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有关惊蛰的古诗词合集20篇

浏览

2602

作文

468

2024端午节古诗词欣赏

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古诗词

竞渡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乙卯重五诗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端午日赐衣

[唐]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 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七律端午(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浣溪沙(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菩萨蛮(宋·陈与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贺新郎

[宋]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

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 。

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

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

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六幺令·天中节

佚 名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满江红.端阳前作

千载悠悠,成习俗,天中端午。

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

万户家中缠米粽,三闾庙外吟君赋。

祭圣贤,忠义荡乾坤,伤君去。

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

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

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

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鼠年春节古诗词_吉祥鼠年诗词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21.山中五绝句•洞中蝙蝠(白居易)

千年鼠化白蝙蝠,黑洞深藏避网罗。远害全身诚得计,一生幽暗又如何。

22.喜老自嘲(白居易)

面黑头雪白,自嫌还自怜。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名籍同逋客,衣装类古贤。裘轻被白氎,靴暖蹋乌毡。周易休开卦,陶琴不上弦。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铁马因疲退,铅刀以钝全。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23.叹鲁二首(白居易)

季桓心岂忠,其富过周公。阳货道岂正,其权执国命。由来富与权,不系才与贤。所托得其地,虽愚亦获安。彘肥因粪壤,鼠稳依社坛。虫兽尚如是,岂谓无因缘。展禽胡为者,直道竟三黜。颜子何如人,屡空聊过日。皆怀王佐道,不践陪臣秩。自古无奈何,命为时所屈。有如草木分,天各与其一。荔枝非名花,牡丹无甘实。

24.黑潭龙-疾贪吏也(白居易)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潭上架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25.卜居(白居易)

游宦京都二十春,贫中无处可安贫。长羡蜗牛犹有舍,不如硕鼠解藏身。且求容立锥头地,免似漂流木偶人。但道吾庐心便足,敢辞湫隘与嚣尘。

26.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宋璟)

秦地雄西夏,并州近北胡。禹行山启路,舜在邑为都。忽视寒暄隔,深思险易殊。四时宗伯叙,六义宰臣铺。征作宫常应,星环日每纡。盛哉逢道合,良以致亨衢。

27.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赵冬曦)

轩辕应顺动,力牧正趋陪。道合殷为砺,时行楚有材。省方西礼设,振旅北京回。地理分中壤,天文照上台。寒依汾谷去,春入晋郊来。窃比康衢者,长歌仰大哉。

28.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鼠雀谷之作(王丘)

襟带三秦接,旂常万乘过。阳原淑气早,阴谷沍寒多。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

29.罢郡姑苏北归渡扬子津(刘禹锡)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30.扈从南出雀鼠谷(张说)

豫动三灵赞,时巡四海威。陕关凌曙出,平路半春归。霍镇迎云罕,汾河送羽旂。山南柳半密,谷北草全稀。迟日宜华盖,和风入袷衣。上林千里近,应见百花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树木的古诗词名句分类荟萃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汉.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唐.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浩.《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宋.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宋.晏殊.《蝶恋花》)

1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诗词约客的扩写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梅雨时节,湿雨漓漓,江南静默的小村落都浸润在潮润的雨里。池里的水又悄悄涨高了些,快与岸平齐了。这雨倘再落下去,怕要溢出来了。池边蓬蓬的草儿碧青,春深夏初,宛然在目。

蜿蜒的小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左邻右舍门扉轻掩,偶然隐隐传来一两声鸡啼或犬吠;倒是遇水的蛙儿,欢闹得紧,喧声一片片,此起彼伏,没个停歇时候。

门外的暮色愈发深了,约好今日到访的友人犹未见他的身影。雨一直下,檐雨亦连绵无歇,你,还会来麽?西窗下,温一盏薄酒,独自啜饮。烛影摇摇,灯花簌簌;远山寺里的钟声杳杳响了——夜已过半。棋盏满满的,拈起几枚微凉的棋子,敲敲木桌面,清音“笃笃”入耳,可惜不是扣门声。夜深如许,到底,你来也不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惊蛰的气候特点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农家无闲。可谓左河水之“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紫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这时,我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还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的春光了。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却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的谚语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清明节古诗词欣赏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寄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苏堤清明即事

