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爱国范文精品20篇

爱国是人们说不完的话题,开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以下关于爱国话题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6786

作文

1000

读书爱国

全文共 1269 字

+ 加入清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近,我读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文章。我为周恩来总理小时候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而感到万分惊讶。文章讲了周恩来小时候老师问同学们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的答案五花八门,有“为做官而读书”,“为赚钱而读书”……当周恩来回答时,他说的则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表达出了周恩来要为祖国的富裕强盛而发奋学习的远大理想。做为一个中国人,要有国家、民族的使命感,才算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例如航天员杨利伟,小时候他与朋友去看电影《林则徐》,回来时他十分严肃地说他以后要参军让国家更加强大起来。

但是,现在有许许多多的同学不懂得好好学习,不珍惜时间,这样怎能说自己有爱国之心呢?虽然,现在的中国在世界上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我们还是要好好学习,这样中国才不会落后。现在,我们要为中华在世界腾飞而读书。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如果不从现在就开始学习,以后怎么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呢?如果一个人在世界上没有做出贡献,就不是个爱国的人了。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使我生活中充满了乐趣,还使我增长了见识。

沉醉在书香中,我不由领悟到了什么。其实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总少不了一个良师益友,我找到了能伴我一生的朋友——书!

“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会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书给我们带来了遐想和乐趣,书给我们带来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读书能增长知识,开阔眼界;读书能明白事理,增强能力。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在我的印象中,《红岩》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最为深刻,从字里行间中,我感悟出了主人公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红岩精神。刑具打不消他们对革命的忠诚,死亡吓不倒他们的爱国热忱。从这本书中,我了解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更加热爱祖国,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我很喜欢读书,喜欢获取知识的那种快乐。在我读书的时候,我感到我的知识非常匮乏。每当我读完一本书,从中汲取了知识,我的内心感到充实。所以,我家的书柜里摆满了书,我总是爱拿本书睡觉前阅读。此外,我每个月至少去一次书城,去丰富我的知识,充实我的课外生活。

赛捏卡说过:“如果你想从阅读中获得值得你永远铭记在心的知识,你就应该花更多的时间去研读那些无疑是富有天才的作家们的作品,不断从他们那里取得养料。”朋友们,请你们多读书,读好书,从书籍那里获得更多的知识,使你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吧!

我爱祖国!这样的话,相信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都会说出来的。既然爱祖国就拿出实际行动吧!同学们,让我们为中华腾飞而读书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作文

全文共 12753 字

+ 加入清单

自春秋中叶以来,楚国一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强国。从楚庄王问鼎中原时起,楚国统治者已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战国时代,楚国君墨守成规,缺乏改革的锐志,被后起的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楚国国势渐趋衰落,在与西方强秦的连年的战争中,损兵折将,丧城失地。而以怀王为首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却偏安一隅,仍过着醉生梦生死的生活,臵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诗人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诗人忧心忡忡,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诗人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美政”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动力。屈原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虽表述得比较空泛,介也有其具体的时代内容。从诗中来看,主要是指使楚国独立富强,并走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道路。这一理想是契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其本质就是反对楚国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为了实现理想,诗人针对楚国种种流弊,旗臶鲜明地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即不分贵选拔人才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依法办事。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实行改革,除去弊政。这一主张如能施行,将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剜除楚国政治肌体上的毒瘤、烂疮,使衰老的楚国变得更更健康,更茁壮,从而走上国富民强的康庄大国之道。

诗人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戚之讴歌兮,齐恒闻以该辅。”历史上这些昏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相反,那些嫉贤妒能的昏君,如殷纣王荒淫残暴,迫害忠良,使一代贤臣,“比干菹醢”;吴王夫差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使一代忠臣,“武子逢殃”。而这些毁灭人才者,也毁掉了强国富民之基石,最终落得个亡国祸身的不幸结局。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为有贤可举,有能可授,屈原深谋远虑,有计划地在楚国展开了培养各种人才的事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未雨绸缪,诗人滋兰树蕙,其目的“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即希望培育的人才能在楚国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担当起富国强民之重任。为了国事,诗人呕心沥血,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上下求索。诗人招贤纳士,为己求贤,还是为楚国政治前途作打算。

战国时代,各诸侯先后在各国变法图强。变法成为了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当时,楚国政坛由旧贵族把持,旧贵族统治实际上是“背法度而心治”。为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的,屈原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法治国。为此,诗人在位时,做了一系列“明法之嫌疑”,的工作,楚国国力也随之有所起色。怀王初期,楚与齐秦称雄,怀王任合纵长等事实就是明证,然而好景不长,屈原依法治国的措施损害到了群小利益,招致他们的极力诽谤。楚群他因“无度弗察”,即没有法制思想而受蒙信谗,遂疏远了屈原。忠臣远逝,小人当道。他们在楚国的违法乱纪行径遭到了正直诗人严厉斥责:“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小人花言巧语,蛊惑世人,为谋取恩宠荣禄,不惜违背法度,变更正确的治国之道。小人的胡作非为,将诗人当初心血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楚国陷入了“阴阳易位”的倾覆绝境。屈原冒死进谏,希楚国统治者以史为鉴,效法禹、汤、文武、周公等贤名之君,勤恳依法治国。“汤禹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历史上这些先贤知人善任,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道。与此相反,启、异、尧、桀、纣等昏君,荒淫残暴,法度不行,最终亡国祸身。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表明:治国需法治,在法度废弛的国家,为政者心昏愦,国家也必覆亡。屈原在楚国高扬法治大旗,其目的是在楚国除弊去害,铲出“众蹀而日进”,“美超远而逾迈”这些丑陋事物生存的环境,使楚国走上正常发展的历史轨道。

诗人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怀谨握玉”的诗人,他们残酷地将诗人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诗人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诗人被毁,楚国政治舞台上最后一丝明亮的春色也就荡然无存,这是诗人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诗人为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任矢志不移,其行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窥一斑。

二、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诗人所行,可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却因在楚国实施“美政”理想,而无辜蒙冤,遭谗被谪。但诗人并未因此屈服邪恶,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与那此为害楚国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坚决斗争。在这场善恶之争、美丑之辨、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再次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诗人对楚国黑暗现状进行了揭露,指出当时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世溷浊而不分”,“世幽昧以眩曜”,“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这实际上描绘了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黑暗世道;一个粪壤充帏、邪恶肆行的世道;一个忠贞不容于世,美善光明不行于世的污浊世道。而原先的楚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下楚国政治舞台上那些飞扬跋扈的丑陋群小的胡作非为是分不开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余以善淫。”这伙“并举好朋”的小人嫉贤妒能,任人唯亲,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竞进贪婪,不厌求索,使忠臣“自疏而远逝”,奸臣“干进而务入”,将楚国政治前途引向了“幽昧”、

