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霜的诗歌作文(经典20篇)

浏览

4775

作文

1000

《一起去飞》诗歌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一起去飞

飞到那向阳的葵花上。

随着葵花的脚步,

感受太阳的温暖。

寻找更高的追求。

去飞翔,勇敢的飞向远方。

一起去飞,

飞到那繁茂的巨杉上。

随着巨杉的高度,

感受枝叶的拥簇。

寻找更远的追求,

去飞翔,勇敢的飞向远方。

一起去飞,

飞到那游动的浮云中。

随着浮云的脚步,

感受微风的轻柔。

寻找更大的追求,

去飞翔,勇敢的飞向远方。

一起去飞,

带着与生俱来的自信。

怀着梦,

跨越苍茫。

向前飞,你的未来必定很美。

飞翔,让生命尽情绽放。

一起去飞。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假如我是爸爸》诗歌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岁月之沉淀,

我也成为了爸爸。

嘴上有胡子,

这是爸爸的标志。

我也会有孩子,

长得一定可爱。

我要带他徜徉书的海洋,

去登上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要带他登上八达岭,

为他讲述长城的故事。

我肯定不会骗他,

这点谁都可以保证。

我不会逼她上补习班,

而会耐心询问他:“

你是否有兴趣上这个?

体育运动怎么样?”

我不会限制他的自由,

让他像笼中之鸟;

我也不会过度宽松,

让他忘记了学习。

如果他考试成绩不理想,

我也不会指着鼻子骂,

而会安抚他的情绪,

陪着他订正错误。

等我长大了,

一定要这么做,

一定,

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雷锋日赞雷锋朗诵诗歌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雷锋与雷锋精神》

一个偏僻的村落造就出一颗闪耀的明星!

一个贫苦的家庭孕育出一种伟大的精神!

他,家喻户晓!

他,众所周知!

他们一同穷响神州大地。

贫穷、压迫,

蹂躏着他的心灵。

柴刀、死亡,

摧残着他的身体。

心灵的伤疤与身体的伤疤,

催促他顽强的走过来。

他走过来了,

走过了苦难的封锁,

走过了命运的折磨。

他终于拨云见日,

他终于找到了提升人生价值的舞台。

于是,

他做了融入大海的水珠,永不干涸。

他做了一颗不锈的钉子,毫不停息。

焦虑和担忧浸入了柔和的温风。

孤独和恐惧泊在了温馨的港湾。

弱冠二年,

电线杆砸出了璀璨的精神,

营房边写下了不朽的诗行。

一种善良、美丽的生命在这里完结。

一种温馨、感动的价值在这里出生。

多少人从泥泞中走过珍藏他的故事;

多少人从崎岖里跨越呼唤他的名字。

多少人在蜿蜒中迷茫被他指引;

多少人在岔路口徘徊受他的鞭策。

他是一盏明灯,

他是一根长鞭,

他是一组诗行,

他是一种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最爱的那个地方》诗歌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石榴树的嫩芽

渐渐地

变成了红彤彤的石榴

在不知不觉中

树叶悄悄地

换上了黄色的新装

又在不知不觉中

树叶渐渐的做了春泥

漫步在春的田野里

我闻到了

刚刚吐出的嫩芽

踱步在接踵而来的夏天

那接天莲叶的荷花

独自漫步在款款而至的秋天

那红于二月花的枫叶

深深地印在我的心田

宁静的夜晚

总喜欢自己站在树荫下

透过层层的绿叶间的缝隙

仰望夜晚的星空。

在叶的陪衬下

它支离破碎

却美得让人陶醉

这貌似的残缺

却不残缺

童年的记忆

那样忽闪不定

在麦地里钻来钻去

被那尖尖的麦芒

扎疼了也不曾畏惧

畅游在童年的记忆中

泥人

现在也已销声匿迹

好像冬天北方的大雁般

每天在上学的途中

总会看到那远方的山

但我不曾想过

山的那边是什么

山的那边会有像我一样的孩子么

在山下只能抬头仰视着

山上的那一棵

亭亭玉立的松柏

那棵松柏

在山的最高处

不论狂风还是暴雨

那棵松柏都未倒下过

我想

我的人生也应该这样

不论什么狂风还是暴雨

都不能够向命运低头

清晨

推开窗户

眼前一片雪亮

那棵石榴树上

一夜之间穿上了

一层棉衣

这是冬天来了

蒜地

也该盖上了一层棉被

抬头看看那棵山顶的松柏

白雪压在了

它纤细的树枝上

但这并未使他倒下

它并未向命运低过头

我也应该像那棵松柏一样

即使被风雨淋湿

也不应畏惧

向自己的梦想迈进

大王庄中学九年级三班 闫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抗击疫情武汉加油诗歌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冬天不冷,

