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风俗清明节扫墓作文【热门20篇】

爱这份浓厚的年味,温馨,美满,快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乡的年味高中作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浏览

952

作文

1000

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听着一曲曲动人的民俗歌谣,我不由得想起我的家乡——延边。它位于吉林省东部,与俄罗斯滨海疆区毗邻,与朝鲜咸北道相望,又与日本隔海相望。正因为它“一眼望三国”,所以被称为“鸡鸣叫三国,犬吠闻三江”的延边。延边具有“礼仪之乡”、“体育之乡”、“歌舞之乡”、“旅游之乡“等美称。

家乡的民风民俗多姿多彩,具有丰厚的民族特色。这也是招来大批游客的原因。

家乡人特别注重礼貌,无论是老人过花甲、小孩过生日还是年轻人结婚,主人都会热情款待,客人们也很有礼貌。这就是延边被称为“礼仪之乡”原因。

家乡人能歌善舞,这‘歌’和‘舞’也是我们的独特风俗。延边汪清是象帽舞之乡,从很久以前就已经广泛于朝鲜族大地。经时代流转,如今象帽舞不仅广泛于全国,而且也传到了国外甚至全世界!象帽舞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浓浓的民族特色。朝鲜族的歌更是好听,时而柔和,时而宏伟;时而低沉,时而高亢。每一曲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动人的画卷。著名歌曲阿里郎讲的故事是:战争打响了,一位妇女送征战的丈夫,便用词曲来表达内心的悲痛。正因为这些感人的故事,使观众流连忘返。

不仅家乡歌舞与众不同,美食也是别具一格。

家乡的美食风味独特,民俗特点强烈,如:泡菜、打糕、酱汤、冷面等。这些美食受全国各地的人们青睐。

作为一名家乡小公民,作为一名朝鲜族的血脉,我会永远记住、保留家乡的风俗,不会使丢失,不会让它们失去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清明节扫墓的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都要去祭拜祖先,缅怀故去的亲人。

今天,我们全家人起了个大早,四月的天像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前几天还晴空万里,今天却下起了蒙蒙细雨,夹杂着一阵阵凉风的侵袭,让人感觉到了初春的寒意。我们的车子被笼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车流交织在一起,行进变得十分困难。我想起了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应该是老天的特意安排,让人们在忧伤肃穆的氛围中去祭拜祖先,缅怀故去的亲人。

不知不觉就到了老家,奶奶亲手做好当地着名的特色小吃—薄饼,我们勿勿地吃完午饭,全家人有的扛锄头、有的拿扫把、有的拿供品……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来到山脚下,山上已经人山人海,给光秃秃的小山装饰得五颜六色,给死气沉沉的小山添加了几分姿色。

我们踏着路上的荆棘,顺着泥泞的小路来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爸爸拿起锄头整理了四周的杂草,奶奶把早已准备好的供品摆在太公、太婆的墓前。插上花、点上香,爷爷突然从衣兜里拿出一瓶酒,并把酒倒在三个酒杯里,因为太公生前就喜欢喝酒。我拿出纸钱贴在他们的墓前,有一万的、一百万的、一亿的、十亿的、一百亿的……妈妈对他们说;“别抢、别抢大家都有”。我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像我们一样快快乐乐地生活着,最后我们在他们的墓前鞠了三个九十度的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清明节扫墓感受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这是一个思念逝去亲人的日子,我和爸妈、姑姑、姑父、哥哥姐姐们去给爷爷扫墓

车子一路奔波,终于来到了老家的坟地里。空旷的田野上,显得非常凄凉,爸爸指着我们面前的一个坟头说:“这就是你爷爷的坟墓,他就长眠在这里。”于是我们便拿出了为爷爷准备的冥币和“金元宝”放在坟前,爸爸拿出打火机点着了它们,顿时,灰烟四起。我们一家人虔诚地跪在爷爷的坟前,这时,我望着坟前冒出的缕缕烟灰,眼前仿佛浮现出爷爷苍老的身影和慈祥的面容,爸爸妈妈和姑姑都流下了眼泪,我们都默默地为天堂的爷爷祈愿。

离开爷爷坟墓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了往日的嬉笑声,脚步很沉重,心情也怀着淡淡的忧伤。

爷爷,您老人家在天堂还好吗?我们的祈福您听到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清明节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一到清明节,几乎所有的人都去扫墓、祭祖,顺便远足踏青、亲近自然。

