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筑梦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后感【最新20篇】

浏览

6718

作文

58

复兴之路上海展观后感

全文共 1815 字

+ 加入清单

1840年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屈辱的一页。一百多年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沼,而不屈的中国人民,则一直在黑暗中苦苦寻找复兴之路,经过一百多年的追寻与探索,既有失败的痛苦,也有胜利的喜悦,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10月13日,再现了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复兴的展览《复兴之路》,在军事博物馆开幕。展览分五个部分,分别为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今天我们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前往军事博物馆,参观了由中宣部等单位主办的《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这次展览用丰富的图片、影像、实物等资料,非常直观地展示了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沧桑变化,从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展览真实地记录了我们祖国从落后屈辱到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轨迹。在参观的整个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血脉在扩张,我的心在激烈地跳动,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力量充遍了我的全身。

当我走进《复兴之路》的展厅时,立刻被展厅墙上的文字——“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吸引住了。华夏五千年,中国享有多么悠久灿烂的历史!长城、兵马俑、紫禁城,这些世界所称颂的伟大奇迹;丝绸之路、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这些推动和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壮举……为什么一个号称“居于世界中央”的大国会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为什么她会在那些所谓的欧洲“蛮夷”的坚船利炮下不堪一击?是没落腐朽的封建制度,是封闭自大的骄狂心态,是陈旧落后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看着墙上一张张帝国主义列强残杀中国人的照片,我的心无法平静。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为自己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感到骄傲,但我认为我们更应该直面这段近代的屈辱史和血泪史,决不能忘记过去!

只有我们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我们党,才能领导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这是真理,是被中国人民的血泪见证过的真理,是被中国革命历史实践检验过的真理!在《复兴之路》这次主题展览中,同时也展出了中国革命历史中一些有识之士采取的救亡运动和不同的革命道路,包括:洋务运动、康有为、谭嗣同等的变法维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陶行知等教育救国,这些道路被历史证明了它们对于改变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命运是行不通的。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成就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马关条约》;变法维新在慈禧的一手遮天下只剩得一个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的果实最终被窃国大盗袁世凯收入囊中;爱国知识分子们的种.种努力奋斗,在军阀反动派面前收效甚微。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发展到壮大,虽然中间有过认识上的不统一,有过左和右的错误,但他们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他们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只有他们才能够领导千百万的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万里长征,那么多的艰难险阻,还有敌人飞机大炮的围追堵截,但最后红军胜利了,我们党胜利了,建立和壮大了自己的根据地,延安成为青年们向往的革命圣地。党在这里坐定指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当我盯着墙上反映延安时期精神面貌的图片时,我看到了一种生命力,一种坚实的民族精神,那种精神是永远不会被打败、击垮的。

进入展览的第五个部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真切地感到了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这里有三峡大坝和青藏铁路的景观模型,有成功进行载人试验飞行的神舟飞船,有中国农村、城镇发生的翻天覆地大变化,有申奥成功的喜悦,整个展厅洋溢着昂扬的斗志和振奋人心的力量。没有改革开放,就不会有我们今天取得的如此巨大的成就。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投资者所青睐的国家之一。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中国也从一个制造大国开始向一个创新大国迈进,我亲身地感受到祖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我感到自己正在经历着一个历史的转折,一场伟大的复兴。而这一切当之无愧地应该归功于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中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凝聚;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高瞻远瞩,就不会有改革春风吹遍神舟大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一心为民,带领人民奔小康,老百姓兜里的钱就不会鼓起来。

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展览让我领略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展览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民族复兴的史诗《筑梦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1586 字

+ 加入清单

建党95周年之际,央视综合频道在黄金时段播出的32集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以党95年以来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为基本线索,以党矢志不渝实现奋斗目标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贡献为基本单元,用珍贵的文献资料、经典的事例细节、感人的画面景象、精粹的画外解说、缜密的整体构思,形象客观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复兴先锋队的筑梦之路,生动且深刻地呈现了95年来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壮丽画卷,令人信服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独立和富强、人民解放和幸福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全片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关于中国梦的讲话开篇,点出了本片的主题。自鸦片战争失败后,实现民族复兴成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无数志士仁人、先进分子、人民群众,求索救国之道,维新变法革命。思想界各种“主义”涌入,社会上数百政党蜂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将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推进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为旗帜的崭新时期。该片脉络清晰地显示出,从南昌起义、井冈山斗争、万里长征,到浴血抗战、解放全中国,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全党,团结带领群众,从弱小到强大、失败到胜利、苦难到辉煌,终于赢得了革命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民族复兴构筑了制度基础和道路保证,中华民族走上了依靠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民族复兴伟大事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该片聚焦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造,通过宏观与微观的叙事、历史与现实的对照、高层与基层的互证、国内与国际的视角,用电视语言、影像艺术,真实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代代继往开来,一段段筑梦不止,一步步接近目标,谱写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篇章。全片有力证明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担当使命、不懈奋斗的创造结果,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实现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证明书。《筑梦路上》运用大量历史事实,从各个方面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先锋队的伟大实践和崇高精神。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我们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毛泽东的《祭黄帝陵》如任弼时所说,是“奔赴前线誓死抗日的‘出师表’”。在与国民党“谁主沉浮”的较量中,我们党坚定实行土地改革,贫苦农民翻身解放,而蒋介石却直言不讳:“如果我们从地主手里拿走土地,赶走共产党岂不多此一举”,两大政党的阶级立场鲜明对立。新中国成立后,在西方的核垄断和核讹诈面前,党中央果断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战略决策,“两弹一星”让中国有了和平的盾牌,邓小平总结道:“这些东西是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党勇于坚持真理、纠正错误,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从农村改革起步到创建经济特区,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现了中华民族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引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长风破浪会有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复兴进入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机遇期、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攻坚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推进民族复兴新的征程,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方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总要求,开拓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统筹大国治理与大国外交,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逐步完善,治党治国治军成效显著。该片对此作出了充分深入的叙述描写,从而进一步坚定了广大观众的理想信念,增强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必胜信心,不愧为一部走向民族复兴有感染力说服力的好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民族复兴的史诗《筑梦路上》观后感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可能很大、很遥远,也可能很小、很现实,但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梦想去努力。有了梦想,才有奋斗的目标。在追梦的路上肯定会有障碍,把前面的路挡住,你需要全力把它搬开,才会实现梦想,才会成功。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歌星,我一直在为我的梦想而努力。双休日,大家都在玩游戏的时候,我在学习唱歌。过年了,要回老家了,在车上要坐一两个小时,我也会珍惜这些时间,拿起平板电脑边听边练,非常入神。到家的时候,妈妈叫我了好几遍,我才听见。每次到KTV,点歌最多的总是我,我都会好好的演唱。平时没事的时候我也会唱一唱歌。我喜欢唱歌,我想当一名歌星!