“险隘”的绝境。诗人忧心如焚,痛恨小人祸国殃民的乱政行径,并反复申诉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诗人喜好的佩饰、奇服、长铗等是诗人高洁人格的投影,是诗人“长当浊世,自处清流”的物证。诗人一心向善,一心求美,近墨不黑,出淤泥不染,勤勉自修,以高洁品性向邪恶世俗挑战。诗人虽身陷穷途,但誓不与邪佞为伍,“苟余情其以练要兮,长亦何伤!”“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诗人洁身自好,在污浊的社会里,不苟合取容,保持芬芳不变,再现了诗人独立不迁的人格和高标的气节。对那些经不住个人得失考验的变节者,诗人甚是痛心,“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夫众芳。”“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兮?”屈原指斥变节者经不住诱惑,走上了从俗、媚俗之路,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小人。诗人鄙薄他们,谴责他们,他情愿效法前贤,做一个处困苦茕独不悔的死节之臣,“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誓死不与世俗小人妥协投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不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残酷的现实没能使屈原低头,誓与群小斗争到底,“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出了“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体现了诗性批判精神与清醒执著的价值取向、人生择择。

诗人披肝沥胆,为国效忠。在厄境中矢志不移,对理想、对真理、对祖国始终不渝,在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羽折翎落,滴着鲜血,仍然苦苦挣扎,表现出被遗弃而不沉沦,蒙谣涿而不自毁的坚贞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宁死不屈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三、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前已出现并得到了发展。《尚书》中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中载有师旷根据人民利害发表的政见,“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视,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此话无疑给当时那些残暴之君敲响了警钟,要他们正视人民、善待人民。这正如逢滑对陈怀公所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些民本思想都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目的是给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历史的借鉴,即以民为本,才会国运昌盛,否则天下不会太平。屈原作为当时社会一名孤独的清醒者,对时局有卓越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也必然深暗此理。在其诗中也提到了民本思想,“皇天无私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人阐述了为政者必须顺乎民心才能坐稳江山,才能“存君兴国”,为此,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哀叹民生遭遇的艰难!屈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寻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接近儒家思想范畴。

爱国忧君,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柱。诗人倾其一生,以国事为重。在朝时,竭忠尽智,辅弼怀王,力图振兴楚国。既疏之后,仍不弃“存君兴国”之志,把个人得失臵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不败绩。”诗人身处江湖,心挂国君,将个人生命融汇于国事中。他希望自己能辅佐国君,充当其政治上的带路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共同追赶先贤,实现强国之梦,“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蒙尘舍垢,仍不灭报国之志,其他爱国主义精神是何等鲜明、坚贞!

诗人爱国,他热情地讴歌了那些为捍卫国家疆土,人民幸福而战死的楚军将士。在这场酷烈的战斗中,楚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最后慷慨赴死,再现了南楚民族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刚强性格:“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悲壮的诗句,颇似两宋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屈原歌颂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捐躯行径,目的是激励人们洗雪国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思。

屈原爱国精神还表现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灾多难的楚国。“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屈原明白,岁月不待人。他老耽在黑暗楚国只会空耗光阴,只有被毁折的命运。屈原要想得到知音,要想两美必合,矩所同,要想推行匡救,改造时弊的“美政”,唯有离开楚国一途。诗人不甘心就此了结一生,于是振作起来,坚定信心,驰骋想像,重上云霄,神游四方,蒙生了“远逝以自疏”的逃逸意向。但这一意向又与诗人忠贞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那沉淀于诗人心中有爱国感情千丝万缕,束缚得诗人寸步难行。怀乡恋国,情真意切,将诗人去国意向粉碎得干干净净。屈原离不开楚国,纵然楚国让他愁肠百结。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魂。诗人生死不渝效忠楚国,这在楚材晋用,屡见不鲜,朝秦暮楚,不泛其人的人材大流动的战国时代,在奉行“好鸟择枝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立身处事原则的战国,在崇尚功利富贵的时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楚国抛弃了诗人,诗人却言不离不开楚国,这是为何也?南宋洪迈祖指出,屈原“徘徊而不忍离去”的根本原因乃“忧国也”。诗人进亦忧,退亦忧,其爱国感情是何等地坚贞,纯洁,崇高啊!

四、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原因探讨。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时代,社会充满着进取的、批判的精神。屈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敢干斗争,决不妥协,上下求索的批判和进取态度,正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表现。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楚怀王、顷襄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进程。弱国为抵抗强国入侵,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残死较量中,一些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时代洪流中。屈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随着楚国西北边强秦的崛起,楚国渐渐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楚国的国家前途的民族命运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楚国统治者依旧沉缅于日酣宴饮的享乐中,束手无策。大敌当前,屈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楚国灭亡的措施。在保守思想与改革思想的猛烈冲撞中,屈原主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悲惨遭遇,臵生死于度外,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欲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楚国的现状,“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楚国重新走向富强。“沧海横流处,方显英雄本色。”正是战国后期波涛汹涌的时代“沧海”,才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放异彩。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从内因来说,在于诗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决定其有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长诗《天问》中,诗人仰天长问,对自然和人类历史探究天道。从诗人对古代关于自然的神话和传说的诘难和质疑中,表明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索,对古代信仰的怀疑,显示出一种大胆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诗人在对夏、商、周三代所以兴,所以亡的回顾和反思中,对其治乱兴亡缘故表示质疑。诗人企图通过探寻历史兴亡之故,为楚国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让楚国在车真颠马覆之路紧急止步,重新走上兴国之路。诗人问天问地,问历代沧桑人事。这都是由诗人所具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决定的,再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还与诗人出身经历紧密相联。诗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但因为家族地位的衰落,他本人已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诗人在《九章〃惜诵》这说:“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于贫贱。”这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诗人虽出身于贫贱,但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即《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跻身于楚国政治舞台。“入则与王图议政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诗人身为高阳苗裔,天潢贵胄,想在楚国大有作为,振兴楚国于混乱中。诗人虽壮志未伸,但对楚国的耿耿中心至死不变,再现乱世忠臣的忠贞。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一代诗魂陨落了,其形骸早已化着尘土,荣归大地怀抱了。但其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惠及万代。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品,激励着千秋子民爱我中华,并为之富强而奋斗不息。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

自春秋中叶以来,楚国一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强国。从楚庄王问鼎中原时起,楚国统治者已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当历史的车轮驶入战国时代,楚国君墨守成规,缺乏改革的锐志,被后起的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楚国国势渐趋衰落,在与西方强秦的连年的战争中,损兵折将,丧城失地。而以怀王为首的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却偏安一隅,仍过着醉生梦生死的生活,臵国家、民族的安危于不顾。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诗人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诗人“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拳拳报国心,殷殷故国情。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垂范后人。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诗人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诗人忧心忡忡,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诗人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美政”是屈原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原动力。屈原的“美政”理想在作品中虽表述得比较空泛,介也有其具体的时代内容。从诗中来看,主要是指使楚国独立富强,并走上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道路。这一理想是契合时代发展脉搏的,其本质就是反对楚国旧贵族的世袭特权。为了实现理想,诗人针对楚国种种流弊,旗臶鲜明地提出了政治改革的主张:“举贤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所谓“举贤授能”,即不分贵选拔人才来治理国家;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即修明法度,严格依法办事。这两点归结起来就是实行改革,除去弊政。这一主张如能施行,将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剜除楚国政治肌体上的毒瘤、烂疮,使衰老的楚国变得更更健康,更茁壮,从而走上国富民强的康庄大国之道。

