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春节民俗民风的作文(汇集20篇)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中国人民同欢喜共度过,虽然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欢乐仍在每个人的心中荡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春节作文,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2798

作文

673

民风民俗的作文400字篇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年的寒假,我与爸爸妈妈参加了牛通社组织的到嘉善碧云山庄体验中国民俗文化的活动。在城市里,过年时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放鞭炮,交换红包……可是,在农村里,过年时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抱着疑惑和好奇,我依次体会了写春联、腌猪肉、做喜饼等年俗活动,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打年糕了。只见阿姨先从蒸房把被湿布包裹着的熟糯米与熟梗米拿了出来,再端来一盆热水,把水撒在石臼上。然后,将糯米和梗米放入石臼,对着我们说﹕“做年糕需要两种米,分别是糯米和梗米。人们常常把糯米与梗米按一定的比例混和着制作年糕。”紧接着,她教我们打年糕的步骤和要领。

我与其他两个小伙伴齐心协力把沉甸甸的木锤高举到头顶,跨弓字步,整个人略向后倾,将木槌用力打到饭团上,只听“砰”一声,锤子击向饭团,米粒黏在了一起。接着,我们又使劲击打,还时不时把饭团翻一个身,将水撒到饭团上防止木槌与饭团黏在一起。我们四个小队友一人翻饭团,三人打年糕配合得很默契,可是打了很多槌下去年糕还是未俱成形。此时我们已经气喘吁吁,手脚酸痛了,看来这打年糕可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妈妈告诉我,相传在唐朝时期,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如何将多余的粮食更好地储存起来呢?于是老百姓想出了做粽子、打年糕、酿米酒等方法制作风味不同的食物,渐渐地就沿袭成为了年俗文化。从民俗文化中我看到了千百年前人们的勤劳和智慧,这真是一次有趣的体验!

[描写民风民俗的作文4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瑶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瑶族人民饶有风趣的民俗有“挂袋子”。客人到了瑶族的人的人家中,只要把随身带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挂,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来用餐,都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把客人留下了就餐,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去别的地方,吃饭往往落空。

在达山瑶中,去别人家吃饭,主人家会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

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家就会把金黄厚实的腊肉为上品,吃饭时主人会把大块大块的腊肉往客人的碗里夹。

瑶族普遍禁食狗肉,猫肉,蛙肉。凡是生产过的妇女头几天是不能吃猪油的。

到瑶族人家做客,吃饭时桌位也很讲究,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头几位,一些瑶族人还会把鸡冠给客人,老人给客人敬酒,其实是一种尊贵。

瑶族人的民风民俗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瑶族人天性好客会热情接待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介绍民风民俗的作文舞草龙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元宵节是仅次于大年初一的日子,这一天的重头戏非舞龙灯莫属了。

晚上7点,一轮皎洁的明月装点着夜空。突然,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一条威猛的草龙“飞”了出来。到处都是围观的人群,鞭炮声此起彼伏,我的心一下子燃烧起来。这是多么奇妙的一幕呀!草龙长10米左右,它那两颗明亮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活灵活现,两条长长的龙须由彩灯组成,五颜六色,美极了!

爷爷与他的队友们举着草龙,青筋凸显的大手充满了力量。龙珠当然是由德高望重的爷爷把握。草龙在爷爷的带领下,飞快地盘旋着,远远望去,仿佛一条真龙在腾云驾雾。爷爷和他的队友们才行进不到100米,就来到了一户人家。还没到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户人家一早就把厅堂收拾好,准备好鞭炮,恭候草龙的到来,并且极力邀请龙灯队在家里稍做停留。家里自酿的米酒,喜庆的香烟、糖果,让红红火火的年味儿更加浓厚了!

“三分龙,七分舞。”这是爷爷常说的一句话。的确,龙要舞才能显出它的威风。 只见爷爷转动龙珠,在前方开道,龙头紧跟其后,跃跃欲试,仿佛一口就能吞下那颗又大又亮的龙珠,龙身跟随龙头有节奏地飞舞着,这招“蛟龙漫游”甚是流畅。忽然,爷爷将龙珠滑向了龙尾,龙头紧追不舍,来了个“龙头穿裆”的招式,引得围观的群众一片喝彩。主人赶紧拿出香烟、糖果、茶水来招呼大家,据说草龙经过的人家这年一定行好运。一路上,鞭炮声、锣鼓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鞭炮声中,妈妈大声告诉我:“我们鄞州区的舞草龙还申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呢!舞草龙的师傅都是百里挑一的,并且早早就开始排练了,有最基本的游走动作,也有回头、摆尾、叩首、盘旋等高难度动作。舞草龙可不单是力气活,还要求技术和配合。”