阳光与心情 一起发酵,

蝙蝠出现寒颤武汉开始发炎

鼻塞、咳嗽、咽痛

肺部棉絮状感染灶

口罩蒙住整个世界

鱼儿再也看不见水面 记忆的江河

被一片小黄叶翻腾倒动

白衣、白帽、白口罩

一群白穿入其间

消毒、隔离、治疗、封城

一场雪飘然来临

山川结成一片冰 里面有泪光闪烁晶莹

抗击疫情武汉加油诗歌10篇范文四

窗外

飞舞的雪花

犹如玉蝴蝶在翩跹

屋内

温暖如春

简单的小菜

一盘香喷喷的大肉水饺

我和先生

举起玉杯

任红酒的醇香尽情的弥漫

想念女儿

想念亲人

拉长我思念的遐想

这是一个特殊的春节

肺炎病毒在扩散

疫情在蔓延

我的祖国

在磨难中接受着考验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虽不能尽一点绵薄之力

但决不给社会添乱

做一个好市民

是我的责仼

祈福祖国

祈福武汉

愿我的亲人们平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女人的节日三八妇女节诗歌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你的节日

在这欢庆的日子里

让我想起那位湄洲湾的渔家女

大海扬波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财富

浪涛汹涌中暗藏下杀机几度

面对嘶鸣的狂风恶浪

出海的男人跪倒在船头企求神助

惊魂涛天的巨浪里

总能看到你救苦救难的身影

在悠悠的岁月中

你成了万众供奉的海神

保佑出海的人们顺船又顺风

看到歌舞平升的大地

我知道你的名字叫妈祖

今天是你的节日

在这欢庆的日子里

我不想在描写更多的巾帼英雄

我只想在此给你以真诚的祝福

朗诵艺术房间的姐妹们

愿:你们青春更艳

生活更鲜

天天笑脸

永远如仙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面对时间的霜冷长河作文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啊/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初听朴树的《那些花儿》,苍凉的声调,落寞的旋律,心底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感伤。时间无声也让人害怕,仿佛一条远古而来的长河,奔腾向未知的前方。河水冰凉,冻了无数炽热的情思,激昂的梦想。

而我,正面对着这条霜冷长河。声旁,摆渡的船只一如匆匆过客,闪过别离的灯塔,倏然不见。

沿河溯流而下,我看见别离已久的老家。原先青草郁郁葱葱的庭院里稀稀落落地耷拉着几株野菜,斑驳的木门上附着了一层早已褪色的春联,狭窄的楼道里充斥着陈旧的脏气墙体疮孔如老人的脸,苟延残喘。一切,都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的老家。

那里,遗留着时间之河咆哮的痕迹。

面对旧日的花园,在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曾经编了一个网,用木棒串起,每逢春暖花开之时,便去捉蝴蝶,园中彩蝶翩翩,如同精灵,捉住,再放掉,乐此不疲。如今,里面杂草丛生,我也早已没有了捉蝴蝶的兴致。我面对花园,好似面对霜冷长河。

夜晚,躺在床上望向窗外的夜空,我不禁冥想:多少情思,多少挂念,多少欢声笑语,被时间消磨吞噬,万古洪荒。

不知不觉,我进入梦境。

当我睁开眼,晨光微露之时,一缕最早的阳光透过老家楼前的旧电线杆,明亮但不刺眼地停在我眼前,我似乎嗅到了一股似曾相识的味道,猛然找到了丢失的过去。

原来,一切都在,只是人心给自己套上了枷锁。

面对时间的霜冷长河,回忆静好。

“如今这里荒草丛生/没有了鲜花/好在曾经拥有你们的春秋和冬夏。”

拿下耳机,如先温暖。

[面对时间的霜冷长河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三诗歌作文700字

全文共 1026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我不喜欢诗,甚至厌恶它。儿时的我坐在书店里,目光不曾在那排诗集前逗留,直奔童话世界。长大后,我才知道诗歌本身就是一首歌谣,一本童话。

我是什么时候喜欢读诗的呢?想来应是那次捧起泰戈尔的《飞鸟集》吧。铅字排列组合,一节节组成一首首诗,读着读着仿佛进入哈利波特里的冥想盆,一下子栽进泰戈尔的世界。

诗里有童真,有哲理。他说:“世界如一个过路人似的,停留了一会儿,向我点点头又走过去了。”我闭目想象,似乎看到了窗外草长莺飞,阳光和煦,微风拂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还似乎看到了阳光下的阴影,伸露出铁钳般的双手,邪恶的面庞令我不寒而栗……但这一切似乎与我无关,我漂浮于空中,隔着玻璃,想伸手触摸却只抓住一团雾气。

