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观后感【优秀20篇】

北京是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历史上曾为六朝都城,在从燕国起的2024多年里,建造了许多宏伟壮丽的宫廷建筑,使北京成为中国拥有帝王宫殿、园林、庙坛和陵墓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城市。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推荐的关于参观北京自然博物馆的观后感优秀作文,供大家学习,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3413

作文

708

我和我的家乡之北京好人观后感悟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

哈尔滨是我挚爱的家乡,小时候的我在哈尔滨生活成长,那里的每一条街、每一个景都蕴含着它的故事和文化,也布满了我的足迹。长大后,我因为工作的缘故常年在外,但无论身处何地,心中始终惦记着那座城。

在仲夏之夜,漫步街头看华灯初上,聆听音乐的魅力;在冬季,去如梦如幻的冰雪大世界欣赏独具特色的冰雕风景。每每回想起这些画面,我脑海里关于家乡哈尔滨的一切仍记忆犹新。现在,我想把我的家乡故事说给你听。

说起我的家乡哈尔滨,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冷!地处北纬45°,受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哈尔滨的天气虽四季分明,但冬季寒冷且漫长。因此,这里也被称为“冰城”。

雪,是哈尔滨人的眷恋。冬天的早晨,一觉醒来拉开窗帘,窗外明晃晃的亮得刺眼,那准是又下雪了。一眼望去,屋顶、地面、树枝、窗沿儿上都被白色的“大毛毯”覆盖,大地一夜换新装。倏而,一只麻雀停落在枝头上,震颤下几片硕大的雪花,那一刻,你才真正理解什么是“千里冰封”“银装素裹”。

高寒的自然环境不仅没有让哈尔滨人的生活变得沉寂,反而增添了这座城市的火热氛围。五光十色的冰雪大世界内,各式各样的冰雕作品,是哈尔滨人对冰与雪的所有想象。

除了赏冰灯、看冰雕,越冷越爱吃冰也成了哈尔滨人冬日里的乐趣。冬天的哈尔滨像个天然的大冰箱。冻梨、冻柿子、冻黄桃、冻草莓……明明新鲜的时候就很好吃的东西,哈尔滨人通通都能给冻上。小贩们卖这些吃食也很简单粗暴,因为天气冷,只要在地上铺好摊位,随便把这些冻果儿一股脑儿摊开,就可以营业了,反正化不了。要是遇上个卖冰激淋的,那五颜六色的包装在雪地上“绽放”,还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不只有冰与雪的馈赠,九曲十折的母亲河松花江穿城而过,与黑龙江、乌苏里江等众多河流共同滋养了这片肥沃的黑土地。白山黑水间是“一国两朝”的发祥地,亦是关内人勇闯关东的归宿之所。

自清代开始,一批又一批的关内百姓跋山涉水,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扎根、谋生。冬季的西伯利亚寒流长驱直入,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是对人类意志的极大考验。但这些扎根在哈尔滨的人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敢闯敢创、艰苦创业的“闯关东精神”,“硬生生”地将荒原变为良田。关内外百姓在这片黑土地上融合发展,共同开发着生存的家园。

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体现在哈尔滨的城市气质之中。

漫步在中央大街,身侧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等不同风格的建筑应接不暇。若是在仲夏的夜晚亲临此地,或许你还能在步行街尽头的防洪纪念塔广场上,听一场著名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那一刻,触觉、听觉、视觉所产生的蒙太奇效果,让人不禁陶醉在这座浪漫的“音乐之都”中,品味着属于哈尔滨这座“东方小巴黎”的独有魅力。

与中央大街不同,老道外的建筑风格则另有特点。那里有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华巴洛克建筑群。这种建筑极具特色,它的立面为巴洛克风格,后院则是中式的四合院,两种全然不同的建筑风格在“中华巴洛克”身上达到了空前的融合与共生,透露着哈尔滨人的包容与坚守。

从多民族的融合发展到中西文化的碰撞合璧,看似粗犷、豪放的哈尔滨,其实早已把多元并序、友好包容的精神气质融进了城市的肌理中,重构着自己与这个时代的发展张力。敞亮而直爽的哈尔滨人,也用自己独有的幽默和乐观,昭示着这座城市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馆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我参观台北故宫博物院。

早就听说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是精品中的精品,尤其是以毛公鼎、肉形石、翠玉白菜为镇馆三宝。我迫不及待想一饱眼福。

导游带着我们先去看稀世瑰宝毛公鼎。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铜器,整个造型浑厚而凝重,饰纹简洁有力、古雅朴素,上面有铭文497字,只有“子子孙孙”两个字是重复的,在周朝时期先人就开创了用两点表示简写。迄今为止,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重器,自然便成了绝世珍宝。

看完这个无价的“大锅子”,我们随着导游来到肉形石前。初次看到它的人绝不会把它当成硬邦邦的石头,怎么看它都像是一块连皮带肉,肥瘦相间、肌理清晰的东坡肉。无论是色彩还是纹理,都可以乱真。人们似乎都能闻到红烧肉的香味.真正人间极品,价值连城。不过它可是玛瑙类矿物在大自然中经过漫长岁月的累积天然形成的奇石哦!

翠玉白菜是清代匠人巧妙地运用一半灰白、一半翠玉的灰玉雕成,绿色的部位雕成菜叶,白色的雕成菜帮,菜叶自然反卷,筋脉分明,似乎用指甲一掐就会出水,真是栩栩如生!上面攀爬着蝗虫和螽斯虫,似乎还能看到它们振翅欲飞。导游告诉我们,这翠玉白菜是瑾妃的嫁妆,蝗虫 和 螽 斯 繁殖能力很强,有子孙绵延的含义,白菜象征家世清白,真是件别有含义的嫁妆。

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微雕展,有核桃微雕,有象牙微雕,透过展品前的放大镜,可以看到人物的眼神表情,真是活灵活现!导游不无骄傲地说,我们的先辈们在没有任何科学仪器的帮助下能刻出如此惟妙惟肖的艺术品,他们是菩萨转世;有的一家三代为了雕一件艺术品,眼睛都雕瞎了。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68万余件稀世文物,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馆,也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这次只是匆匆走马观花,参观了极少的一部分,却已让我们惊叹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参观殷墟博物馆有感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255 字

