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高分作文指导:抛弃“万能作文模式”【最新20篇】

有没有所有母题都可以运用的应考高分写作模式?对于长期执教毕业班的老师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应考技法,欢迎大家借鉴!

浏览

500

作文

265

中考命题作文写作指导

全文共 5360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是各类作文的根。下面是小编整理中考命题作文写作指导,欢迎阅读。

一、审题

通常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即标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如四川乐山2006年全命题的题目是“我最爱这里的风景”。程度副词“最”在这里就是关键词语。必须通过比较,以突出“爱”之“最”。例如有位考生把“我最爱这里的风景”定位在柳,开篇就旁及其它植物:“我校的风景很美。松柏常青,夏荷婀娜,柳树成阴,钻天杨挺拔。周敦颐笔下‘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使我喜欢,茅盾所写的质朴的白杨叫我赞叹,陶铸赞颂的坚挺无畏的松树同样令我敬佩,但我由衷喜欢的风景却是被人们称做‘弱女子’的柳树。”这里,“最”字已经呼之欲出;接着文章从柳是“绿得最早的春色”、“黄得最晚的生命”、“最具有热爱母亲的情怀”等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比较中一个“最”字贯穿始终,准确地演绎了文题。如果像有的考场作文那样就柳写柳,无所旁及,那就误为“我爱这里的风景”,偏离了题意。

二要注意题目中的前缀或后缀,即标题中的限制词和修饰语。如:“行动的力量”,(江苏淮安卷)要突出表现“行动”一词给我们的力量。再如《一个会变的人》,要扣住“会变”,或写不同时期的“变”,或写不同环境下的变,都算切题。

三要深入分析题目中的“言外之意”,理解题目语言中所包含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如“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眉山卷)就是一个比喻义很强的考题,“一朵浪花”,既可以理解为一件事、一种感情,也可以理解为一处景观、一次误会。

四是要审准材料选择的切入口。命题作文比话题作文的审题要求高,命题作文动笔前,把握题意、找准切入口十分重要。如福州泉州“和父母交朋友”这一题目,审题时必须明白:人物是“我”和“父母”,主题是“交朋友”,这就排除了“交朋友”的其他人物和生活琐事,文中的“朋友”具有特殊的身份,这就决定了切入口应定在与父母之间的交流、理解、包容、互尊互爱等情感因素上,在这个前提下,再确定文章的创新点。

五是指审题时把题中有些关键词的语法意义作一番自我诠释,体会清楚后,再用来指导构思立意。例如2006年江苏省无锡市考题“门其实开着”中的“其实”指什么?有什么语法意义?此时你应该迅速搜索库存信息,得出下列认识:“其实”一词在语境中能承接上文,但和上文的意思往往相反,有修正、更正或补充的作用。明白了这些,你在构思时就会明确自己的文章中需要“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容是什么,也即“其不实”的情节有哪些,然后才能够通过“其实”转折,由“其不实”过渡到“其实”,造成结构上的跌宕波澜。如果你丢掉了前面的审视诠释,那你就可能把“门其实开着”

写成“门开着”或“门”。如有位考生设计的情节:“参加网页制作比赛——家长、同学都支持——自己努力练习——夺得第一名——成功的门其实开着”。这位考生在进入成功之“门”前,有没有遭遇曲折?有没有犹豫动摇?有没有灰心丧气?这一切都没有写,这就写成了“门开着”。文章的整个过程没有触及“修正、更正或补充”的内在联系,结构上平铺直叙,波澜不惊,“其实”所包含的内在意义没有体现,显然偏离了题意。

六是把有些关键词放到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考察,明确其适用环境和内在联系。例如2006年西宁的全命题作文题是“这里的景物也美丽”,这种用副词“也”的作文题,我们可以用代号恢复其语境:“A——d,B也d”。这里,“A”“B”表示两种事物,“d”表示其共有属性。“A”是一般性、公认性的,“B”则须具有特例性、创意性,选择B往往带有某种哲理色彩。例如“收获是享受,付出也是享受”,“成功者美丽,跌倒者也美丽”。这一题中的“景物”如写“荷花”、“菊花”就不对了,因为它们都有美的公认性,写不起眼的花草才符合题意。当然也可以写“虚”的景物,虚景也要具有特例性,创意性。

在考场上,有些题目题意明确,我们能迅速地把握命题者的意图,如:“孝敬父母二三事”(湖北省恩施卷)、“生活中的一朵浪花”(四川省眉山卷)等。也有些题目题意比较隐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才能挖掘出命题者的用意,如:“门其实开着”(江苏省无锡卷)、“印象”(辽宁省大连卷)等;还有些考卷的命题者设计了导语或提示语,让你有所感悟,打开思路,在做这类作文的时候,要读懂提示语的含义,才能有感而发。对于不同的命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审题策略。

①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如《心愿》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审题有难度。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我”、“妈妈”、“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妈妈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文章体裁也就很容易确定了。

②另一些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如《暖流》、《春风》等,则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如果题目出的是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本体去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征性的事物去写,如《暖流》,暖流是喻体,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从它的本体——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等角度去审题,中心就一目了然了。《春风》、《考试》、《蜡烛》、《七月如火》等一类题目都有可以采用配方的方法去审题。

③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它们如果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人(负或不负)责任(宽容、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你熟读古今中外书籍,拥有大量事例史实,擅长写议论文,你当然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此时,题目就是你的议论的话题所在,就是议论文三要素中的论点的中心词,你只需罗列古今中外几个有关“责任”(宽容……)的事例,证明一下“责任大于山”,“勇于承担责任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对自己、家庭、国家负起应有的责任”等论点。

二命题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命题作文虽然题目唯一,但要写出新颖的好文章,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审题要准

审题如同下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可见审题是多么重要。命题作文,审题应当做到:

(1)辨明文体

虽然现在多数命题作文不限定文体,但有时,文章的文体又是固定的,因此,辨明文体就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一个文题只有一种适合它的文体。审题的第一步是判断文体。判断文体应注意以下规律:(1)记叙文文题的字面一般对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所涉及。题目当中直接带有:“人”、“事”、“记”等字样,就更是记叙文的标志了。(2)议论文文题中经常会有“议”、“论”、“谈”、“辩”等字眼,也有的由“......的启示”、“从......想到的”、“由......说起”等短语构成。

(2)要看清题目要求

一般中考作文题都在“要求”一项里对文体、字数、表达方式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必须把“要求”这项内容搞清楚,并且严格执行不能遗忘。

(3)注意题目中的隐含内容。考题中明确提出的要求是一望而知的,必须照办无误,但有些要求是隐含在表面文字背后的,需要我们自己悟出来。比如《在阳光下成长》中的阳光,当然不是指自然界的阳光,应理解为党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朋友间的亲情等等。对一些给材料作文题目中提供的材料,更应当注意运用概括、引申、类比等方法,加以认真分析,理解题目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4)弄清题目的限制和要求

命题作文常对文体、时间、地点、数量和叙述的对象及其关系、内容等有限制,弄清楚了这些,就好确定作文的选材范围。如:题目“校园新风”.写记叙文,可写人也可写事,地点要在校园内,内容为好的现象,宜与过去对比。

(5)抓住“题眼”确定中心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就是命题作文的“题眼”。扣住了“题眼”也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中心。①单词语题目,题目即“题眼”,如“沟通”、“生日”等。②词组型题目中.起修饰作用的词语是“题眼”,动词是“题眼”。如“难忘的一件事”的“题眼”是“难忘”.“骄傲的妈妈”的“题眼”是“骄傲”,“这件事教育了我”的“题眼”是“教育”,“我喜欢那句格言”的“题眼”是“喜欢”.“回忆我的同桌”的“题眼”是“回忆”。

(6)添枝加叶法与逆向选材法

命题作文题目越长越容易迅速确定立意与选材。当题目是一个词时,选材的范围很宽.确定写作目标就显得困难.这时你可以采取题目添枝加叶法迅速确定写作目标,如“选择”,可在其前添加“爸爸的”、“痛苦的”、“明智的”等,或在其后添加“了坚强”、“了诚实”、“的快乐”、“的艰难”等。这种添枝加叶是在心中进行的,千万不要换题目哟!有人认为选材不应放在审题中进行,其实审题与选材应是同步完成的,它们可以相互印证。选材平庸的作文难成好文章。那么在选材中我们可以采用逆向选材法使所选材料新颖.如“感谢”.学生感谢老师为常见,老师感谢学生就为奇、为新。

(7)尽量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

有些命题作文规定文体,按文体写即可:有些命题作文让自选文体,每当此时有些同学就无所适从。多是成段的感慨.而没有实际的内容。此时应依据自己对题目的理解选择擅长的文体。选择了记叙文,就要把内容落实到人、事、物上.把人写好.把事写实。若从自己或身边的生活实际中难以开发出动人的故事.写一篇小说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选择。若选择议论文,自己要有充足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2. 选材要新

为了使命题作文的选材新颖,我们在写作中必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材料真实

“真实”是指选择材料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它要求我们选择的自己熟悉的真实材料行文,才能写出真情实感。但一些同学总喜欢在作文中胡编滥造。如写《逆境》的作文题目,就可能有60%的同学会在作文中写自己从小是个残废的孩子,没有胳膊或没有腿”。或者说“我从小就死了爸爸,13岁又死了妈妈,自己跟着70多岁的爷爷一起生活”等。像这种类似的编叙故事的现象,在作文写作中不胜枚举。这类作文不是从作者生活中来的真实事,所以在写作中,往往漏洞百出,给阅卷人一种被戏弄的感觉。其实,我们生活中深入参与生活,并在作文中将自己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写出来,就能写出真情实感来。

(2)材料新颖

作文写作中,我们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这里讲的就是话题作文的新颖选材。现在,在中学生作文中,有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不管是写人还是写事,高中生就写初中时期的人和事;初中生就写小学时期的事。在文章的选材上,可通过以下两方面达到创新:一是与时俱进,尽量写新近发生的真实典型的事件,以增强文章的鲜活性。二是拓宽思路,使文章以新以奇打动读者。如上面的文章,我们就可以写感激某一件事、感激某一物、感激某一次机遇、感激某一次相逢、感激失败、感激贫困、感激挫折等,通过拓宽思路,文章的选材就新颖了。

(3)材料典型

“典型”指材料有代表性,能以一当十,说服力强。新颖的材料不一定具备典型性,即使是新颖的材料,如果不具备典型性,选择时也不能用。典型材料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例如,我们以《三峡移民人家》为题写篇文章,如果我们不深入移民中间去,就很难了解移民的思想状况、生活情况,如果盲目去写人人都有“舍小家、顾大家、主动移民为国家”的高尚思想,个个都乐于移民,就不是三峡移民的真实写照,就不具有典型性。如果我们深入到移民中去,就会发现许多移民都是由“不想移”到“主动移”的,这样去写,就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了。

3. 立意要奇

命题作文的立意是命题作文创新的关键。经过多年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话题作文立意创新可从如下几方面去尝试:

(1)转换角度、质疑传统

“转换角度、质疑传统”是指写作中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对传统已成定论的观点、看法的质疑、反叛。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模式让我们形成了总喜欢从正面去认识事物的习惯。如说到“愚公”,我们总喜欢去赞美他的勤劳、持之以恒的美德;说到邹忌,总喜欢去赞美他的“讽齐王纳谏”的功劳等等。由于老师这么教,我们这么学,作文自然也就这么写,其结果往往就会写出千人一面,百口同腔的文章,使文章索然无味。有句诗说“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一件事物(或一个人),我们如果放弃正面的思考,转换一个角度,从反面或侧面去思考,就会实现创新。比如,我们为何不可以去透视愚公的破坏环境,去直击邹忌的护短内心呢?