妈妈的梦想是陪我快快乐乐地长大,妈妈一直在为她的梦想而努力。我考试没有考好,我告诉了妈妈,他不会很凶地说:"你怎么回事,考成这样,你说说你,好好去反思。"而是说:"是不是粗心了,下次要细心看题,看完题了再做。"然后跟我一起分析错题。她想让我高兴、快乐的度过童年。10月1日开始放假,她基本每天都带我去一个地方玩,让我开心的度过童年。

我有一个同学他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他也一直为她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在学校上美术课,他每次都格外认真画画,每一次老师都会给很高的分数。因为这样,老师每次有特别的活动很多都会让他来参加。下课啦,很多人都在玩游戏,可他就在座位上画画,我去看看他画的动物,可真是栩栩如生。

假如有一个小男孩,他的梦想是当一名宇航员,他也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首先,他要勇敢,不能怕高,不能害怕野生动物,不然发现了新生物,就一走了之,这个宇航员没有什么用处。还要有坚持的毅力,因为成为一个宇航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永不放弃的精神,才可以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要凭自己坚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实现梦想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复兴之路》将焦点锁定中国。全片分为6集,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复兴之路》重现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

《复兴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审视过去,展望未来,对一些史实和人物都有重新论述。整部包括6集,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整理了这个中国近现代大事以及深刻挖掘历史意义,其中许多很深刻的结论发人深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2999 字

+ 加入清单

从“千年局变”到“继往开来”,《复兴之路》一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先从“千年局变”说起吧,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开端,《复兴之路》把寻路的起点放在1840年,放在鸦片战争那定格了全民族耻辱的海面上,而中国的几近屈辱的近代史开始了。毫无疑问,一个落后的农业化国家遇上一个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工业化国家,鸦片战争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当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灾难从此降临了?在列强的威逼利诱之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国辱权的不平等条约,使本就落后的华夏大地的现状雪上加霜,沦为了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的悲鸣,正是当时中国人民在黑暗与迷茫中不知何往、呼号无助的真实写照。"国破家何在 ",当中华大地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时,一批批的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的为了解放中华的事业而奋斗:谭嗣同,梁启超,秋瑾,孙中山?。 随着袁世凯的登台,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二十一条”的签订,而辛亥革命也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依旧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中国的“峥嵘岁月”由此开始。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5月4日学生游行之后,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国的各种力量都行动起来,汇聚成自1840年以来涉及范围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爱国运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个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而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给年轻的中国带来了希望。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正面站场和敌后站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取得了自1840年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而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内战的胜利初步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础。正如片中所说:“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新中国成立了,中国新生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以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积百年之力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初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之后,正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这就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在这过程中,不无曲折的经历,大跃进的错误发展使国民经济陷入了困境,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几乎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停滞时期,而然,即使这样,中国也没有停止建设新中国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就。在外交上,中国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改革开放的进行,给中国带来了伟大转折。邓小平的伟大思想不仅仅给中国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为尽快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邓小平与党内的开明派开始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并试图改变人民心目中对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根深蒂固的形象,这场改革运动的目的是以维持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改变生产中不适应生产发展的管理体制和政策,并建立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这场改革的经济方面在农村取得了率先突破,并随之迅速在全国各经济领域内推行改革。 改革中,邓小平密切关注它的发展进程,及时总结改革经验。

随后,邓小平在一系列讲话中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从80年代初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从而规划了中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在多次谈话中,邓小平突破传统观念,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指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引导我党最终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如今中国已经迈进了改革开放的第四个十年年头了。我们不仅要以史为鉴,避免犯下当年的错误,而且还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继续改革开放的步伐。因为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的成功,新科技的进步让中国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中国制造”开始走向世界,中国发展逐步与世界接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起来。这期间,有挑战,有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在各国都开始贬值本币保全经济的时候,中国领导人承诺人民币不贬值,成为负责的大国。在30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面前,再次显示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显示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军民共同谱写的抗洪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始终是坚持着中国人民的强大后盾。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整整一个世纪,中国终于跨越了重重困难,以不折不挠的精神向世界人民展现了新的面貌。

新世纪,新起点,“继往开来”。当21世纪进入倒计时的时候,信息革命已全面来临,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社会变革也在提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中国带来的全方位的变化,这个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构想,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上正式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中国走上了一段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兴之路。

《复兴之路》把焦点锁定现当代中国,即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全片讲述屈辱、奋争以及复兴的历史。涵盖孙中山推倒帝制、毛泽东建立新中国、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江泽民深化改革以及胡锦涛继往开来等历史阶段,全面展示了近年来中央提出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新思维。

《复兴之路》展示了中国近3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政治社会稳定繁荣所取得的非凡成就的同时,通过采访国内外权威专家对中国和平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对中国复兴遇到的各种挑战提供了解决问题和未来发展的相关重要策略。《复兴之路》让我们看到,中国选择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西方认为难以理解的成功奇迹,已具备了复兴的初步条件,中国

有可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走向富强和繁荣提供一个可参照的样本。 《复兴之路》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全景式追溯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引发了我们关于民族复兴的议论和思考。

勿忘国耻,以史为鉴。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复兴之路上海展观后感

全文共 1416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按照市煤炭局机关党委通知,我观看了《筑梦中国——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的专题教育片,该片共分为“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7集,用细腻而真实的镜头,将大家带回历史的长空,再现了自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以及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的革命史;同时,以纪实、灵活的视角,解读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各地方、各行业、各领域在推进现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新思路、新亮点、新方法,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精炼,故事生动感人,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意义。

其中第3集——“正道沧桑”,介绍了1950年至1976

年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本片中介绍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成渝铁路、鞍山钢铁厂的建成,土地改革的完成等历史事件。至1952年底,仅仅用了三年,工农业生产就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的工作。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展开。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中国全面建立。虽然历经了“大跃进”的曲折和的十年动乱,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受严重挫折。但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1月30日我国第一代远程地地战略导弹东风-4试射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又成功地把“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两弹一星”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鼓舞了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做出了一系列理论创造,提出了一系列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此时的中国,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建设新国家的巨大热情,汇聚成一股无穷的力量。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通过观看纪录片,自己更加了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如何披荆斩棘、力挽狂澜,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看后让人倍感振奋,增强了自己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中国梦的提出,展现了中国人的自信,它不是虚幻的梦想,而是能用脚步丈量的希望。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习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我们每个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要坚定梦想,自强不息地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意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城、生态淄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14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2020年6月9日,星期四。我们年级利用下午上课时间,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下面我来总结一下本次活动的感受!

首先,在入馆之前,工作人员对我们进行了周密的检查,唯恐我们把这炸了似的,经过重重检查,我们终于来到了传说当中的国家博物馆大厅。

经过看大厅里的宣传栏,我才知道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前身为20--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同日,更名为“国立北京历史博物馆”,

1959年更名为“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的前身为1950年3月成立的国立革命博物馆筹备处。1960年正式命名为“中国革命博物馆”。

1959年8月,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倡侧的两馆大楼竣工,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同年10月1日,在国庆十周年之际,开始对外开放。

抱着好奇心,我想知道这里藏着什么宝贝,于是,我走到地图前,才知道这里集文物征集、考古、收藏、研究、展示于一身,将系统收藏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历史的珍贵文物。展出中国最顶级的文物,经常能在历史教科书中见到。

中国国家博物馆基本陈列以中国通史为主,通过举办有关历史、考古、文物等方面的多种专题陈列,以及临时展览、常设国际

交流展览和捐赠品展览等不同形式的展览,向公众系统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秀的民族传统和当代主流文化精神,并全面地展示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介绍世界文明与优秀文化。通过高水平的历史学、考古学、文物学、博物馆学研究,不断丰富和深化公众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推动博物馆事业发展。国家博物馆还将成为首都中心区供公众进行高品位的文化享受的重要场所。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收藏本国古代、近代文物资料及研究历史科学和有关学术问题的机构,馆藏文物藏品62万件,并有一支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队伍和国际一流的仪器设备。国家博物馆的考古研究力量拥有水下考古、田野考古和航空遥感摄影考古的专门机构。馆属水下考古研究中心是中国唯一的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具备一支专业的水下考古队伍和先进水平的技术设备

