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国工匠观后感ppt精选19篇

自己是一个学生,工匠精神与自己毫无关系。其实不然,工匠精神应从学生时期培养。只有在学生时期体会到了工匠精神的精髓,将来在社会上才能使工匠精髓发扬光大。一起来看看大国工匠观后感ppt,欢迎查阅!

浏览

2842

作文

145

大国工匠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是国家的富强,政府的富强,同样也是人民的富强。而《大国工匠》这部记录片,正好给我们诠释了国家富强的另外一面。

在新的时代中,新时代的烙印下,父母们不停的让孩子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在潜意识中就绝对的认为,只有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人生才能出人头地。而这一的思想是绝大多数父母包括孩子本身都存在的,我不能说这一种思想的错误,却也不能认为它完全的正确。在大学生多如牛毛的这天,时代的进步不能仅仅依靠理论知识,不能仅仅靠着虚体经济的支撑,一个国家的底气,除了他们拥有的高素质高文化的国民之外,还需要一群不畏艰苦在国家科技技术第一线熬夜奋战,努力创新的技术工人们。他们有的是大学生而更多的是一个未曾上过学,并没有什么出色学历的普通人,可他们依靠自己出色的技术,在为国家带来一笔笔不菲的财富,让国家日益富强,让国际能站在国际上,让总理能在国际的舞台上抬头挺胸说:“中国制造”这四个大字。

每一位在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工人,用他们的刻苦专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创造着一个个不可能而却又可而为之的奇迹,也在诠释着360行,行行出状元的至理名言。

最直观的感受莫过于,“技术强国”这四个字,给新时代的我们指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八个工匠“八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专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浮躁的社会,让我们忽略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证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工作,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渴望拓展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大国崛起观后感结尾

全文共 1914 字

+ 加入清单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推出了12集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以下简称《崛起》),以探究15世纪后的世界历史与大国兴衰的原因。此纪录片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反对意见集中在其政治意图和对各大国列强侵略中国的行径只字不提。该剧总编在看待这些议论时说道:“我们的意图只是通过解读15世纪以来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史,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进而让我们思考,中国的和平发展,可以从中借鉴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如何从容地立足于世界去探索自己的和平发展之路。”

的确,我们看待历史,不仅看到自己经受过的屈辱,而且更应该去研究学习他人如何强盛和自己如何不再那么屈辱。历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空虚,而更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提升自我的手段,并且是最直接的手段——改正与吸收。

葡萄牙的强盛源于它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王权使葡萄牙人有了强烈的民族归属感,而资源十分匮乏迫使其花去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开发世界,走向强盛。随后完成统一的西班牙境况相似,而二者的竞争更加速了其共同崛起。荷兰人凭借其经济头脑和对财富的向往打开国门,经营海运,他们关心如何尽可能多地增加财富,并凭借东印度公司展开了全球的贸易。英国通过文艺复兴将其文化的精华提升,成为一个思想高度发达的民族,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之彻底翻身崛起,超越其他欧洲国家。法国经历了太多的兴衰交替但最终走向了富强。德国统一后大力发展教育,并两次走上了侵略外国的道路。日本的明治维新使其文明彻底脱离亚洲不如列强行列。俄罗斯靠彼得大帝改革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德国血统充分吸收欧洲工业革命的精华,而战争波及的延迟也使俄国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型,最终成为世界大国,并以此能够在冷战中和经过120--年成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的美国抗衡。

片中有几处出现了中国的身影,而正是穿插在各国崛起时段中的中国的情形,更发人深省。第一处是在开篇,“公元152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当时,世界处于航海时代的顶峰。西班牙,葡萄牙为了争夺世界的霸权而竞争,而引领霸权的正是航海技术和经济实力。中国在宣扬国威,而别国在开创贸易之窗,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第二处是在介绍日本时不可避免地提到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大清帝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几千年来,日本几乎都在向中国学习,连中国都败给了对手,那么这样的对手,应该是非常强大的,这样的对手的出现,对日本来说也是一个冲击。”由此,日本决定打开国门,吸收西方的先进技术,为后来的跻身列强做了铺垫。第三处也就是中日甲午战争,“从1890年以后,日本就变成了通过战争来促发展…日本侵占了朝鲜和中国的台湾,大量的资源和赔款流入日本国内。仅甲午战争后日本从中国掠去的赔款数额,就相当于它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的4倍多,赔款中的一半以上都用于扩充海陆军军备。”这是中国近邻日本的崛起实录,当时的中国依然没有意识到闭守国门的劣根。

需要借鉴之处还远不止这些。西班牙,葡萄牙让我们看到了对外贸易对国家崛起的支柱作用。荷兰的商人让我们明白商业中诚信的重要性,以及集资的手段。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或许不适用于中国,但是其革命产生的人权与自由的思想却影响了全世界。

日本和苏联都是后来才崛起的国家,和中国的处境及其相似。同样认同自己的民族优越性,然而当苏联吸收欧洲先进工业技术的时候,中国还在享受康乾盛世带来的表面的繁荣。当然,地理因素也不能排除在外。苏联和欧洲毕竟毗邻,思想交流方便,突出体现在彼得大帝时期攻夺地中海、黑海港口和建都圣彼得堡后。然而,彼得对于西方的先进科技几乎是谦卑学习并顶着叛乱亲自到欧洲各国考察学习,这是当时的康熙所不能及的。而被西方工业化影响的程度直接影响了后来国家的命运。日本在看到中国不敌西方列强入侵时也自动打开国门,往来通商,并积极和西方先进国家沟通,派出了大批留学生和使团,其中大量出国人员为自愿,这与随后中国的洋务运动中被迫入洋学的情形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果说地理的隔阂是中国当时闭塞的原因,那比中国更东的日本的崛起将给予这种借口一些打击。当然,西化过程的代价也是不可估量的,苏联的西化导致了彼得大帝时期普通百姓,射击军军团,乃至彼得儿子的造反;日本的西化也使名相大久保利通遇刺身亡。但是这些都丝毫没有削弱其对先进,强盛等状态的无限渴望。

中国历史上走过弯路,受过屈辱,但是有的时候走些弯路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走过弯路能够使中国在更大的决策上不走弯路,屈辱能够使中国在今后的交锋中不受屈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4604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的观点和史料基本来源于《大国崛起》。《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台06年拍的,是政论三部曲中最好的一部,89年的《河殇》当时震撼,但现在看就没感觉了,时代的变迁,当年振聋发聩的观点现在变成妇孺皆知的常识。《复兴之路》没看出什么给人启迪的东西来,也许只有拍和自己无厉害关系的东西才能客观吧。

公元1500年以前,人们分别住在几块大陆上,都认为自己是地球的中心。地理大发现使人们认识到地球和人类的全貌,开启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揭开这一幕的是位于欧洲西南角的葡萄牙。