诗人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说操筑于傅岩兮,武丁戚之讴歌兮,齐恒闻以该辅。”历史上这些昏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相反,那些嫉贤妒能的昏君,如殷纣王荒淫残暴,迫害忠良,使一代贤臣,“比干菹醢”;吴王夫差昏庸无能,不辨忠奸,使一代忠臣,“武子逢殃”。而这些毁灭人才者,也毁掉了强国富民之基石,最终落得个亡国祸身的不幸结局。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为有贤可举,有能可授,屈原深谋远虑,有计划地在楚国展开了培养各种人才的事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未雨绸缪,诗人滋兰树蕙,其目的“冀枝叶之峻茂兮,愿时乎吾将刈”,即希望培育的人才能在楚国未来的政治舞台上担当起富国强民之重任。为了国事,诗人呕心沥血,上叩天阍,下求佚女,上下求索。诗人招贤纳士,为己求贤,还是为楚国政治前途作打算。

战国时代,各诸侯先后在各国变法图强。变法成为了这一时代发展的潮流。当时,楚国政坛由旧贵族把持,旧贵族统治实际上是“背法度而心治”。为实现“国富强而法立”的目的,屈原主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依法治国。为此,诗人在位时,做了一系列“明法之嫌疑”,的工作,楚国国力也随之有所起色。怀王初期,楚与齐秦称雄,怀王任合纵长等事实就是明证,然而好景不长,屈原依法治国的措施损害到了群小利益,招致他们的极力诽谤。楚群他因“无度弗察”,即没有法制思想而受蒙信谗,遂疏远了屈原。忠臣远逝,小人当道。他们在楚国的违法乱纪行径遭到了正直诗人严厉斥责:“固时俗之工巧兮,竞周容以为度。”这些小人花言巧语,蛊惑世人,为谋取恩宠荣禄,不惜违背法度,变更正确的治国之道。小人的胡作非为,将诗人当初心血换来的成果毁于一旦,楚国陷入了“阴阳易位”的倾覆绝境。屈原冒死进谏,希楚国统治者以史为鉴,效法禹、汤、文武、周公等贤名之君,勤恳依法治国。“汤禹严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历史上这些先贤知人善任,走上了治国平天下的康庄大道。与此相反,启、异、尧、桀、纣等昏君,荒淫残暴,法度不行,最终亡国祸身。正反两方面的历史事实表明:治国需法治,在法度废弛的国家,为政者心昏愦,国家也必覆亡。屈原在楚国高扬法治大旗,其目的是在楚国除弊去害,铲出“众蹀而日进”,“美超远而逾迈”这些丑陋事物生存的环境,使楚国走上正常发展的历史轨道。

诗人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怀谨握玉”的诗人,他们残酷地将诗人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诗人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诗人被毁,楚国政治舞台上最后一丝明亮的春色也就荡然无存,这是诗人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诗人为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任矢志不移,其行动所昭示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可窥一斑。

二、不屈不挠,与恶势力进行坚决斗争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方面。诗人所行,可谓“仰不愧于天,俯不祚于人”,却因在楚国实施“美政”理想,而无辜蒙冤,遭谗被谪。但诗人并未因此屈服邪恶,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而出,与那此为害楚国的邪恶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坚决斗争。在这场善恶之争、美丑之辨、光明与黑暗的碰撞中,再次展示了诗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诗人对楚国黑暗现状进行了揭露,指出当时面临的社会现状是“世溷浊而不分”,“世幽昧以眩曜”,“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这实际上描绘了下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黑暗世道;一个粪壤充帏、邪恶肆行的世道;一个忠贞不容于世,美善光明不行于世的污浊世道。而原先的楚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如今却变成了这个模样,这下楚国政治舞台上那些飞扬跋扈的丑陋群小的胡作非为是分不开的,“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余以善淫。”这伙“并举好朋”的小人嫉贤妒能,任人唯亲,违法乱纪,结党营私,竞进贪婪,不厌求索,使忠臣“自疏而远逝”,奸臣“干进而务入”,将楚国政治前途引向了“幽昧”、

“险隘”的绝境。诗人忧心如焚,痛恨小人祸国殃民的乱政行径,并反复申诉自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诗人喜好的佩饰、奇服、长铗等是诗人高洁人格的投影,是诗人“长当浊世,自处清流”的物证。诗人一心向善,一心求美,近墨不黑,出淤泥不染,勤勉自修,以高洁品性向邪恶世俗挑战。诗人虽身陷穷途,但誓不与邪佞为伍,“苟余情其以练要兮,长亦何伤!”“芳菲菲而难亏兮,芬至今犹未沫。”诗人洁身自好,在污浊的社会里,不苟合取容,保持芬芳不变,再现了诗人独立不迁的人格和高标的气节。对那些经不住个人得失考验的变节者,诗人甚是痛心,“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夫众芳。”“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兮?”屈原指斥变节者经不住诱惑,走上了从俗、媚俗之路,成为了助纣为虐的小人。诗人鄙薄他们,谴责他们,他情愿效法前贤,做一个处困苦茕独不悔的死节之臣,“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他誓死不与世俗小人妥协投降,“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不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残酷的现实没能使屈原低头,誓与群小斗争到底,“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表现出了“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的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体现了诗性批判精神与清醒执著的价值取向、人生择择。

诗人披肝沥胆,为国效忠。在厄境中矢志不移,对理想、对真理、对祖国始终不渝,在与邪恶的斗争中,虽然羽折翎落,滴着鲜血,仍然苦苦挣扎,表现出被遗弃而不沉沦,蒙谣涿而不自毁的坚贞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宁死不屈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境界。

三、以民为本,忧国忧民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动力。

民本思想在春秋战国之前已出现并得到了发展。《尚书》中提出了“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左传》中载有师旷根据人民利害发表的政见,“夫君,神之主也,民之望也。若困民之主,匮神乏视,百姓绝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又说:“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一人肆于民上,以从其淫,而弃天地之性?必不然矣。”此话无疑给当时那些残暴之君敲响了警钟,要他们正视人民、善待人民。这正如逢滑对陈怀公所说:“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这些民本思想都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目的是给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历史的借鉴,即以民为本,才会国运昌盛,否则天下不会太平。屈原作为当时社会一名孤独的清醒者,对时局有卓越洞察力的政治人物,也必然深暗此理。在其诗中也提到了民本思想,“皇天无私兮,览民德焉错辅。夫唯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诗人阐述了为政者必须顺乎民心才能坐稳江山,才能“存君兴国”,为此,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哀叹民生遭遇的艰难!屈原的朴素的民本思想是寻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思想接近儒家思想范畴。

爱国忧君,是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支柱。诗人倾其一生,以国事为重。在朝时,竭忠尽智,辅弼怀王,力图振兴楚国。既疏之后,仍不弃“存君兴国”之志,把个人得失臵之度外,唯将君国的命运系于心中。“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不败绩。”诗人身处江湖,心挂国君,将个人生命融汇于国事中。他希望自己能辅佐国君,充当其政治上的带路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共同追赶先贤,实现强国之梦,“忽奔走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诗人蒙尘舍垢,仍不灭报国之志,其他爱国主义精神是何等鲜明、坚贞!