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过后,一群人簇拥着威武的草龙,向着下一户人家,向着美好的生活出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754 字

+ 加入清单

壶镇镇地处丽水、金华、台州三市的交界处,位于缙云、永康、磐安仙居四县市腹地,自古有“浙南北窗”之称。传统饮食以“粥捞饭”为主体,配以五谷杂粮。番莳、洋芋为主要副食。特色风味食品主要有:土索面、橡涂、千层糕、榛子豆腐、敲肉羹、烧饼、米炮糖……在传统民间娱乐中有演戏、迎灯、迎案,其中规模最大是迎案,队伍多、表演形式五花八门、内容丰富。此外,还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富有特色的缙云壶镇话!

一、 我的发现

1、从家乡的特色小吃中发现我们壶镇有哪些独特的民俗风情?

2、说说我们家乡话的语言特色在哪里?

链接:

一、壶镇米炮糖制法:糯谷浸泡于水,数日后捞起,置饭甑内蒸熟、洒干脱壳即成“发米”,大火将“发米”炒成“米炮”。冷却后加入花生米等和食用彩丝,以煎好的麦芽糖搅拌,经压制、芝麻敷面,切片包装。技师专门加工制作最佳。

二、索面卵:家来客人,或家人生日,以索面卵招待。索面即土制面条。大碗底垫肉片,索面堆成"丘",上封炒肉条,鸡蛋饼盖顶,或置剥壳白蛋一双。

三、迎灯:大多在元宵节进行。种类以龙灯为主,有板龙、鞠龙、布龙等,另有狮灯、台阁、转车以及花样繁多的花灯。板龙少则数十洞,多则数百洞,长达数百米。迎前由各家自行糊制,迎时点炮拼接,鸣锣开道,所到之处,鞭炮相迎,外村设饭茶招待,并以糖果,粉干等相赠。其时春苗初秀,龙灯出村,进入麦田,称"龙踏麦",谓日后必定丰收。结束之夜,非闹个灯破龙断,精疲力尽,决不罢休,俗称"掰龙肉"。

四、重阳庙会:每逢重阳节(今老人节)即农历九月初九,全镇各村组织“扭秧歌”、“铜钱鞭”、“唱联欢”、“罗汉”、“打腰鼓”、“十八狐狸”等民间艺术表演队到赤岩山“会案”表演,然后到各村游行,沿街演唱,以表达丰收喜悦。活动一般持续10余天,参加人员不分男女老少。据记载,这个传统庙会已沿袭数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可爱的想家,那里有许多美景,傍晚的晚霞最美的,下的雪最纯洁,农民栽的稻子是最灿烂的。这么美好的故乡也有它的习惯,也有它的习俗。

特别是春节的时候,一早上家家户户都起床刷牙、洗脸、叠被子把首先做的事情做好!接着再去准备早饭。一般来说春节的早饭和平常一样,不需要很丰盛。对了,早上,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这是我们家乡习俗之一。吃饭之前还要放鞭炮这也是我们家乡春节习俗。

中午做的菜要很丰富,几乎所有人家的菜都有共同的一种菜,那便是鱼。因为人们知道“年年有鱼”嘛。每年春节都要有鱼,所以少于也成为家乡春节的一种习俗。无论哪一顿饭之前都要放鞭炮。每家都是伴随着鞭炮声全家人一起和睦地吃饭。其实纯洁的这一天,全世界都应该在这一天办大喜吧,这应该不算进去的。

晚上,对于每一户家庭来说是最开心而又幸福的时刻,因为在晚上全家人都要吃水饺,而且水饺里面还包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而且听家人说,如果,孩子吃到钱便会学习好;如果大人就是正在工作的人吃到钱,就会发财有很多钱;如果老人吃到钱,就会使他们延长年寿。家乡的春节习俗好有趣呀。吃完饭后还要放烟花,这也是家乡春节习俗。

全家人都仰望天空看那五彩缤纷、五颜六色的烟花,好开心、好幸福、好浪漫。另外,家乡春节还有一个习俗——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我也要到了好多钱,真高兴家乡有这么多的春节习俗。