1143年,葡萄牙独立,是欧洲大陆上第一个民族国家,由于资源贫乏,200年也没有大的发展,奥斯曼帝国(土耳其)阻碍了陆地贸易之路,葡萄牙人只有把眼光投向大西洋。恩里克王子(1394-1460)建立航海学校,把天文学和数学应用于航海,改良指南针和帆船,经过21年的准备,于1443年穿越了西非的博哈多尔角,突破了欧洲人对世界边界的认识,他去世27年后,葡萄牙人发现并绕过了好望角。新航线为葡萄牙带来了黄金,香料,象牙等巨额财富,因为欧洲国家其他国家当时都是城邦小国,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虽然嫉妒得要死,但没有实力和葡萄牙竞争。使葡萄牙独享了近一个世纪。

1492年1月4日西班牙独立,哥伦布经过和西班牙女王三个月的谈判,达成共识,从新发现地收获财富的百分之十属于他并且免税,发现地其他商船利润的八分之一归其所有。哥伦布以西班牙海军大元帅的身份率船队出发了,1492年10月12日,在大西洋的另一端发现了陆地,巴哈马群岛,哥伦布认为到达了印度,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由于西班牙人也加入了海洋大发现,1494年6月7日,经过一年的艰苦谈判,葡萄牙和西班牙在教皇的主持下达成协议,把非欧洲的世界分成两部分,东边归葡萄牙,西边的美洲归西班牙。当时的欧洲人认为,蛮荒之地归发现者所有,这是殖民主义的法理基础。

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但他本人在菲律宾被杀。从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了18600吨白银,200吨黄金,当时世界上83%的黄金都在西班牙。屠杀和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使墨西哥人口从2500万降到265万,秘鲁从900万降到130万,印第安人口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西班牙王室担心工商业阶层兴起,赶走数万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抑制工商业发展,随着其他国家对他海上霸权的挑战,西班牙开始衰落。

中国也曾有过很先进的航海技术,为什么没有加入航海大发现?我想是因为中国有完善的农耕经济,对外贸易一直不是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荷兰150万人口,面积相当于两个半北京,三分之一的国土在海平面一下,欧洲的两大河流都从这里入海,12到14世纪才逐渐有人居住。为了抵抗潮汐和排涝而修的水利工程,使荷兰和欧洲各国形成便利的水上交通网。荷兰通过改进商船,降低运货成本等一系列措施,承揽了几乎欧洲的全部海运业务,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贸易市场,货物仓库,船只修理厂等聚集形成了城市,城市建立在贵族的领地上,贵族建立小型的军队表边上是为了保护城市,实际上是为了维护收税权,市民集资从贵族手里买下了城市的,自己管理。

1543年,西班牙国王通过联姻取得了荷兰的统治权,荷兰人接受了,西班牙国王向荷兰派出了总督,荷兰人也接受了,当西班牙国王把手伸进荷兰人的钱袋子里时,荷兰人反抗了,荷兰独立战争中有15万人被西班牙人杀掉。独立后,因为荷兰人都要照顾自己的生意,请英国女王来统治荷兰,后来发现英国人收的税更高,于是在1588年彼此独立的荷兰城邦组成了荷兰联省共和国。

由于荷兰从西班牙独立,荷兰的欧洲贸易被西班牙封锁,他们必须把眼光投向远海,但没有强大王室的支持,很难进行远洋贸易,在大议长的主导下,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发行股票,募集到650万荷兰盾,荷兰政府把只有政府才能拥有的海外职能折价两万五千盾入股,很多普通市民,包括了市长的女仆,都成了这家公司的股东。1609年成立了全球第一家股票交易所,有1000名经纪人,仅英国国债交易一项,每年就给荷兰人带来200吨白银的收入。1609年成立银行。到17世纪中叶,荷兰东印度公司有15000个分支机构,占了全球贸易额的一半。后来英国兴起,通过三次英荷战争逼迫荷兰接受《航海法》,使荷兰贸易萎缩。以荷兰一个行省命名的国家叫新西兰,在美洲,荷兰人建立了一个新的阿姆斯特丹,这个城市,现在的名字叫纽约。荷兰几乎是直接进入现代商业文明,也由于商业文明需要平等自由的公民意识和契约精神,几乎是直接进入现代民主宪政社会。

英国只有24万平方公里,现在也才6000万人口。封建制使国王和贵族(庄园主)之间有默认的权利和义务范围,相安无事很多年,威廉一世挑战这种不成文规则,为了维持不停失败的对外战争,加税很多倍,贵族(庄园主)被激怒了,集结军队打败他,1215年签订《大宪章》,规定了国王要立誓向任何人施以公正,不能剥夺了他人的权利。如果法庭没有宣判,国王不能剥夺他人财产。树立了民权与生俱来,不是国王赐予。

后来又出了一个国王,叫查理一世,加税不经过议会,还解散了议会,形成了英国13年无议会的局面。贵族武装再一次打败国王,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议会判处死刑。紧接着是克伦威尔军事独裁,他死后,迎回了查理一世的儿子当国王,他还想搞独裁,贵族们认为杀死国王不是限制独裁的办法,就发动了不流血的光荣革命,赶走了这个国王,1688年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国王只能委任议会里的多数党代表当首相,来具体管理国家,国王不能直接管理国家,形成了君主立宪制。

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利用海盗和商船在1588年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欧洲强国,后来专利制度激发了科学家的积极性,现代政治体制激发了企业主的积极性,出现了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开创了现代科学,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带来的动力使工业化成为可能,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带来了自由贸易理论,这些使英国第一个成为现代国家。

工业化使她生产了世界一半的工业产品,武力征服和殖民扩张为她的自由贸易铺平道路,她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地遍布全球,但各地的独立运动终结了日不落帝国。英国是直接从封建分权进入君主立宪,没有经过君主集权这个阶段,而中国从秦始皇结束封建分权到清末,君主集权持续了两千年,为什么?