(2)转换角色、反客为主

在这世界上,我们人类总喜欢把自己当着世界的主人,把动物、植物当着我们的附属物,试想,如果我们在作文中将自己和周围一切的主客关系交换一下,并写出来,结果又如何呢?我敢肯定会大受欢迎的。《西游记》就成功地刻画了一个猴子孙悟空的形象;《聊斋志异》成功地刻画了狐仙鬼怪的形象等。这些就是反客为主的成功典范。如果让我们写《我是图书》的文章,将自己反串成图书,以第一人称的手法,通过图书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刻画阅览者的形象,批判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人不爱惜书、偷书、撕书的丑恶行为,赞扬了爱爱惜图书的优良品质。使文章塑造出新的形象,从而给人以新颖之感。

(3)想象幻想、合情合理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合情合理的想象幻想是作文实现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上三点,是命题作文在立意选材方面的应该掌握的一些方法,希你在作文写作和复习中认真领会、认真揣摩,写出最好的文章来。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浅谈提高中考英语写作指导

全文共 435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听说读写是构成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要求较高的是“写”的能力。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学生写作过程中出现的现状

1.词汇量太少

词汇是英语写作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要写好一篇作文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必须以足够的词汇量为基础,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掌握的词汇量都达不到规定的要求,因而在写作时也就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出现的问题往往有拼写错误,影响理解;词语误用,表达不准确;某一词语反复使用,语言表达缺乏变式,文章显得单调乏味;文章中出现大量“造词”,让人看了啼笑皆非等。

语法规则和句型句式是英语写作涉及的另一基本要素。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大错”又多半是由语法错误引起的,学生在写作中语法不规范、句子结构混乱、含义不清等情况屡见不鲜,Chinese English现象更是不乏其中,所以词汇量和语法问题是中学生英语写作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词汇错误较多

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中式英语Chinglish :如There are many people would like to go on a vacation. I by bike to school every day. 2、词汇错误:错别字、近义词混淆、词性误用3、词组、句型使用不正确,缺乏重点句型的使用:如I spent one hour to read the book yesterday. 4、时态、语态、人称把握不正确(审题不正确)。思维模式总是先汉语,后转化为英语,可能他想到了句子该怎样写,句型也知道的,但却有个别单词不会。如:“对我来说学英语是困难的”这个句子可能他想到了,句子结构“it is+adj for sb to do sth”也知道,但里面的形容词difficult不会写,导致句子表达含糊,以至于整篇文章错词百出,面目全非。

3.写出的长句达不到表达效果

一般的英语应试作文,总会给出汉语提示,学生写作也是从提示上入手,有的提示意思较长,所以学生写的时候会直接翻译,但对太长的句子又没有驾驭的能力,导致整个句子错误。

4.听力较弱影响写作能力

我们所面临的是一群农村学生,他们没有特别好的条件练习听力,每次的练习时间仅仅是每节英语课上,听听力的时间是在太少。有位作家说过:“不写没有读过的语言,不读没有说

的语言,不说没有听过的语言”。很明显,通过听的渠道获得语言信息及语言感受在英语学习中基础的基础。听不来也就写不上。

5.单词书写不规范,卷面书写较乱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格式、大小写、标点,书写不规范:句首字母大写不注意,使用从句时不会使用标点、大小写等)。如:After he went back home. He cooked supper.,考试时把单词写整齐的很少,学生普遍认为只要把单词写正确就可以得分,虽然觉得自己写的作文还可以,但卷子发下之后却没有得到期望的分数,而有的同学写作能力较差但书写整齐,写作得分也不是很低。

二、提高写作的方法

1.词汇的积累

初中学生在阅读理方面最大的障碍就是词汇量的缺乏,而扩大词汇量绝非死记硬背就能做到。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量接触各种不同体裁的英语文章,利用“在句中记,在文中记”的方法来积累词汇。因此我们指导学生依据英语报刊的特点,按栏目、话题、题材、体裁归类收集常用词,将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词汇积累到单词本子上,查字典写例句,初步学会这些单词的运用,放在身边,利用零散时间反复记忆,加强印象。

同时拟定时以单选、完型、阅读等形式考察学生对这些单词的掌握情况,通过测试和竞赛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大家学习词汇的热情。不过,由于课程的时间安排问题,测试的工作开展较少,这也是实验工作中的一个不足。

2.熟练记住单词

( 1.) 巩固单词拼写,培养组句能力。 词汇匮乏是妨碍英语写作的最大障碍之一,有话想说,无词可写是大部分学生的苦恼。因此,我要求学生坚持每天听写、默写、循环记忆单词,掌握巩固词汇。还要求学生给出与单词有关的同义、近义、反义和词形相似的词,使词汇量得到最大限度的复现。如:反义词appear/disappear, crowded/uncrowded, polite/impolite/rude. 词形相似的词except/expect, chance/change/challenge. 还以某一词为中心,写出该词的不同形式或词性,组成典型的句型,从而不断丰富词汇和句型。如拼写单词die 时,不但要写出其过去式过去分词died,而且要写出其他词性(death, dead, dying), 再分别组句,如:The old man died two years ago. He has been dead for two years. His death made his dog very sad. It is dying.又如写到易混淆的词pay, spend, cost, take 时,可以多种方式表达句意。He paid 20 yuan for the book. He spent 20 yuan on the book. He spent 20 yuan buying the book. The book cost him 20 yuan. It takes him 20 minutes to read the book every day.等等。这样,通过大量的词汇练习不仅仅能有效地积累词汇,还为组句打下了基础,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总结、归纳、比较的能力,为学生正确使用词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上这些机械操练虽然枯燥,但很有必要,它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在词句落实的基础上,可向学生提出稍高的要求,如写出高质量的句子: What a happy family I have ! (I have a happy family.) The story is so interesting that everyone likes it.( The story is very interesting. Everyone likes it. ) He didn’t come to school, because he was ill. (He was ill. He didn’t come to school.) I am good at not only English but also math.(I am good at English and I am good at math ,too. )( 2、) 阅读背诵精彩段落,围绕单元话题设计书面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 熟练记住每一话题的单词。熟记单词后让他们能够熟练的运用,能够把重点单词用来造句。然后熟记词组,特别是能够熟练的运用词组,能够用词组熟练造句。用词组和单词连成简单句,只要学生将句子表达清楚,语意连贯,就是一篇好的英语文章。

3.熟练使用简单句

简单句对学生来说相对好掌握些,可以要求学生们能够熟练划分主语、谓语、宾语。 正确掌握并列连词andbutor等词。在写作中要求学生不能随意发挥,也不能逐字逐句的翻译所给的文章,要求学生能抓住题中所给的条件,只要考生能将题中所给的要点全部表达清楚,而没有遗漏,在写作中并且注意到语言的连贯,那么就是一篇很好的英语文章。

4.加强听力训练,促进写作

目前英语听力教材使用的具体做法是:事先提出每课生词,教师领读几遍。排除生词障碍后,第一遍学生主让学生在课后反复听课文内容,并逐字逐句写下。每周星期五布置,星期一用课堂时间,教师将该文念一、二遍,让学生听写,教师收上来查阅,加以评讲。通过这种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表达能力。

5.书写规范,促进写作

关于书写的卷面整洁与否,字体如何,是老生常谈话题。可是由于印象分数的一分半分之差,很可能影响一生。在此处丢分纯属不值得,这也是笔者把它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要求学生书写规范,写好匀笔斜体行书,注意连写,以及文面美观。可以采用出专刊的形式,让全班同学都参加英语书法评比,从而激发学生练习英语书写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综上所述,在英语写作中听、说、读、写应同步发展。写作是一种语言输出形式,只有语言输入大于语言输出,语言输出才有可能。英语写作训练作为英语综合能力训练之一,是与英语的听说读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必须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步发展。

比如笔者实施多年的“五分钟课前训练”:在上正课前五分钟里,要学生用英语讲述一个故事(积累素材);或者课前朗读一篇短小精悍的文章,让大家课后模仿;或者就大家平时关心的话题写一个发言稿或演讲稿进行课前发言;或者让学生自立主题,围绕自己喜欢的主题写一段话。这种课前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美国作家舒伯特指出:“Reading is writing”,即:阅读能够促进写作,因为对学生而言,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认识大多是从书本上获得,从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的,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积累思想,也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素材。“You ought to read very carefully. Not only very carefully,but also aloud,and that again and again till you know the passage by heart and write it as if it were your own.” 这就清楚地说明了熟读成诵对写作是多么重要。所以要想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大量读书,它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对写作固然重要,但其它形式写作训练同样不可忽视,英语写作实践是英语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中介”。英语写作要突出实践,正如学习游泳一样,写作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课外练笔是课堂写作训练最有益的补充,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仅靠课堂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不够的。作文不是“学”出来的,而是“写”出来的。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才能掌握并且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能,而且写作技能只有在不断写作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得到提高和完善。

此外,学生的英语语言意识和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大量的练习。可见,课外练笔非常必要,应该给予重视。课外练笔的形式多种多样,可采用让学生写英语日记、写英语周记,教师也可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一些尽量贴近生活的时尚话题,如奥运会、环境保护等,让学生在课外习作。

总之,学生要提高写作能力应在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下进行,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实践,努力扩大学生的生活面和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中考中考英语作文万能句子汇编

全文共 1679 字

+ 加入清单

1. 不用说……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 It is obvious that …

例:不用说早睡早起是值得的。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t pays to keep early hours.

2. 在各种……之中,…… Among various kinds of …, … /= Of all the …, …

例:在各种运动中我尤其喜欢慢跑。Among various kinds of sports, I like jogging in particular.