今年的清明节,春光明媚,爸爸、妈妈又带着我们去扫墓啦!上山的小路长满了草,还有许多星星点点的小野花。我一路上踉踉跄跄,终于到达了墓地。大人们都忙起来,爸爸清理杂草,妈妈点香、并把祭祀的食物摆上,我和弟弟就跑到一边玩去。开始烧纸钱了,我和弟弟可高兴了,赶紧跑过来凑热闹。爸爸说:“随着大家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提倡用鲜花,还有人在网上祭奠,这种方式不仅安全文明,而且还环保。”爸爸还对我们说了家乡清明节的一些风俗,他说以前大家穷,每当清明节的时候,山下孩子就会上山看别人扫墓,扫完墓后,每个孩子就会分到一两块福清光饼。那时,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再也没有人这样做了。

我喜欢清明节,因为它在我眼里不仅是扫墓,更像是一次郊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趣的清明节扫墓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啊,清明时节的行人怎能不伤感啊?因为这是人们悼念先烈、祖先的节日。看,那墓碑上一簇簇的鲜花,一棵棵刚植的小树苗,飞满了天的纸钱……

这是一个细雨濛濛的清明节,尽管遮天蔽日,但是还是一番别样的景象:路上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异的车马轿车,真是一片忙碌啊!远处,隐隐约约地能看到一位位老人在祭祖,有一群少先队员在扫墓,他们的脸上是那么地悲哀,甚至热泪盈眶……

风儿轻轻地擦过他们的肩膀,却如刺一般穿过了他们的心。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夏明翰、董存瑞这些爱国的战士,不约而同地——他们都低下了头,默哀着。他们为烈士们献上了一朵朵小白花,轻轻为墓碑拂去尘土,用最简单而最真诚的方式寄托他们的哀思、悲伤……

此时此刻,迎春花仿佛也被这扣人心弦的场面感动了,低下了头,流着伤心的“眼泪”。

不过,想到中华民族的今天——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加入WTO;神舟“六号”

发送上天;中国2008奥运会开办在即……大家露出了微笑,那么地欣慰,含着对永垂不朽的烈士们的景仰,对祖国母亲的期望……

清明节,一个让人悼念亲人,怀念烈士、英雄的日子。

清明节,一个让人值得纪念,感谢祖先、前辈的日子。

少先队员们,为了祖国母亲的未来,努力吧,奋斗吧!在这美好的清明时节,从现在开始,让我们用最坚定、最真诚的语气对那些为祖国曾经抛头卢、洒热血的烈士们响亮地道一声:“我们会勤奋学习,长大为社会做贡献,不会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知道的家乡风俗

全文共 675 字

+ 加入清单

每逢过年,父母亲就会带着我和妹妹回到我们的老家——云浮。印象中,爸爸经常回老家,对家乡的种种事,他都娓娓道来。在爸爸的耳目濡染下,我开始对云浮的风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今年过年,我们又一次踏上了回老家的路程。往年的回家途中,我都是在车上睡觉。今年没有,因为我想看看家乡有没有变。到家后,我找了个机会,问问爷爷奶奶家乡的种种。奶奶告诉我,以前的房子没有现在的现代,是老式的四房一厅,靠门的两间房一间做厨房和饭厅,另一间做浴室,一间做杂物房,最后一间是房间。中间是客厅,厅的地上有个四四方方的槽。屋顶上开了一个四四方方的口,为的是让阳光投射进来,而雨天则用槽把雨水接进去排到地下。外墙是用青砖砌的,耐用又好看,则屋顶是用瓦铺的,整栋小屋温暖又结实。

第二天,我们一家人去了我们家乡以前的小屋拜祭老祖宗。我发现老屋也有个槽在中央。抬头望去,刚好与屋顶上的口一线连上。此外,我还听了奶奶说的其他风俗习惯。比如说端午节,在广州的端午节,人们都会包粽子,云浮也不例外,亲朋好友互送粽子,家家大扫除,把艾叶,菖蒲挂在门边,可以驱邪并驱杀蚊虫。

云浮每年都会举行隆重的佛事大会,这是为了纪念禅宗六祖惠能。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八月初三举行大型纪念活动。“为什么一定是这两天呢?”我问奶奶。奶奶笑着回答我:“二月初八子时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生诞日,而八月初三子时就是六祖惠能大师的圆寂日。”听了奶奶的话,我恍然大悟。

爷爷奶奶说了很多很多云浮的故事和风俗习惯,我越听越感兴趣。在感叹云浮变化的同时,我也感受到家乡的乡亲们正在努力维护着自己的文化遗产,大家都自觉地遵守着家乡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明节扫墓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缅怀先烈、祭奠先人,插柳,踏青等民间活动,学校会组织我们去瞻仰烈士纪念碑,听革命烈士战斗的英勇故事,让我们懂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以更优异的成绩回报祖国。普遍的民众也会在这一天祭奠先人,为先人整修墓地,送上鲜花以表达对先祖的感恩和敬仰。所以,清明节也是中国的感恩节。

