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提分策略(优秀20篇)

导语:作文,一直以来都是众多考生与家长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语文成绩高低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作文的优劣。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关于作文提分策略优秀作文,欢迎查阅,希望能帮助到您。

浏览

3704

作文

85

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全文共 3457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全国高考共有9套语文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三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6套。9套语文试卷中共有作文试题10道。其中北京卷采用二选一模式(议论文与记叙文二选一)。10道作文试题中有8道采用材料作文题型,2道采用命题作文题型,即北京卷的“‘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材料作文题型仍然居于主导地位。下面试对2016年高考作文试题特点作扼要解析。

一、命题彰显“立德树人”导向

通观9套试卷10道作文试题,命题的“立德树人”导向非常鲜明。“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中国写作教育的传统。高考作文命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修德砺行,陶冶心性,这是应然的选择。如全国卷III“小羽的创业故事”这一作文材料取材于当下社会真实的新闻人物事迹,它给人以多样的启迪,诸如分享、合作与共赢,创新、规则与诚信,团队意识与领导意识,市场竞争与规范等等,考生通过写作,能从中开阔视野、受益匪浅。又如山东卷的“行囊”,以象征性意象“行囊”为载体,引导考生思考该如何度过人生,如何迎应旅途中的风雨,让考生在写作中自省人生的态度、感悟生命的意义。又如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这道作文试题引导学生去主动观察周围人的生活,去审视社会,学会关爱他人,体察现实,走出自我封闭的狭隘圈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围绕着学生自我、家庭、学校、社会这四个层面取材,角度各异,但都聚焦于“立德树人”这一核心,旨在让考生在书面作文的过程中也经历一次思想的淬炼与情感的淘洗。

二、材料作文命题形式灵活

从材料呈现形式看,有文字材料,有漫画材料;有“材料+直陈话题”(命题者在题干中直接标明“话题”)的形式,如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也有“材料+内隐话题”(在材料的引导语中给出写作的话题范围),如全国卷II的“语文素养提升”,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江苏卷“彰显个性与创新意识”等。有故事性材料,如全国卷III的“小羽的创业故事”;也有导语性材料,如山东卷的“行囊”等。此外,北京卷作文题虽然采用的是完全命题类型,但在标题之前还是给出了引导语材料,或者巧妙地与试卷内的阅读文本关联,构成读写迁移的写作模式。

三、材料作文取材丰富多样

1.关注学校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如全国I卷的漫画作文“奖惩之后”的试题材料取自学校生活中大家司空见惯的关于考分高低与奖惩不一的现象。这道题取材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具有纵深的思维空间,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思维深度的考生自由发挥。又如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这道作文试题朝气蓬勃,切合阅读方式多元化的大时代潮流,它要求考生围绕自己的阅读方式,结合个人的体验和思考,谈自己的青春阅读,这直接指向了学生的阅读素养,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

2.紧扣时代脉搏,突出焦点问题。如江苏卷的“是彰显个性还是提倡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创新是当下时代的主潮,追求“个性”、标新立异是年轻人的标识之一。作文材料引导语从“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与“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两句矛盾的俗语中导出“个性”与“创新”的话题,由浅入深,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言说热情无疑具有有极大的诱惑力。又如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材料摄取当下时代的科技新潮——VR(虚拟现实)设备的应用前景,由此导出一个值得思辨与探究的热点话题: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3.回归学科本体,反馈学习体验。如全国卷II的“语文素养提升”,要求考生就“课上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实践活动”这三种学习方式,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谈如何提高语文素养。这道作文题与语文学科无缝衔接,引导学生反思、总结、梳理自身的语文语文学习体验,这样的作文命题返璞归真,正本清源,意在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能说得实在、具体、自然。

4.折射社会生活,联系当下现实。如全国卷III的“小羽的创业故事”。该材料是对福建福安一位茶农——薛舒云创新致富先进事迹的改写,洋溢着当下时代的生活气息。材料内涵一个多层次的具有复杂因果关系的故事,蕴含有“创新”“规范”“个体”“团队”“市场”“应变”“合作”“分享”“共赢”等显性或隐性的关键词,可以充分激活学生探究本质的审辩式思维。又如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生活”,引导考生关注身边的人,关注他者,关注社会,这对于培养当代青年的公民意识、社群意识、克服极端自我中心的倾向是很有启示与引领作用的。

四、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积淀

纵观今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素养的指向极其鲜明。如天津卷的“我的青春阅读”,要求考生围绕“阅读方式”谈自己的阅读体验;北京卷的“神奇的书签”,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全国卷II的“语文素养提升”,要求谈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这些都指向了学生的阅读积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写作的重要源泉,高考作文命题指向学生的阅读素养,这一导向善莫大焉,它对于培植书香人口,营造书香社会,无疑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五、着重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今年高考作文试题都不约而同地呈现出着重考查学生思维品质的鲜明特点。

1.思维的深度:作文命题给考生预留了纵深的思维空间,可以检测不同层次考生的思维水平。如全国卷I的漫画作文试题“奖惩之后”,首先检测的是从形象到抽象的思维转换能力。考生对漫画内容解读深度的不同,就可能形成深浅不一的认知。再如全国卷II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阐述三种途径对自己语文学习的影响,体验之深浅、经历之丰瘠不同的考生,自有深度有别的言说。

2.思维的广度:作文命题给考生预留了立意与选材的广阔空间,可以检测考生的思维广度。如山东卷的“行囊”,题干中提示道:“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随着我们走向远方……”“行囊”是什么?“行囊”与“旅途”有怎样的关系?你应该怎样准备行囊?考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淀,选择自己有切身体会的事来写。

3.思维的批判性:作文试题给考生预留了争议、论辩、深入探究的思维空间,可以检测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如江苏卷的由“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与“无话则短,有话则长”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可以引发出考生的批判性思维,由此引申出有关“个性”与“创新”话题的深入论辩与分析。这要求考生能在对司空见惯的观点的重新审视与思辨的过程中,彰显自己批判性思维的锋芒。

4.思维的求异性:作文试题着重引导考生以“我手写我心”,能基于自己的独立思考作出权衡、判断、分析、阐释、论证。如上海卷的“评价他人的生活”,由于个人生活经历、家庭与教育背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的不同,对于他人生活的评价,必然是见仁见智的。

5.思维的创造性:作文试题突出对考生创造性思维的考查,检测其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北京卷的“神奇的书签”这道命题作文,题干要求写成记叙文,它侧重考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立意、构思与选材,都应扣住关键词“神奇”,应将“书签”的与众不同的特异的功能、材质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具体的情节或细节表现出来,这需要考生的创造性的思维。比如,这枚“书签”是高科技装备的的,具有判别书籍内容优劣的功能,具有时间管理的功能等等,考生完全可以采用科幻或童话体式来叙述“神奇的书签”与“我”之间的故事,从而表达热爱读书这一主题。

六、充分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

纵观2016年10道高考作文试题,可以看出,充分激活学生自由表达的欲望,释放其书面表达的创造性潜能,这是高考作文命题演进的大趋势。为此,命题者在鲜活材料内容,降低审题难度,增加选择自由度这三方面作了改进。

首先,作文试题素材的选择上努力向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靠拢,引入学校、家庭、社会现实的鲜活材料、时新话题,让学生觉得有话要说,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其次,作文试题在材料内容的剪裁与题干要求的语言表述上,力求简约、明了,降低审题难度,减少审题障碍,利于考生临场快速立意构思成文。命题者或在题干中用排比句式给出多个立意切入点。或用对比句式给出思辨的争议点,或用设问句式点拨考生以思维的突破口,或者直接用短语明示话题,或者在提示语内涵隐性的话题关键词,这些都为考生快速、准确地审题与立意作了很好的铺垫。

此外,命题者在文体选择、题目拟定、立意指向,都给考生腾出了充分的自主选择与自由发挥的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南海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

全文共 3046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问题出现以来,南海岛礁一直处于争议的状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南海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及其应对策略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南海问题分析:

我国是海洋大国,日益突显的海洋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主张管辖的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在广泛的海洋利益背后,面临着严峻的海洋问题。南海问题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五国六方”的海洋争端。虽然南海局势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近年来,区域外势力的干涉,不稳定因素的增多,让南海问题的不可控性增加。因此,维护南海稳定、和平是新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海洋利益冲突加剧,周边国家强化了南海主权声索

南海问题出现以来,南海岛礁一直处于争议的状态。各当事国家纷纷发布主权声索,宣誓南沙岛礁主权。并且,随着海洋战略利益的日益凸显,南海争端的“争议”状态也逐步发生转变,转而以“管辖权”的争议发展。无论是2012年的“黄岩岛事件”,还是2012年越南将“南海”纳入所谓的主权范围,都说明南海问题越演越烈。各周边国家对南海岛礁及附近海域的主权声索,甚至是主权管辖,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南海局势的不稳定性。

(二)美、日等的介入加剧了南海的政治竞争

近年来,南海问题有升温的趋势,特别是美国等区外势力的介入,让区域性的南海问题国际化。美国区域战略的调整,同盟战略关系的缔结,无形中加剧了南海的政治竞争。美采取“分而治之”的亚太政策,在防范与排挤中国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亚太的军事影响力,进而使南海问题成为牵制并制约中国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到2020年,美国60%的军力将部署于亚太地区,通过与菲律宾、越南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部署前沿军事,进而对中国形成包围的政治态势。

(三)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不稳定局势加剧

南海问题国家化、多边化是新时期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菲律宾、越南等国试图依托“东盟”,实现对南海主权的声索,进而形成“东盟一体化”,对中国实行牵制。菲律宾、越南等国通过与区域外的大国建立多边协商机制,将南海问题推向国际化,从而借助区域外大国的力量,与中国进行抗衡,进而获取所谓的“主权”。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南海局势的稳定,反而加剧了南海局势的不稳定性,对于当事各国的战略利益都有一定的损害。

其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澳洲来往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南海北部的台湾海峡和西南端的马六甲海峡十极具有战略价值的海上要道,国际上一直有观点认为,谁控制了南海,谁就控制了东南亚,从而控制了西北太平洋和澳洲大陆。就南沙群岛来说,通过它的航道是一条“宝路”。它位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腹地,周边国家都力图以南沙群岛为依托来扩大战略纵深。

此外,南沙群岛海域还有许多“宝物”。专家保守估计,南沙油气储量超过200亿吨,占南海油气资源的一半以上,有“第二波斯湾”之称。南海石油不仅含硫量低,而且基本位于200—1000米之间的易开采层。(6)。今年,科学家又在南海发现大量的俗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

并有望在2015年进行试开采。介入南沙争端的几个国家对油气依赖度都很大,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其二,与国际法存在的缺陷有关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公约》在一定程度的公平意义上确立了海洋秩序,但它引入“专属经济区”的新概念时,却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它允许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存在多条分界线,其结果是,由于各方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界定不同,就为冲突埋下了隐患。《公约》还规定,一个岛屿(涨潮时露在海面的岛屿)可以为一国提供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样,有关国家就有了“理由”并不属于他的岛屿。

其三,中国长期以来未能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二战后,中国虽然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只在其中的太平岛上驻军。后来,逐个发生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大陆和台湾省无力全面管辖治理群岛的尴尬局面。试想,如果中国统一强大,他国又如何染指南沙?