+ 加入清单

8月9日,我们一家驱车6小时终于到达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宫殿遗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根华丽的柱子,它们横穿竖插,独具匠心地组成了甲骨文的“门”字。两扇大门的中心,雕刻着两条盘曲的古龙,精工细凿,栩栩如生。门额上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几个大字,更是气派蓬勃,苍劲有力。大门的两边各树立着一块石头,左边的上书“殷墟”两个大字。右边是“殷墟在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一进大门,前面大约20米处路中间放着一块碑,碑上刻着“甲骨文发现地”几个字。我顿时感觉心潮澎湃,迫不及待的跑过去与它合影留念。石碑前面是“殷墟博物苑”的大门。进门便是那重达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远远望去,大鼎庄重雄浑,纹饰细腻,鼎高133厘米,长111厘米,宽78厘米。它不仅是我国出土的青铜器中最大的一件,而且是当今世界上出土青铜器中最大的魁首,大鼎腹内壁有“司母戊”三铭文,故名司母戊大方鼎。近看司母戊鼎的鼎身上雕刻着夔龙纹,鼎耳中间雕刻着一个面带微笑的人脸,两边雕刻着两只虎,虎的下面雕刻着牛头。图案栩栩如生,可见当时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据说司母戊鼎在抗日战争期间差点被日本人发现,人们把它埋进土里才逃过一劫。这里是司母戊鼎的出土地,但真正的司母戊鼎现收藏于国家博物馆,我们看到的是复制品。

大鼎前面是博物馆的正殿——是仿古建筑的十多间大草屋,里面陈列着大大小小几百块出土的甲骨文。大鼎右边的指示牌上写着:“甲组宫殿遗址”。这里矗立着十几根柱子,听了介绍,我才知道:这些柱子原来是大殿地基的位置。

穿过甲组宫殿遗址是殷墟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位于地下,共分为五大展厅,分别是:大邑商厅、青铜厅、玉器厅、文字厅、司母戊鼎展厅。从上方看,殷墟博物馆像一个甲骨文的“洹”字;走进殷墟博物馆,正前方的墙上是一个甲骨文的“子”字,低头一看,左边靠墙的地上是从现代一直到商代的年历表。沿着这条“时光走廊”,我们来到了4000年前的商代。走出走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水池,水池中有一块仿制的甲骨,上面是甲骨文专家董作宾写的“日在林中初入暮,风来水上自成文”一句诗。进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是琳琅满目的青铜器、玉器、骨器和大量写有甲骨文的甲骨。所谓甲骨文,就是殷代王室将占卜的内容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记录。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是我国最早的文字,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的出土,对研究我国奴隶制社会,特别对研究殷商的政治、经济、民俗、民情、信仰、征伐等都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据说安阳殷墟是全世界唯一发掘甲骨文的地方,所以有许多的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安阳殷墟参观

走出殷墟博物馆,我们穿过一片甲骨碑林,沿着一条石板路前往妇好墓。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也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女将。妇好墓共分为七层,越深处出土的器物越精美。其中有一个三联簋,能同时烹煮多种食物,可以称得上是古代的三联灶。我们祖先的手艺真是巧夺天工,能够做出这么多精美的器物。妇好墓的前面便是遗址的出口了。

如果你对甲骨文与殷商历史文化感兴趣,快去参观参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参观深圳博物馆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天气云雾迷蒙,不时飘散着一些零星小雨。吃过早饭,亲爱的妈妈提议前往深圳博物馆参观正在那里举行的《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收藏雕塑、绘画专题展。我和爸爸立即响应,赶紧和妈妈一起直奔深圳博物馆,去领略和欣赏世界著名美术家留下的精华!

我们刚来到博物馆一楼大厅,就看见很多人群站在那里排队,想必他们应该是想观看专题展览的人。于是我们事不宜迟,赶紧排在队伍的后面,紧跟着前面的人群,一步一步往前移。过了好一会儿,才终于轮到我们进入展厅,我高兴得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

此次专题展厅布置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一楼。一进入展厅,一件件美术精品即刻展现在我的眼前,让我眼花缭乱,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欣赏观看。特别是这里展览的作品形式多样,有绘画精品和逼真雕塑。我通过看宣传图册才知道:展出来的这些作品,是来自墨西哥收藏家佩雷斯·西蒙先生私人珍藏,共计近80件雕塑和绘画精品。展览分为“古典与唯美”和“生命的维度”两个部分,分别呈现追求崇高与精致的古典趣味,以及形式多元、趋向现代的视觉表达。在一件件展览精品中,最让我惊叹的是著名美术家安托万--路易·巴里做的雕塑作品----《战争》。这件作品和《和平》都是巴里为加破仑三世统治时期的卢浮宫黎塞留馆装饰而作。在这个作品中,只有两个人,一个小孩,一个大人。大人正从口袋中取出宝剑,为了显示在战争中获胜的好运,他头戴着象征荣誉的头饰,气宇轩昂;站在他身旁的小孩,正在忘情地吹奏着战争胜利的小号!从他们的神情中,显露出人们对和平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憧憬......

