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扶起跌倒的道德作文(20篇)

有道德,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立即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道德的议论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浏览

5380

作文

1000

毒瘾重重,新时代需道德信仰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尹相杰(二进宫)、毛宁、李代沫、张元、宁财神、张耀扬、何盛东、张默、高虎、柯震东、房祖名、王学兵等纷纷因吸毒或其它违法事件先后被抓。人物众多到让网友们很快地“拼成”一部现实版的香港电影《监狱风云》的海报,在上面,导演、编剧、主演以及主题曲的演唱人选一应俱全。

作为公共偶像的明星艺人,在商业资本和大众媒体的合力强推下,对社会和公众有着很强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尤其是那些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粉丝。“一个明星吸毒的危害性可能大于一万个普通吸毒者。”一禁毒民警说,一些公众形象良好的明星吸毒,容易让公众对文艺作品表达的“正能量”不信任,同时可能影响到“粉丝”群体,甚至形成吸毒是一种“时尚”的扭曲价值观。

其实,警方对毒品犯罪一直严厉打击,但演艺人员涉毒屡禁不止。明星涉毒根本原因是道德信仰的缺失。道德信仰缺失使得众明星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他们在金钱名利中迷失了自我,在拥有极高物质条件后,在享受了富足生活的美好之后,他们开始了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浮华生活。因此,艺术青年们更要注意不要因毒品而影响了自己的艺术品德、艺术作品,真正系好人生的每一颗扣子。

有消息称广电总局已正式下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有关广播电视节目、影视剧和网络视听节目制作传播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全面封杀“劣迹艺人”。由有吸毒、嫖娼行为者参与制作的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网络剧、微电影等都暂时停播。

素材点拨:公众人物,是光鲜的,是亮丽的,人们给他们以掌声、以喝彩、以鲜花,狂热的年轻人,更会给他们热烈的簇拥,甚至紧紧地追随与拥抱。反过来,公众人物应该如何人们,尤其年轻人呢?他们应该创作出更多的艺术精品,提升自己的艺术品德,不断传递“正能量”,而不是其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跌倒了,趴下休息一会作文450字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小时候总是能够听到大人这样教导我们“跌倒了,站起来继续跑”,我们也喝过不少心灵鸡汤,知道很多的人生道理,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也知道困难和挫折只不过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小的时候我们总会打趣说:“跌倒了,就在那个地方趴下休息一会。”我们总会认为这是一个笑话,但是现在长大后细细想来,这真的是一句玩笑话吗?跌倒的时候,趴下来休息一会有什么不好吗?

有人会说这是懦夫的行为,遇到一点挫折就止步不前,可我只是趴下来休息一会,并没有说就要就此止步不前啊。与其爬起来又是撞的头破血流,为什么不休息一会,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摔倒,爬起来再战固然可贵,但是减少一些失败的次数又有什么不好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喝了太多的鸡汤,每次一碰头就只知道爬起来继续跑,有着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精神,可惜,最终也撞不破那南墙。为什么呢?方向不对,撞的方法不对,又怎么可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呢?不妨躺下来休息一会,换个思路,说不定下一次爬起来就能够成功。

跌倒了,趴下休息一会,没什么错,休息好了,爬起来再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道德抉择不简单小学作文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我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叫《熊出没之熊心归来》,我感触极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被泥石流冲走的熊大被好莱屋马戏团收留,成为了大明星,有了新生活。可他却意外发现了森林动物神秘失踪和马戏团背后的秘密。马戏团去参加了小丑嘉年华,而熊大却在途中被黑风打出了车厢。他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逃避,继续做大明星,不顾伙伴们;还是面对,做回“熊大”来抵抗。在光头强的感化之下,熊大选择了面对。他带领伙伴们,在盛大的嘉年华舞台上,表演了一出精彩的逃跑大戏。

在这部电影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熊大做出抉择的片段。由于熊大已经喜欢上了大明星的生活,有粉丝、有鲜花、有尖叫。但是,光头强“拯救”了他。是光头强,让熊大找回了自我。

看着熊大,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上学期第四单元的语文测试中,我拿了满分。可是,当我仔细地核对试卷时,我伤心地发现,我有一个字写错了。那时,我对我的眼睛恨之入骨,真希望那是幻觉。那时的我,就像熊大一样,面临着两难的抉择:是隐瞒,继续享受这虚假的100分;还是改分,让我梦寐以求的100分烟消云散。最后,我选择了改分。虽与老师指出错误时,我的心,隐隐作痛。但从办公室出来后,我却心情舒畅无比,觉得心里的一块沉甸甸的大石头被搬走了。那时的我,也像做出抉择的熊大一样,浑身轻松,没有做贼心虚的感觉,心里敞亮得很。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面临一些道德抉择。正如德谟克利特所说的:“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

道德说起来十分简单,无非就是是与非的问题,谁都可以轻松做出正确的抉择。可你想过吗?有时,错误的决定犹如汁水丰富的水果一般,十分诱人。所以,道德抉择,不简单!

[道德抉择不简单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道德抉择五年级优秀作文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读了《钓鱼的启示》,我受益匪浅,《钓鱼的启示》写了作者与父亲一起钓鱼,结果钓到了一条大得出奇的鲈鱼,可是离规定钓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要作者做一具严守道德的人,作者只好依依不舍把鲈鱼放回湖中的故事。

由此,我想到:道德认识就这样简单,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相当于放弃个人利益,而捡回比利益还要好的东西;道德。所以,我们要像父亲一样,做一个遵守道德的人。

这个课文使我想起了一个发生在我身边一个关于道德的故事。记得那是一个星期五,我正坐公共汽车回家,突然, 一个年约25岁的男子上车,他没买票,还津津有味听mp3,正当收银员找他要票钱时,可他硬赖账,就是不给,还编织各种理由,就在收银员一筹莫展时,一位正正义感十足的青年站起来,对男子讲道理,最后,男子只有购票。

你看,这就是没有道德人的丑恶,要是我们人人都像他一样,整个世界都被个人利益所包围,到时,多可怕!,道德是中华人民的基本素质,我们要做个有道德的人,让我们对利益说:“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道德底线作文篇

全文共 1655 字

+ 加入清单

做人,更应该有底线

仰望昨夜星空,那里充满了神奇和奥秘;转回历史的车轮,那里挂满了辉煌与成就。

在那里,有李白与你的对话:“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面对国君,他一身傲骨;面对一片天地,他千古诗才;面对人生百态,他独酒深酌。好一个青莲居士,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好一个谪仙人,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好一个李白,用建安风骨筑成千秋史册,用千古绝唱,道出自己做人的底线!