年青的路易十四登基,雄才大略,废除宰相,实行君主独裁,但他热爱艺术,也没有扼杀自由思想,后来法国出了伏尔泰和卢梭等启蒙运动思想家,在他们去世后几年,也是路易十四专制120年后,1789年7月14日,市民攻打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20天后宣布废除王权,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人们彼此称公民,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思想被广泛接受。但革命气息和恐怖气息交织,除了送路易十六上断头台,还有4万人被处决。

12年后,法国又选举出一位皇帝,拿破仑,欧洲各封建国家害怕大革命思想传播,合力围剿法国,打败了四次反法同盟后,法国几乎占领了整个欧洲,拿破仑以大革命思想为基础制定的《民法典》,也跟随着法军在欧洲普及,但被自由和平等思想灌输的占领区人民,自然会更激烈地反抗民族压迫,另外,当时的英国已经迈入工业文明,战胜法国是迟早的事情。

从1789年的大革命开始,后来的100年,法国经历了四次大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两个共和国,1875年君主派和共和派达成妥协,形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二战后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坚持建立独立的经济与国防体系,1966年退出北约,成为重要的制衡力量。

1791年,也就是大革命后两年,建立先贤祠,到现在,共供奉了72人,只有11位是政治家,其他的是思想家,艺术家和作家。入先贤祠要经过国民议会讨论,总统签署,第72位入先贤祠的是大仲马,当时的法国总统希拉克亲自护送他的灵柩入祠。

对思想和文化的尊重,才能有伟大的思想,有伟大的思想,民族才能不断前行。

法国的君主独裁只维持了120年,根基不深,但从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二战后法国现代民主宪政成熟,用了160多年,道路曲折反复。

1853年,美国黑船扣开了日本的大门,幕府政权选择了不战而降,打开国门学习国外,但日本武士阶层不满幕府政权的软弱,起义推翻了幕府政权,明治天皇掌权,1871派出了大批决策层高官(半数高官)长时间访问欧美(一年十月),岩仓使节团花了当年2%的政府收入。经过考察,决定学习德国,国家主导工业化,国家兴办企业,交给私人经营。以大久保利通为代表的革新派从思想上到制度上彻底改变日本,变法图强。大久保利通被刺杀后,继任者伊藤博文为了缓解新旧势力的矛盾,在制定第一部宪法时,确定了天皇至高无上的权利。与此同时进行的清朝政府的洋务运动却采取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策略,只学到生产技术,在思想和制度上没有太大改进。

二战后由美国主导的和平宪法使日本民众心理难以真正接受,普遍不关心政治,政权由财阀控制。表面上民主宪政,实际上是密室政治。

15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引发了三十年宗教战争,后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德国的分裂(名义上还是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由314个邦国组成),这个名义上的联邦也被拿破仑给灭了。

1871年1月18日,德意志统一,威廉一世皇帝在打败法国后在凡尔赛宫登基,德国一跃成为除英国以外最强大的欧洲国家,主要是因为统一德国的普鲁士重视教育,教育几乎是免费的,不送孩子上学要被罚款。德国领导了二次工业革命,德国用国家的力量保障福利,推动工业化,克服了自由主义经济的弊端,但以垄断为基础的集权,造成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是军国主义的温床,这点和日本,俄国很像。西德二战后由盟国主导建立了现代民主宪政。

1472年当时的 俄罗斯大公迎娶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以东罗马帝国的继承人自居,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标志是现在俄罗斯的国徽。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带上罗马皇帝使用过的王冠,成为第一个沙皇,沙皇在俄语中的意思就是凯撒。1697年8月,彼得一世以下士的身份到荷兰赞丹造船厂当工匠,学习造船,驾驶等技术,后来他又到了瑞典,英国,普鲁士等国游学,因为此时的俄罗斯虽然已经是全球版图最大的国家,但是还是一个农奴制的农业国,他经过战争从瑞典手中夺得圣彼得堡,并迁都,打开了一扇通向西欧工业国的窗户。

叶卡捷琳娜二世(德国人)也努力进行近代化,但还是没能冲破阻力废除农奴制,但由于她从小在西欧长大(15岁嫁到俄国),受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影响很大,所以对思想压制不强,使俄国在此后孕育出很多思想家,如托尔斯泰等。直到1860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才逼迫沙皇废除农奴制。

1917年爆发了十月革命,用了二十年时间使这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暴跌,爆发了全球经济大萧条,苏联在这一年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的一枝独秀给很多国家树立了一个新的榜样。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吸引了欧美的资金和技术,美国曾经有一年有十万人申请苏联移民。

1620年五月花号载来了一百多名寻求宗教自由的的英国清教徒,在登陆之前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确定了移民自治组织和精神,后来到美国的清教徒和冒险者也逐渐效仿这种殖民地自治,后来逐渐形成完善的民主宪政。早期移植了欧洲先进的经济体制,二十世纪初对垄断的遏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家通过基础建设拉动和恢复经济,逐渐建立了国家适度调控的自由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国工匠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6月17日晚上,我们认真的观看了中央新闻纪录片中《大国工匠》。

片中的张东伟所制造的LNG船是运送液化天然气的船,因为液化天然气要保持在零下163度的极低温环境运输,所以LNG船也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目前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能建造。2005年,我国才有了第一批16个掌握这项焊接技术的工人,张冬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

LNG船3.5米,走路可能只需要4秒钟,而张冬伟焊完一条这样长度的焊缝却需要整整五个小时。是整个船最核心的部分,需要焊接工人将一块块薄如纸的殷瓦钢板,像做衣服一样,一块一块连接起来。

一条LNG船,殷瓦钢焊接长度总长达130公里,虽然90%是自动焊(前面可以用大船在海上行驶画面),但还有13公里特殊位置的焊缝,需要焊工手工完成,如果焊缝上出现哪怕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就有可能造成整船的天然气发生爆炸,有人说LNG船就像一个会移动的原子弹。为了避免焊缝出现漏点,张冬伟要求自己在焊接过程中,不能有一丝停顿。

殷瓦手工焊接是世界上难度最高的焊接技术,张冬伟的师父秦毅,是我国第一位掌握殷瓦焊接技术的焊工。最初外国人并不看好中国人能掌握这项技术。能够在超级LNG船上进行全位置殷瓦手工焊接的焊工,必须经过国际专利公司GTT的严格考核,取得合格证书之后,每个月都要重新考核一次,考核合格才能继续上岗工作。结果张冬伟给师傅挣了这口气。

精湛的技术加上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由此两能,技术创新,做大做强,就有了根基和资本。央视播出的《大国工匠》反映的是普通职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让人敬畏和感动的真人真故事,没有半点夸张,平时的叙述就是岁月里无限追求的刻录。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就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牌高中、进名牌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所以他们成为了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了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那我们还在犹豫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录片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国家。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经济发达,很适合旅游,最重要的它有很悠久的历史文化,那种骨子里的贵族气息深深吸引了我。让我对这个神秘的的国家更加向往。

今天,老师组织我们看了《大国崛起》英国这个篇章。看了之后真的对我的感触很大,我对这个国家越来越感兴趣了。身为一个大西洋上小小的岛国,他是有怎么样的勇气对抗当时海上霸国西班牙。真的很佩服伊丽莎白一世的威严。她作为一个弱智纤纤的女流之辈,她为了她的国家为了她的子民终身未嫁。把自己的一身都献给了这个国家。正是因为她的这种一心为民的态度,这个国家,这群人民没有让她失望。英国迅速就在欧洲崛起。以前西葡,荷兰统领海上霸权的时代逐渐没落,随之而来的是一个新兴的海上强国——英国。