然后是亲子活动,家长们买了很多零食准备了好多节目,有的跳绳.有的摸小丑的鼻子.有的滚铁环.还有的猜词语。最让我难忘的是亲子跳绳.我和妈妈一组和另外的4组比赛.我拼尽全力跳的汗流夹背才跳了48个,看来我和妈妈还要多多锻炼啊!还要很多很多有趣的.好玩的节目。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就到中午了要各自回家了.让我们以美好的心情、带着美好的愿望,向着美好的明天出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中也就数春节最热闹吧,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

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大人们打理家中的卫生,小大人们也得帮着大人们干活,但不必像大人们那样累,娱乐的时间总该是有的,与同龄的孩子们聊聊天,或是忙一些自已的事。小孩子们当然是玩了,东跑西窜,或是再叫两三个一块疯去。一玩就是大半天,回家一般都很晚,自觉的孩子当然是早些回家,不用父母费心。那些不自觉的,自然是要吃饭时或是天色已晚被父母喊回家去,怕是走时也还会有些念念不舍的吧。若是父母不来,脸皮厚些,恐是要在别人家吃住了。

前头说了那么多序曲,接下来也该是重点了。

先从除夕夜说起吧,明天就是新的一天了,家中必然是要打扫干净的`,晚饭桌上还要多摆上几个碗筷。我问过妈妈为什么要多摆上几个呢?妈妈告诉我,这是寓意着未来家里多子多孙的。我从不信这些,认为只是用来烘托气氛罢了。在晚饭前,家中公柜上还要燃香,门外还要放爆竹,爆竹放完后既可吃年夜饭。

吃完饭后,就是包饺子了,按我们家乡的习俗,饺子中还要包上硬币,多少都随意,只可放一个五角,若是在吃饺子时吃到五角的代表你今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于是,在盛饺子前,总会,用筷子弄破几个,看看里面有没有硬币。若有,就盛去。没有,就放那儿,谁爱要谁要去。

我本人并不喜欢守岁,所以吃完饭没一会儿就睡下了,那些守岁的就不停在放鞭炮,扰的人不能安宁。

正月初一,早晨起来吃完饺子后就要去祭祖,这祭祖只能男人去,女人们就要待在家接待要来的客人,这祭祖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三四岁的小孩,都可以去。持有族谱的人家放炮,听到炮声后一个庄子的人都要去祭祖。人齐后再次放炮,然后就是烧纸,公柜上放着一个观音像,前面再摆着香。老辈人头发都掉了光的,手中拿着木鱼,隔一会敲一下,木鱼一响,同辈的人两两结伴跪下磕头,我第一次见到这个情形还以为是哪家要结婚呢。

祭完祖就是拜年,所有祭祖的人结伴而去,女人们就站在门口,手中拿着香烟,递给来的客人。说白了就是组团到别人家站一会,顺便拿两根烟罢了。

这就是我家乡过春节时的习俗,也没太多不同的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英语清明节扫墓

全文共 1213 字

+ 加入清单

Last Qingming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to plant trees, for the survival rate of saplings is high and trees grow fast later. In the past, the Qingming Festival was called "Arbor Day". But since 1979, "Arbor Day" was settled as March 12 according to the Gregorian calendar. Festival of Pure Brightness, called as Tomb-sweeping Day, it is the occasion for all the Chinese to honor their ancestors. As it is early spring and usually falls around April 4, it is usually breezy and drizzly. But urban dweller prefer to go to the countryside during the season. Paying respects to the dead in the third month in lunar calendar is related to the custom of funeral. Sweeping tomb has been an indispensable custom since Qin Dynasty, but this is not only one of 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 it is also an old traditional festival. The day before tomb-sweeping day is called “Hanshi Festival” which is also in the third month of lunar year. This festival is in memory of a famous minister of Jin kingdom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Customs related to Pure Brightness Festival: not eating food, sweeping the tomb of ancestors, going out to suburb, having a swing, flying a kite, cockfighting, and playing the ball, etc.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别人问起我来自哪时,我都会骄傲地告诉他们,我来自诸暨!没错,就是那个走出了四大美女之一西施,以画梅而闻名于世的王冕的故乡——诸暨。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诸暨的一些风俗民情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天空中飘着雨丝,一个略带哀愁的日子。每家每户,从清明前几天就开始筹备了,筹备些什么?无非就是清明粿了,这个外表有青色,有白色的“果子”,外形各式各样,里面的馅儿,青的是豆沙,白的是咸菜豆腐的,制作起来尤为复杂,是诸暨人过清明节的必需品。一个普普通通的清明粿,里面包含了太多对过世亲人的思念,味道也就大不一样了。准备好清明粿,就要去扫墓了。