(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

(宋)王禹俏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1.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2.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跨仙禽路绕云深。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漫携琴载酒相寻。

3.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4.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辞。同穴?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5.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6.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旧栖新垅雨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7.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背灯独共余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秋天的古诗词20首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11、《苏幕遮》【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2、《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秋波媚》【宋】陆游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4、《秋月》【宋】程颢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5、《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6、《秋风引》【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17、《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18、《秋雨中赠元九》【唐】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19、《初秋》【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20、《秋晚江上遣怀》【唐】杜牧

孤舟天际外,去路望中赊。贫病远行客,梦魂多在家。

蝉吟秋色树,鸦噪夕阳沙。不拟彻双鬓,他方掷岁华。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江湖常有庙廊忧,逢人好谈天下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的历史长河中,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唐诗、宋词、元曲……古诗词是文化的精髓,多少年,多少人为其倾倒。李白的浪漫、苏轼和辛弃疾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马致远的思乡情怀……多少诗人,多少词人,多少作曲家,闻名或隐逸,富足或落魄,都为古诗词的发展画上不可磨灭的一笔。

对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让我沉醉其中。古诗词中的一些词句,可以让人明白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感情。不少的送别词仍让人记亿犹新,王勃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真心朋友的真正定义,真正的朋友即使分隔两地友情也不会改变,描写了朋友间的深厚情谊也让人看清世上酒肉之交,小人之交的丑恶。还有那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又描写了为友人饯行时因即将分别心情不快而与友人畅饮,隐含着朋友离别的思念与无奈。

同送别诗一般,诗人也喜欢以乡愁为主题。李白的《静夜思》即写了景又写了思,表现了游子的思乡之情。老树上缠着枯萎的藤蔓,黄沙漫天的小小古道,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牵着一匹瘦弱的老马行走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写尽了在外漂泊的人辛酸与无奈和浓浓的乡愁,让人不由得融进诗中那个荒凉萧瑟,令人心中觉得凄凉的场景,在外游子,哪有不思乡者?思乡的诗词,随口都可以吟诵出来。还有亲情和团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我最熟知的诗词。这首词传诵至今,中秋佳节,无法归家与亲人团聚的人都会想起它,可见它流传之广。

送别、思乡、团圆,围绕这它们的古诗词都带着那么一丝淡淡忧愁,却又包含着对未来的希望。

江山美景几多爱,在景色的描写上,也可以在诗词中找到不少。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用一个“肥”字突出了绿叶的饱满,开创了诗词中的先河。烟雨迷蒙的江南,楼台、行人都在雨幕之中被模糊了,《江南春》一句“多少楼台烟雨中”令人身临其境。泰山的高大雄伟,险峻绮丽,在杜甫表达自己志向的同时被展现出来。江山美景、在古人笔下是如此多娇!

古诗词中也有许多启示人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告诉我们新旧总会交替,新事物总将取代旧事物,一昧守旧,是无法得到成功。这些句子被传为千古名句,其中的意义需要像品茶般细细品味。

世上优秀的古诗词灿若繁星 ,星罗棋布,让我们追寻古人的足迹,体会古诗词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惊蛰节气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冷惊蛰,暖春分”等。惊蛰节的风也有用来作预测后期天气的依据。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进程看,由于南北跨度大,春雷始鸣的时间迟早不一。就多年平均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闻雷,而北京的初雷日却在4月下旬。“惊蛰始雷”的说法仅与沿长江流域的的气候规律相吻合。

惊蛰节气人们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活动的预报,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感冒等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惊蛰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仲春时节开始。

“我怎么在这儿?”

“这是哪儿?”