3. 就我的看法……;我认为……In my opinion, …= To my mind, …=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例:In my opinion, playing video games not only takes much time but is also harmful to health. 就我的看法打电动玩具既花费时间也有害健康。

4. 随着人口的增加…… With the increase/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

随着科技的进步…… With the adv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例: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aiwans economy, a lot of social problems have come to pass. 随着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产生了。

5. ……是必要的 It is necessary (for sb.) to do / that … ……

是重要的 It is important(for sb.) to do / that … ……

是适当的 It is proper (for sb.) to do / that … ……

是紧急的 It is urgent (for sb.) to do / that …

例:It is proper for us to keep the public places clean.

It is proper that we (should)keep the public places clean. 我们应当保持公共场所清洁。

6. 花费 spend … on sth. / doing sth. …

例:我们不应该在我们不感兴趣的事情上花太多的时间。 We shouldnt spend too much time on something we arent interested in.

7. how 引导的感叹句

例:那至少可以证明你很诚实。At least it will prove how honest you are. 8. 状语从句

A)如果你不……,你就会…… If you dont …, youll …

例:If you dont keep working hard, youll lose the chance. 如果你不坚持努力工作,你就会失去这次机会。

B) 如此 ……,以至于…… so … that …

例:At that moment, I was so upset that I wanted to give up. 当时,我非常伤心,最后都想放弃了。

9. 宾语从句:我认为,…… / 我认为……不 I think / I dont think that …

我想知道是否…… I wonder whether …

例:He doesnt think I should stop him joining the club.他认为我不应该阻止他参加这个俱乐部。

10. Since + 主语+ 过去式, 主语 + 现在完成式。

例:Since he went to senior high school, he has worked very hard.自从他上高中,他就一直很用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作文创新张扬个性技法指导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时,考生该怎样根据命题要求以独到的眼光从素材库存中迅速选定材料,拟题作文,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张扬个性呢?

一、新法拟题——精妙:

俗话说,文题如眼,题目如美丽传神的大眼睛,给人留下最重要的第一印象,显示文章的形式美与精神美。那么应该怎样拟题呢?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题目要“新颖别致”。就是指自己的作文题目能打破常规,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拟写,让人一看就有耳目一新之感。话题作文的流行,给标题创新提供了机会和舞台。一个绝妙的标题,具有先声夺人之功效。自拟标题时,首先不要把话题当成题目;其次,可在修辞等方面多费点心思。

可采用以下几种办法:

1.善用修辞来拟题:即采用比喻、拟人、设问的修辞来拟定题目。它要求进行广泛的联系、想象,同时要做到贴切、形象、通俗,达到由此及彼、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如以“音乐”为话题,《心灵的变奏》、《生活中的阳光》、《锅碗瓢盆交响曲》等比喻新颖鲜活,过目不忘;《一个没有乐队的指挥》与《一个没有指挥的乐队》对比鲜明,各显其妙;《“五线谱”和他的五线谱》、《二胡和小提琴的爱情变奏曲》巧用借代,别出心裁,饶有情趣;此外,还有夸张法(“千年等一回”),对偶法(“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等。

2.惯用移植法拟题:移用军事、科学文化、体育、音乐、美术等行业术语,适当修改后作为题目,别具一格。如“少打擦边球”,“学生健康红灯频频”等,让人耳目一新。以“我”为话题,可活用歌词《真我的风采》、《我想唱歌不敢唱》、《最近比较烦,比较烦》作题;写老师晚年坚守教坛的文章,可引用诗句《夕阳无限好》作题。用这种方法作题,通俗明了,妥贴自然,并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3.新视角,别开生面:拟题不仅要快,更要求新求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克服思维定势,逆向思考,追求陌生效果,拟出让阅卷老师一见钟情,怦然心动的好标题。可以违反常情,如《真想做个差生》、《渴望停电》、《无价的花生米》等;可以借用数字,如以《1、3、5》为题,抒写音乐情怀;可以展开想象,如《8与发》、《雷锋“出国”了》、《人脑电脑世纪之辩》等。这些文题不落俗套,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新体验,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总之,拟好题目是写作的重要部分,它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中考作文指导:以形传神写肖象

全文共 1763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考场作文多采用“三自”原则,即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小编收集了以形传神肖象,欢迎阅读。

果戈里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肖像刻画一般来说,是刻画人物不可缺少的。肖像主要指人的容貌、神情、姿态、衣饰等方面。形神兼备的肖像刻画有助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表现出时代的特征;结合情节的发展,还能显示人物的命运。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肖像刻画更要以形写神,形神俱似,不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有的同学平时不太留心观察他人,提起笔来作文时,就全是些陈词滥腔儿,美人都是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都是瓜子脸儿,柳叶儿眉;写坏人则离不开尖嘴猴腮,贼眉鼠眼,满脸横肉……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要把人物写活,写真,谨小慎微须写出他有别于他人的个性来。先看下边的例子: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谁?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出“豆腐西施杨二嫂”。鲁迅先生从头到脚却又不平均用力,突出其最富特征的部分,使这个被人世的污水弄脏,可鄙又可怜的女市民形象浮雕般地冒现在读者的面前。使春成为典型,成为唯一的人。可见,要写好人物肖像,就“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艾芜语)。下边举例介绍几种基本的肖像描写方法,以待启发。

1、从作者观察的角度写

“果真红衣人,振袖倾鬟,亭亭拈带。望见生人,遍室张皇。”(蒲松龄《聊斋志异·辛十四娘》)短短数语,把一个绝色少女的温柔、深情、差涩以至于手足无措的神情举止描绘得形象生动。

“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十五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秃了顶的老婆子的滑稽打扮,寄寓了作者辛辣嘲讽。)

2、从其他人物观察的角度写

“庞统入见孙权。施礼毕,权见其人浓眼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统见玄德,长揖不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

孙权、刘备都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人主”,二人见了庞统都心中不悦,以此突出庞统相貌之奇丑。同时也暗寓下文“人不可貌相”之意。

3、从人物自我观察的角度写

“(吴荪甫和赵伯韬决战前做了一个恶梦,醒来后)无意在大衣镜前走过的时候一回头,吴荪甫又看见自己的脸上摆明了是一副败相。”(茅盾《子夜》)从来不肯认输的吴荪甫,此时已是个内心充满了失败主义情绪和以前判若两人的人了。

4、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特点

契诃夫笔下的奥楚篾洛夫即是一个“变脸”的行家,惯于见风使舵。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在黛一方面前、贾母面前,在尤氏面前,在丫环下人面前,可以说更得脸谱变化的精神,把一个恶毒、伪善、欺下瞒上的变脸行家刻画得淋漓尽致。

5、描写人物在不同场合的同一特点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从初次登场到魂归西天,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中多次描写他羽扇纶巾、仪表从容、谈笑风生的丰采,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概。一部小说说下来,孔明的指挥若一,飘然仙仙的神情仪态,早已深深印在读者心目中了。

6、工笔细描

“他穿的衣服,还是二十年前的新装,一件团花的官衫大褂,底下是白纺绸的衬衫,长长的领扣松散着,露着劲上的肉。他的衣服很舒展地贴在身上,整洁,没有一些尘垢。他有些胖,背微微地佝偻,他的半白的头发很滋润分梳到后面,还保持着昔日的丰采。在阳光下,他的脸呈着银灰色-------”(曹禺《雷雨》)。对周朴园的肖像描写详细周全,由表及里,给人留下了他顽固、保守、自信、自负的深刻印象。

7、简笔勾勒

“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鲁迅《药》)。几笔勾勒出一个混混样的刽子手形象,尤其以玄色醒目,满身杀气。

8、侧面渲染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鞘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归来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罗敷之美,尽在读者的想象中,你想他她有多美,她便有多美。连耕田犁地的农民都给她耽搁了工夫。

此外,还有对比描写,比喻、拟人、夸张手法的描写,与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相结合的一些方法,留与我们在文学作品去感受、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中考作文指导:写作没有思路怎么办

全文共 2019 字

+ 加入清单

写好作文重要的是有一个好的思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作没有思路怎么办,欢迎阅读。

写作文最关键的是联想,首先由题目联想到你要表达的东西,然后再联想到你要写的东西.如果写记叙文主要要增加描写的部分,主要事件中人物是怎么想的,周围的情况怎样.一般考试作文,尤其是上高中之后的考试作文写议论问的比较多.议论文的写法像画树,首先确定主干,也就是论点,然后是分叉,就是来证明主论点的分论点,最后是叶子,也就是事例.如果作文功底不够深,就要多积累事例,使你的论点充分.

提高作文最关键的是练习,就是记日记.刚刚开始记日记的时候总是不知道要写什么,这个时候就要什么都往里面写.小学生写日记一般写上街买菜之类的,写具体的事件,上了中学之后一般会借日记来抒发个人感受.其实这个也不完全一样,有很多人的日记会想纪实的东西一样,把自己一天做了什么都记下来.看你个人的爱好.但一般比较优秀的日记都是通过生活中发生或者在电视报纸上看到的事情来发表看法,发表感想.坚持记日记作文水平就自然会提高.

不过写作文其实也有天赋的因素,这个越到高年级越明显,有的人可能天赋比较好,根本来说是比较感兴趣,有的人可能就不感兴趣.但这之间拉开的分数并不太大,不会超过五分.考试作文只要努力积累材料,掌握必要方法就可以拿到差不多的分数.所以如果很喜欢写作就要多写日记,多思考,也多看些书,最好是能告诉你一些什么你又感兴趣的书籍或者杂志.如果不是很来电也不要勉强,只要认真写就行,可能自然会有些人好像不是很认真写就比你分数高,但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要相信这样的人一般活得比较辛苦。

最后说一句,不要轻易否定自己,如果很希望作文写好,就要相信自己有这种天赋,并不是每个作文写得好的人都是从最开始就现楼出来的.要先打开写作文的思路,下面两点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示:

第一点,就是要多读书,读好书,向作文童话小说等,就是不要读漫画.其中作文不读是不行的,每天必须保持30分钟的读书时间,当看到作文题目时,回想一下作文书,要去粗取精.不要因为书贵,不去买!

第二点,看到作文题目时,不要盲目的去写,要在大脑中有一个提纲,要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怎么写结尾,如果大脑中有了这么一个提纲的话,写起作文就不那么困难了!