在那里,有苏武与你交谈:“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面对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面对荣华富贵,他用行动作出承诺;面对威胁劝降,他用心灵作出答复。在生存与死亡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在富贵与贫困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在屈服与坚守之间,他同样选择了后者!历史不能忘记,北海的苏武,那个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和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用坚守与执著,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用真诚和忠心,描绘了一幅名传千古的不朽画卷。苏武用心灵作出了回答,“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用心灵道出了做人的底线。

在那里,还有诸葛亮与你聊天:“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面对两朝国君,他忠心耿耿;面对天下百姓,他以身作则;面对功名利禄,他毫不在乎。好一个“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洛阳”的诸葛孔明!他用诚心敲响了历史的钟鼓,用忠心奏出了动听的乐曲,用心灵回答了自己,道出了自己做人的底线。

坚守道德的底线在几千年“文明古国、礼义之邦”的中国搞市场经济,才搞了十几年整个经济秩序就陷于混乱。毒大米、黑心棉、劣质奶粉……假货层出不穷,屡禁不止,其坑害百姓之烈,可谓触目惊心。经营者没有道德底线,没有守法意识,唯利是图,见钱眼开。时代呼唤我们遗失已久的“坚守”,呼唤我们坚守住已被物欲之流冲击得残破的道德之堤!坚守道德底线,首先要做到坚守高尚的品格,司马光在《交趾献奇兽赋》中有言“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可见自古以来,修炼正直的高尚的品格就被视为安身立命的基石。周恩来同志,一生严于自律,为世人所景仰,这是他平生注重道德修养的结果。他年轻时代,贴手书警句于大立镜旁,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旬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纵观周恩来一生,不论局势如何动荡、严峻,他都照镜自勉、坚守高尚的品格,赢得了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尊敬。周总理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坚守高尚品格的榜样。坚守道德底线,更要做到坚守道义。正义是道德的核心,是一切社会准则的灵魂。作为真正的人,在面对强 暴、威逼、利诱之时,必须毫不动摇地为正义而战!南宋末年,宋都临安被元军攻破,文天祥面对元军***厚禄的***,毫不动心。元军没办法,只得把他囚禁起来,折磨他,但为了民族大义,他始终没有屈服,反而写下了令人感佩的《正气歌》,最后英勇就义。文天祥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捍卫民族大义。坚守道德底线,最关键的是坚守个人和民族的尊严。尊严是上帝赋予每个人的最崇高的信物,也是一个国家得以高昂头颅,不被侮辱的脊梁。天津有两个计算机系的高材生,刚毕业就被日本某软件开发公司邀为程序员,开发一个以日本二战为题材的大型游戏,公司答应给予他们丰富报酬。但在得知此游戏的宗旨含有美化侵略的成份,他们毅然辞职。公司加酬谢,他们严辞拒绝:“我们是程序员,但首先是中国人!”就这样,他们以自己的行动坚守住了自己的尊严和中华民族的尊严,不论多么优厚的物质回报,都无法腐蚀他们自己坚守的那一方心灵的净土。坚守道德的底线,应该作为我们对社会的承诺!不论我们面临怎样的社会环境,都应坚守住高尚品格,不使之同流合污;坚守住公理和正义,不使之泯灭于利益和强权;坚守住尊严之碑,不使之有丝毫撼动!在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时,如果说法律是铁壁铜墙,森严不可撼动,那么道德就是青青小草,绿物无声。***呼唤坚守道德底线,时代呼唤我们坚守道德底线,先哲们的光辉指引着我们—让我们呵护好心灵的“青草”,使之绿遍十三亿同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道德绑架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8月5日播出的《中国梦想秀》中,来自贵州的“追梦人”杨成燕,梦想是让失散多年的妹妹认回双亲,一起拍张全家福,。杨成燕的妹妹张懿小时候被父母送给别人,知道真相后不愿接受生父生母。张懿在现场一直拒绝和亲生父母相认。不料,节目主持人周立波当场指责女孩心胸狭隘,说她应学会原谅,否则永远不会幸福,还说出了“在你儿子眼里你是个尖酸狭隘的女人”的言论。

张懿拒绝和亲生父母相认,有两个原因,一是怕养父母伤心;二是与亲生父母并无感情,她信奉“养育之恩大于生育之恩”。认还是不认,张懿已成人,她有权利作出判断。而周立波一再诘问,甚至逼迫,出言不逊,哪怕初衷良好,也有道德绑架之嫌。

从法律上说,如果当初张懿的亲生父母遗弃了她,已涉嫌违法;如果将其送养给别人,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她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换言之,张懿可以不认亲生父母,也不必赡养亲生父母。本来一件很纯粹的事,却因周立波的“好心”而变得复杂。

据杨成燕称,其妹妹张懿属于超生,要上交罚款。无奈家里条件太差,杨成燕的父母实在拿不出罚款,只能将仅有1个多月大的女儿送走。更接近真相的细节应该是,杨成燕的父母重男轻女,因为在生了张懿之后,又生了一女一子,即包括张懿在内,杨家共有四个孩子,直到生了儿子才罢休。在笔者老家,有太多类似的情况,一些家庭连生了几个女儿,直到生了儿子才满足,孩子多养不起就把女儿送人。

不认亲生父母,总有原因。作为旁观者,我们自然不能勉强,更不能道德绑架。他们与养父母建立良好感情,不愿让养父母难受,已尽孝道。他们认亲有时也容易受到阻力,比如被养父母劝阻,张懿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养父母的做法,同样值得理解。

毋庸讳言,现实生活中我们最爱拿道德说事。道德是砝码,道德是武器,挥舞道德大棒,习惯于道德绑架,这种做法明显不合适,可能遮蔽真相,伤害法律,掩藏了社会问题。少一些泛道德化,回归到法律命题,并深思道德泛化背后的社会问题,也许强过动辄上纲上线,拿道德说事。

[道德绑架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读了杨红樱阿姨写的《淘气包马小跳之开甲壳虫车的女校长》后,我会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道德,原先就在我们身边。

道德,一个看起来很深奥的词,却能够用在马小跳——一个普通男生的身上。他冒着迟到的“风险”帮忙了一个开着甲壳虫车的女士,谁能不说他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呢?尽管这不是一件大事。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许多能够贴上“道德”这张标签的人其实做得并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帮忙别人推一下车,换个电灯泡扶老人过一次马路,甚至于热情的回答问路者,这些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事,却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甚至一个城市。有人听了也许会不屑一顾,但请你想一想,你有没有做过这些平凡,普通的小事呢?

