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朗读者最新一期的观后感合集20篇

董卿说:“《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在我看来可以分为两部分来理解,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就是展示生命。“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2479

作文

181

朗读者皱市明一家观后感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家,我们有着太多复杂的情感,也有太多值得分享的故事。今天晚上,《朗读者》以“家”为主题词,邀请到中国拳王邹市明一家四口与大家一起分享和“家”有关的故事。

邹市明夫妻带着两个可爱的儿子一上台,主持人董卿形容这一家是“刚柔并济”。相比邹明轩的活泼,弟弟邹明皓则文静不少。

原本父母朗读,孩子配合表演的设计在小朋友们不断“抢戏”的过程中逐渐变成了一个游戏。连董卿都不得不承认:“这是我们节目录制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最失控的一次。”不过紧接着“失控”,董卿又补充了一句“但是也是让我们觉得最快乐的一次”。

但不管怎样,丝毫不会影响到拳王邹市明的家庭幸福指数。《朗读者》只是他们一家的秀恩爱大舞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是上天送给父母的礼物。第一位朗读者李亚鹏朗读的是朱自清的《背影》,并谨以此篇文章,献给自己的父亲。

创业是社会价值送给商业价值的礼物。第二位朗读者,共享单车的创始人,胡玮炜朗读的是苏童的《自行车之歌》。

长者是命运送给子女的礼物。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第三位朗读者,胜了自己命运的多戕倪萍战,朗读的自己写的《姥姥语录》中的篇章。

故宫是历史送给国家的礼物。第四位朗读者是故宫的看门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单霁翔朗读的是《至大无外》。

荣耀是坚持送给苦难的礼物。第五位朗读者是赵蕊蕊,顺利地完成了从排球运动员到作家的华丽转身。她朗读的文章是毕淑敏的《握紧你的右手》。

感谢是受助送给仁爱的礼物。第六位朗读者,本应是座上宾的赵家和教授,却在5年前去世。但他的仁爱依然留存世间。曾接受过赵家和教授资助的学生为他献上了汪国真的《让我怎样感谢你》。

无论是朗读还是阅读,都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最好的自己”也是自己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

全文共 3013 字

+ 加入清单

导演陆川在央视《朗读者》节目里的处女秀,就是朗读作家王宗仁的《藏羚羊的跪拜》,他要把这篇散文献给多年来关注自然、默默守护可可西里的人们。在陆川的朗读中,那只面对猎人枪口跪拜的藏羚羊并没能挽救肚子里未出世的孩子,却让猎人从此放下了猎枪。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陆川自认为是个“见光死”的人,在镜头前做任何事情都会情不自禁地紧张,在镜头后面看监视器,才会觉得舒服。距离拍摄电影《可可西里》已经过去了十几年,当年在可可西里的那段经历成了陆川生命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不仅影响了他后来的创作,更让他对生命和信仰有了全新的认识。

对于生和死的探讨

以天葬的仪式开场,以天葬的仪式结束,不论是谕示生命的不断转世,还是象征着生死的无尽轮回,影片《可可西里》已然将焦点锁定在人类永恒的死亡主题上。那片土地孕育的每个生命神圣却又脆弱,无人区的奔波追逐,还有那些野蛮的放逐,让观众感受到的是生命的无助,以及命运的无常。影片没有那种惩恶扬善的鲜明表达,充斥全片的只有绝境中的挣扎,与自然抗争,与盗猎者抗争,与自己抗争。

2004年,陆川编剧、导演的《可可西里》上映,这部电影给他带来了中国电影金鸡奖、华表奖、香港电影金像奖等荣誉,同年他还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东京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它让陆川成为第六代导演中的佼佼者。陆川曾经说过,《可可西里》给他最大的收获,是让他找到了拍一辈子电影的方法,还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的第二部电影不是《可可西里》,我可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也不可能有后面的创作。拍完《可可西里》的时候,感觉对于生和死的探讨没有做完,好像只做了一半儿。”回忆当年拍摄《可可西里》的经历,陆川说,在拍这部电影之前,敬畏自然只是在书本上读到过的概念,并不是自己内心真正的信仰,“等走过了可可西里之后,经历了那里林林总总的一切,在藏地见证了很多的东西之后,对环境的敬重和敬畏之心就根植在我内心了”。

有一次,一个地方政府想请陆川去做一个实景演出,看过之后他发现这个演出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植被和水源,就放弃了这个项目。不仅创作,连日常生活里很多小习惯也彻底改变了,见到穿皮草的人他会上前提醒,对以前喜欢的象牙雕刻也敬而远之了,以前喜欢看马戏,现在感觉到马戏团是一个有悖于自然法则的挺残酷的事情。去年,陆川的动物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和观众见面,“在拍摄这两部电影的过程中间,我的很多生活习惯、很多想法都改变了。在将近五六年的时间里,和野生动物打交道,接触环保主义者,他们对我的改变很大。”陆川说。

1971年出生于新疆奎屯的陆川,2002年凭借自己编剧、导演的电影处女作《寻枪》在中国影坛崭露头角,《可可西里》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对于陆川而言,拍摄《可可西里》的那段日子让他难忘,花了两年时间在可可西里选景,然后下去生活,再写剧本再拍。所有参与这部戏拍摄的剧组成员都存在健康遭受损害的情况,而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为中国电影创作一部不一样的作品。

陆川的电影之路是从阅读小说开始的,尽管父亲、剧作家陆天明和姑姑、作家陆星儿对他直接的帮助不是很大,但是,儿时的文学积累给他日后的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厚的营养。陆川坦言,自己一直没有把电影当作一个职业来对待,“所以就很想去拍不同的电影,去尝试不同的事儿。影评人和观众有时候会希望你保持自己的风格,但我想通过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切面去了解不同的人性”。

好坏评判标准在那片土地上彻底失效

1985年以前,可可西里生活着大约100万只高原动物藏羚羊,不过随着藏羚羊绒的价格暴涨,可可西里爆发了对藏羚羊的血腥屠杀。从1993年起,可可西里周边地区的藏族人和汉族人在队长索南达杰的领导下,组成了一支名为野牦牛队的巡山保护队,志愿进入可可西里进行反盗猎行动。陆川说,影片灵感来自有关藏羚羊、野牦牛被残酷猎杀的新闻报道,最终,那里的人们挣扎的生存状态深深打动了他。

直到今天,在陆川的记忆里,可可西里都是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存在:缺水缺油,冰天雪地,狂风怒吼,流沙肆虐。可可西里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美丽的少女”,名字虽然美丽,却是一个被欲望、罪恶、死亡笼罩的地方,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事情总是现实而残忍,暴力而血腥。在那海拔4700米的无人区,危险的荒漠之地,有人可以因为贪婪去掠杀藏羚羊,有人可以因为5元钱残忍地做帮凶,好坏善恶、理想现实、震撼愤怒无奈,所有这一切,都在那片土地上纠缠博弈。