诗人爱国,他热情地讴歌了那些为捍卫国家疆土,人民幸福而战死的楚军将士。在这场酷烈的战斗中,楚军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战斗,最后慷慨赴死,再现了南楚民族保家卫国、视死如归的刚强性格:“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悲壮的诗句,颇似两宋词人李清照所写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屈原歌颂为国牺牲的将士们的英雄气慨和壮烈捐躯行径,目的是激励人们洗雪国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爱国情思。

屈原爱国精神还表现在他以一颗赤子之心,深情地眷恋着多灾多难的楚国。“流光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屈原明白,岁月不待人。他老耽在黑暗楚国只会空耗光阴,只有被毁折的命运。屈原要想得到知音,要想两美必合,矩所同,要想推行匡救,改造时弊的“美政”,唯有离开楚国一途。诗人不甘心就此了结一生,于是振作起来,坚定信心,驰骋想像,重上云霄,神游四方,蒙生了“远逝以自疏”的逃逸意向。但这一意向又与诗人忠贞爱国感情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那沉淀于诗人心中有爱国感情千丝万缕,束缚得诗人寸步难行。怀乡恋国,情真意切,将诗人去国意向粉碎得干干净净。屈原离不开楚国,纵然楚国让他愁肠百结。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魂。诗人生死不渝效忠楚国,这在楚材晋用,屡见不鲜,朝秦暮楚,不泛其人的人材大流动的战国时代,在奉行“好鸟择枝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立身处事原则的战国,在崇尚功利富贵的时代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呀!楚国抛弃了诗人,诗人却言不离不开楚国,这是为何也?南宋洪迈祖指出,屈原“徘徊而不忍离去”的根本原因乃“忧国也”。诗人进亦忧,退亦忧,其爱国感情是何等地坚贞,纯洁,崇高啊!

四、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的原因探讨。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有其时代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生机勃勃的时代,社会充满着进取的、批判的精神。屈原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来的敢干斗争,决不妥协,上下求索的批判和进取态度,正是当时的时代精神的表现。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楚怀王、顷襄王时期,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强国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加速了统一全国的战争的进程。弱国为抵抗强国入侵,掀起了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在侵略与反侵略的残死较量中,一些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时代洪流中。屈原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随着楚国西北边强秦的崛起,楚国渐渐沦落到被动挨打的境地。楚国的国家前途的民族命运受到了严重威胁。而楚国统治者依旧沉缅于日酣宴饮的享乐中,束手无策。大敌当前,屈原采取了一系列挽救楚国灭亡的措施。在保守思想与改革思想的猛烈冲撞中,屈原主计个人得失,不顾个人悲惨遭遇,臵生死于度外,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欲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楚国的现状,“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楚国重新走向富强。“沧海横流处,方显英雄本色。”正是战国后期波涛汹涌的时代“沧海”,才使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放异彩。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从内因来说,在于诗人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进步的世界观决定其有进步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规模宏大,体制瑰奇的长诗《天问》中,诗人仰天长问,对自然和人类历史探究天道。从诗人对古代关于自然的神话和传说的诘难和质疑中,表明了诗人对宏观宇宙的思索,对古代信仰的怀疑,显示出一种大胆的科学探索精神,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诗人在对夏、商、周三代所以兴,所以亡的回顾和反思中,对其治乱兴亡缘故表示质疑。诗人企图通过探寻历史兴亡之故,为楚国统治者提供历史借鉴。让楚国在车真颠马覆之路紧急止步,重新走上兴国之路。诗人问天问地,问历代沧桑人事。这都是由诗人所具有的朴素的唯物主义史观决定的,再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

诗人爱国主义精神的产生还与诗人出身经历紧密相联。诗人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但因为家族地位的衰落,他本人已从贵族阶级中分化出来。诗人在《九章〃惜诵》这说:“思君其莫我忠兮,忽亡身于贫贱。”这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诗人虽出身于贫贱,但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即《史记〃屈原列传》所说的“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而跻身于楚国政治舞台。“入则与王图议政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诗人身为高阳苗裔,天潢贵胄,想在楚国大有作为,振兴楚国于混乱中。诗人虽壮志未伸,但对楚国的耿耿中心至死不变,再现乱世忠臣的忠贞。

竹死不变节,花落有余香。一代诗魂陨落了,其形骸早已化着尘土,荣归大地怀抱了。但其用生命演绎出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惠及万代。它早已成了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珍品,激励着千秋子民爱我中华,并为之富强而奋斗不息。

[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爱国故事的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周恩来照镜自勉

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品德高尚,为世人所景仰。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他在青年读书时代,就在家中大立镜旁边,贴着他手书的警句:"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每天早晚都走到大镜面前照一照。纵观周恩来同志的一生,他就是这样做的。

溥儒不为名利所动

溥儒,字心畲,著名书画家,清宫宗室。为人清室。为人清正,不慕权势,富有民族气节。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并企图吞并整个中国,扶植亲日势力,其史溥伟贪图荣华富贵投入日本帝国主义怀抱。溥仪做了满洲国皇帝,成了日本刺刀下的傀儡。溥仪为了显示"皇恩浩荡",下诏书召见宗室,封爵,溥儒当然也在被召之列。可他断然加以拒绝,隐居于西山为家,连字画也不卖,周围的人竟不知道他就是鼎鼎大名的溥心畲,都把他看做普通家夫。抗战胜利后,他辞去xx的国大代表,拒绝参加政治活动,以卖书画为生。一生保持清白的人品。

于谦一身清白

于谦是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19岁时写《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写诗明志,激励自己。在他数十年的为官生涯中,蔑视荣华富贵,珍视道德修养。

于谦巡抚河南、山西达19年。当时封疆大吏进京述职,多要向朝中权贵有所馈赠,而于谦每次进京,部是"空囊以入"。好心人劝他:"虽不愿送金银珠宝攀附权贵,至少总要带点土特产线香、磨菇、绢帕之类的东西才好。"于谦哈哈大笑,举起双袖说:"我带有两袖清风!"并就此作七绝一首:"手帕磨菇和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可谓一生清白,两袖清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于爱国人物的作文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何为爱国

何为爱国?爱国是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激昂;是鲁迅“零台无计逃神矣,我以我血祭轩辕”的义愤填膺;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

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将永远受到别人的尊敬和爱戴。一个为了祖国而奉献一切的人,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将永载史册。像文天祥、钱学森、周恩来以及许许多多为祖国而默默奉献一生的英雄们,他们将流芳千古,万代敬仰;而一个不热爱自己祖国的人,将永远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戴。一个贪生怕死,卖国求容的人,将永远遭人唾弃和谴责,将永远被人们戳脊梁骨。像慈禧、汪精卫、以及那些在侵略者面前卑躬屈膝,卖国求荣的汉奸、走狗们,他们将遗臭万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爱国,为祖国奉献一切的人,重于泰山,叛国,卖国贼们轻于鸿毛!