道德,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学习一下马小跳吧,帮忙一下别人,注意生活中的那些平凡小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道德救赎作文900字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面向现代化的社会,最大的悲哀莫过于道德沦丧、人性的泯灭。而这充满诱惑、又富有激情与挑战的社会之中,我们的道德急需救赎。

一位八旬老汉,发扬我华传统美德,救助了一位失足跌落河里的妇人。这名老汉他用自己的行动,向社会诠释了道德的奥义,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然而,当这名妇人登门道谢时,这位老汉却要求要向媒体宣传他的事迹,提升知名度。这就不禁引起了我的质疑,难道这名老汉的救人事件不是发自内心,而是为了提升自己知名度,有意而为之?

这件救人事件引起了众多媒体的高度重视,并受到了网友的众多恶评。在此,对于这名老汉的行为,我不想再指责什么,唯一想谴责的,就是这麻木的社会,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泯灭。

富士康跳楼事件。那些跳楼而死去的同胞,并不是因为工作压力、生活的烦恼,而是被这麻木的社会所迫害致死。当跳楼者站在房顶边缘,看到下方陆续前来观看的人们,一个个冷漠的眼神,“你怎么不跳啊,你这胆小鬼!”“快跳啊,再不跳你就不是男的……”各种冷言讥语从下方传来,那名跳楼者最终在挖苦讽刺中从楼上纵身跃下。

无论跳楼者因何跳楼,我们都应该以“同情心”劝之。可是,从这些围观跳楼者的闹剧中我们都看到了什么?我们在看到同情的同时,还看到了幸灾乐祸。有网友评论说:“跳楼者不是死在对生活的绝望中,也不是死在自己万念俱灰中,而是被看客的冷漠和怂恿杀死的。”这个时代的冷漠,折射出了目前社会部分人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泯灭。

老人摔倒事件,小悦悦事件等等,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众多不堪回首的事件充斥着我们这个社会。随着我国经济实力高速发展,为何我们的良知与经济发展的速度成反比?为何要掩埋我们内心道德,做一名冷漠的看客?“尊老爱幼”我们读小学时都倒背如流,为何见老人摔倒不敢扶,小悦悦被车轧倒而没人救援?八旬老汉借救助妇人之名宣传自己。这些本属正义的东西,正在扭曲人们的良知。难道我们不应该反省吗?

在这充满诱惑、又富有激情与挑战的社会,我们不仅仅要注重物质生活方面的享受,还要重视道德的培养,提升救赎道德。救赎自己的良知,让自己活的更加充实与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法律的道德性读书笔记

全文共 674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重读了朗.L.富勒的《法律道德性》,受益颇多,同时也有了些自己的新的想法,在这里表达出来,供大家分享。

朗.L.富勒(Lon.L.Fuller,1902-1978)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法理学家,是战后新自然法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最重要的著作是1964年出版的《法律的道德性》。这本书的成书背景源于富勒与哈特的论战,同时也表达了富勒对二战的一种理性反思。

一、《法律的道德性》的创作背景

二战中德国制定了种族灭绝法,残害了数百万的犹太人,当二战结束后对战犯进行审理时,他们却理直气壮的说自己只是遵守法律而已,因此自己是无罪的,这一度使法庭审判陷入困境,后来法官们以“恶法非法”的自然法学派理论否定了该法律的效率,从而使战犯得到了严正的审判。二战的沉痛教训,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怎样的法律才是公正的、有效的,一个公正的、善良的、符合人性的法律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于是在1950至1970年代,西方法哲学界爆发了三次引人注目的重大论战, 其核心论题就是“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其中发生于1957年至1958年间的第一次论战最为著名,不仅因为它发生在两位最负盛名的法学家之间,更因为它催生了法理学史上两本重要的著作———哈特的《法律的概念》和富勒的《法律的道德性》。

富勒在这本书中表明了法律是有道德性的,是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但是他所说的道德和古典自然法学派的道德不是一回事,他区分了法律的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并提出了内在道德的八个评判标准,指出违背这八个合法性原则的法律是恶的,是没有效率的。这本书是对二战的一种理性反思,是对持“恶法亦法”观点的实证法学派的一种有力回击,是新自然法学派的代表性观点。

二、《法律的道德性》的三大创新观点

我觉得富勒在这本书中提出了新自然法学的三大创新理论:即提出并区分了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法律的外在道德和法律的内在道德以及法律的互动观。下面简要阐述一下我对此的理解。

(一)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

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中首先说:“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对涉及法律和道德之间关系的现有文献的不满而展开的。”富勒认为在论证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时,之前的理论并没能澄清道德本身的含义。所以,他分别阐述与法律有关的两种道德:愿望的道德(morality of aspiration)和义务的道德(morality of duty)。可以说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是富勒在《法律的道德性》所提出的一对核心概念,在富勒看来,愿望的道德是善的生活的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而义务的道德则是从最低点出发,它确立了使有序社会成为可能或者使有序社会得以达致其特定目标的那些基本原则。它是旧约和十戒的道德。它的表达方式通常是“你不得……”,有时候也可能是“你应当……”。它不会因为人们没有抓住充分实现其潜能的机会而责备他们。相反,它会因为人们未能遵从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而责备他们。并且富勒还引用了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所采用的一个比喻来描述义务的道德和愿望的道德之分。义务的道德“可比之语法规则”,愿望的道德则好比是“批评家为卓越而优雅的写作所确立的标准。”语法规则规定了语言作为交流工具的必备条件,卓越而优雅的写作的原则都是“松散的、含糊的、不确定的,向我们提供了我们应做到尽善尽美的一般思想,而不是供给我们做到尽善尽美的任何明确无误的指示。”因此,义务的道德与法律最为类似,是社会的基本框架,违反它会遭到社会的谴责,是为法律所禁止的。愿望的道德虽然同法律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却是法律制度下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