人类为什要蹂躏这片美丽的土地,为什么要残害这些藏羚羊呢?因为有些女人要用羊毛装扮自己的美丽,于是有些人便通过猎杀藏羚羊以满足金钱欲望,还有一些人只是为了生存。

作为一个非典型的英雄,《可可西里》中的主人公日泰身上混杂了理想主义和残酷现实的尴尬,他不是警察,只是以西部工委的名义行动的自愿巡山队成员,他对在冰上抓住的捕鱼的人罚款,现场开条子并从口袋里把公章拿出来盖章,他指示队员卖皮子,他不顾队员和自己的性命去追那个老板,似乎这一切都会让我们对这个人物的正义性和纯洁性产生怀疑。

在这部电影里,刘栋作为巡山队员,被队长日泰呼来唤去左右驱使不但毫无怨言,同时他身上也显现着鲜明的生命本性追求,而最惊人的一笔,却是他毫不脸红地伸手向做“三陪”的女友要钱,然后再转身拿着最底层女性的血肉钱,赶去捍卫一群志愿者的崇高使命。

“在可可西里,我们沿用多年简单明了的好坏评判标准彻底失效,好与坏可以在瞬间转换,一如生死。盗猎者为了生存而盗猎藏羚羊,而巡山队员为了给队友治病也卖羚羊皮。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善恶,恶人会在某些情况下选择善。”陆川说,现实中,“好”与“坏”并非泾渭分明,更多时候道德屈从于生存,那里的人们用坚定的毅力奋斗在生命的禁区,用人们无法想象的意志生存,“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

想要给观众留下的不是眼泪,而是思考

2004年,第17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中国唯一一部参赛影片《可可西里》获得了评委特别奖。领奖台上,陆川落下了男儿泪。

生活中,陆川自认是个“泪点奇低的人”,最主要喜欢流泪的场合是看电影,经常情不自禁眼泪就下来了,有时候在飞机上对着电脑泪流满面,弄得空姐一头雾水。

在可可西里,剧组所有人都身体不舒服。在《可可西里》的拍摄中,一次意外让陆川失去了一个伙伴,他流下了痛苦的眼泪,可在电影剪辑时他又狠心删掉了很多煽情的桥段,他想要给观众留下的不是眼泪,而是思考。看过太多的生与死,感受过大自然可怕的力量,陆川想要把人类生命的脆弱传递给观众。

为了拍《可可西里》,陆川多次跟随当地的巡山队员进入无人区巡逻,他最迫切要表达的就是真实。2003年8月,影片正式开拍,陆川率领剧组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我觉得煽情是对可可西里的不负责任,因为那里拒绝眼泪,只有绝望、平静与内敛”。

《可可西里》全部都在海拔3800米以上拍摄,其中有30%的内容是在无人区拍的。为了追求真实效果,剧组还在可可西里高原最高峰布格达尔峰海拔6200米处取景拍摄。在布格达尔峰,剧组遇到了电影里巡山队经常碰到的事,在风雪中露宿,极度缺氧,头痛、头晕、呕吐,高原反应强烈,电影拍到最后,原本有100多人的剧组只剩下60多人,电影的拍摄也超期一个多月。

陆川把《可可西里》当作一部纪录片来拍,片中演员基本是非专业的,陆川逼着演员们去感受最真实的绝望,一次次去跳冰河,一次次去陷流沙,到最后,他们已不是在表演,而是一种生存本能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朗读者第六期主题“眼泪”观后感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鸡年伊始,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文化类节目制造了令人欣慰的小高潮。实际上,从2013年至今,文化类综艺未曾缺席过。从2013年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2014年的《中国成语大会》,再到如今的《朗读者》,标志着中国电视文化类节目迎来了一个春天。《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热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随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深入人心,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还会有更强劲的表现。如果我们能发挥出高度的文化智慧,必定还会出现更多现象级文化节目,让观众从中受益匪浅。

虽说,电视文化类节目要成功突围,还需要整个社会大环境有所改善。但是起码它是个风向标,它让我看到了在真人秀独霸荧屏的今天,观众对文化类综艺节目也是有庞大需求的。要知道,内容庸俗、格调低下已成为很多电视综艺节目的一大通病。夸张代替真实,搞笑当作幽默,表象打败内涵,形而上的关怀让位于形而下的消费,综艺节目“繁花似锦”的背后是思想和艺术的“贫乏”。提起电视综艺,这些年一个“霸屏”的现象就是各种明星真人秀。起初,这类节目也曾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随着复制、模仿的节目越来越“滥”,就会令人感到审美疲劳。

尽管文化类综艺节目与娱乐性综艺节目之间并没有鸿沟,两者之间需要深度融合,核心价值都应该是专业素养与文化情感。但那些一味奔着庸俗、无聊而去,明星的矫揉造作、绯闻隐私成为卖点,甚至被煞有介事地过度解读的娱乐性综艺节目,裹挟着观众们眼球,让观众们的心灵逐渐变得麻木、粗糙、焦虑。综艺节目亟须重新接洽文化的源头活水,回归内心里最普通的情感悸动,在此语境下,正本清源的《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走红可谓正逢其时。

应该说,《朗读者》等电视文化综艺节目的走红,说明观众并不是一味地“娱乐至死”,他们追求久违的纯净、美好、真诚、朴素,也充分说明,电视综艺节目亟须回归文化内涵之魂,才能真正赢得观众。在电视荧屏一片喧嚣的背景下,《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回归”,赢得各类观众的一片叫好,充分说明人文内涵是综艺节目的灵魂,只有诉诸文化与情感,电视综艺节目才能焕发生命力,也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消费主义比较流行的当下,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依然旺盛。这一热点现象与当代国人强烈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朗读者第十一期观后感

全文共 533 字

+ 加入清单

清晨,小鸟啁啾,把我们从沉睡中唤醒。侧耳聆听,春花招蜂蝶,夏虫闹草野,秋风拂落叶,冬雪拍窗棂,大自然在从容不迫地朗读着四季之歌。

在人生的大舞台,无论是凡夫俗子,还是风云人物,又是怎样用真情,用阅历,来朗读他们曲折的人生,引领我们走进那丰富的内心世界呢?