迷雾散去,窗外的景象又回归平静。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也没什么世态炎凉,在我眼前的,是那实实在在可触摸的大榕树,它的“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

后来,机缘巧合,我关注了一个名曰“为你读诗”的公众号,于是,每晚聆听音频传来的诗歌或文章就成为我的习惯。在这里,诗歌不再孤单地躺在纸面上,声音赋予其生命力,读者为之倾情,听者为之感动。

原来我喜欢你有更可爱的表达方式,“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你我之间,不再为往昔岁月而面红,围炉而坐,偶尔无事呼唤对方名字,像三毛和荷西那样,光喊你的名字都觉得美好。我们成为彼此的灵魂伴侣,积攒的浓稠爱意早已镌刻于满脸的皱纹。

最近,我喜欢读席慕容的诗了。

关于孤独,她说:“我孤独地投身在人群中/人群投我以孤独。”

关于思念,她说:“想你/好像也没有什么分别/在日里在夜里/在每一个/恍惚的刹那间。”

关于变化,她说:“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装师。”

关于爱情,她说:“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

席慕容的诗清新隽永,或许这与她的经历有关,使其以直白之语表达对永恒爱情的渴望,对韶光易逝的感伤,对美好青春的冥想。

说起爱情,我更羡慕八月长安的小说《橘生淮南》里的女主人公——洛枳。她执着专一地喜欢一个出众的男孩,也因此而让自己日益优秀,并以优秀者的姿态更靠近他一点。但在爱情里,她不是那种好了伤疤忘了疼的人,她不卑不亢,不迷失自我。或许,这才是我想要的。

只要留心,生活处处有诗歌。自遇诗歌以来,我的思想有了寄托,不再无处安放。愿每个人都能在诗里读懂春夏秋冬,物转星移,更读懂人间大爱,自我心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秋天的诗歌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一弯月色

少女的光眸

醉了江山

尽了人间

丰腴的谷穗上

尘封了时空的扉页

池菏的花瓣里

飘出了季节的丰歌

一缕清风

佳丽的心声

经天拂地

情溢四方

别在枝间的花果

聚结了温度与热情

挂在河边的烟柳

诉说着不谢的悠悠气息

一道秋水

艺人的甘露

长烟笛声

千转百回

拈朵微笑的花簪

轻抚真诚坦荡的笑容

任精挑选的脂粉

走近云裳为你助妆

穿尘而过,涉水而来

一次回眸,一声问候

如草儿载不动的玉露

拾起你斑驳游离的浮影

盘桓心间

聆听风雨呢喃

夜阑珊,人无眠

一醉千年

枫桦伴影

丹桂飘香

掬一棒水月盈眼眸

摘一枝月桂秀掌心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秋林映落日,天边酡红如醉

那一泓浓情

温柔了一世的清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描写霜的作文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冬爷爷来了。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有一种“花”却迎风开放——花。

霜花十分美丽,使人一见,就会产生浓烈的喜爱之情。

清晨,我看到玻璃窗户上结满了霜花。

这些霜花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好像一幅幅优美的图画。瞧,这是什么?原来是一片茂密的“树林”,各种“树木”都像是军人,一排排,一列列,整齐的站着,地上也开满了“花”,一只“小兔子”正在拔萝卜。咦,这是什么图案?我找来妈妈问了问,妈妈说:“这不是一幅漂亮的‘百鸟朝凤’吗?一只只‘大雁’围成圆圈,正在欢乐地歌舞,一只美丽的‘凤凰’站在当中,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这时,一幅“海底世界”呈现在我眼前,一只只“小鱼”在游来游去,一只“海星”在海底静静的躺着……

啊!好漂亮的霜花。春夏秋冬的窗花好像都聚集在这了。

春天——“桃花”含苞欲放,“小草”生机勃勃;夏天——“百花齐放”秋天——“稻田”一望无际,沉甸甸的“稻穗”;冬天——“雪花”飘飘落下,白花花的一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霜的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爱他清凛,洁净;爱它能报知响晴的天气。最清美的,是那白霜映衬下的朝阳。