点上香火、白烛,烧上纸钱、元宝,再把精心准备的清明粿摆上,说上几句家常,再深深地鞠几躬。细细的雨丝打在身上,不知是谁的泪滴落在人间。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节,整个中国都十分重视的节日。除夕这天,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顿团圆饭,这便是一年到头最大的慰藉吧。这顿饭在一阵爆竹声中开始,又在这爆竹声中结束。诸暨人年夜饭的餐桌上有什么呢:西施豆腐是头菜,随后有糖醋排骨,有象征着“年年有余”的清蒸鱼,有传统的梅菜扣肉等等。我喜欢梅菜扣肉,那诱人的排列整齐的扣肉,看得我口水直流,香味在我的鼻子中徘徊,迟迟不肯散去。其实我最爱的还是那酸酸甜甜的糖醋排骨,那美味简直让人无法自拔。到了临近十二点的时候,爆竹声又开始了,这一晚大家都选择不睡觉,为了给自己“守岁”,还真是“一岁除”啊!

东风夜放花千树

元宵,大街上挂满了喜庆、鲜亮的灯笼。诸暨的一些乡镇上会举行舞龙舞狮、花灯展等节目。走上街头,大人们会在花灯前伫足观赏,小孩则是选择猜灯谜,不仅是为了那些精美的奖品,更是对自己猜谜本领的一个认证。还有不例外的就是吃汤圆了,家家户户准备的汤圆也各不相同,甜的吃腻了还可以吃咸的,自己烧的青菜汤圆,“迷道”不要太好哦!

不过,圣诞节、万圣节这些“洋节日”越来越流行的今天,在“端午节”被邻国霸占的今天,各地的民俗被慢慢的淡忘,这些民俗习惯,我们应该重视,不让它们变成下一个“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为爷爷扫墓小学生清明节作文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我们全家人踏着春的足迹回老家。

鸟儿在歌唱,映山红在竞相开放;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油菜花在春风公主的带领下弹奏起了一首首优美的曲子,一幅多么和谐美丽的画啊!我仿佛置身于梦境一般。

我们有点筋疲力尽,回到老家吃过晚饭后就休息了。

第二天清晨,我们拿着一些“钱”和一束鲜花来到爷爷的坟墓上。妈妈把花插在坟上,把“钱”放在一旁,我们沉默了,奶奶十分难过。

记得我牙牙学语的时候,记忆里根本没有爷爷的印象,因为我根本不知道在我出生时爷爷就去世了。现在长大了,懂得了许多知识,每当看到别人都有爷爷呵护,我是多么羡慕,为什么我没有爷爷?

当妈妈把“钱”烧了,我仿佛从那火焰里看到爷爷那慈祥的笑容,噼里啪拉的炮竹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漫天的烟灰尽情地飘舞着。

我虔诚地跪拜在爷爷的墓碑前,说不出话来,但我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爷爷!您为什么这样无情,我不能看到您,可是您难道不知奶奶是多么想念你!清明节到了,我们探望您来了!希望您能保佑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保佑我和姐姐学习进步,保佑爸爸在外地工作顺利……”接着,我们依依给爷爷磕头了,这时,我才发现奶奶布满皱纹的脸上有冰凉的泪,我的心里一酸……

我们准备离开了,却没有看到奶奶,我瞟了一眼爷爷的坟墓,不经意的看到了——原来奶奶在爷爷的坟前静静地守候着,似乎在对爷爷诉说着什么。

[为爷爷扫墓小学生清明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家乡民族风俗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在农村,家乡风俗有很多,最热闹、最有特色的就是元宵节的走会。我们村分为三个排:中排,东排,西排。每年的元宵节,都要走会,一般是三天,正月十五中排走会,正月十六和正月十七是东排和西排。这三天,全村人都会出来参加,加上来串亲戚的、看朋友的、还有三里五乡来看热闹的,真是人山人海,把大街小巷捂得严严实实。