每周六晚8点,董卿会如约而至,在《朗读者》的节目里为大家开启一扇扇心灵之窗,让我们沐浴春风般的文字,触摸万千世界,倾听朗读者或沧桑或稚嫩的声音,一同去沉思,去游历,去流泪,去感动。

《朗读者》 自今年2月18日开播以来,已有9期节目缤纷登台。“遇见”“陪伴”“选择”“礼物”“第一次”“眼泪”

“告别”“勇气”“家人”,每期的主题,从不同的视野,不同的阶层,展示人性的复杂,大爱的无私,真情的可贵。每一次朗读,都捧出了一颗真心,都流露了真性情,如汩汩清流,浸润着屏幕前无数观众的心。

遇见,是生命的一种偶然,更是创造美好的必然。

陪伴,是平淡日子里的繁琐,更是倾其所有的付出。

选择,是人生越走越远的智慧,更是改变人生的难得机会。

勇气,是退无可退的破釜沉舟,更是摒弃世俗的果敢与担当。

让我们的学子与《朗读者》来个美丽的约会,拿起手中的笔,去记录沧桑人世中最美最强的音符,抒发观后心得,汲取成长的力量,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第六期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每次她学习,我都是看书。很久不曾看过电视了。

现在,孩子放暑假了,我也跟着放松一下。前几日,叫上孩子一起看口碑还不错的《朗读者》。从电脑上找到了《朗读者》第6期。

说实话,董卿的外貌,我并不是多欣赏,尤其是现在又把脸整成那么一个尖下巴,每次看到这个明显是整过的小尖下巴,我都觉得把她的美又打了折扣。好在,董卿的才华弥补了这个人工缺陷。

这一期的主题词是“告别”。董卿的开场白,真的挺不错。

告别是主动的选择,有些时候告别是被动的承受,那我们如何面对告别呢?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豪迈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

这么优美、深情、诗一般的语言一下子就抓住的我的心。

这一期邀请到的朗读者嘉宾,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有同感,而泪流满面的是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

我的女儿从小学升入初中,在小学时,曹文轩的作品她读了不少。每次只是给她买,或者图书馆借,但说实话,对曹文轩的作品,我读的不多,总觉得是写给小朋友的。象他写的《草房子》,我也读过,但印象并不深。

这次,董卿问他:你写的《草房子》里面的主人公桑桑,父亲桑乔背着他看病,这是真事么?

曹文轩:这其实就是写的少年经历。14岁时,我的脖子处有一肿块。父亲背着我,四处求医。父亲背进背出,我被多家医院判为不治之症。我当时的感觉是,我可能要离开这个世界。后来我们去上海,一名老大夫非常有把握地说:这只是淋巴结核,会好的。父亲听到这个结论,再一次泪流满面。

这是一个虚拟的告别,却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生死,理解了告别,理解了爱。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女儿也在一边说:“妈妈,他和你得过一样的病。”

是啊,2012年的那个端午节,我的脖子左侧发现了一肿块,当时,在洛阳多家医院,做过各种检查,被当地医生诊断为肿瘤。还按肿瘤进行了一次化疗,满头秀发掉成了光头,我也瘦到80来斤。

我当时痛苦,绝望,以为我年轻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以为我就要离开这个世界,就要离开我不舍的亲人,就要离开我年仅8岁的女儿。那时候从医院回到家,我都要拉上先生,换上最漂亮的裙子,让先生给我拍照,录像,想为孩子多留些对于妈妈的记忆。

在洛阳化疗一次后,我们去北京,找同学,找朋友,去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301医院,这两家国内顶级医院,在一周内得到确诊,我得的不是肿瘤,是淋巴结核,不用动手术,按时吃半年以上的药就会痊愈。天啊,不是肿瘤,那我还可以活着;并且不用手术,那我脖子处不会有疤痕,不影响夏天臭美,不影响脖子上戴项链!

是的,就是和曹文轩年少时得的病是一样的,是淋巴结核。所以,我理解他的心情,理解他父亲当年的心情,那时的泪流满面是重生后的狂喜。

我曾经说,即使演员演戏,也不会演得这么逼真。我当时的伤心绝望和后来的狂喜,真的无法表述。觉得到了地狱,又被拉回了平凡生活的地面。而原来看似平淡无奇的生活,却原来是如此美好。

所以,这真象曹文轩所说,这是一场虚拟的告别,而不是真正的告别,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

生了一场病,被误诊了,我并没有觉得不幸。相反,我觉得这是一场幸运,幸运的,生了一场病,渐渐意识到生命里曾经忽视的东西那么重要:

健康的身心

陪伴家人朋友的时光

穿透一切黑暗的太阳

雨后泛着青草味的空气

承载着万物的地球母亲。

愿我们的每一次告别,只是短暂的告别,我们还会再见,这就是幸福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首期节目的主题是“遇见”,董卿是这样阐释这个选题的:“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就有了生命。”

什么是生活中的遇见呢?

遇见某个人,你的命运会因他改变。

年少时期的濮存晰是一位残疾少年,从小在同学们不理解和排挤的眼光中长大。后来,他遇到了一位医生,不仅获得了站立的权利,命运也从此发生了转变。

时过境迁,濮存昕仍然铭记着医生的恩情:“我的一生中获得了很多人的帮助,但是这位医生永远是第一个真正帮助我改变命运的人。”

谁是第一个改变你命运的人呢?是年少时循循善诱的老师,还是危险时仗义出手的陌生人?

遇见父母或子女,则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缘分。

联想总裁柳传志在报考飞行员失败后非常难过,他的父亲曾这样鼓励他:“只要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不管你做什么,都是我的好孩子。”

光阴荏苒,柳传志在儿子的婚礼上再次讲出了这句话,这是真正的血脉传承,也是一位父亲对儿子最大的期许。

那妈妈对女儿呢?首位华人世界小姐张梓琳在2017年遇见了自己的女儿,初为人母的她坦言抱着孩子的时候“总觉得内心软软的”。也许女人都是这样,一旦当了母亲,内心最柔软和最坚强的部分便都给了子女,从此有了牵挂,也有了盔甲。

她们对子女的爱,正如张梓琳朗诵的《愿你慢慢长大》一文中所写的,“愿你一生一世,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过这样一段话:“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如今,你正在被父母怎样目送着?而未来,又会目送着谁呢?