同学们,让我们把青春镌刻成精致的玉雕,让我们把年轻书写成激情的诗行,让我们把爱国情制成坚固的船桨,让我们把信仰化作前进的力量。让我们的人生之船远航!

作为21世纪的青年,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学习,增强本领,牢牢把握住今天。常怀爱国情怀,与伟大祖国共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爱国为题的550字作文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放眼祖国大地,我们会为祖国壮丽的山河而骄傲;走进民族大家庭,我们会感受到56个民族共处的温馨。

爱国”一个神圣的名词,它代表着华夏儿女对祖国的支持和热爱。爱国并不仅仅是爱祖国的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疆域,更爱我们祖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京剧·书法及四大发明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更应该为祖国的腾飞而骄傲,为祖国的发展而自豪。

翻开历史的篇章,先人也在以他们不同的方式热爱着祖国:林则徐虎门销烟是爱国,郑成功收复台湾是爱国,蔺相如完璧归赵是爱国,岳飞的”精忠报国“是爱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爱国,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爱国。从古至今,这些华夏儿女,这些炎黄子孙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热爱着祖国,他们是祖国的骄傲!

今天,我国又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祖国的未来要靠我们来创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更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爱国为题的55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爱国电影观后感:看《南京南京》观后感

全文共 126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观看了爱国主义优秀电影作品——《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触。虽然只有整整130分钟时间,但是我深感压抑。摇晃的镜头晃得我想吐,很长时间都没有过这种窒息的感受了。

刚开场的时候,被枪声、炮声吓怕了。惨不忍睹的杀戮,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南京城成了一个死城,这个,深深震撼了我。但是,身为一个女性,更令我震撼的是……

我想改编莎士比亚的名句:举手,还是不举手?这是个问题。这里说的举手,不是指对南京侵略者日本人的投降,而是在这部历史灾难大片《南京!南京!》里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一般高贵而沉重,像两记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继中国军人江边就义后的第二个高潮。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样的质疑:姜淑云居然没有举手?尽管她声音颤抖,泪落双颊,但是如果她也能举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携手走进那片神圣的光辉里去?是不是能给角色一个更加完美的收场?举手,还是不举手?牺牲,还是苟活?电影继续在进行。我的问题也终于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妇女举手时,姜淑云已经做出了选择。在我们的文化里,更容易被牺牲的壮烈感染,而对“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我们应该感谢电影《南京!南京!》,她让我们对历史的解读了一种可能。

我不会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里透露死亡讯息的场景之多,尤其黑白画面的处理更让每一种形式的死亡都让人身临其境,这种真实的氛围已经让你觉得内心超出了对残酷的负荷,因为每个中国人都曾看过那些触目惊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还是那些没有直观画面的死亡讯息。女儿被日本鬼子从窗口扔下去,观众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溃呼喊,还有一车车从军营运出去的女子裸体。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怀孕了!我老婆又怀孕了!”之后,英勇就义了。这句话,透露了生命的气息,还让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杀不尽!中过国人的生命是顽强的!”我深深感动了!

铭记国耻很重要,比铭记国耻更重要地是认识你自己。最后我还想说,它就是一部电影,因为只有电影才会以那样的方式结尾,留一点阳光与希望,并且浓妆重彩地将小豆子的照片放那么大,题注下他还活着。这静止的画面远比那句中国不会亡来得更有力量。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自立更生,勇往直前,不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爱国,从我做起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我们的国家原是一个泱泱大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可是,相邻小国日本却侵占我国东北长达14年之久,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是因为当时的人们都没一颗热烈的爱国心,若当时人们都行动起来,难道还要怕那个小国日本吗?

现在,爱国之人多了起来。如:被中国人民称为“当代神农”的袁隆平,他发明的杂交水稻解决了世界粮食危机,如数学家华罗庚,为国家贡献了一批人才,如王元,陈景润等卓越的科学家,甚至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也是爱国的一员,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哪能坐在如此美丽宽敞的地方学习工作,为将来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还有保卫钓yu岛的人士,他们因为有一颗爱国心,这颗爱国心,让他们不畏海上风暴,更将生命置之度外!

梁启超有一名话说得好,“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我们也是中国的一员,我们的心中,己深深地烙上了中国印,让我们用优异的成绩,充满力量的行动,为我们的祖国争光,让老一辈人自豪地说:“时代,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

“如果你是一个最小的螺钉,你是否永远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就让我们像雷锋等爱国人士学习,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为祖国这一个美丽的大厦建设,送出一份自己的无与伦比的力量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有关爱国名人作文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记载着许多不同凡响的人物。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刘胡兰。她15岁就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5岁,正是人生最灿烂的时候!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她呢,小小年纪就肩负起“祖国”的重任。

1947年的冬天,刘胡兰为了处理一些事情和机密文件,没有及时转移,不幸落在了**党特务的手里。而刘胡兰毫不畏惧,在穷凶极恶的敌人面前她从容地躺到了铡刀下,顷刻间鲜血染红了白雪覆盖的黄土地……

刘胡兰以短暂的年华谱写出永生的诗篇,以不朽的精神矗立起生命的宣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总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重于鸿毛”这句话的含义。在今天我们要珍惜这来着不易的幸福生活,踏着先烈的足迹,好好学习,增长本领,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富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以我的语言为题的爱国作文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特别是语言,它传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史精华。如果要说语言的鼻祖是谁?那我认为一定是孔子,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成了闻名于世的《论语》。现在不仅中国人知晓,而且外国人还津津乐道。

到了唐代,有两位大文豪。一位是诗仙“李白”,一位是诗圣“杜甫”。他们俩写诗的风格各不相同,李白正如“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那样的放荡不羁;杜甫则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大志。他们的诗流传至今,仍被赞颂、传诵。

到了宋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那更是无人能比。我很喜欢他的这句话: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句话淋漓尽致的写出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

我能记住的诗词不多,可是这段话久久在我心头萦绕:“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多么美的句子,写出了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悲剧。

也许我学过的知识,还不足以去理解这些句子。可是我还是想去分析它、理解它。这应该就是语言的力量吧!现在我国办了孔子学院,还有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汉语桥”,让外国人了解了更多的中国文化。再往大了说,更是让中国语言走向世界。

虽然我的语言能力不算太好,但是为了完成我的梦想——语言梦。我将会好好努力钻研中国语言文化。

我一定会完成我的梦想、一定会让中国语言在我们这一辈熠熠生辉!