为了这个会,一进腊月,村里人就开始忙活,打扫卫生,屋里屋外,屋前屋后,都打扫的干干净净,所有的东西都焕然一新。还要备足年货,招待亲朋好友。街道要张灯结彩才能显示节日气氛,村里的能工巧匠大显身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街道两旁,一到晚上,灯火通明,非常壮观。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早晨,每户人家都把自己做好的手工艺品拿出来展示,我们家也当然不例外,我奶奶做了几盆花:有玫瑰花、菊花、牡丹等等。一大早晨就摆出去了。各大队都有熬夜浇的冰山,其中有一个像佛祖,给他画了眉,画了眼,画了鼻,画了嘴,活灵活现。还有一些老奶奶们粘的花桥哦!大早晨会里的喇叭就开始吆喝了。八点钟正式开始。先是各排的大鼓聚在一起,鼓手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把鼓敲得震天响,显示着各排的气势,小山村也在鼓声中沸腾了。各村的表演队也上场了,扭秧歌的,跳舞的,练武术的,隔不远就一个场地,观众们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我好不容易挤进去,正赶上一群小孩子跳舞,那天真可爱的表情,真是萌呆了!如果表演的好,还有奖励,烟、糖、瓜子装上一袋子,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街道旁有各种摆摊的,卖糖葫芦的、棉花糖的、烤肠的、各种小玩意的,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到了晚上,戏楼上就开始唱戏,敲锣打鼓,连唱三天。

看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很眼馋吧,那就来我的家乡作客吧,我们热烈欢迎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回家乡扫墓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诗人杜牧的名诗一样,每年的清明都是伴着蒙蒙细雨而至,它给人的感觉总是忧愁的。

关于清明节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重耳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重耳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重耳最后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一次重耳饿晕了,大臣里有一个叫介子推的忠臣,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后给重耳吃,重耳的病好了。后来重耳做了君主,想要介子推来任命封官,介子推不肯来逃进了绵山上。 重耳为了让介子推做大官,放火烧山让介子推自己出来,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并没有看见介子推出来,进山一看,介子推和他母亲抱着一棵树已死去,树上有个洞,里面的衣服上写着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后来重耳把绵山改为介山,每年四月五日定为清明节。

我们每年都去祭拜祖宗,今年也不例外。清晨,我们全家人开着车前往坟地扫墓,到了坟地,我们直奔太奶奶的坟墓前。路上爷爷说着太奶奶的生前故事,太爷爷死的早,太奶奶一个人辛辛苦苦养大了爷爷他们几兄妹……这时,大家的眼睛湿润了,我这个小小男子汉的眼泪也快爬了出来。!

我们拿着准备好的祭品,向山上走去,那陡峭的山间小路,使我不禁打了个寒颤,当到达山顶时,见到了那一块块墓碑。我们将带来的祭品放在坟前,插上三炷香,点燃所有的祭品。我看着那熊熊的烈火,我不禁想到太奶奶那时的艰苦日子:吃不上饭,睡不好觉,衣服打了好多的补丁,在冬天里忍受着寒冷,舍不得花一分钱。那些祭品,让您在天堂中不受贫穷之苦。现在,我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不愁吃不愁喝,穿着崭新的衣服,我们应该在这优越的条件中,奋发图强,努力拼搏的学习!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个节日是对祖宗们的一种尊敬与怀念,现在也成为了亲人团聚的节日,希望能世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清明节扫墓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到了,我们回老家给曾祖母扫墓

奶奶把折好的纸钱拿出来,装在准备好的钱袋里,父亲在钱袋上写上了曾祖母的名字,也就是说这些“钱”是给曾祖母准备的。不一会儿,大伯开车来接我们去买鞭炮。已经有不少的人在放鞭炮。墓地旁有卖上坟用的菊花和折好的纸钱。奶奶拎着纸袋径直地走向曾祖母的墓地。父亲拎来一个铁桶。大伯拿着干净的抹布在曾祖母的墓碑上一边擦拭着,用颜料盒在墓上的字上描了一遍,奶奶把铁桶拿了过来然后把“纸钱”放进铁桶里,父亲打着了火机,这些纸钱就一股烟熏地飞向了曾祖母的世界。我也曾跟父亲母亲说:“老师说过,清明扫墓不能烧纸钱,会污染环境。”可他们却说:“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少烧一点吧。”

我们一一跟曾祖母告别,回来的路上,大伯跟我说,曾祖母是个很勤劳的人,是个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明节扫墓作文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缅怀革命烈士。

又一个清明节到了,我们胸前?带着鲜艳的红领巾,怀着悲痛而沉重的心情来到烈士陵园,缅怀为了祖国的解放和人民的安宁而英勇牺牲的战士,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清明节扫墓作文。烈士陵园是那么庄严、肃穆,迎门两侧的松柏是那么挺拔、青翠。