因此,南海问题的错综复杂,区外势力的介入,美国亚太战略的再调整,这些都让南海问题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剧。菲律宾、越南等国家试图国际化、多边化,让南海问题更加扑朔迷离,无论是借助南海问题牵制中国,还是借助南海问题加剧区域的不稳定性,这都对南海问题的解决带来巨大的挑战,不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发展。

南海问题的应对策略:

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区域外势力的介入,让南海问题复杂化。如何解决南海问题,考验了一个国家的能力,同时也考验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智慧。南海诸岛礁及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要统筹内外大局,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让南海问题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制定南海战略规划,有针对性、有建设性地应对挑战

海洋是新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推进海洋发展战略,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外,诸如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已出台了海洋战略,着力于海洋战略利益的扩张。我国在海洋战略的构建中,起步相对较晚,应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不断地完善对南海战略的总体规划。海洋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海洋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突显,也让海洋权益争夺日益激烈。在争议区域实行海洋开发,极易产生“擦枪走火”的冲突事件。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海洋立法、执法及行政管理。制定南海战略规划,实现对各方事务的统筹,并在明确部门职责的基础之上,让海洋执法常态化,确保海洋战略的深入开展。

(二)优化海洋执法力量,组建“中国海岸警卫队”

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给南海的稳定性带来较大的威胁。争议区域的海洋冲突日益频繁。面对他国所谓的主权声索所带来的冲突以及为了维护我国正常的南海权益,我国应优化现有的海洋执法力量,并组建“中国海岸警卫队”,配合南海战略规划的推进。首先,建立海上安全预警机制,强化对相关海域的巡视,宣誓南海主权;其次,着力于可持续发展,组建“中国海岸警卫队”,这既有助于强化海上执法力量,又可以应对海洋权益冲突,维护我国合法的南海权益,进而转变我国在海洋执法中的“被动”局面。

(三)强化行政管辖,推进三沙市建设

2012年,面对南海问题的日益加剧,我国建立了地级市三沙市,实现对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及其海域的行政管辖。这说明,海洋建设发展、南海问题解决已上升到新的国家层面,也表明我国政府解决南海问题的坚定决心以及和平发展的整体仿真。首先,三沙市的成立是解决南海问题、实现海洋建设发展的新举措,在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三沙市的建设发展,以此作为海洋建设发展、南海问题解决的基石,无论是从法理斗争,还是从主权宣誓,三沙市的建设发展尤为重要;其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促进三沙市旅游发展、油气开发,让三沙市发展成为我国新时期海洋开发的新平台,使南海主权的宣誓常态化;再次,进一步强化三沙市的行政管辖,通过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的有序推进,夯实海洋开发利用,让南海问题在和平的环境下有理有据地依法推进。

此外,要推进海洋立法建设,做到海权的依法争取。我国在海洋立法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在20余年的发展中,我国海洋立法取到了显著的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国海洋立法仍比较落后,缺乏良好的海洋意识。因此,我国要切实推进海洋立法建设,对存在的空白区,需要立足于实际需要进一步地完善,确保法律的适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创新的策略探究

全文共 349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人本策略:小学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前提

封闭型的传统作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已经异化为学生攫取语文高分的手段,成了传授写作知识和纯技巧的训练,背离了作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学生习惯于奉命和应付,作文成为教师意图的代言人,假、大、空;缺乏灵性、生气、情感,灵魂被扭曲,创造性被扼杀,造成个性的缺失。其实,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主观见解和感受的直接方式,学生通过作文进行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反馈、自我调节,了解自己的个性情感和心理需要,给自己的成长塑造出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作文教学固然要培养技巧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但最本质的是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因此,作文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为最高目的,以人为本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作文是表现“真我”的需要,而不仅仅是一种训练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想写这是张扬学生主体性的前提;其次要让学生独立写作,保护学生的主见意识,培养写作独立性。敢写这是张扬学生主体性的基础;第三要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感受悟、有所创新,培养创造性。能写这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

以人为本还必须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作文教学好象只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学生的水平似乎就能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其实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才是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深层因素。为适应考试的需要,人为地拔高要求,揠苗助长式地开发,将极大地损害学生的身心发展健康。特级教师斯霞曾经指导低段学生写话时,不去删改“法国阿姨是个女的”一句,认为这个话出自学生天真幼稚的脑海,是他们认识水平的真实反映,而且闪动着孩子追求“进一步认识”的思维火花。这对今天的作文教学应该有所启发。尊重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应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

二、开放策略:小学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核心

革新陈旧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是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核心。

1.开放作文内容和立意

有的学生写命题作文绞尽脑汁,一筹莫展,私下写的日记却灵气飞扬。本来学生的生活是很丰富的,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也有自己的视角,不愁没东西写。但现实给了他们太多的限制,如泛化的政治论调,使得丰富的现实生活进不了作文。写母亲,没有不勤劳的,做好事不是让座就是拾金不昧,以司空见惯的所谓“好人好事”来服务于预设的光明主题,自欺欺人地演绎着这可怕的流行病,于是在高考的作文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许多考生因为“死”了母亲而悲痛欲绝。虚拟的伟大掩饰不了情感的苍白,苍白成了现代学生作文的流行色,更可怕的是导致思维的萎缩,语言的发展也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拆除束缚学生作文的“紧箍”,首先要开放作文内容和立意,让学生敢于反映真实的生活,表达真实的情感。

2.开放作文过程

“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则是很有限的。先导后作,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是有一定的教学效果,但一开始就给学生定下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学生只能按教师的意图行事,作文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哪里谈得上创新?而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己的写作活动作为教学的主线。其基本模式是“搜集材料—尝试作文—分类指导—协作修改—完善提高”。在这里,摒弃了教师先行指导的条条框框,实施先作后导,放手让学生尝试作文,学生能想自己所想,说自己所说,写自己所写。然后,教师按照作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训练,对遇到不同困难的学生,给以明确、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这样的指导更有针对性,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写作主体得以确立。

3.开放作文时空

作家陈燕丹曾这样评论上海《萌芽》杂志发起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让我吃惊的是,那些在拾到一分钱的主题上开始写作文的孩子们,一旦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写作,他们还是会迅速地洗尽铅华,表现出一个原生的自己,那些长长的句子,纤细的伤感,那些富有含义的、幽暗的多愁善感的细节,那些欲说还休的情致,甚至是那些与作文训练格格不入的词库,他们在作文的覆盖下还有一个秘密的写作世界。”学生拥有很大的写作潜能,问题是他们受到僵化的思维模式的束缚,不能拥有一颗自由飞翔的心灵,没有一个自由的写作空间。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现代生活的一种需要。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依靠那几次集中的作文教学来提高,要突出实用性,提倡随机作文,化整为零,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开放作文写作空间,让学生时时感到作文就在身边,渗透随时运用作文表达的意识,强化作文的实用意识。像结合学习写观察日记、学习日记等,结合阅读写摘记、读书笔记、读后感等,结合影视观看写内容提要、情节记录、感想体会等都是好形式。

4.开放作文评改

开放的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应该参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不仅引导学生参与命题,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而且引导学生参与评改。“改”的优先权应属于学生自己。为了让学生能有效参与作文评改,教师先可以让学生学会批改方法,让学生能用常用的比较统一的方法进行评改,并能熟悉批改过程。在批改过程中,尽量让批改者能和写作者面对面协作批改,改的人能知道习作者的意图和想法,习作者能明了批改一方的心思。让评改成为下一次作文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三、信息策略:小学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关键

作文涉及到一个人搜集、贮存、加工、处理、检索、利用和传递信息的方方面面,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关键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信息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于学生自觉寻求各种信息,正确吸收、利用有益于自身成长的信息,从而促进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

其一是拓宽素材积累空间,促使学生建立素材“信息库”,对素材进行分门别类,提高信息的搜集、贮存、加工、处理能力。首先是拓展素材积累的事实空间。给学生提供交流各自生活经历的机会,对学生间接获得生活经验进行指导,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奠定素材积累的基础。比如,班里经常性地召开新闻发布会或者素材交流会,同学自行交流自己的近期所得材料和感想,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其次是拓展素材积累的幻想空间。幻想是一种与自我生活愿望相结合,指向美好未来的想象。富于幻想是小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滋养学生作文成长的这一方沃土。开发好这一土地,我们的作文教学就大有可为。第三是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许多的素材来源于他们的阅读,加强课外的导读活动可以弥补学生生活的单一性和见识的狭窄性之不足。

其二是丰富语言积累,加强获取语言信息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语言的积累、转化、创新、运用,实现语言个性化的能力。

四、语感策略:小学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基础

作文教学要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要谈到语感。语感能力好坏表现在听说读写任何一环之中。语感就是语言操作者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是语言操作者与语言发生联系时,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情味等,迅速地、自动化地作出判断的一种能力。语感源于人的感官和心灵对语言的感受,并由这种感受不断积淀而成,一个人的个性品质就蕴含其中。学生要突破“语言面具”,语言表达充分个性化的根在于良好语感的形成和发展。当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定格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之上时,培养语感就很自然地进入作文教学改革的视野。

第一,增强阅读体验,培养语感。语言是相当复杂的信息载体,语言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一种符号。什么概念,用什么符号表示,是约定俗成的,而字、词、句的隐含意义在于使用符号的人和环境所给予它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具体语境中,语言具有特定的潜在意义。语感的培养就必须培养学生对这种潜在意义的感知和理解,没有对这种潜在意义的感知理解,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语感的形成。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特别要挖掘语言文字的深层意义(潜义),只有把具体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才能实现,从而更好地感受这些语言,进而把共同的语言转换成富有自己个性化的语言。

第二,联系生活情境,培养语感。联系生活情境我们更能把握语言的得体与否。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这个第一信号系统,良好的语感就得不到培养。叶圣陶先生认为,“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语感是不能单靠翻查字典来培养的。

五、评价策略:小学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保证

完善评价机制是作文教学实现创新的重要保证。

1.成功激励。

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考小说阅读题应试策略方法介绍

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

二、(2008?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

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这是20年前定下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

“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

“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

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

“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

“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

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

“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

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

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

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

“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

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

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愉快心情。

B.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的窘迫之状。

C.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

D.高个子男子担心鲍勃很快认出他不是吉米,便把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

E.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

2.小说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6分)

答:。

3.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8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浅谈提高高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全文共 2427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作文课有效性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是学生们写作的能力能否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的作文课的模式桎梏着学生们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放开学生的手脚,给他们自由放飞的空间。本文从学生的发展空间、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等方面对作文教学提出了几点拙见,以此来为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增添一份理论指导。

【关键词】

作文 课堂教学 策略

作文教学不是老师的包办教学,很大程度上,目前的作文课堂都存在着老师主导整个课堂的现象,这种作文课堂模式无疑将我们的学生思维桎梏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中,阻碍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高中作文教学而言,学生如果一直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渗透,那么就很难在将来的高考中取得理想的作文分数,不能不说,在汉语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更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作文课上,让学生们放开自己的手脚,将目光投向更加广阔的大干世界中去,而不是拘泥于一个小小的课堂。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写作是一个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的更高的艺术修养,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做的就是让高中生关注社会生活,再对这样的真实的材料进行一定的理性思考,得到认知上的升华,形成自己的独特的语言特点,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使自己的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这是语文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我觉得,要将作文课的有效性发挥到最大的程度,主要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放开学生写作的时间和空间

写作是为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一种文字体现,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随性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将写作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摒弃只有上作文课才写作的陋习,老师也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让我们的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写作状态中,经常写作,随时写作。在应试教育中,一篇800字的作文往往要限定时间写出来,虽然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审题、构思以及成篇的能力,但是却很难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所以,在作文课上我们应该给学生时间来进行资料的整理、揣摩和语言的润色。这样的文章质量应该是要高于我们限时要求学生完成的文章的质量。这样的文章也会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此外,作文的课堂也不应该拘泥于上课的几十分钟,它应该是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除了学生们经常活动的室外,家庭、社会等各个空间也都可以为学生创作提供广阔空间,也只有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学生才能获得真实丰富的材料,才能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故而,走出课堂,经过自己的观察、访问、游览等多种方式接触自己不熟悉的社会生活,才能是课堂的一个有利的补充,才能使学生在上课时有话可说,有文可写,才能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课上要把握学生的共性问题加以指导

学生作文最难的一是不知道写什么,二是不知道怎么写。有的学生读了不少书,背了一些写作技法,但写作时无法联系、运用。究其原因,是教师的写作指导不到位。我认为指导的重点应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面对任何一道题都能迅速打开思路、选好切题的角度。

高中阶段的作文一般以命题作文为主,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时候会出现学生的立意不明确、不知道如何分析材料、从何处入手写作的问题,针对这样的学生的共性问题,()我觉得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综合性的指导,可以从关键语句来分析材料蕴含的主旨,也可以通过因果分析方法或者辩证分析法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写本质的思维模式,联系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的独特的风格。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上印证观点的例子尽量来自教材及学生自己的习作,做到好懂易学。在具体的课堂操作过程中。教师肯定是要举一部分实例的,在这里我要建议老师们尽量不要采用一些陌生、陈旧的实例,这样不仅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而且也浪费了课堂上的有效时间,最好就是选取一些比较新颖的、学生感兴趣的实例。在备课的时候把相关材料的有效资料准备充分,最好就是选取课本当中的例子,学生能够迅速的明白,也能够对资料进行全新的审视,在写作中能灵活运用这些曾经被搁置的实例。

