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鸿雁传书的历史典故【最新20篇】

导语: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鸿雁传书的历史典故,欢迎查阅,希望您能喜欢。

浏览

4181

作文

1000

岳飞拜师周侗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回,岳飞家住的小镇上来了一个叫周侗的老爷爷,他的武艺非常高强,但他从来都不欺负好人。岳飞就和一些小朋友跟着周侗爷爷练武术了。岳飞训练时不怕吃苦,他从来不像一些小朋友那样偷懒,所以,武艺长进得非常快,经常得到周侗爷爷的夸奖。周侗爷爷的绝招是射箭,岳飞很想让周侗爷爷早点教给他。可是周侗爷爷老是不教岳飞,却让他苦练基本功:蹲马步,头上顶一个小碗,一站就是半天;或是老让他一个劲踢腿、弯腰。为此,小岳飞很不高兴,小嘴成天噘得老高老高,都可以挂一个小水壶了。岳飞回到家里,将这事告诉妈妈,妈妈这样跟他说:“练武术就像盖房子,地基必须打牢,然后一块砖一块砖地砌上去,如果地基打得不扎实,墙砌得不牢,这个房子不久就要垮下来,所以老师让你练基本功,也是为了让你将来能够有一身过硬的本领埃”后来,周侗爷爷知道了这件事,有一天他特意将自己珍藏了多年的长弓取出来交给岳飞说:“如果你能拉开这张弓,我就教你射箭。”小岳飞满不在乎地看了看弓,又看了看周侗爷爷说:“行啊,我要拉开了,你可不许耍赖皮。”于是小岳飞使出吃奶的劲去拉那张弓,可怎么拉也拉不动,周侗爷爷站在一旁摸着胡须哈哈大笑起来。从那以后,小岳飞练功就更加刻苦了,也不怕练习枯燥的基本功了。

几年以后,小岳飞长成了一个大小伙子。经过几年的训练,岳飞不仅能很轻松地拉弓,而且射出去的箭也是百发百中。他站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对准一片柳树叶,能将柳树叶射中。有一天,他正在练习射箭,突然发现前面的小树林里有一只小白兔正在悠闲地吃着青草,岳飞搭好弓箭对着小兔瞄准,这时小兔也正好抬起头用那双红红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岳飞,岳飞使出全身的力气,正要将箭射出,这时就听有人高喊“不要放箭,不要放箭”。他抬头一看,原来是周侗爷爷。周侗爷爷严厉地批评了岳飞,他让岳飞明白了:学武术不是用来伤害人或小动物的,学武术是用来保家卫国的。后来岳飞和小白兔成了一对很亲密的朋友,每次岳飞在树林里练箭的时候,总有一只小白兔在一旁悠闲地吃草,不时地抬起头,用它那双红红的大眼睛望着岳飞咧嘴笑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天师钟馗驱鬼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128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开元盛世时期,国泰民安。在那时的终南山下,住着一个人称“钟学究”的秀才,钟秀才虽然勤学苦读,无奈仕途不顺,到了五十多岁还未曾中得举人,所以也没有什么功名。但是他的妻子因梦见天上的魁星下凡,而生下一个儿子。钟秀才极为疼爱儿子,并依照妻子的梦给儿子取名为钟馗,这取名的寓意也很明显,就是把自己毕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儿子身上,期望他日后独占花魁,考中状元,以实现自己一生的抱负。

钟馗生下后不久,父母就先后谢世了,只留下他和年纪更小的妹妹媚儿相依为命。兄妹俩过着非常穷苦的日子。然而,钟馗虽然很穷困,但是志气很高,从小就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刻苦攻读,学得了满腹的文才和武略,一心想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干一番大事业。

十年过去了,钟馗已经长大成人了,秀才和举人都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这年就可以进京参加进士殿试了。可是,钟馗家贫如洗,没有丝毫的盘缠,眼看就快要耽误考期了。这时正好得到一个好心人杜平的慷慨救助,杜平给了钟馗二十两银子。钟馗非常感激,拿了盘缠就立即赶考去了,决心不考取进士决不回家。由于赶路太急,加上天气暑热,钟馗不小心在途中染上了寒热病。他不敢误了考期,辜负杜平和妹妹对他的期望,就跌跌撞撞往前赶。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他来到一个破庙里过夜,夜深时被一群野鬼碰上了。野鬼看到他气宇不凡,文才武略,非常嫉恨,就围着钟馗一顿乱打,把钟馗打得人不人鬼不鬼的,钟馗自己却一点没觉察到,只感到浑身剧烈的疼痛,但是他还硬是撑着来到了京城参加殿试。

钟馗毕竟是天上的天魁星下凡,文章做得极好,终于名列榜首,得中状元。但等到皇帝殿试完召见状元时,看到钟馗面目丑陋,狰狞难看,就不肯点他为状元。大臣们努力进谏,极力为之争取。钟馗也向皇帝讲述了途中的奇遇。然而,皇帝龙口已开,决不肯更改。

钟馗是个性子很急的人,他看到皇上因为自己长得面目难看而不肯点为状元,气得连声大叫:“屈死我了!屈死我了!”说完就一头往旁边的一口大铜鼎拼命撞去,一下就丧了性命。皇上见到如此刚烈的场面,心中有些后悔,如是下令把钟馗厚葬了。

再说,钟馗的冤魂带着满腔的怨气,飘飘悠悠地来到了阴曹地府。他一进阎王的森罗殿就指着阎王的鼻子破口大骂:“你是阴间的青天,本应公正无私,为什么纵使恶鬼来毁我容貌,害我丢了功名,让我没有脸面见我那可怜的妹妹和救助我的杜平。人间的皇上不讲情面,怎么你也这样昏庸!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道啊!”

阎王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只见钟馗不容分说,在森罗殿上随手操起一根金光闪闪的狼牙大棒,在森罗殿上乱舞起来。这可不得了,这狼牙大棒可不是一般的木棒,这是森罗殿上的镇殿的宝贝,是天上的玉皇授予阎王的,只要把它拿在手中,一切阴间的大鬼小鬼,包括阎王也都会不敢拢身。

钟馗拿着这根镇殿的神棒,在森罗殿上左挥右舞,到处追打大鬼小鬼。连阎王也被他吓得急急退朝,躲藏了起来。后来,钟馗看到殿上有一座大钟,冲过去就轰隆隆地敲打起来。这一敲不要紧,这本是通天钟,一敲就惊动了天上的玉帝。

玉帝忙问身边的太白金星。太白金星掐指一算,便对玉帝说:“这是有人在森罗殿闹事,这人本是天上的天魁星,现在在冥界叫冤。”于是又把钟馗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玉帝转念一想,当年孙猴子因为不服天庭管束,闹得鸡犬不宁,如今钟馗又在闹事,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好。便马上将阎王召来,吩咐道:“这钟馗本是天上的天魁星下凡,因在人间遭受了很多的冤屈,才闹到这步田地,也是情有可原的。你回去之后,照我的意思,封他为驱鬼将军,专管人间的大小妖魔,这里有一把青锋宝剑,你就代为转交给他吧!”

阎王领了玉帝的旨意,急忙回到地府。把钟馗叫到跟前,传达了玉帝的旨意,并把宝剑交给了他,自己还送给他一个化鬼的葫芦,作为他的随身法宝。

就这样,钟馗便成了人间的专管驱鬼和捉鬼的神。但是,真正使他名声显赫还得归功于他替唐明皇捉鬼和一代画圣吴道子为他作画这两件事。话说天元年间,唐明皇在骊山巡察完校武后回到宫中,一直闷闷不乐,一会儿就昏昏睡去了。睡下之后,唐明皇就梦见一个小鬼:一只脚光着,另一只脚穿着草鞋,腰上又还吊着一只鞋,同时还别着一把破扇子。他看到这个鬼走到龙床边偷走了贵妃的香袋和自己的玉笛。明皇见此,大着胆子斥骂。小鬼却笑嘻嘻地说:“我是名叫虚耗的小鬼,虚就是说偷人家的财物来取乐,耗就是要使人减喜添忧,把人的好事变成坏事。”明皇见它说话如此无理,怒不可遏,正想叫武士前来捉拿这个小鬼。忽然,看见一巨大的鬼,手持一把宝剑,腰间挂着一个葫芦,蹬着黑靴,不费吹灰之力,一把抓住小鬼,就折成了两段,并把小鬼塞进了腰间的一个葫芦里。明皇大惊失色,问他是何人。那大鬼恭敬地说道:“我就是钟馗,现已被封为人间的驱鬼神,因感激皇上的厚葬之恩,特来报答皇上的。”唐明皇听了,感到很羞愧,就加封了钟馗。

这样,等到唐明皇醒来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全好了,并兴致极高地召吴道子上殿,要吴道子依照他的梦境把钟馗的像画出来。吴道子身为画圣,自然手笔不凡,一会儿就如亲历了梦境一般,把钟馗的像惟妙惟肖地画了出来。明皇看着画像,赞不绝口,并赏给他黄金一百两。明皇还立即下旨,诰喻天下:往后,每到除夕之夜,家家必须挂上驱鬼大神钟馗的画像。