另外,为了表明义务的道德与愿望的道德之间的区别,富勒从社会实践入手进行讨论--具体而言就是从奖赏与惩罚的不同态度入手。在义务的道德中偏重于依靠惩罚来维系,我们为这一道德设定一个最低限度,高于此限度的人不必理会,但对于低于此限度的则要进行惩罚;而愿望的道德则以奖励为主要手段,但评判的主体会存在一定的疑问--因为在道德表现上越接近完美,就越难有人有资格对其进行评价。富勒认为,可以用一把标尺来衡量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之间的张力,这把标尺的最低起点是社会生活的最明显要求,向上逐渐延伸到人类愿望所能企及的最高境界,并且在这把标尺上有一个看不见的指针,如果把这一指针向上扩张义务的领地,强制性义务就会控制一些原本不应由其控制的主观的东西,如:语言、思想、艺术等;如果向下扩展愿望的领地,人们就会根据他们自己的标准来权衡和限定他们的义务。

( 二) 法律的外在道德和法律的内在道德

法律的外在道德主要是指为传统的自然法学者所主张的法律的各种实体目的,如公平、正义等。而法律的内在道德的提出则是富勒对于传统自然法学说的超越性发展。法律的内在道德是指使“法律成为可能”的道德,也即程序的法律性原则。违反了法律的内在道德的法律不仅仅是恶法,而且根本就不是法。

法律的内在道德”就体现为富勒所说的八条“合法性原则”:(1)法律的一般性(The Generality of Law);(2)公布性( Promulgation);(3)慎用溯及既往型法律( RetroactiveLaws) ; (4) 法律的清晰性(The Clarity of Laws);(5)避免法律中的矛盾(Contradictions in the Laws);(6)避免要求不可能之事的法律(Laws Requiring the Impossible);(7) 法律穿越时间的持续性(Constancy of the Law through Time);(8)官方行动与宣告规则之间的一致(Congruence between OfficialAction and Declared Rule)。以富勒之见,这些原则主要指向的是立法方面,而在法涉及的其他领域中,诸如司法、调解、仲裁等,还会有与其各自领域相适应的不同的“合法性原则”的排列次序以及具体的内容,而并不以这里的八项原则为绝对不变的标准。

富勒认为法律的内在道德也包含着一种义务的道德和一种愿望的道德。它同样使我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要知道在哪里划出一条分界线,在其下,人们将因失败而受谴责,却不会因成功而受褒扬;在其上,人们会因成功而受嘉许,而失败却顶多会导致怜悯。那么,应该用标尺的哪一端来要求法律呢?人们期望有一个“合法性的乌托邦”,在那里,所有的规则都绝对清晰、彼此协调、为每一个公民所知、从不溯及既往。期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人们恨不得用义务的道德作为法律评价的标尺,任何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法律都是不能容忍的。可是,理想不等于现实,法律的卓越品质并不是命令的口吻简单要求就能达到的。我们当然可以要求立法者“必须”遵循道德义务使自己制定的法律清楚易懂,可这在富勒看来顶多只是一个“劝告”。因为造法事业具有创造性的特点,也就是立法者仅仅在劝告之下不做某些明显有害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要将自己的能量投入到立法的事业中去,发挥各种创造性的才能,尽力使法律臻于完美,而是否投入、发挥、尽力是无法衡量的。所以,尽管人们迫切地期待卓越的法律,“法律的内在道德注定基本上只能是一种愿望的道德,它主要诉诸于一种托管人责任感和精湛技艺所带来的自豪感”。这些法律的内在道德无论在字面上还是在内容上都让人想起某种形态的自然法,富勒对此的回答是“断然的,但却有限定的‘是’”。为什么是“有限定”的?法律的内在道德是“使人类行为服从于规则之治的事业”(也就是法律)所遵循的自然法,不是那种扮演“至上的、孕育万物的普遍存在”之类角色的自然法。它不是“更高的”法则,毋宁说是“更低的”法则,富勒将其称为“程序自然法”,因为它“关注的不是法律规则的实体目标,而是一些建构和管理规范人类行为的规则系统的方式,这些方式使得这种规则系统不仅有效,而且保持着作为规则所应具备的品质”。从历史上看,尽管实体自然法(即通过法律规则来实现某些目的)的观点被讲得更多一些 ,但富勒的八个要求并没有为法律设定实体方面的目的。

在耐心地阐述了法律的内在道德之后,富勒将思绪转向法律的外在道德,也就是法律的实体目标。对这个概念的展开是和回应哈特的批评同步进行的:哈特批评法律的内在道德会“兼容于非常严重的不公”。对此,富勒并不认同,虽然“法律的内在道德并不关心法律的实体目标,并且很愿意同等有效地服务于各种不同的实体目标”,但是,这不意味着任何实体目标都能在无损于法律卓越品质的情况下获得接受。很难设想一个法律明显追求不公,却总能保持对内在道德的真正尊重。法律的内在道德的若干要求,比如公开、明确,本身就是一部良法的前提条件,没有理由相信一部秘密运行、语义模糊的法律会是公正的。而且内在道德符合一个基本的假设,人本身是“一个负责的理性行动主体”,任何溯及既往或要求人做不可能之事的法律都是对人的判断力和决定力的藐视,因而不会是一部良法。法律的内在道德是达到公正的良法的必要条件,尽管不是充分条件。

富勒认为“合法性原则”是判断法治实现的完善程度的标准或原则,其最低的要求是“法律成为法律”———法律具有效力———的门槛,而其最高的实现则依然未必就已经达到了良法的标准———于此,法律的外在道德(the externalmorality of law) 将会对法律的内容作实质上的判断。