遇见对的人,就是真爱。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朗读者第八期观后感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快速流逝,眨眼间《朗读者》已经播到第八期了,本期节目主题词选择的是“勇气”,我自身就对于这个词有着不一样的情感,因而当我全情的看完这一起节目之后更是迸发出难以抑制的感情。

在我的认知中,勇气从来都不是向着光亮的远方阔步前行,而是在你明知前方迷蒙灰暗依旧坚持勇往直前。

她是闪闪亮的大明星江一燕,她亦是大山中孩子们喜爱的小江老师。支教是一项伟大光荣的事情,但同时也意味着这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要去往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自己也曾想过投身其中,但我却从来不敢想象我可以坚持多久,但是江一燕在这条路上坚持了近十年的时间。当董卿问是什么给了她这么大的勇气,她说是她的舞蹈老师,也同时是促使她能考上舞蹈学院的人。在她三四年没有跳舞、并且大家都不认为她能够考上的情况下,为了圆老师的一个梦想,坚定的考上了北京舞蹈学院,这在当时看来也不失为一种莫大的勇气。

有的时候我们并非害怕选择,往往最令人恐惧的是选择背后所要付出的勇气,因为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那么导致的结果都需要我们怀抱勇气去承担。人生不就是在权衡利弊中做着选择罢了,算一算你的勇气够不够支撑你选择的道路。

汪明荃和罗家英夫妇,在相识二十几年之后六十几岁终于决定走进婚姻的殿堂,成为在婚龄史上当之无愧的“高龄”,在花甲之年还可以做出如此勇敢的选择,怎么能不需要足够的勇气呢?试问你我平凡之人谁可以如罗家英一般在自己六十几岁才开启自己的第一段婚姻?大多数人终究还是会走在人潮拥挤的大路上。正如我从来都没有承担遗憾的勇气,我无比希望可以在恰好的年纪遇见恰好的人,那么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认为呢?

李宁说:“无知者无畏”,对啊,没有被烫过,怎知水热;没有被摔过,又怎知地面比头硬。没有体验过,自然不会存在畏惧,可是当我们有了一定的认知,这个时候再去做就需要一定的勇气了,你要有面对失败承担后果的勇气,实践表明这绝非一件易事。这自然说回到了选择。

樊锦诗老人她一生最大的勇气就用在为莫高窟永续利用、永久保存奉献一生的这样一个选择上了。说起敦煌莫高窟,它是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文化宝库,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现如今它正在以一种非常缓慢的但确实是不可逆转的态势消逝之中,正是这位老人从青春年少到满头华发,用五十四年的坚守,改变着历史也创造着奇迹同时守护着这座“永远的敦煌”,可谓当之无愧的“敦煌的女儿”。

向这世上所有的勇气致敬,也愿你我都胸怀勇气,过好今天,明天,未来的每一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朗读者第二期观后感

全文共 928 字

+ 加入清单

陪伴,是一种温暖,因为它意味着有人把世界最珍贵的时间给了你;

陪伴,更是一种力量,因为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这是我观看2月25日央视播出的《朗读者》后,写下的感触良多的一段话。

而这一期的《朗读者》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要数郑渊洁父子了。

郑渊洁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童话大王”。而他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的父亲郑洪升是密不可分。

郑渊洁上小学时,有一次因改变了老师出的作文题,写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被老师羞辱,他则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从而被学校开除。父亲看了他写的“检查”后,则说了一句话,“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父亲则开始了对郑渊洁的“家教”模式。

还有一次,父亲半夜偷偷给儿子钢笔灌完钢笔水,被儿子发现。父子俩聊了许久。最后父亲问,“你一个人能把《童话大王》写多少年?”郑渊洁回答,“只要你和妈妈活着,我就一直把它写下去。”而父亲则说,“只要你一直写下去,我和你妈妈就一直活下去。”

父亲的陪伴和对儿子的鼓励,由此可见一斑。而父爱之深沉,也令人为之动容。

这不禁让我感同身受。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1年12月14日的下午5点多,我踏上了去往福建的列车,离开了生活了21年的家乡和父母。殊不知,这一次分别让我整整两年再也没见过我的父母。

因为,这是开往福建的军列。我要去部队服役了。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被父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我从小也没出过远门,求学之路:小学在村里,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里,大学在市里,我像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我到部队后往家里打的第一个电话,就情不自禁地哭了。这并不是因为受不了训练的苦与累,而是十分想家、想父母。

就这样,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了2013年11月。当时的我纠结于留队还是退伍。打电话给家里,父亲说,“敏敏,我知道你不是怕苦,如果想家,就回来吧!”

就这样,2013年12月,我毅然选择退伍,回到了一所农村小学当老师。

现在,我已参加工作6年。我也非常满足于这样“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下班,我都会回家。我知道,不管多晚,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在等我;我也知道,不管多晚,总有人在等我回家,那就是我至亲的人。

有人说,再多轰轰烈烈的誓言,也比不上平平淡淡的陪伴。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朗读者第七期主题观后感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维和部队,一个庄重神圣的名称。无数的维和战士前往危险、贫瘠的地区守护世界的和平。2016年6月1日凌晨,中国驻马里维和部队遭到火箭弹袭击,三级士官申亮亮不幸遇难,年仅29岁,危险时刻发生在他们的身边。维和部队的战士们来到《朗读者》的舞台上将朗读献给他们的兄弟。

他是《士兵突击》里的高城,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张迷龙,是《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司令员陈大雷,他就是张国强。这次来到《朗读者》,他不是讲述自己的故事,而是为了维和部队战士们朗读。

离家与父母的告别,毕业与老师同学的告别,分手与恋人的告别,转身与陌生人的告别……这是生离;还有亲人、爱人、友人离世的告别,这是诀别。那些你还未说出口的告别,我们在这里倾听。本期主题词“告别”,说一说那些来不及说出的告别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越来越多的人缺少“坐冷板凳”读书的韧劲和毅力,越来越多的文化底蕴被模糊,经典背后的情感不被理解,失去了她的感染了和号召力。目前国人阅读量少的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力量发出号召---多读书、读好书。

积学贵有恒。读书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自己,要少一些急功近利的目的性,要在读书中积累知识、提升自我,当你在埋怨没时间读书时,你的读书时间在浪费,当你的浏览各种八卦新闻时,你的读书时间在流逝。在工作和生活的空隙,要善于规划时间,善于利用时间,哪怕一天只读一小段,常时间的积累也是不容忽视的。要有“坐冷板凳”的毅力,鲁迅说自己“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要善于利用零星时间,坚持学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中要有问题意识,以“问题”作为落脚点和出发点,读书不是为了看完一本书,而是要将读书的过程作为一个深入思考问题的过程,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能启迪智慧,能使人思想厚重。

读书过程中要勤动笔墨,善于积累,在学习的过程中留下自己的心得,培养思考的能力,善于综合、分析、提炼,使思想厚重,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和能力水平。

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本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后人在读书中发散思考,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活用读书时习来的智慧,将读书与具体工作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纸上谈兵”的赵括,致兵败国衰;“自幼熟读兵法”的马谡,信奉教条,败于街亭。