看着这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精品,我仿佛觉得自己已经置身于高雅宁静的艺术殿堂,接受高尚的艺术熏陶,带给我无与伦比的美妙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走进自然博物馆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阴沉沉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因为我们马上要去参观神秘有趣的陕西自然博物馆

兴奋的我们刚步入博物馆,就被眼前巨大的马门溪龙模型震慑住了,我们的思绪立刻被带进了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这只会叫会动的模型向我们生动地还原了颈部超长的马门溪龙的特征。听讲解员讲,马门溪龙发掘于1952年四川省宜宾市的马鸣溪渡口,由于那里的人发音不准确,所以命名为马门溪龙。

地质万事展览室更是让我们大开眼界,从中我了解到宇宙的由来,火山喷发、地震、海啸、地质运动是怎样形成的。最让我吃惊的是位于我们陕西境内的太白山竟然是中国大陆东半壁第一高峰,海拔3767。2米,真难以想象登上最高处会是怎样的感觉呢?置身于浩瀚的地质知识海洋里,我不禁感叹人类是多么渺小!我长大了也要成为一名地质学家,用我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人类遇到的地质难题,提前预知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时间过得真快,当我还沉醉在罕见的动植物天地时,天色已逐渐转黑,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博物馆。这次博物馆之行,让我坚信我要立志成为一名保护大自然的志愿者,为保护我的家乡——这所文明古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参观煤矿观后感

全文共 1506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4月22日,在孙矿带领下我们去矿业集团煤矿参观学习该矿精细化管理工作,通过此次参观学习感触、体会很大,对于我们矿在现场管理方面与矿业集团--煤矿还有较大的差距,现就本次参观、学习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井下集中轨道巷。--煤矿井下集中轨道巷采用无极绳运输,而我们矿采用绞车提升运输。在条件相差不大的情况下,从安全而言,无极绳运输要优于绞车提升运输。在人工成本上,无极绳运输更要比绞车提升运输节约。

二、井下集中运输巷。走进--煤矿的集中运输巷震撼较大,我们矿的集中运输巷优于受地质、采动等原因的影响,一般顶帮围岩变形处较多,巷道内浮煤矸较多,积水、杂物较多,而--煤矿的集中运输巷采用机轨合一的布置方式,巷道内轨道侧全部铺道硬化,杜绝了淤泥、积水的产生。该矿所有集中运输巷距采用机轨合一,混凝土硬化底板。集运的皮带架全部为槽钢制作,皮带宽为1000mm,皮带铺设质量较高,整个皮带运行平稳,无跑偏现象。管线吊挂整齐、规范,特别是电缆线吊挂采用在顶板打眼施工φ18500的螺纹钢,锚固深度为200mm,配合带有挂钩的螺母,其下为有上下两道钢绞线的电缆钩,为避免巷道起伏造成的影响,在上钢绞线与电缆钩之间加有调节花蓝螺丝进行微调。整个集中运输巷无论是设备管理还是文明生产、管线吊挂,我们矿与其有太大差距,有太多需要学习的方面。

三、采煤工作面。走进工作面运输巷,通过--煤矿李矿的介绍得知该工作面早班为检修班,皮带巷的早班作业人员正在前移桥式转载机、支设超前支护,在桥式转载机和单体支柱前均挂有工程线,以确保桥式转载机前移、超前支柱支设后的工程质量。进入工作面,--煤矿液压支架与我们矿的液压支架型号相同,但在支架管理上,支架的底座卫生,架间卫生的管理较好。液压支架压力表采用螺栓式,而我们矿采用的是表壳加管路,繁琐、吊挂不整齐,影响整个工作面的美观。液压支架设有在线监测系统,每五架设有一台在线监测仪表,可在地面计算机实时查看该架初撑力情况。两巷关门柱管理严格,所有关门柱均支设有戗柱,在材料道关门柱外设有挡风帘,以防向老空漏风。

另外在巷道支护方面,--煤矿综掘巷道顶板采用经纬网护顶(我们习惯称其为金属网,φ6.5钢筋编焊),但该矿在两网相连是将φ6.5钢筋直接扭结,不存在,我们矿使用铁丝固定的情况,帮部为8#铁丝编制的菱形网护帮。顶板采用经纬网的好处是减少了网兜出现的概率,帮部采用菱形网可以减少撕网的可能。

四、地面工区。参观该矿掘进二区办公区域,其会议室面积布置紧凑,特别是座椅的安设,节约了空间,同时为职工创造了一个可供学习、记录的环境,每个椅子均贴有编号和姓名,做到对号入座,并根据本人从事工作的不同,贴有现场操作中的安全提示。另外,会议室还设有一些本单位职工的一些小改小革、小发明、小创造的实物展示,并对这些发明、创造进行了具体的说明。通过这种展示,既是对发明、创造者的一种褒奖与鼓励,又是对其他广大职工的示范、激发,使全工区职工都在生产能投身到小改小革的环境中去,通过这些小改小革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保证安全。

总的来说一上午的时间地面、井下,走走看看,由于现场还要作业,在很多具体环节、具体问题上没能更深入的了解、学习,但就是这样,仍感觉我们矿与--煤矿还有较大差距,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需要完善。特别是在巷道、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线布置吊挂、文明生产方面都很多可以借鉴学习的地方。在区队管理上工区也应出台好的激励政策鼓励职工小发明、小创造。在市双基现场会即将召开之际,通过这次学习,我们能更多的看到不足与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更多投入到现场的生产管理中去,为我矿的发展尽一份心,尽一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参观中国科技馆观后感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妈妈去了位于北京“鸟巢”附近的中国科技馆。远远望去,新建成的中国科技馆气势恢弘、非常壮观。我们走进去,发现这是一个四层的建筑,有一个主展厅和一个附厅。其中,主展厅按照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学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主题分为四个展厅,展品之多、面积之大,真是叹为观止。我经常去的天津科技馆与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

每个展厅里都有我非常喜欢的展品。在华夏之光展厅,主要展出的是中国古代的发明,有碾米机、水车、赵州桥的模型和计里古车等。计里古车车上设计有两个手持鼓棰的小牧人,我们在推动车子时,小木人通过齿轮地运转,每一公里敲打一下面前的鼓,通过敲打的鼓数来计算这辆车共走了多少公里,体现了古代人的聪明才智。在探索与发现展厅里,主要展出的是自然科学的展品,有恐龙骨骼、基因遗传、很多植物的标本和生长了2550年的古树的年轮等。生长了2550年的古树是一颗巨杉,原树高65米,根部直径5米。在自然环境中,成活时间如此之长,实属罕见。在科学与生活展厅中,主要展出的是生活中的科学应用,有摆游列车、电子珠算、星球引力和模拟机舱等。游客可以进入模拟机舱,体验亲自驾驶飞机的乐趣。我乘坐过飞机,但是从来没有进入过驾驶仓,因此我对能够驾驶飞机非常的好奇,也充满了期待。当我驾驶飞机时,面前的显示屏出现机场跑道、天空的情景,我好像真的翱翔在蓝天上一样。在挑战与未来展厅中,主要展出的是现在的最高科技水平和人类对未来的科技想象,有宇航服、神州一号的返回仓、太空站模型和转基因利用等。进入太空站模型,我体会航天员的生活,在失重的情况下,航天员的生活有很多的不方便。当然,太空站中也有很多很人性化的设计,比如安装了跑步机等。