三、培养学生课堂上的主人公意识和勇于发言的能力

新课改要求我们老师要还课堂给学生,所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才是最关键的环节,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我们学生的勇于发言的热情。

1.比较阅读讨论

课堂上抽取两篇学生的佳作,教师就作文的某一个方面或全方位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根据作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是“言之成理”即可给予鼓励,在讨论的时候强调简明、得体,在讨论中,提倡进行过细的分析并提出修改意见,尤其是分析文章的异同点。

2.自由辩论

针对一篇文章或者是多篇文章的一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进行辩论,可以在课堂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辩论小组,每个小组经过讨论得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跟对手进行辩驳,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就提供的文章发表不同的意见,发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引以为戒。这种方法,强调的是表达与众不同的意见,它有助于摆脱思维的滞涩和定势,使思维和讨论活跃起来。这样,这个讨论就总是尝试性的,它迫使学生进行反省性的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和经验。胡适曾经这样说: “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和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可见,发现问题是多么重要。

3.现身说法

课堂上请作文写得好的同学在班里朗诵,并请他将写作的经过、体会介绍给其他同学,再请他自改作文,说出这样改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再请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和评价体会。在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中体味写作的乐趣。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方法。

【结语】

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倍感艰难的教学任务,教师应该首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引自己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鼓励学生在写作课上积极的发言,以学生的实际理解水平为基础进行多层面的鼓励教学,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最大的提升。

[浅谈提高高中作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数学中的“策略”作文700字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战国》,里面有一个很厉害的人叫孙膑。他用了一个小小的计谋,就打败了敌人的千军万马。妈妈告诉我,孙膑是我国古代一个著名的军事家。

我说:“我也要学习孙膑的这些策略,成为一个聪明的人。”。妈妈笑着说:“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很多策略,只要用对了策略,你就能变成一个聪明的小朋友。”我开心地说:“那妈妈快教教我啊!”。

妈妈出了一道题:小动物们排队做操,从前往后数,小狗排在第9,从后往前数,小狗排在第5,这条队伍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这还不简单,9+5=14、”

妈妈说:“别急,先想一想,有什么好的方法帮助我们来理解:从前往后数,小狗排在第9,从后往前数,小狗排在第5,这几句话的含义。”我想到了用小圆点表示小动物,按照题目要求画了出来。(图1)

可是小狗只有1只,于是,我又调整了:(图2),这样,就符合了题目的要求。画好后我一看,奇怪了,原来是13只而不是我算出来的14只呢?原来呀,9+5的话,小狗就多算了1次,得把重复的1只小狗去掉,所以14-1=13、我看着图,又想了想,在图上添上了2个信息:

从前往后数,小狗在第9,那么连小狗在(图3)内有9只,从后往前数,小狗在第5,说明,小狗后面有4个小动物,9+4=13,也可以解决问题。

妈妈笑着说:“真聪明,这就是我们数学中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画图,利用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告诉你的条件,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你用一个小小的策略就打败数学里的大难题。以后,我们还会学到更多的策略,打败更多的数学难题。”我开心地说:“那我要快快长大,快快成为一个聪明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雅思考试A类小作文解题策略

全文共 1875 字

+ 加入清单

在雅思考试A类小作文的四大基本图形(即曲线图、柱形图、饼图和表格图)中,表格图往往是广大考生所最头疼的图形了,很大一部分考生会碰到以下状况,比如表格看懂了,但是因为数据繁多而且凌乱,一时半会儿找不出很明显的特征,不知从何下手;或是找到了很多特征,但是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顺序、结构和衔接方式把这些特征条理清晰地传达出来;又或是大体清楚该写什么,怎么写,但是在具体写的时候,老是丢三落四的,把一些信息给遗漏掉了等等。这时,考生所面临的主要不是语言方面的问题,而是写作步骤和写作思路方面的问题,也就是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步骤和思路把表格图中那些看似复杂无序的数据自然而且毫不遗漏地贯穿起来。本文中,专家将主要就表格图的写作步骤及其写作思路展开探讨。

下面将用一个典型的表格图实例来说明此类图形的解题策略

The table below lists the number of nights of occupancy of hotel rooms in Australia during the peak month of September in the years 2000 and 2001 and the difference expressed in percentage.

首先,拿到考题以后,快速浏览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即The table below lists the number of nights occupancy of hotel rooms in Australia during the peak month of September in the years 2000 and 2001 and difference expressed in percentage,重点关注研究对象(nights occupancy)、数据类型(number and percentage)和时间(2000 and 2001)这三大要素,明确在主体段的写作中要注意数据类型的变化和时态一致问题。

其次,看题目中的表格图形,看图形时也要先看文字说明,包括标题、标注和单位,弄懂数据所代表的信息,而非数据本身。一般情况下,表格图中的文字说明还是比较容易识别的,就如同曲线图中的横纵轴一样。上图中横向的代表不同的时间,纵向则代表不同的地区。但是通常表格的最后一列和最后一行要特别注意,有可能是数据的叠加、平均或者对比,这张图也是如此,最后一列代表不同时间之间的变化趋势及幅度,最后一行则是数据和变化的总结,曾经就有比较粗心的同学,出现了“Australia Total”的数量最多的笑话。同时,标题下方的单位(in thousand)和change前面的%千万不能遗漏,不然后面写的数据都是不准确的。

然后,筛选信息,圈关键数据。表格图写作不是记流水帐,需要面面俱到,但是关键数据可是一个都不能少的。为了防止遗漏,朗阁海外考试研究中心建议考生可以在看题的过程中把这些数据都圈出来,通常包括总数、极值、突变值等等,就上图而言,以下数据必不可少:总数(2000年3562.6、2001年3476.0),总变化(2.4),极值(2000年最大1299.9,最小71.2;2001年最大1135.8,最小70.9;变化增长最多21.8,减少最多12.6),一共9个数据可视为必要数据,在文章中必须要提及,至于其他数据就可写可不写了。

再则,整理写作思路,也就是写作顺序。作为总数、平均数或者对比数据,通常放在文章开头总起或者结尾总结,所以这些数据可以先不考虑。剩余的数据,则只有两种写作顺序,横着写或者竖着写,肯定不可能斜线写的。在上图中,横着写,就是对比相同地区在2000年和2001年不同年份之间的数据,其实也就是最后一列变化情况比例或者说趋势;竖着写,就是对比不同地区在2000年或2001年同一年份中的数据。此图中由于既出现了类别(地区),又出现了时间,所以既要横着写,也要竖着写。若是只有类别比较或者只有时间比较,那么横写竖写选其一即可。

最后,就是落笔成文了,运用平时积累和归纳的词汇句型以及连接手段,把必要数据和关系对比,遵循刚才整理清楚的写作思路,有机地串连起来,形成文字即可。时间允许的话,还可以进行快速的检查,看看有无数据遗漏、时态疏忽、单词误拼等小问题。

总之,表格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了解图形特点,掌握解题策略,积累表达手段,辅以3-5篇的练习,一篇出色的表格图作文是完全有可能出自你的笔下的,因此“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现在就开始行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策略思考

全文共 2346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在作文教学中重点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积累和观察,让学生产生对生活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写作灵感,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写作说真话、实话、心里话,杜绝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鼓励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多读、多看、多想、多写,积累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教师应该在实际的教学中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每个学生对事物的认知程度不同,他们对事物的想象结果也不一样,观点也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像以往那样要求,应该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情感的抒发去引导,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品,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一个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对生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发现生活中正能量的一面,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在策略上要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和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一、以活动促兴趣发展

1.展开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我们的实际课堂上,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给学生固定的题目,和让学生自己拟定题目,这样的办法都是让学生有自己的思考空间和表达想法的方法。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借鉴其他学生的优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延续。学生之间的相互问答,和查阅资料,同时也是学习交流的过程,能够增强阅读写作的浓厚兴趣。教师在组织辩论活动中,一旦遇到有争论的情况,不必简单直白地阐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而是在恰当的时机找准争论的结点,引经据典将双方观点有机统一,客观公正陈述事实,在陈述观点同时也是激发同学们深入思考的过程,这样就广泛调动了同学们发言思考的积极性,通过现场的辩论,所有学生的兴趣都调动起来了,虽然有的说的不是很贴切,但是学生大胆的发言也是一个好的方向,表达好的学生的语言精简,论据充分,同学间也是一个直接的学习过程,重要的是同学们在愉快的心情中接受了训练思维的教育。

2.利用课本剧,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材中的有些篇目,场景宏大,人物关系纷繁复杂,内心世界也比较复杂,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设置特定的情境和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示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既做演员,又做观众;既做表演者,体会当时人物的亲身遭遇和心理状态,又做旁观者,感悟生活,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阅读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

3.通过文学欣赏课来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单纯依靠语文课本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文学欣赏水平,是绝对不够的。教师要在引领学生进入阅读世界发挥导师的作用,带领广大学生广泛涉猎各类文学作品,吸取更多的精神营养,分享其中的思想体悟,增加各类知识积累,提高审美情趣。通过文学欣赏课,学生阅读量大了,知识素材多了,阅读兴趣自然越来越高,选择性阅读的能力也会增强,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进行想象作文训练

1.利用有关课文内容进行思维训练

小学的语文课本是学生第一接触到的文学作品,是学生开始学习写作的基本的参考内容,通过对课文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十分必要,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学完《秋天的怀念》后,要学生运用拟人换位思考,将浓浓的母子情延伸思考,这样学生带着情感去写作,饱含深情,触景生情,感人至深,从而激发学生情感。

2.运用临界思维,激发学生想象

魏巍在《东方》第六部第四章说:“悲苦的回忆与幸福的憧憬交织在一起,真是苦辣酸甜一齐兜上心头。”我们可能一心为了远处的风景,而忽视的脚下的路。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利用临界思维,做一些大胆的假设,鼓励他们结合自身实际,写一些《假如我是……》《我希望……》《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等充满设想和想象的作文,也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有效方法。

三、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启发、捕捉写作灵感

臧克家在《京华练笔三十年》提到:“生活枯竭,灵感不来,虽然有诗,但好的不多。”灵感对于写作非常重要,教师要利用教学活动和生活现象,特定场景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来点燃学生的写作想法,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赞扬他们的写作信心和写作激情,这样学生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写作水平。

1.培养写作灵感

写作灵感要积极培养,而不是被动接受。好的灵感也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有句话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在想一个好的灵感之前要有足够大胆的想象力。培养灵感首先要注重生活点滴的积累,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透过表面看本质,积累材料,量变达到质变,利用课余时间收集报纸、杂志,名言警句,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进行反复的训练。一旦真正写作,头脑里积累存储的材料信息,就会融会贯通,思如泉涌。反之,则捉襟见肘,相形见绌,一潭死水,何谈灵感。

2.启发写作灵感

灵感需要培养,也需要启发。孔子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方面要从学生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出发,尽力将写作范围、思考空间、词汇占有量等因素综合考虑,杜绝又大又虚,少些文体、情景、风格的限制,扣人心弦,诱发其写作灵感,激发写作思维。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保持思路畅通,因为灵感的出现,往往和丰富的联想、想象紧密相连。灵感具有闪念即逝、杂乱无序的特征,要让学生随时随地的记录下自己的写作想法和灵感,然后通过整理资料和自我描述的方式回头再对读书笔记进行整理,会发现很多佳句,正是灵感突现的成果。提高小学生作文能力,更多是需要教师发挥教学主导的作用,注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材施教,因地施教,要从具体事物着眼,认清学生的心态,打开学生的心扉,教会他们培养写作灵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鼓励他们热爱生活,他们就会有说不尽的话题,各种思维的花朵就会开放,带领学生走进自己营造的精神殿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形势与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

全文共 3305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形势政策论文:南海问题现状及其应对策略的内容,欢迎查看!