高考作文写作思路:

高考作文对我们语文成绩来说很重要,我们必须在作文上取得高分,但是很多考生在高考写作时会出现没有思路的现象,这会影响我们考试的心理,为此我们邀请了学大的教育辅导专家给我们总结写作文没有思路的应对方法一。

袖手于前”,预防在先。近些年考试卷题量有所减少,答题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不必慌张匆忙,一定要在作文审题构思上多用心力,一般要用到5至10分钟。不妨学学朱光潜先生的做法:在定了题目之后,取一张纸条(考试草稿纸)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然后再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需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写出一个纲要。

如果时间充裕,还可以采用“两结合”快速起草法,就是在整体构思的基础上,打出一部分的草稿,列出一部分的提纲。这样把打草稿与列提纲结合,既可节约时间,又可尽量避免作文的失误。应打草稿并认真修改的主要是三个部分:一是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的美丽无疑会使整个文章增色生辉,尤其是考场作文,标题决定了阅卷老师对该文的第一印象和第一判断,直接关系到判分的高低,所以要在拟题上多动脑筋,力争拟出精彩的标题;二是文章的开头,古人把好的文章的开头说成是“风头”,可见开头的美应是我们作文的追求,尤其是从考场作文阅卷的实情来看,在酷暑高温、连续紧张的工作中,阅卷老师能读到颇有几分亮点的开头,无异于喝了一口酽茶,吃了一颗“兴奋丸”,对文章产生的好感自不待言,所以考场作文要精心打造开头,设计出能征服读者(阅卷老师)的闪亮“登场”;三是文章的结尾,有人用吃花生来比喻读文章,若吃到最后是一颗特香的,就会让满口余香回味无穷,倘若吃到最后是一颗霉变的,那就会使满口香味顿然全消,所以,要避免考场作文的结尾成为一颗“霉变花生”,就应该用心着色,力求使之成为全文的又一亮点。除了以上三个部分,文章的主体内容就可用提纲的形式显示。提纲按顺序分条列出,每条后面都用括号注明预计大约写的字数(以高考作文不少于800字为标准),意在对行文起调控作用。采取这种“两结合”的起草法,主要花的是思维活动时间,文字书写用时并不多;若能熟练运用,一般也只需要5至10分钟。这种“磨刀工”不但绝对不误“砍柴”,而且会使“柴”砍得既快又好。

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有言:“不宜率急拈毫,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我相信,只要大家把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做到位了,就可完全避免陷入中途卡壳难以成篇的窘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创新作文指导

全文共 93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作文创新指导。

中考作文大都要求写记叙文和议论文。现以这两种文体为例,谈谈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多种叙述方法的综合运用。顺叙、倒叙、插叙在一篇文章里兼而有之,密切配合,相互作用。这种情况,从总体上看是运用倒叙,主体部分又运用顺叙,在顺叙中又有插叙。这样叙述,就显得疏密相间,张弛有致,时空跨度大,行文多姿多彩。例如,辽宁有一位考生在《重话母校》这篇应试作文中,就采用了这种写法。从全文运用了倒叙,首段写道:毕业了,离开了母校,当我重话母校的时候主体部分运用顺叙,记叙我初中的两件事,一是初二入团,二是初三的体育加试。叙述每件事时又有插叙,在入团中插入了老师的嘱咐,加试中插叙了初试的情况。这样,三种叙述方法各显风采,相互作用,很好地完成了叙述任务。

多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记事写人要用到描写方法,围绕所写的人和事,采用多种描写方法,围绕所写的人和事,采用多种描写方法,使文章更加具体生动。请看下面一段文字:班会上出现了使人难堪的沉默,忽然传来一个声音:老师,我愿意当班长。声音不大,令人震惊。说话的是周雅安。她那倔强的脸上,一双眼睛放射出坚毅的光芒。老师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惊动了几只落在屋檐的小鸟,飞向远方。这是江苏考生写的《小主人二三事》这篇应试作文中的一段文字,文中运用了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场面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论证方法有例证、引证、喻证、对比等。根据文章议论的需要,采用恰当的方法,常以一种方法为主,综合运用其他方法,使论证更加充分有力。如上海市中考作文题《母亲》,有一位考生将它写成了议论文,请看其中的一段话:有句格言说得好:溺爱是一盆浊水,严爱是一座熔炉。我的邻居小虎的母亲,对小虎就是严爱,难怪他的成绩这样好。这段文字先后运用了引证、喻证、对比、例证等四种论证方法,将母亲的爱这种人间真情,说得深刻透彻,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

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用什么方法,用多少方法,要根据文章内容和主题来定,不能一味求多,影响了内容的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作文指导:审题技巧

全文共 151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们写考场作文,就类似带着镣铐跳舞,前提是在题目的镣铐下发挥,切不可天马行空,脱离题目。不然你给得再多,那也不是评卷老师所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考作文如何审题,又有哪些审题技巧

一篇优秀的中考作文之所以能从数百万份试卷中脱颖而出,其中必有他值得称赞之处。按照评分标准而言,一般会从选材,立意,语言和结构这样几个方面去衡量,这四个标准里,其中最为阅卷老师欣赏也最让学生头痛的是作文的立意,一边羡慕于别人标新立异的思路,一边又苦于自己落入俗套的构思,这成为很多学生作文档次上升的一个障碍。

(一)短题要补充

很多题目我们看起来很简洁,不过三五字,但其实题目越短,审题难度越大,因为它能够给与我们的信息是极为有限的,很多时候让人感觉难以下手,这时我们可以用补充题目的方式让题目变得具体充实有可写性起来。

如写《雪》这样一篇文章

1、在前补充:冬雪,看雪,洁白的雪

2、前后补充:瑞雪兆丰年,冬雪也暖人,风雪中的身影

3、在后补充:雪后,雪的温度,雪的诉说

再如以《朋友》为题写一篇文章

1、在前补充:真诚的朋友,执着的朋友,诚信的朋友,我最敬佩的朋友

2、前后补充:我的朋友叫自信,这个朋友值得尊敬

3、在后补充:朋友的心愿,朋友的真谛,朋友的故事

需要注意的是,补充题目这件事是在我们脑海中完成的,也就是说如果题目中没有要求我们去补充完整题目,那么我们就不要随便改动题目,只是在心中把你要写的内容通过给题目补充,进一步缩小即可,如果补充题目的过程中发现脑海中想出的好几个题目都还不错,怎样取舍呢?这时,可以选择你最熟悉的那个话题,或者你认为最有话可说感触最深的那个去写。

(二)长题抓关键

题目长了有时也会干扰我们审题,原因很简单,各个独立出来的词你不知道到底哪一个是题目的核心,这时就需要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去分析,而关键词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题眼,我们一般会选择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作为题眼,因为这些一般是起修饰和强调作用的,当然题目的主要对象一般是名词,这个是不容忽视的,但是关键是要看修饰它的那个词是什么,你要围绕那个词写什么。

如《这件事教育了我》中的“教育”,《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中的“并不是”,《**也美丽》中的“也”,《水仙花开》中的“开”。

(三)标志定体裁

有些题目常带有明显的体裁标志,可帮助我们迅速确定文章的体裁,内容和重点。

1、记叙文的标志:题目中凡带有“记”“忆”“人”“事”“见闻”等字眼,一般都是记叙文。如《回忆我的母亲》《记我的同桌》《值得赞美的人》《假期见闻》《我的初中生活》等。

2、抒情散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有“赞”“颂”“赋”等字眼,一般都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散文。如《白杨礼赞》《绿叶颂》《茶花赋》等。

3、说明文的标志:题目中凡带有“制作”“介绍”“说明”“自述”“为什么”“原理”“话”,或直接写某事物的名称,一般应写成说明文,如《文具盒的自述》《森林为什么能防风》《手表的使用和原理》《秋天话菊花》等。

4、议论文的标志:题目中凡是带有“说”“议”“谈”“论”“评”“辩”“驳”“从……谈起”“从……说开去”“读……有感”等字眼,一般都是说明文,如《谈骨气》《由‘滴水石穿’想到的》《读有感》等。

(四)联想化深意

联想就是由甲想到乙,而甲一般是由实际意义的,乙是有象征意义的。如《圆月》《白杨》《长城颂》《我心中的阳光》就需要用联想法来审题,把这些大家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与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联系起来,从而给这个题目赋予更深层的含义。比如:“圆月”联想到中华同胞,“白杨”联想到扎根边疆的志愿者,“长城”联想到战无不胜的人民解放军,“阳光”需要联想温暖,亲情,关爱,希望甚至信仰,这样通过审题文章的寓意就大大深化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半命题作文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是现在较为流行的考场作文的考题考题方式之一。半命题作文这种方式,其题型灵活、机动、自由度高、自主性强,极容易彰显考生的思想与个性,也很接地气,很受欢迎,成为平常训练和考场作文的主要题型之一。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半命题作文,欢迎阅读。

半命题作文的形式有如下几种:

前补,如“___给我带来了欢喜”。后补,“拥抱__”。补中间,如“在__影响下”。补两边,如“__里的__”。补中前,如“__让__更美丽”。补中后,如“我想让__更__”。但无论是哪一种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式,都必须掌握一个诀窍,那就是: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好两个字“自由”。

半命题作文的考题方式,是将一个完全命题,省去其中的某一局部,使之成为一个不完全命题,省去的某一局部由作者去增补。这种考题方式从本质上讲,只是规定了一个写作框架范畴,而把与立意选材、主题的自由,统统留给了作者。这类题在三个方面给作者以“自由”:

一是重在让考生自由选材。如文题“我渴望__”、“__笑了”、“我爱我的__”等都是这样。做此类题,要在选材上仔细斟酌,以“易下笔、角度新”为原则,多次斟酌,筛选出自己最熟悉、最有意义、最简单好写的材料,补充好题目并实行写作。

二是重在让考生自由立意。如文题“做人要__”、“这堂课真__”、“星期天给我带来的__”、“那天,我真__”等。做这些问题,要以“站得住、立得稳”为原则,认真思虑立意角度,写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三是既重自由选材,又重自由立意。如文题“当代科技带来的__”等。做此类题,要把它看成一篇自由拟题作文来写,把选材、立意、构思放在一起,统筹思考,合理安排结构,胸有成竹之后再落笔成文。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填补题目要注意主谓宾搭配巧妙而合理,半命题作文基本涵盖了一个单据的框架结构,只是有时主谓宾俱在,有时略去了主语或者宾语其中的一个,只要搭配不超出语法结构要求就是合理。

二、补充部分角度不宜过大。比如“在__前”这一题目,有的考生写出了《在历史的大门前》,看似不错,但角度太大,弄不好就写成了一片历史的流水账。如改成《在圆明园的废墟前》,同样以历史为主题,切入点就变得具体而容易下笔了。