有一年十二月末尾,我一大早从大船户家的地方经过。那是个罕见的晨霜,田野和房舍上下了一层薄薄的细雪,村庄的竹林和常绿树上也是一片银白。

顷刻间,东方天空露出了金色,历历旭日,升上没有一丝云朵的空中,霞光万道,照耀着田野,农家。那粒粒白霜,皎洁晶莹,对着太阳的一面,银光闪烁;背着太阳的一面,透映着紫色的暗影。农舍,竹林,以及田地里堆积的稻草垛。就连那一寸高的稻茬上,也是半明半暗,半白半紫。一眼望去,所见之处,银光紫影,相映成趣。紫影中仍然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霜,大地简直成了一块紫水晶。

一个农夫站在霜地里烧稻草,青烟蓬蓬,散开去,散开去,遮蔽了太阳,变成银白色。逢到霜重,那青烟竟也带上了一层淡紫色。

于是,我爱霜,爱得越发深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留住诗歌最后的尊严作文

全文共 2473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在报修鲍昌宝博士的“中国新诗研究”课时,尽管是明显的一厢情愿,但在后来的接触中,我暗自庆幸自己当初选择的正确性,甚至想站在世界的制高点上大喊,选吧,朋友们,没有什么课比这更精彩的了!当然,这并不带着一丁点的煽情色彩。

我们生存在一个“破碎的时代”,物质的横行以及人的自由的不断丧失,人的灵魂不断地被切割,人的精神不断地流亡。而当代的大部分诗人将写作深入到抗卫诗歌尊严的腹地,尽管避免不了流泪、伤痛以及永无休止的战争,但是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诗歌日益趋向边缘化的状况,为诗歌找回了最后的尊严。而鲍博士的诗歌研究课堂正是以解构诗歌、重新塑造诗歌精神,理解人的生存状态、社会和生命的意义,为找回诗歌的最后尊严提供了可能的滋生环境。

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属于诗歌的领地,“每个生命都有诗的渴望”。诗歌表现的是情绪本身,每个人只要有情感,就渴望诗意的生活,渴望向世界说出自己内心的喜悦、忧伤和愤怒,于是便诞生了一种处于朦胧状态的诗歌,这种诗歌也是真实地反映个人内心的某个世界的。为了更好地传承诗歌的核心精神,就要求诗人们应该有一定的“文学抱负”。秘鲁小说家略萨在《给青年小说家的信》一书中提到:“献身文学的抱负和求取名利是完全不同的。”当世俗的成功充斥着世界的每个角落时,在世人看来,诗人们对于诗歌领地的固守就显得多么的孤独与可笑。但又恰恰是这样的一种“文学抱负”,使诗人们总是试图从现有的破旧的秩序中走出,去寻找新的创作精神,去找回诗歌的最后尊严。

对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矛盾对立关系,鲍博士给我们讲了戴望舒、罗门、江非等诗人以双重身份在诗歌王国里流浪的状态。他在分析台湾诗人罗门的独立的诗歌体系时就说到,传统的田园山水式的生存环境是第一自然,平静、和谐、单纯的生命形式是它的体现,它是以人类物质的贫乏和人的不自觉为前提的。“当工业化商品化大生产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时,人类便以都市型的生存环境为第二自然。人类于是和第一自然疏远了,它以动乱、紧张、复杂和焦虑为生命的基调。”在第一自然中,尽管物质贫乏,但我们更容易形成独立的超脱的个性特质。而在第二自然中,由于都市对个体意识和物质生活的肯定,“生命的丰富性、戏剧性和多元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现代诗人只有通过对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的观察、体认、感受经过心灵的转化、升华和重组而形成具有超越性和充满了美感的更为真实与广阔的第三自然。这与罗门在《我的诗观与创造历程》中所说的:“在我看来,它已成为一切完美事件的镜子,并成为那绝对与高超的力量,帮助我们回到纯粹生命的领地。”是多么的吻合呀。

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将有着乡村身份的都市诗人比喻成城市的流浪者、拾垃圾者,更深层地说明了商品化社会彻底颠覆了人类的诗意化冲动。诗人只能处于都市的边缘,他们的对诗歌的坚守不是社会的主流。譬如戴望舒的《雨巷》,就弥漫着现代都市中特有的颓废和感伤情绪,表现的是一种渴望奇遇的都市流浪者的心态。鲍博士还为我们讲述了江非的《妈妈》:

“妈妈,你见过地铁么/妈妈,你见过电车么/妈妈,你见过玛丽莲梦露/她的照片吗/妈妈,你见过飞机/不是飞在天上的一只白雀/而是落在地上的十间大屋吗/你见过银行的点钞机/国家的印钞机/门前的小河一样/哗哗的点钱声和刷刷的印钞声吗/妈妈,你知道么/地铁在地下/电车有辫子/梦露也是个女人她一生很少穿裤子吗/妈妈,今天你已经爬了两次山坡/妈妈,今天你已拾回了两背柴禾/天黑了,四十六岁了/你第三次背回的柴禾/总是比前两次高得多”