面前是一座小木屋,“有人吗?”女孩大喊。小木屋震了一下,没有人答应。女孩向前挪了几步,小木屋门前是几只鸡,它们扇动翅膀,仰起头,低下头。啄食着几颗残碎的米粒。“没猜错的话,前面是块田,对吧?”远处几个黑点在移动,它们慢慢往小木屋的方向前进,“这么快就惊蛰了,幸好我们已经播好种了!”几个男人和几个女人走过来,那几个男人都扛着锄头,头上顶着草帽,四五十来岁的样子,黑黑的皮肤在阳光下仿佛生发着光辉。这几个女人嘛,小麦色的皮肤,各个身材肥胖,壮实而有力。戴着遮阳帽,拎着几个小麻袋擦过希窅身旁。

“张大婶,喂!”没有人反应,只是若无其事地迈着大步向前走去。希窅很疑惑,她想,不理我也罢,但,张大婶他们怎么样最小的也有六十三了吧?怎么还是四五十岁的样子?他慌了,恐惧涌上心头,仔细,反复回忆过去。莫名的慌张使他不能不削一顾了,即使他有多没心没肺,再狠,她也是人啊……

“后面有个菜园,对吧。”她缓缓挪开右脚,与左脚产生一定距离时,她抬起左脚,放在地上。一直反复,一直反复。果真有一个小菜园!她瞪大了眼,张着嘴,一句话也说不出。眼里闪着水光,几分钟过去,她始终保持这个姿势,已经有了泪的模样。她再次闭上双眼,睫毛被浸湿了,滚滚泪珠顺势从脸颊滑过,一直蔓延到脖颈,衣领也湿了。

“要纸吗?你怎么哭了?”一只瘦小纤细的手伸向她,手里拽着一团抹布。希窅瞄了一眼,对方是个女孩,她用抹布拭去眼泪,能看清了。她再次转过头,凝视着女孩,白皙的脸上微微泛红,坚挺的鼻子,水灵灵的眼睛。有几分神韵,春风吹来,女孩撩撩发丝,“春来了!”希窅再次陷入惊恐,这正是她!是她十来岁的样子!她不在意了,“希窅!”屋里的女人喊着,两人同时转过头,她倒吸了一口气,走到窗旁,一张眉目清秀的脸,年轻的母亲……

女人打开窗户,希窅去触摸她的脸,却穿了过去,“只有小希窅能感觉的到我?”她沮丧的走到小木屋门前,只听见小希窅训斥母亲,倒有模有样,她捂住耳朵,女人推门而出,抓着几小把的米,一下扔出去,鸡都跑去啄食。她想到那可怜的母亲,可怜的过去,回到小木屋前,拉着小希窅,给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小希窅跪下了,只有泪在流淌……母亲赶忙去扶,却也倒在地上。希窅走了。

“啊!”她身体抽动,醒了,清醒了。枕边也湿了,她起身,急着赶往母亲的墓前……

她跪了,跪下了,女儿膝下有黄金,但在母亲面前,有什么关系?孝顺,中国儿女应有的品质,她没有,献上一束春天的花,扇了自己一耳光……

惊蛰,一个雷惊起的节气,一个雷惊起一个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767 字

+ 加入清单

飘飘洒洒的雨,呼呼阵阵的风,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乐趣,也带来了不少烦恼。 正如《清明》诗中所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由于思念故去的亲人,这纷纷的雨催人断魂。而一般情况写,雨会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乐趣,杜甫在一首诗中写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拟的手法,通过想象,使春雨有了灵性。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春雨正是这样,仿佛晓得人们的心思,在万物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就来了。这大概就是人们喜华春雨的原因吧。 有的诗人把雨后初晴的湖上美景同美女西施相比,更加突出了对雨后西湖的喜欢,诗是这么写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雨是忽而飘来忽而走的,并不是天天造访我们,而风就不同了,大风小风时常刮来。春天的风吹在人的身上感觉是舒服的,夏天的风是解暑的天使,秋天风过树林吹落一地秋叶,冬天的寒风则冷酷无情。风无处不在,而真正理解她的人有多少?有一首诗就单独赞美了风,诗中写道:“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诗中并没有提到“风”字,但明显地让人感到风无处不在,秋天时它能让树叶飘落,春天它可以让鲜花盛开,它经过江面就掀起千尺高的巨浪,它来到竹林使千千万万的竹子纷纷倾斜。风的功劳如此之大,却没有人能理解它重视它,风也不见怪,还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默默地无私奉献着。风的品质让我十分感动,感人泪下呀。