[以我的语言为题的爱国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爱国画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戏剧、医学、国画、被人们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我从幼儿园就开始学国画,一直学到现在,有将近八年的时间了。一提到这个数字,我就觉得很骄傲,因为我的毅力不是很好,而我学国画一直坚持了八年真是不容易啊!

妈妈跟我说,我在幼儿园学习国画的时候,特别认真,也许是那时候有好奇心,几乎每一次上课都会被老师表扬画画得很好,而我因此也与国画打上了交道。

我小时候只知道国画就是用颜料画画,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了关于国画的许多知识,比如:文房四宝有笔、墨、纸、砚;还有国画,是世界东方画中的主要画种,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中国画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东晋顾恺之的《洛神》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从明代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到清代郑板桥的《梅竹》;从近代吴昌硕的《花鸟》到张大千的《山水》,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等等。

现在我画的最令我骄傲的一幅画是《山滨虎啸》。那是一张工笔画,老虎身上的毛都是我一根一根描出来的,画完之后感觉好漂亮啊!当时还没有画的时候看见那张老虎的时候,感觉如临大敌,这得什么时候才能画完啊!而且这毛一根一根的,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啊!否则老虎就不完美了!这老虎是我眼看着“一点点长大的”。可是当他“长大的时候”,我却觉着他的变化好大好大。我已经完全不认识了!

我还画了其他好多好多幅国画。其中有:荷花、蝴蝶花、鸽子等。绘画已经成为我的一项爱好。每当我高兴的时候,我会想起画画;每当我累了,我就会画画;每当我烦闷的时候,画画会使我忘掉烦恼;每当我遇到难以用言语表述的时候,我就会拿起画笔……绘画带给我的是轻松、喜悦、充实和智慧。

我很开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国画都能陪伴我。无论怎么样,我都不会放弃国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端午节歌颂思念屈原弘扬爱国精神诗歌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多次地想起你:

你的悲戚的面容,

你的文采飞扬的诗句。

你在我心里久久徘徊,

却不敢诉诸文字,

只有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不敢落下来。

因为那么多巧合,

我多么怕你的悲剧故事。

我俩名字中拥有一个相同的字,

我们拥有一个相同的星座,

拥有相同的爱国爱民的思想,

我们还是老乡。

难道是你化身为龙,

而天地在孕育两千多年后,

让我在人间替你再走一遭。

君生在公元前,

我生在公元后,

穿越了两千年,

我是你的千古红颜。

你的旷世孤独我最懂,

你的横溢诗才我最赏,

你的天马行空我能想象,

只有天人合一的精灵才能与天地同唱。

看见你佩着长剑在汨罗江畔且走且吟,

执着地思考着治国方略和宇宙秘密。

风拂起你的乱发,

被放逐不能报国的悲哀苍老了你的容颜,

命运的坎坷不能阻挡你的激情澎湃。

《天问》问出了你心中的长久疑惑,

《离骚》吟出了你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深情,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让你泪千行,

千年泪至今闪耀在史册晶莹透亮,

洗涤着世人芜杂的灵魂。

端午节里家乡年年歌咏的招魂诗,

是否唤醒了你沉睡的魂魄,

让你想起了那个久远而让人痛彻心扉的往事。

你的才华和政治抱负被秦国的反间计击碎,

眼睁睁地看着楚国风雨飘摇地走向敌国的怀抱,

你心痛地对着规劝你的渔夫和天地悲吟:

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

绝望的你不想看到祖国遭受涂炭,

对这个世界你已别无留恋,

无人能解你的努力、你的理想、你的孤独、你的深刻,

怀着满腔悲愤你纵身一跃,

只让干净的石头和清澈的江水与你为伴。

从此,

你的经典作品名垂了千古,

你的爱国情怀照耀了史册,

你的悲情故事感动了天下苍生。

冰凉的江水流走的是岁月,

带不走的是你温暖高贵的灵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把爱国之心炼成诗

全文共 1130 字

+ 加入清单

从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到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鲁迅的“寄意寒星全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到陈毅的“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这些诗句无不让我感受到仁人志士心中的爱国情怀,将爱国之心炼成了千古名句,就此流传,千百年过后,爱国诗句依然被人们传唱,而我是否还要在这茫茫人海中无所事事呢,不如把爱国之心炼成诗。

从古至今,为祖国鞠躬尽瘁者数不胜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多少志士为国家血洒疆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他,伫立江岸哭泣为谁?狂歌为谁?披发流放又为谁?他把炽热的爱国心融入诗篇。他选择了用忠心扶起将倒的王旗,他选择了用千张白纸,写满为国为民的志愿。他报国无门,于是他偕同对楚国的满腔忠贞、《离骚》的绝唱、上下求索的脚印卷入到那滚滚而逝的汩罗江水中去。直到今天,他拳拳的爱国之情依然叩击人们的心灵。他说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他,就是屈原,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流传千古的爱国之心。

他,愿披一身豪情冲向那被金人蹂躏的前线,前进中不料身后轰响的不是助威呐喊而是小人的诬陷。他忍受着屈辱与不满,选择了为国沉默的闲居,但他满腹依然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谏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他的选择造就了一位伟大的爱国词人。是他的选择将黑色的文字谱写成了一首首爱国的壮丽诗篇。直到今天,他的爱国豪情还让人为之赞叹。他,就是辛弃疾,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爱国词人,在他的心中只有国家,养育自己的国家。

他,英姿飒爽的背影伫立江畔已是定格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永恒的画面。他选择了要用秦王的鲜血来完成天下苍生的夙愿,他选择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但在虎狼的强秦面前,他壮志未酬。可他有图穷匕现时的英勇豪迈。直到今天,他的爱国情怀仍然永驻世人心间。他,就是荆轲,为了国家,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他的心愿,那,就是他的国家。

是啊,爱国之心使他们的精神支撑,使他们的力量源头。而我,一名普通的学生,不生在凄惨的战乱之中,没有经历过亡国之痛,莫非我的爱国之心早已退化?不,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属于我的时代,我会用我自己的方法去验证我的爱国之心,把生命谱写成诗,把爱国之心炼成诗。

梁启超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会像那高傲的海燕,念出“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接受暴风雨的洗礼,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把爱国之心炼成最永久,最壮丽的诗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把爱国炼成诗

全文共 1147 字

+ 加入清单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题记

中国有史以来就战乱纷纷,历代英雄辈出:霍去病北击匈奴;岳飞率兵抗金;穆桂英挂帅;梁红玉鼓战金山……我国历史有关大汉的雄伟壮丽,也有唐朝的富丽堂皇,更有元朝的盛极一时,但屈辱的历史也让我们铭记在心。就在这二百年前,在所谓的大清政府,民不聊生,外强欺凌。正在这时,岛国日本却趁火打劫,在黄海一战中,我军惨败,强迫下的清政府签下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导致台湾与祖国分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也被日本“理所当然”拿去。