三、补题要彰显涵盖主题与思想,不能信马由缰,漫无目的。否则,补足的题目看似绝妙,但却是蚂蚁吃西瓜,无处下手,只能给自己徒增烦恼。

四、不能突破原题所给与的框架。半命题作文题只给考生一半的自由,也便是说,考生在完成命题时,还受到必定的要求。

再有的文题也有一大段笔墨,但这段笔墨的作用只是提示而不是要求(它没有要求必定要写哪一方面的内容)。如下面一个文题:

家庭给我的__(家庭给我们的有爱、有暖和、有教益,大概还会有烦恼和难过……)

这样的题目且其面面俱到,那样反而会尾大不掉了,你在哪个方面感应最深,就从哪个方面下笔,专其一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作文指导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2141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命题作文在中考命题中呈现渐热趋势。分析近三年的中考命题作文题,可归纳出三种命题 形式:

一是独词型。如2014年的“答卷”(陕西)、“转身”(山东德州),“ 感动”(四川雅安) 、“远方”(四川南充)等。此种题型是话题作文命题化的绝好佐证,而且往年中考的独词型话题今年可能会以命题形式重新出现,如“幸福”“分享”“合作” “责任”“惜”“和”“喝彩’’等。

二是短语型。如 “生命的需要”(内蒙古包头)、“爱的叮嘱”(四川内江)、“学会等待”(江西)等。这类命题一般以偏正结构、动宾结构或主谓结构的短语为主。

三是诗意型。这种命题一般采用象征、比喻、拟人、双关等手法拟题,意义含蓄而多解。如“开在心中的花”(湖南衡阳)、“我心灵的甘露”(天津)、“快乐加减法”(深圳)等。

也可以按立意的明确与否将命题作文分为两类,一类是立意明确的,一类是立意不明确的。

中考兵法

作文的审题和构思过程。几乎是同步的;如果审题不明,不但不利于调动生活积累,还有可能写跑题;让“后功尽弃”。命题作文一般限制较紧,不像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那样宽松,文题有大、小、宽、窄、显、隐之别,所以审题是关键,也是难点。

一、独词型命题用扩充法审题

给独词型标题加上合适的限制性词语,能使宽泛的题目变得具体、实在、易写,便于把文章写真、写小、写活。如面对“晨”的命题作文,在不改变原来文题的情况下可以用扩—展的办法将其转化为“人生之晨”“泰山之晨”“校园之晨”“车站的早晨”等来构思。又如“凝聚”(北京),可以用扩充法审题后,从 “凝聚友情”“凝聚亲情”“凝聚力量”“凝聚爱心”“凝聚精力”等角度任选一个行文。

二、短语型命题用分析法审题

在审短语型的作文题时,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拆解,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便于把握文章的中心,不易写跑题。

1.分析题眼法。题眼是标题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了选材和立意。如果标题是主谓句,题眼就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做主”,“做主”就是题眼,立意上就应从其重点着墨,如“做国家的主人”“做命运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某件事的主人”等。如果标题是动宾短语,题眼常在动词上,如“品味生活”,题眼就在“品味”上。如果标题是偏正短语,那么题眼一般是定语或状语。

2.分析关系法。即分析短语内各成分间的关系。如湖南邵阳中考命题作文“有你真好”,“有你”和“真好”之间暗含了“因为……所以”的关联词,所以要展现“有你真好”的原因和过程。

3.辨别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标有“记”“回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辨”“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 “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 “记住这一 天”,“记住”表明这应该是一篇记叙兼议论、抒情的叙事散文或者以记叙、描写为基础的议论文。“这一天”对写作内容做了定位,要么,对“这一天”发生的、应该“记住”的事加以详细描写,要么对“记住这‘天”的理由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加以阐释。

三、诗意型命题用揭示内涵法审题

受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才能使作文立意深刻起来。例如“打开一扇窗”,传统意义上,只有打开窗,才能看到外面的风景,才能有风和阳光进来,才能让阴暗、寒冷、污浊的斗室变成明亮、温暖和清新的天地。由此引申开来,这里的“窗”具有多种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例如心灵之窗、宽容之窗、智慧之窗、善良之窗、交流之窗、文学之窗等。

审引语 析透思路

虽然一些命题作文没有引语,但有引语的作文命题就要谨慎审之了。引语的作用可能有三种:一是开拓写作思路,降低文题难度;二是明确写作方向,相当于暗示性的写作要求:三是引起考生的情感共鸣,便于调动写作素材。审引语的方法主要是提取关键词和切题联想。如浙江温州市中考作文题: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美丽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我们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 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个‘行者’”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写咸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前三段文字属于引语,从多个方面提示了写作的方向。第一段首句从三个方面,次句从两个方面,分别提供了写作立意的方向,第三句引导我们注意选用素材的角度。第二段从反面提醒我们不要抱怨 ,从小事做起,举手之间就可以做一个“行者”。第三段则提示考生可以分别叙写“行”的经历,抒写感悟和谈论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中考作文万能开头结尾模板

全文共 1803 字

+ 加入清单

那么,中考作文时如何写好结尾呢?

分析近三年满分作文优秀的结尾,可以归纳出下列几种方式。

一、“卒章显志”式的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也叫“画龙点睛”式,也就是在结尾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用得最多的结尾方式。而“点睛”的方式又可分为下面几种:

1、用抒情式点题结尾。如“老师,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走不出您的视野。感谢您的一路呵护,一路鼓励!”(《感谢恩师》)抒发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用希望式点题结尾。如“把理解带到人吧,尽量给别人减少一分病苦,增添一分快乐!”(《最爱的人,别伤他最深》)

3、用推理式点题结尾。如“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宽容与理解,少一些职责与推委;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真诚与团结,少一些欺骗与涣散……”(《有一颗感恩的心》)。作者用“有一颗感恩的心,会……”的句式,点明了“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这个主题。

4、用表决式点题结尾。如“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前路阳光明媚,或是崎岖陡峭,我会坚定地——痛并快乐着。”(《痛并快乐着》)既点明主题,又回应文题,可谓一箭双雕。

5、用展望式点题结尾。如“我,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

6、用感悟式点题结尾。如“她让我懂得了宽容,学会了宽容。”(《宽容》)

7、用比喻式点题结尾。如“诚信是诚实,诚信是守信,诚信是一句承诺,诚信是许诺后的行动,诚信是一根不屈的脊梁。”(《诚信——世间最美的》)把诚信比作脊梁。

8、用号召式点题结尾。如“友善的微笑可以压倒一切,无论来自亲人还是陌生人,关键在于真诚和友好。让我们以友善的微笑面对人生,面对生活,面对别人。那么,世界将会更美好的明天。”(《友善的微笑》)

9、用引用式点题结尾。如“请听一位名人关于学习的论述吧——当你感到痛苦悲哀的时候,最好是再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既然这样,我们何不去学习呢?”(《一首诗的启示》)引用名言。再如“让我们再背一遍何其芳的诗吧:”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洋,凡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乐就在平凡生活中》)引用现代诗句。还如”云南是云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云南云》)引用古诗句。

10、用标题式点题结尾。如“21世纪的今天,不要再时时墨守成规。这个时代,要的是创造性的人才。朋友,记住:我创新,所以我生存!”(《我创新,所以我生存》)用自身的标题作结尾。

11、用议论式点题结尾。如“我们,这些初升的太阳,红色,橙色,金色,热力四射,正向全世界发出灿烂夺目的光彩。”(《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12、用总结式点题结尾。如“感谢语文,是你不经意地从我身边走过,在不经意的回眸间,让我认识了安易,也了解了安易,欣赏了安易,在凄苦的经历中,不禁使人心生怜惜,疑虑而问,在那沉醉的旧途中,身世坎坷的女子是否找到了小路?”(《语文从我身边轻轻地走过》)既总结了上文内容,又点题。

13、用人言式点题结尾。即用文中人物自己的语言点题。如“又过了两年,他捧着中医学院针灸的毕业证书来向我爸爸报喜,他没有高傲的情绪,仍旧很谦虚。当谈到他的成长经历时他这样说:”黑暗中,我没有去捕捉那些东西,那些东西只会使我成为又瞎又聋的精神侏儒,而去探索真正的知识,学会自立的本领。现在的我已经很强大了,黑暗已彻底被我打败了。‘“(《黑暗中的探索》)用主人公自己的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二、“呼应开头”式结尾——

先看《战胜自己》的开头和结尾:

开头:善于战胜自己,这是我的长处。这个“自己”,是害怕困难缺少勇气的自己,成功时很得意洋洋的自己。

中间:……

结尾:善于战胜自己,这就是我的长处。困难前面不失掉信心,要有勇气战胜之:成功时不趾高气扬,要看到缺点,保持冷静的头脑。

这种结尾方式能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三、“记叙事件”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能使文章显得含蓄,使读者有回味的余地。如《给我一个理由》的结尾:“我走出小店,看到太阳正对着笑。”含蓄地表达了善于微笑而得到了好的回报的主题。

四、“描写景物”式结尾——

这种结尾方式能对主题进行烘托突出的作用。例如《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的结尾:“雨依旧下着,但变得温柔起来,天空明亮了许多,西方还出现了美丽的彩虹,我的心也轻松了许多。这次小小的波折我怎么能忘怀呢?”以美景衬托经过这场思想感情的雨水洗礼之后的“轻松之情”。

总之,结尾应像老虎的尾巴那样,漂亮而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低分的原因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你在中考作文低分的原因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考作文低分的原因,欢迎阅读。

审题不抓关键词。北京八中老师刘艳认为,在近几年的中考评卷中,发现相当一部分考生审题不抓关键词,这样在写作时就很难抓住重点,容易跑题。如“动力来自……”这个作文题的关键词是“来自”,考生只有将“来自”作为重点才能写出好文章。不少考生没有审题抓关键字的意识,看一眼题目就急着动笔,有的考生考前背过一些范文,一到考场就往里套,不仔细审题,这样最容易“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初三生要养成审题的习惯,对作文题目要逐字细看,明白题目的要求后再下笔。

北师大附中老师高超提醒考生,审题时还要注意文章体裁和字数要求,看看题目要求写成什么体裁的文章,字数不要超出或少于要求字数太多。

励志方面的文章,对作文素材积累很有帮助。此外,初三生还要注意古诗词的积累,在文章中恰当地运用古诗词也是让文章增色的好办法。

文章较“平”缺少细节。一些考生写的文章没有细节,没有重点,记“流水账”一样洋洋洒洒一大篇。初三生在写作时要有两把剪刀,一把剪出自己最擅长的一件事,另一把在这件事中剪出要重点描写的部分。如在写跑步时,早上怎么集合、怎么准备,都可以略写甚至不写,但发令枪响时自己如何紧张,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需要详细描写。有细节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一般来讲,一篇文章中抓住两个精彩的细节就够了,这需要考生平时苦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英语作文万能开头汇总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1.As far as …is concerned 就……而言