读了雨的古诗,风的古诗,我的心里就多了很多东西。雨是多情的,有人为雨悲,有人因雨喜,几家欢乐几家愁。风是默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当它发狂的时候,我们才感到了风的存在,我们为什么不多多理睬一下风儿呢?啊,风风雨雨,多么美好的诗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最美古诗词征文450字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天空中,因为诗歌让我多了一片宽容的云彩。

读了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何等宽容的胸怀。在官场的排斥下,被贬到千里之外时,心中的悲愤。若换了我,只会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而他却有如此的达观。

从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我学会了宽容。

在这天空中,因为诗歌让我多了一片自信的云彩。

诗歌让我学会了李白那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学会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自信,学会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自信。

在这天空中,因为诗歌又让我多了一片感恩的云彩。

“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进你的时候,我原想拥有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这是对生活的感恩。“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要有一颗感恩的信,那我今天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与诗歌作伴,它让我懂得了很多。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他许身社稷的誓言,也是他作为两朝辅臣忠心报国的见证。( 文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诗词里的春天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极了春天的景色。因为到处是花红柳绿,到处是鸟语花香,到处是生机勃勃。她真是一位高颜值的小姐姐。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走在大街上,绿化带里树木舒展开的枝叶有嫩绿的,翠绿的,葱绿的,深绿的,一大片一大片的,那么养眼,那么的悦目,让人忍不住停住脚步,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所有的花都在拼死拼活地开放着。桃花姐姐咧开她那粉嘟嘟的嘴巴在春风中咯咯地笑着,从远处看就是一片片红云降落人间。小鸟似乎被她的美牵绊住了脚步,停在枝头上为她一展歌喉。梨花妹妹也露出姣美的容颜,雪白的花瓣点缀着浅黄色的花蕊,那么纯洁,那么美丽。从远处看就像是一群身穿白纱裙的小仙女。油菜花是最最蛮不讲理的,它们焚烧般地开放着,染黄了一片片的土地,它们的芬芳绊住了路人的脚,让他们纷纷举着手机定格美丽的瞬间。

公园里的小草很有团队精神,它们头挨着头,肩并着肩一起努力地从土里探出头,为大地妈妈披上了绿绒衣。几个小孩子牵着长长的风筝线在绿茵茵的草地上嬉笑着,奔跑着。看着这一幕,我不禁吟诵道“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真是“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词和诗句

全文共 1330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时节,坟前扫墓,泪雨滂沱;扫墓后,坟头依旧清冷,而归家的儿女们已在灯前嬉戏。珍惜生活、珍惜时光吧,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节已至,朋友告诉我晴空下碧绿的原野尽头,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杨柳丛,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是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清明时节本该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诗人却独自奔波在漫长的旅途上,又遇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诗人的焦虑和惆怅。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间不用火,清明之后本应“处处有新烟”,现在却因战乱农民都被召去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芜了,只有寥寥几处的人家燃起新烟,一片凄凉。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踏青的习俗始于唐,盛于宋。蝴蝶飞舞,桃花郁金花竞相开放,人们结伴踏青。出发时看到露水在各色花瓣上颤颤欲滴,归来时微风穿过柳丝拂面而来。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人们的心里自然起了忧思。路上车马嘈杂,郊外杨柳一片青翠,莺飞蝶戏。诗人坐在空荡荡的大堂里以茶代酒,回忆往昔。

《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红杏在二月开放,清明节是在三月份,时序在向前推移,春光逐渐消逝。“一霎”二字,透露了对幸福、欢乐消逝得快速的伤感,也是对失去的美好生活的留恋。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此词借节日的繁华来赞美西湖的美,从开始到结束都贯穿着“繁华”、“喧哗”的节日气氛,把读者也卷入这气氛之中,领受节日的欢乐,构成一幅生动壮美的游春图。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由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只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郊行即事》

【宋】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根据生活的经验,清明这一天常下雨,程颢所写的清明节是一个晴朗的清明,应该是个难得的好日子,所以诗里感叹“只恐风花一片飞”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关于春分的一些古诗词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说:“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

《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是日致祭宗祠。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春分 七绝·苏醒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

偷声木兰花·春分遇雨

天将小雨交春半,谁见枝头花历乱。

纵目天涯,浅黛春山处处纱。

焦人不过轻寒恼,问卜怕听情未了。

许是今生,误把前生草踏青。

《春分日》年代:唐 作者: 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癸丑春分后雪》年代:宋 作者: 苏轼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