从此以后,钟馗名声大震,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驱鬼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韩寿偷香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韩寿偷香”是男女私会的代名词,那么这里面有什么典故呢?这是小编准备的韩寿偷香历史典故,快来看看吧。

西晋的头号重臣贾充,有一个叫贾午的小女儿。贾充在家中宴请属下官员的时候,贾午从幕帐之后偷看,忽然发现里面有一个小帅哥,英姿飒爽,眉目俊秀,当下颇为心动。回到内室后她向丫鬟们打听那小帅哥是谁,可巧有个丫头知道那人叫韩寿,是自己以前的主人。贾午“发大感想”,做梦都梦见韩寿。这个丫鬟就前往韩寿家,做起了女说客。她对韩寿说自己的女主人如何如何艳丽动人,又如何如何对韩寿一往情深,韩寿又如何如何“潇洒帅哥,淑女好俅”。韩寿听了以后,情绪非常激动,觉得要是不采取行动,妄称了“帅哥”二字。当下这个丫鬟就来往于贾午和韩寿之间,将偷情措施安排妥当。韩寿虽然是帅哥,但也是运动健将,敏捷过人。到了晚上,韩寿就到贾府,翻墙而过,在丫鬟的指引下,到贾午卧室之内,做起情爱之事。家里上上下下,都毫无察觉,只有贾充眼光比较敏锐,发现小女儿“悦畅异于往日”,不过也猜不透其中缘故。

事情被察觉起源于一种外国香料。当时西域向晋朝皇帝进贡一种奇特的香料,涂在人身上,一个月香味都不会散去。皇上视为奇宝,只将它赏赐过贾充和另一个高级官员两人而已。贾午也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只有用在自己情郎身上才不算糟蹋,就将它私下送给了韩寿。韩寿少年心性,当即把它用将起来。韩寿浑身香喷喷地上班,引起了上司贾充的警惕。贾充提鼻子一闻,觉得这是西域香料的味儿。贾充的脑筋马上高度开动,联想到家里的香料,联想到女儿“异于往日”的悦畅,联想到韩寿的那张小白脸……贾充回家后马上展开了调查,发现自己的院墙有些问题。他把贾午身边的丫鬟捉来一通恫吓拷问,发现了自己女儿的小秘密。这件事情以喜剧结尾结束:贾充安排了女儿和韩寿的婚事。

得到爱情的不止荀粲与韩寿。那个掉进茅坑的王戎,他的妻子就喜欢用“卿”来称呼他。“卿”在古代,是上对下表示亲近的称呼,丈夫对妻子可以用“卿”,妻子对丈夫则应该用敬语。王戎对妻子的习惯不满意,说你这么乱叫不符合礼法。王夫人做出了动人的回答:“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就是说:我亲你爱你,才叫你“卿”,我不叫你“卿”,谁还有资格叫你“卿”?王戎对这样热情似火的回答,估计早已酥倒,哪里还有反对的气力?

《世说新语·惑溺篇》记述了“韩寿偷香”的故事。

韩寿是三国时魏司徒韩暨的曾孙,家世既好,年少风流,才如曹子建,貌似郑子都,走在街衢,妇女多暗暗瞩目。贾充聘他来做属官,每次会集宾客,他女儿都从窗格子中张望,见到韩寿,就喜欢上了,心里常常想念着,并且在咏唱中表露出来。后来她的婢女到韩寿家里去,把这些情况一一说了出来,并说贾女艳丽夺目。韩寿听说了,意动神摇,就托这个婢女暗中传递音信,到了约定的日期就到贾女那里过夜。韩寿跳墙进去,贾家没有人知道。

此后,贾充发觉女儿越发用心修饰打扮,心情欢畅,不同平常。后来贾充会见下属时,闻到韩寿身上有一般异香,这是外国的贡品,一旦沾到身上,几个月香味也不会消散。贾充思量着晋武帝只把这种香赏赐给自己和陈骞,其余人家没有这种香,就怀疑韩寿和女儿私通,但是围墙重叠严密,门户严紧高大,韩寿从哪里进来的呢?于是借口有小偷,派人修理围墙。派去的人回来说:“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两样,只有东北角好像有人跨过的痕迹,可是围墙很高,不是一般人能跨过的。”贾充就把女儿身边的婢女叫来审查讯问,婢女把情况说了出来。贾充秘而不宣,把女儿嫁给了韩寿。

贾女偷香的风流韵事被后人津津乐道,成为男女私会的代名词。古称“相如窃玉、韩寿偷香、张敞画眉、沈约瘦腰”为风流四事。每每人称“韩寿偷香”,其实偷香的是贾女,“贾女偷香”称为“韩寿偷香”多是男性文人以风流自况的方便说法。

在这个故事中,贾女痴情、大胆、主动。她的这一大胆违礼行为被他的父亲承认。贾充身为廷尉,曾为朝廷制定法令,但对女儿的败德行为竟无一句责备的话,就可看出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确实比较开放,而这些都是儒家礼教崩溃以后的现象,在礼法严峻的汉代,这些现象是少见的。当然,也不排除他有家丑不可外扬的顾忌,再说韩寿有才有貌,择这样的乘龙快婿也不丢份儿,这桩婚事也是门当户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典故:孟尝君的门客的故事

全文共 190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读:孟尝君是齐国的贵族,名叫田文。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专门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门下来的,他都收留下来,供养他们。这种人叫做门客,也叫做食客。据说,孟尝君门下一共养了三千个食客。其中有许多人其实没有什么本领,只是混口饭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历史典故,欢迎参考阅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秦昭襄王为了拆散齐楚联盟,他使用两种手段。对楚国他用的是硬手段,对齐国他用的是软手段。他听说齐国最有势力的大臣是孟尝君,就邀请孟尝君上咸阳来,说是要拜他为丞相。

孟尝君上咸阳去的时候,随身带了一大帮门客。秦昭襄王亲自欢迎他。孟尝君献上一件纯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见面礼。秦昭襄王知道这是很名贵的银狐皮,很高兴地把它藏在内库里。

秦昭襄王本来打算请孟尝君当丞相,有人对他说:“田文是齐国的贵族,手下人又多。他当了丞相,一定先替齐国打算,秦国不就危险了吗?”

秦昭襄王说:“那么,还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们说:“他在这儿已经住了不少日子,秦国的情况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儿能轻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尝君软禁起来。

孟尝君十分着急,他打听得秦王身边有个宠爱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个妃子叫人传话说:“叫我跟大王说句话并不难,我只要一件银狐皮袍。”

孟尝君和手下的门客商量,说:“我就这么一件,已经送给秦王了,哪里还能要得回来呢?”

其中有个门客说:“我有办法。”

当天夜里,这个门客就摸黑进王宫,找到了内库,把狐皮袍偷了出来。

孟尝君把狐皮袍子送给秦昭襄王的宠妃。那个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劝说把孟尝君释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发下过关文书,让孟尝君他们回去。

孟尝君得到文书,急急忙忙地往函谷关跑去。他怕秦王反悔,还改名换姓,把文书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关上,正赶上半夜里。依照秦国的规矩,每天早晨,关上要到鸡叫的时候才许放人。大伙儿正在愁眉苦脸盼天亮的时候,忽然有个门客捏着鼻子学起公鸡叫来。一声跟着一声,附近的公鸡全都叫起来了。

守关的人听到鸡叫,开了城门,验过过关文书,让孟尝君出了关。

秦昭襄王果然后悔,派人赶到函谷关,孟尝君已经走远了。

孟尝君回到齐国,当了齐国的相国。他门下的食客就了。他把门客分为几等:头等的门客出去有车马,一般的门客吃的有鱼肉,至于下等的门客,就只能吃粗菜淡饭了。有个名叫冯驩(一作冯煖)的老头子,穷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尝君门下来作食客。孟尝君问管事的:“这个人有什么本领?”

管事的回答说:“他说没有什么本领。”

孟尝君笑着说:“把他留下吧。”

管事的懂得孟尝君的意思,就把冯驩当作下等门客对待。过了几天,冯驩靠着柱子敲敲他的剑哼起歌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呀!”

管事的报告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照一般门客的伙食办吧!”

又过了五天,冯驩又敲打他的剑唱起来:“长剑呀,咱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呀!”

孟尝君听到这个情况,又跟管事的说:“给他备车,照上等门客一样对待。”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又问管事的,那位冯先生还有什么意见。管事的回答说:“他又在唱歌了,说什么没有钱养家呢。”

孟尝君问了一下,知道冯驩家里有个老娘,就派人给他老娘送了些吃的穿的。这一来,冯驩果然不再唱歌了。

孟尝君养了这么多的门客,管吃管住,光靠他的俸禄是远远不够花的。他就在自己的封地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向老百姓放债收利息,来维持他家的巨大的耗费。

有一天,孟尝君派冯驩到薛城去收债。冯驩临走的时候,向孟尝君告别,问:“回来的时候,要买点什么东西来?”

孟尝君说:“你瞧着办吧,看我家缺什么就买什么。”

冯驩到了薛城,把欠债的百姓都召集拢来,叫他们把债券拿出来核对。老百姓正在发愁还不出这些债,冯驩却当众假传孟尝君的决定:还不出债的,一概免了。

老百姓听了将信将疑,冯驩干脆点起一把火,把债券烧掉。

冯驩赶回临淄,把收债的情况原原本本告诉孟尝君。孟尝君听了十分生气:“你把债券都烧了,我这里三千人吃什么!”