到了烈士陵园,我们先排好了整齐的队伍,然后按要求站好队。缓缓进入陵园的大门,首先看到的是一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着烈士们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接着我们举行了许多活动,使我最感动的是为烈士默哀,在那三分钟里,我想了许多许多: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先烈为我们创造出来的,也是血红的鲜血换来的。于是,我的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

随后,我们穿过松柏林,到了烈士墓前,我行了个队礼,双手把白花献给了烈士,就在这一刻,我心里默默在说:“安息吧,先烈们。祖国和人民永远怀念你。”我们来到纪念馆,啊,真雄伟的石象!走进纪念馆,那里存放着许多烈士的遗物,有模型、字迹、图片等。

通过这次扫墓,让我知道了许多烈士的故事,同时,我还懂得了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金色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清明节扫墓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清明节,爸爸母亲带我回老家去扫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腊黄的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老家的景色太美了,我们家的祖坟分布在风景秀丽的山坡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着,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着,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处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着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烛,还烧了许多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祭拜,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表哥念着:“祖先保佑,让我以后能考上大学!”多可笑呀。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不小心翻了个跟头,把大人们乐得呵呵大笑……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下山的脚步一瘸一瘸的,但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伯伯他们家多了一份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而我的家乡的风俗习惯也与众不同,独具特色,处处显示着具有浓厚中国文化的民风民俗。而我今天要说的是春节。

一说到春节,大家就会想到一个相关的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每到除夕就会吞食牲畜,伤害百姓,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入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外村来了一位乞讨老人。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李,有的牵牛赶羊,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谁还有心关照这位老人,只有村东的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老人许诺说:婆婆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可她依然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他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大响声“年”浑身战栗,狼狈而逃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件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这样的习俗在我的家乡依然流传至今。

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取更岁交子之意。而且,鱼也是年夜饭必备的一道菜,象征着年年有余。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世世代代,流传至今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趣的清明节扫墓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天,我来到田东,扫墓祭拜祖先。

田东的风景真美呀!有山坡、小溪、树林,让我感到像是进入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美不胜收!

背着装有水的小背包,拿着我的小锄头,因为天气很热,我的头上流着汗水,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迈着坚定的步伐。爸爸说:“看变色龙,快拍下来。”我拿起爸爸的手机“咔嚓咔嚓”把这个可爱的变色龙拍了下来。我们继续走着,来到了一片荆棘丛生的林子,真是步履艰难!这里野草丛生,看不清脚下的路,可危险了,我们每人捡了一根木棍探路,九拐八弯后终于到达目的地。只见坟边长满了许多无名杂草,叔叔大步走过去,拢住一大把野草用力扯起,甩到一旁。妈妈仔细地清理坟上的旧纸钱,把祭品摆好后,又烧了柱香。我和姐姐弟弟争先恐后地抢纸钱,然后把纸钱贴在坟的四周。

正当我专心上香祷告时,身后“轰”的一声,震耳欲聋,我险些跌倒。转身一看,原来是有人在放“轰天炮”,怪不得这么吓人。我不禁想:为什么他们要燃放鞭炮呢?万一引发山火可就不妙了!

我思绪万千,缅怀先人,安全扫墓,少放鞭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九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大全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众多传统民俗源远流长,也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五年级的寒假里,我充分感受了故乡春节民俗的风采和浓浓的亲情。

腊月二十五的清晨,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天空撒落……呼吸着熟悉的空气,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鞭炮声,我感到年节的味道愈发浓重了。走进屋里,一切都焕然一新,做好准备迎接新春:床单换了新的,窗户被擦的好像不存在似的,茶几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家电家具亮得可以照出人影子。我不禁想起外公春节前总会念叨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买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今天都腊月二十五了,日子匆匆,走的可真快啊!

盼啊盼,大年三十到了!一大早,我就听到更多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走进客厅,全家人都围坐在茶几旁,精心地挑选着春联。我悄悄地挑出一个大红的“福”字,在它背后粘上几段双面胶,再把它倒着贴在门上,寓意着福“到”了。“贴得好!”外公赞赏地说,我也开心地笑了。妈妈在窗玻璃上贴窗花,那窗花真是生动有趣:正中央有一头憨态可掬的小猪,小猪的脚边有一方池塘,池塘里盛开着莲花,水里有游鱼在嬉戏,正所谓“连年有余”!小猪的头顶有蝙蝠在飞舞,象征“福”到了……窗外大雪纷飞,红红的窗花映衬着皑皑的白雪,窗花越发红艳而白雪越发晶莹了。“瑞雪兆丰年”,这个词在我脑海里突显出来。