在儿子滔滔不绝的询问中,妈妈没有回答,妈妈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儿子做为一个有着乡村和都市这样双重身份的人,他必将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都市里的所见所闻告诉妈妈,但妈妈除了每天知道背回更多的柴禾之外,却处于失语状态。这就让我们不得不进一步想都市文明将乡村文明逼向了失语状态,都市里的话语:“地铁”、“电车”、“飞机”、“点钞机”等做为第二自然的景观对于乡村来说是多么地陌生。妈妈这个意象便这样被凝结在乡村文明的节节败退之中。

美籍诗人约瑟夫布罗茨基曾经在纽约皇后学院的课堂上讲过:“朗诵自己或他人的诗,会使人联想到祷告的方式。当人们开始祷告的时候,他们最初也是倾听自我的。除了祈祷词,他们还能听见自己祈祷的声音。朗诵诗歌,也就意味着听到自己,意味着倾听自我。”我不知道鲍博士是不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他在课堂上总是用自己带着浓郁的庐江口音朗诵着别人的诗歌,然后以敏锐的眼光剖析它,向诗歌的内核进发。在朗诵一首诗的时候,我们似乎步入了其完整的创作历程。鲍博士就是这样,他试图使我们理解一首诗歌的独特性,其比喻构造的深度、历史文化语境的丰富。假如这些仅仅是一个语文老师来解释的话,那么可能就不是那么有趣了。鲍博士便选的一本诗歌读物里的每一首诗,他做出的解释总是那么的有趣生动,深刻隽永。因为这是一个诗歌评论家的意见。

在鲍博士的课堂上,我们感觉是和智者对话。我们这些文学院的大学生,落入了一片强有力的智力磁场,觉得自己的大脑被一种神圣的光辉沐浴着。在鲍博士的影响下,我们开始学会去关注那些没有他我们就不会去关注的东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鲍昌宝博士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智力助推器,他让我们开始发觉原来思想的光芒是多么的吸引人,感觉到沉浸在思想的世界里那种欢乐无穷的惬意。

听过鲍博士的课的人,几乎难以忘却他的眼光。除了在念诗时的专注,鲍博士的目光都是慈祥的。我更倾向于认为,他是在试图安慰听者,他的眼睛有时向着虚无,有时看着谈话者,很专注,带着笑意。严格地说,这完全不是什么课堂,而是众多诗人每周一次在他的课堂上的聚会,来参加这个智性与美学的宴会,而他便是这场盛宴的主持人和欢歌者,那么独立特行。

我对鲍昌宝博士的诗歌课堂记忆是片段性的,这只是我学习之后的一种带有个人性质的感悟,鲍博士对苦难与忧思铸造的诗魂——穆旦有着极大的钦佩与眷恋,因为穆旦唱出了心中的真善美,我以此借用穆旦的诗歌《诗》的最后一段作为结尾:

又何必追求破纸上的永生,

沉默是痛苦的至高的见证。

[留住诗歌最后的尊严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霜冷河长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穿行于五千年的墨香长廊时,总有一种洞穿时空的情感不断撞击我的心——人生苦寒.

烟渚瓜洲.走到迷茫的尽头,峰回路转,万丈丘土随风潜行,闭塞了天与地,消逝了古往与今来.天行之水,漫漫向东,斯一人立于岸,任一身麻服风起飘荡,道:“逝者如斯.”

暗壁雄蜂.随月行渐入密林深处,却见楼亭悬于一波静潭之上.李太白沽饮亭中,且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浅尝清酒,拍案而啸:“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醉且朦胧,醒且清明.月隐,诗仙默坐叹息:“何处得秋.”

雾锁阳关.流沙漫天飞,可知为谁妩媚?莫说大漠有爱,为何它要让那湛蓝的天空遮住离去的大雁,可知昭君对此景,早已泪流满面?若云大漠无情,为何要让那抹红颜泪抚慰久久不释的幽怨?天地间昭君的曲子在孤单地回荡.经历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那胡笳声声,终于温润了游子的梦魇.

渐离击筑,易水恸泣,牵动男儿血泪;曲水绕楼,堪叹古今多少木石前盟,仙姝美玉情不尽.

浩浩愁,茫茫劫,短歌终,明月缺.