冯驩不慌不忙地说:“我临走的时候您不是说过,这儿缺什么就买什么吗?我觉得您这儿别的不缺少,缺少的是老百姓的情义,所以我把‘情义’买回来了。”

孟尝君很不高兴地说:“算了吧!”

后来,孟尝君的声望越来越大。秦昭襄王听到齐国重用孟尝君,很担心,暗中打发人到齐国去散播谣言,说孟尝君收买民心,眼看就要当上齐王了。齐湣王听信这些话,认为孟尝君名声太大,威胁他的地位,决定收回孟尝君的相印。孟尝君被革了职,只好回到他的封地薛城去。

这时候,三千多门客大都散了,只有冯驩跟着他,替他驾车上薛城。当他的车马离开薛城还差一百里的时候,只见薛城的百姓,扶老携幼,都来迎接。

孟尝君看到这番情景,十分感触。对冯驩说:“你过去给我买的‘情义’,我今天才看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唐朝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400 字

+ 加入清单

无论从人类社会早期的历史记忆来看,还是在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后续过程中,故事都是历史传承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普及历史知识的主要方式,历史则是故事取材的重要来源。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唐朝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借鉴!

唐朝的历史典故篇一:尉迟恭殴打李道宗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的阴历9月29日,唐太宗李世民来到庆善宫举行宴会,而且还在宴会上吟诗作赋,有娱乐节目,参与宴会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庆善宫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选择这样的宅子举办宴会,也可以说是比较随和的私人宴会。

当然,气氛随和不等于随便,排座次就有讲究。当时参与宴会的有同州刺史尉迟敬德,就是隋唐名将尉迟恭。尉迟将军的分量大家是知道的,在唐太宗开创江山的武将当中,尉迟恭和秦叔宝、程咬金等都是位置居前的大功臣,李世民当年被单雄信追杀的时候,是尉迟恭及时出马救主,将单雄信打下马,让李世民免了一难。这个不仅“说唐”里有,正史里也有。

然而,这天居然有人坐在尉迟恭位置的上头,老尉迟将军讲话很不讲客气,冲着那人吼:“你立了什么功劳,居然敢坐在老子上面。”

坐在尉迟恭下头的任城王李道宗出来好意劝解,没想到尉迟恭不领情,抡起拳头对着李道宗一顿狂扁,尉迟将军一手好拳棒,李道宗不一会就满脸乌青,最严重的是,眼睛都几乎被揍瞎了。

李道宗是唐太宗堂弟,也是大唐的开国功臣,李世民看着自己的老部下殴打自己的堂弟,那滋味不好受,于是宴席也不开了,很不高兴地打道回府。

李世民没有公开处分尉迟老将军,而是私下里给他上了一堂历史课:“我过去对汉高祖诛杀功臣的事,是持否定态度的,我诚心诚意地希望和你们这帮文武功臣一起保守这富贵美好的生活,子子孙孙绵延不绝。不过,今天你是闹得过分了点,你任职以来,不良记录也不少,看老兄你的表现,我才明白汉高祖杀韩信,将彭越剁成肉末,也不能说全是汉高祖的错。咱们大唐立国,讲究法度,其实就是赏与罚。你该有什么待遇和恩宠都给你了,非分的你就不要去痴心妄想了。希望老兄你好好自勉,努力加强修养,不要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尉迟恭天不怕地不怕,但还是怕老大,从此,他就收敛了很多。史载他后来天天在家里练仙丹打坐,安享晚年。

唐太宗这番话多少带点威胁,然而他对待老下属的方法还是很得体的,他没有选择在公共场合批评,照顾了尉迟恭的面子,选择在私下里进行教育,让他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也没有直接说要如何处理,而是引用历史上的往事进行旁敲侧击,可以说仁至义尽,对得起尉迟恭的功劳,也对得起大唐的法度。

唐朝的历史典故篇二:柴绍是负心汉?

柴绍(588年-638年),字嗣昌,晋州临汾洪洞县(今山西临汾市尧都区贾得乡柴村)人,唐朝初期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娶唐高祖女平阳昭公主为妻,唐朝建国以后封为霍国公,食邑封一千二百户。 柴绍幼以任侠闻。补隋为太子千牛备身,渊起兵,绍兼领马军总管,率先登陷阵。高祖武德初,从李世民征战,以功封霍国公。太宗贞观初,转左卫大将军,出为华州刺史,后加镇军大将军。

负心汉之说

纪录平阳公主事迹的《旧唐书》和《新唐书》一作于后晋,一作于北宋,但无一记载平阳公主的名字和年龄。唐高祖李渊共有19个女儿,平阳公主排行老三。平阳公主的母亲是李渊 的原配窦氏,也就是李建成,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母亲。李建成和李世民相差十岁,李世民和李玄霸同年,和李元吉差不到两岁,这样推断,平阳公主最大的可能就是李建成的妹妹 ,李世民的姐姐。

平阳公主在李渊太原起兵前就嫁给了柴绍。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五月李渊起兵前让家人亲戚逃回太原,其中包括儿子建成、元吉,女婿柴绍等人。这时柴绍和平阳公主在京城洛阳,柴绍接到李渊的信后,对 平阳公主说:“你老爸要造反,我想去和他会合。我们一起跑肯定跑不掉,把你留下我又怕你会有危险,你说怎么办?”平阳公主立刻说:“你尽管一个人走,我妇道人家,躲起来很容易,到时候自有办法。”于是柴绍就丢下老婆独自逃走了。

平阳公主回到李家在武功县的别宅,遂散家资 ,招引山中亡命之徒,得到数百人,起兵响应李渊。又派家僮马三宝说服附近的“盗贼”何潘仁、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投诚,攻克长安附近不少县城。她严明法令,禁止士兵抢劫,附近的人都来投奔,最后集结兵力七万人之多,威振关中。

公元617年9月,李渊主力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发现平阳公主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于是派柴绍带了几百骑兵去迎接平阳公主。接下来,平阳 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李世民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打长安。柴绍与平阳公主夫妻二人各领一军,各自有各自的幕府,平阳公主的这一万多精兵就称为“娘子军”。唐军能南渡黄河进入关中,不作一战就包围长安,然后很快攻克之,平阳公主的功劳是至关重要的。关中平定之后,这才被封为"平阳公主",因为独有军功,每次赏赐,都与其他公主有所不同。

长安之战后,平阳公主的事迹就不再见于史籍,直到她武德六年(公元623年)2月初去逝。史书上记载了她的死讯。而之所以会记上这一笔还主要是由于她的葬礼与众不同,有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辂、麾幢、班剑四十人、虎贲甲卒。礼官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李渊则说:“鼓吹就是军乐 ,从前公主亲临战阵,擂鼓鸣金,参谋军务,古时候有这样的女子吗?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特地破例以军礼下葬平阳公主,并且诏命按照谥法所谓"明德有功曰“昭”,谥平阳公主为“昭”。

唐朝的历史典故篇三:大唐女将樊梨花

樊梨花,唐太宗贞观年间人,父樊洪为西凉国(西突厥)寒江关守将,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敢爱敢恨、胸怀宽广的大唐奇女,文武全才的兵马大元帅。

樊梨花,美丽无双,武艺最高,天下无敌;虽受辱含冤,却申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德报怨。她的形象是超常的,美丽的,深刻的,她所体现的正是中国妇女伟大的独立于世的精神。

与薛丁山的相知相识

隋末唐初,唐王李渊夺取隋朝政权,建立了唐朝。由于治理有方,国力强盛,声望很高,西域各地纷纷遣使到中原与大唐修好,伊吾城主石万年举七城首先归附大唐。但自持强大的突劂势力不甘衰败,常常出兵侵挠唐王朝控制的西州和伊州,还挟制焉耆王,挑动高昌王和伊州城主与大唐为敌,甚至阻断交通,劫掠各国使臣。

当时,镇守河西锁阳城的大唐名将薜仁贵,智勇双全,顿食斗米,膂力过人,单臂可以扶起被狂风刮倒的营帐旗杆,在唐初是东征西战中一位勇猛强悍的老将。

为阻止突厥侵挠,唐王朝遣守边将军薜仁贵发兵西征,当大军开赴东天山脚下,与突厥兵马对阵准备厮杀时,只见薜仁贵身披战袍,手持方天画戟,英姿勃发,气度非凡,为了边阵的安定,为了丝路畅通,大唐的统一,他在短兵相交之刻,向敌阵张弓连发三箭,射中敌阵大小头目三人。这在敌军阵营中立即引起一片惊慌。敌阵首领深感薜仁贵久经沙场,武功高强,非等闲之辈,自知绝不是对手,便立即下马请降议和,使即将血染东天山的一场恶仗才没有重演。这就是“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凯歌入汉关”这一美传的由来。

当薜仁贵回师白虎关(在今安西与柳园之间)休整时,传说前来支援薜仁贵之子薜丁山误以为营帐内突然显现白虎星下凡,慌乱中张弓就射,竟然把薜仁贵当白虎星射杀身亡,这个带有神化色彩的故事虽然不足为信,但薜仁贵三箭定天山的美言却千百年来广泛流传在民间。