我主要参观了原始社会的展馆!原始社会的陈列为远古居民( 约170 万年前-1 万年前)、氏族社会( 约1 万年前-5000 年前) 和文明的曙光(

约5000 年前-4000 年前)

三部分。在远古居民部分可以看到中国已知年代最早的元谋人,稍晚的蓝田人、北京人、金牛山人,以及和我们同属于进步智人阶段的山顶洞人的形象。展柜中陈列着他们打制的石器、采集的树籽、狩猎的禽兽残骸。山顶洞人的骨针和用兽牙、贝壳制成的装饰品,表明人类已开始缝制衣物和有了审美意识。

距今1 万年前后,人类开始磨制石器,并开始了制陶、纺织等手工业生产,氏族的分布也更加广泛。陈列中有8000 年前的稻谷,7000

年前的骨器、陶器,以及在陕西姜寨发现的6000 年前的母系氏族村落( 模型)。距今5000

年前后,农耕技术有了较大提高,一个人的劳动除能满足自己的最低生活需要外,还能提供一定剩余产品,从而导致了私有制的出现和阶级的产生。这时出现了专门的手工业生产,出现了文字的萌芽,文化艺术和宗教也都有显著发展。人们在陈列中可以看到石犁,最早的铜刀,漂亮的彩陶、玉琮、玉钺、玉龙等重要礼器。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陈列分为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时期和夏—春秋时期的各族共五部分。

本次活动十分有意义,我们学习了好多知识,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心得

全文共 965 字

+ 加入清单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当中华民族的巨大航船,穿越历史的波涛,驶向复兴的彼岸,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想,将怎样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展开?走向复兴的中国又会带给世界什么?

“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再次向世界传递了实现文明复兴、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理念。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是我们始终不变的战略抉择。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翻开历史,“七下西洋”播撒和平友谊的种子,“丝绸之路”留下互利合作的足迹。讲信修睦、善待他人,文明塑造出敦厚平和的民族禀性。海纳百川、兼容并包,交流孕育出推己及人的民族文化。近代以来的列强入侵和连年战乱,将中华民族拉进苦难的深渊,留下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迈上复兴之路的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互为条件。地球村中,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没有和平环境,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同样,离开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努力为自身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我们紧紧抓住和平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互利合作推动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起飞,迈向梦想的脚步坚实而稳健。以和平推动发展,以发展捍卫和平,中国的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传统模式,为赶超之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与世界同分享,是中国梦独具特色的重要内涵。从“入世惠及中国、也惠及世界”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日益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在与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始终追求良性互动、互利共赢。无论是开放市场、引进技术、吸引投资,实现30多年来日新月异的跨越式发展,还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共同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和国际金融危机,我们都着眼于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倡导不同文明开展对话、彼此包容,推动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未来的道路上,中国梦必将进一步焕发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中国梦想是复兴之梦、发展之梦,也是和谐之梦、和平之梦。坚持和平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伟业,也终将成为世界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复兴之路上海展观后感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20--年12月16日是个星期天,尽管雪后天气寒冷,但我们综合教育学院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党支部的组织下,还是依然满怀喜悦来到国家博物馆观看了《复兴之路》大型图片展。

《复兴之路》展览共分为五个部分,依照时间的顺序向我们展示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由衰落到昌盛的复兴过程。从鸦片战争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了,相对于源远流长的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不过是一转眼,然而在这短短的一百多年间,中国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变故。

1840年鸦片战争,将中国人民置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水深火热之中。它让中国人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一个坚强的民族是不会屈于强权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之路。从自发的农民运动,到有组织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的失败宣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也让中国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让中国人民找到了复兴之路。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复兴之路》展览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重现历史,讲述了中国人民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进程。用事实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这次参观过程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缴获日本侵略者的战利品—军刀。不知道那些军刀上沾染了多少中国人的鲜血,想到这我不禁颤抖了一下,顿时感到一阵寒冷。沉重的历史固然让人反思,更重要却是要在反思中吸取教训并不断前进。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深知自由的来之不易。

我们作为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当前,就是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做到:今天在学校,积极进取,勤奋学习,不断增长知识和才干;明天到社会,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复兴之路观后感1000字左右

全文共 4488 字

+ 加入清单

复兴之路》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以后我国舞台艺术史上第三部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意义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她以高度的历史概括和崭新的艺术创造,生动表现了中华民族从1840年到2009年一百六十九年的历史。再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中崛起、在拼搏中奋进的光辉历程,充分说明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道路,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第一篇

1840年的中国,一个人口众多,幅员广扩的大帝国,由于清政府的闭门锁国,顾不事实安于现状而孤立于世界,然而鸦片战争撬开了中国千年坚固的神圣的国门,当国人沉睡在“上国迷梦”的时候,世界悄然无息的变化着,英国的工业革命让它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美国的独立战争等,都使世界的格局日新月异。

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同时,急需原料生产地和商品倾销地,而落后辽阔的中国成了列强争夺之地,一项项的吥平等条约,使巍峨中华河山,破败吥堪,一步步的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国家。

虎门消烟牵动的一系列的战争,使昏睡千年的国人,渐醒。咸丰帝下召学习西洋文化。历史有了洋务运动。有了奕新与李鸿章。作为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与好友魏源,组织编写的海国图志,其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在近代中国复兴之路起着重要的作用,上面有了中国人从来没见过的,海上跑的牛,"没有浆的海轮”,坚船利炮的威风凛凛。打败中国的却吥是那些坚船利炮,而是西方的制度,一个革了新的政府。

孙中山以和平之手段,渐进之方法,请愿于朝廷俾倡行新政的主张却遭到了拒绝,从此他远去海外成立兴中会,开始了救国之路,以明主共和的方式寻求国家的兴旺之路,成为了中国革命第一人,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人物,领导的辛亥革命,后来的武昌起义,使当时由清政府统治的十三个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灭亡了。结束了中国千年的封建社会,艰难的进入了近现代。 结束了百余年的惨淡岁月,立起了一个新的时代里程碑,使更多人思想逐渐前进,社会逐渐发展。

此刻的中国正如笼中之鸟,斧底之鱼,牢中之囚,如处薪火之上,在这急迫的时代驱使下中国共产党,一个以马克思思想为指导的先进团体诞生了,带着时代的重任,开始了新的革命,带领中国走入了社会主义国家.

复兴之路是艰难的,从一个思想与经济都落后的国家向先进国家靠拢,近代的农民起义与革命战争都证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压迫,强国强族的迫切愿望,从戊戌变法到三个代表,多少不懈的国人,没有停止的复兴愿望,证明思想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

如今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与现在国家的迅猛发展,表明国家正处于伟大复兴之路上,在党的领导下国家必走向更强势的崛起。

第二篇

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使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增强了自己的爱国心。《复兴之路》是一部全面、系统地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片子包括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6集。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复兴之路》一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一集:千年巨变。从1840年-1911年。本集以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社会各阶层救国图强的各种探索为主要内容。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它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课题被历史性地提了出来。