一谈起英国我们就可以想到两个称谓,一个是“日不落帝国”一个是“世界工厂”这两个称谓其实可以概括英国最伟大的成就。首先来说第一个。

英国在打败西班牙之后,英国逐渐开始垄断海上贸易。特别是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统领下,发展本国经济,进行资本积累成为了振兴英国的头等大事。这个使命即使女王死了,查理一世即位也是没有荒废的。所以在英国发展初期,对殖民地的扩张和侵略从来没有断过,乃至应该过殖民地遍布全球。对于应该过国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以至于有了“日不落帝国”这样的称号。

世界工厂更是不用说了,工业革命带给全世界的影响都是深远的。这个国家在中国还在封建锁国的时候已经开始开始谱写新的历史篇章,机器开始代替手工,这在当时的清王朝是无法想像的。工业革命的枪声首先在纺织业打响了。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极大的减少劳动生产力。最有历史性意义的自然是瓦特蒸汽机的发明。瓦特这位发明家,必定让全世界的人民铭记在心。就是这位普通的工人让我们开始走向新时代。随后各个国家都开始追随英国展开工业革命,转眼全世界都开始朝工业化转变。

不仅仅是这些,在政治上,英国很多的做法也是开创先河的。《大宪章》的颁布给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宪章了说明,君主的权利不是至高无上的,人民的权利才是至高无上的。这点,在当时的世界绝对是历史性的转变。还有在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死后,查理一世上台,他试图统治人民,想控制一会,控制法院。控制人民。但是事实告诉他,在英国这么个国家是行不通的,他践踏了人民的权利就要接受法律的制裁。最终被送上断头台。这个时间震惊了整个欧洲大陆。那些君主专制的国家,以及那些想实行君主专制的国家开始进行思考。

文化上。英国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天才——莎士比亚。人们永远无法猜透莎翁的脑袋里装了什么,他能想到人们心里最邪恶,最原始的东西并且将他通过戏剧的形式表达演绎出来。即使他的作品里含有对女王的蔑视,但是女王仍然能坐在舞台对面观看他的戏剧,或许这就是他的戏剧吸引人的地方。英国的古典文化是我们值得考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大学生观看大国工匠观后感汇总

全文共 1769 字

+ 加入清单

大国工匠》纪录片包括8个人物事迹,预计时常50分钟。选取了中国卫星、中国高铁、中国住建等世界领先的中国制造领域的代表性典型人物,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奋斗在生产第一线,书写着劳动者的不平凡。

以下关于《大国工匠》纪录片观后感是yjbys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

大国工匠观后感(一)

今天,央视新闻推出一档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 。而这个星期四晚自习的时候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大国工匠》,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在这个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借这8双手向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致敬!

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

而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

大国工匠观后感 (二)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大国工匠观后感(三)

在这周晚自习期间班主任 同我们一起看了今年五一期间的特别栏目,《大国工匠,匠心筑梦》,看完之后感慨很多。

大国工匠,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蜜蜂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还有人检测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准等等。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给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2.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高凤林如此高超的焊接技术,不由人不折服!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是践行劳动精神的最好引路人。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我以后一定努力好好学习,学习他们的刻苦认真精神,把这些精神应用到我的专业课学习中来,刻苦扎实的学习专业课知识,在实训时积极认真参加实训,多练习,以创造出一个优异的成绩而努力!

1.小学生安全教育片观后感

2.中小学生安全健康素质教育观后感

3.3.31小学生新闻大求真观后感800字

4.中小学生素质安全与考试心理学生观后感

5.经典诵读观后感

6.电影冯志远观后感汇总

7.新闻大求真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观后感【最新】

8.中小学生防溺水宣传片观后感

9.爱国主义电影观后感十篇

10.中小学生安全教育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4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国崛起》这部历史纪录片用短短的12集将9个世界性大国历的兴衰展现在了我们面前,或者说,是过去人类500年的一个发展历程的一个微缩,过去的500年是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500年,人类是从陆地向海洋发展,然后开始征服天空,再向太空发展。诚然,所有的壮举是世界各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感觉这部历史纪录片拍得很好,文字解说非常精准且耐心寻味。不过,更让人值得称道的是,以前很多纪录片在谈到发达国家的时候都是用侵略、掠夺这样的词语,不过这次的纪录片是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其他的国家,并给中国以深刻的启迪。我想,中国目前也处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要向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国迈进仍然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应该以一种广阔的心胸去承认他国的成就,并虚心的向大国学习并借鉴成功的经验,而不是总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傲视一切。"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然而,葡萄牙和西班牙两个小岛国却凭借着无畏的勇气和信念征服了海洋,也因此获得了世界。在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后,为什么恰恰是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成为了世界性的大国呢?

在对众多专家学者的采访中,我发现,大家对大国之谜的看法是很不一致的,不过把这些归纳起来看,有以下这么几点:首先是思想文化的影响力。英国首相丘吉尔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

其次是体制创新。17世纪时,面积只相当于两个半北京的荷兰,凭借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的创立,缔造了一个称霸全球的商业帝国,继荷兰之后,英国通过推行自由贸易,建立起全球市场,并逐步确立起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当这种模式的弊端,引发社会危机的时候,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再次是在于对人才的重视。在法兰西思想与精神的圣地先贤祠,正门上铭刻着这样一句话:"献给伟人,祖国感谢他们。"这里安葬了72位法国历史人物,其中只有11名政治家,其余大多是思想家、作家、艺术家和科学家。还有就是一个国家对教育重视程度。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必须为它的公民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免费教育从19世纪中期就已开始,德意志统一前夕,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当普鲁士还在向拿破仑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时,柏林洪堡大学诞生了。国王拿出了最后一点家底,并把豪华的王子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与此同时,他还接受了大学提出的一个要求,那就是: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不过归根结底,还是综合国力最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单一力量的强大并不能决定一个国家的最终强大。

看完《大国崛起》,各国的发展历程中的很多镜头在我的脑海中不断回放,我感到中国仍然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努力,但同时,我也感到了中国在向大国迈进的步伐,越来越响,越来越有力!"