作为“两个一百年”建设的当代青年,要多读书、读好书,用智慧的、奉献的青春书写祖国美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1258 字

+ 加入清单

浮躁的时代需要优雅的朗读。国内上了年纪的人大概都知道俄罗斯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名字。当年,朗诵他的诗,是一代青年的时尚和荣耀。马雅可夫斯基本人也经常在广场上朗诵自己的诗作,这就是他独特的"发表方式"。在深情的朗读声中,一座喧嚣的城市会变得安静,变得从容。诚如上海电台朗诵节目《午夜星河》主持人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就是人声,干干净净。朗诵这种听觉的艺术,能直抒情怀,让人直接感受到社会中的种种正能量,最直接抵达人们的肺腑。"在人心日益浮躁的现在,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能够真正静下心来、发出声音读一本好书,整个社会能经常听到抵达肺腑的诵读之声,浮躁之心经常被洗涤,那么对于人心的净化,无疑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文化情感类节目 《朗读者》自播出以来,备受关注,各方好评不断。《朗读者》的热播,既让支持人董卿火爆一时,更令朗读这种传统的阅读方式重归大众视野。古往今来,知识分子之所以被称作"读书人",就在于他们的学习是以朗读为根基的。在古代,幼童开蒙后即要诵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基础读物,之后是学习各类经史典籍,且要 "逐句玩味""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在现代教育中,朗读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很多学校至今仍保有晨读的传统。

我们有没有扪心自问,自己究竟有多长时间没有"读"书了?这里的"读"书,是指发出声音的朗读,而非手捧一卷静默地阅读。如果真要对朗读做一项调查的话,情况恐怕不容乐观。因为在2016年发布的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纸质图书4.56本,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日均看手机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就算我们认为看手机的很多人也是在读书,那么读书的数量和时间也远远少于世界阅读大国。在整个社会阅读量尚差强人意的情况下,朗读的处境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着央视《朗读者》节目的走红,广州、北京、杭州、西安等城市还延伸出了"朗读亭"这样的线下朗读模式,给了人们一个回归传统阅读的契机。通过朗读文学作品,感悟文字的魅力,让久违的朗读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走入人们的生活,这无疑是下了一场及时雨,促使人们不由自主地关注朗读的意义。

朗读的意义是什么?有两个例证大抵可以说明:据媒体报道,2014年4月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访华,有一个活动项目便是,玛格丽特二世与彭丽媛女士在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为中丹两国小朋友朗读著名的安徒生童话 《丑小鸭》。清亮柔美的女声加上童话的意境,这是多么诗情的享受!无独有偶,数天后的"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来到北大,北大安排的一个欢迎节目也是朗诵,同学们在静园草坪朗诵 《沁园春.长沙》。朗读的意义就在于,它有利于提升人的文化品位和诗意情怀。

董卿在《朗读者》中说道:"朗读者分为两部分,朗读和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朗读者。"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朗读者,在朗读中荡漾诗意、浸润书香,在朗读中愉悦身心、提升修养,在朗读中净化心灵、体悟人生,让人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让生命变得智慧而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朗读者第12期观后感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一档名为《朗读者》的节目成为了荧幕上的新星。它采取情感座谈、舞台式朗读等方式,通过名人效应、舞台音乐效果、朗读内容等的完美融合,并在线下设立“朗读亭”,形成二次传播,打造了极好的节目效果,并获得了广泛好评。

像《朗读者》这样以经典文化感染人的节目不在少数,而且每一档这样的节目往往都能获得社会极大的认可,例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听写大会》《见字如面》等等。诚然,这些节目的确是当下鱼龙混杂的荧屏节目中的一股清流,对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也不失为一剂良药。但在这些荧光灯的渲染下,在朗读者情感流露的动作里、在音乐声的烘托中,真正属于文学的部分却被一再地压缩。换句话问,《朗读者》带来的真是文学吗?

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茨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提出——电视不能延伸或扩展文字文化,相反,电视只能攻击文字文化。他认为,“一切试图用电视来提高文化素养的行为都是妄想”。他提出,电视带给我们的是不可避免的娱乐性。电视不断切换着画面、不断改变着声音、滚动播放着世界各地的新闻,试图牢牢抓住观众的目光。这种不间断却不连续的方式,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刺激着我们的感官,却让我们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有一句话我十分赞同——媒介的表现形式越丰富,人的参与感便越低。这话一听好似悖论,但是认真思考却发现的确是那么回事。打个简单的比方,当你在书中读到《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时,浮现在你脑海中的孙悟空形象肯定是各式各样的,正如莎士比亚所言“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一旦你在电视上观看了《西游记》,那么在你脑海里的孙悟空形象便就此固定下来了。两者之间最为显著的差别就在于你作为受众的参与度降低了。简单来说,读一本书,你需要揣摩、体味、咀嚼;而看一个节目,你只需要舒舒服服坐在沙发上,手上抱着一袋薯片。这两者哪种才能真正领略到文学,我想是不言而喻的。

《朗读者》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它在用经典文学之美打动人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入了表演和娱乐的成分。虽然经典的文学加上恰如其分的故事、配之以动人的旋律,的确能带来感官上极大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但是每每想到,当翻开一篇文章,品味到的不是朴素的文字,感悟到的不是每个人不同的心得,而是电视中所传递千篇一律的感情,这何尝不是对文学的误解呢?文学从来不属于一个人,而是每个人;在对文学的理解中,应该有不同,却不应该有对错。

《朗读者》这类节目虽好,但是我们也应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它。它鼓励的不是让大家多去看这类节目,而是鼓励大家在感受到文化之美后,能自发地翻开书籍,全身心地投入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朗读者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眼泪是无色的,但它饱含着生命丰富的色彩”。这是《朗读者》第六期的引子。在这一期四位朗读者的朗读中,最最打动我的是演员斯琴高娃的朗读,从她的朗读中,我深切感受到了这位一直饰演妈妈的演员,对自己母亲深深的眷恋之情。

在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斯琴高娃无可不表现出自己的坚强,拍片时受的再重的伤,她也只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可当她说自己的老年妆使母亲流泪时,我心里的那根弦被深深地触动了---天下母亲,都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快块的老去,她希望儿女青春永驻。在母亲心中,儿女永远是年轻地模样。

斯琴高娃已成为举世瞩目地出色演员,可她母亲仍处处为她担忧,为她牵肠挂肚。要知道,在母亲眼中,儿女永远是儿女,不管你地年龄,身份或是地位怎么改变,儿女永远是母亲牵挂地心头肉。这让我联想到我和我的母亲。

有一次我数学考砸了,妈妈比我还着急,每天帮我找错因,出题目,反复练习,那段时间每天晚上回来妈妈一见到我放松,拖拉时间,就无心备教案,苦口婆心地劝我努力。可我却任性地顶嘴,伤透了妈妈地心。晚上睡觉时,我也经常听到妈妈说梦话:“女儿,怎么办呀?”那时的我觉得这是当妈妈都有的唠叨,嫌妈妈聒噪。现在想来,那是妈妈在为不争气的女儿担忧啊!可怜天下父母心!