到了闭馆的时间,我仍然不愿离开,中国科技馆使我留连忘返。我要好好学习,刻苦练习绘画,长大后,要将绘画的技巧与现代科技的运用相结合,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参观博物馆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要去温州博物馆参观。首先,我去了动物类,刚到里面,我看见许多动物,有老虎、可爱的小候和可怕的鳄鱼,看到这么多的动物,我仿佛来到了动物的世界。

下面我又去了鱼类,走进这里,你会发现地、天花板、墙都是蓝色的,里面有小鱼、鲨鱼、贝壳,贝壳是里面最漂亮的,有大有小、奇形怪状的,让人眼花缭乱。

下面我又去了恐龙类的,刚进去我看见一架巨大的恐龙化石,还看见霸王龙、三角龙、翼龙,非常好看,可惜那不是真的化石,是用泥石搭成的,可在我眼里已经是真的化石了。

我多想永远都呆在这大自然的世界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参观电力博物馆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上游型蒸汽机车,代号sy原名——工农型蒸汽机车。“look,look!”它在向大家招手。机车每小时行驶八十千米,1959年大连与唐山厂联合设计,通向大小码头。你一定会问我探秘电力,怎么介绍火车呢?哈哈,我先跟大家卖个关子而已。

12月1日上午,秦皇岛晚报老师带领30余位小记者,参观秦皇岛市电力博物馆。一座巴洛克式建筑显得格外亮眼,从外观上看,砖红色的墙壁透露着浓重的年代感。这座建筑始建于1928年,距今已有100年历史。参观中感受到我国电力发展史,因其位于秦皇岛南山北坡,所以称为南山电厂。

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电是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朋友。一条条可发亮的绿色塑料线,纵横交错映入眼帘,绿色塑料线连接着中国国家电网,标志展板上有秦皇岛四区三县简图,代表电传入中国千家万户。

今天的参观活动共有六个展区,下面我带领大家参观第一个展区——中国电力发展史。中国电力工业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电力工业基本上被外国资本与封建买办所控制。现场小记者就好奇地问道:“那中国什么时候有的第一盏电灯呢?”“中国第一盏电灯——清朝光绪五年四月初八也就是(1879年5月28日),由英国电器工程师毕晓浦在上海虹口乍浦路的一座仓库里,以10马力蒸汽直流为动力,带动自激式直流发电机发电,点燃了中国第一盏碳极弧光灯。”探寻到第一盏灯是如何点亮。接下来就说一说秦皇岛第一盏点灯,是1912年在北宁铁路电灯厂点亮。

第二个展区是京津唐发展史,抬头看看电灯,它是1928年制造距今近百年历史。脚下浅蓝色的地砖也是1928年铺成,地砖具有绝缘作用。展柜里每块砖上都刻着“KMA”字样,经讲解员的介绍,原来是开滦的缩写。继续往前走“电”字造型展现在小记者们眼前,大家都瞪大眼睛看它。走近后仔细一看,原来是用继电器拼成的。太有创意了,电的世界真奇妙。

第三个展区秦皇岛电力发展史。1929年秦皇岛地区南山电厂建成发电。1939年日本人,占据秦皇岛期间疯狂掠夺资源,运来超龄的发电机,供港口铁路,储煤场所使用。1972年秦皇岛地区第一座国人自行设计建造施工的活力发电厂建成投运……“房顶上天车,是运输大型物品使用的工具。”小记者们听到讲解说“天车”抬头看了看房顶,“天车那么高,怎么安装上去的?”“回家查询下吧”小记者们讨论着。“好好听讲解员阿姨说!”一位家长大声说着。展现在眼前的这一切,让我们感叹不已。

第四个展区全球能源互联网展区。从秦皇岛电力历史沿革图中1912年的北宁铁路电灯厂到2012年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电力公司)百年的蜕变中,让我们感受到秦皇岛电力发展史背后的惊人变化。从展墙上的第一位电力领导人1950年7月任秦皇岛发电厂厂长——陆光,到2016年任国家电网秦皇岛供电公司——总经理纪会争,他们见证了秦皇岛电网的发展史。

第五个展区社会责任展区。你用电,我用心;2036年等待你的回信——这是红马甲品牌标语。看这展柜里的一封封信件,顿时让我看到电力未来,让我们一起展望未来电力发展。

第六个展区老照片展区,里面有1906年昌黎源影寺塔、1924年初夏领导人在北戴河合影等老照片。从照片里可以看出电力博物馆用心记载着百年中电的发展路程,同时希望我们对电的来之不易,应该懂得珍惜、节约!

电的发明和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有了电的存在,人们的生活才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轻松自如,电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亲密朋友,我们要珍惜朋友给予我们的光明。探索的精神,永不止步,让我们继续走进电的世界,发现神奇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6月29日下午,我们小学组织我们年级参观了深圳的劳务工博物馆

那里一共有两个馆。我们第一个参观的是主展厅。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劳务工人们留下来的书本,日常用品,收音机,乐器,照片,工作证等。在讲解员热情的讲解下,我们知道了这个博物馆中以前发生的事情。一台拥有16年“高龄”的海鸥牌相机,静静地躺在一个干净的玻璃柜里,他的主人当初是一位来深圳打拼的员工。相机的镜头无数次的对着那些幸苦工作的劳务工们。在博物馆里,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劳务工们的照片。虽然他们可能吃不饱,穿不暖,可能工作很幸苦,但是,他们的脸上依然挂着微笑。我们要感谢这台摄影机,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劳务工人对祖国的热爱,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我们第二个去的馆是“三来一补”。里面摆放的是劳务工人们工作的地方和吃饭的地方。他们工作的地方是很多人挤在一起,夏天炎热时,没有我们现在的空调;冬天寒冷时,没有暖气吹。他们每天就在这个窄小的地方没日没夜地工作着,我想:那儿一定也很吵。可是,劳务工人们为了打造更好的明天,他们熬了过来,他们为我们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生活。