算一算,家乡有哪些习俗:放鞭炮、吃水饺、贴对联、放烟花、烧鱼、给压岁钱。哇、这么多的家乡春节习俗,好爱我的家乡,好喜欢在家乡过春节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位于准葛尔盆地边缘的小县城,因为这里是江格尔的故乡,而成吉思汗又在这里停留过较长的时间,所以有很多的蒙古族人居住在这里,为此,我们这个县取名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关于蒙古族的民风民俗

蒙古族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 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在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里排名第六。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三省、新疆、河北、青海,其余散布于河南、四川、贵州、北京和云南等地。

畜牧业是蒙古族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农业和工业。现以农耕为主。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列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在蒙古族有一种风俗叫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的时候,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和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的时候,宾客应微向前躬,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脖子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向

献哈达者表示谢意。来蒙古族还有许多风俗,比如:敬神、骨肉进餐。带你一起唱歌:蒙古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表达出来。唱歌与对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开始喜欢蒙古族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瑶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桂林旅游,我发现了桂林瑶族的很多有趣的风俗。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假如有一天你去瑶族聚居地游玩,看到一位小姑娘脖子上戴着漂亮的银项圈,而且这银项圈外人是不能碰的,这表示她还没有结婚。因为每个瑶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长就为她定做了这个银项圈,为她戴上,直到她结婚那天才能由丈夫为她解下来。那么,如果你看到脖子上没有戴银项圈的女孩子,那就表示她已成婚了。

假如你想知道瑶族小姑娘的年龄,应该问:“你家酸鱼腌多久了?”她就会告诉你腌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龄。要是你问:“你几岁了?”她是不会理你的。原来,在瑶族,姑娘出生时,阿爸阿妈就会到街上买条大鱼腌下,直到她结婚那天,这鱼才能拿出来做给舅舅吃,别人是不能吃的。

如果你是一个小伙子,哪天你到瑶族聚居地玩,可要注意啦!要是有一个姑娘踩了你一脚,你千万别生气地也踩她一脚,因为,她踩你一脚是表示她喜欢你,踩得越重就说明她越喜欢你。如果你也踩她的话,说明你也喜欢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马上就会请全寨的长老来定亲,你就走不了啦!哈哈,要小心哟!如果小伙子看上姑娘呢,晚上他就会在姑娘住的竹楼下唱歌,如姑娘喜欢他,就会和他对唱;如姑娘没看上他,就会泼一盆冷水下来,那小伙子也就会知趣地走开。

同学们,你们说瑶族的风俗有趣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民俗民风作文450字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就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就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这就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春节贴春联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每到每年的12月28日,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了。一会儿刷浆,一会儿贴胶带的。欢欢喜喜过大年嘛!

每年的12月28日,我们每家每户就要贴春联了。为什么有这个习俗呢?我问了问妈妈。妈妈摇了摇头。我又去问爸爸。爸爸也不知道。问了一遍,还得还请叫我的电脑先生啊!

电脑先生说:“传说当年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喜欢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有一年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赞不绝口。巡视中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就问原因,侍从回答说:“这一家人不识字,不会写。”朱元璋就当即挥笔写了一副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此,春节贴春联开始普遍盛行了。”

听了电脑先生的讲解,我们全家人都明白了贴春联的来历。我们一家赶快刷浆,还要忙着自己贴春联呢!

我们贴贴贴,忙活了好一阵儿才贴好了几幅春联。不一会儿,外面鞭炮声就响起来了,大街也热闹起来了。好了,不给你说了,我要去过新年贴新春对联啦!拜拜!

欢欢喜喜贴春联,快快乐乐迎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云南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聚居在云南大理的白族自治州的白族人,他们的居住房屋样式很多.

最高有白族风情的是“长间”.所谓“长一间”.由两层的主楼及分开建造的厨房,畜栏组成.这三间房子之间都有一小块场院分隔,用处各不相同,全是泥砖,木构顶架,茅草铺顶.主楼正房楼上,用以储存粮食及其它食物.楼下住人,做饭到另一间橱房,畜栏专门用来圈羊牲..畜

半山区的白族民居,是两层木构的茅房,竹木结构的蔑笆房和用石块堆叠成墙’木架’茅草做顶的房屋.山区高寒地区的白族人住的是用哈横木段来垛成的”木垛房”,”木垛房”有单间和双连间两种.为避寒取暖,室内没有火塘.

白族人的民居非常有特色,不仅是民居,白族人的春节也十分有趣.