第二集:峥嵘岁月,从1912年-1949年。本集以辛亥革命后各种政治力量探索中国道路为线索,重点表现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挫折到壮大、赢得胜利并最终建立新中国。中国共产党诞生,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在大革命失败后独立探索救国道路,后来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破坏和平建国主张和政权腐败,导致了自身的失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集:中国新生,从1949年-1976年。本集以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的重大成绩为核心内容,表现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国家发展道路的经验和教训。为了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巨大的热情建设新中国,同时也在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应该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中华民族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新中国成立宣告了自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第四集:伟大转折,从1976年-1992年。本集以思想解放为起点,重点展现了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程。农村改革的进行和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撕开了高度计划经济的僵化体制,迈出了走向市场的重要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同时被提上日程;在经历了转轨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苏东剧变国际大气候的多重考验后,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为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指明了方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五集:世纪跨越,从1989年-2002年。本集以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综合国力全面提升,中国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世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为主要内容。在社会实践的推动下,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新时期中国发展的重要理论指导。2002年,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中央领导集体再次实现平稳交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始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的新阶段。

第六集:继往开来,从2002年-2007年。本集以中国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带领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为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出发,党中央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和改革开放近30年的努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地朝着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迈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第三篇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00年,甲午战争失败5年后,列强再次侵入北京,这一次是8个国家的铁蹄,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11国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此,清政府的战争赔款总额高达7亿2450万两白银,帝国主义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总数达几百个之多。清王朝已经完全沦为一个对内不能保护国民尊严,对外不能捍卫国家主权的腐朽没落的政府。20世纪的中国,一个声音变得越来越响亮,那就是革命。1911年4月27日,黄兴率领120余人在广州起义。广州起义半年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大清王朝土崩瓦解了。

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民思想也由此获得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又是一次不彻底的革命,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岁月中,谁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谁能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将经历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呢?

然而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引。即如片中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

“震撼”“激动”“落泪”……这是众多观众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所用的话语。“观众有感触,我们的心血就没有白费。”制作《复兴之路》,就是要让广大观众看到中国在160多年复兴之路上一路行来的种种变迁,并让无数观众从这种变迁中感受并触摸幸福。

观看复兴之路的历程,使我回顾了中华民族100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翔实的史料、恢弘的气势、深沉的语言、珍贵的历史图片,为世人展示了一幅民族复兴之画卷。100多年来,民族复兴成为中国人民的执著追求。陕北延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圣地,民族复兴的领导者在这里运筹帷幄。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抗击非典,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领袖和民众共赴危难,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拥护。突飞猛进的中国经济,完善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苦干问题的重要决议,无一不是民族复兴的基石,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前进的艰辛历程,同时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报效祖国做出更多的努。

看完《复兴之路》后两集,我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和自豪!感动的,是那些为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的人;自豪的,是为自己能够成为这个优秀民族的一份子!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遇到什么,历史事实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复兴之路观后感3000字

全文共 2306 字

+ 加入清单

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去年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播出的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系列节目,由《大国崛起》的原班人马制作,有人称是《大国崛起》的姊妹篇。《复兴之路》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该片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了中国如何从民族觉醒到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从实现改革开放到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一部能够让我们真正深入的了解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必看的巨片,作为大学生观看该片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的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我是一个月前在学校网站的"山大新闻网"的"视听在线"上看完此片的,初看此片,就感觉到它与《大国崛起》有很多相近之处,我当时看的很专注,总感觉有一股力量吸引着我去一口气看完.看过《大国崛起》后,再看《复兴之路》,受到的震撼很大,这种震撼从一开始一直延续到看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感触太深了,总感觉不吐不快,籍此机会,借以抒发自己的感触.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用历史感悟未来。这是对该片所述内容的浓缩,该片共分为六集: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

观看此片的过程中,我的感受随时期的变化而变化:从1840年之后一直到辛亥革命,看到很多屈辱事件时很气愤,尤其当看到清政府赔偿西方列强那么多钱,光赔日本人的钱就相当于清政府3年的财政收入时,气愤之极,挥舞起拳头;但是到抗战胜利,看到了中国复兴的转折点时,内心十分激动,及至建国初期的时候看到祖国取得的成绩非常欣慰,但因紧接的“文革”又感到很大的遗憾;到改革开放以后又非常振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我差不多就是这么三种感受经历:一个就是建国之前的气愤;然后到建国初期既欣慰又有一些遗憾;再到改革开放又很自豪。

因为总是有人要粉饰历史,所以我们要记住历史。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永记祖国的历史,这不仅是为了要更好的与篡改歪曲历史的恶势力斗争;也更是因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我们需要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服务祖国,服务人民。

作为八十年代出生的一代祖国建设的准接班人,我们要牢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壮大自己的国家。因为百年的屈辱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大清的闭关锁国,天国美梦,孤立了自己,使自己从此在世界上落伍,我们丛中得到了教训:只有吸收世界的先进成果,使自己融入世界民族之林,才能与世界接轨,与世界共发展。闭关的后果让我们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我们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是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后作出的明智抉择,我们必须要长期坚持。

曾经的东方大国,被别人用尖船利炮打开了国门,蒙受了百年的屈辱,我们不得不感言:只有拥有强大的国防,才能保卫自己的人民,保卫自己的家园。中华民族历来热爱和平崇尚和睦,追求和谐,但作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必须拥有维护和平的力量,建设强大的国防,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建设一支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军队,才能铸就保卫和平的钢铁长城。

在《复兴之路》中,我还激动的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繁荣,中国人应该学会自豪和自信,但是不是自大。 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可以看出一个大国从伤痕一路走来的不容易,这就像我们一个家庭一样。我小时候父亲去世,家里老屋连楼板都没,还拉了一笔看似不小的债务。后来大姐工作以后努力挣钱还债,再后来家里老屋铺上楼板,家里用上煤气灶,买来西湖牌黑白电视。到以后2姐在北京读完大学,做了白领,以及到我大学毕业以后,家里造了新房子,在北京买房子。 在中国,在我那个村子里,很多乡亲都是这样从贫穷走到小康,从物资的丰富走到精神文明的满足。一个家的复兴之路不就能勾勒出我们伟大国家的强大之路吗?

不论是要让人民过上小康生活,还是建设强大的国防,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全方位的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使自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必须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我们即将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现在,我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看完《复兴之路》,我们在震撼之余,最重要的是要继往开来,沿着前辈们在复兴之路上留下的足迹,更成功的走好复兴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现阶段,作为大学生,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和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水平,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了《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历史文献纪录片一至七集,该记录片生动诠释了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的虎门销烟、洋务运动、太平天国、鸦片战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辛丑条约》等的签订,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后中国人民又通过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等起义抗争来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征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主题突出,内容丰富,故事感人。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集《风雨如磐》,该纪录片以1840年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序幕,讲述了近代鸦片战争至中国近代化开始(洋务运动)这一时期中国的落后及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历程,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令我感受颇深的是《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第3集——“正道沧桑”,片中介绍了1950年至1976年新中国建设的历史,本片中介绍了抗美援朝的胜利,成渝铁路、鞍山钢铁厂、上海电机厂、塘沽新港的竣工,在农村,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得三亿多新解放区无地少地的农民无偿获得了七亿亩土地和生产资料,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翻身解放。通过观看,让我们重温了那段奋斗发展的岁月,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求发展,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更多筑梦中国的观后感推荐:

1.党员观看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

2.筑梦中国观后感1000字作文

3.教师观看筑梦中国观后感

4.《筑梦中国》第四集解说词:伟大转折

5.《筑梦中国》第一集解说词:风雨如磐

6.《筑梦中国》第六集解说词:发展新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复兴之路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2073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一个民族的梦醒,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1840,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不可忘怀的数字。这一年,英国的战舰轰开了国门;这一年,外国商船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内河;这一年,清政府失去了关税的自主制定权;这一年,《南京条约》宣告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复兴之路》的导言中,指出这部政论片存在的意义,那就是——用历史感悟未来。