这些劳务工,有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是,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生命奉献给了深圳。他们没日没夜地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换取那一点点的工资,而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给我们,让我们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他们为了建设深圳,背井离乡,好多年都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建设深圳。看看我们现在的高楼大厦,看看现在四通八达的地铁,看看现在宽敞的公路,在看看一个个美丽的公园,这些都是劳务工人们修建的。他们的辛苦工作,换来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深圳,一个全新的深圳。

以前的深圳,公路凹凸不平,甚至连公路都没有。人们居住的就是一间很矮小的平房,房子里暗无天日,阴冷潮湿。一家人就挤在一个这样的房子里。学校也就是几间小平房,富有一点的天花板上就有几个灯管,而平穷一点的,就只能靠屋外的阳光和蜡烛上课。课室里,只有一个大黑板,老师就在大黑板上写字,教学。

现在,公路四通八达,人们居住的都是高楼大厦,有的还有电梯,屋子里亮堂堂。天气炎热时有空调,天气寒冷是有暖气。学校里,高大的房屋,亮堂堂的教室,整洁的桌椅,上课时不仅仅有黑板,还有电脑。操场宽大,还有很多体育器材。我们有今天这个美好的生活,都是拜那些劳务工人所赐。

深圳,正在向着美好而前进,我们要像劳务工人们一样,为了造福子孙后代,而努力学习!

[博物馆观后感1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博物馆奇妙夜观后感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看这个电影的过程十分轻松愉快。

电影先是讲一个小人物在生活中陷入危机妻子离婚,儿子日益与自己疏远和不信任,房租快要付不起了。当然,更严重的是,他失去了自己的工作。于是,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尽快找到一份工作。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应聘成为了博物馆班保安。于是开始了三个不可思议的夜晚由于一块神奇的刻写板的作用,博物馆每到夜里,陈列的历史人物和野生动物就会复活。

第一天晚上,他应付地焦头烂额。当中,他得到了西奥多罗斯福的指点:要摆平这一切,要多学一些历史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那些相互仇视的人们和平相处。

于是在第二天的白天作好了充分的知识和物质(包括假钥匙、泡泡糖等等)准备之后,他雄心勃勃地又走进了博物馆。一开始似乎因为准备充分,应对得当而得心应手。但是光是靠哄靠骗最后还是无法支撑的。电影主人公难忍这一切混乱,想要放弃。罗斯福又适时地对他说:有时英雄造时势,有时时势造英雄;而一个野人因为他的疏失,被晨曦化为了尘土。这些给他触动。更令他难堪的是老板因为他的工作纰漏当着他儿子和他儿子同学的面,扬言要炒掉他。在他的努力争取下,老板给了他最后的机会。

在第三个晚上,他发现了阴谋,他面临着危机,他用他被激发出来的领导才能,英雄气概,用他学习获得的历史知识,带领博物馆里的朋友战胜了敌人,战胜了阴谋,赢得了儿子的信任和崇拜,甚至赢得了爱情。

这部电影的特效一流。这是2006年十大票房卖座之作。之所以票房好,很大的原因是因为特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屋大维和他的罗马战士,看那些满身盔甲,使用投石车的微型战士,真是由衷地敬佩电影工业的发展。

电影的主题也很积极向上。电影的主题是小人物也有颗强大的心。人只要有责任感,有学习心,有团队意识,给个机会,你一样可以是镁光灯的聚焦点。电影中的主人公用三个晚上,证明了这一点。

电影的启示发人深思。电影告诉我多学些历史在现实社会中有多么的重要。读史可以明心,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需要历史知识才能解决危机的极端情况。但是历史依然十分重要,它给我们知识并引导这些知识内化成为智慧,成为我们应对生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习历史能让我们获得对生命的掌控感和优越感,让我们短暂的一生更加从容自在。

这就是我轻松愉快的观影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参观洛阳动漫博物馆500字作文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带领我们一起参观洛阳动漫博物馆,听说动漫博物馆是个又新奇又好玩的地方,收藏了世界各国的动漫人物,动漫手稿,还有动漫制作,动漫配音,动漫游戏。老师还请了讲解员阿姨做向导。

走进大厅,一眼望去大厅的墙壁上很是惊人,竟然有动物人物在狂奔招手,一会儿变成小鸟,展翅飞翔;一会儿变成小狗,有味地啃着骨头;一会儿变成人在向我们招手,很是逼真,就像真的一样。这墙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这是墙体3D动画,是靠3D投影仪完成的。

我们接着来到了十一生肖泥塑面前,它们一个个惟妙惟肖,好像会动一样。

阿姨问:“为什么它是十一生肖呢?”,

“不知道。”大家异口同声地说,

再一看,“啊?为什么没有狗呢?”大家尖叫着说。

“它为什么没有狗呢?”阿姨说:“因为作者属狗,在做雕像时故意少了狗的生肖。”

继续向前走,突然,我看见很多同学围在那个地方动来动去,不知道在干什么。于是,我也挤进去看个明白,原来是跳舞毯,墙上的3D人物,就像站在你面前,和你做着同样的动作,同学们左一下,右一下,很是有趣。

我们继续体验了动画的制作,3D电影,激流勇进,赛车,等等。

有些动画片还有数字趣味,体验动漫博物馆就像《数学荒岛历险记》,有一到十百千万有趣的名字:《零之使魔》,《聪明的一休》,《巴别二世》,《三国演义》,《四驱兄弟》,《福娃五连环》,《六翼天使》,《虹猫蓝兔七侠传》《福星八戒》,《九色鹿》,《柳生十兵卫》,《百变小樱》,《万能阿曼》,《千千问》,《蓝猫淘气3000问》,《飞越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