摘要: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关键词: 南海问题 现状 成因 对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南海概况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二)南海问题的界定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三)中国南海问题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越南继前几天刚刚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海域抓扣我国渔民之后,于6月13日举行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野心和动机已昭然若揭,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美联社就此评论称,越南此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回应”中国,因为中国此前要求越南停止在该海域的所有石油勘探活动。

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

(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二)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三)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

(四)国际海洋法因素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五)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

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到目前为止, 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

四、中国解决目前南海问题及应对周边的国家安全形势的对策

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二)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

主要是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东盟十国虽有宪章约束,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与我国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其次,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应该积极谋求和台湾联手合作。

(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

首先要巩固我国在东沙和西沙的地位。中国南海由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组成。南海问题主要不是东沙和西沙群岛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首先扎实做好对东沙和西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其次是加快对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去保护。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浅谈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发展策略

全文共 2337 字

+ 加入清单

网络技术在我国也得到蓬勃发展,在短短的20年时间内,我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网站近400万家,互联网企业总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浅谈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发展策略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2月27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据2月28日人民日报)

可以说,第三次科技革命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给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网络技术在我国也得到蓬勃发展,在短短的20年时间内,我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网站近400万家,互联网企业总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2013年网络购物用户达到3亿,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未来中国如何由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我想至少有三个可以思考的维度:即国家层面、市场层面和个人层面。

首先应该制定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领导。这次中央为什么下这么大决心成立网信组,其重大战略意义就在于要从组织领导层面,加强对未来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决策和领导,也为中国走向网络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其次,要组织国家力量打信息技术翻身仗。如何借助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市场两种力量来打好国家信息技术翻身仗,不仅是摆在领导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所有中国IT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可以预见,随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建立,必将在这方面采取重要举措,组织国家力量打好信息技术的翻身仗。第三,加大与网络强国相适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宽带建设。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广泛应用等。第四,完善和建立与网络强国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由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如果没有制度和法治体系来保障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不管从立法还是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要系统考虑如何由网络大国走向网络强国的问题。

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突破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将为我们利用市场走向网络强国提供重要的制度支撑。

第一,国家要营造良好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给各类IT企业搭建创新竞争的平台,鼓励创新,鼓励合作,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尽量用市场化方式和手段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二,要推行信息产品的国产化战略。在同等条件下,政府采购要尽量采用国产的信息产品,逐步推进国产产品的替代战略。第三,要鼓励IT企业自主创新,用市场化手段实现国家的扶持政策。未来在国家组织力量进行信息关键技术攻关时,国家的投入肯定不会少,但我以为这个投入不应该像过去完全都给国有的IT企业,要把各种资源向确实有创新能力的、有可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的企业倾斜,不管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用市场化手段体现国家的扶持政策,不要走传统的老路。第四,鼓励有实力的IT企业进行重组兼并,培植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个人层面如何体现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变呢?首先是用法律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一方面要保护正常的网络表达权,引导理性表达;另一方面要打击各种违反法律的网络犯罪,维护网络内容的安全,发挥网络在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巨大作用。其次,要尽快制定个人隐私权法,用法律保护个人隐私。同时要实施网民个人素质提升战略,不仅要注重规范网络参与的行为和秩序,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网民个人素质。从长远看,这是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再次,要规范各种网络交易,维护网络交易秩序。在扩大网上交易规模的同时,要进一步提高网上交易的质量,发挥网络经济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巨大作用。

然而,不可否认,网络技术作为一种“舶来品”,对国内大部分网络行业而言,还是主要靠“拿来主义”,自主创新方面相对落后,特别是核心技术往往受制于人,面临的网络安全方面的任务和挑战日益复杂和严峻。由于计算机存储和处理的相当一部分是有关国家安全的政治、经济、军事、国防的机密信息,还有公民个人大量的敏感信息、隐私信息,许多隐蔽的危险、潜在的隐患广泛存在着,往往成为敌对势力、不法分子的攻击目标。事实上,我国已成为网络攻击的主要受害国,侵犯个人隐私、损害公民合法权益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另一方面,从国内网络行业的发展来看,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以信息化驱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效应不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还有很大空间。网络生态环境不够清朗,网络信息泥沙俱流、良莠不齐,网络谣言等有害信息成为一种毒瘤和鸦片,给人们的思想造成一定的混乱,对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还不能完全适应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与建设“网络强国”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这是一个重大突破,也是一个重大战略。推进这一战略,实现这一突破,就要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的顶层设计,把网络安全与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实现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强大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信息化保障。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南海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其应对策略论文2000字

全文共 3060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南海问题现状分析及其应对策略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摘要:南海问题中牵涉到了诸多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显得相当复杂。南海问题涉及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如何妥善处理好各国之间的利益关系是首要考虑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南海问题 现状 成因 对策

一、南海问题的历史

自古以来,南海从来都是属于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对此我们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南海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此后又发现了南海蕴藏着数量可观、价值连城的“可燃冰”。此项消息传出,立即引起了菲律宾及越南武力侵占南沙地区岛屿的动机。真正的南海问题是从七十年代,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利用军事手段强行占领或企图占领南海部分群岛开始的。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其侵略强占的企图越发明显,军事活动日益频繁,甚至公然宣布对于南海部分群岛的主权,才真正把南海问题摆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二、中国南海的基本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南海概况

南海是世界著名的热带大陆边缘海之一,以闽粤沿海省界到诏安的宫古半岛经台湾浅滩到台湾岛南端的鹅銮鼻的连线与东海相接。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与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海疆边防。

(二)南海问题的界定

“南海问题”是指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围绕南沙群岛的岛屿和领海、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的主权划分而引起的国家间的主权争端,包括领土和海洋划界所有权两个内容。

(三)中国南海问题

近年来,南海争端逐步国际化,南海海域被分割,资源被掠夺,我国在南海的合法权益遭破坏。在大国插手干预与群国集体发难的同时,南海问题产生矛盾频率和爆发冲突的概率越来越大,昭示着南海问题有不断升级的趋势。

如今,南海周边各国对南海问题之争愈演愈烈。越南继前几天刚刚在我国渔民传统作业

海域抓扣我国渔民之后,于6月13日举行专门针对中国的军事演习,其野心和动机已昭然若揭,而且这些都已经严重侵犯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美联社就此评论称,越南此举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回应”中国,因为中国此前要求越南停止在该海域的所有石油勘探活动。

三、中国南海及南海诸岛问题的成因

(一)南海地区资源丰富

南海地区的气候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南沙群岛上灌木繁茂,海鸟群集。底栖生物极为丰富,水产种类繁多,是中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鱼场。南沙群岛海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尤以油气资源极其丰富。

(二)南海争端的历史因素

二十世纪,日本和法国人曾来这里进行经济开发和殖民活动。当时,中国政府提出了交涉。1951年,美国主持草拟、制定《旧金山对日和约》,明确规定日本放弃其对西沙和南沙两群岛的“权利、权利根据与要求”,却没有明确两者的主权归属,也没有明确中国收回主权。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中陷入被动。法国、日本对南沙群岛的侵略也是导致后来南海争端的一个“历史因素”。

(三)争夺南海资源与航运安全加速了南海的争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南海和南沙群岛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出来,许多国家觊觎南海石油资源是南海争端激化的主要原因。越菲马等国也正是看中了南海丰富的油气和渔业资源,近年来不断强调对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或部分主权,并依靠南海油气资源获得的巨额财富不断扩充军备,加快在南海未来战场上的建设步伐。

(四)国际海洋法因素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对200海里专属经济区享有主权权利,并规定专属经济区是指从测算领海基线量起200 海里。但在确定“专属经济区”界域时,却忽视了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进行明确的界定。如此,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就可以存在多条分界线,这为那些专属经济区重叠的国家产生冲突埋下了隐患。据此,在本国利益的驱动下,南海周边国家大多采用有利于本国利益的解释方式,提出非法的主权要求。

(五)中国在南海的治权长期无法落实

二战后,当时的国民政府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是,国共内战到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大陆和台湾都缺乏全面驻守南沙群岛的实力。到目前为止, 我们虽然有足够的实力保卫南海,但我国大陆占领的岛屿面积小,无法大量驻军和修建足以保卫南海的军事基地,即使我们能够通过武力夺取被其他国家占领的岛屿,在没有强大远洋海军支持的情况下,南沙群岛也很难长期坚守。

四、中国解决目前南海问题及应对周边的国家安全形势的对策

维护南海权益是我国突破第一岛链的重要一环。从现实情况分析,中国解决南海问题必然是一个长期、渐进而复杂的过程。因此,采取正确的维权路径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可以采取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切实加强国家经济建设

从总体上看,要通过大力发展本国经济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一是可以为国家进一步壮大自身的军事力量提供物质基础;二是可以增加我国在东南亚各国的地区影响力。从局部来看,要认真研究我国经济建设对东盟具有制约性的因素,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地发展地区性经济,从而增加东盟一些国家在经济建设方面对我国的依赖性,进而增强我国对东盟一些国家的制约能力。

(二)合理开展地缘政治斗争

主要是处理好和东盟内部不同国家之间的关系。东盟十国虽有宪章约束,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与我国亲疏不一,利益矛盾时有发生。我国需要选准时机与重点,集中力量加强与其中一国或数国的合作,重点争取缅、老、柬。其次,积极谋求和台湾达成谅解,应该积极谋求和台湾联手合作。

(三)提高对南海海岛的控制力度

首先要巩固我国在东沙和西沙的地位。中国南海由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组成。南海问题主要不是东沙和西沙群岛的问题,因此,我国应该首先扎实做好对东沙和西沙群岛的实际控制,其次是加快对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实际控制。

(四)积极准备,以待时机。

目前我国国防战略格局有所调整,我们要立足于能够打赢一场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性战争的思路,加快军事斗争准备,以强大的军事实力抑制对方。要长远打算、积极准备、以待时机。从军事斗争准备来看,由于解决南海问题必须依靠海空军力量,所以,我军建设重点应该是提高航空航天、海空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灵活措施积极进行军事控制尝试。

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根据这一精神,中国已同一些邻国通过双边协商和谈判,公正、合理、友好地解决了领土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同样适用于南沙群岛。对于我国与周边一些国家围绕南沙问题的争端,我国政府从维护地区稳定的愿望出发,奉行“主权归我,搁臵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主张通过双边途径以和平协商的方式寻求问题的解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搁臵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和平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针对现在南海的现状,中国提出南海问题是自己的核心利益,提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有能力去保护。目前看来,中国政府的一贯主张和对策没有错,没有失效,没有走到死胡同,以和平方式谈判解决南海争端符合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符合东南亚国家最大区域利益、符合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的最大国际利益。总之,南海作为我国国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在各个方面的重要性不允许我们随意忽略,对于南海的主权的维护和管理是当务之急。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美术心理初中生美术学习心理特征及教育策略

全文共 2648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美术学习心理特征教育策略

六安八中 方 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太偏爱儿童了。或许因为“儿童期的成长易于进行”(哈佛大学茄德纳博士语),于是研究儿童画和包括幼儿、小学阶段美术教育,几十年来的热情不减。在学校美术教育中,从小学到大学,开课最正常的是小学和初中阶段,高中“美术欣赏课”停留在素质教育“装饰”作用层面上,“正规”的则表现在“高考培训”层面上,都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而小学美术教育,由于学生兴趣的浓,家长、学校支持,可谓生机勃勃,但初中美术教育却波不惊,一方面学样还能“开足开齐”课程,教师教学态度端正,学生也能认真“上课”,一方面,学校设备不能配套,学生作业质量下降。所以完成初中美术教育使命,必须研究初中生美术学习的心理和教育现状,探索教育策略。

一、初中生美术学习处于“断乳期”

并非每个学画画的人都是为考取美校,并非每个人都想当画家,但爱美是儿童的天性,画画是他们传情达意的手段,是获知的途径——这是一个共识。儿童从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就处在浓厚的美术氛围之中,即以听觉为主要途径来获取信息,涂涂画画表达“思

想”,形象思维非常活跃(虽不高级)。于是,家长纷纷给孩子买积木,买“简笔画”,买纸笔等。这不仅给儿童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而且还进一步诱发了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而小学各学科的课本里也配有大量的图画(如插图、图解、彩页),对儿童美术学习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在成人的眼里,儿童画和儿童一样可爱,不论他画得怎样都会得到赞赏,都可以挂在这里自我欣赏。换句话说,在小学阶段儿童是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美术的。