历史涵盖了所有流逝的岁月,湮没了所有的苦难.踽踽独行千年的豪杰佳人,可以笑谈人生苦寒.

霜冷河长,历史告诉我们要时刻坚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歌颂小草诗歌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小草》

小草绿了,早在和煦春风里绿了

夏日的阳光,激活了某个细胞

于是,就在绿茵中摇曳一个梦

草甸里长出一双悸动的翅膀

小草笑了。早在柳絮飘扬里笑了

夏日的彩虹,注入了某种情绪

于是,就在风雨中寻觅一个梦

草丛里蜕变一副青春的梦想

小草哭了,早在燕子呢喃里哭了

夏日的思考,盘点了某个纠结

于是,蛮荒中与水稻孪生是个未解的梦

草地里涅槃一缕摇身的奢望

小草悔了,早在惊蛰的日子悔了

夏日的荼毒,修正了某点期望

于是,在狂风暴雨里筛选幻想的梦

草根争取一点幸福不靠赞助理想

小草醒了,早在春分那时节醒了

夏日的反省,聚集了某种正能量

于是,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天堂

草原和着马头琴的韵律在新月里歌唱悠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问佛》诗歌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在不经意的夜晚?

佛曰:不经意的时候人们往往会错过真正的美丽。

问佛:不为人知的美丽有什么存在的意义?

佛曰:因为不为人知,才愈发美丽,人尽皆知,又何言美。

问佛:错过后如何弥补?

佛曰:于万千花中独拈一朵,于万千草中独移一株。

问佛:万千偌大,如何择之?

佛曰:万千虽大,心已有所向,路已明。

问佛:路既已明,缘何问佛?

佛曰:心有所惑,不居本心,是故问佛。

问佛:佛非万能,缘何问佛?

佛曰:问佛以明本心,以净本意。万千大道,殊途同归。

问佛:佛为何,存焉?

佛曰:佛为执念,信之则存。

问佛:既为执念,缘何存?

佛曰:梦未了,念难消,存以寄志。

问佛:佛度众生,缘何不渡己?

佛曰:执念不可渡。佛由心生,执念生佛。若无执念,既无问佛,亦无佛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妇女节赞美母亲的诗歌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你是灯塔,

用炽烈的曙光,

照亮了前行路上的无边黑暗。

你是桥梁,

用无尽的汗水和泪水,

铸起了一条踏实坚固的阳光大道。

你是舞台,

坚强地成撑起了重担,

任我尽情表现挥洒。

你是笔,

用你毕生的精力,

带我谱写了一段最亮的人生年华。

你用你坚忍不拔的毅力,

默默地为我奉献了十余载。

我最亲爱的妈妈啊

在这个属于你的节日里

我想说--------

你是音符,

没有你,

我将凑不出快乐的歌谣。

如果哪天你累了,

换我来做你,

最可靠的肩膀。

就像我小时候枕着你一样,

放心地枕着它吧,

你会很快地进入梦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四季如歌》诗歌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叮咚,叮咚

春天来了,

溪水缓缓流淌,

白云静静飘荡,

柳树枝轻轻地随风摆动。

孩子们欢快地笑着,

在宽阔的田野上,

奔跑着,欢笑着。

知了,知了

夏天来了,

街角空无一人,

家家吹着空调。

书店前的大榕树下,

做着一群老人,

他们啊,

就爱在树下乘凉,

风吹着,蝉叫着。

后来啊,

秋天也来了。

染红了树叶,

丰收了庄稼。

接着,

冬天也来凑热闹,

白雪覆盖着世界,

寒冷刺骨,

却美不胜收。

春夏秋冬,

绿黄红白,

就像一首歌,

唱出了不同的音律,

唱出了不同的颜色,

唱出了不同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国庆节诗歌朗诵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祖国,我热爱的祖国,

你像母亲般伟大与神圣。

茫茫五千年,

你经历了太多的沧桑,

苦难让你从怯弱变得更加强壮。

祖国,我美丽的祖国,

改革开放的春风,

让你的花园里鲜花绽放,

高楼林立马路宽畅,

我们徜徉在美丽的花园里,

愉快的歌声四处飞扬。

祖国,我伟大的祖国,

科技的日新月异,

我们在太空留下了足迹,

奥运的旗帜在北京上空高高升起,

__年大庆的壮观和热烈,

让整个世界赞叹不已。

祖国,我亲爱的祖国,

你就像母亲一样在我们心中,

无论身处何地,

你就像母亲一样在我们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诗歌的起源

全文共 6341 字

+ 加入清单

(一)诗歌起源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尔吉、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是怎么样产生的呢?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 [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歌的称谓又是怎样来的呢?诗和歌原不是一个东西,歌是人类的劳动同时产生的,它的产生远在文学形成之前,比诗早得多.考察歌的产生,最初只在用感叹来表示情绪,如啊、兮、哦、唉等,这些字当时都读同一个音:"啊".歌是形声字,由"可"得声.在古代[歌]与[啊]是一个字,人们就在劳动中发出的[啊]叫作歌.因此歌的名字就这样沿用下来.