2.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不言而喻,…

3.It can be said with certainty that… 可以肯定地说……

4.As the proverb says, 正如谚语所说的,

5.It has to be noticed that… 它必须注意到,…

6.It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它普遍认为…

7.Its likely that … 这可能是因为…

8.Its hardly that… 这是很难的……

9.Its hardly too much to say that… 它几乎没有太多的说…

10.What calls for special attention is that…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1.There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毫无疑问,无可否认

12.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act that… 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是…

13.whats far more important is that… 更重要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四种结尾技巧

全文共 1598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提高中考作文分数?怎样才能在中考作文中拿高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种结尾技巧,欢迎阅读。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结尾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趋势结束全局。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

1、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3、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4、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说明文、议论文的写作。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再如《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中考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应具备四有

全文共 2111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作为语文最重要的部分,必须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小编收集了中考作文应具备四有,欢迎阅读。

一、有真情

首先,每一个考生都要要明白写作的真正目的——与他人交流。

因此,考生必须持真诚与他人交流的态度,从自己的真实经历、体会、感受中去筛选题材。考生一定要在考题中所包容的为“我”所熟悉的那部分生活中,“迅速的搜寻出心灵上实际体会到的一个或几个强烈印象”,“清楚的区分被体会到的东西和肤浅经历过的东西”,然后抓住其中最使自己震动的一点,深挖细掘,展开身临其境的想象。

当然,也不是所有真实的感受都可以引入文,因为表现人性之美、人性共性之美,引领人们认识、欣赏生活的真善美,应该是写作的目的之一。这就要求考生把生活经历过滤后,再用个性的文章去展示所认识的人类共性之美。人的经历认识、感受、性情、环境是有差异的,只有以真实的富有个性的感受力表现出共性之美,才会让文章的阅读者感受到你在与他真诚交流。所以写作要尽可能的阅读者走进的你的生活、你的思想,在与你的交流中产生愉悦、共鸣,达到一种共享人性之美的境界。有些考生一拿到题目,就开始挖空心思的从曾看到过的所谓优秀作文、满分作文中搜寻“法宝”,或者胡编乱造,甚至是提前背好各类文章,到考场上去拼凑文章,这样的为文态度是要不得的,就算偶尔拼凑出一篇“高分”作文,也只是凭一时之运气。因此,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真实的内心”。

二、有文脉

当我们把生活中的感受美上升到思想美的高度之后,需要用相对形象的语言在规定的篇幅内表达出来,这就要在布局谋篇上有所讲究了。我个人认为,最基本的讲究就是作文起码要有比较清晰的文脉。阅卷者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你的文章作出评价的,如果一眼扫下来,看不明白你在写什么,你想要表现的表现的主题也不突出,对作文的第一印象就要打折扣了。因此,中考作文要力求文脉清晰。那么如何做到文脉清晰呢?很简单,标题入题,开头破题,中间应题,结尾回题。所谓标题入题,即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文章标题必须紧扣并表现所要表达的主题;所谓开头破题,即文章一开始就要用合适的方式,语言让所要表达的主题主动亮相,给阅卷者以鲜明的印象,行文起始即无闲言,紧扣主题;所谓中间应题,指在行文过程中,一定不能忘记要有一两处点睛之笔,即行文处处扣题;所谓结尾回题,意思是文章到收束时,要再次回到文章所表达的主题上来。这样全文从整体上既有了较完整地结构,让阅卷者感受到主题凸显,文脉清晰,在短时间内较容易理解。

当然,这几处的“题“,要用不同形式、方式来表现,万万不可将同一主题句或关键词重复使用。若没有变化,只机械重复,难免让人生厌。

三、有亮点

一篇作文,即使结构严谨,文脉清晰,如果没有亮点,没有超出其它众多作文之处,还是难以脱颖而出的,充其量只是二类作文。要想让阅卷者面对你的作文突然有一种不一样的感受,那么你的作文必须有亮点。我个人认为最基本的亮点要要体现在标题、开头、结尾,因为这几处都是阅卷者必须看而且是对作文进行评判的根本依据之一。文章标题的拟定方法很多,但有两点必须遵循,一是扣题,二是新颖,要力求达到吸引阅卷者眼球的效果。接下来,文章开头也是直接影响评分的关键处。开头必须要先声夺人,要做到“三要”:一要破题,要把文章所表达的主题亮出来;二要短小,一般不要超过作文纸的三行字;三要新,不能用老生常谈的语言。阅卷者通常比较喜欢开头简洁入题,考生可以尝试用一些通俗而富有道理的个性语言开头。切记不可故弄玄虚耍花招,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惹人生厌。最后是文章的结尾,同样要做到“三要”:一要回题,或点、或应、或升华文章主题,使全文结构严谨;二要短,若太长,让阅卷者在其中找寻“题”,阅卷者会感到“累”;最关键的还是第三点,要有余味,要使阅卷者有或享受、或回味、或深思、或由衷赞赏的空间,让阅卷者感受到你的文章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然,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缩写文体在文中设置亮点,不能让阅卷者产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感。

四、有文采

如果考生能较好地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会得到一个相对理想的作文分数。但作文毕竟是用书面语言来交流、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创造,因此,对语言是有要求的。在保证通畅的基础上,要力求语言优美,有文采。可以说,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语言优美是文章的翅膀。虽然可以通过一些技巧,比如引用诗文,或集中在某段多用些成语、修辞,或穿插些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等,让阅卷者感觉到一些文采,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考生在平时养成阅读的习惯,多读好书,多动笔写自己的体会、感受、顿悟。若平时不读书、不积累、不思考、不动笔,思维就像不常用的钢笔,一旦用起来总是出水不畅。因此,要想文章有文采,使阅卷者刮目相看,考生就要在平时多下功夫。

综上所述,一篇理想的中考作文之根本是要有真情,在此基础上做到文脉清晰,之后要根据个人喜好、才情进行亮点创设和文采展示。

考生应在平时多下功夫。平时要加强阅读、感受、体会,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多写、多练、多推敲。写作水平居中的学生,更需要在平时有意识的训练自己。

最后,补充一点,考场作文的字体书写是否整洁、规范、具有美感也直接影响着阅卷者对作文的评判,在此不再赘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作文写作指导之结构安排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1、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根据文章的不同而变化。开头的方法很多,但可以大致地将其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开门见山"的写法,或"落笔入题",说明写作缘由;或"开宗明义",揭示全文主题;或"言归正传",即速开讲故事;或"单刀直入",挑明论敌谬说。另一类是"形象化"的写法,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先叙委婉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借诗词谣谚,以为叙事的开端。好的开头,新颖生动,引人入胜。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或总结全文,以揭示主旨;或展示未来,以鼓舞斗志;或抒发情怀,以增强文章感染力;或造语含蓄,使读者掩卷而思仍遐想不已。好的结尾,余味无穷,发人深思。

2、段落和层次

写作时,为了把文章的中心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一定要分段。划分段落要根据中心的需要和内容的多少而定。既要注意一个段落只说明一层意思,又要注意不要分得太细,同学们习作常出现两种情况:有时段落包含的内容太多,本来好几层意思,硬挤在一起,弄得层次不清;有时段落又分得太细,本来只有一层意思,硬分成几段,搞得支离破碎。

3、详写和略写

确定材料的主次和详略是结构的重要问题,它对表现中心思想起保证作用。详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大的材料写得具体些、详尽些;略写,就是把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太大的材料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紧凑。详略不当,势必造成文章主次不明,使读者无法把握中心。 处理详写和略写,首先要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文章的中心事件或中心议题要详写,其他事件和问题要略写;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要详写,一般性材料则略写。例如鲁迅的《故乡》是以"我"回乡的见闻为线索来展开故事情节的,可写的人物和事件很多,但作品只选取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的事来写。这两个人中,又分了主次。杨二嫂的故事,只是在一个场面里,用几句精彩的话,展示了她的性格。写闰土就不同了。作者以细腻的抒情笔调描写了少年闰土活泼英俊的形象,娓娓动人地叙述"我"和闰土三十年前的一段交往。接着作者又精细地刻画了阔别三十年后的闰土的面貌、衣着、动作和性格的巨大变化,诉说闰土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和不幸,抒写了"我"的感慨和希望。这样处理,完全是由"它揭露在三座大山压迫下,农村凋敝,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证明农村需要来个变革,为下一代开辟一条新出路"这一中心思想所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中考作文指导:让拟的题目亮丽起来

全文共 4761 字

+ 加入清单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灵活性、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命题中的“三自”,而其中的“题目自拟”又是最直接的体现。拟题非常重要。它是考生在写作上呈现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个见面礼,直接关系到老师对作文的第一印象;它又是考生写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尺,直接体现写作者的智慧与匠心。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这样一个展示才华的绝好机会。遗憾的是,这个机会常常被一些考生主动放弃了,要么直接用试题中的“话题”作为题目,要么草草拟一个题目了事。这恰恰是犯了话题作文的大忌。

有人把作文的题目比做人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赢得更多的青睐,将会产生使人一见钟情的奇特效果。

标题创新,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这里,笔者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标题创新的技巧。

一.引用化用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化用大家所熟悉的诗词、歌词、名言、俗语、书名、影视剧名等作为文章的题目。这种方法可使文章标题显得新颖别致,产生独特的魅力。如

1.“诚信”话题——《众里寻它千百度》2.“思念”话题——《所谓伊人,在水一方》3.“环保”话题——《我想有个家——一只小鸟的心声》4.“宽容”话题——《风中有朵雨做的云》5.“理解”话题——《对面的老师看过来》6.“亲情”话题——《世上只有妈妈好》7.“读书”话题——《爱你没商量》8.“学习”话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标题1、2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标题3、4、和5分别引用和化用大家熟悉、喜欢的歌名,活泼而有趣。标题6、7引用的都是影视剧名,新颖而别致。标题8则是引用经典名言,典雅而深刻。这些标题,贴近生活,使人喜闻乐见,倍感亲切。

二、中外结合法

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译一些人们熟悉的外语短语或句子作为题目。这种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如

1.“爱心”话题——《我的感觉,Iamfine》2.“科技”话题——《Howareyou,E-mail》3.“电脑”话题——《Internet,mylove》4.“生活”话题——《搞笑课堂OneandTow》5.“幸福”话题——《Comeon,给我感觉》6.“亲情”话题——《Modern,老妈》7.“青春”话题——《CrazyBABY(疯狂三人组)》8.“校园”话题——《女孩,Sorry》