然而到了初中,这些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没有适合初中生的美术读物。除了课本,最多的就是“成人画风格”的连环画,枯燥的读本不仅削弱了学生的美术兴趣,也束缚了老师的教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很难有生气,教与学双方都是在被动和缺少激情的状态下进行的。其次,家长和老师对初中生学画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他们大多认为学画耽误时间,影响语、数、外等主课的学习,对学美术不支持,甚至明确反对,造成了学生画画就像是违反了某种规定的心理,严重伤害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心情,挫伤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即使是少数持支持态度的老师,特别是家长很能大程度上也是“别有用心”:支持的目的是为了促其学好美术、考美校。再次,学校领导普遍没有小学领导那样关心和重视,至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去让美术老师开展这样那样的活动,美术教育和美术活动的条件也普遍较差。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如同断乳的孩子,既

没有奶吃,也没有足够全面的营养,而“大人们”却硬说是为了孩子好。

从绘画心理发展历程看,7、8岁→11、12岁儿童的绘画发展正从意象后期向写实期过渡,即从“模式化”视觉经验性描绘向写实描绘过渡。艺术教育家H·里德认为:大

约在十一岁的时候,獐便有那种打破或分解他最初那单一知觉的能力了,随着他对细节万分的分解与比较能力的出现,逻辑系统的进一步发展??那种表达性视觉或造型模式会表现出逝去的倾向。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阿恩海姆(Arnheim.R)认为儿童创作相当于他们知觉到的物体的二度空间结构时,儿童造型的完善和儿童知觉煌分化是并驱齐进的,在发展中早期简单的画是视知觉未完全分化完善,随着视知觉的分化,为儿童画复杂的画提供了可能;但其认知水平和表现技巧出现了新的不平衡,学生由于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增加。由于头脑中客观表象贮存少,感到绘画符合不能充分表达思想情感,转而不再单纯依赖绘画符合与外界交流,而更多的依赖语言文学等抽象的符号系统并逐渐替代形象的视觉符号,这就是困难产生的心理根源。

从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初中生处在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阶段,是生理趋向成熟的高峰期,精力充沛,情感丰富,自我意识增强。一是兴趣爱好更回味广泛,参加体育活动的心理需要剧增,静心作

画的兴趣减少;有目的交往增多,画画时间减少。二是审美主动性增强,审美视野拓宽。不再唯师是从,不再只关注课本上的几幅画,他们开始有自己朴素的审美观点,有了执著于自己的审美判断的心理,对环境、服装、影响、广告、书画展览产生兴趣并积极进行评价,特别钟爱卡通画。书包、文具盒、笔记本上贴满了被他们称之为“酷毙”了的卡通画。三是对“成人画”产生兴趣,开始小看“儿童画”,主动叛离儿童画,追求现实性和科学性。

二、初中美术教育处于“危机”期

美术教育在这一时期遭遇了“青小年危机”(美国学者霍华德·茄德纳博士研究成果)。它表现为教育的几个矛盾日益尖锐突出。如:幼年原发性的绘画兴趣使用仍然存在与文化课负担加重的矛盾,“成人画”的欲望与实际绘画技能不相应的矛盾,逻辑思维能力逐步提高与形象思维更加活跃的矛盾,书面语言能力大大增强与绘画作为语言能力渐渐减弱的矛盾。

教育主体的错综复杂性必然给教育活动多种困难,而初中美术教育理论和研究成果又极端匮乏,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处在无序状态下,随意性大,或空口说教,或无可奈何地重复儿童画教学。美术的素质教育意义降低到了极限,甚至成为学生的负担。

其次,初中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和美术教师知识结构的缺陷把初中美术教育引向误区。由于高校美术教育“重技轻教”的现象一直

没有改变,不按教育教材上课,甚至凭着自己的举,拿出自己的所谓强项,要么“素描——素描”,要么“国画——国画”,把本来就有些枯燥的教材变得更加索然无味,要把学生分化成两类:一是“考学”的“培训班式”教育,上美术课只学素描、色彩;二是“闹着玩” 的“教学式” 上美术课仅作紧张学习之余的一种消谴,严重偏离了美术教育的方向。更可怕的是,这种“培训班”式的教育因为有时能培训出几个“人才”(即:考取中专美术专业或美术专科学校的学生),这种“教学式”教育未“冲击”文化课“升学教育”活动又提高学校升学率而大有“推广”和蔓延的势头。

显见,初中美术教育已到了危机四伏的程度。

三、教育策略

如何帮助学生渡过这一困难期呢?艺术教育家H·加登纳提出:这个年龄段由于身心的发展,逐渐由参与者变成一个批评者,对自己作品要求严格,因此儿童必须在这段过渡期内取得足够的进步,以使他在有自我批判能力之后,不致于发现自己的作品太不够格而停止绘画,由艺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旁观的批评者。儿童视知觉的分化,为儿童观察复杂的外界事物,表达复杂的画提供了可能。同时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写生及临摹优秀作品也为儿童绘画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促进视知觉的进一步分化,即在认知水平提高的同时,以加强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写生和优秀作品听临摹作为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高考作文多拿分的六个策略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什么科目最容易拉开成绩?不是数学,不是英语,而是语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作文多拿分的六个策略,欢迎阅读。

策略1:书写工整。判卷老师不会给一份阅读都很困难的作文打高分的。

策略2:开篇吸引眼球。判卷老师不可能仔细读你的全文,如果开篇无新意,你的作文很容易被扔进40分的那一堆里。

策略3:严禁啰嗦。纵观历年满分作文,没有一篇充斥口水话的,洗练是高考作文必须具备的。

策略4:多准备素材。这不是写作的好方法,高考拿分却很有效。温儒敏也曾批评过现在的语文教师违心教学,称他们鼓励考生大量使用名人名言,并用猜题的方式给学生指导作文。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么做很合多数阅卷老师的口味,至少现在如此。

策略5:不要写得过于“八股”。高考作文阅卷的问题不是标准问题,而是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 “求稳求保险”,造成学生作文不敢“出格”,文风普遍四平八稳,八股味浓厚。这就导致了高考作文要么文艺腔十足,要么忧国忧民,显出一种和考生年龄不相符的文风,虽然这种文章前些年被大量当做示范文,但近年来明显风头已变。

策略6:用最朴实的语句搭文章框架。文章脉络必须清晰,主架构不想要太多修饰。别指望判卷老师有心情仔细揣摩大段拗口的“文学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和解决策略

全文共 2715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问题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包括中国、文莱、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在内的“五国六方”争议。以下是小编今天整理的浅谈南海问题的现状解决策略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南海问题涉及国家多,关切的国家利益复杂,近年来有持续升温的发展趋势。特别是美国重返亚太地区,越南、菲律宾将问题国际化、多边化的举措,加剧了南海的不稳定性。面对复杂的南海问题,各国之间的利益博弈需要我国在南海问题上,一是要坚持南海群岛及其海域是中国固有领土的主张;二是坚持和平解决的战略方针;三是强调南海问题不应国际化,区域外势力的介入无益于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

一、新时期南海问题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是海洋大国,日益突显的海洋问题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我国主张管辖的海洋面积300万平方公里,在广泛的海洋利益背后,面临着严峻的海洋问题。南海问题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五国六方”的海洋争端。虽然南海局势整体处于稳定状态,但近年来,区域外势力的干涉,不稳定因素的增多,让南海问题的不可控性增加。因此,维护南海稳定、和平是新时期中国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海洋利益冲突加剧,周边国家强化了南海主权声索

南海问题出现以来,南海岛礁一直处于争议的状态。各当事国家纷纷发布主权声索,宣誓南沙岛礁主权。并且,随着海洋战略利益的日益凸显,南海争端的“争议”状态也逐步发生转变,转而以“管辖权”的争议发展。无论是2012年的“黄岩岛事件”,还是2012年越南将“南海”纳入所谓的主权范围,都说明南海问题越演越烈。各周边国家对南海岛礁及附近海域的主权声索,甚至是主权管辖,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南海局势的不稳定性。

(二)美、日等的介入加剧了南海的政治竞争

近年来,南海问题有升温的趋势,特别是美国等区外势力的介入,让区域性的南海问题国际化。美国区域战略的调整,同盟战略关系的缔结,无形中加剧了南海的政治竞争。美采取“分而治之”的亚太政策,在防范与排挤中国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自己在亚太的军事影响力,进而使南海问题成为牵制并制约中国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抓手”。到2020年,美国60%的军力将部署于亚太地区,通过与菲律宾、越南以及新加坡等国家形成战略合作关系,部署前沿军事,进而对中国形成包围的政治态势。

(三)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不稳定局势加剧

南海问题国家化、多边化是新时期南海问题的发展趋势,特别是菲律宾、越南等国试图依托“东盟”,实现对南海主权的声索,进而形成“东盟一体化”,对中国实行牵制。菲律宾、越南等国通过与区域外的大国建立多边协商机制,将南海问题推向国际化,从而借助区域外大国的力量,与中国进行抗衡,进而获取所谓的“主权”。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南海问题的解决、南海局势的稳定,反而加剧了南海局势的不稳定性,对于当事各国的战略利益都有一定的损害。

因此,南海问题的错综复杂,区外势力的介入,美国亚太战略的再调整,这些都让南海问题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加剧。菲律宾、越南等国家试图国际化、多边化,让南海问题更加扑朔迷离,无论是借助南海问题牵制中国,还是借助南海问题加剧区域的不稳定性,这都对南海问题的解决带来巨大的挑战,不利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发展。

二、南海问题的应对策略

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区域外势力的介入,让南海问题复杂化。如何解决南海问题,考验了一个国家的能力,同时也考验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智慧。南海诸岛礁及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南海问题的和平解决,要统筹内外大局,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让南海问题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制定南海战略规划,有针对性、有建设性地应对挑战

海洋是新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推进海洋发展战略,对于国家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在国外,诸如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已出台了海洋战略,着力于海洋战略利益的扩张。我国在海洋战略的构建中,起步相对较晚,应借鉴国外的发展经验,不断地完善对南海战略的总体规划。海洋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海洋利益与国家利益关系的突显,也让海洋权益争夺日益激烈。在争议区域实行海洋开发,极易产生“擦枪走火”的冲突事件。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海洋立法、执法及行政管理。制定南海战略规划,实现对各方事务的统筹,并在明确部门职责的基础之上,让海洋执法常态化,确保海洋战略的深入开展。

(二)优化海洋执法力量,组建“中国海岸警卫队”

南海问题的持续升温,给南海的稳定性带来较大的威胁。争议区域的海洋冲突日益频繁。面对他国所谓的主权声索所带来的冲突以及为了维护我国正常的南海权益,我国应优化现有的海洋执法力量,并组建“中国海岸警卫队”,配合南海战略规划的推进。首先,建立海上安全预警机制,强化对相关海域的巡视,宣誓南海主权;其次,着力于可持续发展,组建“中国海岸警卫队”,这既有助于强化海上执法力量,又可以应对海洋权益冲突,维护我国合法的南海权益,进而转变我国在海洋执法中的“被动”局面。

(三)强化行政管辖,推进三沙市建设

2012年,面对南海问题的日益加剧,我国建立了地级市三沙市,实现对南沙群岛、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及其海域的行政管辖。这说明,海洋建设发展、南海问题解决已上升到新的国家层面,也表明我国政府解决南海问题的坚定决心以及和平发展的整体仿真。首先,三沙市的成立是解决南海问题、实现海洋建设发展的新举措,在深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积极推进三沙市的建设发展,以此作为海洋建设发展、南海问题解决的基石,无论是从法理斗争,还是从主权宣誓,三沙市的建设发展尤为重要;其次,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促进三沙市旅游发展、油气开发,让三沙市发展成为我国新时期海洋开发的新平台,使南海主权的宣誓常态化;再次,进一步强化三沙市的行政管辖,通过国防建设、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的有序推进,夯实海洋开发利用,让南海问题在和平的环境下有理有据地依法推进。