还有动画片名字和数学方位有关:《北斗神拳》,《南方公园》,《西游记》,《东方神娃》。

动漫博物馆真的很有奇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参观简牍博物馆200字作文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长沙是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在我的学校附近有“白沙古井”“天心阁”“简牍博物馆”等名胜古迹。

今天学校组织去参观简牍博物馆,同学们高兴而有纪律地来到了博物馆,长沙的吴简于1996年10月在走马楼也就是现在的平和堂附近出土,主要为竹简,用来记录书籍、信件、司法、户籍等等,这些竹简埋在地下2000年之久居然能保存下来,真是奇迹,大厅的屏幕上正放映简牍的来历和制作过程,我看着这些竹简,想着古代的人们真是不容易啊,他们得先砍竹子,把竹子削平整,然后才能写字,而我们呢,有现成的纸和笔,只要我们去认真学习,在古人面前,我们的条件优越许多,而我呢,哎!真该努力学习。

我们了解了简牍的来历,随着解说员阿姨来到二楼,二楼有一些古钟,解说员阿姨还用它敲打出了“我和你”的音符,哇!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乐器也能敲出这么好听的音乐,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估量,我们一边参观,一边听解说员阿姨讲着故事,时间过得飞快,又到了回学校的时间了。

简牍博物馆的展览很生动、很直观,使我对历史有了很大的兴趣,有机会我还要来参观学习。

[参观简牍博物馆2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北京榜样观后感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2016北京榜样”颁奖典礼日前在北京电视台举行,“宏志妈妈”孙晓兰等十人当选2016年度十大“北京榜样”,市网信办调研员范涛获得“北京榜样”特别奖。陈培荣等51人获得“北京榜样”提名奖。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伟,以及中央有关部门、驻京部队,各区、各系统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400多人观看了颁奖典礼。

“2016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由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主办,历时一年。活动期间,全市举荐张榜6万多人,推荐到“北京榜样”官网平台的候选人达6688位,共选出周榜人物135名,月榜人物60名,覆盖了各个群体、各行各业。根据评选标准和规则,从62名年度“北京榜样”候选人中推选出了最具典型性的年度十大榜样人物和一名特别奖获得者。

颁奖典礼以“北京向你致敬”为主题,生动再现了十大“北京榜样”和特别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让榜样精神在感动中得到传递。

当选2016年度十大“北京榜样”的有:坚持18年爱心助学的“宏志妈妈”、北京工美集团退休职工孙晓兰;中国生物芯片探路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京;痴心传承京剧文化的风雷京剧团团长松岩;卖房救母、勇于担当的密云广电中心主持人张博研;二十年如一日守护地下轨道安全施工的首都地铁建设者童松;危急关头挺身救人的公交司机张宏伟;为基层百姓送温暖的中日友好医院专家张晓艳;贴心服务各族群众的社区好民警黄文祝;靠诚信重塑民族奶粉形象的三元奶业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自强不息、奉献社会的残障人士李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国家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伴随着春天的到来,国家博物馆也迎来了复苏的脚步。国博重装运营后,《复兴之路》是国家博物馆重新运营的重点展出之一。

201*年3月2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天安门广场附近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国外友邦的旅游人士,也有来自外乡的兄弟同胞。而最热闹、队伍最长的当属国家博物馆的参观队伍,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虽然人多,但是井然有序。在经过了2个小时的排队候,我进入了国家博物馆的主展区,找到了《复兴之路》主题展览区。

《复兴之路》展区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层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展示了历史如何选择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国家基本路线方针的时刻,同时也展现了屹立于世界的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

此次《复兴之路》总共分为五部分,以时间为顺序,通过大量的图片、史实、雕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全面的展示了中国近170年来的风风雨雨。在参观旧中国鸦.片战争时,心情无比沉重,一组《苦难的中国人民》雕塑深深的震撼了我,老人拄着拐杖,妇女挑着竹篮,竹篮中还坐着一个小孩,每个人的眼神充满了无奈和痛苦。这组雕塑是当时中国人民的一个缩影。辛亥革命的爆发是中国人民不满国内现状,对国家未来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探索,而新文化运动则解放了国人的思想,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的思想浪潮。而当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时,国内的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为国家找到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的新道路。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希望,自此,中国人民有了奋斗的方向。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无数的革命先辈为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而前仆后继,无怨无悔,无论当时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在这个篇章中,我看到了有关苦难的另外一组雕塑,名称是《艰苦岁月》,一位老红军吹着笛子,而旁边的小孩则偎依在他的身旁。同样的苦难,这幅雕塑的人目光坚定而深邃,无不展示了当时人民对未来的坚定和向往。1949年随着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刻,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无数先辈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此时此刻,在这片热土上成为现实。自此中国人民走上了国家复兴的伟大之路。从建国时期一穷二白的国内现状、帝国主义封堵围截的国际事实,中国人民不畏强权,始终坚持自主发展、和平共处。经过自建国以来60余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为国家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中国人民在伟大的复兴之路上,已经走得更加的从容和淡定。

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我思绪万千,既感慨幸福得来之不易,又感受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而我作为新时代的千万党员的一份子,又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既要维持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也要进一步的扩展国家的综合实力,实现我国伟大的复兴。正如参观完后我在电子屏幕上的留言“继往开来,繁盛恒昌”,相信祖国在我们这代人的继续努力下,国家会更加的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参观慈善博物馆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黄天宇

今天我和父母一起去参观中华慈善博物馆。进入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瓷盘。这个瓷盘十分高大,墨绿中透着一丝白。盘中刻画着一位圆佛,他慈眉善目地笑着,旁边有两条巨龙,正张牙舞爪地怒吼着、咆哮着。“红花须得绿叶衬”,一般人只会看到那瓷盘的美丽,却没看到他架子的鬼斧神工,它是用上等的红木做的,上面雕刻着两只栩栩如生的猛虎,露出尖尖的獠牙。背面看,一个巨大无比的如意竖在那儿,撑住了整个瓷盘。如意上虽无宝石,但雕刻技术高超,就像是有闪耀的珠宝,熠熠生辉。