(三)法律互动观

在富勒那著名的法律内在道德的八大原则的理论背后是一直未被我们关注的“法律互动观”。正是在这种互动性的法律观的基础上,富勒指出了分析实证法学把法律仅仅视为“社会权威或社会力量的表现事实”,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单向性的权威投射的错误,而主张法律与道德的不可分离,主张法律是一种“合作性事业”。在富勒看来,导致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这种困窘在于它“缺乏一个社会维度”。分析实证法学只关心谁可以创造法律,而不关心法律是什么或做什么用,它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单向度的权威投射,发端于一个权威源泉而强加到公民身上,因此也就没有任何可以置之于立法者身上的角色道德,立法者可以制定“邪恶的法律”。他只看到“如果一套规则系统通过暴力被强加给任何人,就必须存在足够数量的资源接受它的人士”,而没有看到“公民的自愿合作必须有政府方面的相应合作努力来配合”。富勒提出一种法律的互动理论,也即:形成一个法律秩序并不能单靠立法者的命令,还要守法者某种程度上的合作,也就是说,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互动也是一个过程。在富勒看来,法律是政府和公民为了追求共同的目的的互动关系的结果,是一种有目的的持续努力的产物。这个共同目的并不是某一方的单纯的目的,也不是某一特定法令的目的,而是从当事人的互动中所生发的目的,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法律体系的目的。富勒认为,这个共同目的就是使人类服从于规则之治,也就是实现一种良好秩序。但是,这需要一个过程。“当我们认识到秩序需要我们努力才能达到时,很明显,法律体系的存在即便是坏的或者是邪恶的永远都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所以,在富勒看来,法律是个处于不断完善状态的“半存在”,法律是一个需要我们持久为之抗争、为之努力的事业,它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参与。法律的互动观还可以体现在富勒提出的“实质性自然法”中。富勒其实是反对古典自然法学家的对法律的内容加以道德限制的观点,他主张的是对法律的制定和实施的程序进行必要的道德制约。但是我们能否找到这样一种原则呢?富勒认为,这应从人类的交流中寻找。人在与其他物种竞争的过程中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人能够获取和交流知识,能够有目的地和他人促成通力合作。因此,“交流不只是一种生存的手段,它是一种生存的方式。”所以,如果真要指出一种可以被称为实质性的自然法的原则来的话,那它就是“开放、维持并保护交流渠道的完整性,借此人们可以彼此表达人们的所见、所感、所想。”在富勒看来,正是因为分析实证法学没有看见立法者与公民之间的互动,所以把法律看成是一种发自于政府而强加于公民身上的单性权威投射,所以他们认为法律可以基于法律而建立,所以他们坚持法律与道德的分离。富勒主张,法律不能与道德分离。他把法律看成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看到了另一种力量,即公民对法律的参与。富勒不仅认为立法者和公民之间有互动,他同时也以互动的观点来看待法律外在道德和内在道德。

三、《法律的道德性》的不足之处

当然了,虽然富勒提出了三大创新性的理论,修正了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应然法”的空泛,使得法律的道德性也可以得到衡量,而不是空泛的论述公平、正义。但是,我认为富勒所区别出的谓之于内在道德的这种程序性道德在多大程度上是道德这是有质疑的,这种与其说是道德,不如说是生效性要件,这是富勒对实证法学派的妥协,同时这也恰恰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软肋。古典自然法学派追求善良的法、公正的法,但何为善良、何为公正,这又是很难给出标准,不同时代人的权利观、道德观不同,即使是同一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以及关于人权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再多的论述也逃不出空泛以及难实际操作的窘境。正是因为这个软肋,古典自然法学派被诟病,而实证法学派只考虑法律实际怎么样,不考虑法律应该怎么样;只看其是否为有权机构依程序制定,不去评判法律是否公正的这种观点,因为言之有体、便于实际操作和衡量而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推崇。虽然二战用血的历史证明了过分的追求程序正义而置实体正义于不顾的后果是可怕的,从而给了实证法学派沉重的一击,而使自然法学派对正义、公平、善良的法的追求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是自然法学派的软肋这个千古难题仍然困惑着人们——良法很重要但却不知道它到底为何!古典法学家们穷尽一生不停的在讨论何为良法,但结果却仍是一头雾水。富勒当然认识到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软肋,因此为了不被实证法学派诟病,富勒实际上是将实证法学派的程序性要求内化为法律的道德性要求——法律的内在道德,从而使自己的道德标准具体化、可操作化。我认为将这些程序性的要求理解为道德性要求,虽是创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但是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道德性,他实际上是将法律的生效性要件就理解为法律的内在道德,这一点我是不赞同的。

富勒在说明内在道德的同时,也强调外在道德的重要性,这里的外在道德也即古典自然法学派所追求的“良法”应具备的道德,但是同古典自然法学派一样,富勒也对何为外在道德、外在道德的评判标准如何提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因此关于外在道德的论述不是很深入,或许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他自己也是底气不足的,因为这是一个终极难题。对外在道德的论述不足,使得他对实证法学派的批评有隔靴挠痒之嫌,力度和火候还很不够。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的提出同样也反应了这样的问题。

总之,富勒的观点综合了一些实证法学派的观点而创新了自然法学派,但是这种创新却也有捉襟见肘之处,说理存在很多不足,仍然不能给我们以明确的指引。但是,这也不能怪富勒,这是个千古难题,不能对富勒提过苛刻的要求。或许,关于什么样的法才是有效力的法的讨论要一直跟随我们到世界的末日,在这期间,我们应是一直坚持对应然法的追求,而不断走实然法之路。应然法和实然法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应然法虽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但它作为航向灯、作为理想,一直在指引着我们,指引着法律的完善,因此全然不考虑法律的道德性是不可以的,它会产生危害人类、危害环境、危害地球的恶法。当然,只讨论法律应该怎么样而不顾现实需要、不解决现实问题,这也是不可以的,应然的东西是空泛的而法律是现实的,因此我们需要程序正义来保障法律的效力,保障秩序的有效运行,因此离开现实谈理想也是不可行的。我们人类注定要在不断追求应然法的状态下,走实然法之路,我认为富勒提出的“法律互动观”通过法律与人们(人们即代表着人性)的互动来达到平衡而不至于走极端,其实也是在表达这种观点,只是富勒为了不被实证法学而诟病,所以提出了这个可操作的标准——法律与人们的互动,但是如何互动富勒却没有提出来,所以这仍然是走不出困境的。不过虽然对应然的讨论仍没有结果,但是我们的法律的确是在进步,因此,只要我们坚持应然和实然的综合讨论,那么我们制定的的法律是不会偏离太远的,是成不了“恶法”的,只有在择一而取之的时候才会出现“恶法”。坚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都错不了,错就错在我们常常忘了其中的一个。