[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作文1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55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使它成为欧洲的天然大国;巴黎,文化、艺术之都,让每一个喜爱历史的人都流连忘返。法国是我很喜欢的国家之一,三次法国之行,法国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浪漫、开朗、大方、热情,颇具亲切感。

大国崛起法国篇重点介绍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社会变革,及此后法国陷入长期社会动荡的情况。1789年之后不到100年时间里,法国经历了四次大规模的革命,两个帝国,两个王朝,三个共和国。激烈而反复多次的革命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改造社会的同时,消耗着法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动荡的局势使经济发展缺少必要的、稳定的社会基础,法国的大国之路因而变得格外曲折。

编者拿法国与隔海相望的英国作了比较:统一的民族国家开始出现,英国是1485年,法国是1589年;开始进行由专制走向民主的社会变革,英国是通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法国是通过1789年的大革命。相对于两个100年的时间差而言,影响两国更大的变革方式的不同:在法国经历着百年动荡的时刻,以和平方式完成社会变革的老对手英国已经在进行一场工业的革命。在这一轮的国家竞争中,法国遗憾地错失了时机,不得不始终居于“第二”的位置。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了中国与日本这两个同样是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的明治维新是19世纪,中国的改革开放是20世纪,两者也相差了100年,如果中国政府能认真、耐心地学习其他强国的崛起之路,吸引他们的教训,强国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法国在17-18世纪中涌现出许多思想家,他们给世界留下了一部部经典之作。其中有: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和《方法论》、《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等;伏尔泰的《哲学通讯》、《牛顿哲学原理》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即三权分立方式保障公民权利说);狄德罗编撰的《百科全书》。

小提示:“V”字代表胜利的起源

1415年,趁着法国内部争斗,英国国王亨利五世率领一支只有6000人,包括1000步骑兵和5000长弓手的军队向法国进攻,奋战兵力超过己方5倍的法军。在阿金库尔战役中,长弓手发挥了作用,据统计,在敌人每次冲锋期间,1名长弓手可以发射5支箭,那么5000长弓手就需大约2、5万支箭。在战役中,法国人一共冲锋了多少次已无法统计,整场战斗用了多少箭也无法统计,不过后人形容战后“满地翎羽,如大雪覆盖”。此战法军阵亡7000-10000人,而英军伤亡仅113人。胜利使长弓手们骄傲地举起扣弦的两根手指,比划出一个“V”字。至今,我们还能在各种场合看到这种古老相传的胜利者的姿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129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几天断断续续看完了12集《大国崛起》纪录片,一些记录与想法记之如下:

1、每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德、日、苏作为后发国家,其崛起的时间相对较短,或是后发优势的体现;

2、几个后发国家的共同点之一是国家在推动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这种国家推动模式的发展速度很快,但都遭遇了巨大的挫折;

3、国家推动模式之所以受挫,或是因为权力专制缺少束缚,为了保持发展、摆脱危机而更易冒险(如德日),或是因为权力专制缺少束缚,在封闭环境下官僚独大并失去了社会活力(如苏联);

4、在后人看来,确实存在历史的机遇,而崛起的大国都抓住了机遇,如葡萄牙、西班牙在航海时代占得先机,如英国引领工业革命潮流,如美、德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潮流;

5、另一方面,之所以能抓住机遇,还是在于这些国家具备了相应的条件,所谓“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如葡萄牙恩里克王子几十年对航海科技发展的支持,如荷兰长期的商业贸易、市民社会的传统,如英美对于发明创造长期的制度性保护;

6、内部制度的健全与稳定是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如英、美;

7、思想自由、文化繁荣、教育发展、科技创新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如法、德、英、美,且思想自由最为根本;

8、民族国家内部的团结是崛起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如葡、西、荷、英、法、德、日;

9、一些伟大人物在某些历史关头发挥过关键作用,其兴是因为适应了历史潮流(如华盛顿),其亡则因为不合国情或没有实质性的制度建设(如彼德一世);

10、市场经济为主、政府调控为辅是迄今最普遍、也最可称为共识的发展模式,如美国新政。苏联反其道而行之,也曾取得快速发展,但最终丧失了发展动力,沦为失败;

11、依靠武力称霸或可得意于一时,最终必自取灭亡,如拿破仑、希特勒等,真正长盛不衰的影响是生产方式(如自由经济)、思想文化(如启蒙思想、美国精神)、社会制度(如股份制、议会制)、科学技术(如牛顿、瓦特、爱迪生的贡献);

12、苏联尽管最终失败,但其贡献在于尝试了人类发展的另一种可能。若无苏联计划经济下的两个五年计划,一不会有罗斯福新政对政府力量的引入从而拯救了市场经济,二不会有二战欧洲战场的胜利从而拯救了文明世界;

13、所有国家的成功之路都是自己闯出来的,可以借鉴,可以引进,但最终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走得过慢会错失良机如清末中国,走得过快则可能跌跟头如德、日;

14、各国的国情确有不同,美国的自治传统不适于传统俄国,英国的自由发展不适于铁血德国,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均有其历史文化基因,不可一概而论;

15、尽管有不同,但内部的团结、思想的自由、制度的健全、教育的先进以及民众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各领域的活跃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条件,或可视为历史规律;

16、大国崛起最终的标志是所有国民享有自由、自信、富足而有尊严的生活;

17、反观当今中国,内部团结堪忧、思想几无自由、制度仍不健全、教育问题严重,民营企业、公民社会、知识分子的生存发展都面临巨大困境,唯体制独大,不仅垄断资源,且权力不受监督之势愈演愈烈。以此观之,国家崛起何其难也。且待2020,当与三中全会之目标一一对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国重器观后感3000字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题记:今天是圆通会议的最后一天。这次会议主题是变革!根据财务数据和市场变化做出的战略调整。整体而言,个人感觉这次战略调整是正确的,虽然比我预想中慢了整整一年!圆通新价值观是“诚信、创新、共享”,在快递3、0时代这尤为重要,今年可以说是圆通的第二次创业!接下来就看整个圆通大家庭的对新战略的领悟及执行力,相信2018圆通会有大发展!

大国重器!国之重器代表着这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改革开放至今已有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发展!中国的GDP已升至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作为一直遥遥领先的老牌龙头美国有了危机感,尝试以技术封锁、贸易战、军事联盟等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在这样的格局下,中国如何突破重围?中国制定了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就是这个战略下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

《大国重器》第二季就是《中国制造2025》中关于装备制造业的纪录片。通过人物故事和制造细节,鲜活地讲述充满中国智慧的机器制造故事,再现中国装备制造业从小到大,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背后的艰辛历程。大国重器的平均技术水平目前可以理解为刚刚迈入行业高端门槛,在某些细节领域触及领先水平。所以纪录片名称为大国重器,而非强国重器!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强国战略的具体纲领,是中国经济从粗放型转型升级为精细型经济的第二次创业的行动指导!在开始执行这个战略的时候,就受到了竞争对手的各种限制打压。这是第二次创业过程中必经之旅,唯有打铁还需自身硬才能够突破重围!中国未来30年的发展之路注定不会平静,让我们满怀信心扎实基础打一个漂亮的突围战!

我统计下了A股中关于大国重器的相关概念股票。

沃尔核材、中核科技、中国核电、卧龙电气、一拖股份、杰赛科技、沈阳机床、网宿科技、佳都科技、中天科技、中远海控、中国交建、中集集团、山东海化、海油工程、*st船舶、中国重工、中广核技、东旭光电、特变电工、中材国际、中国建筑、中国卫星、中科曙光、紫光国芯、中海达、北方华创、江丰电子、中铁工业、柳工、光启技术、京东方A、杭氧股份、中航飞机、中国中车、振华重工、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国一重(*st一重)。

名单可能不齐全,也有可能因为个人水平问题导致不小心混进去的。仅作参考学习,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记住投资的精髓依然是3521优秀企业标准,与好企业一起成长!