就21世纪的今天,日本声称“***是他们的”。***自古以来乃是中国的国有领土,中国是一个大国,没有国,哪有家?日本人却千里迢迢,漂洋过海大肆宣扬***是他们的。根据世界海洋法规定,如果***归于日本,那么***附近二百海里的海域都将归于日本,这样日本就更加野心勃勃。我们不会让日本人的愿望得逞,因为还有许多的中国人在保卫着***,在保卫着中国。

走在属于我们的中国的领土上的我,自问道:“你觉得中国人怎样?”“如果有来生,我还会当个中国人!”这是我的回答,相信也是十几亿中国人的回答。热爱祖国不一定要举着炸药包去炸碉堡,也不一定是要用自己的胸膛去堵机枪眼,其实爱国很简单,它可能在你一句文明的话语里,在你的一个文明的举动里,热爱祖国就是我们身边的小事。我们都是“母亲”的孩子,大家同是华夏的子孙。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亲的是妈妈,最爱的是中华。于是我明白了爱国就是在国家危难之际同国家同生死,共患难!当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爱国就是救灾官兵救人时的奋不顾身,就是志愿者在灾区的一个眼神,一个帮助,就是全国亿万群众捐款捐资的热情。在奥运会举办之际,爱国就是运动健儿在竞技场上奋勇拼搏,就是志愿者的一次微笑,就是国民不乱扔垃圾,文明观看比赛的行为……

爱国,不仅仅是言语,更是行动,回想起自己以前所认识的“爱国”,和自己以前所做出的“爱国”不禁失笑了——幼儿园升国旗总是大声唱着国歌,对国旗行注目礼;小学每逢星期一,我总会把红领巾洗的干干净净,儿时的我这样做。现在我会利用八月份是假期做一份有关爱国的手抄报,这些便是我认为我所做到的爱国,也许不只这些。但是,用自己朴实简单的行动去感动别人,用自己的心接受中华二字的洗礼,用永不放弃的精神去拼搏每一件事!为的是成长!为的是长大以后来报效祖国!

我们该如何爱国呢?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的家,才能爱自己的国,而且我们必须热爱我们的学校,尊敬自己的老师。一个连自己学校都不爱的人,何谈爱国?我们只有努力拼搏,刻苦学习,争取优越的成绩,来报答老师,报答祖国,报答祖国!

随着主席一句“我的中国梦”,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不能让外国人看不起。少年强则国强!记住!我们为祖国而骄傲,祖国因我们而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爱国主义精神真伟大作文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爱国主义,这是一个多么光辉的字眼。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学伟人,有多少文学巨匠为它而拼搏,为它而奋斗不息!

大家都熟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牢记母训“精忠报国”,带领岳家军,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驰骋疆场,威震敌胆,击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南宋末年,宋朝江山土崩瓦解之际,文天祥奋起卫国,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誓死不屈的决心。

古罗马有一位叫马塞尔的英雄,当祖国遭受敌人的侵略时,他带领人民奋勇杀敌,在战斗中不幸被俘。敌人威胁他如不投降,就把他烧死。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马塞尔临危不惧。他慷慨陈辞:“为了祖国免遭强盗的蹂躏,我即使葬身火海也在所不辞。”马塞尔的生命被火神吞噬了,可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罗马人民努力奋斗。

正如俄国伟大评论家车尔雪尼夫斯基所说:“爱国主义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就连人本身又算得了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从解放战争中的董存瑞到抗美援朝中的黄继光、邱少云,从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献身的英雄到新长征途中的雷锋、王杰,他们哪一个身上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烁烁光芒?就说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吧,他立志为祖国、为人民摘取那颗数学桂冠。

在“文革”期间,棍子向他打来,帽子向他扣来,这位向“哥达巴赫猜想”进军的人,躲在一间仅十平方米的阴暗潮湿的房子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屑的奋斗,默默地夜以继日工作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几年的汗水,换来丰收的硕果。一位外国科学家看了陈景润的工作成果,惊奇地喊道:“他移动了群山!”是的,他为祖国和人民搬动了受欺挨打、积弱百年的群山,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这么多人为我们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榜样。现在,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又该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呢?俗话说:“儿不嫌母愁”,祖国就象我们最亲爱的母亲,我们不应该嫌弃她贫穷落后,更不应该被前进征途上的困难迷住了眼睛堵住了心窍,从而看不到祖国的伟大,听不进祖国的召唤,嗅不到祖国的芬芳,看不到祖国的未来。

[爱国主义精神真伟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爱国,其实很简单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期间,我们全家一齐去张家界游玩,刚进入张家界我就不禁被那里的自然风光给深深迷住了。那里空气新鲜,天空蔚蓝,青山高高低低,那优美的轮廓让人浮想联翩。看到我们祖国的山河是如此的美丽,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内心不禁感叹:做一个中国人真好!

此刻我们的祖国科技越来越发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20XX年10月15日,搭载航天员杨利伟的

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成功发射,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XX年5月1日,杭州弯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共采用了250多项技术创新,是我国跨海大桥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最让人激动的是最近"天宫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并与“神州八号”成功对接!这以后,人们登月的梦想已经不再是神话。。。

看到我们祖国的发展与变化,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十分欣喜吧,我也不例外。有人说“必须要报效祖国才算是爱国”我却不这么认为,其实爱国很简单,它不需要那么轰轰烈烈,不需要那么荡气回肠,在祖国进步的时候你只要发出一声感叹,在寄居于异国时,你只要想起“我是中国人!”

爱国,其实很简单,只要平平淡淡,但是必须要发自内心,包含深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爱国初一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名字叫中国。他用960万平方千米的身躯养育着我们十三亿中华儿女。

中国,一个历史古国,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我敬佩我们这个家,他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挫折而更强,豪迈地自立于世界国家之林。

1994年毛泽东主席曾在北京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名共和国成立了,中华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句感人肺腑的话反映出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最想说的话,我们从一个东亚病夫成了令人敬佩的中国人。

在我们建设新中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爱国人士,如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钱学森出生在上海,他1929年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他曾到美国留学创出了一块好天地,但当他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时候,他历尽千辛万苦回到中国,为中国的航天方面创下了壮举。

我们要为了新中国而前进。

[爱国初一作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爱国作文800字——《祖国之歌》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里充满了美吗?是的,它就在你双睥闪动的春光里,就在你手中擎起的秋叶里……

歌是对美的感悟,是一种宣泄。

咏叹调——东方之珠

清晨,蓝色的云霞里矗起一道细小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冲破云霞,这就是初升的旭日。耀眼的光辉顿时洒向东方明珠,使剔透的球体再次复苏,重现它们的本色,犹如水晶般散发异彩,夺人视线,将阳光反射向四周……东方明珠的确具有别具一格的“磁性”与独特的魅力。她让人心动,让人为之感叹!渐渐地,红与白完美地融为一体的巨型建筑物便占据了我的双眼。在她与我之间,黄浦江上仿佛铺出了一条碎光闪烁的路,让人忍不住飞奔而去,以平静激烈跳动的心脏。