片子从辛亥革命开始。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由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所窃取。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彻底的革命,他只赶跑了一个皇帝,他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1912年,皇帝倒了,辫子剪了,但是帝国主义的压迫还在,英租界,法租界还在。为了支持,日本的支持买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时人感叹“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1916年,袁世凯的皇帝梦做了83天以后破灭,北洋政府连东周周天子那样的的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依谁。

20世纪早期,中国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混乱不断。相界与占领区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战舰仍在中国内河耀武扬威。中国该何去何从?在这摇摆不定的时刻,十月革命的炮火烧到了中国。于是,有了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在康乾盛世中,在一片阿谀赞誉之声中,爱新觉罗沉醉于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西方船坚炮利,朝发夕至。而清朝军队还是红缨枪,马背上前进。可见,政府的腐败,军队的软弱招来了豺狼虎豹。军队保护着国民,维持着安定。有人说在如此一个和平年代,国家花这么多纳税人的钱去养这么一群人去当兵,研发先进武器,这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今年的国情月饼也花费了很多的资金,但是这是为什么呢?为了震慑境外的反华势力。国家的高端武器是国家的机密,可是为什么要亮出来给世界看?歼十战斗机和九九式新型主站坦克和战略、战术导弹集体亮相,给世界以如此的震撼,必定会引起各国军事装备专家的研究以及针对性的防御。可是。这仍旧战士给了世界看。着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全世界均被挑战,证明我们已经不是1840年的中国,我们有准备应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并且我们绝对不会吃亏,对我们动武前,请三思。和平时期,军事演习是为了让军队保持战斗力,而月饼则是国家使用的不流血的军事行动。这是展示能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和领土完整。

《复兴之路》第三集起,告别了屈辱的近代史,进入了当代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在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问题解决之后,中国的第二个任务出现了,就是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新生的共和国用半年的时间稳定物价,继续农村土改。成立第三天,苏联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前往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正在这时,东北边朝鲜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了保家卫国的战斗。

1977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中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它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的邓小平在这场比赛中公开亮相。据日本共同社描述: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全部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美国新闻周刊的评论认为,在经济事务方面预计他将逐渐发挥关键作用。当时刚结束十年动乱,百姓生活几乎没有改善,而这时,中国的大陆四周出现了亚洲四小龙。中国何去何从?以为88随高龄的老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中国的复兴治理上,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为中国打开思想进步的阀门;简历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20世纪是个变革的世纪。2002年11月8日,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2002年12月5日新一任的领导人冒雪赶往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新一代党中央对人民的承诺:我们将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居安思危是我们的传统,忧患意识不会消失。

曾记否,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那位耳鬓斑白的老人的背影;曾记否,那位老人的眼泪;曾记否,那老人在废墟中一个个件事的脚步;曾记否,那一夜间花白的青丝;曾记否,那“多难兴邦”的四个大字,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

犹在眼前,那鸟巢内澎湃;犹在眼前,那水立方魅力身形;犹在眼前,那雄壮国歌的奏响;犹在眼前,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犹在眼前,那喜极的泪水;犹在眼前,那对伊辛巴耶娃、博尔特……的真诚的欢呼与祝福。

2009,由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着世界经济;冰岛已然“国家破产”;而中国却保持着8%的进京增速。潘石屹说:“外国人,7、8月在干什么?躺在沙滩晒太阳。而中国人在干什么?干工作,正在努力地付出自己的汗水。有这样的国民,害什么经济危机。”是的,有这样的手足兄弟,怕什么经济危机,怕什么反华势力,怕什么台湾问题!中华民族可以淡然一笑,你敢!这小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知兴替而后何为?正如开头的那句话——用历史感悟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领航灯爱国作文

全文共 2056 字

+ 加入清单

方圆九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缔造了强汉盛唐,领世界风骚几千年,何等风光?

直到鸦X战争爆发,洋枪火炮轰开了国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帝国列强肆虐神州大地,掠财夺宝,恣意妄为,国家蒙难,前路茫茫,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此危急关头,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举起了明灯,照亮了中国的出路,指引中华儿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响彻寰宇,世界再次听到中华民族的声音。

然而,经历百年洗劫的中国触目疮痍,百业俱废。国家须重建,民族要复兴!中国共产党又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建设家园的历史征程。在建设路上,在党内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下,我们也曾经历波折,也曾走过弯路,也曾停滞不前。中国的社会生产力得不到发展,建设事业前景暗淡。但中国共产党毕竟是一个以世界上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以实践不断检验自己,不断发展、不断自我完善的政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次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举起了明灯,及时地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全国人民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现代化建设,提出到八十年代末,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到二十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国内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三步走战略步骤。自此,国家的建设重新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大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从1979年到1989年,我国实现国内经济总值翻一番,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到了二十世纪末,国内生产总值又翻了两番,达到了95933亿元,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特别是自1989年以来的这十多年,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百年耻辱一扫而空,中华民族得以吐气扬眉。这一切来之不易,既离不开党的高度团结统一,离不开全党和全体中华儿女的顽强奋斗,更离不开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正确指引,这是有目共瞩、无可置疑的铁的事实。

在这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从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经济特区,到沿海各省的改革深化,从开始打破计划经济实行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到实行市场经济方针的确立,从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1989年到2001年,年平均增长9.3%,将近世界平均发展速度的三倍,其发展之快,后劲之强,让世界为之惊叹!经济发展区域从广东沿海向内陆逐步全面漫开,人民逐步摆脱贫困,并在总体上已达到小康水平,已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文章超市

如果说这些都太抽象,那么,就请看看我们澄海吧!仅以区地方公路为例,1979年,澄海的地方公路全部是路况很差的砂土路,一到下雨天,路上坑坑洼洼,根本无法通车,很多村甚至连公路都没有,公路养护纯粹依靠人力的手工操作。到1989年,地方公路里程达到了129公里,水泥路和沥青路达到了11公里,公路养护作业从原来纯手工到半机械化。到2000年,地方公路里程达到324公里,其中水泥路187公里,二级、超二级公路从原来零公里达到83公里,公路养护作业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其中的变化,显而易见,从1989到2000年十年间,不但公路里程增加了近两倍,而且质量更是大幅度提高,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从何而来?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正确指引,是交通部门紧跟时代步伐,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今天,交通系统同仁也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澄海经济,改善澄海的投资环境,积极发展澄海交通事业而努力奋斗!

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是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领航灯!