下午,外公在厨房里剁着肉馅,外婆揉着面团,我忍不住去偷捏一下那雪白的面团,就收获了外婆嗔怒的批评。终于能包饺子了,大家齐上阵——妈妈包的像金元宝,外婆包的像小山,而我包的却奇形怪状,各不相同,有一些却不合时宜地张开了“嘴”,需要大人们来加工。欢声笑语中,年夜饭准备好了,大家放开了肚皮,一边尽情地享用,一边相互说着吉利恭喜的话,欢声笑语让房间里温暖如春。看着精彩的春晚,开心地抢着红包,间或着打电话给远方的亲友拜年……新的一年在隆隆的鞭炮声中,走来了。

大年初一的早上,明媚的朝阳从窗帘缝隙中射入,让我看清了床头四个鼓囊囊的大红包。我欣喜而又小心地把它们收起来,就跟着爸妈出去向亲朋好友拜年了。我们先到了五姨婆家,“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是我给五姨婆的祝福,让她老人家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走在热闹的大街上,大人们时不时地停下脚步,热情的寒暄,彼此道着祝福。

我们呼朋唤友一起去逛庙会。庙会里可谓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一条街上乌泱泱的都是人。在舞狮的地界儿,大家看着身体通红而鬃毛金黄的“狮子”,在舞狮人的操弄下,“狮子”嘴巴一张一合,灵巧地在木桩上腾空跳跃,做出各种惊险的动作,引得围观的人们阵阵惊叹和雷鸣般的掌声。卖糖人的,卖冰糖葫芦的,表演魔术杂耍的,唱着我听不懂的家乡戏的,还有各种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物品的,随着大家彼此的恭贺新春的祝福声,家乡的年俗味道就在这里蒸腾了。

正月十九,在隆隆的鞭炮声中,春节走远了,我们也踏上了归途。不管我身在何处,不管我年方几何,这家乡的风俗和浓浓的亲情,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乡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1964 字

+ 加入清单

里三层外三层地裹着,从0℃左右的长沙坐着慢吞吞的1803列车,经过二十来个小时的长途旅行,回到了相隔已久的湛江海湾,回到了日夜相思的梦里水乡,

家乡风俗习惯作文。

回家那天已经是腊月二十多,乡中已经处处张灯结彩,尽显迎春之意,在这座海滨城中,却是一点寒意也没有,从下火车开始,我便将自己尽情地沉浸在这一直保持着二十多度气温的空气中了,暖暖的冬,噢,温暖的家乡,我回来了。

回到村中的家,便开始了忙活着准备过年,因小弟今年要复习高考,家中种种便由我这大姐当头了。

大扫除、置年货、买春联等等,而今年最是不同的是要我帮奶奶提鸡去拜神,因多年在外求学,对家中种种习俗自是不甚熟知,对拜神游神之类更几乎是一直排斥远离,只知这里的人们将拜神与祭奠祖先列在了重要的必须仪式里面,这个中有无数般规矩,村中家家户户必有懂得之人熟记,到日子时便相应张罗。各村中设有土地公、石公、老爷庙等等,也自然有布场请灵的道士,为大家向神灵及先人请愿、还愿,年初正月里人们前来祈愿一年的平安顺利、兴旺发达,到年底自然是还愿谢恩的时候了。各家便选好日子,杀鸡斩鸭,分别提到各个庙中,酬谢一年之风调雨顺。几天下来提着鸡和糕点,还有那些拜神用的香和纸元宝,跟着奶奶走遍各大庙小庙,听村中道婆道士的念词,心底却不时漾出对家乡的无比依恋来,迷信也好,封建也罢,这些老人们谨记遵守了一辈子条条规矩,不正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表达吗?村间蹒跚的脚步,吃素、烧香、祷告,那一跪一拜之间,包含着多少浓浓的思念!

在家过春节,种种习俗过去和如今基本没变。除夕团年,一家人中午吃过饭便分工贴春联,在各个房间放上两根没洗过土的蒜或是连头拔起的胡萝卜预示“一年到头”的顺意,然后是将全家打扫干净把垃圾倒掉(正月前三天都不能扫地和往外仍垃圾),一切收拾好后,长辈们开始派发利是,小孩子们轮流洗澡换上新衣一起去放烟花,大人们则是呆在家里,看着电视里的粤剧,到晚上便开着全部的灯通宵迎春,团坐在大厅吃点心、看电视、话家常,一过十二点便点燃买好的长长鞭炮再渐渐睡觉。正月初一起来后便互道恭喜,一起吃个桔子,桔子是越酸越好,寓指好酸(粤语音同“孙”)吉利。