白族人过春节时要放升炮.所谓放高升炮是指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让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升”抛绣球”;互拜,赠送礼品,泡有米花的糖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这些都是白族人过春节独有的习俗.

春节和民居固然引人注目,但云南那边的戏曲也是不可轻视的.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有>等剧目.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而成,经丝弦腔为主.有>,>等剧目.

这就是云南的民风民俗,你看它多么有特色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就拿藏族来说。藏族的民风民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们。

藏族最具特色的节日是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子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藏族的民风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地方不同的。,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

凉茶

广东人最爱饮凉茶,凉茶是身体的保险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无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月内不饮几杯凉茶(多为王老吉),婴幼儿2-3天不服七星茶,就身体健康没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广东凉茶,有清热下火,生津止渴,润肺排毒之疗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凉茶,由味苦性寒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四时感冒、头痛发热等积滞之症。王老吉的药性最为寒凉,五花茶和夏桑菊平和。小儿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药物组成,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烦躁咬牙等症。适用于体质强壮、素来火旺湿盛、经常咽喉肿痛、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者。,喝过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字“苦”!我喝凉茶的,喝一口,一下子就塞进去好

几片陈皮去苦。

广东迎春花市

广州美称“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春节,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鲜花、盆桔,各大公园都举办迎春花展,是除夕前三天.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楼,拱起花架,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十里长街,繁花似锦,人海如潮,闹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这广州特年宵花市。

广州种花为业,已有100o多年的历史。早在五代南汉时代,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素馨花田,南汉王刘怅的宠姬素馨庄头的种花女。金桔象征“大吉大利”。与其相类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信徒虔诚膜拜,飘逸肃穆,深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腊月初,市面上有从福建漳州运来的大批水仙头,买回后,精心培植,对水温和日照的调节来花期。水仙花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团圆饭时,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声中依次开放,这情景给无穷的乐趣。俗语说,“花开富贵”,这正巧取了个好兆头。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气袭人,家家必备。

,广东民风民俗。比如:煲汤

舞狮、种四方竹,地方舞牛的……地方的民风民俗不同的,都等着去它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说实话,我的家乡民风挺淳朴的。而且,人都挺实在,也没有太多的勾心斗角。多的是人与人的信任,也有自己要遵守的风俗。

乡里乡亲们的原则就是不太会计较。也不占小便宜,别人有错都会直说。自己有错就会改。

比如说:有个老太太买鱼,卖鱼人一般都会自动便宜些价钱 。他已经看到了,老太太的`没办法了的样了啊,他是会能便宜一点就便宜一点,更有把鱼切好的老板呢。看到这一幕,我着实的感动了一把。这,不是一种民风吗?这,不是一种乡情吗?这,又何尝不是民俗呢?

又或者暖心的在你冷的瑟瑟发抖之时给你送上一杯热水。

又或者是邻居家的小孩子生病了他爸妈又不在怎么办?放心,只要你家旁边有人,你的邻居肯定会帮你送到医院。还会慰问你更多的甚至还会买牛奶,棒棒糖什么的。虽然这只是小小的一点心意却是足以温暖人心,甚至有些人看着孩子是留守儿童,直接说:不需要还药费了。这又是多么温暖的一件事啊!

关于风俗,家乡人则是很谨慎。新婚包糖一定要放九个糖。寓意天长地久,长长久久。等新娘来了。一大堆孩童会赢,用方言说着:“添丁添丁!”然后新娘就会给你红包。做房子,做房子吃完酒席后晚必定一张张叠起来,代表着更上一层楼,还有就是碗不能过夜,所以每天晚上都要洗完碗,大家都这么遵守着风俗是为什么呢?其一:它是习惯了。其二:民风,民风实在。不勾心斗角,所以风俗,也变成了民风之一。因民风所致,大家都很本分遵守。有时,我看着家乡蔚蓝的天空,我会觉得很自由,有时,我看着家乡的绿地,我会觉得很平静,我看着我的家乡,我会觉得世界很美好。可能家乡……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吧!

家,生我养我。乡,则是育我的家的地方,家乡!我爱你,同时也爱你那淳朴的民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最新民风民俗450字优秀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维吾尔族,我们眼前便会浮现出他们载歌载舞的情景。其实,除了能歌善舞,维吾尔族还有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听我来给你介绍介绍吧!