斯琴高娃的朗读让我为自己当时的逆反羞愧不已。高娃老师用贾平凹的《写给母亲》来表达自己的心事。她的朗读每一句都饱含着深深的情感,那样亲切,那样深沉,读到高潮处,朗读者与听众都会情不自禁潸然泪下。其实,坐在电视机前的我早已被感动的泣不成声……

文中作者的母亲走了,母亲在世时,他嫌母亲啰嗦,可等他们娘俩阴阳两隔了,他却时刻都在怀念母亲,怀念她对自己的叮咛,呵护,怀念母亲生前说过的每句话,做过的每件事情……

人们往往都会如此,失去才倍感珍惜。庆幸的是,我终于意识到,我能每天听到母亲的啰嗦,听到妈妈发自肺腑的教诲,何尝不比斯琴高娃,贾平凹等名人幸福呢?我想,我不能向他们一样,任着母亲的叮咛、啰嗦与爱随着时光一起悄然溜走……

无色的泪,多彩的情。我要牢牢把握住母亲对儿女的这份爱,这份情,我决不等时间老去而蹉跎了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我常常问自己,

儿时的家怎么就不能忘记?

那土窑洞里看不到砖瓦和水泥。

也许是父亲的推车了不起,

供我们读书离开乡村离开了土地。

也许是母亲织的格格衣,

谁见谁夸的感觉怎么都抹不去。

难忘中秋明月夜,

爷爷把月饼六半切。

哥姐不肯来品尝,

那月饼的滋味可是甜中透着香。

难忘看病回家的路上,

哥哥将衣服披在我身上。

上学的机会谁能不渴望?

三姐将自己留在了家乡。

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我看不完住不够的地方,

我愿将心交付的地方,

那就是生我养我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朗读者第九期观后感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15日,央视第九期《朗读者》请来90岁的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他朗读了当年清华大学救国会写的著名檄文——《告全国民众书》。节目组还邀请了多位清华大学的功勋校友在场外一起朗诵,感动了无数网友,不少人评论“真正的大师,国家的脊梁”。

潘际銮和江西有着很深的渊源,潘老祖籍瑞昌,是新组建后的南昌大学首任校长。如今走在南昌大学校园,我们能看到很多与潘老有关的印记。

如今,潘际銮是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漫步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潘际銮”的名字。在1栋学生公寓西侧有“际銮书院”,五四中大道旁的“机电工程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都是潘际銮题的字,正气广场西侧还有“际銮路” 。

南昌大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尽管潘老年事已高,但每逢南昌大学有大事喜事,他和夫人总会抽空回校。潘老多次说:“每次回到南昌大学,都有一种回老家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本周末,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将迎来第四期的播出,这一期的主题词是“礼物”。本期节目中,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倪萍将登上《朗读者》的舞台,与董卿首次同框,讲述多年为子求医的心路历程。淡出娱乐圈多年的李亚鹏重回公众视野,分享他的教育观点及陪伴女儿成长的故事。此外,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前女排名将赵蕊蕊等也将在本期节目中亮相。

倪萍为儿子求医退出舞台 回顾多年心路历程

倪萍曾是一代人的春晚回忆,她的声音陪伴大家度过了13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是无数观众心目中的“女神”。然而在2004年,倪萍4个月大的儿子被诊断出一种罕见的疾病,如果不治疗,他的眼睛就会慢慢看不见,甚至会死亡。倪萍为了儿子赴美求医,退出央视的舞台。2014年,倪萍又重回央视舞台,对倪萍来说,守候她的观众是失散多年的“礼物”。倪萍为何回归?重新站在舞台上的她有何感受?在舞台下的倪萍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种种心路历程,倪萍都将在《朗读者》中对董卿和盘托出。

更值得一提的是,两代央视一姐同台惺惺相惜,董卿称对倪萍充满敬佩之情,倪萍也称赞董卿说“为她骄傲”,两人同框是何种画风?节目播出便可一睹究竟。

父爱如山 李亚鹏大方分享教育心得

知名演员李亚鹏,本期节目也走进了《朗读者》的现场。他是《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青春偶像,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郭大侠,他是一位商人,更是一位父亲。对他来说,女儿李嫣是上天给他的最好的礼物。女儿的到来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十几年时间,嫣儿撕掉了唇颚裂儿童的标签,成长为了一个阳光自信的女孩儿。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父亲的李亚鹏都做了些什么?为何令董卿发出“如果拼爹的话,嫣儿赢了”的赞叹?李亚鹏坦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教育真的是有方法的,但如果缺少了爱,一切方法都是教条。”除了分享与女儿的故事,李亚鹏还在节目中为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朗读了一段催人泪下的文字。究竟李亚鹏将为谁朗读?本周六、日央视一套和央视三套黄金档联合播出的《朗读者》将一一揭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朗读者观后感第六期2024年

全文共 2183 字

+ 加入清单

央视习惯“煽情”,《艺术人生》、《感动中国》、《等着我》无一不充满了强烈的道德感召力,再加上策划环节的悉心布局,只要情感丰富的人,跟着节目思路走下去,想不哭也难。但有时也有点用力过度,容易入戏太深沉浸其中,难免露点马脚,在坊间起着适得其反的效果。

最近几年,在各大卫视娱乐和网络综艺的夹击下,央视也在尽可能地转型,其《出彩中国人》、《中国好歌曲》等新节目都在努力地证明他们在接地气,在跟卫视和网络做正面竞争。但是可能由于根子上的血统的原因,身段始终放得不是那么自如,就算是搞笑也始终有种“就怕你不笑,所以我得想办法胳肢你”的味道,而努力打造的“一哥”、“一姐”们,跟站在前排的综艺主持人们对比,似乎还是缺点儿什么。

所以,还是索性退回去好了。《朗读者》的横空出世丝毫不会让人惊奇,习惯了一个套路的东西,在旧习惯的牵引下,很容易回到原有的轨道。而这次,不光踏对了电视节目的节奏,也踩对了移动互联网传播的鼓点。

