(武大郎)上楼梯——步步高升。

7.(花荣)射箭——百发百中。 8.(张顺)浪里斗李逵—不打不相识。

9.黑旋风李逵——(有勇无谋)。 10.林冲上梁山——(官逼民反)。

11.武大郎开豆腐店——(人软货不硬) 12.武松打虎——(一举成名)。

13.时迁报警——(贼喊捉贼)。 14.时迁进牧场——(顺手牵羊)。

15.时迁照镜子——(贼头贼脑)。 16.张天师捉妖——(拿手好戏)。

《水浒传歇后语》2

一、关于全书

1.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2.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二、有关梁山人物

1.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 2.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3.梁山兄弟——越打越亲

三、林冲

1.林冲买宝刀——哪知是计 2.林冲误入白虎堂——上当受骗

3.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 4.林冲误入白虎堂——有口难辩

5.林冲棒打洪教头——看破绽下手 6.林教头发配沧州—— 一路风险

7.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四、鲁智深

1.三拳打死镇关西——痛快 2.鲁智深醉打山门——个个都怕

3.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好大的力气 4.鲁智深大闹野猪林——够义气

五、武松

1.景阳冈上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2.恶狗服粗棍,猛虎怕武松

3.老虎扑食——三股劲 4.武松斗杀西门庆——扔他出去

六、李逵

1.李逵的板斧——逢人就砍 2.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3.李逵断案——强者有理 4.李逵开铁匠铺——人强货硬

5.李逵卖煤炭——黑对黑;黑上加黑 6.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7.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

七、潘金莲

1.潘金莲熬药——暗地里放毒 2.潘金莲给武松敬酒——不怀好意

《水浒传歇后语》3

1、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2、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2、老虎扑食——三股劲 3、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3、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4、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5、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6、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7、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8、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9、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10、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11、贼去了关门——迟了 1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13、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14、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15、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16、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17、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18、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19、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20、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21、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22、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23、李鬼的板斧——冒牌 24、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25、武松打虎——为民除害。 26、武大郎放风筝——出手不高。

27、李逵的板斧——逢人就砍。 28、黑旋风李逵——心粗胆大。

29、李逵打宋江——过后陪不是。 30、李逵断案——强者有理。

31、李逵扮新娘——装不象。 32、李鬼的板斧——冒牌。

33、假李逵碰到真李逵——冤家路窄。 34、林冲误入白虎堂--有口难辨。

35、林教头发配沧州—— 一路风险。 36、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37、洪教头挑林冲——找打 38、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39、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40、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41、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42、没有三两三,不敢上梁山。

43、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男不读红楼,女不读《西厢》。

45、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46、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47、酒肉和尚菜道士——岂有此理 48、李逵打宋江——过后陪不是

49、景阳岗武松遇大虫——不是虎死,就是人伤

50、端着酒壶打架——豁(喝)着干 51、石秀进祝家庄——走了不少盘陀路

52、恶狗服粗棍,老虎怕武松。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 周通)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

花木瓜——空好看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

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

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

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军校)

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李逵打宋江一一过后赔礼

张顺水中斗李逵——混淆黑白

张飞找李逵——黑对黑

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李逵吃豆芽 - -小菜一碟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潘金莲不在家——没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点子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武大郎趴在桥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杨志卖刀林冲买宝刀——哪知是计

林冲误入白虎堂——上当受骗

林冲误入白虎堂——祸从天降

林冲误入白虎堂——有口难辩

林冲棒打洪教头——看破绽下手

林教头发配沧州—— 一路风险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英雄末路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

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

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第21回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

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

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李逵升堂判案——乱打一通

李逵打宋江一一过后赔礼

张顺水中斗李逵——混淆黑白

张飞找李逵——黑对黑

李逵穿针——粗中有细

李逵吃豆芽 - -小菜一碟

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潘金莲不在家——没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点子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武大郎趴在桥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元前明后(打《水浒传》人名)——宋清

渐渐安定(打《水浒传》人名)——徐宁

赫赫小英雄(打《水浒传》人名)——童威

不许你发达(打《水浒传》人名)——杜兴

禁止调房(打《水浒传》人名)——杜迁

济人急难(打《水浒传》人名)——施恩

渐渐安定(打《水浒传》人名)——徐宁

众芳竞艳(打《水浒传》人名)——花荣

社会在发展(打《水浒传》人名)——史进

僧穿彩衣(打《水浒传》人物绰号)——花和尚

久旱逢甘露(打水浒传人物绰号)——及时雨

奥运射击冠军(打《水浒传》人物绰号)——金枪手

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 刘高)

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 阎婆惜)

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潘金莲)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郓哥)

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 王婆)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作者)

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第21回 作者)

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作者)

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 作者)

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 蔡福)

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军校)

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 作者)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孙二娘开店—— 谋财害命

石迁偷鸡—— 不打自招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梁山的军师——无用(吴用)

武大郎攀杠子——够不着

潘金莲不在家——没人伺候武大郎

武大郎敲鼓——懵了点子

武大郎玩夜猫子——啥人玩啥鸟

武大郎趴在桥底下——瞅空

李鬼的板斧——冒牌

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林冲上山—— 官逼民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