樊梨花是参与唐王朝西征中的一员女将。据传樊梨花原本是唐朝蕃邦一个山寨的首领,并不依附唐军,只因为西突厥不断东侵骚挠,具有爱国热情的樊梨花在唐将程咬金的劝说和邀请下,才毅然起兵西征。在她转战天山南北过程中,配合唐军确实打了不少胜仗,表现非常英勇,不仅为唐军弘扬了军威,也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生动感人的传说,像在东天山焕彩沟点将换装的故事,在鸣沙山同敌人遭遇,欲血奋战,最后流传下来的沙山藏营典故等……如今,你若沿哈巴公路老路前往山北,在走进南山口不远,便可看到一个叫焕彩沟的地方,这里有一块巨大的汉碑,就曾是唐代樊梨花行军途中休整的地方。因为从这里越往山里走,天气会越凉,若回头往山外走,天气则会越热,所以樊梨花才传令人马在此停留,进行了点将换装,并为死难将士在这里准备了棺木。当时人们见此情景,便给此处留名叫棺材沟。延用到清代,一次宁远大将军岳钟琪路过这里,听说这条沟叫棺材沟,觉得很不好听,也不吉祥,便下令更改为今日的名子叫焕彩沟。

沙山藏营则是说樊犁花在西征中,先派一营女兵探路,在走进草原柳条河边的沙山子时,没想到突然同埋伏在沙山附近的突厥铁骑遭遇,战斗打得非常激烈,结果终因援军未能及时赶到,女营寡不敌众,伤亡残重。当樊犁花率大军赶来把敌军打跑,才将壮烈牺牲的战士埋葬于沙山之下。另有一说是西征女兵有一营当时先扎营于沙山之下,没想到一夜之间,天气突变,狂风大作,越刮越猛,铺天盖地,防不胜防,第二天女兵全被埋在厚重的沙山之下。后来每到风天或者有人上山滑沙,沙山就会发出各种响声,音量随着震动大小变化不同,时而像战鼓雷鸣,时而像战马冲锋,时而似精灵哭泣,时而又如万众欢呼,时隐时现,若幻若真,人们说这是长眠在沙山下的征战将士忠魂不散。其实呢,仔细想想,这不过是人民群众把古代征战将士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总愿同大自然的物理现象相结合罢了,以表达后人对传说中的远征将士的一种缅怀之情。

樊梨花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巾帼英雄。和花木兰、穆桂英相比,她身上的神话色彩似乎还要浓厚一些。《说唐》、《薛家将》在讲到薛仁贵征西的故事时,无一例外都要讲到这样一位富有叛逆精神并且敢于大胆追求理想爱情的古代女子。故事说的是在大唐贞观年间,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登上唐王朝皇帝宝座之后,以现在甘肃武威为中心的西凉国等一些西北小国不愿接受唐王朝的管辖,并以武力和唐王朝相对抗。为此,唐太宗李世民决定派薛仁贵前去征讨。所有关于樊梨花的传说便都发生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上。

关于樊梨花的身世,民间的传说多数认为和她的出生有关。说她出生之时就因有人预言她会弑父杀兄,而被自己的父亲,也就是西凉国寒江关守将樊洪扔在了野河滩上。后来,据说是一位得道的高人梨山老母途径此地将她带到山中。在抚养她长大的同时,教会了她移山倒海的法术。也许是因为人的天性,18岁的樊梨花在一次游历中偶然遇见了薛丁山,也就是唐王朝征西元帅薛仁贵的公子,并一见倾心。从此之后,她便开始了对理想爱情的苦苦追求与守候。为了爱情,她将薛丁山抓了三次放了三次;为了爱情,她在劝说自己的父兄归顺唐王朝而没有结果的情况下,杀死了自己的父兄。可即使这样,满脑子正统思想并抱有偏见的薛丁山对她却依然不冷不热。就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与她结了婚,也还要将樊梨花一休再休。只是后来战事吃紧,所以才又有了“三请樊梨花”的故事。据说后来还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了圣旨,由程咬金做媒,才最终促成了他们两人的婚事,也才有了后来因为反唐而被人们记住名字的薛刚。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女娲补天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74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天,没有地,没有山川湖泊,没有花草树木,没有飞禽走兽,更不用说有人类。

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才有了万物生灵。不知哪一年,西天突然塌了一块,天河中的水哗哗地从缺口流下人间,淹死了无数人畜,天下顿时沦为泽国。

当时,有个姑娘名叫女娲,住在再大的水也淹不到的山崖洞里。她目睹百姓颠沛流离,动了恻隐之心,立誓要把天上缺口补起来。她离开所住的崖洞,爬过无数高山,淌过许多大河,到处寻求补天的办法,可是都无结果。

她疲倦极了,坐下来歇息,不知不觉睡着了,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有一位神仙告诉她,昆仑山顶堆满许多五色宝石,用大火将宝石炼过,就可以拿来补天。

女娲醒来后,就直奔昆仑山。昆仑山高耸陡峭,更有狮虎等恶兽无数,等闲人上不了山。但她一心一意想早日找到补天的宝石替天下百姓消灾,道路崎岖险恶,全不加理会,日夜兼程,来到昆仑山下。

举头一望,到处是处锯似的荆棘、犬齿般的乱石,不但上山无路,山顶更高不可攀。然而她不怕险阻,拨开荆棘,攀过乱石,手脚伤痕累累,脸也被剌花,仍不分日夜往上爬,正当爬得疲惫不堪时,荆棘丛中突然扑出一只老虎,对她张牙舞爪。女娲正要躲避,老虎抢先一步一把抓住了她,张开血盆大口,要咬她的头。她镇定地说:“老虎,你先别性急,我这个头可以给你吃,可要等我去山顶找到宝石,补好天上缺口,你再来吃好不好?”

老虎似知人意,就放她走了。女娲再往上走,山越来越陡,雾也越来越浓,累得走不动了。她跌跌撞撞,爬爬滚滚,始终不停步。突然一阵狂风吹来,一只金毛雄狮从林中跃出,一口咬住女娲的头发。老虎从后面赶上来,对着狮子咆吼说:“这妞儿是我先抓到的,说好她补完天后让我吃,你竟敢抢先?”

狮子听了放下女娲,和老虎厮斗起来。结果狮子不敌,被老虎赶跑了。但老虎生怕女娲再让狮子抢去,就尾随女娲,一直跟到山顶。

女娲在山顶上终于找到五色宝石。她捡了许多,堆在山顶上,烧起一把大火,炼了九九八十一天,把宝石炼成熔浆。眼看熔浆炼成,女娲高兴极了,一次又一次用双手捧起熔浆拿去补天,直至天上缺口滴水不漏,她才舒了口气。这时,地上的百姓见天河水不再漏下来,纷纷重整家园,再过快活的日子。

女娲知道大功告成,完成了心愿,于是履行诺言,满心欢喜地对老虎说:“你现在可以吃我了!”

说完,她伸长颈项,等老虎来吃。说也奇怪,老虎并不来吃,反而和气地说:“像你这样一个为民造福、舍已为人的姑娘,我怎么能吃?况且,你将天补得完整无缺,我看了也开心。只是你还有剩余熔浆,多补一些,不是更牢靠吗?”

女娲听了,觉得老虎的话有道理,于是把剩下的熔浆全捧起来,高举双手,预备将缺口再加填补。眼看就要到天顶了,哪知突然从南海刮来一股狂风,吹得树倒山摇,女娲手中捧着的熔浆也吹掉了。

女娲一急,竟哭了起来。老虎见她这样,就对她说:“姑娘先不要哭,快骑到我背上,我们去把熔浆追回来。”

女娲果然止住泪,立即骑到老虎背上。老虎飞身跳下山崖,脚踏彩云,向光彩夺目的熔浆追去。

老虎背着女娲飞过三山五岳,飞过黄河长江,因为风太急了,始终没有追上。其后风渐渐平息了,他们加快脚步,哪知色彩斑斓的熔浆又慢慢向茫茫的大地落下去,他们唯有加一把劲向下追。追到洞庭湖上空,眼看就要追上了,老虎一时高兴,吼叫数声,慢了脚步。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刹那,女娲来不及接回熔浆,眼看着熔浆直泻洞庭湖。

熔浆一落到湖里,霎时间五彩缤纷,霞光万道,照得湖水通明透亮,不久熔浆就变成了七十二座形态不同的山峰,在水中半沉半浮,那白玉盘似的洞庭湖,添上了迷人的景致。

女娲虽然惋惜,但又觉得熔浆落入人间,也是好事。她落下来,站在还没有凝固的山峰上,脚下踩的是绿宝石熔浆,留下了一双深深的脚印。她再行几步。原来带软的山峰就凝结了,成为一个小岛。

也不知过了多久,娥皇、女英追寻夫君舜帝来到这儿,知道舜的噩耗,哭死在山上,后人就称这座山为“君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典故:李特的流民大营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西晋的腐朽统治和混战,给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加上接连不断的天灾,许多地方的农民没有粮吃,被迫离开自己的故乡,成群结队到别的地方逃荒。这种逃荒的农民叫做“流民”。

公元298年,关中地区闹了一场大饥荒,略阳(治所在今甘肃天水东北)、天水等六郡十几万流民逃荒到蜀地。有一个氐(音dī)族人李特和他兄弟李庠、李流,也跟着流民一起逃荒。一路上,流民中间有挨饿的、生病的,李特兄弟常常接济他们,照顾他们。流民都很感激、敬重李特兄弟。

蜀地离开中原地区比较远,百姓生活比较安定。流民进了蜀地后,就分散在各地,靠给富户人家打长工过活。

益州刺史罗尚,却要把这批流民赶回关中去。他们还在要道上设立关卡,准备抢夺流民的财物。

流民们听到官府要逼他们离开蜀地,想到家乡正在闹饥荒,回去也没法过日子,人人都发愁叫苦。

流民们向李特诉苦,李特几次向官府请求放宽遣送流民的限期。流民听到这个消息,感戴李特,纷纷投奔他。

李特在绵竹地方设了一个大营,收容流民。不到一个月,流民越聚越多,约摸有两万人。他的弟弟李流也设营收容了几千流民。

李特收容流民之后,派使者阎彧(音yù)去见罗尚,再次请求缓期遣送流民。

阎彧来到罗尚的刺史府,看到那里正在修筑营寨,调动人马,知道他们不怀好意。他见了罗尚,说明了来意。罗尚对阎彧说:“我已经准许流民缓期遣送了,你回去告诉他们吧!”