标题1,付出爱心,即为永恒。标题2,面对科技,我心从容。标题3,网上风情,神奇无限。标题4,花样年华,花样心情。标题5,幸福感觉,越多越好。标题6,网上老妈,返老还童。标题7,激情飞跃,我心飞扬。标题8,青春花季,演绎浪漫。总之,以上这些题目形式活泼,散发出一股青春气息。

六、诗情画意法

这种方法就是运用诗歌和散文的语言,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或景中藏情,或情中见景,或情景并茂,既有诗情,又有画意,韵味无穷。

三、巧用算式法

这种方法就是巧妙运用数字或者运用数字构成数理化算式的形式来设计作文题目。这种标题往往能够准确概括出文章的内容,简练精当,并且形式新颖,能激发读者的好奇心,给人以启示。如

1.“诚信”话题——《7-1=0》2.“教育”话题——《1+1=?》3.“学习”话题——《8-1﹥8》4.“团结”话题——《1+1﹥2》5.“品德”话题——《忍让≠懦弱》6.“诚信”话题——《诚实+信用=财富》7.“成功”话题——《成功=实力+创新+机遇》8.“知识”话题——《人×知识=∞》

标题1,强调了“诚信”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标题2,表明了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创新思维。标题3,说明从8个小时中拿出1个小时的时间来锻炼身体,其效果要比8个小时都用来学习的好。标题4,表明“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标题5,否定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标题6,表明“诚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标题7,表明成功需要三个因素。标题8,显示了知识的力量。以上八例足以显示这种数字、算式型标题的无穷魅力,确实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四、设置悬念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寻。如

1.“素质教育”话题——《十六岁,老朽了!》2.“素质教育”话题——《考试魔鬼定律》3.“男孩女孩”话题——《三个女生一台戏》4.“男孩女孩”话题——《我与203室不得不说的故事》5.“人与自然”话题——《两只流泪的爱情鱼》6.“人与自然”话题——《一只老鼠的手记》7.“网络与生活”话题——《谁的眼泪在飞》8.“网络与生活”话题——《网络江湖选美大赛》

十六岁的花季少女,怎么变得老朽了?“考试”还有“定律”?并且“魔鬼”?三个女生到底能演出一场什么样的好戏?一个男孩与203室的女孩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两只鱼怎么流泪了?怎么还有“爱情”?老鼠还有“手记”?这家伙究竟在里面记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在“网络年代”,到底有多少人的眼泪在风中飞舞?网络江湖选美?有趣!折桂的超级美女到底是苗若兰、王语嫣、霍青桐、黄蓉、香香公主、任盈盈?还是俄国公主索菲亚、70岁的灭绝师太?喜剧耶?闹剧耶?……哎呀,乱了,乱了,这些题目,任谁也会眼花缭乱,任谁也想探问究竟。

五、形象修辞法

这种方法,是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反诘等修辞手法拟题,使题目生动,鲜明,美妙,贴切。如

1.“心愿”话题——《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2.“诚信”话题——《守住你的金矿》3.“生态”话题——《老鼠对猫的秘密挑战书》4.“故乡”话题——《千年月色万年情》5.“文化”话题——《“文化快餐”真的不足取吗?》6.“青春”话题——《长发长,短发短》7.“关爱”话题——《不要在冬天砍倒一棵树》8.“环保”话题——《还我家园——鸟类的呼声》

标题1,明喻;标题2,暗喻。二者均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生动形象。标题3,拟人,色彩鲜明,表意丰富。标题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联想。标题5,反诘,加器强语气,增强效果,发人深省。标题6,对偶,表意凝炼,琅琅上口,抒情酣畅。标题7,双关,意味深长,启人深思。标题8,呼告,语气有力,振聋发聩。这些题目,由于运用了恰当的修辞,所以象一颗颗珍珠,闪闪发光;又象一块块磁石,吸引读者的心。

1.“生命”话题——《白云•夕阳•歌声》2.“乡情”话题——《那河•那船•那人》3.“足迹”话题——《红舞鞋•蓝精灵》4.“机遇”话题——《雨季,我们一起去看海》5.“友谊”话题——《风中飞舞的白手帕》6.“窗口”话题——《今夜星光灿烂》7.“时空”话题——《恋恋风尘恋恋情》8.“时光”话题——《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

以上八个标题,或白云清风,或黑夜红尘,或星光灿烂,或浪花飞溅,或情思绵绵,或欢歌飞扬,语言优美,形象鲜活,以有限的言词显露出无限的生活意蕴,给读者创造出无限的驰骋想象的空间。同时,很容易拨动读者的心弦,使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

七、怪异另类法

这种方法,就是避开以上几种常见的命题方式,而采用一些怪异、另类的形式来命题,以便达到更加惹人注目的效果。如

1.“人生”话题——《梳子与梳子》2.“情感”话题——《夜夜夜夜》3.“生活”话题——《网?网!》4.“诚信”话题——《诚信!诚信?》5.“朋友”话题——《有鼠自远方来》6.“理想”话题——《ABCD——梦开始的地方》7.“教育”话题——《???????》8.“友谊”话题——《1234567》

这些题目往往让人看了大跌眼镜,但细细品味,便可发现它们极具匠心,极有魅力,给人全新的感觉。标题1,两把小梳子,演绎了一出人生大戏剧。标题2,如此之夜,自然会使人感到万分压抑,但它的最迷人之处,是在沉睡过后看到一轮崭新的朝阳。标题3,生活是“网”?生活确实是“网”!字里行间充满着被缚的呻吟和挣脱的呐喊。标题4,我们渴望“诚信”!可是谁来拯救“诚信”?标题5,有鼠自远方来,悦乎?悲乎?标题6,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人生的每一个季节,都会有梦。标题7,“教育”的问题太多太多。标题8,友谊就象一支歌。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如此标题,实在神奇!

“花香蝶自来,题好一半文”,拟一个好的标题,将是文章成功的一半。题目拟得如何,从考试的角度来讲,不仅本身占分,而且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所以自由拟题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在“新”字上多动些脑筋,多下些功夫。

附:100个万能作文题目

人们常说:眼睛有神龙会飞,标题有神文添彩。考场作文简洁、新颖、生动、切合文意的标题,常常会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当然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的方法很多。其实,把影视剧片名、歌曲名、诗词名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广告语、歌词等适当改动,进行套装借用作为文章的题目,不仅是考场作文快速拟题的高明之举,而且常能使文章熠熠生辉,妙趣横生,所以说作文套装拟题,没有什么不可以,在此我向大家推荐100个可以用来套装的题目,供大家参考:

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⒉《——,我永远的天空》⒊《都是——惹的祸》⒋《笑傲——》⒌《生活需要——》⒍《何以解忧,惟有——》⒎《假如我是——》⒏《告诉你,我很——》⒐《我眼中的——》⒑《生活需要——》⒒《——在我的身边》⒓《——也是一种美》⒔《——是最美的行囊》⒕《与——同行》⒖《——伴我成长》⒗《——三步曲》⒘《——和我有个约会》⒙《我发现——》⒚《真想做个——》⒛《世上只有——》21.《我——故我在》22.《永远的——》23.《——,我恨你》24.《——,做我自己》25.《——的风波》26.《我和——的距离》27.《——着并快乐着》28.《给自己找个——》29.《永远说——》30.《那一次,我——》31.《——不同情眼泪》32.《带上——上路》33.《我与——面对面》34.《——是一盏明灯》35.《那段——的日子》36.《一个——的心灵独白》37.《——,让我欢喜让我忧》38.《爱上——》39.《欣赏——》40.《我眼里的——》41.《那—那—那—》42.《想起——》43.《———的遐想》44.《第一次——》45.《给心情涂上——》46.《人生路上——多》47.《——,我的最爱》48.《——的故事》49.《——是一种养分》50.《那年,我——》51.《和——赛跑》52.《我——,我——》53.《有——才有远方》54.《——在,梦就在》55.《还有多少——可以重来》56.《明天,我——》57.《我的——我做主》58.《——,是这样炼成的》59.《不想——》60.《将——进行到底》61.《人生没有——》62.《——是一瞬间的事》63.《有一种——叫成功》64.《——伴我少年行》65.《带上——上路》66.《——是一首歌》67.《——是一种美丽的痛》68.《——的回忆》69.《有——陪伴的日子》70.《——,没有什么不可以》71.《与——一起走过》72.《——,让我欢喜让我忧》73.《拒绝——》74.《让——为——着色》75.《我——故我在》76.《——,妙不可言》77.《读懂——》78.《我总是——》79.《——一族的幸福生活》80.《——拍卖会》81.《——永不下岗》82.《那次,我与——擦肩而过》83.《——在我胸》84.《——是一种牵挂》85.《——带给我的快乐》86.《——也是一种享受》87.《——让我如此美丽》88.《——,其实你不懂我的心》89.《最近比较——》90.《将——进行到底》91.《——,我的最爱》92.《下辈子我做——》93.《谁都可以——》94.《——是金》95.《拿什么拯救你,我的——》96.《怎一个“—”字了得》97.《——拍卖会》98.《留些诚信给自己取暖》99.《敬畏——》100.《——不需要理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中考作文预测及写作指导:吹面不寒杨柳风

全文共 1647 字

+ 加入清单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40分)

题目一: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名师指路!虽然未必每一个教练都能教出冠军,但每一个冠军背后都有教练!回想自己的成长历程,都会有来自老师的帮助,请以"记一位帮助过我的初中老师"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吹面不寒杨柳

要求:

(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题目分析】

题目一:

"记一位帮助过我的初中老师"乍一看特别像小学经常考查的题目"我的老师",但认真审题之后会关注到"帮助",还有提示语中的"成长",所以塑造人物形象是落脚点,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必然是通过帮助自己的事及最终自己获得的成长或者成功体现出来的。

所有人都熟悉的作文题目,更要求考生做到作文新颖性,因此在写作时一定要大胆放弃自己的第一想法。

同时,考生在完做到这些要点之后,还应注重加入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辅以我们曾经在课程中讲过的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如:抑扬法、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这样才能在一个看似很普通的作文中打动读者,取得高分。

中考在即,初三考生必须要做到快速提升作文能力,作文新颖性、动情点、主题类作文等都是考生必须要迅速掌握的要点,而这些要点,一直都是东学堂课程始终践行的重点,且针对中考层出不穷的变化,我们在即将到来的寒假课程中加入了更多考生必须要掌握的点:动情点设置、想象类作文等等,希望所有考生都能抓住中考最后的冲刺时间。

题目二:

"吹面不寒杨柳风"。简单7个字,相信给了考生不小的视觉冲击力。

但是沉下心来,认真思考之后,会发现,其实这个题目并不难,"吹面不寒杨柳风"就是"温暖的杨柳风迎面吹来一点寒意也没有",很显然这个题目是含有比喻义的。考生只要想一想生活、学习中哪些人、事、物给过你温暖,让你有过"杨柳风拂面"的感觉,这个题目就变得特别好写。可以写成成长类的作文,那成长中的"杨柳风"便是激励你成长的良师益友、至爱亲朋,亦或是某种自身的品质(乐观、坚持不懈等),亦或者是某种物(礼物、小草、松、菊……),也可以写成励志类的,也可以写成亲情类的……这几类写作立意的角度,在东学堂语文初二春季班课程中进行过详细的讲解,东学堂语文的学员你们有福了!