今天,海峡两岸尚未统一,国际社会很不安宁,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敌对势力仍虎视眈眈,世界经济发展趋缓。我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建立、还很不完善,国家经济发展仍不平衡,我们所面临的困难还很大,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中华民族复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扫清前进路上的重重迷雾?党的十六大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为我们新世纪前进的道路亮起了明灯,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建设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候,必须继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这是我们继续取得胜利的保证!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指引下,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中华民族必能昂立于世界民族之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领航灯爱国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筑梦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不久前在中央电视台一套热播的《复兴之路》,全面展现了中国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过程;突出表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而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过程;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历史过程。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有力地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指引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和团结中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

该片主题突出,观点鲜明,题材厚重,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播出后引发了收视热潮,在社会各界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观众用“震撼”、“激动”、“落泪”这样的话语,表达他们观看后的感受,认为该片使他们形象、生动、清晰地了解了中华民族复兴道路探索的伟大历程,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进一步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该片的播出,对进一步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在这个时候观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正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必将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奋力开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自1840年**战争以来的167年,贯穿着中国近代史以来每一个深刻的历史阶段、每一个感人的故事,勾画出了中华民族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从这条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的历史长河中,可以得出这样一条历史结论:那就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

可以这样说,《复兴之路》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复兴之路》展览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讲述了中国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进程。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在《复兴之路》中,我还激动的看到,中国走过了一段漫长而且艰难的道路,人类历史上在上世纪之初还没有哪个国家曾经遭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受过像中国这样的屈辱,再看看现在社会的片中解说词说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

12月1日,我们来到了军事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

在这次展览中,我们深刻了解了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历史事件。从1840年的**战争,到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革命伟人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克服了多少苦难,才使得我们这一代有了今天的优裕的生活环境,然而,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到此结束,我们应该发奋图强,用自己的才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1840年之前,中国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民族。近代民族意识才在屈辱和抗争中觉醒。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短短几十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国际上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只要身为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和骄傲。

作为祖国未来的主人,老一辈革命家点燃的革命火炬,要靠我们擎起,祖国灿烂的明天要靠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开创。如今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中,要好好珍惜这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谱写出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复兴之路》上的三个陷阱

第一.《复兴之路》华丽、快捷,但“营养”不全。《复兴之路》和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论语〉心得”一样,都属于电视快餐文化的一种,能够满足部分观众概略了解历史和古代思想家作品的要求,就如同你参加“欧洲七国十日游”可以看到一些经典名胜,但走马观花一番下来你对七国究竟能了解多少呢?

第二.《复兴之路》既然是电视政论片,就可以欣赏、赞同,也可以质疑、反驳,《复兴之路》应该是探讨中华腾飞百花园中的一枝花,而不是盖棺定论的一颗钉子;中华民族自由独立思考是复兴的前提。

第三.《复兴之路》对近代历史进行了大致的梳理,但由此推论未来却并不可取。中华历史上汉、唐、明、清等王朝都辉煌过,如果总结从建国到辉煌的历程就可以得出结论的话,哪里还会有今天的新中国?

所以,《复兴之路》最大的作用应该是抛砖引玉,激发全体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探求中华腾飞的正确道路,而不是划定一条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筑梦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复兴之路》是继《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以后我国舞台艺术史上第三部具有重大政治、文化意义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印象深刻的有那么几个片段:

1、鲍国安老师扮演的一位须发皆白白衣白袍的历史老师,苍凉悲愤一种感天动地的声音在朗诵一段如歌如泣的过往。印象深刻的还是鲍国安老师在老版《三国演义》里扮演的曹操,不愧是老学派的演员,再对比一下陈建斌的曹操,新版曹操是彪悍有余枭雄不足,奸诈有余智谋不足,整个就是一地痞流氓版的曹操。

2、汶川地震那段舞蹈,可能是因为距离我们的时间比较近的原因,仿佛可以听到那废墟里的传来的悲号可以看见震后抢险救助的人民子弟兵那一张张急切的面容…..有自己的双手寻找残垣断壁下的生命,用自己的胸膛去承受生命的重担,“你在哪里?你在哪里….”。如果要是现在演的话,会不会也有玉树这个篇章呢?

3、谭晶、阎维文、彭丽媛、宋祖英、韩红、韩磊、毛阿敏、蔡国庆……这几个人的演唱是好的没的说,虽然我现在都忘记他们唱的是什么了,不过在当时还是觉得很好听,原来韩磊还是蒙古族,蒙语说的很地道。蔡国庆还是一如既往的眼波流转、常含泪水,岁月在他那张青葱也似的脸上毫无痕迹,彷佛他已经被时光遗忘,我上小学的时候他就这么青春,我儿子都要上小学了他依然这么青春如故。

4、瞿弦和那场关于十年浩劫的大段大段的朗诵,让我热血沸腾激情澎湃。

5、陈铎和田华是真的老了,花白的头发,声音都透着苍老。陈铎这老头一直我就挺喜欢的,从我有印象了他就是白头发,带个眼镜,话不多还每次说话都得思考好了才张嘴,透着股有涵养的劲,他一直就是我心里好老头的代表。

6、从1840一直到2009,从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秋收起义、十年浩劫到奥运会……

169是一组我很喜欢的数字,形象切传神。看的时候请多留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以复兴之路为题的观后感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11月8日,由系里组织我们学生党员前往中国军事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展览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探求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历史重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说员热情认真的讲解,大量历史图片与实物,生动地再现了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的历史脉络,主题鲜明、气势恢宏,既令人振奋,亦发人深省。以“复兴之路”为题,可谓提纲挈领,抓住了关键。

通过参观学习,我进一步认识到要辨明历史的正确走向,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即解说员所言,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民族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出现了千年未有的变局。这时,各种思潮交相激荡,主义之争此起彼伏。尊孔崇儒者欲引导中国“走孔子之路”;自由主义者、全盘西化派,既不满专制复古,又排斥马克思主义,寄希望于走欧美资本主义的道路;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则封杀马克思主义,企图用封建的法西斯主义主宰“中国之命运”。而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开宗明义,首先指出了“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关键问题。可见,这思想的较量、主义的斗争,其实质是不同的历史走向之争,是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之争。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且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而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才有了改革开放之举措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之路。

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十七大精神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的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政论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不愧为伟大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94年的历史,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历史,作为新时期央行共产党员,我们要继往开来,弘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投入工作之中。

看了《筑梦中国》讲的是关于中国当代梦想的伟大巨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鲜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反映了近现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进一步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路径,指明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坚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新的内涵,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着深远的意义。沈阳市委组织部严格按习主席要求从“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二十个字来选择我们的人才,更着重于选择那些有责任意识,敢于担当的领导干部。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施活动,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群众观,明确党来自于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于人民,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正确的群众路线,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听取职工群众意见,了解职工群众心声,解决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与实际问题。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会有发展,才会有进步,所以当时中国共产党发现了存在的问题,领导我们发现问题,运用正确的思想结合中国的实际,真正解决当时的疾苦,从而解放了新中国,解救了困境中的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梦是要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百年坎坷复兴路,世纪沧桑强国梦。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只有自强不息坚定梦想的奋斗才会有当今强大的中国。总书记说过“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和祖国一起成长的梦。”年轻人的未来决定国家的未来,年轻人的“中国梦”汇成整个国家的“中国梦”。所以我们更应该坚定梦想,自强不息的去奋斗去拼搏,完成自己的中国梦。

观看《筑梦中国》,风雨如磐,沧桑历史,让我既为我国千年辉煌而自豪,又为百年沧桑而感慨,更感到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真切,让全中国人民充满希望。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这不是梦想,而是通过我们全国人民共筑中国梦,一定能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心得

全文共 11469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新里程碑。这不仅是因为它以最佳完美方式实现了中央领导层的新老交接,而且首次明确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即肩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履新就职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表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他将这个历史重任定位为“中国梦”。此后,他十多次在国内外众多场合,阐发了“中国梦”思想,表达了要持续接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决心和坚定意志。这些论述对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肩负的历史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梦”的历史由来和中国共产党的追梦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履新的那次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是讲的古代中国盛世。中华民族自秦汉始,曾以世界上的头号富强民族“独领风骚”达千年以上。