阎彧直爽地对他说:“罗公听了别人的坏话,看样子恐怕不会饶过他们。不过我倒要劝您,不要小看了老百姓。百姓看起来是软弱的,您若逼得他们无路可走,众怒难犯,只怕对您没有好处。”

罗尚假惺惺地说:“我不会骗你,你就这样去说吧!”

阎彧回到绵竹,把罗尚那里的情况一五一十告诉李特,并且对李特说:“罗尚虽然这样说,但是我们不能轻信他,要防备他偷袭。”

李特也怀疑罗尚的话不可靠,立刻把流民组织起来,准备好武器,布置阵势,准备抵抗晋兵的进攻。

到了晚上,罗尚果然派部将带了步兵、骑兵三万人,偷袭绵竹大营。

晋军进入李特的营地,李特故意镇静自若躺在大营里。晋将自以为得计,一声号令,叫兵士猛攻李特大营。

三万晋军刚进了营地,只听得四面八方响起了一阵震耳的锣鼓声。大营里预先埋伏好的流民,手拿长矛大刀,一起杀了出来。这批流民勇猛无比。一个抵十个,十个抵百个。晋军没有料到流民早有准备,心里一慌,已经没有斗志,被流民杀得丢盔弃甲,四散逃窜。两三个晋将逃脱不了,被流民们杀了。

流民们杀散晋军,知道晋朝统治者不会罢休,就请求李特替他们作主,领导他们抗击官府。

李特和六郡流民首领一商量,大家推李特为镇北大将军,李流为镇东将军,几个流民首领都被推举为将领。他们整顿兵马,军威大振。过不了几天,就攻下了附近的广汉,赶走了那里的太守。

李特进了广汉,学汉高祖刘邦的样子,宣布约法三章,打开了官府的粮仓,救济当地的贫苦百姓。流民组成的军队在李特领导下,纪律严明。蜀地的百姓平时受尽晋朝官府的压迫,现在来了李特,生活倒安定起来,怎么不高兴。民间编了一个歌谣说:“李特尚可,罗尚杀我。”

罗尚表面上派使者向李特求和,暗地里勾结当地豪强势力,围攻李特。李特在奋勇抵抗之后,战败牺牲。他的儿子李雄继续率领流民战斗。公元304年,李雄自立为成都王。过了两年,又自称皇帝,国号大成。后来到李雄侄儿李寿在位时,改国号为汉。所以历史上又称“成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吕布戏貂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按着王允和貂蝉商定的“ 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收为义女许给吕布为妻。为挑拨董卓与吕布的关系,后来又把貂蝉送给董卓为妾。

吕布见貂蝉被董卓霸占,心中愤愤不平。貂蝉在吕布面前也假意伤心落泪。一日,董卓上朝议事,吕布忙跑加相府来会貂蝉,二人来到风仪亭,貂蝉凄凄切切地说:“我忍辱偷生是为了见将军一面,表白我心意,我本应该服侍将军,现在却被董卓霸占,今日见面,我心意已了,今生不能作夫妻,再等来世吧!”说完纵身要往荷花池跳。吕布上前抱住说:“我今生不娶你,绝非英雄!”董卓在殿上正议事,回头不见吕布,心中疑惑,急忙回府。

进后堂找不到貂蝉,问丫环才知貂蝉、吕布在后花园。董卓急赶到后花园,向二人在吼一声,吕布转身就跑。董卓回到卧室,见貂蝉哭得泪人一般,责问貂蝉说:“你为什么私通吕布!”貂蝉哭诉道:“我在后花园看花,吕布进来调戏我,我急忙躲开,他提画戟把我赶到凤仪亭……”,后来,董卓找吕布追问貂蝉被调戏之事,吕布反目刺死了董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肉袒牵羊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98 字

+ 加入清单

楚庄王为了郑襄公要求讲和,才去请陈灵公来跟郑国一块儿订立盟约,没想到陈灵公给夏征舒杀了,他只好把三国订约的事搁下,先去平定陈国的内乱。赶到楚庄王收服了陈国,郑襄公又归附了晋国。这一来,差点把楚庄王气坏了。他恨郑国说了不算,打算再去征伐。令尹孙叔敖说:“咱们去打郑国,晋国一定去救;要征服郑国,必须打败晋国。因此,非发大军不可。”楚庄王就率领三军,在公元前597年(周定王10年,楚庄王17年,晋景公3年,郑襄公8年), 浩浩荡荡直向荥阳进发。

楚国的军队占领了郑国的四郊,把荥阳团团围住,日夜攻打。郑襄公一心依靠着晋国,眼巴巴地等着晋国的救兵。楚国人一连气打了十七天。郑国人死伤了不少,将士们咬着牙,守住城,时时刻刻盼着晋国人来救。他们的希望每天跟太阳一同升起来,又每天跟太阳一同落下去。末了荥阳东北角的城墙给楚国人打坏了一大段,一下子倒了好几丈。全城的老百姓一齐全哭了起来。那种大喊大叫发疯似的哭声把整个荥阳城变成了地狱。男女老少只是哭着、哭着。全城的人等着给人家屠杀,或者全掳了去做奴隶。楚庄王一听到全城的哭声,立刻下令退兵。公子婴齐拦住说:“咱们一连气攻打了半个多月,好容易打塌了一段城墙,就该冲进城去,怎么反倒退兵呐?”楚庄王说:“别这么说。郑国人已经知道咱们的厉害了。何必再用武力呐?我不愿意人家光知道咱们的厉害,咱们还得叫人家知道咱们的好心眼。”跟着,楚国的军队退去了十几里,让郑国人缓一口气。

楚庄王只知道好心眼就是好心眼,可不知道怎么样玩花样让人家都知道他的好心眼。比方说:齐桓公要帮助邢国和卫国,并不立刻就动手,他得等着那两国给北狄灭了以后,才向列国诸侯大声嚷嚷,去重新建造夷仪和楚丘,这么着,人家才知道他的好心眼。晋文公要收服原城,他先下命令:三天之内攻不下来,他就不要原城了,大家伙儿嚷嚷出去,人家才把他追回去。宋襄公要用仁义去抵抗武力,他必得做了一面大旗,把“仁义”两个字打出来,人家才能够瞧出他的好心眼。楚庄王对这一手可玩不出来。他下令退兵,谁也不知道这是他的好心眼,这不是白饶吗?郑襄公和那些个等着挨杀的郑国人,一瞧楚国退了兵,不说楚国人让他们缓口气,反说是因为晋国的人马到了。大家伙儿精神百倍地先把城墙修好,等着晋国人替他们去打胜仗。楚庄王这才知道郑国并没有归附的意思,就又把荥阳城包围起来。郑国人一连气守了三个多月,还瞧不见晋国的人马。大家伙儿这才觉得不对头。楚国的大将乐伯率领着勇士上了城墙,杀散了守兵。另外一部分将士冲到城下,劈开城门。楚国的大队人马进了荥阳城。

楚庄王下令,不许杀害老百姓,不许抢掠财物。楚国的大军又整齐又严肃地到了大街上。迎面来了郑襄公。他打扮成罪犯的样子,披着头发,露着上身[文言叫“肉袒”],手里牵着一只羊,恭恭敬敬地来迎接楚国的军队。他跪在楚庄王面前,说:“我没有好好地伺候贵国,叫大王生气,这全是我一个人的不是。现在敝国的存亡全在大王手里。要是大王看着过去的交情,还让敝国做个属国,永远伺候贵国,这就是您的大恩大德了。”一边说着,一边直流眼泪。公子婴齐恐怕楚庄王耳软心活,就提醒他,说:“郑国直到打得顶不住了才投降。这种投降决不是出于真心。大王今天要是饶了他,让他归附,明天晋国人一到,得!他又背叛起来,那多麻烦哪!不如干脆把郑国灭了,省得以后再麻烦。”楚庄王可比公子婴齐精明得多了。他知道一时不能把郑国灭了,落得答应郑襄公把郑国收为属国。他就故意摆出大大方方的神气,说:“要是申叔时在这儿,他又该说我在庄稼地里夺牛了。”