既然诗与歌不是一回事,后来为什么又把二者连在一起以[诗歌]并称呢?这只要弄清楚它们的关系就明白了.歌,最初只用简单的感叹字来表示情绪,在语言产生之扣,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逐步深化,情绪更加丰富,用几个感叹字表达远远不够用了.于是在歌里加进实词,以满足需要.在文字产生之后,诗与歌的结合又进了一步,用文字书写的歌词出现.这时,一支歌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音乐,二是歌词,音乐是抒情的,歌词即诗,是记事的.这就是说,诗配上音乐就是歌,不配音乐就是诗.最初的诗都能配上音乐唱,歌就是诗,诗就是歌.关于诗与歌的结合,我国古籍中很早就有论述.

《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个定义性的说明,概括了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其间有一个绝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

这“六义”中,“风、雅、颂”是指《诗经》的诗篇种类,“赋、比、兴”就是诗中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接陈述事物的表现手法.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的注释中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诗经》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这种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说:“且何谓为比也?盖写物以附意,扬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诗经》中的《螽斯》《硕鼠》等篇即用此法写成.

兴:是托物起兴,即借某一事物开头来引起正题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现思想感情的写法.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朱熹更明确地指出:“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诗经》中的《关雎》《桃夭》等篇就是用“兴”的表现手法.

这三种表现手法,一直流传下来,常常综合运用,互相补充,对历代诗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很多的,而且历代以来不断地发展创造,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想象,丰富的想象既是诗歌的一大特点,也是诗歌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在诗歌中,还有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是象征.象征,简单说就是“以象征义”,但在现代诗歌中,象征则又表现为心灵的直接意象,这是应予注意的.用现代的观点来说,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主要的有三种:

1.比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说:比拟就是“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这些在我们前面列举的诗词中,便有许多例证.比拟中还有一种常用的手法,就是“拟人化”:以物拟人,或以人拟物.前者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里荡漾.把“云彩”“金柳”都当作人来看待.以人拟物的,如,洛夫的《因为风的缘故》:……我的心意/则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烛光/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因为风的缘故/……以整生的爱/点燃一盏灯/我是火/随时可能熄灭/因为风的缘故.把“我的心”比拟为烛光,把我比作灯火.当然,归根结底,实质还是“拟人”.

2.夸张.就是把所要描绘的事物放大,好像电影里的“大写”“特写”镜头,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联想.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其中说到“深千尺”“三千尺”,虽然并非事实真相,但他所塑造的形象,却生动地显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诗人的激情,读者不但能够接受,而且能信服,很惊喜.然而这种夸张,必须是艺术的、美的,不能过于荒诞,或太实、太俗.如,有一首描写棉花丰收的诗:“一朵棉花打个包/压得卡车头儿翘/头儿翘,三尺高/好像一门高射炮.”读后却反而使人觉得不真实,产生不出美的感觉.

3.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

塑造诗歌形象,不仅可以运用视角所摄取的素材去描绘画面,还可以运用听觉、触觉等感官所获得的素材,从多方面去体现形象,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新颖.唐代诗人贾岛骑在毛驴上吟出“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但又觉得用“僧敲月下门”亦可.究竟是“推”还是“敲”,他拿不定主意,便用手作推敲状,不料毛驴挡住一位大官的去路,此人乃大文豪韩愈,当侍卫将贾岛带到他的马前,贾据实相告,韩沉吟良久,说还是用敲字较好.因为“敲”有声音,在深山月夜,有一、二记敲门声,便使得那种情景“活”起来,也更显得环境的寂静了.前述《枫桥夜泊》的“乌啼”“钟声”,也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段,更是十分逼真,非常精彩!现代的如黄河浪的《晨曲》:“还有那尊礁石/在固执地倾听/风声雨声涛声之外/隐隐约约的/黎明/灵泉寺的晨钟/恰似鼓山涌泉的/悠远回应/淡淡淡淡的敲落/几颗疏星/而涨红花冠的/雄劲的鸡鸣/仿佛越海而来/啼亮一天朝霞/如潮涌.这首诗也写得很好.所以我们如果掌握了用声音塑造形象的手法,那将为诗歌创作开拓一个更加广阔的领域.