中华民族在古代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疆域版图特别辽阔。早在西汉武帝时,中央政府直辖郡县东北设至朝鲜半岛有四郡,南方设至越南北部有三郡。唐朝的盛世疆域西至咸海,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北至西伯利亚,南至北纬18度,版图达1000万平方公里。元世祖忽必烈开辟的元帝国,其疆域版图逾越汉唐,达到古代中国的最大值,即北面西至额尔齐斯河,东至鄂霍次克海;西南至克什米尔地区和喜马拉雅南麓;面积约为1500万平方公里。清康熙年间设立台湾府(辖钓鱼岛),使古代中国疆域版图的最后定格为:北至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至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萨哈林岛(库页岛),共约1300万平方公里。清帝国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辖权和控制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大值。当代中国的领土范围是以清王朝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的疆域版图为基础确定的。二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据《世界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发明的。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当时西方国家中最富强的英国销往中国的商品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一项;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但是,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近代以后,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就是到了近代,当世界进入工业文明之后,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晚清这个已在内腐的庞然大物轰然坍塌。1840年鸦片战争特别是1894年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这个曾在世界上独占鳌头、傲视诸“夷”的“天朝上国”,迅即成为由多个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积弱积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仅仅五六十年间,几乎所有西方和东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签订一个比一个苛刻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疯狂掠夺:既蛮横地强迫割地赔款,又贪婪地攫取种种特权。继在明朝时葡萄牙人割去澳门之后,英国割去香港,日本侵占台湾,沙皇俄国夺走了包括外兴安岭在内的西伯利亚一大片,使中国失去了300万至500万平方公里领土。不仅如此,这些侵略成性的列强还索要所谓“战争赔款”,硬是活生生地拿走了十几亿两白花花的银子。其中洗劫华北京畿、进行野蛮烧杀淫掠的八国联军,索取了4.5亿两白银(平均从当时每个中国人身上搜刮一两)。日本在甲午战争后掠走了2.3亿两白银,而当时清政府的年财政收入才8000多万两。曾几何时的泱泱大国,濒临亡国灭种边缘。

中华民族是个不畏强暴、酷爱独立自由、敢于反抗外敌入侵、自强不息的民族。面对国家衰败和民族危亡,100多年来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朽封建统治者的革命斗争。同时,奔走世界,寻找强国富民的真理,求索振兴中华之路。但是无论考察西洋还是留学东洋所获得的这个理论那个方案都不能拯救中国出水火。即使作为中华民族20世纪第一个伟人的孙中山,尽管首次破天荒地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伟大口号,并且经过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但是,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却没有发生任何根本性变革,帝国主义势力支持的北洋军阀使国家更加分崩离析,国不成国。

千年中国盛世与百年中国衰败的变奏曲,成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历史背景。正是这个背景,呼唤着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接过先进中国人“击鼓传花”的接力棒,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始了新的征程。第一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第二步,彻底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90多年历史,实际上就是努力探索民族复兴两大使命的“中国梦”之历史。这段历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既波澜壮阔,又多险阻曲折。

首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用28年时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斗争。党成立后不久就明确提出消除内乱,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实现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的基本纲领;随后迅即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洪流中。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党领导人民经过10年土地革命战争、8年抗日战争和3年解放战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全胜利,创建新中国,初步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

接着,新中国成立后的29年,党为改变国家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进行了艰辛探索。这段历史有严重曲折,但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主要的、基本的,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这个时期,无论是取得的成功还是经历的挫折,无论是正面的经验还是负面的教训,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之镜。

当今,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辟了实现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神州大地发生惊世巨变,实现了三大飞跃,即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飞跃;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的飞跃;还有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的飞跃。这三大飞跃,使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外贸总额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外贸国。这30多年,是党90多年历史唯一没有发生大的曲折和挫折的时期,是共和国60多年来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的历史性巨变,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继续奋斗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习近平总书记接力提出“中国梦”,明确其实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讲话道出了奋发图强的中国人的心声,对全世界的炎黄子孙是极大鼓舞。

“中国梦”这个概念虽然古代中国已在使用,近代中国一些有志之士也对“中国梦”以美好愿景的企盼,但将“中国梦”赋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明确内涵却是在当代中国。新世纪第一个10年,已有不少学者在研讨“中国梦”的主题。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这说明“中国梦”的提出,既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也有当代社会思潮在聚焦推进。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这一届新的中央领导来说,我以为,更重要的是肩负重任的接力意识。他在201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讲话中说: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开创和发展的伟大事业坚持好、发展好。”这个伟大事业,一言以蔽之,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

毛泽东虽然不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有民族复兴思想的革命家,但却是最早提出实现民族复兴战略构想的领导人。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他就提出要将现在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60年代前期,他提出“四个现代化”思想,并表示要用100多年时间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随后,周恩来在1964年底政府工作报告中,讲了“两步走”战略步骤:第一步用三个五年计划,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力争在20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正式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1975年四届人大报告中,周恩来重申这个蓝图,成为“文革”艰难岁月鼓舞人民的最强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如果说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最早提出实现民族复兴的战略构想,那么真正制定实现民族复兴科学发展战略目标的则是邓小平开启的新时期。邓小平已经使用“振兴中华民族”概念。他的“中国梦”思想不仅贯穿在他设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而且还着重描绘了民族复兴的宏伟愿景。这就是“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在20世纪80年代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第三步是在21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三步走”发展战略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明确了大致的时间表,从而成为“中国梦”的基本路线图。

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细化了邓小平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将小康社会分为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两个步骤,提出“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并明确使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概念,成为提出 “中国梦”主题的重要依据。

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明确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要求,进一步强化“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明确提出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政治宣示。

正是有了这样深厚的思想基础,以及长期以来“五位一体”建设的物质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闭幕之后正式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思想。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人大闭幕会上讲话,首次论述了“中国梦” 的实现路径问题。两个半月后,他在5月31日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采访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进一步阐述了这个问题。他指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自强不息,从未放弃对美好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如何实现‘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讲了四条:

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这条道路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他多次指出:道路决定命运,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兴衰、人民福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外国人恩赐给予的,而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探索开创的。它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他所说,“我们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走了30多年,历史证明,这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富民强国的正确道路,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也就是说,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强调精神的力量。他常引毛泽东讲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警句。这里讲的“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所凝聚起来的全民族的“精气神”。中华民族所以能延续5000年,谱写人类悠久文明历史,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中国共产党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完全继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不断与时俱进,开启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且将这两个强大的精神力量融合一起,形成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但要站起来、富起来,还要强起来的“精气神”。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因此,中国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的精神动力。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人民的力量,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履新就职的讲话中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民族和睦共处的美好家园,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优秀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因此,在谈到“中国梦”时,他不断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众志成城,用13亿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和平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外谈论“中国梦”时,很强调这一点。因为现在国际上有人担心,中国发展起来后会搞霸权主义、欺负别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蒙受了百年的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争,中国人民遭遇了极大的灾难和痛苦,对战争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消除战争,实现和平,是中国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以为中国发展起来后搞霸权主义的“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中国已经多次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从自己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所作出的必然选择。中国永远不会动摇。

尽管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实现富民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不是动荡;是机遇,不是威胁。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共同致力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深明大义的话,表明坚持和平发展是“中国梦”最真诚的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真实的愿望。

放眼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讲的上述四条,是实现“中国梦”的正确路径。 “中国梦”的实现,最终也是有益于世界人民的美丽梦、幸福梦。

3

“中国梦”的三步发展战略和四大基石性要求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就是说,从现在起,已经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奋斗了90多年的中国共产党,还肩负着三大历史重任。这三大历史重任实际上以此前的发展战略为基础绘制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