维吾尔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信奉伊斯兰教,新中国成立后,也就随之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译为“团结”或“联合”。

维吾尔族主要节日有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三十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要穿新衣服,戴新帽子,相互拜节祝贺。肉孜节过后的第七十天是古尔邦节,意译为“宰牲节”。有经济条件的人家要宰羊,邀请亲朋好友来家做客。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维吾尔族那里,不论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花帽可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

维吾尔族的民风民俗多姿多彩,请你有空就到那里坐坐吧!那里,景美,人更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少数民族的节日也不相同,我要写的也很有名的节日,那就是傣族的泼水节。

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天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以后,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每个人都成了“落汤鸡”。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

此外,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内容。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傣族是个爱水、敬水的民族,泼水节的水代表着吉祥、幸福和健康,因此被泼得越多越会有好运伴随,真希望能有机会参加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生描写白族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白族服饰非常好看,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头饰也很有特色,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冠左边有一缕穗,代表“雪”,他的长短就是代表人的大小(年龄)。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称男士为“阿鹏哥”(不包括小孩)。

白族人待客用“三道茶”来代表对客人的尊敬、热情。三道茶是白族待客礼节。白族人常以“三道茶”款待亲朋。一道茶以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二道茶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味甜香;三道茶是蜂蜜泡开水,味醇甜。因开始喝的是苦茶,喝了二三道茶后,嘴里有苦甜混合的舒适感,故有“‘三道茶’乃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云南大理去玩,导游带我们到一家茶馆品茶。到了大厅,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一位白族阿姨看见了我们,就请我们坐下,等候茶。一会儿,茶泡好了,他们请我们先品尝第一道茶,我以为很好喝,就拿了一杯,咕噜咕噜喝了下去,“好苦啊!”我大叫起来,一位白族阿姨见我大叫,就说:“这三道茶一苦二甜三也苦。”我听了对爸爸说:“爸爸,我们走吧,这三道茶很苦,我喝不下去。”爸爸笑着说:“傻孩子,这三道是补血的。”我一听,很惊讶:苦茶也能补血,真是太棒了。我叫阿姨给我把三道茶都倒上,咕噜咕噜地喝了下去,爸爸问我:“感觉怎么样?”“好极了!”我高兴地叫起来。我就这样反复品尝这“三道茶”。感觉真是好极了!

白族的习俗是“三道茶”,你有空,也去那里,尝尝吧。

[小学描写白族民风民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家乡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民风民俗400字作文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杀年猪是我们当地的一种民间风俗,在农村吃年猪饭相当于过年的预演,亲戚间相互请吃杀猪饭,主要是为了加强联络感情、也是一种表示庆贺,下面我们就带大家去看看这个喜庆的民间节日。

每到这样的杀年猪季节,不论是亲戚还是朋友,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只要你走进村寨,都会受到热情的邀请。在杀年猪时,只要主刀者一声令下,所有人便全力以赴奔赴猪圈,将选好的猪团团围住,这时大家七手八脚,拽耳朵的拽耳朵,拽腿的拽腿,共同用力将猪按倒,把猪的四腿绑到一起,然后将一个木头杠子插在四腿中间,大家齐心合力放到架起的案板或桌子上,杀猪是个技术活,主刀者凭经验和感觉,要一刀毙命。猪停止呼吸后,开始不停地往猪身上浇开水,待把猪身上的毛都浇透后,开始开剥刮洗。在这样喜庆的杀猪客里,主人家都会把刚杀好的新鲜猪肉,分割切成小块,用焦炭烤熟后招待客人,客人们吃着美味可口的烤猪肉,互相劝着自酿的“苞谷酒”或是苦胆酒,真是犹如过大年一般。在年猪席上,都是一些用猪肉烹制出来的菜系,有酥肉、粉贞、猪血汤等等,都是一些可口的农家菜。按照习惯剩下的猪肉和肠肚,每家每户还要淹制一些腊肉、香肠以备来年食用。

虽然杀年猪只是一种民间风俗习惯,但它以成为农村中每家每户,一年到头最喜庆、最热闹的节日,也是农民群众一年到头大丰收的重要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安徽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我来自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那儿是个特别有古文化的一个县,因为那儿有座古城,叫“徽州古城”,在那儿我感受到了古人的文化和智慧,还有我们歙县人的保护古文物的坚持力。

然而,在那儿的民风习俗,更是让人感到亲切,整个中国,每个省、市、镇,甚至是村,虽然都是过年,但每个都有每个的过法,在这儿我就来说说我们安徽是怎样过年的吧!