按家中传统,到初二父亲五个弟妹一起带着全家过来与爷爷奶奶团聚,大家聚在一起,老屋就显得很挤了,二十几个人必定要将两张八仙桌拼在一起,大家站起来围着桌子吃饭,拉家常,好不热闹,优秀作文大全《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http://www.unjs.com)。

近日在电视上看到,广州十万摩托车大军浩浩荡荡回乡过年,我想,过年回家与亲友团聚,不仅仅是人本性中对家的眷恋与归属感,更是一种文化上的坚守。那些坐飞机、挤火车、骑摩托车,甚至是一步一步走回家的人们,如同祭拜祖先那样,也是在完成一种文化仪式。

明天,我又将踏上开往长沙的列车,郑重奔赴我的另一处心灵之乡,那里有我学识渊博的良师,有我风华正茂的挚友,有我求之不倦的理想。海边的女儿又将走到远方,尽享那方美丽多姿的风景,但我也终会记得,再待春到时,回家过年。

回忆过去,家家户户都为了不愁吃,小院里满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种点什么,小院里就会满满的,瞧去,各种颜色掺杂交错,杂乱无章。好拥挤、好杂乱的小院。现在,各家都不怎么种蔬菜了,而是种花。一年四季,鲜花不断。春天,月季、玫瑰等竞相开放。夏天花儿更加繁盛,五颜六色。秋天,本该百花凋零,菊花却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纷飞,梅花却在枝头绽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断。香啊,花园般美丽的家乡。

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到了夏天,在外边聊天的大人都顺着墙边坐,小孩们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笼,屋外像热锅。而现在,房前屋后,街道两旁,村里村外,都种上了绿化树,虽说不像森林那样茂密,但也绿树成荫。夏天,大人们在树下乘凉,小孩们在树下嬉戏。茂密的树叶,送来了阵阵清凉。爽啊,森林般清凉的家乡。

回首以往,田野里种满了庄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时人们的种植技术还不是很高,虽然辛勤努力了,但收获的却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浇灌出的庄稼,好像有意跟人们作对似的。现在呢,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遍地都是绿色无公害作物,实现了机械化生产,省时又省力,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业余生活也丰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绿的海洋,泛起阵阵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头,大地一片金黄,真可谓是“春种满野皆碧绿,秋收遍地是黄金”。乐啊,田野般满是收获的家乡。

回首往事,垃圾拥有一片乐土——街道,任意呆在每个角落,有时还迎着风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让人看了就想躲,真脏啊。现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归宿——垃圾场,街道整洁了,铺上了水泥路,成为了一个耀眼的亮点。净啊,冰晶般闪耀的家乡。

家乡在不断的变化。在我心中,家乡如妙龄少女,越变越好看,我从心眼里热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风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快点起床,快点,要吃早饭了。”

每当过年,我都会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就像星星,一直在我的耳边打转。也许你们认为,是我赖床,大清早了还不起床。

在我的家乡,一直有这样的一个风俗,初一必须要早起,也就是我们那边说的“赶早”那天,我们都要在六点钟之前起床,并且还要尽早吃完早饭,在大约八点的时候就要出去拜年了。而在初一的前一天早上,也同样的要“赶早”,但是不去拜年,这天的“赶早”似乎是在为春节准备。

所以,当我爸爸在叫我起床的时候,还不到六点钟,这大冬天的,怎么起得来。可能有人又要说了,我每天都是六点起床啊。那也没错,我上学的时候,也是六点多就起来了。

可是不一样的是,在二十九和三十的晚上,几乎是睡不着的,深夜时一直会有鞭炮在响。特别是十二点的时候,放鞭炮的声音简直都可以把屋顶掀翻了。在那样的环境中怎么还睡得着。没有办法,最后我都是会被拉起来,不过吃完早饭后还是可以再睡一觉的,距离拜年的时间还是有一个多小时的。每次我就趁着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继续睡觉,真不知道他们大人哪里来的精神。

在这之后,我们将会出去四处拜年,同时家里还会留下一两个大人来迎接别人来拜年。四处拜年收红包是常见的习俗了。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不过在我们家乡,拜年是有些讲究的,首先需要在拜年对象的家们口放鞭炮,几家有时候碰在一起,当然就一起放鞭炮。等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完之后,就可以进入别人的家里去拜年了。每当去别人家里拜年,收红包,我都会觉得我的早起没有白费,我的努力换来了红包,总是会感觉心里十分开心。

春节虽然要遭遇“噼噼啪啪”的鞭炮的折磨,还要“赶早”弄得我没有一点精神,不过能收到那么多的红包,也能够弥补我心中的那种不快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