PS:重器之所以谓之重,重在技术研发,重在管理,重在开拓国内外市场。如果经营不善依然是有可能在全球激烈竞争市场中失去未来!

现在的中国依我的判断是正处于末代发展中国家向初级发达国家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社会思想矛盾是相对激烈的。有老一辈还处于贫穷发展阶段的老思想,又有新一代尚未发达却过上了发达国家生活模式的年轻思维。两代人思维鸿沟暂时难以逾越。而往往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就开始进入繁荣昌盛的美好时代!

留笔,祝福感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大国工匠观后感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观看了央视新闻推出的一档《大国工匠》节目,讲述了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震撼而又感人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凤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如此高的焊接技术,不由人折服。

2.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錾刻大师-孟剑锋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也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他的标准是追求零失误。

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顾秋亮,被誉为两丝钳工。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大国工匠》观后感

4.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5.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宁允展,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

6.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

7.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8. 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他在工作时,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感谢学院领导组织的这次观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而在学习中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学知识,我们要不断地进步,争取做好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大国崛起观后感日本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日本人真正做到了“放眼世界,胸怀祖国”。他们先求知于世界,尔后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

1871年12月,日本新政权对外派遣“欧美使节团”。他们考察研究了欧美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把对自己国家有益的都进行研究。

岩仓使节团的出访出动了当时日本新政权的主要成员,共51人,而这些人都是掌管具体实务的新政权骨干,可以说,这次出访相当于日本行政部门的全体出动。日本政府对“求知识于世界”的重视可见一斑。

岩仓一行的出访使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前所未见的知识。这次出访对日本政府的主要成员作了一次有效的“洗脑”,认识到当时自己国家的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并开始准备想欧美国家学习。岩仓使节团的出访让日本新政权的主要成员大大地开拓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在历时良久的考察中,学校教育是最使岩仓一行感到惊叹的。所以,日本新政权在明治初年就把“重视教育”作为大课题。伊藤博文最先提出兴办近代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来谋求国家的“长治久安”。任何文化落后的民族,民智未开的国家,都是难以进入近代社会的。这种积极主张兴办近代教育的思想,为近代日本教育的兴起拉开了战略性的序幕。

教育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日本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原因,可以说是得力于教育。日本把教育作为国家之本,在发展资本主义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一直到现在,日本仍然是一个高度重视国民教育的国家。

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中国要谋求中国的繁荣昌盛,也应学习日本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沈钧儒在《家庭新论》中说道,“要把十年以后的中国变成什么样子,就看十年前的青年和儿童受的是什么教训。“可以说,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取决于教育。

日本和中国,只有一水之隔,它从封建、落后的“蕞尔小国”变成了现今令人瞩目的“经济大国”,其过人之处让人佩服。惊叹之余,不仅感慨我们中国也应该放眼世界,汲取先进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借鉴古今中外有益的经验和教训,以谋求国家的强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国工匠学生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班主任组织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系列片《大国工匠》,看后感触颇深。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烹饪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接受烹饪艺术的学习。烹饪不难,但做好不易,烹饪操作技巧确实很难掌握,专业老师对我也非常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辛苦的,环境也热,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道菜肴,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便会非常的开心与自豪,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己的目标,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进步,更上一层楼!

在这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现在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大国崛起法国观后感

全文共 1699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看了CCTV-2《大国崛起》之法国篇,重新了解和认识了法兰西民族和他们的历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巴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而是先贤祠。那是法国人专门为伟人准备的安息之地。

先贤祠,其法文名Pantheon源于希腊语,最初的含义是“所有的神”。这类的建筑,通常以供奉诸神而著称。例如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人修筑的雅典巴特农神(Parthenon),便是供奉着这世上所有的神灵。类似的建筑,意大利也有一所,也即我们所熟知的“万神殿”。

与这俩前辈相比,巴黎的Pantheon自然是年幼了许多,但若说到声誉,却是一点都不逊色。它始建于1744年,曾名为圣日内维耶大教堂,当初是法王路易十五感主恩所设。也许是上苍冥冥之中的注定,建成之日教堂恰逢如火如荼的法兰西大革命。而在那个特殊的时期,世俗与宗教的权威皆消失殆尽。于是圣日内维耶大教堂抛弃了上帝,摇身变为“祖国和自由的祭坛”,并更名为“先贤祠”。之后几年间,革命家米拉波、启蒙思想巨人伏尔泰与卢梭等人的灵柩,相继迁徙于此。这些启蒙与革命的子民,宣告了巴黎Pantheon作为世俗祠堂的开始。

栖身于先贤祠不是件容易的事,它的条件非常苛刻。许多享誉世界的伟人,如巴尔扎克、莫泊桑、笛卡尔,至今仍不得其门。即便是有幸入室的伟人、通常也很难觅到一个宽敞的位置。所以卢梭与伏尔泰堪称是备极哀荣。这两位思想家葬于最显要的位置,并各自享有一个偌大的墓室。卢梭棺木上镌刻的“自然与真理之人”的谥语,伏尔泰的悼词也很简洁:“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在当时的革命年代,法兰西人对启蒙思想巨匠的尊崇无以复加,因此两人的殊荣并不具有太多的奇怪。但卢梭恰巧与伏尔泰面对面,倒真是历史的一个玩笑:两个生前的对头,死后却不得不长相厮守。置身于这般的场景,想象着左翼、平等、革命与右翼、自由、渐进就这样日复一日的面面相对,我仿佛触摸到了法兰西民族最深处矛盾又谐和的灵魂。

当然、这般神圣的地方、科学家也理当有一席之地。例如居里夫妇,以及数学家拉格朗日等人:俭朴的墓室、简单的介绍、一如他们平实无华的品质。祠里深处,多是二人一室、四人一室。卢、伏二人不远处便安息着维克多·雨果,十九世纪法兰西最负盛名的文人、一个曾因反抗专制而流落他乡的斗士。种种一切均像极了他的室友、恰巧也是一位作家、且曾为德雷福斯鸣冤而流亡英陆的左拉。不知这是否就是法兰西人眼中雨果、左拉与巴尔扎克、莫泊桑的不同。可以引为佐证的是,先贤祠中还镌刻着很多寂寂无名爱国者的名字,例如一战二战捐躯的烈士。

这里还有一些“伟人”,并非名人。比如一面墙上雕刻着许多人的姓名。它是两次世界大战为国捐躯的作家的名单。第一次世界大战共560名,第二次世界大战共197名。我想,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烈士成千上万,为什么这里只有作家?大概法国人一直把作家看作是“个体的思想者”,他们更能够象征一种对个人思想的实践吧!虽然他们的作品不被人所知,他们的精神则被后人镌刻在这民族的圣殿中了。