《法律的道德性》这本书写的非常精辟,由于我自己能力实在有限,所以虽然看了很多遍,却发现自己还是有许多理解透彻的地方,所以可能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存在很多偏颇之处,在这里也就是班门弄斧写出一点自己的感悟,望大家多多指正,以期共同探讨法律的应然实然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作文800字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从上学的第一天起,老师就教导我们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在我眼中道德就是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生活中,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一个有道德的人。道德就像一个人的灵魂,没有道德的人就没有光彩。有的人认为做个有道德的人很难,其实道德就在我们身边。

还记得三年前汶川发生的那场大地震吗?当时地动山摇,刹那间人们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望着灾区人民那一张张焦急痛苦的脸,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我拿出了我所有的零花钱,毅然地捐给了灾区人民。还有许多的好心人给灾区人民捐钱捐物,献血,有的人还领养了灾区的孤儿,还有的人到灾区去当志愿者。他们为了帮助灾区人民,整日整夜地忙来忙去,顾不上休息,这都是有爱心,有道德的表现啊!此时道德就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你伸出的那双援助之手。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双创”活动,暨创文明班级,创文明达标生。老师倡导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位品德高尚的同学,他待人友好,爱帮助同学。记得又一次,我们班有位同学生病了,吐在了教室的地上,当时气味非常难闻,许多同学都露出厌恶的表情,捂住鼻子离开了。这时,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只见他拿起撮箕,到教室外边铲了些土,又急匆匆地跑回来,将土倒在呕吐物上,开始打扫起来。他没有怕脏怕累,一会儿功夫,就把垃圾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就是我们班的朱国庆同学。他是我们的好榜样,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我们班的教室里,张贴着一句名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生活就是由点滴小事构成,随地吐一口痰,吐掉的是你的美德;弯腰捡起一张纸,拣起的是你的形象。生活中的点滴都会彰显一个人的品质。文明一小步,道德成长就会一大步。只要我们播下一颗道德的种子,就会养成一个好习惯,收获一个好品质。让我们将道德的种子撒满世界的各个角落,让种子生根发芽,长大开花,愿道德之花开满整个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道德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上有一条公益广告说得好:“文明在我们心中,我们就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是啊,有时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一份体谅;一声问候,就是一分温暖,一点耐心,就是一份关爱……

书中的人物之所以有德、文明,都是体现在日常生活琐事中,如让座、不随地吐痰、不随手扔垃圾……这些事虽小,但不注意也会影响个人形象。

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件事来:

有一次,我正从楼下经过,突然,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接着看到的是散了一地的垃圾与一只又脏又破的垃圾袋,而这离垃圾箱只有一步之遥。我于是绕道而行。回来时发现一个清洁工与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一起捡垃圾,整理路面。看着这幅画面,我脸上一阵烫。这时,看到对面有一个年轻阿姨,也是低着头、红着脸。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不能填补道德的缺陷。”所以,我们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珍爱生命,做个有道德的人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能让它白白流失。

在一次科学课上,我们学了一个单元,叫养蚕。因此我便和同学一起共养蚕宝宝。

我们的蚕宝宝刚拿来的时候刚长成“熟蚕”,所以十分的小,我和同学并一起照顾这几只弱小的生命。蚕吃的食物是桑叶,我和我的同学四处奔波,终于找到了几棵大的桑树,并且摘了一大堆的桑叶,蚕宝宝在我们的精心的照顾下渐渐的长大了。可是有一天,我看到蚕宝宝不吃桑叶了,也不动了,我以为他死了。第二天一看,蚕宝宝蜕了一层皮,而且还变得更胖了,食量也增大了。这使我和我的同学兴奋不已,恨不得把喜讯分享给别人。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天气是那么的晴朗,但是我们的心情却是阴沉沉的,那是因为,我们的蚕宝宝拉出的粪便是绿色的,预示着蚕宝宝将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可是,我们却无法救蚕宝宝,只能眼看着蚕宝宝死去,却帮不到任何的忙。我们十分苦恼,为什么蚕宝宝会死掉,为了把那个秘密揭开,我和同学到网上查找到了相关的资料。原来,蚕宝宝吃的桑叶必须是干的,如果是湿的得用布擦干,如果蚕宝宝吃了带有水珠的桑叶,就会拉出绿色的粪便,并且死亡。看完后,我们想起了那天给蚕宝宝喂的桑叶:那几片桑叶上有几颗小露珠。原来,那些水滴是罪魁祸首。经过了这次教训,我和我的同学更加细心照顾了,终于,我们的蚕宝宝终于变成了飞蛾,并产下了500个蚕卵,之后,便死去了。

通过这次养蚕的体会,我明白了:蚕宝宝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他为世界的丝绸界付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付出是值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道德与责任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把诚信作为人道德修养最基本的内容,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古人从天地生养万物的过程中,看到了天地真实无妄、自强不息的特征,就把这种特征称作“诚”.并由此推出人的行为准则:“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指出了人应思诚而与天道相通.“信”从造字结构看,“人言为信”,关于信的论述有“一诺千金”、“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古人为人诚实、恪守诺言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如孔子教育他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不自以为是,要虚心.说话办事要言行一致,“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在《论语》中谈个人修养和待人之道时多次说到“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人无信则无以立,无以行.孔子在谈到治理国家大事时说:“民无信不立”,认为“信”比军队、粮食还要重要.

北宋的范仲淹青年时在睢阳读书,认识了一位姓李的术士.一天,那个术士得了重病,请人找来范仲淹说:“我这里有一个炼金秘方,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点金术给他,现在我把这秘方交托给你.”术士把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交给范仲淹,就病故了.

几年后,范仲淹当了谏官,他找到那个术士的儿子,对他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奇的点金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托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长大,应当把这个东西还给你.”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还有白金一起交给术士之子,那个密封的记号还保存完好,没有被打开过.

还有一个著名的诚信故事:“种世衡不失信于羌人”.北宋名将种世衡到青涧城戍边时,巡视抚问境内羌族部落.牛家族首领奴讹倔强自负,从不服从宋朝地方管理.种世衡与他约定,次日到帐下慰问部族.谁知当晚下起了大雪,次日道险难行,而奴讹部落又处于偏僻的山沟,众官劝阻种世衡改天再去,种世衡坚意践约.