此外,要推进海洋立法建设,做到海权的依法争取。我国在海洋立法方面起步相对较晚,但在20余年的发展中,我国海洋立法取到了显著的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国海洋立法仍比较落后,缺乏良好的海洋意识。因此,我国要切实推进海洋立法建设,对存在的空白区,需要立足于实际需要进一步地完善,确保法律的适用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三、结束语

南海问题的解决是一个过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不应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也不能以一己私利进行所谓的主权宣誓,这不仅违背了南海群岛及其海域属于中国的现实,也极易引发不必要的冲突。各方应克制,做到和平共处,共同维护南海的稳定发展。中国一直秉承和平共处的发展方针,尊重各方的权益,但也绝不允许他方对我国固有领土进行侵害。中国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南海问题,确保祖国领土的完整性。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命题作文写作策略

全文共 1726 字

+ 加入清单

命题作文一般限制较紧,不像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那样宽松,文题有大、小、宽、窄、显、隐之别,所以审题是关键,也是难点。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考命题作文写作策略,欢迎阅读。

一、独词型命题用扩充法审题

给独词型标题加上合适的限制性词语,能使宽泛的题目变得具体、实在、易写,便于把文章写真、写小、写活。如面对“晨”的命题作文,在不改变原来文题的情况下可以用扩—展的办法将其转化为“人生之晨”“泰山之晨”“校园之晨”“车站的早晨”等来构思。又如“凝聚”(北京),可以用扩充法审题后,从 “凝聚友情”“凝聚亲情”“凝聚力量”“凝聚爱心”“凝聚精力”等角度任选一个行文。

二、短语型命题用分析法审题

在审短语型的作文题时,将字数较多的作文题目压缩、拆解,抽出主干词或中心词,便于把握文章的中心,不易写跑题。

1.分析题眼法。题眼是标题的核心和灵魂,直接决定了选材和立意。如果标题是主谓句,题眼就在谓语或谓语中心词上,如“我做主”,“做主”就是题眼,立意上就应从其重点着墨,如“做国家的主人”“做命运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某件事的主人”等。如果标题是动宾短语,题眼常在动词上,如“品味生活”,题眼就在“品味”上。如果标题是偏正短语,那么题眼一般是定语或状语。

2.分析关系法。即分析短语内各成分间的关系。如湖南邵阳中考命题作文“有你真好”,“有你”和“真好”之间暗含了“因为……所以”的关联词,所以要展现“有你真好”的原因和过程。

3.辨别标志法。就是通过辨识题目中标示文体的词语来明确作文的体裁,如题目中标有“记”“回忆”等字样或标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的,应写成记叙文;文题中出现“谈”“说”“议”“辨”“评”“析”“读”“感”“启迪”“启示”“体会”“感想”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议论文;文题中有 “介绍”“使用”“构造”“形成”等字眼的,一般要写成说明文;若文题中有象征性、形象性、抒情性意味的词语,多写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议论的散文。如 “记住这一 天”,“记住”表明这应该是一篇记叙兼议论、抒情的叙事散文或者以记叙、描写为基础的议论文。“这一天”对写作内容做了定位,要么,对“这一天”发生的、应该“记住”的事加以详细描写,要么对“记住这‘天”的理由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加以阐释。

三、诗意型命题用揭示内涵法审题

受高考作文命题的影响,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才能使作文立意深刻起来。例如“打开一扇窗”,传统意义上,只有打开窗,才能看到外面的风景,才能有风和阳光进来,才能让阴暗、寒冷、污浊的斗室变成明亮、温暖和清新的天地。由此引申开来,这里的“窗”具有多种比喻意义和象征意义,例如心灵之窗、宽容之窗、智慧之窗、善良之窗、交流之窗、文学之窗等。

虽然一些命题作文没有引语,但有引语的作文命题就要谨慎审之了。引语的作用可能有三种:一是开拓写作思路,降低文题难度;二是明确写作方向,相当于暗示性的写作要求:三是引起考生的情感共鸣,便于调动写作素材。审引语的方法主要是提取关键词和切题联想。如浙江温州市中考作文题:

古人云“知行合一”“知易行难”,“知者”可贵,“行者”更可贵。“行者”,用行动诠释生活的意义,用行动抒写生命的美丽:鲁迅以直面人生的呐喊唤起民众的觉醒,“我”以满腔的热情帮助迪龙实现生命的蜕变,而面临危机的美丽汉语需要我们用行动去拯救。

当我们抱怨环境脏乱时,我们为什么不俯下身去?当我们接受善意的微笑时,为什么不报以同样的微笑?当我自怨自艾时,为什么不走向 更广阔的世界……行动,就在举手之间。

做一个“行者”,行动着,感悟着,收获着……

请以‘做—个‘行者’”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 (写咸诗歌不少于20行);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前三段文字属于引语,从多个方面提示了写作的方向。第一段首句从三个方面,次句从两个方面,分别提供了写作立意的方向,第三句引导我们注意选用素材的角度。第二段从反面提醒我们不要抱怨 ,从小事做起,举手之间就可以做一个“行者”。第三段则提示考生可以分别叙写“行”的经历,抒写感悟和谈论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对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及应对策略

全文共 2037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环节。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一个人能否较好地运用语文知识及其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怎样,作文是一个衡量的重要尺度”。可见,作文在语文中的意义之大。如今,从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的高度,以及大语文教学观的高度来看,作文仍为语文中的一个重点。

一、初中作文教学现状

现在初中生受到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束缚太多,他们的作文大多表达的是课本上教的、老师天天讲的思想和见解,抒发的是空泛的属于别人的情感,失却童心的纯洁无邪。

1.缺乏写作兴趣,畏惧写作训练。初中学生已有多年的作文历练了,一般来讲都有一定的作文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一些学生为应试而作文,消极被动,被束缚了手脚,写作动机不纯,写作兴趣全无,视写作为畏途。”2.作文内容空泛,感情贫乏,思想颓废,缺乏创新精神。当前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着“假、大、空”的现象,毫无自己的真情实感,更别说创新意识。

3.作文语言混乱。文章思路不清。当前,学生作文水平总体不高,遣词造句语病不少,谋篇布局条理不清,主题表达立意不明,大都是语言和思维方面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就尤其迫切而重要。

4.作文评价方式单一,功利性太强

当前,作文训练被技术化、标准化、功利化。作文技术被放在首位,教师向学生传授所谓的作文“套路”,这样写出的作文千人一面,作文中学生丧失真我。

二、初中作文教学策略试探

初中是整个中学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发展的时期,有着与小学、高中不同的特点,他们独立追求与感受的个性日益突出,活泼、想学但基础薄弱,还很幼稚;对生活、社会、客观世界充满新鲜和好奇,但认识不足。表现在作文中,往往是不会选题,不会集材,不会谋篇,不会措词,问题的症结在于我们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教育形式,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习惯于老师给他们命题、提示,甚至提供题材。这种依葫芦画瓢的结果是:一种形式、一个材料换个题目学生从小学带进了初中,或许还要带到高中和更高级的学校。长此以往,我们培养出来的将是怎样的社会人才。面临这种局面,我们的作文教学方法必须改革。

1.自编训练体系。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没有独立的作文教材。(语文教学论文 )语文教师应该自编初中写作教材。教师仅依靠单元后的作文训练资料作讲课内容确是不够的。作文教材存在缺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材永远存有缺陷。编写的教材要自成一个训练体系,即根据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训练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其结构顺序为直线式和螺旋式相结合。把初中语文教材确立的几十个写作知识点,既按年级配置,又在各年级反复,体现作文教学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当然,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并非是截然分开的,教材出路就在课文里。这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对每个学期的作文训练的任务、达标要求等要心中有数,结合学生实际来对作文体裁、命题、内容、要求等制定一个详细作文计划,然后利用阅读教学来指导学生写作。将读和写结合起来,读是写的基础,阅读为写作铺路。选择恰当的、典型的课文做写作学习的例文,仿写的对象根据所选课文内容、特点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怎样开头、结尾有特色。怎样描写生动、丰富、细腻,怎么议论有说服力等等。这些课文就是作文教学的好教材。关键在于教师的善用、巧用。其次应结合作文训练内容,补上一些具体的、系统的写作理论知识,克服作文教材的不足。

2.优化教学模式。第一,注意学生形象思维的培养。作文训练中可利用生活中的人、事、物、景为“圆心”,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由此及彼,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让生活中的“表象”成为作文中丰满的形象;第二,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在整个写作过程中,特别是议论文,写作与思考是同时产生的,写作的过程即是思维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介绍一些逻辑常识或列举逻辑性强的段落文章供学生体会学习;第三,提倡多思勤思和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思维。

3.改进批改模式。推行素质教育是改变现状的首要思路,让知识与能力代替技术与分数。教师还要重新认识作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作文训练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笔者认为,教师的评价理应成为推动学生提高作文水平的利器,教师的评价应是多层次、多角度、灵活性、发展性、鼓励性的,要充分体现作文评价的基本功能。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学生自改、互改的形式,营造民主自由氛围,让学生在掌握作文修改的基本规则过程中,促进作文水平的直接提高。

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客观世界。学生感到难,对教师来说也难——作文教学很难在短期内见效。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果,是整个中学语文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同时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现存答案的课题。我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尽管作过这样或那样的尝试与摸索,作文教学始终让我感触颇多。要想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取得明显的成效,关键在教师一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地位、重要意义与艰巨性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在教法上悉心钻研,不断地探索、开拓和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得分点策略

全文共 943 字

+ 加入清单

一是扣准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将独词句式的话题扩展成短语以此来作为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如以 感恩为话题,可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围绕题目开展。

二是下笔扣题开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 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 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了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表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围绕题目拟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根据题目拟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之中。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分别以婴儿 哺乳图、泪眼朦胧图、夕阳搀扶图为小标题,围绕和谐的主题,着力描写了各图的内容。这样,保证文章运行在题目的轨道里。

四是锁定题目作结尾。文章的题目一定要回扣题目,这一点至关重要的。如满分作文《充满活力的岁月》,在展示了自己沉醉在乐曲境界中与音乐为伴的 生活之后,结尾写道:我就和音乐一起同喜同悲着,她让我的心不曾单调,把我年少的心填满了缤纷的旋律。有音乐在,我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会是充满活力的 岁月。这样一来,很自然地点明了题意,也留给读者很大的品味空间。

三、针对学生的习作,分析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

1.学生根据失分会诊,对照自己过去的作文,分析失分的原因。

2.小组合作学习,总结本小组在切题方面存在的问题。

3.小组选代表发言。

4.教师选病例文分析。

5.教师总结:同学们在切题方面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因误解而离题。或者对题目的含义理解不准;或者对题目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准;或者 将题目中的局部当作整体,只扣住其中的一部分。这些做法都是偏题离题的。二是因随意而脱轨。作者没有紧扣题目和中心的写作意识,写到哪里就顺势说下去。三 是因忽视而偏向。只重视狭义的题目或话题,而没有认真地读导语或写作提示的限制。希望同学们今后在这几个方面要注意。

四、结合例文分析、掌握提升要诀。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分析例文,掌握提升要诀。

2.教师重点引导分析满分作文的秘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南海问题的应对策略

全文共 3091 字

+ 加入清单

中菲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一个友好、稳定、健康发展的中菲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南海问题应对策略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6月30日,菲律宾新总统杜特尔特就任。习近平发贺电表示:中菲两国是搬不走的邻居,睦邻友好是两国关系上千年的历史传承,也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今天,中菲关系发展面临着重要机遇,我愿同总统先生共同努力,推动中菲关系走向改善,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这是习近平发出的第二封贺电。

一个月前,杜特尔特当选菲律宾总统,习近平发贺电表示中菲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两国人民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一个友好、稳定、健康发展的中菲关系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并深化中菲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是两国领导人的共同责任。希望双方共同努力,推动中菲关系重回健康发展轨道。

在因南海仲裁导致两国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一月内的两封贺电无疑释放了极大的善意。

事实上,作为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在南海问题上有过很多明确的表态,相信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他的立场,他的诚意,以及他的思考。

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2013年,长期拒绝与中国进行双边协商的菲律宾,向中国提交了就南海问题提起国际仲裁的照会。这一举动导致双方关系恶化。

七天后,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天,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重申了这一观点。