一位叫做安东尼。德。圣,爱逊贝利的充满勇气的浪漫诗人也安葬在这里。除去写诗,他还是第一个驾驶飞机飞越大西洋,开辟往非洲航邮的功臣。他生前不是伟人,死后却得到伟人般的待遇。因为先贤祠所敬奉的是一种无上崇高的纯粹的精神。

到现在先贤祠的72位伟人中,其中政治家只有11人,不到六分之一。更多的是给法兰西民族带来“平等、自由和博爱”精神和思想的人。先贤祠是真正在诠释它建立的内涵——“献给伟人们,祖国感谢他们!”法国真正的象征不是埃菲尔铁塔,不是卢浮宫,而是先贤祠。它是巴黎乃至整个法国的灵魂。了解先贤祠,才会真正触摸到法兰西的民族性,它的气质,它的根本,以及它内在的美。

倘佯许久、感触良深。这些长眠于此的伟人,没有华丽的言词、无需传奇的经历、却因推动了历史的进步,赢得了世人的崇敬。而许多当时的权贵富豪、富则富矣、贵则贵矣,最终也不过是一抔黄土、无人听闻。尊重先贤、是一个民族所应有的品质。法兰西人因这些先贤而光荣,而这些先贤又何尝不庆幸生于这片土地。这些传统、中华民族虽是早已有之,例如孔庙、岳庙,但正所谓“与时俱进”,我们可否会做得更好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国工匠观后感3000字

全文共 1173 字

+ 加入清单

大国工匠》宣传片讲述了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贡献社会的故事。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艺术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接受艺术的熏陶。我是的专业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确实很难掌握,每天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重复练习一首曲子,专业老师对我也非常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首曲子便会非常的开心与自豪,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学校的优秀学长他们的技巧娴熟,拉的曲子委婉动听,非常值得我学习,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进步,更上一层楼!

任何目标,只说不做到头来都会是一场空 。然而,现实是未知多变的,定出的目标计划随时都可能遭遇问题,要求有清醒的头脑。一个人,若要获得成功,必须拿出勇气,付出努力、拼搏、奋斗。成功,不相信眼泪;未来,要靠自己去打拼!实现目标的历程需要付出艰辛的汗水和不懈的追求,不要因为挫折而畏缩不前,不要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要有屡败屡战的精神,要有越挫越勇的气魄;成功最终会属于你的,每天要对自己说:“我一定能成功,我一定按照目标的规划行动,坚持直到胜利的那一天。”既然选择了、认准了是正确的,就要一直走下去。 在这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现在我要做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大国工匠观后感

全文共 1475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了央视新闻播出的《大国工匠》,令人深受教育,感人肺腑。通过观看我国杰出的大国工匠的高超技术和平凡而又伟大的事迹,让人好像重新感到了思想正确回归的大路上。大国工匠们出身一般家庭,却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创造出非凡的业绩。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在追求职业技能上,严格要求的是自己,追求的是技术技能的完美和极致,为我们在世界上,树立大国的“中国制造”和世界创新大国的名牌,带好了头和做出了杰出的榜样。

高凤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一点不漏的超高精度的密封,是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他能将焊接技术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0.16毫米是火箭发动机上一个焊点的宽度,焊接时间仅有0.1秒的时间误差,他如此艺高胆大,非常人所想,只有刻苦钻研,用心练就方能结出如此硕果。

錾刻大师-孟剑锋,在北京APEC会议上送给外国领导人的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他的惊世杰作。他錾刻的作品精美非凡。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由于过于逼真,让人看后会情不自禁伸手触摸感受。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也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能做到上百万次的錾刻敲击零失误,让人折服,让人惊叹,完美和卓越就是靠毅力和意志,专注和精湛技艺和锻造的。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顾秋亮,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被称为两丝第一人。我国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超高精密度组装,不能没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他能通过摸、看、思,能判断机器的组装误差,几乎没有失误过,工到此精,惊心动魄。

胡双钱老师傅,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胡双钱要做百万个零件的飞机建造工程,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加上临时救急其任务难度广大,非一般人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打造36个孔,发丝大小的孔径,仅仅依靠胡双钱的双手和传统的铁钻床,便能快捷将36个孔悉数高精度打造,通过检验一点不差,其金属雕花技能创世界一流。

高铁青岛动车制造高级技师—宁允展,首席研磨师,他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第一人。全国能做该工序的工人不超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安全性能超高,让国内动车最高时速达到486公里,创造了奇迹,这离不开宁允展对动车转向架的定位臂的高技术研磨。

张冬伟-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利用世界上最难的殷瓦焊焊接技术,在造船业,殷瓦板非常薄,张东伟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并且做到焊缝小于一个针眼大小,因为打了会引起致命后果。张冬伟焊接技术外观精美且具备百分百安全保障。

中国著名宣纸高级技师-周东红,是我国书画家御用宣纸制作师。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做捞纸的工作,不嫌简单和重复,硬是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一直以来保持着宣纸成品率100%的记录。

还有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要小于一毫米,他能做到接缝处间隙误差为零。学历不高却,自学成才。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大国工匠,既平凡又杰出,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伟大,他们为社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让人折服其高潮技能和点赞其为人处事之功。

感谢学院领导组织的这次观看,让我们深受教育。我们将以大国工匠为榜样,专注自己的教育事业,不断努力,不断地进步,做好自己,为卫生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大国崛起之葡萄牙观后感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资本主义的早期阶段是重商主义阶段。重商主义是一种经济理论,但更是一种实践。重商主义和后来的经济理论相比,尤其是和20世纪以后的经济理论相比,只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思想。按照重商主义理论,财富唯一的表现形式是贵金属,简单地说就是金和银。我们都知道金银是货币,它们不是财富本身,而是财富的衡量标准或保存手段。可是重商主义把金银看作财富唯一的体现形式,这样一来,任何人要想富有就要拥有更多的金银。但重商主义是讨论国家贫富的一种理论,所以所谓的财富多少,是针对国家而不是针对个人的。

弄到最多的金银,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实际上无非两个途径,一是经商、贸易,二是暴-力抢劫。我们发现在15、16世纪之交,西方有些国家走出国门开始进入海洋,做什么?第一经商,第二掠夺,经商不过瘾就掠夺。

最早的殖民-主义国家飘洋过海到处觅宝,结果出现了“地理大发现”。没有地理大发现,我们这个世界还不成为一个“世界”;地理大发现之后,不同的地方都联系起来了,形成了“世界”,一个世界体系。

地理大发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追求财富,而且财富的概念非常明确,就是贵金属,是金银。这样我们就能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那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尤其是西班牙对所谓新大陆的劫掠极其残暴,充满了血腥。印第安人90%以上被消灭了。为了填补人口空缺,就开始从非洲进口黑奴,这样又造成一种新的类型的商业贸易,即奴隶贸易。这就是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的情况,西班牙和葡萄牙代表着重商主义的早期阶段。