奴讹以为大雪种世衡必不来,没想到他顶风冒雪而至,感服,急聚族人听命.此后,当地羌族相继来归.种世衡的军队秋毫无犯,深得人心,与羌民和睦相处,人称“种家军”.后来每当西夏军犯宋,羌民即先通报,并倾力相助,因此宋军每战必胜,使边境得安.

诚信是为人、处世之本,是对人的本性、人的价值、人的使命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古人常用“至诚”的标准来规范自己,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提高社会道德水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学习雷锋,做有道德的人400字作文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你生活的岗位?”雷锋的日记里这样写到。

这个月是雷锋月,我们学校举办了向贫困山区捐钱的活动。虽然大家捐的钱并不多,但我们也尽了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他们。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好多活“雷锋”代表,我们班的李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她教语文,她对自己的每一节课都认真备课,仔细研究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自己所讲的知识。李老师一次又一次耐心地讲解,直到学生弄懂为止。不仅老师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代表,身边的同学也是。学校举办捐款活动,大多数人都捐五元十元,唯独黎梓萱捐了一百元,而且这一百元不是她伸手向爸妈要的,是她自己一点一点攒起来的。是啊,同学们,既然有这个条件,为什么不多去做一点呢?

现代的雷锋,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舍己救人,也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需要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只需要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出手制止……雷锋的精神,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善举中积累起来的。

[学习雷锋,做有道德的人4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填补科技的道德缺失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当一辆无人驾驶的人工智能汽车行驶在悬崖边,前方突然出现了行人,而又已来不及刹车,在这时它应该选择保护车内乘客撞向行人还是避开行人坠下悬崖?

这个问题曾一度在各方学者间已发热议。人类的科技实力足够实现让汽车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其中一种选择,但从道德角度,应该做出哪种选择这一论题也许还将一直存在。

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库里的观点,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正是源于计算机永远无法拥有同人一样完整健全的价值观,因为这是人类文明自诞生以来不断进化凝结而成的产物,毫无疑问它仍将继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向前迈进。简而言之,人工智能给人类造成的威胁,目前仍是潜在的,是因为其道德的缺失。

由是,再将目光转向人类自己,在面对上述可能情况时,驾车的若是一个人,他又将做出什么选择?

我认为,一个有着正确价值观与同情心的社会人将会本能地选择后者。若非如此,他在旁人眼中应该比人工智能更加可怕。一个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的人,根本没有资格生活在社会中,更无权主宰科技。

没有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的约束,知识将会是危险的。曾震惊全国的名校投毒案,之所以引发如此广泛又深刻的议论,正是因为主谋并实行残忍暴行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有着较高文化水平和知识技能的名校学生。通过这个事件,人们才恍然醒悟,若只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或更退而求其次只求学生的应试水平,却置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于不顾的话,将对社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为一个没有正确价值观和同情心的人,他所拥有的知识越丰富就会对社会形成越大的威胁。

而只有当科技有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的指向和引导,才会创造出积极的影响和更高的社会价值。例如一个叫“宝贝回家”的民间公益组织,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基因识别技术,帮助了无数家庭找回失散的孩子,让他们真切地体会到科技对人类的巨大贡献。这样的事例还有许许多多。只有在价值观和同情心的正确引导下,科技发展与人类的社会进步才会形成持续的良性循环。

“由是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由是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人皆有是心也,贤者能勿丧耳。”孟子生于战国,就已经将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分析得如此透彻。舍生而取义,这是每个人作为“人”都应该具有的道德觉悟。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若没有这些,我们同机器除了计算能力更差还有何区别呢?

重视公民的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填补科技的道德缺失,使科技这把双刃剑更多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社会道德日记600字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叫道德?道德是为人处事最基础的标准。道德十分关键,一个专业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填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没法用专业知识去填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并不会太难,一个微小的姿势,一个目光,就得以表述你的道德涵养。

曾有这一幕要我印象深刻:一个驾驶员大伯在驾车,他迅速着安全驾驶车,能够看得出,他驾驶技术很好,但是,他忽然向窗前丢出了很多废弃物,废弃物零零散散的散播在大街上,大马路对门,一位清扫工大姐走过来,认真地清扫着废弃物,一辆车历经,差一点就撞倒清扫工大姐了。驾驶员大伯那一个微小的姿势,就可以让他人搞清楚出那就是不道德的个人行为。

什么叫道德的主要表现呢?道德的主要表现不用惊天动地,就算是细微的事儿还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在车箱里,有些人主动给老年人让位;下大雨,同学们没带伞,与同学同用一把伞,送同学们回家了;在公共场所,没有人抽烟;医院里没有人高声大吵大闹,清静地讲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外果皮碎纸;院校里,爱惜公共财物,不打架斗殴不说脏话;见到视障要横穿马路,扶视障横穿马路……这种全是道德的反映。

大家都知道,2008年四川地震了,很多华夏儿女都献上自身的一份善心,捐自身的零花钱,捐自身的书,捐自身的小玩具……这种尽管无足轻重,但更关键的是大家的善心。这一样还可以反映出,大家中华儿女全是有道德的人。

说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非常简单,但实践活动起來却难以,要是操纵好自身,每个人都是是一个有道德的人,那我们的日常生活将更为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道德修养谚语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神官(巫神)学跳神。

根深不怕风摆动,树正不怕月影斜。

不听好人言,吃亏在眼前。

树大招风风摆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宁向直中取,不在曲中求。

人在世上闯,刀在石上钢。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

人活脸,树活皮,墙坬活的一铣泥。

为人不学好,枉在世上跑。

人要心实,火要心虚。

智者听指责,愚人爱夸赞。

好汉战场施威,损汉内里逞凶。

好钢不怕锤敲,真金不怕火烧。

雪中送炭真君子,锦上添花是小人。

天上下雨地下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损人不利己,尊人尊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五年级作文_励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像一颗星星,照亮着我们,使我们会去行动。其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也不难,只要你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灵,这颗金子般的心会教你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在一天,爸爸让我去买一瓶酱油,到了小部了,我给爷爷说:“买一瓶酱油,给您钱。”爷爷说:“给孩子,真懂事啊!找你三元!”我问爷爷:“这瓶酱油几元钱?”爷爷说:“八元钱。”当我走出小部,走在回家的路上,发现我给了爷爷十元钱,而酱油是八元,应该找二元钱,可是爷爷多找了一元钱!我飞快的跑到小部,给爷爷说:“您多找了我一元钱,给您!”爷爷说:“真是懂事的好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有出息的!”说完,我又飞快的跑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说:“好儿子啊!真懂事,以后遇到这种事情一定还要这样做!