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与惊蛰有关的谚语及解说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惊蛰,古称“启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与惊蛰有关的谚语解说,欢迎阅读。

惊蛰吃梨,疾病远离

山西等北方地区惊蛰之日有吃梨的习俗,意为在害虫复苏之日,即与害虫别离,以保一年里人不生病,健健康康;庄稼不生虫害,五谷丰登。吃梨还有“生者清六腑之热,熟者滋五腑之阴”的说法,无论生吃或熟食,于惊蛰日,都是一种寓食于节的民俗传承。

惊蛰吃梨有啥好处呢?惊蛰时节,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梨有“润肺凉心,消痰降火”之功效,惊蛰吃梨,能明显解除咽喉干、痒痛、音哑,以及便秘尿赤等症状。

春雷响,万物长,早睡早起身体棒

所谓“春雷响,万物长”即指春天万物复苏,动植物到了生长活动的时候了。这个时节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由于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不但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各种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人们需要进行饮食调养,增强体质,以抵御病菌或病毒的侵袭。

春雷惊百虫,除害灭细菌

民谚道,“春雷惊百虫”,惊蛰一到,天气转暖,昆虫和细菌开始活跃,容易滋生疾病,因此山东的农民会在惊蛰日生火烙煎饼,取“烟熏火燎灭害虫”之意;与之相类似,陕西人会在这天炒黄豆,广西的瑶家炒玉米,江苏瓜洲人炒糯米,福建的客家人不但要炒豆子、麦子,还要煮连毛芋子、做芋子饺。古时惊蛰那天,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壁,用香味驱赶蛇、虫、蚁、鼠和霉味。

不论东西南北,或熏或炒,取的皆是“炒虫”、“驱虫”之意,提醒人们要及时灭虫除害。这样将家中打扫干净,除灭虫害,有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就可以使自己和家人远离疾病,提升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七夕的古诗词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 名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三国)曹 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秋夕(唐)杜 牧

恐是仙家好离别,故教迢递作佳期。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辛未七夕(唐)李商隐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鹊桥仙(宋)秦 观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行香子(宋)李清照

白狼河北秋偏早,星桥又迎河鼓。清漏频移,微云欲湿,正是金风玉露。两眉愁聚。待归踏榆花,那时才诉。只恐重逢,明明相视却无语。人间别离无数,向瓜果筵前,碧天凝竚。连理千花,相思一叶,毕竟随风何处。羁栖良苦。算未抵空房,冷香啼曙。今夜天孙,笑人愁似许。

——塞外七夕(清)纳兰容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遇见最美古诗词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恋不完的,如画江山;说不尽的,盛世中华;美不过的,悠悠诗词。

——题记

是什么,如动人的乐曲,辗转千年仍悠扬婉转;是什么,如壮丽的山河,磅礴大气摄人心魂;是什么。从历史的长河中缓缓走来,印在了被风霜渲染发黄的纸页间:又是什么,千百年来在神州大地潺潺地流淌,生生不息——是动人的悠悠古诗词,是如诗如画般的语言,是铮铮作响的呼唤呐喊!

我爱你,唐诗。爱你令人如痴如醉的古淡清醇,爱你带给人无法言说的美丽和忧愁,爱你留给世间难以忘却的厚重与大气。古老的音律开始变奏,你浑厚如黄钟大吕般的音符直贯苍穹,响彻历史!我用心聆听你呼唤灵魂的声音,通过想象去触摸你的轮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我听到李太白的豪迈与自信。梦回唐朝,我想与李太白一道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我想与他并肩走天下,学诗问道:我更想与他在花间对酌,在月影下舞剑。太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从字里行间中我见识了唐朝的情,唐朝的气度!“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我看到了唐玄宗的痴情,听到了马嵬坡下的一声声悲叹。唐玄宗,你的声音,诉说着一种沧桑,诉说着一个泱泱大国的故事!