由于我去老家时,已经是快三十夜了,过了大年十一就回千岛湖了,我懂得大概也就是这段时间我们要干什么,所以只能讲这段时间啦……

这个腊八那天,是了解到的。在腊八那天,许多人都出嫁了,俗话说:“腊七腊八日子好,多少大姑改大嫂。”所以小孩子们追着婚车跑,为的就是得到一包喜糖。

在小年夜那天,家家摆着几张桌子,迎接四面八方来的客人,大家下午娱乐,直到三四点就开始吃晚饭了,当晚,是由小孩来放烟花的。

假如在那儿的乡村里迷了路,需要帮助时,我们可不能这样称呼人家:“喂”、“哎”,必须先喊:“同志”、“朋友”、“老人家”,看见人家抱着孩子,要夸孩子:“胖”、“壮”,可不能说:“肥”、“重”。这是我们那儿的讳忌。

大年初一,是我们那个村里最热闹的一天了,因为家家都起得很早,为的是去看表演,在村里的小广场里,那里聚满了人,愿意演出节目可以自愿上去演,不管差不差,好不好,都是有奖品的。

我懂得就是这些了,希望大家能去安徽玩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民风民俗作文作文小学生版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温州迎灯三月三,湗村抬猪十五六”农历二月十六是湗村一年一度的抢“排殿猪”的日子,天似乎作美,一扫了前几天的阴霾,突然变得晴空万里,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朵洁白的云儿,似乎也想要来当个拉拉队呢!

今天中午11点15分左右,学校宽阔的大操场,去变得分外热闹起来。从四面八方前来观看抢殿猪的大人和外地专程赶来的游客,记者,摄影爱好者们陆陆续续集中在这儿。同学们一吃完饭就直奔操场上,就连好学生也不会例外,哪里还顾得上什么作业,早就抛在脑后了,一心只想观看着精彩无比的比赛呢!大大小小的观众们挤满在操场上,大家摩肩接踵,热闹非凡,真是特别给力啊!论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那几头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殿猪”了,恐怕大姑娘出嫁时,也没法与之’媲美”啊。比赛还未开始呢,几个低年级的小朋友,便围着这几只漂亮的大花猪绕来绕去,心里肯定在想:打扮这么漂亮的猪儿,肯定是上辈子做猪时修来的福分吧!11点半,比赛正式开始,排殿猪的人各就各位,主家举着一对红蜡烛,在队伍的前面引路。这次的活动,共有18组参与,其中有15个村民小组和3个老人组(人老心不老哦!)比赛分为每三组一次,进过层层选拔,才会选出最后获胜的一组。

一声枪响之后,人声鼎沸,人群攒动,有的观众为自己中意的小组呐喊加油;有的观众去耐不住性子,就跟在旁边或者身后一起跑,为的是能更快的获得更多的小细节,一睹为快,看的更清楚一写。只见每组四位力大如牛的参赛选手,齐心协力地扛着“有福气”的小猪,向前冲去每个人都想跑的最快,但不可乱了脚步,之间某组的队员或许是一时心急,乱了步伐,一个不小心,摔在了塑胶跑道上,但更可悲的是,肩上那“重如泰山”的殿猪已是压在了他的身上。那叫一个‘惨不忍睹“,有些胆小的同学不忍心看,便捂上了双眼;有的大人则发出善意的微笑,鼓励他们赶紧站起来,继续比赛。

摔倒得人很快调整了一下,又站了起来,重整旗鼓,抱着’比赛第一,重在参与”的心态,又冲刺向了终点……最后的结果,我并没有在意,只是默默觉得,这不一样的民风民俗,带个大家的并不只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有那一份难得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民风民俗作文春节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菖蒲的风俗,据说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在中秋节,我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放等等。重阳节也是尊老、敬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下面就让我介绍一下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每当春节一到,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粘上红红的春联,个个都满面春风的,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就先说除夕夜吧。一家人都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边看春节联欢会边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烟花的外面尽情地玩,而大人也会聚在一起打打牌、看看电视、聊聊天的。到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朵美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有的大人还守年岁的呢。

还有,在我们这里除夕夜要放“关门炮”的。这鞭炮一放要放到年初一早上,持续不断地,这是“开门炮”。中国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我最喜欢过春节,不仅可以尽情吃,尽情玩,可以穿新衣服,还有一个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我的口袋便变得鼓鼓的,都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亲戚给的压岁钱。据说我们得到这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这就是我家乡过年的风俗。你们家乡过年的风俗是怎样的呢?相信你们一定也有自己也有独特的风俗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