2013年习近平还曾视察海军驻三亚部队,并询问渔民“去南海安不安全?”次年在接见第五次全国边海防工作会议代表时,习近平还强调要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周密组织边境管控和海上维权行动,坚决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筑牢边海防铜墙铁壁。

2015年9月访美前,习近平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表示:“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对此有着充足的历史和法理依据。”后来又在发布会上补充道:“我们有权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和合法、正当的海洋权益。”

2015年10月在访英前夕接受路透社专访时,对此进行了深化:“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任何人要侵犯中国的主权和相关权益,中国人民都不会答应。中国在南海采取的有关行动,是维护自身领土主权的正当反应。”

谈岛礁建设:有助于维护航行自由与安全

同样是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书面采访时,习近平指出:“中国对南沙部分驻守岛礁进行了相关建设和设施维护,不影响也不针对任何国家,不应过度解读。中方岛礁建设主要是为了改善岛上人员工作生活条件,并提供相应国际公共产品服务,也有助于进一步维护南海航行自由和安全。”

后来在白宫草坪的记者会上,习近平又谈到:“中国在南沙群岛的有关建设活动不针对、不影响任何国家,也无意搞军事化。”

同时,他还指出“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

此后他又以换位思考的角度进行论述:“在中国和南海沿岸国共同努力下,南海局势总体是和平的,航行和飞越自由从来没有问题,将来也不会有问题,因为首先中国最需要南海航行通畅。”

当然,对于某些国家“横行”的企图,习近平在今天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奉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不会动辄以武力相威胁,也不会动不动到别人家门口炫耀武力。到处炫耀武力不是有力量的表现,也吓唬不了谁”。

积极与周边国家沟通 欢迎域外国家发挥积极作用

这一点上,习近平一直通过各种渠道,积极进行沟通。

2014年11月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同菲律宾总统阿基诺简短交谈。

习近平指出,中菲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一直很好。双方在处理分歧问题上也形成了一些共识。近年来,两国关系因南海问题面临严重困难。希望菲方回到过去共识的基础上,同中方相向而行,建设性地处理好有关问题,为中菲关系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2015年11月,习近平出访越南、新加坡。在与越共总书记阮富仲的会面中,习近平表示双方应该以中越友好的基本方向推动南海问题政治解决,防止干扰两国关系。

在新加坡,习近平谈到:中国将坚持同直接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有关争议,中国完全有能力,也有信心同东盟国家一道,维护好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对于美国等域外国家的在南海的行为,习近平也曾经专门论述。

“我们欢迎域外国家参与亚洲和平与发展事业,为此发挥积极作用。当前,亚洲各国政府面临的最重要课题是如何实现持续快速发展,这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这是地区国家的最大公约数,域外国家也应该理解和尊重这一点并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样是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习近平提到。

解决南海问题的方法:管控争议,解决争议,互利共赢

总的目的很清楚:“坚持通过对话管控争议,坚持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积极探索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这是习近平去年访美时谈到的。

总的态度也很清楚,习近平今年4月在亚信会议第五次外长会开幕式上提出:我们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依据国际法,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议问题,以对话增互信,以对话解纷争,以对话促安全,针对复杂的地区热点问题,有关各方要保持冷静,坚守和平,避免采取使局部局势升级的行动。通过建立规则机制管控危机,通过增进互信缓和紧张,通过政治手段化解危机,逐步推动问题的解决。

具体的措施也有不少:“当前,中国正积极努力同东盟国家在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框架下,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的磋商。中国将继续同南海周边邻国一道,通过机制对话管控争议,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议,积极探索通过合作和共同开发实现互利共赢,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南海航行和飞越自由,努力将南海建设成和平、友好、合作之海。有关方面也应尊重地区国家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努力。”

其后在亚信会议第五次外长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再次提及“坚持通过同直接当事国谈判,和平解决争议”的观点。

当然,谈判要以各方的信心为基础,这一点需要向全世界把中国的立场讲明白。

谈中国立场:“强不执弱,富不侮贫”

习近平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提到:中国南海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南海形势总体是稳定的。南海是中国对外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中国比任何国家都需要南海和平、安全、稳定。中国不愿看到南海生乱,更不会主动制造混乱。”在路透社的采访中习近平谈到。

“中国繁荣昌盛是趋势所在,但国强必霸不是历史定律。”习近平指出,中国自古倡导“强不执弱,富不侮贫”,深知“国虽大,好战必亡”的道理。一些人渲染“中国威胁论”,这或者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政策不了解,或者是出于一种误解和偏见,或者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们的战略选择和郑重承诺。

他还曾说过:“对本国领土范围外的土地提出主权要求,那是扩张主义。中国从未那么做过,不应当受到怀疑和指责。”

到了2016年4月,在亚信会议第五次外长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提到:“中国一贯致力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坚决维护自身在南海的主权和相关权益,坚持通过同直接当事国谈判,和平解决争议。”

同样是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还意味深长的指出:“视德者昌,视利者亡,弱肉强食有违时代潮流,穷兵极武缔造不了和平,互谅互让才能带来稳定,坚守道义才能赢得持久安全。”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广东高考英语写作基础题备考策略

全文共 432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小编就高考英语广东写作题将由基础写作(满分15分)和任务型写作(满分25分)两节组成。为了更有效地备考基础写作题,需要搞清楚基础写作题的特点和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本文将探讨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并对备考给出一些建议,供考生参考。

一、基础写作题的特点

高考设置基础写作题目的目的是要检测考生最基础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如用词的合理性、句子结构的复杂度、语法运用的正确性、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句子之间的连贯性等。因此,基础写作题与往年的书面表达依然会有很多相似点,但也会出现一些新的特点。

1. 写作题材贴近考生的学习和生活。历年来高考作文题的题材都非常贴近考生的学习和生活,如校园活动、校外见闻、交友、旅游,和考生有关的话题讨论等。可以预料明年高考写作题的题材还会在这些范围之内,并为所有所考所熟悉。

2. 写作的体裁主要是故事性描述和应用文。基础写作题的体裁主要有故事性描写和应用文写作两大类。命题形式可能是看图写故事、看图表说明、根据表格信息完成一封短信或一份通知这类的应用文等。

3. 内容呈现的方式具有半封闭性。作文试题逐步走向开放将是大势所趋。但是,基础写作题还只能是半封闭的,其特点是写作的内容是被规定了的,考生必须将文章所规定的信息点完整、全面地表达出来,但对于语言表达的方式、信息组织的先后秩序、需要补充哪些必要的信息等,考生又有一定的自主构思空间。

4. 用5句话表达。这是基础写作题与往年书面表达题最显著的不同点。往年是规定字数(100词左右),句子的数量不作规定,所以很多考生为了不犯句法错误总是用一些简单句。而基础写作只能用5句话来表达题目所给的全部信息点,但所给的信息点与往年的书面表达相比并不会减少,所以,用5个简单句很难完成任务,必须使用复合句或并列句来综合多个信息点,而且还要照顾句子之间的衔接和语意上的连贯。从这一点来说,基础写作题对考生运用语言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了。

二、基础写作题提出的新要求

由基础写作题的特点可以看出,它对考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1. 信息组织能力。笔者认为,信息组织能力包括信息归类、信息排列和信息表达三个环节。对于题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点,考生首先需要依照一定的标准将信息进行归类,并初步计划将哪些信息放到同一个句子中;其次是将信息进行合理的排列,排列必须依照一定的标准,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关系、递进关系等;第三是选择信息表达的秩序,确定句子之间的先后关系,这既要考虑语法上能否衔接,还要考虑语意上的连贯。在组织信息的过程中,还要对某些信息进行必要的增删,使文章意思连贯、语言畅通、逻辑严密。

2. 运用复杂句子的能力。在整理和归类信息点之后,就需要正确地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子,综合地表达信息。复杂句子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复合句,包括含有名词性从句的复合句,含有定语从句的复合句,含有状语从句的复合句。

第二类是并列句,包括具有递进关系的并列句, 如由and,then,besides,in addition, furthermore,moreover, what’s more等连接的并列句,具有转折关系的并列句,如由but,however,on the contrary, after all等连接的并列句,具有平行选择关系的并列句,如由both…and…,as well as,as well,neither…nor…or,either…or…,not only…but also…等连接的并列句。

第三类是一些特殊句型,如使用强调句、倒装句、含有with复合结构的句子、there be开头的句子、以形式主语it开头的句子等。

正确地使用各种句型,不仅能够完成题目所要求的任务,还能使文章的句式变得丰富、行文更加流畅、中心和主旨更加突出。

三、基础写作题的备考策略

在基础写作的备考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养成一些良好的写作习惯,如认真审题、巧妙构思、常写草稿、工整誊写、仔细核对等好习惯,另一方面在组织信息和训练复杂句子结构方面要多下些功夫。下面我们以“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英语科考试说明”中的样题为例,探讨如何备考基础写作题。

第一节: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假设你最近参加了由某电视台举办的中考生英语演讲比赛并获奖,该台准备组织获奖者去北京参加一次英语夏令营活动,下表是这次活动的时间安排和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7月15日-22日或8月15日-22日

活动内容

参加英语角 学唱英语歌曲

听英语讲座 表演英语短剧

看英语电影 教外宾学中文

【写作内容】

电视台现就活动时间和活动内容征求你的意见。请按照以下要求用英语以书信形式给予答复。

1. 选择适合你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2. 解释你只能参加其中的两项活动(听英语讲座和教外宾学中文),虽然你认为所有的活动都很有意义;

3. 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听英语讲座了解英美文化的信息;教外宾学中文因为2008北京奥运让越来越多的外宾想了解中国。

【写作要求】

1. 必须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的内容

2. 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

Dear Sir or Madame,

I’m glad to be invited to the English summer camp.

Thank you very much.

Yours truly,

Li Ping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的准确性和复杂度;信息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信息点的数量与往年的书面表达题相比并没有减少,要想用5个句子把所有的信息都表达出来,考生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备考:

1. 养成重视审题的习惯。虽然基础写作题是半封闭性的,但审题仍然十分重要。现以样题为例,谈谈如何审题:

思考的问题

样题分析

要写的文章主题是什么?(topic)

参加夏令营。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purpose)

电视台邀请参加夏令营,写信回复

要写文章的信息点有哪些?(information items)

选择的时间、参加活动的内容、解释为什么。

怎样安排信息点的逻辑顺序?(order)

说明要参加的活动并解释原因—→说明要参加的时间并解释原因。

动作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时态)?(when)

夏令营还没有开始,文章主要用一般将来时。

2. 提高组织信息的能力。组织信息的过程包括信息分类、信息排列和信息表达三个环节。这些步骤看起来好像很繁琐,但对于中下成绩的考生来说,一步一步地思考这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现以样题为例,说明该怎样组织信息。

信息分类

信息排列

信息表达

时间信息:两个时间段。

内容信息:6项活动。

选择信息:其中的两个活动及其理由。

夏令营的内容信息点排列:可以将自己要参加的两项活动放在前面,其它信息点可以略写。

作者的选择信息点排列:依照自己所参与的活动顺序逐项表述,紧接着给出选择的理由。

结合已经给出的头和尾,写作的顺序可安排如下:

很高兴被邀请(已给出)——感谢安排这么多的活动——说明活动的意义——表达自己只能参加两项活动的遗憾和原因——说明参加的活动内容及原因(两项活动用两句话)——说明自己选择的时间及原因。

3. 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及其用法。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用词不准和句子结构错误是写作失分的“罪魁祸首”。夯实基础、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及其用法是基础写作备考的主要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可以分步骤进行:

第一步:练习写简单句,练就写简单句基本不犯语言错误的“真功”。简单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考生必须掌握:“主语+谓语+(其它成分)”“主语+系动词+表语”。

第二步:练习运用复杂句。要提高运用复杂句的能力,考生必须要攻克三个易错点:一是主句与从句之间主谓结构混乱,造成主句缺谓语;二是没有掌握关联词的用法,错用、多用、漏用关联词;三是该使用简单句的地方人为地复杂化,如可以用分词或介词短语来表达的,却偏要用从句。

下面以样题为例,介绍笔者是如何思考写这篇文章的(为了分析方便,笔者将5个句子进行编号),仅供参考:

Dear Sir or Madam,

I’m glad to be invited to the English summer camp. ①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rranging so many activities, such as English corner, English lectures, English films, English songs, English plays and helping foreigners learn Chinese. ②I am sure all the activities will do a lot of good to us students. ③But it’s a pity that I can only take part in two of them, because I will have to spend some time in doing my research project. ④I would like to listen to the lectures, by which I will learn more about western culture, and help foreigners learn Chinese, as more and more foreigners want to know about China and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⑤I want to see my grandparents in the country right after our school finishes in mid-July, so I am going to attend the camp from August 15th to 22nd.