一眼望去,《朗读者》是一档成功的节目,分析起来大抵无非以下几点:定位精准,宏观上跟对了政府推动全民阅读的政策导向,也符合教育人民群众的党媒定位;制作精良,主持人董卿多年的个人品牌积累,兼制作人的双重身份,完全给了这档节目足够的赋能,再加上华美的殿堂级陈设和社会名流的参与,足够吸睛;情感丰富,处处可见策划团队的功力,在嘉宾选择、话题设置、美文选择等流程中,既有着强烈央视风格的情感表达,也有着明星效应下的金句、爆料等适应网络传播的衍生品,比如濮存昕的往事、刘震云的初恋。

但是,这些就够了吗?于节目本身来看是足够了,广告、收视率、网络点播量都非常可观,再加上媒体公关带来的口碑,可以说各方面都做得非常成功。然而,对于一个复杂的社会来说,明显不够。

在我看来,《朗读者》这类节目,对情感的定位与前两年流行的爆款“暖男文”的感情支点一样不堪一击。这种节目的流行,也暗合了网络传播需要以那些似是而非的情感,来呼应一些浅显的感情表达和道德诉求。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去中心化的碎片化阅读,虽然在某种意义上消解了传统主流话语的影响,不再包裹在各种传统叙事里面,但有一利必有一弊,个人的情感诉求很容易被不断出现的同质化的东西吸进去,就如一个黑洞一般,所见所思都是自己的兴趣点。机器算法们的发明者和驱动者们也深谙此道,利用人性的这个弱点,来兜售自己的产品。《朗读者》这类节目,大体上是这几种文化形态媾和的产物,利用一种情感诉求来不断吸引人,也是把成功者的故事换个形式重新呈现出来。本质上,是一种变形的成功学崇拜。

探讨这个节目,无坚不摧的利器是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里面现成的结论俯拾皆是,至于这种策划周密的节目,一句话就可以消解掉:“ 好……现在 常被用于广播和电视的新闻节目,目的在于指出我们刚刚看到或听到的东西同我们将要看到或听到的东西毫无关系。”——这句话如果是枪的话,《朗读者》就是依样画好的靶子,每期美轮美奂的节目都是由几个故事穿起来的,主持人的表达方式也类似于“好……现在”的样子。虽然节目制作方在努力寻找各种主题,如“遇见”、“陪伴”、“礼物”等等,但是你能在濮存昕的故事和柳传志的家信中找到哪些逻辑自洽、能在王学圻朗读的《平凡的世界》和柯洁朗读的《哈利·波特》中找到哪些相通之处吗?不能。假设节目组把孙少安和哈利·波特放在一起类比,哈迷们十之八九会表示不满。这种节目,本质上还是一种碎片化的表达。利用某时某刻的观点触达,制造瞬间的感动。而被电视驯化多年的观众们,也熟悉这个套路,懂得彼此配合,“看电视的时候,观众很少需要把上一时间段的思想或情绪带到下一个时间段。”

退回到节目名字,《朗读者》这个名字,最初让人想到的是同名的德国小说及其改编而成的电影《生死朗读》,这个负责而又引人思考的悲剧,讲述男孩米夏和女人汉娜之间充满激情的忘年恋,而故事的深层含义则是近代德国人对于历史、暴行与原罪的自我鞭笞式的反思,引发读者对第三帝国历史、人性、代际关系等层面的反思。而小说中对罪责和法律公正性的探讨是作者关注的焦点。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在谈及小说《朗读者》时表示:“《朗读者》不是关于纳粹或者屠犹的。它是一本关于战后一代和战争一代之间关系的书,关于罪责。”

长久以来,各种各样的数据和观点都在佐证着一个观点:中国人不读书。似乎手机阅读、视频、网络文学带来的是一个让人闹心的“美丽新世界”。比不读书更加可怕的是碎片化的阅读对人思考的消磨,用书的语句来填充中国人的碎片化时间,促使中国人思考,并且培养形成感召力,让中国人养成阅读习惯。这个节目在对外的定位中,宣称“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大抵上还是板起脸来教导群氓的姿态,意思是你们得多读书啊。

听来更像是天方夜谭。且不说目前播出的五期节目里面选取的书单,大部分都在教育部规定的中小学阅读必读书目的范围之内,且所有的文本定位都在于有板有眼地展示似水柔情,而那些真正能够带来思考的书目,是不可能走进来的,比如对时代对历史的反思性文字,是电视本身拒绝的,也是节目背后的有形之手所排斥的。而这种配合着灯光、音乐、故事和美人的阅读形式,跟读书的本义也是相去甚远的。读书本是一件私事,这里面有寻找情感共鸣的需要,有思考的意义,也可以有生存的需求。大庭广众之下,即使拿着羊皮卷、宋版书,性质更多地也不是读书,只是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朗读者第九期的观后感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邹市明、冉莹颖一家朗读意外频频 却被赞"有爱"

毕飞宇的分享引发了对于家人的爱的思考,邹市明、冉莹颖一家人的朗读则像是一种可以借鉴的表达爱的模板。节目中,邹市明、冉莹颖带着两个孩子邹明轩、邹明皓一同朗读了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画面令人羡慕。

然而在号称真实现场的"幕后花絮"中,由于两个小朋友正值活泼好动的年纪,在朗读的过程中,时常不听指挥,淘气捣乱,令"拳王"都颇感无奈。不过对于这种失控的场面,董卿却表示:"这是我看到的最困难的一次录制,但也是最生动、最真实的一次录制。"网友们也纷纷点赞直言:"有爱的一家人,最后简直要乐翻,看了心情会变好。"尤其是这次他们朗读的就是关于家人之间表达爱的故事,在一家人的互动中,书中的故事仿佛变成了现实,有网友在看过节目后留言:"这本绘本内容真的太棒了!爱,就要勇敢的表达出来!推荐给亲子阅读的父母们。"

关于家,每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自己的故事。但关于家人之间的爱,不同人的人却有许多相似的感受。在《朗读者》中,观众们就在毕飞宇、邹市明、冉莹颖一家和其他嘉宾的朗读、分享中学会了如何从新的角度思考和表达这份爱,或许能让今后的生活有所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

全文共 1160 字

+ 加入清单

如约而至,我又走进了今晚的《朗读者》,倾听感悟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所拥有的相同的陪伴。今晚《朗读者》的主题是陪伴,看完了心里却久久难以平静。

陪伴,可以有很多种,可以是很多类。今晚的陪伴,丰富、饱满、深情、纯粹、温馨,!。父亲郑洪升陪伴郑渊洁一路写作,母亲陶艳波陪伴儿子杨乃斌求学十六年,蒋雯丽作为防艾大使陪伴艾滋病患者十四年,林兆铭五年时间独自陪伴受伤野生动物,妻子唐国妹陪伴丈夫乔榛共抗恶魔。每一段经历,每一个故事,每一种陪伴,都彰显着人性的光辉,都带给我深深的感动,而我想说的是这位母亲的陪伴。