我想唱:啊,这颗耀眼的明珠是中国的一个亮点,它将永远矗立于世界东方,咏叹美好的生活。

小夜曲——卢浦大桥

飞虹横跨浦江,明月在水上泼洒出点点闪烁的银光,浦江之上又画出了一道神奇的风景线。抬头仰望,在灯光的映衬下,雄伟极了!如童话般的“彩虹”展现在世人眼前,流光溢彩。曲线比直线更富有变幻的魅力,引导着视线作无穷的追逐。卢浦大桥如同一座优美的雕塑:圆拱形的彩色大理石碑身,飞架碑身的三道银色钢结构弧线,隽永的金色魏碑体碑文,静静地诉着这个国度里发生的又一个奇迹。

我想唱:啊,卢浦大桥是中国独特的一条曲线,她体现的,即“美是生活”。

进行曲——三峡大坝

溯流而上,漫步在长江上游。走近大坝,见到的是两侧动与静的对比。坝身上游水波不兴,一平如镜,下游一侧导流底孔喷出的汹涌波涛,如无数条奔腾舞动的巨龙,在空中溅起数米高银白色的飞珠碎玉,撞击着直泻而下。问苍茫大地,哪一处江河曾经积淀了如此厚重的文化?哪一方水域曾经荟萃了如此众多的灵秀?承载着这沉甸甸文化与灵气的江水,汇聚到三峡大坝时怎么不迸发出强大的能量?由此我们触摸到了祖先的分量,历史的分量,江山的分量。

我想唱:啊,三峡之水蕴藏着怎样的美丽,它将行进到底,因为那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

祖国,我为你歌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胡锦涛指出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热爱祖国,就要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美的花朵。爱国,是一个神圣的字眼,在历史发展的曲折过程中,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人民所崇尚的。今年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周年,举国上下都正在准备着欢庆这个伟大而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10月1日——这个日子的到来。于是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显得非常的重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要体现在实际的行动中。

我们应该如何来爱国呢?作为学生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热爱自己的学校。一个连自己的学校都不爱的学生,又怎么可能爱自己的国家呢?热爱学校是一种非常具体而切近的行动。三元里小学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老师为培养我们同学成才而兢兢业业,这里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每一位学生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维护学校形象和荣誉;我们要真心实意地尊敬我们的老师;我们要自觉地保护校园的一草一木,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我们还要像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去热爱学校的每一名同学,让我们互爱互学,一起快乐健康成长!我们要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努力拼搏,争取优异成绩,以此来报答学校,报答我们敬爱的老师!

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一代,是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必将属于我们。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腾飞,我们从现在就开始学做一个无愧于人民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合格的小学生!因此,大家更要继承和发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爱国作文300字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长河滔滔,流失了多少志士仁人;

大山巍峨,荡涤了多少英雄豪杰;

五千年华夏,五千年的风霜雨雪,激发了多少爱国斗志;

五千年中华,五千年的炎黄子孙,阐释了多少爱国情怀;

一百年前,列强的铁蹄践踏中华,九亿神州,顿遭欺凌,国破山河乱,民生苦堪言,但是,这个民族,这个龙的民族,没有沉默,没有,而是勇敢的站了起来,面对敌人的刺刀,我们没有屈服,我们也没有软弱,在死的面前,我们英勇的挺起身躯,因为我们心中有一种东西——那就是生我养我的祖国!

非典灾难没有使我们屈服,我们顽强的挺过了;

汶川地震更没有让我们退缩,我们更是以一种坚强挺立在世界的东方;

北京奥运放飞了华夏振兴的风筝,改革三十年奏响了民族复兴的凯歌;

科学发展观,确立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让这艘高速行驶的东方巨轮有了永不灭的明灯;向着民族振兴的方向,开足马力,永争胜利;

今天,在这里,在这面五星红旗下,我们应该做什么呢?我们应该学习先辈们的爱国精神,让他们的光辉永远照耀我们前行,学习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将来为报效我们的母亲——我们伟大的祖国!

因为爱国,会托起我们的前行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名人爱国主题的故事郑和远航下西洋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明朝的时候,皇帝明成祖为了加强国际交往,决定派大型船队出使西洋各国,也就是现在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这支船队的正使,就是人称三宝(保)太监的郑和。

郑和经过充分准备,在1405年,率领水手官兵、医生、工匠等两万多人,带着许多中国的特产出发了。他们的海船最大的长44丈、宽18丈,可以坐1000人,造船技巧十分高超,还用指南针定向。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各国见了这样大的船队,都佩服中国人的智慧和才能。

郑和在28年内,先后七次远航,到达了现在的东南亚各国、阿拉伯半岛,最远到了非洲的东海岸。他每到一地,都拜会当地的国王和首领,赠送礼品,表示友好,邀请他们访问中国。船队和当地人民进行贸易,互通有无,所以人们都把中国的海船叫“宝船”。

和西方有些探险家掠夺财物、抢夺奴隶的作法不同,郑和远航是为了友谊和交往。他和各国人交往时,总是彬彬有礼,精神抖擞,给人留下美好印象。现在的东南亚许多国家,还有以“三宝”命名的城市、港口和其他地名。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最早的,为祖国赢得了友谊和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生爱国情感的作文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很特别的拼图,它由34片小图案组成,长的、扁的、圆的、方的,各式各样,大小不一。妈妈倾倒纸盒,34个“兄弟”便散落一桌。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让他们拥抱在一起之后,眼前便出现了一只邪公鸡”。妈妈告诉我,这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国。

听妈妈说,她小时候,祖国还很贫穷。她当时读书的学校破旧不堪。教室是又矮又破的平房,里面没有电灯,当阴天的时候,学生们就看不清书本上的字了,只能到户外去上课。遇到下大雨,屋顶便开始漏起了雨,书本、衣服全都湿了,哎呀,真是苦呀!特别是当时家里没有钱,念不起书,她只念了几年就不念了,只好回家放牛去。听着妈妈的讲述,我想起了自己的学校,楼房林立、教室宽敞、设备齐全,红色的塑胶跑道围着绿色的草坪,十分美观。放眼全国,山河壮丽,风光旖旎。清奇俊秀的桂林,浓妆淡抹的西湖,云雾飘渺的庐山、黄山,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令人心驰神祝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我为祖国的美丽感到骄傲,更为祖国在科学技术上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果而自豪。记事起,我最难忘的就是“神7”飞天。“神7”飞船真重啊!达44吨,足足有十头大象那么重,说实话,那时候,我还真不知道科学家是怎么把那么大的块头的家伙弄上天去的。“神7”飞船飞得真快啊!别看他那么重,可一个半小时就能绕地球飞一圈!翟志刚叔叔则更了不起了,居然能出舱在太空行走,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妈妈告诉我,中国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我们的祖国真是超“牛”啊!

如今,中国正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建设下,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富强。

[小学爱国情感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