Thank you very much.

Yours truly,

Li Ping

第①句顺应已给出的句中的glad心情,表示感谢安排这么多的活动,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同时很自然地将活动内容做一介绍。

第②句用简单句表达活动的意义,语意上连贯,句式上没有继续用“长”句,有变化。

第③句用but转折并用it’s a pity 句型表示委婉的歉意,然后解释原因。

第④句用一个长句子表达自己要参加的两个项目,并解释原因,解释原因的第一句用定语从句,第二句用状语从句,使句子结构富于变化。

第⑤句解释参加的时间并给出解释。之所以把时间放在后面,主要是考虑它与题目已经给出的句子之间在语意上的连贯性不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考场作文应急策略

全文共 5834 字

+ 加入清单

一、如是意料之中的新材料作文,出现写作困难,如何应急呢?

今年中考极有可能考材料作文,面对这样的作文题目,如何快速提取核心思想,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方法有六:一抓关键句,二分析关系,三推敲褒贬,四由果溯因,五推敲命题意向,提炼中心意思

六由物及人,由自然到社会联想。

(一)抓关键句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旨才是话题--“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二)分析关系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要害。

(三)推敲明确褒贬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分析】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哑口无言”是贬义词,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

(四)由果溯因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竟是着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分析】赞美的力量

(五)推敲命题意向,提炼中心意思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六)由物及人,由自然向社会联想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只有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二、作文题类型有变化,如何应急?

如果不是材料作文,而是命题作文或话题作文,怎么办呢?

也不用急,下面的方法帮你稳拿高分。这些方法的适用性很强,下面结合过去的中考题作一解说,可仔细想想。

(一)置换法

1.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话题或材料是借喻性质的,那么这时就可使用本体去置换喻体。

如山东中考作文题:

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命题人给了我们比喻的喻体,本体呢,思考可知道“春”的本体可以是信心,可以是毅力,可以是机遇,也可以是改革,是友谊,是爱心,是互助,是合作,是诚信,等等。“草自青”的本体可以是欣欣向荣的局面,可以是辉煌的成功,也可以是双赢的结果,等等。我们展开联想,用一个又一个的本体去置换喻体,写什么的问题也就立马解决了。

2.如果所给的作文题目或话题中的相关词语具有多义性,那么这时可用具有单一语义的词语置换具有多义的词语。例如重庆中考作文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自然”怎么理解?这是立意的关键。命题人想我们之所想,给了我们三个义项进行诠释。我们只要用其中的一个义项去置换“自然”,那么也就容易迅速立意,打开思路。如果“自然”是指自然界,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然界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环保等。如果“自然”是指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那么“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在自由发展中生活,这样我们可以谈教育中的张扬、发展个性等。如果“自然”是指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那么该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通过造句的方式来看一看:态度很自然;他是初次演出,但演得挺自然。这么说来,“在自然中生活”,也就是大大方方,也就是凡事能够深入进去融入其中。明白了这些,我们谈什么,也就一目了然了。

3.如果所给的作文题中含有代词,那么这时可用代词所代的事物去置换作文题中的代词。例如上海中考作文题:

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世界就是由“我们”与“他们”组成的,心中如果只有“我们”,自然世界是不完整的。遗憾的是,现在只关注自己的人太多了,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哪里还有他人?这样的世界,又怎么会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我们把视线转向“他们”,会看到什么?会看到贫穷,会看到富贵,会看到不公,会看到进步,会看到文明,等等。会想到什么?会想到共同富裕,会想到平等,会想到感恩,会想到正义等。“他们”是谁?可以是农民工,可以是干部子弟,可以是下岗工人,可以是一掷千金的大款,可以是沿街乞讨的老人,等等。这么一置换,自然也就打开了思路。

(二)补充因素法

所谓补充因素法,是指通过给标题或话题补出相关的句子成分来打开思路的方法。

例如,安徽中考作文题:

请以“带着感动出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④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打开思路,写好“带着感动出发”,需要思考三个问题。一是谁带着感动出发。也就是补出标题的主语,可以是你(你们),可以是我(我们),可以是他(他们)。二是什么样的感动,或者说是为什么感动。联系实际,汶川大地震中,老师舍生救学生,我们为之感动;救援人员不怕疲劳,日夜奋战,我们为之感动;群众排队捐款、献血,我们为之感动。具体到个人,温总理第一时间在第一线指挥,我们感动;民警蒋小娟为灾民的孩子喂奶,我们感动。让人感动的原因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很多。三是带着感动出发的结果。带着感动出发,其结果将产生更多的感动,从而使更多的人带着感动出发!

再如广东中考作文题:

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可以通过给标题补充状语的方法来打开思路。不要轻易说“不”,不是不能说“不”,而是不要轻易说。很多时候我们可以策略一些,这并不是要接受、认可,轻易说“不”的结果,往往使我们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比如面对同事、同学、朋友、家人的正当请求,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不”,往往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拉大了与他们的距离,使双方变得越来越疏远。不要轻易说“不”,是智慧的表现,是道德的要求。明白了这些,我们的立意、选材也就有了取舍的空间,写出与众不同的好文章,也就成了一件容易的事。

再如浙江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都市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市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市”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无论是“触摸都市”中的“触摸”,还是“感受乡村”中的“感受”,都是用心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即给“触摸”、“感受”补充状语。也就是说,我们所写的,应该是都市或乡村中能够在我们心灵的湖泊上激起波澜最起码是涟漪的人、事、物或观点。这样,我们所写才可能充满与众不同的个性,而不是些人云亦云的内容。具有鲜明的个性,能够给人以陌生的新意,自然会让阅卷老师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浅谈南海问题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论文2000字

全文共 3134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的在南海主权归属上的问题,解决不好,中国的经济、贸易运输、能源和国土安全都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有关南海问题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北接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东海分界。东南至菲律宾,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于九段线之内的有210万平方公里左右。南海位居热带,平均水深1212米,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由于其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早在元朝时期,南海就已经划入中国版图。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包括清政府、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政权)一直声称拥有南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20世纪60年代,南海海底勘探出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资源,从此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成了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点之一。从70年代起,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开始占岛。80年代,印度尼西亚、文莱也趁火打劫,混水摸鱼,向我国南海提出领土要求,并利用东盟组织联合起来向我国政府施加压力,促使南沙群岛国际化,使我国南海及南沙群岛问题的解决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动。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岛大量岛屿被占。而1982年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上获得通过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更加刺激了这些国家对南海诸岛的分割占领。中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本无争议的南沙群岛为何会形成主权争议如此复杂的南海问题呢?原因有三:

其一,就是其本身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澳洲来往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著名的海上的“丝绸之路”。国际上一直有观点认为,谁控制了南海,谁就控制了东南亚,从而控制了西北太平洋和澳洲大陆。此外,南海尤其是南沙群岛海域资源量极其丰富。据专家保守估计,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十分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南沙油气储量超过200亿吨,占南海油气资源的一半以上,有“第二波斯湾”之称。南海石油不仅含硫量低,而且基本位于200—1000米之间的易开采层。随着陆地资源逐渐枯竭,海上资源开发成历史必然。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其二,与《联合国海洋公约》存在的缺陷和制约力度不够有关。

1982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公约》在一定程度的公平意义上确立了海洋秩序,但它引入“专属经济区”的新概念时,却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它允许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存在多条分界线,其结果是,由于各方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界定不同,就为冲突埋下了隐患。

其三,中国长期以来未能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二战后,中国虽然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只在其中的太平岛上驻军。后来,逐个发生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大陆和台湾省无力全面管辖治理群岛的尴尬局面。同时,南海沿岸国家海军实力的不断增强,东盟联合对华和欧美大国的插手也导致了该地区问题的国际化和复杂化。

南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指中国与某些东南亚国家的在南海主权归属上的问题,解决不好,中国的经济、贸易运输、能源和国土安全都将会受到很大的威胁。南海问题涉及到中国的发展问题,而当代中国的经济主要有两个特征:一是能源的巨大消耗;二十对外贸易的急剧增加。可以说中国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南海问题的顺利解决。中国应该从外交、军事和经济等方面来消除南海问题对中国经济、国土安全的制约。

一、加大外交力度,增强和平解决南海问题的可能性。

在南海争端中,美国绝对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区外角色。中国欲解决南海问题,首先必须排除或者尽量减少美国在此区域的干预和对我国在南海行动的阻挠。在地缘经济、政治战略的影响下,出于对海上贸易通道、南海油气资源等的考虑,美国积极干预南海问题。美国通过与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军事合作,加强在此区域的军事存在,争取在此地的安全主导权,以南海问题为契机打压中国的崛起。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和东南亚国家合作展开的军事演习更显频繁,中国南海的周边环境急剧恶化。中国的崛起必将影响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排挤美国在东南亚的势力,因而美国与东南亚的军事合作,其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意图是十分明显的。而南海相关国家也正好借美国之力打压中国,双方于是一拍即合。但是中国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上政治大国地位的确立是无法遏制的,美国急需中国在诸多重大国际事务中对其予以支持。因此,中国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应当由如下构成:1.尽可能发展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外交关系,排挤美国在此区域的势力;2.在朝核问题、伊朗核问题、反恐等重大外交事件上对美国予以合理的支持,以要求其在南海问题上对我国的支持。同时,对于日本,则应在外交上承诺保证其南海贸易航线的安全,以此力争其对南海问题上持中立态度。

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外交政策——从这一点说,我们发展海洋军事力量,建造大型水上作战舰艇、建造航母的确已是燃眉之急。军事上的支持对于此类事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的外交谈判的胜利是不可或缺的。我国在南海问题相关谈判中的最主要目标是确立中国对南海岛屿的主权。我们必须加大外交斡旋,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以支持其对南海资源的开发为诱饵,逐一展开对南海相关各国的外交攻势,力求通过经济和军事上的压力,迫使其对南海主权归我的外交要求达成妥协。

二、.增强中国军力 ,保证航线的安全 。

首先,应加快建设航母、新型核潜艇和大型海上作战舰艇,加强远洋作战能力。综观二战以来海战经验,以制空权夺取制海权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以中国目前的海空军实力,尚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完全无法

与美国抗衡。一旦美国介入南海事端,则中国将处于极端劣势的地位。其次,中国若对东南亚相关国家中的某一国发动战争,考虑到唇亡齿寒,相关国家极有可能相互联合,共同抗击中国海军在南海的军事行动。而美国、印度等国出于对华遏制政策的考虑,日本出于对海上生命线安全的考虑,极有可能出兵干预,届时中国将处于极端恶劣的军事环境,这对于中国的经济建设、海军发展将是一场灾难。战争只因当是政治的延续,单纯以军事手段解决南海问题可以说是下策。第三,与南海各相关国家展开广泛的非传统安全的合作,促进军事互信,通过军事合作,打击该海区的海盗,展示中国海军实力,对南海各相关国家产生威慑作用。

三、重视南海经济开发 ,充分利用南海的丰富资源。

由于南海距离中国大陆较远,加上综合国力有限,中国在南海的开发力度还很小 。南海诸岛是中国最早发现和最早经营的 ,我们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这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的承认。但是,我们实际占领的南海诸岛数量有限 ,并且在南海的经济力量也很弱。所以,我们在提高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同时也要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来解决南海问题。

首先 ,中国要和东盟有关国家联合开发南海。现在中国和东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较好,联合开发具有较好的基础 。既然南海问题不能一下子解决,我们可以采取先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方式。其次,中国应加大自身对南海开发力度 ,综合国力的增强 ,海洋经济和海洋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海空力量的不断壮大等因素,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中国必须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

南海在中国经济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南海问题是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变量,其解决的好坏决定着中国未来的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只有很好的解决南海问题,中国才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