来到“仿古慈善街”,这里的古代慈善街道数不胜数,有专门收养老弱病残的福田院,有从事医疗慈善的机构“惠民药局”,较早的家族义庄“范氏义庄”,收养弃婴的“育婴堂”,免费摆渡的“义渡局”等。

向前走了几步,看到模拟区,这里再现了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天崩地裂,这感受是汶川百姓一辈子也抹不去的记忆。灾难面前,中华儿女手拉手、心连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们向灾区捐赠物资,让更多的人帮助灾民、官兵。

让我们走进中华慈善的世界,探寻精湛深遂的慈善文化。驻足于此,我更加理解孙中山先生说的:“仁之种类,有救世、求人、救国三者,其性质皆为博爱。”这句话。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帮助更多的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观后感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和初冬的景象一样,当我们站在了纪念馆的门口,原先路上有关有笑的心情都忽然不翼而飞,剩下的只有满脸的肃穆、满眼的苍凉,似乎那口和平之钟的巨大回响在无情地震撼着我们的心。当看见黑色的大理石铸成的金字塔和雕塑后,大家便什么话都说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话都被哽住,已经没有办法用言语形容当时的心境和复杂的心情,突然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一切所谓华丽的辞藻在此刻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走进大屠杀纪念馆,大家立刻被以生与死、悲与愤为主题的悲苍景象所震撼了。纪念馆前的警钟上镌刻着“敲世纪警钟,祈世界和平”的十个大字,提醒着每一名有良知的中国人勿忘国耻,兴我中华。纪念馆虽不很大,但我却走了很久很久,我不知道我是怎样走出纪念馆的,时间似乎在那一刻凝固,我们又似乎在那一瞬间走过春秋,走过寒冬,走到了世界的尽头……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绝不能患历史健忘证,决不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海深仇!决不能愧对无数先烈和死难的冤魂!一个人、一个民族,是需要有点精神的,如果自己不争气的话,怨天尤人没有任何意义!落后就要挨打,这历史的教训太沉痛太深刻。今天,我们祭奠南京大屠杀,不是囿于历史的伤痛中而不自拔,而是痛定思痛,反省自己,知耻而后勇,发愤图强!奋发图强!只有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只有我们强大了,我们才能站得直、立得稳。

我们今天的幸福,凝聚了多少人的汗水和生命。先人们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安定和平的天地,作为一名受党和人民培养多年的基层党委书记,我们必须有一种为了地方的发展、父老乡亲的安居乐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畏精神,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积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作风,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为祖国的富强昌盛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参观博物馆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星期二上午,我们学校五年级全体师生去参观雷州博物馆。雷州市博物馆在风景秀丽的南湖之滨。

走进占地面积680平方米,建筑面积11600平方米的博物馆,沿着“历史沿革”,“览尽民俗风情”观赏“石狗奇观”,疑视二历代陶瓷”,品位二古代今书画”及“纪念雷州改革开放60周年美术、书法、摄影等,一个个专题展示让人目不暇接。同学们赞不绝口,古代雷州改革是民族聚居地,自古以来的民族文化互相融和发展,形成特色的雷州文化。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楼的古代石狗展厅。这些石狗千姿百态,有的咧嘴含笑,有的憨态叮掏,有的面目狰狞,有的鼻大耳肥。这些石狗或坐、或蹲、或伏。石狗体形、重量各异,大的超过2米,小的仅有10厘米,最重的有1吨左右,而一般的石狗跟家庭饲养的狗一样大小。据雷州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最大的石狗是雷州城北门的大石狗,连座约高2。5米,年代较早的石狗是南北朝时期古合州后改雷州治旧址附近的”石狗坡”的石狗,距今约有1400多年。有人估算,仅雷州市境内现存的石狗就约有25万只。

过了2、3个小时,我和同学们就把博物馆参观完了。博物馆里陈列的物品可真多呀,其中有的是捐赠的,有的是什么地方出土的,还有的是借展的等,看得我目不瑕接,眼花缭乱。

中华民族是这么伟大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参观海洋博物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耶!今天我们要去海洋大学喽!”许多同学兴奋地喊到。我的心情如同明媚的阳光一样灿烂。

我们上车了,同学们压抑不住激动的心情,车上喧闹一片,像是汹涌的海浪。我漫不经心地等待着,满脑子尽是“海洋大学”四字。车中带着吵闹声,但却异常“和谐”。大约过了三十分钟,我们就到了目的地。虽然同学们兴奋不已,但还是不忘遵守纪律。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进入了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绿海龟。老师一边带我们参观一边讲解。绿海龟的身型庞大,加上那坚硬的龟壳,像极了一个活生生的战士。虽说有点腐烂,但它依然威风凛凛。“喔!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我详细地记着。看!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大白鲨了!它张着嘴,露出那吓人的尖牙。虽说是标本,但它依然是凶猛可怕的鲨鱼!又名噬人鲨,这个响亮的名号可不是白起的。这一排牙,连骨头都能咬碎!怎不让人惧怕?

接着,我们来到了“贝壳的世界”。标本数不胜数,似繁星,似黄沙,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美女白樱蛤,壳肉是纯白的,好似珍藏了不可思议的宝藏。大珠母贝,像极了天使的赠物,两面呈现出波涛的形状,拥有洁白美丽外壳的它,很快勾起了我们的兴趣。这儿不仅有贝壳,亮点多着呢!然后,我们来到了鱼类陈列室,里面的生物基本都是有毒生物。例如有毒爬行生物:环纹海蛇、黑头海蛇、青环海蛇……

参观完毕,我们来到了“休息地”。在这儿,可以享受美食,还能相互沟通交流笔记。这次的博物馆参观活动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参观博物馆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原以为因为元旦节,博物馆会展出些新的展品,可没想到博物馆竟与之前一样。

我与爸爸一同来到了博物馆。

迈进博物馆中,还是那熟悉的样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庞大的恐龙骨骼化石。化石大约有十几米高,产生一种磅礴的气势。那样子,不禁叫人胆战心惊。