楚庄王立刻下令退兵三十里。郑襄公带着几个大臣到楚国兵营里再要求楚庄王让郑国归附。楚庄王同他们订了盟约以后,带着大军回去了。

楚国的军队走了一程子,忽然来了个消息,说,晋国拜荀林父为大将,先垮[hu二声;先轸的儿子]为副将,率领六百辆兵车,已经到了黄河边上,前来搭救郑国。楚庄王叫军队安营下寨,要瞧瞧晋国人到底要怎么干。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燕王进南京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98 字

+ 加入清单

明太祖一面杀了一些权位很高的大臣,一面把他的二十四个儿子分封到各地为王。其中一部分藩王还拥有军队。明太祖认为这样做,可以巩固他建立的明王朝的统治,哪料到后来反引起了一场大乱。

明太祖六十多岁的时候,太子朱标死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音wén)以长孙的地位,被立为皇太孙。各地的藩王大都是朱允炆的叔父,眼看皇位的继承权落到侄儿手里,心里不舒服。特别是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音dì)一向带兵驻守北平(今北京市),多次立过战功,对朱允炆更不服气。

朱棣在明太祖的儿子中是比较精明能干的。据说有一次,明太祖叫朱允炆对对子,出的上联是“风吹马尾千条线”,朱允炆对的下联是“雨打羊毛一片膻(音shān)。”明太祖嫌他对的不好,马上沉下了脸。朱棣正好在旁边,就接嘴说:“孩儿倒也想了一个下联。”明太祖叫他说来听听。朱棣说:“日照龙鳞万点金。”原来龙是皇帝的象征。朱棣的对语,无非是想讨明太祖的欢心。明太祖听了,连声夸奖朱棣对得好。朱棣也就更不把朱允炆放在眼里了。

朱允炆虽然老实,对朱棣瞧不起他,毕竟还看得出来。皇太孙的东宫里,有个官员叫黄子澄,是朱允炆的伴读老师。有一次,朱允炆一个人坐在东角门口,皱起眉头长叹气。黄子澄见他心事重重,问太孙为什么发愁。朱允炆说:“现在几个叔父手里都有兵权,将来怎么管得了他们。”

黄子澄跟朱允炆讲了一个西汉平定七国之乱的故事,接着说:“当时吴楚七国诸侯这样强大,但是到他们发动叛乱,汉景帝一出兵,他们就垮了。殿下是皇上嫡孙,将来也不怕他们造反。”朱允炆听了,心总算放宽了一点。

公元1398年,明太祖死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这就是明惠帝,历史上又叫建文帝(建文是年号)。当时京城里就听到谣传,说几位藩王正在互相串联,准备谋反。建文帝听了这消息害怕起来,把黄子澄找来说:“先生可记得那次在东角门说的话吗?”

黄子澄说:“陛下放心,我怎么会忘记呢!”

黄子澄退出宫门,就找建文帝另一个亲信大臣齐泰一起商量。齐泰认为诸王之中,燕王兵力最强,野心又大,应该首先削除燕王的权力。黄子澄不赞成这个做法,他认为燕王早有准备,先从他下手,容易打草惊蛇,不如先向燕王周围的藩王下手。周王朱棣(音xiāo)是燕王的弟弟,他的封地在开封。如果先把周王除掉,就好比砍掉燕王的翅膀,下一步再除掉燕王就不难了。两人商量停当,就向建文帝回奏。建文帝听了很高兴,就找个由头派兵到河南把周王朱棣抓起来押到南京,削去王位,充军到云南。接着,又查出三个藩王有不法行为,把他们一个个削去王位。

燕王早就暗中练兵,准备谋反。为了麻痹建文帝,他假装发了精神病,成天胡言乱语,有时候还躺在地上,几天不起来。建文帝派使臣去探病,那时候正是大热天,燕王却坐在火炉边烤火,嘴里还不停地叫冷。使臣一回报,建文帝也相信燕王真的病了。

但是齐泰、黄子澄却怀疑燕王装病,他们一面派人到北平把燕王的家属抓起来,一面又秘密命令北平都指挥使张信带兵逮捕燕王,还约定燕王府的一些官员当内应。不料张信是站在燕王一边的,反向燕王告密。

燕王得到消息,就把王府里充当建文帝内应的官员全抓起来,宣布起兵。燕王是个精明人,知道建文帝毕竟是法定的皇帝,公开反叛,对自己不利,就找个起兵的理由,说要帮助建文帝除掉奸臣黄子澄、齐泰。历史上把这场内战叫做“靖难之变”(靖难是平定内乱的意思)。

燕王本来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手下有一支经过训练的精兵。他起兵南下,很快攻下了一些据点,许多州县的官员纷纷投降。建文帝害怕起来,撤了齐泰、黄子澄的职,想要燕王退兵。燕王哪肯罢休。

这场内战,差不多打了三年,到了公元1402年,燕军在淮北遇到朝廷派出的南军的抵抗,打得十分激烈。有些燕军将领主张暂时撤兵,燕王说:“这次进军,只能进,不能退!”

没多久,燕军截断南军运粮的通道,发起突然袭击。南军就一败涂地了。

燕军势如破竹,进兵到应天城下。建文帝见形势紧急,一面要将士拼死守城,一面派人向燕王求和,愿意割让土地,请求燕王退兵,又遭到燕王的拒绝。

过了几天,守卫京城的大将李景隆打开城门投降,京城终于被燕军攻破。

燕王带兵进城,只见皇宫大火熊熊,正在燃烧。燕王赶快派兵把大火扑灭,已经烧死了不少人。他查问建文帝的下落,有人报告说,燕兵进城之前,建文帝下命令放火烧宫,建文帝和皇后都跳到大火里自杀了。

燕王朱棣即位,这就是明成祖。到了公元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打那时候起,北京一直成为明朝的京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典故:宠辱不惊

全文共 1169 字

+ 加入清单

唐太宗时期,有个人叫卢承庆的人,为官清廉,做事认真,讲求实际。他当的是考工员外郎。这是隶属于吏部的官职,主要负责考察官员。当时,考察官员有级别标准,先大体分成上中下,然后每一级再分成上中下,比如最好的是上上,差一点的是上中,以及中中、中下、下下之类。

有一次,卢承庆考核一个兼督运粮的官员。这个人在运粮食的过程中,由于翻船把不少粮食掉进了河。因此,卢承庆只给他定了一个中下,"没给你弄个下下就是照顾你的面子了。你把船都弄翻了,国家的粮食丢失了那么多,所以只能给你中下这么一个评价。"可是,这个运粮官得到中下的评语,一点也没生气着急,反而谈笑自若,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卢承庆觉得,我给他这么低的一个评价,他都没生气,说明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这人还行;从这点上来讲,这个人有认错表现,有责任心,改个中中吧。改成中中后,这个运粮官也没因此而高兴。卢承庆心想这个人真绝,"宠辱不惊",无论怎样,他都能坦然面对。他又调查到,那次船翻了,不是他管理不善造成的,而是因为突然遇到刮大风,把粮船给吹翻了。总之,不是人为的原因。卢承庆一想:我给他中中看来也不合适,又改成了中上。这个运粮官还是没有因此而特别高兴。从此卢承庆对他印象很好,以后在吏部考核的时候,就注意提拔了他。

据说,卢承庆自己也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他认为作为一个官员,主要是为国尽忠,官职是升是降都不在乎。他最初当过考工员外郎,后来往上当过尚书左丞,最后还当过兵部侍郎,由于老说实话,得罪了皇上,获罪被贬出去做简州司马。当简州司马的时候,卢承庆也一点没感觉到窝火。后来,朝廷把他又调回朝中当刑部尚书,卢承庆也没有因此特别高兴。

到了晚年病危的时候,卢承庆儿女们叫到床前嘱咐说:"我死后,丧事一定要从简。穿的这身衣裳就算是我的装裹,不要再给我买衣服。棺材外边也别设什么椁,也别套好几层棺材,用一层棺材装着埋了就可以。坟头不要太高,只要能让人看得见就可以了。碑文不要乱写,吹嘘我这一生有什么功绩,只要老老实实写上我的履历,什么时候死的,就行了。"这就是卢承庆的遗言。可见,卢承庆不仅清廉,而且也是个对虚荣看得非常淡的人。

"宠辱不惊"这个成语,意思是指无论宠辱,都不在意;用来形容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宠辱不惊,是一种经历繁华之后的恬淡,是一种笑看人生风云变幻的洒脱,同时也是一种遇事镇静沉着的稳健和气度。我们只有在成长中经历岁月的淘洗方能达到这一人生境界。自古真正做到宠辱不惊的人,必有广阔的胸襟和高度的智慧。他们不为荣辱所左右,行为举止才不会失常失态,凡事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其实,荣辱不仅是暂时的,也是相对的,若是一味好荣厌辱,将之完全对立起来,反应激烈,就难以冷静面对,其结果不免出现偏差。从思想上淡化荣辱观念,方可放下功利主义,真正领略人生的自由境界。