从宏观言,它可视为今后的三步发展战略。

第一步是在未来1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小康社会,是邓小平作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在1981年提出的。1984年3月,邓小平将小康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战略联在一起,视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其内涵在不断丰富,标准在不断提高,时限也有所变化。1987年3月以后,他多次指出:从1981年开始到20世纪末,花20年时间,翻两番,达到小康水平。我们国家在1997年提前3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任务后,党的十五大提出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党的十六大宣布,人民生活实现了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要求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明确规划了如何从“总体小康”提升为“全面小康”的实现途径。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基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十八大提出坚决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方面要取得新的跨越发展。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来看,只要不发生意外事件,不爆发战争,到2020年建党100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个目标能够实现。

第二步是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最早是邓小平在1987年春天提出的。当然,这个目标是经历了一个调整变化和补充完善过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前述毛泽东提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发展战略作了调整。他先是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他说:过去“我们开了个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从1987年3月始,他又调整了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由原来提出的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他多次指出: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之后,在这个基础上花50年时间,到下个世纪中叶,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战略目标的重大变化,主要考虑到国家基础弱、底子薄的实际状况,也进一步认识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实事求是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党的十五大和十六大在强调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明确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奋斗目标。十七大再次强调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使我国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于上述党代表大会明确的奋斗目标,十八大进一步将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明确为党的历史重任。这就进一步提升了它的目标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示,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第三步应当是在本世纪中叶以后继续奋斗,全面实现现代化,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发达国家。对于在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以后的发展战略,在目前的党代表大会文献中均没有涉及。但是中国还要继续前进,奋斗目标是什么?联系到毛泽东和邓小平过去的一些设想,那就是努力接近、赶上和超过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在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讲过: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100多年时间我看是不行的。邓小平在讲发展战略时最初也是认为到21世纪中叶可以接近世界上发达国家水平。他在1982年8月会见外宾时说:在达到小康水平以后,“再花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所以我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此后三四年内,他还是讲,只有到那时接近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才是发生大变化,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有如上述,1987年3月后,他降低了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将此前讲的到21世纪中叶接近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现在提出“中国梦”之后,如果到本世纪中叶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无疑还要继续奋斗。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的。按照他们的标准应当是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因此,“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更高目标。

怎样实现“中国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脑际不断思索的问题。他在众多讲话中从不同角度对实现“中国梦”提出了不同要求。这些要求既是多层面的,也是多维度的。如果说,前述实现路径是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讲的,那么他还从社会具体实践层面提出了四大基石性要求。这也可简称为追逐和实现“中国梦”的“四大基石”。

第一,一定要坚持信仰宗旨。十八大报告讲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第一条讲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信仰,第二条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维度。或者说,前者是理论维度,后者是实践维度。两者是统一的,也必须将两者统一起来,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信仰。否则是空头革命家,不是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检验是否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就看是否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宗旨,是否真心实意地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最大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很强调这两条。对于理想信念,他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对于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多次指出: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关心人民疾苦,与人民心心相印,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他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实际上就将理想追求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统一起来了。因此,追逐和实现“中国梦”, 一定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一定要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伟大宗旨。

第二,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支点。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才巍然屹立在亚洲东方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的继续向前发展进步的奋斗目标。中国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改革开放,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更离不开改革开放。要实现民族复兴,说白了,就是在、也只能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大竞争、大博弈过程中来实现。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处于世界之外,也不是处于世界的边缘,而是身临世界大国的大竞争、大博弈舞台的中心。不改革、不开放已经不可能了。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顺者昌,逆者亡,倒退没有任何出路,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无论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都进入了攻坚阶段,进入了“深水区”,更需要勇于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它不仅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的发展。这些论述表现了中央巨大的政治勇气。我们只要坚持改革开放这个重要法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第三,一定要坚持反腐倡廉。腐败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只要有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存在,只要公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衡和监督,就会产生腐败。现阶段的社会主义不可能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观念,产生腐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像这些年接连查处的一批省部级、司局级、县处级,乃至科级官员,都肆无忌惮地大搞权钱寻租、权色交易,却是令人震惊的。腐败现象高发势头得不到有效遏制,既严重损坏了党和国家的声誉,也在日益摧毁人们的信仰信念。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非常重视。邓小平曾经说过:我们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获得人心。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职以来,实际上也是重点抓了这两手。抓改革开放的最大成果,就是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获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甚至在国际社会也产生了强烈反响。抓惩治腐败这一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是加大了制度建设力度,强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抓紧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同时,也加大了反腐败斗争力度,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仅2013年就有18万多名干部被查处,其中属于中管干部的31人,省部级官员18人。这个成果同样获得了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评价,也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强烈反响。党中央只要这样长期坚持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那么腐败的高发势头不仅能得到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能不断铲除,而且人民群众所企盼的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和谐局面一定能更快呈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会经过若干代中华儿女的持续奋斗由美丽梦想变成美丽现实。

第四,一定要坚持艰苦奋斗。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既然有三步发展战略,那无疑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究竟有多长?根据历史经验,与其将困难想得少一点,不如把困难想得多一点;与其将历史发展想得笔直一点,不如把历史发展想得曲折一点;与其将时间设想得短一点,不如把时间设想得长一点。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这是将实现“中国梦”定位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上,按照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是能够实现的。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有更高目标,这就是不仅在经济发展总量上,还要在人均水平上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特别是像古代中国那样,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率很高(那时超过了50%,这在当今世界各国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不可能了,但达到与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大体相当的比率,即20%左右还是有可能的。)很可能是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同步的过程。为什么会这么长?要考虑到历史发展的艰巨性,甚至会有反复性。不希望折腾,不希望打仗,这是我们的良好愿望。但历史的发展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特别是追逐它的更高目标,需要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不断接力奋斗的愚公移山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这就是说,我们要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时的那篇讲话。他说:

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让我们持续接力,去拥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美丽的幸福的“中国梦”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观后感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于6月30日晚起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每晚一集。

该片是从民族、国家与党的发展高度,通过历史真实的再现,利用历史大事件与历史小细节的交相辉映,通过以大领小、以小映大,以对历史深刻的认知与反思,用完全真实的影像,并配之以生动、深刻的解说词,将近现代及当下中国发展史和党的进步史,以形象生动、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纪录影像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现于人们面前与心中。

它由此带给人们的回顾与回想、深思与激发,都是中国人民走向中国梦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与动力源泉。

该片采用大量史实的镜头和几代领袖的同期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风采的励志电视纪录片;以权威、实用、纪实、灵活的视角解读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各地方、各行业、各领域在推进现代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新思路、新亮点、新方法,用发现的眼光和视角传递中国梦的正能量。用镜头去记录不同群体用实际行动所铸就的梦想并发扬光大,一个个梦想的汇集筑建了中国梦的实现,并不断传递着积极的正能量!

回顾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鉴,让我们今天追逐中国梦的脚步,更加有力,更有信心,不走弯路,不走错路。同时,历史也在告诉我们、告诉未来,实现梦想之过程,也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历史的进程。因此,当下的踏实前行、努力奋斗,就是创造历史必不可少的步骤与过程,这是筑梦中国的基石与根本。

结合我们自身所在行业、岗位,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我们公民做到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之路,就会留下值得可歌可泣的美好印记;我们伟大的祖国,就能筑梦理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

更多筑梦中国观后感推荐:

1.筑梦中国第二集观后感

2.《筑梦中国》第六集观后感

3.机关干部筑梦中国观后感2015

4.党员观看筑梦中国观后感800字

5.教师观看筑梦中国观后感

7.中国梦《筑梦之基》观后感

8.大学生村官《筑梦之基》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