我们先走进了一个展厅。里面是展示书画的。不懂书法艺术的我一下子就被挂在墙上的书画作品吸引了。那字体,有的龙飞风舞,有的端庄淡雅。那一幅幅画,都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无法自拔。

走出赏心悦目的书画展厅,我们又来到了另外一些展示厅。在其它的展示厅中,我看到了巧夺天工的陶器,细致入微的金娃娃,古色古香的摆设,旧时人们的生活用品……其中,最吸引我的目光的是一个唐朝的瓷瓶。不是它的形状吸引了我,而是瓶上的纹理吸引了我。这个瓶子整体为淡黄色,细长的蓝色纹理在瓶子的下部交叉着。既美观又简约。我不禁对古代劳动人民发出赞叹。

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欣赏完了展品。而那些书画、陶器等工艺品,却仿佛如今还历历在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苏州博物馆观后感

全文共 2162 字

+ 加入清单

粉墙黛瓦,清新雅洁;古色古香,江南情怀。在20xx年9月上午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来到了我仰慕已久的苏州博物馆。到苏州去看贝聿铭先生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建筑,今天终于得以实现。

这时我的眼中:苏州博物馆苑如一个楚楚动人的江南女子,端庄而秀丽的欢迎我的到来。我再次想起了“大艺术书房”系列图书之《贝聿铭谈贝聿铭》主编肖关鸿先生所说,希腊缪斯之神走向我们:“走向社会,走向公共空间,走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艺术不再是祭品,不再是象牙塔,也不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一部分。缪斯也由女神变成了平民。”在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之初,就如同装满传统文化经典的艳丽绣线,在承载现代科学文化信息的绣布里织出出了一幅“传统苏州”和“现代苏州”相融合的“双面绣”。在这个有着众多著名古典建筑的“文化圣地”中,建一座21世纪的新馆建筑,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现代与传统相融合。贝聿铭先生用“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的理念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当代建筑设计领域中,贝聿铭先生是世界范围内最为公众熟知的建筑大师,是跻身于世界建筑师行列的唯一华人,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艺术之一。

世界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广州,祖辈是苏州望族,童年时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渡过。20世纪30年代中期,贝聿铭先生远赴美国学习建筑。在几十年的建筑设计生涯中,贝聿铭先生在世界各地的建筑作品达70余项,获各类奖项50余次,1983年,他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茨克奖”。他在美国设计许多博物馆、学院、商业中心、摩天大楼等,在加拿大、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伊朗、中国北京、香港等地设计过不少大型公共建筑。贝聿铭先生多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自身的不断超越,使世界各地众多贝式建筑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

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由时年己85岁高龄的贝聿铭先生与贝氏建筑事务所设计,投资3亿元人民币,于二00三年十一月奠基开工,2006年10月6日中秋佳节正式对外开放。苏州博物馆新馆开馆后,新华社等众多媒体评述为:“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是这座建筑的最大特点,它既在苏州古城以独特性、唯一性深深打上贝氏的烙印,又与周边传统民居浑然一体,成为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里程碑。当我步入博物馆內庭院茶园紫藤园时,吸引我特别留意了园里西南方与东北方各种植一棵紫藤。贝聿铭先生将內庭院将內外空间串联,主庭院和若干小內庭院互相连接而又布局精巧,庭院內外的园艺,互相依托,自然融于建筑。听导赏介绍:紫藤园里的两棵紫藤,还嫁接着从文徵明当年手植的紫藤上修剪下来的枝蔓,以示延续苏州文化的血脉。新馆园林造景设计是在传统风景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的,成为一代名园拙政园在当今的创造性延续。

我们只有在参观完所有室内空间之后,才会真正理解整个空间的设计精神。外立面的形体穿插造就了室内空间的丰富性,而室内空间的多样结构同时也成就了外立面的风格特质。空间也是人为的,贝聿铭先生最新设计的苏州博物馆让我们感受到中国传统的园林思想在现代审美中的新方向,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苏博的屋顶的造型。光影趣味是物境与心境的交融。“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玻璃顶棚肆无忌惮地让室内充满阳光,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丰富的语汇和对空间的影响力。阳光透过金属百叶照射入室内,在墙面上形成了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的光影图案。情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情为主,景是客,情景交融,相辅相生,这才是中国传统的空间本质。苏州博物馆之所以能让人感受到传统美学的魅力,就是因为设计师很好地创造出了丰富多样的空间气质,而光影就是让这些景与人们产生互动与共鸣的直接因素。可以这么说,光与影一直是空间设计的第四大造型元素,它能让室内室外环境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而在苏州博物馆,贝老先生再一次让光影成为了空间的主角。

在建筑的中庭,阳光让整个空间充满祥和与大气。可能是借鉴了传统“老虎天窗”的做法,中庭的顶部是由玻璃材料做成的采光井。阳光肆无忌惮地透过玻璃倾泻下来,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地变换着投射角度。所以在不同的时刻,参差错落的墙面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有趣且丰富。同样,贝先生在处理小空间时,也一点不吝啬使用光影这一元素。三角形的二坡屋顶全部是由金属百叶和玻璃组成的,为了体现传统园林的特色,所有的金属百叶都被木质的贴面材料所包裹。阳光透过这些条状结构在墙面上形成了连续的光影图案,让原本单调的走廊顿时生机勃勃,饶有趣味。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老先生的封刀之作,其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特点,采用传统的粉墙黛瓦,然而表达方式却又是全新的,错落有致的新馆建筑以深灰色石材为屋面和墙体的边饰,与白墙相映,雅洁清新。粉墙下设置了颇具创意的假山,一反传统的叠石假山,采用些较有纹理的石片和石块,其中也有剖劈的棱角毕露的“险峰”,与传统湖石“瘦、皱、漏、透”的审美特点迥然不同,却也“清、丑、顽、拙”,各显奇趣,与水中倒影难分轩轾,构成一幅新颖的山水图景。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加以创新运用于现代建筑中,将传统艺术升华,使我们更充分地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

时间总是短暂的,我还没有满足,我是多么的希望故地重游,再好好的品味一番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