【把议论文写规范】

从同学写作议论文的现状看,有两种情形比较普遍:一是太“杂”,思路不清,表达混杂;二是太“死”,典型的三段式,中间部分是事例的堆砌。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没有?有。那就在于掌握议论文两种基本结构形式,从规范的议论文写起。

一是横式结构。就全文而言,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开头引出观点,结尾总结照应,而中间(主体)部分则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分论点支撑,即从几个方面(或几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述,来证明作者在文中所要阐明的观点。这里要说明的是主体部分用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它们是并列的关系,中间没有主次之分。所以,这种横式结构,我们又通俗地称它为并列式结构。譬如,我们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如果以横式结构来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可用“幸福在哪里?”的设问开头;主体部分则从“幸福在劳动者的汗水里”、“幸福在有志者的追求里”、“幸福在无私者的奉献里”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最后以“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在我们的手中”来作结。由此看来,以横式结构行文,全文的层次显得非常清晰。

二是纵式结构。如果说横式结构的主体部分由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支撑,那纵式结构主体部分在展开事理论述时,则是逐层深入的。很虽然它不是并列推进,而是层层递进。在论述时,我们既可以按事理的性质,由表及里地展开;也可以按事理的范围,由小到大地展开;还可以按事理的发展,由浅入深地展开。比如针对学生的“浪费”现象,我们既要跟他们谈谈经济问题,也就是要“算算账”,让他们明白“积小成多”的道理;更要跟他们说说性质问题,一旦“浪费”成习,极易形成“奢侈”的作风,那后果就严重了。这样的分析,很显然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逻辑进行的。由此可见,采用纵式结构行文,事理层次清楚,文章的逻辑性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英语写作指导:英语作文万能开头

全文共 1981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由语文迷网整理的三类英语作文开头句型,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常规开头句型

1.As far as …is concerned 就……而言

2.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不言而喻,…

3.It can be said with certainty that… 可以肯定地说……

4.As the proverb says, 正如谚语所说的,

5.It has to be noticed that… 它必须注意到,…

6.Its generally recognized that… 它普遍认为…

7.Its likely that … 这可能是因为…

8.Its hardly that… 这是很难的……

9.Its hardly too much to say that… 它几乎没有太多的说…

10.What calls for special attention is that…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1.Theres no denying the fact that…毫无疑问,无可否认

12.Nothing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fact that… 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是…

13.whats far more important is that… 更重要的是…

二、四级引出开头

1:It is well-known to us that……(我们都知道……)==As far as my knowledge is concerned, …( 就我所知…)

2:Recently the problem of…… has been brought into focus. ==Nowadays there is a growing concern over ……(最近……问题引起了关注)

3:Nowadays(overpopulation)has become a problem we have to face.(现今,人口过剩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4:Internet 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y-to-day life. It has brought a lot of benefits but has created some serious problems as well.(互联网已在我们的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产生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5: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re and more people believe that……(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6:It is a common belief that……==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人们一般认为……)

7:A lot of people seem to think that……(很多人似乎认为……)

8: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 句子(全世界都知道...)

三、高考英语引出开头

Recently, the problem of … has aroused peoples concern. 最近,……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

The Internet has been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y-to-day life. It has brought a lot of benefits but has created some serious problems as well.

互联网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但也产生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Nowadays, (overpopulation) has become a problem we have to face.

如今,(人口过剩)已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了.

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 / It is a common belief that … 人们一般认为……

Many people insist that … 很多人坚持认为……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people believe that…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A lot of people seem to think that … 很多人似乎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中考英语写作满分必备万能句

全文共 178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马上就要到来了,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提供中考英语写作万能句子,赶紧来看看吧。

1. 不用说……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 = (It is) needless to say (that) …

= It is obvious that …

例:不用说早睡早起是值得的。

It goes without saying that it pays to keep early hours.

2. 在各种……之中,…… Among various kinds of …, … /= Of all the …, …

例︰在各种运动中我尤其喜欢慢跑。

Among various kinds of sports, I like jogging in particular.

3. 就我的看法……;我认为……

In my opinion, …

= To my mind, …

=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 I am of the opinion that …

例:In my opinion, playing video games not only takes much time but is also harmful to health.

就我的看法打电动玩具既花费时间也有害健康。

4. 随着人口的增加…… With the increase/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

随着科技的进步…… With the adv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例: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aiwans economy, a lot of social problems have come to pass.

随着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产生了。

5. ……是必要的 It is necessary (for sb.) to do / that …

…… 是重要的 It is important/essential (for sb.) to do / that …

…… 是适当的 It is proper (for sb.) to do / that …

……是紧急的 It is urgent (for sb.) to do / that …

例:It is proper for us to keep the public places clean.

It is proper that we (should) keep the public places clean.

我们应当保持公共场所清洁。

6. 花费 spend … on sth. / doing sth. …

例:我们不应该在我们不感兴趣的事情上花太多的时间。

We shouldnt spend too much time on something we arent interested in.

7. how 引导的感叹句

例:那至少可以证明你很诚实。

At least it will prove how honest you are.

8. 状语从句

A)如果你不……,你就会…… If you dont …, youll …

例︰If you dont keep working hard, youll lose the chance.

如果你不坚持努力工作,你就会失去这次机会。

B) 如此 ……,以至于…… so … that …

例:At that moment, I was so upset that I wanted to give up.

当时,我非常伤心,最后都想放弃了。

9. 宾语从句

我认为,…… / 我认为……不 I think / I dont think that …

我想知道是否…… I wonder whether …

例:He doesnt think I should stop him joining the club.

他认为我不应该阻止他参加这个俱乐部。

10. Since + S + 过去式, S + 现在完成式。

例:Since he went to senior high school, he has worked very hard.

自从他上高中,他就一直很用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中考英语作文写作指导汇总

全文共 2810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写作中考学生的一个盲点,缺乏对英语写作的专门训练和反思,老师的工作量大,造成作文讲评大多数时候只谈现象,因此学生学得也不具体、不深入,忽略写作技能的提高,甚至误认为只要句子结构正确,无单词拼写错误就应该得满分。同学们应该走出对英语写作认识上的误区。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作文,而在中考中获取高分呢?下面是YJBYS网作文频道为大家整理的英语写作指导

一、写作决窍

总体把握,要点齐全;人称时态,逻辑清楚;

关键词汇,动词第一;组词成句,结构完整;

组句成文,连词增色;此路不通,绕道迂回;

字迹工整,留好印象;从句适量,高分有望。

二、写作步骤

1.认真审题。审题包括要点、格式、词数以及此篇文章要传递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告诫读者什么(即写作目的)。

2.确定文体和时态。确定文体后,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和要求进行组织材料;同时确定出该篇文章的总时态与时态的变化。

3.写完要点,但不随意发挥。

4.先草稿,后抄写。

三、习作点评

[2004年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初赛初三组] (14分)

Choose one of your hobbies and write an article for the school magazine about it. Tell the magazine readers.

·What exactly your hobby is;

·When and how you became interested in this hobby;

·Why you enjoy your hobby;

·About your hopes and plans for the future.

写作要求:

1.根据所提供的内容,适当拓展想象空间,灵活地将提供的信息体现在文章中。

2.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清晰、规范。

3.词数60-80.

[高分突破]

①文体:记叙文。

②要点:what → when →how → why → hope and plan for the future.

③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自然变化。

内容具有开放性,但它也是“控制性”的写作试题,因此不能随意发挥,要善于抓信息,写完要点。选用这两篇学生真实习作,一是因为他们选材相同,二是因为他们都是英语成绩优秀的同学。同学B灵活使用连词so…that,so,little by little,when,so that等,恰到好处地使用新句型和短语used to,became interested in,come true……等,使内容丰富,读起来优美流畅。其实这些表达同学A也会,只是缺乏技术加工。通过这两篇作文点评,同学们便能悟出其中的奥妙。

四、培养途径

1.根据老师布置的写作内容,独立完成一篇写作。

2.与同伴合作,交流自己的写作,通过交流找出各自作文中写得好的地方和优美的句子,合作创造一篇新的文章,供大家欣赏。

3.找老师点评,请求老师指点,尤其是怎样润色。

4.自己纠错,写下反思。

五、备考演练

A

缙云山是重庆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天有大量的游客。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写一篇报道,说明现在的游客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变化。

写作要求:

1.词数在100左右。

2.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3.开头已写好,但不计入总词数。

Jinyun Mountain is a famous place of interest …

B

阅读电视广告词:“If we don’t save water,the last drop of water will be a tear-drop.”根据提示,写一篇60-80词的短文。

提示:

1.生活离不开水。

2.可饮用水在减少。

3.水污染严重。

4.应保护水源,再利用水。

思路点拨与参考答案

A. [思路点拨]:

①文体:记叙文。

②时态:一般过去时态,一般现在时态。采用正反对比的写作手法,增加感染力。

③写作目的:告诉读者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Jinyun Mountain is a famous place of interest.Every day a lot of tourists come here to enjoy its beauty. But a few years ago,some of them paid no attention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They threw their rubbish,such as plastic bags,fruit skins and waste paper on the ground.Sometimes they broke trees,picked flowers and killed birds. Some even made fires in the woods to cook food.How dangerous it was.Luckily,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here.Tourists are used to putting their rubbish into dustbins,and they are doing their best to protect the birds and plants as well.They bring their own meals instead of cooking to prevent starting a forest fire in the mountains.All these changes make us very happy.

B. [思路点拨]:

①夹叙夹议(说明现状,谈谈感想)。

②时态:一般现在时态。

③广告词的含义——水很重要,应保护和再利用(写作意图)。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to humans.We can’t live without water.The water we can drink is falling.But some people don’t seem to care about it.They waste a lot of water.They pour dirty water into rivers and lakes.Water pollu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So we must do something to stop the pollution.We not only protect the water but also find ways to reuse it.If we don’t do this,the last drop of water will be a tear-drop.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