前些天我乘公共汽车去外婆家。车至中途,车厢内已座无虚席。此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中年妇女。靠近车门的一位小伙子忙热情地站起来让座,只见中年妇女二话没说,径直坐下,随后有说有笑地逗起孩子来。我突然感到很怪,对了!我没听见那位妇女说道谢的话。我想对那位妇女说: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别吝啬你的感激;获得了别人的尊重,也要学着去尊重别人。因为尊重别人别人的帮助,尊重别人也是一种道德体现。

这使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我上一年级的时候,我在校园拾到了一元钱,我便交给了老师,老师夸我是个拾金不昧的孩子,虽然只是一元钱,却在我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记。我高兴极了,想吃了蜜一样甜。

道德需要我们一同去遵守,一同去行动,如果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美好的心灵,那么这个社会将会有多麽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道德的作文小学生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从学会说话起,常看到妈妈的道德行为;从上学读书起,常听到老师的道德话语;从成熟长大起,常学着生活的道德方法。道德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

要遵守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记得看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向一个小女孩借一块钱,答应明天晚上还,因为信任,这个小女孩犹豫了一会儿便答应了。可是离还钱的时候间只剩下一个晚上了,小女孩等到天黑也没见小男孩出现,她开始有些后悔,担心他不会来了,正当熄灯上床的时候,听见敲门声,那小男孩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手里捏着皱巴巴的一块钱,小女孩高兴的笑了。后来才知道,借钱是为了给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还钱,每天晚上一放学就去离学校一公里外捡废铁卖钱,由于太困了,就倒在树下睡着了,起来时才发现晚了,便开始狂奔,只好现在才来。这位小男孩最后干了一番大事业,这都是他遵守道德的结果啊!

其实还有许多像小男孩那种人和事,道德永远在我心,一直教育着我,鞭策着我。

[关于道德的作文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作文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公德文明,想必大家都很有自己的见解。当今社会处处都在讲公德文明,但是许多人只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生活中并没有真正去实行它。

现在的人真的是很奇怪,天天喊着要讲公德讲文明,但是却打着它的牌子,红灯照闯不误,公物照样破坏,更别说是在车上给老人小孩让座了。

良好的社会风气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如果社会中的成员只说不做,那何来的公德文明之说呢?只有在肯定了某种良好的风气的同时,自己也能付诸实施,才能真正的做到讲公德讲文明。

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列宁称之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他有宏伟的理想,远大的报负;他有美妙的言辞,高超的演讲才能;他颂扬真善美,抨击假丑恶……可是他却事止说,从不亲身实践,从不为实现理想而付出,所以始终无所成,最后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是“无根的浮草”,转而投入到起义之中,流尽最后一滴血,才实现了自我塑造。看来,只有将言语真正落实到行动当中去,方可有所成。古人有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而无为终无所成。”

俗语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

如果我们只做不说也是不合适的。但此说非彼说。这里的“说”,并不是指你做到了讲公德文明,就应当说出来,让人知道,你若这样做,只会让人误认为你是在炫耀。我这里所指的“说”,是宣传的意思,宣扬这种讲公德讲文明的行为,因为在我们做到讲公德文明的同时,必竟应当带动我们身边所有的人。而且社会也需要我们大声宣传这种行为,让其他人能真正的做到"耳濡目染"。

这个社会是很庞大的,光靠一小部分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当然要做到人人都讲公德讲文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就应当互相宣传互相带动,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因此,我们在实现讲公德文明的时候,切不可只是“纸上谈兵”,光说不练;也不可只知自己埋头苦干,光练不说,而是应当说与练相结合,这才是“真把式”。

当然,要做到处处讲公德讲文明也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实现的,因此,我们应当坚持不懈,千万不可以轻易放弃、半途而废。“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者,志坚则不畏事不能成也。只要自己努力,就不怕事情不会成功:只要人人努力,就不怕事情不会成功,难道不是吗?

难道你不觉得在车上给老弱妇幼让坐,扶他们过马路……是一道很美的风景吗?

所以,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人间就会有真情存在。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那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世界一定会处处是公德是文明。

[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道德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做人,就要从道德开始。如果你学不会道德,那你就不够格喽!

有一次,我和奶奶在街上逛,一会儿,我的肚子唱起了“空城计”,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饿了吧?走,给你买块红薯去。”我们来到了卖红薯的地方,有四个人正在买红薯,有一位叔叔在放红薯的车子上放了一元钱,拿着一块红薯走了。这时,我注意到了一位身穿黑色带蓝纹的呢衣的阿姨,把手放进衣兜里找着什么,我想:她应该在找钱吧。本以为她会掏出一张百元大钞或是几十元的钞票,可是这个阿姨却把手拿了出来,悄悄地放在了那位叔叔掏的钱上(因为人比较多,摊主太忙,忘了收钱),然后把钱交给摊主说:“老板,钱给你了!”,之后,拿起一块红薯头也不回地走了。阿姨,我太“佩服”您了,您竟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为了区区一元钱而丢掉自己的人格。这样是没有道德的啊!请您尽快改掉这个恶习吧!

还有一次,我上街买东西,走着走着,发现一位老人带着一副墨镜,拄着拐杖,走在盲道上。可是就在盲道前面的不远处有两块石头,人们匆匆忙忙地从边上走过,却无人搬开。我想:那个爷爷若是被石头绊住的话……我得赶快把石头搬开。正在我向前跑的的时候,一个小姑娘已经跑了过去,她身体瘦弱,还不住的咳嗽,估计是感冒了,只见她吃力地搬起石头,一小步一小步挪动着。这时,我也赶到了,和她一起把石块挪到了垃圾箱旁,路人向我们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这一刻,我突然发觉:这个小姑娘是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人人都像她那样,那么你离道德还会远吗?

无论什么时候,大家都要记住:道德——只差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