无论是比拟、夸张或借代,都有赖于诗人对客观事物进行敏锐的观察,融入自己的情感,加以大胆的想象,甚至幻想.可以这样说,无论是浪漫派也好,写实派也好,没有想象(幻想),便不成其为诗人.比如,以豪放著称的李白,固然想象丰富,诗风雄奇,而以写实著称的杜甫,也写出了诸如“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月夜》)等等浮想联翩的佳作.

(四)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五)现代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分类也有多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的有以下几种:

1.叙事诗和抒情诗.这是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的.

(1)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诗人满怀激情的歌唱方式来表现.史诗、故事诗、诗体小说等都属于这一类.史诗如古希腊荷马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故事诗如我国诗人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诗体小说如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

(2)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要求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和讽刺诗.这类作品很多,不一一列举.

当然,叙事和抒情也不是绝然分割的.叙事诗也有一定的抒情性,不过它的抒情要求要与叙事紧密结合.抒情诗也常有对某些生活片断的叙述,但不能铺展,应服从抒情的需要.

2.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这是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的.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美国诗人惠特曼(1819—1892年)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诗集.我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如,鲁迅的《野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轻叩诗歌的大门作文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诗歌,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多少年来,它吸引了无数文人投身其中,创作了很多千古名句。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我国几千年来文化的瑰宝,是多少人智慧与思想的结晶。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进入了诗歌的王国,在诗歌的王国里畅游。我们举行了鉴赏诗歌、朗诵诗歌等活动。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朗诵诗歌比赛的活动。这个比赛,是全班性的,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连平时相对落后的同学也参加了,都朗诵得很不错。瞧,“我带来了金黄的花束,我带来了林间的香气……”我们是自由组合上台朗诵的,我和梁莹敏组成一个组合,朗诵的是现代诗《太阳的话》。我们的配合默契,也朗诵得富有感情,最终取得了第三名。获得第一名的则是魏馨怡她们组,他们朗诵的是课外的诗歌《我的一个梦》,七个同学都充满感情,动作和背景音乐恰到好处。全班同学都在他们抑扬顿挫的朗诵和优美的音乐中深深陶醉了。

通过这几个活动,我们对诗歌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喜爱诗歌了。其实,在小时候,我就和诗歌有过一段不解之缘。

小时候,爷爷送我去上幼儿园的路上,总会拉着我的小手,一句一句地教我读诗,“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就这样,我学会了很多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每每我吟诵《望庐山瀑布》这首李白的杰作,眼前总会浮现庐山瀑布壮丽隽逸的景象,就好像一脸白纱挂在香炉峰之上。春天,杨柳依依,柳条在微风中轻轻舞动,我总不禁脱口而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每逢清明时节,看见心情沉重的路人赶往墓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杜牧《清明》总会在我的脑海里出现。每当我看见有人浪费粮食,把很多饭菜倒掉时,我总会吟咏:“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以此来告诫他们。

轻叩诗歌的大门,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王国。在无边无际的诗海里,我们尽情遨游,这里到处了诗情画意。让诗歌伴我们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清明节爱国诗歌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蒙山脚下,沂水河畔,

苍松翠柏掩映的烈士陵园,

一个时代数以万计的先烈,

骨殖与魂灵安卧其间。

为了理想,

为了驱除铁镣与锁链,

浴血于民族独立解放的道路上,

牺牲在黎明与黑暗搏斗之间。

赵、王麓水、何万祥,

罗炳辉、张元寿、刘炎,

从115师的老八路、新四军到游击大王,

从著名的渊子崖、孟良崮到大青山。

还有那抗日女英雄陈若克,

带着未满月女儿囚监狱;

女才子弃笔从戎有辛锐,

与革命伴侣一同鲜血溅山峦。

亦不能忘记人民力量,

多少个、多少次的毁家纾难,

那质朴的红嫂、乳汁、煎饼、独轮车,

对中国革命倾力的付出与奉献。

无数个正义的名字,

千百次“反绞杀”与征战,

凝聚起势不可挡的力量,

为梦中的新中国“呐喊”。

无怪乎功勋卓著的“常胜将军”粟裕,

骨灰撒播于陵园之间,

“与这块山水和长眠的战友相伴”,

了却了生前的殷殷心愿。

风儿起时的松涛阵阵,

记忆英雄虎胆的杀声震天;

连绵不断的事迹历览,

激荡之后者跟进扬帆。

这是革命老区人民的骄傲,

这是诸多沂蒙精神的经典,

这是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编织,

这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