杨乃斌八个月大的是失去了听力,这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最大的灾难。母亲陶艳波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幸福的生命,拒绝孩子上聋哑学校,从小学开始就带着小凳子成为儿子的同桌,陪着儿子上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毕业,十六年的同桌,十六年的母子陪伴,十六年的辛酸磨练,终于让儿子成为有用人才,让儿子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细腻、深沉、无私、坚韧。

这一段陪伴,看得我无法抑制地泪流不止,内心的感动和震撼无以言表。杨乃斌的朗读《不为什么》诠释了母亲十六年陪读的唯一理由,这个孩子是不幸的,他在那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听了,无声的世界里他该是多么的寂寞。可是,这个孩子又是幸运的,他有那么一位伟大坚强智慧的妈妈,作为他的耳朵让他听到了声音,让他学会了正常的表达,过上了像正常孩子一样的生活。成长,充满了坎坎坷坷艰辛磨难;成长,又有多少惊喜和欣慰。十六年来的种种滋味,也只有这对母子心里知道。

女人一旦成为母亲,就是同时拥有了菩萨心肠金刚之身,陶艳波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她会让多少人肃然起敬惭愧不已呢?

当妈妈的要不断学习,真的要不断地学习、反思,陪着孩子成长需要耐心和细心,也需要智慧和修养。我想,今后的我还得提高自身修养,因为这是一生德修行。

以前,我总想当妈不容易,但要努力当好。现在,我认识到了,仅仅是尽我所能还不够,而是要竭尽全力。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地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花绽放了,自己的那一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欲阳光风雨。如果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也不要着急,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总有一段文字影响生命的成长,总有一个人在生命中留下抹不去的痕迹。但愿我们的陪伴,是孩子一生最温暖的记忆。

倾听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这也是成长中的自修CCTV朗读者第四期礼物观后感400字中小学辅导。

今晚的陪伴,让我为女儿写下这段话:

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陪伴,是最温暖的力量;陪伴,是最纯粹的关爱。

陪着你,愿你慢慢长大!

愿你??我的孩子,慢慢长大!妈妈愿意陪着你,陪着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朗读者第七期观后感

全文共 1513 字

+ 加入清单

“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只是要你苦苦地等待,等到那愁煞人的阴雨,勾起你的忧伤满怀,等到那酷暑难捱,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

在央视4月2日晚播出的《朗读者》中,演员张国强和在非洲马里壮烈牺牲的我市维和英雄申亮亮的战友们,一起为申亮亮的母亲杨秋花朗诵诗歌《等着我吧》。申亮亮的父亲、母亲、姐姐来到现场,一起聆听这首感人心魄的诗。

受伤战友司崇昶:

深情回忆亮亮生命最后时刻

在节目中,节目主持人董卿介绍,从1990年开始,我国开始派军事力量参与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当中。到目前为止,我国派出的国际维和军事人员超过了两万人次,为推动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了贡献。2017年,中国赴马里维和行动的全体官兵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几位参与马里维和行动的申亮亮的战友也在该节目中亮相。其中,司崇昶一腐一拐地来到现场。董卿介绍,司崇昶赴马里执行任务时受伤,现在还在康复中,所以,他无法长久地站立。

“有去了回来的,有去了没有回来的。”董卿声音低沉地说出这句话后,镜头对准了申亮亮的父亲申天国,他的眼睛红了、湿润了,明显在努力压抑着自己的悲伤。和去年相比,他又老了一些。

董卿接着说,司崇昶在2016年5月31日执行任务时受伤了,他的战友申亮亮却牺牲了。

“我每次想到这到心里特别不舒服,因为我失去了一个战友、兄弟。我记得,那里马里时间2016年5月31日2时50分左右,我和申亮亮执行站岗任务,一辆皮卡围着我们营区绕行两圈,开到离我们营区有200多米的一个小土包时,突然加速。这时候,亮亮就喊话制止,然后就指挥我开枪射击。这辆皮卡撞上营区外围的一个沙箱后翻车、着火。亮亮一把把我推了出去。他说:‘司崇昶,你快撤。’我说:‘咱俩一块撤。’亮亮说:‘我是主哨。’然后,他一把把我推了出去。当时就爆炸了,我被炸飞、昏迷了。”司崇昶含泪讲述那让他终生难忘的一幕。

战友卞龙:

没给亮亮理发成了终身遗憾

“爆炸发生后,我带着快反班第一时间搜救哨兵,最先发现的是副哨司崇昶,他倚在一个小土坡上,胸前全是鲜血。我们在废墟里找到了亮亮,亮亮牺牲了。清理现场的时候,在亮亮的身下,我们看到了枪支。就是这样一个战士,在生命最后时刻,还手握着自己的武器,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还有一件事,我觉得特别遗憾。就是在爆炸的前一天,申亮亮找到我。他说:‘中队长,你给我理个发吧。’我说:‘明天有勘察任务,我明天给你理。现在,这成了我一生的遗憾。’”战友卞龙说。

申亮亮姐姐:

你在天堂要照顾好自己

“这是一个猝不及防的告别,带给战友们的是一种悲痛,带给申亮亮家人的,将会是一辈子的创伤。”董卿这样解读申亮亮的离去给战友和家人带来的影响。

在观众充满敬意的掌声里,董卿隆重介绍了申亮亮的妈妈杨秋花、爸爸申天国、姐姐申海霞。

申海霞说,直到现在,她还舍不得删掉弟弟的手机号,有时想亮亮了,她就会给他发微信:‘弟弟,姐姐想你了。’晚上的时候,她就躺在床上,把弟弟以前发给自己的语音信息播放一遍,听听他的声音,就感觉他还在自己身边一样。

杨秋花说,亮亮是个孝顺的孩子,去年在母亲节到来之前,特意领着她去了一趟县城,给她买了一双旅游鞋。如今,这双鞋她还精心包好,舍不得穿。

今年的清明节,也将是申亮亮家人第一次在这个节日祭奠申亮亮,他们想给申亮亮说些什么?申海霞说:“好弟弟,忠孝不能两全,你为国家尽忠了,对于父母的这些孝,姐姐和哥哥替你完成。你在天堂那边,自己照顾好自己就行了,也要好好的。一家人永远都会想你的,放心吧。”

董卿说:“在阿拉曼英联邦士兵墓地上有这样一条墓志铭:‘对于世界你是一名战士,但是对于我,你是整个世界。’我想,亮亮的离开,这样一次告别,可能是需要一个家庭,用一辈子去面对的创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