我们可能要问:为什么最早出现在大国舞台上的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其他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两个国家在欧洲最早从封建分-裂状态中走出来,形成了自己统一的国家,出现了强大的中央政府。当时,国家统一的形式表现为绝对主义王权(我们过去翻译成“专制王权”),在欧洲所有国家中,这两个国家最早出现这种国家形态。资本主义追求金银财富,绝对主义王权则执行和推动重商主义,两者结合,才使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近代以后世界上最早的“大国”。

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重商主义是早期重商主义,在这个阶段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一种血腥的暴-力、直接的抢劫、赤裸裸的争夺。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世纪的封建主义残余,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到19世纪两国残存的封建主义因素仍然相当多,因此,它们没有继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国崛起观后感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总是为了荣誉和金钱用各种办法去夺取,最后总是会自食其果,自作自受。往往,一些并不起眼的生物,却懂得为集体着想,放下荣誉和金钱。《猩球崛起》这个故事让我懂得这个道理。

一家基因系统公司的总管雅各布用一群又一群猩猩实验,凯撒就是一只因为实验而死亡的猩猩的孩子。凯撒从小十分聪明。长大后,被关进动物管制所,它对人类的情感开始复杂,也开始明白自己真正的家的地方。它为了猩猩报仇,就带领猩猩进攻人类,一场人类与动物的战争爆发了。

我认为,凯撒是一只可爱又有勇气伸张正义的猩猩。当凯撒和我看见查尔斯被邻居指控时,凯撒愤怒地扑向邻居。当时,凯撒用可怜的眼睛望着邻居。眼睛后,我看见了凯撒隐藏报仇后渴望得到的关怀,对不能理解查尔斯的人们的无奈。那时,我知道了凯撒甘愿为查尔斯而牺牲,它比许多人类更有勇气去表达真相。它用自己的方式敢于表达真相的精神让我为它而骄傲。

当我看见在战火四溅的桥上,猩猩为凯撒而牺牲生命。那一刻,我明白了猩猩也可以为了同伴而牺牲,它们誓死保护凯撒,为了集体利益而着想,不畏惧死亡的精神让我感动。

当电影进行到人类不能抵挡猩猩的攻击而失败时,奄奄一息的雅各布向经受多次折磨的库巴毫不留情地推下大桥。那时,我终于明白了科学和野心可以使人获得巨大成功,但也会让我们失去时间,甚至生命。

《猩球崛起》警示着我们不能被野心所迷惑,野心会让我们失去太多。凯撒那双绿色的眼睛,永远在我心中发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大国工匠观后感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的特色节目,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播出了8位劳动者的楷模事迹。他们都是在日常平凡的劳动中千锤百炼,而成为劳动者中的佼佼者。

劳动技能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过程中逐渐摸索的,这昭示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人不要好高骛远,这山望着那山高,要通过刻苦扎实的努力,才能换来事业的成功。蓝领如此,白领也是如此。

成功就要经得起清贫和寂寞。但放眼今天的社会,急功近利、利益至上已经占领了很多人的精神世界。部分岗位频频的跳槽,公务员的离职,无不对生产、工作秩序带来冲击,对个人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也形成了断层,带给整个社会的就是普遍的技能低下,制造和创新也必然受到影响和制约,这从我们的制造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平庸可以佐证。

当前,中国的经济走向新常态,创新是必要的基础,没有创新,就要长期受制于人。中国是一个消费大国,但还远不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依靠低廉的产品只能增加资源的消耗,这是没有出路的。

作为国人,要想享受更好的生活,不能指望别人,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因此,热爱岗位,钻研技能,脚踏实地,才是普通劳动者的成功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看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547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劳模大会的召开,是对我们一线工人的充分肯定,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劳动者永不消失的荣耀。

九十年代起,中国经济大潮汹涌澎湃,使大多数人产生了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好多年轻人都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要么经商做生意,要么考公务员,使得我们制造业一线年轻技术工人严重断层。

抓质量要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的几位高级技师,生产的都是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一批质量要求相当高的产品,如有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坠落、高铁可能脱轨,轮船可能沉没,这些产品要求的是100%的保证质量。我们的干部和职工在平时质量管理中动不动就是“差不多”、“还凑合”,这些词都不能用在我们的质量管理中,我们的产品质量也要求是100%。这就需要我们的一线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要一丝不苟,想办法、动脑子,把质量确确实实提上来。我们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机械制造业的品牌不是靠广告宣传能换来的,是靠过硬的质量和优越的性能从用户的口碑中换来的。我们全体员工要时刻把质量放在心中,不合格的工件坚决不入库,不合格的产品坚决不出厂,要有持之以恒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把产品做好,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会不断地发展壮大,大家才能过上越来越幸福的生活。

未来的高级技术工人会大有作为。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量已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粗放式的发展,过度依赖于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也使得中国的制造业量大而不精,因此,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要转型升级,就必须有一批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再先进的机器也是通过人制造出来的,没有能人产品永远也不可能升级。我们企业过去是生产中小型产品为主的企业,我们的部分职工过去只是制造小型产品,现在升级为制造大型数控产品及生产线,这些都要求我们的一线职工要提高自身素养,学习先进技术,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过去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底层,现在的生产一线工人是最顶层,尊重知识、崇尚劳动,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望全体职工努力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的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提高了,你才会大有作为。

请大家看一下“大国工匠”这个报道,向全国各行业的优秀技师学习,大家会从中受到启发的。希望全体一线职工勤学习,肯钻研,爱岗敬业,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人都会成为百圣源的工匠,成为中国的工匠。

胡双钱就是其中一位拥有非凡技术的匠人,至今,他都是一名工人身份的老师傅,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制造中国大飞机团队里必不可缺少的一份子。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立项,对胡双钱来说,这个要做百万个零件的大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做各种各样形状各异的零件,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生产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来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

在节目里,胡双钱所讲述的任务难度广大,令人难以想象:一个零件要一百多万元,关键它是精锻锻出来的,所以成本相当高,因为是有36个孔,大小不一样,孔的要求是0.24毫米。

0.24毫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的直径,这个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的零件,那是只能依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铁钻床,仅用一个多小时,36个孔悉数打造完毕,一次性通过检验,也证明胡双钱的金属雕花技能。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社会做出突出的贡献,让我们为之震惊,为之叹服,为之激动,为之点赞.

更多观后感作文推荐:

1.看天河观后感

2.看影片天河观后感

3.观看电影天河观后感

4.观看史来贺观后感

5.观看卒迹观后感

6.蜕变观后感汇集

7.观看天河观后感

8.看南京南京观后感

9.看武媚娘传奇观后感

10.真爱观后感500字汇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