[历史典故:宠辱不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周朝传到了周厉王时期。周厉王统治着一国的臣民,心眼却连普通人也不如,而且为人残忍而凶暴,老百姓都觉得不能忍受。召公劝说周厉王说:天下人都不能再忍受暴行了。周厉王听后大怒,成天害怕别人背后说自己的坏话,甚至为此吃不下饭,睡不了觉。最后想了一个法子,专门成立一个部门,用于监督百姓。凡看到、听到有人说他什么就要捉拿入狱。

渐渐的说周厉王不好的人少了,诸侯来朝拜周天子的也少了。到周厉王三十四年,周厉王更加严酷无情。百姓没有人敢说话,大家见面之时拿眼睛互相看看,都害怕因此遭受厄运。周厉王看到这种情况,还挺高兴的,对召公说;“你看我,多有能耐,我能管住别人的嘴巴,不说我坏话。”召公说:“你看到的都是表面现象。你这样害怕老百姓说话,就像人类害怕洪水一样。人们把洪水堵起来,洪水越积越多,最后会冲垮堤坝,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你这样防着百姓。而且堵住他们的口。将来的危害会大于洪水冲破堤坝带来的灾害。”

原文: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其谤鲜矣,诸侯不朝。三十四年,王益严,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厉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鄣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

——《史记·周本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历史典故:鸿鹄之志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常用于比喻志向远大。《史记·陈涉世家》其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那燕子、麻雀怎么能知道天鹅的志向呢”。不妨看看历史典故。以下仅供参考!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士容》和(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释义】鸿鹄:天鹅,叫声洪亮,飞得很高;志:志向。天鹅翱翔于天空的远大志向。比喻志向远大和有抱负的人。

【历史典故】

秦朝末年,统治者昏庸无道,不断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仅要交纳沉重的赋税,还要服繁重的徭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有一个人名叫陈胜,字涉。他因为家境贫寒,不得不以替别人耕种为生。他深刻地体会到下层人民的疾苦,也为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严重的贫富差异而愤愤不平,于是,他便暗暗地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局面。

一天,他和别人一起在地里劳作,中间休息的时候,他们谈起了现在过的苦日子。陈胜因失望而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假如以后谁发达了,一定不要忘记曾经一起受苦的人啊!”同伴们都觉得他是异想天开,笑着回答他说:“我们都是被人雇来耕地的农民,连自己的土地都没有,哪里谈得上富贵啊?别做白日梦了!”陈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燕子和麻雀又怎么会知道天鹅凌空飞翔的远大志向呢!”

胸怀大志的陈胜,后来揭竿而起,成为秦朝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

【成长心语】

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是一个人成才的基础。舒尔茨说:“理想犹如天上的星星,我们犹如水手,虽然不能到达天上,但我们的航程可凭它指引。”从古到今,大凡有作为的人都是有崇高理想的。吴王夫差灭了越国,越王勾践怀着复国之志,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远大志向。他以此为目标,奋斗终生,实现了他的抱负。让我们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向着远大的目标前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典故:大事不糊涂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dà shì bù hú tú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谏议大夫吕端办事公正,是非分明。他为人谦虚谨慎,宋太宗十分信任他,他的名声位于寇准之下。宋太宗不满当时的宰相吕蒙正,想让吕端取代,征询大臣的意见。有人说吕端为人糊涂。宋太宗说吕端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典故】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宋史·吕端传》

【释义】指在有关政治的是非问题上能坚持原则,态度鲜明。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头脑清醒

【近义词】难得糊涂

【反义词】糊里糊涂

【示例】他一向都是大事不糊涂的。

[历史典故:大事不糊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卧薪尝胆历史典故介绍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卧薪尝胆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最后果真可以苦尽甘来。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卧薪尝胆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卧薪尝胆:将屈辱变为一种动力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释义】卧,睡;薪:柴草;胆;苦胆。睡在柴草上,品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

卧薪尝胆【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各国纷争不断。公元前496年,吴国征讨越国,吴王阖闾亲率大军前去征战,双方大军在今浙江嘉兴一带展开决战。越兵背水一战,以死相拼,结果大败吴军。吴王也被毒箭射伤,阖闾临死之前,吩咐立太子夫差为王,一定要为父报仇。夫差励精图治,经过三年的努力,吴国逐渐强大起来。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报越国杀父之仇,亲率大军进攻越国。越王勾践率军迎战,在夫椒对阵。结果,吴军大败越军,越王勾践带着五千残兵败将逃到会稽山上,被夫差团团包围。勾践无奈,只好派大臣文种带着大量的礼物向吴军求和。

文种来到吴军阵中,跪在夫差面前说:“我奉亡国之君的命令冒昧地向您转达勾践的心愿,勾践情愿当您的臣子,他的妻子当您的仆人,服侍大王。”夫差没有同意。勾践和他的臣子们又想了个办法,他们把绝色美女西施送给了夫差,夫差这才同意勾践的请求。

勾践在吴国给夫差当了三年的仆人,才得以回到越国。回国后,勾践一心致力于复国大业。为了使自己不忘耻辱,他决心在打败吴国前不睡床铺,只睡柴草,并在睡处悬挂一个猪的苦胆,每天在就寝前都要先尝尝这苦胆。这就是卧薪尝胆的由来。

同时,勾践放下国王的架子,谦虚对待百姓,热情地接待四方宾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招募了大量有才能、有德行的人才。就这样,经过十年的耐心等待和发愤努力,勾践终于打败了吴国,并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历史典故:背水一战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典故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成语或者短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典故:背水一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成语】: 背水一战

【拼音】: bèi shuǐ yī zhàn

【解释】: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历史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感恩老师》历史典故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

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典故大全:请君入瓮

全文共 177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请君入瓮,中国成语,喻指以其人之法,还治其人之身。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中文名】 请君入瓮

【汉语拼音】 qǐng jūn rù wèng

【成语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以毒攻毒、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歇后语】来俊臣的高招 ——请君入瓮

历史典故大全:请君入瓮

武则天在平定徐敬业叛乱之后,决心除掉那些反对她的唐朝宗室和大臣。可是,谁在暗中反对她,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呢?

于是,她就下了一道命令,发动全国告密。不论大小辟吏,普通百姓,只要发现有人谋反,都可以直接向她告密。地方官吏遇到有人告密,不许自己查问,一定要替告密的人备好车马,供给上等伙食,派人护送到太后行宫,由武则天亲自召见。如果告密的材料属实,告密人可以马上做官;查下来不符事实,也不追究诬告。

这样一来,四面八方告密的人当然越来越多了。

武则天收到许多告密材料,总得有人替她审问。有一个胡族将军索元礼,就是靠告密起家的。武则天派他专门办谋反的案件。索元礼是一个极端残忍的家伙,审问案件,不管有没有证据,先用刑罚逼犯人供出同谋。犯人受不住刑,就胡乱招了一些假口供,这样,他审问一个人就会牵连到几十个几百个人。株连越广,案情就越大。索元礼向太后一汇报,太后直夸他办事能干。

有些官吏看到索元礼得到太后赏识,就学起索元礼的样儿来。其中最残酷的是周兴和来俊臣。他们每人手下养了几百个流氓,专门干告密的事。只要他们认为谁有谋反嫌疑,就派人同时在几个地方告密,捏造了许多证据。更奇怪的是,来俊臣还专门编了一本《告密罗织经》,传授怎样罗织罪状的手段。

周兴、来俊臣办起案来,比索元礼还要残忍。他们想出各种各样惨无人道的刑罚,名目繁多,花样百出。他们抓到人,先把各种刑具在“犯人”面前一放,“犯人”一看,就被迫招认了。

周兴、索元礼前前后后一共杀了几千人,来俊臣毁了一千多家,他们的残酷就出了名。

有个正直的大臣对太后说:“现在下面告发的谋反案件,多数是冤案、假案,也许有人阴谋离间陛下和大臣之间的关系,陛下可不能不慎重啊!”

可是,武则天不愿听这种劝告。告密的风气越来越盛,连她的亲信、掌管禁军的大将军丘神勣,也被人告发谋反,被武则天下令杀了。

有一天,太后接到告密信,说周兴跟已经处死的丘神勣同谋。太后一听,大吃一惊,立刻下密旨给来俊臣,叫他负责审理这个案件。

说巧也巧。太监把太后的密旨送到来俊臣家,来俊臣正跟周兴在一起,边喝酒,边议论案件。来俊臣看完武则天密旨,不动声色,把密旨往袖子里一放,仍旧回过头来跟周兴谈话。

来俊臣说:“最近抓了一批犯人,大多不肯老实招供,您看该怎么办?”

周兴捻着胡须,微微笑着说:“这还不容易!我最近就想出一个新办法,拿一个大瓮(音wèng)放在炭火上。谁不肯招认,就把他放在大瓮里烤。还怕他不招?”