我爱你,宋词。我爱东坡的豪迈奔放,也爱易安的婉约深沉。东坡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他不被“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触动,只愿“江海寄余生”。我爱他这份淡泊与豁达。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回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她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地走过,走过了一个词的时代。我爱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漫步你飘过的地方,我手心的雪花温暖融化,我梦想的枝头缀满星光。中华古诗词,你的美丽,让人心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惊蛰关于农业的谚语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惊蛰描述着雷声将小动物惊醒,预示着春天的来临。下面YJBYS网整理了一些惊蛰关于农业谚语,希望对您有帮助!

【惊蛰关于农业的谚语】

一是雷打在惊蛰前,那一年的雨水就特别多,“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杭州),容易产生低温阴雨天气。但对于山区就不同了,“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雨水虽多,但对于山区农田好排水,雨多倒是一件好事。

二是雷在惊蛰当天响起,就不管种什么都丰收,如:“惊蛰闻雷米如泥”“惊蛰雷鸣,成堆谷米。”

三是惊蛰过了好多天都未听到响雷,那就会因缺雨水而影响收成。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大麦豌豆不出九。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读懂了古诗词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听着《中国话》中的这段绕口令,虽然听上去让一些人似懂非懂,但我知道,正是这一句句极富韵律感的仅由“平、仄”两字构成的句子,组成了一首首流芳千古的诗词。

从古至今,有无数豪情满怀的诗人,用他们巧妙的构思、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意韵,通过这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诗词,表达出他们对时事的评价、前途的憧憬和满怀的激情。这些古诗词经万口传诵,经历史的洗涤而不曾褪色,反而更加受人喜爱。也有无数人痴迷于古诗词中蕴含的丰富的感情,也通过这些这些古诗词,领悟了生命的含义、陶冶了情操。

从小,不论课内还是课外,我读学会了不少文笔优美的古诗词。不过,那时的我,还不能领会古诗词中的意蕴,于是,还常闹出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就拿李白的《静夜思》来说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年的我读得懵懵懂懂,竟然天真地以为,李白一定是个近视眼。因为他连地上的月光都能看成是地上结霜了!你说,他难道不是个名副其实的近视眼吗?!

这样的笑话还有很多,但随着时光的流逝、知识的积累和年岁的增长,我逐渐懂得了很多小时候不懂的道理,随之我也读懂了古诗词的意蕴。

我读懂了诗人们对自然的赞颂“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直白地写出了诗人对秋季的喜爱;我读懂了诗人们漫游天下时浓浓的思乡之情,“人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出了游子远离家乡之时,浓浓的思想情意;我还读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诗人表达的对母爱的赞颂。

不仅如此,这些优美的古诗词也教会了我许多道理。

“关关鸠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古老的《诗经》中早有对男女感情的记录。“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告诉了我,困难仅是面前的“纸老虎”。攻克了困难,一切都会迎刃而解,从而等待我们的就是成功后的喜悦。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则告诉我,学习一定要时刻汲取新的知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借莲花的品质告诉我,做人就要像莲花一样,身处乱境却不为之所动的君子精神……

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古诗词,如同一只只调皮的小手触动着我的心弦,不论诗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意蕴,我都会一如既往的热爱他们。

但是,“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各个年代的诗词各有各的特点,每个人创作的风格也会不尽相同。但是,只要我们心中拥有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就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改写古诗词秋思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一阵阵秋风吹进了凉州城,丝丝凉意无时无刻不在提醒人们:秋天来了!中秋之日,看着隔壁邻家团团围坐、热热闹闹的场景,诗人张籍的心瞬间被那浓浓的思乡之情所占据。喜庆的氛围中,藏着一丝若隐若现的孤寂。

回到家中,张籍的心里顿时翻江倒海,五味杂陈。半晌,他决定给家中修书一封。这封家书的内容是这样的:爹、娘,孩儿不孝,已好久没给您们来信了。爹、娘,您们的身子骨可还硬朗?渐已入秋,可得记得多加件衣服。娘子可好?宝儿多高了?他上学了没?认识几个字了?

张籍把信交给信差,想了想又要回来,补充到:爹,娘,儿子一切安好,日子过得很快乐,勿需挂念!信差要走了,临行前张籍又匆匆读了一遍,把信交给信差,目送着他离开。

这封信,带走了张籍的思亲之情,也带走了他那深爱故乡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