来俊臣听了,连连称赞说:“好办法,好办法。”他一面说,一面就叫公差去搬一只大瓮和一盆炭火到大厅里来,把瓮放在火盆上。盆里炭火熊熊,烤得整个厅堂的人禁不住流汗。

周兴正在奇怪,来俊臣站起来,拉长了脸说:“接太后密旨,有人告发周兄谋反。你如果不老实招供,只好请你进这个瓮了。”

周兴一听,吓得魂飞天外。来俊臣的手段,他是最清楚的。他连忙跪在地上,像捣蒜一样磕响头求饶,表示愿意招认。来俊臣根据周兴的口供,定了他死罪,上报太后。

武则天想,周兴毕竟为她干了不少事;再说,周兴是不是真的谋反,她也有点怀疑,就赦免了周兴的死罪,把他革职流放到岭南(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去。

周兴干的坏事多,冤家也多,到了半路上,就被人暗杀了。后来,武则天发现索元礼害人太多,民愤很大,就借个因头,把他杀了。

留下的一个来俊臣,仍旧得到武则天的信任,继续干了五、六年诬陷杀人的事,前前后后不知道杀害了多少官吏百姓,连宰相狄仁杰也曾经被他诬告谋反,关进牢监,差一点被他整死。

来俊臣的胃口越来越大,他想独掌朝廷大权,嫌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和女儿太平公主势力大,索性告到他们身上去了。这些人当然也不是好惹的,他们先发制人,把来俊臣平时诬陷好人、滥施刑罚的老底全都揭了出来,并且把来俊臣抓起来,判他死罪。武则天还想庇护他,一看反对来俊臣的人不少,只好批准把他处死。

来俊臣被处死刑那天,人人称快。大家互相祝贺,说:

“从现在起,夜里可以安心睡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鲤鱼跳龙门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庙峡,又名妙峡。两座巍峨雄奇的凤凰大山,拔水擎天,夹江而立,引人入胜的鲤鱼龙门,活灵活现,雄奇壮观。进入峡谷,两山雄峙,悬崖叠垒,峭壁峥嵘,壁峰刺天;奇特的岩花,依壁竞开,把峡谷装缀成仙境一般。这个神奇美妙的峡谷,流传着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

鲤鱼跳龙门的神话故事

在很早以前,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孽龙,作恶多端。它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峡谷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这天,更是强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和十头大黄牛,一百头猪、羊等物供它享用。如若不然,它就发怒作恶,张开血盆大口,窜上村庄吞噬人畜,破坏田园,害得宁河黎民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峡口龙溪镇上,有一位聪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决心,非除掉这条恶龙不可。有几次,她登上云台观去找云台仙子求救,都未找着。她仍不灰心,继续去找。这天清晨,她登上云台观,仙子被玉姑心诚志坚的精神感动了,就出现在她眼前,向她指点说:“离这儿千里之外有个鲤鱼洞,你可前去会见一位鲤鱼仙子,她定能相助于你。”

玉姑辞别云台仙子,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鲤鱼洞中,找到鲤鱼仙子,说明来意。鲤鱼仙子对玉姑说:“你想为民除害,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须牺牲你自己啊!你能这样做吗?”玉姑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是为乡亲们除害,消灭那恶龙,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心甘!”鲤鱼仙子见玉姑这样诚恳坚决,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玉姑喷了三口白泉,她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刚劲的红鲤鱼。

小红鲤逆江而上,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游回家乡。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她摇身变还原貌,见乡亲们已准备就绪:一对童男童女,十头大黄牛,一百头肥羊肥猪。人们敲锣打鼓,宛如一条长龙向祭黄龙的峡口走来,前面那一对身着红衣红裙的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泪人了。

黄龙见百姓送到盛餐佳肴,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张开大口。就在这千钓一发之时,玉姑抢先上前,拦住父老乡亲们说道:“大家在此暂停等着,让我前去收拾这个害人精。”话刚说完,只见玉姑纵身跳下水中,霎时变成一条大红鲤鱼,腾空飞跃,直朝恶龙口中冲去,一下窜进它的肚中,东刺西戳,把龙的五脏六腑捣得稀烂,恶龙拼命挣扎,浑身翻滚,但无济于事,终于被玉姑杀死了。可是,玉姑自己也葬身在黄龙腹中。

从此,宁河人民又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人们为了缅怀玉姑为民除害,在峡口半山腰修起了一座鲤鱼庙。至今在宁河一带,还广为流传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典故:先忧后乐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典故中产生并流传下来的成语或者短语,都蕴含着深厚的中华历史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历史典故:先忧后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处】(汉代)刘向《说苑·谈丛》。

【释义】忧:忧虑;乐:享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历史典故】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一生功绩卓著,成绩斐然,做了很多为民众所称颂的好事,深受百姓的爱戴。他重视教育,无论到哪里为官,他都十分热心兴办学校,培养人才。

一次,他的朋友滕子京被贬到岳州当官。此处有一名胜,叫岳陽楼,始建于唐朝,到了宋代已经破败不堪了。滕子京到达此处后,重新修复了岳陽楼,范仲淹受他所托写了一篇《岳陽楼记》来记颂这件事。

范仲淹在文章中写道:“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的表现与被贬官的人和失意的文人的态度不同,是什么原因呢?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为百姓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君主担忧。这样看来是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成长心语】

范仲淹年写《岳陽楼记》时已经58岁,被贬谪多次。不管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他始终都没有懈怠“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使命。现在有太多的人,他们的关注点总是集中在个人利益上,忘记了自己是国家的公民,忘记了对于国家应该有那种关切之情。顾宪成的名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是一个口号,更应该成为我们真正实践的目标。胸怀天下的大气,“先忧后乐”的悲悯之心,是我们应该具备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540 字

+ 加入清单

陶渊明,这个历史上很出名的人物,流传了几千年,从小学我们就知道他,读过他的诗词的人,都被他的自然性情所吸引。都想去做他一样的人,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人更是想远离城市喧嚣,隐居山林。下面是关于他辞官归隐的故事,一起来阅读下吧:

淝水一战的胜利,谢安虽然为东晋获得了暂时的喘息时机,但是,从此东晋王朝更加急剧地衰落下去,内乱不止,动荡不安。公元年,桓温的儿子桓玄占领了长江上游,发兵攻入建康,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三四个月后,北府兵将领刘裕击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从此,东晋王朝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就在这个时期,却出现了一个中国古代的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一名陶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就是东晋著名的大将军陶侃;但到了他的少年时代,陶家已经败落,生活贫困。

尽管如此,陶渊明从小还是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览群书,养成了寡言少语、厌恶虚荣、不贪富贵的高洁性格。这种个性影响了他的仕途生涯,一生中,只在十三年当中断断续续地做了几次小官。

直到二十九岁时,陶渊明才谋得江州祭酒一职,却因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文缛节,早早辞了职。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三十五岁时,到了荆州,在刺史桓玄属下当一名小吏,不到一年功夫,又因母亲去世辞职归家,一住又是五六年。

陶渊明终究是名将的后代,官场里知道他的人很多。公元405年,当他四十一岁时,又被推荐到彭泽(今江西九江东北)当了县令。

好不容易在彭泽当了几十天县令,一天,陶渊明得到一个消息:东晋的权臣刘裕已封自己为车骑将军,总督各州军事;这个野心家只差一步就要夺取皇位了。

陶渊明预感到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他十分灰心,便离开衙门回家去了。

妻子翟氏见陶渊明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不好多问。翟氏端上酒菜,可陶渊明却不动筷,仍然坐在那里叹气。过了一会,陶渊明冷不丁地说:“我想辞职回家乡!”

翟氏一听就知道他又在官场上受气了,因为像这种辞职回家的话,陶渊明不知讲过多少次了。几个月前,陶渊明曾想辞职,还是翟氏提醒他,上百亩官田就要种上稻子了,待收成以后再辞职吧。当时陶渊明总算听了妻子的话,口气缓了下来。这次翟氏仍然用官田收稻之事来劝他,陶渊明听了以后,长长叹了一口气:“唉,真没办法,难道我还是要做粮食的奴隶!”在翟氏体贴的慰劝下,陶渊明这才举起了酒杯。

时局的因素,加上陶渊明一副傲骨,他的辞官念头始终没有打消过。一天,衙役来报:过几天郡里派的督邮要到彭泽来视察。那个督邮陶渊明认识,是个专门依仗权势、阿谀逢迎,却又无知无识的花花公子。陶渊明想到自己将要整冠束带、强作笑脸去迎候这种小人,实在忍受不了。他的倔脾气又发作了:“我怎么能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种卑鄙小人折腰呢?”

于是,陶渊明离开衙门,板着脸回到了家,冲着翟氏:“收拾行装,回乡!”

翟氏告诉他,稻谷只差几天就要收割了。

“随它去吧!”这回陶渊明已经铁了心要辞职了。翟氏问清原由后,也就不再劝说了,默默地去收拾行装。

第二天,陶渊明乘船离开了彭泽。他出任彭泽令,在任仅八十余日,十三年的仕途生涯终于结束。

从此,陶渊明在家乡过着隐居生活。对于官场,他丝毫没有眷恋之心,辞官后,反而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饮酒,写诗。他归田后的二十多年,是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归田园居五首》、《桃花源记》、《饮酒二十首》、《挽歌诗三首》等等。

其中,《桃花源记》更体现了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高度。诗文中通过虚构的手法,把桃花源描绘成一个鲜花盛开,绿树成行,男女老幼,辛勤耕织,祥和无忧的安定社会。陶渊明以此寄托他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当时混乱时世、黑暗政治现实的不满。

陶渊明的诗文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